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管理学引论名词解释

合集下载

公共管理学名词解释

公共管理学名词解释

贵州大学研究生复试公共管理学名词解释1公共管理学:公共管理是公共行政的一个分支,运用管理学、政治学、经济学等多学科理论与方法专门研究公共组织,是研究以政府行政组织为核心的各种公共组织管理公共事务的活动及其规律的学问。

2公共行政:公共行政可概括为国家行政组织或公共行政组织在宪法和有关法律的规定范围之内对国家和社会公共事务的管理活动.这个定义包含着“谁在管理”、“如何管理”、“管理什么”三个方面的:含义。

3行政管理:是运用国家权力对社会事务的一种管理活动。

也泛指一切企业、事业单位的行政事务管理工作。

最广义的:指一切社会组织、团体对有关事务的治理、管理和执行的社会活动。

广义的:指国家政治目标的执行,包括立法、行政、司法等。

狭义的:指国家行政机关对社会公共事务的管理,又称为公共行政。

4 公共政策:公共政策是公共权力机关经由政治过程所选择和制定的为解决公共问题、达成公共目标、以实现公共利益的方案。

5公共治理:是由开放的公共管理与广泛的公众参与二者整合而成的公域之治模式,具有治理主体多元化、治理依据多样化、治理方式多样化等典型特征。

6善治:就是使公共利益最大化的社会管理过程.善治的本质特征就在于它是政府与公民对公共生活的合作管理,是政治国家与公民社会的一种新颖关系,是两者的最佳状态.7政治行政二分法:行政与政治不同“行政管理的领域是一种事务性的领域它与政治领域的那种混乱和冲突相距甚远8公共选择理论:以现代经济学的基本假设为前提,依据自由的市场交换能使双方获利的经济学原理来分析政府的决策行为,民众的公共选择行为以及两者关系的理论学派。

9 新公共管理理论:以现代经济学为自己的理论基础,主张在政府等公共部门广泛采用私营部门成功的管理方法和竞争机制,重视公共服务的产出,强调文官对社会公众的响应力和政治敏感性,倡导在人员录用、任期、工资及其他人事行政环节上实行更加灵活、富有成效的管理。

10。

公共治理理论:关于不要求政府整天疲于应付,而希望政府有自知之明,做自己应做和能做的事;不强求自上而下、等级分明的社会秩序,而重视网络社会各种组织之间的平等对话的系统合作关系的一系列理论。

《公共管理学》重点总结

《公共管理学》重点总结

名词解释,简答,分析,论述。

第一章导论公共管理学:是运用管理学、政治学、经济学、法学、社会学、系统科学和政策分析学等多学科理论与方法研究公共组织,尤其是政府组织的管理活动及其规律的学科。

它是一个科际整合的交叉学科群,是以解决公共问题为导向的应用学科具有贴近实践和实际操作性的特点。

公共管理学研究对象:公共事物的管理过程及其规律公共管理的主体:公共部门公共管理的对象:公共事物公共管理的目的:维护公共利益,促进社会协调发展,提供公共服务公共管理的范围和内容:公共部门研究、公共管理过程研究、公共管理一般方法研究、公共管理外部环境研究等公共利益:公共管理的目标具有客观性和社会共享性公共事物:公共管理的客体公共事物是指涉及社会成员的公共利益、满足其共同需要、关系其整体利益的一系列活动,以及这些活动的最终结果。

具有社会性、公益性、非营利性和规模性公共权力:实现公共管理的前提公共权力是指公共机构处理公共事物的权力政府是凌驾于社会之上的公共机构新公共管理:政策的执行、公共服务的提供等职责可以转移至非政府公共部门甚至私人部门。

公共管理:是以政府为核心的公共部门整合社会的各种力量,广泛运用政治的、经济的、管理的、法律的方法,强化政府的治理能力,提升政府绩效和公共服务品质,从而实现公共的福利与公共利益。

公共行政与公共管理的关系:广义上,公共行政和公共管理二者的外延是相等的,都可以理解为公共部门对公共事物所进行的管理活动。

公共行政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上是指政府对自身事物的管理,广义上是指政府对包括自身事物在内的整个社会的管理。

