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申报模板:3656-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中高职衔接研究

合集下载

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中高职衔接课程设置与优化

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中高职衔接课程设置与优化

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中高职衔接课程设置与优化【摘要】本文主要针对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中高职衔接课程设置与优化进行研究。

在分析了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在通过对中职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课程现状的分析,探讨了中高职衔接课程设置的需求,并提出了优化策略。

通过案例分析和教学实践探讨,展示了课程设置与优化的重要性和实际应用。

在总结了课程设置与优化的意义,并展望了未来发展趋势。

本文旨在为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中高职衔接课程的制定与优化提供参考,促进该领域教育的提升和发展。

【关键词】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中高职衔接课程、课程设置、优化、中职课程现状、需求分析、优化策略、案例分析、教学实践、课程意义、发展展望。

1. 引言1.1 研究背景针对这些问题,中高职衔接课程设置与优化显得尤为重要。

通过对现有中职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课程的现状进行深入分析,可以帮助更好地了解问题的症结所在,为后续的课程设置提供有力的依据。

根据学生的实际需求和行业的发展趋势,确定中高职衔接课程的设置需求,可以有效地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满足企业对人才的需求。

进行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中高职衔接课程设置与优化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和应用价值。

通过本研究,将有助于促进中职与高职之间的衔接,推动工业机器人技术教育的持续发展与进步。

1.2 研究意义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是当前工业自动化领域的热门专业之一,针对中高职衔接课程设置与优化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对课程设置的分析和优化,可以更好地满足人才培养的需求,使中高职教育更具针对性和实用性。

合理设置和优化课程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新能力,有利于他们在工业机器人技术领域的专业发展。

针对中高职衔接课程的设置与优化,还可以促进不同层次教育的衔接与协调,构建起完善的人才培养体系。

深入研究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中高职衔接课程设置与优化问题,不仅有助于提升教育教学质量,还有助于促进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推动我国工业自动化领域的技术进步和产业发展。

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申报汇报

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申报汇报

将会增添与ABB、库卡、澳铂等机器人生产企
业为校企合作单位。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现有基础-实训基地
基础实训室: 国家示范性骨干建设项目电气自动
化技术实训基地、国家以偿代补财政支持建设项目机
电一体化实训基地
综合实训室: 广西财政投入 1000 万新建工业机器
人技术综合实训中心
校外实训基地: 广西盛隆冶金、上汽通用五菱、
南宁桂格精工、南宁燎旺车灯、北海出口加工区、皇 氏乳业、美的小天鹅
现有基础-师资队伍
1.拥有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素质精良、专兼 结合的双师型专业群教学团队。
2. 已完成 8 人次工业机器人技术、课程开
发、实训项目开发的培训。 3.2015年底-2016年初,将完成11人 次的工业机器 人高端技术培训,另有 5 人次获得ABB工业机器 人认证资质。
现有基础校企合作以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校企合作理事分会为基础与广西盛隆冶金上汽通用五菱南宁桂格精工南宁燎旺车灯北海出口加广西盛隆冶金上汽通用五菱南宁桂格精工南宁燎旺车灯北海出口加工区皇氏乳业美的小天鹅等一批工业机器人应用企业建立了稳定的合作关系随后将会增添与abb库卡澳铂等机器人生产企业为校企合作单位
图1 全球工业机器人新装机量及预测
背景分析
b.中国将成为全球最大的机器人市场
40000 35000 30000 25000 20000 15000 10000 5000 0 2010年 2011年 销量 2012年 2013年
36650 26902 22577 14980
图2 2010-2013年中国工业机器人市场销售量
发展,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掌握工
业机器人技术的知识和专业技能,能从事工业机

