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九年级历史与社会第二单元知识清单.doc

合集下载

九年级历史上册 第一单元和第二单元重点 总结 人教新课标版

九年级历史上册 第一单元和第二单元重点 总结 人教新课标版

九年级历史与社会知识要点第一课战后世界格局“两极”与“冷战”1.1945年2月,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即将取得胜利之际,苏、美、英三国领导人斯大林、罗斯福、丘吉尔在苏联的雅尔塔聚会并签定了雅尔塔协定,这次会议对战后世界格局的形成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联合国——1945年成立,安理会会常任理事国有中、美、英、法、苏(俄),宗旨是维护和平、促进发展。

)2.为推行称霸全球的战略,美国放弃了与苏联的战时同盟,转而反苏、反共,1949年以美国为首的12个西方国家建立针对苏联的军事政治集团——北约;1955年苏联和7个东欧国家建立针对北约的军事政治集团——华约。

北约和华约两大集团的出现,标志着东西方对峙格局的形成。

3.1947年,杜鲁门主义的出台标志着“冷战”的开始(“冷战”即美国要采用除军事进攻以外的一切手段的敌对行动对付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的政策);20世纪50年代美苏的军备竞赛;以“冷战”为主要形式的美苏争霸(1961年柏林墙的修建、1962年古巴导弹危机),一直延续到20世纪80年代末。

殖民体系的瓦解与各国的现代化追求4.二战后,最具世界意义的变化之一就是帝国主义殖民体系的瓦解;20世纪40年代,亚洲首先掀起了民族解放运动的浪潮。

亚洲最大的殖民地国家印度的独立对帝国主义殖民体系产生了巨大的冲击。

五六十年代独立运动席卷非洲,1960年有17个国家独立,这一年被称为“非洲独立年”;1990年纳米比亚的独立,标志着殖民时代的终结。

5.1955年亚非会议在印度尼西亚的万隆召开,周恩来出席了并提出了“求同存异”的方针,引申和发展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即国家间都应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这次会议表达了获得独立的亚非人民要求掌握自己命运的共同愿望。

(亚非会议是独立后的亚非国家第一次在没有殖民国家参加的情况下讨论亚非地区重大问题的国际会议)6.二战后,各国对现代化的追求,也是具有世界意义的现象。

卢雨文学复习之历史与社会九年级第二单元知识点

卢雨文学复习之历史与社会九年级第二单元知识点

历史与社会九年级第二单元知识点卢雨1.什么是PRED问题?这一问题是怎样产生的?即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问题;在发展中产生的。

2.98年洪水产生的主要原因有哪些?自然因素:气候异常,超强度降水;人为因素:上游滥砍滥伐,水土流失严重;中游围湖造田,蓄洪面积减少;不适当的水利工程建设。

3.塔里木河流经地区的自然环境特点是怎样的?该流域城市在分布上的特点和原因是什么?塔里木河流经塔里木盆地,地处亚欧大陆深处,远离海洋,周围高大山系环绕,气候极端干旱少雨,地面大部分地区被流动沙丘覆盖。

4.分析塔里木河萎缩和流域内生态环境恶化的原因?塔里木河流域的城市主要都集中在河流两侧。

塔里木河水为城市的兴起与发展提供了必要的水源。

5.你怎样看待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之间的关系?1)PRED是一道难解而又必须要破解的题;2)在PRED中,人口是关键的因素;3)人口与资源,环境之间应该要适度的发展,人口的增长应该与资源,环境,发展相协调;4)应该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妥善解决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之间的问题;5)PRED问题在发展中产生,也要在发展中解决,只有适度的发展才能解决这一难解的题。

6.20世纪50年代后为什么人口的增长会主要集中在发展中国家?1)政治上的独立;2)民族经济的发展; 3)医疗卫生事业的进步。

7.世界人口增长过快给资源、环境与发展带来哪些影响?1)人口过多过快增长,向大自然过多的索取资源造成资源短缺;超过了自然界的自动调节能力造成生态失调;2)排放的废弃物过多,超过了自然界的自然净化能力造成环境污染3)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的关系中,人口是关键的因素。

8.人口怎样发展比较合理?人口的数量应该与资源、环境协调,适度发展。

9.作为一个国家来说,你认为人口应如何发展才能有助于发展?一个国家的人口应适度发展,既不能超过其资源、环境的承载力,又不能太少,否则满足不了经济发展的需要。

10.自然资源与人类的关系怎样?1)人类的生产和生活离不开自然资源;2)自然资源是人类安身立命的条件。

部编版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与社会》第一第二单元知识点

部编版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与社会》第一第二单元知识点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与社会》第一第二单元知识点十二、材料一:电影《阿凡达》讲述的是由于地球上的资源几乎被人类消耗殆尽,地球人(实际上是美国人)人们为争夺资源而对居住在潘多拉星球上的纳威人强行“拆迁”,进而引发战争并以被驱逐告终。

