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装配技术规范
机电设备电气安装规程范文
机电设备电气安装规程范文一、导言本规程旨在规定机电设备电气安装的基本要求,保障电气设备的安全运行,提高工作效率和维护质量。
所有机电设备电气安装工作都必须按照本规程的要求进行。
二、安装前准备1. 设备选择在进行机电设备电气安装前,应根据工程需要选择合适的设备,并进行必要的技术评估和性能测试。
2. 设备检查在安装前应对机电设备的电气部分进行检查,确保设备符合相关的电气安全标准,并不存在损坏或故障。
3. 施工方案在安装前,应制定详细的施工方案,包括施工流程、工作任务和责任分工等。
并应根据项目需要进行合理的施工计划安排。
4. 安全措施在进行机电设备电气安装时,应严格遵守相关的安全规范和操作规程,并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保障施工人员的安全。
三、设备安装1. 布线在进行布线时,应根据设备的电气负荷和使用要求进行合理布置,并确保线缆的敷设牢固可靠,避免出现交叉、拉闸等问题。
2. 接线在进行接线时,应仔细查看接线图和电气原理图,确保所有接线的准确性。
接线应牢固可靠,接线头应留有足够的长度,方便维护和更换。
3. 设备调试在完成设备安装后,应进行设备的调试和测试,确保设备的各项功能正常,没有故障和异常。
并进行必要的调整和修正,以满足工程要求。
四、安装验收1. 安全检查在设备安装完成后,应进行安全检查,确保设备的电气部分符合国家和行业的安全标准,并不存在安全隐患。
2. 功能测试对安装的机电设备进行功能测试,确保设备的各项功能正常,并能满足工程的使用要求。
3. 文件备案完成安装验收后,应立即将相关的安装资料整理归档,并在文件上注明安装日期、验收结果等信息,作为后期工作和维护的依据。
五、工作记录1. 施工记录在进行机电设备电气安装时,应详细记录施工过程中的关键节点和操作步骤,包括材料使用、设备安装和接线过程等。
2. 质量记录对设备进行安装验收时,应详细记录设备的质量情况,包括各项功能测试结果和存在的问题和缺陷等。
3. 维护记录在设备安装后,应根据设备的维护要求,对设备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并做好相应的维护记录。
非标设备设计装配通用技术要求规范-电气
电气部分一、技术要求(一)、操作面板1、操作面板的位置要合适,便于操作及操作者观察设备运行情况。
2、指示灯要求设置齐全,不同功能的指示灯,使用不同颜色。
具体要求为:电源指示灯——绿色,状态灯——黄色,故障灯——红色。
3、按钮开关设置齐全,能够独立运行的部件,都应有相应的手动操作按钮。
4、急停按钮采用红色蘑菇头自锁按钮,连接常闭点。
5、操作面板上的指示灯、按钮开关等,要有明确的名称指示标牌,并要可靠固定。
标牌采用金属刻字标牌。
6、设备自动运行时,在任何位置,按停止键设备停止后,都能用手动操作恢复到初始状态,并继续自动运行。
7、设备急停后,必须进行复位,才能进行手动操作;恢复到原位后,工作设备才可以再次自动运行。
8、操作面板打开时,应有防止操作面板打开过位、脱落的保护装置;操作面板的电线引线要可靠固定,并在打开过程中移动部位留有一定长度的余量。
9、操作台箱体结构、元件布置结构应便于维修及部件更换。
10、可移动式操作台必须单独内置或外置软地线。
11、对灰尘、水气、油污比较大的环境,操作台箱体要有良好的密封设施。
(二)、控制柜1、控制柜要有标牌,标明设备型号、电气容量等技术参数。
2、控制柜应有电源总开关,电源总开关操作手柄应设置在控制柜两端外侧。
3、控制柜应装射照明灯。
4、控制柜应有插座,2线,3线220V、5A以上的电源插座各一组。
5、控制柜的各个元件应有永久性标牌,并应与图纸的名称一致。
标牌位置不能贴在元件上,应就近合理布置。
6、控制柜元件布置位置应预留10%以上位置,体积大或较重的电器应置于控制柜下方。
7、接线端子板的同一端子位置,最多接3根电线。
8、接线端子板要预留10%以上备用端子。
9、导线接点要压接专用接线端子,不得直接和端子板或元件连接。
所有的接线必须正确使用“Y”型或“O”型端子或针型或“U”型.不允许电线裸露在外面;用手轻拉电线,电线跟端子之间不会掉.10、备用线应预留10%以上,并标有备用线号。
装配式建筑施工中的建筑物电气配管与线路敷设技术与标准
装配式建筑施工中的建筑物电气配管与线路敷设技术与标准随着现代社会对可持续发展的需求不断提升,装配式建筑作为一种高效、环保的建筑方式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在装配式建筑施工过程中,电气配管与线路敷设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
本文将深入探讨装配式建筑施工中的电气配管与线路敷设技术与标准。
一、电气配管技术1. 专用管材选择在装配式建筑施工中,常见的电气专用管材有塑料波纹管材和金属波纹管材。
塑料波纹管材适用于非重要区域的电缆引入和布线,金属波纹管材则适合于防火分区、地下室等重要区域。
根据具体需求选择合适的专用管材可以有效确保电气系统运行安全。
2. 接口连接方式在电气配管过程中,接口连接方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正确选择接口连接方式可以确保连接牢固、防水防尘,并简化安装过程。
目前常见的接口连接方式有螺纹连接、法兰连接和快速接头连接等,不同场合下可选择适合的接口连接方式。
3. 保护措施电气配管暴露在室内外环境中,容易受到机械损伤、湿气侵蚀等因素影响,因此需要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
常用的保护方法包括使用槽钢、阻燃密封胶带和绝缘填充材料等。
这些保护措施可以有效提高电气配管的耐久性和安全性。
二、线路敷设技术1. 布线方案设计在进行建筑物电气线路敷设之前,需要进行布线方案设计。
布线方案设计涉及到用电负荷计算、回路划分、支路设置等内容。
合理的布线方案能够确保电气系统运行稳定,并满足不同区域的用电需求。
2. 线缆选择装配式建筑施工中,可选用多种类型的电缆进行线路敷设。
