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化给水初步设计说明
给水工程初步设计文件组成及深度
给水工程初步设计文件组成及深度一、设计说明书(一)概述1.设计依据设计任务书(计划任务书)、设计委托书、资源报告(可行性研究)及选厂报告等的批准机关、文号、日期、批准的主要内容,设计委托单位的主要要求。
2.主要设计资料资料名称、来源、编制单位及日期(除有关资料外,一般包括水源利用、用电协议、卫生防疫部门的意见书等)。
3.城市概况及自然条件目前城市现状和规划发展,概述地形、地貌、工程地质、水文地质、地震烈度、气象、水文、环境污染等有关情况。
4.现有给水工程概况现有水源(包括工业自备水源),净水厂、管网等设施的利用程度、供水能力、实际供水量、水质、水压、生活用水量标准、普及率及存在问题。
(二)设计概要1.总体设计(1)工程规模根据设计任务书确定近、远期用水量,选用的生活用水量标准,工业耗水量标准,日变化系数,时变化系数等。
确定取水枢纽的规模,增压泵站,输水管(渠)道规模,水厂(或净水厂)规模。
(2)水质及水压要求生活用水及工业用水的水质要求,达到水质要求的措施及论证。
生活用水、工业用水及消防时的水压要求。
(3)水源选择提出当地各种水源情况,包括地面水、地下水的水文、水文地质资料、水质资料、卫生防护条件、水资源利用分配情况等。
通过水源方案论证和技术经济比较,确定给水水源。
(4)给水系统选择根据总体规划、建设周期、自然条件结合现有给水设施,提出方案进行比较,从技术经济和耗用能源、主要材料等全面权衡,论证方案的合理性和先进性,择优选择推荐方案,列出方案的系统示意图。
(5)输水线路选择水源距净水厂距离较远时,对输水线路选线、管径(断面)、条数、管渠材料、设置加压泵站级数的方案做技术经济比较,选择推荐方案的理由,列出线路方案示意图。
2.取水构筑物设计阐述地面水取水枢纽、进水构筑物或地下水水源地、取水井的设计原则及方案比较,并说明各个构筑物的结构类型、设计数据、基本尺寸、设备选型、台数与性能、运行要求、起吊设施和卫生防护措施等。
非常详细的给排水专业施工图设计说明文本
设备专业施工图设计说明给排水专业施工图设计说明目录第一章总则1.1. 工程设计依据1.2. 工程概况1.3. 设计原则1.4. 设计范围1.5. 定义1.6. 设计协调1.7. 图纸标注单位说明第二章制图说明2.1. 建筑分区说明2.2. 图纸编号说明2.3. 图纸比例说明2.4. 设备编号说明2.5. 系统、立管、空调风口、电动风阀及自控阀等编号说明第三章初步设计说明3.1. 室外管线3.2. 给水排水3.2.1 给水3.2.1.1 生活给水3.2.1.2 消防给水3.2.1.3 生活饮用水系统3.2.1.4 其它给水3.2.2 中水3.2.3 排水3.3. 空调、采暖、通风3.3.1 设计参数及设计标准3.3.2 室内负荷计算总量3.3.3 空调采暖方案3.3.4 空调冷热源3.3.5 空调采暖冷热水系统3.3.6 室内气流组织3.3.7 通风系统3.4. 动力3.5. 自动监控要求3.6. 建筑能耗计量3.7. 消防设计专篇3.7.1 消防用水量3.7.2 消防储水池3.7.3 室外消火栓系统3.7.4 室内消火栓系统3.7.5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3.7.5.1 湿式系统及预作用式系统3.7.5.2 大空间智能型主动喷水灭火系统3.7.6 机械加压送风防烟系统3.7.7 机械排烟系统3.7.8 空调通风系统防火措施3.7.9 其他防火系统3.8 环保设计专篇3.8.1 噪声控制3.8.2 室内环境3.8.3 污水处理3.8.4 废气排放3.9 卫生防疫专篇3.10 节水设计专篇3.11 节能设计专篇第四章施工说明4.1. 管材及做法4.2. 保温材料及做法4.3. 阀门配件及做法4.4. 系统工作压力、试验压力4.5. 防腐、冲洗4.6. 支吊架4.7. 其它第一章总则1.1 工程设计依据:本工程设计执行国家现行建筑设计规范、规程、标准、通用图集及建设部、郑州市有关规定,主要包括(但不限于):设备专业施工图设计说明设备专业施工图设计说明工程设计依据-标准图、通用图集(一)设备专业施工图设计说明工程设计依据-标准图、通用图集(二)设备专业施工图设计说明1.2 工程概况―商业‖ 项目位于河南。
初步设计说明书
主要依据的国家现行建设法规、规范:1) 建造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2) 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3) 民用建造设计通则 GB5035 2 - 2 0 0 54) 建造设计防火规范GB50 0 16-200 65) 住宅建造规范GB50368-20056) 住宅设计规范GB 5 0096- 20 117) 夏热冬暖地区居住建造节能设计标准 J GJ75—20038) 广西壮族自治区居住建造节能设计标准 D B45/221-2022工程设计有关文件:1) 广西罗城县开辟整体规划2) 项目土地使用书3) 罗城县建设与规划委员会关于该项目的规划设计条件4) 甲方提供的规划红线图5) 其它设计依据本地区气象条件和工程地质条件:1) 气象条件2) 工程地质条件1)本工程为罗城仫佬族自治县2 013 年矿区改造工程。
(建设地点位于原罗城矿务局原机修厂内)。
2)用地范围: (东西)长约227。
50 m, (南北)长约217。
