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势与政策八个专题
2014-2015《形势与政策》第八专题 当前世界经济主要特征与未来发展趋势
第八专题当前世界经济主要特征与未来发展趋势新世纪以来,尤其是国际金融危机以来,世界经济进入转型期,西方发达国家经济开始出现向实体经济回归动向,新兴经济体也面临发展模式转换问题,整个世界经济增长重心“由西向东”转移。
未来全球经济发展可能呈现五大趋势:深入发展的全球化,产业结构低碳化,东西方两大阵营均衡化,经济格局多元化和全球治理一体化。
一、当前世界经济的主要特征新世纪以来,尤其是国际金融危机之后,世界经济失衡不断加剧,西方主要经济体陷入高债务、高失业困境,新兴市场国家成为世界经济新引擎,全球经济加速从大西洋向太平洋转移。
(一)全球经济面临转型期首先是西方发达国家经济开始回归实体经济、调整福利制度。
多年来,欧美国家在“重消费、轻生产”的经济增长模式中,国内产业空洞化的状况普遍存在,加上经济全球化背景使其跨国公司在全球进行生产布局和“外包”加速发展,国内空心化状况进一步加剧。
“后工业化社会”的主要特征是第三产业占据其经济主导地位,金融全球化进程也使其虚拟经济蓬勃发展,制造业逐渐萎缩。
本次金融危机使西方各国重新意识到发展实体经济的重要性,并开始把重归实体经济、推进“再工业化”战略提上产业结构调整的议事日程。
另外,高福利是西方国家多年来一直奉行的社会制度。
它的确给西方经济带上不少光环,但高福利带来的高劳动力成本,使这些国家在激烈的国际贸易竞争中削弱了竞争力,贸易逆差积聚。
为刺激经济增长,弥补贸易赤字,这些国家不得不增发国债以扩大财政支出。
近年日益严重的主权债务危机的出现使得这一高福利制度难能为继。
在财政负担的重压下,西方国家不得不思考改革高福利制度。
欧洲国家“去福利化”倾向开始显现,个别国家开始提高退休年龄,减少养老金支出等。
其次是新兴经济体也面临发展模式转换问题。
近年来,特别是金融危机这两年来,新兴经济体体在世界经济复苏过程中发挥了举世瞩目的作用。
据IMF数据,新兴和发展中经济体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度从过去的30%升至50%以上。
2023秋季形式与政策考点
2023秋季形式与政策考点一、背景与意义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同时也是国家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时期。
在这个背景下,形式与政策教育显得尤为重要。
它旨在帮助学生们了解当前国内外形势,把握政策走向,增强对国家发展大局的认知和责任感。
二、重点内容1. 经济发展:继续深化改革开放,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加强科技创新,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同时,要关注经济结构调整、绿色发展、数字经济等新兴领域,把握经济发展的新机遇。
2. 政治形势:关注全球政治形势,特别是亚太地区和我国周边地区的局势。
要加强国家安全教育,提高学生们的安全意识和防范能力。
3. 文化教育:重视文化教育在国家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要加强教育改革,提高教育质量,推动素质教育,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创新精神的人才。
4. 社会保障:关注民生问题,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提高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要关注就业、医疗、养老、住房等民生热点问题,制定更加积极的政策措施。
5. 全球治理:积极参与全球治理,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要加强国际交流合作,推动多边主义,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
三、学习方法和要求1. 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关注时事新闻,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增强对政策的理解和把握。
2. 积极参加课堂讨论和小组合作学习,提高自己的表达和交流能力。
3. 认真完成作业和考试,确保准确掌握重点内容。
4. 尊重教师指导,及时与教师沟通交流,解决学习中的问题。
以上就是2023秋季形式与政策的主要考点,希望同学们能够认真学习,全面把握国家发展大局,为未来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形势与政策》教学大纲
《形势与政策》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情况课程中文名称:《形势与政策》课程英文名称:situation and policy课程代码:学分/学时:2学分,16学时/学期开课学期:1-8课程类別:(必修;1/2/3/4年级;公共基础)适用专业:所有专业先修课程:无后修课程:无开课单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二、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性质与教学目标1. 课程性质:《形势与政策》课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大学生进行比较系统的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教育、国内形势教育、国际形势和我国对外政策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担负着重要使命,是每个大学生的必修课程。
