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假城市化与滞后城市化ppt课件

合集下载

【高中地理】地理一轮复习课件 城市化及影响

【高中地理】地理一轮复习课件 城市化及影响
城市就业机会多,社会福利保障程度高、文化设施齐全、交通便利
推力
促使人群离开乡村的因素
乡村人口增长快,对土地压力大,收入低,社会服务短缺等
(3)标志:衡量城市化水平的标志是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它体现了社会经济发展水平。
由于生产力发展不平衡,在不同地区和同一地区的不同时期,推力和拉力的具体内容可能很不相同,其相互作用的结果也不一样。
(5)意义
空间差异
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城市化进程有哪些不同?
国家类型
起步时间
城市化水平
所处阶段
目前速度
城市化现象
发达国家
发展中国家


缓慢

后期

快速
中期
逆城市化
郊区城市化
有些发展中国家少数大城市迅速膨胀,中小城市发展缓慢,人口过于聚集于少数大城市,城市化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不相适应,不能有效带动工业化,促进经济发展,反而带来许多社会问题。
(2)深入分析隐含的信息。如下面某地区A、B两个城市发展过程示意图中隐含的信息:城市人口增加,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上升,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城市主要沿河流向外扩展,河流为城市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条件;城市的功能分区日益明显。
2.判断城市化进程及阶段根据城市人口比重或人口密度,判断城市化阶段。如下图中E到F阶段,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重下降,可以判断出现了逆城市化现象。
2、城市化问题及解决措施
卫星城、全称卫星型城镇,是指以大城市(在一定区域内起主导作用的城市,而不是在经济、政治或面积等仅单方面地位突出的城市)为中心、在地理空间上呈卫星分布状的城市或县镇。狭义上的卫星城最重要特征就是靠近经济发达、人口稠密的现代化大都市。
发达国家出现郊区化和逆城市化现象

人教版地理必修二2.3《城市化》同步课件(共48张PPT)

人教版地理必修二2.3《城市化》同步课件(共48张PPT)

城市化的表现:
北京城区面积变化
城市人口数量不断增加
城市用地规模不断扩大
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不断上升
衡量城市化水平的标志
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城市发展
拉力
推力
农村人口向城市迁移的驱动力示意
二、世界城市化进程
城市化水平随时间的变化曲线
后期成熟阶段 70%
城市化水平高, 城市人口比重增 长趋缓甚至停滞
(出现逆城市化)
b:优点是在a模式基础上,绿地向城市中心延伸,在一定程度
上减弱了城市的热岛效应;缺点是城市中心其他用地面积比重大, 向城市中心延伸的绿地在调节、净化环境等方面的作用有限。
c:优点是在b模式基础上,绿地在城市中心形成网状,进一步
减少了城市的热岛效应,而且由于绿地从城市边缘延伸到中心地 区,使空气流动比较通畅,有利于降低城市的大气污染;缺点是 城市中心地租高的地区,土地利用率降低。
2.设置“潮汐车道”的主要目的是( C )
A.加强城市交通管理
B.美化城市道路景观
C.优化配置道路资源
D.减少道路交通事故
住房紧张
改善城市居住条件
建立卫星城,开发新区
1个新区
10个卫星城
卫星城是指在大城市郊区浦东或新其区以外附近地区,新建或扩建 的既有就业岗位,又有较完善的住宅和公共设施的具有相对独 立性的城镇。
1978年的深圳莲塘是碧绿的农 田、宁静的村庄
现在的深圳莲塘片区
是什么导致了广安和深圳的变化? 这体现了什么现象?
第二章 城市与城市化
第一节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 第二节 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功能 第三节 城市化
一、什么是城市化 城市化的概念:
人口向城镇集聚,城市范围不断扩大,乡村变 为城镇的过程。

城市化 PPT课件 45(14份) 人教课标版

城市化 PPT课件 45(14份) 人教课标版


10、生活中,有人给予帮助,那是幸运,没人给予帮助,那是命运。我们要学会在幸运青睐自己的时候学会感恩,在命运磨练自己的时候学会坚韧。这既是对自己的尊重,也是对自己的负责。