宏观层面的公共管理,指的是政治学意义上的公共管理,即政治学所研究的国家治理或政治治理。

中观层面的公共管理是我们所谓纯粹意义上的公共管理,即与政治统治相分离的公共管理活动。

在政治/行政二分法(政治是国家意志的体现,行政是国家意识的执行)下,公共行政或公共管理都是公共部门管理的具体模式。

在微观层面上,公共管理重点是解决管理技术和方法问题,新公共管理更多地在这一范畴内体现出来。

公共管理名词解释和简答题

公共管理名词解释和简答题

公共管理名词解释和简答题第⼀章:公共管理导论名词解释:1,公共管理2,新公共管理简答论述:1,公共管理的性质2,公共管理学的性质3,公共管理与私部门管理的区别(超级重点)4,新公共管理的特征、要点5,现时代对公共管理的挑战(超级重点)第⼆章:公共管理者的⾓⾊与知能名词解释:1,公共管理者简答论述:1,公共管理者的特殊⾓⾊2,公共管理者的技能3,有效的公共管理者4,⾯向未来具有前瞻⼒的公共管理者第三章:公共部门的⾓⾊名词解释:1,公共部门2,政府失灵简答论述:1,从经济⾓度说明公共部门存在的意义2,政府治理⼯具的类型及其选择3,市场经济中政府的经济职能(超级重点)4,政府失灵的类型及其原因(超级重点)5,公共物品、服务的提供⽅式第四章:公共部门战略管理名词解释:1,战略管理简答论述:1,公共部门战略管理过程2,公共部门战略管理的正⾯效果及问题第五章:公共政策的设计、执⾏和评估名词解释:简答论述:1,公共政策的类型2,政策问题诊断的误差来源3,理性政策规划的基本步骤4,影响政策执⾏⼒的因素5,政策评估的⼀般标准第六章:公共组织理论名词解释:1,公共组织:狭义和⼴义2,学习型组织3,组织学习简答论述:1,传统科层组织的特点、弊端及其失效的原因(超级重点)2,公共组织的特性3,弹性化组织及其类型4,学习型组织的特征第七章:公共组织中的领导名词解释:1,领导2,转换型领导简答论述:1,领导的影响⽅式2,领导⽅式的两种划分3,领导权⼒的类型4,转换型领导的构成要素5,转换型领导的特质第⼋章:公务⼈⼒资源管理名词解释:1,⼈⼒资源管理2,⼯作⽣活质量简答论述:1,公共部门⼈⼒资源管理的战略⽬标(超级重点)2,现代公务⼈⼒资源管理发展的新趋势(超级重点)第九章:公共预算与财务管理2,设计计划预算制度3,政府会计简答论述:1,政府预算的功能2,⼏种预算制度的优缺点3,公共预算的原则,包括传统强调民主政治监督的原则以及提升⾏政绩效的预算原则4,政府财务报告的质量要求5,政府采购的⼀般原则6,政府采购的⽅式第⼗章:信息资源管理与电⼦化政府名词解释:1,电⼦化政府2,管理信息系统3,决策⽀持系统简答论述:1,中国电⼦化政府存在的发展、问题与前景(超级重点)第⼗⼀章:公共服务的绩效管理名词解释:1,绩效管理2,标杆管理简答论述:1,绩效管理的三个基本功能活动2,公共部门服务的绩效标准3,公共部门实施绩效管理的限制4,公共部门绩效管理成功的条件第⼗⼆章:公共管理的新策略名词解释:1,⾮营利组织2,全⾯质量管理3,⽬标管理简答论述:1,民营化的类型2,公共服务民营化的优点、限制3,⾮营利组织的功能4,公共服务的质量标准5,政府全⾯质量管理的推⾏步骤6,顾客导向带来的公共管理形态变⾰第⼗三章:公共管理中的责任与伦理名词解释:1,公共管理职业伦理简答论述:1,⾏政责任的内涵2,维持公共管理责任的困难3,公共管理职业伦理的内容4,公共管理职业伦理的实现途径5,公民参与公共管理的作⽤和途径第⼗四章:企业型政府与政府再造名词解释:1,政府再造2,企业型政府3,公共企业家简答论述:1,企业型政府的基本特征2,公共企业家的基本特征3,中国政府再造的缺陷4,中国政府再造的战略选择(超级重点)。

公共管理学名词

公共管理学名词
4.文官制:西方国家公务员制度亦称文官制度,在西方,国家公务员是指那些通过公开竞争考试,被政府择优录用、长期任职而又与内阁共进退的文职人员,故又称为“文官”。
第9章 公共财政管理
1.公共财政:是指仅为市场经济提供公共服务的政府分配行为,它是国家财政的一种具体存在形态。
2.公共财政管理:是公共部门为保证公共财政职能的履行,而对财政收支所进行的决策、管理、监督等活动的总和。
第1章 导论
1.公共行政:是指政府特别是执行机关为公众提供服务的活动,行政官员或行政人员在这种活动中主要是执行由别人(政治家)所制定的政策和法律。其关注的焦点是过程、程序以及将政策转变为实际的行动。
2.公共管理:是公共组织提供公共物品和服务的活动,它主要关注的不是过程、程序和遵照别人的指示办事以及内部取向。其关注的是结果和责任。
第5章 政府作用
1.政府失灵:是现代市场经济国家政府干预所产生的一种普遍现象,政府对市场的干预措施,在某种程度上弥补了市场缺陷,纠正了市场失灵,然而,政府本身的行为也有其内在的局限性,政府同样会失灵。
2.内部性:公共机构尤其是政府部门及其官员追求自身的组织目标或自身利益的现象被称为内部性。
3.寻租:是用较低的贿赂成本获得较高的收益或超额利润。
4.外在效应:又称外部性,它是指这样一种状况,即个人的效应函数或企业的成本函数不仅依存于自身所能控制的变量,而且依赖于其他人所能控制的变量,这种依存关系不受市场交易的影响。
第6章 公共政策
1.公共政策:是指国家(政府)执政党及其他政治团体在特定时期为实现一定的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目标所采取的政治行动或所规定的行为准则,它是一系列谋略、法令、措施、方法、条例等的总称。
4.职业伦理:是相对于社会群体关系以及特别事项而言的职业道德,其实质上就是责任与义务的表现。

公共管理学名词解释整理,约117个(张成福、王乐福)8P

公共管理学名词解释整理,约117个(张成福、王乐福)8P

公共管理学名词zhy张成福1.公共管理:公共管理是以政府为核心的公共部门整合各种社会力量,广泛运用政治的,经济的,管理的,法律的方法,强化政府的治理能力,提升政府绩效和公共服务品质,从而实现公共的福祉与公共利益。

公共管理作为公共行政和公共事务广大领域的一个组成部分,其重点在于将公共行政视为一门职业,而将公共管理者视为这一职业的实践者。

2.公共管理者:在现代民主国家,是经法定程序进入政府,担任政府公职,行使公权力,并从事公务管理的人员。

公共管理者,广义上包括民选的与任命的两大类,而任命的的公共管理者又可区分为政治任命人员以及经文官考试录取的常任文官或公务员。

3.POSDCRB:古利克提出的管理者角色,即计划planning,组织organizing,人事staffing,指挥directing,协调coordinating,报告reporting,预算budgeting。