2. 教学目标:《形势与政策》课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紧密结合国内外形势,针对大学生关注热点问题及其思想特点,帮助大学生认清国内外形势,全面准确地理解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不断培养提高大学生认识和把握形势的能力,坚定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和决心。
3. 本课程知识与能力符合下列毕业要求指标点:《形势与政策》课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大学生进行比较系统的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教育、国内形势教育、国际形势和我国对外政策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担负着重要使命,是每个大学生的必修课程。
符合安徽大学对本科毕业生要求的相关指标点。
(二)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由于《形势与政策》课具有很强的现实性和针对性,教学内容必须因时而异、与时俱进,所以教学大纲只规定课程教学的基本内容和要求,具体的教学内容由每学期予以确定。
根据课程性质和任务,课程教学的基本内容分六个部分,具体教学内容根据教育部每学期公布的《高校“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要点》进行专题授课。
专题一国际国内整体发展形势与趋势主要教学内容包括:当前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主要任务、发展现状和趋势;党和国家实现现阶段任务的基本方针和政策;党和国家的重大活动和决策;当前国际关系的状况、发展趋势、我国的对外政策;世界重大事件和我国政府的立场;大国关系等。
形势与政策笔记
联合一切联合的国际力量削弱,周边环境中不利因素,同时与周边国家 相处过程中,积极参与亚洲多边及双边机制适用本国强大的综合国力, 扩大自身的影响力,发挥地区大国的作用,尽而实现中国的崛起。
专题四:
提高中国文化软实力 构建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田书记
一、什么是文化软实力? “文化”词源于《易经》:“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 天下” 文化是一个非常广泛的概念,给它下一个严格和精确的定义是一件 非常困难的事情。不少哲学家、 社会学家、 人类学家、历史学家和语 言学家一直努力,试图从各自学科的角度来界定文化的概念。然而,迄 今为止仍没有获得一个公认的、令人满意的定义。据统计,有关 “文 化” 的各种不同的定义至少有二百多种。笼统地说,文化是一种社会 现象,是人们长期创造形成的产物。同时又是一种历史现象,是社会历 史的积淀物。确切地说,文化是指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历史、地理、风土 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思维方式、价值观 念等 宋·周敦颐《通书·文辞》:“文所以载道也。轮辕饰而人弗庸, 徒饰也,况虚车乎。” (一)文化软实力的提出 “软实力”是“soft power”的中文译名,也译为“软力量”,最 初是由美国学者约瑟夫·奈于20世纪90年代提出来的,是同国家军事、 经济力量等组成的“硬实力”相对应的一个概念。文化软实力是指一个 国家和地区文化的国际影响力、凝聚力和感召力。它是与狭义文化相对 应的概念,指制度文化、知识文化、心理文化的吸引力和影响力。 (二)提高中国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性 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是党的十七大提出的重要发展要求,“文化软 实力”出现在党的代表大会报告中,体现了党中央站在战略的高度看待
第二,我国文化发展受到外来文化打压。近年来国际外来文化大量 涌入中国,“韩流”席卷中华大地,好莱坞大片充斥各大影院,中国本 土的文化发展难以维系,虽然也有一些产品,在外来文化的冲击下,很 难蓬勃发展。
形势与政策知识点
形势与政策知识点形势与政策知识点形势与政策是一个广泛的概念,涵盖了国内国际的形势变化以及当前的政策动态。
深入理解形势与政策的知识点对我们具有重要的意义,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把握国家和世界的发展趋势,为个人的决策和发展提供切实的指导。
一、形势与政策的定义和概念1. 形势:形势是指国家和世界经济、政治、军事、文化等方面的总体状况和发展趋势。
形势的变化常常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社会经济发展、国际关系的演变、科技进步等。
2. 政策:政策是指国家或组织为了实现某种目标而制定的方针、计划、措施和行动。
政策的制定需要根据形势的变化以及人民的需要和愿望来进行调整和改进。
3. 形势与政策的关系:形势和政策相互依存、相互影响。
形势变化会引起政策的调整和改变,同时政策的制定也会对形势产生影响,从而形成政策与形势的良性互动。
二、形势与政策的分析方法1. 深入调研:了解国内外的实际情况,通过对各种数据和信息的搜集与分析,获取准确的信息基础。
2. 综合分析:将各种数据和信息进行综合分析,找出存在的问题和矛盾,为制定政策提供科学依据。
3. 预测和判断:基于对形势的深入分析和理解,进行预测和判断,为未来政策的制定提供指导。