电影《未来水世界》有以下镜头:由于气候变暖致使两极冰川融化,地球上的绝大部分陆地被海洋覆盖,大部分动、植物已灭种,人们生活在船上。

因为严重缺乏可饮用的淡水,人们将排出的小便通过一个过滤装置进行回收再使用。

材料二:目前大量可以代替手帕使用的一次性生活用纸已经充斥着整个市场,全方位走进了人们的生活。

中小学生已习惯使用一次性面巾纸。

包括3亿多中小学生在内的我国13亿人,每人每年消耗的纸和纸制品折算成木材是一个庞大的数字,而且生产这些纸张所带来的环境污染也十分严重。

目前,西方国家正从我国大量进口手帕。

美国地球政策研究所所长布朗先生说:“30年来,我只用手帕,从不用纸巾。

”(1)材料一通过电影形象地再现了人类面临的什么问题?我国针对这些问题制定了什么基本国策和发展战略?人类共同面临环境问题和资源问题。

我国制定了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基本国策和可持续发展战略。

(2)请你辨析:一些中小学生对材料二中的现象不以为然,认为现在用手帕“老土”了,使用面巾纸方便、气派,更能彰显生活品位。

题中观点是错误的。

(1分)随着经济和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通过消费提升生活品质,追求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是应该的,但是生活消费必须与国情相适应。

提倡适度消费,不与周围的人进行盲目攀比;提倡理性消费,要有利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倡绿色消费;提倡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精神。

(3分)(3) 针对以上问题,你认为青少年学生应该怎么做?培养保护自然环境和生态系统、节约资源、可持续发展等的思想意识;保护环境、节约资源,从我做起,如节约纸张,充分利用短铅笔头;发扬艰苦奋斗精神;克服从众心理等。

(再参考前面的)和平与发展十三、从2007年下半年美国开始爆发次贷危机,到2008年二月份金融机构巨额亏损,严重打击了美国的金融机构。

历史与社会九年级第二单元提纲.doc

历史与社会九年级第二单元提纲.doc

第二单元建设可持续发展的社会第一课人类只有一个地球一、道难解的题:1、造成1998年长江洪灾的原因有哪些?自然因素:(1)流经地区大部分为湿润地区,流域面积广,支流多,干流汛期长、水势大。

(2) 98年夏季气候异常,集中降水,干支流同时进入汛期。

(3)中游的江汉平原,地势低洼,河道弯曲,又是多路来水的汇合地区。

人为因为:(1)长江上游过度砍伐,水土流失严重,长江河床抬升(2)中下游地区围湖造田,使湖泊萎缩,蓄洪能力下降。

(3)不合理的水利建设。

2、98长江洪灾给我们什么启示?要正确处理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的关系。

在“发展”这个当代社会的主题下,联系的、全面的、发展的看待PRED问题即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之间的关系。

这是一道难解的却又是必须有解的题。

3、何为PRED问题?Population人口增长过快Resources 自然资源短缺Environment 全球气候、土地荒漠化、酸雨Development 当代世界的主题•1、农业文明早期的环境观:人为什么要崇拜太阳呢?一方面,那时的人们对大自然充满了恐惧;另一方面,大自然赐予他们必要的生活资料。

5、人们崇拜大自然,反映出人们什么样的环境观?6、农业文明早期,人类认识水平、生产技术较为落后,无力掌握自然规律和抗拒自然灾害,对自然环境更多采取的是“崇拜”“顺从”。

7、农业文明较发达时期,反映出人们什么样的环境观?人类在有限度地利用着自然资源维持自身的发展(传统射猎、农耕等生产活动),人们与自然的关系在总体上是和谐的。

人们开始有意识地“改造”自然,在大地上留下壮观的人文景观,如梯田等。

8、工业文明时期的环境观人类可以比较自山地凭借自己的意志来“征服”和“改造”自然。

人地关系紧张,迫使人类反思自己的行为,寻求人地协调的发展道路。

9、你能分析塔里木河流经地区的自然环境特点?该流域在城市分布上有何特点,你能分析这种分布特点的原因吗?自然环境特点:地处欧亚大陆深处,远离海洋,周围高山环绕, 气候极端干旱少雨,地面大部分被流动沙一丘覆盖。

