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美术教学评价策略研究》开题报告

合集下载

小学美术小课题开题报告范文

小学美术小课题开题报告范文

小学美术小课题开题报告范文学校美术小课题开题报告范文导读:本文是关于学校美术小课题开题报告范文,希翼能协助到您!美术是泛指创作占有一定平面或空间,且具有可视性的艺术,我收拾的学校美术小课题开题报告,供参考!一、课题讨论的背景意义随着时代的进展,社会的长进,创新能力是每一个人生存和进展的基础。

美术学科作为素养教导的辅助学科,不管从详细的教学内容还是从美术课的功能来说,还是对同学的感知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形成同学创新精神和技能技法意识,促进同学共性形成和全面进展等方面都有着其他学科不行代替的作用。

儿童线描画是儿童情趣、思想、内在潜能的自由表现方式,是儿童思维活动的一种真切记载,线描画不仅自由、任意,还可把幼小孩子的那种“心”像绘画毫无自在地表现出来。

在儿童线描画的道路上不断探究和讨论,蹲下身子去观赏孩子们的画,用赏识的眼光去感触,让幼儿在好玩的“乱画”中理解线条的多样性,在不同的线描画创作中培养幼儿的观看力、记忆力、制造力。

促使同学主动学习、乐观参加,营造民主、平等的美术学习氛围,让同学充分呈现才华,获得胜利的喜悦。

老师在线描画引入学校美术学科特色的探索与讨论过程中,有思想有实践有讨论有反思,从而转变教学行为,加速到质的飞跃,让“教书匠”逐步成为“学者型、专家型”的老师。

《美术课程标准》中指出,要进展同学的感知力和形象思维能力,促进同学的共性形成和全面进展。

线描画一能培养同学的观看、制造及表现能力;二能培养其做画的耐心和毅力,磨炼孩子的意志。

通过线描画的教学,同学的综合能力必将得到提高。

二、课题界定课题为:学校美术线描画教学讨论讨论线条是绘画最基本的造型语言之一,线描画是用线条的变化来描绘对象及其形体结构的绘画方式,是最古老、也是最原始的一种绘画方式。

涂鸦期的幼儿用笔勾勒出一些散乱的点线,远古时代浮现在地窖里的画也是由线条组成。

线描画是用线条说话的艺术,线描是最简便、最直接用于表现形象的绘画手段,是在平面上表述客观事物或主观想象而使用的虚拟性、提醒性、装点性的视觉语言。

小学美术校本课程开发与实践的研究课题开题报告完整版

小学美术校本课程开发与实践的研究课题开题报告完整版

小学美术校本课程开发与实践的研究课题开题报告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小学美术校本课程开发与实践的研究课题开题报告一、研究的背景和意义为了适应人类持续发展的需要,以学生发展为本,重视学生个性化和综合素养教育已成为当代建构21世纪基础教育课程结构的基本趋势。

在1999年6月颁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2001年7月颁布的《美术课程标准(实验稿)》均对学校开发美术校本课程作了明确决定和要求。

特别《美术课程标准》(2011年版)要求要积极开发地方美术课程资源,各地美术教研机构、研究人员和教师应努力做好”开发工作,有组织地进行调查、了解,充分加以利用,积极编写校本课程与教材,学校可以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当地的各种资源,”开展有特色的美术教学活动。

为此,我们应把以上各阶段的决定和要求作为最有力的研究背景,来弥补农村学校不能完整按通用教材实施美术教学和满足城市学校更为适合恰当的美术教学内容。

结合学校实际和学生年龄特点,在美术综合探索领域,尝试开发适应新课标要求和学生发展需要的美术校本课程。

为学生提供生动有趣、丰富多彩的学习探索内容和信息,拓展艺术视野,创设良好的探究条件,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从而提高学生整体素质。

尽量在学校原有基础上突出校本的课程特色,尤其在充分尊重学校师生的个性以及学校和社会环境的独特性和差异性上下工夫。

使之更好地成为国家、地方课程的补充,更好地达到提高学校美育质量,提高学生的审美素质。

因此我们提出了《小学美术校本课程开发与实践》的课题研究。

二、拟研究解决的问题1、学校开发、实施美术校本课程的特色和独特性;2、校本课程开发的模式和实践体系;3、对其他兄弟学校开发校本课程提供经验借鉴和方法的指引问题。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入,专家学者在校本课程开发方面的理论研究成果使我们对校本课程和校本课程开发有了一定的认识。

小学美术开题报告

小学美术开题报告

小学美术开题报告小学美术开题报告一、引言美术作为一门重要的学科,对于小学生的全面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过学习美术,孩子们不仅可以培养自己的创造力和审美能力,还可以提升他们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因此,本次开题报告旨在探讨如何在小学美术教育中开展有效的教学活动,以帮助孩子们培养艺术修养和审美意识。

二、背景美术教育在小学阶段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在这个年龄段,孩子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正处于高速发展的阶段。

通过美术教育,可以激发孩子们的创造潜能,培养他们的艺术兴趣和审美能力。

然而,目前小学美术教育中存在一些问题,如教学内容单一、缺乏趣味性等。

因此,我们需要思考如何改进现有的教学方法,提高小学美术教育的质量。

三、目标本次开题报告的目标是通过研究和实践,探索出一种适合小学生的美术教学模式。

具体目标如下:1. 培养孩子们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2. 激发孩子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3. 培养孩子们的艺术修养和审美意识;4. 提高小学美术教育的趣味性和实用性。