11、失败不可怕,可怕的是从来没有努力过,还怡然自得地安慰自己,连一点点的懊悔都被麻木所掩盖下去。不能怕,没什么比自己背叛自己更可怕。
(1)拉力:吸引人群来到
城市的因素
(2)推力:使人群离开乡村
的因素 4、城市化的意义
二、世界城市化的进程
1、开始时间:工业革命以后
2、世界城市化的进程 ——“S”形曲线
(1)初期阶段 (2)加速阶段 (3)后期阶段
特点、问题、 新趋势、分布 国家
中美城市化对比
美国:总人口2.5亿,城市人口 2亿,城市化水平80%

12、跌倒了,一定要爬起来。不爬起来,别人会看不起你,你自己也会失去机会。在人前微笑,在人后落泪,可这是每个人都要学会的成长。

13、要相信,这个世界上永远能够依靠的只有你自己。所以,管别人怎么看,坚持自己的坚持,直到坚持不下去为止。

14、也许你想要的未来在别人眼里不值一提,也许你已经很努力了可还是有人不满意,也许你的理想离你的距离从来没有拉近过......但请你继续向前走,因为别人看不到你的努力,你却始终看得见自己。
平整土地 兴修水利 绿化环境
环境良性 发展
城市化过快
大气污染 水污染 垃圾污染
噪声污染
3、降低城市化对地理环境 影响的途径 ——建设生态城市 一方面:
另一方面:
★看下图,当前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城市化
进程所处的阶段分别是( C )
城 市 人 口 占 总 人 口 的 比 重

城市化(公开课)ppt课件

城市化(公开课)ppt课件

人口迁移方向 城市人口变化
郊区城市化 逆城市化
乡村向城市
市区向郊区 城市向乡村小城镇
增加
减少
29
逆城市化现象
30
2000年世界人口最多的十个城市
发展中城国市家少数大城市迅速膨胀人,口(中万小)
1.东京(日本)
2880
2.墨城西哥市城发(展墨缓西哥慢),人聚集于少数大城17市80。
3.圣保罗(巴西) 4.孟买(印度) 5.纽约(美国)
45
4、噪声污染
项目
噪声污染
来源 危害
交通运输、工业生产、建筑施工和社会活动 妨碍人们休息、工作和交谈,甚至人体健康
46
巴西里约热内卢的贫民窟
47
讨论:说明城市的什么问题?应该采取什么措施?
香港的笼屋
48
下列图文说明什么问题: 南京市就业获得巨大成就,每年有28万人多获得就
业,但就业形势依然严峻。每年失业率虽不断下降,但失业 人口却在不断增加。
2、城市化的表现
城市等级升级 城市数量不断增多
城市人口 占总人口的比重 ? 上升
城市用地 规模
? 扩大
城市化标志
劳动力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转移
10
下面是几个同学的观点,你赞成哪一个?
• 小明:我们中国的城市人口有5亿多,城 市人口众多,城市化水平很高。城市人口增加
• 小王:澳大利亚是发达国家,但城市的土 地面积较少,占国土总面积比例小,所以 澳大利亚的城市化水平很低。城市用地规模扩大
城市化动力机制
城市化的动力:社会经济的发展
社会 经济 发展
农业发展 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 剩余劳动力 城
工业发展
市 安排大量劳动力就业 化

_城市化过程与特点及城市问题ppt课件

_城市化过程与特点及城市问题ppt课件
8
考点1 城市化及动力机制
1.标志:城市化的标志有三个, 如下图归纳:
9
特别注意:衡量城市化水平的最重要指标是 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百分比。而城市的人口和用 地规模则反映城市的发展是否合理
10
2.意义
项目
意义
人口 转化
城市能够创造出比较多的就业机会,大量吸收
农村剩余人口。劳动力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 逐渐转移
(3)对水圈的影响:城市的道路系统和生产、 生活活动设施使降水、径流、渗漏产生再分配, 使水质、水量和地下水运动发生变化。城市建设 过程破坏了原有的河网系统。
(3)再城市化:一些发达国家面对大城市中心区继续衰退的 状况,实施一系列城市复兴计划,调整产业结构,发展高新技 术和第三产业,积极开发市中心衰落区,以吸引年轻的专业人 员和国内外移民到此居住,一大批中心城市在经历了前一时期 的低潮后,趋于复兴。
31
4.虚假城市化和滞后城市化 (1)虚假城市化:又称过度城市化,是指城市化水平明显超 过工业化和经济发展水平,城市化的速度大大超过工业化的速 度,城市化不是建立在工业化和经济发展的一定水平之上,而 主要是依靠传统的第三产业来推动的。这种城市化的质量较低, 不利于经济和社会的健康发展,反而容易造成诸多城市病的发 生。 (2)滞后城市化:指城市化水平落后于工业化和经济发展水 平的城市化发展模式。这种城市化发展模式不利于充分发挥城 市的集聚效应,对工业化和现代化的进程及城市文明的普及都 具有严重的阻碍作用。
26
城市化发展阶段
特征
出现的问题
发展新趋势 出现的国家和地区
初期阶段
城市化水平较低,发展较 慢
问题较少,处于城市化低水平时期
加速阶段
发展中国家中经

