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分式方程的应用》说课稿
新湘教版八年级上册初中数学 课时3 分式方程的应用 教案(教学设计)
第1章分式1.5 可化为一元一次方程的分式方程课时3 分式方程的应用【知识与技能】(1)进一步熟练地解可化为一元一次方程的分式方程.(2)熟练地列可化为一元一次方程的分式方程解应用题.【过程与方法】建立分式方程模型的过程,体会建模思想.【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探索分式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会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在不同的实际问题中审清题意设未知数,列分式方程,解决实际问题.在不同的实际问题中,设未知数列分式方程.多媒体课件.教师出示问题:1.列方程解应用题的一般步骤是什么?(1)审;(2)设;(3)列;(4)解;(5)验;(6)答.(教师板书)2.由学生讨论,我们现在所学过的应用题有哪些类型?学生举手回答上面的两个问题,教师点评.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教师归纳、总结,基本上有五种:(出示投影)(1)行程问题:路程=速度×时间,而行程问题中又分相遇问题和追及问题.(2)数字问题:在数字问题中,要掌握十进制数的表示法.(3)工程问题:工作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4)顺水、逆水问题:v顺水=v静水+v水,v逆水=v静水-v水.(5)利润问题:售价-进价=利润率×进价.教师引入:有一些实际问题,我们可以通过列分式方程解决.(板书课题)教师:同学们,我们一起来看几个例子(教师依次出示教材P152例3、P153例4):例3两个工程队共同参与一项筑路工程,甲队单独施工1个月完成总工程的13,这时增加了乙队,两队又共同工作了半个月,总工程全部完成.哪个队的施工速度快?分析:甲队1个月完成总工程的,设乙队单独施工1个月能完成总工程的,那么甲队半个月完成总工程的(),乙队半个月完成总工程的(),两队半个月完成总工程的().教师引导学生在用式子表示上述的量之后,再根据“甲、乙两个工程队的工程总量=总工程量”这一相等关系建立方程.教师示范解答过程,强调必须检验这一过程.例4某次列车平均提速v km/h.用相同的时间,列车提速前行驶s km,提速后比提速前多行驶50 km,提速前列车的平均速度为多少?学生讨论,教师引导.先指导学生读题,理清速度、路程和时间所对应的式子,再抓住“相同的时间”这一关键词,得出相等的数量关系,即“提速前的路程÷提速前的速度=提速后的路程÷提速后的速度”,从而建立方程.学生自己独立完成解答过程,教师再演示解答过程.注意:教师帮助学生解决含有字母的计算问题,求出关于x的方程的解.教师提醒:表达问题时,用字母不仅可以表示未知数(量),也可以表示已知数(量).最后教师总结:(1)在实际问题中,有时题目中包含多个相等数量关系,在列方程时一定要选择一个能够体现全部(或大部分)题意的相等关系.(2)在检验过程中,不仅要检验所得的根是否为原分式方程的根,还要检验这个根在实际问题中是否具有实际意义,如时间非负、人数为正数等.(3)在一些实际问题中,有时直接设问题所求的量为未知数可能比较麻烦,可以间接地设未知数.接着教师让学生独立完成教材P154练习第1,2题,同桌之间互相检查.列分式方程解应用题按下列步骤进行:(1)审题,了解已知量与所求各量所表示的意义,弄清它们之间的数量关系;(2)设未知数;(3)找出能够表示题中全部(或大部分)含义的相等关系,列出分式方程;(4)解这个分式方程;(5)验根,检验所求得的根是不是增根,以及是否符合实际意义;(6)写出答案.【正式作业】教材P154习题15.3第3-6题【家庭作业】《》P115-P116。
湘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1.5《分式方程的应用》说课稿1
湘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1.5《分式方程的应用》说课稿1一. 教材分析《分式方程的应用》是湘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第1.5节的内容。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掌握分式方程的应用,学会如何将实际问题转化为分式方程,并能够求解。
教材通过引入实际问题,让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学习了分式的基本概念和性质,对分式有一定的认识。
但是,学生对分式方程的应用还比较陌生,需要通过实例来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
此外,学生可能对将实际问题转化为分式方程的过程感到困惑,需要教师进行引导和解释。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理解分式方程的概念,掌握分式方程的求解方法,能够将实际问题转化为分式方程并求解。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实际问题的引入和解决,培养学生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生能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理解分式方程的概念,掌握分式方程的求解方法。