高职院校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建设研究与实践

高职院校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建设研究与实践

6 6・
科技 论坛
高职院校 工业机 器 人技术专业建设研 究与实践
鲍 敏 乔 阳 杨 宏 帅 ( 黑龙 江职 业 学 院 , 黑龙 江 哈 尔滨 1 5 0 0 0 0 )
摘 要: 目前 , 工业机 器人行业发展 势头强劲 , 行业人 需求量 巨大 , 在研 究工业机 器人技 术行业 背景和人 才 需求情 况基础 上 , 确立 高职院校工业机器人技 术专业建设 目标 , 以黑龙 江职业 学院工业机器人技 术专业为例 , 进行专业建设重点 内容 的研 究与实践。 关键词 : 工 业机 器人 ; 专 业建 设 ; 人 才
1 工 业 机 器 人 行 业 背景 论坛 , 实现校企合作育人 、 合作发展 。 据中国机器人产业联盟发布 的数据 , 中国已连续两年成为全球 4 . 2 探 索与实践 “ 项 目引领 , 岗位 实境 ” 的工学 结合人 才培 养模 第一大工业机器人市场 。 但 中国每万名制造业工人拥有 的工业机器 式 。 根据职业 岗位 的知识能力素质要 求 , 与上海 A B B工程有限公司 人数量却远低 于发达 国家水平。 工信部于 2 0 1 3年发布的《 关于推进 及工业机器人应用企业共 同制 订人才培养方案 ,引入上海 A B B工 工业机器人产业 发展的指导意见》 中提 出 , 到 2 0 2 0年 , 要形成 较为 程有限公司职业 技能认证项 目。以喷漆 、 涂胶 、 焊接 、 装配和包装等 完善的工业机器人产业体系 , 培育 3 — 5家具有国际竞争力 的龙头企 典型工业机 器人生产线项 目贯穿专业核心课 程 , 在企业课 堂 、 远程 业和 8 ~ l 0个配套产业集群 ,工业 机器 人行 业和企业的技术创新能 教 室 、 模 拟 车 间组 织 教 学 。 力和 国际竞争 能力明显增强 ,高端 产品市场 占有率 提高到 4 5 %以 4 . 3校企共 建工业机器人技术训 练中心。与哈] 二 大机器人集 团 上, 工业机器人密度达到每万名员工拥有工业机器人数量为 1 0 0台 共建工业机器人技术训练中心 , 建设包 括工业机器人基础训练实验 以上 , 基本满足 国防建设 、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 。可 以看 出 , 未 室 、 虚 拟仿真及应用开发协作 中心 、 行业应用实训室 。 来十年 , 工业机器人在中国是看不到天花板的行业。 4 I 4构建“ 成果导 向 +行动学习” 的专业课 程体系。根据工业机 2 工 业 机 器 人 行 业 人 才 需求 情 况 器人应 用岗位( 群) 进 行工作任务分析 , 从 识图 、 仪 器仪表使 用等基 随着 工信部指导意见 的发布 , 全国掀起 了一股机器人热潮 。中 础能力 , 到现 场编程 、 人机界面开发等 专项能力 , 再到故 障诊断 、 自 国机器人 正在 由技 术研发 向技 术应用 的方 向转变 ,预计 未来 3 — 5 动线维护等综合能力 , 构建基于工作任务 的“ 成果导 向 +行 动学习” 年, 工 业 机 器 人 的增 速 有 望达 到 2 5 %, 高技 能 人 才 缺 口将 逐 年 加 大 。 专业课程体系 。 建 设 5门专 业 核 心课 程 , 出版 配 套 教 学 用 教 材 , 丰 富 对应于专业人 才层 次分布 , 工业机器人专业人才就业方 向主要分为 教学资源库 , 按 照院级精 品资源共享课课程水平建设 。 工业机器人研 发和生产企业 、 工业机器人系统集成商和工业机器人 4 . 5建设专兼结合 、 双师结构专业教学团队。 校企合作培养具有 应用企业 , 其就业人 才构成包括 : 掌握技术核 心知识 的研 发工程师 国际视野 、 在行业 内有较高影 响力 的专业带 头人 2人( 企业 1 人) ; 通 主要分布在工业机器人研发企业 和生产企业 的研发 部门 , 推动工业 过企业 实践 、 技术研发 、 技术服务 、 国内外 培训等途径 , 培 养在本 专 机器人技术发展 ; 而工业机器人应用企业和工业机器人系统集成商 业 领 域 具 有 一 定 影 响 力 的 专 业 骨 干 教 师 2人 。完 善 兼 职 教 师 的选 则需要大量 调试 工程师和操作及 维护人员 , 工作在生 产一线 , 保 障 聘 、 培训 、 使用 、 考核制度 。 争创优 秀教学 团队, 双师素质专业教 师 比

工业机器人项目申报书模板范本

工业机器人项目申报书模板范本

工业机器人项目申报书模板范本一、项目背景与意义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工业化进程的加速,工业机器人在现代制造业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尤其是在生产效率的提高、产品质量的保证和劳动力成本的降低等方面,工业机器人具有独特优势。

为了满足工业制造业的需求,我们拟申请建设一套高性能的工业机器人项目。

本项目旨在开发一种全新的工业机器人系统,通过引入先进的技术和创新的设计,提高机器人的自主感知和决策能力,提高其在生产线上的灵活性和适应性。

该项目的成功实施将有助于推动我国制造业的转型升级,提高整体竞争力,并为提高劳动生产效率、减少人力资源浪费做出积极贡献。

二、项目内容和技术路线1.项目内容:本项目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工业机器人的硬件部分:研发一种具有高精度、高刚性和高速度的机器人机构,提高其运动性能和负载能力。

(2)工业机器人的软件部分:加强机器人的自主感知和决策能力,提高其操作灵活性和智能化程度。

(3)工业机器人的控制系统:研发一种高效、稳定且易于操作的控制系统,提高机器人的运动控制精度和可靠性。

(4)工业机器人的应用与推广:通过与企业合作,将研发的工业机器人系统应用于实际生产场景,并推广应用。

2.技术路线:(1)硬件部分:引进先进的机械制造技术和材料工艺,优化机器人的结构设计,提高其刚性和稳定性。

(2)软件部分:利用深度学习和机器学习等技术,建立机器人的感知和决策模型,提高机器人的操作灵活性和自主性。

(3)控制系统:采用分布式控制和智能网络技术,提高机器人的运动控制精度和可靠性。

(4)应用与推广:与企业合作,将研发的工业机器人系统应用于实际生产场景,并进行推广和宣传,促进其产业化和市场化。

三、项目预期成果1.硬件部分:(1)开发出一种具有高精度、高刚性和高速度的工业机器人机构。

(2)提高机器人的运动性能和负载能力,提高其在生产线上的灵活性和适应性。

2.软件部分:(1)建立机器人的感知和决策模型,提高其自主感知和决策能力。

工业机器人应用精品课程申报书范文

工业机器人应用精品课程申报书范文

工业机器人应用精品课程申报书范文英文版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technology, industrial robots have become an indispensable part of modern manufacturing. In order to promote the applic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industrial robots in various industries, we are applying for a high-quality course on industrial robot applications.The course will cover a wide range of topics, including the basics of industrial robots, programming and operation, safety regulations, and applications in different industries. Through a combination of theoretical lectures and practical exercises, participants will gain a comprehensive understanding of industrial robots and their potential applications.By offering this course, we aim to equip professionals in the manufacturing industry with the knowledge and skills needed to effectively utilize industrial robots in their work. This will not only improve efficiency and productivity but also contribute to the overall development of the industry.In conclusion, we believe that this course on industrial robot applications will be a valuable resource for professionals in the manufacturing industry. We look forward to receiving support for this initiative and helping to advance the use of industrial robots in various industries.中文版随着技术的快速发展,工业机器人已经成为现代制造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高校课题申报:面向“中国制造2025”高职院校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人才培养体系的研究