高一地理必修二2.3_城市化PPT课件

高一地理必修二2.3_城市化PPT课件

完整编辑ppt
29
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D )
A.第一次世界大战以来,发展中国家城市化速度 超过发达国家
B.大城市发展迅速,中等城市发展缓慢 C.城市用地规模减少 D.一个国家或地区城市化水平高低标志着该国的 综合国力的强弱
完整编辑ppt
30
5.发达国家城市化的表现正确的是( C )
A.起步晚发展快
20
中国城市化进程曲线(1949~2005年)
完整编辑ppt
教材 P37
我国城市化起 步慢,水平比 较低,但是发 展很快,特别 是在改革开放 之后,我国城 市化进入了持 续稳定的快速 发展阶段。
22
中国城市群
• 长江三角洲 • 珠江三角洲 • 京津冀地区
完整编辑ppt
23
完整编辑ppt
24
完整编辑ppt
完整编辑ppt
10
3、城市化的动力 读下图讨论分析城市化的动力有那些?
推力——使得人群离开乡村的因素 拉力——吸引人群来到城市的因素
完整编辑ppt
11
4 、城市化的意义
1、人口转化 农村人口转化为非农业人口
2、产业结构的变化 第二、第三产业比重加大
3、提高工业生产的效 率
4、居民文化、思想观念的变化
1、城市化的含义 人口 向城镇集聚 城市 范围不断扩大 乡村 地区转变为城镇地区
完整编辑ppt
5
2.16
读图思考:从1985年到2000年,长三角地区的城 市有什么变化?你是从哪些方面来看城市化的呢?
完整编辑ppt
6
表格提示:
时间 城市等级
特大城市
大城市
中等城市
小城市
1985年
2000年

城市化过程产生的问题及措施ppt课件

城市化过程产生的问题及措施ppt课件

停车难
城市中心区域停车位有限 ,大量私家车停放占用道 路资源,影响交通流畅度 。
城市贫民窟问题
住房条件恶劣
贫民窟居民往往居住在破旧、拥挤的房屋中,缺乏基本的生活设 施和公共服务。
社会治安问题
贫民窟管理混乱,容易滋生犯罪活动,威胁居民生命财产安全。
教育、医疗资源匮乏
贫民窟地区教育、医疗资源严重不足,居民难以享受基本公共服务 ,影响社会公平。
通压力。
建设立体交通
在城市中心区建设立体交通网 络,如高架桥、地下通道等,
提高道路通行能力。
城市贫民窟改善措施
推进棚户区改造
加大政府投入,对棚户区进行拆迁重 建,改善贫民窟居民的住房条件。
提高公共服务水平
增加贫民窟地区的教育、医疗、文化 等公共服务设施,提高居民生活质量 。
促进就业
在贫民窟地区设立产业园区、创业孵 化器等,为居民提供就业机会,帮助 其摆脱贫困。
城市化过程产生的问题及措施 ppt课件
汇报人: 日期:
目 录
• 引言 • 城市化过程中的主要问题 • 解决城市化问题的措施 • 结论与展望
01
引言
城市化的定义与进程
定义
城市化指的是人口从农村向城市 转移的过程,伴随着城市人口和 地域的增长和扩张。
进程
城市化进程包括人口迁移、城市 扩张、经济结构调整等多个方面 ,是国家和地区发展的重要标志 。
结构:课件将按照引言、城市化问题分析、解决措施探讨、案例分析和结论展望五 个部分展开。
在接下来的部分,我们将深入分析城市化过程中产生的各种问题,并探讨相应的解 决措施,以期为大家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启示。
02
城市化过程中的主要问题
环境污染问题

