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城融合视角下特色小镇规划策略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产城融合视角下特色小镇规划策略分析
发表时间:2019-07-16T16:53:43.900Z 来源:《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7期作者:苏杰
[导读] 随着我国产业的不断发展,特色小镇成为城镇化发展的主要推动力。
中工武大设计研究有限公司湖北武汉 430074
摘要:产城融合是新型城镇化的重要途径,推进产城融合发展是优化城市空间结构的重要手段,在全国产业发展的背景下,特色小镇发展迅猛。论文对特色小镇的规划策略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产城融合;特色小镇;规划策略
引言
随着我国产业的不断发展,特色小镇成为城镇化发展的主要推动力。目前,我国正在建设集产业、文化等功能为一体的特色小镇,但是产城融合视域下特色小镇的发展缺乏相关经验,加强其规划策略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1特色小镇建设研究
1.1特色小镇的内涵
特色小镇是具有明确产业定位、旅游与一定社区功能的发展空间平台。要求其注重设施配套,文化内涵挖掘传承等方面,加强政府引导与服务保障。特色小镇具有地理位置优越、具备优势产业链、完善的功能设施等优势特征。特色小镇区别于远离城市中心的普通乡镇,其主要位于中心城市的独立区域,特色小镇有利于增强对相关企业及居民的吸引力。特色小镇不同于传统园区追求完善产业集群,其具备多层次的特点,主要为从业人员提供舒适的居住环境,能实现工业与居住和谐共存。特色小镇的从业人员多具备专业技能,能吸引大部分的草根创业者来此创业发展。
1.2特色小镇建设发展历程
改革开放以来,小城镇的地位与作用不断提升,经历了恢复建设期,稳步提升期与融合发展期等阶段。改革开放后,农村经济蓬勃发展,各地政府开始重视小镇的发展规划,但发展依据缓慢。1984年,国家采取以乡建镇的新模式,1985—2001年,全国建制镇增加到20358个,此时期小镇发展受到高度重视,各地大力建设集镇,有效地推动了小城镇发展。2001—2013年为稳步提升期,建镇模式转变为撤乡并镇,大量并镇,使建制镇数量减少,此时期乡镇工业园区建设如火如荼,形成了一定产业基础,国家提出了建设新农村的宏伟目标,小镇的基础设施建设得到了很大的提高。2014年以后为融和发展期,小镇在产业升级,生态环境等方面呈现了系列问题,国家“十三五规划”提出因地制宜发展特色鲜明的小城镇,以区域性空间与增长要素集聚为主要特征的特色小镇应运而生,以产城融合共生为发展模式的特色小镇地方实践得到了国家的肯定,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与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联合发布《关于开展特色小镇培育工作通知》(建村〔2016〕147号),提出培育1000个富有活力的特色小镇,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公布了首批127个特色小镇名单。
1.3特色小镇建设的意义
我国城市化进程中,大城市小城镇的格局未得到显著改变,人才、资源更多地向大城市流动,导致小城镇发展基础设施差,发展严重滞后,特色小镇强调坚持产业优化,为小镇提供了稳定的发展动力,对构建大城市小城镇和谐共生格局具有重要意义。特色小镇突出特色产业定位,为农村发展提供了新动能,对农村经济发展,农村基础设施完善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随着特色化,资本等要素向农村回流,实现城乡融合发展。特色小镇建设打破了城市与农村的界限,强调生态生产融合发展,克服传统城市的布局错位及农村环境脏乱差。
2色小镇培育与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2.1规划不足与市场化运营主体弱化