高校课题申报:面向“中国制造2025”高职院校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人才培养体系的研究

面向“中国制造2025”高职院校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人才培养体系的研究学科分类:高等教育课题类别:一般课题关键词:中国制造2025;高职;机器人;人才培养预期研究成果:课题设计论证1、问题的提出、课题界定、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选题意义与研究价值德国在 2013 年提出了“工业 4.0”概念,这项高科技战略计划使德国制造业进入智能化时代。

2015年3月5日,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实施“中国制造2025”,加快从制造大国转向制造强国。

同年5月8日,国务院印发“中国制造2025”,部署全面推进实施制造强国战略,以智能制造、工业机器人技术为突破口。

近年来,我国对机器人产业关注度及扶持力度逐步加大。

《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中,明确将智能服务机器人技术作为重要发展方向之一。

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在2016年12月8日联合制定了《智能制造发展规划(2016-2020年)》。

湖北省《加快全省智能制造装备产业发展行动方案》中明确提出了“以实现制造过程的智能化和绿色化为目标,以提升重大智能制造装备集成创新能力为重点,加大智能装置与部件的研发和产业化,突破智能制造关键基础共性技术,推进智能装备产业示范应用”。

随着“中国制造2025”时代的到来,我国的制造产业随之将发生深远变革,工业生产将重新定义技术、生产与人的关系,这必将影响我国制造类专业人才供需的状况。

以“机器换人”“无人工厂”为引导的智能制造时代需要大量的工业机器人技能型人才。

“昆山富士康11万工人减至5万,工业机器人替代部分工人”,武汉富士康、神龙汽车等企业正加大工业机器人的应用力度。

“智能制造时代机器广泛取代人工,美的在汉打造‘黑灯'工厂”。

2016年3月,珠海格力集团在武汉市蔡甸开发区打造的“格力智能装备制造业产业园”正式开建,预计2018年投产,届时将提供能生产精密设备的智能自动化工业机器人。

目前,武汉东湖高新区拥有工业机器人研发、设计、制造和下游应用单位接近40家,正筹建全国首个工业机器人孵化器。

工业机器人项目申报书

工业机器人项目申报书

工业机器人项目申报书
一、项目基本情况
1、项目名称:基于先进智能系统的工业机器人研发
2、项目建设地:xx省xx市
3、立项时间:2024年9月
二、项目背景介绍
随着经济的全球化和科技的高速发展,在今天的全球制造业经济中,自动机器人已经成为制造业促进发展,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的不可或缺的关键技术。

机器人自动化系统的研究已经成为研究和应用工业技术的热点,开展有关工业机器人的研究和开发可以加快当地工业的发展。

因此,我方计划基于先进智能系统开发工业机器人,以满足当地工业的需求。

三、项目内容
1、研究与开发先进的智能控制系统,研制出可以适应不同环境的多功能机器人;
2、研究和研制用于工业自动化的关键技术;
3、研发出具有高精度、高效率、成本低廉的工业机器人
4、研究开发出应用鲁棒性较强的、能够较好抵抗粉尘、湿气等环境损害因素的机器人;
5、研发出具有良好的灵活性和适应性的工业机器人;
6、以提高生产工序的自动性水平,增加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为目的,不断改进与完善机器人的性能及功能。

四、技术路线
1、研制多功能工业机器人。

工业机器人技术应用专业设置申报表

工业机器人技术应用专业设置申报表

关于申办《工业机器人技术应用》专业申报材料申报单位:四川省武胜职业中专学校申报时间:二〇一九年十一月二日目录一、关于开设“工业机器人技术应用”专业的申请 (3)二、工业机器人技术应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4)三、工业机器人技术应用专业专任教师 (16)四、工业机器人技术应用专业实训设备 (18)五、工业机器人技术应用专业开设可行性分析报告 (19)六、工业机器人技术应用专业实施性教学计划 (23)七、审核意见 (31)四川省武胜职业中专学校关于开设“工业机器人技术应用”专业的申请武胜县教育科技和体育局:目前职业学校尚无工业机器人应用方面的对口专业,从事工业机器人现场编程、机器人自动线维护、工业机器人安装调试等岗位的人员。

因此,未来工业机器人将在各个行业广泛应用,工业机器人方面的人才需求将出现大量缺口。

目前我省开设工业机器人相关专业的职业学校暂时还处于空白状态,对于一个新型的技术工种,时间上的领先就意味在就业市场上占据优势。

我们学校可凭借多年的办学经验,开设《工业机器人技术应用》专业,立足于原有的专业与各大名优企业交流的立体平台,这在现在这样一个发展时期,是具有前瞻性的一个专业。

因为社会资源的介入和劳动力成本的升高,我们开设的《工业机器人技术应用》专业培养的学生将会进入到各个行业企业,使其在介入到实际工作中能很快上手,降低各大企业对人才的投资成本,同时也增强学校综合办学的实力与社会影响力。

