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m宽拖网渔船方案设计【开题报告】
平旋推进拖船的运动建模与仿真的开题报告
![平旋推进拖船的运动建模与仿真的开题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d00f9399294ac850ad02de80d4d8d15abf230051.png)
平旋推进拖船的运动建模与仿真的开题报告1. 研究背景和意义随着船舶尺寸的逐渐增加,大型船舶的靠港及水域操作需要运用到拖船协助推进或靠泊。
平旋推进拖船作为一种新型拖船,在船舶操纵中具有独特的运动学性质和控制特性,在安全、高效、环保的航运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因此,平旋推进拖船的运动建模和仿真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2. 研究目的和内容本研究旨在建立平旋推进拖船的运动学模型,并给出仿真实现的方案,从而实现拖船控制和优化。
具体来说,研究内容包括以下方面:(1)平旋推进拖船的运动学分析及数学建模;(2)平旋推进拖船的控制算法设计;(3)基于MATLAB/Simulink的平旋推进拖船仿真实现;(4)仿真结果分析及控制算法优化。
3. 预期研究成果本研究的预期成果包括:(1)平旋推进拖船的运动学模型和控制算法;(2)基于MATLAB/Simulink的平旋推进拖船仿真平台;(3)仿真结果分析和拖船控制方案优化。
4. 研究方法和步骤本研究将采用理论分析、数值计算和仿真实验相结合的方法,来完成平旋推进拖船的运动建模和仿真研究。
具体步骤如下:(1)研究文献调研,掌握平旋推进拖船的技术原理和研究现状;(2)建立平旋推进拖船的运动学模型,并进行数学分析和计算;(3)设计拖船的控制算法,保证船舶安全操作;(4)基于MATLAB/Simulink平台,开发拖船仿真模型;(5)对仿真结果进行分析和优化,改进控制算法;(6)对研究成果进行总结和展望。
5. 研究的重点和难点本研究的重点在于平旋推进拖船的运动学模型和控制算法的设计和分析。
而难点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平旋推进拖船的运动学特性、动力学特性及控制特性的分析;(2)基于控制理论,提出一种适合平旋推进拖船的控制算法;(3)借助仿真平台,对平旋推进拖船的控制算法进行验证和优化。
6. 研究的可行性和可行性分析本研究的可行性较高。
首先,平旋推进拖船的发展趋势和潜力巨大;其次,MATLAB/Simulink是目前广泛使用的工具和平台,可以有效开发和实现仿真模型和算法;第三,研究团队具备较高的专业知识和研究经验,能够保证研究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拖网渔船曳纲张力测量的滤波处理研究的开题报告
![拖网渔船曳纲张力测量的滤波处理研究的开题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9a1dd2725627a5e9856a561252d380eb629423ce.png)
拖网渔船曳纲张力测量的滤波处理研究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和意义拖网渔船作为深海或近海渔业捕捞工具的重要设备,通过渔网拖曳捕捞海洋中的各种生物资源。
然而,在拖曳过程中,需要不断调整渔网张力,以保证渔网的拖曳稳定。
如何准确测量渔网的张力,是拖网渔船捕捞过程中的关键问题。
目前,渔网张力测量技术中的滤波处理技术是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
滤波技术是将信号经过某些算法处理后,使得信号的某些特性改变,比如去除噪声、减小干扰等。
拥有很好的滤波算法,可以减弱测量误差,提高渔网张力测量的精度和稳定性。
此外,滤波处理技术应用广泛,不仅可以应用于拖网渔船上,还可以应用于其他机械装置中的力学测量领域。
因此,本研究旨在探索一种有效的滤波处理方法,以提高拖网渔船曳纲张力的测量精度和稳定性,并对其在实际操作中的适用性进行研究。
这对提高拖网渔船的渔获量和降低捕捞成本将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二、研究内容和目标本研究将选择合适的滤波处理方法进行研究和探索,以提高曳纲张力的测量精度和稳定性。
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选择或开发适合拖网渔船曳纲张力测量的滤波算法。
2.设计并实现滤波算法的数字化处理系统,与测量仪器结合起来。
3.进行实验测量研究,分析滤波算法对曳纲张力测量的影响。
4.对滤波算法进行优化,并在实际操作中进行验证和测试。