70 m。
四周道路均为规划城市道路。
1)建设规模和项目组成本工程净总用地面积 2 4 2 36.81 m²(包括公租房),由12栋住宅楼组成, 其中一栋为公租房.总建造面积4146 4。
49m²,本项目住宅户数共 800 套。
2)设计范围本次初步设计内容包括建造、结构、给排水、建造电气的方案设计,以及规划的平面、道路及室外管网等设计,同时包括内装修设计。
1) 建设单位提供规划及建造利用的意见。
2) 建设单位提供的地形图、用地范围图.3) 建设地点的水文、气象、地质、用地范围有关情况等资料。
4) 建设地点城市规划、环境保护,市政工程,绿化美化等有关要求。
5) 建设地点有关给水、排水及供电情况。
6) 建造、水、电暖通等专业提供的设计资料及要求.本设计以人的活动为中心,充分协调景观、环境、实用技术等方面的相互关系,发挥创造力,深入细致的考虑建造户型的空间组合利用,旨在创造高品质的人居环境,适艺应现代生活需求。
给排水制图标准+给排水设计制图规范
给水排水制图标准1 总则1.0.1 为了统一给水排水专业制图规则,保证制图质量,提高制图效率,做到图面清晰、简明,符合设计、施工、存档的要求,适应工程建设的需要,制定本标准。
I.0.2 本标准适用于下列制图方式绘制的图样:1 手工制图;2 计算机制图。
1.0.3 本标准适用于给水排水专业的下列工程制图:1 新建、改建、扩建工程的各阶段设计图、竣工图;2 总平面设计图、竣工图;3 原有建筑物,构筑物、总平面图的实测图;4 通用设计图、标准设计图。
1.0.4 给水排水专业制图,除应遵守本标准外,还应符合《房屋建筑制图统一标准》(GB/T50001-2001)以及国家现行的有关强制性标准的规定。
2 一般规定2.1 图线2.1.1 图线的宽度b,应根据图纸的类别、比例和复杂程度,按《房屋建筑制图统一标准》中第3.0.1条的规定选用。
线宽b宜为0.7或1.0mm。
2.1.2 给水排水专业制图,常用的各种线型宜符合表2.1_2的规定。
2.2 比例1.2.1 给水排水专业制图常用的比例,宜符合表2.2.1的规定。
2.2.2 在管道纵断面图中.可根据需要对纵向与横向采用不同的组合比例。
2.2.3 在建筑给排水轴侧图中,如局部表达有困难时,该处可不按比例绘制。
2.2.4 水处理流程图、水处理高程图和建筑给排水系统原理图均不按比例绘制。
2.3 标高2.3.1 标高符号及一般标注方法应符合《房屋建筑制图统一标准》中第10.8节的规定。
2.3.2 室内工程应标注相对标高;室外工程宜标注绝对标高;当无绝对标高资料时可标注相对标高,但应与总图专业一致。
2.3.3 压力管道应标注管中心标高;沟渠和重力流管道宜标注沟(管)内底标高。
2.3.4 在下列部位应标注标高:1 沟渠和重力流管道的起讫点、转角点、连接点、变坡点、变尺寸(管径)点及交叉点;2 压力流管道中的标高控制点;3 管道穿外墙,剪力墙和构筑物的壁及底板等处;4 不同水位线处;5 构筑物和土建部分的相关标高。
供水工程初步设计说明
供水工程初步设计说明XX 县XXXX供水工程初步设计说明1综合说明XX县XXXX供水工程位于XX县城西北25 公里处,该项目涉及XX 乡的XX 村、景村、洛城村、关村、豆村、西沟村、程家塬村、后沟塬村8 个行政村,现状人口7740人,饮水不安全人口6148 人,设计供水人口8136人。
我院受XX县水利局委托,按照《陕西省村镇供水工程初步设计要点》,编制了XX县XXXX供水工程初步设计。
XXXX供水工程由水库取水工程、原水输水管道工程、水厂工程、配水干管、配水支管网及进户工程五部分组成。
供水水源为地表水,由原XX水库供水。
其中,修建取水构筑物1 处,埋设原水输水管道4公里,新建水厂1处,埋设φ160U-PVC给水管道942米,埋设φ125U-PVC给水管2000米,埋设φ110钢管2100米,埋设φ110U-PVC 给水管道605 米,埋设φ 90U-PVC给水管道1784 米,埋设φ 75U-PVC给水管2685 米,埋设φ63U-PVC给水管道8002 米,埋设φ 50U-PVC给水管道26082 米。
设计供水规模600m3/d ,工程概算总投资526.25 万元,综合水价2.50 元/m3。
该项目实施后,将彻底解决XX乡8 个行政村的供水紧张局面,极大改善XX乡特别是XX5个行政村的居民生活和XX乡的基础设施条件,将对XX乡新农村建设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
2工程概况2.1自然概况XX县XX乡位于XX县城西北边陲,距县城25km,西面、北面环山,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全乡总人口约7740 人,辖8 个行政村,总面积70.49 平方公里。
项目区内有小(二)型水库1 座,位于北申家河流域上游,属千河一级支流,渭河二级支流。
XX水库总库容56.5 万m3,均质土坝,有效库容45万m3,淤积高程1139.0 米,正常蓄水位1161.5 米,坝顶长105 米,坝高30 米,坝顶高程1165.0 米,放水工程为卧管,右岸开敞式溢洪道,属Ⅴ等小⑵型工程。
给水排水初步设计说明 -完整版
2.2.1 设计依据一、本工程设计任务书;二、已批准的方案设计文件;三、国家现行设计规范、规程。
