莲华生大士后来来到了尼泊尔地区

合集下载

敦珠法王:伏藏的来历

敦珠法王:伏藏的来历

敦珠法王:伏藏的来历敦珠法王:伏藏的来历 来源:不详作者:敦珠法王 敦珠法王:伏藏的来历 关于伏藏史中,伏藏之性相与分类,简略⾔之:可从《龙王请问经》所说:“三宝历代不断之⽆尽藏,证悟⽆量⼤法之⽆尽藏,能令众⽣欢喜之⽆尽藏,⼴⼤如虚空之⽆尽藏。

”如是四种⽆尽藏,经中所说,是指⽰伏藏之性相也。

⼜如《圣福集聚禅定经》说:“⽆垢光华菩萨诸⼤菩萨,将其法宝存藏在⼭沟树洞(按即藏在树⾝)使将来咒与⽆边法门,均能造成经藉。

可从掌上⽽得之。

”如此说来,是指⽰伏藏之法、地,及探取之补特伽罗等。

经中复说:“对圆满⼼意之⼈,如佛不在世?可从天空、墙壁上、树⽊中,传付法门。

”如此说来,是指⽰可从天空降下法宝。

复从甚多著名之经续⾥,均指⽰伏藏之性相、释义、及其异名、与所需要等,如是宣⽰,⾄再⾄三。

在印度西藏两地,⾮常普及,知者甚众;⽽不是西藏⼆三⼈,所向壁虚构者也。

丙⼆:伏藏之重要 依《曲龙若贝经(河流游戏经)》说: 我之佛法诸教典从⼼到⼼付伏藏或作地中之精华 外道即使甚聪慧⽆法扰伏藏了义因此伏藏常不断 ⼜依法王热那林巴之伏藏授记内说: 甚深殊胜⼀切法⼼要悲悯西藏⼴⼤之⼈民 尤其于此末法之众⽣缘是中边伏藏均遍满 愿能遇见具有福缘者将来如有法相考察者 ⼤修⾏及分别偏袒者⾃以为是⽽不信伏藏 末法佛徒多以伏藏导甚深微妙圆满⼴⼤者 ⼀种教诲绝对可解脱因此夙业醒来具福者 念⽣死事⼤便需伏藏⼀⽣可得成就随持者(即诸弟⼦) 末法时学伏藏具福者愿与尔等能⾯见莲师 如此⼀切事业成就者欢喜赞叹此说弥⾜珍 如是云云。

⽽其他伏藏授记中,亦有如此说者。

当此末法时代,教传派之灌顶、教诲,皆如经商者之⽜奶,逐渐稀淡,每况愈下。

⽽许多传授者,亦因三味耶之败坏,引致障碍,使加持⼒,随之⽽减少焉。

若伏藏派⽅⾯,其导师之化⾝,是真正得莲花⽣⼤⼠随时随地之护持,及能成熟、能解脱之灌顶、教诲、许可。

故所请得之甚深法,有如空⾏⼝⽓之未消失(按意指传承极近);所以从近传加持之光华⾔之,是⽆可⽐拟者矣。

《上师瑜伽系统传讲》顶果钦哲仁波切

《上师瑜伽系统传讲》顶果钦哲仁波切

《上师瑜伽系统传讲》顶果钦哲仁波切《上师瑜伽系统传讲》顶果钦哲仁波切让修行融入生活之中教授:顶果钦哲仁波切时间:1985年春地点:尼泊尔雪谦寺转自:顶果钦哲的网站·教言宝库·法语所谓一个佛法修行者,乃是指面对任何顺逆诸境,皆能转极逆的境界为助缘的修行人。

