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捕食螨技术

合集下载

释放捕食螨防治柑桔红蜘蛛及锈壁虱

释放捕食螨防治柑桔红蜘蛛及锈壁虱

释放捕食螨防治柑桔红蜘蛛及锈壁虱捕食螨是一种以柑桔红蜘蛛、锈壁虱等为主要食物的一种杂食性益螨,用捕食螨防治柑桔红蜘蛛和锈壁虱可替代化学防治柑桔害螨,是生产无公害、绿色柑桔的重要技术之一。

据柳州市水果办试验,每株释放一袋捕食螨,可有效控制柑桔红蜘蛛一年以上。

利用捕食螨防治柑桔害螨,是一项技术要求严格的生物防治技术,由于捕食螨释放到大自然中,会受到诸多环境或人为因素的影响,技术措施落实不到位,即有可能释放不成功,因此,释放捕食螨防治柑桔害螨,必须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清园清园是指在释放捕食螨前对桔园当前或近期内要发生的病虫害,用化学或生物农药进行全面、彻底的防治,其目的是将红蜘蛛的虫口密度控制在平均每叶2头以下,以及在释放捕食螨后1个半月内果园不会爆发严重的病虫害。

清园时要连片进行,不同园主的果园,应调整果园病虫害防治步伐,做到统一施药。

清园一般在释放前15――40天进行,要对全园进行1――3次全面彻底的清园。

最后一次清园施用的农药其残留期应与释放捕食螨要求的安全间隔期相吻合。

最后一次清园主要是针对柑桔红蜘蛛,若用印楝素可在释放前7天进行。

其它农药要在半个月以前进行。

二、留(种)草桔园留(种)草不仅可以改善果园的温湿度,为果树提供良好的生态环境条件,更重要的是为捕食螨提供良好的栖息、生长、繁殖环境条件和补充食物源,为捕食螨的生长繁殖创造条件。

留(种)草的品种应符合果园生草法的要求,可留禾本科草类,或种藿香蓟、白三叶、旋扭山绿豆、百喜草、百花草等。

三、释放时间释放捕食螨的时间应根据当地的条件,果树的生长情况和病虫害发生的种类与发生时期及红蜘蛛的虫口密度而定,原则上是:春季日均温在20℃以上,秋季9月10日前果园用药低峰期释放。

晴天要在下午4时后释放,阴天可全天进行,雨天(或近期预告5天内有连续降雨日)不宜进行。

四、释放方法释放时,将装有捕食螨的包装袋在一边剪2厘米长左右的细缝,用图钉或铁丝固定在不被阳光直射的树冠中间下部枝叉处,袋口和底部与枝干充分接触,并注意防止雨水、蜗牛、鼠、蚂蚁、鸟等的侵害。

推广应用捕食螨生物防治技术

推广应用捕食螨生物防治技术

推广应用捕食螨生物防治技术作者:周和义罗莎莎来源:《现代园艺》2013年第03期近年来,靖安县各级政府十分重视椪柑产业发展,把发展绿色有机桠柑作为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和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内容来抓,并逐步形成了以靖安林果开发公司、江西意蜂实业有限公司为龙头的碰柑产业化格局。

靖安椪柑产业也发展为全县最具特色和最具竞争力的农业主导产业。

2011年全县椪柑面积达7000hm2,总产量8万t,总产值1.12亿元,农民人均果品收入1200余元。

当前,食品卫生与安全成为备受关注的热门话题,人们逐渐把目光转向了绿色无公害食品,发展绿色有机椪柑已成为振兴靖安县经济的重要途径。

但目前困扰柑桔发展的最大难题之一是如何防治危害柑桔的红蜘蛛和锈壁虱。

靖安县果业局经过几年的繁育、试验与推广,2011年已成功繁育捕食螨达20多万盒,每盒含有1500~2000只捕食螨,先后分5批在陈星桃果园、张国梁果园、刘池阳果园等果园释放,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1 捕食螨生物防治技术意义随着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和农产品市场准入制的实施,农产品在国内和国际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

发展靖安县绿色有机槛柑产业,既要注重保持原有的品种特色,更需要质量的提高和品牌的创新。

未来农产品的竞争,关键是产品质量的竞争。

捕食螨生物防治技术和生物农药的使用,较好地多功能解决了柑桔农药残留的问题,为发展绿色有机槛柑提供了保障,对增加农民收入,推动县域经济上新台阶将发挥重要的作用。

2 “以螨治螨”生物防治技术优点近年来,靖安县果业局致力于捕食螨生物防治技术推广与应用,并结合靖安县实际进行了有益、可行的探索,针对各种虫害特点,把捕食螨、生物农药、生草栽培、杀虫灯等有机结合起来,形成一套较为完善可行的生物防治技术措施,通过释放“捕食螨”建立“捕食螨”种群,以达到长期控制害螨发生的目的。

其主要优点是:2.1捕食量大 1只捕食螨1天能取食红蜘蛛6只或80只锈壁虱,一生能取食400多只红蜘蛛或2000多只锈壁虱,而且先吃卵后吃虫,解决大部分农药不杀卵的问题。