城市和城市化(共21张PPT)

城市和城市化(共21张PPT)
农村推动力 城市拉动力
使得人口离开 吸引人群来城 乡村的因素 市的因素
城市化的意义
1带来聚落形态的变化 2带来生产生活方式的改 变
3是一个地区社会经济发 展的必然结果,是社会 进步的表现
滞后城市化是指城市化水平落后于工 业化和经济发展水平的城市化模式
过度城市化是指城市化水平明显超过 工业化和经济发展水平的城市化模式
世界城市化水平发展差异
2006年城市化人口分布图
世界城市化率
城市化出现的问题
• 出现要有坚强的意志力,就自然而然地会有能耐、机灵和知识。2、你们应该培养对自己,对自己的力量的信心,百这种信心是靠克服障碍,培养意志和锻炼意志而获得的。 3、坚强的信念能赢得强者的心,并使他们变得更坚强。4、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5、有百折不挠的信念的所支持的人的意志,比那些似乎是无敌的物质力量有更强大 的威力。6、永远没有人力可以击退一个坚决强毅的希望。7、意大利有一句谚语:对一个歌手的要求,首先是嗓子、嗓子和嗓子……我现在按照这一公式拙劣地摹仿为:对 一个要成为不负于高尔基所声称的那种“人”的要求,首先是意志、意志和意志。8、执着追求并从中得到最大快乐的人,才是成功者。9、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10、发现者,尤其是一个初出茅庐的年轻发现者,需要勇气才能无视他人的冷漠和怀疑,才能坚持自己发现的意志,并把研究继续下去。11、我的本质不是我的意志的结果, 相反,我的意志是我的本质的结果,因为我先有存在,后有意志,存在可以没有意志,但是没有存在就没有意志。12、公共的利益,人类的福利,可以使可憎的工作变为可 贵,只有开明人士才能知道克服困难所需要的热忱。13、立志用功如种树然,方其根芽,犹未有干;及其有干,尚未有枝;枝而后叶,叶而后花。14、意志的出现不是对愿 望的否定,而是把愿望合并和提升到一个更高的意识水平上。15、无论是美女的歌声,还是鬓狗的狂吠,无论是鳄鱼的眼泪,还是恶狼的嚎叫,都不会使我动摇。16、即使 遇到了不幸的灾难,已经开始了的事情决不放弃。17、最可怕的敌人,就是没有坚强的信念。18、既然我已经踏上这条道路,那么,任何东西都不应妨碍我沿着这条路走下 去。19、意志若是屈从,不论程度如何,它都帮助了暴力。20、有了坚定的意志,就等于给双脚添了一对翅膀。21、意志坚强,就会战胜恶运。22、只有刚强的人,才有神 圣的意志,凡是战斗的人,才能取得胜利。23、卓越的人的一大优点是:在不利和艰难的遭遇里百折不挠。24、疼痛的强度,同自然赋于人类的意志和刚度成正比。25、能 够岿然不动,坚持正见,度过难关的人是不多的。26、钢是在烈火和急剧冷却里锻炼出来的,所以才能坚硬和什么也不怕。我们的一代也是这样的在斗争中和可怕的考验中 锻炼出来的,学习了不在生活面前屈服。27、只要持续地努力,不懈地奋斗,就没有征服不了的东西。28、立志不坚,终不济事。29、功崇惟志,业广惟勤。30、一个崇高 的目标,只要不渝地追求,就会居为壮举;在它纯洁的目光里,一切美德必将胜利。31、书不记,熟读可记;义不精,细思可精;惟有志不立,直是无着力处。32、您得相 信,有志者事竟成。古人告诫说:“天国是努力进入的”。只有当勉为其难地一步步向它走去的时候,才必须勉为其难地一步步走下去,才必须勉为其难地去达到它。33、 告诉你使我达到目标的奥秘吧,我唯一的力量就是我的坚持精神。34、成大事不在于力量的大小,而在于能坚持多久。35、一个人所能做的就是做出好榜样,要有勇气在风 言风语的社会中坚定地高举伦理的信念。36、即使在把眼睛盯着大地的时候,那超群的目光仍然保持着凝视太阳的能力。37、你既然期望辉煌伟大的一生,那么就应该从今 天起,以毫不动摇的决心和坚定不移的信念,凭自己的智慧和毅力,去创造你和人类的快乐。38、一个有决心的人,将会找到他的道路。39、在希望与失望的决斗中,如果 你用勇气与坚决的双手紧握着,胜利必属于希望。40、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41、生活的道路一旦选定,就要勇敢地走到底,决不回头。42、生命里最重 要的事情是要有个远大的目标,并借助才能与坚持来完成它。43、事业常成于坚忍,毁于急躁。我在沙漠中曾亲眼看见,匆忙的旅人落在从容的后边;疾驰的骏马落在后头, 缓步的骆驼继续向前。44、有志者事竟成。45、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46、意志目标不在自然中存在,而在生命中蕴藏。47、坚持意志伟大的事业需要始终不渝的精神。 48、思想的形成,首先是意志的形成。49、谁有历经千辛万苦的意志,谁就能达到任何目的。50、不作什么决定的意志不是现实的意志;无性格的人从来不做出决定。我终 生的等待,换不来你刹那的凝眸。最美的不是下雨天,是曾与你躲过雨的屋檐。征服畏惧、建立自信的最快最确实的方法,就是去做你害怕的事,直到你获得成功的经验。 真正的爱,应该超越生命的长度、心灵的宽度、灵魂的深度。生活真象这杯浓酒,不经三番五次的提炼呵,就不会这样可口!人格的完善是本,财富的确立是末能力可以慢 慢锻炼,经验可以慢慢积累,热情不可以没有。不管什么东西,总是觉得,别人的比自己的好!只有经历过地狱般的折磨,才有征服天堂的力量。只有流过血的手指才能弹 出世间的绝唱。对时间的价值没有没有深切认识的人,决不会坚韧勤勉。第一个青春是上帝给的;第二个的青春是靠自己努力的。不要因为寂寞而恋爱,孤独是为了幸福而 等待。每天清晨,当我睁开眼睛,我告诉自己:我今天快乐或是不快乐,并非由我所遭遇的事情造成的,而应该取决于我自己。我可以自己选择事情的发展方向。昨日已逝,

