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课堂提问
初中语文课堂提问探究

初中语文课堂提问探究摘要:课堂教学中,提问是最重要的互动方式。
所以老师根据课文内容及学生实际,设定相关问题,要求学生回答。
关键词:初中语文提问研究语文教师为课堂教学设置各种问题,有什么讲究吗?它的形式及主要功能是什么呢?设问时需要注意些什么问题呢?一、课堂提问必须围绕课堂教学目标与重点课堂教学内容及具体环节步骤的设计,无论它欲直先曲,还是多么花样翻新、跌宕起伏,但始终不能够脱离该课文、该节课所确定的目标与重点,只有围绕目标与重点的“问”与“导”的有的放矢,“帮助学”“指导练”(董菊初语)的教与讲的作用才称得上正确发挥,教师才会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保持清醒头脑,真正实现“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叶圣陶语)这个教学最高、最终目标。
让学生在学习语汇、篇章、字句、声调时把握作品所反映的思想,凭借语言文字“打通”语言文字触及作者之心;学得习得关于语言和言语、文章和文学的知识,获得听、说、读、写的事实、概念、原理、技能、策略、态度等知识主体。
二、课堂提问必须考虑难易程度相对适中某老师在讲授《皇帝的新装》时,从“默读‘提示’(权威的阐释,笔者注)第一段,读后请同学们说说介绍作者这部分内容,应该抓住几个要点?”到最后“那个小孩在这个故事中起到了怎样的作用呢?”总计有近二十个问句,可以说前一个小问题引出后面的小问题,后一个小问题解答又导致新的更新层次的小问题产生。
《皇帝的新装》这篇课文的内容情节读懂并不难,七年级学生大部分可以被其故事情节深深吸引,所以老师开始就从提问进入教学“课境”,设计若干个简单问题,并且这些问题的回答总是层层关联,一环套一环,一环紧一环,最后问及学生“那个小孩”在该故事中的“作用”,即最后破解文章主题的外衣,真话与假话,行骗与出丑。
它可以让学生在这则近似笑话一样的故事中,得到这样的启发:假的终究是假的,丑是不能够代替美的,丑是客观存在的,美也是具有社会共同标准的。
它深刻揭露了人性的悲哀,皇帝和大臣们的丑恶灵魂,也嘲讽了普通人被扭曲的精神。
初中语文课堂提问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初中语文课堂提问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初中语文课堂是学生学习语言文字知识和提高语言表达能力的重要场所。
在学习过程中,老师提问是非常重要的教学方式之一,可以帮助学生理解知识、培养思维能力和语言能力。
目前初中语文课堂提问存在一些问题,比如提问方式单一、问题难易不合理、学生参与度低等,这些问题影响了教学效果。
本文将探讨初中语文课堂提问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问题描述1. 提问方式单一目前,很多初中语文课堂的老师提问方式单一,大多数问题都是直接提问,学生回答。
这种方式不能激发学生的思考,容易导致学生的被动应答,而且很难发现学生学习中的问题。
2. 问题难易不合理有些老师在提问时,问题的难易程度并不合理,有的问题过于简单,挑战不大,学生容易回答,没有实际的学习意义;有的问题过于复杂,学生无法理解,难以回答,造成学习阻碍。
3. 学生参与度低在语文课堂上,部分学生对老师提问的兴趣不高,缺乏积极性,出现了学生参与度低的现象。
这种情况会影响整个课堂氛围,使得教学效果打折扣。
二、对策建议1. 多样化的提问方式针对提问方式单一的问题,老师可以尝试多样化的提问方式,比如开放性问题、引导性问题、选择性问题等,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探究,激发他们的兴趣和动力。
2. 合理安排问题难易程度老师在提问时,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合理安排问题的难易程度,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参与并得到展示自己的机会。
对于容易的问题可以让学生尝试回答,对于难的问题可以鼓励学生思考,或者进行小组协作解答。
3. 提高学生参与度为了提高学生的参与度,老师可以采取一些措施,如设置小组讨论、学生提问、学生分享心得等方式,使得学生能够更加积极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
这篇文章主要从初中语文课堂提问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进行了分析和探讨,结构比较简单明了,逻辑性强。
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初中语文课堂提问教学案例范文

初中语文课堂提问教学案例范文一、引言在初中语文课堂上,提问是教师进行教学的重要手段之一。
通过提问,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如何设计和提出高质量的问题,成为语文教师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之一。
二、提问的重要性1. 提问是教学的起点提问是教学的第一步,通过问题的提出,可以引起学生的注意,切入主题,引导学生思考。
2. 提问是引导学生思考的有效手段通过提问,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3. 提问是检验教学效果的手段教师通过提问可以知道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为调整教学策略和进一步教学提供重要信息。
三、提问的原则1. 渐进原则先易后难,循序渐进,从简单到复杂,符合学生认知发展规律,使学生能够循序渐进地掌握知识。
2. 激发原则提问要能够引起学生兴趣和思考,激发他们的求知欲,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
3. 合理原则提问要有针对性,合理安排,与教学内容紧密相关,不偏离教学大纲和教学目标。
4. 个性原则要尊重学生个体差异,根据学生的不同认知水平和思维方式提出不同类型的问题,使每个学生都能有发言的机会。