主要有:《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 50015—2003)《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J 13—86)97版《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J 14—87)97版《建筑中水设计规范》(GB 50336—2002)《人民防空地下室设计规范》(GB 50038—94)等;四、建设单位提供的建筑周围市政条件资料;五、建筑及有关工种提供的条件图及设计资料。
2.2.2 工程概况与设计范围一、本工程建设用地_____万㎡,总建筑面积_____万㎡,室外绿化面积_____万㎡。
地上有_____组建筑,包括:(给出个建筑类型、面积、建筑设计高度)。
二、本设计包括项目:建筑红线内的给排水工程和消防灭火工程。
三、中水机房、净水机房、厨房、游泳池及机房、洗衣机房、绿化、水景喷泉、气体管道消防由专业承包商根据本专业提供的技术参数和要求进行设计、安装和调试,其设计经我院审定。
2.2.3 给水系统一、给水用水量给水用水量明细表详见2.2.3-1本建筑最高日总用水量_____m³/d。
最高时用水量_____m³/d。
二、水源:1.供水水源为城市自来水。
根据甲方提供的本建筑物周围的给水管网现状,拟从用地_____侧_____路DN_____给水管和_____侧_____路DN_____给水管各接出一根DN_____给水管进入用地红线,经总水表后围绕本建筑物形成室外给水环网,环管管径DN_____。
各单位建筑的入户管从室外给水环管上接出。
市政供水压力为_____MPa。
2.供水水源为自备深水井。
三、室内管网系统根据建筑高度、水源条件、防二次污染、节能和供水安全原则,供水系统设计如下:1.管网系统竖向分区的压力控制参数为:各区最不利点的出水压力不小于_____MPa,最低用水点最大静水压力(0流量状态)不大于_____MPa。
灌溉设计说明
灌溉设计说明1、初步设计批复意见的执行情况本项目设计根据豫发改设计[2009]1265号文件"关于国道107线郑州段改建工程初步设计的批复"意见同时根据实际情况结合郑州市城市规划局"关于国道107线郑州段改建工程路基标准横断面形式的函",本项目为平原微丘区一级公路,全线按双向十车道一级公路技术标准设计,设计速度100公里/小时,路基宽60米6+20+8+20+6,灌溉设计范围为8米宽的中央花坛。
、路侧两边各6米宽的边花坛及迎宾大道互通区,2、灌溉设计依据2.1、《城市道路绿化规划与设计规范》(CJJ75-97)2.2、《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规范》(GB50288-99)2.3、《建筑给水聚丙烯管道PPR工程技术规程》[GBJ16-87(2001年版)]2.4、《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50013-2006)3、具体设计为了方便后期苗木的维护,增加苗木的成活率,在本设计中考虑采用浇灌系统,浇灌管道采用PP-R冷水管,在中央花坛和边花坛中间隔50米设置一个洒水口,以方便取水。
4、施工图注意事项4.1.图中尺寸所注除注明外均以米计。
4.2、本绿化灌溉供水水源,除在郑东新区和金开区K15到K19公里段,采用陈三桥污水处理厂处理的中水供给灌溉。
其它路段打井取浅层水供给。
井位分布分别为K1+083、K2+702、K3+778、K6+640、K8+128、K9+580、K11+990、K14+660、K19+515、K21+938、K24+335、K27+995、K29+215、K30+715、K35+140、K36+840、K39+660、AK42+100。
共打井18座。
4.3、图中灌溉给水干管位距道路绿化带边缘石0.6米。
如遇特殊施工时可加以适当调整。
灌溉给水管道在绿化带埋深不小于0.7米.4.4、管材:本图灌溉给水管采用PP-R管1.0MPA,热熔粘接;埋深0.8 米.水表井与同时设计给水管连接处及井内取水管均采用无缝钢管,钢管或钢制管件应做IPN高分子内外防腐,管(件)内壁为普通级防腐,一层底漆、二层面漆; 外部为加强级防腐,一层底漆、二层玻璃纤维布、三层面漆;在硬化道路下的过路灌溉给水管包括后增设开口位置处外加钢制套管保护,钢套管采用无缝钢管,管径比灌溉给水管至少大两级。
给排水初步设计说明42807
给排水初步设计说明6.1 设计依据●∙∙∙∙∙∙∙∙∙《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03)●∙∙∙∙∙∙∙∙∙《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50013—2006)●∙∙∙∙∙∙∙∙∙《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50140—2005)●∙∙∙∙∙∙∙∙∙甲方提供相关资料6.2工程概况(略)本工程现有西二道及环河西路接入两根DN200给水管,厂区内DN200环状布置,室外消火栓6座。
污水DN200及雨水DN400排放口各一处,位于西二道。
室内给水管供原有卫生间、厨房及淋浴间枝状供水,燃气热水炉一套,为淋浴提供热水。
两根DN100接入室内,DN100消火栓管道成环状。
消火栓为SN65,保证室内同时两股水柱到达。
室内污水排入室外污水管网,经化粪池处理后排入市政污水管网。
6.3 设计范围6.3.1.室外给排水管网根据工程室内改扩建情况进行局部增加和改造。
增加新增地界的室外雨水排放系统。
