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绍侯《中国古代史(下册)》(第5版)-章节题库-第13章 元朝的大一统(1271~1368年)【圣
朱绍侯《中国古代史(下册)》(第5版)配套模拟试题及详解(一)【圣才出品】
朱绍侯《中国古代史(下册)》(第5版)配套模拟试题及详解(一)一、名词解释1.四时捺钵答:四时捺钵是辽代的政治制度之一。
每年春夏秋冬四季,辽朝皇帝都要到各地巡视和从事渔猎活动。
“捺钵”,即辽朝皇帝在渔猎之地所设的行帐,皇帝出猎时,朝中官员随行,在捺钵与南北面大臣商议国事。
2.大诰答:大诰是明太祖朱元璋亲自写定的刑典。
明初洪武十八年十一月,发布《大诰》,也就是整理这一年审判贪腐方面的重大案件,以诰文的形式向全国发布,告诫官吏们,不要重蹈覆辙。
包括《大诰》《大诰续编》《大诰三编》《大诰武臣》四部分,统称《御制大诰》。
洪武中期,官吏贪赃枉法、豪强兼并、脱避粮差日趋严重。
朱元璋为维护封建统治,遂将“官民过犯”典型案例辑录成帙,仿周公《大诰》之制写定《大诰》颁行天下,诰戒臣民。
反映了明太祖治乱世用重典的思想。
因为过于严酷和过多体现明太祖个人特征,故《大诰》在洪武之后基本不再行用。
3.内务府答:内务府是清代独有的机构,职官多达三千人,比事务最繁的户部人数多十倍以上,可以说是清朝规模最大的机关。
内务府主要职能是管理皇家事务,诸如皇家日膳、服饰、库贮、礼仪、工程、农庄、畜牧、警卫扈从、山泽采捕等,还把持盐政、分收榷关、收受贡品。
内务府主要机构有“七司三院”,最重要的是广储司,专储皇室的金银珠宝、皮草、瓷器、绸缎、衣服、茶叶等特供品。
直至1924年溥仪被驱逐出宫为止才被废除。
4.南北面官答:南北面官是指辽代根据不同社会发展状况而设置的两套统治机构。
辽建国后,依照“以国法治契丹,以汉制治汉人”的原则,对契丹和汉人实行南北分治。
位于皇帝行宫的南面的称为南面官,是治理汉人的官署其设置仿唐制,设三省六部,官吏亦多用汉人。
位于皇帝行宫的北面的称为北面官,是治理契丹的官署。
北面官主要由契丹贵族担任,地位较南面官高,管理宫账、部族、属国之事。
5.形势户答:形势户是指地方上有势力的豪富之家。
宋朝的形势户包括官户和充当州县衙门的公吏﹑乡里基层政权头目的上户。
七下历史下册期中复习核心考点一遍过(1-13课)七年级历史下学期期中期末复习课件(部编版)
力
。
壹
过时空观念 第一单元: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隋朝
隋朝 隋朝统 建立 一全国
唐朝 建立
581 589 618 627
贞观之治
649 713
唐朝
开元盛世
安史 之乱
741 755 907
唐朝 灭亡
壹
过时空观念 第二单元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中外文明同时空金
西夏
北宋
南宋
辽
元朝
契丹 建国
壹 过核心考点
王安石变法
核心考点06-北宋的政治
(四)影响:变法收到一些成效。政府财政有所增加。 (五)失败原因:新法触犯了大官僚、大地主的利益,遭 到强烈反对。(后被全部废除)
哪些条款触犯了官僚地主的利益?
募役法,方田均税法
说说哪些条款是富国措施?
募役法/农田水利法/方田均税法
王安石变法的启示?
北宋 澶渊 西夏 建立 之盟 建立
金 建立
北宋灭亡 南宋建立
宋金 和议
蒙古政 权建立
元朝 建立
南宋 元朝 灭亡 统一
元朝 灭亡
10世 960 1005 1038 1115 112
纪初
7
1141 1206 1271 1276 1279
1368
壹
过时空观念 第二单元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
东京 (开封、汴京)
西夏 党项 11世纪前
元昊
兴庆府
1.发展生产, 开发边疆; 2.创制文字, 文化交流;
金 女真 12世纪初 阿骨打(金太祖)
会宁
南宋 汉 1127年 赵构(宋高宗) 临安(杭州)
3.学习汉制, 民族交融。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1课《元朝的统治》说课课件(共38张PPT)
问题设置4:阅读分析材料说说行省设置的特点?行省设置的目的?
