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经济学课后习题答案整理

合集下载

劳动经济学课后练习题答案

劳动经济学课后练习题答案

第 1 页 共15 页 第一章劳动力的含义:劳动力是人所特有的一种能力。

劳动力是人所特有的一种能力。

劳动力是存在于活的人体中的能力。

劳动力是存在于活的人体中的能力。

劳动力是人在劳动中所运用的能力。

劳动力是人在劳动中所运用的能力。

劳动力是人在劳动中运用的体力和智力的总和。

劳动力需求:(如何理解劳动力需求的含义?) 所谓劳动力需求,是指一定时期内,在某种工资率下雇主愿意并能够雇用到的劳动力的数量。

有三个问题与劳动力需求的概念密切相关。

与劳动力需求的概念密切相关。

(一)(一) 劳动力需求是派生性需求劳动力需求是派生性需求 1、劳动力需求是生产活动的需求。

、劳动力需求是生产活动的需求。

2、劳动力需求是对物质产品和服务需求的一种派生需求。

需求。

(二)边际生产率理论是劳动力需求理论的支持理论之一之一(三)劳动力需求是意愿和支付能力的统一(三)劳动力需求是意愿和支付能力的统一 劳动力需求曲线:是用几何图形的形式表述劳动力需求的概念,劳动力需求曲线是一条从左上向右下倾斜的曲线,它充分说明了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劳动力需求量与工资率之间的反向联系。

率之间的反向联系。

短期劳动力需求:所谓短期劳动力需求是指在资本存量不变,惟一可变的因素是劳动投入量时,即在资本投入量不会变化、技术条件也不变的条件下对劳动力的需求。

技术条件也不变的条件下对劳动力的需求。

长期劳动力需求:长期劳动力需求则是指在企业的一切生产要素,不论是资本、技术,还是劳动力要素都是可变的,还是劳动力要素都是可变的,即任何即任何条件都可能变化时对劳动力的需求。

条件都可能变化时对劳动力的需求。

劳动力需求弹性:(何谓劳动力需求弹性?) 劳动力需求弹性是一般需求弹性概念的属概念,也具有一般需求弹性的各种性质。

有一般需求弹性的各种性质。

按绝对值的大小,劳动力需求弹性可以呈现五种状态:态:(1)劳动力需求弹性等于零。

)劳动力需求弹性等于零。

(2)劳动力需求弹性小于1。

劳动经济学课后题答案

劳动经济学课后题答案

劳经复习资料第一章:1、谈谈你对劳动经济学研究表述的理解:劳动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第一:在效用最大化假设下,劳动力资源的投入产出机理.第二:劳动经济学研究劳动力市场的运行和结果。

第三:劳动经济学是对劳动力资源配置的市场经济活动过程中的劳动力需求和供给的行为及其影响因素的分析和研究。

劳动经济学研究方法:第一:实证经济学分析方法:在一定的假设前提下,人们的行为是怎样的.两个假设前提:稀缺性;理性第二:规范经济学研究方法:用一定的价值观去衡量经济效益的好坏和制度政策的利弊,分析经济行为人的选择该是什么的问题劳动经济学的研究特点:第一:将问题的注意力投向了人们的工作范围第二:研究劳动经济问题的时候,不能脱离商品市场和资本市场来孤立的进行劳动经济的分析和研究。

2、举例说明运用实证经济学或规范经济学研究现实劳动经济或者人力资源管理问题的价值。

规范经济学:从本质上讲,它的根本价值尺度是以互惠原则作为基础的出发点,互惠原则有三点:第一:市场交易活动所涉及的各方均受益,无人受到损失。

例如:企业高薪聘用经验丰富,能力足够强的外籍主管,对企业方来说此人将给企业带来相当大的价值,对个人来说将获取丰厚的回报。

第二:市场交易活动中,部分人受益但无人受到损失.正如上例所说,在企业和个人双方均获得收益时,对于其他那些企业或者市场上的高管应聘者来说,并未因此受到损失.第三:最为常见的既有受益者又有损失者,但总体上来说,受益者受益的程度或数量超过损失者损失的程度或数量。

例如在很多发达国家的劳动立法反对招聘中的学历歧视,对有的企业带来招聘成本的上升,但是对总体而言提高了社会人力资源配置的效率,利大于弊。

第二章:名词解释:1.派生需求(简答题):是指对生产要素的需求,意味着它是由对该要素参与生产的产品的需求派生出来的,又称“引致需求”,即对一种生产要素的需求来自对另一种产品的需求。

2.劳动的边际成本:使用一单位量劳动力所耗费的成本,即工资3.劳动的边际收益:增加一单位量的劳动力所增加的收益,即劳动边际产品价值4.使用劳动要素的原则:增加一单位劳动的使用所带来的“边际收益”和“边际成本”必须相等5.竞争性劳动市场:产品和要素市场上供求的双方人数都很多,产品要素之间没有区别,产品和要素的供求双方都具有完全的信息并且可以充分自由的流动6.买方垄断企业:是指企业劳动力市场是垄断者,而在产品市场上是完全竞争者7.劳动的边际产品价值(就是劳动的边际收益)8.替代效应:劳动使用量从LA降低到LB,资本使用量从KA上升到KB,即企业用资本代替了劳动。

劳动经济学课后题答案

劳动经济学课后题答案

劳经复习资料第一章:1、谈谈你对劳动经济学研究表述的理解:劳动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第一:在效用最大化假设下,劳动力资源的投入产出机理.第二:劳动经济学研究劳动力市场的运行和结果。

第三:劳动经济学是对劳动力资源配置的市场经济活动过程中的劳动力需求和供给的行为及其影响因素的分析和研究。

劳动经济学研究方法:第一:实证经济学分析方法:在一定的假设前提下,人们的行为是怎样的.两个假设前提:稀缺性;理性第二:规范经济学研究方法:用一定的价值观去衡量经济效益的好坏和制度政策的利弊,分析经济行为人的选择该是什么的问题劳动经济学的研究特点:第一:将问题的注意力投向了人们的工作范围第二:研究劳动经济问题的时候,不能脱离商品市场和资本市场来孤立的进行劳动经济的分析和研究。

2、举例说明运用实证经济学或规范经济学研究现实劳动经济或者人力资源管理问题的价值。

规范经济学:从本质上讲,它的根本价值尺度是以互惠原则作为基础的出发点,互惠原则有三点:第一:市场交易活动所涉及的各方均受益,无人受到损失。

例如:企业高薪聘用经验丰富,能力足够强的外籍主管,对企业方来说此人将给企业带来相当大的价值,对个人来说将获取丰厚的回报。

第二:市场交易活动中,部分人受益但无人受到损失.正如上例所说,在企业和个人双方均获得收益时,对于其他那些企业或者市场上的高管应聘者来说,并未因此受到损失.第三:最为常见的既有受益者又有损失者,但总体上来说,受益者受益的程度或数量超过损失者损失的程度或数量。