四、方法为了实现上述目标,我们将采用以下方法:1. 多媒体辅助教学:通过使用多媒体设备,如投影仪和电脑,将抽象的美术概念转化为直观的图像,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2. 创意课堂活动:通过组织创意课堂活动,如绘画比赛和手工制作,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让他们在实践中体验美术的乐趣。

3. 艺术欣赏:通过展示优秀的艺术作品,引导学生欣赏和理解艺术,培养他们的艺术修养和审美意识。

4. 个性化教学:根据学生的兴趣和特点,设计个性化的教学方案,让每个学生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

五、预期成果通过以上方法的实施,我们预期可以取得以下成果:1. 学生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得到显著提高,他们能够更好地观察和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2. 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得到激发,他们能够自主思考和创作,展现独特的艺术风格。

3. 学生的艺术修养和审美意识得到培养,他们能够欣赏和理解优秀的艺术作品,提高自己的审美水平。

小学美术课程的创新与实践研究》课题开题报告结题报告

小学美术课程的创新与实践研究》课题开题报告结题报告

小学美术课程的创新与实践研究》课题开题报告结题报告《小学美术课程的创新与实践研究》课题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及意义1.1 研究背景在当今社会,美术教育已经成为小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还可以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然而,我国当前的小学美术教育仍存在一些问题,如教学内容单一、教学方法陈旧、师资力量不足等。

因此,对小学美术课程的创新与实践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2 研究意义本课题的研究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丰富小学美术课程内容,提升学生的审美素养;2. 探索创新的教学方法,提高美术教育的教学质量;3. 为美术教育工作者提供实践经验和理论支持;4. 促进我国小学美术教育的改革与发展。

二、研究目标与内容2.1 研究目标本课题旨在通过对小学美术课程的创新与实践研究,实现以下目标:1. 分析现有小学美术课程的问题,提出针对性的改革措施;2. 探索适应现代教育理念的美术教学方法;3. 设计具有创新性的小学美术课程教案,并进行实践验证;4. 总结研究成果,为我国小学美术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提供理论支持。

2.2 研究内容本课题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小学美术课程现状分析;2. 美术教育理念与教学方法的创新;3. 小学美术课程教案设计;4. 实践验证与成果总结。

三、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3.1 研究方法本课题采用以下研究方法:1. 文献分析法:通过查阅相关文献资料,了解小学美术教育的发展动态和研究成果;2. 调查研究法: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等方式收集一线美术教师和学生的意见和建议;3. 案例分析法:挑选具有创新性的小学美术课程教案进行深入分析;4. 实践验证法:在实际教学中应用研究成果,检验其可行性和有效性。

3.2 技术路线本课题的技术路线如下:1. 现状分析:通过文献分析和调查研究,了解现有小学美术课程的问题;2. 创新研究:结合教育理念的发展,探索适应现代教育的小学美术教学方法;3. 教案设计:根据研究结果,设计具有创新性的小学美术课程教案;4. 实践验证:在实际教学中应用教案,收集反馈意见,优化研究成果;5. 成果总结:整理研究过程和成果,撰写论文。

美术课题开题报告小学

美术课题开题报告小学

美术课题开题报告小学美术课题开题报告小学一、引言美术是一门富有创造力和表现力的学科,对于小学生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美术课程的学习,学生可以培养自己的审美能力、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艺术修养和审美素养。

本次开题报告旨在探讨小学美术课程的设计与实施,以期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学习体验和发展空间。

二、美术课程的目标1. 培养学生的艺术修养:通过学习美术,学生可以了解艺术的基本概念、艺术史和艺术家的作品,提高自己的艺术鉴赏能力和审美水平。

2.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表现力:通过绘画、造型等活动,培养学生观察和感知事物的能力,提高他们的表现和表达能力。

3. 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通过美术创作,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创新思维。

4. 培养学生的合作与沟通能力:通过小组合作和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提高他们的沟通和表达能力。

三、美术课程的内容1. 艺术史与名家作品欣赏:通过学习艺术史和欣赏名家作品,让学生了解不同艺术流派和风格,培养他们的艺术鉴赏能力。

2. 视觉艺术表现:通过绘画、素描、水彩等形式,让学生学会运用不同的材料和技巧表现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3. 手工艺术创作:通过手工制作,如剪纸、折纸、陶艺等,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4. 美术创作与设计:通过美术创作和设计活动,让学生学会构思和实现自己的创意,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创新思维。

四、美术课程的教学方法1. 启发式教学:通过提出问题、引导思考和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和探究精神。

2. 实践性教学:通过实际操作和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美术创作的过程,提高他们的实际能力和技巧。

3. 个性化教学:根据学生的兴趣和特长,设计不同的学习任务和项目,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和积极性。

4. 合作学习:通过小组合作和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提高他们的沟通和表达能力。

五、美术课程的评价方法1. 作品评价:通过评价学生的作品,了解他们的创意、表现和技巧水平,为学生提供改进和进步的机会。

中小学美术课欣赏与评述领域的教学模式研究的开题报告

中小学美术课欣赏与评述领域的教学模式研究的开题报告

中小学美术课欣赏与评述领域的教学模式研究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美术教育在教育领域中的地位越来越受到关注。