例如聚氯乙烯绝缘软铜芯电缆适用于低压应用场景,而交联聚乙烯绝缘电力电缆则适用于中高压应用场景。
依据设计需求选择合适的线缆材料和规格可以确保线路敷设的安全可靠。
3. 敷设方式和标准在装配式建筑施工中,常见的线缆敷设方式有埋地敷设、明管敷设和架空敷设等。
各种敷设方式都需要符合相应的标准要求,如GB 50217-2002《建筑电气设计规范》和GB 50057-2010《民用建筑物强弱电工程设计规范》等。
装配通用技术要求(作业标准考试)
1.3 标准化作业,是指在标准时间内,一个作业者担当的一系列多种作业的标准化而成的。
标准作业是现场有效提高生产的基础,是监督人员管理自己所管工序的依据,也是进行改进的基础。
二、装配基本要求1)必须按照设计、工艺要求及本规定和有关标准进行装配。
2)装配环境必须清洁。
高精度产品的装配环境温度、湿度、防尘量、照明防震等必须符合有关规定。
8)装配时原则上不允许踩机操作,特殊部位必须上机操作时应采取特殊措施,应用防护罩盖住被踩部位,操作者须穿平底步鞋以防止破坏漆膜,电瓶及非金属等强度较低部位严禁踩踏。
三、联接方法的要求3.1 螺钉、螺栓联接1)螺钉、螺栓和螺母紧固时严禁打击或使用不合适的旋具与板手,紧固后螺钉槽、螺母、螺钉及螺栓头部不得损伤。
4)用双螺母时,应先装薄螺母后装厚螺母。
3.2 螺栓力矩规范1)螺栓根据重要度分级可分为 关键、重要、次重要、一般四个等级,其中关键等级(如行走马达螺栓、回转支承螺栓、齿轮齿条螺栓)需要使用力矩扳手拧紧,其他等级需要根据工艺要求进行拧紧。
2) 进行螺栓力矩拧紧时,需要检查管接头或螺纹孔处无毛刺、杂质等,否则,会造成成力矩达到实际螺栓并没有拧紧对假力矩。
3) 螺栓力矩严格按照表格中数值进行(力矩大小见表1),力矩过大,螺栓会出现塑性变形或拉断,力矩过小,螺栓没有发生充分的弹性变形,螺栓对零部件的压力较小。
力矩过大或过小均会造成零部件松动。
表1:螺栓扭矩表 (单位:Nm 、Kgm)Nm=0.101972mKg螺栓规格强 度 等 级8.8 (A4‐80) 10.912.9NmKgm Nm Kgm Nm Kgm M4 2.8 0.28 3.9 0.39 4.9 0.49 M5 5.6 0.56 7.8 0.78 9.3 0.93 M6 9.8 0.98 13.7 1.37 15.7 1.57 (M7) 15.7 1.57 22.6 2.26 26.5 2.65 M8 24.5 2.45 34.3 3.43 39.2 3.92 M10 44.1 4.41 63.8 6.38 78.5 7.85 M12 78.5 7.85 113 11.3 137 13.7 (M14) 128 12.8 181 18.1 216 21.6 M16 196 19.6 267 26.7 320 32 (M18) 260 26 366 36.6 439 43.9 M20 373 37.3 525 52.5 628 62.8 (M22) 500 50 711 71.1 853 85.3 M24 638 63.8 903 90.3 1079 107.9 (M27) 961 96.1 1354 135.4 1638 163.8 M30 1315 131.5 1844 184.4 2217 221.7 (M33)1795179.52531253.13021302.13.32) 3) 装配拧紧顺拧紧过程中如有定位销布置顺序图在部分螺纹行最终拧紧顺序规范中应该严格销,应从靠图作为参考纹密封连接紧。
电气控制柜元件安装接线配线的规范、方法(图解)
电气控制柜元件安装接线配线的规范(图解)以下是一个图文并茂的配电柜接线工艺规范教程1 元器件安装1.1 前提:所有元器件应按制造厂规定的安装条件进行安装。
适用条件需要的灭弧距离拆卸灭弧栅需要的空间等,对于手动开关的安装,必须保证开关的电弧对操作者不产生危险1.2 组装前首先看明图纸及技术要求1.3 检查产品型号、元器件型号、规格、数量等与图纸是否相符1.4 检查元器件有无损坏1.5 必须按图安装(如果有图)1.6 元器件组装顺序应从板前视,由左至右,由上至下1.7 同一型号产品应保证组装一致性1.8 面板、门板上的元件中心线的高度应符合规定元件名称安装高度(m)指示仪表、指示灯0.6-2.0电能计量仪表0.6-1.8控制开关、按钮0.6-2.0紧急操作件0.8-1.6组装产品应符合以下条件:操作方便。
元器件在操作时,不应受到空间的防碍,不应有触及带电体的可能。
维修容易。
能够较方便地更换元器件及维修连线。
各种电气元件和装置的电气间隙、爬电距离应符合4.4 条的规定。
保证一、二次线的安装距离。
1.9 组装所用紧固件及金属零部件均应有防护层,对螺钉过孔、边缘及表面的毛刺、尖锋应打磨平整后再涂敷导电膏。
1.10 对于螺栓的紧固应选择适当的工具,不得破坏紧固件的防护层,并注意相应的扭距。
1.11 主回路上面的元器件,一般电抗器,变压器需要接地,断路器不需要接地,下图中为电抗器接地。
1.12 对于发热元件(例如管形电阻、散热片等) 的安装应考虑其散热情况,安装距离应符合元件规定。
额定功率为75W 及以上的管形电阻器应横装,不得垂直地面竖向安装。
下图为错误接法1.13 所有电器元件及附件,均应固定安装在支架或底板上,不得悬吊在电器及连线上。
1.14 接线面每个元件的附近有标牌,标注应与图纸相符。
除元件本身附有供填写的标志牌外,标志牌不得固定在元件本体上。
a) 端子的标识1.15 标号应完整、清晰、牢固。
标号粘贴位置应明确、醒目b) 双重的标识1.16 安装于面板、门板上的元件、其标号应粘贴于面板及门板背面元件下方,如下方无位置时可贴于左方,但粘贴位置尽可能一致,c) 门上的器件1.17 保护接地连续性保护接地连续性利用有效接线来保证。
装配式建筑施工中的电气管线及设备安装技术与质量控制要点
装配式建筑施工中的电气管线及设备安装技术与质量控制要点一、电气管线的安装技术要点在装配式建筑施工中,电气管线的安装是非常重要的环节。
正确的安装方法和质量控制将直接影响到电气设备运行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下面从导线选材、保护管道选择、穿线方法以及接地保护等方面介绍电气管线的安装技术要点。
1. 导线选材导线作为电气系统中传输电能的核心组成部分,选材是关键。
