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病案分析

合集下载

中医病案分析报告范文

中医病案分析报告范文

中医病案分析报告范文前言中医病案分析是中医临床诊断和治疗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

通过对病案的详细分析,可以揭示病因、病机以及治疗方案,对于提高中医的临床疗效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以一个实际的中医病案为例,进行详细分析和讨论。

病案资料患者信息:•姓名:张某•性别:女•年龄:58岁•主诉:头痛、头晕已有三天病史回顾:患者自述头痛头晕已有三天。

无明显诱因,长期有高血压病史,平时有轻度头晕,但此次头晕明显加重。

伴有头痛,位置在额部和两侧颞部,头痛胀痛,感觉像有东西挤压着。

头痛加重时伴有恶心、呕吐。

睡眠质量差,经常失眠。

体格检查:患者面色稍黄,神清,舌质红,苔黄腻,脉细数。

辨证分析:根据病史回顾和体格检查,患者头痛头晕的症状与中医的“头痛、头晕”证候相符。

根据中医理论,头痛头晕的症状常与气血不足、肝胆郁结、痰湿内蕴等有关。

辨证施治:针对患者的症状和辨证分析结果,制定以下中医治疗方案:1.益气养血方主要成药:黄芪、当归、益母草、川芎方剂组成及用法:黄芪15g,当归12g,益母草12g,川芎10g,水煎服。

方剂理论:此方剂主要以黄芪和当归为主药,具有益气补血、活血化瘀的作用。

益母草能调理气血,川芎能舒筋活血,两者具有协同作用,可改善经络循环,缓解头痛头晕症状。

2.调理肝胆方主要成药:柴胡、香附、白芍、枳壳方剂组成及用法:柴胡10g,香附10g,白芍12g,枳壳10g,水煎服。

方剂理论:此方剂主要以柴胡为主药,能舒肝理气、解郁托表。

香附具有理气活血、行痰止痛的作用,白芍能养血安神,枳壳能行气止痛。

这些药物组合应用可以调理肝胆,改善头痛头晕症状。

随访与结局:患者按照方剂用药进行治疗,每日三次,连续7天。

在治疗过程中,患者头痛头晕症状逐渐减轻,恶心、呕吐也明显减少。

7天后进行随访,患者症状已完全缓解,头痛头晕已消失,睡眠质量明显改善。

结论通过对该病案的详细分析,我们可以看出中医在治疗头痛头晕方面具有显著的疗效。

该病案的治疗方案基于中医辨证施治的理论和方法,针对患者的症状进行个体化治疗,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

中医病案分析

中医病案分析

中医病案分析病案一:头痛主诉:患者,男性,30岁,头痛已有一周,疼痛部位集中在双侧太阳穴附近,呈搏动性,伴有恶心、呕吐,并且光线过敏。

症状严重影响日常生活和工作。

病史:此前无头痛疾病史,健康良好。

最近工作压力较大,日常作息不规律,饮食习惯差。

家族中无头痛病史。

舌诊:舌体稍红,苔黄腻。

脉诊:脉浮数。

中医辨证分析:根据上述症状和舌脉状况,可以初步判断此病为痰火上扰。

痰火上扰是指由于体内湿热郁于脾胃,脾胃不健,痰浊内生,或由于外邪侵袭,郁结气滞,引发头痛等症状。

此病的主要症状为头痛,多为双侧太阳穴附近,呈搏动性,伴有恶心、呕吐,并且光线过敏。

舌体稍红,苔黄腻,脉浮数。

中医治疗方案:针对病案一的症状和辨证,可以采用以下中医治疗方案:1. 清热化痰,通络止痛。

方药组成:天麻、赤芍、川芎、羌活、佛手、黄芪、薄荷等。

2. 调理脾胃,健脾化痰。

方药组成:白术、茯苓、半夏、山药、陈皮等。

3. 调理作息,改善生活习惯。

针对患者的工作压力和不规律的作息习惯,建议患者改善生活习惯,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并适当调整工作压力。

预后评估:根据患者的情况和中医治疗方案,通常可以在2-4周内缓解头痛症状,并逐渐恢复正常生活和工作。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此病有一定的复发风险,因此患者在症状缓解后,仍需维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调理。

结论:通过中医的辨证施治,可以根据病案分析,确定痰火上扰为头痛的主要原因,并进行相应的治疗。

中医药对于头痛等疼痛症状有一定的疗效,并且能够从根本上调理身体,减少复发风险。

但是需要患者自身的配合和长期的调理,才能取得最佳的疗效。

中医病案分析报告范文6篇怎么写

中医病案分析报告范文6篇怎么写

中医病案分析报告范文6篇怎么写引言中医作为我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注重对疾病病因、发病机制及治疗方法的系统研究。

而病案是中医医疗过程中的重要文献载体,记录了患者的病情、病历、诊断和治疗情况等信息。

病案分析报告是基于对病案中各项信息的分析,在对比其他病例的基础上,总结和归纳出疾病的特点、规律以及相应的治疗方案。

本文以中医病案分析报告为主题,将介绍六篇范文的写作方法和要点。

1. 病案分析报告之《某患者高血压病病案分析报告》病情介绍患者男性,65岁,主要症状为头晕、心悸、失眠等,已被确诊为高血压。

病因分析分析患者的病史,可能致使高血压的病因因素有多种,包括情志失调、饮食不当、肝郁化火等。

证型分析根据中医四诊方法,患者被判断为肝阳上亢、痰浊内盛的证型。

治疗体会采用中医调理法,包括针灸、中药治疗等,并结合调整生活方式,治疗过程中患者症状明显改善。

2. 病案分析报告之《某患者冠心病病案分析报告》病情介绍患者女性,55岁,主要症状为胸闷、气短、胸痛等,已被确诊为冠心病。

病因分析分析患者的生活习惯,可能的病因因素有高脂血症、高血压、情绪波动等。

证型分析根据中医四诊方法,患者被判断为气滞血瘀、痰瘀互结的证型。

采用中药治疗为主,辅以针灸、推拿等中医疗法,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患者心脏负荷明显减轻。

3. 病案分析报告之《某患者糖尿病病案分析报告》病情介绍患者男性,40岁,主要症状为口渴、多尿、乏力等,已被确诊为糖尿病。

病因分析分析患者的生活习惯,可能的病因因素有饮食不当、情绪波动、遗传等。

证型分析根据中医四诊方法,患者被判断为气虚、脾肾阳虚的证型。

治疗体会采用中药调理为主,辅以针灸、推拿等中医疗法,患者症状得到一定缓解。

4. 病案分析报告之《某患者慢性胃炎病案分析报告》病情介绍患者女性,30岁,主要症状为腹痛、恶心、纳差等,已被确诊为慢性胃炎。

病因分析分析患者的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可能的病因因素有饮食不规律、情绪波动、久病不愈等。