例如在很多发达国家的劳动立法反对招聘中的学历歧视,对有的企业带来招聘成本的上升,但是对总体而言提高了社会人力资源配置的效率,利大于弊。

第二章:名词解释:1.派生需求(简答题):是指对生产要素的需求,意味着它是由对该要素参与生产的产品的需求派生出来的,又称“引致需求”,即对一种生产要素的需求来自对另一种产品的需求。

2.劳动的边际成本:使用一单位量劳动力所耗费的成本,即工资3.劳动的边际收益:增加一单位量的劳动力所增加的收益,即劳动边际产品价值4.使用劳动要素的原则:增加一单位劳动的使用所带来的“边际收益”和“边际成本”必须相等5.竞争性劳动市场:产品和要素市场上供求的双方人数都很多,产品要素之间没有区别,产品和要素的供求双方都具有完全的信息并且可以充分自由的流动6.买方垄断企业:是指企业劳动力市场是垄断者,而在产品市场上是完全竞争者7.劳动的边际产品价值(就是劳动的边际收益)8.替代效应:劳动使用量从LA降低到LB,资本使用量从KA上升到KB,即企业用资本代替了劳动。

(完整word版)劳动经济学课后答案

(完整word版)劳动经济学课后答案

名词解释:1、派生需求:是由阿弗里德·马歇尔在其《经济学原理》一书中首次提出的经济概念,是指对生产要素的需求,意味着它是由对该要素参与生产的产品的需求派生出来的,又称“引致需求”。

对一种生产要素的需求来自(派生自)对另一种产品的需求。

其中该生产要素对这一最终产品会作贡献,如对轮胎的需求派生自对汽车运输的需求。

1.短期:在短期内可变的生产要素只有劳动力,技术和资本都是不变生产要素。

2.长期:在长期内,劳动力和技术是可变生产要素,只有资本是不变生产要素。

3.卖方垄断企业:指企业在产品市场上市垄断者,但在劳动市场上市完全竞争。

4.买方垄断企业:是指企业劳动力市场是垄断者,而在产品市场上是完全竞争者。

5.替代效应:劳动使用量从LA降低到LB,资本使用量从KA上升到KB,即企业用资本代替了劳动。

6.规模效应:由于工资率的提高,企业使用劳动的边际成本将上升,从而导致企业生产更少的数量,产量的下降将会导致使用劳动数量的下降,图中变现为从B点到C点的移动,劳动数量随之下降。

7.互补性生产要素:当生产要素A的价格下降,数量增加时,对生产要素B的需求上升,则称生产要素A与生产要素B是互补。

8.替代性生产要素:当生产要素A的价格下降,数量增加时,生产要素B的数量下降,则生产要素A是生产要素B的替代性生产要素。

9.劳动需求的工资弹性:a)劳动需求的工资弹性是指当工资率变化一个百分率所引起的劳动需求变化的百分率的比值。

b)公式:ed =-(△L/L)/(△W/W)=-(△L/△W)/(W/L)1.ed为劳动需求的工资弹性,△L和△W分别是劳动需求数量L和工资率W的变动量。

10、劳动的边际产品价值:VMP=MP•P,指的是增加额外一单位劳动要素的投入所带来的收益。

(三)1.劳动力:是人的劳动能力,即人在劳动过程中所运用的体力和智力的总和。

在现代劳动经济学体系中,劳动力又特指在一定年龄范围内,具有劳动能力和劳动要求。

劳动经济学课后题答案

劳动经济学课后题答案

劳动经济学课后题答案劳经复习资料第⼀章:1、谈谈你对劳动经济学研究表述的理解:劳动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第⼀:在效⽤最⼤化假设下,劳动⼒资源的投⼊产出机理。

第⼆:劳动经济学研究劳动⼒市场的运⾏和结果。

第三:劳动经济学是对劳动⼒资源配置的市场经济活动过程中的劳动⼒需求和供给的⾏为及其影响因素的分析和研究。

劳动经济学研究⽅法:第⼀:实证经济学分析⽅法:在⼀定的假设前提下,⼈们的⾏为是怎样的。

两个假设前提:稀缺性;理性第⼆:规范经济学研究⽅法:⽤⼀定的价值观去衡量经济效益的好坏和制度政策的利弊,分析经济⾏为⼈的选择该是什么的问题劳动经济学的研究特点:第⼀:将问题的注意⼒投向了⼈们的⼯作范围第⼆:研究劳动经济问题的时候,不能脱离商品市场和资本市场来孤⽴的进⾏劳动经济的分析和研究。

2、举例说明运⽤实证经济学或规范经济学研究现实劳动经济或者⼈⼒资源管理问题的价值。

规范经济学:从本质上讲,它的根本价值尺度是以互惠原则作为基础的出发点,互惠原则有三点:第⼀:市场交易活动所涉及的各⽅均受益,⽆⼈受到损失。

例如:企业⾼薪聘⽤经验丰富,能⼒⾜够强的外籍主管,对企业⽅来说此⼈将给企业带来相当⼤的价值,对个⼈来说将获取丰厚的回报。

第⼆:市场交易活动中,部分⼈受益但⽆⼈受到损失。

正如上例所说,在企业和个⼈双⽅均获得收益时,对于其他那些企业或者市场上的⾼管应聘者来说,并未因此受到损失。

第三:最为常见的既有受益者⼜有损失者,但总体上来说,受益者受益的程度或数量超过损失者损失的程度或数量。

例如在很多发达国家的劳动⽴法反对招聘中的学历歧视,对有的企业带来招聘成本的上升,但是对总体⽽⾔提⾼了社会⼈⼒资源配置的效率,利⼤于弊。

第⼆章:名词解释:1.派⽣需求(简答题):是指对⽣产要素的需求,意味着它是由对该要素参与⽣产的产品的需求派⽣出来的,⼜称“引致需求”,即对⼀种⽣产要素的需求来⾃对另⼀种产品的需求。

2.劳动的边际成本:使⽤⼀单位量劳动⼒所耗费的成本,即⼯资3.劳动的边际收益:增加⼀单位量的劳动⼒所增加的收益,即劳动边际产品价值4.使⽤劳动要素的原则:增加⼀单位劳动的使⽤所带来的“边际收益”和“边际成本”必须相等5.竞争性劳动市场:产品和要素市场上供求的双⽅⼈数都很多,产品要素之间没有区别,产品和要素的供求双⽅都具有完全的信息并且可以充分⾃由的流动6.买⽅垄断企业:是指企业劳动⼒市场是垄断者,⽽在产品市场上是完全竞争者7.劳动的边际产品价值(就是劳动的边际收益)8.替代效应: 劳动使⽤量从LA降低到LB,资本使⽤量从KA上升到KB,即企业⽤资本代替了劳动。