在装配式建筑施工中,应根据电流负荷来选择合适的导线规格,并确保其符合国家相关标准。
同时,还需要考虑导线的耐热、耐磨损和耐化学腐蚀等性能要求。
2. 保护管道选择为了保障电气管线的安全性和长期使用效果,必须采用适当的保护措施,如使用防水、防火、防腐蚀等性能良好的塑料或金属管道进行布置。
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类型和规格的保护管道,并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敷设。
3. 穿线方法穿线是指将导线通过保护管道进行通设的过程。
在穿线时,要确保导线顺利通过管道,并避免弯曲过大或受损。
一般情况下,可以采用钢针或电缆皮带等辅助工具进行引导。
此外,密封接头和端子应当安装在易于维护和检修的位置。
4. 接地保护电气系统的接地保护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可以有效防止因电气故障引起的触电事故。
在装配式建筑施工中,要按照规范要求,合理安排接地网点,并确保材料连接可靠、接地电阻符合标准。
二、设备安装技术与质量控制要点除了电气管线的安装外,装配式建筑施工中设备的安装也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下面从设备选型、位置布置、固定方法以及调试与验收等方面介绍设备安装技术与质量控制要点。
1. 设备选型选择适当且质量可靠的设备是确保整个系统正常运行的基础。
在选型过程中,首先应根据工程需要和设计要求确定所需设备的类型和技术参数。
其次,要考虑设备的功率、效率、安全性等因素,尽量选择环境友好、节能高效的设备。
2. 位置布置合理的设备位置布置可以保证电气系统的运行效果和施工维护的便利性。
在进行布局时,需充分考虑周围环境、通风情况以及设备之间的相互影响。
机床电气安装规范
机床电气通用安装规范编制:批准:限公司2012年5月25日机床电气通用安装规范一、目的为规范本公司普通车床及数控机床电气安装过程,提升机床电气质量,依据GB 95226.1-2002《机械安全机械电气设备通用技术条件》、JB/T 10324-2002《电气设备机柜通用技术条件》及GB 4208-1993 《外壳防护等级〔IP 代号〕 IEC 60529: 1989 》的标准,特制订本制度。
二、涉及部门品管部、技术部、研发部、车间。
三、电气元件及电气箱装配要求1、电气装配过程控制1.1元件放置1.1.1 元件要分类放置、不准混放。
1.1.2 影响外观质量的元件尽量放入包装内;取出的元件不准积压;放置时留出元件的取、放间隙。
1.1.3按出厂时元件的放置要求摆放,不准歪斜、颠倒、堆积。
1.1.4元件的放置要有防潮措施,取出包装的元件不准直接放在地上。
1.1.5总装后的电板要有防尘、防落入物的措施。
2、布线前应做以下检查:2.1 配电箱检查2.1.1外观(1) 机柜及各结构件的外观部不应有明显的凹凸不平、机械划伤,无裂纹、毛刺、锈蚀等缺陷。
(2) 涂层应有良好的附着力,表面光泽应均匀一致,平整光滑,无修整后痕迹和明显的机械杂质等。
(3) 金属镀件无锈蚀、发黑、镀层脱落等现象。
(4) 焊接牢固,焊缝、门缝均匀,表面平整、无划痕,棱角匀直,漆面无脱落。
2.1.2门转动灵活,接地可靠,接地点置于门内转轴处,接地点应标以接地符号。
门锁操作灵活可靠,能开门断电。
2.2电盘检查要求电盘尺寸与图纸相符;盘面平整光滑无毛刺,无锋利棱角,镀锌均匀,无锈蚀,无划痕。
2.3元件检查2.3.1产品的随机文件应清楚说明元件的电压等级、使用类别以及合格标识。
2.3.2元器件的生产厂家应是公司确定的合格的供应商。
2.3.3包装完好。
2.3.4无锈蚀及机械损伤,镀层无损伤。
2.3.5部件连接牢固,无裂纹及破损变形。
2.3.6外部覆层完好,标识完整。
设备安装调试技术规范方案(电气部分)
设备安装调试技术规范(电气部分)1.目的鉴于我公司所涉及的门类繁多的自动化设备以及加工的零部件,均属精度较高而批量较小甚至是单机独台的状况,形成互换件比例较小,但工艺灵活性较大的条件,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必须依赖于精湛的装配工艺技术来完成生产任务,故对装配的要求除一般性之外还具有特殊性,安装调试技术规范适应这一特殊性成为必要。
为规范设备安装和调试的技术操作,保证人身机器安全和装配质量,以提高技术操作水平,塑造良好的企业形象,从而促进企业的发展,特制定本《设备安装调试技术规范》。
2.适用范围本规范涉及电器、气动等领域。
3.文件内容3.1电气安装技术要求3.1.1电气安装的准备工作1)首先应当读懂电气原理图,熟悉各个电气元件的相互连接关系、作用以及安装的技术要求;2)确定适当的装配工作地点,准备好必要的设备、仪表、工具和装配时所需的电气元件、导线、端子及线号;3)在选择工作场地时应注意设备对环境的特殊要求如防尘、防磁、防辐射,防静电等;4)安装的的电气元件及配件,均必须具有检验部门的合格证方能进行装配。
一些易坏的元件一点要进行仔细的检查测试确定好坏,再进行安装以免返工;5)准备好号码管,导线号的字体粗度选择3.2mm、长度为15mm气管号Ø4字体粗度选择4.2mm、长度为25mm,Ø6字体粗度选择5.2mm、长度为30mm,Ø8字体粗度选择5.2mm、长度为30mm;6)电气元件安装时要充分地注意到与机械位置是否干涉,导线和气管是否于机械动作干涉以及维修是否方便;7)按照规定做好安装调试记录。
3.1.2整机装配1)电子、电气设备整机(总体)的装配应符合产品设计文件和工艺文件的要求。
2)整机装配一般应先进行机械装配,如对机柜、框架、抽屉的组合,然后进行电气装配。
3)整机电气装配的顺序一般应先绑后装、先轻后重、先里后外、上道工序不应影响下道工序的安装。
设备安装调试技术规范(电气部分)4)元器件线束、电缆的安装应符合下列要求:a)线束、电缆的敷设路径应便于其它部件的安装和整机的检查、测试和维修;b)在满足电气性能和结构要求的前提下,应取最短距离布设线束或电缆;c)活动部位的线束或电缆应用软导线,并留足够的长度和弯曲半径;d)线束、电缆应避免与其他部件的棱角和锐边相接触,当穿过金属底板、外壳或屏蔽罩孔时,应加绝缘护套;e)固定线束、电缆的金属卡箍应外套绝缘套管或加绝缘衬垫;f)线束、电缆中的接地搭接线端子安装时,应将搭接部位的金属表面锉磨出金属光泽,其面积应为搭接片直径的1.2~1.5倍;g)线束、电缆与元器件的间隙距离一般应大于2mm;h)线束、电缆采用走线槽内的导线一般不应超过走线槽容量的70%。