行省制度影响
创设情景三
材料一 有学者指出,“行中书省是由中央宰相府(即中书省)分出一个机 关驻扎在外面,行省就是一个行动的中书省。
材料二 今天中国的省作为地方一级行政区域,其建制和名称都来源于元朝 的行省制度。
13、He who seize the right moment, is the right man.谁把握机遇,谁就心想事成。2021/8/242021/8/242021/8/242021/8/248/24/2021 14、谁要是自己还没有发展培养和教育好,他就不能发展培养和教育别人。2021年8月24日星期二2021/8/242021/8/242021/8/24 15、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2021年8月2021/8/242021/8/242021/8/248/24/2021 16、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自己学习,自己研究,用自己的头脑来想,用自己的眼睛看,用自己的手来做这种精神。2021/8/242021/8/24August 24, 2021 17、儿童是中心,教育的措施便围绕他们而组织起来。2021/8/242021/8/242021/8/242021/8/24
自治区
不可分割
图
设计思路:通过问题教学和直观结构图演示元朝及前代与西藏交往史实,培养 学生空间意识,使学生认识到元朝对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成的重要贡献
我们中国人是政治的天才, 能创建优良的政治制度来完成其大一统之局面, 且能维持此大一统局面历数千年之久而不败。 直到今天,我们拥有这样一个 广土众民的大国家,举世莫匹, 这是中国历史之结晶 是中国历史之无上成绩。
朱绍侯《中国古代史(下册)》(第5版)-第14章 明代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和资本主义萌芽(1368~1
第14章明代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和资本主义萌芽(1368~1644年)14.1 复习笔记一、明代前期的政治、经济和社会1.明初的政治(1)中书省制度的废除和内阁制度的形成①明承元制中央设中书省,置左、右丞相,地方上设行中书省,置平章政事和左、右丞,总管一省军、政、司法。
②废除行省1376年,废除行省,设置承宣布政使司、提刑按察使司、都指挥使司,主管一省的民政和财政、司法、军政,合称“三司”。
布政使司之下又设府、县二级地方政权。
③废除丞相制度a.1377年,设通政使司,主管章奏出纳和封驳。
b.1378年,朱元璋下令凡奏事不得先“关白”中书省。
c.1380年,朱元璋借丞相胡惟庸专权谋反事件,废中书省及丞相,权分六部,六部直接对皇帝负责。
④建立内阁a.明太祖仿宋制设立诸殿阁大学士协助皇帝处理政务。
b.明成祖挑选大学士参与机务,正式设立内阁。
c.宣宗时,阁臣有票拟权,英宗时,内阁票拟成为定制。
⑤票拟与批红奏章先送到内阁,由阁臣提出处理意见,用墨笔书写在小票上,附贴在章奏上,呈进皇帝,称为票拟。
皇帝看后,撕去小票,亲自用红笔写批在章奏上,称为批红。
内阁票拟只有经皇帝批红之后才能生效,然后作为正式谕旨下发。
(2)监察制度的建立①都察院朱元璋设御史台作为监察机构,后改称都察院,长官有左、右都御史等,专职弹劾百司。
都察院下设十三道监察御史,职纠内外官员。
②六科给事中朱元璋按六部的建制,分六科,六科给事中负责稽察六部事务。
(3)五军都督府和卫所制度的创立①五军都督府a.明初,由大都督府掌管全国军队。
为分散军权,朱元璋改大都督府为中、左、右、前、后五军都督府(简称五军府),分管在京的除亲军外的各卫所和在外的各都司。
b.五军都督府与兵部共掌兵权。
兵部奉旨调兵遣将,但不治军。
五军都督府则治军,而无调兵遣将之权。
②卫所制度a.概述明朝军队分为卫、所两级,卫、所官军皆为世袭。
大致5600人为一卫,称卫指挥使司,长官为指挥使。
第二单元 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 练习题(含答案)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历史第二单元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练习题(含答案)一、选择题1.下列中国古代朝代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A.隋唐——秦汉——宋元B.秦汉——隋唐——宋元C.宋元——隋唐——秦汉D.宋元——秦汉——隋唐2.两宋时期,农业、手工业、商业等方面都取得了较大的发展。
下图为宋朝南北税收对比图,这说明宋朝A.经济重心在南方B.政治重心在南方C.军事重心在南方D.文化重心在南方3.马克思曾这样写道:“他戎马一生,统一蒙古,祖孙三代鏖战六七十年”马克思评价的是A.铁木真B.李世民C.忽必烈D.赵匡胤4.留下千古名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抗元名将是()A.张骞B.文天祥C.成吉思汗D.司马迁5.《旧唐书》记载“……居潢水(西拉木伦河,为西辽河北源)之南,黄龙(吉林省吉林市的高句丽山城)之北,鲜卑之故地,在京城东北五千三百里。
东与高丽邻,西与奚国接,南至营州,北至室韦。
……逐猎往来,居无常处。
