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基础凸轮机构教案
电子课件-《机械基础(第六版)》-A02-3658 8第八章 凸轮机构
§8—2 凸轮机构的类型
3.平底从动件
4.曲面从动件
易于形成楔形 油膜,润滑较好
可避免因安装位置偏 斜或不对中而造成的表 面应力过大和磨损增大
第八章 凸轮机构
§8—3 凸轮机构工作过程 及从动件运动规律
一、凸轮机构工作过程
凸轮回转时,从动件作“升—停—降—停”的运动循环
1.升
2.停
3.降
4.停
§8—1 凸轮机构概述
二、凸轮机构的特点 1.优点
结构简单紧凑,工作可靠,设计适当的凸轮 轮廓曲线可使从动件获得任意预期的运动规律
2.缺点
凸轮与从动件(杆或滚子)之间以点或线接触, 不便于润滑,易磨损,只适用于传力不大的场合
第八章 凸轮机构
§8—2 凸轮机构的类型
一、凸轮的类型
1.盘形凸轮
2.移动凸轮
凸轮机构是由凸 轮、从动件和机 架三个基本构件 组成的高副机构
Hale Waihona Puke §8—1 凸轮机构概述自动车床走刀机构
当凸轮回转时,其曲线凹槽驱使从动件绕
O 点摆动。从动件另一端的扇形齿轮与刀架
下的齿条相啮合,使刀架实现进刀和退刀
§8—1 凸轮机构概述
靠模车削机构
当工件回转时,刀架向左运动,并且在凸轮(靠模板)的 推动下作横向运动,从而切削出与靠模板曲线一致的工件
知识链接
凸轮常用材料
在低速、中小载荷等一般场合下,凸轮材料常 采用45钢、40Cr,并进行表面淬火(硬度为40 ~50HRC)。也可采用15钢、20Cr、20CrMnTi ,并进行渗碳淬火(硬度为56~62HRC)
第八章 凸轮机构
制作:王希波
机械基础
第八章 凸轮机构
第八章 凸轮机构
机械设计教案:凸轮机构的认识与盘形凸轮轮廓的设计
授课教案No任务3.1 凸轮机构的认识一、复习10分钟复习上次课学习内容二、教师导课与课程学习:(1)学习提示,教师介绍本任务的学习内容。
15分钟本项目以直动从动件的盘形凸轮机构为例,在从动件等速运动、等加速等减速运动、余弦加速度运动(简谐运动)规律条件下,分析了凸轮机构中存在的柔性冲击与刚性冲击。
教师介绍本任务的学习内容:凸轮机构的分类;常用术语;从动件的运动规律;凸轮机构的结构形式;常用材料及热处理(2)分小组学习: 40分钟3.1.1常用设备中的凸轮机构1. 凸轮机构的组成如图所示的凸轮机构是由凸轮、从动件和机架等三个基本构件组成的机构。
2.凸轮机构应用实例自动钻床进给机构、冲床凸轮机构等。
3.1.2凸轮机构的分类凸轮机构的类型很多,按凸轮和从动件的形状及其运动形式的不同,凸轮机构的分类方法有以下几种:1.按凸轮形状分类(1)盘形凸轮(2)移动凸轮。
(3)圆柱凸轮2.按从动件形式分类(1)尖顶从动件(2)滚子从动件(3)平底从动件从动件的结构形式3.按从动件的运动形式分类学生发言汇报、记录学习笔记学生发言汇报并记录学习笔记阅读教材和PPT、分组讨论、撰写发言提纲、学生发言汇报,课,记录学习笔记No(1)直动从动件直动从动件指相对于机架作直线往复移动的从动件,如图3.1.1中所示。
直动从动件又分为对心直动从动件和偏置直动从动件。
(2)摆动从动件:绕某一固定转动中心摆动的从动件。
4.按凸轮与从动件的锁合方式分类 (1)力锁合利用从动件的重力、弹簧力或其他外力使从动件与凸轮轮廓保持接触,(2)形锁合利用从动件和凸轮特殊的几何形状来维持接触,例如圆柱凸轮机构是利用滚子与凸轮凹槽两侧面的配合来实现形锁合。
3.1.3凸轮机构的常用术语如下:1.凸轮基圆与基圆半径b r2.凸轮的转角δ凸轮相对于某一位置转过的角度,称为凸轮转角δ。
具体包括推程运动角0δ、远停程运动角S δ回程运动角0′δ和近停程运动角Sδ'。
最新机械设计基础教案——第5章 凸轮机构
第5章凸轮机构(一)教学要求1.了解凸轮机构的工作原理2.掌握常用从动件运动规律及特性3.掌握盘形凸轮轮廓的设计4.了解凸轮机构的尺寸的确定(二)教学的重点与难点1.凸轮的工作原理2.用反转法设计凸轮轮廓3.凸轮的尺寸对其机构的影响(三)教学内容5.1概述5.1.1 概念1.凸轮机构的组成:凸轮是由从动件、机架、凸轮三部分组成的高幅机构。
2.凸轮:是一种具有曲线轮廓或凹糟的构件,它通过与从动什的高副接触,在运动时可以使从动件获得连续或不连续的任意预期运动。
3.特点:结构相当简单,只要设计出适当的凸轮轮廓曲线,就可以使从动件实现任何预期的运动规律。