电气装配钳工安全操作规程
电气装配钳工安全操作规程电气装配钳工是电气设备安装与调试的重要一环,保证其操作安全至关重要。
本文提供针对电气装配钳工的安全操作规程,以确保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和设备的正常运行。
以下是安全操作规程的具体内容:1. 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和安全规定,并参照操作手册进行操作。
2. 在进行电气装配钳工作业前,必须穿戴个人防护装备,包括安全帽、安全鞋、防尘口罩、防护手套等。
3. 在进行电气装配钳工前,必须对工作环境进行检查。
确保清理防滑,排除可能存在的危险物品,确保操作区域安全。
4. 在操作过程中,要保持集中注意力,杜绝干扰因素的存在。
5. 在操作风险区域时,必须站在稳定平台上,确保站立平稳、双脚紧贴地面。
6. 在操作前需断电,慎防电气装置有残留电流。
进行切断电源和放电操作时,必须选用合适的工具和安全方法,并在操作前确认没有电压或电流。
7. 在拆卸或安装电气装置时,必须先组织相关人员分析设备电气特性,明确安装程序和顺序,同时合理规划作业时间,保证操作流程顺利进行。
8. 在进行电气装配钳工操作前,应对设备做好标识,确认被操作设备与对应工作记录一致,避免出现混乱和错误。
操作前,还应对设备进行检查,确认设备完好无损。
9. 在操作过程中,应用安全电工工具进行相关操作。
避免使用金属工具进行操作,以防止导电材料误伤或短路导致火灾或电击事故的发生。
10. 在使用螺栓时,要严格按照相关标准选用合适的型号和材料,并进行正确安装和紧固。
11. 操作人员要保持清醒状态,避免疲劳操作和饮酒后作业。
12. 在进行高空操作时,必须使用安全防护设备,如安全带等,并由专业人员进行指导和监控。
13. 在操作过程中,应避免盲目碰触设备,以防触电或其他不可预料的事故发生。
14. 在操作过程中,要避免过度施力,以免造成器件损坏和人身伤害。
15. 在操作完成后,要及时清理现场,清除工作区域的各种杂物,确保安全出口通畅,以防发生火灾和其他危险事故。
16. 完成操作后要及时向相关人员报告,并将相关记录归档。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梯电气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梯电气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82—93主编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部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施行日期:1994年2月1日关于发布国家标准《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梯电气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的通知根据国家计委计综〔1986〕2630号文和建设部〔1990〕建标技字第4号文的要求,由能源部电力建设研究所负责主编,会同有关单位共同修订编制的国家标准《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梯电气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已经有关部门会审。
现批准《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梯电气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82—93为强制性国家标准,自1994年2月1日起施行。
原国家标准《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第九篇电梯电气装置篇同时废止。
本规范由电力工业部管理,具体解释等工作由电力工业部电力建设研究所负责,出版发行由建设部标准定额研究所负责组织。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1993年7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UDC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GB50182-93电梯电气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1总则1.0.1为保证电梯电气装置的安装质量,促进安装技术进步,确保电梯安全运行,制定本规范。
1.0.2本规范适用于额定速度不大于2.5m/s、电力拖动的用绳轮曳引驱动的各类电梯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的施工及验收。
1.0.3电梯电气装置的安装应按已批准的设计进行施工。
1.0.4设备和器材的运输、保管,应符合国家有关物资运输、保管的规定。
当产品有特殊要求时,尚应符合产品的要求。
1.0.5采用的设备及器材均应符合国家现行技术标准的规定,并应有合格证件。
设备应有铭牌。
1.0.6设备及器材到达现场后,应及时按下列要求验收检查:1.0.6.1包装及密封应完好;1.0.6.2开箱检查清点,规格应符合设计要求,附件、备件齐全,外观应完好;1.0.6.3下列文件应齐全:(1)文件目录;(2)装箱单;(3)产品出厂合格证;(4)电梯机房、井道和轿厢平面布置图;(5)电梯使用、维护说明书;(6)电梯电气原理图、符号说明及电气控制原理说明书;(7)电梯电气接线图;(8)电梯部件安装图;(9)安装、调试说明书;(10)备品、备件目录。
电气装配技术规范