中医病案分析报告范文6篇

中医病案分析报告范文6篇

中医病案分析报告范文6篇病案一:慢性胃炎主诉患者李某,女性,45岁,主诉脘腹不适、食欲减退、恶心、嗳气三年。

现病史患者三年前开始出现脘腹不适感,伴有食欲减退、恶心、嗳气等症状,经常感觉胀气不顺,影响生活质量。

辨证分型中医辨证:脾虚湿困型。

治疗方案1.调整饮食:忌辛辣油腻食物,宜清淡易消化饮食。

2.中药调理:益气健脾、祛湿化痰。

治疗结果经过一个月中药调理,患者脘腹不适明显减轻,食欲有所增加,嗳气减少,大便规律。

病案二:失眠症主诉患者王某,男性,38岁,主诉失眠近半年,入睡困难、多梦、早醒,白天疲倦。

现病史患者近半年来每晚入睡困难,常多梦、早醒,导致白天疲倦无力,工作效率下降。

辨证分型中医辨证:心火亢盛型。

1.调整作息:规律作息,保证充足睡眠时间。

2.中药调理:清热安神、养心安神。

治疗结果经过一个月中药调理,患者入睡时间缩短,多梦减少,早醒明显改善,白天疲倦感明显减轻。

病案三:痛经主诉患者张某,女性,22岁,主诉经期腹痛伴腰腿酸痛、情绪波动,持续三年。

现病史患者经期腹痛伴腰腿酸痛、情绪波动三年,每次月经来潮前后1-2天出现上述症状。

辨证分型中医辨证:气血虚弱型。

治疗方案1.调节情绪:保持心情舒畅,避免情绪波动。

2.中药调理:补气养血、理气止痛。

治疗结果经过一个月中药调理,患者经期腹痛明显减轻,腰腿酸痛症状改善,情绪波动减轻。

病案四:慢性咳嗽主诉患者刘某,女性,60岁,主诉反复慢性咳嗽伴痰,咳嗽持续两年。

现病史患者两年前开始出现咳嗽伴有痰,经常感觉喉部有异物阻塞,痰液为白色粘稠。

中医辨证:肺热痰壅型。

治疗方案1.忌烟酒刺激:避免吸烟、饮酒等刺激性食物。

2.中药调理:清热化痰、润肺止咳。

治疗结果经过一个月中药调理,患者咳嗽明显减轻,痰液变少,喉部异物感减轻。

病案五:一侧头痛主诉患者陈某,男性,50岁,主诉右侧头痛伴眩晕,持续三个月。

现病史患者三个月前开始出现右侧头痛,头痛部位固定在右侧头部,伴有眩晕、恶心。

中医病案分析

中医病案分析

中医病案分析中医作为我国传统医学的瑰宝,历经千年传承,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和理论体系。

通过对中医病案的分析,我们可以深入了解中医的诊断思路、治疗方法以及疗效评估,从而更好地传承和发展中医。

在众多的中医病案中,有这样一个案例:患者王某,女,45 岁,因反复胃脘疼痛 2 年余前来就诊。

患者自述胃脘部疼痛,以胀痛为主,伴有嗳气、反酸、食欲不振等症状。

疼痛多在进食后加重,情绪波动时也容易发作。

曾多次服用西药治疗,但症状时好时坏,未能根治。

中医诊断时,首先通过望、闻、问、切四诊合参来收集患者的病情资料。

望诊可见患者面色萎黄,神情焦虑;闻诊未闻及特殊气味;问诊中详细了解了患者的饮食、睡眠、二便等情况;切诊时,脉象弦细。

综合四诊信息,中医认为患者的胃脘疼痛属于肝郁气滞、脾胃虚弱之证。

肝郁气滞是导致患者胃脘疼痛的主要原因之一。

患者平素情绪容易波动,肝气不舒,气机郁滞,横逆犯胃,导致胃脘胀痛。

脾胃虚弱则是发病的内在基础。

长期的饮食不节、劳倦过度等因素损伤了脾胃,脾胃运化功能失常,从而出现食欲不振、嗳气、反酸等症状。

在治疗上,中医遵循“疏肝理气、健脾和胃”的原则。

方剂选用柴胡疏肝散合四君子汤加减。

柴胡、枳壳、香附等药物疏肝理气,以解肝气之郁滞;党参、白术、茯苓等健脾益气,恢复脾胃的运化功能;白芍、甘草缓急止痛。

同时,根据患者的具体症状进行加减,如反酸明显者加海螵蛸、瓦楞子以制酸;胃脘胀满甚者加厚朴、陈皮以行气消胀。

患者服用中药 7 剂后,胃脘疼痛明显减轻,嗳气、反酸等症状也有所改善。

继续服用 14 剂后,症状基本消失,食欲恢复正常。

为巩固疗效,嘱患者再服用 7 剂,并注意调畅情志,合理饮食。

这个病案充分体现了中医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的特点。

中医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脏腑之间相互关联、相互影响。

胃脘疼痛不仅仅是胃本身的问题,还与肝、脾等脏腑的功能失调密切相关。

在治疗时,不是单纯地针对胃脘疼痛这一症状进行治疗,而是从整体出发,调理脏腑的功能,从而达到治病求本的目的。

中医病案分析报告范文6篇怎么写

中医病案分析报告范文6篇怎么写

中医病案分析报告范文6篇怎么写1. 引言中医病案分析报告是中医临床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病案的系统分析和总结,旨在提高医生的诊断与治疗水平,为患者的康复提供科学依据。

