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单体建筑平面布局
古建筑辞典图解——开间
古建筑辞典图解——开间间古建筑空间概念。
早在我国殷商时期的盘龙城宫殿遗址,已经使用柱子构架房屋内部空间,但由于柱子的纵架排列和横架列很不整齐,这时作为建筑上的“间”的意义尚未形成。
到目前为止,“间”有三方面的解释。
一、抽象概念例如《洛阳伽蓝记》中记载“僧房楼观一千余间”:杜甫诗中“安得广厦千万间”等,泛指房屋数量。
二、四柱概念,例如《清式营造则例》:“凡在四柱之中的面积都称为间……”三、间椽概念,以面阔几间进深几椽表述“间”的概念,是在《营造法式》中明确的,其实,唐代已经使用椽衡量建筑规模,例如《新唐书·车服志》载:“……王公之居不施重栱、藻井。
三品堂五间九架……”明间古建筑单体平面布局,又称“当心间”,是构成单体建筑的基本单位,位于两次间的正中位置,按照建筑习俗,明间一般比其他各间略大。
古人将“明间”设为家庭议事的空间,汉以后奇数开间布局渐多,“明间”也因此出现,偶数开间的布局,则无“明间”设置。
通常“明间”面阔宽于其他开间。
次间古建筑单体平面布局,位于明间的两侧,两梢间之间,当单体建筑为多开间时,“次间”则为多个。
“次间”的宽度,一般窄于明间。
梢间也写作“稍间”。
古建筑单体建筑开间,位于次间两侧,因此,有“梢间”的建筑,其单体建筑开间,至少为面阔开间五间的布局。
明清时期一般于“梢间”位置不开窗,为砖墙封闭做法,早期建筑则有开窗的实例。
尽间古建筑面阔方向的最后一间,其特点:一、唐宋及以前的“尽间”面阔宽度,存在明显窄于次间与明间的做法,宋以后的“尽间”多与次间相同;二、“尽间”只作为建筑主体部分的开间,与廊柱形成的空间无关;三、现存古建筑“尽间”的山面由山墙封护。
太和殿为重檐庑殿顶,3层汉白玉台基,采用金龙和玺彩画,开间11间,形制极高。
单体建筑标准层平面布局的分类
进深一般较小,在采取连排式平面布置中立面外观较单调。
六、T字型
T字型平面较多应用于小高层住宅,平面亦有变化,多为一梯三户。
优点:
平面变化丰富,立面较工字型更为活泼,能兼顾各户厅房有较好的朝向。
缺点:
与工字型平面对比,土地使用率不高,使用率偏小,分摊面积较多。
七、一字型
一字型平面较多应用于一梯二户住宅,在小高层与低层住宅中均有采用。
优点:
该平面在所有住宅平面中最有利于朝向通风的一种,平面使用率很高,一般用于低容积率的I类住宅小区。
单体建筑标准层平面布局的分类
目前单体建筑的标准层平面布局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井字型
这是早期高层住宅最常见的一种平面布局方式,一般为一梯八户,多用于中档楼盘。
优点:
1、布局紧凑,柱网整齐,对裙楼及地下室布置有利。住宅的实用率较高。
2、可联体拼接,便于设计与施工。
缺点:
1、较难解决厅的开阳问题,饭厅多为采光不足。
2、实用率更高,而且能较好地解决“井字型”户型朝向悬殊的问题。
缺点:
由于普遍用于小高层,土地使用率较低,立面效果一般。
五、风车型
风车型平面较多应用于小高层住宅,平面亦变化,多为一梯四户或五户。
优点:
平面变化丰富,立面较工字型更为活泼,能兼顾各户厅房有较好的朝向,使用率较高。
缺点:
多应用于点式住宅,土地使用率不高。
2、各户的朝向分配极为不均,造成同层不同朝向的户型,而且价格相差较大。
3、各户之间视线干扰较多,立面变化少。
二、蝶型
蝶形平面是“井字型”平面的变型。从平面形式看比较活跃、有变化,多为一梯八户。使用剪力墙结构。近期在一些中高档楼盘中应用较多。
中国古代建筑的风格特点
中国古代建筑的风格特点1、中国古建筑以木材、砖瓦为主要建筑材料,以木构架结构为主要的结构方式。
中国古建筑以木构架结构为主要的结构方式,由此创造出独特风格的各种平面和外观。
木构结构大体可分为抬梁式、穿斗式、井干式,以抬梁式采用最为普遍。
抬梁式结构是沿房屋进深在柱础上立柱,柱上架梁,梁上重叠数层瓜柱和梁,再于最上层梁上立脊瓜柱,组成一组屋架。
平行的两组构架之间用横向的枋联结于柱的上端,在各层梁头与脊瓜柱上安置檩,以联系构架与承载屋面。
檩间架椽子,构成屋顶的骨架。
2、中国古代建筑的平面布局具有一种简明的组织规律。
就是以“间”为单位构成单座建筑,再以单座建筑组成庭院,进而以庭院为单元,组成各种形式的组群。
就单体建筑而言,以长方形平面最为普遍。
此外,还有圆形、正方形、十字形等几何形状平面。