湘教版(2021)高中地理必修二PPT课件2.3城镇化进程及其影响

湘教版(2021)高中地理必修二PPT课件2.3城镇化进程及其影响
改革土地制度,使地价的增值归开发者集体所有。
5.建筑密集,形成城市风 Howard)针对英国城市发展所面临的问题,提出了田园城市理论。
三、城镇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对社会环境的不利影响—城市病
原因
➢ 人类产业活动密集 ➢ 长期高强度的工业生产 ➢ 不合理的城市规划
体现 城市就业和配套服务造成很大压力 环境污染、交通阻塞、房价居高不下、建设用地紧张等。
原因:人们对环境的要求提高; 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城市化比较
3.城市道路硬化,改变水质、水量 (2)城市的绿化以山区的森林植被破坏为代价,而山区的水土流失又会给下游地区和城市造成哪些影响?
是自然状态的地下径流过程线 改革开放,经济迅速发展
经是济城发 市展化是后城的镇洪化水4的过.城主程要线市动力废。 气产生“热岛”效应
虚假城市化:指城市化水平明显超过工业化和经济发展水平的城市化
滞后城市化:指城市化水平落后于工业化和经济发展水平的城市化模式
我国的城镇化
随着城市的发展,大都市区、城市群和城市圈不断涌现,一些学者将特大城市的多种职能分散到周边的小城市,形成各有侧重、联系紧密的空间组织形式。 改革开放,经济迅速发展 3 城镇化进程及其影响 乡村景观逐渐转化为城市景观
水资源缺乏,洪涉灾害多发。
(3)你怎样理解“生态城市”的内涵?你认为应如何搞好大城市的绿化?
• 内涵:指符合自然生态规律和适合人类生存的可持续发展的城市。 • 措施:统一规划;城郊防护林和城内绿地构成层级系统;种植适生的本土
植被;花、草、灌、林相结合;依法保护绿地。
一、城镇化
什么原因导致城镇化呢? ➢ 经济发展是城镇化的主要动力。一般来说,经济越发达,城镇化水平
就越高,反之就越低。