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将实际问题转化为分式方程,并能够求解。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本节课采用讲授法、实例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
通过教师的讲解和实例的分析,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分式方程的应用。
同时,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引入实际问题,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
2.新课导入:讲解分式方程的概念和性质,引导学生理解分式方程的定义和求解方法。
3.实例分析:通过具体的实例,引导学生将实际问题转化为分式方程,并求解。
4.小组合作:学生分组讨论,共同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总结与拓展: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提出拓展问题,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和探索。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分式方程的概念和性质2.分式方程的求解方法3.实际问题转化为分式方程的步骤4.小组合作学习的成果展示八. 说教学评价教学评价主要包括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和小组合作学习的效果。
最新湘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分式方程的应用》教学设计(精品教案
最新湘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分式方程的应用》教学设计(精品教案课题:1.5分式方程的应用(2)学习目标:1.能将实际问题中的等量关系用分式方程表示,体会分式方程的模型作用;2.通过用分式方程解决实际问题,发展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重点:能将实际问题中的等量关系用分式方程表示。
难点:用分式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一、知识复习:(出示ppt课件)1、列分式方程解应用题的一般步骤:(1)审:分析题意,找出数量关系和相等关系.(2)设:选择恰当的未知数,注意单位和语言完整.(3)列:根据数量和相等关系,正确列出代数式和方程.(4)解:认真仔细.(5)验:有两个目的.(1)是否是所列方程的解;(2)是否满足实际意义.(6)答:注意单位和语言完整.且答案要生活化2、解分式方程:一个“必须”是:必须;二个“基本”是:解分式方程的基本思想是,基本方法是;三个“步骤”是:,,3、分组练习(只列方程,不解方程。
)1、小民和小林家住同一小区,离学校3千米。
某一天早晨7点20分、7点25分,小林和小民先后离家骑车上学,在校门口遇上。
已知小民骑车的速度是小林的1.2倍,试问:小林和小民骑车的速度各是多少2、某人骑自行车比步行每小时多走8千米,如果他步行12千米所用时间与骑车行36千米所用的时间相等,求他步行40千米用多少小时3、甲、乙两人每小时共能做35个零件。
甲、乙两人同时开始工作,当甲做了90个零件时,乙做了120个。
问甲、乙每小时各做多少个零件?4、某工作由甲、乙两人合做,原计划6天完成,他们共同合做了4天之后,乙被调走,因而甲又用了6天才全部完成。
问甲、乙独做各需几天完成?二、例题精析(出示ppt课件)(各个例题,只分析如何列方程,解答过程由学生互相交流完成。
)例1、国家实施高效节能电器的财政补贴政策,某款空调在政策实施后,客户每购买一台可获得补贴200元,若同样用11万元购买此款空调,补贴后可购买的台数比补贴前多10%,则该款空调补贴前的售价为多少元?分析:数量关系:补贴前后每台空调的价格;总购机款不变,购买的台数的变换。
初中数学湘教版初中八年级上册1.5第2课时分式方程的应用公开课优质课课件.ppt
2、甲、乙两种商品,已知甲的价格每件比乙多6元,买甲90件所用的钱和买乙60 件所用钱相等,求甲、乙每件商品的价格各多少元?
90 60 x x6
1. 甲、乙两人做某种机器零件,已知甲每小时比乙多做 6个,甲做90个零件所用的时间和乙做60个零件所用时 间相等,求甲、乙每小时各做多少个零件?
• 分析:甲队1个月完成总工程的1∕3,设乙队如
果单独完成施工1个月能完成总工1∕6程的1∕x,那么
甲队半个月完成总工程的1∕2x
,乙队半
个月完成总工程的
,两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半个
1﹢ 1
6
2x
• 月完成总工程的
。
列方程的关键是什么?问题中的那个等 量关系可以用来列方程?
• 关键:找出相等关系
• 甲队施工1个月的工作量+甲乙共施工半 个月的工作量=总工作量
4、写出原方程的根.
一化二解三检验
解方程
x x
1 1
4 x2 1
1
解:方程两边都乘以 (x+1) ( x – 1 ) , 得
( x + 1 )2-4 = x2-1
解得
x=1
检验: x = 1 时(x+1)(x-1)=0,x=1 不是原分式方程的解.
∴原方程无解.
分式方程的运用:
•例1: 两个工程队共同参与一项筑路工程,甲 队单独完成施工1个月完成总工程的三分之一, 这时增加了乙队,两队又共同工作了半个月,总 工程全部完成,哪个队的施工速度快?