就整体而言,重要建筑大都采用均衡对称的方式,以庭院为单元,沿着纵轴线与横轴线进行设计,借助于建筑群体的有机组合和烘托,使主体建筑显得格外宏伟壮丽。
民居及风景园林则采用了“因天时,就地利”的灵活布局方式。
3、中国古代建筑造型优美。
尤以屋顶造型最为突出,主要有庑殿、歇山、悬山、硬山、攒尖、卷棚等形式。
庑殿项也好,歇山顶也好,都是大屋顶,显得稳重协调。
屋顶中直线和曲线巧妙地组合,形成向上微翘的飞檐,不但扩大了采光面、有利于排泄雨水,而且增添了建筑物飞动轻快的美感。
4、中国古代建筑的装饰丰富多彩。
中国古代建筑对于装修、装饰特为讲究,凡一切建筑部位或构件,都要美化,所选用的形象、色彩因部位与构件性质不同而有别,宋朝时便做到了装饰与建筑有机结合。
台基和台阶本是房屋的基座和进屋的踏步,但给以雕饰,配以栏杆,就显得格外庄严与雄伟。
屋面装饰可以使屋顶的轮廓形象更加优美。
于建筑物上施彩绘是中国古代建筑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建筑物不可缺少的一项装饰艺术。
5、写意的山水园景。
中国古典园林的一个重要特点是有意境,它与中国古典诗词、绘画、音乐一样,重在写意。
中国传统建筑的营建法式
第四节 中国传统建筑的营建发式
四、中国传统建筑中的“风水”
(二)中国传统建筑中的“风水” 中国古代建筑风 水中的很多内容,按今 天的科学术语来说,都 与环境、生态、健康、 防灾等内容相关。主要 体现为整体系统原则 、 因地制宜原则 、依山 傍水原则 、地质检验 原则 、坐北朝南原则 、 水质分析原则六个方面。
(一)什么是“风水”
“风水,也叫堪舆。旧中国的一种迷信。认为住 宅基地或坟地周围的风向水流等形势能招致住着或 葬者一家的祸福。也指相宅、相墓之法。” —— 《辞海》 “风水是为找寻建筑物吉祥地点的景观评价系统, 它是中国古代地理选址布局的艺术,不能按照西方 概念将它简单称为迷信或科学。” ——尹弘基《自 然科学史研究》(1989年第1期) “风水的核心内容是人们对居住环境进行选择 和处理的一种学问,其范围包含住宅、宫室、寺观、 陵墓、村落、城市诸方面。其中涉及陵墓的称阴宅, 涉及住宅方面的称为阳宅”。 ——潘谷西《风水探 源》 “风水是地球磁场与人类关系学”——台湾学者
第四节 中国传统建筑的营建发式
二、绚丽而又淡雅的色彩
(二)彩绘 1、和玺彩绘 等级最高,多 用于宫殿、坛庙主 殿、宫门等处。构 图 在 “ 《 》” 符 号 内,绘以龙凤为主 题的图案,线条用 金粉,以青绿红作 底色,衬托金色图 案。
第四节 中国传统建筑的营建发式
二、绚丽而又淡雅的色彩
(二)彩绘 2、旋子彩绘 等级次于和玺彩 绘,多用于官衙和庙 宇的主殿、坛庙配殿 和牌楼等处。主要特 点是画有旋涡状几何 图形, 称 旋 子 或 旋 花。 有时也可画龙凤,两 边用《 》框起,可以 贴金粉,也可以不贴 金粉。
第四节 中国传统建筑的营建发式
三、丰富的雕塑装饰
(一)雕饰材料 2、砖雕 最迟在汉代已 经出现,明朝先烧 砖后雕刻手法盛行, 清代砖雕工艺进一 步完善,逐渐形成 了北方以山西为主, 南方以苏州和徽州 为主的南北两派风 格。
河南民居院落平面布局特征
四舍院
三合院
窑房院
大剔山区院
图 1 河南 民居 院落 基 本 形式
F g Ba i o m ft e r sd nt lc u t a d n He a o - i .1 scf r o h e i e i o r y r si a n n er v
c u tad wi e wit f1—2 man h u e scle en lO tp o ry r .wi ~3 man h u e s c le he w d . p o r. o ry r t t d o h h h i o s swa ald t fT W—y e c u ta d h l h t2 i o s swa ald t i et e c ut y y d,wih ls h n o eman h u ewa ald v r arw—y e c ut ad,a d wi v rt re manh u e sc l d v r d —y ec u t r a t e sta n i o s sc le ey n ro tp o ry r n t o e h e i o s swa al e ywie tp 0 r— h e