九年级历史与社会第二单元复习

九年级历史与社会第二单元复习
九年级第二单元
建设可持续发展的社会
中考考点
9.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基本内涵。 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基本内涵。 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基本内涵 10. 人口、资源、环境问题及其基本解决途 人口、资源、 径。
9.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基本内涵。 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基本内涵。 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基本内涵
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就是在现代化建设中,使人口、经济、社会、环境 和资源相协调 相协调,在满足当代人需要 当代人需要的同时,不损害 损害人类后代满足 相协调 当代人需要 损害 自身需要的能力。这就要求人们必须以很高的道德 很高的道德水准,保护好 很高的道德 人类生存和发展所必需的资源和环境基础。 在可持续发展这面旗帜下,我们不仅积极开拓具有中国特色的可 持续发展之路,如举世公认的“生态农业”,而且踊跃参加全球 性环境问题的国际合作。这说明,我国的可持续发展正从观念走 这说明, 观念走 这说明 我国的可持续发展正从观念 实践。 向实践。 我国应怎样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怎样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怎样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1)不能再走传统的高消耗 高消耗、单纯追求经济数量 经济数量增长和先污染 先污染、 高消耗 经济数量 先污染 后治理的老路。积极寻求一条人口、资源和环境相互协调 人口、 后治理 人口 资源和环境相互协调的可持 续发展的道路。 2)决心把控制人口、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放到重要位置;使人 口增加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相适应,使经济建设 经济建设与资源、环境相 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经济建设 协调,实现良性循环。 3)坚持计划生育、保护资源和环境 计划生育、 计划生育 保护资源和环境的基本国策,落实科学发展 科学发展 观,实施集约型 集约型的经济增长方式,发展循环经济 循环经济,建设节约型 节约型社 集约型 循环经济 节约型 会。 注意:我国当前提出的“循环经济” 注意基本解决途径。 人口、资源、环境问题及其基本解决途径。

历史与社会九年级 第二单元复习

历史与社会九年级 第二单元复习

我国的现状 人口
基本特点:人口数量大、 基本特点:人口数量大、 素质低。 素质低。 特点:老龄化问题严重 特点:
我国的政策
实行计划生育政策( 实行计划生育政策(晚婚晚 计划生育政策 少生优生) 育,少生优生) 首要任务: 首要任务:控制人口数量 关键措施: 关键措施:提高人口素质 开源节流; 开源节流; 自然资源的跨区域调配 跨区域调配; 自然资源的跨区域调配; 立法保护资源 将保护环境列为国策;预 保护环境列为国策; 列为国策 防为主、防治结合、 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 治理。修筑防护林; 治理。修筑防护林; 治理环境污染; 治理环境污染;
问题
世 总量过多 不同的国家有差异(日本、印度) 界 不同的国家有差异(日本、印度) 中 数量大 国 素质低 人口老龄化 世 界 中 国 世 界 中 国 短缺 总量丰富、人均占有量少 总量丰富、 利用率低 破坏、 破坏、浪费严重 分布不平衡 全球变暖、三废、 全球变暖、三废、荒漠化 环境污染(废气、废水、 环境污染(废气、废水、 计划 生育
解题小技巧
( 1 )审: 先分清材料共有几层,读懂每一层大意。 先分清材料共有几层,读懂每一层大意。再 捕捉材料中的关键信息。( 。(表格题要看标题、注释, 捕捉材料中的关键信息。(表格题要看标题、注释,
明内容) 明内容)
( 2 )找: 针对问题寻找相关的知识点。 针对问题寻找相关的知识点。 ( 3 )联: 把相关的知识点与材料中的关键信息相联系。 把相关的知识点与材料中的关键信息相联系。 ( 4 )答: 给出正确答案,张冠李戴。 给出正确答案,张冠李戴。
对策
晚婚 晚育
人口 问题
控制人口数量 少生 优生 提高人口素质 健全社会保障、 健全社会保障、 加快经济发展等 开源、 开源、节流并举 利用科学技术 跨区域调配 立法保护 治理污染 三北防护林、 三北防护林、 封山育林等

【优质文档】初中历史九年级历史第二单元知识点

【优质文档】初中历史九年级历史第二单元知识点

初中历史九年级历史第二单元知识点第4课希腊城邦和亚历山大帝国一、希腊城邦希腊最早的文明产生于爱琴海地区(海洋文明)。

爱琴文明包括克里特文明和迈锡尼文明。

迈锡尼文明中断后,希腊经历了荷马时代和城邦时期。

公元前8世纪希腊出现几百个城邦,突出特点是“小国寡民”。

居民分为公民和非公民。

是统治与被统治的关系。

公民:成年男性公民有参与统治的权利,能占有土地,参军打仗是公民的义务,城邦的各种活动都是以公民为主。

非公民:包括外邦人和奴隶,没有政治权利,不能占有土地。

二、雅典的民主政治公元前5世纪中后期,伯里克利统治时期,雅典达到全盛,民主政治发展到了高峰。

民主政治的表现:1、公职人员几乎都是在从全体公民中抽签产生。

2、代表各地的10个主席团轮流主持城邦日常事务,召集公民大会。

主席台主席也经抽签产生。

3、为了保证公民参政议政,还建立了津贴制度。

公民大会是最高权利机构,具有立法司法等多种职能。

外邦人、奴隶、妇女没有任何政治权利。

三、亚历山大帝国公元前4世纪,希腊北部的马其顿帝国发展称为军事强国。

公元前334年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开始进攻波斯帝国,公元前330年波斯帝国灭亡。