本研究的目标是:1.研究出适合拖网渔船曳纲张力测量的滤波算法,提高测量精度和稳定性。
2.设计实现数字化处理系统,将滤波处理算法与测量仪器结合起来。
3.在实验测量中验证滤波算法的有效性和适用性。
4.对滤波算法进行优化,并在实际操作中进行验证和测试。
三、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本研究将采用以下方法和技术:1.文献阅读和调研,了解当前国内外在这方面的研究成果和发展趋势。
2.研究滤波算法的基本原理和数学模型,选择适用于拖网渔船曳纲张力测量的滤波技术,并进行数学建模。
3.进行实验测量,采集和记录渔网张力变化的数据,分析渔网张力时间序列的特征和规律。
【开题报告】流网渔船稳性校核
![【开题报告】流网渔船稳性校核](https://img.taocdn.com/s3/m/fa8970af6f1aff00bfd51e0a.png)
开题报告船舶与海洋工程流网渔船稳性校核一、综述本课题国内外研究动态,说明选题的依据和意义渔船是利用各种渔具来捕捞鱼类船舶,它们的捕捞方式有网捕、绳钓、叉击以及灯光诱捕等,其中以网捕的方式较为普遍。
目前全球有4000多万人从事渔业和养殖渔业,据统计,2005年,我国渔业船船95.67万艘,其中机动渔船51多万艘,海洋机动渔船28多万艘。
我国渔船数量占船舶总量的96%左右,占世界渔船总量的进24%。
在海洋上航行的100GT以上的船舶中,约有四分之一是渔船,它们在海上从事渔获的捕捞,加工以及运输工作。
而我国海洋捕捞量呈逐年上升趋势,1998年产量为1990年的2.71倍,1996年产量为1991年的2.05倍。
同时也映射出我国海洋机动渔船的数量也呈小幅度增加趋势,我国渔船平均每千瓦的渔获量由1991年的0.95t/KW,增至1998年的1.27t/KW,可见近代我国渔业发展迅猛。
我国渔船种类丰富,多以作业方式分类为灯光围网、双船底拖网、单船底拖网、析杆虾拖网、流刺网、张网、钓渔具、笼壶作业等。
渔船做为海上工作船,是海洋捕捞或者说是向人类提供海洋中蛋白质的重要工具,同时也是船舶的重要船型之一。
渔船与大型运输船舶相比,虽大多属于小型船舶,但因其设备复杂,对性能要求高,因此,在世界上各海洋渔业发达的国家,渔船的研究、设计与制造工作都占有一定位置,以期在海洋渔业生产中获得良好的效益。
同时,由于渔船经常要在风浪中航行,在恶劣的气候条件下工作,所以其海损事故在各类船舶中也会伤亡很多,据统计,渔船的倾覆事故占渔船遇险事故的百分比高达8%,这些都说明渔船在设计中对稳性的要求是至关重要的。
农业部2004年11月召开“中国渔业、渔船安全论坛”上,专家们根据相关数据对国内重点高危行业死亡率的分析与比较得出结论:“全国渔船船员死亡率高达140人/100000/年,高出煤矿24%,是建筑行业的35倍,是名副其实的高危行业。
”渔船作为海洋渔业的生产工具,其海上安全问题一直困扰着海洋捕捞生产。
渔船毕业设计论文
![渔船毕业设计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4537802eb7360b4c2e3f64f6.png)
第一章前言
中国早在明代就有了“牵风”等船型的风帆拖网渔船。19世纪末西欧首先研制了机动拖网渔船,随后世界各地逐步开始制造。20世纪50年代英国又研制成尾滑道拖网渔船,已成为世界上拖网渔船的主要船型。拖网是主要渔法之一,全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的渔获量中有一半以上为拖网渔船所获得。用拖网进行捕捞的渔船,统称拖网渔船。它的种类很多,按拖网船数分有单拖渔船、对拖或双拖渔船;按起网方式及拖网方式分有舷拖渔船、艉拖渔船。虽然拖网渔船因其类型、大小、设备等不同而有差异,但各类船只都有共同特点:主机功率大,船体框架结构总强度高,燃油储备量较大,船上有大功率的绞机,船上有宽广的作业甲板,鱼舱有良好的隔热性能。
纵倾角ε=8°
螺旋桨效率η0=0.553
设计航速VS=12.23kn
毂径比db/D=0.18
旋向右旋
螺旋桨转速450r/min
螺旋桨材料镍铝青铜
螺旋桨质量324.307(kg)
2.1.5船舶性能
1.航速
本船在满载、静水、海面风力不超过蒲氏三级,主机达到额定功率时的航速约为12.1Kn。
2.稳性
本船经稳性校核,在各种合理装载状态下,均满足《渔业船舶法定检验法规》(2000)对Ⅰ
2.1.2船舶主要尺度及船型系数
1.船舶主尺度
总长.Loa40.00m
设计水线长Lwl36.80m
垂线间长Lpp34.00m
型宽B7.20m
型深D3.50m
设计吃水d2.70m
艏吃水df2.20m
艉吃水da3.20m
排水体积▽337.8m3
7.2m宽拖网渔船方案设计【文献综述】
![7.2m宽拖网渔船方案设计【文献综述】](https://img.taocdn.com/s3/m/bf8de5cf33687e21ae45a94f.png)