三、形势与政策的重要知识点1. 主权和利益:了解国家的主权和利益是制定和调整政策的基础,同时也是国际关系中的核心问题。
2. 经济发展:把握国内外经济的发展动态,对于制定宏观经济政策和促进经济增长具有重要意义。
3. 社会稳定:了解社会的各种问题和矛盾是制定社会政策的前提,促进社会稳定和谐发展是政策的目标之一。
4. 外交关系:国家之间的外交关系对于国际政策的制定和国际事务的处理至关重要,需要更加关注国际形势和国际力量对比的变化。
5. 文化传承:传承和弘扬优秀的文化传统是国家的责任,也是社会政策的重要内容。
四、形势与政策的观点和理解在形势与政策的分析中,我们要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以党和政府的决策为指导,深入了解国家的战略需要和人民的根本利益,以实现国家的长远发展目标为目的,制定科学合理的政策措施。
《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大纲
《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形势与政策》(英文)Situation and Policy课程类别:通识必修课课程性质:必修课适用专业:全校各专业理论学时数:16学时实验/上机学时:2学时理论学分数:1学分考核方式:考查预修课程:思想品德修养与法律基础;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教学参考书:《毛泽东选集》1-4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开课单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科研部形势与政策教研室课程简介:《形势与政策》课程,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中重要的一门课程,是每一个大学生的必修课。
该课程主要立足于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政治理论课程体系教育,即开展党的最新基本路线、方针、政策、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基本经验教育,对国际、国内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发生的最新的理论动态等开展教育活动。
帮助学生掌握正确地分析国际国内发生的重大事件和重要理论能力,确立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增强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肩负的历史使命,努力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本门课程对学生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培养目标:1.知识目标:(1)理解和掌握中国周边安全形势、处在十字路口的中日关系;(2)理解正确理解我国的经济形势及其展望;(3)了解当前我国经济特征与走势;(4)了解中美关系“新型大关关系”;(5)理解和认识当代大学生历史责任。
2.能力目标:(1)语言表达能力:能使用本课程的基本概念和术语回答问题。
(2)搜集信息、整理资料能力:能利用网络搜集完成论文任务目标所需要的相关信息资料。
(3)辨别判断能力:具有对重大事件正确判断能力。
(4)分析研讨能力:能对完成相关任务的有用信息进行初步分析研究。
(5)写作能力:能根据教学内容要求写论文等。
3.素质目标:(1)思想政治素质培养目标:确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树立马克思主义世界观;确立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相统一的人生观;确立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的价值观。
形式与政策
专题一:国际经济形势与中国经济发展思考题:(一)试析我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动力来源?1.来自13亿人的巨大消费市场。
2.来自逐年来积累的技术进步。
3.来自于国家领导人的正确宏观经济决策。
4.来自于已经占领多年的国际外贸市场。
(二)如何正确理解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大致有四个表现:1.经济速度,由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增长;2.增长方式,由数量扩张转向质量提升;3.发展动力,由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4.宏观政策,由刺激增长转向区间调控。
(三)“一带一路”建设的重点是什么?第一,在政策沟通方面,加强政府间合作,积极构建多层次政府间宏观政策沟通交流机制。
第二,在设施联通方面,宜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规划、技术标准体系的对接,共同推进国际骨干通道建设,逐步形成连接亚洲各次区域以及亚欧非之间的基础设施网络。
第三,在贸易畅通方面,宜着力研究解决投资贸易便利化问题,消除贸易和投资壁垒,积极同沿线国家和地区共同商建自由贸易区。
第四,在资金融通方面,扩大沿线国家双边本币互换、结算的范围和规模。
第五,在民心相通方面,扩大相互间留学生规模,开展合作办学,中国每年向沿线国家提供1万个政府奖学金名额。
【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亚投行、丝路基金)、民心相通(人文合作)——互联互通】(四)如何应对“一带一路”面临的挑战?1、践行“一带一路”战略首先需要明确实践主体。