电气装配技术规范一、线缆用法1、3×2.5非屏蔽电缆——设备总电源线2、3×0.5非屏蔽电缆——触摸屏电源线3、12×0.3非屏蔽电缆——面板按钮、三色灯控制线4、4×0.3屏蔽电缆——步进驱动器I/O信号线10、4×1.0屏蔽电缆——伺服电机动力线11、6×0.3屏蔽电缆——制作串口数据线12、6×0.5屏蔽电缆——伺服编码器线、步进电机动力线13、12×0.3屏蔽电缆——伺服驱动器I/O信号线14、8×0.3高柔性非屏蔽电缆——普通信号线(使用拖链场合)15、4×0.5高柔性屏蔽电缆——步进电机动力线(使用拖链场合)16、4×1.0高柔性屏蔽电缆——伺服电机动力线(使用拖链场合)17、6×0.5高柔性屏蔽电缆——伺服编码器线(使用拖链场合)注:1、仅在拖链场合使用高柔性电缆2、其它未说明用多芯电缆的请根据图纸使用单芯线二、线缆颜色1、火线——红色电缆2、零线——蓝色电缆3、地线——黄绿色电缆4、直流电+极——红色电缆5、直流电-负极——蓝色电缆6、信号线——绿色电缆三、接线规范1、线标统一方向;2、气缸磁簧开关套线号,必须缠圈预留长度;3、走线槽内的导线尽可能避免交叉,宜平行自然;4、各电器组件接线端子引出或引入的导线,须经过走线槽连接;5、各电器组件与走线槽之间的外露导线,要尽可能做到横平竖直.变换走向要垂直。
从同一组件位置一致的端子上引入或引出的连接导线,要敷设在同一平面上,且高低一致或前后一致,不得交叉;6、所有导线连接必须牢固,在导线端头穿上针形或叉形、圆形等端子必须压紧,保证足够的抗拉强度;7、所有接线端子、导线线头上必须套有与原理图和接线图上相应接点一致的线号管,且各线号管的方向也应一致;8、导线与接线端子连接时,应不压绝缘层、不反圈、不露铜过长;9、布线时严禁损伤线芯和导线绝缘;10、两根线槽成90 度连接时,需将衔接处锯成45度;11、除标准连接线(如控制面板与PLC之间的联机)外,线槽内导线应据所需取合理长度导线连接,可适当余留,但不可过长,保证线槽内走线空间及降低查线难度;12、线槽内不可过多适应扎线带,如确须使用,应将剩余的料头剪切干净;13、对于多Pin插头的焊线连接,针头处导线须平行美观,用适当口径适当长度的热缩管裹住裸露的部份,针头间不可留有多余焊锡,以免短路;总线束与插头外壳须固定良好,须保证足够的抗拉强度;要求插头外壳与屏蔽线接地的,必须良好接触;14、当有需要延长导线时,须将欲连接的两个线头剥出适当长度的铜丝,对接后相互缠绕,要求缠绕后铜丝束表面平整,无斜伸出的铜丝。
升压站电气设备安装工程技术规范
升压站电气设备安装工程技术规范15.1 主体工程项目包括全站主变、GIS等电气设备。
15.2 专项技术要求15.2.1 变压器安装工程a. 承包人应承担上表中各分项工程从全部设备及装置性材料的工地现场开箱清点验收、卸车、保管、工地运输、维护、安装、调试、试运行、验收直至移交发包人前的全部工作。
(主变为协助卸车)b. 由于本工程为先招标,再进行施工设计,所以表中序号为5-12项目的型号及数量以最终技施图中相应设备电气安装图的统计为准。
c. 承包人应负责主变压器本体及附件的安装,及其与330kV设备、35kV户内设备、35kV避雷器、中性点设备等的连接;负责变压器现地控制箱(端子箱、有载开关等)安装、调试及电缆的连接。
并完成变压器有关规程、规范中所规定的全部现场试验。
d. 承包人应负责对站用变压器本体及附件的安装,及其与35kV 、0.4kV电缆等的连接;负责变压器外罩及电缆的连接。
并完成站用变压器有关规程、规范中所规定的全部现场试验。
e. 承包人应负责对主变压器、站用变压器基础预埋件的采购、制作、安装。
f. 承包人应完成各设备的接地工程。
15.2.2 330kV户外配电装置a. 设备安装在户外。
b. 由于本工程为先招标,再进行施工设计,GIS设备安装所需材料的型号及数量以最终技施图中各相应设备电气安装图的统计为准。
c. 承包人应承担上表中各分项工程从全部设备及装置性材料的工地现场开箱清点验收、卸车、保管、工地运输、维护、安装、调试、试运行、验收直至移交发包人前的全部工作。
d. 承包人应负责完成上表所列各种设备的现场安装及调试;现地控制箱及电缆的连接;支架的采购、制作及安装;负责设备与导线的连接和各金具的安装。
并完成有关规程、规范中所规定的全部现场试验。
e. 承包人应负责对上表各设备基础预埋件、钢构件的采购、制作、安装。
f. 承包人应完成上表各设备的接地工程。
g. 330kV电气设备的安装技术要求:在搬运、保管及安装过程中应有防震、防潮、防裂、防变形和防止漆面受损的措施。
电气组装调试车间安全生产规范文
电气组装调试车间安全生产规范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保障电气组装调试车间的安全生产,提高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依法、科学、合理地组织和管理生产活动,特制定本规范。
第二条本规范适用于电气组装调试车间内的所有工作人员和车间设备的安全生产。
第三条电气组装调试车间的安全生产工作必须遵循安全第一的原则,坚持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原则。
第四条电气组装调试车间的安全管理人员应具备相关的安全生产知识和技能,负责组织和协调安全生产工作,保障车间的安全生产。
第五条电气组装调试车间应定期进行安全生产培训,使工作人员加强安全意识和技能,做到安全可控。
第二章车间设施安全管理第六条电气组装调试车间的进出口设有明显的标志和通道,通道内不得堆放杂物,保证通行的畅通。
第七条电气组装调试车间应配备消防器材,并定期进行检查和保养,确保灭火器材的有效性和可用性。
第八条电气组装调试车间应定期检查并修复电气设备,避免发生漏电、短路等事故。
第九条电气组装调试车间的工作台面应整洁、无杂物堆放,电线电缆应整齐,避免交叉穿插和混乱。
第十条电气组装调试车间的照明设施安全可靠,灯具的安装位置合理,避免出现明暗差异,影响工作人员的视线。
第十一条电气组装调试车间的排风设施应保持通畅,防止有害气体积聚。
第三章工作人员安全管理第十二条电气组装调试车间的工作人员必须经过正规培训并取得相关的证书,才能上岗。
第十三条电气组装调试车间的工作人员需佩戴工作证,严禁借用他人的证件。