6.3.2.室内给排水包括:1,扩建WEAVING线及FILTER线车间卫生间给排水设计。
2,改建餐厅厨房实验室及卫生间更衣淋浴间给排水设计。
6.3.3.消防:1.室内消防增加5处消火栓,改动4处。
2.新增地界增加一座室外消火栓。
6.4 建筑室外给水设计6.4.1水源本项目厂区内原有DN200环状给水干管,分别接自西二道和环河西道市政给水管网。
厂区内枝状接往厂房内各用水点。
供水压力为0.24MPa,生活及消防用水均有保障。
6.4.2 给水方式本工程给水系统采用生产、生活和消防合用给水管道系统。
管道沿厂区主干道成环状布置,并从市政管网接两根DN200引入管与厂区环状干管相连,可确保本工程生产和消防用水量要求。
6.4.3水质及用水量市政给水水质符合国标《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479-2006),可以满足普通生产、生活及消防用水的水质要求。
绿化给水初步设计说明
绿化给水初步设计说明绿化给水系统是指利用给水系统供水路线按照一定的设计标准和要求为经网络和水的排放服务的一种系统。
其主要功能是为建筑物、园林绿化、公共设施等提供所需的水源供给,同时也起到美化环境、改善生态和调节气候的作用。
下面是绿化给水初步设计说明。
一、设计原则1.绿化给水应考虑供水量和使用率,保证水源的充分供应和使用效率。
2.根据绿化区域的特点,选择适合的供水方式和设备,减少水资源的浪费和损耗。
3.考虑绿化区域的排水情况,合理设计排水系统,避免水浸现象的发生。
4.针对绿化区域的植物生长需求,合理设置灌溉设备和喷淋方式,提高绿化效果。
5.保证绿化给水设备的可靠性和耐用性,减少维护和更换的频率。
二、绿化给水系统的组成1.水源设备:根据绿化区域的需水量确定水源设备的类型和规模,可以选择自来水供应、地下水供应或者雨水收集系统。
2.输水管道:选择适合的输水管道材料和规格,确保水资源的顺利输送和供应。
同时需要考虑管道的防锈和防腐处理,延长使用寿命。
3.供水设备:包括水泵、水箱、调压阀等设备。
根据绿化区域的需求和水压情况选择合适的供水设备,保证供水量和供水压力的稳定。
4.灌溉设备:根据绿化区域的特点,选择合适的灌溉设备,可以选择喷头、滴灌等方式,提高灌溉效果,降低水的浪费。
5.排水系统:根据绿化区域的排水情况,设计合理的排水系统,避免积水和水浸现象的发生。
可以选择雨水收集系统,将雨水利用起来,减少排水压力。
三、设计步骤1.确定绿化区域的需水量和用水用途:通过对绿化区域的面积、植物种类和生长需求的调查,确定绿化区域的需水量和用水用途。
2.设计供水设备和输水管道:根据绿化区域的需水量和用水用途,设计合适的供水设备和输水管道,确保水源的充足供应和顺畅输送。
3.设计供水设备和灌溉设备:根据绿化区域的特点和需求,选择合适的供水设备和灌溉设备,确保植物的生长需求得到满足。
4.设计排水系统:根据绿化区域的排水情况,设计合理的排水系统,避免积水和水浸现象的发生,保证绿化区域的正常使用。
实验学校配套市政道路给水工程设计说明
给水工程设计说明一、设计依据1.1、设计依据1:500带状地形图:道路专业设计图:设计委托书。
1.2、设计采用的规范标准1)《室外给水设计标准》(GB50013-2018)2)《城镇给水排水技术规范》(GB50788-2012)。
3)《给水排水工程管道结构设计规范》(GB50332-2002)4)《水及燃气用球墨铸铁管管件和附件》(GB/T13295-2019),《〈水及燃气用球墨铸铁管、管件和附件>国家标准第1号修改单》(GB"13295-20IWXG1-2021)5)《给水排水工程构筑物结构设计规范》(GB50069—2002)6)《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2008)7)《给水排水构筑物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I41-2008)8)《消防给水及消火栓系统技术规范》(GB50974-2014)9)《给水排水工程埋地钢管管道结构设计规程》(CECSI41:2002)10)《埋地钢质管道阴极保护技术规范》(GB/T21448-2008)11)《室外给水排水和燃气热力工程抗震设计规范》GB5∞32-2∞312)成都市城乡建设委员会《成都市城乡建设委员会关于城市道路各类设施设计、建设技术导则》2011.613)四川省(区域性)地方标准《球墨铸铁可调试防沉降检查井盖》DB510l00rΓ203-201614)《成都石室中学东部新区实验学校配套市政道路工程岩土工程勘察报告》中国建筑西南勘察设计研窕院有限公司2022.121.3、初步设计审查意见执行情况:1)给水说明中采用地下式消火栓,部分道路工程量表为地上式。
执行情况:消火栓采用地下式消火栓:1、管线位置本工程为成都石室中学东部新区实验学校配套市政道路给水工程设计。
本次设计共计4条道路,给水管道平面位置如下:学达路:位于道路南侧,距道路中线12m处。
修远路:位于道路北侧,距道路中线7.1m处。
文昌路:位于道路北侧,距道路中线7m处。
给水工程初步设计方案
给水工程初步设计方案一、项目背景随着城市人口的增加和经济的发展,城市给水工程建设也日益重要。
本项目位于某市新建的开发区,是一个新建的城市发展项目,该区域将成为该市的新城市中心,需要一个完善的给水工程系统来保障居民生活和城市运行。
为此,本文将对该项目进行初步的给水工程设计方案进行探讨。