劳动经济学课后习题答案

劳动经济学课后习题答案

劳动经济学课后习题答案派生需求:是指对生产要素的需求,意味着它是由对该要素参与生产的产品的需求派生出来的,又称“引致需求”。

对一种生产要素的需求来自(派生自)对另一种产品的需求。

替代效应:劳动使用量从LA降低到LB,资本使用量从KA上升到KB,即企业用资本代替了劳动。

规模效应:由于工资率的提高,企业使用劳动的边际成本将上升,从而导致企业生产更少的数量,产量的下降将会导致使用劳动数量的下降,图中变现为从B点到C点的移动,劳动数量随之下降。

劳动需求的工资弹性:劳动需求的工资弹性是指当工资率变化一个百分率所引起的劳动需求变化的百分率的比值。

公式:ed =-(△L/L)/(△W/W)=-(△L/△W)/(W/L)ed为劳动需求的工资弹性,△L和△W分别是劳动需求数量L和工资率W的变动量补性生产要素:当生产要素A的价格下降,数量增加时,对生产要素B的需求上升,则称生产要素A与生产要素B是互补。

1.替代性生产要素:当生产要素A的价格下降,数量增加时,生产要素B的数量下降,则生产要素A是生产要素B的替代性生产要素。

2.影响劳动需求的因素有哪些3.答:1、技术对劳动需求的影响2、时间长短对劳动需求的影响3、企业目标对劳动需求的影响4、社会制度安排对劳动需求的影响.补充:两种经济体制下企业劳动用工特点4.什么是派生需求定理答:在保持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下述情况将使得某类劳动需求曲线具有很高的劳动需求的工资弹性。

a)对利用该类劳动要素所生产的最终产品的需求弹性越大b)劳动投入与其他生产要素之间的可替代性越大c)其他生产要素的供给弹性越大d)该类劳动成本占总生产成本的比重越大。

5.试运用劳动需求原理分析最低工资对劳动市场的影响答:最低工资立法的经济学分析背景:最低工资立法是各国政府保护劳动者的一项重要法律,其中心目的是以法律形式来保证工薪劳动者通过劳动所获得的最低工资能够满足其自身及其家庭成员的基本生存需要。

19世纪末,新西兰和澳大利亚最早开始实行最低工资立法。

劳动经济学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劳动经济学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劳动经济学》课后思考题参考答案第一章绪论二、思考题1.如何理解劳动经济学的价值(1)劳动经济学研究的是社会经济问题。

例如,民工荒、政府要求增加最低工资、劳动生产率下降、农民工工资急剧上升、工资增长不均等、工作培训、国有企业高管人员的高工资受到质疑、收入分配不平、农村移民增加、劳动力市场全球化扩大等等。

(2)数量上的重要性。

在西方经济中,大部分国民收入并不是来源于资本收入(利润、租金和利息),而是来源于工资。

绝大多数居民户的主要收入来源是提供劳务。

从数量上看,劳动才是我们最重要的经济资源。

(3)独有的特性。

劳动力市场的交易完全不同于产品市场的交易。

劳动力市场是一个极有意义和复杂的场所。

劳动力市场的复杂性意味着供给和需求概念在应用于劳动力市场时必须做出重大的修改和调整。

在供给方面,劳动者“出售”给雇主的劳务与该劳动者不可分离。

除了货币报酬,工人还关注工作的健康和安全性、工作难度、就业稳定性、培训和晋升机会等,这类非货币因素也许与直接收入同样重要。

这样,工人的供给决策要比产品市场的供给概念复杂得多。

(4)收益的广泛性。

无论是个人还是社会,都可以从劳动经济学中得到许多启示和教益。

从劳动经济学得到的信息和分析工具有助于人们做出与劳动力市场有关的决策。

从个人角度看。

大量内容将直接与我们有关,如工作搜寻、失业、歧视、工资、劳动力流动等。

对于企业管理者来说,从对劳动经济学的理解中所得到的知识背景和分析方法,对做出有关雇用、解雇、培训和工人报酬等方面的管理决策也应该是十分有用的。

从社会角度看,了解劳动经济学将使人们成为更有知识、更理智的公民。

2.劳动经济学的研究方法有哪些首先要明确劳动经济学的基本假设。

劳动经济学的假设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1)资源的相对稀缺性。

如同商品和资本是稀缺的一样,劳动力资源也是有限的。

时间、个人收入和社会资源的稀缺性构成了经济学分析的基本前提。

(2)效用最大化。

由于劳动资源的稀缺性,人类社会进行生产经营活动时,必须研究劳动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利用。

劳动经济学课后题答案

劳动经济学课后题答案

劳经复习资料第一章:1、谈谈你对劳动经济学研究表述的理解:劳动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第一:在效用最大化假设下,劳动力资源的投入产出机理.第二:劳动经济学研究劳动力市场的运行和结果。

第三:劳动经济学是对劳动力资源配置的市场经济活动过程中的劳动力需求和供给的行为及其影响因素的分析和研究。

劳动经济学研究方法:第一:实证经济学分析方法:在一定的假设前提下,人们的行为是怎样的.两个假设前提:稀缺性;理性第二:规范经济学研究方法:用一定的价值观去衡量经济效益的好坏和制度政策的利弊,分析经济行为人的选择该是什么的问题劳动经济学的研究特点:第一:将问题的注意力投向了人们的工作范围第二:研究劳动经济问题的时候,不能脱离商品市场和资本市场来孤立的进行劳动经济的分析和研究。

2、举例说明运用实证经济学或规范经济学研究现实劳动经济或者人力资源管理问题的价值。

规范经济学:从本质上讲,它的根本价值尺度是以互惠原则作为基础的出发点,互惠原则有三点:第一:市场交易活动所涉及的各方均受益,无人受到损失。

例如:企业高薪聘用经验丰富,能力足够强的外籍主管,对企业方来说此人将给企业带来相当大的价值,对个人来说将获取丰厚的回报。

第二:市场交易活动中,部分人受益但无人受到损失.正如上例所说,在企业和个人双方均获得收益时,对于其他那些企业或者市场上的高管应聘者来说,并未因此受到损失.第三:最为常见的既有受益者又有损失者,但总体上来说,受益者受益的程度或数量超过损失者损失的程度或数量。

例如在很多发达国家的劳动立法反对招聘中的学历歧视,对有的企业带来招聘成本的上升,但是对总体而言提高了社会人力资源配置的效率,利大于弊。

第二章:名词解释:1.派生需求(简答题):是指对生产要素的需求,意味着它是由对该要素参与生产的产品的需求派生出来的,又称“引致需求”,即对一种生产要素的需求来自对另一种产品的需求。