他能清净一切外境,且对修行的过程中一切顺逆外境的经验及相应,也能清楚地了知。

修法者不应被顺逆诸境所引起的障碍而停滞及困扰,应视自身如同大地对于任何的众生不分其好坏及顺逆,均同样加以维护,而仅作承担与容忍而已。

修行者又应视困顿环境为修持的增上逆缘,如同强风不只不会熄灭火焰,而是会于一般火中帮助吹出更猛烈的火焰。

当我们遭逢逆境之时(诸如诱惑、恶语、指责或入狱等),我们都不应该抱怨而认为:“我不断地祈请三宝,所以不应遭此灾难。

”而是应该认为此乃过去世损害他人所造成的恶业。

因此,今生受此灾难并思惟“籍此灾难,愿一切有情众生过去世的恶业,皆由我身承受。

”我们应该时时明了一切的考验,均是莲花生大士的善巧示现,藉此来消除我们的恶业。

因此,我们应当衷心的接受任何伤害与责骂,而思惟此均为上师慈悲的赐予。

许多藏人在任何痛苦中,一点也未退失他们对上师的信心,反而更虔敬地修法。

他们已将横逆遭遇的烦恼转化于佛法中,且更加强修持的实践。

当我们在遭逄顺境之时,则不应攀缘,而应当视之如幻梦。

如果遇到富裕,以及发达成功能居住于高楼大厦之时,则不应自认为成就,也不应累积财富,而要求享受与追求名利、权势。

反之,应当了知幸运的来临,实在是我上师慈悲教导的结果。

纵使事业成功,也不应该忘记世间一切的成就都是无常的。

经典中说:“有生必有死,有聚必有散,有长必有消,有升必有降。

”置身于顺境之时,应常祈祷;“所有吉祥回向一切众生,所有功德供养莲师。

而我则满足于粗衣淡食。

”生活实应仅须要温饱以维持生活就好。

过去的圣者均居于岩洞,与野兽为伍。

他们之所以如此,实在是已经将自己的生命存在,全部转向于佛法了。

莲花生大师简介及其预言

莲花生大师简介及其预言

莲花生大师简介及其预言
鲁迅曾赞誉鲁莲花生大师是上世纪家中新闻知识士,也是现代中国社会运动及哲学思
想家。

鲁莲花生(1881-1973)诞生于山东省德州市,小学却在山西省晋城市,初中毕业
于江苏市苏州,大学文学毕业于天津市师范大学,期间多次访学日本,受宣传思想和政策
的深厚影响,他于1918年创办了新文化运动及时坚持民主的思想文化流派即民团,这也
带动中国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鲁莲花生大师胸怀大爱,因而以书籍及新闻发表形式,对中国的失败负有不可抹灭的
义务。

他以积极的思想精神和新闻学论发表,在学术界和社会圈奠定了自己的威望。

他曾
在《意识和实现》、《浙江日报》和《新闻学教程》等重要专著中发表过重大的学术论述,他的思想尤其关注新闻学,做到了学习和实践的平衡,批评了旧的新闻传播模式,提出了
新的思想理论体系,他有口皆碑,且他的思想影响国内外新闻界以及后现代哲学思想界。

鲁莲花生不仅是一位伟大的学者,而且在台湾新闻界具有特殊重要的作用。

他提出要
建立以“三自”为主导思想的台湾传媒体系,做到新闻报道自主化,编辑独立性和出版自
由独立,为台湾新闻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后来,鲁莲花大师提出了“两国论”,指出台湾属于中国的主权,但考虑到两岸的民族文化的特殊性,要以“一国两制”的思想
理论构建中国的统一,以形成统一的国家,实现台湾统一。

对现代中国而言,鲁莲花生大师有诸多开创及智慧精神。

他仰望天空,思想深邃;他
捍卫公正,敢为那像他所虚心接受的哲学思想,他至今仍像灯塔一般,发出自由灿烂的光芒,走在准则及良知的尖端,是让后人感受到心中强烈智慧的有力灵感。

相册《唐卡艺术》08莲生的注释

相册《唐卡艺术》08莲生的注释

1 莲花生大师(Guru Rinpoche Padmasambhava)莲花生大师,梵名音译为白玛桑坝哇(padma—sambhava),藏族人称其为“邬坚仁波且”(ao-rgayn-rin-po-the,意为“邬坚大师”),于公元762年应藏王赤德松赞礼请,从印度启程经尼泊尔而进入藏地的;公元763年到达藏地,一路降妖除魔,让佛教顺利地立足于西藏,可以说没有他就没有西藏佛教。

所以他是西藏佛教的始祖,是西藏佛教的实际开创者。

同时,莲花生大师也是宁玛派(俗称“红教”)的开山祖师。

莲花生大师是具足阿弥陀佛之身、千手观音之口、释迦牟尼佛之意而成“大应化身”,是与佛无异的大菩萨,故又称他为“莲花生大士”。

2 莲师八变图(The 8 forms of Padmasambhava)正中为莲花生大师(Guru Rinpoche Padmasambhava),他是藏密的开基祖,亦是藏传佛教宁玛派(红教)的祖师。

身侧左右为莲花生大师的两位佛母曼达拉娃(Mandarava),益西措杰(Yeshe Tsogyal)。

莲花生大师,因应化度不同之众生,示现八种变化之身,各具尊形及法号。

莲师之外相,为左手持嘎巴拉(颅器),内中盛满无死智能甘露;右手结忿怒印持金刚宝杵指向虚空,代表降伏一切天龙八部及障碍修道之妖魔。

莲花生大师顶戴莲冠,代表具足一切诸佛的加持功德。

3 莲师化虹光身相(Rainbow body of Guru Rinpoche Padmasambhava)4 普巴忿怒莲师(Guru Dragkila)普巴忿怒莲师,藏名为"咕乍玑拉呀",咕乍即"咕噜乍波"(Guru Drakpo),译为"忿怒莲师",而"玑拉呀"(kila)即为"普巴金刚",顾名思义,此尊即为忿怒莲师与普巴金刚之合一化身,属无上瑜珈部之父续本尊法。