本文将介绍如何撰写中医病案分析报告,并给出六篇范文供参考。

2. 病案概述在每篇中医病案分析报告中,首先需要对病情进行概述。

包括患者基本信息(如姓名、年龄、性别)、主要症状及持续时间、病史、体格检查结果以及辅助检查结果等内容。

概述应该简明扼要,但又不能遗漏重要信息。

3. 病因分析接下来,对患者病因进行分析。

中医病案分析强调辨证论治,因此病因分析至关重要。

可以从体质、心理因素、生活习惯、环境因素等方面进行综合考虑。

同时,结合患者的症状表现和病史,深入分析病因的根源。

4. 辨证分析在中医病案分析报告中,准确的辨证是确立治疗方案的基础。

通过综合分析患者的症状特点、舌脉表现以及病程变化等,对患者的辨证进行详细描述和分析。

辨证的准确性对于中医治疗的效果至关重要。

5. 治疗方案在中医病案分析报告中,制定科学合理的治疗方案是核心目标。

可以根据辨证分析的结果,结合中医经典理论和临床经验,提出针对性的治疗方案。

包括中药处方、针灸方案、饮食调理、生活方式指导等内容。

6. 治疗效果评价在治疗过程中,需要对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评估。

可以通过对病情的观察和患者的主观感受,以及必要的辅助检查结果等综合评价治疗效果。

对治疗方案的调整和优化提供参考。

范文一:头痛病例分析报告引言本文报道了一例中医头痛病案的分析过程,旨在为临床中医医师提供参考。

患者,女性,45岁,因头痛症状就诊。

头痛症状已持续3个月,每天持续数小时,伴有眩晕、呕吐等症状。

病因分析患者平日忧虑过甚,长期处于精神紧张状态,导致肝郁气滞,气机不畅,导致头痛症状的发生。

辨证分析患者舌苔黄腻,脉弦细,边缘不整。

辨证为肝气郁滞,气机不舒。

治疗方案针对患者的辨证结果,采用柴胡疏肝汤加减的中药处方,结合颈部按摩和舒缓疏导的针灸疗法。

中医病案分析

中医病案分析
患者自绝经二年来,自觉胃脘部重 复胀痛不适。情绪不稳,轻易抑郁及 发怒,遇烦恼则痛甚,嗳气、矢气则 痛舒。胃纳尚可,大便偏干。舌红苔 薄白、脉弦。
胃镜: 慢性浅表性胃炎,HP(-) 。
中医病案分析
15/20
要求: 中医诊疗: 辩证分型: 治 法: 方 药:
中医病案分析
16/20
中医诊疗: 胃 痛 辩证分型: 肝气犯胃 治 法: 疏肝解郁、理气止痛 方 药: 柴胡疏肝散(柴胡、 陈皮、
20/20
川芎、 香附、 枳壳、 芍 药、 炙甘草 )
中医病案分析
17/20
病案三
沈××,男,23岁,职员 。
主诉: 目黄、身黄、尿黄三天。
患者一周前无显著诱因下出现发烧, 自认为感冒,服感冒药和消炎药后热渐退, 三天前出现目黄,身黄,黄色鲜明,小便 短少黄赤。伴恶心呕吐,口干苦,腹胀, 纳呆,口渴,大便秘结,舌质红,苔黄腻, 脉弦数。查见: 巩膜黄染,全身皮肤黄染, 肝肋下3cm,质软,轻压痛,未见其它阳 性体征。
中医病案分析
6/20
• 中医诊疗: 喘证
• 中医证型: 痰浊阻肺
• 辩证分析: 痰浊壅肺,气机不畅,宣降失常, 肺气上逆,故喘咳多痰胸闷。痰湿蕴中,脾 胃不和,健运失司,故恶心纳呆,脘腹胀闷, 口粘不渴。舌苔白腻,脉滑,为痰浊内蕴之 征。
中医病案分析
7/20
• 费某,男性,35岁,司机。 • 主诉: 咳嗽咳痰7天。 • 患者7天前因受凉后出现咳嗽咳痰,痰白稀
粘液痰,咳吐不利,胸中憋闷,恶心纳呆,口粘不 渴。症状多在冬季加重,翌年气候转暖时逐步减轻。 早期活动后如登楼或快步行走时感气急,发展到当 前走平路时亦感气急。 • 查体: BP: 125/85mmHg,HR: 85次/分,律齐, P: 25次/分。神志清,精神软。胸廓前后径增加, 外观呈桶状,肋间隙饱满。叩诊胸廓回响增加,心 浊音界缩小或消失,肝浊音界下降。呼吸音和语音 均减弱,呼气延长,有时两肺底可闻及干湿啰音。 余无阳性体征。舌苔白腻,脉滑。 • 辅助检验: 胸片示胸廓饱满,肋骨走行变平,肋间 隙增宽。心电图、腹部B超等均无殊。

临床中医病案分析总结

临床中医病案分析总结

临床中医病案分析总结在医疗领域中,临床中医病案分析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

通过对病例的仔细分析和总结,可以帮助医生更好地理解和处理各种疾病。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探讨临床中医病案分析的重要性和方法。

一、病例分析的目的与意义病例分析是中医临床工作中的一项重要任务,其目的在于总结临床实践经验,提高医生的诊疗水平。

通过深入研究和分析病例,医生可以更好地了解疾病的发展规律和治疗方法,从而提供更精准和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病例分析还可以促进医学研究的进展,为临床实践提供更多的依据和参考。

二、病例分析的方法和步骤1. 收集病例资料:首先,医生需要对病例进行系统地收集和整理资料。

这包括患者的个人信息、病史、症状和体征等。

在收集资料的过程中,医生需要尽可能详尽和准确地记录,以确保后续的分析工作能够顺利进行。

2. 辨证论治:在对病例进行病史调查和体格检查后,医生需要进行辨证论治,即根据患者的病情来确定疾病的病机和治疗方法。

辨证论治是中医的核心理论,它强调整体观察和综合分析,要求医生考虑疾病的内外因素、气血阴阳等方面的因素。

3. 病机分析: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医生需要对病案进行病机分析。

病机分析是病例分析的核心内容,它包括对疾病的发病机理、发展规律和相关因素的研究。

通过对病机的深入分析,医生可以更好地了解疾病的本质和特点,为治疗提供科学依据。

4. 治疗总结:最后,在分析了病机之后,医生需要对治疗效果进行总结。

这包括对疾病的缓解情况、治疗方法的有效性和患者的满意度等方面的评估。

通过对治疗效果的总结,医生可以进一步改进治疗方案,提高疗效和临床实践的成功率。

三、病例分析中的注意事项在实际的病例分析工作中,医生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 临床结合:病例分析要结合实际临床情况进行,不能脱离实际。

医生需要根据自己的临床经验和专业知识,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分析和总结。

2. 深入分析:医生在进行病例分析时,应该尽可能深入地分析疾病的病因、病机和治疗方法,而不仅仅停留在表面的观察和总结。

中医诊断学病案分析

中医诊断学病案分析

中医诊断学病案分析病案资料如下:患者,男性,45岁,主诉头痛已有半年,症状逐渐加重,伴有头晕,失眠,舌苔白腻,脉弦。

查体后,诊断为病毒性脑炎,治疗后病情未见明显好转。

根据中医的辨证论治思想,首先需要对症状进行分析。

头痛伴有头晕和失眠,相关症状暗示了患者可能存在阻络不通的问题,而舌苔白腻和脉弦则表明气滞和阻塞的情况。

根据这些症状,可以初步推测患者的疾病属于气郁血瘀的范畴。

进一步分析病情和病史,患者的头痛已经有半年之久,并且逐渐加重,这表明疾病的本质是气滞血瘀导致的阻塞。

舌苔白腻和脉弦也印证了这一点。

此外,患者治疗后病情未见明显好转,说明当前的治疗方法并未改善气郁血瘀的状况。

结合以上分析,可以初步确定患者的中医诊断为气郁血瘀。

气郁血瘀是中医疾病的一个重要病机,是指由于情志不畅、气机郁滞或气血运行不畅等原因导致气血阻滞,从而引发各种疾病。

治疗气郁血瘀的关键在于疏通气机和活血化瘀。

对于上述病例,中医诊断学主要通过以下方面进行分析:1.病史:头痛已有半年之久,逐渐加重,治疗效果不佳。

2.主诉:头痛伴有头晕、失眠等症状,舌苔白腻,脉弦。

3.辨证:气滞血瘀,阻络不通。

4.根据气郁血瘀的病机,进行疏通气机和活血化瘀的治疗。

针对该病症,可以选择一些常用的中药进行治疗。

例如,桃仁、红花、川芎、丹参等具有活血化瘀的作用药物,可以协助治疗。

此外,还可以结合针灸、推拿等物理疗法,通过刺激穴位和经络,改善气郁血瘀的症状。

总之,中医诊断学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病案分析可以更好地了解疾病的本质和病机,为制定治疗方案提供有力的依据。