但另一方面,由于凸轮机构是高副机构,易于磨损,因此只适用于传递动力不大的场合。
4.凸轮机构的应用例:内燃机配气机构(如下图所示)靠模车削机构(如下图所示)自动送料机构(如下图所示)分度转位机构(如下图所示)5.1.2 凸轮机构的分类1、按照凸轮的形状分为:(1)盘形凸轮凸轮中最基本的形式。
凸轮是绕固定铂转动且向径变化的盘形零件,凸轮与从动件互作平面运动,是平面凸轮机构。
(2)移动凸轮可看作是回转半径无限大的盘形凸轮,凸轮作往复移动,是平面凸轮机构。
(3)圆柱凸轮可看作是移动凸轮绕在圆柱体上演化而成的,从动件与凸轮之间的相对运动为空间运动,是一种空间凸轮机构。
(4)曲面凸轮当圆柱表面用圆弧面代替时,就演化成曲面凸轮,它也是一空间凸轮机构。
2、按锁合方式的不同凸轮可分为:(1)力锁合凸轮,如靠重力、弹簧力锁合的凸轮等;(2)几何锁合凸轮,如沟槽凸轮、等径及等宽凸轮、共轭凸轮等。
3、按从动件型式分为:(1)尖顶从动件(2)滚子从动件(3)平底从动件根据从动件运动型式不同分为直动从动件和摆动从动件。
5.1.3 凸轮和滚子的材料凸轮机构的主要失效形式:磨损和疲劳点蚀要求凸轮和滚子的工作表面硬度高、耐磨并且有足够的表面接触强度。
对于经常受到冲击的凸轮机构还要求凸轮芯部有较强的韧性。
机械设计基础 第七版 第4章 凸轮机构
4.1.2 凸轮机构的分类
2 按从动件的端部结构分类
(2)滚子从动件 从动件端部装有可以自山转动 的滚子,滚子与凸轮轮廓之间为滚 动摩擦,耐磨损,可以承受较大的 载荷,故应用广泛,如图所示。
动画
4.1.2 凸轮机构的分类
2 按从动件的端部结构分类
(3)平底从动件
从动件的端部是一平底,这种
从动件与凸轮轮廓接触处在一定条
1
按凸轮形状分类
(3)圆柱凸轮 圆柱体的表面上具有曲线凹槽或端面上具有曲线轮廓,称为圆
柱凸轮。属于空间凸轮机构。
动画 圆柱凸轮机构
4.1.2 凸轮机构的分类
2 按从动件的端部结构分类
(1)尖顶从动件 从动件端部以尖顶与凸轮轮廓接 触,如图所示。这种从动件结构最简 单,尖顶能与复杂的凸轮轮廓保持接 触,因此理论上可以实现任意预期的 运动规律。尖顶从动件是研究其他类 型从动件凸轮机构的基础。由于尖顶 与凸轮是点接触,易磨损,故仅适用 于低速轻载的凸轮机构中。
4.1 凸轮机构的类型及应用 4.2 凸轮机构的从动件常用运动规律 4.3 盘形凸轮轮廓的设计方法 4.4 凸轮机构设计中应注意的问题 4.5 凸轮机构的常用材料和结构
4.1 凸轮机构的类型及应用
学习要点 •了解凸轮机构的组成、分类方法和在工程实际中的应用。
4.1.1 凸轮机构的应用和组成 4.1.2 凸轮机构的分类
4.1.2 凸轮机构的分类
1
按凸轮形状分类
(1)盘形凸轮
具有变化向径的盘状构件称为盘形凸轮。它是凸轮的基本形式。
内燃机配气机构
绕线机的凸轮机构
4.1.2 凸轮机构的分类
1
按凸轮形状分类
(2)移动凸轮 做移动的平面凸轮。可看作是当转动中心在无穷远处时盘形凸
机械基础凸轮机构教案
机械基础凸轮机构教案第一章:凸轮机构概述1.1 凸轮机构的定义凸轮机构是由凸轮、从动件和机架组成的机械传动机构。
凸轮是具有曲线轮廓或凹槽的旋转构件,用于转换转动运动为线性或其他形式的运动。
1.2 凸轮的分类按形状分类:盘形凸轮、移动凸轮、圆柱凸轮等。
按工作原理分类:正凸轮、逆凸轮、复合凸轮等。
1.3 凸轮机构的特点和应用特点:简单、紧凑、易于控制和调节。
应用:印刷机械、包装机械、机床、汽车等。
第二章:凸轮的轮廓设计2.1 凸轮轮廓的基本参数基圆半径:凸轮与从动件接触点的圆的半径。
顶圆半径:凸轮最高点或最低点的圆的半径。
工作圆半径:凸轮轮廓的最小圆的半径。
2.2 凸轮轮廓的计算按运动规律计算:正弦、余弦、直线等运动规律。
按压力角计算:凸轮轮廓的压力角与基圆压力角的关系。
2.3 凸轮轮廓的设计方法按运动要求设计:确定凸轮的升程、降程和回程。
按力学要求设计:计算凸轮的强度和刚度。
按加工要求设计:选择合适的加工方法和刀具。
第三章:凸轮机构的从动件设计3.1 从动件的分类和特点按形状分类:摆动从动件、直线从动件、滚子从动件等。
按驱动方式分类:曲柄摇杆机构、摆线机构、蜗轮蜗杆机构等。
3.2 从动件的设计要点确定从动件的运动规律和运动要求。
选择合适的从动件形状和尺寸,满足力学和运动要求。
考虑从动件与凸轮的接触条件和磨损情况。
3.3 从动件的设计实例以摆动从动件为例,介绍其设计步骤和注意事项。
分析不同形状和尺寸的从动件对凸轮机构性能的影响。