大持明忿怒莲师身红色如末劫火,张开大口,獠牙锋利。

莲花生大师简介

莲花生大师简介

莲花生大师简介
莲花生大师是藏传佛教的开宗祖师,是释迦牟尼佛、阿弥陀佛、观音菩萨的总集化身,被尊称为「第二佛」或「咕噜仁波切」。

莲师,众生的依怙主,以国王游戏之姿昂然而坐。

(国王游戏坐姿,即两脚散开舒缓而坐。

)
莲师蓄发、蓄胡须,示现在家相;昭示在家行持密法者,如果如法精进,也会得到大成就。

右手法器:以「期克印」,持「五钴金刚杵」。

期克印,是镇伏、恫吓邪恶的手印。

五钴杵,则表示具足五佛五智。

左手法器:持「嘎巴拉」,内有「长寿宝瓶」。

( 长寿宝瓶内盛长寿甘露,表示行者如法修持的话,可和莲师一样证得无死虹光大成就。

)
莲师的左臂上倚放着一把卡杖嘎(三叉杖),由上而下的严饰为:
1. 中央燃烧着智慧火焰的三叉戟:表具足智慧火,能灭三界众生的三毒烦恼。

2. 串着三颗人头:表具足过去、现在、未来三世智,圆证法、报、化三身。

3. 十字五钴杵:表十方诸佛的总集,五方佛的心子。

4. 随风飘荡的吉祥宝缦上,有一对铃鼓:表具足智慧与方便,以及象征法音宣流。

简言之,此杖表示:莲师拥有十方三世一切诸佛清净无染的智慧与功德,以及善能回遮一切不善、邪恶势力的加害,而赐众生安稳吉祥。

莲师蹙眉、睁眼、直视前方的炯炯眼神,是为了调伏刚强难伏的大力妖魔恶鬼而示现的。

虽是示现微愠的忿怒相,但内心为圆满的慈悲与智慧。

真的是不舍众生,用心良苦的示现啊!。

清初以来西藏“天铁藏印”(中)

清初以来西藏“天铁藏印”(中)

赏鉴APPRECIATION文、图:孙家潭清初以来西藏“天铁藏印”(中)藏族传统解释,打雷时天上降下来的铁块称为天铁,它埋在地下,长年不锈,而且会呈现出各种颜色。