4.前瞻思考:是指向前看;确认问题和机会;寻找重构问题的途径,促使负面向正面转化,开创新的管理道路;掌握、形成、寻找机会,以便不失时机。

5.由内而外的管理:是指保持与组织环境的关系,强化面对挑战和掌握机会的能力。

【由内而外的管理哲学:即脱逃自我中心,从他人或外在环境的观点来看组织问题,而非从自己组织内部去诠释外在问题。

】6.政府工具:又称政策工具、治理工具;是指政府将其实质目标转化为具体行动的路径和极致,政策工具乃是政府治理的核心,没有政策工具,便无法实现政府的目标。

7.所有制残缺:这个概念是由产权经济学家阿尔钦与卡塞尔提出的。

所有制的残缺可以理解为是对那些用来确定“完整的”所有制权利的一些私有权的删除。

权利之所以残缺,是因为一些代理者(如政府)活的了允许其他人改变所有制安排的权利。

国家干预管制是造成产权残缺的根源,管制导致所有权的残缺,所有权的残缺程度与管制的程度成正比。

8.市场的自由化:是指政府对已经存在的市场管制予以解除,让更多的参与者加入,使其充分竞争,让市场的供需法则能够充分运作。

公共管理学名词解释

公共管理学名词解释

公共管理学名词解释第一篇:公共管理学名词解释1.公共管理学2.行政3.管理4.公共行政5.公共管理6.公共部门7.政府8.公共物品9.治理10.善治11.P途径12.B途径13.公共管理学的经济学途径14.公共管理学研究的系统分析15.比较分析16.实验分析17.案例分析18.行政国家19.组织20.公共组织21.公共组织结构的管理层次22.管理幅度23.旁系组织24.首长制和委员制25.层级制和职能制26.集权制和分权制27.完整制和分离制28.组织授权29.组织冲突30.组织协调31.X理论32.Y理论33.公共组织环境34.公共组织生态环境35.组织变革36.政府再造37.学习型组织38.无缝隙组织39.治理40.全球治理41.新公共管理42.新公共服务模式43.政府间关系44.拉焦尔模式45.赖特模式46.罗斯构想47.松村岐夫模式48.罗茨模式49.个人物品50.自然垄断物品51.公共资源52.集体物品53.寻租54.政策科学55.公共政策56.政党57.利益集团58.思想库59.大众转播媒介60.网络1.绩效2.政府绩效3.政府绩效评估内涵4.绩效管理(工商管理和公共部门)5.伪评估模式6.正式评估模式7.决策理论评估模式8.公共部门人力资源9.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10.国家公务员制度11.公共部门人力资源开发12.公共部门人力资源开发的主要内容13.公共财政14.公共财政管理15.预算管理16.预算编制17.预算执行18.预算决算19.税收20.政府收费21.规费22.公债23.公债管理24.公共支出管理25.购买性支出26.政府采购27.社会保障支出28.财政补贴29.第三部门研究的主题30.第三部门的管理机制31.第三部门32.事业单位的投融资体制33.公共部门战略管理34.伦理问题35.伦理36.公共管理伦理37.行政体制伦理38.公共政策伦理39.行政良心40.责任41.公共责任42.“公共权力”动态过程的公共责任43.现阶段我国政府公共责任内涵44.政府工具研究的途径(工具主义过程主义权变主义建构主义)45.市场化工具46.工商管理技术47.社会化手段48.民营化49.用者付费50.合同外包51.特许经营52.凭单制53.分散决策54.放松管制55.产权交易56.内部市场57.全面质量管理58.目标管理59.绩效管理60.战略管理61.顾客导向62.标杆管理63.流程再造64.社区治理65.志愿者服务66.公私伙伴关系第二篇:公共管理学的名词解释1公共管理是以政府为核心的公共部门整合社会的各种力量,广泛运用政治的、经济的、管理的、法律的方法,强化政府的治理能力,提升政府绩效和公共服务品质,从而实现公共福祉与公共利益。

公共管理学名词解释

公共管理学名词解释

1.公共选择理论:(以布坎南为代表)“用经济学的理论、模型和方法研究政治和行政问题”。

公共选择理论是西方经济学和政治学的一个重要分支,横跨经济学和政治学两个领域,用经济学的概念和方法考察政治领域中的集体决策,特别是政府决策的问题。

2.企业家政府理论:是指用企业家的精神,以及企业的管理理念、模式、方法,来改革公共管理部门,重塑政府形象。

3.P途径来自于公共政策学院的"政策途径"B途径来自于商学院并受传统公共行政学影响的"商业途径"4.政府治理工具,又可称之为政策工具或政府工具,它是指政府将其实质目标转化为具体行动的路径和机制,政策工具是政府治理的核心,没有政策工具,就无法实现政府的目标。

5.民营化指由市场或民间部门参与公共服务的生产及输送的过程,即政府部门通过契约外包、业务分担、共同生产或解除管制等方式,将部分职能转由民间部门经营,唯政府须承担财政筹措、业务监督以及绩效成败的责任。

6.公私伙伴关系(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通常是指公共部门与私人部门为提供公共服务(主要是公用性基础设施建设)而通过正式的协议建立起来的一种长期合作伙伴关系,其中公共部门与私人部门互相取长补短,共担风险、共享收益。

(互动百科)7.多中心治理理论,是个人与机构、公共与私人共同解决公共事务的诸多方式的总和,它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

即构建政府、市场和社会三维框架下的多中心治理模式。

8.公共管理,是指以政府为核心、包括非政府公共部门在内的多元社会力量采取多种机制与形式,共同解决社会公共问题,处理国家和社会公共事务,满足社会公共需求,不断实现和增进公共利益的过程。

9.公共管理者,在现代民主国家,是经法定程序进入政府,担任政府公职,行使公共权力,并从事公务管理的公职人员,是受国家和公民的委托,行使公权力,负责运用资源并指挥公务人员,达成政府施政目标的人。

10.管理者角色管理者在工作中担当的角色:①人际关系方面:挂名首脑、领导者、联络人;②信息方面:运行监控者、信息传播者、发言人;③决策方面:企业家(创业者)、资源分配者、干扰处理者(消防员)、谈判者.公共管理者的特殊角色:执行与捍卫宪法的角色、人民受托者的角色、贤明少数的角色、平衡轮的角色、扮演分析者和教育者的角色。

03335《公共管理引论》

03335《公共管理引论》

03335《公共管理学》名词-选择-简答-论述一、名词解释:1、公共管理:是以政府为核心的公共部门整合社会的各种力量,广泛运用政治的、经济的、管理的、法律的方法,强化政府的治理能力,提升政府绩效和公共服务品质,从而实现公共的福祉与公共利益。