2.劳动的边际成本:使用一单位量劳动力所耗费的成本,即工资3.劳动的边际收益:增加一单位量的劳动力所增加的收益,即劳动边际产品价值4.使用劳动要素的原则:增加一单位劳动的使用所带来的“边际收益”和“边际成本”必须相等5.竞争性劳动市场:产品和要素市场上供求的双方人数都很多,产品要素之间没有区别,产品和要素的供求双方都具有完全的信息并且可以充分自由的流动6.买方垄断企业:是指企业劳动力市场是垄断者,而在产品市场上是完全竞争者7.劳动的边际产品价值(就是劳动的边际收益)8.替代效应:劳动使用量从LA降低到LB,资本使用量从KA上升到KB,即企业用资本代替了劳动。

劳动经济学课后题答案

劳动经济学课后题答案

劳经复习资料第一章:1、谈谈你对劳动经济学研究表述的理解:劳动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第一:在效用最大化假设下,劳动力资源的投入产出机理。

第二:劳动经济学研究劳动力市场的运行和结果。

第三:劳动经济学是对劳动力资源配置的市场经济活动过程中的劳动力需求和供给的行为及其影响因素的分析和研究。

劳动经济学研究方法:第一:实证经济学分析方法:在一定的假设前提下,人们的行为是怎样的。

两个假设前提:稀缺性;理性第二:规范经济学研究方法:用一定的价值观去衡量经济效益的好坏和制度政策的利弊,分析经济行为人的选择该是什么的问题劳动经济学的研究特点:第一:将问题的注意力投向了人们的工作范围第二:研究劳动经济问题的时候,不能脱离商品市场和资本市场来孤立的进行劳动经济的分析和研究。

2、举例说明运用实证经济学或规范经济学研究现实劳动经济或者人力资源管理问题的价值。

规范经济学:从本质上讲,它的根本价值尺度是以互惠原则作为基础的出发点,互惠原则有三点:第一:市场交易活动所涉及的各方均受益,无人受到损失。

例如:企业高薪聘用经验丰富,能力足够强的外籍主管,对企业方来说此人将给企业带来相当大的价值,对个人来说将获取丰厚的回报。

第二:市场交易活动中,部分人受益但无人受到损失。

正如上例所说,在企业和个人双方均获得收益时,对于其他那些企业或者市场上的高管应聘者来说,并未因此受到损失。

第三:最为常见的既有受益者又有损失者,但总体上来说,受益者受益的程度或数量超过损失者损失的程度或数量。

例如在很多发达国家的劳动立法反对招聘中的学历歧视,对有的企业带来招聘成本的上升,但是对总体而言提高了社会人力资源配置的效率,利大于弊。

第二章:名词解释:1.派生需求(简答题):是指对生产要素的需求,意味着它是由对该要素参与生产的产品的需求派生出来的,又称“引致需求”,即对一种生产要素的需求来自对另一种产品的需求。

2.劳动的边际成本:使用一单位量劳动力所耗费的成本,即工资3.劳动的边际收益:增加一单位量的劳动力所增加的收益,即劳动边际产品价值4.使用劳动要素的原则:增加一单位劳动的使用所带来的“边际收益”和“边际成本”必须相等5.竞争性劳动市场:产品和要素市场上供求的双方人数都很多,产品要素之间没有区别,产品和要素的供求双方都具有完全的信息并且可以充分自由的流动6.买方垄断企业:是指企业劳动力市场是垄断者,而在产品市场上是完全竞争者7.劳动的边际产品价值(就是劳动的边际收益)8.替代效应: 劳动使用量从LA降低到LB,资本使用量从KA上升到KB,即企业用资本代替了劳动。

劳动经济学(第5版)课后答案

劳动经济学(第5版)课后答案

3202001.416880w -==-第二章【课后练习题】1. 当工资为20元时,市场上有30位工作者;当工资下降到10元时,市场上仅有12位工作者,请问该市场的劳动力供给弹性是多少?该供给弹性具有什么特点?答案:123030 1.2102020s S S E W W ∆-===∆- 该市场上劳动力供给富有弹性2. 某劳动者对于消费和闲暇的偏好可以表达为:U(C,L)=(C -200)×(L -80),这一效用函数意味着他的闲暇的效用函数为C -200,而他的消费的效用函数为L -80。

假设他在一周能获得并被工作与闲暇分占的时间为168个小时,挣得的税后工资为每小时5元,同时还接受价值320元的福利补贴,无论他工作多少小时: a. 画出他的预算约束线。

b. 当他的闲暇时间为每周100小时,且位于自己的预算线上时,计算此时的MRS 值。

c. 计算他的最低保留工资。

d. 找出该劳动者在现有工资率下的最优消费与闲暇组合。

答案:a. 预算约束线(3个点及其数值)b. L=100时,C=320+5×(168-100)=660c. C=320, L=168d. 方法一:现有工资率下,最优组合时,MRS=w =5,则有C=5L -200 ①同时,由预算约束线可知: C=320+(168-L )×5 ②联合①②式,得到L=136,工作时间t=32,C=480,此时效用最大。

方法二:效用U=(C -200)×(L -80) ① C=320+(168-L )×5 ②联合①②式,对U 求导,且导数为零,则L=136,t=32,C=480,此时效用最大。

第三章【课后练习题】1. 当工资为20元时,企业会雇用30位工作者;当工资下降到10元时,企业会雇用56位工作者,请问该市场的劳动力需求弹性是多少?该需求弹性具有什么特点?6602002310080MRS -==-200580C L -=- • 1681160 • 320 • • E参考答案:563030 1.733102020dLLEWW-∆===-∆-该市场上劳动力需求富有弹性。

劳动经济学课后习题参考答案完整版

劳动经济学课后习题参考答案完整版

劳动经济学课后习题参考答案集团标准化办公室:[VV986T-J682P28-JP266L8-68PNN]《劳动经济学》课后思考题参考答案第一章绪论二、思考题1.如何理解劳动经济学的价值(1)劳动经济学研究的是社会经济问题。

例如,民工荒、政府要求增加最低工资、劳动生产率下降、农民工工资急剧上升、工资增长不均等、工作培训、国有企业高管人员的高工资受到质疑、收入分配不平、农村移民增加、劳动力市场全球化扩大等等。