四、案例分析以《红楼梦》中的“林黛玉”为例,设计以下提问教学案例:1. 认知导入教师首先提出问题引起学生的好奇心:“你们知道《红楼梦》中的林黛玉是一个怎样的人物?”2. 热身阶段教师可以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进行热身思考:“根据你对《红楼梦》的了解,你觉得林黛玉有哪些性格特点?”3. 拓展深化教师可以提出更深入的问题:“林黛玉的性格特点对她的遭遇有何影响?”4. 综合运用教师可以提出综合性问题:“你认为林黛玉的形象给我们的生活有何启示?”五、提问教学的策略和方法1. 多样化的提问形式可以采用开放性问题、闭合性问题、命题性问题等多种形式,灵活运用提问的方式,使问题更具有吸引力和启发性。
2. 探究性的提问可以通过提出矛盾问题、对比问题、因果问题等探究性问题,激发学生思考,引导学生深入探索问题和解决问题。
试论初中语文课堂提问存在问题及对策

试论初中语文课堂提问存在问题及对策【关键词】初中语文提问对策把握语文课堂提问时机和提问方法是调动学生学习语文兴趣的有效办法,本文分析了初中语文课堂提问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并结合实际教学经验探讨如何把握好初中语文课堂的提问技巧。
一、初中语文课堂提问存在的问题在课堂上,师生之间的互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提问艺术,提问的质量直接决定了课堂教学效率的高低。
有些教师提出的问题虽然不是很多,但却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但是有些教师却为了提问而提问,一节课下来,提的问题多达几十个,学生根本没有思考的时间,只能等待或附会教师的答案;有些教师提出的问题过于简单,学生根本不用思考,提问失去了意义;有些教师提问没有把握好时机,学生还没有进入课堂氛围,教师就提出问题,不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回答的欲望,甚至造成冷场的局面;也有些教师提问喜欢全班学生一起回答,课堂上的气氛看似很热烈,实际上闹哄哄,在此氛围下学生真正能学到什么呢?还有些教师提问不是循序渐进地进行,而是一下子把难度较大的问题提出来,学生回答不出来,教师就只能自问自答,使提问变成了无效提问。
二、初中语文课堂提问存在问题的成因分析(一)提问缺乏科学性。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对外来信息进行主动选择和适当重组加工的过程。
将该理论运用到初中语文课堂提问中,教师需要联系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不断提出相关的问题,对学生的回答给予及时有效的反馈,促进学生知识的构建。
新课程改革以来,要求教师创新教学方式,但是有的教师还存在满堂灌输的行为,导致学生缺乏学习的热情。
而另一种现象是教师提问频繁,这样虽然能够活跃课堂氛围,但是学生基本很难理解和掌握问题,效果不明显。
一连串的问题也很容易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
这从本质上而言是因为提问缺乏科学性。
(二)提问难易不均。
教师一般是在学生的认知结构基础上提出问题,创设必要的情境以促进课堂教学。
但是很多教师在设计问题时难以把握问题的难易程度。
问题难度过大容易挫伤学生的信心,问题过于简单则难以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
初中语文课堂提问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初中语文课堂提问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摘要】初中语文课堂提问存在的问题包括提问内容过于简单、提问方式单一、提问缺乏启发性、提问没有针对性、提问忽视学生的兴趣和特长。
为解决这些问题,建议提高提问内容的难度和深度、多样化提问方式增加互动性、设计启发性的提问激发学生思考、针对性提问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能力、结合学生的兴趣和特长设计个性化的提问。
只有通过认真分析这些问题并采取相应的对策,才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升课堂教学效果。
【关键词】初中语文课堂,提问,问题,对策,简单,单一,缺乏启发性,没有针对性,忽视学生的兴趣和特长,建议,提高难度和深度,多样化方式,增加互动性,设计启发性,激发思考,个性化提问。
1. 引言1.1 初中语文课堂提问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在初中语文课堂中,提问是教师在课堂上进行教学时经常使用的一种教学手段。
通过提问,教师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思考,促进学生学习。
在实际教学中,初中语文课堂提问存在着一些问题,如提问内容过于简单、提问方式单一、提问缺乏启发性、提问没有针对性、提问忽视学生的兴趣和特长等。
在提问内容方面,一些老师倾向于固守传统的题目类型,提问内容雷同,难度不够,缺乏挑战性,无法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思考欲望。
在提问方式上,一些老师往往采用单一的提问方式,如抢答、轮流回答等,导致学生在回答问题时缺乏思考的时间和空间。
一些老师在提问时缺乏启发性,只是简单地提出问题而不引导学生去思考、分析和探索。
有些老师在提问时没有针对性,没有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能力水平进行提问,导致部分学生难以理解和回答。
一些老师在提问时忽视了学生的兴趣和特长,没有结合学生自身的实际情况进行提问,使得学生产生倦怠和抵触情绪。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可以采取一些对策。
在提问内容方面,我们可以提高提问内容的难度和深度,设置具有挑战性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在提问方式上,我们可以多样化提问方式,增加互动性,让学生充分参与到课堂中。
初中语文课堂提问

试论初中语文课堂提问摘要:“课堂提问”是调动学生阅读思考、积极主动获取知识、发展智能的重要手段,它是一种技巧,更是一种艺术。
因此,在语文教学中,重视课堂提问,掌握课堂提问的技巧,自然而然地成为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初中语文课堂提问爱因斯坦曾指出:“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个问题更为重要。