在美术课的教学中,学生不仅要学习美术技能,还要学习欣赏和评述作品,以提升自己的艺术鉴赏能力。

因此,在中小学美术课教学中,欣赏与评述领域的教学也变得越来越重要。

然而,在实际教学中,很多学校存在欣赏与评述领域的教学问题。

首先,教师教学方法单一,只是让学生简单地看一看、说一说,对作品的结构、风格、表现力等方面缺乏深入的分析和评价。

其次,学生在欣赏和评述方面缺乏积极性,往往缺乏主动性和创造性,类似“看不懂、说不出”的情况普遍存在。

因此,如何在中小学美术课欣赏与评述领域的教学中,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成长成才的综合能力,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本研究的目的在于探究中小学美术课欣赏与评述领域的教学模式,包括教学策略、教学方法、评价方式等方面,旨在提高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和欣赏水平,引导学生思考和表达,培养其良好的美学品味和审美价值观。

本研究的意义在于:1. 探究中小学美术课欣赏与评述领域的教学模式,借鉴先进的教学理念和实践经验,促进中小学美术教育的不断发展。

2. 通过构建科学有效的中小学美术课欣赏与评述领域的教学模式,提升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和欣赏水平,对学生的美术素养和综合能力的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3. 更好地适应时代变革的需求,有利于推进美术课程的创新和转型,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批判思维的人才。

三、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本研究将深入探究中小学美术课欣赏与评述领域的教学模式,主要研究以下内容:1. 中小学欣赏与评述领域的教学策略与原则:包括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模式、评价方式等。

2. 中小学欣赏与评述领域的教学方法:包括讲授法、示范法、探究法、研讨法、实践法等。

3. 中小学欣赏与评述领域的评价方式:包括评分评价、自评互评、教师评价等。

本研究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文献综述法、问卷调查法、实证研究法、个案研究法和实践探究法等。

美术课题研究开题报告

美术课题研究开题报告

美术课题研究开题报告美术课题研究开题报告1一、课题的研究背景和价值(一)研究背景:XX年新课改实施以来,美术课程改革已逐步走向成熟,课程资源开发及校本课程建设成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

《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以下简称《美术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我国现阶段美术课程综合性和多样性不足,要广泛利用校内外的各种课程资源,尽可能运用自然环境(如自然景观、自然材料等)以及校园和社会生活中的资源(如活动、事件和环境等)进行美术教学”。

但从目前掌握的材料来看,我国地区间美术教育发展不平衡,长期以来,课程资源的开发主体主要依靠少数学科专家,关注初中阶段美术学科课程资源的开发及利用并没有引起一线学校一线美术教师足够的重视。

在各校开展的校本课程研究中由于美术学科的独特性,对于美术课程资源的研究带有明显的随意性、原生性和零散性。

校本课程的开发缺欠连续性,大量作为课程要素来源的课外课程资源被埋没,造成许多有价值的课程资源的闲置与浪费。

广大美术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深感参考性的系统、可行、合理、有效的与本地区密切联系的课程资源的不足。

农村及边远薄弱学校缺乏对课程资源-特别是美术学科课外活动课程资源识别、开发和运用的意识和能力。

校内与校外课程资源的转换协调机制还没有能够很好建立。

特别是面对美术学科各校资源(人力资源、物质资源、人文资源等)有限的事实,加强城乡校际间合作、实现资源共享,将xx地方美术教育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并引进课堂、个人简历探索一条切实可行的突出美术课程学科地位的活动教学方式是我们所关注的重点和努力的方向。

(二)研究价值课程资源是新一轮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所提出的一个重要概念。

课程资源是决定课程目标能否有效达成的重要因素。

课程资源的丰富性和适切性程度决定着课程目标的实现范围和实现水平。

课外课程资源作为课堂美术课程资源的补充、拓展和延伸,虽然必须服从学校课堂美术教育的需要,但具有相对独立性,甚至有些完全独立,只有经过认真整合,才具备教育资源的功能。

小学美术开题报告

小学美术开题报告

小学美术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美术是培养儿童审美能力和创造力的重要途径之一。

小学美术教育在培养儿童的观察力、想象力和表达能力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然而,传统的小学美术教育常常注重技能的培养,缺乏对学生的潜力和创造力的挖掘和发展。

因此,本次课题以小学美术教育为背景,旨在探索一种更加创造性和启发性的美术教学方法。

二、选题意义美术教育不仅仅是培养学生艺术技能的过程,更是培养学生创造力和表达能力的过程。

通过创造性的美术教育,可以激发学生的想象力、观察力和思维能力,提高他们的艺术表达和创作能力。

此外,美术教育还有助于培养学生对美的感知和理解能力,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

然而,目前小学美术教育存在一些问题,如只注重技能训练而忽视创造性思维培养、缺乏启发性教学和互动性学习等。

因此,本次课题的意义在于探索一种更创新、更启发性的小学美术教学方法,以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艺术表达能力。

三、研究目标本次研究的主要目标是设计和应用一种创新的小学美术教学方法,以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艺术表达能力。

具体目标包括:1.提供更多的启发性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2.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自主创作的能力;3.通过互动性学习提高学生的艺术交流和合作能力;4.培养学生对美的感知和理解能力,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

四、研究方法本次研究将采用实验研究和观察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具体步骤如下:1.设计实验课程:根据小学美术教学大纲和教学要求,设计一套创新的美术教学课程,包括启发性教学内容和互动性学习活动。

2.实施实验课程:在一所小学选择一组学生进行实验,运用设计好的课程教学。

3.收集数据:通过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状态、记录学生的表现和反馈,采集相关数据。