第十四条电气组装调试车间的工作人员使用机械设备需要穿戴相应的防护用品,如手套、护目镜等。
第十五条电气组装调试车间的工作人员禁止携带易燃、爆炸物品进入车间,禁止吸烟和使用明火。
第十六条电气组装调试车间的工作人员需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如发现危险情况或事故隐患,应立即上报相关人员。
第十七条电气组装调试车间的工作人员需遵守规章制度,执行上级主管部门的安全生产指令。
第四章生产活动安全管理第十八条电气组装调试车间的生产设备必须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保持设备的安全可靠性。
电气装配钳工安全操作规程范本
电气装配钳工安全操作规程范本一、概述电气装配钳工是一项涉及到电气设备组装和安装的工作,工作过程中需要遵守一系列的安全操作规程,以确保人身安全和设备的正常运行。
本规程旨在指导电气装配钳工在工作中的安全操作,减少事故的发生,提高工作效率。
二、基本要求1.培养安全意识:电气装配钳工应具备良好的安全意识,认识到电气装配过程中存在的危险性,严格按照规程操作,遵守安全操作要求。
2.熟悉设备:电气装配钳工应熟悉所使用的设备,了解其使用方法和工作原理,并保持设备的良好状态,及时进行维护保养工作。
3.防护措施:电气装配钳工在工作过程中应佩戴个人防护用品,如安全帽、防护手套、防护眼镜等,确保自身的安全。
4.团队合作:电气装配钳工应与其他工作人员密切合作,共同遵守安全规程,保证工作的顺利进行。
三、安全操作规程1.工作环境:(1)保持工作区域整洁,防止杂物堆积和滑倒等意外事故的发生。
(2)严禁在工作区域内吸烟,以防止引发火灾。
2.用电安全:(1)检查工作区域的电源电压是否符合要求,遵守电气设备的额定电压。
(2)使用绝缘工具进行电气操作,避免触电危险。
(3)维护电器设备的良好状态,如有破损或故障应及时修理或更换。
3.工具使用:(1)选择合适的工具进行操作,禁止改造工具或使用破损的工具。
(2)合理使用工具,避免用力过度或无控制地操作,以免引发安全事故。
4.坠落防护:(1)高空作业时应佩戴安全带,并正确使用安全绳进行固定。
(2)梯子和脚手架使用前应检查是否稳固,严禁站在脚手架栏杆上工作。
5.化学品安全:(1)使用化学品时应佩戴防护手套和防护眼镜,并按照使用说明进行操作。
(2)禁止将化学品随意倾倒,正确存放和处理化学品。
6.火灾防范:(1)严禁在易燃物附近使用明火。
(2)离开工作区域时,关闭电气设备电源,确保火灾安全。
7.紧急情况处理:(1)发生紧急情况时,应立即停止操作,迅速撤离现场,并按照应急预案进行处理。
(2)应熟悉紧急救援设备的使用方法,如灭火器、急救包等。
电气装配技术规范标准
电气装配技术规本技术规适合于公司从事电气制作、装配作业之技术人员。
〔1〕作业资料:包括电气原理图、排幅员、 BOM 表等,直至工程完毕,必须保证图纸的完整性、整洁性、过程信息记录的完整性。
〔2〕作业场所:电气制作必须有固定的作业场所,如果暂时固定的作业场所,电气组长必须创造作业场所,并保证作业场所的整齐、规、有序。
〔3〕电气材料:作业前,电气材料必须按时到位,如果有局部非决定性材料没有到位,可以按方案开场作业,然后填写材料催工单交采购部。
〔1〕严格按照电气设计提供的排幅员发展线槽、导轨、元器件等的排版布置。
〔2〕所有的固定联接必须应做成能在正面紧固及松托,不得在安装板后通过螺母紧固。
〔3〕线槽A.线槽应平整、无扭曲变形,壁应光滑、无毛刺,线槽的连接应连续无连续。
B.每节线槽的固定点不应少于两个,线槽长度在 400mm 以上时固定点不应少于三个,在转角、分支处和端部均应有固定点,并紧贴安装板面固定,紧固螺丝采用M5 ×15 圆头电镀螺栓,并套上大号平垫。
C.线槽接口应平直、严密,槽盖应齐全、平整、无翘角,线槽敷设水平或者垂直允许偏差为其长度的2‰,全长最大允许偏差为±2mm。
〔4〕导轨A.导轨裁截口应平直并垂直于导轨,端头应倒角无毛刺。
B.导轨敷设时,两端与线槽间隙为2±1mm,同向来线的导轨不允许两段连接,每节导轨的固定点不应少于两个,导轨长度在300mm 以上时固定点不应少于三个,紧固螺丝采用M5×20 六角头电镀螺栓,并套上弹垫和平垫。
C.导轨敷设水平或者垂直允许偏差为其长度的2‰,全长最大允许偏差为±1mm。
〔5〕元件A.电气元件的安装应符合产品使用说明书的规定。
B.紧固件安装的元件,应做成能在正面紧固及松托,各电器元件应能单独拆装更换,而不影响其他元件及导线束的固定,电气元件的紧固螺丝应符合产品说明书的规定,并设有弹簧垫圈及平垫圈的防松装置,元件的安装倾斜度不得大于 5°。
非标设备装配调试验收通用技术规范
非标设备装配调试验收通用技术规范为了提高非标设备的装配质量控制,改善设备的装配质量,以确保设备在交付给客户后能良好、可靠地运行,制定了这个通用技术规范。
希望从事非标设备装配和调试的工程技术人员、装配调试和品质检验人员能够执行该规范,使公司非标设备产品的装配调试技术要求更全面、准确、严密。
一、非标设备装配的定义和管理规范装配是根据技术要求将零件或部件进行配合和连接,使之成为半成品或成品的过程。
非标设备的装配是非标设备制造过程中的最后一个环节,它包括装配、调整、检验和试验等工作。
装配过程使零件、套件、组件和部件间获得一定的相互位置关系,因此,装配过程也是一种工艺过程。
为了有效地进行装配工作,通常将非标设备划分为若干能进行独立装配的装配单元,其中零件是组成设备的最小单元,套件是在一个基准零件上,装上一个或若干个零件构成的最小装配单元,组件是在一个基准零件上,装上若干套件及零件而构成的,而部件则是在一个基准零件上,装上若干组件、套件和零件而构成的,部件的特征是在机器中能完成一定的、完整的功能。
在非标设备中,常见的有传动动力部件、移载传输部件、定位校正部件、设备功能部件、作业安全防护部件等。
二、装配精度与装配尺寸链为了使机器具有正常工作性能,必须保证其装配精度。
机器的装配精度通常包含三个方面的含义:相互位置精度、相对运动精度和相互配合精度。
相互位置精度指产品中相关零部件之间的距离精度和相互位置精度,如平行度、垂直度和同轴度等;相对运动精度指产品中有相对运动的零部件之间在运动方向和相对运动速度上的精度,如传动精度、回转精度等;相互配合精度指配合表面间的配合质量和接触质量。