城镇化进程及其影响-高一地理课件(湘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

城镇化进程及其影响-高一地理课件(湘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

02 世界城镇化进程
• 1、世界城镇化进程时间差异 • 2、世界城镇化进程空间差异 • 3、中国的城市化
世界城镇化特点
城镇化是世界性的潮流
20世纪以来世界城镇化表现出以下 特点:
城镇化水平大幅提升 特大城市迅速发展 出现了巨大的城市带
目前,世界一半以上的人口居住在城镇。到2050年,世界城镇人口占总人口 的比重将达到2/3。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涌现出伦敦、巴黎、纽约、东京、上海、香港等世界 级大城市,并带动了城市群的整体提升。
大洲洋、
洲北、美 洲南美
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城镇化差异
63.89%
2020年
起步早,水平 高,速度减缓
起步晚,水平 低,速度加快
案例 英国的城镇化
1阶段:英国是世界上最早开始近代城镇化的国家。在工业革命的推动下, 19世纪英国的城镇化进程十分迅速,大批工业城市如曼彻斯特、伯明翰 等迅速成长起来。从1801—1851年的半个世纪里,全国5 000人以上的 城镇由106个增加到265个,城镇人口比例由26%提高到45%。 2阶段:进入20世纪,英国开始出现迁往郊区居住的现象。一些原先位于 伦敦周围的小城镇逐渐被伦敦“吞并”,成为大伦敦的一部分。从伦敦 经伯明翰到曼彻斯特、利物浦一带的城市规模也在迅远扩大,而且相互 越来越接近,城市与城市间的界线日趋模糊,形成连成一片的城市地域, 称“英格兰城市带”。
3.据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D )
A.芝加哥楼高已降低 B.纽约城市面积扩大 C.香港土地成本下降 D.重庆建设用地紧张
4.“城市个头”的增长体现了 ( B )
A.逆城镇化现象蔓延 B.城市空间结构变化 C.城市环境问题改善 D.城市服务范围缩小
随堂练习

城镇化进程及其影响课件PPT最新

城镇化进程及其影响课件PPT最新
我国的新型城镇化,以人为核心,围绕人多做文章、做大文章和做好文章。“十三 五”期间,我国实现1亿左右农业转移人口和其他常住人口在城镇落户,完成约1亿人居 住的棚户区和城中村改造,引导约1亿人在中西部地区就近城镇化。据统计,2019年末, 我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60.60%,户籍人口城镇化率为44.38%。推进具有中国特色的新 型城镇化,需要注重以下方面:一是以人为核心,全面提高城镇化的质量;二是大中小城 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以城镇群为主体形态;三是借助城镇化推动乡村振兴;四是优化城 镇布局,统筹城乡发展;五是节约集约利用资源和能源,减少对自然界的干扰和破坏;六 是重视历史文化传承,城镇有记忆、有特色、有美丽的风光,让居民“望山见水”,记 得住乡愁。与传统城镇化不同的是,新型城镇化注重智慧城市的建设,运用以物联网、 云计算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实现城镇智慧式的管理和运行。
•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的迅猛 发展,显著拉动了城镇化进程。
人口/亿
• 城镇人口快速增长,城镇数量不断增 加,城镇化水平持续提高。
• 1978- 2017 年,我国城镇化水平由 17.9%上升到58.5%,平均每年约增长 1.0 个百分点。
• 2017年,我国城镇常住人口达到8.1亿, 市辖区人口超过100万的城市已经达到 165个。
逆城 市化
原因:
• ①人们对环境质量要求提高, 中心城区的居住环境逐渐恶化, 居民陆续向外迁
• ②大城市工业向外寻求廉价土 地和劳动力
• ③私家车增多,交通发展,信 息技术发达
城镇化的地域差异
国家类型 起步时间 速度 城市化水平
问题
发达国家



出现逆城市化现象
发展中国家

城市化PPT课件41 人教课标版

城市化PPT课件41 人教课标版

分别阐述三种模式的优缺点
A模式:G1做 G6点评
B模式:G2\G3做 G7点评 C模式:G4\G5做 G8点评
城市化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是( ①城市规模无限扩大; ②城市人口迅猛增长;
A