苹果园利用捕食螨防控害螨技术

苹果园利用捕食螨防控害螨技术

罗收妮应轶尘罗收妮,陕西省礼泉县植保植检站,邮编713200;应轶尘,礼泉县林业工作站。

收稿日期:2015-01-15叶螨是苹果园主要害虫,世代重叠、繁殖快,采用化学方法防治成本高,效果不理想。

运用捕食螨防治,能大幅度减少农药用量,降低果实农残,保护生态环境。

我们在陕西苹果产区礼泉县裴寨乡钞里村和木匠王村果园进行了释放捕食螨防控害螨试验示范,取得了较好效果。

1 捕食螨简介捕食螨是一类以害螨为主要食物的杂食性益螨,是许多益螨的总称,其范围很广,包括赤螨科、大赤螨科、绒螨科、长须螨科和植绥螨科等。

目前研究较多的已用于生产中防治害螨的捕食螨,以植绥螨科胡瓜钝绥螨、智利小植绥螨、瑞氏钝绥螨、长毛钝绥螨、巴氏钝绥螨、加州钝绥螨、尼氏钝绥螨、纽氏钩绥螨、德氏钝绥螨和拟长毛钝绥螨等为主。

释放人工饲养的捕食螨到苹果园中,可达到“以螨治螨”的效果。

2 释放技术2014年8月3—5日,连续对礼泉县裴寨钞里和木匠王两村果园释放捕食螨。

释放时,将装有捕食螨的包装袋在一边剪长度2 cm左右的细缝,用图钉固定在阳光直射不到的树冠中间下部枝杈处,袋口和底部与枝干充分接触,每树1袋。

需要注意的问题:①释放捕食螨前20天对果园进行1次全面彻底的病虫害防治,将害螨基数和其他病虫害控制在一定指标内。

释放捕食螨前7~8天检查果园中的害螨基数,若平均每叶超过2头,应喷1~2次杀螨剂。

②释放捕食螨后禁用化学农药,尽量维持果园生态环境相对稳定,以利于捕食螨及其他天敌生存繁殖。

如需通过化学方法防治其他病虫,尽量使用对捕食螨危害小、毒性低的药剂。

3 防控效果捕食螨释放后,每园分东、南、西、北四个方位,每个方位选取2株树作标记,每次从每株树上随机抽查5片叶子,记录害螨虫口,以百叶螨量表示叶螨密度。

释放捕食螨前调查害螨基数。

木匠王村果园调查50片叶,害螨总数605头,以二斑叶螨为主,平均单叶12.1头;钞里村调查50片叶,害螨总数1 400头,平均单叶28头。

推广应用捕食螨生物防治技术

推广应用捕食螨生物防治技术

2013年第2期现代园艺推广应用捕食螨生物防治技术———发展绿色有机椪柑周和义罗莎莎(江西省靖安县果业局330600)2.2控制时间长,安全无污染5月份释放捕食螨可控制到采果前,有效时间长达8个月,也就是说在整个果实发育成熟过程中,基本上不需要使用防害螨的农药,在放梢期的8月份可用生物农药“绿晶”印楝素1~2次防治蚜虫、潜叶蛾、黑刺粉虱和木虱,并配套使用杀虫灯诱杀蝽蟓、吸果夜蛾等迁飞性和趋光性害虫,确保采收果实无残留有害农药。

2.3不存在抗药性害螨对使用化学农药容易产生抗药性,但释放捕食螨不存在抗药性问题,且能主动搜索害螨。

使用化学农药杀害螨,只能触到害螨或害螨食后才能被杀掉,效果并不理想。

但释放的捕食螨能主动搜索害螨,包括树上、树下的害螨及其卵块都会成为其捕食对象,防治效果大大提高。

3捕食螨生物防治技术的经济效益3.1节省生产成本一方面是节约农药成本。

采用捕食螨生物防治技术,投产果园全年使用农药4~5次,比常规减少用药6~8次,667m 2可减少使用农药2.5~3kg ,节约农药成本420~500元;另一方面是节省人工成本。

一般来说,667m 2投产果园可节约喷药工钱80~100元,同时也减轻了果农的劳动强度和喷药的中毒机会。

3.2提高果实品质和商品价值释放捕食螨的果园,叶色青绿,果实色泽光亮,虫害果、药害果大大减少,好果率达98%以上,且没有农药残留,按果品售价提高0.3元/kg 计算,667m 2可增值450~800元。

3.3减少落果,增加椪柑产量由于释放“捕食螨”,果实免受害螨的为害,加上采用灭虫灯诱杀吸果性害虫(蝽蟓、吸果夜蛾等),667m 2至少可减少虫害落果50kg ,增加产值150元。