其重点在于将公共行政视为一门职业,而将公共管理者视为这一职业的实践者。

(性质看书4)2、新公共管理:以自利人为假设,基于公共选择代理人及其交易成本理论,以传统的管理注意和新泰罗主义为基点而发展起来的,其核心:强调经济价值的优越性、强调市场机能、强调大规模使用企业管理的哲学与技术、强调顾客导向的行政风格。

2、公共管理伦理:是公共管理主体作为特定的社会化角色在进行公共管理活动中的道德行为规范和准则。

公共管理伦理在相当程度上源于政府组织伦理和非政府组织伦理,并具有特定的内容构成。

3、外部经济:亦称外部利益。

是指某一经济活动或某一项目所产生的效益被与该项目无关的人所享有。

4、外部不经济:亦称外部损失成本。

是指某一企业的经济活动所造成的经济损失而企业并不承担外部成本的情况。

财政政策:政府把财政收支作为一种均衡要素加以利用,通过财政来实现经济稳定:维持充分的就业、物价稳定以及控制总需求以保持适当的增长率。

5、货币政策:一般来讲通过货币供应量的控制谋求经济稳定,实行的主体是中央银行,而不是政府。

6、战略:最早起源于军事领域,是一个组织的总目标,它涉及到一个时期内带动全局发展的方针、主要政策与任务。

6、战略管理:是管理者有意识的政策选择、发展能力、解释环境,以集中组织的努力,达成目标的行为,或者说,战略管理是制定、实施和评价组织能够达到目标的艺术或技术。

7、公共政策:是公共权威当局,为解决某项公共问题或满足某项公众需要,所选择的行动方案或不行动。

8、政策病理:就是政策分析者经常对错误的问题提出正确的解决方案,他原本以为解决了问题,实际上远离了问题的症结,从而导致政策方案的无效果。

公共管理学名词解释(精选)

公共管理学名词解释(精选)

公共管理学名词解释公共管理学是一门研究公共事务管理及相关理论的学科,旨在培养具备公共管理能力的专业人才,以推动政府服务的有效提供和社会管理的合理运行。

公共管理学涵盖了广泛的领域,包括政府机构运行、政策制定、公共服务提供、社会问题解决等方面。

以下是对公共管理学一些重要名词的解释:一、政策制定政策制定是指政府或其他组织制定的解决社会问题、引导社会发展的方针、目标和措施。

政策制定需要考虑到政府的权力、资源、利益及公众意愿等多个因素,并采取科学的决策方法来确定最佳的政策选择。

二、行政管理行政管理是指政府组织和运作中的管理活动,包括组织规划、人力资源管理、预算管理、绩效管理等方面。

行政管理旨在确保政府机构的高效运行,提高公共服务的质量和效率。

三、公共参与公共参与是指公民、社会组织以及其他利益相关者参与决策制定和公共事务管理的过程。

公共参与能够增强政府的决策合法性和民主性,提高政策的可接受性和执行效果。

四、社会公正社会公正是指社会资源的合理分配和社会利益的公平实现。

在公共管理领域,追求社会公正是政府管理者的首要责任,需要通过制定公平的政策和提供均等的公共服务来保障社会公众的权益。

五、绩效评估绩效评估是一种评估政府部门、组织或个人工作表现的方法。

通过定量或定性的指标来评估绩效,能够帮助管理者了解政策或项目的执行效果,提出改进建议,并加强组织的透明度和责任制。

六、政府改革政府改革是指对政府机构和行政管理方式进行系统性变革和创新的过程。

政府改革旨在提高政府治理能力,加强公共服务的提供和效能,促进社会进步和发展。

七、公共服务公共服务是政府为社会公众提供的一系列基本服务,包括教育、医疗、交通、环境保护等方面。

公共服务的提供需要注意服务质量、服务效率和资源配置的合理性,以满足社会公众的需求。

以上是对公共管理学一些重要名词的简要解释。

公共管理学作为一门涉及广泛领域的学科,通过研究与实践,为政府治理和公共服务的改善做出贡献,以推动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进步。

《公共管理》重点名词解释

《公共管理》重点名词解释

一、公共管理:公共行政中重视公共组织或非营利组织实施管理的技术与方法、重视公共项目与绩效管理、重视公共政策执行的理论派别与分支学科。

二、公共管理学:它是公共行政的一个分支学科,是研究以政府行政组织为核心的各种公共组织管理公共事务的活动及其技术、方法的学问。

三、公共组织:是以管理社会公共事务,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共利益为目的,拥有法定的或授予的公共权力的所有组织实体。

公共组织应包括政府与非营利组织。

四、非营利组织:是指不以营利为目的的组织,它的目标通常是支持或处理个人关心或者公众关注的议题或事件。

五、工作分析:通过系统全面的情报收集手段,提供相关工作的全面信息,以便组织进行改善管理效率。

六、电子政务:是指国家机关在政务活动中,全面应用现代信息技术、网络技术以及办公自动化技术等进行办公、管理和为社会提供公共服务的一种全新的管理模式。

广义电子政务的范畴,应包括所有国家机构在内;而狭义的电子政务主要包括直接承担管理国家公共事务、社会事务的各级行政机关。

七、公共财政管理:是指公共部门为保证公共财政职能的履行,而对财政收入所进行的决策、管理、监督等活动的总和。

八、公共预算:是指政府在每一财政年度经立法程序批准的全部公共收支计划,是存在于市场经济中并且与公共财政相适应的国家预算类型。

九、政府审计:指政府审计机关对会计账目进行独立检查,监督财政、财务收支真实、合法和效益的行为,其实质是对受托经济责任履行结果进行独立的监督。

十、公共管理监督:1.狭义的公共管理监督是指公共管理组织机关内部的监督。

2.广义的公共管理监督,即是指政党、行政机关、立法机关、司法机关、社会团体和公民等对公共管理组织机构及其工作人员的监督。

十一、公共危机:是在社会运行过程中,由于自然灾害、社会运行机制失灵而引发的,可能危及公共安全和正常秩序的危机事件。

十二、绩效管理:是指各级管理者和员工为了达到组织目标共同参与的绩效计划制定、绩效辅导沟通、绩效考核评价、绩效结果应用、绩效目标提升的持续循环过程,绩效管理的目的是持续提升个人、部门和组织的绩效。