③城市管理水平落后;
④城市设施很不完善。
A.①②
C.②③
B.③④
D.①④
城市大气污染原因的叙述,错误的是( 氧化碳
1.关于甲、乙两条曲线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甲代表城市化前的地表径流曲线 ②乙过程有利于地下水的补给 ③甲的长期后果可能造成城市水荒 ④乙过程下渗量小于甲过程 A.①④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C
2.甲曲线最大值提前于乙曲线最大值的主要 原因是 ( D) A.天然调蓄能力强 B.城市热岛效应 C.下垫面透水能力好 D.植被覆盖率降低
城市 人口(万) 1.东京(日本) 2880 2.墨西哥城(墨西哥) 1780 3.圣保罗(巴西) 1750 占墨西哥总人 1740 4.孟买(印度) 口的16.8% 1650 5.纽约(美国) 6.上海(中国) 1400 7.洛山矶(美国) 1300 占阿根廷总人 8.拉各斯(尼日利亚) 1280 口的30% 9.加尔各答(印度) 1270 10.布宜诺斯艾利斯(阿 1230
初期阶段 加速阶段
后期阶段
<25%-30%
60%-70%
第一产业比重下降
第二产业成为主导
加速阶段
第三产业逐步上升
初期阶段
后期阶段 >70% 第三产业主导产业
人口流动方向:
Ⅰ农村→城市:
Ⅱ市中心→郊区:
城市化 郊区城市化
Ⅲ城市 →农村和小城镇:逆城市化 Ⅳ农村和小城镇 →市区:再城市化
逆城市化现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为了遏制城市人口恶性膨胀,墨西哥城市政府采取了建设“卫
星城”和实施“城乡均等化”措施。自1980年至今,墨西哥城
四周已建成30多个卫星城,居住人口超过1500万。
10
不同点
(1)表现不同
虚假城市化表现为城市化水平高,滞后城市化表现为
城市化水平低。
(2)与工业化关系
虚假城市化,城市化发展速度快于工业化发展速度,
市区人口激 增,地价上 涨、交通拥 挤。
图 解
人口由市区 迁往农村和 小城镇
人口迁回市 区
市中心地价上涨, 中心区环境改善; 交通拥挤,环境 产业结构调整,
恶化;小城市基 发展高科技产业、
础设施日益完善。 第三产业,活力
环境好。
再现。
4
• 郊区城市化与逆城市化 • ①从城市化进程来看,郊区城市化是发生在城市
中 城市化水平低 农村人口基数大,增长快
国 家
城市发展不合理
城市经济畸形发展,人口增长 过快,农村劳动力过剩
3
★正确认识城市化、郊区城市化、逆城市化和再城市化 城市化 郊区城市化 逆城市化 再城市化
人口由乡村迁
表 往城市;农村 现 地域转变为城
市地域
人口由市 区迁往郊 区
成 城市的拉动和 因 乡村的推动
发展的加速阶段,而逆城市化则出现在城市发展 的后期阶段。 • ②从距离上看,郊区城市化是居民和企业迁往郊 区,逆城市化是居民及工商业迁往离城市更远的 农村或小城镇。 • ③从城市自身发展上看,郊区城市化使城市面积 扩大,人口增多,逆城市化使整个大城市人口减 少。
5
虚假城市化和滞后城市化 (1)虚假城市化:又称过度城市化,是指城市化水平明显超 过工业化和经济发展水平,城市化的速度大大超过工业化的速 度,城市化不是建立在工业化和经济发展的一定水平之上,而 主要是依靠传统的第三产业来推动的。这种城市化的质量较低, 不利于经济和社会的健康发展,反而容易造成诸多城市病的发 生。
eg.南美洲、中东部分国家 (2)滞后城市化:指城市化水平落后于工业化和经济发展水 平的城市化发展模式。这种城市化发展模式不利于充分发挥城 市的集聚效应,对工业化和现代化的进程及城市文明的普及都 具有严重的阻碍作用。
eg.南亚、东南亚部分国家
6
(1)虚假城市化(也称过度城市化) 一部分发展中国家具有“虚假城市化”的特点,即城市 化水平明显超过了本国的经济发展阶段和工业化水平, 城市总体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相对落后。 南美洲国家“虚假城市化”的状况最为突出。
滞后城市化相反。
(3)影响不同
虚假城市化带来城市人口膨胀,城市内贫富分化严重,
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负荷达极限,出现就业、住房、交
通等诸多社会问题。
滞后城市化不仅使城市的集聚效益和规模效益得不到
很好的发挥,而且还引发了诸如工业乡土化、农业副