为此我校决定在现有专业的基础上向贵局申请增设“工业机器人技术应用”专业。

现将有关情况呈报贵局。

妥否:请批示四川省武胜职业中专学校二0一九年十一月二日工业机器人技术应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一、专业名称专业名称:工业机器人技术应用专业代码:053600二、入学要求招生对象:初中毕业生或具有同等学历者三、基本学制三年四、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科学文化素养、职业道德和扎实的文化基础知识,具有获取新知识、新技能的意识和能力,能适应不断变化的工作需求,熟悉企业生产流程,具有安全生产意识,严格按照行业安全工作规程进行操作,遵守各项工艺流程,重视环境保护,并具有独立解决非常规问题的基本能力,掌握现代工业机器人安装、调试、维护方面的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具备机械结构设计、电气控制、传感技术、智能控制等专业技能,能从事工业机器人系统的模拟、编程、调试、操作、销售及工业机器人应用系统维护维修与管理、生产管理及服务于生产第一线工作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中高职衔接课程设置与优化

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中高职衔接课程设置与优化

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中高职衔接课程设置与优化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工业生产的发展,工业机器人技术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其工作效率和精度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益和安全性。

因此,工业机器人技术已经成为了各大高职院校中的热门专业之一。

然而,由于高职教育与中职教育在课程设置、教学资源和专业素质等方面存在较大差距,这使得很多学生在高职的学习中会出现一定的困惑和不适应。

为了使学生能够顺利地完成学业并具备较高的工作技能,需要对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的中高职衔接课程设置进行优化。

中职阶段的教育主要针对学生掌握基础理论与实践技能,以满足其能够顺利进入高职院校的学习。

在中职的工业机器人技术教育中,主要课程包括机械设计、自动化控制、电气工程、CNC加工等各个方面,旨在培养学生对于工业机器人技术的初步了解和实践操作技能。

当然,中职教育的水平不能完全满足高职生的需求,因此在衔接课程中,需要进行以下的课程设置与优化。

首先,需要对工业机器人应用与控制方面的课程进行多维度的拓展,使其具备更广泛的知识面。

与中职教育相比,高职院校在工业机器人应用和控制方面需要更加全面和深入的理解。

因此,在中职阶段的教育中,需要进行更多的实践操作,并加强与工业机器人相关的知识讲授,以培养学生对机器人的基本控制技能和应用基础。

同时,在高职课程的设置中,需要加入更多工艺学、控制理论和故障排除等方面的内容,使学生能够理解更深层次和复杂的机器人系统。

其次,面向市场需求,需要增强学生的实践技能。

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的学生在高职课程中应该面向市场需求,增强实践技能,这意味着他们必须拥有足够的实践经验来应对未知的情况。

因此,在高职阶段,需要设置更多的实践课程,例如机械加工、设计、电气调试等等。

同时,高职院校应该积极与企业合作或是开设实习,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并符合企业职业需求。

最后,需要加强学生的社交能力和实践经验。

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是一个技术导向的专业,但在职场中,不仅有严谨的工作流程和操作方法,还需要具备和人沟通交流的能力。

职业教育课题申报:人工智能背景下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课程群基于SPOC的混合教学模式研究

职业教育课题申报:人工智能背景下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课程群基于SPOC的混合教学模式研究

人工智能背景下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课程群基于SPOC的混合教学模式研究学科分类:职业教育课题类别:一般课题关键词:工业机器人;SPOC;混合教学模式;预期研究成果:研究报告课题设计论证1.1问题的提出2017年两会, “人工智能”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 意味着发展人工智能已经成为我国国家战略。

人工智能的本质是对生产力的新变革, 生产力的变革必然对教育的发展形成冲击与新的要求。

随着社会需求的不断增加、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 工业领域的生产模式也随之不断变化, 越来越多的行业、工厂、岗位开始引进工业机器人。

2015年, 日本与牛津大学的一项共同研究显示:未来20年日本可能被机器人接管的工种比例为49%, 美国和英国的比例分别为47%和35%。

工业机器人应用于现代制造业已是大势所趋。

《中国制造2025》提出将机器人作为大力推动的重点领域,并在重点领域技术创新路线图中明确了我国未来十年机器人产业的发展重点,工业机器人技术及应用迎来了重要的战略发展机遇期。

相应的,工业机器人从业人员的教育和培养也进入了大发展时期。

据国际机器人联合会 ( 简称IFR) 统计,迄今我国已经连续多年成为全球工业机器人销量最大的国家。

因而,对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的人才需求愈来愈大,对人才质量的要求也愈来愈高。

工业机器人实践应用能力的培养已经成为当下人才培养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之一。

我国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主要分布在高等职业院校,教育部高等职业教育专业设置备案结果显示,我国开设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的高职高专院校,2013年为2所,2014年为9所,2015年为45所,2016年为240所,2017年为403所,然而,由于专业设置时间不长,师资、设备、教育条件等不够完善,目前我国的机器人教育普及范围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十分明显的差距,教育水平也相对比较落后。

面对猛增的机器人技能型人才的需求量,很多高职高专院校认识到了相关人才培养的紧迫性,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信息化教学手段越来越多地应用于各类专业的课程教学中。