(2)数量上的重要性。

在西方经济中,大部分国民收入并不是来源于资本收入(利润、租金和利息),而是来源于工资。

绝大多数居民户的主要收入来源是提供劳务。

从数量上看,劳动才是我们最重要的经济资源。

(3)独有的特性。

劳动力市场的交易完全不同于产品市场的交易。

劳动力市场是一个极有意义和复杂的场所。

劳动力市场的复杂性意味着供给和需求概念在应用于劳动力市场时必须做出重大的修改和调整。

在供给方面,劳动者“出售”给雇主的劳务与该劳动者不可分离。

除了货币报酬,工人还关注工作的健康和安全性、工作难度、就业稳定性、培训和晋升机会等,这类非货币因素也许与直接收入同样重要。

这样,工人的供给决策要比产品市场的供给概念复杂得多。

(4)收益的广泛性。

无论是个人还是社会,都可以从劳动经济学中得到许多启示和教益。

从劳动经济学得到的信息和分析工具有助于人们做出与劳动力市场有关的决策。

从个人角度看。

大量内容将直接与我们有关,如工作搜寻、失业、歧视、工资、劳动力流动等。

对于企业管理者来说,从对劳动经济学的理解中所得到的知识背景和分析方法,对做出有关雇用、解雇、培训和工人报酬等方面的管理决策也应该是十分有用的。

从社会角度看,了解劳动经济学将使人们成为更有知识、更理智的公民。

2.劳动经济学的研究方法有哪些首先要明确劳动经济学的基本假设。

劳动经济学的假设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1)资源的相对稀缺性。

如同商品和资本是稀缺的一样,劳动力资源也是有限的。

劳动经济学课后题答案

劳动经济学课后题答案

劳动经济学课后题答案劳动经济学课后题答案劳经复习资料第一章:1、谈谈你对劳动经济学研究表述的理解:劳动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第一:在效用最大化假设下,劳动力资源的投入产出机理。

第二:劳动经济学研究劳动力市场的运行和结果。

第三:劳动经济学是对劳动力资源配置的市场经济活动过程中的劳动力需求和供给的行为及其影响因素的分析和研究。

劳动经济学研究方法:第一:实证经济学分析方法:在一定的假设前提下,人们的行为是怎样的。

两个假设前提:稀缺性;理性第二:规范经济学研究方法:用一定的价值观去衡量经济效益的好坏和制度政策的利弊,分析经济行为人的选择该是什么的问题劳动经济学的研究特点:第一:将问题的注意力投向了人们的工作范围第二:研究劳动经济问题的时候,不能脱离商品市场和资本市场来孤立的进行劳动经济的分析和研究。

2、举例说明运用实证经济学或规范经济学研究现实劳动经济或者人力资源管理问题的价值。

规范经济学:从本质上讲,它的根本价值尺度是以互惠原则作为基础的出发点,互惠原则有三点:第一:市场交易活动所涉及的各方均受益,无人受到损失。

例如:企业高薪聘用经验丰富,能力足够强的外籍主管,对企业方来说此人将给企业带来相当大的价值,对个人来说将获取丰厚的回报。

第二:市场交易活动中,部分人受益但无人受到损失。

正如上例所说,在企业和个人双方均获得收益时,对于其他那些企业或者市场上的高管应聘者来说,并未因此受到损失。

第三:最为常见的既有受益者又有损失者,但总体上来说,受益者受益的程度或数量超过损失者损失的程度或数量。

例如在很多发达国家的劳动立法反对招聘中的学历歧视,对有的企业带来招聘成本的上升,但是对总体而言提高了社会人力资源配置的效率,利大于弊。

第二章:名词解释:1. 派生需求(简答题):是指对生产要素的需求,意味着它是由对该要素参与生产的产品的需求派生出来的,又称“引致需求”,即对一种生产要素的需求来自对另一种产品的需求。

2. 劳动的边际成本:使用一单位量劳动力所耗费的成本,即工资3. 劳动的边际收益:增加一单位量的劳动力所增加的收益,即劳动边际产品价值4. 使用劳动要素的原则:增加一单位劳动的使用所带来的“边际收益”和“边际成本”必须相等5. 竞争性劳动市场:产品和要素市场上供求的双方人数都很多,产品要素之间没有区别,产品和要素的供求双方都具有完全的信息并且可以充分自由的流动6. 买方垄断企业:是指企业劳动力市场是垄断者,而在产品市场上是完全竞争者7. 劳动的边际产品价值(就是劳动的边际收益)8. 替代效应: 劳动使用量从LA降低到LB,资本使用量从KA上升到KB,即企业用资本代替了劳动。

劳动经济学课后习题答案

劳动经济学课后习题答案

第一章导言1、劳动、劳动力、劳动经济学、劳动关系、人口经济学、人力资源管理如何理解。

劳动:在有些情况下,劳动是指“劳动力”。

而在其他情况下,它可能指劳动过程或一种有目的的工作或活动。

劳动在劳动经济学中的含义更多的是涉及劳动力。

劳动力:传统或者早期的概念是指从事体力劳动为主的“劳工”,即“工人阶级”或产业工人。

马克思理论把劳动力划分为生产部门的劳动者和非生产部门的劳动者。

知识经济时代脑力与体力劳动者的差别已不表现在劳动的本质特征上。

“员工”这一范畴被企业以及各类组织广泛使用。

劳动经济学:劳动经济学是对劳动力资源配置市场经济活动过程中的劳动力需求和供给行为,及其影响因素的分析和研究。

劳动关系:,除吸收劳动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分析之外,借鉴社会学、法学、组织行为学和政治科学等学科领域成果,成为了一个跨学科训练的领域。

人口经济学:人口经济学研究人口的生产与再生产的经济问题。

自然人口增长的经济规律,特别是人口对物质资源消费的影响是其集中要研究的对象和任务。

它更多地将人作为消费者来看待。

人力资源管理:2、谈谈你对劳动经济学的研究表述的理解。

劳动经济学的研究特点:劳动经济学与普通经济学有所不同,前者将问题的注意力投向了人们工作的范围,后者主要是将人从消费者的角度加以观察和认识的。

对劳动力的需求是一种派生需求,是对产品的需求所派生和导引出的一种需求。

商品市场和资本市场的波动变化将影响劳动力市场。

因此,在研究劳动经济问题时,不能摆脱商品市场和资本市场来孤立进行劳动经济的分析和研究,即所谓不能就劳动来谈劳动,不能就劳动力来谈劳动力。

劳动经济学研究应注意的问题:(1)应加强对劳动力市场的经济学分析。

(2)应结合产品市场和资本市场来研究和处理劳动力市场的问题。

(3)不能脱离一个国家一定时期的劳动力市场上的制度和全球化及网络经济发展的背景。

(4)注意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问题相结合。

如运用经济学的工具分析企业内部组织结构变化与企业兼并和收购带来的人力资源问题。

(完整版)劳动经济学课后习题答案

(完整版)劳动经济学课后习题答案

派生需求:是指对生产要素的需求,意味着它是由对该要素参与生产的产品的需求派生出来的,又称“引致需求”。

对一种生产要素的需求来自(派生自)对另一种产品的需求。

替代效应:劳动使用量从LA降低到LB,资本使用量从KA上升到KB,即企业用资本代替了劳动。

规模效应:由于工资率的提高,企业使用劳动的边际成本将上升,从而导致企业生产更少的数量,产量的下降将会导致使用劳动数量的下降,图中变现为从B点到C点的移动,劳动数量随之下降。