4关键措施及成效4.1领导重视,技术发展迅速近年来,靖安县各级领导对捕食螨生物防治技术给予大力支持,相继出台了许多政策,使得捕食螨的繁育与推广等工作进展顺利。

目前,靖安县果业局已建立了专门的捕食螨繁育基地及专业的推广和研发队伍,捕食螨生物防治技术已进入了一个比较成熟的阶段。

以螨治螨生物防治技术应用方法简介

以螨治螨生物防治技术应用方法简介

“以螨治螨”生物防治技术应用方法福建艳璇生物防治技术有限公司胡瓜钝绥螨是以柑橘红蜘蛛、锈壁虱等为主要食物的一种捕食性益螨。

释放胡瓜钝绥螨具体应做到:1、开展清园——保证生物防治与化学防治相协调生物防治与化学防治之间的确存在矛盾,但也不是不能协调的。

如果打完农药马上释放捕食螨,那么在果树上残留的农药必然会影响捕食螨的控制效果,因为捕食螨惧怕农药。

如果释放捕食螨后马上打农药,更会影响到捕食螨的控制效果。

那么该怎么办呢?建议释放捕食螨进行生物防治前的20天对果园内的病虫害进行一次防治,目的是预防其它的病虫害同时将害螨的数量压低,以符合生物防治的原则。

在已释放捕食螨的果园尽量不打药,除非其它的病虫害突然暴发。

具体清园步骤:释放胡瓜钝绥螨前15-20天,要对全园进行1次全面彻底的病虫害化学(生物)防治,称“清园”。

病虫害基数比较高,上一年为害比较严重的果园最好进行1—2次“清园”。

最后一次“清园”施药,应根据所用农药药效期的长短与释放胡瓜钝绥螨的时间而定。

2、提倡果园生草栽培生草栽培的果园比没有生草栽培的果园的温度降低3—5度,提高湿度5%—10%,改善果园的生态条件,由于生草栽培能降温增湿,所以对喜欢高温干旱的红蜘蛛、锈壁虱有抑制作用。

其次生草栽培为捕食螨提供了补充食物和过渡寄主,有利捕食螨和其它天敌的生存,对病虫害有综合防治效果。

以捕食螨为例,胡瓜钝绥螨捕食了柑橘红蜘蛛后,树上的红蜘蛛数量越来越少,胡瓜钝绥螨不断繁殖起来,数量越来越多,这时胡瓜钝绥螨就从树上爬到地上的草上,取食其它的害螨、小型昆虫、植物的花粉或蜜露,以维持它自身的种群,当地上食物缺乏时,胡瓜钝绥螨又爬上柑橘树取食红蜘蛛,如此形成一个良性循环,柑橘树上的红蜘蛛将被控制在一个较低的水平,因此生草栽培对生物防治有重要的意义。

释放胡瓜钝绥螨的果园应当留草。

释放前,果园草长的要进行一次割除。

果园不得使用除草剂。

3 、释放胡瓜钝绥螨的当天,应距最后施药10—20天以上(应视果园农药的残留期而定),并以每叶害螨虫(卵)2头(粒)以下为最高防治指标(橘类)。

设施蔬菜应用捕食螨防控害螨

设施蔬菜应用捕食螨防控害螨

设施蔬菜应用捕食螨防控害螨2017年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划定并严守生态保护红线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提出运用RS、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随着气温上升,设施蔬菜害螨发生逐步加重。

害螨属蛛形纲、叶螨科的植食性害螨,主要包括二斑叶螨、截形叶螨、朱砂叶螨。

害螨容易产生抗药性、结网等特性使化学药剂防治难以取得理想效果。

为控制设施蔬菜害螨发生危害,减少农药使用,提高蔬菜质量安全,使用捕食螨防治害螨成为当前高品质蔬菜生产的一项重要技术。

一、释放前的准备工作1.高温闷棚。

蔬菜定植前,将棚室密闭,依靠太阳暴晒在棚内形成60℃左右高温,持续10~30天,灭杀棚室内残留病虫体。

2.安装防虫网。

定植前,清洁棚室内及周边环境,在棚室通风口及出入口安装60目防虫网,防止外界叶螨侵入。

应当注意在安装防虫网后棚室内温度会有所升高,可以通过延长通风时间、增大通风面积缓解。

3.移栽无病虫壮苗。

定植时使用无病虫壮苗,防止将外界叶螨随秧苗带入棚室。

4.智利小植绥螨的准备。

根据需求,提前预订智利小植绥螨。

5.智利小植绥螨的运输和贮存。

运输时环境温度保持在10℃~30℃,运输时间不超过4天,以防智利小植绥螨死亡。

运输途中避免挤压破坏产品包装,且运输工具及运输环境应无毒、无污染。

收到产品后应立即使用,如因特殊情况需短期储存需在(具体短时储存条件)或厂家专业人员指导下进行。

二、释放智利小植绥螨1.释放时间。

作物定植后7~10天时,开始释放智利小植绥螨。

2.释放方法。

轻摇释放瓶,将智利小植绥螨与基质混匀。

旋开释放瓶盖,将智利小植绥螨连同基质均匀撒施在作物上。

3.释放量。

每次每亩释放6000~10000头,每2~4周释放1次,一般需连续释放4~6次。

三、释放智利小植绥螨期间棚室内管理1.控温控湿。

棚室内温度控制在15℃~35℃,湿度控制在60%~80%。

采用滴灌或膜下暗灌,避免地表大水漫灌,并及时通风换气,以调节棚室内温、湿度。

捕食螨应用技术

捕食螨应用技术

捕食螨应用技术柑桔害螨主要指柑桔红、黄蜘蛛、锈壁虱等。

1998 年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在我国率先利用胡瓜钝绥螨控制柑桔害螨获得成功。