职业教育课题申报: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课程体系的研究

职业教育课题申报: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课程体系的研究

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课程体系的研究学科分类:职业教育课题类别:一般课题关键词:专业课程体系预期研究成果:研究报告课题设计论证1、问题的提出、课题界定、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选题意义与研究价值。

问题的提出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智能机器人这一信息技术的前沿领域也得到了飞速的发展,目前,智能机器人技术深入应用到各个领域。

只有开展机器人教育,与科技发展接轨,才能使学生不至于在机器人时代落伍。

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作为近几年才开设的新型专业,如何培养学生,使学生技能水平能力符合企业要求,是非常重要的。

课题的界定职业教育:亦称职业技术教育,指为使受教育者获得某种职业技能或职业知识、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从而满足从事一定社会生产劳动的需要而开展的一种教育活动,课题针对于高职高专学生。

课程体系:课程体系是育人活动的指导思想,是培养目标的具体化和依托,它规定了培养目标实施的规划方案。

课程体系主要由特定的课程观、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结构和课程活动方式所组成,其中课程观起着主宰作用。

本课题课程体系主要从理论体系和实践体系两部分研究。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工业机器人在制造业中,尤其是在汽车产业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如焊接、表面涂覆、上下料、装配及仓库堆垛等作业中,机器人都已逐步取代了人工作业。

对于工业机器人的广泛应用,专家提出机器人产业是继汽车、计算机之后出现的一种新的大型高技术产业。

(1)在国外,工业机器人已经成为一种标准设备被工业界广泛应用,其应用呈年快速增长态势。

根据国际机器人联合会(IFR)数据,2012年新装工业机器人18.2万台,主机市场80~100亿美元,并带动约3倍左右软件集成、周边配套设备、系统工程等系统集成市场,总计约260~330亿美元,其中焊接、搬运两类机器人应用集中了70%市场份额。

从而相继形成了一批具有影响力的、著名的工业机器人公司,其中瑞典的ABB,德国的KUKA,日本的FANUC、YASKAWA,它们全球市场占有率60%,在中国市场占有率更高。

职业教育课题申报:产教融合背景下的工业机器人操作编程实践课程教学研究

职业教育课题申报:产教融合背景下的工业机器人操作编程实践课程教学研究

产教融合背景下的工业机器人操作编程实践课程教学研究学科分类:职业教育课题类别:一般课题关键词:产教融合;工业机器人;教学研究预期研究成果:论文集课题设计论证1、问题的提出、课题界定、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选题意义与研究价值近年来随着我国工业化水平快速发展以及制造业进行大规模转型升级,工业机器人被应用于越来越多的行业。

国务院于2015年发布《中国制造2025》,将工业机器人列为实现智能制造、推进工业强国进程的核心关键领域。

从整个行业、产业角度出发,我国工业机器人发展迎来了重大机遇,工业机器人相关技术、技能人才产生大量需求,对高职院校开设工业机器人专业提出了更高要求,为了加强学校与企业的联系,国家大力倡导、改革职业教育发展模式,鼓励职业学校通过“产教融合”办学模式,优化职业教育教学工作,促进专业课程建设,激发学生的实践能力,提升教师教学水平,推荐学校与企业深度融合。

产教融合是指职业学校根据所设专业,积极开办专业产业,把产业和教学密切结合,相互支持,相互促进,把学校办成集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科技服务于一体的产业性经营实体,形成学校与企业浑然一体的办学模式。

工业机器人操作编程是工业机器人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是在相关专业基础课程完成后的一门综合性实践课程,涉及机电一体化技术、气动液压技术、传感器技术、PLC技术等多种学科的综合运用,主要培养学生对机器人操作方面的动手能力和机器人编程方面的分析能力,在工业机器人应用领域具有重要作用。

目前国外发达国家机器人教育研究已经形成一定的完整规模,注重人才实践能力的培养,工业机器人相关企业开始逐渐自主开发培训课程体系。

如瑞典ABB机器人公司,不仅拥有完善的机器人职业课程、配套教学设备、还开发工作站仿真模拟软件,真正实现一体化教学平台建设。

同时,国外高职院校非常重视工业机器人课程实践教学,如美国和日本,美国高等教育工业机器人课程,以技术课程、项目课程、夏令营活动、机器人实验等多种形式开展机器人实践教学,日本机器人教育主要采取实践教学为主,结合技术探索,以培养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

中高职衔接机制研究课题申报

中高职衔接机制研究课题申报

件2:课题编号广东省教育研究院教育研究课题申报书项目类别:重点课题研究领域:职业教育类课题名称:中高职衔接体制机制研究申请人:所在单位:申报日期:广东省教育研究院制申请者的承诺:我承诺对本人填写的各项内容的真实性负责,保证没有知识产权争议。

如获准立项,我承诺以本表为有约束力的协议,遵守有关规定,按计划认真开展研究工作,取得预期研究成果。

申请者(签章):年月日填写说明—2—1. 封面上方课题编号框申请人不填,其他栏目由申请人用中文填写。

2. 项目类别按重点课题或一般课题填报。

研究领域按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民办教育、教育评估、教育教学信息化与教育宣传出版等填报。

3. 本表用计算机输入打印或钢笔认真如实填写。

4. 本表按规定时间一式 1 份(原件)报送至广东省教育研究院,地址:广州市越秀区广卫路14 号,邮编:510035 ,联系电话:020- 83525410 。

精品资料一、基本情况课题名称中高职衔接体制机制研究学科分类职业教育类主持人姓名行政职务最后学历工作单位通讯地址身份证号码主姓名要参加者预期最终成果 A. 专著B.译著C. 论文D. 研究报告 E. 工具书F. 电脑软件.G.教材.H.文件—4—申请经费(万元) 3 ·0 0 预计完成时间2017 年5 月30 日经费类别自筹二、推荐人意见不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课题主持人,须由两名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基础教育可以是中学高级职称)的专家填写推荐意见。