因为解决问题,也许仅是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去看旧的问题,却需要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把握课堂提问呢?一、注重提升课堂提问教学的有效性在初中语文课堂提问教学中,教师应该按照因材施教的原则,根据学生自身的实际情况和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提问。
相同的问题对不同的学生应该从不同的角度提出,这种方法可以使学生在面对同一问题时,获得多种解答问题的方法,使自身的发散思维能力得到锻炼。
在具体的提问教学时,教师应该遵循这一原则:提出的问题应该富有启发性,简单精练、难度与梯度并存。
比如说进行《明天不封阳台》这一课的教学时,围绕明天封不封阳台这一问题,教师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方式进行提问:对于基础较差的学生,教师可以提问“楼房为什么要设计阳台呢”?只要学生答对问题就可以提出表扬。
对于那些学习能力稍微偏低的学生,教师可以提问“家庭装修时,为什么先要封阳台呢”?对于那些学习成绩较好的学生,教师可以提问“文章中主人公最初决定明天封阳台,为什么后来又对这一决定产生了疑问”?这样可以对这一部分学生的综合能力进行一定的锻炼。
对于那些学习成绩非常优秀的学生而言,教师可以提出“为什么文章主人公最后决定明天不封阳台”?这会使这部分学生不仅可以掌握相关的知识,还能对自己产生一定的教育作用。
二、提问设计要注意层次性要上好一节语文课,单靠一两个提问是不够的,它需要教者站在高处,从整节课、从整篇课文来谋划,设计出一组有计划、有步骤的系统化的提问,这样的提问才有一定的思维深度,才能从多方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课堂提问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浅谈课堂提问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一、课堂提问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课堂提问是调动学生阅读、思考、积极主动获取知识,发展智能的重要手断,作为语文教学的重点环节,作用十分突出。
首先,课堂提问能活跃课堂气氛,促进教与学的互动。
其次,课堂提问是一门艺术,能帮助学生走进新课程,使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第三,课堂提问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学生开动脑筋,开启心智,开发潜能,诱发学生多问、敢问的治学精神,培育良好的思维习惯和能力。
二、课堂提问在语文教学中的具体运用1、要激发学生的质疑意识。
“学源于思,思源于疑”疑问是思维的动力和发现的钥匙。
在课堂上,教师要大力提倡学生发表不同的意见,给学生“自己说话”的自由和“说自己话”的权利,让他们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用自己的脑袋去思考,用自己的心灵去体验,用自己的嘴巴去表达,从而获得知识。
如我在上《一面》这篇课文时,学生对课文的题目往往一扫而过,不深究,然而这个题目概括了文章的全部内容,也是解读这篇课文的钥匙,我就设计了这样的一个问题:“文章为什么要以‘一面’为题呢?”激发了学生的思考的意识,讨论提出了一连串的问题:“作者是怎样描写鲁迅先生的外貌特征的?突出了什么精神?作者与鲁迅共说了几句话?表现了什么?作者认出了鲁迅,为什么不道破呢?”,同学们熟读课文之后我进行了讲评,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在更宽泛的意义上思考问题,进而理解了课文。
2、要启发学生的思维灵性。
在课堂教学上,教师要把提问的过程当作开启学生思路的过程,让学生学会观察,善于思考,养成勤学善问的习惯,设计问题启发学生的思维,激活他们思维的灵性。
如:我在上《故乡》这篇课文时,先让学生找出文中描写闰土肖像的句子,然后要求说明肖像描写的作用,看到学生心求通而不能通,口欲答却又说不出,设置了这样三个问题:①少年闰土和中年闰土相比,外貌有何变化?②从肖像描写中可看出闰土家境有何变化?③闰土的这种变化说明了什么?由于提问相机、适时,学生很快明白了“紫色的圆脸”变作“灰黄”,这是生活重负留下的印记,是闰土家境日渐艰难的形象反映。
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提问

初 中 语 文 课 堂 教 学 的 有 效 性 提 问
缪 柳 鲜
( 安 市 城 北 中学 , 建 福 安 福 福
摘 要 :语 文 课 堂 的有 效性 提 问 , 于 初 中教 师 来说 , 对 是 门值 得 研 究的课 题 . 为 它在 提 高课 堂 效 率 、 强 学生 对 知 因 增 识 的认 知 能 力等 方 面都 有 至 关重 要 的 作 用 。本 文 对 初 中语 文 课 堂 的有 效 性提 问 方 法进 行 了分 析 。 关 键 词 : 中语 文课 堂教 学 有 效性 提 问 问题 预设 互 初
一
350 ) 5 0 0
动 问答
评 问激励
语 文 课 堂 提 问 .是 在语 文课 堂 教 学 过 程 中 .根 据 教 学 内 容、 目的 、 求 , 计 问 题 进 行 教 学 问答 和 小 组 研 究 性 学 习 的 要 设 种 形 式 , 教 师促 进 学 生 思 维 、 价 教 学 效 果 、 动 学 生 实 是 评 推 现 预 期 目标 的基 本 控 制 手 段 .同 时也 是 语 文教 师教 学驾 驭 能 力 和 教 学 技艺 高水 平 发 挥 的 集 中 反 映 ,是 影 响课 堂 教学 效 率 的重 要 因 素 。 在初 中语 文 课 堂 教 学 过 程 中 .学 生 在 消化 陈述 性 知 识 和 程 序 性 知识 的时 候 往 往 会 思 维 受 阻 , 成 思 维 噪 音 、 点 或 抑 形 盲 制 , 起 认 知 过 程 的 中 断 。 教 师 应 运 用 智 慧 , 如 其 分 地 在 思 引 恰 维 的 多 维 度上 给 予 提 问 、 拨 和 启 发 。 点 语 文 课 堂 的有 效 性 提 问 .对 学 生 对 知 识 的认 知 起 着 巨大 的影 响作 用 , 因此 ,提 高 语 文 课 堂 提 问 的 有 效 性 是 非 常 必 要 的。 本文 对 提 高 初 中语 文课 堂提 问有 效 性 的 方 法 进行 探 讨 。 问 题 预设 阶段 的设 计 法