亚历山大帝国范围:西起希腊,东到印度河,北抵中亚,南达埃及,地跨欧亚非三洲。

亚历山大东征的影响:弊:具有侵略性,给东方人带来巨大灾难,也掠夺了东方世界的无数财富。

利: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大交汇,加强了东西方之间的经济联系和贸易往来。

第5课《罗马城邦和罗马帝国》一、罗马城邦公元前1000前,罗马城邦兴起于意大利半岛中部的台伯河畔。

公元前509年,罗马建立共和国。

罗马共和国的统治:国家统治决策权掌握在元老院手里,公民大会是形式上的最高权利机关。

平民选出来的保民官有权否决执政官和元老院提出的对平民不利的决议。

《十二铜表法》使量刑定罪有了文字依据,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贵族对法律的曲解和滥用。

罗马共和国的征服与奴隶反抗:公元前3世纪初,罗马三次战胜迦太基(布匿战争),公元前2世纪,罗马称为整个地中海的霸主。

九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知识点整理【资料】【北师大版】打印

九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知识点整理【资料】【北师大版】打印

第二单元近代社会的确立与动荡复习资料时限:18世纪中期—19世纪中期时代特征:随着工业革命的发生和完成,世界资本主义逐步发展、完善和走向成熟,近代社会开始逐渐确立。

其间还伴随着西方资本主义的殖民扩张和亚非拉国家的民族解放运动以及国际工人运动和社会主义运动的产生和发展(动荡)。

1、确立:工业革命的发生,使资本主义制度得到最终的确立。

2、动荡:殖民地人民的民族解放运动(印度、拉美)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人运动和社会主义运动第8课改变世界面貌的蒸汽革命(第一次工业革命)工业革命定义:18世纪中期到19世纪40年代,在欧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先后发生的以机器生产代替手工劳动的重大技术革新。

工业革命首先发生英国,最先开始的部门是棉纺织业政治前提:建立了君主立宪的资本主义制度。

经济条件:雄厚的资本、充足的劳动力(圈地运动)、丰富的资源和原料、发达的海外贸易和广阔的市场积极影响:生产力方面: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社会关系方面:产生了现代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两个主要对立的阶级现代大工厂制度也建立起来,人类迅速地完成了从手工工场向大工厂时代的过渡。

消极影响:造成资源过度开发和环境污染问题。

启示: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必须注意保护环境(或发展经济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实行可持续发展战略等)。

拓展与引申珍妮机:1765年哈格里夫斯发明,是真正近代意义上的机器,使人的手被解放出来。

它的发明是工业革命开始的标志。

蒸汽机:1783年瓦特发明改良蒸汽机,以煤炭为能源,彻底改变了人类生产和生活的面貌,把人类推进到“蒸汽时代”。

是工业革命的重要标志。

汽船:1807年美国人富尔顿发明,使用蒸汽机为动力。

火车:1814年英国人史蒂芬孙首先研制成功,使用蒸汽机为动力。

它的发明,方便了人们的出行,扩大了人们的活动范围;也使人们养成了守时的好习惯。

史蒂芬孙发明“旅行者号”火车机车,后来又发明更为先进的“火箭号”机车:人类迈入“火车时代”迅速扩大人们活动范围。

历史与社会九年级 全册 知识点

历史与社会九年级 全册 知识点

九年级历史与社会全一册知识点第一单元充满机遇于挑战的年代第一课战后世界新格局1-3 以“冷战”的形成和结束为线索,描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全球格局的变化。

5-3 从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的区域性战争的实例中,找出导致区域性冲突的多种因素。

“两极与冷战”1、雅尔塔会议时间:1945年2月4日;参加国和领导人:苏、美、英三国领导人斯大林、罗斯福和丘吉尔;这次会议建立在美苏实力均势基础上,对战后世界格局产生深刻影响。

会议讨论了关于击败法西斯德国,德国的占领与管制,德国的赔偿等问题。

并决定德国的赔偿总额为200亿美元,其中50%归苏联。

2、阅读:P6页图1-2①上图是北约和华约两大军事集团的对峙,由此看出:东西方对峙格局(两极格局)形成②形成这种格局的原因是:美苏推行霸权主义政策③对世界格局的影响:两极对立格局的出现,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种不同社会制度的长期对立.④掌握两大阵营的国家:北约:1949年,以美为首的12个西方国家签订《北大西洋公约》华约:1955年,苏联和7个东欧国家在华沙签订《友好合作互助条约》:苏联、波兰、民主德国、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罗马尼亚、保加利亚、阿尔巴尼亚没有参加两个组织的国家有:芬兰、瑞典、爱尔兰、瑞士、奥地利、南斯拉夫3、冷战:除军事进攻以外的一切手段的敌对行动,如政治干涉、经济援助、文化渗透等等冷战开始的重要标志:铁幕演说与杜鲁门主义冷战时期(美苏争霸时期):20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末(四十年)表现:①成立对抗的军事、政治集团(北约和华约的成立); ②柏林墙修建(东、西德问题由来)、③军备竞赛、④古巴导弹危机、⑤爆发局部战争(侵越战争、朝鲜战争) 、⑥政治宣传、⑦停止各种形式的交流(如互不参加对方国家的举行的奥运会)等4、冷战时没有发生世界大战的原因有:①东西方两大集团实力相当,谁都不敢轻易动武;②美苏两国都储存了大量核弹头,彼此相互威慑;③世界各国人民渴望和平,反对战争。