二、项目概况1. 项目名称:某市新建开发区给水工程设计方案2. 项目地点:某市新建开发区3. 项目规模:涵盖整个新建开发区范围内的给水系统设计4. 项目目的:为新建开发区提供稳定可靠的给水供应,满足城市发展需求三、设计内容1. 分析用水需求:通过对新建开发区的人口规模、居民及工商业用水需求进行调查和分析,确定未来给水工程的设计依据。
2. 水源选择:选择适合的水源,包括地下水、水库水和引江引河水等,根据水源的特点确定供水方案。
3. 给水管网设计:根据新建开发区的地形地貌和建筑结构,设计合理的给水管网,保证水流的畅通和供水的稳定性。
4. 设备选择:选择合适的给水设备,包括水泵、水箱、阀门等,确保设备的质量和性能符合需要。
5. 建立紧急应对机制:为了保证给水系统的安全和稳定,需要建立完善的紧急应对机制,包括故障应急处理、水质监测等。
四、水源选择在确定给水工程设计方案时,首先需要选择合适的水源。
考虑到新建开发区的地理位置和周边环境,本文建议选择地下水和水库水作为主要水源。
1. 地下水:地下水是一种相对稳定的水源,水质较好。
通过开采地下水,可以保障给水系统的供水稳定性,并且可以减少水源运输和处理的成本。
2. 水库水:考虑到新建开发区周边地区的自然水体资源,可以选择水库水作为辅助水源。
通过建设引水工程,将水库水引入新建开发区,可以增加给水系统的供水量,保障城市发展需求。
五、给水管网设计1. 给水管道布局:根据新建开发区的地形地貌和建筑结构,确定合理的给水管道布局。
管道应沿着主要道路和建筑物的布局,使得水流畅通,方便供水。
2. 管道材料选择:给水管道的材料应选择防腐蚀、耐压力和寿命长的材料,一般可以选择钢管、塑料管等。
建筑工程 给排水专业初步设计详解
建筑工程给排水专业初步设计详解01-主要工作任务“被取消”的初步设计为简化审批流程、加快项目进程,对于民用建筑工程,当有关主管部门在初步设计阶段没有审查要求,且合同中没有做初步设计的约定时,可在方案设计审批后直接进入施工图设计。
单从形式上看,似乎民用建筑工程项目在通过方案设计审批之后就可以直接进行施工图设计,而实际上,虽然没有行政层面的审批,对一些技术要求较高的复杂项目或有外资背景的建设项目来说,初步设计仍是不可或缺的一环。
初步设计主要任务初步设计阶段的主旨是让项目从方案阶段平稳过渡到施工图设计,机电专业做为一个整体,应同步完成下述主要任务:1、落实并解决方案阶段提出的设计重点、难点,若方案有变更或调整,跟进调整;2、对有关政府部门及市政配套公司所提供的有关主要机电系统部分的设计信息进行整理与合并,落实市政管线接驳(容量、接驳口位置、标高等)情况。
澄清各审批部门及市政配套公司所提的意见,判断各相关市政供应单位如供电、供水、燃气、供热、通信等的管线供应方案,并协助业主同相关部门进行协商,以期得到最有利于项目的市政条件;3、将有关政府部门及公共配套公司制定的政策/法规要求,融入机电系统设计之中;4、解答业主、地方政府部门及公共配套公司提出的疑问,在业主向市政单位申请市政供给的过程中,从技术角度给予相关协助;5、针对绿建、海绵、卫生、环评等认证要求,澄清并解决政府部门提出的问题,协助业主获得批准文件;6、根据业主所批准的方案设计,研究并落实可行的机电系统,以改善成本效益,安装施工工序,系统耐久性等;7、计算各系统基本要求,提供用电负荷、供热及供冷负荷、水量计算表等,并向建筑师提供充分的机电系统部分的信息数据,以备建筑师做出初步设计安排;8、根据业主所批准的方案设计对平面布置进一步深化,包括但不仅限于落实机房所占空间、位置、主要设备荷载及运输通道、机电主管道路由;9、提供对建筑外观有影响的设置在室外、屋顶的设备,与建筑师共同制定美化、遮挡方案;10、对地下室、首层、标准层及其他净高控制严格且管道复杂的区域提供净高分析,优化机电管道设计;11、结合室外场地设计,确认覆土深度、降板区域,提供室外管线综合图并予以分析评估,优化室外管线设计;12、协助造价顾问制作成本估算,对技术方案开展价值工程,予以优化技术方案直至满足业主成本要求的控制;13、与相关顾问配合、协调,参加本项目所有与机电有关的会议(包含电话会议)及定期现场会议并提供会议纪要;14、与设计院进行交底,解释有关的机电系统技术问题,以便设计院顺利完成随后的工作。
给排水初步设计说明模板
给排水初步设计说明模板第五章给水排水工程设计5.1工程概况8、1、本项目位于//////////,设计为1栋地上2层的综合楼。
项目总建筑面积1780㎡,建筑密度20.60%,容积率0.41,绿地率35% 5.2设计范围给排水工程设计内容主要是小区内外给排水系统及建筑内的给排水系统。
5.3设计依据1、《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03 )(2009年版);2、《住宅建筑规范》(GB50368-2005);3、《住宅设计规范》(GB50096-2011);4、《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50013-2006);5、《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2014年版);6、《消防给水及消火栓系统技术规范》(GB50974-2014);7、《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 8、《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50140-2005); 