推荐人姓名专业技术职务研究专长工作单位推荐意见:推荐人签名:年月日推荐人姓名专业技术职务精品资料研究专长工作单位推荐意见:推荐人签名:年月日三、课题设计论证1 .选题:本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提出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2 .内容:本课题研究的基本思路和方法,研究内容(指待研究主要问题的具体化)。

3 .预期价值:本课题理论创新程度或实际应用价值。

课题设计论证限3000 字以内。

一、本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选题背景及意义1 选题的背景职业教育的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在我国历来重视职业教育。

职业教育课题申报:基于工匠精神的高职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路径研究

职业教育课题申报:基于工匠精神的高职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路径研究

基于工匠精神的高职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路径研究学科分类:职业教育课题类别:重点课题关键词:职业素养,工匠精神,路径预期研究成果:研究报告课题设计论证1、问题的提出、课题界定、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选题意义与研究价值。

(1)问题的提出国务院总理李克强2016年3月5日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提到,鼓励企业开展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

“工匠精神”首次出现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让人耳目一新。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出席2016年职业教育活动周启动仪式暨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开幕式时强调,要全面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策部署,更加注重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大力弘扬工匠精神,办好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职业教育,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充足的技术技能人才支撑。

(2)问题的界定工匠精神,是指工匠对自己的产品精雕细琢,精益求精、更完美的精神理念。

包含爱岗敬业的工作态度、精益求精的工作追求、技艺精湛的工作能力。

职业素养,指职业内在的规范和要求,是在职业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综合品质职业素养,包含:职业道德、职业理想、职业技能等方面。

工匠精神中的爱岗敬业的工作态度正是职业道德的基础,精益求精的工作追求是职业理想的灵魂,技艺精湛的工作技能是职业技能的必备条件。

将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融入人才培养方案,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培育学生爱岗敬业的工作态度,精益求精的工作追求、技艺精湛的工作技能,并使这些价值追求内化为学生孜孜以求的职业品质。

(3)国内外研究现状据统计,全球寿命超过200年的企业,日本有3146家,为全球最多。

这些企业都在传承着一种精神:工匠精神。

德国的双元制职业教育体系非常注重学生职业素质、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日本的“实习并用职业训练制度”、“实践型人才培养体系”,也是重视企业文化教育,加强职工的忠诚和荣誉感,增强职工的凝聚力,调动职工的积极性。

职业教育课题申报:基于校企协同创新的高职工业机器人专业实训课程体系构建

职业教育课题申报:基于校企协同创新的高职工业机器人专业实训课程体系构建

基于校企协同创新的高职工业机器人专业实训课程体系构建学科分类:职业教育课题类别:一般课题关键词:协同创新、工业机器人、课程体系预期研究成果:研究报告课题设计论证一、问题的提出、课题界定、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选题意义与研究价值。

1.一、问题的提出中国制造2025是以智能制造为主导的第四次工业革命,应用型人才是推动技术发展的核心力量,其技术水平决定了我国先进制造技术的水平。

目前,高职毕业生的核心竞争力在于其掌握的职业技能,而职业技能的培养则依靠课程体系的设置,尤其对于工业机器人专业,实训课程体系是培养具有高技能人才的重要载体。

以什么样的实训课程体系进行教学,将直接影响所培养的学生质量。

工业机器人作为一个新兴的专业,其课程体系多以自动化相关专业课程体系为基础,目前针对本专业的实训课题项目其开发深度和广度还不够。

现有课程体系下的实训课题项目其深度上“智能制造”的含量偏低,内容设置较为单一;其广度上预留给学生的创造和创新空间较少,和企业生产现场有一定的差距。

这类课题作为整个实训课程体系中的基本技能训练当然是必不可少的。

在学院现有的先进实训设备前提下,探讨如何与企业协同创新,构建优化本专业的实训课程体系并开发一系列利于人才培养的实训课题项目,使之能①充分利用现有的先进设备;②能激发学生的探索和创新意识;③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使学生技能大幅提高、“双师型”教师队伍得到锻炼;④贴近生产现场,体现智能制造先进性。

2. 课题界定(1)协同创新协同创新是指通过创新资源和要素有效汇聚,通过突破创新主体间的壁垒,充分释放彼此间“人才、资本、信息、技术”等创新要素活力而实现深度合作。

(2)工业机器人专业本专业培养能从事工业机器人系统的模拟、编程、调试、操作、销售及工业机器人应用系统维护维修与管理、生产管理及服务于生产第一线工作的高素质高技能型人才。

(3)课程体系课程体系是指同一专业不同课程门类按照门类顺序排列,是教学内容和进程的总和,主要由特定的课程观、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结构和课程活动方式所组成。

高校课题申报:新建机器人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研究与实践—以武汉商学院为例

高校课题申报:新建机器人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研究与实践—以武汉商学院为例

新建机器人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研究与实践—以武汉商学院为例学科分类:高等教育课题类别:一般课题关键词:机器人实践教学教学体系预期研究成果:研究报告课题设计论证新建机器人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研究与实践—以×××大学为例一、问题的提出高校人才培养要关注新问题,迎接新挑战。