历史与社会社会九上第二单元知识树

历史与社会社会九上第二单元知识树

(1)割据: 2、军阀混战:
(2)影响
自主学习单 3.1、悄然转变中的社会生活
1、生活中的变化 (1)交通: (2)通讯 2、头脑中的变化
自主学习单 综合探究一:从“驱除鞑虏”到“五族共 和”
1、20世纪初列强在中国边疆地区的侵略扩张: 2、列强入侵给我们的启示: (1)观念提出的背景: 3、“五族共和” (2)含义:
2.2.2、民族民主运动的高涨——印度的觉 醒
1、英国对印度殖民统治体现在哪些方面?
2、近代工业文明给印度带来哪些冲击?
3、三次“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概况: 4、 “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作用?
自主学习单 1.3、凡尔赛体系下的“和平”
1、巴黎和会的背景:Fra bibliotek2、巴黎和会的内容:
3、巴黎和会的影响:
自主学习单 2.1、20世纪初的中国局势
苏联早期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1、新经济政策实施的背景、内容与影响:
2、社会主义工业化的成就与失误:
3、农业集体化的成就与失误:
自主学习单
2.2.1、民族民主运动的高涨——土耳其凯 末尔革命
1、凯末尔革命的历史背景:
2、凯末尔革命的经过:
3、凯末尔改革的背景及内容: 4、凯末尔改革的历史意义?
自主学习单
历史与社会九年级上第二单元 知识树及自主学习单
民族民 主运动 的高涨
第一个社会 主义国家的 建立和发展
开 辟 新 的 发 展 道
自主学习单
2.1.1、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建立和发展——
俄国十月革命 1、背景:
2、经过:
3、十月革命的意义:
自主学习单
2.1.2、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建立和发展——
1、20世纪初中国局势的特点: 经济: 2、有识之士振兴中华之路:

初三历史第二单元复习

初三历史第二单元复习

时间: 发源地:
经济大危机 特点:
影响
罗斯福
美国 新政
目的: 实质
特点 措施: 成效:
启示
德国 日本
建立法西斯政 权,对外侵略
危机的原因
生产与销售的矛盾 直接原因:生产 相对过剩
根本原因:生产社 会化和生产资料私 人占有制矛盾
经济 危机
经济大危机
时间: 1929——1933年 发源地: 美国 特点: 影响
材料一:1929—1933年世界经济危机中,美、英、法、德、日各国 工业生产下降情况表:
美国 70%
英国 德国 法国 50% 69.1% 48%
日本 50%
材料二: “作为一个国家,我们拒绝了彻底的革命计划。为了永远 纠正我们经济制度中的严重缺点,我们依靠的是旧民主秩序中的 新应用。”——罗斯福
材料三: “……用德国的剑为德国的犁取得土地,为德国人民取 得每天的面包”,夺取新的“生存空间”。1936年3月7日,“冬 季训练行动”,德国军队开进莱茵区 ,希特勒宣布“凡尔赛和 约的精神已经被摧毁”。
结果
美国经济从危机中恢复,资本主 义民主制度得到巩固和发展
知识点梳理(五)
德、意、日法西斯政权建立简表
国别 背景
意大 利
德 经济危机 国
日 本 政治危机
建立标志 建立时间 头目
影响
希特勒 上台
“二二六” 兵变
1922年 1933年 1936年
墨索里尼 希特勒
欧、亚战 争策源地 形成
严重威胁 世界和平
5.关于国际联盟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1920年建立
B.成立后被英法控制
C.美国没有加入国际联盟
D.二战后被改组为联合国