胡瓜钝绥螨现已大面积地应用在我国20多个省500 多个县市的不同生态区域的20 多种作物上取得显著成效,此项“以螨治螨”生物防治技术应用过程中如果没有按照技术规范去操作很容易失败,或达不到理想的效果,现将捕食螨控制柑桔害螨的技术总结如下:1、清园清园是指在释放捕食螨前对果园的当前或近期内将要发生的病虫害,用化学或生物农药的进行全面、彻底的喷雾,其目的是将红蜘蛛的虫口密度控制在平均每叶2 头以下,蚧类控制在0.2 头/百叶范围之内,在释放捕食螨后1.5 个月果园内不会爆发其它的病虫害危害。

清园需连片,做到统一施药的时间、用同样的农药品种。

一般在释放捕食螨前20—40 天,要对全园进行1—3 次全面、彻底的清园。

最后一次清园施药,应根据释放捕食螨的时间选用农药药效期限(7-15 天)相吻合的农药品种。

2、释放胡瓜钝绥螨果园实施生草栽培投放前一至2 个月开始进行果园蓄草, 推广种植绿肥, 投放时果园杂草(或绿肥生长良好,复盖率80%以上,杂草生长过高,离地面10CM以上,可用刈草机或劈刀劈除, 中后期生长过高, 影响果树生长, 可适当刈草机刈除.果园是否实施生草栽培, 是关系到胡瓜钝绥螨生存环境是果园实行生物防治成功与否的关键, 由于胡瓜钝绥螨投放后, 一旦树上叶螨被取食干净后必转移至上寻取食物, 地上有杂草绿肥生长,将滋生各种可供胡瓜钝绥螨取食的昆虫, 螨类花粉, 作为补充营养, 同时也为其它昆虫天敌创造良好栖息地, 充分发挥天敌种群优势,使果园逐步进入自然生态型达到生态平衡. 因此生防果园禁用化学除草。

果园留(种)草应遵守果园生草法原则,可留禾本科草类或种藿香蓟、白三叶、旋扭山绿豆、百喜草、白花草等。

果园不得铲光、不得使用除草剂。

3、释放捕食螨的时间释放捕食螨的时间:成年树3-9 月均可投放、幼龄树在8 月份秋梢发出并防治潜叶蛾后。

捕食螨繁育技术的原理

捕食螨繁育技术的原理

捕食螨繁育技术的原理
捕食螨繁育技术的原理是利用一些特定的捕食性生物来控制和繁育螨虫。

这种技术的原理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步骤:
1. 选择合适的捕食性生物:捕食性生物通常是对螨虫有较高的捕食能力的其他生物,比如某些昆虫、螨虫等。

需要选择具有较高捕食能力的捕食性生物。

2. 提供适宜的环境:为了让捕食性生物能够生存和繁殖,需要提供适宜的环境条件。

这包括适宜的温度、湿度和食物等。

3. 创造捕食场所:为了增加捕食性生物捕食螨虫的机会,可以在繁育容器中创造一些捕食场景,比如提供适宜的栖息地、藏身处等。

这样可以增加捕食性生物的活动和捕食行为。

4. 控制螨虫数量:通过适当调控捕食性生物的数量,使其与螨虫数量达到一定平衡,可以有效地控制和繁育螨虫。

通过以上的技术原理,捕食螨繁育技术可以实现对螨虫数量的精确控制和繁殖,从而实现螨虫的有效管理。

生防中的小猎手

生防中的小猎手

生防中的小猎手——捕食螨利用柑桔捕食螨防治柑桔害螨是一项少用化学农药生物防治新技术,这项技术不仅让果农减少与农药的接触,节约成本,生长出来的柑桔也让消费者吃得放心。