要实施“中国制造2025”发展战略,达到中国制造强国的发展目标,必然需要大量具有以机器人和数控机床为代表的高素质制造业人才。

制造业企业急需机器人本科学历应用型人才,因此,2016年教育部批准了二十余所本科院校申办机器人工程专业的申请,其中,我校是湖北省第一个申报机器人工程专业获批的本科院校。

因此,高校应把握新形势下的人才需求市场机会,积极建设机器人实践教学平台,提升高校机器人工程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增强学生综合能力,适应智能制造发展对高素质制造类人才的需要。

作为湖北省第一个获批设立机器人工程专业的应用型本科院校,我们要把专业办出我们的特色,既区别于985高校如东南大学的学术人才定位,又要在专科机器人相关人才培养基础上更上一个档次。

如何对应用型本科人才进行准确定位以契合人才市场的需求,是我们要不断探索和实践的一个大课题。

而实践教学是机器人工程专业人才培养中举足轻重的一个环节,因此,我们提出以培养机器人应用型人才为目标,以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研究与实践为核心的课题,研究新建机器人工程专业学生实践应用和创新能力培养的实践教学体系,探讨高素质应用型本科机器人人才培养的方法和路径,为智能制造业输送紧缺人才。

二、课题界定机器人工程专业:机器人工程专业作为一个新兴本科专业,现在还没有一个准确的定义,课程设置各院校也不尽相同,重点本科院校偏重于培养机器人学术型研究人才,普通本科偏重于培养工程应用设计型人才,专科机器人方向培养机器人操作类人才。

实践教学:巩固理论知识和加深对理论认识的有效途径,是培养具有创新意识的高素质工程技术人员的重要环节,是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掌握科学方法和提高动手能力的重要平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中高职衔接研究一、问题的提出、课题界定、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选题意义与研究价值⒈问题的提出:近年来,教育部提出了用高等职业教育牵动中等职业教育发展,实现中、高职协调发展,构建人才成长立交桥和终身教育体系。

目前工业机器人行业正成为受政府财政扶持的战略新兴产业之一,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作为近几年新成立的专业,这个专业或专业方向在中职、高职学校相继开出,但中、高职工业机器人技术应用专业所开高课程重复,课程标准重叠,衔接不好,更没有开通升学直通车,目前湖北省没有中、高职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3+2”模式培养方案,为了今后能打通湖北省中、高职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3+2”模式培养直通桥,为此提出对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中高职衔接问题进行研究。

⒉课题界定:众所周知,中职教育和高职教育是职教体系中两个不同层次的教育。

中职教育历史悠久,高职教育则出现较晚。

中职教育是高中阶段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重点培养初级和中级技能型人才,发挥基础性作用; 高职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重点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发挥引领作用。

中高职衔接是指按照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要求,推动中、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系统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技能型尤其是高端技能型人才。

中高职衔接培养工作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专业培养定位、课程体系、实训教学、师资等多方面的衔接。

中高职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3+2”人才培养直通桥的关键是人才培养方案的衔接和课程体系的有效衔接,培养目标的定位是中高职衔接的依据,也是构建课程体系衔接的起点,有利于实施中高职贯通的一体化人才培养方案,在培养目标衔接的执行上,将充分认识到中高职学生的年龄特点、文化基础、教学条件等。

教育部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研究所研究员姜大源曾对中高职课程衔接做出如下论述,“中高职的衔接归根到底就是课程衔接,没有课程衔接,中高职的协调发展必然流于表面,只有课程的衔接才是最深入、最灵活的”。

无论是什么培养目标,具体执行实现还需要依靠课程体系。

课程体系的有效衔接,是培养目标的实现过程中的核心问题。

本研究课题主要是进行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衔接问题进行研究。

⒊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通过对中国期刊网( CNKI) 论文数据库,以“中高职衔接”为篇名进行精确检索,发现1997—2017年( 截至2017年5 月) 这二十年期间发表论文为1946 篇,其中期刊论文为 1861 篇,从1997年开始才出现相关研究成果,1998—2010 年13 年间相关研究成果较少,每年不超过 20 篇,从2011 年开始呈迅猛上涨的态势,特别是 2012—2017年这四年的研究成果明显增多,论文总数1742 篇,约占二十年研究论文总数 1851 篇的94% 。

另外,中国优秀硕博论文网数据库中找到 32 篇相关硕博士论文,比如金盛的博士论文《涨落中的协同: 中高职衔接一体化教育模式研究》、史可可的硕士论文《中高职教育培养目标衔接研究》及邵元君的硕士论文《中高职衔接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以上海市为例》等。

这些学者分别站在不同的角度对中高职教育的一体化问题、衔接问题进行了分析,取得了卓越的研究成果。

由此看出,中高职衔接理论与实践研究是近5年来职业教育研究领域的热点及难点,且将会在未来一段时间内依然会是职教界的研究重点。

中高职衔接起步于我国20世纪末,主要的形式有:对口升学模式、五年一贯制模式‘3+2”模式、“3+3”模式、高职自主招生模式。

在这几种模式下,由于中、高职对专业培养目标定位不一致,课程标准不统一,使得中、高职学校各自为政,造成专业培养目标、文化素养、课程内容等方面脱节。

为此全国各地开展了多种形式的中高职衔接实践探索,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湖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将数控技术、机电一体技术、计算机应用、会计、护理等专业中高职人才培养方案及课程衔接作为重点课题进行了研究。