4.数据分析: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得出相关结论。

5.结果评估:根据分析结果,评估实验课程对学生的影响和效果,并对课程进行改进。

五、预期结果通过本次研究,预计获得以下结果:1.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得到有效培养和提高;2.学生的独立思考和自主创作能力得到明显提高;3.学生的艺术交流和合作能力得到增强;4.学生的审美能力得到提高。

中小学美术示范课的评价研究的开题报告

中小学美术示范课的评价研究的开题报告

中小学美术示范课的评价研究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美育教育作为学校教育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得到了广泛重视。

美术作为美育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教学质量的提高和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化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中小学美术教学是中小学生对美术领域的认知和素养提升的重要途径。

因此,如何提高中小学美术教学课的教学效果,意义重大。

其中,示范课的评价是中小学美术教育质量评价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美术教育中一个具有挑战性的话题。

中小学美术教育的示范课涉及到多个方面的评价,因此需要建立起权威、科学、实用的评价体系。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本研究旨在通过中小学美术示范课的评价研究,探究如何建立起科学有效的中小学美术示范课评价体系,进一步推动中小学美术教育质量的不断提高。

通过对中小学美术示范课的评价研究,可以更准确地反映出中小学美术教育的现状,对于加强中小学美术课的教学质量、提升中小学教师教学水平、丰富学生艺术素养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同时,本研究将对于中小学美术教学中的教育教学改革提供参考,促进中小学美术教育质量和教育教学改革的持续提升。

三、研究内容和方法1. 研究内容:本研究将比较系统地研究国内外中小学美术示范课的评价研究现状、评价体系和评价方法,深入探讨中小学美术教学中示范课的评价标准,分析中小学美术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并提出改进措施。

2. 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等多种方法,深入分析中小学美术示范课的评价研究现状,探究中小学美术示范课评价的关键问题,并依据实地教学和教师教学反馈情况,总结归纳出中小学美术示范课评价的规律性和普遍性。

同时,本研究将以国内外中小学美术教育教学规划和标准为基础,对中小学美术示范课评价体系进行构建和优化。

四、研究预期成果本研究预期的成果包括:1. 建立起科学有效的中小学美术示范课评价体系,提高中小学美术示范课评价的科学性和针对性。

2. 发现中小学美术教学当中的评价问题,并探讨解决问题的途径,促进中小学美术教育质量的提升。

《小学美术欣赏课有效策略的研究》开题报告

《小学美术欣赏课有效策略的研究》开题报告
《小学美术欣赏课有效策略的研究》开题报告
一、开题活动简况:开题时间、地点、主持人、评议专家(课题组外专家,专家应不少于2人)、参与人员等。
(一)开题活动简况:
1、开题时间:
2、开题地点:
3、开题主持人:
4、课题评审专家:
5、课题参与人员:
6、会议程序为:
(二)课题研究的现状分析
美术教育作为我国义务教育阶段一们必修艺术教育课程,是对学生进行美育的重要途径。《课标》中指出“美术教育在于激发学生感受美、表现美的情趣,丰富他们的审美经验,使之体验自由表达和创造的快乐”。美术欣赏是学生通过对大自然、美术作品、生活环境的感受、想像、体验、理解和判断等一系列相互联系的心理活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达到以美促知,以美启智,以美怡情,以美促能的教育效果。从而获得终身的、可持续的审美创造力。是艺术素养的教育,不是专业技术的教育,它应着眼于学生艺术素质的提高,而不是为了培养专业艺术家,因此,小学美术教育应强调艺术素养的提高,而美术欣赏则是美术教育中对培养学生的艺术修养和提高判断能力最有效和最重要的途径。
二、开题报告要点:题目、内容、方法、组织、分工、进度、经费分配、预期成果等,要求具体明确、可操作,限5000字左右,(可加页)。
课题名称:小学美术欣赏课有效策略的研究
研究内容:
1、在欣赏课中凸现人文性、自主性和创造性等新的教学理念,对相关资料进行调查、整合与研究。在实践教学中提倡要注意营造适合培养学生创造性的环境,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
2、莎士比亚在《风月通鉴》中曾经写道:人们齐心赞赏新玩具,不理会他们是用旧物捏成,宁愿歌颂镀金的劣货,不愿欣赏盖了灰的金泊。
因此,作为美术教师,我们的任务不仅仅是在课堂上欣赏好一张画,一件工艺品,而更重要的是带动学生能独立的去认识美,有选择的接受新的观念。

小学美术课题开题报告

小学美术课题开题报告

小学美术课题开题报告小学美术课题开题报告题目:小学美术校本课程开发与实践研究一、课题论证(一)本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1.本课题研究是贯彻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制度的教学实践研究。

2.本课题研究是对我们承担的已经通过结题验收的安徽省教育科研课题《地方文化资源向美术课程资源转化的方法与问题研究》进行深入研究的承接,是对其研究成果进行推广和应用的研究。

3.本课题研究是我校校本美术课程开发的研究。

4.本课题研究对推动我校校本课程研发工作启动和实施有很强的应用价值和实践意义。

5.本课题研究对推动亳州市地方美术课程开发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和实践意义。

(二)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1.我们在已经结题的省教科研课题《地方文化资源向美术课程资源转化的方法与问题研究》的研究过程中对地方文化资源进行了开发利用,已开发出一系列的美术课题。