文献综述船舶与海洋工程7.2m宽拖网渔船方案设计1、前言中国改革开放30多年来,渔业进入了快速发展的时期,中国政府坚持加速发展养殖,养护和合理利用近海资源,稳妥发展远洋渔业,狠抓加工流通,强化法制管理的发展思路,积极推进渔业经营体制改革和开放水产品市场,促进了中国渔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同时近十多年来,渔业的快速发展对有效合理地利用国土水域资源,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发展农村经济,提高渔民经济水平,都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然而渔船是渔业产业最重要的装备之一,是捕捞业最基本的生产资料,渔业的发展离不开渔船的推动作用。
毋庸置疑,中国渔业发展之迅速是与海洋渔船的发展紧密相关的。
在此过程中,拖网渔船功不可没。
拖网渔船作为沿海渔民捕捞的主要工具,因此对拖网渔船的改进有着更现实的意义。
拖网渔船的总体性能不仅会影响船上人员的生活和工作,而且严重影响船舶的安全航行、经济性以及捕鱼能力。
通过对拖网渔船总体与性能的研究,设计出更合理的拖网渔船,既能保障渔民的作业安全,又能达到最大的经济效益,因此拖网渔船的总体性能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
2、主题2.1历史发展与现状中国拖网渔业有较长的发展历史。
早在明代就有了“牵风”等船型的风帆拖网渔船。
19世纪末西欧首先研制了机动拖网渔船,随后世界各地逐步开始制造。
20世纪50年代英国又研制成尾滑道拖网渔船,已成为世界上拖网渔船的主要船型。
1905年由张謇从德国引进了国内第一条机动拖网渔船“福海号”;1912年自行建造了第一艘钢质舷拖渔船。
50年代初,中国在自行设计制造185千瓦拖网渔船的同时,曾将部分风帆渔船加装柴油机后改为机帆拖网渔船。
70年代已开始成批建造尾滑道拖网渔船。
建国五十年来,中国的渔船有了很大的发展,从建国初期仅有几十条破旧的机动渔船,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渔船的规模已十分庞大。
据统计,到1999年底,全国拥有机动渔船47.07万艘(1371.71万千瓦),669.4万总吨,其中生产渔船441972艘(1294.85万千瓦),在生产渔船中,海洋捕捞渔船为271110艘,(1163.54万千瓦),占生产渔船总数的61.34%。
拖网渔船的制作方法
![拖网渔船的制作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2e5dedfe4128915f804d2b160b4e767f5acf80f5.png)
拖网渔船的制作方法制作拖网渔船的方法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1. 设计船体:根据自己的需求和渔业的特点,设计一种符合要求的拖网渔船的船体结构,包括船身长度、宽度、高度和重量等参数。
可以借鉴已有的拖网渔船设计或咨询专业船舶设计师。
2. 选择材料:挑选适当的材料用于船体的建造,常见的材料有钢铁、铝合金和玻璃钢等。
根据船体的结构和材料特性,确定所需的材料规格和数量。
3. 施工船体:按照船体设计图纸,进行船体的施工。
首先制作船型模型,然后根据模型制作船体的框架结构。
接着进行船体的壁板焊接,采用合适的焊接工艺和技术,确保船体的牢固性和密封性。
4. 安装发动机和推进装置:选择合适的发动机和推进装置,根据船体的尺寸和功率需求进行安装。
确保发动机和推进装置能够正常运行,并符合国家的排放标准。
5. 安装控制系统:安装船舶的控制和操纵系统,包括舵机、操纵杆以及相应的连接线路。
确保船舶能够准确、灵活地操控。
6. 配置渔具:根据渔业需要,配置适当的拖网和其他渔具设备。
确保渔具能够有效捕捞,提高渔船的作业效率。
7. 测试和调试:完成渔船的制作后,对船舶进行全面的测试和调试。
检查船舶的各项功能是否正常,如操纵、推进、捕鱼等。
同时进行必要的安全性检查,确保渔船符合相关安全规定。
8. 声明和登记:根据当地的法律法规要求,办理渔船的进行申报和登记手续。
获得相关证件,确保渔船合法运营。
以上是制作拖网渔船的一般步骤,根据实际情况和需求,可能需要进行具体调整和改进。
同时,在制作过程中要遵循相关的安全规定和环保要求,保证渔船的安全性和可持续性发展。
【开题报告】7米宽蟹笼渔船性能计算
![【开题报告】7米宽蟹笼渔船性能计算](https://img.taocdn.com/s3/m/d15830cd7c1cfad6195fa7e9.png)
开题报告船舶与海洋工程7米宽蟹笼渔船性能计算一、综述本课题国内外研究动态,说明选题的依据和意义渔船是海洋渔业生产的重要工具,所生产的渔获物,不仅是人类动物性蛋白的补给来源之一,而且工业生产原料与农、牧业的肥料与饲料,所以渔船与国计民生有着重要关系。