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

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语文课是学生学习语言文字的重要环节,但在实际教学中,常常会遇到一些问题。
本文将从学生学习兴趣、知识点理解、写作能力培养等方面,探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
一、学生学习兴趣不高的问题在初中语文课堂上,有时会遇到学生对语文学习兴趣不高的情况。
这可能是由于学生对语文的认识不够深刻,或者是教学内容没有引起他们的兴趣所致。
解决方法:1. 培养学生对语文的兴趣:可以通过讲述有趣的故事、引用名人名言、播放相关视频等方式,激发学生对语文的兴趣。
2. 设置情境,增加趣味性:在教学中,可以通过游戏、小组竞赛等活动,增加课堂的趣味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3. 多元化的教学方法: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讲解、讨论、实践等,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提高学习效果。
二、知识点理解不透彻的问题在语文课堂上,学生对某些知识点的理解可能不够透彻,导致学习效果不佳。
这可能是因为知识点的讲解不清晰或学生的学习方法不当所致。
解决方法:1. 清晰的知识点讲解:教师应该对每个知识点进行清晰的讲解,提供具体的例子和实际应用,帮助学生理解。
2. 合理的学习方法指导:教师可以向学生介绍一些学习方法,如归纳总结、思维导图等,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知识点。
3. 反复巩固和练习:在课堂上,可以通过反复巩固和练习,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记忆。
三、写作能力培养的问题语文课堂上,写作是一个重要的环节,但学生的写作能力往往不够强。
这可能是由于缺乏写作经验、不会组织语言等原因所致。
解决方法:1. 提供写作范例:教师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些优秀的写作范例,让学生学习其中的写作技巧和表达方式。
2. 逐步引导写作:教师可以通过分步骤的写作指导,从构思、组织到写作,逐步引导学生掌握写作的技巧。
3. 多样化的写作练习:在课堂上,可以设计各种写作练习,如记叙文、议论文、应用文等,让学生有机会进行不同类型的写作,提高写作能力。
总之,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是可以通过合理的方法来解决的。
初中语文课堂提问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初中语文课堂提问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导言:语文课堂是学生学习语言文字知识、提高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重要场所。
在语文课堂中,老师的提问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能够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在实际教学中,我们也发现了一些存在的问题,比如提问质量不高、未能引导学生深入思考等。
本文将探讨初中语文课堂提问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存在的问题:1.提问质量不高在一些语文课堂中,老师的提问质量不高,问题的难易程度、深度和广度都不够,缺乏针对性和挑战性,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欲望。
有些问题甚至只是简单的填空题或者死记硬背的问题,这样的提问不能真正检测出学生的语文水平和思维能力。
2.提问方式单一在一些语文课堂中,老师的提问方式比较单一,往往是师生问答或者老师主导提问,学生回答的形式。
这种提问方式容易造成学生的 passivity and dependence, 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
3.未能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在一些语文课堂中,老师的提问未能引导学生深入思考,问题较为表面,只能让学生停留在浅层次的认识和了解,不能拓展学生的思维领域,导致学生对所学知识缺乏深刻的理解和应用。
4.提问缺乏个性化在一些语文课堂中,老师提问的对象比较随意,缺乏个性化特点,未能充分考虑到不同学生的差异性,导致一些学生因为种种原因不能积极回答问题,增加了课堂的紧张和尴尬。
二、对策建议:要提高提问质量,需要老师在提问的过程中注重问题的质量和灵活性。
可以针对性地设计一些案例分析、问题解决等方面的问题,增加问题的深度和广度。
还可以通过多种形式的提问,如开放性提问、情境提问、对比提问等,扩大提问的范围和难度。
在提问方式上,可以尝试多种形式,如小组讨论、角色扮演、游戏化的提问等,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
通过学生之间的互动和碰撞,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在积极参与的过程中获得知识和提高能力。
在提问的过程中,老师可以多设置一些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初中语文课堂提问教学

初中语文课堂提问教学浅析【摘要】提问是课堂教学中必不可少的一项教学措施,通过提问,教师不仅能够对于学生的理解程度予以了解,并及时的调整教学策略,还能够有效的活跃课堂气氛,促进课堂教学的师生互动。
【关键词】课堂提问;原则;策略课堂提问是语文教师开启学生心智、促进学生思维、增强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的基本控制手段。