z 王 NG X a - i t l (i a oa oa a dT c n a C l g , i a , ea 5 6 0 lA i me e a n J u nV ct n l n eh i l o ee J un H n n4 4 5 ) y i c l y
九宅院等, 但实例很少, 故不作为河南民居的基本类型描述。
址, 此后院落组合方式长期占据着中国古代建筑群体组合的
主导地位 。由于河南 南北 方 向跨 越北 亚热 带 和暖 温带 2个 气候带 , 西跨越 我 国第 2阶梯 向第 3阶梯过 渡 的 区域 , 东 地
扬州老城区传统民居建筑平面的_形_的研究
FINE ARTS & DESIGN 2012/03
图6 模式E:“六间两厢”型
中间围合一天井,形成上下六间加左右两厢的格局,
图4 模式C:“三间两厢”型
“三间两厢”型,即“三合天井院”、“三合院”,
基本模式是在“一明两暗”三开间正房的两次间前
称为“六间两厢”,即四合天井院,俗称“四合头”、 “四 合子”。这种类型的院落既能独立成院,也可与其他 院落共同构成院落组合。其形式构成类似北方的四
丰富,变化灵活。若以类型的视角来看,扬州老城 正房的朝向即为院落正向,与其相对的建筑为背向。
区传统民居建筑呈现出多种类型、原型与变体并存 院落空间本身也具有一定的内聚性。
133
南
京
3、 模式 C :“三间两厢”型(图 4)
艺
术
学
院
பைடு நூலகம்
学
报
JOURNAL OF NANJING ARTS INSTITUTE
132
南
的事物中,一种共同的、可见的、不变和固定的内容, 的一种局面。
京
是一种普遍存在的、基本和本质的原则。而意大利 新理性主义建筑师阿尔多 · 罗西(Aldo Rossi)继 承了德 · 昆西关于类型的定义,并从心理学的角度
三、扬州老城区传统民居建筑平面的 “形”的研究
艺 术 学 院 学 报
入手,认为类型是人们的生活模式的产物,建筑形
(一)主要类型
JOURNAL OF NANJING ARTS INSTITUTE
式即为这些生活方式的反映。类型表达了城市文化
扬州传统民居建筑属于中国传统院落式住宅的
和集体记忆并可以在时间演变中延续下来,这不仅 类型,院落即为其空间组成的最基本单元。院落多
住吉的长屋分析
东邸又名,住吉的长屋传统长屋住吉的长屋平面布局立面处理中庭空间功能区交通流线传统长屋是一种古老的住宅建筑形式,曾广泛存在于中国乃至东南亚以及大洋洲等地,泉州地区传统居住社区中,有一种形态特殊的小型住居俗称"手巾寮".它一般以群体方式出现,沿街巷连缀而列,连檐成廊,单体平面沿纵深向狭长,通常面宽4~5米,进深20~80米不等.住吉的长屋继承了传统长屋狭长的特点较传统长屋封闭。
简洁的混凝土体块代替了通风的小地窗,体现了对日本传统建筑文化中“墙底窗”的继承和应用。
平面布局长方形的箱子进行了三等分,前和后为两层,中间部分为向天空开放的庭院。
前后部分的二层用无顶的桥连接起来,立面处理对外无窗户,严格对称,从外部看似乎内部是没有光线的黑房子,长屋凹入处的墙板将光线反射到街道上,我乐于把混凝土看成一种明朗安宁的无机材料,赋予它一种幽雅的表达。
材料:混凝土自然:光我所追求的是这样一个空间:对外封闭,但通过光线在内部造成戏剧性效果。
光线自然:风所有墙面都开有为了通风的小地窗,与相邻的住宅间留有十厘米的缝隙用以通风,是一座没有空调设备也可以生活的节能型空间.几何:形式建筑形体在整个自然中的地位就可很清楚的跳脱界定,自然和几何产生互动没文化的日本鬼才安藤忠雄中庭日本关西传统的庭院式自然式以自然中的元素为核心,在钢筋混凝土中加入柔情的植物+天井式风,光,雨,声中庭微型的宇宙自然元素无论是多么小的物质空间,其小宇宙中都应该有其不可替代的自然景色自然与建筑空间三幢联立住宅中间一个矩形插入体楔入一个混凝土盒子,并在其间创造一处世外桃源,和一个由多样化空间,和动态直线组合的简洁构成。
消失的中间实体空间转化为空而不空的中间庭院禅:计白当黑功能区卧室中庭卧室起居中庭厨卫交通流线理论上如果遇到下雨天,去厨房必须跑着过去,到二层还得打着伞上去才行实际上,起居室和厨房之间的庭院距离只有4.5米,实际体验一下就会知道,不要跑步,而是迈几步就可以了。
中国古建筑的风格与特点
中国古建筑的风格与特点装饰装修2021-11-25 19:03:34 阅读355 评论0 字号:大中小订阅中国人民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以自己的勤劳和智慧,在建筑上创造了丰富的内容和多彩的形式,形成了一种独特的体系和风格。