材料中记述的是()A.契丹族B.党项族C.女真族D.蒙古族6.四大发明对世界文明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其成果的逐渐发展与推广有一个较为慢长的过程,其中火器的使用()A.推动了文化传播B.促进了世界远洋航海技术的发展C.改变了作战方式,促使冷兵器向热兵器转变D.使世界走向了统一7.南宋时期,有一位外国商人运送一批货物到泉州销售,他应该在泉州哪个机构办理手续A.都护府B.市舶司C.蕃坊D.宣政院8.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在元朝,设立的管理琉球(今台湾)和澎湖列岛的专门机构是()A.澎湖巡检司B.宣政院C.北庭都元帅府D.市舶司9.《三字经》“嬴秦氏,始兼并……高祖兴,汉业建……迨至隋,一土宇……唐高祖,除隋乱,创国基……元灭金,绝宋世。
”中反映的朝代,结束分裂实现统一的有A.秦隋唐B.秦隋元C.汉唐元D.秦唐元10.元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贵族为主建立的全国性的统一王朝。
朱绍侯《中国古代史(下册)》(第5版)配套模拟试题及详解(二)【圣才出品】
朱绍侯《中国古代史(下册)》(第5版)配套模拟试题及详解(二)一、名词解释1.哲宗绍述答:哲宗绍述是宋哲宗恢复王安石部分新法的事件,又称绍圣绍述。
北宋元祐八年(1093年)高太后死后,哲宗亲政,次年改年号为绍圣,表示“绍述”(继承)神宗的新法。
贬斥旧党吕大防、刘挚等,追夺司马光、吕公著赠谥,起用变法派章悖、曾布为相。
恢复青苗、免役等法。
统治集团内部斗争更加激烈。
2.靖康之变答:靖康之变是金国灭亡北宋的事件。
靖康元年(1126年)秋,金兵第二次南下,东、西两路军会师,东京(今河南开封)遭围困,京师城被攻破,钦宗帝亲往金营投降。
次年三月,金统治者立宋投降派张邦昌为傀儡皇帝,改国号为楚。
四月初一,徽、钦二帝及宗室、后妃、官僚、百工等数千人被俘,同时携带大批掠夺的金银珠宝、珍贵书籍北撤。
北宋的统治至此结束。
3.驱口答:驱口是金国奴隶的称谓,又称驱奴、驱。
驱口一词始见于金代,蒙古灭金过程中﹐掠民为奴的现象非常严重,据记载﹐窝阔台灭金后,贵族、将校所得驱口,约当原金统治区残存人口的一半,在蒙古灭南宋的战争中,掠民为驱的程度尽管有所减轻,但仍相当普遍。
元朝统一全国后﹐以战俘为驱口的现象显著减少﹐在镇压人民起义过程中仍有掠民为驱的现象,后来﹐驱口成为奴婢的通称,直至明代初期仍有个别驱口的记载﹐但此后不久便逐渐消失。
4.廷寄答:廷寄是清代公文传送制度之一。
雍正帝设立军机处后逐渐形成。
朝廷给各省高级官员的谕旨,交由内阁传抄者,称为明发;凡属机要文书,不便由内阁明发者,则由军机大臣专办,盖军机处印密封,上书“军机大臣字寄某官开拆”或“传谕某官开拆”字样,用四百里或六百里文书递送各省,称为廷寄。
清末,廷寄改由电报拍发,故称电寄。
5.台谏合一答:台官是指御史大夫、御史中丞、侍御史、殿中侍御史、监察御史,其主要职务为纠弹官邪,是监督官吏的官员;谏官指谏议大夫、拾遗、补阙、司谏、正言,其主要职务是侍从规谏,是讽谏君主的官员。
2023年春部编版七下历史:第11课 元朝的统治 同步训练(含答案解析)
第11课元朝的统治同步训练1.元朝统治者为了对辽阔的疆域进行有效治理,在东北、西北、东南、西南等地区设置相应的管理机构,加强中央对这些地区的统治。
其中属于东南地区的是()A.台湾府B.宣慰使司都元帅府C.澎湖巡检司D.安西都护府2.今年是郑成功收复台湾360周年,以下关于台湾地区的历史,说法正确的是A.三国时期孙权曾派卫温抵达流求B.元朝设澎湖巡检司,首建行政机构C.郑成功击败日本殖民者,收复台湾D.康熙统一台湾,设置行省3.元代主要以“犬牙相入”的原则来划分行省;清代主要以“山川形便”来划分行政区划。
两代这样做主要是A.加强君主专制的需要B.适应现实统治的需要C.强化地方自治的需要D.发展地方经济的需要4.《元史》记载,(行省)“掌国庶务,统郡县,镇边疆”,而元人赵天麟也认为行省“维持错综,众建其官,有诸侯之镇而无诸侯之权,可谓于审力之形矣”。
由此可知,元朝设置的行省A.具有较强独立性B.设置在边远民族地区C.加强了中央集权D.使君主专制达到顶峰5.李治安提到:行省不是一般地方官府在某地域范围内“画地统民”,而蕴含着由中央派出,代表中央统辖“方面”的意思。
这反映了元代A.优化边疆治理B.削弱行省权力C.加强中央集权D.强化君主专制6.“元代将一直属于巴蜀故地的汉中地区划入陕西行省,使汉中进入以西安为中心的文化辐射圈。
经过几百年的发展,今汉中地区虽然仍保留一些蜀地的旧俗,但其西北关中氛围也更加明显了”。
由此可知,元代此举()A.以文化分流为行政划分原则B.客观上促进了文化融合C.有利于文化趋同制度的推行D.合理设置区划巩固统治7.在行省制度下五岭地区被纵向切开,以江西、广东合为江西行省,湘、鄂、桂并入湖广行省.分设治所于南昌、武昌,于是五岭不复为凭险割据的条件,又呈以北制南之势。
可见这一制度着眼点是()A.顺应山川之势B.遏制地方割据C.发展南方经济D.推进民族交融8.如图是中国古代某朝代的疆域图,仔细观察,判断下列解读与之吻合的是A.该地图是清朝疆域图,都城在大都B.今天的西藏在地图中的宣政院辖地C.今天的山西省隶属于图中陕西行省D.是我国历史上首个统一多民族国家9.钱穆评价元朝行省制度说:“行中书省就是一个流动的中央政府,宰相府的派出所,分驻在这个地方来管事。
专题02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与巩固(第02期)(原卷版)
2022年中考历史真题分项汇编(全国通用)(第02期)专题02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与巩固考点09 秦统一中国1.(2022年湖南长沙)依赖武力实现的政治统一并不能长久,只有文化的统一才有可能实现并维护政治统一。