如何提高课堂提问的有效性,已成为语文教师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课堂提问设计方法“疑为思之始”。
问题是思维的起点,问题是创新的先声。
课堂问题设计的前提是“疑”。
从“疑”入手,给学生营造一个适于探究的学习氛围,通过新材料、新情境、新视角设计问题,引导学生在宽松的思维时空中思索、辨析,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实现认知的重组和思维的创新。
(1)在关键处设点。
所谓课文的关键处有两层意思:一是指理解课文思想内容的关节点;二是指学生接受语文知识的难点。
教师如果能抓住这些关节点设计出一个带有全局性的问题,就能提示中心,并且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
所谓难点,其实是学生认知矛盾的焦点。
就此提问往往能引起学生思维,产生认知的兴趣。
(2)要在具有思维价值的细微处设点。
语文教材的选文大多是经典之作,这些优秀作品中的一个标点、一个词语、人物的一个细小动作,一句似乎无关紧要的话,往往都能体现出作者的匠心,蕴涵着深刻的含义。
我们可以在这些容易被学生忽略而对表现主题有密切关系的细枝末节处设问质疑,启发学生探微发幽,加深对文章的理解。
(3)要在文中看似矛盾之处设点。
课文中有许多从表面看存在矛盾的地方,在此处设点,通过提问直接引进矛盾的对立面,其激疑效果非常好,有利于激发学生思维。
(4)在容易引起联想、想象处设点。
教材中有大理想象性文体,课文中有许多省略和空白。
让学生对这些文体、空白、省略进行想象,有利于锻炼他们的想象力和联想能力。
二、课堂提问应把握的原则(1)科学性。
科学性的前提是了解学生,吃透教材。
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的年龄特点与其认知水平,即正确认识学生并科学地估计他们的知识和智力水平,真正做到从学生出发。
初中语文课堂教师提问技巧

初中语文课堂教师提问技巧提问,是教学语言中最重要的部分,是启发思维的主要方式。
我国古代的教育家历来十分重视启发式教学,早在春秋时期的教育家孔子的教学是“循循然善良诱人”。
现代的教育家叶圣陶先生也说:“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与,而在相机诱导。
初中语文课堂教师提问技巧1、在关键时刻提问我在教《故乡》一文时,先布置学生找出文中描写闰土肖像的句子,然后要求学生说明肖像描写的作用。
看到学生心求通而不能通,口欲答却又说不出,我设置了这样三个问题:①少年闰土和中年闰土相比,外貌有何变化?②从肖像描写中可看出闰土家境有何变化?③闰土的这种变化说明了什么?由于提问适时,学生很快明白了“紫色的圆脸”变作“灰黄”,“红活圆实的手”变成“老松树皮似”……这些是生活重负留下的印记,是闰土家境日渐艰难的形象反映。
这种家境变化,正反映了辛亥革命后十年间农民生活困苦的现实。
孔子云,“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启于愤悱之际,问于矛盾之时,会激发学生的思维,促进学生的理解,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2、变直为曲提问为人贵直为文贵曲。
语文教学也要避免直来直往地讲析与灌输,要让学生“跳一跳”而后摘到树上的果子。
就课堂提问而言,要善于转弯抹角、改头换面,留有思考的余地。
著名特级教师钱梦龙先生十分讲究这种“曲问”艺术,他在执教《愚公移山》时,有两个典型的范例:一是“愚公年且九十”的“且”字,钱先生没有直向其意,而是问:“愚公九十几岁?”学生稍感疑惑之余,顿悟“且”为“将近”意,愚公还没到九十岁,只是将近九十。
二是“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的“孀”字与“遗”字,钱先生也没有直解其意,而是问:“邻居小孩去帮助愚公挖山,他爸爸同意吗?”这样就使“孀”“遗”二字之义迎刃而解。
如果说学生掌握知识的最佳动力是兴趣,那么曲问便是巧妙撩拨学生兴趣的艺术魔捧,通过它,产生了“错综见意,曲折生姿”的功效。
3、针对性提问正如射箭打靶要瞄准,设置问题的目标也要对准中心点。
初中语文课堂提问

初中语文课堂提问刍议【摘要】提问得法,可以启发学生积极思考,提高学习效率;提问不当,不仅对教学无益,而且会堵塞学生思路,窒息课堂气氛。
在语文课堂上,要重视课堂提问,掌握提问技巧,使学生把语文课当做欢乐的殿堂,从而减轻学生的负担,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课堂提问思维想象评价“课堂提问”是调动学生阅读思考、积极主动获取知识、发展智能的重要手段,它是一种技巧,更是一种艺术。
因此,在语文教学中,重视课堂提问,掌握课堂提问的技巧,自然而然地成为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
那么,如何提问,才能使思考不再是学生的负担,而是一种享受呢?一、捕捉信息,延伸疏导,难易适中教师设计课堂提问时要注意引导学生的积极思维。
过大、过深、过难的问题,全班站起来一大片,谁也回答不了,最后只好教师自己回答,这虽然完成了提问的形式过程,但教师只不过是在学生的陪衬下表演了一下自己的高明。
过小、过浅、过易的问题,学生不假思索即能对答如流,不仅无助于思维能力的锻炼,而且在表面上看似繁荣的背后,会养成浅尝辄止的不良习惯。
那么,如何正确地掌握课堂提问的“度”呢?笔者认为课堂提问既不能让学生高不可攀,也不能让学生唾手可得,而应该让学生开动大脑积极思维后获得正确的结论。
学生只有通过自己的思维劳动取得成果,才会感到由衷的喜悦,同时也会激发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例如,笔者在讲授《七根火柴》这篇文章时有这样的一个问题:①为什么卢进勇觉得“一切都像整个草地一样,雾蒙蒙的;只有那个手是清晰的?”对于这样的问题,学生们一下陷入了沉思,其实,学生们也在思考:怎么既是“雾蒙蒙的”,又是“清晰”的呢?面对这样的情况,笔者并没有急于自圆其说,而是让学生们进一步思考:②卢进勇失去战友后是什么样的心情?对于问题②,学生们通过激烈的讨论,认为“失去了战友,卢进勇无限悲痛,热泪盈眶”,所以觉得一切都是“雾蒙蒙的”;那只手“清晰”是因为卢进勇接受了战友的委托,充满了神圣的使命感,烈士指引的革命方向将永远清晰地刻在卢进勇的心上,映现在他眼前。
初中语文课堂巧提问

1 的 贺礼 不 同 : . 送 范进考 进 秀才 时 . 一 副大肠 ‘ 和一瓶洒” 范进 中举 后 .七八斤 肉 。 “ 四五 千 钱 ” 。
2行 为 不 同 : .