解:设甲每小时做x个零件则乙每小时做( x -6)个零件,
依题意得:
等量关系:甲用时间=乙用时间
90 60 x x6
新版湘教版秋八年级数学上册第一章分式课题可化为一元一次方程的分式方程的应用说课稿
新版湘教版秋八年级数学上册第一章分式课题可化为一元一次方程的分式方程的应用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湘教版秋八年级数学上册第一章分式课题,主要介绍了分式方程的应用。
这部分内容是学生继初中一年级学习了简单方程后,进一步拓展到分式方程的学习。
分式方程在实际应用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如在几何、物理、化学等领域。
通过这部分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分式方程的基本解法,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一元一次方程有了一定的了解,能够进行基本的运算和求解。
但是,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往往不能将实际问题转化为分式方程,缺乏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将实际问题转化为分式方程,并通过分式方程的解法求解。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分式方程的基本概念,了解分式方程的解法,能够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际问题的引入,培养学生将实际问题转化为分式方程的能力,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分式方程的基本概念,分式方程的解法,实际问题与分式方程的转化。
2.教学难点:分式方程的解法,实际问题与分式方程的转化。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进行直观演示,帮助学生理解分式方程的解法,同时,利用板书,进行关键步骤的强调。
六. 说教学过程1.引入新课: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入分式方程的概念,使学生了解分式方程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2.自主探究:学生自主探究分式方程的基本解法,通过小组合作,共同解决问题。
3.课堂讲解:教师讲解分式方程的解法,强调解题的关键步骤,引导学生理解分式方程的解法。
4.巩固练习:学生进行课堂练习,教师进行个别辅导,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分式方程的说课稿
分式方程的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分式方程。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与学法、教学过程以及教学反思这几个方面来展开我的说课。
一、教材分析分式方程是初中数学中的重要内容,它是方程家族中的一员,是在学生学习了一元一次方程、二元一次方程组以及分式的基础上进行的。
分式方程不仅在实际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而且对于后续学习函数、不等式等知识也起着重要的铺垫作用。
本节课主要探讨分式方程的概念、解法以及应用,通过对分式方程的学习,学生能够进一步体会方程是刻画现实世界数量关系的有效模型,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学情分析学生在之前已经掌握了整式方程的解法,对于方程的基本概念和运算有了一定的基础。
但是分式方程与整式方程在形式和解法上都有所不同,学生可能会在理解分式方程的概念、找最简公分母以及检验解的合理性等方面存在困难。
此外,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可能会难以将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转化为分式方程,需要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分析和总结。
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理解分式方程的概念,能够区分整式方程和分式方程。
(2)掌握分式方程的解法,会解可化为一元一次方程的分式方程。
(3)能根据实际问题列出分式方程,并求解检验。
2、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观察、比较、分析,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2)经历分式方程的求解过程,体会转化的数学思想。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通过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2)培养学生严谨的治学态度和勇于探索的精神。
四、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分式方程的概念和解法。
(2)列分式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2、教学难点(1)理解分式方程产生增根的原因。
(2)准确找出实际问题中的等量关系,列出分式方程。
五、教法与学法1、教法基于本节课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将采用启发式教学法、讲练结合法和小组合作探究法进行教学。
文档-分式方程的应用说课稿
文档-分式方程的应用说课稿分式方程的应用》本节课将探讨利用方程模型来解决数量关系更为复杂实际问题,进一步培养了学生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兴趣和意识,提高了学生把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的能力,同时,又为以后用方程模型解决实际问题提供了重要的思想方法。
教学目标:能将实际问题中的相等关系用分式方程表示,并进行方法总结,进一步提高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意识。
教学重点:实际生活中分式方程应用题数量关系的分析。
教学难点:将复杂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用分式方程表示出来,并进行归纳总结。
教学处理:教材中,分式方程的应用设计了例3(工程问题)和例4(行程问题)共一课时,为了学生系统地掌握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本节课将重点研究具有行程类数量关系的实际问题。