在治疗气郁血瘀等病症时,需要根据具体症状和基本病机,选择合适的药物和疗法,以达到疏通气机和活血化瘀的目的。

最终实现疾病的根本治愈。

中医肾系病证病案分析

中医肾系病证病案分析

中医肾系病证研究前景展望
深入研究中医肾系病证理论
未来应加强对中医肾系病证理论的研究,进一步揭示其发病机制 和辨证施治规律。
探索新的治疗方法和手段
随着医学科技的不断发展,未来应积极探索新的治疗方法和手段, 为肾系病证患者提供更多有效的治疗选择。
加强中西医结合研究与实践
未来应加强中西医结合研究与实践,进一步发挥中西医结合治疗在 肾系病证方面的优势,提高临床疗效。
展。
05
难点问题讨论与解决方案
辨证施治中遇到的困难
证候复杂多变
中医肾系病证涉及多种证候,且病情复杂多变, 需要仔细辨别。
患者个体差异大
不同患者的体质、年龄、性别等因素都会影响辨 证施治的效果。
辨证施治经验不足
部分医生对中医肾系病证的辨证施治经验不足, 需要加强学习和实践。
药物不良反应处理经验分享
综合治疗模式能够充分发挥中医整体观念和辨证 施治的优势,未来将得到更广泛的推广和应用。
3
智能化辅助诊断系统将逐步普及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智能化辅助诊断 系统将逐步普及到中医肾系病证的诊断和治疗中 。
06
总结反思与启示意义
本次病案分析主要收获
深入了解中医肾系病证临床表现
通过实际病案分析,对中医肾系病证的临床表现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包括腰膝酸软、头晕 耳鸣、水肿等症状。
感谢您的观看
THA程长短等因素,制定针对性的治疗方案。
综合运用多种治疗手段
在治疗过程中,应综合运用中药、针灸、推拿等多种治疗手段,提 高治疗效果。
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1 2
个性化治疗将成为主流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个性化治疗将成为未 来中医肾系病证治疗的主流方向。

中医病案分析【范本模板】

中医病案分析【范本模板】

病例分析题八纲辨证1。

张××,男,34岁,职员。

04年11月2日初诊。

患者咳嗽日久,久治不愈。

入秋来咳势加剧,干咳少痰,痰中带血。

咽干口燥,尤以夜间为甚.每日午后开始,自觉热从骨髓蒸腾而出,并伴有腰膝酸软,心烦不寐,睡中汗出,遗精,语言嘶哑,两颧发赤,舌红少苔脉细数。

要求:⑴做出八纲辨证的结论;⑵症状分析;2。

王某,女,38岁。

患肺结核2年,近2月来经常咳血,咳嗽、潮热骨蒸、盗汗音哑、形体羸瘦、喘息气短、形寒恶风自汗,食少便溏,面浮肢肿,舌光淡红裂纹少津,脉沉微细.本病应诊断为何证?并作证候分析.3。

张某,女,29岁。

患者二个月来时常发热,热势或高或低,波动于37。

3~38℃之间,午后发作,并于劳累后加重,疲倦乏力,少气懒言,常自汗出,易感冒,纳差便溏,本次发热已持续3天。

舌质淡白,苔薄白,脉弱.请写出主诉,八纲辨证诊断,并进行病机分析。

主诉:反复发热2个月,本次复发3天。

4.赵某,男,48岁。

患者五年前患肝炎,虽经治疗,但症状时轻时重,纳差,胁痛。

三个月来,腹部胀大,腹围90厘米(原81厘米),脘腹撑急,如囊裹水,烦热口苦,渴不欲饮,小便短赤,大便黏滞不爽,舌边红,苔黄腻,脉弦数。

请写出主诉,八纲辨证诊断,并进行病机分析。

主诉:胁痛、纳差5年,腹部胀大3月。

5。

林某,男,56岁。

患者一年前突然昏仆,不省人事,经抢救,神志清醒后现左半身上下肢运动不便。

嗣后大便秘结不通,二三日一行,虽有便意,但临而努挣乏力,挣则汗出气短,便后疲乏,痛苦难耐,面色苍白,神被气怯,舌质淡嫩,苔薄白,脉虚无力.请写出主诉、八纲辨证诊断,并进行病机分析。

主诉:左侧半身不遂,大便秘结一年。

6.安某,男,34岁。

数日来见食物心中泛泛欲吐,进食少许即行吐出,吐势较猛,不能参加劳动。

嗳气,胃脘不舒,胸闷胁痛,上身,烦热,下肢觉冷,夜不安寝。

舌尖红,苔薄白,脉弦.请作出八纲辨证诊断,并进行病机分析。

7.韩某,男,39岁.咳嗽十余年,初时咯痰色白,痰出咳平。

中医病案分析怎么写

中医病案分析怎么写

中医病案分析的写作方法中医病案分析是中医临床实践中一个重要的环节,通过对患者症状、脉象、舌象等进行综合分析,确定疾病的病因、病机和治疗方案。

正确撰写病案分析有助于提高临床诊疗水平,下面将介绍如何写中医病案分析。

病案分析的基本结构病案分析一般由病案概况、主诉、现病史、既往史、个人史、家族史、症状体征、辅助检查、诊断和治疗计划等部分组成。

病案概况病案概况主要包括患者的姓名、性别、年龄、职业等基本信息,以及看病日期、看病医生等。

主诉主诉是患者自己感觉到的不适或症状,是去医院就诊的直接原因,需详细描述。

现病史现病史是指本次疾病的发病过程,包括病因、起病缓急、病程、症状轻重等,应按时间顺序进行叙述。

既往史、个人史、家族史既往史包括患者历次疾病治疗、手术史等;个人史包括吸烟、饮酒、饮食等生活习惯;家族史包括患者家族中是否有遗传性疾病等。

症状体征描述患者的症状和体征,包括舌苔、尿色、口渴等,应客观准确。

辅助检查组织或实验室检查结果,如血常规、尿常规、CT等,有助于诊断和治疗。

诊断和治疗计划根据病情分析,明确诊断和治疗方案,包括中药处方等。

病案分析的要求写好中医病案分析需要注意以下要点:1.描述病情要详细具体,避免主观臆断和主观解释,客观准确。

2.结构清晰,条理分明,层次分明,便于医生阅读和诊断。

3.注意患者的隐私保护,尊重患者的隐私权,不得泄露个人隐私信息。

4.语言通俗易懂,术语准确,避免使用生僻词汇和专业术语过多。

5.严格按照真实病例写作,不得捏造虚构。

总结撰写中医病案分析是中医临床实践中的重要内容,正确撰写有助于提高诊疗水平,为医师提供明确的诊断依据和治疗方案。

通过掌握病案分析的基本结构和要求,医生可以更准确地记录患者病情和治疗过程,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