其根本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单体建筑功能、结构和艺术的高度统一木构架体系是中国古建筑的根本特点。
作为木构架单体建筑大致可分为下、中、上三个局部。
所谓下部就是台基局部,包括直接承托木构建筑的基座、基座四周的栏杆和可供上下的台阶。
一般房屋用单层台基,隆重的殿堂那么用二层或三层台基。
承托木构建筑的基座,大都用三合土夯筑而成,座壁外观根据建筑功能、结构和艺术统一的要求,常加工成平整笔直的光滑外表、带壁柱的外表或须弥座形式。
须弥座是由佛座演变来的,形体复杂而华美,多用于宫殿、坛庙等高级建筑上。
基座四周的栏杆最初为木制,后来才成为石造的。
它是由望柱、寻杖、撮项〔瘿项〕、云拱、盆唇、大华板、束腰、地霞、小华板、地栿等构成。
望柱的断面有方、圆、八角、多瓣〔瓜楞〕等形式;柱头有莲、狮、卷云、盘龙等式样。
栏杆既是一种保护性设施,也是构成建筑艺术形象不可缺少的组成局部。
一般地说,房屋下部的台基各部尺寸大小,是受屋顶出檐深度和檐柱径等制约的,有着一定的比例关系。
供上下的踏道,常见用阶梯形踏道、斜坡道和蹉三种:蹉即是在斜坡道上用砖石露棱侧砌而成的一种防滑作用较好的特殊斜坡道。
但不管使用哪种踏道也必须与整个建筑的功能、结构和艺术要保持协调一致。
木构建筑的中部,即指柱、梁局部。
它是木构建筑的核心局部,由柱、梁、枋、檩、椽和斗拱等根本构件组成的框架结构体系,连同木构屋顶统称为“大木构架〞。
中国木构架体系有多种结构形式,其中主要的有两大类:一是“叠梁式〞构架体系,一是“穿斗式〞构架体系。
“穿斗式〞构架体系,是由柱距较密、柱径较细的落地柱与短柱直接承檩,柱间不施梁而用穿假设干枋联系,并以挑枋承托出檐。
穿斗架的大小和形式,视穿枋多少而定。
中国古代建筑形式的特殊性
中国古代建筑形式的特殊性中国古代建筑形式的特殊性中国古代建筑类型:1、功能分类:宫殿、城防、寺庙、坛庙、祠堂、会馆、民居、桥梁、牌坊2、建筑形式(单体建筑造型):殿堂、楼阁、亭、台、轩、榭、廊、舫一、中国古代建筑等级制度(一)中国古建筑(三段式)台基、屋身、屋顶。
(二)屋顶样式:庑殿、歇山、悬山、硬山、卷棚、盔顶、盝顶、攒尖顶清代建筑的通则1、通则(又称通例),是确定建筑各部们尺度、比例所遵循的共同法则。
这些法则规定了古建筑各部位之间的大的比例关系和尺度关系。
它是使各种不同形式的建筑持统一风格的很关键很重要的原则。
清式建筑的通则主要涉及以下各方面:面宽与进深,柱高与往径,面宽与柱高,收分与侧脚,上出与下出,步架与举架,台明高度,歇山收山,庑殿推山,建筑物各部构件的权衡比例关系。
2、面宽与进深中国古建筑的平面以长方形为最普遍,一座长方形建筑,在平面上都有两种尺度,即它的宽与深。
其中长边为宽,短边为深。
如一栋三间北房,它的东西方向为宽,南北方向为深。
单体建筑又是由最基本的单元“间”组成的。
每四棵柱子围成一间,一间的宽为“面宽”,又称“面阔”,深为“进深”。
若干个单间面宽之和组成一栋建筑的总面宽,称为“通面宽”;若干个单间的进深则组成一座单体建筑的通进深。
古建筑面宽(指明间面宽)的确定要考过虑到许多方面的国素,即要考虑实际需要(即所谓适用的原则),又要考虑实际可能(如木材长短、径寸等因素),并要受到封建等级制度的限制。
在古代,明间面宽的确定还要受到封建思想的束缚,在考虑面宽时,必须使用门口尺寸符合门尺上“官”“禄”“财”“义”等吉字的尺寸。
次间面宽酌减,一般为明间的8/10,或按实际需要确定。
3、柱高与柱径古建筑柱子的高度与直径是有一定比例关系的,柱高与面宽也有一定比例。
小式建筑,如长檩或六檩小式,明间面宽与柱高的比例为10:8,即通常所谓面宽一丈,柱高八尺。
柱高与柱径的比例为11:1。
如清工部《工程做法则例》规定:“凡檐柱以面阔十分之八定高,以十分之七(应为百分之七)定径寸。
中国古代建筑布局
中国古代建筑布局【辑录】中国古代建筑布局2010-07-10 06:33建筑的平面布局是决定一座建筑、一组建筑、一群建筑,甚至一个村镇、一个城市形制的重要因素。
在中国古代建筑中,基本上有两种平面布局的方式。
一种是庄严雄伟,整齐对称,一种是曲折变化,灵活多样。
举凡帝王的京都、皇宫、坛庙、陵寝,官府的衙署厅堂、王府、宅第,宗教的寺院、宫观以及祠堂、会馆等等,大都是采取前一种形式。
其平面布局的特点是有一条明显的中轴线,在中轴线上布置主要的建筑物,在中轴线的两旁布置陪衬的建筑物。
这种布局主次分明,左右对称。
以北京的寺庙为例,在它的中轴线上最前有影壁或牌楼,然后是山门,山门以内有前殿、其后为大殿(或称大雄宝殿),再后为后殿及藏经楼等。