并作了教学实践研究。

通过教学实践确实促进了学生素质的发展,涵养了学生的地方文化精神。

但是,对这些内容的教学实验还处于一种比较狭小的范围内,还没有能够让更多的孩子通过学习感受到地方文化的艺术魅力。

我们要推广研究的成果,让更多的孩子受益,还需要做更深入的研究。

把这些课题的内容向校本美术课程转化,开发出校本美术课程,推进研究成果的应用。

这是我们制定的新的研究目标。

因此我们确立了《以地方文化资源开发的美术课程资源向校本课程转化的实践研究》为内容的研究课题。

2.我校校本课程的研发工作现在正在启动,借此契机,我们要把已经取得的具有地方特色的科研成果向校本美术课程转化,推动校本课程开发的顺利实施。

3.在对设计的美术课题进行教学实践的过程中总结经验,优化教学内容,补充新的内容,形成校本美术课程。

4.研究校本美术课程的内容的编排以怎样的版式向读者呈现,能适合学生学习的需要。

5.编辑校本美术课程教材,进行教学实践,研究校本美术课程对促进学生艺术文化素养,表现能力,创新精神,思想情感等综合素养和谐发展的影响和作用。

小学课题研究《小学美术课堂有效教学的策略研究》研究报告

小学课题研究《小学美术课堂有效教学的策略研究》研究报告

小学课题研究《小学美术课堂有效教学的策略研究》研究报告XXX课题研究:《小学美术课堂有效教学的策略研究》研究报告《小学美术课堂有效教学的策略研究》课题,于年2月底开始在我校正式研究。

经过近二年的研究,现已完成预定的研究任务,现将研究报告如下:有效教学策略是指在一定的教学思想和教学理念指导下,是以教师在研究教材、研究学生、研究教学环境、研究媒体等诸多的前提下,有效优化课堂教学过程的方法、途径。

从教育理论的高度将这些方法、途径上升为策略。

它是完成课堂教学目标,优化课堂教学效益,体现课改理念的有效手段和直接保证。

就美术课堂教学而言,是针对教学存在的问题,以有效教学的理论与实践,不断优化课堂教学途径与方法,促进美术教育课程改革向纵深推进。

有效教学策略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教学有效果。

教学活动结果要与预期的教学总目标相一致,体现教学的目标达成性。

也就是说,学生有无进步或发展是教学有没有效益的重要指标。

教学有没有效益,并不是指教师有没有教完内容或教得认真不认真,而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生学得好不好。

二是讲授有用率。

高效利用讲授时间指讲授时间利用的高效率,在单位时间内讲授达到了最好的讲授效果。

一般认为完成一定的讲授任务,所用的课时越少,课堂讲授效率越高。

讲授效率应是讲授投入与讲授产出的比值。

讲授投入是指师生双方为实现教育目标而投人的时间、精力及各种教育资本的总和;讲授产出是指教育目标的实现程度,包括学生知识、技能的增长,身心素质的进步、成熟,个性的成长,创造力的培养以及教师素质的培养和讲授能力的提高等方面。

三是教学有效益。

指教学目标要与特定的社会和个人的教育需求相吻合及吻合的程度,并从质和量两方面进行评价。

研究有效教学并不是不要教学质量,并不是不要升学率,而是要使教学质量更高,教学行为更加规范,教学时间更加经济,教学结果更加显著。

一、《小学美术课堂有效教学的策略研究》,根据课题研究的目标和研究步骤,我们在研究中主要抓住以下几个问题:(一)提高了美术课堂有效教学的认识1、追求美术课堂有效教学的真谛有用讲授是学校经常谈论的话题,也是教师不懈追求的目标。

小学美术开题报告研究

小学美术开题报告研究

小学美术开题报告研究小学美术开题报告研究一、引言美术是小学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还可以促进学生的综合发展。

本文旨在研究小学美术开题报告的重要性以及如何进行有效的开题报告。

二、开题报告的重要性开题报告是美术教学中的重要环节,它有助于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和任务,并能够提前预测和解决可能遇到的问题。

通过开题报告,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美术知识和技能,培养艺术创造力和表现力。

此外,开题报告还能够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开题报告的内容1. 主题选择: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选择适合的主题,如动物、风景、人物等。

同时,主题的选择应该与学校的教学要求相匹配,能够有助于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

2. 背景介绍:在开题报告中,学生需要简要介绍所选主题的背景和意义。

例如,如果选择的主题是动物,学生可以介绍动物在自然界中的重要性以及与人类的关系。

3. 学习目标:学生需要明确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目标和期望。

例如,学生可以设定提高绘画技巧、培养观察力和表现力等目标。

4. 学习计划:学生需要制定详细的学习计划,包括学习的时间安排、学习的内容和方法等。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合理安排学习时间,选择适合的学习材料和资源。

5. 资源准备:学生需要列出所需的学习资源和材料,如绘画工具、参考书籍和图片等。

学生可以通过图书馆、互联网等渠道获取所需资源。

四、开题报告的编写方法1. 清晰简洁:开题报告应该言之有物,内容要清晰简洁,避免冗长的描述和重复的内容。

学生应该用简练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观点。

2. 结构合理:开题报告应该具有明确的结构,包括引言、主体和结论。

学生可以根据需要使用分段和分点来组织自己的思路,使文章结构更加清晰。

3. 语言规范:学生在编写开题报告时应注意语言的规范性,避免使用口语化的表达和错误的语法。

学生可以参考相关的写作指南和范例,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小学美术小课题开题报告