秦始皇巩固统一的措施中与材料主张一致的是A.北击匈奴B.统一文字C.南征越族D.“罢黜百家,独尊儒术”2.(2022年四川凉山)自西周的分封制之后,我国古代行政制度发生过几次重大变化。
秦朝统一后,为加强对全国的统治创立了大一统的中央集权制度。
在地方,秦朝建立了由中央直接管辖的制度是A.三省六部制B.郡县制C.世袭制D.行省制3.(2022年四川眉山)下图是我国统一货币秦半两钱。
下列对它的叙述正确的是A.半两形制沿用至今 B.“半两”字体是草书C.春秋战国各国通用 D.促进交流巩固统一4.(2022年内蒙古包头)秦朝能够集中组织人力、物力和财力完成万里长城和秦始皇陵兵马俑修建的主要原因A.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B.儒家思想的影响C.秦末农民起义的爆发D.统一六国的需要5.(2022年黑龙江齐齐哈尔)为加强对全国的统治,秦朝创立了大一统的中央集权制度。
由此开创的我国历代王朝地方行政的基本模式是A.世袭制B.分封制C.郡县制D.行省制. 6.(2022年黑龙江牡丹江、鸡西)秦始皇实行了“书同文字”的政策,废除结构上与秦相异的六国文字。
这一措施实行有助于推动A.王国问题解决B.多元文化形成C.统一局面巩固D.疆域面积扩大7.(2022年广西贺州)下图为秦朝的政治建示意图。
据此可知,秦朝中央政府为加强对地方统治采取的措施是A.推行分封制B.实行郡县制C.实施“推恩令”D.采取“独尊儒术”8.(2022年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小明同学要学习秦朝巩固统一的措施,他可以选取的实物史料是A.北京人头盖骨化石B.司母戊鼎C.圆形方孔半两钱D.“汉并天下”瓦当9.(2022年甘肃白银)秦统一后建立起“东至海暨朝鲜,西至临洮、羌中,南至北向户,北据河为塞,丹阴山至辽东""的幅员辽阔的国家。
朱绍侯《中国古代史(下册)》(第5版)-第13章 元朝的大一统(1271~1368年)【圣才出品】
第13章元朝的大一统(1271~1368年)13.1 复习笔记一、元朝的建立和统一全国1.蒙古族的发展和成吉思汗建立蒙古国(1)蒙古族的起源①蒙古族起源于战国时代居住在蒙古高原东部的东胡人。
②东魏时期他们遣使贡方物,与中原王朝有了直接的关系。
③唐代蒙古族被称为“室韦”、“达怛”、“鞑靼”,此时他们已有众多的人口。
(2)蒙古族的发展①公元5世纪中期到10世纪前期,蒙古高原被突厥人、回鹘人、乞儿吉思人主宰,从语言到社会生活经历突厥化过程。
②辽金时代,原蒙古人的原始氏族制度已经瓦解。
③12世纪中叶,蒙古社会存在着不同的等级;成吉思汗时代以那可儿为基础建成了政治军事制度,他们构成战士和亲信人这个阶级;漠北各部在部落与部落之间甚至同一部内展开激烈的争夺,此间,蒙古部逐渐强盛起来。
(3)蒙古国的建立1206年,蒙古各部贵族共同推举铁木真为全蒙古的大汗,尊称为成吉思汗,国号蒙古汗国,又称大蒙古国。
建国后成吉思汗进行整顿建设。
①扩充千户制。
将全蒙古百姓划分为95个(包括一些后来组成的)千户,任命建国功臣、贵戚为千户那颜,世袭管领。
②扩充护卫军达1万名,并规定了严格的护卫制度。
③设大断事官。
1202年曾设“治政刑”的札鲁忽赤(断事官),1206年又设普上断事官(大断事官),是最高行政长官,相当丞相。
④创立蒙古文字。
并以这种文字书写了于1219年确立的“大札撒”(法令)。
2.蒙古灭西夏与灭金(1)蒙古灭西夏①西夏桓宗天庆十二年(1205年),成吉思汗灭乃蛮后,攻拔西夏边境城堡力吉里寨、落思城。
②1207年秋,以西夏不肯纳贡称臣为由再次入侵,攻破斡罗该城(即兀刺海城),受西夏军抵抗而回。
③1209年秋,长驱直入西夏都城中兴府(今银川),迫使西夏每年向蒙古纳贡。
④1216年,蒙古军与西夏配合打下潼关。
⑤1217年,西夏拒绝出兵跟随成吉思汗西征,蒙古再次包围中兴府,西夏请降。
⑥1223年,夏助木华黎攻金凤翔府失败,蒙古遣使问罪。
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单元检测)--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
第三单元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单元检测)1.有学者在评述中国古代一位发明者时说:“这位在多个领域颇有建树的士大夫,克服了印刷术的技术难题,用活字印刷术于1298年出版了一部地方志。
”下列历史图片,与之吻合的是()A.①B.①C.①D.①2.横跨欧亚大陆的道路在中断了约一千年之后变得安全了,欧洲人于是又能由此进人亚洲和远东了。
此时有大批被称为“色目人”的移民自西向东,进人中国中原地区。
这些现象出现的客观原因是()A.拿破仑战争B.亚历山大东征C.蒙古的西征D.新航路的开辟3.下列漫画反映辽、宋、西夏时期的时代特征是()A.民族政权并存B.大一统国家建立C.中华文明的起源D.繁荣与开放4.公元10世纪到13世纪是继三国两晋南北朝之后又一个北方少数民族活跃的时期。
少数民族政权在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发展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下面是某校学生用列表法梳理知识时制作的表格,由上到下应依次填写的是()A.契丹、党项、女真、蒙古B.鲜卑、女真、蒙古、匈奴C.契丹、吐蕃、女真、满洲D.鲜卑、女真、党项、蒙古5.元代行省完全一反过去汉州、唐道、宋路的划分方法,无视历来与划界密切相关的几条重要的山川边界一秦岭、淮河、南岭、太行山的存在,使得任何一个行省都不能成为完整的形胜之区。