中医诊断10个病案分析

中医诊断10个病案分析

中医诊断10个病案分析中医诊断是中医学的核心内容之一,通过辨病辨证来确定疾病的病机和治疗方案。

下面将分析10个中医诊断的病案,以便更好地理解中医诊断的方法。

1.病案一:患者主诉胃脘痞闷、恶心欲呕、纳差、腹胀疼痛,舌苔黄厚腻,脉滑。

诊断为食积型胃湿。

中医诊断:通过分析患者的主诉和舌脉情况,确定其为食积型胃湿。

主要病机为脾胃虚弱,湿浊停滞于胃中。

治疗原则为健脾化湿,行气导滞。

2.病案二:患者出现咳嗽、咳痰、胸闷,舌苔白,脉滑。

诊断为痰湿型咳嗽。

中医诊断:患者的主诉以及舌脉情况表明其为痰湿型咳嗽。

病机为湿邪郁闭,痰浊壅滞于肺。

治疗原则为化痰祛湿,清肺散邪。

3.病案三:患者主诉腹痛、腹胀、泄泻,排便中见黏液,舌苔苍厚,脉滑。

诊断为湿热型腹泻。

中医诊断:根据患者的主诉、舌脉情况,可以确定其为湿热型腹泻。

病机为湿热邪气蕴结于腑气,病变以小肠为主。

治疗原则为清热祛湿,调理脾胃。

4.病案四:患者出现心慌气短、胸闷、烦躁易怒,舌红,脉数。

诊断为心火旺盛型心悸。

中医诊断:患者的主诉以及舌脉情况表明其为心火旺盛型心悸。

病机为心脾阳虚,心火上炎。

治疗原则为降火平心,养心补脾。

5.病案五:患者主诉头痛、头晕、眩晕,舌质淡红,脉细弱。

诊断为肝肾阴虚型头痛。

中医诊断:通过分析患者的主诉和舌脉情况,可以确定其为肝肾阴虚型头痛。

病机为肝肾阴虚,肝阳上扰。

治疗原则为养阴清肝,平肝潜阳。

6.病案六:患者出现腹痛、胀满、便秘,舌苔黄腻,脉弦滑。

诊断为肝气郁结型肠痉。

中医诊断:患者的主诉以及舌脉情况表明其为肝气郁结型肠痉。

病机为肝郁气滞,气机不畅。

治疗原则为疏肝理气,调理肠胃。

7.病案七:患者主诉口干欲饮,小便短少,大便干燥,舌红燥裂,脉数细。

诊断为肺阴虚型口干。

中医诊断:通过分析患者的主诉和舌脉情况,可以确定其为肺阴虚型口干。

病机为肺阴亏损,肺气不调。

治疗原则为养阴润燥,清肺润燥。

8.病案八:患者出现尿频、尿急、尿痛,舌质红,脉细数。

中医针灸30个病案分析

中医针灸30个病案分析

中医针灸30个病案分析
1. 病案分析1
- 病案编号:001
- 主要症状:头痛、失眠
- 诊断:病案1属于阴虚阳亢型头痛,属于失眠证
- 处方:针灸治疗,选用百会、太冲、足三里等穴位进行针刺- 治疗效果:经过5次针灸治疗,头痛症状明显减轻,失眠症状有所改善
2. 病案分析2
- 病案编号:002
- 主要症状:腰痛、腿麻
- 诊断:病案2属于肾阳虚型腰腿痛
- 处方:选用肾俞、膀胱俞、阳关等穴位进行针刺
- 治疗效果:经过8次针灸治疗,腰痛症状明显减轻,腿麻症状有所改善
3. 病案分析3
- 病案编号:003
- 主要症状:消化不良、食欲不振
- 诊断:病案3属于脾胃虚弱型消化不良
- 处方:选用足三里、中脘、关元等穴位进行针刺
- 治疗效果:经过6次针灸治疗,消化不良症状明显减轻,食欲有所恢复
...
(继续分析其他病案)
30. 病案分析30
- 病案编号:030
- 主要症状:月经不调、经期疼痛
- 诊断:病案30属于气滞血瘀型月经不调
- 处方:选用足三里、关元、气血两调等穴位进行针刺
- 治疗效果:经过10次针灸治疗,月经不调症状明显减轻,经期疼痛有所改善
以上是中医针灸30个病案的简要分析。

每个病案具体情况可能有所不同,针对不同的症状和诊断,选择合适的穴位进行针灸治疗,可以有效缓解相关病症。

中医病案分析与方法

中医病案分析与方法

中医病案分析与方法
概述
中医病案分析是中医诊疗过程中的重要环节,通过对病案的分析,能够帮助中医医生了解病情及诊断,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本文将探讨中医病案分析的重要性以及一些常用的分析方法。

重要性
中医病案分析是中医诊断的基础,通过对病案的系统分析,可
以帮助医生确定病因、辨证、判治等关键要素,从而进行精准诊疗。

中医病案分析还可以帮助医生总结经验,提高诊断与治疗的效果。

分析方法
病史分析
病史分析是中医病案分析的首要步骤,通过详细了解患者的病史,包括发病时间、病情变化、既往病史、家族病史等,来确定病
因与辨证要点。

病史分析需要全面、准确地了解患者的情况,包括
主观症状和客观症状。

望诊与切诊
望诊与切诊是中医病案分析中的重要方法之一,通过观察患者的外貌、舌苔、脉象等,以及对特定部位的按压、敲击等操作,了解患者的体质、病理变化等,并与病案中的其他信息进行对照,进行辨证分析。

辨证分析
辨证是中医诊断的核心内容,通过对患者病情的综合分析,包括病史、望诊、切诊、问诊等,确定患者的病证类型、病机以及病程病因等。

辨证分析是中医治疗的基础,可以根据不同的病症选择相应的治疗方法。

综合分析
综合分析是将病史、望诊、切诊、辨证等信息进行综合,得出一个整体的诊断与治疗方案。

综合分析需要依据中医理论与经验,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结论
中医病案分析是中医诊疗中至关重要的环节,通过病史分析、望诊与切诊、辨证分析和综合分析等方法,可以帮助医生确定诊断
与治疗方案。

合理的病案分析能够提高中医医生的诊疗水平,对于患者的康复具有重要意义。

临床中医病案分析总结

临床中医病案分析总结

临床中医病案分析总结在临床中医实践中,医生们经常会遇到不同的疾病病例,这些病例提供了宝贵的实践经验和教训。

通过对这些病例的深入分析和总结,我们可以进一步提高临床判断能力,为更多的患者提供有效的中医治疗方法。

本文将对临床中医病案进行分析和总结,以期提升临床实践水平。

一、病案分析1. 病症描述和起因分析在病案分析中,我们首先要对患者的病症进行仔细描述和分析。

例如,患者主诉头痛、眩晕,四肢麻木等症状。

通过询问病史和仔细观察患者,我们可以进一步了解病情的起因。

例如,患者可能有长期的工作压力、饮食不规律等不良生活习惯,这些可能是其病情的诱因。

2. 中医诊断和治疗方案基于中医理论,我们可以对患者进行具体的中医诊断,并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例如,根据中医四诊合参的原则,我们可以诊断患者为肝阳上亢、气血不足等病症。

针对这些病症,我们可以采取中药调理、针灸治疗等方式进行治疗。

3. 治疗效果评估在治疗过程中,我们需要对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评估。

通过观察患者的症状变化和体检结果,我们可以判断治疗是否有效。

若治疗效果不佳,我们还需不断调整治疗方案,以求取得更好的治疗效果。

二、经验总结通过对临床中医病案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一些宝贵的临床经验。

下面,我们将对一些常见病症的中医治疗经验进行总结。

1. 高血压高血压是一种较为常见的疾病,中医在治疗高血压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例如,中医强调调理肝气、降低体内炎症反应等,通过配合中药调理和针灸治疗,能有效控制患者的血压情况。