第四章:凸轮机构的动力特性4.1 凸轮机构的压力角和啮合角压力角:凸轮和从动件接触点处的压力角。
啮合角:凸轮和从动件啮合点处的啮合角。
4.2 凸轮机构的动态特性冲击和振动:凸轮和从动件的接触冲击和振动。
传动误差:凸轮和从动件的啮合误差。
4.3 凸轮机构的动力分析和优化分析凸轮机构的动力特性对整个机械系统的影响。
优化凸轮的形状和参数,减小冲击和振动,提高传动效率。
第五章:凸轮机构的应用实例5.1 印刷机械中的凸轮机构介绍印刷机械中凸轮机构的作用和应用。
机械设计基础第五章
3.余弦加速度运动规律
从动件加速度按余弦规律变 化的运动规律。 在推程始末点处仍存在“软 冲”,因此只适用于中、低速。 但若从动件作无停歇的升— 降—升型连续运动,则加速度曲 线为光滑连续的余弦曲线,消除 了“软冲”,故可用于高速。
4、正弦加速度运动规律
从动件加速度按正 弦规律变化的运动规律。 运动特征:没有冲击, 故可用于高速。
3.按锁合方式分
(1)力锁合凸轮机构 依靠重力、弹簧力或其他外力来 保证锁合,如内燃机配气凸轮机构。
(2)形锁合凸轮机构 依靠凸轮和从动件几何形状来锁合。
4.按从动件相对机架的运动方式分
(1)移动从动件凸轮机构 按其从动件导路是否通过凸 轮回转中心分为对心移动从动件和偏置移动从动件凸轮 机构。 (2)摆动从动件凸轮机构
移动从动件
摆动从动件
二、常用的从动件运动规律
(一)平面凸轮机构的基本尺寸及运动参数
一对心直动尖顶从动件盘 形凸轮机构,凸轮上有一最小 向径,以最小向径r。为半径 所作的圆称凸轮基圆,r。称 基圆半径,凸轮以等角速度ω1 逆时针转动。凸轮机构运动过 程如下:
升—停—降—停
凸轮机构的运动过程
(二)常用的从动件运动规律
一、概述
(一)凸轮机构的应用 1. 组成
凸轮机构由凸轮1、从动件2、机 架3三个基本构件组成,是一种高副 机构。其中凸轮是一个具有曲线轮 廓或凹槽的构件,通常作连续等速 转动,从动件则在凸轮轮廓的控制 下按预定的运动规律作往复移动或 摆动。
2. 特点: 优点:只要正确地设计和制造出凸轮的轮廓曲线,就能实 现从动件所预期的复杂运动规律的运动;凸轮机构结构
(一)凸轮机构的压力角
压力角:不计摩擦时,凸轮对 从动件的作用力(法向力)与从 动件上受力点速度方向所夹的锐 角。 将从动件所受力F分解为两个 力:
机械设计基础第3章
常用解决方法:增大r0,原则是保证不出现尖点和失 真现象的前提下,取r0最小。
三,平底与导路中心线的交点为尖顶
四 摆动从动件盘形凸轮轮廓的绘制
已知凸轮以等角速w顺时针回转,凸轮基圆半径为r0,凸轮 与摆动从动件的中心距为a,从动件长度l,从动件最大摆角ymax, 以及从动件的运动规律(位移线图y-f),求作此凸轮的轮廓曲线。 设计步骤: (1)以为半径作基圆,以中心距为a,作摆杆长为l与基圆交点于点 (2)作从动件位移线图,并分成若干等分 (3)以中心矩a为半径,o为原心作图 (4)用反转法作位移线图对应等得点A0,A1,A2,…… (5)以l为半径,A1,A2,……,为原心作一系列圆弧、……交于 基圆C1,C2,……点 (6)以l为半径作对应等分角。 (7)以A1C1,A2C2向外量取对应的A1B1,A2B2…… (8)将点B0,B1,B2……连成光滑曲线。
§3-5 凸轮廓线的解析法设计
一 滚子直动从动件盘形凸轮 已知偏距e,基圆半径r0,滚子半径rT,从动件运动规 律s=s( )以及凸轮以等角速度w顺时针方向回转。
• 已知基圆半径r0,从动件运动规律s=s( )以及 凸轮以等角速度w顺时针方向回转。
二 平底直动从动件盘形凸轮
第三章 凸轮机构
机架 从动件(推杆)
凸轮
凸轮机构的优点:凸轮具有曲线工作表面, 只需设计适当的凸轮轮廓,便可使从动件得 到所需的运动规律,并且结构简单、紧凑、 设计方便。 凸轮机构的缺点:凸轮轮廓与从动件之间是 点接触或线接触,易于磨损,通常用于传力 不大的控制机构。
凸轮和滚子材料的选择