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以中秋节小记者社会实践活动为载体,设置了五个探究活动,有效地开发整合了课程资源,生动地体现了数学的鲜活性与实用性。
教法:本节课以学生实践活动中的问题为背景,把活生生的生活场景展现在学生面前,从而提高学生的研究兴趣。
在组织教学过程中,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问题为主线,让学生讲思路,议疑难,找规律,得结论,析错误,做小结,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教学程序:活动一:创设情景,探究新知。
活动二:迁移演练,方法探索。
活动三:交流延伸,激活思维。
活动四:实践探索,自主创新——创活动五:课堂回眸,自我提升——思这个流程展现了学生在知识方面由理解到掌握,再到运用和反思的过程。
活动一:创设情景,探究新知为了体验中秋节的气氛,我们开展了“走进商场,感受中秋”的社会实践活动(视频),并在此基础上引入了新课。
这个活动非常生动自然,易于接受。
我们展示了一个问题,让学生进行探究和解决:在中秋节来临之际,我们的小记者XXX骑自行车前往距离学校6千米的XXX商场采访,10分钟后,小记者XXX坐公交车前往,公交车的速度是自行车的2倍,结果两人同时到达。
分式方程应用说课稿
2013年3月12日下午,在学校教导处的安排下,我在八(1)班教室进行了高效课堂的公开课教学,授课内容为“列分式方程解应用”,现将这节课的各环节的课堂情况作如下说明:一、关于教材的分析地位与作用:本节课内容是在学过一元一次方程和二元一次方程及其应用的基础上进行的,是对分式方程应用的扩展,是对分式及其运算的复习和对方程及其应用的浓缩和概括,且对进一步学习一元二次方程和高次方程组及其应用等知识时具有一定的地位和作用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 审明题意设未知数,列分式方程。
教学难点:认识用分式方程解应用题的基本程序以及寻找相等关系的方法。
二、关于教学目标1、通过情景引入(课件),引导学生观察分析,通过对实际问题的探究,得出运用分式方程解决问题的思想,归纳用分式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和意义。
2、通过对一元一次方程和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与分式方程的应用的类比,学生亲身经历探究相等关系的过程,再次体会运用方程思想研究数学问题的方法.三、关于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激发兴趣:课件展示从实际生活引入,体现数学知识源于生活。
思考:⑴你能找出这一情境中的等量关系吗?⑵根据这一情境你能提出哪些问题?(二)横向联系深化概念思考1:通过小组合作完成教材P29—30的例题3、例题4 。
思考2:学生提出问题,小组质疑;学生能够自行解决的绝不发表意见,学生不能解决的老师帮助解决。
(三)练习反馈归纳法则1.审:分析题意,找出研究对象,建立等量关系.2.设:选择恰当的未知数,注意单位.3.列:根据等量关系正确列出方程.4.解:认真仔细.5.验:有多方面检验.6.答:不要忘记,书写完整.(四)指导运用巩固方法巩固练习:教材P31 1、2、导学案中的练习2(五)分层作业兼顾差生作业:必做题:教材P32—33 3---7。
选做题:导学案“中考链接”四、关于教学方法教法分析:针对八年级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心理特征以及他们的认知水平,采用启发式、发现法等教学方法,让学生始终处于主动学习的状态。
《分式方程的应用》说课稿
《分式方程的应用》说课稿《分式方程的应用》说课稿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分式方程的应用》。
我将从“学习内容定位、学习目标认定、重难点确立、学情分析、教学策略、教学过程”五个方面对这一课的教学设计进行说明,具体如下:一、学习内容定位本节内容在教材中所处的地位和作用:《分式方程的应用》是新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16.3分式方程中第三课时内容。
它是分式方程解法的延展与最终归宿,也是本章学习的重点与难点。
从知识的掌握来看,本节课是对前面所学知识的深化和运用;从学生的学习发展来看,它将为研究数学问题提供研究思想与方法,利用分式方程解决社会热点问题,是中考必考内容。
在初中数学知识体系中作用重要,意义重大。
二、学习目标认定:1、知识目标:指导学生亲身经历“实际问题——分式方程——求解——解释解的合理性”的过程,学会从题中寻找等量关系,掌握列分式方程解实际问题的方法。
2、能力目标:引导学生面对生活,关注社会热点、焦点问题,运用所学数学方程思想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指导学生在互动合作学习中发展能力,强化方程思想应用意识。
三、学习重难点1、学习重点:审题、寻找等量关系,将实际问题转化成分式方程的数学模型。
2、学习难点:寻求解决问题的不同方法,审题设元、寻找等量关系、列出方程、正确解答。
四、学情分析在初一时,学生就学习了“列一元一次方程解应用题”,明白遇到实际问题可以列方程解决,但分析问题能力、审题能力、寻找数量关系的`能力较弱,依然影响学生学习。
上一节通过学习“分式方程”的解法,使学生会解分式方程,理解了增根的含义,会检验分式方程的根,为继续学习列分式方程解应用题奠定了基础。
五、教学策略1、难点突破通过学生小组合作学习,从不同角度展示找出的等量关系,在交流中质疑、在质疑中辨析、在辨析中统一认识,掌握寻找等量关系的一般方法。
2、学法分析让学生根据教材和教师提供的预习学案先进行自我探究,然后在小组内交流探究心得与疑难问题,在质疑辨析、互动交流中归纳总结,纠错矫枉,达成共识,实现学习目标。
湘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 第2课时 分式方程的应用
5. 某水果店在批发市场购买某种水果销售,第一次用 1200 元购进若干千克,并以每千克 8 元出售,很快售完. 由于水果畅销,第二次购买时,每千克的进价比第一次 提高了 10%,用 1452 元所购买的数量比第一次多 20 千 克,以每千克 9 元售出 100 千克后,因出现高温天气, 水果不易保鲜,为减少损失,便降价 50% 售完剩余水果.
4. 我们所学过的应用题有哪些类型?每种类型的基本公 式是什么? 常见的有 4 种: (1)行程问题:路程=速度×时间以及它的两个变式; (2)数字问题:在数字问题中要掌握十进制数的表示法;
(3)工程问题:工作量=工时×工效以及它的两个变式; (4)利润问题:批发成本=批发数量×批发价; 打折销售价=定价×折数;销售利润=销售收入-批发成本;
0
180 200
300
解:设小轿车提速为 x km/h,依题意得
100 120 . 100 90 x
解得 x=30. 经检验,x=30 是原方程的解,且 x=30,符合题意. 答:小轿车提速为 30 km/h.
列分式方程解应用题的一般步骤 1. 审清题意; 2. 找相等关系; 3. 设出未知数 4. 列出方程; 5. 解这个分式方程; 6. 验根(包括两方面:①是否是分式方程的根; ②是否符合实际情况); 7. 作答.