在中轴线的两旁布置陪衬的建筑,整齐划一,两相对称,如山门的两边有旁门,大殿的两旁有配殿,其余殿楼的两旁有廊庑、配殿等等。
工匠们运用了烘云托月,绿叶托红花等手法,衬托出主要建筑的庄严雄伟。
这类建筑,不论建筑物的多少、建筑群的大小,一般都采用此种布局手法。
从一门一殿到两进、三进以至九重宫阙,庞大帝京都是这样的规律。
这种庄严雄伟、整齐对称、以陪衬为主的方式完全满足了统治者和神佛教义对于礼敬崇高、庄严肃穆的需要,所以几千年来一直相传沿袭,并且逐步加以完善。
另一种布局方式则与之相反,不求整齐划一,不用左右对称,因地制宜,相宜布置。
举凡风景园林、民居房舍以及山村水镇等等,大都采用这种形式。
其布局的方法是按照山川形势、地理环境和自然的条件等灵活布局。
例如民居甚至寺庙、官衙,凡位于山脚河边者,总是迎江背山而建,并根据山势地形,层层上筑。
这种情况最适宜于西南山区和江南水网地区以及地形变化较多的地点。
这种布局原则,由于适应了我国广大的不同自然条件的地区和多民族不同文化特点、风俗习惯的需要,几千年来一直采用着,并有科学的理论基础。
中国式的园林更是灵活布局,曲折变化的实例。
山城、水乡的城市、村镇布局也根据自然形势、河流水网的情况,因地制宣布局,出现了许多既实用又美观的古城镇规划和建筑风貌。
湖北某地古建筑基础平面布置参考图
建筑布局
建筑的平面布局是决定一座建筑、一组建筑、一群建筑,甚至一个村镇、一个城市形制的重要因素。
在中国古代建筑中,基本上有两种平面布局的方式。
一种是庄严雄伟,整齐对称,一种是曲折变化,灵活多样。
举凡帝王的京都、皇宫、坛庙、陵寝,官府的衙署厅堂、王府、宅第,宗教的寺院、宫观以及祠堂、会馆等等,大都是采取前一种形式。
其平面布局的特点是有一条明显的中轴线,在中轴线上布置主要的建筑物,在中轴线的两旁布置陪衬的建筑物。
这种布局主次分明,左右对称。
以北京的寺庙为例,在它的中轴线上最前有影壁或牌楼,然后是山门,山门以内有前殿、其后为大殿(或称大雄宝殿),再后为后殿及藏经楼等。
在中轴线的两旁布置陪衬的建筑,整齐划一,两相对称,如山门的两边有旁门,大殿的两旁有配殿,其余殿楼的两旁有廊庑、配殿等等。
工匠们运用了烘云托月,绿叶托红花等手法,衬托出主要建筑的庄严雄伟。
这类建筑,不论建筑物的多少、建筑群的大小,一般都采用此种布局手法。
从一门一殿到两进、三进以至九重宫阙,庞大帝京都是这样的规律。
这种庄严雄伟、整齐对称、以陪衬为主的方式完全满足了统治者和神佛教义对于礼敬崇高、庄严肃穆的需要,所以几千年来一直相传沿袭,并且逐步加以完善。
另一种布局方式则与之相反,不求整齐划一,不用左右对称,因地制宜,相宜布置。
举凡风景园林、民居房舍以及山村水镇等等,大都采用这种形式。
其布局的方法是按照山川形势、地理环境和自然的条件等灵活布局。
例如民居甚至寺庙、官衙,凡位于山脚河边者,总是迎江背山而建,并根据山势地形,层层上筑。
这种情况最适宜于西南山区和江南水网地区以及地形变化较多的地点。
这种布局原则,由于适应了我国广大的不同自然条件的地区和多民族不同文化特点、风俗习惯的需要,几千年来一直采用着,并有科学的理论基础。
中国式的园林更是灵活布局,曲折变化的实例。
山城、水乡的城市、村镇布局也根据自然形势、河流水网的情况,因地制宣布局,出现了许多既实用又美观的古城镇规划和建筑风貌。
山东建筑大学中国建筑史考试题
第一章填空题:1.中国建筑史学研究的先驱是乐嘉藻。
2.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开场研究中国建筑史的机构是中国营造学社。
3.中国营造学社的两位骨干、中国建筑史学的奠基人是梁思成和敦桢。
4.单体建筑平面构成要素主要包括间和出廊。
5.右图中的建筑是三合院。
判断改错题:1.民间建筑面阔向的开间数一律取阳数。
〔×〕2.间在平面中由中间向两边依次为明间、次间、尽间、梢间。
〔×〕3.平面为正形的建筑是正式建筑。
〔×〕名词解释: 间,副阶“间〞有两个概念:四柱之间的空间两榀梁架之间的空间〔常用〕副阶匝:宋代殿阁等个体建筑围环绕的廊子,称为副阶匝。
简答题:1.出廊的四种做法、等级及出廊的优点。
1)无出廊式〔四等〕2)前出廊式〔三等〕3)前后廊式〔二等〕4)围廊式〔一等〕优点①空间组织上有利、增加了中间层次,外空间有过渡,更具优越性②构造上出廊更稳固,构造上多圈柱网,且柱距小,比无廊建筑更具优越性2.单体建筑平面的根本型是什么?有哪些优点?单体建筑平面的根本型:一明两暗优点:1)提供适宜的居住面积2)满足必要的分室要求3)具有良好的空间组织4)获取良好的日照、通风5)可用规整的梁架构造6)有利组群的整体布局论述题:论述说明庭院式组群的布局特点。