九年级历史第二单元知识点

九年级历史第二单元知识点

九年级历史第二单元知识点一、古代亚非文明。

1. 古代埃及。

- 尼罗河与古埃及文明。

- 尼罗河定期泛滥,为埃及的农业发展提供了肥沃的土壤,孕育了古埃及文明,因此古埃及文明被称为“尼罗河的赠礼”。

- 古埃及的统一。

- 约公元前3100年,古埃及初步实现统一。

- 古埃及的文明成就。

- 金字塔:是古埃及法老的陵墓,是古埃及文明的象征,反映了古埃及国王的无限权力,也体现了古埃及人高超的建筑艺术和卓越的智慧。

其中最大的金字塔是胡夫金字塔。

- 象形文字:是世界上最早的文字之一,由表意符号、表音符号和限定符号组成。

2. 古代两河流域。

- 两河流域的地理位置。

- 两河流域是指西亚的幼发拉底河与底格里斯河。

- 古巴比伦王国。

- 公元前18世纪,古巴比伦国王汉谟拉比统一了两河流域中下游地区,建立了统一、强大的奴隶制国家。

- 目的:为了维护奴隶主的利益。

- 地位: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

- 内容:法典刻在一块黑色石柱上,除前言外,正文共有282条,内容十分广泛,从中可以清晰地了解古巴比伦社会。

3. 古代印度。

- 古代印度河流域文明。

- 古代印度文明最早出现于印度河流域。

- 雅利安人入侵后的印度。

- 公元前1500年左右,雅利安人入侵印度,逐渐建立起严格的社会等级制度,即种姓制度。

- 种姓制度。

- 内容:- 第一等级婆罗门,主要是祭司和贵族,掌握神权。

- 第二等级刹帝利,由国王、武士和官吏等组成,把持国家军事和行政大权。

- 第三等级吠舍,包括农民、牧民、手工业者和商人等,向国家纳税,向神庙上供,供养第一、二等级。

- 第四等级首陀罗,主要由被征服居民构成,从事农业、畜牧业、捕鱼业和手工业,要为前三个等级服务。

还有最卑贱的“不可接触者” - 达利特。

- 影响:种姓制度各等级之间贵贱分明,世代相袭。

低等级的人不得从事高等级的职业,不同等级的人不得通婚。

它严重阻碍了印度社会的发展。

- 佛教的创立。

- 创立背景:公元前6世纪,古代印度社会矛盾尖锐,人们对种姓制度和婆罗门教的不满。

九年级《历史与社会》第二单元知识点梳理

九年级《历史与社会》第二单元知识点梳理

九年级《历史与社会》第二单元知识点梳理1.俄国二月革命的性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发生的时间:1917年3月,革命任务是:推翻沙皇专制统治:结果出现了两个并存的政权是: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和工人士兵代表苏维埃。

2.俄国十月革命的性质:无产阶级的社会主义革命爆发的时间:1917年11月革命任务是:推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十月革命胜利的历史意义:对俄国:十月革命改变了俄国历史的发展方向,俄国进入早期社会主义道路探索时期。

对世界:俄国不仅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更打破了资本主义发展模式一统天下的格局,开创了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模式,为其他国家的发展道路提供借鉴。

3.苏联新经济政策的内容:农业方面以固定的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工业方面允许本国私人和外国的资本家经营中小企业和国家暂时无力兴办的企业,商业方面恢复商品贸易4.192年,联共(布)十四大的召开,确立了社会主义工业化方针;工业化期间,苏联实行计划经济,苏联第一个五年计划实施时间:1928年-1932年。

5.1927年,联共(布)十五大的召开,决定把个体小农经济联合改造为大规模集体经济;不到两年,农业集体化速度加快,被称为“农业全盘集体化”6.“斯大林体制”的特点是:高度集中,实行单一的公有制,用行政命令的方法管理经济,政治权力高度集中,忽视民主法治建设7.西方列强曾经称哪个国家为“西亚病夫”?土耳其被称为土耳其宣言的是:《国民公约》8.“凯末尔革命”的性质是:民资资产阶级领导的反帝反封建民族民主革命9.“凯末尔改革”的性质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民主改革运动10.印度三次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特点分别是:第一次非暴力不合作,抵制英货等;抵制食盐专卖法;要求英国退出印度11.30年代大危机发生的时间:1929年-1933年,其特点是:波及范围特别广、持续时间比较长、破坏性特别大12.罗斯福新政的目的:挽救经济危机、巩固资本主义制度特点是:政府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

九年级历史与社会知识点(K12教育文档)

九年级历史与社会知识点(K12教育文档)

九年级历史与社会知识点(word版可编辑修改)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九年级历史与社会知识点(word 版可编辑修改))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九年级历史与社会知识点(word版可编辑修改)的全部内容。

第一单元充满机遇与挑战的时代第一课战后世界新格局一、两极(二战后世界格局)1、背景:《雅尔塔会议》——对战后世界格局的形成产生了深刻影响2、形成标志:两大敌对的军事政治集团(北约与华约)的形成3、结果:形成东西方对峙格局的局面,最终演变成为美苏争霸。

二、冷战(美苏争霸)1、时间:20世纪50年代末——80年代末2、含义: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对象)采取了除军事进攻以外(手段)的一切手段的敌对行动,以遏制共产主义(目的)。

3、开始:丘吉尔的“铁幕演说"(序幕)、杜鲁门主义的出台(标志)4、表现:美苏军备竞赛、柏林墙的筑成、古巴导弹危机5、影响:威胁世界和平,造成世界局势动荡不安.第二课共和国的风雨历程一、巩固:1、背景:内忧外患(国民党残余势力与国际反华势力)2、措施:①军事:抗美援朝(1950—1953)、和平解放西藏(1950)——中国大陆实现统一②政治:肃清反革命、建立各级地方人民政府③经济:土地改革(1950-1952)--农民获得了真正解放,中国几千年的封建土地制度被彻底消灭二、发展:1、三大改造(1950—1956年底)-—三大改造的完成,标志着中国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中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2、一五计划(1953—1957)——开始改变我国工业落后的面貌;为我国进行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基础。