(1)求第一次水果的进价是每千克多少元;
解析:根据第二次购买水果数多 20 千克,可得 出方程,解出即可得出答案;
解:设第一次购买的进价为 x 元,则第二次
的进价为 1.1x 元,
根据题意得 1452 20 1200 ,
湘教版八年级数学分式方程说课稿.doc
湘教版八年级数学分式方程说课稿一、教材分析1、说教材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湘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2.5.1可化为一元一次方程的分式方程,本课是在经历“实际问题—分式方程—整式方程”的过程中,发展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渗透数学的转化思想,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2、教学目标和要求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及八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我制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如下:(1)使学生理解分式方程的意义。
(2)使学生掌握可化为一元一次方程的分式方程的一般解法。
(3)了解解分式方程时可能产生增根的原因,并掌握解分式方程的验根方法。
(4)在学生掌握了分式方程的一般解法和分式方程验根方法的基础上,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可化为一元一次方程的分式方程的解法,使学生熟练掌握解分式方程的技巧。
3、教学的重点与难点重点:解分式方程的基本思路和解法步骤难点:理解解分式方程时可能无解的原因二、说教学理念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精神、自主学习、创新精神是新课程标准的重要理念,课堂教学中渗透了数学的转化思想,体现新课程标准中的知识与能力、情感与态度、过程与方法的统一。
三、说教学方法本节课采用成功教学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
特别注重“精讲多练”,真正体现以学生为主体。
上新课时采用了启发、引导式的同时,针对学生的回答所出现的一些问题给出及时的纠正,在上课做练习时,除了让部分学生上黑板以外,自己还在下面及时的发现学生所出现的问题,比较典型的则全班讲评,个别小问题,个别解决。
四、说教学过程1、创设问题,引入课题:(1) 出示课本53页“动脑筋”,让学生尝试思考:什么叫分式方程?如何解分式方程?设计意图:主要让学生认识分式方程,为新授做铺垫,使学生能积极投入到下面环节的学习。
学生活动:在练习本上尝试完成上面问题的解答,将结果与同伴交流,教师对存在的问题及时指正。
教师活动:师生共议上述问题。
问题分析:①李老师在遇到交通堵塞前已经走了______米,还剩下______米,余下的这段路需要______分钟,此时,可写出t的表达式:t=______。
湘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1.5《分式方程的应用》教学设计1
湘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1.5《分式方程的应用》教学设计1一. 教材分析湘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1.5《分式方程的应用》是学生在学习了分式方程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分式方程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本节课通过具体的实例,让学生了解分式方程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重要性,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材中给出了几个典型的实际问题,让学生通过列方程、解方程的过程,体会分式方程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掌握了分式方程的基本知识,能够熟练地列出和解分式方程。
但是对于分式方程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从实际问题中提炼出方程,并运用已学的分式方程知识解决问题。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分式方程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通过对实际问题的分析,培养学生从实际问题中提炼出方程的能力。
3.巩固和提高学生列方程、解方程的技能。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分式方程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2.教学难点:从实际问题中提炼出分式方程,并解决问题。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从实际问题中提炼出方程,并通过合作交流的方式,解决问题。
同时,运用案例分析法、讨论法等,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分式方程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六. 教学准备1.准备几个实际的例子,用于引导学生从实际问题中提炼出方程。
2.准备相关的问题,用于巩固和拓展学生对分式方程应用的理解。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导学生从实际问题中提炼出方程。
例如:甲、乙两地相距120公里,甲地有一批货物需要运往乙地,如果每小时运60吨,则运完需要4小时。
如果每小时运80吨,则运完需要几小时?2.呈现(10分钟)呈现教材中的几个实际问题,让学生独立思考,提炼出方程。
如教材中的例1、例2等。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分组合作,解决呈现的实际问题。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4.巩固(10分钟)给出几个类似的问题,让学生独立解决。
新版湘教版秋八年级数学上册第一章分式课题可化为一元一次方程的分式方程的应用教学设计
新版湘教版秋八年级数学上册第一章分式课题可化为一元一次方程的分式方程的应用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湘教版秋八年级数学上册第一章分式课题,主要讲述了分式方程的应用。
这部分内容是学生继初中一年级学习分式概念、分式运算之后的进一步延伸,也是对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一次锻炼。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分式方程的定义、求解方法以及如何将实际问题转化为分式方程。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掌握了分式的基本概念和运算方法,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