藏地高原的人们认为这种铁块不是高原上所固有,而是上天所赐予的,带有某种神秘的天意。

人们如果找到此物,可以制作各种饰件,它具有护身辟邪功用。

西藏位处高原,在制作佛教法器与各项宗教工艺品时, 常会融入高原上捡拾到的这种雷石——天铁,依合金比例而混入打造。

上期介绍了西藏地区清代以来民间遗存与佛教相关的天铁印共十方,这十方印质料均为铁质,通体雕刻并鎏金(上期图8一方除外),其中单面印四方,双面印六方。

依照印面印文类型又可分为图形印、文字印、图形与文字相间印。

图形印中见有“法螺”、“十相自在”与“十”字纹;文字印中见有“藏文”、“八思巴字”与“篆体藏文”三种。

这十方天铁藏印从形制、制作工艺、印面图形与文字,以及人们对它的习惯称谓等诸多方面,都与西藏地区的佛教传承紧密相关,现试作如下解析。

天铁藏印天铁藏印,是人们对西藏地区佛教用印的统称。

天铁,藏语称为“托甲”,译为天上的雷石。

藏印,则是西藏地区与佛教相关用印的总称。

藏族传统解释,打雷时天上降下来的铁块称为天铁,它埋在地下,长年不锈,而且会呈现出各种颜色。

藏地高原的人们认为这种铁块不是高原上所固有,而是上天所赐予的,带有某种神秘的天意。

人们如果找到此物,可以制作各种饰件,它具有护身辟邪功用。

西藏位处高原,在制作佛教法器与各项宗教工艺品时, 常会融入高原上捡拾到的这种雷石——天铁,依合金比例而混入打造。

西藏地区的藏医也用此石入药,据说可治中风一类疾病。

上世纪30年代,意大利著名学者G图齐在《西藏考古》书中收集有不少托甲(天铁),大都是先民的金属饰件。

有三角形、圆形、十字形等几何图形,均有相似风格,属于年代久远的高原民族金属工艺制品。

对此不难推想,在古代的游牧民族使用这些天铁金属饰品,除了实用、装饰外,也含有某种崇拜意义与宗教信仰,佩戴这些饰件,具有护身驱邪的传说。

莲花生传读书笔记

莲花生传读书笔记

莲花生传读书笔记
1.莲花生大师是藏传佛教的主要奠基人,在藏区可谓家喻户晓,他对藏族文化的影响是不可估量的。

本传以凝练的篇幅、精练的语言叙述了莲花生大师的生平活动和当时佛教传入藏区的历史情况,是一本了解莲花生大师生平的通俗入门读物。

2.通过对《莲花生传》以及其他关于莲花生大师的传记作品,进行一番梳理,可以把莲花生大师的生平活动,分为三个时期。

第一个时期:在西印度邬仗那的修行生涯
邬仗那,是古印度的一个地方,根据日本佛教学者矢崎正见的考证,邬仗那是现在巴基斯坦西部的卡普利斯坦地区。

就莲花生的身份问题,学界的观点比较一致,认为他是因陀罗部底王的养子,从小在宫廷里长大,受到良好的教育。

第二个时期:来到印度中东部之后继续学习佛法
来到印度中东部地区之后,莲花生向××等大修行人学习了大小五明,并且还跟从佛智论师学习了一些佛教典籍。

虽然莲花生已经小有成就,但他依然不甘心,此后,就在××三位论师座下学习,西藏佛教里所说的“大圆满法”,正是莲花生在三位论师这里学习到的。

学有所成的莲花生,足迹几乎遍布印度各地,成为显赫一时的佛学家。

第三个时期:来到吐蕃弘传佛法
莲花生大师接受了藏王××的邀请,来到了雪域高原,开始了他的弘法活动。

历史记录片《中国通史》学习笔记 第48集

历史记录片《中国通史》学习笔记  第48集

第48集吐蕃兴衰主要内容:讲述唐朝时期,吐蕃的统一及文成公主和金城公主和亲入藏促进唐蕃关系和吐蕃的发展。

布达拉宫从吐蕃赞普松赞干布时代开始成为西藏的中心,吐蕃的崛起对于唐帝国和当时欧亚大陆的国际形势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

于是,在唐太宗李世民和松赞干布的带领下,唐王朝与吐蕃在亚洲大陆上相遇了,这次相遇对于中国历史的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这一时期正是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成的重要阶段,吐蕃的兴衰几乎与唐王朝相伴始终,在双方时战时和的交替发展过程中,吐蕃与唐王朝之间的了解与认识越来越深入,双方从经济、文化、科技乃至民族血脉的交流融合越来越深入而广泛,逐渐形成了休戚与共、水乳交融的共生关系,这片土地与广袤的中原大地一起共同创造了中华民族的历史和文化。

吐蕃统一青藏高原,号称世界屋脊,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高原,平均海拔超过4000米的喜马拉雅山脉自西北向东南延伸,形成一道难以逾越的天然屏障。

在喜马拉雅山脉与冈底斯山之间奔流着气势雄伟的雅鲁藏布江,江的两岸是丰饶的河谷平原,这里自古以为就属于农牧业发达的地区,吐蕃人最早就繁衍生息于雅鲁藏布江的南岸支流——雅砻河谷。

松赞干布藏族真正成为一个民族共同体正是以吐蕃政权的建立为标志。

在此之前,青藏高原散布着雅砻、象雄、苏毗等十几个割据邦国和部落,各邦国、部落之间矛盾交错复杂,战争时常发生,随着雅砻部落的实力日渐壮大,其首领囊日松赞消灭了一些敌对部落,为青藏高原的统一和吐蕃的强势崛起奠定了基础,囊日松赞去世后,他13岁的儿子弃宗弄赞继承王位,成为新一代赞普,而青藏高原的统一大业正是这位赞普完成的,他就是被吐蕃人民崇其德所尊称的松赞干布,汉语意译为庄严大德王。

松赞干布生于公元617年,这位年仅十三岁就位的吐蕃政权的统治者早早显露出他卓越的政治和军事才华。

松赞干布迅速平定内部叛乱并武力兼并邻近的苏毗和羊同两部,随后向东北进军攻破党项、白兰羌并开始进攻吐谷浑,其势力扩展到今天的青海中部地区,另外,他还向南征服尼婆罗(今尼泊尔),松赞干布将一切边地小邦进行统治,最终完成了统一青藏高原诸多部落的伟业,这是吐蕃有史以来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统一。

莲花生大师修行故事

莲花生大师修行故事

莲花生大师修行故事
莲花生大师是藏文中著名的瑜伽大师和佛教导师。

他出生于1463年,逝世于1529年,是藏文中瑜伽和佛教修行的代表人物之一。

以下是莲花生大师修行故事的一些主要情节:
1. 莲花生大师自幼便生长在贫穷的家庭,但他自小就表现出超凡的聪明和灵性,常常独自思考瑜伽和佛教的问题。

2. 莲花生大师在青年时期开始学习佛教,并接受了严格的佛教修行和教育。

他学习了佛教经典、禅修方法、瑜伽和自然科学等方面的知识。

3. 莲花生大师后来成为了一名瑜伽大师,他在瑜伽修行中融合了佛教的思想。

他创造了一系列的瑜伽体系,并将它们与佛教的教义相结合,形成了一种“瑜伽-佛教”的修行方式。

4. 莲花生大师在游戏神通中遇到了他的偶像——一位从轮回中解脱出来的瑜伽修行者。

莲花生大师向他请教修行的问题,这位瑜伽修行者告诉他,要想从轮回中解脱,必须依靠自己的努力和正念,同时还需要认识到轮回的本质和佛教的修行方法。

5. 莲花生大师在他的作品中强调了正念和自我观察的重要性,他认为只有通过真正的自我观察和认知,才能找到真正的自我和内在的自由。

6. 莲花生大师在他的晚年,他回到他的家乡,建立了一所佛教学校,教导他的徒众如何通过瑜伽和佛教的修行找到真正的自我和内心的自由。

莲花生大师的修行故事展现了瑜伽和佛教的相似之处,强调了正念和自我观察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在自我探索中找到真正的自我和自由。