九年级历史与社会基础知识第二单元

九年级历史与社会基础知识第二单元
8
“五四”运动的中心先北京后为上海;运动主力也由学生转为工人阶级
9
五四运动的性质:彻底的反帝爱国运动
10
五四运动的意义:工人阶级以独立的力量开始登上政治舞台,拉开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使人们的思想获得极大的解放。
11
五四精神:爱国、进步、民主、科学。核心是:爱国主义
12
中国共产党诞生的条件:1.思想基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22
南昌起义:1927.8.1。意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统治第一枪,是共产党创建人民军队,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开始。(八一建军节由来)
23
八七会议内容:确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装起义的方针,毛泽东提出了“枪杆子里面出政权”
24
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是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毛泽东提出了工农武装割据思想即
在中共领导下,进行武装斗争,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红色政权就能够存在和发展。
蔡元培
提倡“学术思想自由”
胡适
提出文学革命的主张,用白话文代替文言文
鲁迅
《狂人日记》批判封建礼教,第一篇白话文小说



物及主张
5
新文化运动的性质(意义):一场空前的思想解放运动,青年学生思想获得极大解放。
6
“五四”运动的导火索: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
7
爆发的时间:1919.5.4口号:“还我青岛”“废除二十一条”“外争主权,内惩国贼”
25
中国特色革命道路是: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
26
红军长征的直接原因: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时间:1934.10地点:江西瑞金
27
长征经过:湘江战役—强渡乌江—遵义会议—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爬雪山、过草地—到达陕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九年级历史与社会第二单元知识清单
1、我国的人口现状:⑴从数量上讲,,新增人口多,这是我国人口的一个基本特点;(2)从质量上讲,,这是我国人口的另一个特点;⑶从年龄结构上讲,。

,对自然、社会和经济发展都会带来沉重的压力。

2、我国人口现状对社会发展的影响:⑴使资源的人均占有量少,加剧了;加重就业压力,使诸如交通、住房、教育等一系列社会问题更加突出;直接影响(2),增加了就业难度,影响了:(3)人口老龄化,增加了,增加了,给社会进步带来很大的压力。

3、我国解决人口问题的基本国策是o计划生育的具体要求是,
°实行计划生育政策的目的是:解决人口问题的首要任务是:,c 既是解决人口问题的重要措施,又是实现人曰与资源、环境、经济协调发展的关键。

4、实行计划生育对策对我国社会健康发展的意义:⑴了人口出生率,减缓了人口的;⑵提高了人口的;⑶节省了大量资源和资金,减缓了人口对和—的压力;⑷缓解了人口过快增长给人们衣、食、住、行、教育、就业、医疗等带来的压力,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

5、我国的资源状况是:⑴我国自然资源,但(即,从总量上讲, 我国是,从人均占有量上讲,我国是),这是我国自然资源国情的基木特征;(2)自然资源;(3)自然资源:⑷自然资源, o资源问题严重影响了我国建设的步伐(影响)。

6、我国应对资源问题的措施:(1)"”与"”是解决自然资源问题的重要措施, 关键在于。

开源:不断增加,扩展, 这也是人类未来发展的方向。

节流:建立以为在中心的工农
业生产和城乡居民生活服务体系。

(2),是解决我国资源区域分布不平衡问题的有效方法,女[1 :, , 等1:程; (3)o
7、在资源问题上,青少年应做到:⑴树立观念和观念,珍惜和节约资
源,减少浪费;⑵遵守资源的有关,依法同浪费资源的行为作斗争;⑶做到,,,,不使用
等等。

8、我国环境问题的现状:;我国存在的主要环境
问题:(1)问题,主要是和; (2)问题,
主要是、及污染。

环境问题的实质是问题,生态破坏和
环境污染已成为制约我国______ 发展,影响,危害的一个重要因素,
成为威胁中华民族的重大问题(影响)。

是人
类发展过程中永恒的主题。

9、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坚持,, 方针,决不
能重蹈西方国家“先污染,后治理”的覆辙是保护环境的主要措施。

⑴生态环境建设方面: 开展大规模的工程建设;将防治纳入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计划中大力开
展治沙工作;实行、、和工程;⑵环境污
染治理方面:重点治理的水体污染;治理和的大气污染。

10、在环境问题上,青少年应做到:⑴提高和意识,积极宣传环保;
⑵积极参与,依法同破坏环境的行为作斗争;⑶做到爱护花木,植树种草,拒绝在街头,露天烧烤,不焚烧废弃物,不乱扔垃圾。

1、【低碳经济,关注地球】
材料一:世界气候峰会在哥本哈根举行,据统计,此次会议有19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代表参加,以低能耗、低污染为基础的“低碳经济”已然成为全球热点, 节能减排和新能源建设是实现低碳经济的两大重要途径。

材料二: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是人类社会继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又一次重大进步。

(1)材料一反映了当今世界的哪些全球性问题?“190多个国家和地区关注'世界气候'”,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哪一原则?(4分)
(2)发展“低碳经济”关键要依靠什么?从资源和环境角度分析它的积极意义?(4分)
(3)“低碳生活”不仅仅是一个口号,己成为一种时尚,请列举两种日常生活中“低碳生活”的具体做法?(2分)
2、【生态文明持续发展】
材料一:A镇的6万村民经历了一场“存”与“废”的艰难抉择。