范进考进 秀才时来贺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 坐下 使挖苦 、 教训 范进 , 、 吃 喝加教训 到
X U E S EN G H ZH I Y 0 U
X U E H EN G S ZHIY o U
初 中 语 文 课
◆
浙
江
慈 溪
市
横
河 初
级
一
课 堂 提 问既 是联 系师生 情感 的纽带 . 又是 沟通师生认知 的的桥 梁 因此 . 堂教学能否成为学 生 课 主体 参与的 、 和谐的 、 高效的 、 完整 的学 习过程 .提 问” “ 起着 至关 重要 的作用 。 刘开 的《 问说》 一文 巾,非 “ 学 尤 以 致 疑 .非 问 无 以 广 识 。 ” 一 句 . 阐释 了 “ ” “ ” 间 的 关 正 问 与 学 之 系 . 调 了 学 习 过 程 中 “ ” 重 要 强 问 的 性。没有疑问 , 不善思索 , 就谈不上 求知 .那样 也 就无 法做 到有 所发 现、 有所创造 、 有所前进 。 尤其是 当 今知识经济 时代 .知识 ” 内涵和 “ 的 外延不断演进 .要培养 2 1世纪具 有创新 意识 和 创新 能力 的高 素质 人 才 .培 养 全 面 和 谐 发 展 的人 才 . 尽凭“ 传授” 获取” 与“ 的单 一渠 道 . 已无法适应时代的要求 。《 新课标》 也 指出 : “ 要 努力 改进课 堂教 学 ” 。 提倡 “ 发 式教 学 ”以“ 发 学生 启 . 激 的学 习 兴趣 . 养 学 生 自主 学 习 的 培 意 识 和 习 惯 ” 因 此 .在 课 堂 教 育 中 .作 为古老而传统 的课 堂提问 , , 在 新 的 形 势 下 .采 取 科 学 的 方 法 . 有效 的启迪 学生 的心智 . 促进学 生 知 识 的 积 累 . 力 的生 成 和情 意 的 能 提升. 已 得 尤 为 重 要 。本 文试 就 初 中语文课堂如 何提问这一问题 . 作 浅显 的探讨 铺 垫 式 这 种 提 问 以强 化 旧 知 , 速 新 加 旧知识 的结合为主要特点 。 人们认 、 识 事 物 .总 是 遵 循 山 已知 到 未 知 、 低级到高级 这一客观规律 的 . 学生 学 习 也 是 这 样 。在 教 学 过 程 中 . 有 时应从 旧知 识导入新知识 。 旧知 把 识 作 为 新 知 识 的 “ 燃 点 ” “ 垫 引 、铺 石 ” 运 用 新 旧 知 识 的联 系 的方 法 . . 使学生从 已知的领域 . 进入到未知 的新知识 的境界 。因此 . 铺垫式提
初中语文课堂提问技巧

初中语文课堂提问技巧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课堂提问是一种重要的教学手段。
有效的提问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果。
那么,如何在初中语文课堂中进行有效的提问呢?以下是一些实用的技巧。
一、提问要有明确的目的每一个提问都应该有其明确的目的,是为了引导学生理解课文的主旨,还是为了帮助学生掌握某个知识点,或者是为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例如,在教授《背影》这篇课文时,如果我们的目的是让学生理解父亲对儿子深沉的爱,那么可以提问:“文中哪些细节描写体现了父亲对儿子的爱?”如果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写作技巧,那么可以问:“作者是如何通过描写父亲的背影来表达情感的?”明确的目的能够使提问更有针对性,也更能引导学生朝着教学目标前进。
二、提问要难易适度问题太简单,学生无需思考就能回答,无法激发学生的思维;问题太难,学生无从下手,会打击学生的积极性。
因此,提问要难易适中,既要让学生“跳一跳,够得着”,又要让学生感受到挑战的乐趣。
比如,在学习古诗词时,对于基础较弱的学生,可以提问“这首诗描绘了什么样的画面?”对于基础较好的学生,则可以提问“诗人是如何通过意象表达情感的?”三、提问要具有启发性启发性的提问能够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比如,在讲解《孔乙己》时,可以提问:“孔乙己的命运是由什么造成的?”这个问题没有标准答案,学生需要从社会背景、人物性格等多个方面去思考,从而对文章有更深刻的理解。
四、提问要面向全体学生课堂提问不能只针对少数优秀学生,而应该面向全体学生,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参与思考和回答。
可以通过分层提问的方式,根据学生的不同水平设计不同难度的问题。
对于成绩较好的学生,提问一些具有拓展性和挑战性的问题;对于成绩一般的学生,提问一些基础性和理解性的问题;对于成绩较差的学生,提问一些简单的、能够增强他们自信心的问题。
五、提问要给学生足够的思考时间很多时候,老师提出问题后,没有给学生足够的时间思考就迫不及待地让学生回答,这样学生往往无法给出准确、完整的答案。
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提问技巧

谈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提问技巧摘要:有效进行课堂提问能促使师生互动,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还能激活学生思维,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实际教学中,很多教师虽已认识到课堂提问的重要性,但由于没有精巧的提问设计、准确的提问内容及针对学生特点的提问方式,提问效果并不理想。
本文从设置激趣性问题、针对性问题、启发性问题及层次性问题四个方面谈初中语文课堂提问的技巧。
关键词: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提问技巧课堂提问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目的和内容,设置一系列问题,用以引导学生分析、思考,最终理解所学内容的一种教学方式,对引导学生突破教学重难点,营造和谐课堂,提高学生学习效果都有促进作用。