1) 突出向性的布局1空间聚合功能适和中国传统的家庭构造安静、私密性强2气候调节功能围护墙——遮阳、挡风院——采光、绿化形成小气候3防护戒卫功能部开敞、相互照应——外部封闭,含蓄、对街立面影响不大4伦理礼仪所需:主从、正偏关系2) 突出“亦亦外〞的复合空间,突出建筑空间的艺术表现力3) 突出建筑艺术的时空性“离散型〞:中国建筑——历时性欣赏“集中型〞:西建筑——共时性欣赏4) 突出“门〞的铺垫作用建筑组群的外显立面组群艺术的起点庭院的节点第二章填空题:台基的四个构成要素包括台明、台阶、月台和栏杆。
平台式台明根据包砌材料的不同可分为砖砌台明和满装座。
台阶的类别根据做法不同可以分为垂带踏跺、如意踏跺和礓礤。
江南传统临水民居平面布局特征及影响因素[权威资料]
江南传统临水民居平面布局特征及影响因素摘要:文章对江南传统临水民居的单体平面布局进行分--类与分析,在此基础上,总结出了平面布局具有等级制、实用性、商业性、灵巧多变的特征,并探讨了影响平面布局的主要因素。
关键词:江南传统民居;临水民居;平面布局水网密集、经济发达的江南水乡地区,形成了丰富多样的枕河而居的江南传统临水民居。
江南传统临水民居大体上均为狭长型的前街后河的布局模式,但因受河路距离、经济水平、地理位置、大小规模等因素的影响,形成了以下几类临水平面布局方式:1江南传统临水民居平面布局类型(1)以居住为主的住宅式布局。
当江南传统临水民居仅作为居住功能时,这类面街背河的布局为住户带来了水陆交通的便利。
临街道为建筑正门,建筑前部为起居功能,中部房间为卧室,后部为厨房或仓库。
临水面多开后门,设置石板踏步或水埠头通向水面,以便日常生活和交易使用。
小户人家、无条件设码头者,仅向河道开后门,用石板作为挑台,十分实用和便利。
常见的面街背河的住宅式布局,面阔二至三开间,进深一般小于三进。
其平面中呈现出明显的秩序感。
平面空间序列为:街道一门屋一正厅一堂屋一(起居)一厨房(杂务)一河道,以正厅为中心,结合庭院、天井、厢房等,总体布局合理、主次分明、分区明确。
经济实用是这类布局的特点,空间利用率高,多被一般住户所采用。
(2)前店后宅的店宅式布局。
在市镇尤其是商业街市中,面街背河的临水民居会利用其地理优势在沿街处开设店铺,形成了以商住合一为特点的前店后宅式布局。
此布局在平面关系上与住宅式大致相当,一般两至三进,建筑前部为店面,后部是居住用房或作坊,临水处设水码头运送货物。
其间为天井、厢房等,通过店面的正中或一侧开通道以联系前后。
平面空间序列为:街道一店铺一正厅一堂屋―后房一河道。
在平面空间关系上店铺占主导地位,店铺面向街市,交通便利,空间开放,堂屋则是居住生活的中心。
(3)下店上宅的店宅式布局。
若在原始地形上,河道与街道之间的距离较短,住宅进深仅能安排一进,则将居住功能置于二层,底层为店铺,店宅式演变成下店上宅式布局,中央通过楼梯间连接上下两层。
甘肃传统民居建筑单体平面形制地域分异研究
规律,其空间分布也存在空间相关性,呈现出大阶梯-小圈层的空间结构。地域空间分异的影响因素主要为自然、人
文和建筑科学与技术,具体为气候条件、地质地貌、构筑材料、社会经济条件、建筑制度规范、工匠习俗经验等。
关 键 词:传统民居;建筑单体;平面形制;地域文化;地统计;甘肃省
中图分类号:K901.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3?2363(2019)06?0158?07
doi:10.3969/j.issn.1003?2363.2019.06.029
0 引言
传统民居建筑是人类社会特殊的文化现象,传统民 居建筑的 地 域 分 异 则 反 映 出 民 族 文 化 遗 产 的 多 样 性。 中国传统民居是指在特有的自然环境中,与经济条件相 适应、受社会 因 素 制 约、历 经 长 期 发 展 而 在 明 清 时 期 基 本定型的古民居建筑[1],以及部分修建于明清后但具备 一定文化价值、反映地域特色的准传统民居。我国历史 悠久,自然地理 条 件 复 杂,民 族 众 多,文 化 多 元,促 成 了 各地区传 统 民 居 建 筑 形 态 鲜 明 的 民 族 特 征 和 地 域 特 色[2]。传统民居作为一种多尺度又开放的“家”空间,与 外界相互渗 透,紧 密 相 连[3],它 将 一 定 的 社 会 准 则 与 文 化习俗固化并外显于其形态[4],蕴含着民居建筑与自然