9、《民用建筑节水设计标准》(GB50555-2010);10、《民用建筑太阳能热水系统应用技术规范》(GB50364-2005); 11、《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 12、《二次供水工程技术规程》(CJJ140-2010); 13、《城镇给水排水技术规范》(GB50788-2012); 14、《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规范》(GB50289-98);15、《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给水排水》(2009年版); 16、《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节能专篇》(2007年版); 17、甲方提供的设计资料、现状图等。
5.4给水工程 5.4.1供水概况给水水源将///////的市政给水管,给水管径为DN150。
水压0.30Mpa,水质符合现行的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可满足小区生活及消防用水需求。
室内采用上行下给枝状供水至各用水点。
5.4.2最高日用水量根据《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 50013-2006)的规定,小区用水量包括公共建筑用水量、绿化用水量、道路广场用水量、管网漏失和未预见用水量等。
公园供水工程施工方案
公园供水工程施工方案一、工程概述公园供水工程是指在城市公园内进行供水设施建设和改造,保障公园内绿地、花坛、喷泉等景观和设施的正常用水。
公园供水工程包括管网建设、设备安装、水质调试等多个方面,是为了提升公园绿化效果和游客体验而进行的重要工程。
本文以某市一座大型综合公园供水工程为例,对工程施工方案进行详细介绍。
二、工程背景某市X公园是一座位于市中心的大型综合公园,占地面积达1000亩,内设有大片草坪、彩色花坛、游乐设施、喷泉等多种景观和设施。
然而,由于公园供水设施老化和供水压力不足,导致部分区域的绿化植物生长缓慢,花坛管理困难,且游客的饮水、洗手等需求无法满足。
因此,市政府决定对X公园进行供水工程改造,以提升公园内绿化水景的观赏性和游客体验。
三、工程内容1. 供水管网改造:对公园内部的供水管网进行更新改造,包括更新老旧管道、增加管道支线、调整管网布局等,以提高供水压力和水质。
同时,根据景观和设施的分布情况,合理规划管网布局,确保各区域的供水充足可靠。
2. 景观喷泉供水系统改造:对公园内的景观喷泉进行供水系统改造,包括增加水泵设备、升级管道系统、优化水质调节设施等,以提高喷泉效果和观赏性。
同时,针对喷泉的景观设计和使用场景,设计合理的供水方案和循环水处理系统,以保障喷泉的运行效果和水质。
3. 绿地灌溉系统建设:对公园内的大片草坪和植物景观进行灌溉系统建设,包括分区域设置喷头、增设水泵站、铺设输水管网等,以实现全面的自动化和精细化灌溉。
同时,根据植物的需水量和生长环境,进行合理的灌溉时间和水源配置,保障植物的生长和景观的维护。
4. 饮水点设施改造:在公园内设置多个饮水点,包括饮水亭、公共饮水机等,确保游客的饮水安全和便利。
同时,为了避免浪费和污染,选择耐用、易清洁的设备,并采取合理的冷却和净化手段,以保障饮水的品质。
四、施工方案1. 施工准备:在开工之前,需对公园内的供水设施和用水需求进行全面的调查和评估,了解现有设施的状况和使用情况,以确定施工的具体目标和方向。
某工程给排水初步设计说明图样
某工程给排水初步设计说明图样5.1 设计依据5.1.1 ××××开发公司关于本工程的设计任务书、设计要求和该公司提供的有关资料。
5.1.2 ××××开发公司提供的本工程周围都市市政管道概况资料。
5.1.3 国家现行的设计规范、规程。
1 《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032 《住宅设计规范》GB50096-1999(2003年版)3 《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J13-86(1997年版)4 《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14-87(1997年版)5 《二次供水设施卫生规范》GB17051-19976 《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2001年版)7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50084-20018 《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J140-90(1997年版)9 《汽车库、修理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GB50067-975.1.4 本项目建筑、结构、采暖空调、电气和总图等专业提供的作业条件图和设计资料。
5.2 工程概况5.2.1 本工程位于北京市××区×××中路北侧现有居住区内的空地上。
5.2.2 本工程由一栋高层综合楼和一栋机械停车库组成。
规划用地面积为3600m2,其中综合楼总建筑面积22128.752m,其中地下为3188.552m,建筑檐口(女儿墙)高度73.50m;机械停车库总面积320m2,高度6.0m。