但部分学生对分式方程的理解和应用还不够熟练,特别是在将实际问题转化为分式方程的过程中,容易出错。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针对性地进行辅导和指导。
三. 教学目标1.理解分式方程的定义及其求解方法。
2.学会将实际问题转化为分式方程,并能熟练求解。
3.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分式方程的定义及其求解方法。
2.如何将实际问题转化为分式方程。
五. 教学方法1.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从实际问题中发现分式方程的规律。
2.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直观展示分式方程的求解过程。
3.分组讨论与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4.实例分析,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分式方程的应用。
六. 教学准备1.制作多媒体课件,包括分式方程的定义、求解方法及实际问题案例。
2.准备相关的练习题和测试题,用于课堂练习和巩固。
3.安排学生分组,以便进行合作学习。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一些实际问题,如购物问题、分配问题等,引导学生思考如何用数学方法解决这些问题。
2.呈现(10分钟)介绍分式方程的定义及其求解方法,通过示例讲解分式方程的解法。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分组讨论,将导入环节中的实际问题转化为分式方程,并求解。
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学生解决遇到的问题。
4.巩固(10分钟)针对分组讨论的结果,选取几个典型的例子进行讲解,巩固学生对分式方程的理解。
湘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第1章 分式 可化为一元一次方程的分式方程 第2课时 分式方程的应用1
第2课时分式方程的应用1.进一步熟练掌握可化为一元一次方程的分式方程的解法;2.掌握列分式方程解决实际问题.(重点,难点)一、情境导入八年级学生到距离学校15千米的农科所参观,一部分学生骑自行车先走,走了40分钟后,其余同学乘汽车出发,结果两者同时到达.若汽车的速度是骑自行车同学速度的3倍,求骑自行车同学的速度?二、合作探究探究点一:列分式方程解和差倍分问题应用题某市为了治理城市污水,需要铺设一段全长为300米的污水排放管道,铺设120米后,为了尽可能减少施工对城市交通所造成的影响,后来每天的工作量比原计划增加20%,结果共用了27天完成了这一任务,求原计划每天铺设管道多少米?解析:解和差倍分问题应用题时,要注意题目中的关键词:“比……多”“比……少”“倍”“共”等等,这些关键词所表示的量可以用另一个量来表示,也可以作为等量关系列方程,此题设原计划每天铺设管道x 米,则实际每天铺设管道(1+20%)x 米,再根据一共用了27天这个等量关系列出方程,得出解后注意检验是否符合题意.解:设原计划每天铺设管道x 米,根据题意得:120x +300-120x (1+20%)=27, 解得x =10.检验:把x =10代入(1+20%)x 中,它的值不等于0,因此x =10是原方程的解,且符合题意.答:原计划每天铺设管道10米.探究点二:列分式方程解行程问题应用题 某地供电局组织电工抢修线路,供电局距离抢修工地15千米.抢修车装载着所需材料先从供电局出发,15分钟后,电工乘吉普车从同一地点出发,结果两车同时到达抢修工地.已知吉普车速度是抢修车速度的1.5倍,求这两种车的速度.解析:设抢修车的速度为x 千米/时,则吉普车的速度为1.5x 千米/时;路程都是15千米,时间分别表示为:15x ,151.5x.等量关系为:抢修车的时间-吉普车的时间=1560. 解:设抢修车的速度为x 千米/时,则吉普车的速度为1.5x 千米/时.由题意得:15x -151.5x =1560. 解得x =20.检验:把x =20代入60x 中,它的值不等于0,因此x =20是原方程的解,且符合题意.∴当x =20时,1.5x =30.答:抢修车的速度为20千米/时,吉普车的速度为30千米/时. 方法总结:行程问题的基本关系是:路程=速度×时间.三、板书设计列分式方程解应用题的一般步骤:找(等量关系)设(未知数)列(方程)解(方程)验(检验)答。
湘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教案:1.5.4分式方程的应用(2)
课题:1.5分式方程的应用(2)学习目标:1.能将实际问题中的等量关系用分式方程表示,体会分式方程的模型作用;2.通过用分式方程解决实际问题,发展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重点:能将实际问题中的等量关系用分式方程表示。
难点:用分式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一、知识复习:(出示ppt 课件)1、列分式方程解应用题的一般步骤:(1)审:分析题意,找出数量关系和相等关系.(2)设:选择恰当的未知数,注意单位和语言完整.(3)列:根据数量和相等关系,正确列出代数式和方程.(4)解:认真仔细.(5)验:有两个目的. (1)是否是所列方程的解;(2)是否满足实际意义.(6)答:注意单位和语言完整.且答案要生活化2、解分式方程:一个“必须”是:必须 ;二个“基本”是:解分式方程的基本思想是 ,基本方法是 ; 三个“步骤”是: , , 。
3、分组练习(只列方程,不解方程。
)1、小民和小林家住同一小区,离学校3千米。
某一天早晨7点20分、7点25分,小林和小民先后离家骑车上学,在校门口遇上。
已知小民骑车的速度是小林的1.2倍,试问:小林和小民骑车的速度各是多少?2、某人骑自行车比步行每小时多走8千米,如果他步行12千米所用时间与骑车行36千米所用的时间相等,求他步行40千米用多少小时?3、甲、乙两人每小时共能做35个零件。
甲、乙两人同时开始工作,当甲做了90个零件时,乙做了120个。
问甲、乙每小时各做多少个零件?4、 某工作由甲、乙两人合做,原计划6天完成,他们共同合做了4天之后,乙被调走,因而甲又用了6天才全部完成。
问甲、乙独做各需几天完成?二、例题精析(出示ppt 课件)(各个例题,只分析如何列方程,解答过程由学生互相交流完成。
)例1、国家实施高效节能电器的财政补贴政策,某款空调在政策实施后,客户每购买一台可获得补贴200 元,若同样用11万元购买此款空调,补贴后可购买的台数比补贴前多10%,则该款空调补贴前的售价为多少元?分析:数量关系:补贴前后每台空调的价格;总购机款不变,购买的台数的变换。
湘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1.5《可化为一元一次方程的分式方程的解法》说课稿1
湘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1.5《可化为一元一次方程的分式方程的解法》说课稿1一. 教材分析《可化为一元一次方程的分式方程的解法》是湘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1.5节的内容。
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分式的基本性质、分式的运算、分式方程的初步知识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掌握如何将分式方程化为整式方程,并运用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来求解。