公共管理学的名词解释讲课讲稿

公共管理学的名词解释讲课讲稿

1:公共管理:是以政府为核心的公共部门整合社会的各种力量,广泛运用政治的、经济的、管理的、法律的方法,强化政府的治理能力,提升政府绩效和公共服务品质,从而实现公共福祉与公共利益。

2:政府失灵:指由于政府机制存在的本质上的缺失,而无法使资源配置效率达到最佳的情形。

标杆管理:即追求卓越的管理模式,并将之学习转化,以提高组织绩效的管理工具。

3:企业型政府:系指有一群富有企业家精神的公共管理者组成,他们能够运用各种创新的策略,使原本僵化的官僚体制恢复活力,并有效运用资源提高政府的效率。

4:电子化政府:是指政府有效利用现代信息和通信技术,通过不同的信息服务设施,对政府机关、企业、社会组织和公民,在其更方便的时间、地点及方式下,提供自动化的信息及其他服务,从而构建一个有回应力、有效率、负责任、具有更高服务品质的政府。

5:公共部门:是指这样一种提供服务和产品的部门,其所提供服务和产品的范围与种类不是由消费者的直接愿望决定,而是由政府机构决定的,在民主社会,是由公民的代表来决定的。

战略管理:是管理者有意识的政策选择、发展能力、解释环境,以集中组织的努力,达成目标的行为,或者说,战略管理是制定、实施和评价组织能够达到目标的艺术或技术。

6:政府再造:是指政府改革将涉及改变国家与社会、政府与市场、政府与市民、政府与企业诸多关系的调整,设计政府治理的观念、结构、方式和方法的变革;及涉及政府内部组织、运作程序的调整,更涉及外部关系的调整。

7:公共管理伦理:是公共管理主体作为特定的社会化角色在进行公共管理活动中的道德行为规范和准则。

公共管理伦理在相当程度上源于政府组织伦理和非政府组织伦理,并具有特定的内容构成。

8:市场失灵:简单来讲,便是因市场缺陷而引起的资源配置的无效率。

包括两种情况:一是市场机制无法将社会资源予以有效配置,二是市场经济无法解决效率以外的非经济目标。

公共政策:是公共权威当局,为解决某项公共问题或满足某项公众需要,所选择的行动方案或不行动。

公共管理学引论名词解释

公共管理学引论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彼德现象:是指在等级制组织中,每位成员都将晋升到自己不能胜任的阶层。

新公共管理运动:一般是指从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首先由英国撒切内阁和美国里根政府开始的对公共部门组织和管理的彻底改革,其措施主要包括严格的成本控制、权力分散化、加强一线管理、运用市场机制的强化服务质量。

阿罗不可能性定理:只要超出三种以上的备选方案,就不存在一种可靠的机制将具有完备性与传递性的个人偏好转换为任命民主制度的社会偏好,因此,要建立一种与每个公民的偏好都一致的社会福利函数是不可能的。

代理成本:指的是对同一个管理者来说,当他对企业拥有部分所有权和他对企事业拥有所有权时相比企业所实现价值之间的差额。

企业外部的约束力量:一般指来自职业经理市场、资本市场和产品市场的竞争,通过这三种市场的竞争可以形成一种有效的代理人的声誉和人力资本价格的传递机制,从而形成对代理人机会主义行为的约束。

交易费用:是市场或组织运行过程中发生的费用。

交易费用分析:是在通常的技术、生产和分配费用的基础上,加上对在可替代的治理结构中计划、适应和监督任务完成所发生的费用的比较分析。

资产专用性:是指有些投资一旦形成某种资产就很难再重新配置使用,因为它们的转换成本很高,在重新配置中将遭受重大经济价值损失。

分为地理区位的专用性、人力资产的专用性和物理资产的专用性三类资产专用性。

通用性资产:是指资产可以很方便地转移到其他交易中去或者能被方便地处置掉而不会引起经济价值的重大损失。

创新:是指把一种从来没有过的关于生产要素的新组合引入生产体系。

企业创新: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组织和管理活动中应用新思想、新方法,建立新的生产函数或实现新的资源的配置方式的经济行为。

它包括技术创新和组织创新两种基本形式。

目标管理:指组织的最高领导层根据所要达到的总目标,然后层层分解和落实,要求下属各部门主管人员以至每一个员工根据上级制定的目标和保证措施,形成一个目标体系,并把目标完成情况作为各部门或个人考核的依据。

公共管理学引论

公共管理学引论

公共管理学引论1公共管理A定义:公共管理即通过依法运用公共权力,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来实现公共利益,同时接受公共监督。

公共管理是公共组织运用所拥有的公共权力,为有效地实现公共利益,对社会公共事务进行管理的社会活动。

公共管理包括公共和管理两个方面,公共是指公共管理的本质, 公共管理是以政府为核心的公共部门整合社会属性,它表明公共管理的本质是提供公共产品,管理社会公共事务,以满足社会公共需求;管理是指公共管理作为管理活动的一般属性,它表明公共管理是公共管理主体实施公共事务管理的一系列计划、组织、协调、控制等管理活动的总和。

B公共管理的公共属性:公共需求、公共产品、公共服务、公共事务、良好治理 C公共管理一般管理属性:a组织中的管理有三个基本要素:目标、协调和绩效b管理三种职能,即战略管理职能、内部管理职能和外部管理职能c公共管理具有管理的一般属性。