小学美术小课题开题报告

小学美术小课题开题报告撰写开题报告开题报告也叫课题研究方案 , 它主要说明这个课题应当进行研究, 下边为大家分享了小学美术小课题的开题报告,欢迎借鉴!题目 ; 小学美术课兴趣教课研究开题报告一、课题的提出小孩是人之一世中最富于想象力的阶段,他们的心理世界能够不受任何限制和拘束自由地想象,而且勇于研究心里世界与现实世界。

所以这个阶段的美术教育主要就是启迪学生创建的天分,也就是要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美术教课活动要富裕兴趣性,学生参加起来才有主动性和踊跃性。

《美术新课程标准》提出,要特别关怀学生美术学习的变化与成长,重申学生个人本位,在教课中更为关注以学生为主体,充足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创建性。

在几年的美术教育工作中,我深深地领会到,小学生进入高段后因为多种原由,美术学习的踊跃性渐渐减退,报名参加美术兴趣班的人少了,上课的绘画资料和工具的准备状况也不大乐观,作业的达成率降低了,这也考证了各国专家学者认定的这个期间为绘画的“危险期”。

所以,在小学阶段着重学生兴趣的培育特别重要。

作为视觉传达教育的美术课程,其实质是让学生感悟美从而创建美,特别是在小学阶段的美术教育,更应把重心放在怎样唤醒和激活小孩的想象力与创建力的方法上来,传统的关闭式教课模式太甚被动与压迫,而让学生走出教室,在阳光下游戏中感觉、发现、认识和捕获第一手的题材与内容,经过自己的感官体验创建的美才会是绚烂,有活力的。

我将经过本课题的研究,从教课的一点一滴做起,进行教课实践研究,从而很好地培育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以及学生发现美和创建美的能力。

二、研究的内容与方法(一)讲堂教课具的特色:1.教课内容拥有直观性2.激励的方法多样且拥有可操作性3.能够发展学生的能力(着手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合作能力、创建能力等)。

(二)本课题研究内容:1.在讲堂教课中发掘情味化的美育内容,建立美术教课与学生经验密切联合的共同体。

2.选择情味化的表现资料,丰富学生创作表现的门路。

(完整版)小学美术课堂有效提问研究(开题报告)

(完整版)小学美术课堂有效提问研究(开题报告)

(完整版)小学美术课堂有效提问研究(开题报告)小学美术课堂有效提问研究(开题报告)研究背景在小学美术课堂中,教师应用有效的提问策略可以促进学生的参与和思维能力发展。

然而,目前对于小学美术课堂中有效提问的研究还比较有限,需要进一步深入探讨。

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探究小学美术课堂中的有效提问策略,以提升学生的研究效果和艺术素养。

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和观察法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数据收集和分析。

首先,将设计一份针对小学美术教师的问卷,调查他们在教学中使用的提问策略和效果评估情况。

然后,通过观察实际课堂,记录教师的提问方式和学生的反应,以及学生在课堂中的表现和研究成果。

研究内容和计划本研究将着重分析以下内容:1. 不同类型的提问方式对学生研究效果的影响;2. 教师提问策略与学生参与度和研究动力的关系;3. 学生在不同提问策略下的表现和反应;4. 教师对于提问效果的自我评估。

研究计划如下:1. 设计并分发问卷,调查小学美术教师的提问策略和效果评估情况;2. 确定观察课堂的时间和地点,并进行观察记录;3. 分析问卷和观察数据,总结教师提问策略的优点和不足;4. 撰写研究报告,提出提问策略改进的建议。

预期结果和意义通过本研究的实施,预期的结果包括:1. 对小学美术教师使用有效提问策略的认识和应用能力的提升;2. 对于小学美术课堂中有效提问策略的总结和归纳;3. 对于学生参与度和研究动力的提升。

本研究的意义在于提供给小学美术教师参考,促进其在教学中运用有效的提问策略,以提高学生的研究效果和艺术素养。

计划进度本研究的预计时间安排如下:- 问卷调查设计和分发:第1周- 观察课堂进行记录:第2-6周- 数据分析与研究报告撰写:第7-9周- 完善报告和提交:第10周预期挑战与解决方案可能面临的挑战包括样本数量的限制、教师的不愿意配合和课堂环境的变数等。

针对这些挑战,我们将采取以下解决方案:1. 扩大样本调查范围,增加调查问卷的发放量,以提高样本的代表性;2. 与学校和教育部门合作,争取更多的支持和资源,以鼓励教师的积极参与;3. 在观察过程中,尽量保持课堂环境的稳定,避免变数对研究结果的影响。

《小学美术教学评价策略研究》开题报告

《小学美术教学评价策略研究》开题报告

《小学美术教学评价策略研究》开题报告北厂小学课题组向禄丰县课题规划办报告:从2013年1月20日开始申报做《小学美术教学评价策略研究》,报告课题组规划办:禄丰县金山镇南雄小学《小学美术教学评价策略研究》已立项,于2013年9月30日开题,特邀请县课题专家组给予督导、检查。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教育作为一种文化传递的工具,它的内容和形式是随着时代变迁和社会发展而不断发展变化的。

近年来,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我们在美术教学目标的制定、课型的设计、现代技术与美术课教学的整合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但却忽视或忽略了对美术教学评价的研究与实践,使得美术教学评价相对滞后。