苦心经营了十多年,年产值达3200多万元的300多家废旧塑料加工厂,一夜之间就要夷为平地,这对依靠塑料厂为生、依靠塑料加工致富的当地百姓来说,如何能够舍得?老百姓的现实利益必须确保, 但长远利益更要关切。

当地政府毅然决定:还原现代农业种植,对污染项目坚决说“不”。

A 镇的“取”与“舍”背后折射出的是生态文明的全新理念。

材料二:生态环保功在当代,利在千秋,20世纪60年代,新中国颁布了第一部环保综合法规,到90年代环境保护已上升为我国的基本国策。

今天的中国围绕人类发展的永恒主题,秉持着科学发展观,坚持走一条道路,积极建设两种类型的社会。

(1)材料一的做法体现了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什么原则?用材料中的一句话说明该战略的真实内涵?(2分)
(2)指出材料二所说的“永恒主题”和两种类型的“社会”分别指什么?(3分)
(3)上述材料表明我国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正从观念走|可实践,为此我国做了哪两方面的努力?(2分)
3、材料一:2009年12月7日,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在哥本哈根召开,商讨2012年《京都议定书》第一承诺期到期后的全球减排方案,全球190多个国家和地区代表出席会议。

材料二:上海世博会主题是“城市,让生活更美好”。

为贯彻“低碳”理念,从源头上减少碳排放,世博会主题馆被建成太阳能发电板覆盖的“绿色工厂”,使其成为一届名副其实的“低碳世博会”。

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本题共10分)
(1)“190多个国家和地区代表出席气候变化大会”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哪一原则?(2分)
⑵“绿色工厂”启示我们,上海要实现“低碳世博会”关键依靠什么?(2分)
(3)“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也印证了我国在实施哪一战略?要实施这一战略,必须贯彻落实怎样的发展观?(4分)
4、【树立科学发展观】(8分)
材料一:煤炭是世界人均的1/2多点,石油是1/13,天然气是1/14。

我国可开发能源约占世界总量的1/10。

即使是我国储量最丰富的煤炭,也只够开采百年。

材料二:①2月14日,全国水资源管理工作会议召开,会议指出:我国水资源管理法规体系和制度框架基本建立。

②浙江省将逐步建立教科书循环使用制度。

③我国利用氢的同位素一一凤和氤的核聚变原理发电的“人造太阳”工程已经试放电。

预计50年后投入民用。

地球蕴藏着40万亿吨氤,全部发电,可供使用几百亿年。

(1)材料一表明我国存在哪些资源问题?(2分)
(2)根据材料二谈谈我国保护资源的措施有哪些?这表明我国正在实施什么战略(4分)(3)在LI常生活中,你能为节约资源做些什么?(2分)
5、【气候变化•追情问理】(9分)
材料一:2009联合国世界气候大会于12月7日一19日在丹麦哥本哈根召开,包括联合
国官员在内的共192个国家参加,目的是商讨《京都议定书》一期承诺到
期后的后续方案。

材料二:虽然联合国进行了积极的外交斡旋,但由于某些发达国家与
包括中国在内的广大发展中国家存在严重分歧,使得大会没有形成具有法
律约束力的共同文件。

解决全球气候变化问题依然任重而道远。

(1)材料一表明人类发展过程中永恒的主题是什么?全球气候问题的
实质是什么?从此角度而言,你认为导致会议几乎无果而终的根本原因是
什么?(3分)
(2)你认为材料二中哪类国家应该对全球气候变暖负主要责任?由它们(碳的主要排放国)承担主要责任符合可持续发展的什么原则?(2分)
(3)两则材料体现了解决全球气候变化问题的措施是什么?(2分)在此问题上,我们青少年应树立哪些意识?(至少2个,2分)
参考答案:
1、(1)资源问题、环境问题和发展问题(3分);共同性原则(1分)。

(2)科学技术;(2分)有利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2分)。

(3)以乘坐公共汽车为荣,少开私家车;用菜篮子购菜,少用不用塑料袋;夏天开空调不高于26°C。

(言之有理,即可给分2分)
2、(1)持续性原则“老百姓的现实利益必须确保,但长远利益更要关切” (2分)
(2)协调好人类与环境的关系;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型社会。

(3分)(3)不仅积极开拓具有中国特色的可持续发展道路,而且踊跃参加解决全球性环境问题的国际合作。

4、(1)资源短缺,资源人均占有量少。

(2分)
(2)把资源保护纳入法制的轨道;加强对资源的循环利用;依靠科技,开发新能源。

(3 分)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1分)
(3)一水多用,使用节能灯,人走灯灭等。

(言之有理即可)(2分
5、(1)如何协调好人与环境的关系,是人类发展过程中永恒的主题;发展问题;不公正、不合理的国际经济旧秩序。

(2)发达国家、公平性。

(3)加强解决全球性环境问题的国际合作(发挥联合国的作用给1分);环境保护意识或环境法制意识、可持续发展意识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