元代这样做()A.体现出蒙古族对汉文化了解甚少B.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C.违背了地方行政区划的基本原则D.促进了民族交融进入高潮6.据《史记》记载:因为父亲被楚平王杀害,伍子胥被迫逃到吴国,后引吴军攻破楚国而复仇。
宋代以后,批判伍子胥不忠的观点愈演愈烈。
这是主要因为()A.血缘宗法观念的削弱B.市民阶层力量的壮大C.程朱理学思想的影响D.商品经济的空前发展7.下表为宋太祖时期中央所辖州县数量统计表(据《宋史地理志》整理)时间州县公元960年111638公元979年2971860根据上表中的信息,最有可能得出的历史结论是宋初()A.崇文抑武得到贯彻B.地方治理得到强化C.经济重心完成南移D.地方机构人浮于事8.元朝中央政府重新划定了地方行政区域,陕西行省越过秦岭而有汉中盆地,江西行省跨过南岭而有广东,江浙行省从江南平原逶迤直到福建山地。
中国古代史笔记(朱绍侯版本)
中国古代史笔记(朱绍侯版本)中国古代史笔记(朱绍侯版本)第一章石器时代的文化与社会第一节旧石器时代的人类与文化我国旧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址至今发现的有三、四百处,分布于全国各地。
大量的人类化石的发现,对于研究人类的起源,中国古代居民人种的形成,华夏民族体质的演进、发展等问题具有重要的作用。
众多的旧石器时代文化遗址的发掘,为研究我国旧石器时代居民的社会生活、文化内涵、意识形态和社会组织等,提供了十分珍贵的资料。
一、与人类起源有关的古猿类化石的发现人类社会历史开始之前,我国大地上已经生存着作为人类远祖的几种古猿。
目前我国已经发现了这些古猿的化石。
这些古猿化石的发现,对于了解人类遥远的直系祖先或其旁支,研究他们演化发展的谱系,探讨人类起源等问题,具有重要的意义。
1956~1957 年,在云南开远县小龙潭第三纪褐煤层里,与三棱齿象、利齿猪等化石伴生,两次共发现古猿牙齿化石 10 颗。
前一次发现的 5 颗牙齿,是属于同一个下颌的左、右前臼齿和臼齿;后一次发现的是下颌右侧的前臼齿和臼齿。
地层年代测定为中新世晚期。
起初,这些古猿化石全部被划归为森林古猿类,定名为“森林古猿开远种。
”20 世纪 60 年代,学术界重新综合研究了 50 多种第三纪古猿,把腊玛古猿 ( 腊玛古猿最早发现于巴基斯坦和印度交界的西瓦立克山区 ) 从森林古猿中划分出来,明确地归入人的进化系统――人科,作为人科的早期成员。
我国开远小龙潭 1957 年发现的古猿化石中的5 颗牙齿化石,被认为是属于腊玛古猿的,应归属为人科。
禄丰腊玛古猿化石更为重要。
1975~1980 年,在云南禄丰县石灰坝的第三纪褐煤层里发掘出不少腊玛古猿的化石:一个破裂成数十块的头骨,头骨上连有部分上颌骨和牙齿;若干块颌骨,其中一块为保存着除中门齿以外的全部牙齿的下颌骨。
除此之外,还发现上百颗单个牙齿。
那块完整的下颌骨具有从猿到人转变过程的一些重要特征;它的形态比开远腊玛古猿更进步,更接近人类的早期类型。
10.第10课:多民族政权并立与元朝的统一
——摘编自张帆《元朝的多民族统一与国家认同》
3 元朝统一的历史意义
完成了大范围的统一,开拓疆域,稳定边疆统治,初步奠定了近代中国疆域的版 图,有利于构建国家认同,推动社会稳定。
推动民族交融和中华民族多民族大家庭的发展,各民族文化相互影响,交相辉映。
四、板书设计
一、多民族政权并立
1. 北宋与辽 2. 北宋与西夏 3. 南宋与金
二、从并立走向统一
1. 蒙古的崛起与元朝统一 2. 元朝的统治 3. 元朝统一的历史意义
——《金史》卷77《宗弼传》
问题1:澶渊之盟、1044年宋夏和议、绍兴和议有哪些主要内容?
问 题 2 :宋朝付给辽、西夏、金的银绢等财物,有“岁币”“岁赐”“岁 贡”的不同名称,为什么?
问 题 3 :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谈谈北宋这种“以钱财换和平”的做法是 否可取,为什么?
二、新课学习
第二部分 从并立走向统一
三、课堂小结
辽宋夏金元时期总体上可分两大阶段,第一阶段是北宋与辽、西夏的并 立,南宋与金、西夏的对峙。这一阶段的特点为多民族政权的并立,辽宋夏 金诸政权虽有战争,但各民族之间政治、经济、文化联系渐趋稳定和持久, 呈现交融的趋势。第二阶段是元朝的统一,这一阶段的特点是北方民族建立 的大一统局面。元朝结束了多民族政权并立的局面,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 展作出了重要贡献。总体来看,辽宋夏金元时期,是我国历史上中华民族共 同体发展的重要阶段。
1 蒙古的崛起与元朝统一 2 元朝的统治 3 元朝统一的历史意义
1206年 1218年 1227年 1234年 1260年 1271年 1276年 1279年
1 蒙古的崛起与元朝统一
朱绍侯《中国古代史(上册)》(第5版)配套题库-章节题库-第7章 西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前2
第7章西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前206~25年)一、单项选择题1.西汉的主要赋税形式中,征收对象是儿童的是()。
A.算赋B.口赋C.田租D.更赋【答案】B【解析】算赋和口赋都是人口税,算赋是丁税,十五至五十六岁的男女,每人每年纳一百二十钱(一算)。
口赋是儿童税,七至十四岁的儿童每人每年纳二十钱。
更赋始于秦代,汉初仍袭用此法规定,22岁~56岁的男子,都要服更赋。