公共管理具有战略性、结果导向性和回应性。

D公共管理的基本特点:a公共管理是以政府为主的公共组织与其他社会组织一道共同管理公共事务,并通过制度创新和管理方式创新达到良好治理目标的管理活动。

b公共管理是一个整合性的概念,其根本特点是与时俱进,不断地适应社会公共需求增长与变化的趋势,为公民提供充足优质的公共服务与公共产品。

c公共管理不完全等同于政府管理,而意味着新治理,是一种多中心的新型治理模式,公共管理主体多元化是公共管理的基本特征d公共管理高度重视政府自身的改革与再造、高度重视公共事务管理的方式创新与制度创新。

e公共管理在公共部门公共性和民主性的前提下,适当借鉴市场机制和企业管理的具体手段与方式,以改革公共部门的动作机制,提高公共服务的质量与。

f公共管理重视协调与外部环境的关系,强调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采取战略管理方法来制度与实现公共管理目标。

g公共管理强调公平与效率、自主与责任的统一。

E公共管理的基本要素:公共管理的主体(主体除政府外,还包括非政府公共组织。

公共管理学名词解释

公共管理学名词解释

公共管理学名词解释公共管理学是一门研究公共部门组织与管理的学科。

它关注着政府和非营利组织在提供公共服务、管理公共资源以及应对公共问题和挑战方面的理论和实践。

下面将对公共管理学中常见的一些名词进行解释。

一、公共管理(Public Management)公共管理是指政府和非营利组织通过制定政策、实施法规、规划和组织资源,以提供公共服务并管理公共事务的过程。

公共管理涉及公共领域的政策制定、资源配置、组织管理、绩效评估等一系列活动,旨在提高公共部门的效率、效能和公正性。

二、政府治理(Governance)政府治理是指政府与社会各方在公共事务中的合作与协调。

它强调政府不再是单方面的决策者和执行者,而是与民间组织、市场机制以及公众进行互动和合作,共同解决公共问题。

政府治理推崇多元主体参与、信息透明、法治保障和有效的监督机制。

三、公共政策(Public Policy)公共政策是政府为解决公共问题而采取的行动方案和决策。

它是政府在特定的社会、经济和政治背景下,对问题进行界定、目标设定、资源配置和行动实施的过程。

公共政策的制定和实施需要考虑社会公众的需求、权益和利益,同时也受到政府自身的能力和资源限制所制约。

四、绩效管理(Performance Management)绩效管理是通过设定目标、制定评估标准、追踪和评估绩效,以及采取相应的激励和改进措施,来提高组织绩效的管理方法和过程。

在公共管理领域,绩效管理强调公共部门应该注重结果导向、客观评估和透明度,以实现公共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公共服务的质量提升。

五、公共选择理论(Public Choice Theory)公共选择理论是一种分析政府和公共部门行为的经济学理论。

它认为政府官员和公共机构在决策和行动中也是基于个人利益和理性选择的,需要考虑权衡成本和利益,以及政治激励和制约对行为的影响。

公共选择理论的应用能够帮助理解公共决策和政策形成的动机和机制。

六、公众参与(Public Participation)公众参与是指政府在制定决策和实施政策过程中,在合适的时间和领域,主动且有效地征求和利用公众的意见、建议和参与。

公共管理学03335

公共管理学03335

公共管理学引论—张钢绪论第一节、管理的基本内涵第二节、管理科学的基本假设第三节、公共部门、公共性与公共管理第四节、公共管理学的体系结构1.【识记】公共管理学的含义答:公共管理学是以公共部门管理活动、尤其是政府管理活动为研究对象的综合性应用学科.2.【领会】管理包括哪几个层面的含义答:1管理思想2.管理活动3.管理理论4.管理科学3.【识记】管理活动的定义是什么答:管理活动是指立基于明确的权威和分工之上的组织管理活动.4.【应用】-不同历史时期的组织管理活动有什么样的时代特征?答 1.19世纪末20世纪初,科学管理的典型特征是由泰勒提出来的,将管理活动界定为“确切的了解你希望工人干些什么?然后设法使他们用最好,最节约的方法完成它。

2.新的技术革命时期,当代管理学大师德鲁克则认为这个时代的主要特征是:管理是以一种绩效责任为基础的专业职能。

3.当代管理时期:当代管理学大师西蒙认为,管理就是决策.5. 【领会】组织中完整有效的管理活动有哪些基本构成要素?答 1.目标 2.协调 3.有效性。

6. 【识记】中国古代的管理思想在哪个时期最为丰富?主要的代表思想有哪些?答 1.中国古代的管理思想在先秦至汉代这一时期最为丰富,奠定了中国管理思想的基础。

2.具有代表性的管理思想主要来自于儒家\道家和法家。

7. 【识记】儒家管理思想的特点是什么?答关心人生、社会问题、在伦理道德方面建立了相当完整的思想体系,其中蕴涵着丰富的行政管理及人事管理思想.8. 【识记】道家管理思想的最高原则是无为。

9. 【识记】法家管理思想的特点是:以成文法或不成文法作为标准,以赏罚为手段进行管理,是法、术、势的结合集中体现。

10.【领会】西方管理思想的源头在哪里?主要的管理思想有哪些?答到古希腊和罗马。

1.古希腊昌以商业活动为主的社会生产方式和以城邦制为基础的社会组织方式。

2.罗马是以行政、立法和司法相分离的国家政治和行政体制。

11. 【识记】最早对国家行政管理的基本原则进行系统论述的哲学家是:柏拉图在《理想国》里提出来的。

公共管理学名词解释整理

公共管理学名词解释整理

公共管理学名词解释整理导论公共⾏政:政府特别是执⾏机关为公共提供服务的活动。

⾏政官员和⾏政⼈员主要执⾏由其他⼈(政治家)制定的政策和法律。

关注焦点是过程、程序及办公室的管理。

公共管理:公共组织提供公共服务与物品的活动。

更多关注结果和对结果的获得负个⼈责任。

公共部门:公共事务的管理者和公共物品的提供者。

⼴义上包括政府机构、公⽤事业、公共事业、⾮政府公⽤机构等部门。

狭义上指政府机构及依据政府决策产⽣的机构和部门。

公共物品:具有消费的⾮竞争性和⾮排他性、⾃然垄断性以及收费困难等特征的物品。

具有规模效益⼤的特点。

政府是提供此类物品的最佳⽅式。

中⼼城市:经济上有着重要地位起着重要作⽤,具有强⼤吸引能⼒、辐射能⼒和综合服务能⼒的城市。

⾏政国家:在资本主义三权分⽴的国家权⼒主体关系中,⾏政权⼒与活动扩张,具有制定和议会⽴法权⼒相当的⾏政命令和制定同法院判决权⼒相近的⾏政裁决权,⼤量直接管理和介⼊国家、社会事务,从⽽起到最活跃和最强有⼒国家作⽤的⼀种国家现象。