装配尺寸链是在机器的装配关系中,由相关零件的尺寸或相互位置关系所组成的一个封闭的尺寸系统,称为装配尺寸链。
装配尺寸链包括直线尺寸链、角度尺寸链和平面尺寸链。
直线尺寸链由长度尺寸组成,且各环尺寸相互平行;角度尺寸链由角度、平行度、垂直度等组成;平面尺寸链由成角度关系布置的长度尺寸构成。
电气组装调试车间安全生产规范本
电气组装调试车间安全生产规范本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保障电气组装调试车间的生产安全,确保员工的身体健康和设备的正常运行,制定本规范。
第二条本规范适用于电气组装调试车间的生产过程中的安全管理。
第三条电气组装调试车间应设立专门的安全管理部门负责制定并执行相关的安全制度和措施。
第四条所有员工必须严格遵守本规范,提高安全意识,加强安全教育和培训。
第二章人员管理第五条电气组装调试车间应设立人员管理系统,确保员工熟悉并遵守安全规章制度。
第六条人员管理部门应定期组织安全培训,对新员工进行安全教育,并定期对员工进行安全知识和技术培训。
第七条除非有特殊情况,禁止无相关资质和证件的人员进入电气组装调试车间。
第八条电气组装调试车间应设立安全岗位,由专门人员负责,确保安全生产。
第三章设备管理第九条电气组装调试车间的设备必须符合国家标准和安全要求,定期进行检修和维护。
第十条设备管理部门应定期制定设备使用和维护规程,加强设备的日常检查和维护工作。
第十一条禁止在设备运行时擅自更改设备的电气连接或参数设置。
第十二条对于存在故障或安全隐患的设备,应立即停用并进行维修或更换。
第四章安全防护第十三条电气组装调试车间应设立合理的防火设施,保证车间内的消防安全。
第十四条进出电气组装调试车间的人员必须佩戴相关的个人防护装备,并按照规定的通道和通道走动。
第十五条禁止在电气组装调试车间内吸烟、使用明火或其他易燃物品。
第十六条车间内应设有应急疏散通道,并明确疏散路线和位置。
第十七条安全岗位人员应定期检查车间内的安全标志和警示灯,确保其正常使用。
第五章废弃物处理第十八条电气组装调试车间应设立合理的废弃物处理系统,对废弃物进行分类和妥善处理。
第十九条废弃物必须按照规定的方式进行储存和运输,禁止随意堆放或倾倒。
第二十条废弃物处理区域必须设立警示标志,禁止未经许可的人员进入。
第六章紧急救援第二十一条电气组装调试车间应设立紧急救援预案和应急疏散预案,保证员工的安全。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高压电器施工及验收规范精.doc
第一篇电气装置安装工程高压电器施工及验收规范第一章总则第1.0.1条为保证高压电器的施工安装质量,促进安装技术的进步,确保设备安全运行,制订本规范。
第1.0.2条本规范适用于交流500kV及以下空气断路器、油断路器、六氟化硫断路器、六氟化硫封闭式组合电器、真空断路器、隔离开关、负荷开关、高压熔断路器、电抗器、避雷器及电容器安装工程的施工及验收。
第1.0.3条高压电器的安装应按已批准的设计进行施工。
第1.0.4条设备和器材的运输、保管,应符合本规范要求,当产品有特殊要求时,尚应符合产品的要求。
第1.0.5条设备及器材在安装前的保管,其保管期应为一年及以下。
当长期保管的设备,应符合设备保管的专门规定。
第1.0.6条采用的设备及器材均应符合国家或部颁的现行技术标准,并有合格证件。
设备应有铭牌。
第1.0.7条电器设备与器材到达现场后,应作下列验收检查:一、包装及密封应良好;二、开箱检查清点,规格应符合设计要求,附件、备件应齐全;三、产品的技术文件应齐全;四、按本规范要求作外观检查;第1.0.8条施工中的安全技术措施,应遵守本规范和现行有关的安全技术规程的规定。
对重要工序,尚应事先制定安全技术措施。
第1.0.9条与高压电器安装有关的建筑工程施工,应符合下列要求:一、与高压电器安装有关的建筑物、构筑物的土建工程质量,应符合国家现行的建筑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中的有关规定;当设备及设计有特殊要求时,尚应符合其要求;二、设备安装前,土建工作应具备下列条件:1.屋顶、楼板施工完毕,不得有渗漏;2.室内地面基层施工完毕,并在墙上标出地面标高;在配电室内,设备及母线的构架安装后,作好抹光地面的工作;配电室的门窗安装完毕;3.预埋件及预留孔符合设计要求,预埋件牢固;4.进行装饰工作时有可能损坏已安装设备,或设备安装后不能再进行的装饰的工作应全部结束;5.混凝土基础及构架达到允许安装的强度,设备支架焊接质量符合要求;6.模板、施工设施及杂物清除干净,并有足够的安装用地,施工道路畅通;7.高层构架的走道板、栏杆、平台及梯子等齐全牢固;8.基坑已回填夯实。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气装配技术规范
本技术规范适合于公司从事电气制作、装配作业之技术人员。
1.作业前准备
(1)作业资料:包括电气原理图、排版图、BOM表等,直至项目结束,必须保证图纸的完整性、整洁性、过程信息记录的完整性。
(2)作业场所:电气制作必须有固定的作业场所,如果暂时固定的作业场所,电气组长必须创造作业场所,并保证作业场所的整齐、规范、有序。
(3)电气材料:作业前,电气材料必须按时到位,如果有部分非决定性材料没有到位,可以按计划开始作业,然后填写材料催工单交采购部。
2.排版布置
(1)严格按照电气设计提供的排版图进行线槽、导轨、元器件等的排版布置。
(2)所有的固定联接必须应做成能在正面紧固及松托,不得在安装板后通过螺母紧固。
(3)线槽
A.线槽应平整、无扭曲变形,内壁应光滑、无毛刺,线槽的连接应连续无间断。
B.每节线槽的固定点不应少于两个,线槽长度在400mm以上时固定点不应少于三个,在转角、分支处和端部均应有固定点,并紧贴安装板面固定,紧固螺丝采用M5×15圆头电镀螺栓,并套上大号平垫。
C.线槽接口应平直、严密,槽盖应齐全、平整、无翘角,线槽敷设水平或垂直允许偏差为其长度的2‰,全长最大允许偏差为±2mm。
(4)导轨
A.导轨裁截口应平直并垂直于导轨,端头应倒角无毛刺。
B.导轨敷设时,两端与线槽间隙为2±1mm,同一直线的导轨不允许两段连接,每节导轨的固定点不应少于两个,导轨长度在300mm 以上时固定点不应少于三个,紧固螺丝采用M5×20内六角头电镀螺栓,并套上弹垫和平垫。