运用“以螨治螨”生物防治技术,减少使用农药的次数,大大降低了成本,解决果实无农药残留,而且果园的生态环境得到改善,果树长势喜人受到果农的青睐。

目前,我司在全国各省“以螨治螨”生物防治技术应用已取得初步成效。

捕食螨以植食性害螨为猎物,具有根据害螨分泌物自动追踪捕食的特性,既捕食害螨的卵、若螨,也捕食成螨,是柑桔害螨全程跟踪捕食的强大天敌。

说起蜘蛛来,几乎没有人不知道,提起螨类,有很多人就不太熟悉了。

其实螨类与蜘蛛属于同一类,只不过螨类很小。

最大的螨用肉眼看起来也只不过是一个小点,人们平时根本看不见,只有在显微镜下才能清楚地看清它们的模样。

螨类和蜘蛛一样有八条腿,没有翅膀,前面是个小小的头部,后面紧连着一个圆圆的大肚子。

你可别小看它们,它们身体虽然小,其中有一类植食性的却能给农作物或果树带来巨大的损失。

在各种蔬菜和玉米、棉花、水稻以及茶树、柑橘等作物上,一旦发生螨类为害,就能使植物叶子布满白点,以至全部变白而脱落,花开的少,甚至结了的果实也会掉下来。

有一种为害棉花的棉叶螨,也叫棉红蜘蛛,在我国五大棉区均有为害。

仅华北地区历年发生为害的面积就占棉田总数的60%,可使棉花减产30%。

你看,它们的为害多厉害呀。

还有,我们最爱吃的橘子,在最近这20年来,也常因为被一种叫柑橘红蜘蛛的为害,使橘子的产量大为减少。

像这些为害植物的螨类,都是害螨,是农业生产的大敌,很多农业专家和昆虫学家都在研究怎样防治它们以保护农作物,提高作物的产量。

柑橘树受螨类严重为害只是近20年来的事。

20年前,螨类对农、林业的为害不严重,人们并没有把螨类作为大害虫,那是什么原因使这些害螨变得越来越有害了呢?科学家们在考察和研究了螨类在历史上和现在的为害情况、发生、发展的规律,以及在农田、果园、森林中治虫的情况以后,得出一个令人难以置信的结论,那就是,螨类为害情况的日趋严重,正是人们近些年来进行大力治虫的后果。

应用捕食螨技术

应用捕食螨技术

应用捕食螨技术捕食螨(胡瓜钝绥螨为例)捕食螨是以红蜘蛛、锈壁虱、粉虱卵等为主要食物的一种肉食性益螨。

释放人工培殖的捕食螨来控制害螨(红蜘蛛、锈壁虱、粉虱等)的为害,可替代化学药物防治,达到确保产量、提高安全质量、大幅度减少农药使用量及产品的农药残留量、保护农业生态环境的目的,是生产无公害水果的重要技术之一。

运用捕食螨防治害螨,在我国福建、广东、湖北等省已取得较大面积应用成功,去年在广西柳州引用,也取得初步成功。

据柳州在南丰蜜桔上的试验示范表明,释放捕食螨的生防区,以2002年8月下旬每株挂捕食螨一袋,至2003年3月底,只喷过一次治病的农药,未发现害螨为害;而常规喷药的化防区,于2月调查,每叶有害螨10头以上,在同样的时间内,已喷过4.5次杀害螨的农药。

捕食螨在柑桔果树上用于防治害螨(红蜘蛛、锈壁虱等),即"以螨治螨"技术为农业生产服务,已由福建省农科院植保所张艳璇研究员等人研究成功。

2002年8月由市水果办引进这项技术,在四川东泉镇尖石果场、县农科所等柑桔园进行了应用试验,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2002年8月24日,在经过清园后的柑桔树上每株挂一袋捕食螨(300头),挂后40天左右可有效控制红蜘蛛的为害,直至2003年10月仍有效防治红蜘蛛为害而不需要喷杀螨剂农药防治红蜘蛛,大幅度减少使用农药和劳力,果树树势旺盛,真正意义上的实现了无公害水果生产,现对应用捕食螨技术作如下介绍:一、捕食螨是从柑桔红蜘蛛、锈壁虱等为主要食物的一种肉食性益螨。

释放捕食螨应做到:1、清园释放捕食螨前20-40天,要对全园进行1-2次全面彻底的病虫害化学(生物)防治,称"清园"。

最后一次"清园"施药,应根据所用农药药效期的长短与释放捕食螨的时间而定。

2、释放捕食螨的果园应当留草。

释放前,果园草长的要进行一次割除。

果园不得使用除草剂。

3 、放捕食螨的当天,应距最后施药10天以上(应视果园农药的残留期而定),并以每叶害螨虫(卵)2头(粒)以下为最高防治指标(桔类)。

用捕食螨控制草莓害螨技术

用捕食螨控制草莓害螨技术

种植天地ZHONGZHITIANDI编辑:商蓉(********************)近年来,草莓害螨在江苏省草莓主产区危害日趋严重。

害螨的幼虫和成虫在草莓叶的背面吸食汁液,叶片局部形成灰白色小点,随后逐步扩展成斑驳花纹,危害严重时叶片锈色干枯,进而植株生长受到抑制。

对江苏省危害草莓的害螨进行监测与鉴定,确定本地区危害草莓的主要害螨为二斑叶螨和朱砂叶螨,同时对市售几类捕食螨(胡瓜钝绥螨、智利小植绥螨、巴氏新小绥螨、加州小植绥螨)特性进行深入研究,通过显微镜观察和田间初步试验,熟悉常见捕食螨的生理特性和捕食特点,特提出如下捕食螨释放技术。