政府是“一带一路”战略的倡导者,国有企业应该成为“一带一路”战略中最活跃的部分。
2、要采取多种手段有效应对“一带一路”项目中存在的安全问题。
倡导沿线国家共同建立“一带一路”联合反恐中心,动乱地区设立一道对“一带一路”资产以及海外劳工进行保护的安全屏障,中国企业也可以与其他国家的企业共同组成跨国公司,风险共担,利益共享。
3、积极推动投资建设项目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本土化”。
4、要加强“一带一路”的对外宣传工作。
5、设立专门机构对“一带一路”进行科学管理。
形势与政策知识点
形势与政策知识点一、为什么了解形势与政策很重要?形势与政策是指社会、国际、国家发展的大环境和相关政策措施。
了解形势与政策对个人和组织都非常重要。
首先,形势与政策的变化会影响到经济、社会、教育等各个领域,而这些领域又直接关系到每个人的生活和工作。
其次,了解形势与政策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把握发展趋势,避开风险,抓住机遇。
最后,具备形势与政策知识也是一个国家公民的基本素养,可以提升个人竞争力和社会影响力。
二、形势与政策知识点分类形势与政策知识点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1. 国际形势国际形势是指国际政治、经济、社会等各个方面的发展态势。
了解国际形势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各国之间的关系,以及国际局势的发展趋势。
例如,了解当前世界经济的整体状况,可以对自己的投资决策有所裨益。
2. 国内形势国内形势是指我国经济、社会、政治等方面的发展状况。
了解国内形势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把握国内经济的发展方向和政策取向。
例如,了解我国当前的宏观经济政策,可以对企业经营和个人投资有所借鉴。
3. 政策法规政策法规是指国家针对各个领域制定的规范性文件。
了解政策法规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各个领域的相关政策措施和法律法规,以及这些政策法规的实施情况。
例如,了解我国教育领域的相关政策和法规,可以为家长和学生提供一些参考和指导。
4. 经济形势经济形势是指我国经济的整体发展状况。
了解经济形势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我国当前的宏观经济政策和微观经济运行情况,以及经济增长的动力和潜在风险。
例如,了解我国当前的GDP增速、失业率等指标,可以对个人就业和企业投资决策有所启示。
三、如何了解形势与政策了解形势与政策需要我们主动获取信息,从多个渠道获取不同角度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1.阅读报纸、杂志等媒体,包括纸质媒体和电子媒体。
可以关注经济、政治、社会等不同领域的专栏和专题报道,以及一些深度分析和评论文章。
2.关注各级政府官方网站和新闻发布渠道。
政府官方网站通常会发布相关政策文件和公告,可以及时了解最新政策动态。
《形势与政策》课程标准
一、课程性质“形势与政策”是国家教育部规定的高等学校大学生的必修课(无先修和后续课程),是“两课”教育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学生进行形势与政策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的有效途径,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二、课程教学目标1.总体目标“形势与政策”课教学目标是帮助学生全面、正确地认识党和国家当前所面临的政治、经济形势和国家改革发展所处的国际环境、时代背景,自觉拥护党的基本路线、重大方针和政策,深刻理解党和政府治国方略,积极关注社会热点、焦点问题,科学分析我国和平发展进程中的国际环境和社会特征,冷静思考国际阵营面对中国崛起的种种反应,主动增强实现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宏伟目标的国家荣誉感、社会责任感和民族自信心,刻苦学习、勤奋求实、不断进取、开拓创新、主动成才、报效祖国,全面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2.分项目标(1)能力目标通过教育,实现三个基本的能力目标:一是认知时事,即通过“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使大学生认知国内外重大时事,为分析国际、国内形势积累必要的知识和阅历。
二是认同政策,即通过“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使大学生认同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和政策,从而激发投身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热情。
三是认清趋势,即通过“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使大学生认清国际、国内形势的发展大局和大趋势,对未来形势的趋向有一定的前瞻性。
“形势与政策”课教育教学的最终目标是使学生树立科学的形势观和政策观,让学生掌握科学分析国内外形势的方法,形成正确理解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的立场、观点,为今后独立地把握好形势与政策发展趋势和大局,积累一定的经验和智慧。
(2)知识目标《形势与政策》课是一门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高校培养目标为依据,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系列课程中的一门必修课,是对学生进行形势与政策教育的主要渠道。