同时渔船在国防上也有重要作用,平时渔船无异于海上的哨兵,是海军的得力助手;战时又可调充军用,以作为辅助舰艇之用。
为此,一些海洋大国对渔船的建造极为重视。
进入新世纪,随着世界经济及造船业的发展,世界渔船业也进入新的阶段,其发展趋势为:(1)远距离渔场需要大型渔船;(2)重视捕捞中、上层鱼类渔船的发展;(3)新装备、新技术不断引进到渔业运输船上;(4)新材料在渔业船上的应用。
新世纪渔业船舶技术发展的趋势是:一是增强船舶功能。
增大载重量,提高航速及自动化程度,减少燃料消耗;二是提高安全性。
船舶海上安全是当今船舶研究的重点,船舶结构强度尤为重要,改进操纵性也是保证安全的重要方面;三是提高经济效益。
缩短造船周期,降低建造成本,提高劳动利用率;四是防止水域和空气污染。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我国的渔业船的数目和主机功率大幅度增长。
渔业船的船型为适应渔场的变化,改变以往拖网渔船单一模式,已发展了多种作业船型,如围网渔船、钓渔船。
为远洋渔业的发展需求,我国建造了一批为远洋渔业运输配套的油水供应船、成品油运输船、冷藏运输船等,其吨位明显增大。
发展了一批船长35m,主机功率400KW左右的群众小型钢质新渔船,船上采用了一些新技术、新设备,如选用新型低油耗柴油机、轴带发电机、导管螺旋桨等,也注重了船体结构的改进,提高船体的结构强度。
由于油价上涨,目前燃油消耗已占营运成本的40%~50%,因此,在设计和建造新船时,必须考虑采取一系列节能措施,如选用新型低油耗船用柴油机主机,采用导管螺旋桨,增设了补偿导管和舵球。
蟹笼捕捞是近十几年发展起来的一项新型海洋渔捞技术,与传统捕捞业如拖网、围网、流刺网、帆张网等相比,不仅具有能耗低、投资少、见效快、渔获价位高、简单易学的特点,而且对于保护海洋生态环境,调整种群结构以及合理利用、开发、保护鱼类资源,都具有显著的优越性,因而深受民群众喜爱。
7.2m宽拖网渔船方案设计【开题报告】
![7.2m宽拖网渔船方案设计【开题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4680e7b267ec102de3bd8961.png)
开题报告船舶与海洋工程7.2m宽拖网渔船方案设计一、综述本课题国内外研究动态,说明选题的依据和意义:当前,世界人口每年以8700万人的速度增加,而耕地则从1961年的人均0.442hm降到目前的0. 26 2hm。
“人增地减粮食紧”已成为一个hm。
预计到2050年将下降到0.15 2全球性的严峻问题。
人类已经开始认识到,对海洋和内陆水域的合理开发利用,是拓展人类生存与发展空间的必然趋势。
1995年联合国粮农组织在罗马召开的各国渔业部长级会议和在日本京都召开的“渔业对粮食安全保障的持续贡献国际会议”上,都特别强调了发展渔业对保障世界粮食安全的重要作用。
然而渔船是获取海洋渔业资源最重要的装备之一。
提高渔船的捕鱼能力是提高渔业产量的直接因素之一。
如今21世纪已经来临, 我们迎来的是海洋的世纪, 海洋渔业将得到空前的发展。
渔业在世界食品经济中有着重要的作用,目前全球有4300多万人从事捕捞渔业和水产养殖工作。
1980年以来,世界渔业发展不断向前推进,海洋捕捞量由当时的每年100多万吨上升至目前的近亿吨。
毋庸置疑, 其迅速增长是与海洋渔船的发展紧密相关的, 在此过程中, 拖网渔船功不可没, 因为拖网渔船可常年作业, 一些国家和地区50%以上的海洋捕捞量为拖网渔船获得。
因此对当今要发展远洋渔业的我国来说, 充分认识与研究拖网渔船性能是有益的。
我国是渔业大国,在太平洋区域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1]。
我国拥有的海洋国土面积达到了300多万平方公里,包括内水、领海及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海岸线长达18400公里,沿海每隔二、三百公里就有一个城市,沿海约有6536个岛屿。
如此广博的海域与海洋资源,为发展海洋渔业经济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广东、福建、浙江、山东等省份渔业较发达,是海洋渔船的主要集中地。
甚至在某些地区,渔业已成为当地的支柱性产业,比如舟山市的海洋捕捞产量分别占全国的8.6%、浙江省的38%,渔业产值占全市农业产值的85%,占工农业的总产值三分之一以上。
【开题报告】42m拖网渔船性能设计
![【开题报告】42m拖网渔船性能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f0ff9a794a7302768e993979.png)