一、尚未发生棚主动预防释放捕食螨 一般于草莓大棚盖膜后,先清除老叶,再释放捕食螨(胡瓜钝绥螨或巴氏新小绥螨)进行预防。

可打开装有捕食螨的瓶子,将瓶内的麦皮均匀撒在草莓叶片上,每亩用巴氏新小绥螨或胡瓜钝绥螨3~5瓶(巴氏新小绥螨、胡瓜钝绥螨均为每瓶25000头)。

二、轻发生棚及早释放捕食螨 主动巡查,经常在田间仔细观察叶片上是否有害螨危害。

从异地引进苗田和上年发生过害螨的棚应作为重点调查的对象田,每3~5天就应该巡查1次。

巡查中如果发现有害螨点状发生,每张叶片发现量小于5头害螨、发生植株率低于10%时,应立即撒施捕食螨,发生中心区域重点释放。

要先将田间老叶和虫量较多的叶片摘除带出棚外,每亩用巴氏新小绥螨5~8瓶,或胡瓜钝绥螨5~10瓶,或智利小植绥螨2~4瓶(智利小植绥螨为每瓶3000头),间隔20天左右视情况再释放捕食螨1~2次。

三、发生较重棚采取药控降低害螨基数后再释放捕食螨 对已发生局部成片或发生较重趋势的棚,要先采取药剂防治,如选用0.5%藜芦碱水剂500倍液、0.5%苦参碱水剂300倍液等生物农药。

用捕食螨控制草莓害螨技术·草莓生产·30创新创优,节本增效。

淮安柴米河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提供各种育苗及栽培基质、生态有机肥等,技术服务热线:*************。

捕食螨防治柑桔红蜘蛛等害螨的探讨

捕食螨防治柑桔红蜘蛛等害螨的探讨

捕食螨防治柑桔红蜘蛛等害螨的探讨红黄蜘蛛、锈蜘蛛、危害作物,植物范围广、繁殖快、危害严重,特别是对柑桔危害最为突出,是我国柑桔生产的主要害虫。

目前柑桔生产上防治红蜘蛛等害虫一概以化学农药防治为主,导致害螨抗药性增强,而农药用量大,浓度高,给人们赖以生存的环境造成极大的破坏,对人们身心健康极大威胁,影响农产晶出口创汇和整个农业经济可特续发展。

针对及其严重的后果,为寻求合理而科学防治红蜘蛛等害螨危害的最佳技术和方法,克服长期,大量使用化学农药所造成的弊端,作者于2004~2006年,引进“捕食螨”防治柑桔红蜘蛛等害螨的生物防治技术及产品,在湖南的部分柑桔产区,麻阳、芷江、泸溪、溆浦、安化等县进行试验示范和推广,推广面积400余亩,收到优于化学农药的防治效果。

现将该产品试验示范结果总结报告如下:1、捕食螨试验材料来源及方法1.1试验材料一“捕食螨”从福建省农科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引进,该产品捕食螨(胡爪钝缓螨)经张艳璇博士研究、驯化、大面积推广应用。

捕食螨有极强的繁殖能力和搜索猎食能力,不危害植物,唯一以危害植物的害螨、害螨的卵及小昆虫为食,释放到自然桔园,只要温度适宜,食物充足,就可快速不断繁殖扩大,可持续、长期控制害螨的发生和危害。

1.2供试验桔园的柑桔品种冰糖橙、纽荷尔脐橙、碰柑、温州密桔,树龄10~25年之间。

1.3供配套技术佳多频振式杀虫灯,以防治其它虫害的发生和危害,每试验园一台杀虫灯。

1.4设化学农药防治对照对照用药,螨危400×,艾美乐1000×,乐期本1000×,大生M45/1000×。

1.5释放方法1.5.1确定释放桔园选择树龄10年以上,树冠1.5米以上的成年桔园做挂放捕食螨试验园。

1.5.2做好释放捕食螨桔园的前期准备(修剪、施肥、清园)。

1.5.3搞好果园内生态调节,执行果园种草或蓄留自然草,禁用除草剂。

在释放前2~3天进行一次割草。

1.5.4进行清园后的质量检查,即在释放捕食螨前6~7d 检查,百叶红蜘蛛数,控制在2头以下,如每叶超过2头以上,再用速效农药防治或挑治一次后再释放捕食螨。

国际捕食螨研发与应用的热点问题及启示

国际捕食螨研发与应用的热点问题及启示

29(2)163-174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Chinese Journal of Biological Control 2013年5月国际捕食螨研发与应用的热点问题及启示徐学农*,吕佳乐,王恩东(农业部作物有害生物综合治理综合性重点实验室/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北京 100193)摘要:本文对国际上有关捕食螨研究与应用的几个热点问题,包括品种筛选、与植物及害虫互作、农药对捕食螨的影响、规模化生产及田间释放与应用等进行综述,为国内捕食螨的研发提供参考,同时,也提出今后国内捕食螨研究与应用应关注的几个方面。

关 键 词:捕食螨;品种筛选;植物−害虫−捕食螨互作;农药;规模化生产;释放与应用中图分类号:S476.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9261(2013)02-0163-12Hot Spots in International Predatory Mite Studies and Lessons to UsXU Xuenong*, LÜ Jiale, WANG Endong(Key Laboratory of Integrated Pest Management in crops, Ministry of Agriculture/Institute of Plant Protection, CAAS,Beijing, 100193)Abstract: Herein we reviewed several hot spots about recent research and applications of predatory mites, including species and variety screening, host plant-pest-predatory mite interactions, impact of pesticides on predatory mites, and large-scale production and field release related technologies. These informations will provide references for domestic predatory mite related research. We also raised several concerns that should attract attentions in future domestic works.Key words: predatory mite; species screening; host plant-pest-predatory mite interaction; pesticides; mass rearing;field release and application捕食螨是一类重要的生物防治物,也是世界上重要的商品化生产的天敌之一。