(2)将位移线图s-φ的推程运动角和回程运动角分别作若干等分 (图中各为四等分)。 (3)自OC0开始,沿w的相反方向取推程运动角(1800)、远休止 角(300)、回程运动角(1900)、近休止角(600),在基圆上得C4、 C5、C9诸点。将推程运动角和回程运动角分成与从动件位移线 图对应的等分,得C1、C2、C3和C6、C7、C8诸点。 (4)过C1、C2、C3、...作偏距圆的一系列切线,它们便是反转 后从动件导路的一系列位置。 注意:射线方向应与凸轮的转动方向相一致。 (5)沿以上各切线自基圆开始往外量取从动件相应的位移量, 即取线段C1B1=11' 、C2B2=22'、...,得反转后尖底的一系列位 置B1、B2、...。 (6)将B0、B1、B2、...连成光滑曲线(B4和B5之间以及B9和 B0之间均为以O为圆心的圆弧),便得到所求的凸轮轮廓曲线。 滚子直动从动件盘形凸轮 只要首先取滚子中心为参考点,把它看作为尖顶从动件的尖顶, 则由上方法得出的轮廓曲线称为理论轮廓曲线,然后以该轮廓曲 线为圆心,滚子半径rT为半径画一系列圆,再画这些圆所包络的 曲线,即为所设计的轮廓曲线,这称为实际轮廓曲线。其中r0指 理论轮廓曲线的基圆半径。
最新机械基础凸轮机构教案
5、从动件常用的运动规律及其运动场合?
6、从动件常用运动规律的位移曲线、速度曲线、加速度曲线作图,分析冲击位置,刚性、柔性冲击的原因及避免刚性冲击的方法。
7、根据位移曲线,计算从动件各运动阶段的时间,速度。
8、补画位移曲线、速度曲线何加速度曲线。
除了“漂亮女生”形成的价格,优惠等条件的威胁外,还有“碧芝”的物品的新颖性,创意的独特性等,我们必须充分预见到。
刚性冲击、产生原因:加速度突变
产生位置:0°、90°、180°、270°
2.www。cer。net/artide/2003082213089728。shtml。为了避免刚性冲击,采用修正弧法避免。
具体教学目标
教学活动
在调查中我们注意到大多数同学都比较注重工艺品的价格,点面氛围及服务。平底式:结构紧凑,润滑性能好,摩擦阻力小,适用于高速。但不能与内凹的轮廓接触,因此运动规律受到一定限制,易形成油膜,受力最平稳。
曲面式:介于滚子和平底之间
4、移动式:主动件连续回转→从动件往复直线移动
2003年,上海市总人口达到1464万人,上海是全国第一个出现人口负增长的地区。摆动式:主动件连续回转→从动件往复摆动
重点:凸轮从动件运动规律。
难点:从动件刚性冲击、柔性冲击的位置。
教学方法
讲授法、演示法、导复教学法
教学资源
多媒体设备、习题资源、高考大纲
板书设计
盘形凸轮:应用于从动件的行程不能太大或摆角较小的场合。
移动凸轮:移动凸轮机构在靠模仿形机械中应用较广。
柱体凸轮:可用较小的径向尺寸获得较大的行程。
等速运动规律:凸轮低速回转、从动件质量小和轻载的场合。
机械设计基础第五章凸轮机构学习教案
机械设计基础第五章凸轮机构学习教案教案内容: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机械设计基础第五章,主要涉及凸轮机构的相关知识。
教材的章节包括:凸轮机构的组成、分类、工作原理及其设计方法。
具体内容有:凸轮的形状、凸轮的运动规律、凸轮机构的压力角、基圆半径的计算、凸轮轮廓曲线的绘制等。
二、教学目标:1. 使学生了解凸轮机构的组成和分类,理解凸轮的工作原理。
2. 使学生掌握凸轮的运动规律,能够进行凸轮的设计和计算。
3.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学会绘制凸轮轮廓曲线。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凸轮机构的组成、分类、工作原理及其设计方法。
难点:凸轮的运动规律的计算和凸轮轮廓曲线的绘制。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黑板、粉笔、多媒体教学设备。
学具:教材、笔记本、尺子、圆规、橡皮擦。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观察生活中常见的凸轮机构,如洗衣机脱水装置、汽车雨刷等,引导学生思考凸轮机构的作用和原理。
2. 知识讲解:讲解凸轮机构的组成、分类、工作原理及其设计方法。
3. 例题讲解:分析典型凸轮机构的设计案例,讲解凸轮的运动规律的计算和凸轮轮廓曲线的绘制。
4. 随堂练习:让学生动手绘制简单的凸轮轮廓曲线,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凸轮机构1. 组成:凸轮、从动件、支撑件2. 分类:盘形凸轮、圆柱凸轮、球形凸轮3. 工作原理:凸轮的运动规律1. 线速度与角速度2. 加速度与减速度3. 压力角与基圆半径凸轮轮廓曲线的绘制七、作业设计:1. 题目:设计一个盘形凸轮,使其能够实现某个特定的动作。
答案:根据动作要求,计算凸轮的参数,绘制凸轮轮廓曲线。