开题报告船舶与海洋工程42m拖网渔船性能设计一、综述本课题国内外研究动态,说明选题的依据和意义:渔业是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拥有广阔的海洋水域,合理开发利用好这些渔业资源,力发展渔业生产,对加强渔业的基础地位,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全面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十五计划纲要中提出对农业进行经济结构调整,继续促进水产业的合理、健康、持续发展,把水产业发展成为一个大产业。
另外,粮食安全问题也正迫使人们酝酿一场以“蓝色革命”为目标的新技术革命,即向海洋要“食物”。
近30年来,渔业对消除贫困,保障粮食安全作出了重大的贡献。
中国渔业经济在世界上的地位举足轻重,水产品产量连续12年居世界第一,占世界总产量的1/3,水产养殖量占世界总量的2/3,是世界上唯一养殖量超过捕捞量的国家。
同时,渔业提供了1257万个就业岗位,渔民人均收入达4474元,人均占有水产品达31.3千克,大大超过20千克的世界平均水平,水产品出口贸易为世界第四强。
渔船是从事渔业生产的主要工具之一,必须对其进行深化的研究。
目前我国的渔船分类,按作业方式可分双拖、单拖和兼作渔船。
双拖渔船作业时两船平行合拖1顶拖网。
一般作业甲板在船的中前部,上层建筑在中后,机舱在后,鱼舱在前。
船长20~40米,主机功率60~1000千瓦。
单拖渔船 由单船拖曳网具,依靠网板或桁杆张开网口进行作业。
单拖渔船按船上拖曳部位的不同又可分为:①舷拖渔船。
在舷侧放网、拖网和起网,靠网板张开网口进行作业。
作业甲板在船的中前部,拖网绞机置于驾驶室前下方,舷侧前后设置网板架,上层建筑集中于中后部,船员住室置于长尾楼和首楼。
这种渔船因拖网负重而使船体横倾,影响船舶稳性和安全,不宜进行深海远洋作业。
早期在世界上使用很广,但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已逐渐由尾拖渔船所取代。
②尾拖渔船。
在船尾进行拖网和起、放网,靠网板张开网口进行作业。
上层建筑一般设在船前部,尾部两侧设有网板架。
作业甲板设于中后部,适合浪大水深的水域作业。
拖网渔船初步设计【开题报告】
![拖网渔船初步设计【开题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ad6ee78489eb172ded63b782.png)
开题报告船舶与海洋工程拖网渔船初步设计一、综述本课题国内外研究动态,说明选题的依据和意义渔船作为重要的海上建筑物,是人类开发海洋的重要工具。
在设计时,首要的是保证当船舶长期漂浮在海上时人的生命受到足够的保障,再是在这一基础上,开展各种船型、造型和结构设计,同时要求船舶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
船舶设计的基本要求主要是:1.适用、经济。
保证新船的适用性是设计中处理各种矛盾时首先要考虑的因素。
提高船舶的经济性是设计工作的重要目标。
2.安全、可靠。
安全性是船舶的一项基本质量指标。
3.先进、美观。
设计的船舶要具有先进性,设计的结果要追求完美性。
本课题主要研究拖网渔船的新形态以适应新形式下渔民捕鱼需要。
渔民是渔船的主要消费群体,因此只有设计符合渔民需求和适应未来渔业发展的拖网渔船,才能切实保障渔民兄弟的利益,才能促进我国渔业事业的健康发展。
“拖网鱼船”在渔业方面作出很多的贡献,为国家和渔民带来了很大的经济效益,近年来由于海洋环境合生态的要求,国家对拖网渔船作出了很多的规定且由于渔业的转形拖网渔船在各类渔船中的占有率有下降的趋势,然而拖网渔船是否会为大型远洋渔船所替代?需要大型拖网渔船吗?显然在可预见的未来,总吨位100吨以上的拖网渔船将进行公海金枪鱼渔业。
同样在专属经济区内作业的中上层小鱼捕捞渔业至少将部分使用大型船只。
远离加工设施的渔业将需要很大的渔船。
目前在非洲沿海作为远洋渔业进行作业的一些渔业也可以由非洲本土来进行,从而可用小渔船。
在西非的一些地区,缺少港口设施,包括渔船服务的沿海基础设施,限制了采用半工业化渔船(这些渔船将大致为注册总吨位100吨上下)。
因为建造港口设施和有关基础设施是一种旷日持久的过程,所以大型船只,即总吨位高于100吨的拖网渔船将继续使用一段时间。
因此,在许多渔业中-特别是在发展中国家的渔业中-替代旧船的经济学产生的一种趋势是使用小型船只或继续购买二手大型船只。
浙江作为一个江南水乡,其渔业发展到了一个瓶颈状态,在许多相关政策的指引下,我们对于拖网渔船的研究顺应了渔业方展的需要,同时也具有一定的经济价值。
【开题报告】72米近海甲板驳船结构设计
![【开题报告】72米近海甲板驳船结构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42940bffbb4cf7ec4afed0e6.png)