棉田捕食螨应用技术规范

棉田捕食螨应用技术规范

棉田捕食螨应用技术规范0、引言利用捕食螨控制害螨,是近几年昌吉州在棉田大力推广的生物防治新技术,控制害螨较为成功,可替代化学农药防治,大幅度减少农药使用量及农产品的农药残留量,保护农业生态环境,对于生产无公害农产品意义重大。

由于捕食螨释放到大自然中,它的生存和繁殖会受到诸多自然的和人为的因素影响。

因此,要使捕食螨在农田安家繁殖,为农业生产服务,必须强化田间使用技术规范。

根据昌吉地区的气候特点,现总结如下。

1、释放捕食螨前的准备工作在释放捕食螨前15-20 d,对棉田四周进行1-2次全面彻底的病虫害防治,将害螨和其他病虫害控制在一定指标内(害螨2头/叶以下),确保放螨后一个月内不需进行任何药物防治,确保捕食螨在棉田的生长繁殖达到预期效果。

1.1正确选用农药品种首选植物源农药如印楝、苦参碱、吡虫啉、鱼藤酮等,矿源性农药如铜制剂,生物农药如浏阳霉素、阿维菌素等。

1.2释放前的药剂防治次数释放捕食螨前,害螨虫和卵平均每叶不超过2头(粒)的,如果第一次效果好,就不需要再用药剂防治,否则必须接着进行第二次药剂防治。

2、释放捕食螨时期与时间2.1放螨时期根据昌吉地区的气候特点,放螨时期以6月上中旬至7月下旬前释放为好。

2.2放螨次数放螨的棉田应以害螨“中心株”为主,全生育期以放2-3次为好,连年释放捕食螨的棉田可视田间具体情况,减少释放次数和单位面积内的释放量。

2.3放螨时间具体时间应在释放前、用药后(减少害螨基数的田边用药)10-15 d为宜;晴天、多云下午4时后释放;阴天可全天释放;雨天或近期有大雨不可释放。

捕食螨从出厂到释放不应超过7 d。

3、释放捕食螨方法用剪刀在装有捕食螨的缓释袋两侧旁各剪开一小口(约2-3cm),然后用曲别针将缓释袋固定在不被阳光直射的枝杈处。

4、释放捕食螨后棉田的管理放螨后棉田的管理要注意减少田间人为传播害螨,如集中打顶,并带出田外掩埋或焚烧。

5、其他病虫害防治5.1物理防治利用害虫有趋光、波、色的习性,采用物理方法诱杀害虫,可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同时达到保护捕食螨的目的。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应用捕食螨技术
This model paper was revised by 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on December 10, 2020
应用捕食螨技术
捕食螨(胡瓜钝绥螨为例)
捕食螨是以红蜘蛛、锈壁虱、粉虱卵等为主要食物的一种肉食性益螨。

释放人工培殖的捕食螨来控制害螨(红蜘蛛、锈壁虱、粉虱等)的为害,可替代化学药物防治,达到确保产量、提高安全质量、大幅度减少农药使用量及产品的农药残留量、保护农业生态环境的目的,是生产无公害水果的重要技术之一。

运用捕食螨防治害螨,在我国福建、广东、湖北等省已取得较大面积应用成功,去年在广西柳州引用,也取得初步成功。

据柳州在南丰蜜桔上的试验示范表明,释放捕食螨的生防区,以2002年8月下旬每株挂捕食螨一袋,至2003年3月底,只喷过一次治病的农药,未发现害螨为害;而常规喷药的化防区,于2月调查,每叶有害螨10头以上,在同样的时间内,已喷过次杀害螨的农药。

捕食螨在柑桔果树上用于防治害螨(红蜘蛛、锈壁虱等),即"以螨治螨"技术为生产服务,已由福建省农科院植保所张艳璇研究员等人研究成功。

2002年8月由市水果办引进这项技术,在四川东泉镇尖石果场、县农科所等柑桔园进行了应用试验,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2002年8月24日,在经过清园后的柑桔树上每株挂一袋捕食螨(300头),挂后40天左右可有效控制红蜘蛛的为害,直至2003年10月仍有效防治红蜘蛛为害而不需要喷杀螨剂农药防治红蜘蛛,大幅度减少使用农药和劳力,果树树势旺盛,真正意义上的实现了无公害水果生产,现对应用捕食螨技术作如下介绍:
一、捕食螨是从柑桔红蜘蛛、锈壁虱等为主要食物的一种肉食性益螨。