5.2.3 综合楼由地下二层设备机房及库房、地下一层超市、地上一至二层商场、三至四层办公室及五层至二十三层住宅等四部分组成;机械停车库为单层建筑。
5.3 设计范畴5.3.1 本工程红线以内室外和室内给水排水及消防系统由本院设计。
5.3.2 本工程水表井与都市给水管的连接管段和最末一座检查井与都市污水管及雨水管的连接管等,由都市有关部门负责设计。
初步设计说明(新)
[设计文件目录1.初步设计总说明2.总平面3.建筑初步设计《4.结构初步设计5.电气初步设计6.给水排水初步设计7.节能初步设计.8.环境保护说明9.投资概算】》—1. 初步设计总说明:工程设计的主要依据1.1.1主要设计依据1)《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2008年2)《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规划●建筑2009年3)《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20054)《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5)《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房屋建筑部分)6)《住宅设计规范》GB50096-1999 2003年版/7)《屋面工程技术规范》GB50345-20048)《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50176-939)《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0510)《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134-2001 J116-2001 11)《湖南省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J 43/001-2004 J10410-2004 12)《永州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13)其他现行的国家及地方各项相关规范、规程1.1.2 工程设计有关文件》1)本工程建设主管部门对本工程可行性报告的批复文件2)永州市建设规划部门对总体规划的批复文件3)建设单位所提的设计任务书4)永州市规划局提供的《永州市监所管理中心红线图及地形图》5)规划部门核发的坐标通知书6)永州市岩土工程有限公司提供岩土工程勘察报告7)有关市政部门的意见和要求文件(文件号)8)建设单位有关本次项目设计及修改的发文、函件、会议纪要等文件:9)建设单位与我院签订的设计合同1.1.3 本地区气象条件和工程地质条件1)气象条件最热月平均温度℃极端最高温度℃最冷月平均温度℃极端最低温度℃夏季主导风向东南风夏季平均风速s冬季主导风向西北风冬季平均风速s常年平均降雨量1500mm 日(小时)最大降雨量;最大积雪深度最大冻土深度宁远县地处亚热带地区,气温温暖湿润,日照充足,雨量充沛,四季分明。
国家体育场场地给排水初步设计简介
当造访者步行在缓缓隆起的国家体育场基座平 台, 穿过由结构元素相互支撑而编织成的 “鸟巢” 进 入内场时, 看到的是下沉式比赛场。场地标高比基 座低 $ % & ’, 比市政道路低 ( ’, 且高于与场地直接 相通的 " 层地面 " % ) ’。下沉比赛场与看台共同组 成了一个碗状结构。拉近了观众与运动员之间的距 离, 为观众提供了舒适、 优秀的视觉感受和极佳的观 赏气氛。它将调动观众的兴奋情绪, 并使运动员超 水平发挥。基座北侧是热身场地, 运动员在此进行 赛前热身, 经过专用通道进入比赛场。 ! 场地给排水的设计理念 (""& 北京奥运会主体育场的草坪场地是国际 一流水准的场地。要求草坪和场地结构设计先进, 施工工艺严格, 完全符合国际赛事标准。除了场地 本身具有良好的透水性、 透气性、 防病害能力, 使得 草坪长势良好以外。功能优良、 使用可靠的草坪喷 灌系统和负压强制快速排水系统是草坪场地设计贯 彻 “科技奥运” 设计理念的措施之一。 北京地区年降雨量约 )$" * $"" ’’, 而年蒸发 量达 ! ("" ’’, 且降雨集中在 + * & 月, 年降雨量的 $", * &", 集中在这两个月。重现期 ) 年的降雨量 可达 !## ’’ - .。降雨时空分布不均, 在大部分干旱 时节里, 要求灌溉系统精准地工作, 既节约宝贵的水 资源, 又能使草坪得到及时、 适量的灌溉。在雨季 里, 排水系统应迅速地排走大雨、 暴雨的积水, 使比 赛顺利进行。 " 场地草坪的喷灌系统
越大, 越易引起土层板结。负压强制快速排水系统 推荐盲管浅埋深, 密间距。一般一级管埋深 # $ %& ’ 二级管埋深 # $ ( ’ # $ *& ), 管间距为 ! ’ & ) # $ ( ), (见图 ") 。在设计时, 要根据实际条件, 如降雨量、 强度、 土质及排水标准, 综合考虑工程效果、 经济因 素, 确定具体的管间距。一级、 二级管需设有 !+ ’ 以满足启动真空泵前的重力自流要 &+ 的 坡 度, 求。 对于自然重力排水系统来说, 只有一级盲管, 盲管直接接入内环沟。盲管排水是在土层入渗过 程中形成的, 而土层需要有一定的含水率, 一般管 间距 & ’ "& ) , 埋深 # $ ( ’ # $ , ) , 管径为 !" "## , 见图 ! 。 考虑到国家体育场比赛场地有雨中比赛的可 能, 采用了负压强制快速排水系统; 室外热身场为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绿化给水初步设计说明