通过这部分的学习,让学生能够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提高他们的数学应用能力。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这部分内容时,已经有了一定的分式知识基础,但对于如何将分式方程化为整式方程,以及如何运用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来求解,可能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理解分式方程的化简过程,以及如何将问题转化为一元一次方程来解决。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让学生掌握将分式方程化为整式方程的方法,以及运用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来求解分式方程。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方式,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他们勇于探索、积极思考的精神。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将分式方程化为整式方程的方法,以及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理解分式方程的化简过程,以及如何将问题转化为一元一次方程来解决。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自主学习、合作交流、教师引导的教学方法。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等教学工具。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解决分式方程。
2.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探究如何将分式方程化为整式方程。
3.合作交流: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各自的解题方法。
4.教师引导: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分式方程化简的方法,并讲解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
5.巩固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6.课堂小结: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和收获。
数学《分式方程的应用》说课稿
数学《分式方程的应用》说课稿数学《分式方程的应用》说课稿一.教学内容分析:列分式方程解决应用问题比列一次方程(组)要稍微复杂一点,教学时候要引导学生抓住寻找等量关系,恰当选择设未知数,确定主要等量关系,用含未知数的分式或者整式表示未知量等关键环节,细心分析问题中的数量关系。
对于常用的数量关系,虽然学生以前大都接触过,但是在本章的教学中仍然要注意复习、总结,并且抓住用两个已知量表示第三个量的表达式,引导学生举一反三,进一步提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此外,教学时要有意识地进一步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鼓励学生从多角度思考问题,注意检验,解释所获得结果的合理性。
本章教科书呈现了大量由具体问题抽象出数量关系的实例,目的是让学生经历观察、归纳、类比、猜想等思维过程,所以,评价应该首先关注学生在这些具体活动中的投入程度-----能否积极主动地参与各种活动;其次看学生在这些活动中的思维发展水平-----能否独立思考,能否用数学(语言分式分式方程)表达自己的想法,能否反思自己的思维过程,进而发现新的问题。
教科书设置了丰富的实际例子,这些涉及工业、农业、环保、学生实际、教学本身等方面,评价中应该关注学生从现实生活中发现并提出数学问题的能力,关注学生能否尝试用不同方法寻求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并且用分式、分式方程表示,能否表达自己解决问题的过程,能否获得问题的答案,并且检验、解释结果的合理性。
二.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寻求等量关系是解决实际问题的`关键。
难点:引导学生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模型,并且进行解答,解释解的合理性。
增强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
三.教学方法本节课采用:课前预习、课中引导分析、合作探究、自我展示等教学方法。
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语言表达与分析问题的能力、思维的缜密性。
四.教学过程本节课分四部分进行:情境导入、探究新知、应用、小结(一)情境导入。
首先,我让学生回顾了分式方程及分式方程的解法、步骤,目的是让学生进一步认识分式方程与整式方程的区别、解法的不同,为后面的学习打下基础。
巴彦县某中学八年级数学上册 第1章 分式《分式方程的应用》说课稿湘教版
分式方程的应用分式方程是“数与代数”中重要的一部分,解决问题过程中需用到建模方法、分式的基本性质、等式的基本性质等基础知识,使原有知识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得以升华,同时列分式方程这一建模过程为初三学习较难的一元二次方程、二次函数的列、解提供了练兵的机会,知识体系上呈现螺旋式的上升,分式方程在其中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分式方程中所涉及的问题情境全部来源于实际生产、生活中,为学生的数学建模能力搭建了一个平台,提高了学生的应用意识,随时间的推移与知识的积攒学生会更加体会到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在分式方程的建模过程中,学生从中学到的不仅仅是知识、方法,在探究过程中,他们在语言表达、面对困难的勇气,对未知事物的好奇心、互相帮助、互相交流及学习方式的选择等方面都会有所收获。
本节教材内容对学生的非智力因素的影响程度也是很大的。
学习目标:1、进一步掌握列分式方程解应用题的方法步骤。
2、自主探究,学会分析问题,训练学生解答实际问题的能力。
3、体会数学模型的应用价值。
学习重难点:经历“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释应用拓展”的过程,发展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二、教法数学课堂教学是有备、有理、有序、有效的育人活动,但在学生学习过程中会有很多不可预知的障碍及灵感火花的迸发,所以也是一个教学相长的过程。
基于以上认识,我遵循“七环节”的教学模式,采用“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释应用拓展”的方式展开教学。
其中“问题情境”是知识的形成阶段,“建立模型”是知识的建立阶段,“解释应用拓展”是知识的应用提高阶段。
另外恰当的教学评价方式也是本节课顺利完成的必备条件,在教学评价时必须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倾注更多的人文关怀,让更广泛的学生有信心参与到教学活动中,亲身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