2. 题目:计算一个给定参数的凸轮的运动规律。
答案:根据凸轮的参数,计算出线速度、角速度、加速度、减速度等运动规律。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观察生活中的凸轮机构,让学生了解凸轮机构的作用和原理。
通过例题讲解和随堂练习,使学生掌握凸轮的设计方法和轮廓曲线的绘制。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思考,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机械设计基础——2-2 凸轮机构的设计
任务实施
A7 A6
A8
A9
-ω
A5 A4
B7
B8
B9 C8 C9(B9) C0
C7 ω
C6
B(B0C0)
l
C1
B1
B6 C5
r0
A(A0)
B5
B4 A3
C4
C2 C3
B3
B2 A1
A2
ψ
4’ 5’
3’
6’
7’
2’
8’
1’
θ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80°
30° 90° 60°
摆动从动件盘形凸轮轮廓设计
夯实理论
二、凸轮机构的从动件常用运动规律
(一)凸轮机构的运动过程分析
基圆 以凸轮最小半径ro所作的圆
推程、推程运动角 θo
远休、远休止角 θs
回程、回程运动角 θh
近休、近休止角 θj
位移
s=r-ro
行程
h
从动件的运动规律 从动件在运动过程中,其位移、速度和
加速度随时间变化(凸轮转角θ 变化)的规律。
(三)凸轮和滚子的材料 失效形式 磨损和疲劳点蚀。 凸轮和滚子表面的硬度高耐磨性好,并且有足够的表面接触强度,经常
受到冲击的凸轮芯部要有较强的韧性。 凸轮材料 40Cr,表面淬火后硬度达到40~45HRC。 20Cr,表面渗碳淬火后硬度达到56~62HRC。 滚子材料 20Cr,表面渗碳淬火后硬度达到56~62HRC。 用滚动轴承作滚子用。
夯实理论
一、凸轮机构的类型及应用 (一)凸轮机构的组成及分类方法
组成
凸轮、从动件和机架。
作用
是将主动凸轮的连续转动或移动转化为从动件的往复移动或摆动。
机械基础凸轮机构教案
机械基础凸轮机构教案第一章:凸轮机构概述教学目标:1. 了解凸轮机构的定义、分类和应用。
2. 掌握凸轮的形状、尺寸和运动特性的基本知识。
教学内容:1. 凸轮机构的定义和分类。
2. 凸轮的形状和尺寸。
3. 凸轮的运动特性和曲线。
4. 凸轮机构在实际应用中的例子。
教学方法:1. 采用多媒体课件进行讲解。
2. 展示凸轮机构的实物模型或图片。
3. 分析凸轮的运动特性和曲线。
教学活动:1. 引入凸轮机构的定义和分类。
2. 展示凸轮的形状和尺寸的图片。
3. 分析凸轮的运动特性和曲线。
4. 举例说明凸轮机构在实际应用中的例子。
作业与练习:1. 复习凸轮机构的定义和分类。
2. 练习分析凸轮的形状和尺寸。
3. 练习分析凸轮的运动特性和曲线。
第二章:凸轮的设计与制造教学目标:1. 掌握凸轮的设计原则和方法。
2. 了解凸轮制造的工艺和设备。
教学内容:1. 凸轮的设计原则和方法。
2. 凸轮制造的工艺和设备。
教学方法:1. 采用多媒体课件进行讲解。
2. 展示凸轮设计的实例。
3. 分析凸轮制造的工艺和设备。
教学活动:1. 介绍凸轮的设计原则和方法。
2. 展示凸轮设计的实例。
3. 分析凸轮制造的工艺和设备。
作业与练习:1. 复习凸轮的设计原则和方法。
2. 练习分析凸轮制造的工艺和设备。
第三章:凸轮机构的工作原理与分析教学目标:1. 掌握凸轮机构的工作原理。
2. 学会分析凸轮机构的运动特性和性能。
教学内容:1. 凸轮机构的工作原理。
2. 凸轮机构的运动特性和性能分析。
教学方法:1. 采用多媒体课件进行讲解。
2. 演示凸轮机构的运动。
3. 分析凸轮机构的运动特性和性能。
教学活动:1. 介绍凸轮机构的工作原理。
2. 演示凸轮机构的运动。
3. 分析凸轮机构的运动特性和性能。
作业与练习:1. 复习凸轮机构的工作原理。
2. 练习分析凸轮机构的运动特性和性能。
第四章:凸轮机构的应用与实例教学目标:1. 了解凸轮机构在实际应用中的例子。
2. 学会分析凸轮机构的优缺点和适用场合。
机械基础教案-凸轮机构分类与特点
2凸轮机构的从动件
作业44
了解凸轮机构的基本类型和结构特点
25
3
1
教学计
授课班级
授课日期
第9、10课时
课型
新授
教具、资料
教材、教案、教具、习题册