形势与政策的笔记(重点)
主题:形势与政策的笔记(重点)专题一一.形势的概念简言之:形势就是事物发展的状态和趋势。
二.分析形势的基本原则1. 客观性原则就是要求人们在分析形势时,要坚持从实际出发,尊重事物的客观性。
2. 时空性原则就是要求人们对形势的分析,要随着时间、空间的变化而变化。
3. 系统性原则就是要求人们在分析形势时,要将事物的各个因素(层次、环节)联系起来,并把他作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加以研究。
4. 本质性原则就是要求人们在分析形势时,要透过各种现象,抓住决定事物发展方向的主要矛盾、因素或力量。
三.政策的概念“政者,正也;策者,谋也。
”(正,通过管理,使其端正)简言之,政策即管理的谋略。
四.政策的意义从国家的层面讲:政策是国家治理的纲领、准则、谋略;从个人的层面讲:政策指人们的行为选择;从方法论层面讲:政策是指解决问题的方法;从主客观层面讲:政策是主观对客观的能动性作用。
五.形势与政策的关系区别:1. 形势是客观的,政策是主观的;2. 形势是多样的,政策是有针对性的;3. 政策的制定和出台总是滞后于形势。
联系1. 形势是政策制定的依据,政策是形势发展的主观影响;2. 制定出台正确的政策,必须依据对形势的正确分析;3. 形势变了,政策也要随之变化。
专题二一.十七大召开时间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于2007 年10 月15 日至21 日在北京召开二.对党章的修改1. 将科学发展观写进新党章2. 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写进了党章。
3. 把党的基本路线中的奋斗目标表述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4. 将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写入党章。
三.十七大报告的新提法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从“建设”到“发展”;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3. 翻两番:从总量到人均;4. 提出“信息化”;5. 经济建设由“增长”变为“发展”;四.对改革开放的高度评价,改革开放的目的、性质评价:改革开放是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带领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事实雄辩地证明,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
《形势与政策专题》课件
民主性原则
政策制定应广泛征求各方意见,充分 体现民意,增强政策的代表性和包容 性。
系统性原则
政策制定应全面考虑各种因素,注重 政策的整体性和协调性,避免政策冲 突和矛盾。
实践性原则
政策制定应基于实际情况,充分考虑 实践中的问题和挑战,增强政策的针 对性和可操作性。
政策执行的过程与监督
政策宣传与解读
政策调整与改进的必要性
应对环境变化
随着环境的变化,原先的政策可能不再 适用,需要进行调整和改进以适应新的
形势。
解决政策问题
针对政策执行中存在的问题和挑战, 需要进行调整和改进以解决实际问题
。
提高政策效果
通过政策调整和改进,可以优化政策 的实施方式和方法,提高政策的效果 和效益。
增强政策可持续性
通过政策调整和改进,可以增强政策 的可持续性和长期效应,避免政策的 短期行为和不可持续的后果。
提高自身素质和能力
01
不断学习和提升自身素质和能力,增强适应社会发展的能力。
积极应对挑战
02
面对各种挑战和机遇,要保持积极的心态和行动,抓住机遇,
迎接挑战。
参与社会公益事业
03
积极参与社会公益事业,为社会做出贡献,实现个人价值和社
会价值的统一。
THANKS
感谢观看
《形势与政策专题》ppt课件
目 录
• 形势与政策概述 • 国际形势分析 • 中国国内形势分析 • 政策制定与执行 • 形势与政策的发展趋势 • 应对策略与建议
01
形势与政策概述
形势的定义与特点
总结词
形势的定义、特点
详细描述
形势是指当前国内外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实际情况和发展趋势。它具有客观性、动态性和复杂性的特点, 对国家和社会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形势与政策专题八透视朝鲜半岛风云
专题八 透视朝鲜半岛风云
一、聚焦韩国“亲信干政门”事件
二、分析“萨德”事件
三、剖析朝鲜半岛核问题
一、聚焦韩国“亲信干政门”事件
2016年7月以来,韩国总统朴槿惠好友崔顺实干政并贪腐的一系列事件通过媒 体报道逐渐浮出水面, 2017年3月10日,韩国宪法法院宣布总统弹劾案最终判 决结果,总统弹劾案获得通过,朴槿惠被立即免去总统职务。
形势与政策
2018年上
目录
专题一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
专题二 经济发展转向高质量阶段
专题三 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
专题四 全力实施精准脱贫
专题五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目录
专题六 开创两岸关系崭新前景
专题七 全方Biblioteka 布局中国特色大国外交专题八 透视朝鲜半岛风云
专题九 中东乱局背后的多国角力
专题十 开启中美关系新时代
三、剖析朝鲜半岛核问题
2017年,朝鲜半岛核问题呈现不断趋紧的态势:
一方面,朝鲜拥核意志与行动更加坚定,进行第六次核试验,其弹道导弹试射 行为更近乎恣意,核武装能力得到快速提升,动摇国际核不扩散体系,引发国 际社会更严厉制裁。