田租又称田赋,出自《管子·幼官》:“令曰:田租百取五,市赋百取二,关赋百取一,毋乏耕织之器”。
2.下列选项中,不是由晁错提出的是()。
A.《削藩策》B.马复令C.《治安策》D.贵粟政策【答案】C【解析】C项,《治安策》是西汉文帝时期,由贾谊所上,内容主要是防止关于诸侯王尾大不掉,建议将诸侯国分成若干的小国,以削弱其力量,即“众建诸侯而少其力”。
A项,景帝前元三年,晁错为了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巩固大汉王朝的千秋大业,向汉景帝上书《削藩策》。
B项,马复令是关于因养马而免去徭役、赋税的政令,它是汉初鼓励民间养马的一种政策,也是由晁错提出的。
D项,针对农业生产尚未完全恢复,粮食供应一直紧张,经济形势很严峻,社会安定、边防巩固受到危及的形势,晁错又向朝廷上了《论贵粟疏》,这是“贵粟政策”的理论根据。
3.今天的新疆地区是在下列哪个朝代中正式归属中央的?()A.秦朝B.西汉C.东汉D.唐朝【答案】B【解析】西汉宣帝时期始设西域都护,西域都护为西汉政府设在西域的最高军政长官,统领西域诸国,推行朝廷政令,维持西域治安。
西域都护的设置,标志着西汉王朝对西域统治的确立。
4.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汉武帝时期削弱诸侯国势力措施的是()。
A.推恩令B.左官律C.平准法D.附益法【答案】C【解析】平准法是集中管理各地运输货物和大农所掌握的其余物资,根据市场价格涨落卖出或买进,达到调剂供需、平抑物价的目的,其余三项都是汉武帝时期削弱诸侯国的措施。
5.汉代积极地经营西域地区,在河西走廊设有四都,其中不包括()。
朱绍侯:中国古代史考研笔记
第一章中国的原始社会一、原始社会社会组织及婚姻形态的演变1.猿人时期在考古学上属旧石器时代早期。
这一时期,人们依靠群体的智慧和力量勉强生存,在原始群团里盛行原始的杂乱性交,过着群婚生活。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逐渐有意无意的在原本无序性交的关系中形成一定的规则,开始排除不同班辈之间的杂乱关系,而只允许年岁相仿的同辈男女通婚,即班辈婚。
同一辈的男女既是兄弟姐妹,又互为夫妻,从而进入人类社会发展史上第一个家庭形式——血缘家族时期,这也是第一个社会组织形式,曾广泛的存在于包括中国在内的各古老民族的早期阶段。
2.古人阶段在考古学上属旧石器时代中期。
血缘家族有了进一步发展,逐渐排斥了同一家族内同胞兄弟姐妹之间的杂乱状态,进而又逐渐排除了由近及远的旁系亲属间的婚姻关系,由于血缘家族的繁衍分裂,形成新的血缘家族,这就为同一家族的一群兄弟与另一家族的一群姐妹之间的群婚创造了条件,这种新的更高级的群婚形式,即后代一度盛行的族外婚。
这是人类家族婚姻时尚又一次重大进步,氏族制度在这一时期逐渐萌芽。
3.新人阶段即晚期智人阶段,在考古学上属旧石器时代晚期,与新人阶段相一致的是氏族公社的形成。
随着原始社会的发展,血亲婚配逐步受到较为严格的限制,氏族就逐渐形成。
新人阶段氏族制的第一个时期,即母系氏族公社就逐渐确立了。
当时盛行族外婚制,即一个氏族的一群青年男子集体出嫁到另一个氏族中,与一群青年女子互为夫妻,在这种群婚状态下,由于男女双方关系不固定,子女只能确认生母而不能确认生父,氏族成员只能按女系的血缘来计算,一个母系氏族公社有一个共同的女性祖先,同一始祖母生的若干后代,便形成一个氏族,若干代以后便分离出新的氏族,几个氏族组成胞族或直接组成部落公社。
妇女在确定血缘关系,维系氏族生存等方面起着主导作用,她们是氏族公社原始共产制经济的主持者,也是重要的社会劳动者,由此决定了她们在社会生活中所处的尊崇地位。
在母系氏族社会,没有凌驾于群众之上的暴力机构,人人平等和睦相处,一切按传统的习惯行事,重要事件由氏族民主集会决定,充分体现民主精神,人民生前平等,死后都埋葬在氏族公共墓地里,随葬品一般较少,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都没有明显的差别,图腾在母系氏族极其盛行,以至于被某学学者成为图腾时代。
湖南省新高考教学教研联盟2023届高三下学期第一次联考历史试卷Word版含答案
湖南新高考教学教研联盟高三第一次联考历史试卷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哲学家冯友兰曾说:中国人尊重过去经验,这种心理状态,对中国哲学影响很大。
从孔子的时代起,多数哲学家都是诉诸古代权威,作为自己学说的根据。
可是有一家却独树一帜,这“独树一帜”指的是A.“祖述尧舜,宪章文武”B.“行禹道”“用夏政”C.“法与时移,变法革新”D.“黄帝为祖,老子为宗”2.在古代,“皇”有“大”的意思,人们对祖先或神明也称“皇”。
“帝”则是上古人们想象中的主宰万物的最高的天神。
秦始皇将“皇”和“帝”两个字结合起来。
秦始皇此举是为了A.用人间最高统治者权威震慑臣民B.借助神的神秘力量吓阻不法臣民C.融合了君权神授与人身隶属关系D.利用民众信仰神化君权维护统治3.关于扬州的诗词很多,据下表可知A.C.辽兵南下影响经济发展D.漕运与战争导致其兴衰4.郭守敬主持制订的《授时历》,在当时是非常准确的历法。
清朝人甚至说“有元一代制度,莫善于历”。
能制订如此先进历法的客观条件主要取决于A.统一局面和辽阔的版图B.天文观测数据采集条件C.对东西方知识全面了解D.郭守敬个人的学术造诣5.顺治拔擢制“时宪历》有功的汤若望为钦天监监正,并常称其为“麻法”(满语“可敬之父”)。
康熙鼓励和提倡学习、模仿西方科学文化。
雍正则根本上不相信基督教理论,乾隆更对西方科学技术与文化采取了极端的蔑视态度。