18、极密金刚藏中之事业普巴修法

18、极密金刚藏中之事业普巴修法

18、极密金刚藏中之事业普巴修法(实用版)目录1.极密金刚藏简介2.事业普巴修法的意义3.事业普巴修法的传承与历史4.事业普巴修法的修持方法与要点5.事业普巴修法对修行者的利益6.结语正文【极密金刚藏简介】极密金刚藏,为藏传佛教密宗宁玛派的一部重要密法经典,主要传承了密集金刚、胜乐金刚、大威德金刚等本尊修法。

在藏传佛教的历史中,极密金刚藏被誉为“密法之宝库”,其内容丰富且传承清净。

【事业普巴修法的意义】事业普巴修法,是极密金刚藏中的一种事业本尊修法。

事业,在佛教中是指通过特定的修行方法,达到某种特定的目的。

普巴,又称橛金刚,是藏传佛教中常见的一种事业本尊,其形象为一面二臂,手持橛金刚与颅器,象征着破除一切障碍,驱除邪魔。

【事业普巴修法的传承与历史】事业普巴修法的传承源于印度,后由莲花生大师传入藏地,成为藏传佛教密宗的重要修法之一。

历史悠久的事业普巴修法,在藏地有着深远的影响,被广大修行者所推崇。

【事业普巴修法的修持方法与要点】事业普巴修法的修持方法主要包括前行、正行和结行三个部分。

前行包括皈依、发心、忏悔和积资粮等;正行主要是观想普巴本尊,念诵其心咒,以及进行禅修等;结行则是将修法的功德回向给一切众生。

修持事业普巴修法的要点包括:观想清晰、念咒准确、心无杂念等。

【事业普巴修法对修行者的利益】事业普巴修法对修行者有很多利益,如:消除修行道路上的障碍,增加福报和智慧,降伏魔障,增长寿命,以及最终达到解脱的境地等。

【结语】事业普巴修法作为极密金刚藏中的一种事业本尊修法,有着深远的历史传承和广大的修行者群体。

通过修持事业普巴修法,修行者可以获得诸多利益,为修行道路保驾护航。

雪域圣宝:噶·白塔

雪域圣宝:噶·白塔

雪域圣宝:噶·白塔作者:杨生顺来源:《群文天地》2016年第02期“仰望纯净的天空想起一首古老的歌,那是妈妈唱给太阳的歌。

无论天空乌云密布,你洁白的身影照亮虔诚的心。

当天空光芒万丈,你雄伟的身影把和平洒向人间。

噢,曲登嘎布,你是天上的星星布满草原,曲登嘎布,我心中的太阳!……” 对于这首亚东的《白塔》大家可能并不陌生,但是“曲登嘎布”(也叫“曲登噶波”)在汉地却鲜为人知。

在玉树地区,文成公主庙里的大日如来佛像、嘉那嘛呢石经城和称多县拉布乡通天河边的曲登噶波,被尊为雪域藏地三圣宝。

曲登噶波翻译成汉语,意思就是噶·白塔(或噶·自生白塔)。

噶为藏音,即噶族,是西藏古代四大氏族之一。

玉树三江源一带的人,称作噶族之人,统称为噶瓦人,凡是有名望的一些地名或人名前加有噶字。

噶·白塔位于称多县拉布乡12公里处,离称多县城30公里左右,离玉树州府大约70公里。

从远处看,噶·白塔默默地矗立在通天河畔,除了猎猎作响的经幡,看不出有什么奇异之处。

但是,就这样一个白塔,在整个藏区几乎无人不晓、无人不知。

此塔为何具有如此非凡的影响力呢?让我们来共同了解一下噶·白塔神奇的民间传说和厚实的文化底蕴。

一、民间传说在我看到和调查到的资料中,噶·白塔形成的民间传说至少有四种:第一种传说是人寿两万岁时,第三佛迦叶如来出世,心轮放射出无量光芒,光芒化成一千零二十二座透明无瑕的宝晶塔。

其中一座宝晶塔,被天龙、非人等各供奉五百年后,被龙族请到龙宫,供奉于现在白塔所在地地底下的空行坛城的中央。

印度莲花生大师来到康朵噶域时,龙族取出这尊宝晶塔供养莲师。

莲师于此三角地带,派遣天龙、非人等,以宝晶塔为内藏,修建了镇魔塔,自此噶域白塔名扬四方。

第二种说法是幻化的宝晶塔自生于人间。

莲花生大师亲临此地后,以不可思议的神通,开启了底层的空行坛城之门。

由于宝塔在人间的利生事业时机成熟,空行坛城中的宝晶塔自然升高,在通天河畔的三角地带冒出塔尖,约一肘高,好似透明的水晶。

从本土宗教及修持内容的变化看西藏文化

从本土宗教及修持内容的变化看西藏文化

从本土宗教及修持内容的变化看西藏文化08表演李冬玮“清晨我站在清清的牧场,看到山鹰披着那霞光,像一片祥云飞过蓝天,为藏家儿女带来吉祥……”2005年的央视春节晚会上韩红的歌曲《天路》唱响了全中国,也让全国人民对“天路”的尽头——神圣而美丽的青藏高原产生的极大地兴趣。