第 6期
庞 钰,等:甘肃传统民居建筑单体平面形制地域分异研究
第 38卷 第 6期 2019年 12月
地域研究与开发 AREALRESEARCH ANDDEVELOPMENT
Vol.38 No.6 Dec.2019
甘肃传统民居建筑单体平面形制地域分异研究
庞 钰1a,张旺锋1a,张永姣1b,薛 东2
中国古代房屋结构形式
中国古建木构特征中国古建木构特征概说这里所谓特征,是指从现存中国古代建筑实例中所概括出来的、普遍存在的、不同于西方建筑的独特之处。
现存建筑实例最早不过唐代,亦即中国建筑成熟时期以后直到20世纪初的建筑。
唐代以前的建筑,只能从考古发掘出来的一些建筑遗址,以及各种艺术品(如绘画、雕刻等)所描摹的建筑形象等间接资料中知其大略。
据此,大致可以归纳为七项,分述如下:1、使用木材作为主要建筑材料 中国古代建筑在结构方面尽木材应用之能事,创造出独特的木结构形式,以此为骨架,既达到实际功能要求,同时又创造出优美的建筑形体,以及相应的建筑风格。
2、保持构架制原则 以立柱和纵横梁枋组合成各种形式的梁架(见大木作),使建筑物上部荷载均经由梁架、立柱传递至基础。
墙壁只起围护、分隔的作用,不承受荷载,所以门窗等的配置,不受墙壁承重能力的限制,有"墙倒屋不塌"之妙。
3、创造斗拱结构形式 用纵横相叠的短木和斗形方木相叠而成的向外挑悬的斗拱,本是立柱和横梁间的过渡构件,逐渐发展成为上下层柱网之间或柱网和屋顶梁架之间的整体构造层,这是中国古代木结构构造的巧妙形式。
自唐代以后,斗拱的尺寸日渐减小,但它的构件的组合方式和比例基本没有改变。
因此,建筑学界常用它作为判断建筑物年代的一项标志。
4、实行单体建筑标准化 中国古代的宫殿、寺庙、住宅等,往往是由若干单体建筑结合配置成组群。
无论单体建筑规模大小,其外观轮廓均由阶基、屋身、屋顶(屋盖)三部分组成:下面是由砖石砌筑的阶基,承托着整座房屋;立在阶基上的是屋身,由木制柱额作骨架,其间安装门窗隔扇;上面是用木结构屋架造成的屋顶,屋面做成柔和雅致的曲线,四周均伸展出屋身以外,上面覆盖着青灰瓦或琉璃瓦。
西方人称誉中国建筑的屋顶是中国建筑的冠冕。
单体建筑的平面通常都是长方形,只是在有特殊用途的情况下,才采取方形、八角形、圆形等;而园林中观赏用的建筑,则可以采取扇形、万字形、套环形等平面。
传统建筑设计在现代建筑设计中的应用分析
传统建筑设计在现代建筑设计中的应用分析摘要:在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过程中,逐渐改善了人们的生活水平。
对建筑行业而言,人们对建设设计的要求逐渐提高,在建筑设计过程中也不仅仅需要考虑实现建筑的居住、生活等基本功能,还要将传统文化思想体现到建筑设计中。
在目前越来越多的现代建筑中都融入了明显的传统建筑元素,充分的结合并发挥出了二者的优势。
本文就针对传统建筑设计在现代建筑设计中的应用进行简要的分析。
关键词:传统建筑设计;现代建筑设计;应用分析引言社会和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带动了我国建筑文化的不断发展,我国建筑水平也在随之不断进步。
而我国作为拥有几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传统建筑文化中有着明显的传统文化特色和我国自身的文化特色,这也是现代建筑设计极为看重的,而建筑设计人员所考虑的主要问题也是如何将传统建筑设计应用到现代建筑设计中,本文就对此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几点可行的建议。
1 我国传统建筑的特点1.1建筑材料在我国传统建筑设计中,大多依靠人工进行建筑和设计,所能使用的建筑材料也极为有限,大多都是木材,而由各种木结构所组成的框架也是房屋建筑的主要支撑,大自然中各种石头、泥土、木材等就是主要的建筑材料。
在古代传统建筑中,采用的木质结构虽然强度有限但韧性很高,因此,建筑内部结构也都以软连接为主。
1.2单体平面布局木质结构是我国传统建筑中的主要结构,大多数木质结构都属于单体结构,这就应根据整座建筑物的结构、面积、功能来事先对木柱设定的位置进行确定,而各个房间的面积也决定了整座建筑物的面积,建筑物内部各个房间还设置了开间的设计,不同家族地位人员所居住的房间也会表现明显的设计差异。