劳动需求的工资弹性:劳动需求的工资弹性是指当工资率变化一个百分率所引起的劳动需求变化的百分率的比值。

公式:ed =-(△L/L)/(△W/W)=-(△L/△W)/(W/L)ed为劳动需求的工资弹性,△L和△W分别是劳动需求数量L和工资率W的变动量补性生产要素:当生产要素A的价格下降,数量增加时,对生产要素B的需求上升,则称生产要素A与生产要素B是互补。

1.替代性生产要素:当生产要素A的价格下降,数量增加时,生产要素B的数量下降,则生产要素A是生产要素B的替代性生产要素。

2.影响劳动需求的因素有哪些3.答:1、技术对劳动需求的影响2、时间长短对劳动需求的影响3、企业目标对劳动需求的影响4、社会制度安排对劳动需求的影响.补充:两种经济体制下企业劳动用工特点4.什么是派生需求定理答:在保持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下述情况将使得某类劳动需求曲线具有很高的劳动需求的工资弹性。

a)对利用该类劳动要素所生产的最终产品的需求弹性越大b)劳动投入与其他生产要素之间的可替代性越大c)其他生产要素的供给弹性越大d)该类劳动成本占总生产成本的比重越大。

5.试运用劳动需求原理分析最低工资对劳动市场的影响答:最低工资立法的经济学分析背景:最低工资立法是各国政府保护劳动者的一项重要法律,其中心目的是以法律形式来保证工薪劳动者通过劳动所获得的最低工资能够满足其自身及其家庭成员的基本生存需要。

19世纪末,新西兰和澳大利亚最早开始实行最低工资立法。

劳动经济学课后答案

劳动经济学课后答案

劳动经济学课后答案劳动经济学课后答案第一章:劳动经济学的研究范围和方法1. 什么是劳动经济学?答:劳动经济学是研究劳动力市场、劳动力供给和需求、劳动生产力以及劳动报酬等与劳动有关的经济现象的一门学科。

2. 劳动经济学研究的主要内容有哪些?答:劳动经济学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劳动力市场的运作机制、劳动力供给的决定因素、劳动力需求的决定因素、劳动生产力的影响因素以及劳动报酬的决定等。

3. 劳动经济学研究的方法有哪些?答:劳动经济学研究的方法主要包括经验研究法、实证研究法、理论分析法、比较研究法、实证研究法和实证研究法等。

第二章:劳动力市场的供给与需求1. 劳动力供给的决定因素有哪些?答:劳动力供给受到人口规模、劳动年龄人口比例、劳动参与率、教育水平、家庭观念等因素的影响。

2. 劳动力需求的决定因素有哪些?答:劳动力需求受到经济增长率、技术进步、劳动力生产率、劳动力成本等因素的影响。

3. 劳动力市场的运作机制是什么?答:劳动力市场的运作机制是通过劳动力供给与需求的相互作用,决定劳动力的数量和价格,从而实现劳动力的合理配置。

第三章:劳动生产率与工资水平1. 什么是劳动生产率?答:劳动生产率是单位劳动投入所能创造的单位产出或价值。

2. 劳动生产率的影响因素有哪些?答:劳动生产率受到生产工艺技术的进步、劳动者的技能水平、资本投入等因素的影响。

3. 工资水平如何决定?答:工资水平是由劳动力市场供求关系决定的。

当劳动力供给大于需求时,工资水平下降;当劳动力需求大于供给时,工资水平上升。

第四章:劳动收入的分配与再分配1. 劳动收入的分配方式有哪些?答:劳动收入的分配方式主要包括市场分配、政府分配和家庭分配。

2. 劳动收入再分配的目的是什么?答:劳动收入再分配的目的是通过税收制度、社会保障和福利机制等手段,调节社会收入差距,实现财富公平和社会公正。

3. 劳动收入再分配的方法有哪些?答:劳动收入再分配的方法主要包括纳税制度、福利补贴、收入调节机制等。

劳动经济学课后答案

劳动经济学课后答案

名词解释:1、派生需求:是由阿弗里德·马歇尔在其《经济学原理》一书中首次提出的经济概念,是指对生产要素的需求,意味着它是由对该要素参与生产的产品的需求派生出来的,又称“引致需求”。

对一种生产要素的需求来自(派生自)对另一种产品的需求。

其中该生产要素对这一最终产品会作贡献,如对轮胎的需求派生自对汽车运输的需求。

1.短期:在短期内可变的生产要素只有劳动力,技术和资本都是不变生产要素。

2.长期:在长期内,劳动力和技术是可变生产要素,只有资本是不变生产要素。

3.卖方垄断企业:指企业在产品市场上市垄断者,但在劳动市场上市完全竞争。

4.买方垄断企业:是指企业劳动力市场是垄断者,而在产品市场上是完全竞争者。

5.替代效应:劳动使用量从LA降低到LB,资本使用量从KA上升到KB,即企业用资本代替了劳动。

6.规模效应:由于工资率的提高,企业使用劳动的边际成本将上升,从而导致企业生产更少的数量,产量的下降将会导致使用劳动数量的下降,图中变现为从B点到C点的移动,劳动数量随之下降。

7.互补性生产要素:当生产要素A的价格下降,数量增加时,对生产要素B的需求上升,则称生产要素A与生产要素B是互补。

8.替代性生产要素:当生产要素A的价格下降,数量增加时,生产要素B的数量下降,则生产要素A是生产要素B的替代性生产要素。

9.劳动需求的工资弹性:a)劳动需求的工资弹性是指当工资率变化一个百分率所引起的劳动需求变化的百分率的比值。

b)公式:ed =-(△L/L)/(△W/W)=-(△L/△W)/(W/L)1.ed为劳动需求的工资弹性,△L和△W分别是劳动需求数量L和工资率W的变动量。

10、劳动的边际产品价值:VMP=MP•P,指的是增加额外一单位劳动要素的投入所带来的收益。

(三)1.劳动力:是人的劳动能力,即人在劳动过程中所运用的体力和智力的总和。

在现代劳动经济学体系中,劳动力又特指在一定年龄范围内,具有劳动能力和劳动要求。

劳动经济学课后题答案

劳动经济学课后题答案

劳经复习资料第一章:1、谈谈你对劳动经济学研究表述的理解:劳动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第一:在效用最大化假设下,劳动力资源的投入产出机理。

第二:劳动经济学研究劳动力市场的运行和结果。

第三:劳动经济学是对劳动力资源配置的市场经济活动过程中的劳动力需求和供给的行为及其影响因素的分析和研究。

劳动经济学研究方法:第一:实证经济学分析方法:在一定的假设前提下,人们的行为是怎样的。

两个假设前提:稀缺性;理性第二:规范经济学研究方法:用一定的价值观去衡量经济效益的好坏和制度政策的利弊,分析经济行为人的选择该是什么的问题劳动经济学的研究特点:第一:将问题的注意力投向了人们的工作范围第二:研究劳动经济问题的时候,不能脱离商品市场和资本市场来孤立的进行劳动经济的分析和研究。