评价中应关注学生从现实生活中发现并提出数学问题的能力,关注学生能否尝试用不同方法寻求问题中的数量、等量关系,能否表达自己解决问题的过程,恰当评价学生的“双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分式方程的应用说课稿
分式方程是“数与代数”中重要的一部分,解决问题过程中需用到建模方法、分式的基本性质、等式的基本性质等基础知识,使原有知识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得以升华,同时列分式方程这一建模过程为初三学习较难的一元二次方程、二次函数的列、解提供了练兵的机会,知识体系上呈现螺旋式的上升,分式方程在其中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分式方程中所涉及的问题情境全部来源于实际生产、生活中,为学生的数学建模能力搭建了一个平台,提高了学生的应用意识,随时间的推移与知识的积攒学生会更加体会到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在分式方程的建模过程中,学生从中学到的不仅仅是知识、方法,在探究过程中,他们在语言表达、面对困难的勇气,对未知事物的好奇心、互相帮助、互相交流及学习方式的选择等方面都会有所收获。
本节教材内容对学生的非智力因素的影响程度也是很大的。
学习目标:
1、进一步掌握列分式方程解应用题的方法步骤。
2、自主探究,学会分析问题,训练学生解答实际问题的能力。
3、体会数学模型的应用价值。
学习重难点:
经历“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释应用拓展”的过程,发展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二、教法
数学课堂教学是有备、有理、有序、有效的育人活动,但在学生学习过程中会有很多不可预知的障碍及灵感火花的迸发,所以也是一个教学相长的过程。
基于以上认识,我遵循“七环节”的教学模式,采用“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释应用拓展”的方式展开教学。
其中“问题情境”是知识的形成阶段,“建立模型”是知识的建立阶段,“解释应用拓展”是知识的应用提高阶段。
另外恰当的教学评价方式也是本节课顺利完成的必备条件,在教学评价时必须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倾注更多的人文关怀,让更广泛的学生有信心参与到教学活动中,亲身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
评价中应关注学生从现实生活中发现并提出数学问题的能力,关注学生能否尝试用不同方法寻求问题中的数量、等量关系,能否表达自己解决问题的过程,恰当评价学生的“双基”。
评价方式采用“口头形式”“小组竞赛形式”,力求评价及时,准确,不含糊其辞。
为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增大课堂容量,提高效率,本节课我采用多媒体演示教学。
三、学法
学生已经学习了代数式、方程及应用,对应用题的阅读技巧已有一定的基础,能体会到列方程解应用题的关键在于恰当设未知数,找到等量关系,为本节课列分式方程提供了认知基础。
从学生的学习动机与需要上看,八年级的学生,独立思考和探索的愿望和能力都有所提高,并能在探索过程中形成自己的观点,能在倾听别人意见的过程中逐渐完善自己的想法,这些为学生广泛地参与到列分式方程的教学中提供了情感保障。
为此本节课通过形象的问题情境给学生提供充分探索和交流的空间,并利用探索和交流的形式,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充分的发展。
四、教学过程
整个教学过程分为七个环节,这是每个环节及大约的时间分配,我认为我的亮点将出现在第二、三、四环节的编排及学生的探究活动的广泛参与上。
因为:
我将利用船在水中顺流、逆流航行问题引入,而且等量关系也给出了,难度较小,便于
学生独立完成。
(2)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教学中我将分梯度设置三个问题情境循序渐进的展开教学,第一步:发散思维,多角度运用等量关系列方程,由学生类比、归纳、总结分式方程的定义;第二步:对比学生不同设、列未知数的方法引导学生设中间量为未知量,简化解题思路,并探究列分式方程的最优化方法;第三步:培养学生自主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在巩固前两步的基础上,由学生给出这一方程模型的不同问题情境,通过逆向思维的方式帮助学生透过不同问题情境抽象数学模型。
下面我将具体阐述我的设计意图:
第一环节:前置诊断,开辟道路
教师通过数学思想方法的介绍自然引领学生回忆所学过的方程及列方程解应用题的基本思路
设计意图:在课前对学生进行前置诊断,因为方程的思想解决问题是“数与代数”学习的一个难点,特别是对于问题情境中等量关系的判断更是解决问题的关键,通过适当的引导,使学生能简单回忆列方程解应用题的基本步骤,为下面问题情境中的设、列等步骤地进行扫清障碍
第二环节: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第三环节:探究尝试、建立模型
设计意图:
(1)让学生直接合作交流,设列这个问题,在师生交流过程中通过学生对自己设、列的解释能较为准确的表述问题情境中两个等量关系的作用:一个用来表示未知数之间的关系,另一个用来列方程;
(2)通过设、列让学生体会列方程解应用题时不一定问什么就设什么为未知数,有时搭建一个平台,设中间量为未知数,也可以简化思路,强调解决问题方式的多样性,引导学生灵活解决问题;
(3)对于间接设未知数的方程,学生为探求最后结果,也可能会好奇这个方程的解法,在此应对这部分学生提出表扬,鼓励他们的大胆探究意识,同时也为分式方程的解法埋设悬念;
(4)通过两个问题情境,教师适当小结:分式方程应用题中一般存在三个量,它们之间的关系可表达为:未知量1〃未知量2=已知数量,题目中的一个等量关系可体现未知量1的关系,而另一个等量关系用来列方程,可表示为:已知数量/未知量1=未知量2。
第四环节:设问置疑,巩固提高
我认为本环节的亮点在于:1、给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机会,理解方程的知识来源于生活的需要,是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手段,加强方程实用性的体验,增强学生的活动性。
2、问题设置会吸引学生主动参与,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让他们自主选择喜欢的生活背景,更贴近生活;再一个以往都是教师为学生出题求解,在此给出方程由学生出题,充分满足学生的好奇心。
3、在学生参与过程中,利用逆向思维,学生对于这种方程模型适用于多种问题有了更深刻的体会,帮助他们在以后的学习中透过各种问题情境抽象出数学模型。
第五环节:变式训练设置两组练习题设计意图:
(1)通过所列多个方程的不同,加深对分式方程模型的认识,巩固双基;
(2)通过一题多解的练习,培养学生多角度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六环节:总结(感悟与收获)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有限的情况下教师可以引导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