第⼀章组织:在⼀定的社会环境中,形成的具有共同⼼理意识,并为了实现某⼀⽬标⽽按⼀定⽅式联合起来的有机整体。

组织⽬标与⾏为是其本质性特征。

公共组织:⼴义——以管理社会公共事务、协调社会公共利益关系为⽬的的组织。

包括政府组织和第三部门组织。

狭义——国家机关组织。

管理层次:公共组织内部纵向的等级数。

管理幅度:⼀名管理者或⼀个组织有效管理的下级⼈员或单位、部门的数量。

(与管理层次在⼀定规模的组织内呈反⽐例)⾸长制:⾏政组织内法定最⾼决策权归⼀个⾏政⾸长执掌的组织体制(⼀长制/独任制)层次制:⾏政组织纵向分为若⼲层次,上下层业务性质相同,但有⾪属关系,业务范围由上往下逐层缩⼩的组织体制。

(分级制)职能制:⾏政组织横向依据不同的组织形式、职能⽽平等划分若⼲部门,每个部门所管业务内容不同,但是业务范围⼤⼩基本相同的组织体制(分职制)集权制:⾏政权⼒集中在上级组织,下级机关只有有限的权⼒,须依靠上级机关的指令办事的组织体制。

公共管理学名词解释

公共管理学名词解释

1.公共选择理论:(以布坎南为代表)“用经济学的理论、模型和方法研究政治和行政问题”。

公共选择理论是西方经济学和政治学的一个重要分支,横跨经济学和政治学两个领域,用经济学的概念和方法考察政治领域中的集体决策,特别是政府决策的问题。

2.企业家政府理论:是指用企业家的精神,以及企业的管理理念、模式、方法,来改革公共管理部门,重塑政府形象。

3.P途径来自于公共政策学院的"政策途径"B途径来自于商学院并受传统公共行政学影响的"商业途径"4.政府治理工具,又可称之为政策工具或政府工具,它是指政府将其实质目标转化为具体行动的路径和机制,政策工具是政府治理的核心,没有政策工具,就无法实现政府的目标。

5.民营化指由市场或民间部门参与公共服务的生产及输送的过程,即政府部门通过契约外包、业务分担、共同生产或解除管制等方式,将部分职能转由民间部门经营,唯政府须承担财政筹措、业务监督以及绩效成败的责任。

6.公私伙伴关系(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通常是指公共部门与私人部门为提供公共服务(主要是公用性基础设施建设)而通过正式的协议建立起来的一种长期合作伙伴关系,其中公共部门与私人部门互相取长补短,共担风险、共享收益。

(互动百科)7.多中心治理理论,是个人与机构、公共与私人共同解决公共事务的诸多方式的总和,它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

即构建政府、市场和社会三维框架下的多中心治理模式。

8.公共管理,是指以政府为核心、包括非政府公共部门在内的多元社会力量采取多种机制与形式,共同解决社会公共问题,处理国家和社会公共事务,满足社会公共需求,不断实现和增进公共利益的过程。

9.公共管理者,在现代民主国家,是经法定程序进入政府,担任政府公职,行使公共权力,并从事公务管理的公职人员,是受国家和公民的委托,行使公权力,负责运用资源并指挥公务人员,达成政府施政目标的人。

10.管理者角色管理者在工作中担当的角色:①人际关系方面:挂名首脑、领导者、联络人;②信息方面:运行监控者、信息传播者、发言人;③决策方面:企业家(创业者)、资源分配者、干扰处理者(消防员)、谈判者.公共管理者的特殊角色:执行与捍卫宪法的角色、人民受托者的角色、贤明少数的角色、平衡轮的角色、扮演分析者和教育者的角色。

公共管理引论

公共管理引论

一、名词解释:1公共性指超越个人和特定私人组织的特殊利直而追求社会共同利益,是公共利益的集中体现。

2非正式组织则是企业成员在共同工作过程中,由于抱有共同发趣和社会情感而形成的4有限理性是一种认识上的假定,假定人的动机是“欲合理,但只能有限的做到”这种与传统的“经济人”假设所含的超理性的确是区分开来,有限理性是管理人的属性,是指管理人“只能有限的收集、分析和处理信息”,但不意味着其非理性。

5激励因素是指那些能使员工产生积极的态度,使民工感到满意并产生激励作用的因素,激励因素包括成就感、成绩得到承认、挑战性工作、增加工作责任、成长和发展的机会等。

6甄选是一种预测行为,其没法预见聘用哪能一位申请者会确保工作成功,因此甄选活动的主要着眼点是减少作出错识拒绝和错误接受的可能性,提高作出正确决策的概率。

7决策集成即在对每位管理者的需求和职能范围进行识别后,得需求相互重叠的部分实施集成和共享,以便剔除宙余信息,减少重复信息,提高决策和控制的有效性。

简答:1盛尔逊和古德诺的政治与行政二分为公共行政范式奠定了理论基础,其归纳内容如下①政府由“政治”与“行政”两种过程构成,“行政”是其中一种单独的过程。

②行政研究应当建立在管理的基础上而非法律。

③关于“行政”的科子研究研究可遵循类似于物理子的普遍原则,行政研究可从艺术转变为一门学科。

④行政将成为现在政府的中心问题,运用行政科学可增进行政管理的效率。

作为公共行政范式的理论基础之一,“政治与行政二分”虽解决了行政系统的行政研究领域的独立性,但却没有解决行政系统应如何组织以让行政效率的问题2立于合理——合法权力智商的科层制组织,应按一下原则来构建和运作:①知识性原则。