课题
8、1凸轮机构概述 8、2凸轮机构分类与特点
教学
目标
要求
知识
目标
掌握凸轮机构的分类与特点
技能
目标
了解凸轮机构具体的应用
情感
目标
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材
分析
重点
凸轮机构的功用
难点
凸轮机构的功用
关键
凸轮机构的组成
板
书
设
计
8、1凸轮机构概述
8、2凸轮机构分类与特点
一 凸轮机构分类
二 凸轮机构的特点
课后
小结
了解凸轮机构的应用特点学习效果较好
教学过程
教学
环节
教师讲授、指导(主导)内容
学生学习、
操作(主体)活动
时间
分配
组织教学
导课
新授
起立、问好、报告出勤
绪论中我们曾经讲过汽油机的结构组成,其中的一个机构是
凸轮机构,这个机构用来干什么?如何实现运动的传递?
2
4
30
25
教学过程
教学
环节
教师讲授、指导(主导)内容
学生学习、
操作(主体)活动
时间
分配
二、凸轮机构的分类
1、按凸轮的形状分
(l)盘形凸轮
也叫平板凸轮。这种凸轮是一个径向尺寸变化的盘形构件,当凸轮l绕固定轴转动时,可使从动件在垂直于凸轮轴的平面内运动
机械设计基础-凸轮机构设计
(2)取长度比例尺μl,在纵坐标轴上作出从动件的行程h。 (3)这些平行线与上述各对应的垂直线分别交于点1″、 2″、…、6″,将这些交点连成光 滑的曲线,即为余弦加速度运 动的位移线图。
凸轮机构设计
③ 等径凸轮:如图3-5(c)所示,从动件上装有两个滚子,其 中心线通过凸轮轴心,凸轮 与这两个滚子同时保持接触。这 种凸轮理论轮廓线上两异向半径之和恒等于两滚子的中心距 离,因此等径凸轮只能在180°范围内设计轮廓线,其余部分的 凸轮廓线需要按等径原则确定。
凸轮机构设计
④ 主回凸轮:如图3-5(d)所示,用两个固结在一起的盘形 凸轮分别与同一个从动件 上的两个滚子接触,形成结构封闭。 其中一个凸轮(主凸轮)驱使从动件向某一方向运动, 而另一 个凸轮(回凸轮)驱使从动件反向运动。主凸轮轮廓线可在 360°范围内按给定运动规 律设计,而回凸轮轮廓线必须根据 主凸轮轮廓线和从动件的位置确定。主回凸轮可用于高 精 度传动。
凸轮机构设计
二、 凸轮的分类 1.按凸轮的形状分类 (1)盘形凸轮。如图3-1所示,这种凸轮是绕固定轴转动并
且具有变化向径的盘形构 件,它是凸轮的基本形式。 (2)移动凸轮。这种凸轮外形通常呈平板状,如图3-2所示
的凸轮,可视作回转中心位于无穷远时的盘形凸轮,它相对于 机架作直线移动。
凸轮机构设计
凸轮机构设计
(6)远休止:从动件离转轴O 最远处静止不动。凸轮转过 角度Φs 称为远休止角。
(7)回程运动:从动件在弹簧力或重力作用下回到初始位 置,位移由Smax→0,凸轮转 过角度Φ'称为回程运动角。
机械设计基础第4版教学课件第4章 凸轮机构
柔性冲击
1 23 4 5
δ0
v
2hω/δ0
h/2
6δ
δ
a 4hω2/δ02
δ
第4章 凸轮机构
图4-14 等加速等减速运动规律线图
5 6s
4
3
h
3.简谐运动规律
质点在圆周上作等速运 动时,它在该圆直径上的投 影所构成的运动称为简谐运 动。按简谐运动的定义可作 出其位移线图如图4-15所 示。
b)空间凸轮机构
图4-2 凸轮机构运动简图
第4章 凸轮机构
图图4配-44-气3靠的用模凸于车轮内削机燃加构机工机构 第4章 凸轮机构
点击播放1 点击播放2
绕线轴
引线杆
A 盘形凸轮
图4-5 绕线机的引线机构 第4章 凸轮机构
点击播放
刀架
扇形齿轮
圆柱凸轮
点击播放 图4-6 机床自动进给机构 第4章 凸轮机构
机械设计基础
(第4版)
柴鹏飞 万丽雯 主编
第4章 凸轮机构
第4章 凸轮机构
4.1 凸轮机构的应用及类型 4.2 凸轮机构工作过程及从动件运动规律 4.3 图解法设计盘形凸轮轮廓 4.4* 凸轮机构设计中的几个问题 4.5* 凸轮的结构与材料
实例分析
第4章 凸轮机构
教学要求
能力目标
1.凸轮机构工作原理分析的能力。 2.图解法绘制凸轮轮廓的能力。
知识要素
1.凸轮机构的结构、特点、应用及分类。 2.从动件常用运动规律及其选择。 3.反转法原理、滚子半径的选择、压力角、基 圆半径的确定。 4.图解法绘制凸轮轮廓曲线的方法。
第4章 凸轮机构
机械原理-凸轮
(3)、上面讲到,凸轮机构的压力角对凸轮机构受力有较大的影响,而且凸轮廓线上不同点处的压力角的大小一般也不相同,那么如何计算凸轮廓线上任一点处的压力角,压力角又取决于哪些因素呢?