开题报告船舶与海洋工程72米近海甲板驳船结构设计一、综述本课题国内外研究动态,说明选题的依据和意义:甲板驳船一类本身无动力,依靠拖船或推船带动的或由载驳船运输的平底船。
少数甲板驳船增设了简单的推进装置,具有一定的自航能力。
甲板驳船用于海洋工程建设或港口做转运驳用途,由于大型海船受到吃水限制靠泊不了有些港口,因此需要甲板驳船来承载、分流大船的货物,甲板驳船以装载煤炭、黄沙、矿石、钢材等大宗散装货物为主,而且货物堆装在主甲板上,甲板四周设有挡货围板。
因此甲板驳船的结构较简单,多为单底、单甲板, 纵骨架式, 舱内设直、斜撑或支柱。
甲板驳船可航行于狭窄水道和浅水航道,以及沿海区域,并可根据货物运输要求而随时编组。
由于载货量大、投资省、运输成本低等优点,发展也很快。
近年来随着经济迅速发展,带动了航运业的发展,为水路运输市场提供了大量商机。
甲板驳船行业随之发展迅速,技术水平不断提升。
国内企业为了获得更大的投资收益,在生产规模和产品质量上不断提高。
即便受国际金融危机、外部政策环境、产业上下游需求等众多因素的影响,未来几年,甲板驳船将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甲板驳船在国内的使用较多,尤其在长江、珠江流域,以及沿海区域的使用,对促进航运业的发展起了很大的作用,在国外甲板驳船的使用也很多,尤其国内河流较多或海岸线较长的国家更为广泛,例如在美国密西西比河上能看见几十条驳船组成的庞大的驳船队。
甲板驳船的使用过程中,由于货物都堆装在甲板上,船舶的质心较高, 无论是初稳性还是大倾角稳性都较为严峻,再加上甲板驳主要运输煤炭、矿石等散装货物,甲板上浪或遭遇到大雨或暴雨的袭击,货物重量增加, 实际船舶装载量增大而影响稳性,所以情况严重时导致甲板驳船发生倾覆翻沉事故。
例如长江流域每年都有多起由于上述原因使驳船发生倾覆事故,在国外每年也有这样的事故发生。
目前,我国,驳船平均吨位为欧洲的15%左右,与美国驳船平均吨位相比差距更大,因此需要大力推进船队规模发展,发展大吨位的驳船,2010年6月19日,连云港局辖区新造最大甲板驳船“和利通1号”下水。
船舶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船舶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27a7665430b765ce0508763231126edb6f1a76b2.png)
船舶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船舶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在不断进步的时代,我们使用报告的情况越来越多,报告成为了一种新兴产业。
为了让您不再为写报告头疼,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船舶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船舶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11、选题目的及意义。
演员创作角色时心理活动的正确把握,能让演员更好的掌握角色,帮助演员更深刻的进入所演角色的内心,从而更生活,更直观,更真实的'创造角色,从整体上提高的审美价值及现实意义。
在创作角色时充分把握角色的心理并控制自己的心理活动,这样就能够自然而然地、直觉地、有机地抓住角色的情感,激起正确的体验。
演员创作角色时的心理活动是通过演员的神情、肢体、语言等外部行动体现出来的,之所以探讨演员在创作角色时心理活动的重要性,一方面是因为创作角色时心理活动是表演“艺术中的灵魂”,另外一方面,演员在创作角色时心理活动的重要性这一课题,能够使表演者在实践领域里有着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2、选题背景。
3、选题的研究现状。
4、结语。
5、可行性分析。
6、重点与难点分析。
7、时间进度安排。
船舶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21、课题背景及现状。
项目位于南阳市宛城区人民路中段,占地11.4公顷,建成已50多年,是该市城区唯―一座大型综合公园。
鉴于现状设施老化、景观落伍等问题,同时适应全国农运会.宜居城市对景观环境的需要,要求对其进行重新规划设计,通过设计使之成为集休闲、娱乐、观光、游玩、服务为一体的综合城市公园。
2、目标。
通过本课题的学习,培养学生综合运用前四年半所学的各类基础知识和专业理论知识,专业设计技能,专业调查与实践方法,在原有基础上进一步培养和提高知识综合运用能力,理论分析应用能力,组织和独立开展工作的能力以及文字、图纸、口头表达能力,充实并完善毕业生的整体知识结构和社会工作体验。