这是对科层制组织中的部门划分,职位设计,及其相应权力基础的一个其中要求②职业化原则。

这是对科层制组织中行行驶管理人员资格的一个基本要求。

③人格化原则。

是对公职人们在科层制组织中所从事的活动及其性质的一个基本要求,也是将科层制组织与其他基于传统型权力货魅力型权力的组织区别开的一个重要原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名词解释
彼德现象:是指在等级制组织中,每位成员都将晋升到自己不能胜任的阶层。

新公共管理运动:一般是指从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首先由英国撒切内阁和美国里根政府开始的对公共部门组织和管理的彻底改革,其措施主要包括严格的成本控制、
权力分散化、加强一线管理、运用市场机制的强化服务质量。

阿罗不可能性定理:只要超出三种以上的备选方案,就不存在一种可靠的机制将具有完备性与传递性的个人偏好转换为任命民主制度的社会偏好,因此,要建立一种与每个
公民的偏好都一致的社会福利函数是不可能的。

代理成本:指的是对同一个管理者来说,当他对企业拥有部分所有权和他对企事业拥有所有权时相比企业所实现价值之间的差额。

企业外部的约束力量:一般指来自职业经理市场、资本市场和产品市场的竞争,通过这三种市场的竞争可以形成一种有效的代理人的声誉和人力资本价格的传递机制,从而
形成对代理人机会主义行为的约束。

交易费用:是市场或组织运行过程中发生的费用。

交易费用分析:是在通常的技术、生产和分配费用的基础上,加上对在可替代的治理结构中计划、适应和监督任务完成所发生的费用的比较分析。

资产专用性:是指有些投资一旦形成某种资产就很难再重新配置使用,因为它们的转换成本很高,在重新配置中将遭受重大经济价值损失。

分为地理区位的专用性、人力资
产的专用性和物理资产的专用性三类资产专用性。

通用性资产:是指资产可以很方便地转移到其他交易中去或者能被方便地处置掉而不会引起经济价值的重大损失。

创新:是指把一种从来没有过的关于生产要素的新组合引入生产体系。

企业创新: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组织和管理活动中应用新思想、新方法,建立新的生产函数或实现新的资源的配置方式的经济行为。

它包括技术创新和组织创新两种基
本形式。

目标管理:指组织的最高领导层根据所要达到的总目标,然后层层分解和落实,要求下属各部门主管人员以至每一个员工根据上级制定的目标和保证措施,形成一个目标体
系,并把目标完成情况作为各部门或个人考核的依据。

保健因素:是指那些保证员工完成工作的基本条件,它不能够对员工直到激励作用,只能避免人们产生不满意。

激励因素:是指那些能够使员工产生积极的态度、使员工感到满意、并产生激励作用的因素。

行政国家:由沃尔多提出来的,指的首先是一种国家公共行政职能现象,其次是一种国家公共权力现象,同时也是一种公共事务管理现象。

公共产品:指的是这样一种产品,即每个人消费这种产品不会导致别人对该产品消费的减少。

信息不对称:是指交往或交易当事人的一方拥有自讨苦吃交易密切相关的信息,另一方则没有,从而造成交往或交易的结果可能会由于拥有信息一方的机会主义行为而明
显不等于缺乏信息一方的局面。

外部性:是指一个人的行为对旁观者福利的影响。

组织间网络:是指与某个特定的公共组织有着密切相互作用关系的其他各类组织间所构成的一个对该公共组织具有直接影响的小环境。

一般环境(也叫宏观环境):泛指一切对某个特定公共组织的结构和行为可能产生直接可间接影响的因素或力量。

管制机构:是指对于组织活动依法拥有控制权的外在机构。

确定性:是指环境的状况是已知的,环境未来的变化是可以预知的,人们完全把握了环境运
行的规律,能够获得有关环境历史、现状和未来的完全信息。

风险:是指人们虽然能够部分地把握环境的现状,但是环境的未来变化确实难以完全预知的,人们只能获取环境未来变化的各种可能性的概率。

不确定性:是指人们既无从把握环境的规律,又没有关于环境未来变化可能性的概率知识。

复杂性程度:是指组织环境中的要素数量及组织所拥有的与这些要素相关的知识广度。

利益集团:是指一种独立于政府之外,但又与政府具有紧密联系,并企图影响公共政策的较为稳定的组织或组织的联合体。

政策团体:是不同利益集团及其他相关组织在特定政策制定和实施过程中所结成的伙伴关系。

SWOT分析方法:是由安德鲁斯提出来的一个著名的综合性战略分析框架。

S指组织内部的优势,W指组织内部的劣势,O指组织外部环境中存在的机会,T指组织外部环
境中存在的威胁。

企业组织的内部条件:是指企业所拥有的资源和能力。

企业能力:是指以整合的方式,通过组织活动过程来配置资源以实现预期目标的活动。

组织结构:就是一个正式的有意形成的职务结构可职位结构,包含复杂性、正规化和集权化三个维度。

组织结构设计依据:指在组织结构设计过程中必须予以考虑的因素。

职权:指的是管理职位所固有的发布命令和希望命令得到执行的权力,它总是与一定的职位相联系。

招聘:是根据岗位设计和职务分析的信息,安置、确定和吸引有能力的人员的活动。

分为内部招聘、外部招聘和混合招聘。

解聘:是依据人力资源规划中表明的超员领域,减少组织的劳动力的活动。

信息管理:是指通过一种及时、准确、有效的方式来收集、存储、综合、比较、分析和传播组织内外部信息,以便实现有效的组织管理。

管理信息系统(MIS):简单地说就是基于信息技术的信息采集和转换处理系统,它是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综合发展的产物。

电子化政府:是指在政府内部行政电子化与自动化的基础上,有效利用网络等现代信息和通讯技术,连接政府各单位以及各资料库,进一步对各系统进行整合,并建立电子
化、化以及网络化的政府信息系统。

平衡记分法:是一种针对组织超越传统财务指标的组织绩效测量体系(包括财务角度、顾客角度、内部业务角度、创新和学习角度四套指标)。

信息技术:是指计算机硬件、软件和外部设备以及相关服务,它包括提供数据交流服务和软件运用的网络。

治理:是发生于公共部门复杂网络关系中的活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