(2)基圆半径 的确定。在偏距一定,推杆的运动规律已知的条件下,加大基圆半径 ,可减小压力角 ,从而改善机构的传力特性;凸轮的基圆半径愈小,凸轮尺寸则愈小,凸轮机构愈紧凑。然而,基圆半径的减小受到了压力角的限制,而且在实际设计工作中,还要受到凸轮结构尺寸及强度条件的限制。因此,在实际设计工作中,基圆半径的确定必须从凸轮机构的尺寸、受力、安装、强度等方面予以综合考虑。但仅从机构尺寸紧凑和改善受力的观点来看,基圆半径 确定的原则是:在保证 的条件下,应使基圆半径尽可能小。
至于滚子推杆和平底推杆盘形凸轮机构凸轮轮廓线的设计,可首先将滚子中心或推杆导路的中心线与推杆平底的交点视为尖顶推杆的尖顶,按尖顶推杆凸轮机构的设计方法,求出尖顶推杆的凸轮轮廓线,以此为理论廓线,在理论廓线上的各点作一系列滚子圆或作一系列垂直于各导路的平底,最后做出其包络线,便可求得相应的凸轮工作曲线。
2、在讲述按凸轮形状分类时,应指出:
盘形凸轮、移动凸轮、圆柱凸轮机构的运动特点及其内在联系(即移动凸轮可看作回转轴心在无穷远的盘形凸轮机构,而把移动凸轮卷成一圆筒则为圆柱凸轮)
讲述推杆型式分类时,应说明尖顶推杆虽然容易磨损,在生产实际中很少应用,但可把尖顶作为中心,加一圆滚子,即得到滚子推杆,并由此说明理论廓线与实际廓线的概念,同时说明尖顶推杆凸轮机构的设计是其它形式的凸轮机构的设计基础。
机械设计基础——凸轮机构
3.余弦加速度(简谐运动)规律:
从动件加速度在起点和终点存在有限值O
v
突变,故有柔性冲击;
若从动件作无停歇的升-降-升连续往
0/2 p h /20
复运动,加速度曲线变为连续曲线,可
O
以避免柔性冲击;
a
可适用于高速的场合。
O
0/2 p22 h /202
0/2
机械设计基础
-p22 h /202
0
机械设计基础
直动平底从动件盘形凸轮轮廓的绘制
机械设计基础
直动平底从动件盘形凸轮轮廓的绘制
-
机械设计基础
实际廓线
3.6 凸轮机构设计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滚子半径的选择
设计滚子从动件时若从强度和耐用性考虑,滚子 的半径应取大些。滚子半径取大时,对凸轮的实际轮 廓曲线影响很大,有时甚至使从动件不能完成预期的 运动规律。
机械设计基础
1、图解法的原理 -
-
B1
s
rb
B0 B
e
假想给整个凸轮机构加上 一个与凸轮角速度大小相等 、方向相反的角速度(- ), 凸轮将处于静止状态;机架则 以( - )的角速度围绕凸轮 原来的转动轴线转动;而从动 件一方面随机架转动,另一方 面又按照给定的运动规律相对 机架作往复运动。 ——反转法
机械设计基础
机械设计基础
第三章 凸轮机构
• 学习重点:
1.了解凸轮机构的组成、特点、分类及应用 2.掌握从动件的常用运动规律;了解其冲击特性及应 用
学习难点
凸轮机构运动的实现
机械设计基础
当从动件的位移、速度、加速度必须严格按预 定规律变化,特别是当原动件作连续运动时从动件必 须作间歇运动下,采用凸轮机构设计最为简便
数控技术专业:《机械基础》课程思政课堂教学设计
数控技术专业:《机械基础》课程思政课堂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能力目标1.了解凸轮机构的组成内容及应用;掌握凸轮机构的特点;2.掌握凸轮机构的类型;3.了解从动件端部形状。
知识目标1.能正确分析凸轮的应用实例,说出凸轮的组成;2.根据凸轮的应用实例,说出凸轮机构的特点,正确判定凸轮、从动件类型。
思政目标培养学生爱国主义、责任担当精神,团队合作,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课程思政(一)融入知识点1.凸轮机构的组成及应用;2.凸轮机构的特点;3.凸轮机构的类型;4.从动件端部形状。
(二)融入方式1.课前思政导入:向学生播放应用凸轮机构的“自动化生产线”制造案例,展示我国快速发展的制造业先进性,激发学生爱国情怀和学好技能的热情。