C.导轨敷设水平或垂直允许偏差为其长度的2‰,全长最大允许偏差为±1mm。
(5)元件
A.电气元件的安装应符合产品使用说明书的规定。
B.紧固件安装的元件,应做成能在正面紧固及松托,各电器元件应能单独拆装更换,而不影响其他元件及导线束的固定,电气元件的紧固螺丝应符合产品说明书的规定,并设有弹簧垫圈及平垫圈的防松装置,元件的安装倾斜度不得大于5°。
C.通过导轨卡座安装的元件,卡扣应完全卡住导轨,元件装卸卡扣位置应位于元件下方。
D.元件安装过程中,应保持元件的整洁、无损伤,不受任何油污污染或受到额外的导线拉力,元件附件应齐全、完好。
E.元件安装后,应先用铅笔在安装板上相应位置写出代号,防止结线时引起错误,结线完成设上槽盖后,在槽盖上贴上元件标签,并擦除事先用铅笔写好的代号。
(6)端子排
A.端子排固定在安装板下方,采用45°导轨支撑铝型材,使端子排安装导轨与安装板和柜体下底板的夹角均为45°,端子排与柜体下底板直线距离为30mm。
B.强弱电端子应分开布置,动力端子与线槽直线距离为30mm,控制端子与线槽直线距离为20mm。
C.端子排固定后,应穿上端子编号。
3.结线
(1)导线应严格按照图纸标识,正确地接到指定的接线柱上。
(2)导线
A.主电路的导线截面按照图纸标识,控制电路导线截面为1mm2,多芯电缆导线截面为0.3mm2。
B.4mm2(含)以上的导线为黑色RV类型,4mm2以下的导线为白色RV类型,电缆外皮颜色选择黑色。
C.剥除导线绝缘应采用专用剥线工具,不得损伤线芯,也不得损伤未剥除的绝缘,切口应平整。
D.设导线端部的绝缘剥除长度为L,当导线端部插入端子时,L 取线芯插入管状接头套筒的长度L1再加上1~2mm,即L=L1+(1~2),导线剥离后与端子压接时,所有的铜丝都必须穿过端子套筒,0.5mm2以下的导线必须对折后穿过端子套筒。
E.无法使用端子的导线接头,绝缘剥除后应敷上焊锡,导线敷设时不得中间对接,在特殊场合需要对接时,必须使用焊接的方式,焊接后加以热缩管保护。
F.导线与元件连接时,应选择最短路径,柜内PLC输入回路的布线尽量不与主回路及其他电压等级回路的控制线同线槽敷设。
G.导线与面板元件连接,面板无线槽的,应使用缠绕管保护。
面板线束与柜内连接,应考虑柜门开关时线束不得有受到摩擦的现象。
H.避免将几根导线接到同一接线柱上,元件上同一接线柱的导线接头不得超过2个,当两个导线接头接到同一接线柱上时,接触应平贴、良好。
I.同一线号的导线较多而无法全部在接线柱上紧固时,可以使用结束端子多根压接,但这种做法只适合控制导线。
J.导线与接插接之间的焊接,应在导线与接插件上先敷上焊锡,焊接均应牢固可靠,焊接处必须使用热缩管保护。
K.导线在线槽中敷设应平整、放松,不得使导线受到额外的拉力和压力,也不得将导线在线槽中挤成一团。
(3)端子
A.导线与元件连接处,必须压上冷压端子,除特殊情况外,不得将导线剥除后,直接接到器件上。
A.导线与元件连接处,必须压上冷压端子,除特殊情况外,不得将导线剥除后,直接接到器件上。
B.端子的线号管直径必须和导线相匹配,连接口形状必须和元件接线柱相匹配,控制电路可使用叉形端子,电机端子、加热电源端子、接地端子和一些主电路端子,必须使用环形端子,以增大接触面积,有些接插件必须使用针形端子。
C.端子压接必须使用专用的端子压钳,压接时使用的压接口必须和端子相匹配,压接后,导线与端子之间必须接触良好、牢固。
D.导线端子压接后,与元件连接时,应穿过最近距离的线槽齿,与元件端面夹角保持在90°,倾斜度不得超过5°。
E.端子与元件接线柱连接时,应尽量插入接线柱,接触应平贴、良好,螺丝紧固使用的扭力应恰当。
F.所有的端子上都必须套上线号套管,主回路端子压接后,无法套上套管的,应使用热缩管保护。
(4)线号套管
A.线号套管有两个作用,一是保护裸端子压接部分的绝缘,二是标记导线线号。
B.线号套管选择必须与导线截面相匹配,打印导线编号时,选择的字体大小必须与套管的管径相匹配。
C.控制电路线号长度为25mm,主电路套管直径为φ5mm的线号长度为30mm。
D.端子压接前,必须首先套上打印好的线号套管,套管应套住裸端子套筒部分超出1~1.5mm,字体方向与元件正面平行。
E.端子紧固后,对应的线号在竖直方向看时,呈从下向上阅读流向;在水平方向看时,呈从左向右阅读流向。
F.每一条导线两端的线号是唯一的,严禁一条导线套有不同的线号。
G.当导线截面较大无法选择相应的套管时,可使用尼龙扎带将套管固定的导线上,阅读流向同上,电缆的标记也采用相同的方法。
4.外部元件与线缆敷设
(1)柜体外部元件通过端子排或电缆接插件与柜体构成电气连接。
(2)外部元件固定位置应准确、牢固,连接线缆固定位置要避免受到运动机械零件的摩擦。
(3)加热元件的连接必须使用高温线,并使用耐高温接插件连接。
(4)外部元件必须通过中间端子盒,中间端子盒再通过电缆与柜体连接,严禁采用导线直接对接的方式连接外部元件。
(5)自带导线的元件,当其导线较短时,可使用公母型子弹头端子连接。
(6)电缆剥离后,其剥离处必须使用热缩管加以保护,所有连接导线都必须压有端子并标记线号。
(7)线缆应使用匹配的电缆套管保护,布置时应排列整齐、编号清晰、避免交叉,并应固定牢固,不得使所接的端子排受到机械力。
(8)电缆与接插件连接时,与接插件出线夹的夹合力要恰当,过松会使导线拽脱,过紧会夹断导线。
5.检查工作
(1)检查连接导线的型号、规格、使用的正确性。
(2)检查各个元件型号和图纸是否与材料表相符,元件整定值是否与保护值相符。
(3)检查线端接头的制作质量,连接应牢固。
(4)检查紧固螺丝以及接线柱螺丝是否有松动。
(5)检查线端标记的正确性及完整性。
(6)检查导线布置和捆扎的质量。
(7)当用万用表电阻档检查线路时,检查电路时检查一路断开一路,以防止假回路的产生。
(8)当用万用表电阻档检查线路时,要断开变压器端子的一端。
(9)检查主电路的相位连接,以及接地线的连接。
(10)作业完成后必须清洁柜内的铁屑,线皮等杂物,不得采用压缩空气吹洗,应使用吸尘器或磁铁的方式清理。
(11)通电时必须至少有两人在场,初次通电时检查时,不要同时合上两个回路。
(12)先检查所有电源回路电压,再检查控制电路传感器动作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