作为一个在历史上长期政教合一的特殊民族地区,她的宗教文化不得不令人深思,到底是怎样的一个宗教如此吸引着藏区二百七十万藏民虔诚的信奉?藏传佛教是指一种主要在我国西藏,内蒙古地区流传的佛教,在公元7世纪印度密教传入藏区后,掺入本地固有宗教“苯教”而形成的佛教分支,又称藏语系佛教,喇嘛教。

在佛教传入西藏之前,西藏的本土宗教“苯教”对当时的吐蕃王朝是影响深远的。

据藏文史籍记载,苯教曾是西藏吐蕃王朝的国教, 从吐蕃第一世赞普聂赤赞普起至赤脱杰赞共27代藏王,皆以苯教治其国。

苯教亦称笨波教,俗称黑教。

苯教崇拜日月、星辰、雷电、冰雹、山川、土石、草木、禽兽等神鬼精灵和自然万物,注重祭祀、跳神、占卜、禳解等活动。

苯教尊丹巴辛饶为始祖,并在历史上出现了笃苯、恰苯、觉苯等三种形态,即三个不同的历史时期。

第一个阶段笃笨出现在第一至六世藏王统治时期,其主要特点是信仰万物有灵,崇拜自然万物。

第二个阶段恰笨大约出现在第八世藏王贡赞普时期,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出现了代替神灵说话、与神鬼打交道、并脱离体力劳动的职业巫师(或称咒师);二是出现了祖先崇拜;三是在其发展的后期逐渐从原始宗教演变为人为宗教,成为为吐蕃统治服务的工具;四是苯教巫师内部开始有了一定的分工。

在《西藏王臣记》等一些藏文史籍中将这些巫师分为“天苯波”、“地苯波”、“神苯波”和“大苯波”,“天苯波”一般主持祭天仪式,“地苯波”主要主持葬礼仪式,“神苯波”和“大苯波”则与盟誓仪式有关。

可见此时的苯教已发展成一个体系较完整,分工明确的宗教组织。

“觉苯”大约形成于吐蕃王朝的中后期,是苯教的第三个发展阶段,是佛教化的苯教,是苯教在与佛教的斗争中逐步发展起来的,其重要特征就是将佛教中的一些经典、仪规加以改变成苯教的经典和仪规。

莲花生大士示现神迹的圣地—措贝玛的传说

莲花生大士示现神迹的圣地—措贝玛的传说

蓮花生大士示現神蹟的聖地—措貝瑪的傳說
公元8世紀時,曼地Mandi(舊稱Mandav Nagar)的國王有一個非常美麗的女兒,名為曼達拉娃,她具有空行母的印記。