通过本方案的各个环节的训练,掌握城市综合公园规划设计的.相关原理、规划的相关法律法规,进而了解景观规划的有关知识和设计手法以及景观设计相关问题的研究,培养解决环境复杂地块问题的能力。
拉网船设计方案
![拉网船设计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55c54f8609a1284ac850ad02de80d4d8d15a0102.png)
拉网船设计方案
拉网船是一种用于捕捞海洋资源的船只,设计合理的拉网船可以提高捕捞效率,减少费用和资源浪费。
下面是一种拉网船设计方案。
这种拉网船的船体采用双体设计,可以提供更大的净吨位和稳定性。
船体采用高强度钢材制造,增加耐久性和抗风浪能力。
船体长度为30米,宽度为8米,高度为6米,能够容纳足够的拉网设备和捕鱼操作空间。
拉网船的主动力系统采用两台高功率发动机,每台功率为500马力,提供足够的动力和推进力。
船舶采用双螺旋桨设计,提高推进效率和操控灵活性。
同时,船舶还配备有锚泊系统和自动驾驶系统,方便船舶停靠和航行。
拉网设备采用电动液压系统,可以通过遥控操作进行拉网和收网。
拉网采用高强度合金材料制造,能够承受大量的鱼类和其他海洋资源,并减少网绳断裂的风险。
拉网尺寸为50米长、20米宽,能够完全覆盖捕捞区域。
船舶还配备有冷藏设备和处理设备,确保捕捞到的鱼类和其他海洋资源在船上保持新鲜和优质。
冷藏设备采用新型制冷剂和高效循环系统,能够在船舶停靠之前保持食品的新鲜度。
处理设备具有自动清洗和处理功能,减少人工操作和精力消耗。
船舶在设计时还考虑到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因素。
船体采用防污染涂层,减少海洋污染物的释放。
船舶还配备了监测系
统,可以监测水质和海洋生物种群的状况,为科学捕捞提供数据支持。
综上所述,这个拉网船设计方案具有船体稳定、动力强劲、易操作、捕捞效率高、环保节能等特点。
这种拉网船能够有效地捕捞海洋资源,同时保护海洋环境,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渔港工程设计开题报告
![渔港工程设计开题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d7566963bdd126fff705cc1755270722182e594b.png)
渔港工程设计开题报告渔港工程设计开题报告一、引言渔港工程是指为了满足渔业生产、渔船停泊和渔产品贸易等需求而进行的港口建设和改造工程。
渔港工程的设计和规划是为了提高渔业生产效益、保护海洋资源、改善渔民生活条件以及促进渔业可持续发展。
本开题报告旨在介绍渔港工程设计的相关内容,包括设计目标、设计原则、设计要求等。
二、设计目标渔港工程设计的主要目标是为渔民提供安全、舒适的工作和生活环境,促进渔业发展和海洋资源的保护。
具体目标如下:1. 提供良好的船舶停泊条件:设计合理的港湾布局,确保渔船停泊安全,减少因海浪、风力等自然因素造成的船只损坏。
2. 保护海洋生态环境:设计合理的渔港布局和建筑结构,减少对海洋生态环境的影响,保护海洋生物资源。
3. 提供完善的渔业服务设施:设计合理的码头、船坞等设施,方便渔民进行渔业生产和相关活动。
4. 提高渔业生产效益:通过渔港工程的规划和设计,提高渔业生产的效益,促进渔业的可持续发展。
三、设计原则渔港工程设计应遵循以下原则:1. 安全性原则:确保渔港工程的设计符合相关安全标准,保障渔民的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
2. 环保性原则:设计渔港工程时应考虑环境保护,减少对海洋生态环境的影响,采取有效措施保护海洋资源。
3. 经济性原则:设计应考虑经济可行性,合理利用资源,降低建设和运营成本。
4. 可持续性原则:设计应考虑渔业的可持续发展,保护渔业资源,提高渔业生产效益。
四、设计要求渔港工程设计应满足以下要求:1. 港湾布局合理:根据渔船数量和类型,合理规划港湾布局,确保渔船停泊的安全和便利。
2. 设施完善:设计合理的码头、船坞、船闸等设施,方便渔民进行装卸货物、停泊船只等操作。
3. 水深和水质要求:根据渔船的吃水和渔业生产需求,确定港湾的水深要求,保证渔船能够顺利进出港口。
同时,要求港湾水质符合相关标准,保证渔业生产的质量和安全。
4. 防护设施:根据港口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设计合理的防护设施,保护港口免受海浪、风力等自然因素的影响。
7.2m宽拖网渔船方案设计【文献综述】
![7.2m宽拖网渔船方案设计【文献综述】](https://img.taocdn.com/s3/m/bf8de5cf33687e21ae45a94f.png)