一、设置激趣性问题,激发答题兴趣相对于小学语文教材,初中语文教材少了形象生动的画面、多了密密麻麻的文字,所选课文的趣味性和故事性也不如小学教材,很多学生对初中语文课文不感兴趣。
因此,在课堂教学时,教师应在枯燥乏味的课文解读中设置激趣性问题来激发学习兴趣,促使学生仔细品读文章,走进课文内容。
如在教学胡适先生《我的母亲》时,为了激发学生探求胡适与其母亲之间的相处方式,教师可以设置这样几个问题:日常生活中,你与家里谁相处的时间最多?你和母亲的感情怎么样?胡适和他母亲是怎样相处的呢,这种相处方式和你一样吗?面对这些与自己生活息息相关的问题,学生会积极思考,兴趣盎然地向教师和同学诉说自己眼中母亲的形象以及自己对母亲这个角色的理解等。
通过这种方法,不仅可以引导学生多方面地思考母亲这个角色的意义,还可以用联系自身经历的方法,引导学生探索胡适眼中母亲的形象,激发学生品读原文的兴趣,有效提高教学效果。
二、设置针对性问题,突破教学重难点课堂教学总是围绕教学任务和教学目标而进行的,漫无目的的课堂提问不能促使学生把握教学重点、难点,致使学生学习方向出现偏差。
教师应根据教学目标,紧扣教学内容的重点、难点,设置具有针对性的课堂提问,帮助学生攻克学习难关,提高课堂提问的实际效果。
初中语文的课堂提问艺术

浅析初中语文的课堂提问艺术摘要:课堂提问是教学中用得最多却又很难用精、很难用巧的一门艺术。
在语文教学中,重视课堂提问,掌握课堂提问的艺术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一条重要途径。
关键词:中学语文;课堂提问;作用新课程的语文教学,“注入式”的教学方法已经不再受到学生的欢迎,而合作、讨论、探究式的教学方法正在逐渐成为一种重要的教学方法。
如果教师提的问题有启发性,学生就乐于思考、乐于回答,对学习新的知识就会产生一种促进作用,课堂上也就不至于”死水一潭”;反之,如果教师提的问题空洞干瘪,或是哗众取宠,让学生做简单的“问答游戏”,表面上看起来课堂上举手的人很多,其实是简单化了学生的思维,让学生一味地从文字上找答案,根本谈不上发展学生的智力。
下面笔者结合自己在语文教学中的体会,对此谈一些粗浅的看法。
一、审时度势,精心设计听老教师谈及工作经验以及在自己的教学工作中,我们发现,课堂提问常存在以下几种不足:1.提问的时机掌握不准。
有的教师提出问题后,没有给学生独立思索的时间;有的甚至先叫起学生,再问问题,学生答不准就反复追问,浪费了不少时间。
2.提问的质量低而偏。
有的教师提问,答案即在问题之中,无须学生回答,缺乏启发性;有的提问零乱无序,没有逻辑层次,缺乏设计;有的问题本身矛盾,脱离学生现有的知识和经验。
3.提问的目标不明确,盲目性、随意性较大,经常问“是不是”、“对不对”等问题,课堂环节松懈,学生缺乏学习兴趣,教学效果较差。
久而久之使学生视老师提问为畏途,或兴趣缺乏。
教师在没有吃透教材的基础上去上课,也经常会存在这样的问题。
面对这样的形式,在课前认真备课,吃透教材、精心设计问题的作用就不言而喻了。
二、以“度”为准,化难为易《学记》中说:“善问者如攻坚木,先其易者,后其节目。
”课堂提问要难易适中,教师要把握好课堂提问的“度”。
教师设计课堂提问要能激发学生积极思维,教师所提的问题应符合学生实际的认知水平和想象能力。
有位教育家说得好:“要把知识的果实放在让学生跳一跳才能够得着的位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语文课堂提问初探
摘要:问题设置和课堂提问是语文课堂教学中最常用、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本文在强调认识课堂提问重要性的基础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侧重探讨语文课堂提问的基本原则、课堂提问艺术和途径,认为问题设置的质量和课堂提问的艺术可以直接影响语文课堂教
学质量。
采用问题教学法,认真研究语文课堂提问的艺术问题,能够有效地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关键词:初中语文课堂提问艺术
陶行知先生说,教学的艺术全在于如何恰当地提出问题和巧妙地引导学生回答问题。
思维心理学还告诉我们,思维是从研究问题开始的,学生学习过程实际上是一个不断地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因此教师应当注重问题设置的质量和讲究课堂提问的艺术技巧。
问题教学法就是以指导学生自主学习为着力点,以问题为主线组织学科课堂教学的一种方法。
它通常包括指导预习、问题教学、设问学习、简洁转新四个步骤。
采用问题教学法的关键在于课堂的提问,好的提问,能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调动和拓展学生的思维,它的重要性也就日益彰显。
一、对课堂提问的认识
(一)课堂提问的重要性
在新一轮的课堂教学改革中,课堂提问的使用率也已大大地提高了,因此有必要认识课堂提问的重要性。
1.富有技巧的提问能够有效地引起学生的注意
上课时,我们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学生注意力涣散,思想不集中,容易被一些与上课无关的事情所吸引。
这时,富有技巧的提问,就可以引起学生的注意,使学生保持高昂的情绪,还可以将无意注意诱导到有意注意中来,实现有意注意与无意注意的结合。
2.富有技巧的提问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现代教学论研究指出,从本质上讲,感知不是学习产生的根本原因,产生学习欲的根本原因是问题。
没有问题也就难以诱发和激起学生的求知欲,高质量的问题设置和富有技巧的课堂提问,能触及学生的心理,使学生产生疑虑之情、困惑之感,进而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相关知识,顺利地解决问题。
3.富有技巧的提问能够诱导学生展开定向思维
思维是从问题开始的,富有技巧的提问可以促使学生的思维按“启动──定向──活跃──收拢”的方式进行,对学生思维活动的发展具有导向作用。
如在理解《老山界》一文的中心思想即课文表现了红军战士怎样的品质时,可把握文末一句话:“老山界是我长征中第一座难走的山”,抓住其中的“难”字,把它分解成几个小问题:①“难”表现在什么地方?②红军战士又是怎样对待困难的?