2.课中:教学过程播放凸轮应用实例视频,融入工匠精神、精益求精、团队协作等思政教育。
3.课后总结:激励学生学好专业知识,勇于创新,在自动化生产等领域做出自己的贡献,这是爱国主义的最现实表现。
(三)思政元素解决问题能力、勇于创新、爱国主义、家国情怀、团队合作、职业道德、团队精神、中国力量、分析问题能力、大国工匠精神、发现问题能力、协作学习能力、责任担当、专业认同感三、教学引入播放自动生产线视频,激发学生爱国情怀,增强民族自豪感,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精益求精、专一执着的工匠精神。
观看其中重要的传动机构-凸轮机构,引出本门课要讲的主要内容。
四、教学展开(一)凸轮机构的组成及应用:凸轮机构组成:凸轮、从动件、机架三个基本构件组成的高副机构(如图1-1)。
广泛应用到各种机械,特别是自动机械、自动控制装置、装配生产线中。
凸轮机构是依靠凸轮轮廓直接与从动件接触,从而迫使从动件做有规律的直线往复运动。
播放自动车床进给机构的视频、靠模车削手柄的视频,引导学生观看,找出凸轮机构的主要组成。
学生分组讨论,小组代表发言,说出这两段视频中凸轮机构的应用情况。
从而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观察能力、口头表达能力。
机械基础教案凸轮机构
课时计划
年月日课题§8 凸轮机构授课人柳长生
教学目的:
1.了解凸轮机构的结构及其应用
2.了解凸轮机构的分类和特点
重点凸轮机构的种类、结构、特点及其应用
难点
关键
课堂类型单一教学方法讲授
教(学)具教学手段
教学进程:
(一)组织教学:
(二)内容回顾:
(三)讲授新课:
§8 凸轮机构
一、凸轮机构概述
1.凸轮机构应用举例:内燃机配气机构、自动车床走刀机构
2.结构:
1)凸轮:具有曲线轮廓或凹槽的构件
2)从动件
3)机架组成的高副机构
3.应用特点:通过高副接触使从动件得到预期的运动规律。
二、凸轮机构的分类与特点
1.按凸轮形状分
2.按从动件端部形状
3.按从动件的运动形式摆动
移动
(一)板书设计(二)小结:(三)课后作业盘形凸轮
移动凸轮
柱体凸轮
端面凸轮
圆柱凸轮
尖顶从动件滚子从动件平底从动件
(四)课后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环节与主要内容具体教学目标教学活动
平底式:结构紧凑,润滑性能好,摩擦阻力小,
适用于高速。
但不能与内凹的轮廓接触,因此运
动规律受到一定限制,易形成油膜,受力最平稳。
曲面式:介于滚子和平底之间
4、移动式:主动件连续回转→从动件往复直线移
动
摆动式:主动件连续回转→从动件往复摆动
5、等速运动规律:凸轮低速回转、从动件质量小
和轻载的场合。
等加速等减速运动规律:凸轮中速回转,从动件质量不大和轻载(承载能力大于等速运动规律)的场合。
6、等速运动规律:
刚性冲击、产生原因:加速度突变
产生位置:0°、90°、180°、270°
为了避免刚性冲击,采用修正弧法避免。
4、从动件两个运动
规律。
教师:点评
学生:讲解
教学环节与主要内容具体教学目标教学活动
等加速等减速运动规律
产生原因:加速度有限突变
产生位置:0°、90°、270°、360°
例:1)指出有刚性冲击位置的点:__________,柔性冲击位置的点:__________;
(2)若改为滚子式从动件,则运动规律__________(改变,不改变);
(3)在推程运动过程中,若不发生自锁,则必须有___________5、通过所学知识解答
习题。
教师:巡回指导
学生:解题
教学环节与主要内容具体教学目标教学活动
小结:
小结从动件运动规律的分析和作图。
作业:
单招练习。
6、通过所学知识解答
习题。
教师:巡回指导
学生:解题
教学后记1、反思教学内容与高考的联系。
本知识点在高考中多年未考,值得引起关注。
2、反思教学习题的设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