雖然曼達拉娃公主並非佛教徒,但對世間一切如婚姻和其他世俗事物心生出離,僅對獨身閉關有興趣。

成年後她成為比丘尼,然而她的父親擔心女兒會中途還俗影響國家聲譽,因此派遣了五百名比丘尼與公主一起修行,並防範任何男性仰慕追
求者靠近。

當蓮花生大士從斯娃特峽谷(目前位於巴基
斯坦境內)到西藏的沿途經過曼地,他發現曼達
拉娃公主是合格的靈修伴侶,因此讓公主和她的
隨從都成為自己的弟子。

當地一位牧羊者揭發了
這件事,公主與一名男子同居的消息便傳到國王的耳中。

國王非常地忿怒,下令將公主赤裸裸地以有刺的繩子綁起來,鎖在河邊的一處地牢裏。

同時也令屬下把蓮師帶到高山上的墳場裏燒死,他自己則到皇家公園裏觀望遠處焚燒的煙火。

然而蓮師卻將烈火轉化成湖水,重新現身在一朵蓮花瓣上。

這一幕,使得所有目擊者都震驚臣伏蓮師成為佛教徒。

當國王聽聞此事後,也皈依佛教成為蓮師的追隨者,並命令從地牢中釋放公主。

此湖水從此被稱為措貝瑪,即蓮花湖,也被通稱為「銳娃薩爾」Rewalsar。

公主與隨從們閉關的山洞就在湖上方的一座山上,其中一個山洞供奉著由竹巴吉噶佛學院的旺朵喇嘛所塑建的巨大蓮師聖像。

措貝瑪-蓮師湖全景
此處是蓮花生大士在印度境內唯一的聖地,據記
載,蓮花生大士出發前往西藏時,就是從這裡出發
的。

措貝瑪聖地--蓮師閉關洞另一處山洞內二公尺高的地方有一個上了金漆的腳印,這個腳印是當年蓮師在此留下的腳印。

世界最大的转经筒

世界最大的转经筒

世界最大的转经筒转经是西藏以及川、滇、青、甘藏区的藏传佛教的一种宗教活动,围绕着特定路线行走、祈祷。

从雨崩、梅里雪山、伊拉草原,一路转山转水到香巴拉,世界上最大的转经筒便位于迪庆首府香格里拉独克宗古城,龟山公园最高处。

香巴拉的下午风和日丽,白云飘荡,初冬的游客并不多,导游次里说,每转这个经筒一周,相当于念佛号124万声。

超度尘念,祈盼平安的童鞋们,速度转起来吧!雨崩到香格里拉,一路梅里雪山相伴,祥云追随,这个美丽的地方,没有痛苦,没有忧伤,它的名字就叫香巴拉。

独克宗古城位于香格里拉东南隅,意为“建在石头上的城堡”,又称“月光之城”。

滇藏茶马古道从云南普洱从经大理、丽江、中甸(今香格里拉)、德钦、察隅、左贡、拉萨、亚东、日喀则、柏林山口,分别到缅甸、尼泊尔、印度。

马帮的一个来回,往往要一年的时间,独克宗古城,是茶马古道上的重镇,也是马帮进藏的第一站。

在古城随时都可以看到转经筒古城内的小山便是龟山公园,走上高高的台阶,迎面是“三清殿”,再上,是一座金碧辉煌的藏汉结合式“大佛寺”,内供释迦如来。

转经筒顶是一顶的圆形“伞盖”,轮座为巨大的滚珠轴承,轴承外围为直径约十公分的不锈钢管弯成的大环。

筒内藏有经咒,无字真言124万条和多种佛宝16吨。

转经筒高21米,总重60吨,是世界上最大最重的镏金纯铜转经筒,载入了吉尼斯世界纪录。

筒壁上浮雕文殊,普贤,观音,地藏四大菩萨。

下层为佛家八宝:法螺,法轮,宝伞,百盖,莲花,宝瓶,金鱼,盘长。

转经者可抓握大环,或推或拉顺时针转动经筒。

转经时一次一定要转满至少三圈,同时心中还要不断默念六字箴言--嗡嘛呢叭咩吽,一个人很难转得动。

一只打扮的威武的藏獒不期而至,它也是承载着香巴拉千年的传奇哦。

噶丹·松赞林寺距香格里拉古城5公里,是云南省规模最大的藏传佛教寺院,还是川滇一带的黄教中心,在整个藏区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被誉为“小布达拉宫”。

寺庙依山而建,外形犹如一座古堡,集藏族请造型艺术之大成,又有“藏族艺术博物馆”之称。

从另一个角度阐述莲花生入藏及其社会后果

从另一个角度阐述莲花生入藏及其社会后果

从另一个角度阐述莲花生入藏及其社会后果
朱丽霞
【期刊名称】《西藏研究》
【年(卷),期】2002(000)001
【摘要】@@ 从一般意义上讲,印度佛教正式传入西藏是在寂护和莲花生时;而从佛教传入这一具体过程来看,莲花生的作用远远大于寂护.但由于莲花生被大量的神话所包围,这就导致学者们在围绕如何看待这些神话内容上分为两派,他们或者倾向于完全忽视这些神话内容可能蕴含的历史真迹,认为"莲花生在某种意义上是大师或喇嘛这些宗教训诲上师们理想的原型",①"在吐蕃社会中就围绕着此人形成了一些假设和故事内容,他们完全可以组成以宗教和驱魔为基础的浪漫史诗";②
【总页数】7页(P28-34)
【作者】朱丽霞
【作者单位】西北民族学院历史系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B9
【相关文献】
1.昔日帝王堂前物今入齐鲁奎虚藏——清宫"天禄琳琅"旧物入藏山东省图书馆 [J], 李勇慧;唐桂艳
2.1919-1920年李仲莲、朱繡等奉命入藏事件论析 [J], 周伟洲
3.论五藏的本质是人体的功能子系统-利用中医系统论功能性原理阐述五藏的本质[J], 石军
4.影响半喂入花生联合收获损失大小的因素——以4HLB-2型半喂入花生联合收获机为例 [J],
5.论和硕特部入藏与准噶尔部入藏中的几个问题 [J], 杨代成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这座悬崖上的寺庙,莲花生大师曾在此修行,镇寺之宝更是让人称奇