清朝前中期诸帝对西学态度的变化一定程度上A.加速了西学东浙的步伐B.冲击了闭关锁国C.导致了中国落后于西方D.解决了三藩之乱5.从1840年到20世纪初,清政府一直沿用《大清律例》。
第13课 从明朝建立到清军入关(19张)
东南倭寇之患
【倭寇】 13世纪到16世纪左右侵略朝鲜、中国
沿海各地和南洋的日本海盗集团的泛称。
戚继光抗击倭寇的活动: 浙江台州,九战九捷; 福建、广州,俞大猷合作,连续重创倭寇
◎戚继光平倭
西方势力东来
嘉靖三十二年 (1553年), 葡萄牙人贿买 明朝官吏,借 口到香山县 濠镜澳晾晒 货物,以每年 纳租银两万 两为条件, 请求上岸居住。
明朝末年,荷兰击败西班牙,独占台湾。
天启六年(1626 年),西班牙殖 民者侵占了我国 台湾北部的基隆 和淡水。
天启四年(1624年) 以后,荷兰侵占台 湾南部。
西方势力东来
欧洲殖民者在中国沿海的侵夺,破坏了 中国的主权,影响了沿海人民正常的生 产生活。但随着西方殖民势力的东来, 玉米、番薯的传入,改变了中国的饮食 结构;白银的涌入,刺激了中国商品经 济的发展;西方科技的传入,客观上推 动了中国社会的进步。
宦官专权
明朝中后期出现宦官专权的局面。
①司礼监获得批红权 ②宦官负责提督东 厂,控制锦衣卫。
无论阁臣当政 还是宦官弄权,其 权力本质仍出自皇 权,实质上都是专 制皇权不断加强的 产物。二、Fra bibliotek交:辉煌与危机
习主席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的演讲 中,曾盛赞:“15世纪初,中国明代著 名航海家郑和七次远洋航海,到了东南 亚很多国家,一直抵达非洲东海岸的肯 尼亚,留下了中国同沿途各国人民友好 交往的佳话。”
明
成
明太祖的儿子明成祖在位时,选拔一些文官到皇
祖 朱
宫内的文渊阁值班,充当秘书。从此,一个常设的
棣
辅佐皇帝处理政务的秘书机构形成,称“内阁”。
对比:内阁与丞相
丞相
内阁首辅
权力来源 性质
2024年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历史第三单元第12课大一统王朝的巩固
第12课大一统王朝的巩固一、选择题1.(2023秋·韶关期末)《汉书•诸侯王表》载:“大者夸州兼郡,连城数十,宫室百官同制京师。
”《史记•淮南衡山列传》载:“自为法令,拟于天子。
”据此可知,当时(B)A.“推恩”成效突出B.诸侯王势力的膨胀C.中央集权不断增强D.阶级矛盾不断加剧2.汉初诸吕叛乱时,郡县官吏消极观望,未闻有讨伐诸吕者。
是齐王刘襄等刘氏子弟发兵讨伐,一举诛灭了诸吕,维护了刘氏统一政权。
这表明 (C)A.汉初封国制度严重威胁了中央政权的统治B.汉初封国制度与郡县制度间存在严重冲突C.汉初封国制度一定程度上维护了政权稳定D.汉初封国实力强大完全可以取代郡县制度3.(2023秋•惠州期末)下表是西汉朝廷直接管辖的郡级政区变化表。
据此可知(C)皇帝纪年公元纪年郡级政区汉高祖八年前195年15郡汉文帝十六年前164年24郡汉景帝中元六年前144年68郡、国汉武帝元封五年前106年108郡、国A.诸侯国与朝廷矛盾渐趋激化B.中央行政体制进行了调整C.王国势力削弱,中央集权巩固D.王国控制的区域日益扩大4.汉朝规定,每年祭祀高祖庙时,诸侯需奉献黄金资助。
汉武帝曾借口诸侯所献黄金的分量和成色不足,一年就夺去了106个诸侯的爵位。
汉武帝的做法(B)A.抵御了匈奴南下袭扰B.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C.落实了休养生息政策D.有助于经济重心南移5.(2023秋·佛山顺德期末)汉武帝建立察举的选官制度,将通晓儒家经典作为选官的重要条件;还建立十三州部刺史制度,颁布“六条问事”的监察法规;并将因贪贿犯法的李蔡等五位丞相正法。
这反映了汉武帝(A)A.重视官员的管理B.加强地方治理C.尊崇儒家的学说D.强化君主专制6.下图是汉朝的新工具耧车,主要用于(C)A.耕地B.翻土C.播种D.碎土7.(2023•雷州模拟)下表反映的是汉代货币发行的情况(1两=24铢)。
由此可知(B)发行时间名称重量币面文字是否垄断发行汉文帝五年四铢钱四铢半两否汉武帝建元元年三铢钱三铢三铢不准私铸汉武帝元鼎四年上林三官五铢五铢五铢由中央垄断A.秦半两钱在汉代一直通行B.汉代经济管控能力逐渐增强C.汉代货币、币值始终一致D.汉代不存在通货膨胀的现象8.(2023•中山模拟)《汉书•地理志》记载,西汉时期各地有盐官37处,分布于27个郡国;有铁官49处,分布于40个郡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3章元朝的大一统(1271~1368年)
一、单项选择题
1.宋元时期的沈括和郭守敬的共同科学成就是()。
A.他们的科学著作反映了当时的科技成就
B.他们都创造了一些天文仪器来观测天象
C.他们编写的历法达到当时世界先进水平
D.都在数学上有很高的造诣
【答案】C
【解析】沈括和郭守敬历法上都取得了重要成就,沈括的“十二气节”和郭守敬的《授时历》都达到了当时世界先进水平。
2.元世祖时曾按居民贫富划分为上、中、下三等户,登记户等的簿籍,叫做()。
A.鼠尾文簿
B.鱼鳞图册
C.赋役黄册
D.鼠尾图册
【答案】A
【解析】元世祖时曾按居民贫富划分为上、中、下三等户,每等再分三级,如上上、上
中、上下等,称为三等九甲。
登记户等的簿籍,叫做“鼠尾文簿”。
3.有关元朝历史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①是由成吉思汗建立②中书省是最高行政机构
③民族分化政策不具有进步性④是长期分裂后出现的大统一朝代
⑤解决大都粮食是海运和漕运的主要目的⑥最大的外贸港口是广州
A.①②③
B.④⑤⑥
C.①⑥
D.②③④⑤
【答案】C
【解析】元朝由元世祖忽必烈建立,泉州是元朝最大的对外贸易港口。