2. 糖尿病在糖尿病的治疗中,中医注重调理脾气和肾气,通过配合中药调理、饮食控制和适当的运动,可以帮助患者稳定血糖,减轻症状。

3. 肩周炎肩周炎是一种常见的疼痛病症,中医通过针灸、火罐等方法调理经络,缓解疼痛,促进血液循环,帮助患者缓解症状。

4. 失眠失眠是现代生活中常见的问题,中医通过调理肝气、养阴安神等方式,通过中药、针灸等治疗方法,可以帮助患者恢复正常睡眠。

三、结语通过对临床中医病案的分析和总结,我们可以不断提高自身的临床能力和诊疗水平。

中医病案分析

中医病案分析

中医病案分析病案一:患者王某,男,43岁;患者平素饮食不节,1周前因过食肥甘厚味后出现咳嗽,咳痰量多色白,晨起加重,痰出咳减,自服清热化痰止咳颗粒未缓解,咳嗽,咳痰日渐加重,咳痰粘稠,黄白相兼,粘稠难咯,伴胸闷气喘,气息粗促,胸部胀满而痛,口渴,神疲,纳差,便干,舌红,苔黄,脉滑数;诊断:咳嗽痰热郁肺治法:清热肃肺,化痰止咳主方:清金化痰汤;药物:黄芩10g山栀10g桔梗10g麦冬10g桑白皮10g贝母10g知母10g栝蒌仁10g橘红10g茯苓10g甘草6g病案二:患者初起症见白睛发黄,迅速至全身发黄,色泽鲜明,壮热口渴,心中懊憹,恶心,呕吐,纳呆,小便赤黄,短少,大便秘结,右胁胀痛而拒按,舌红苔黄腻,脉弦数;诊断:阳黄热重于湿治法:清热利湿,佐以通腑;主方:茵陈蒿汤加减; 药物:茵陈30g 大黄10g 栀子12g 陈皮12g 枳实10g 茯苓15g病案三:王某,男,30岁,素体脾胃虚弱,胃脘不适,纳差,四肢欠温,倦怠乏力;1年前因冒雨后,全身浮肿,发烧,小便不利,经治疗后浮肿基本消退,症情缓解,但晨起仍有眼睑浮肿,乏力身困等症;10天前,又因受湿,病情加重,现症见:全身浮肿,下肢肿甚,按之凹陷不易恢复;脘腹胀闷,纳减便溏,食少面色不华,神倦肢冷,小便短少,舌淡苔白腻,脉沉缓;诊断:水肿脾阳虚衰阴水治法:温阳健脾,化气行水;诊断依据:患者在浮肿前有脾胃虚弱之症,1年前患过水肿阳水又复感湿邪致全身浮肿,下肢肿甚,按之凹陷故诊为水肿属脾阳虚衰的阴水;患者素体脾胃虚弱,中阳不振,运化失司,又复感湿邪,引动内湿,内外合邪水湿内停,致水液潴留,泛滥于肌肤故全身浮肿,小便短少;阳气不足,湿浊沉着,故下肢肿甚,按之凹陷;脾虚运化无力,故脘腹胀闷,纳少便溏,脾虚则面色不华;阳不温煦故神倦肢冷;舌淡苔白腻,脉沉缓是脾阳虚哀,水湿内聚之征;主方:实脾饮加味药物:干姜5g/附子5g先煎/草果仁10g/白术15g/茯苓20g/炙甘草5g/大腹皮15g/木瓜10g/木香10g/厚朴9g/黄苠30g/姜枣为引病案四:患者主因反复水肿20年来诊,现症见面浮身肿,腰以下尤甚,按之凹陷不起,心悸,气促,腰部酸重,尿量减少,四肢厥冷,怯寒神疲,面色苍白,舌质淡胖,苔白,脉沉迟无力;诊断:水肿肾阳衰微证治法:温肾助阳,化气行水; 方药:济生肾气丸合真武汤;药物:熟地12g 山萸肉12g 山药12g茯苓12g 丹皮12g 泽泻12g 附子6g 肉桂6g 车前子包30g 牛膝12g病案五:患者张某,女,68岁;患者有三十余年高血压病史,自服降压药维持血压,但血压时高时低,1月前因精神紧张后突发昏仆,不省人事,伴半身不遂,口眼歪斜;在某医院诊断为脑出血,经用中西医治疗患者神志清醒,血压恢复正常;但仍有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言语蹇涩,伴面色苍白,气短乏力,口角流涎,自汗,心悸,手足肿胀,舌质淡紫,脉沉细弱;诊断:中风气虚血瘀治法:益气活血,扶正祛邪病机分析:患者素体气虚,无力推动血液运行,则瘀血痹阻脑脉,清窍被蒙,故突然昏仆,不省人事;痹阻经脉,故伴半身不遂,口眼歪斜;面色苍白,气短乏力,口角流涎,自汗,心悸,手足肿胀,舌质淡紫,脉沉细弱均为气虚之象;方药:补阳还五汤; 药物:黄芪240g 当归6g 赤芍6g 川芎6g 桃仁6g 红花6g 地龙6g病案六:患者王某某,女性,48岁,工人;2天前因进食不洁食物后开始出现腹痛,大便次数增多,一日十余次,大便中夹有粘液脓血,赤多白少,便后腹痛暂减,但随即腹痛复作,伴肛门灼热,里急后重,小便短少而赤,伴发热,微恶寒,舌红,苔黄腻,脉滑数;体检:腹部广泛轻度压痛,肠鸣音亢进;化验:血常规WBC:11×199/L,粪常规:红细胞:++,脓细胞:+++,粪培养:可见志贺氏菌生长;诊断:痢疾湿热痢 2分治法:清肠化湿,解毒,调气行血;1分病机分析:因饮食不洁,湿热之邪乘机入侵,蕴结于肠,与气血相搏结,肠络受伤,故痢下赤白脓血;肠道传导失常,故里急后重;肛门灼热,小便短少而赤,舌红,苔黄腻,脉滑数;均为湿热下注之象;2分方药:芍药汤;药物:黄芩10g 黄连10g 大黄10g 当归10g 芍药10g 木香10g 槟榔10g 肉桂3g 甘草3g病案七:患者症见腹大胀满,按之如囊裹水,胸腹胀满,得热稍舒,周身困重,怯寒肢肿,小便短少,大便溏薄,舌苔白腻水滑,脉弦迟; 诊断:鼓胀寒湿困脾证治法:温阳散寒,化湿醒脾;方药:实脾饮; 药物:附子6g 干姜9g 白术12g 木瓜12g 槟榔10g 茯苓15g 厚朴12g 木香10g 草果 12g甘草3g 生姜3片大枣10枚病案八:患者于1天前主因暴饮暴饮后开始出现腹部胀满疼痛,拒按,不欲饮食,大便臭秽,便后腹痛稍减,小便短赤,舌苔黄腻,脉滑;体检:全腹轻度压痛,无反跳痛及肌紧张;大便常规未见明显异常;诊断:腹痛之饮食停滞证; 治法:消食导滞; 主方:枳实导滞丸加减; 药物:大黄10g枳实10g黄芩10g黄连10g神曲10g白术10g茯苓10g泽泻10g病案九:患者女性,58岁;主因左胸膺部疼痛3天来诊,现症左胸膺部刺痛,固定不移,入夜更甚,时或心悸不宁,舌质紫暗,脉象沉涩;检查示血脂增高,血流变异常,心电图示ST-T改变;曾在西医院诊断为冠心病;诊断:心痛之心血瘀阻证; 治法:活血化疚,通络止痛;主方:血府逐瘀汤加减; 药物:当归10g赤芍10g川芎10g 桃仁10g红花10g柴胡10g赤芍10g桔梗10g牛膝10g枳壳10g降香10g郁金10g延胡索10g丹参15g病案十:患者泄泻腹痛,泻下急迫,或泻而不爽,粪色黄褐,气味臭秽,肛门灼热,烦热口渴,小便短黄;苔黄腻,脉滑数;诊断:泄泻湿热泄泻; 治法:清热利湿;主方:葛根芩连汤加减; 药物:葛根10g黄芩10g黄连10g 甘草10g。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病例分析题八纲辨证1.张XX,男,34岁,职员。