这座悬崖上的寺庙,莲花生大师曾在此修行,镇寺之宝更是让人称奇

这座悬崖上的寺庙,莲花生大师曾在此修行,镇寺之宝更是让人称奇嘎尔寺全称“嘎尔菩提洲”,传说在公元700多年前,莲花生大师曾在此镇魔修行。

公元1200年左右,遵照藏传佛教贡噶举派创始人觉哇久丁桑贡的旨意,由著名高僧嘎尔当巴秋登在此创建了嘎尔寺。

寺内有胜乐佛殿、金刚心佛殿、空行佛殿以及一千多座久丁桑贡的小型塑像。

后形成上下两寺,进入上寺的是戒律严格的僧侣,入下寺的则是居士。

这里距囊谦县香达镇70公里的白扎多,海拔3700米。

嘎尔寺风景优美,四周奇峰突兀、林木茂盛、苍翠秀丽,山林中栖息着各种珍禽异兽。

令人称奇的是岩羊、猕猴等动物常自由进出寺院,与人和睦相处。

在寺院附近有一泓美丽的天池,清澈透明,和宁静的佛寺互为映衬,犹如仙境。

尕尔寺分上寺和下寺,上寺是僧人修行的地方,下寺是居士生活的地方。

1983年寺院重新修建以来,嘎尔仁波为保护寺院周围的一切,告之当地的牧民,寺院周围的万物都有佛祖的灵魂,如若我们随意破坏,今世和来世都将遭到报应;如若善待万物,将积德无穷。

汽车可以直接开到山上,下了车远远的就可以看到嘎尔寺。

嘎尔寺有将近1000年的历史,传说公元700多年前,莲花生大师曾在此镇修行。

沿着山路蜿蜒而上的时候,数百间建筑呈现眼前,它们不规则的分布在山南边的大山坡上,从下至上,直到山顶。

最教人称奇的还是这里的镇寺之宝,是一对奇特的转经轮,传说这一对转经轮是文成公主进藏嫁给松赞干布时带的嫁妆,后来安置在了尕尔寺。

这是一对自行转动的神奇转经轮,跟今天所有看到的手动转经筒完全不一样,它是自行转动,昼夜不分。

但当时寺院的僧人为了表现转经轮的尊贵和身份地位,于是取来了一张虎皮,在其周边做装饰。

但令人惊诧的是,转经轮突然不转了,即便僧人赶紧取走虎皮,它也没有恢复起来。

但为了人世的祈福,尕尔寺从此昼夜不停地由喇嘛两人一班地值班转动,使其常转不息,伴随着酥油灯,与生活在高原深处的藏民们共同度过千秋风雨。

寺院的外观。

蓝天白云,绿草如茵,从寺门口向下往,山谷之中,景色迷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莲华生大士后来来到了尼泊尔地区,他在尼泊尔察瓦察肖的地方稍作停留。

在这个地方有一个菩提泉,这个菩提泉的水性十分的温厚,所以在冬天的时候,鲜花也能够盛开着。

这里住有四位女性的地神,她们十分的凶恶,时常无端地伤害众生的生命,莲华生大士在此地停留的时候,就降伏了她们,而且命令她们成为普巴金刚的眷属,成为金刚橛尊的随从神众。

此后,他又来到了郭夏栴檀州,在普拉哈里的岩洞里安住。

有一天晚上,密主金刚手示现在莲华生大士面前,对莲华生大士授记说:“佛子莲华生啊!你如果要当生成就圆满的佛果,即身成佛的话,将会有许多的魔障。

现在为了清除这些魔障,你应当前往王舍城,在王舍城正西方的大尸陀林里的西南角有一座黑树林。

你要在这一座黑树林中成就殊胜的妙法,这样才能即身成佛。


莲华生大士在三十日夜间,得到了密主金刚手的授记之后,就毫不犹豫地立即起程,来到了尸陀林中的黑树林,忽然间在黑树林里有烈焰腾空飞起,在烈火中示现出一只铁褐色的巨蝎,巨蝎的身体宛如钢铁一样,十分的厚重坚实,并具有九头十八只脚,每个头上又有三只眼睛。

莲华生大士见了这只铁褐色的大蝎子之后,就向这只巨蝎奉献供品,并向它求取法要,结果这巨蝎竟然口吐人言,向莲华生大士说:“莲华生大士!明天晚上请来这里,我可以给予你成就的妙法。


莲华生大士在次日晚间,准时前去尸陀林,这时他见到了一块三角形的石头,在搬开了石头之后,就见到了石头下有木箱,在木箱里有普巴金刚橛尊的所有的经续这就是所谓“金刚橛”的经文。

其中共有九种,以及十八种降魔的法要。

这些经续,莲华生大士过目即得总持而成就,其中所示现为:一只眼睛代表一乘的经续,一只尖脚即是一乘的妙法,所以总共有十八乘的法要。

其实这只铁蝎子,即是这十八乘的妙法的化现。

金刚橛(Vajrakila)藏名为普巴金刚。

在莲华生大士殊胜的传承中,与金刚童子(Vajra kumarah)而成殊胜愤怒的降伏王。

依体性而言,普巴金刚即是本初正觉普贤王如来,双运幻化的金刚萨埵所示现的忿怒的化身。

莲华生大士受持普巴金刚橛法之后,圆具了一切伏魔自在的威力,后来莲华生大士又接受太阳雄狮王的邀请,住在印度菩提伽耶城,广弘教法,使无边无际的众生成熟解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