(一)设计依据:
1) 建设单位提供的本工程有关资料;
2) 景观专业提供的景观、绿化施工图设计图;
3)《室外给水设计规范》 GB50013-2006
4)《室外排水设计规范》 GB50014-2006(2011版)
5)《给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268-2008
6)《喷灌工程技术规范》 GB/T50085-2007
7)《埋地硬聚乙烯给水管道工程技术规程》 CJJ101-2004
8)《给水排水工程管道结构设计规范》 GB50332-2002
9)《市政公用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2013年版)》建质【2013】57号
10)《园林绿地灌溉技术规程》 CECS243:2008
11) 其他相关的国家设计规范、规程、标准。
(二)设计原则
1) 力求使管道长度最短。
2) 存在地面坡度时,干管应尽量顺坡布置,支管最好与等高线平行。
3) 干管应尽量与主风向平行。
4) 充分考虑地块形状,力争使支管长度一致,规格统一。
5) 尽量使管线顺畅,减少折点,避免锐角相交。
6) 避免穿越乔、灌木根区,减小对植物的伤害,方便管线维修。
7) 尽量减少控制井和泄水井的数量。
8) 尽量将阀门井、泄水井布置在绿地周边。
(三)设计范围:
1) 本次设计范围包括景观工程范围内的绿化自动灌溉系统。
2) 绿化用水水表井至总给水管之间的管道由市政有关部门负责设计。
(四)工程地质勘察报告:
1) 场地为自重湿陷性黄土场地,湿陷性等级综合评定为Ⅱ级(中等湿陷)。
2) 工程区抗震设防烈度为七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三组。
3) 场地标准冻深为。
(五)绿化自动灌溉系统设计:
1) 设计绿化灌溉水源为市政给水,要求绿化给水供水压力为;若日后采用其它水源,水质应达到《城市污水再生利用景观环境用水水质》(GB18921-2002)中绿化用水水质要求;若不符合要求,应增加必要的过滤措施。
2) 绿化灌溉用水定额(m2 d);
3) 绿化给水系统分区:
整个设计范围分为4个轮灌区域,每个轮灌区分为若干个轮灌组;各个轮灌区均由市政给水总管接出灌溉总管(管径DN100).每处轮灌区经水表井计量后,由阀门井人工手动控制每个轮灌组工作,轮灌区内最多可以1个轮灌组工作。
每个轮灌区内每隔25~35m设置快速取水阀,可进行人工补充灌溉,以消除灌溉盲点。
(六)管材、阀门、喷头及自动控制系统:
1) 绿化给水管:采用PE100室外给水管,公称压力,热熔焊接。
2) 阀门:
a.每个轮灌区在DN100绿化给水主管上设置绿化阀门井,手动控制该轮灌组;
b.市政供水点接出位置设水表井,表前设伸缩蝶阀,表后设止回阀,伸缩蝶阀等。
c.快速取水阀:
采用塑料制快速取水阀,阀体需带有阀扣,以防止异物进入堵塞。
须购置一定数量随之配套的取水阀钥匙和可旋转弯头,以方便养护人员工作时使用。
3) 塑料阀箱:
采用标准尺寸塑料阀箱。
选用带自锁功能的阀盖,以防止置于其内的取水阀被非工作人员破坏或偷窃。
4) 灌溉喷头:
a.选用TORO mini8和TORO S800地埋式旋转喷头,弹射高度为~。
b.喷头安装时,视喷头所在点的种植情况而定;
c.因各绿化带宽度不同,选配不同喷嘴,绿化带宽度与所用喷嘴对应表如下:
喷头安装于景观绿化带靠近人行道一侧,距道路侧石50cm处,喷头的安装高度视现场绿化施工情况而定:若喷头所在位置为草坪,则喷头上表面与绿化完成
面相平;若喷头所在位置为低矮花灌木,则喷头上表面应高于完成地面,但超出高度应小于10cm.
(七)管道敷设及埋深:
1) 管道敷设:
灌溉主管采用DN100的PE室外给水管;沿绿化带方向敷设.灌溉主管仅通过绿化阀门井与灌溉支管相连接;快速取水阀直接与灌溉主管连接;各灌溉支管距离绿化边线(管中心)。
管道沟槽底部应平整无杂物,管道基础应参照《湿陷性黄土地区给水排水管道基础及接口》中04S531-1-12做300mm厚土垫层+300mm厚3:7灰土垫+100mm厚中、粗砂基础+90°中、粗砂基础。
管线敷设均向泄水井找坡。
设计管线如和绿化种植及其他管线有冲突可适当调整。
2) 管道埋深:
绿化给水管道:除途中注明者外,灌溉主管,支管均敷设在当地冰冻线以下,管道平均覆土为米,如与其他管线交叉时,按相关规定处理,埋深不够或须穿车行道和交叉路口时,必须作外套镀锌钢管等保护处理,镀锌钢管须作涂沥青绝缘防腐处理。
(八)管道试压:
绿化给水管试验压力为。
试压方法应按《埋地硬聚乙烯给水管道工程技术规程》CJJ101-2004的规定执行。
(九).其它:
1) 冬季防冻:采用手动泄水方式。
手动泄水是一种操作简单,工作可靠的节水型防冻措施。
泄水点位于管网最低处,泄水控制范围内的所有管网均坡向泄水点。
在入冬之前最后一次灌溉后,养护人员应将管道内所有存水放空。
2) 防止回流:本系统以饮用水作为喷灌水源的自压型喷灌系统,为防止喷灌系统中的水倒流,污染饮用水源,在连接市政管网的水表前安装倒流防止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