04年11月2日初诊。

患者咳嗽日久,久治不愈。

入秋来咳势加剧,干咳少痰,痰中带血。

咽干口燥,尤以夜间为甚。

每日午后开始,自觉热从骨髓蒸腾而出,并伴有腰膝酸软,心烦不寐,睡中汗出,遗精,语言嘶哑,两颧发赤,舌红少苔脉细数。

要求:⑴做出八纲辨证的结论⑵症状分析;2.王某,女,38岁。

患肺结核2年,近2月来经常咳血,咳嗽、潮热骨蒸、盗汗音哑、形体羸瘦、喘息气短、形寒恶风自汗,食少便溏,面浮肢肿,舌光淡红裂纹少津,脉沉微细。

本病应诊断为何证?并作证候分析。

3.张某,女,29岁患者二个月来时常发热,热势或高或低,波动于37.3〜38C之间,午后发作,并于劳累后加重,疲倦乏力,少气懒言,常自汗出,易感冒,纳差便溏,本次发热已持续3天。

舌质淡白,苔薄白,脉弱。

请写出主诉, 八纲辨证诊断,并进行病机分析。

主诉:反复发热2个月,本次复发3天4.赵某,男,48岁患者五年前患肝炎,虽经治疗,但症状时轻时重,纳差,胁痛。

三个月来,腹部胀大,腹围90厘米(原81厘米),脘腹撑急,如囊裹水, 烦热口苦,渴不欲饮,小便短赤,大便黏滞不爽,舌边红,苔黄腻,脉弦数。

请写出主诉,八纲辨证诊断,并进行病机分析。

主诉:胁痛、纳差5年,腹部胀大3月5.林某,男,56岁。

患者一年前突然昏仆,不省人事,经抢救,神志清醒后现左半身上下肢运动不便。

嗣后大便秘结不通,二三日一行,虽有便意,但临而努挣乏力,挣则汗出气短,便后疲乏,痛苦难耐,面色苍白,神被气怯,舌质淡嫩,苔薄白,脉虚无力。

请写出主诉、八纲辨证诊断,并进行病机分析。

主诉:左侧半身不遂,大便秘结一年。

6.安某,男,34岁。

数日来见食物心中泛泛欲吐,进食少许即行吐出,吐势较猛,不能参加劳动。

暧气,胃脘不舒,胸闷胁痛,上身,烦热,下肢觉冷,夜不安寝。

舌尖红,苔薄白,脉弦。

请作出八纲辨证诊断,并进行病机分析。

7.韩某,男,39岁。

咳嗽十余年,初时咯痰色白,痰出咳平。

现咳痰质地较黏稠,有时痰中带有血丝,咳声不扬,甚则音哑,口汤咽燥,午后潮热,形体消瘦,皮肤干燥,舌红而干,脉象虚数。

请作出八纲辨证诊断,并进行病机分析。

8.王某,男,40岁患者胃脘疼痛,反复发作已三年,冬季痛甚,痛时喜暖喜按,进热食痛减,食欲不振。

今日起恶寒发热,头痛,周身酸痛,无汗,口不渴,小便清长,大便溏泻,舌质淡,苔薄白,脉浮紧。

请作出八纲诊断,并进行病机分析。

9.黄某,女,38岁。

患者失眠多梦,头晕目眩,心悸气短,手足麻木,腰膝酸软,潮热盗汗,五心烦热,月经提前,色红量少,舌红少苔,脉细数。

请作出八纲诊断,并进行病机分析。

10.徐某,女,72岁。

患者经常咳嗽已二十余年,近五六年频繁发作,遇寒更甚,伴心性足肿。

三日来因劳累诸症加重,精神萎顿,心悸气喘,不能平卧,头晕耳鸣, 咳嗽痰多色白,足肿向上蔓延过膝,畏寒肢冷,尿少但淋漓不尽,五更泄泻,舌质淡紫苔灰腻,脉细弱无力。

请作出八纲诊断,并进行病机分析。

11.李某,男,35岁。

平素溲赤,便干,常口渴咽干,两天前外出感寒,遂见恶寒发热,无汗,头身疼痛,鼻塞声重,舌红苔黄,脉浮紧。

本病应诊断为何证?并作证候分析。

12.资某,男,40岁患者自述头晕头热,左偏头痛,左面发麻,晚上耳鸣,目睛胀痛,睡眠甚差,心慌,全身拘紧作痛,胸部疼痛,时欲呕吐,性急易怒,怒则手颤,腿软足冷,脉象浮而无力,舌质干红无苔。

请作出诊断,并进行病机分析。

13.朱某,男,9岁患者初起恶寒发热,继而咳嗽,喉中痰鸣如水鸡声,或如拽锯,鼻煽口干,二便不利,面赤唇红,脉右浮滑搏数,左浮弦,舌苔黄白相兼。

请作出诊断,并进行病机分析。

14.仇某,女,34岁。

患者于近两周内,自觉右侧胸痛,五日来咳嗽,吐白泡沫痰,并伴头痛、恶寒、发热、汗出、胸闷气短,故来诊。

诊时除上述症状外,右侧胸胁痞闷作痛,纳谷欠馨,舌苔薄腻,根稍厚,脉濡数且有滑象。

请作出诊断,并进行病机分析。

15.许某,58岁。

咳喘反复发作15年,秋冬为甚,咯痰稀白,胸胀闷,神疲乏力,稍劳则喘促加剧。

三日前感寒,现发热,喘咳不能平卧,痰黄质稠,渴不多饮,溲赤便秘。

舌红,苔黄腻,脉滑带数。

请写出八纲辨证诊断,并进行病机分析。

脏腑辨证1.张xx,男,35岁,汉,农民,已婚,陕西周至人。

2004年4月22 日初诊。

问诊:主诉:干咳一年,咳痰带血一月。

现病史:一年前病起干咳,初以为吸烟过多所致,未予重视,半年来,自觉形体渐瘦,精神疲乏,仍没有认真治疗。

近月来,诸症加重,咳嗽不止,痰中带血,时有时无,睡后汗出,醒来汗止,即来就诊。

既往史;无任何传染病史。

个人史:嗜烟。

家族史:亲友健康。

望诊:发育正常,形体消瘦,舌红、苔薄黄少津,大便干燥。

闻诊:言语清楚,咳嗽声哑。

切诊:手足心热,脉细数。

2.吴某,男,58岁,既往有肝炎病史,近半年来,肝区胀痛,窜痛,急躁易怒,疲乏无力, 纳呆腹胀,肠鸣腹痛欲泻,泻后痛减,舌淡苔白,脉弦缓。

此为何证?并作简要病机分析。

3.穆XX,男,50岁,已婚,汉,司机,广东省台山县汽车运输公司。

2003 年8月8日初诊。

问诊:主诉:胸部憋闷,气短,背部疼痛四月余。

现病史:患者于今年三月份以来,常感到憋闷气短、抽掣至背部疼痛,呼吸困难,每因用力后加剧,发作初期,仅需休息片刻,尚能坚持工作,以后病情日趋加重,往往要全休数日,但一劳累,病又复发,曾广求医药,病情未减,而来就诊。