加上其自身的特殊性,教师对学生的美术评价更容易步入误区。

误区一:(主观评价)教师认为美术教学评价就是教师评价,课堂上,学生作业刚完成,教师便凭主观意识给出一个等级评价(或优或合或待),打上“优”的固然高兴,但不知好在哪里,打上“差”的心里难过也不知差在何处……导致学生未能及时掌握学习信息,压抑了学生的兴趣与积极性,长此以往造成迷惑厌学情绪。

误区二:(传统评价)教师以传统的眼光看待作品,往往以画面干净、比例适当、涂色均匀为标准,忽视儿童的想象力、创造力及表现力。

同时评价形式单一,影响学生个性与能力的培养,不利于学生对学习方法的掌握。

误区三:(单一评价)教师除了只重视作业评价外,对学生期末美术成绩的评定也采用简单的“一画定成绩”的做法。

即让学生临摹一幅画,然后给出一个成绩,未能很好地体现培养学生多方面素质的要求,忽视了美术评价的全面性。

随着美术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在真正意义上提高美术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素质呼声愈来愈高,而与其密不可分的教学评价改革势在必行。

近来来,上至中央教育决策部门,下至美术教育界及基层单位,都在为完善评价机制而努力,理论界已经有一定量的可资参考的研究成果。

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了《2000——2010年全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总目标》,指出了要建立评价指标的多元,评价方式多样,既关注结果,更重视过程的评价体系。

【开题报告】 美术“欣赏评述”课堂教学成效的策略研究

【开题报告】 美术“欣赏评述”课堂教学成效的策略研究
专家组对课题名称和设计方案仔细斟酌,在完善方案的基础上要求抓紧时间制定相应的实施方案,使课题得到有效落实。同时,希望在实施研究过程中严格按照上级科研部门和专家组的要求,求真务实,规范操作,持之以恒,顺利达到预期目标。
评议专家签名
年月日
四、重要变更(侧重说明对照课题申请书所作的研究计划调整,限800字,可加页)
(五)经验总结法。对各种典型经验及教学进行总结并上升为理论。
研究步骤(组织、进度):
组织:本课题承担者均来自本学科教学一线的中青年教师组成,有着丰富的教学经验。这次课题承担者的各位老师都具有扎实美术基本功,他们在历届市县美术教师基本功比赛中获得一、二等奖,在辅导学生参加市县各级各类美术比赛中均取得好成绩,多次获优秀辅导老师称号。本课题承担组是一个科研能力强、责任心强的优秀团队。
(3)克服以往欣赏课以教师讲述为主的弊端,积极探索教学方式的多样化;努力激发学生的主体精神,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创设开放、和谐的教育环境和适宜的教育情境,实现课堂的良性互动。
内容:(1)美术欣赏课活动着力点的研究。在美术欣赏课中教师不要从理论上空洞的介绍艺术作品,而应将着力点放在艺术作品的不同观念在不同作品中的美学介绍给学生。在引导学生欣赏具体的美术作品时,应该注意选取不同理念的作品,使学生认识到艺术吏上这些观念并存的局面,从而拓宽他们的思路和眼界。
意义:《美术课程标准》指出:“欣赏·评述”学习领域的教学,应注重学生的积极参与,努力激发学生的主体精神,克服以往以教师讲述为主的弊端,积极探索教学方式的多样化。同时,着重培养学生掌握美术欣赏最基本的方法,不断提高学生的欣赏和评述的能力,并以此作为教学评价的主要依据。拟创新点就是针对美术欣赏课有效教学策略及师生互动环节设计的研究。
3、课题研究内容具体。课题明确改变学生学习方式及教师教学方式为核心的研究内容,较为准确地把握了课题研究的方向,面向实际,有较强的实用性。建议对研究范围、研究对象做更清晰的界定,加强研究内容和研究目标的关联度,并适当细化和具体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美术教学评价策略研究》开题报告
北厂小学课题组
向禄丰县课题规划办报告:
从2013年1月20日开始申报做《小学美术教学评价策略研究》,报告课题组规划办:禄丰县金山镇南雄小学《小学美术教学评价策略研究》已立项,于2013年9月30日开题,特邀请县课题专家组给予督导、检查。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教育作为一种文化传递的工具,它的内容和形式是随着时代变迁和社会发展而不断发展变化的。

近年来,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我们在美术教学目标的制定、课型的设计、现代技术与美术课教学的整合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但却忽视或忽略了对美术教学评价的研究与实践,使得美术教学评价相对滞后。

加上其自身的特殊性,教师对学生的美术评价更容易步入误区。

误区一:(主观评价)教师认为美术教学评价就是教师评价,课堂上,学生作业刚完成,教师便凭主观意识给出一个等级评价(或优或合或待),打上“优”的固然高兴,但不知好在哪里,打上“差”的心里难过也不知差在何处……导致学生未能及时掌握学习信息,压抑了学生的兴趣与积极性,长此以往造成迷惑厌学情绪。

误区二:(传统评价)教师以传统的眼光看待作品,往往以画面干净、比例适当、涂色均匀为标准,忽视儿童的想象力、创造力及表现力。

同时评价形式单一,影响学生个性与能力的培养,不利于学生对学习方法的掌握。

误区三:(单一评价)教师除了只重视作业评价外,对学生期末美术成绩的评定也采用简单的“一画定成绩”的做法。

即让学生临摹一幅画,然后给出一个成绩,未能很好地体现培养学生多方面素质的要求,忽视了美术评价的全面性。

随着美术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在真正意义上提高美术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素质呼声愈来愈高,而与其密不可分的教学评价改革势在必行。