业化,离农人口“两栖化”和城镇发展无序化等“农
村病”现象。
11
1、截至2013年底,阿根廷城市化率达到93%,远
2.Ⅱ阶段为 A.郊区城市化 B.再城市化 C.虚假城市化 D.逆城市化
3.Ⅳ阶段的特征是 A.区域不平衡状态加速发展 B.高科技是区域发展主导力量 C.第二产业的比重持续扩大 D.较大中心城市出现于此阶段
14
【答案】1.B 2.A 3.B 【解析】 1.由图示可以看出:都市核心区在①位置时,人口变化率最 大,是人口大规模迁入期,是核心区发展最鼎盛期;在②位置 时人口变化率为0,核心区开始衰退;在③时期,人口变化率 为负,是人口外迁最大时期,是核心区最不景气时期;在④时 期,人口变化率回升,核心区有重新发展的趋势。故选B。
走在墨西哥城的大街上,随处可见乞丐、沿街叫卖的小商贩和
给堵车的汽车擦车窗的无业者。大量无业人员只能选择在大城
市边缘的公共土地上私建简陋住所,直至形成今天规模庞大的
贫民窟。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墨西哥城号称全球最大“堵城”。平时十分钟的路程,堵车时
至少要开一个小时。人口膨胀还带来了就业难、看病难、治安
恶化、环境污染等问题。
超欧美发达国家,这一现象反映了阿根廷存在
A.逆城市化
B.滞后城市化
C
C.虚假城市化
D.郊区城市化
12
读下表“2005~2010年甲、乙、丙、丁四国人口数
据”,完成32~33题。
32.四国中人口增长模式为“低出生率、低死亡率、
低自然增长率”的有
D
A.甲和乙 B.甲和丁 C.乙和丙 D.丙和丁
33.四国中可能属于虚假城市化的是
7
(2)滞后城市化 另一部分发展中国家则表现为“滞后城市化”,即 城市化进程显著落后于相应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工业 化进程。 如印度、孟加拉、印度尼西亚等国就属于这种状况。
8
相同点 (1)发生的国家 主要在发展中国家 (2)现象的本质 城市化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不相适应 (3)影响 都不利于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
9
阅读
1950年墨西哥的城市化率为42.6%,在1970年这个数字就增长
到66.3%。欧洲城市人口比重从40%提高到60%经过了50年,而
墨西哥用了20年。在2008年墨西哥城市化率进一步增长到
77.2%,超过德国等发达国家。
尽管墨西哥的城市化率超过了发达国家,但经济水平却远远落
后于这些国家。虚假城市化造成墨西哥城贫困人口大幅增长。
2.II阶段城市人口在不断增加,且城市规模在向外扩展,是城 市发展向郊区扩展的时期,即郊区城市化阶段。故选A。
3.IV阶段人口变化率为负,说明城市化进程速度缓慢,核心 城市区有重新发展的趋势,是再城市化现象;该时期主要是发 达国家城市化表现,高科技是区域发展的主导力量;区域发展 趋于平衡;第三产业发展持续扩大;较大城市中心出现在II阶 段,在IV阶段时城市规模已经形成。故选B。
虚假城市化与滞后城市化
1
2
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城市化的差异
城市化特点
原因
起步早
工业化早
发 达 国
城市化水平高
新技术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 使大量农村人口转为城市人口

出现逆城市化现象
人们对环境质量要求提高,乡 村和小城镇基础设施不断完善
发 展
起步晚,发展快
二战后纷纷独立,独立后民族 经济发展,人口迅速增长
A.甲 B.乙 C.丙 D.丁
A
国 人口出生率 人口自然增长率 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
家 (%)
(%)
比重(%)
甲 2.92 乙 3.99
1.833 2.55
98.3 49.8
丙 1.07 丁 1.20
-0.51 0.48
78.2
90.1
13
都市区由都市核心区和都市边缘区组成。下图为都市区不同组 成部分在都市发展过程中人口的变化率图。读图完成1—3题。 1.据图推测,都市核心区衰弱开始于 A.① B.② C.③ D.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