4.三通不包括哪本书?()
A.《通典》
B.《史通》
C.《通志》
D.《文献通考》
【答案】B
【解析】三通是指唐朝杜佑的《通典》、宋朝郑樵的《通志》、元朝马端临的《文献通考》。
二、名词解释题
1.急递铺
答:急递铺是金元时期传送公文的邮驿。
金代在军马要道上每十里置一铺,铺头一人,铺兵三人,由所辖军射粮军内差担任,负责递送元帅府、六部文移,用跑步接力的方式日行三百里。
元承金制,每十里或十五里、二十五里设一铺,铺兵五人,签贫户及漏籍户充役,免差发,负责递送省、台、院紧急公文,一昼夜行四百里。
2.宣政院
答:宣政院是元代掌管全国佛教事务和统辖吐蕃地区的官署名。
元世祖至元元年(1264)置总制院,至元二十五年(1288年)改名宣政院。
宣政院以帝师总领,长官为院使,秩从一品。
下设同知、副使、金院同佥、院判、参院等官,官属得有选用,地方置僧禄司僧正等分理僧尼之政,隶于宣政院,至大四年(1311年)废止,凡僧人诉讼悉归有司。
至顺二年(1331)又在全国各地置广教总管所十六所,元统二年又废止。
吐蕃有大事,则置行宣政院往当地处理,唯重大军事行动需与枢密院商议:延祐五年,又置行宣政院于杭州,总江浙僧政。
宣政院所辖吐蕃之地,分置吐蕃等处宣慰司,吐蕃等路宣慰使司和乌思藏、纳里速、古鲁孙三路宣慰司,其官僧俗并用,军民兼管,主要官员由帝师和宣政院荐举,朝廷任命。
3.《授时历》
答:《授时历》是指元代王恂、郭守敬、杨恭懿和许衡等人创制的历法。
世祖至元十三
年(1276年)开始编订,十七年(1280年)冬完成,十八年(1281年)颁行,由郭守敬写成定稿。
为创制此历,郭守敬等人制造了天文仪表,进行了大量的天文观测和测量,汲取汉以来四十多家历法之长并汇集实测成果,极富创新。
《授时历》以365.2425日为一年,和地球绕太阳的公转周期的现代理论值相比只差23秒,同现在世界上所用的公历(格雷高里历)一年周期相同,但比公历早了300年。
4.诸色户计
答:诸色户计是指元代的居民职业划分办法。
元代将境内居民按职业划分为若干种户,有数十种,如军、民、站、匠、盐、儒、僧、道等,称诸色户计。
户一经划定,世代相承,不得随意变动。
其中军、站、盐、匠等户是国家强制签充的,儒、僧、道等户是国家通过考试或其他方式认可的。
每种户都对国家承担特定的义务,赋役负担和待遇各不相同。
5.《农桑辑要》
答:《农桑辑要》是中国元代初年司农司编纂的综合性农书。
元世祖时,为督促农桑,推广先进农业技术,司农司编纂了一部《农桑辑要》颁发各地。
《农桑辑要》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官修农书。
6.达鲁花赤
答:达鲁花赤是元朝掌有实权的最高地方长官。
在地方上,元朝设立行中书省,简称行省。
行省之下设路、府、州、县。
路、府、州、县设达鲁花赤(蒙语为“镇守官”或“亲民官”),掌管并督察地方行政。
达鲁花赤均由蒙古人和色目人担任此官职,说明了蒙古统治
者对汉人官吏的戒备之心。
7.怯薛制度
答:怯薛制度是指蒙古和元朝的禁卫军制度。
怯薛原意是轮流值宿守卫,是从草原贵族们豢养亲兵(那可儿)制度发展而来的,在完成蒙古统一事业的过程中,成吉思汗称汗后,下令挑选各部贵族子弟及自由民中有技能、身体健全者,组成一支一万人的怯薛,即禁卫军。
这支军队由他直接指挥,驻扎在他的殿帐周围。
分为四班,由四个亲信的那司儿任怯薛长,每三日轮流值班。
怯薛军是蒙古军的精锐,也是对地方加强控制的主要武装力量。
8.大札撒
答:大札撒是蒙古建立元朝之前,蒙古游牧社会的立法代表作。
成吉思汗下令把蒙古的许多习惯法固定下来,编成法典,称为“大札撒”,以维持正常的统治秩序。
他发表的训话和命令编为《训言》,也具有法律效力。
在行政组织上也形成了一套行政管理体制。
9.端平入洛
答:端平入洛是端平元年(1234年)宋蒙两军在洛阳发生的军事冲突。
1234年,宋蒙联合灭金后,宋廷出兵北上,目的是收复东京开封府(今属河南)、西京河南府(今河南洛阳)、南京应天府(今河南商丘),然后据河而守。
赵葵、全子才奉命率军北进,至西京洛阳,所复州郡皆为空城,粮饷不济,蒙古军乘势反攻,赵葵、全子才无功而还,史称端平入洛。
它激化了宋与蒙古的矛盾,给蒙古大举进攻南宋提供了借口,从此长达45年之久的宋、蒙战争拉开了序幕。
10.四大汗国
答:四大汗国是指钦察汗国、察合台汗国、窝阔台汗国和伊儿汗国。
成吉思汗在世时,把占领区分成三个“兀鲁思”,分别分封给三个儿子。
钦察分给了长子术赤,所据花剌子包括模和康里国故地,都城在萨莱(今伏尔加河下游),称钦察汗国(金帐汗国)。
术赤死后,该国为其子拔都。
西辽及畏兀儿故地封给了次子察合台,东起阿尔泰山,西至阿姆河,包括新疆天山南北路等地,后称为察合台汗国。
三子窝阔台封于乃蛮故地,今鄂毕河上游以西至巴尔喀什湖以东皆属之,后来称为窝阔台汗国。
蒙古第三次西征之后,蒙古大汗蒙哥又将新占地区封给旭烈兀,建都帖必力思(今伊朗大不里士),称伊儿汗国。
11.合州之战
答:合州之战是1259年宋蒙间的一次重大战役。
宋宝祐六年(1258年),蒙古以三路大军攻宋,其中蒙哥汗亲率一军攻四川,由于四川备战充足,直到次年才攻到合州,合州知州王坚和部将张钰固守。
宋开庆元年(1259年)七月,蒙哥汗亲自到合州城下督战,被炮石击中,死于军营之中。
蒙古军被迫撤退,合州之围遂解。
蒙哥汗死后,蒙古内部发生了争夺汗位的斗争。
12.澎湖巡检司
答:澎湖巡检司是元代设立的管辖澎湖、台湾地区的行政机构。
元代至元年间在澎湖设立了巡检司,隶属于泉州府,这是中央政府在澎湖建立正式政权机构的开始。
明代澎湖巡检司的辖区,扩大到台湾本岛(元代称为瑁求或琉球),加强了对澎湖和台湾的开发与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