另一方面,美国特朗普政府不断加大对朝施压制裁力度,会同韩国、日本等盟 友接连释放武力威吓信号,拒绝与朝坐下来谈判,加剧半岛紧张局势螺旋升级。
(一)朴槿惠深陷“亲信干政门”的原因
1.朴槿惠的性 格弱点
2.总统权力缺 乏监督
3.“政经胶着” 的积弊难以清 除
4.选举制度的 缺陷
(二)文在寅当选韩国总统
2017年5月10日,韩国新任总统文在寅在首尔国会议事堂宣誓就职。在此次韩国大选 中,身为共同民主党候选人的文在寅以41.08%的得票率当选。
形势与政策各专题重点
形势与政策各专题重点一、中印关系(1)中印关系十分脆弱,双方或国际体系中任何风吹草动都会引起双边关系的振荡或倒退。
边界问题、西藏问题、经贸问题、美国因素、巴基斯坦因素(2)和平解决好、中印洞朗对峙事件:①粉碎了美日拉拢印度的战略图谋。
中印洞朗对峙事件,是美日拉拢印度的战略目的,就是要让印度来掣肘中国发展的战略目标;②震慑了东突藏独分裂势力;③维护了负责任的大国形象;④延续了国家和平发展进程;⑤营造了十九大的良好氛围。
(3)新中国成立之后,中印关系经历了四个阶段:①蜜月时期(1950-1959年)②对峙时期(1959-1976年)③正常化时期(1976-2000年)④全面发展时期(2000年至今)二、生态文明1.“生态文明”概念人类遵循人与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和精神成果的总和;一种以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新型文化伦理形态。
2.建设美丽中国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是什么?(1)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建设美丽中国,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的重要内容。
(2)中国将按照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贯彻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更加自觉地推动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形成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为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清的生产生活环境。
(3)建设美丽中国,是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3.建设美丽中国,为什么要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怎样理解“融入”的含义?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内容,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事关“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
形势与政策的四个专题
形势与政策的四个专题形势与政策是指当前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发展态势以及政府对于这些趋势的总体规划和政策措施。
在当今世界日新月异的变化中,掌握并深入了解形势与政策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本文将从经济、政治、社会和环境四个专题来分析形势与政策。
经济方面,全球化和经济发展是当前最重要的形势之一。
全球化带来了市场的开放和国际间的经济联系,为各国提供了更多的发展机遇,也增加了竞争压力。
由于全球化的进程不可阻挡,各国政府需要制定政策以应对挑战。
这些政策包括促进国内企业的竞争力,提高创新能力,加强国际合作,实施开放政策等。
另外,可持续发展也是经济领域的重要议题,政府应该制定环境友好型的政策,推动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的协调。
在政治方面,民主与人权是当前社会政治形势与政策的重要内容。
各国政府应该保障公民的基本权利和自由,建立健全的法律体系,加强司法独立,推进社会公正与公平。
政府还应该保持与国际社会的密切合作,维护地区和世界的和平稳定。
此外,政府应充分发挥政党、政府和社会各界的作用,强化政府职能转变,推动政府效能和服务能力的提升。
社会领域的形势与政策包括教育、就业、社保等问题。
教育是社会进步和人力资源发展的基础,政府应加大教育投入,提高教育质量,促进教育公平。
就业是社会稳定和人民福祉的重要保障,政府应实施积极就业政策,加大对失业人员的扶持和培训力度。
社保则是保障社会公平和解决社会矛盾的重要手段,政府应完善社保制度,加强社会保障支持力度。
环境方面的形势与政策主要涉及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等问题日益严重。
政府应加强环境管理和监测,制定严格的环境法律和政策,加大环保力度,推动绿色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
此外,政府还应加强国际合作,共同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等全球性环境问题。
综上所述,形势与政策对于社会的发展至关重要。
各个专题的形势与政策都需要政府做出合适的调整和规划,以实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维护国内外的和平与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