近来来,上至中央教育决策部门,下至美术教育界及基层单位,
都在为完善评价机制而努力,理论界已经有一定量的可资参考的研究成果。

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了《2000——2010年全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总目标》,指出了要建立评价指标的多元,评价方式多样,既关注结果,更重视过程的评价体系。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强调建立促进教师和学生发展的评价体系,《纲要》指出:“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能力。

”为了实现这一评价目的,需要树立一种全新的美术课程评价理念与评价方式。

反对通过量化手段对学生进行分等划类的评价方式。

我强调多元价值取向和多元标准,肯定学生与世界交往方式的多元方式。

重视学生活动中的表现以及如何解决问题的。

因此评价不应该过于看重于学生所获得的知识的多少及作品的优劣,而应强调对评价对象人格的尊重,强调人的发展,特别关注学生参与的态度、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造性,关注学习的过程和方法,关注交流与合作,关注动手实践以及所获得的经验与教训。

采用形成性评价的方式,重视对过程的评价和在过程中的评价,使评价成为学生学会实践和反思、发现自我、欣赏别人的过程。

同时强调评价的激励性,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个性特长,施展才华、努力创新。

基于上述,构建一种全面的、完善的、重过程、重创新的美术教学评价体系甚为重要,这也符合《新课程标准》“为学生全面发展而评价”的理念;符合省义务教育美术教学指导纲要提出的“评价要以教学目标为依据,注意对学生学习目的、态度、审美意识的评价,注意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的评价”的要求。

本课题构建了多元评价的研究,是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激发学生对本课程的兴趣与积极性,通过评价促进活动的发展和学生的发展,并给其他课程产生积极影响。

二、课题研究的步骤和举措
(一)研究目标
1、建构多元化评价的操作方式方法(等级评价、展览评价、评语评价);
2、培养学生的绘画技巧和审美能力,让学生用绘画的方式展示生活、学习,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爱美情趣。

(二)研究内容
在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下教学评价观要由竟争本位、分等排序为核心的评价观转向经人的发展为核心的评价观。

评价观是教育观的反应,有什么样的教育观决定产生什么样的评价观。

通过尝试等级评价、展览评价、评语评价等方式的研究,培养学生的绘画技巧和审美能力,让学生用绘画的方式展示生活、学习,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爱美情趣。

(三)课题研究的步骤
第一阶段:实验准备(2013年1月——2013年8月)
1、申报课题,通过调查,分析美术作品在问题,教师的美术教学方式,制定研究方案;
2、收集课题相关的研究资料;
3、召开课题小组成员会议,部署工作。

第二阶段:实验实施阶段(2013年9月——2014年4月)
1、根据制订的研究方案开展研究工作。

2、积累、整理有关研究资料,进行课题过程管理。

3、组织各类活动:
教师方面:⑴专题研讨;⑵相关课堂教学观摩;⑶相关教案、论文评比。

学生方面:多种形式的绘画作品竞赛。

4、调查了解实验效果,完成阶段性小结。

第三阶段:实验总结(2014年5月——2014年7月)
1、收集典型例子,整理资料,对课题实施过程中的内容、方法、评价进行回顾、分析、撰写研究报告。

2、申请结题。

(四)举措:
1、了解学生已有的绘画水平。

为了解学生已有的绘画水平及他们习惯的学习方法,在确定课题后,确定主题后让学生自主创造。

2、多元的评价的评价方式:
a.实作评价(学生自评、生生互评、师生互评、家长评价),
b.过程评价,
c.卷宗评价(个人卷宗、班级卷宗),
d.合作能力的评价,
e.展示与交流。

三、课题组织及成员分工
方式:本课题由我校美术教研组集体承担,既分工又协作,骨干教师引领、同伴互助,团结一心、产生合力。

(一)科研课题领导小组:负责学校教育科研工作的总体安排,日常管理、科研督导。

组长:王静
顾问:教研室杨建琼、杨跃武(加强对本课题研究的组织领导和业务指导。


核心成员:白盛洁李明珠李勇校朱绍梅陈爱华徐海萍
罗光蕊
(二)科研课题审核小组:负责组织科研课题申报、评审、立项工作。

组长:王静
副组长:王建萍
(三)课题组教师参与实际研究,写心得、收集整理材料
白盛洁李明珠李勇校朱绍梅陈爱华徐海萍罗光蕊
(四)成员工作分工(建议)
项目组人员分工:王静,课题负责人,负责整个项目的落实、开展和总结性评价;王建萍,项目主管,参与管理和研究;白盛洁协调关系;李勇校朱绍梅陈爱华徐海萍罗光蕊负责具体措施的落实,并参与研究及论文写作。

王静、王建萍负责课题推广日常工作及指导。

四、课题成果的预期和呈现
1、《小学美术教学评价策略研究》研究报告2000字。

3、评价方式方法总结材料5份。

4、评价方式方法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研讨课、示范课课例及心得体会交流。

五、参考文献:
1、《美术新课程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2001年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新课程标准解读》,由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组织编写,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
3、《创造力与美术教育》尹少淳,《中国美术教育》,1994年第二期,1994.4.5出版;
4、《美术学科教育学》,常锐伦著,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5、《小学美术教学法》人民美术出版社。

总之,课题开题前的各项准备工作都已经准备就绪,《小学美术教学评价策略研究》特申请开题。

北厂小学
2013年10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