此外,在开展传统建筑单体平面布局研究时,还应结合一系列标准化研究实例,深入剖析传统建筑单体平面布局要求,并结合相应分析结果对建筑设计模式实施优化调整,进一步彰显传统建筑设计优势。
1.3建筑群体在传统建筑物中,通常会设置多个院落,建筑形式以纵向为进横向为列的分布形式,建筑通常具有较大的规模。
中国北方古代建筑的七个特点
中国北方古代建筑的七个特点(最新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故事大全、作文大全、教案大全、游戏大全、句子大全、诗词大全、家庭教育、幼儿教育、小学教育、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stories, composition, lesson plans, games, sentences, poems, family education, 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 primary education, other models, etc. If you want to know the difference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the sample essay!中国北方古代建筑的七个特点从构造的角度,中国北方古代建筑的特点可以归纳为7项:①使用木材作为主要建筑材料,以木构柱梁为承重骨架,以木材、土或其它材料为围护物的木构架建筑体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苏州网师园
古代木构建筑特征
第一章 传统建筑平面布局
第一节 第二节
单体建筑平面 庭院式组群布局
第一节 单体建筑平面
1. 构成要素:间、出廊 2. “间”的组合 3. 单体建筑平面的基本型:一明两暗 4. 单体建筑的“正式”和“杂式”
① “间”
“间”有两个概念: • 四柱之间的空间
• 两榀梁架之间的空间(常用)
间的名称:由中间向两边依次为明间、次间、梢间、尽间 间的不等宽现象: 依次递减
明间为最大,尽间为最小,其它间相等
次明次 间间间
尽梢 间间
次 二 间
次 一 间
明 间
次 一 间
次 二 间
梢 间
尽 间
三开间 梢次 明 次梢 间间 间 间间
九开间 尽梢次明次梢尽 间间间间间间间
五开间
七开间
3. 单体建筑平面的基本型:一明两暗
2) 合院式:由若干栋单体建筑和墙、廊围合而成 二合院 三合院 四合院
廊院
单核
多核
合院
二合院
三合院
四合院
2. 组合方式
1) 对称式: 2) 半对称式: 3) 不对称式:
1) 对称式
2) 半对称式
3) 不对称式
3. 布局特点
① 突出内向性的布局 ② 突出建筑空间的艺术表现力 ③ 突出建筑艺术的时空性 ④ 突出“门”的铺垫作用 ⑤ 突出“亦内亦外”的复合空间
② 出廊:两排柱子很近
1) 无出廊式(四等)
Hale Waihona Puke 2) 前出廊式(三等)3) 前后廊式(二等)
4) 周围廊式(一等)
①空间组织上有利、增加了中间层次, 内外空间有过渡,更具优越性
②结构上出廊更稳固,结构上多圈柱网,且柱距 小,比无廊建筑更具优越性
出廊的特殊形式——副阶:宋代殿阁等个体建筑周 围环绕的廊子,称为副阶。
n 杂式:其它形式的,常用作亭、榭、塔
n 正式:在古建筑中,平面投影为长方形,屋顶为硬山、 悬山、庑殿或歇山做法的砖木结构的建筑
n 杂式:其它形式的,常用作亭、榭、塔
第二节 庭院式组群布局
n 构成机制 n 组合方式 n 布局特点
1. 构成机制
1) 廊院式:以回廊围合成院,院子中间设主体殿 堂 单核 多核
优点: 1) 提供适宜的居住面积 2) 满足必要的分室要求 3) 具有良好的空间组织 4) 获取良好的日照、通风 5) 可用规整的梁架结构 6) 有利组群的整体布局
一明两暗
4. 单体建筑的“正式”和“杂式”
n 正式:在古建筑中,平面投影为长方形,屋顶为硬山、 悬山、庑殿或歇山做法的砖木结构的建筑
2. “间”的组合
• 面阔方向:取决于开间的数量 官式建筑: 皇宫、衙门、大的寺庙。 在面阔方向坚持用“阳数”:1,3,5,7,9, 9开间为最高规格 民间建筑:住宅、寺庙等。根据实际需要而定
• 进深方向:取决于间的架数。 1,3,5开间,2,4开间也有。官式、民间都不强调阴、
阳之分
最高规格的太和殿9开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