教师通过引导学生思考,深入课文,辅以师生之间积极主动的讨论,展开定向思维,学生就会水到渠成地归纳出本文的中心。
(二)课堂提问的基本原则
课堂提问对我们组织教学具有重要作用,它还是调动学生阅读、思考、积极主动获取知识、发展智能的重要教学法手段。
但教学中,往往又会出现“满堂问”的弊端,为此,笔者认为还应注意课堂提问的技巧性,使我们的课堂提问更为科学有效而富有艺术韵味。
1.课堂提问要新奇有趣以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望
首要的问题是课堂提问必须在保证教学质量的基础上注意新颖性,具有趣味性。
只有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推动他们去钻研课文。
当学生寻求到答案以后,就会为获得新知识和能力而激动、振奋,为探索和创造的成功感到愉快。
孔子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激发兴趣是提问的第一要素。
课堂教学中,提问就必须有一定的特异性,以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望。
2.问题要难易适度,有启发性
启发性原则要求教师所设计的问题要有一定的思考价值,能调动学生的主动性,集中他们的注意力,引导他们生动活泼的学习,使他们经过自己的独立思考,对知识融会贯通,从而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这就要求教师要精心设计问题,而设计问题的关键之处在于提出的问题要难易适中,
二、课堂提问的尝试
问题教学是课堂教学中最常用、最有效的形式之一,研究表明,提问的艺术和问题的质量可以直接影响到课堂教学的效果。
阅读教学全在于如何恰当地提出问题和巧妙引导学生作答。
那么,如何精设巧问,才能使得思考和回答问题不再是学生精神上的负担,而是
一种身心上的欢乐和享受呢?
1.巧选角度,变中求异
提问要尽量避免概念化、一般化的老生常谈,不能总在段落大意、中心思想、写作特点上绕圈子,而应该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历史与现实相结合,书本与生活相结合,注意采用比较新颖的说法,从新的角度巧妙切入,使问题富有形象性、启发性,以激起学生的兴趣,引导他们进行积极的思维活动。
如在教《晏子使楚》时,先创设一个情境,假如你是晏子,正面临楚王的诬蔑:齐人固善盗乎?然后提问:“你是晏子,那么你将如何反驳楚王呢?”学生们各抒已见后,教师再说明晏子对楚王的反驳,通过学生们的回答与晏子的反驳两相比较,分析总结出晏子是一个怎样的人。
这样显然比直接问《晏子使楚》表现了什么,晏子是一个怎样的人更能引起学生思维的兴趣,也更加深了学生的印象。
2.疑于无疑,平中出奇
有些课文的内容看似意蕴平平,处于无疑的境地,教师就要善于激疑,引起学生探讨课文的微言大义,体会作者的匠心独运。
如教《济南的冬天》时,可以问:济南的冬天总的特点是什么?作者是如何写的?这一提问即可引导学生深入的思考,最终明白了这是作者通过对冬天的北平、伦敦、热带的天气特点与济南的天气特点相对比,以此烘托出济南的冬天响亮、温情的特点。
这是曲折行文的一种写作方法,也表达了作者对济南的冬天的热爱、赞美之情。
3.利用矛盾,激发疑问
对立的事物都是互相排斥的,人们碰到这种情况时,容易引起思考,学习也是如此。
教师在提问式教学中可以抓住课文本身的矛盾,抓住学生理解课文过程中产生的种种矛盾,引导学生开动脑筋。
如《本命年的回想》文中有这么两句话:“小米、玉米糁儿、红豆、红薯、红枣、栗子熬成的腊八粥,占全了色、味、香,盛在碗里令人赏心悦目,舍不得吃。
可是吃起来却又没有个够,不愿放下筷子。
”教师可以提出:既然“舍不得吃”,却又“吃起来却又没有个够”,两者是否矛盾?这一问题引起学生的注意。
学生通过思索会明白:“舍不得吃”是因为腊八粥太珍贵、太可爱、太好吃,出于珍惜、俭约、好日子要细水长流的心理,从而舍不得吃它;“吃起来却又没有个够”也是因为“太好吃”──吃起来就忘了其它,怎么吃也不过瘾,吃了还想吃。
这两句话看似矛盾,其实一点也不矛盾,它们是统一的。
这种写法使人感到真实可爱,富于情趣。
学生弄懂了这两个句子,就能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当然,上述课堂提问的艺术并非是孤立的,单独存在的,一堂课并非只是运用其中的一种方法,更多的是多种方法的综合运用、互相渗透。
这就需要教师对问题教学法有更深的理解,努力掌握,灵活运用这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
总之,课堂提问是语文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环节,它贯穿于课堂教学的始终,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的成败。
因此,我们要大力提倡采用问题教学法进行语文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