国外情况:英国主要采用分层式教学模式,澳大利亚联邦政府规定:只有取得TAFE(技术和继续教育)学院的培训证书,才能在生产经营第一线就业。

TAFE 学院以技术技能培训为本位,构建了特色显著的课程体系,课程设置以产业界为主导。

美国:推出技术准备计划(tech prep),致力于整合至少两年的中等教育和两年的中等后教育。

目前国内对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中高职人才培养方案及课程衔接问题的研究还是空白。

⒋选题意义:(1)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和《湖北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以及《教育部关于推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指导意见》(职教成[2011]9号)精神,为构建湖北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打下基础。

(2)服务孝感周边地区区域经济发展,为本地区培养急需合格的中、高级工业机器人技术人才,增强中高职教育中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的吸引力,加强人才培养方案与课程体系的衔接,减少教育浪费,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

⒌研究价值:(1)完成对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中高职衔接研究对构建中高职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直通桥,为实现湖北省高职教育的多层次、多规格、多类型服务。

(2)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中高职衔接研究成果的转化,将有利于教育资源的合理利用,通过整合重组一些中职校与高职校,走内涵式发展的道路,以利于稳定中职教育,发展高职教育,办出职业教育的特色;有利于构建人才成长立交桥,推进高等教育的大众化。

二、课题理论依据、研究目标、研究内容、研究假设、创新之处⒈理论依据:(1)2014 年6月,教育部等六部门印发了《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 2014—2020 年) 》,文中指出: 牢固确立职业教育在国家人才培养体系中的重要位置到 2020 年,形成适应发展需求、产教深度融合、中职高职衔接、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相互沟通,体现终身教育理念,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立人才培养立交桥,形成合理教育结构,推动现代教育体系基本建立、教育现代化基本实现。

由此可见,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增强职业教育支撑产业发展的能力,实现职业教育科学的发展,中高职衔接是关键。

我国从21 世纪80 年代开始关注中高职衔接问题,随着职业教育的不断发展,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逐步形成,中高职衔接已经成为我国职业教育健康发展的关键课题之一。

(2)《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到2020年,形成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要求、体现终身教育理念、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3)《教育部关于推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指导意见》(职成教[2011]9号文)要求:“合理确定中等和高等职业学校人才培养规格……注重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在培养目标、专业内涵、职业技能、就业创业能力的衔接”。

(4)现代职业教育理论。

⒉研究目标:针对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3+2”人才培养中高职有效衔接研究,最终确保中职与高职在专业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上整体设计,分段实施,相对独立,具有明显的阶段性和紧密的关联性,比较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认识规律,符合技术能型人才培养规律。

⒊研究内容:(1)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3+2”人才培养模式中高职人才培养方案的有效衔接研究;(2)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3+2”人才培养模式中高职课程体系的有效衔接研究。

(3)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3+2”人才培养模式中高职核心课程标准制订。

⒋研究假设:(1)“3+2”中高职衔接班需采取中、高职协同制订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方案,在教学上进行分学段教学和管理。

(2)由于中职和高职工业机器技术专业的培养目标的不同,因此,中高职衔接新的课程体系的构建应以能力培养为核心,有针对性地整合和开设相关课程,将知识和技能训练按照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循序渐进的完成从中职到高职的过渡,由此来构建课程体系。

⒌创新之处:工业机器人行业正成为受政府财政扶持的战略新兴产业之一,工业机器人应用技术专业是一个新专业、热门专业,通过对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中高职衔接进行研究,构建横向衔接、纵向贯通的特色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方案,课题研究成果可以为湖北省填补空白,并走在前国前列。

三、研究思路、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实施步骤1、研究思路本研究课题立足于××××××学院和××××××中等职业技术学校,以××××××学院开设的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为主,对口××××××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开设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双方学校相关专业老师一起组成课题组成员,共同开展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3+2”培养模式,以中职升高职、连续培养为背景,在微观层面上,研究中高职衔接问题,本课题以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人才规格定位,并提出相互衔接的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

2、研究方法本课题的研究方法将主要运用“文献查阅法”、“调查法”、“比较法”、“实践(行动)研究法”等:文献查阅法:对国内外对此类课题的研究进行情况在相关的网站进行文献查阅,并对查阅结果进行分析整理研究。

调查法,对省内开设相关课程的相关高职院校进行调研,找出相关存在的优缺点并进行分析整理研究。

比较法:一是新的教学设计与传统教学方法进的对比,二者在人才培养、考核办法、教学质量诊断与反馈诸方面有哪些异同,凸显本课程改革的实用性和推广价值。

实践(行动)研究法:通过课题组成员将课题研究阶段性成果应用于中高职教学,对应用效果进行检验,边研究边实施、不断总结完善。

3、技术路线文献搜索→现状分析→提出构想→理论联系实际→撰写报告4、实施步骤预研究/缘起(2017.5-2015.9) 阶段课题研究缘起、前期预研究工作;立项成功之后,在2017年9-10月举行“开题报告”;课程体系架构(2017.9-2018.5)阶段教学团队根据社会对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技能型人才的需求以及中高职生源特点,确定中职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人才规格定位,在此基础上确定中职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课程体系架构;制订人才真培养方案(2018.5-2018.8)分别制订中、高职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实践(2018.9-2019.2)阶段课程体系及人才培养方案试运行及改进和完善;汇总结题(2019.2-2019.6)阶段撰写课题研究总报告,提出结题申请并提交结题材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