2、举例说明运用实证经济学或规范经济学研究现实劳动经济或者人力资源管理问题的价值。

规范经济学:从本质上讲,它的根本价值尺度是以互惠原则作为基础的出发点,互惠原则有三点:第一:市场交易活动所涉及的各方均受益,无人受到损失。

例如:企业高薪聘用经验丰富,能力足够强的外籍主管,对企业方来说此人将给企业带来相当大的价值,对个人来说将获取丰厚的回报。

第二:市场交易活动中,部分人受益但无人受到损失。

正如上例所说,在企业和个人双方均获得收益时,对于其他那些企业或者市场上的高管应聘者来说,并未因此受到损失。

第三:最为常见的既有受益者又有损失者,但总体上来说,受益者受益的程度或数量超过损失者损失的程度或数量。

例如在很多发达国家的劳动立法反对招聘中的学历歧视,对有的企业带来招聘成本的上升,但是对总体而言提高了社会人力资源配置的效率,利大于弊。

第二章:名词解释:1.派生需求(简答题):是指对生产要素的需求,意味着它是由对该要素参与生产的产品的需求派生出来的,又称“引致需求”,即对一种生产要素的需求来自对另一种产品的需求。

2.劳动的边际成本:使用一单位量劳动力所耗费的成本,即工资3.劳动的边际收益:增加一单位量的劳动力所增加的收益,即劳动边际产品价值4.使用劳动要素的原则:增加一单位劳动的使用所带来的“边际收益”和“边际成本”必须相等5.竞争性劳动市场:产品和要素市场上供求的双方人数都很多,产品要素之间没有区别,产品和要素的供求双方都具有完全的信息并且可以充分自由的流动6.买方垄断企业:是指企业劳动力市场是垄断者,而在产品市场上是完全竞争者7.劳动的边际产品价值(就是劳动的边际收益)8.替代效应: 劳动使用量从LA降低到LB,资本使用量从KA上升到KB,即企业用资本代替了劳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导言1、劳动、劳动力、劳动经济学、劳动关系、人口经济学、人力资源管理如何理解。

劳动:在有些情况下,劳动是指“劳动力”。

而在其他情况下,它可能指劳动过程或一种有目的的工作或活动。

劳动在劳动经济学中的含义更多的是涉及劳动力。

劳动力:传统或者早期的概念是指从事体力劳动为主的“劳工”,即“工人阶级”或产业工人。

马克思理论把劳动力划分为生产部门的劳动者和非生产部门的劳动者。

知识经济时代脑力与体力劳动者的差别已不表现在劳动的本质特征上。

“员工”这一范畴被企业以及各类组织广泛使用。

劳动经济学:劳动经济学是对劳动力资源配置市场经济活动过程中的劳动力需求和供给行为,及其影响因素的分析和研究。

劳动关系:,除吸收劳动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分析之外,借鉴社会学、法学、组织行为学和政治科学等学科领域成果,成为了一个跨学科训练的领域。

人口经济学:人口经济学研究人口的生产与再生产的经济问题。

自然人口增长的经济规律,特别是人口对物质资源消费的影响是其集中要研究的对象和任务。

它更多地将人作为消费者来看待。

人力资源管理:2、谈谈你对劳动经济学的研究表述的理解。

劳动经济学的研究特点:劳动经济学与普通经济学有所不同,前者将问题的注意力投向了人们工作的范围,后者主要是将人从消费者的角度加以观察和认识的。

对劳动力的需求是一种派生需求,是对产品的需求所派生和导引出的一种需求。

商品市场和资本市场的波动变化将影响劳动力市场。

因此,在研究劳动经济问题时,不能摆脱商品市场和资本市场来孤立进行劳动经济的分析和研究,即所谓不能就劳动来谈劳动,不能就劳动力来谈劳动力。

劳动经济学研究应注意的问题:(1)应加强对劳动力市场的经济学分析。

(2)应结合产品市场和资本市场来研究和处理劳动力市场的问题。

(3)不能脱离一个国家一定时期的劳动力市场上的制度和全球化及网络经济发展的背景。

(4)注意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问题相结合。

如运用经济学的工具分析企业内部组织结构变化与企业兼并和收购带来的人力资源问题。

3、举例说明运用规范经济学或实证经济学研究现实劳动经济问题的价值。

实证研究方法(实证分析)认识客观现象,说明现象是什么。

两个基本前提:稀缺性;人是有理性的规范研究方法(规范分析)以某种价值判断为基础,说明现象应该是什么。

实证分析方法预测人们的行为选择规范研究方法为政府制定社会经济政策提供依据(一)实证研究方法实证研究方法具体分四个过程进行:1.确定所研究的对象,分析构成要素及影响因素,搜集资料并把相关事实资料进行分类。

2. 设定假设条件。

所假设的条件虽然可能有一些是不现实的,但没有这些假设条件则无法进行科学研究。

3.提出理论假说。

假说是对现象进行客观研究所得出的暂时性结论,也就是未经证明的理论。

4.验证。

在不同的条件和不同时间对假说进行检验,用事实检验其正确与否。

举例:流动率与工资率的关系提出假说:如果所有工作,除工资之外的其他工作特征都相同,由于受资源稀缺的约束,工人将愿意从事报酬高的工作。

因此,如果他们认为自己可以胜任高工资工作,为了追求自身的利益,他们会辞去低工资工作,而去从事高工资的工作。

如果其他条件相同,低流动率与高工资相联系,而高流动率与低工资相联系。

如果上述假说经过验证,就变成了理论。

举例:教材,P24,附录1-1(二)规范研究方法规范研究方法的价值判断是指互惠的交换。

互惠是从社会的角度看没有人遭受损失的交换,互惠包括三种情况(帕累托最优):1.参与交换的各主体均受益;2.参与交换的部分主体受益,但无人受损;3.参与交换的部分主体受益,部分主体受损,但受益大于受损。

如果受损者能得到补偿,此种交换即转换成第二种情况。

如果市场成功地促进了所有可能的互惠交易,就产生了帕累托效率(Pareto Efficiency)。

劳动力市场是促进这种自愿互惠交易妨碍实现自愿互惠交易的三种障碍1.信息障碍由于信息缺陷或信息偏误;使市场主体不能进行互惠交换。

2.体制障碍交换本身是互惠的,但实际存在的某种惯例、政策及体制安排,阻碍互惠交换的实现;3.市场缺陷潜在的交换是互惠的,但由于市场自身的缺陷,或者交换参与的主体由于观念或习惯的干扰无法进行交换。