关于特色小镇规划建设的文件主要是宏观层面的总体规划意见,并未涉及特色小镇产业融合的规划,缺乏对特色小镇产业融合模式与路径的规制。在小镇创建初期,实力较强的市场运营主体在短时间内不易引入,部分特色小镇的建设受政府行政干预比较明显,特色小镇的政府、市场与企业角色定位不明晰,存在运营管理主体单一、运作项目细碎化、特色产业不突出等问题。
2.2好项目引入难
特色小镇由于起步较晚,基础设施薄弱,交通条件不佳,缺乏有效的宣传展示,知名度低,具备产业资源及运营战略的运营商缺乏,有实力的大企业和好项目投资意愿不足,后续的招商引资难度较大。缺乏实力雄厚的知名企业,缺少适合高端人才发展的大舞台,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高、精、尖人才的吸引力。人才的匮乏又弱化了大企业、好项目的引入,陷入恶性循环。
2.3小镇的产业与旅游、文化、社区功能融合度低
一是产业与旅游功能融合不够,旅游特色小镇的旅游项目及其产品对游客吸引力不够;二是产业与文化功能融合不够,文化与本地根植性产业结合不紧密;三是产业与社区功能融合不够,完整的社区生态还没有形成,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对回乡创业人员、行业领军人才或核心团队的吸引力。产业与旅游、文化、社区等要素的融合不够,无法建立系统的产业生态位,完整产业链的发展深度无法延伸,特色小镇发展的比较优势无法发挥。
3产城融合的发展模式
3.1产城融合发展的概念
产城融合的提出与我国城市开发区的发展密切相关,其目的是破解工业化城市出现的工业污染化,产城分离化等问题。针对功能单一,环境地质等现象,产城融合强调生产,生态的有机融合,引入创新研发等内容。对园区中的定位向复合型新城区与新兴城市转变。逐步转向服务业主导的模式转变,将城市的文化功能等植入其中。
3.2产城融合发展的特征
产城融合发展功能复合指产业,商务,娱乐等功能的混合,城市新区建设从产业区,生产服务区等单功能拓展开始,功能复合打破单功能区相互隔离的状态,在一定地域范围内实现生产、居住等功能的融合。因不同产业有不同的占地要求,与居住等空间融合方式不同。产城融合必须将产业空间采用不同组织方式组织,否则会降低城市整体的运行效率。根据新区主导功能有针对性地进行服务配套,抵制以
地产开发为导向的公共服务设施配置,真正引导城市功能的不断提高。
4产城融合发展下特色小镇的规划
4.1功能融合规划
特色小镇整体规模及规划范围较小,应重点打造具有区域特色的小镇功能,特色小镇产城融合包括会议地产经济,旅游服务,养老地产,主体公寓等产业类型。产城融合要求区域产业功能与其他功能相互匹配,特色小镇规划发展中要逐步实现产业商业规模组团共同发展,居住与产业规模组团应占大量比例,特色小镇用地规划不能忽视商业设施用地规划。
4.2活力交通规划
特色小镇的活力交通规划重点是最大限度的调整交通道路功能,重点强调不同产业组团间的交通联系,如旅游区域组团要有各自的交通线路网络,合理控制不同组团内交通道路间距。以小镇实情为基础,加强各交通站点的联系。保证不同区域间交通联系。
4.3文化生态规划
特色小镇的规划发展是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元素的再结合,必须体现浓厚的区域文化归属感,凝聚小镇的人气,将小镇居住等功能与传统文化资源相融合,将具有地方文化特色的习俗融入景观构建中。将旅游文化与生态景观建设高度融合,根植于小镇特色文化中,如人文文化景观体现小镇不同特点。
结语
随着新型城镇化的不断发展,对产业与小镇的关系提出了新的要求,产城融合是城乡建设发展的必然趋势。实现产城融合的特色小镇建设,是促进城镇建设的重要手段。特色小镇集生产及各类关联服务功能于一体,特色小镇的建设将进一步扩大有效投资,促进人才,资本等高端要素集聚,将完善城市功能,推进新型城市化发展。
参考文献
[1]苏斯彬,张旭亮.浙江特色小镇在新型城镇化中的实践模式探析[J].宏观经济管理,2016(10).
[2]李强.特色小镇是浙江创新发展的战略选择[J].中国经贸导刊,2016(4):10-13.
[3]朱莹莹.浙江省特色小镇建设的现状与对策研究——以嘉兴市为例[J].嘉兴学院学报,2016,28(2):49-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