既往史:素体健康。

个人史:嗜烟。

家族史:父母亲、子女健康。

望诊:形体消瘦,神疲,目眶及口唇暗黑,行动迟缓,动则气短,舌紫有瘀斑、苔薄白。

闻诊:语声低弱,呼吸困难。

切脉:脉沉弦细涩。

4.祖某,男,43岁。

患者腹痛泄泻反复发作已三年,常因情志不畅或精神紧张而发作,表现为腹痛即泻,泻后痛减,日行三四次,伴有胸胁胀闷,情志抑郁,食欲不振,神疲乏力,面色萎黄,舌苔薄白,脉弦。

请作出诊断,并进行病机分析。

5•张XX,男,24岁,咸阳人,陈述人:患者父亲。

2002年5月3日初诊。

问诊:主诉:患癫痫七年,发作半天。

现病史:患者于七年前,不明原因在夜间入睡后发生神昏抽搐,口吐白沫等,家人急送医院,经作脑电图等检查后,确诊为癫病。

自后经常服用苯妥英纳等抗癫痫药物,病情基本控制。

但于2000年上初中时,学习任务重,思想精神压力较大,病情又发作,症状如前。

自后虽服药未停,但发作较前明显频繁,体质较前减弱,精神呆钝。

近日来由于劳累,自诉头晕。

今晨起除头昏沉外,并呕吐痰涎宿食一次,未进早餐而复睡。

家人未介意,均外出劳动。

中午回家后见患者已神昏不清,平卧于床,口吐白沫,四肢抽搐,呼之不应,急送医院救治。

检查:患者平卧于床,神志昏迷,口角有白色痰涎流出。

既往史:16岁患癫痫,余无特殊可记。

个人史:出生于咸阳北杜,未去过外地,生活、饮食无特殊可记家族史:父母健康,兄弟姐妹均健康。

望诊:神昏,面色晦暗,形体消瘦,目光呆滞,平卧于床,目闭口张,口角流有白色痰涎,舌淡苔白腻。

闻诊:呼吸较平稳,未闻呻吟等异常声音,无异味。

切诊:脉沉滑。

6.徐某,女,72岁患者经常咳嗽已二十余年,近五六年频繁发作,遇寒更甚,伴心性足肿。

三日来因劳累诸症加重,精神萎顿,心悸气喘,不能平卧,头晕耳鸣, 咳嗽痰多色白,足肿向上蔓延过膝,畏寒肢冷,尿少但淋漓不尽,五更泄泻,舌质淡紫苔灰腻,脉细弱无力。

7..梁XX,男,46岁,已婚,农民,汉,广东人。

2000年3月27日初诊问诊:主诉:头晕头痛且有热胀感十余日。

现病史:十天前,因与人口角,即觉头痛、心烦易怒,胸胁胀痛不适,耳鸣口苦,睡眠欠佳,而入院治疗。

既往史:素体健康,一年前因情绪激动后突然昏倒一次,经抢救好转,诊断不明。

个人史:嗜烟酒,性情易激动。

家族史:父亲因患脑溢血去世。

望诊:身高体瘦,面红目赤,舌红苔黄而干。

闻诊:语声洪亮。

脉诊:脉弦滑而数。

8.资某,男,40岁患者自述头晕头热,左偏头痛,左面发麻,晚上耳鸣,目睛胀痛,睡眠甚差,心慌,全身拘紧作痛,胸部疼痛,时欲呕吐,性急易怒,怒则手颤,腿软足冷,脉象浮而无力,舌质干红无苔。

请作出诊断,并进行病机分析。

9.王某,女,39岁。

患者头部昏痛,骨节酸软,肌肉SHUN动,小腿抽筋,目胀,耳鸣, 腰部酸痛,小便色黄量少,长期失眠,皮肤干燥,色素沉着,易脱发,口渴,心悸,经事一般超前七八日。

由于长期未能治愈,故病续有发展。

刻下患者肌肉瘦削,面色默黑,上下牙龈及手中纹路均带黑色,两手微颤,舌质干而暗晦,脉象沉细。

请作出诊断,并进行病机分析。

10.咼某,男,56岁。

自述胸部隐痛,憋闷不舒,且尚有阵发性剧痛,日达十余次,每次历时3〜5分钟,且常于饮食后发作,发作时大汗淋漓,常因疼痛而惧食,每日进食2〜3两,伴神倦乏力,舌苔厚腻,脉弦滑。

请作出诊断,并进行病机分析。

11.男,34 岁。

数日来见食物心中泛泛欲吐,进食少许即行吐出,吐势较猛,不能参加劳动。

暧气,胃脘不舒,胸闷胁痛,上身烦热,下肢觉冷,夜不安寝。

舌尖红,苔薄白,脉弦。

请作出脏腑辨证诊断,并进行病机分析。

12.郭XX,男,59岁,汉,农民,已婚,陕西咸阳人。

2001年5月7日初诊。

问诊:主诉:腹部隐痛数年,近十日来加重。

现病史:从小经常腹痛,怕食冷物,暧气反酸,食欲不振。

半年前因食冷饭,腹痛加剧,喜按怕冷,疲乏无力,小便清长,大便稀溏,曾在当地医院治疗,服用“胃舒平”、“酵母片”等药,效果不佳,遂来本院治疗。

既往史、个人史、家族史:无重要异常现象。

望诊:形体消瘦,面色淡黄,精神不振,唇淡,舌质淡而苔薄白。

闻诊:言语清楚,气息正常。

切诊:四肢较凉,腹软不拒按,脉沉细无力。

13.张XX、男,50 岁。

心悸,易于饭后发生,胸闷气短,面色淡白,头晕,出冷汗。

往往因疲劳或情绪激动时诱发心悸。

下肢轻度浮肿,晨起吐少量痰,大便溏泻,脉右沉滑,左弱,均有结代,舌淡苔薄白。

请作辨证诊断,并进行病机分析。

14.张XX、女,35 岁。

8天前起两胁疼痛,右侧较剧。

刻下寒热往来,两目发黄。

胁肋疼痛, 胸闷恶心,食欲不振,口苦溺赤,大便干结,前额胀痛,舌尖边红,苔白腻,中根色黄,脉濡数。

请作出辨证诊断,并进行病机分析。

15.男,58岁。

咳喘反复发作15年,秋冬为甚,咯痰稀白,胸胀闷,神疲乏力,稍劳则喘促加剧。

三日前感寒,现发热,喘咳不能平卧,痰黄质稠,渴不多饮,溲赤便秘。

舌红,苔黄腻,脉滑带数。

请写出脏腑辨证诊断,并进行病机分析16.男,56 岁。

患者一年前突然昏仆,不省人事,经抢救,神志清醒后现左半身上下肢运动不便。

嗣后大便秘结不通,二三日一行,虽有便意,但临而努挣乏力,挣则汗出气短,便后疲乏,痛苦难耐,面色苍白,神被气怯,舌质淡嫩,苔薄白,脉虚无力。

请写出脏腑辨证诊断,并进行病机分析。

17.男,44 岁。

患者右侧阴囊偏坠肿胀已三年,时大时小,时上时下,卧则入腹,立则入囊,入囊则胀痛俱作,痛引少腹,阴囊发凉,受寒痛甚,得热则缓,舌苔白滑,脉沉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