释放捕食螨应做到:
1、清园释放捕食螨前20-40天,要对全园进行1-2次全面彻底的病虫害化学(生物)防治,称"清园"。

最后一次"清园"施药,应根据所用农药药效期的长短与释放捕食螨的时间而定。

2、释放捕食螨的果园应当留草。

释放前,果园草长的要进行一次割除。

果园不得使用除草剂。

3 、放捕食螨的当天,应距最后施药10天以上(应视果园农药的残留期而定),并以每叶害螨虫(卵)2头(粒)以下为最高防治指标(桔类)。

4 、天多云天,应在下午5时后施放捕食螨;阴天可全天进行;雨天不宜进行。

不宜将装有捕食螨的纸袋放在阳光下暴晒。

5 、装有捕食螨的纸袋,剪除纸袋侧面上方一尖角(约1-2厘米)后,用图钉或铁丝固定在不被阳光直射、树冠中下部枝叉处,并与枝干充分接触(不要吊在空中)。

6、释放捕食螨后30天内不能喷任何农药。

30天后可根据具体情况,喷施对捕食螨杀伤性小的杀虫(菌)剂,即:植物源农药---杀菌剂---杀螨剂---有机磷农药(杀伤力由小到大),并尽量轻微喷洒。

7、释放捕食螨后一般在1-2个月达到最高防治效果。

此时,捕食螨虫口增多,体呈红色,不要误认是红蜘蛛而喷药消灭。

8、捕食螨出厂后应尽早释放,一般不超过7天。

如遇到不宜释放情况,应在15oC下贮存。

二、捕食螨应用前景:
运用捕食螨防治害螨,是"以螨治螨"可代替化学防治,生产无公害水果的重要技术之一。

我县在2003年已经释放捕食螨万袋,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从总体效益而言,枝梢不被为害,增强了树势,可提高来年花芽分化的数量与质量,有增产的效应。

同时,当年的"黑皮果"数量大大减少,甚至为零,也增加了当年的收益。

另一方面,释放捕食螨可减少化学防治的次数,同时为了保护捕食螨的生存环境,杜绝高毒、高残留农药的使用,改善了果园的环境条件,其生态效益显着。

捕食螨在柑桔上的大面积推广应用,对柑桔生产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捕食螨是益螨是果园、农田、森林害螨、小型昆虫的有效天敌。

1970-1990年期间在国家各级部门的大力支持与资助下,我国曾轰轰烈烈地开展捕食螨(西方盲走螨、德氐钝绥螨、尼氐钝绥螨)防治柑桔、苹果、棉花、茄子、茶叶等作物上红蜘蛛、茶黄螨获得成功,奠定了我国"以螨治螨"学科的基础。

传统捕食螨人工繁殖方法是采用花粉或一种植物繁殖红蜘蛛再繁殖捕食螨,大量生产难度大、费用高、花工大,周期长、无法按农业生产上需求随时提供捕食螨产品,大田使用费是常规化防10-20倍。

花粉或植物叶片易腐烂不易贮存与运输。

因此在本项发明前我国捕食螨低成本,高产出的化生产技术一直没有突破。

到1992年捕食螨研究与开发工作被迫中断。

发明人张艳璇博士从事农螨研究25年,研制成功适合我国情的胡瓜钝绥螨工厂化生产方法及工艺流程含研制成功胡瓜钝绥螨人工饲料配方、饲养方法、饲养容器、掌握捕食螨人工繁殖过程中所需要温度、湿度、光照等条件,生产成本比国内传统的方法(花粉饲养法、寄主植物培育法)降低70-80%,售价仅为国外同样产品的1/40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授权(专利号:),由此结束了我国捕食螨不能工厂化生产的历史。

10年来捕食螨生产基地共生产出4000多万袋胡瓜钝绥螨产品捕食螨提供给20个省500多个县市柑桔、棉花、茶、毛竹等近20种作物上应用建立"以螨治螨"示范区286万亩次,受益农户87万户,减少农药用量3000吨,节约防治成本亿元,增加产值亿元,生产无公害270 万吨,价值亿元,减少劳动用工600万个,节约防治用水500万M3。

解决困扰我国40年之久"以螨治螨"学科发展中捕食螨工厂化生产-产
品包装-贮存-长途运输-应用技术与环境协调五大难题。

建成我国第一个年生产能力达8000亿只集产、销、供、科研科普、售后服务为一体捕食螨商品化生产基地,成为我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天敌产品与生防技术。

实现了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质的跨越,2008年5000万只捕食螨(商品)到荷兰和德国,开拓了中国天敌商品化新局面。

生产了无公害农副产品,改善农田生态环境,降低农民劳动强度,减少生产成本,得到了农民的好评、广东、广西、江西、四川、三峡库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等15个省、市、区把这项技术列入生态省(区)建设规划中。

2001年被国家科技部列入首批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2004年5月,"以螨治螨"生防技术被列入农业部推广项目;2006年,被农业部列入了全国重点示范推广的绿色防控技术;2007年被联合国粮农组织和国家局列入斯德哥尔摩公约履约项目的合作伙伴。

茶园、柑桔园、蔬菜园、毛竹林、枸杞园、苹果园、枣园、啤酒花、棉田、稻田、麦田等多种作物上红蜘蛛、锈壁虱、蓟马、粉虱控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