第二章劳动需求分析一、名次解释派生需求:厂商对生产要素的需求是从消费者对产品的直接需求中派生出来的,因此被称为“派生需求”或“引致需求”。

劳动的边际成本:即成本函数对劳动的导数,表示完全竞争企业增加一单位劳动所增加的成本劳动的边际收益:由收益函数求收益对产量的一阶导数即得,表示企业增加一单位产量所增加的收益使用劳动要素的原则:利润最大化,即增加一单位劳动的使用所带来的边际收益和边际成本必须相等短期:只能改变劳动投入数量的时间范围,在这个时间阶段里资本数量是不变化的长期:可以改变劳动和资本投入数量的时间范围,但在这个时间范围内还不足以改变生产技术竞争性市场:卖方垄断企业:是指企业在产品市场上是垄断者,但在劳动力市场上是完全竞争者。

买方垄断企业:业是指企业在产品市场上是垄断者,但在劳动力市场上是完全竞争者。

卖方垄断企劳动的边际产品价值:完全竞争企业使用劳动要素的“边际收益”替代效应:是指企业寻求节约使用那些相对成本上升的生产要素,而增加使用那些相对成本下降的生产要素规模效应:当生产要素A的价格下降,数量增加时,对生产要素B的需求上升,则称生产要素A与生产要素B是互补性生产要素劳动需求的工资弹性:是指当工资率变化一个百分率所引起的劳动需求变化的百分率的比值。

派生需求定理:厂商对生产要素的需求是从消费者对产品的直接需求中派生出来的互补性生产要素:当生产要素A的价格下降,数量增加时,对生产要素B的需求上升,则称生产要素A与生产要素B是互补性生产要素。

替代性生产要素:当生产要素A的价格下降,数量增加时,生产要素B的数量下降,则生产要素A是生产要素B的替代性生产要素。

二、简答题(1)什么是派生需求?厂商对生产要素的需求是从消费者对产品的直接需求中派生出来的(2)影响劳动需求的因素有哪些?1、技术2、时间长短3、企业目标4、社会制度安排(3)试推导完全竞争企业的劳动需求曲线和市场需求曲线?一、完全竞争下的短期劳动需求1、企业使用劳动要素的原则:利润最大化企业雇佣劳动力应满足:从一个单位的额外劳动投入中所获得的边际收益等于新增一个单位的劳动投入所带来的边际成本。

使用劳动要素的边际收益(边际产品价值)VMP=MP·P其中:MP为劳动的边际产品,P为产品价格使用劳动要素的边际成本就是劳动价格W所以, VMP=W 或MP·P =W即为完全竞争企业使用劳动要素的原则条件2、完全竞争企业的劳动需求曲线单个企业的劳动需求曲线与其边际产品价值曲线重合,并且向右下方倾斜。

劳动需求曲线与劳动的边际产品价值曲线重合WLVMP=P·MP=d3、完全竞争市场的劳动需求曲线1、经行业调整后第m个企业的劳动需求曲线称为行业调整曲线。

该曲线仍然是向右下方倾斜的,但比边际产品价值曲线要陡峭。

2、整个市场的劳动需求曲线可以看成是行业所有企业的劳动需求曲线的简单水平加总。

即 D=∑dm二、完全竞争下的长期劳动需求企业对劳动价格上升不仅可以通过调整其使用的劳动数量的方式,而且也可以通过调整其资本存量的方式以作出反应。

长期劳动需求曲线与短期劳动需求曲线的区别:短期劳动需求曲线相对更为陡峭,而长期劳动需求曲线则较为平坦。

原因在于工资率变动对劳动需求的长期调整幅度要大于短期调整。

完全竞争企业的长期劳动需求曲线的推导工资率的上升导致企业调整的两个效应,即替代效应和规模效应。

替代效应是由于工资率的提高,企业如果仍然维持原有的产量水平上,则会采用增加资本,减少劳动的生产方法。

规模效应是由于工资率的提高,劳动的边际成本将上升,从而导致企业生产更少的产量,产量的下降将会导致使用的劳动数量下降。

企业因工资率上升所引起的劳动需求的减少是这两种效应的变化之和。

长期劳动需求曲线与短期劳动需求一样也是向右下方倾斜。

(4)试比较短期劳动需求曲线和长期劳动需求曲线的异同?(见上题)(5)试比较完全竞争企业、卖方垄断企业和买方垄断企业的劳动需求曲线的异同?一、卖方垄断企业的劳动需求分析卖方垄断企业是指企业在产品市场上是垄断者,但在劳动力市场上是完全竞争者。

由于企业在劳动力市场上为完全竞争者,故使用劳动要素的“边际成本”仍然等于不变的工资率。

但由于企业在产品市场上是垄断者,其产品价格不再是一个常数,而是取决于产量和销售量的一个变量。

因此,垄断企业使用劳动要素的边际收益不再等于其边际产品价值。

1、卖方垄断企业使用劳动要素的原则在卖方垄断条件下,企业使用劳动的边际收益等于产品的边际收益MR和劳动的边际产品MP 的乘积MR·MP,称为劳动的边际收益产品,用MRP表示,即MRP=MR·MP。

劳动的边际成本为要素价格W。

MRP = W或MR·MP=WMRP与VMP的区别:VMP=P·MPMRP=MR·MP在完全竞争条件下,由于产品价格为常数P,故产品边际收益MR等于产品价格,从而边际收益产品MRP等于边际产品价VMP;在不完全竞争条件下,产品价格是根据产品的需求函数得到的变动的价格,故产品的边际收益不再等于产品价格。

企业使用劳动的边际收益不再等于边际产品价值VMP,而是等于更加一般的边际收益产品MRP=MR·MP。

2、卖方垄断企业的劳动需求曲线MR·MP(L)=W劳动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是由于两个因素造成的,一是劳动的边际报酬递减,二是垄断企业产品的边际收益递减。

而且比完全竞争条件下的劳动需求曲线更陡峭。

结论:劳动的需求曲线与劳动的边际收益产品曲线完全重合。

3、卖方垄断企业的市场劳动需求曲线市场的劳动需求曲线就是n个卖方垄断企业的边际收益产品曲线的简单水平相加,前提是将劳动市场所有企业简化为卖方垄断企业。

D=∑MRPn二、买方垄断企业的劳动需求分析买方垄断企业是指企业在劳动市场上是垄断者,而在产品市场上是完全竞争者。

在产品市场上,产品的边际收益等于产品的价格,劳动的边际收益就等于劳动的边际产品价值:VMP=MP·P。

在劳动要素市场上劳动价格是变化的,因而使用劳动的边际成本不再等于劳动的价格。

买方垄断企业使用劳动要素的原则:VMP=MLC在买方垄断条件下,VMP=MP·P。

MLC为劳动的边际成本。

它包括两个部分,第一部分就是必须支付给增加的那些工人的工资,第二部分是必须支付给所有其他工人现在已经变得较高的工资。

买方垄断企业使用劳动要素的决定劳动的边际产品价值VMP 曲线与劳动的边际成本MLC 曲线的交点确定了买方垄断企业的最优劳动使用数量即L0点。

W0为劳动的价格,由劳动供给曲线W (L )决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