文献综述船舶与海洋工程7.2m宽拖网渔船方案设计1、前言中国改革开放30多年来,渔业进入了快速发展的时期,中国政府坚持加速发展养殖,养护和合理利用近海资源,稳妥发展远洋渔业,狠抓加工流通,强化法制管理的发展思路,积极推进渔业经营体制改革和开放水产品市场,促进了中国渔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同时近十多年来,渔业的快速发展对有效合理地利用国土水域资源,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发展农村经济,提高渔民经济水平,都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然而渔船是渔业产业最重要的装备之一,是捕捞业最基本的生产资料,渔业的发展离不开渔船的推动作用。
毋庸置疑,中国渔业发展之迅速是与海洋渔船的发展紧密相关的。
在此过程中,拖网渔船功不可没。
拖网渔船作为沿海渔民捕捞的主要工具,因此对拖网渔船的改进有着更现实的意义。
拖网渔船的总体性能不仅会影响船上人员的生活和工作,而且严重影响船舶的安全航行、经济性以及捕鱼能力。
通过对拖网渔船总体与性能的研究,设计出更合理的拖网渔船,既能保障渔民的作业安全,又能达到最大的经济效益,因此拖网渔船的总体性能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
2、主题2.1历史发展与现状中国拖网渔业有较长的发展历史。
早在明代就有了“牵风”等船型的风帆拖网渔船。
19世纪末西欧首先研制了机动拖网渔船,随后世界各地逐步开始制造。
20世纪50年代英国又研制成尾滑道拖网渔船,已成为世界上拖网渔船的主要船型。
1905年由张謇从德国引进了国内第一条机动拖网渔船“福海号”;1912年自行建造了第一艘钢质舷拖渔船。
50年代初,中国在自行设计制造185千瓦拖网渔船的同时,曾将部分风帆渔船加装柴油机后改为机帆拖网渔船。
70年代已开始成批建造尾滑道拖网渔船。
建国五十年来,中国的渔船有了很大的发展,从建国初期仅有几十条破旧的机动渔船,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渔船的规模已十分庞大。
据统计,到1999年底,全国拥有机动渔船47.07万艘(1371.71万千瓦),669.4万总吨,其中生产渔船441972艘(1294.85万千瓦),在生产渔船中,海洋捕捞渔船为271110艘,(1163.54万千瓦),占生产渔船总数的61.34%。
渔船产品设计方案模板范文
![渔船产品设计方案模板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7e4ecb848ad63186bceb19e8b8f67c1cfad6ee9c.png)
渔船产品设计方案模板范文设计方案模板范文一、需求分析在设计渔船产品时,我们需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的需求:1.功能需求:渔船产品的功能需求主要包括捕捞、储存、运输和舒适性等方面;2.结构需求:渔船产品的结构需求主要考虑船体稳定性、方便维修和保养;3.安全需求:渔船产品的安全需求主要包括防滑、防漏水和逃生设施等方面;4.环保需求:渔船产品的环保需求主要包括减少油耗、减少噪音和减少废弃物排放等方面;5.美观需求:渔船产品的美观需求主要考虑外观造型和色彩搭配。
二、设计方案基于以上需求分析,我们设计出如下渔船产品方案:1.船体设计(1)尺寸与结构:根据船体功能需求,设计合理的船长、船宽和吃水深度,确保船体稳定性;(2)材料选择:选择坚固、耐用的材料,以确保船体的强度和使用寿命;(3)船体外观:通过运用流线型造型和舒适的色彩搭配,增加产品的美观程度。
2.装备设计(1)捕捞设备:提供高效率、低能耗的捕捞工具,如渔网和捕鱼机械装置等;(2)储存设备:设计合适大小的冷藏仓和储物空间,以便储存和保存渔获物品;(3)运输设备:提供便捷的货物抓取和装卸设施,以增加装卸效率;(4)舒适设备:提供宽敞舒适的工作区域,并配置符合人体工程学的座椅和娱乐设备,为船员提供良好的工作和休息环境。
3.安全设计(1)防滑设计:在甲板和船舱等区域使用防滑材料,以减少滑倒事故的发生;(2)防漏水设计:合理设计船体密封结构,采用高品质的防水材料,以保证船体的密封性;(3)逃生设施:设置安全疏散通道和紧急逃生设备,确保在危险情况下船员可以迅速安全地离开渔船。
4.环保设计(1)低油耗设计:选用节能高效的发动机和动力系统,减少燃油消耗;(2)低噪音设计:采用降噪材料和隔音设备,减少工作噪音对船员的影响;(3)废物处理设施:配备合适的垃圾分类和处理设备,最大限度地减少废弃物的排放。
三、总结以上设计方案是基于对渔船产品的需求分析而提出的,旨在满足功能、结构、安全、环保和美观等多方面的需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开题报告船舶与海洋工程7.2m宽拖网渔船方案设计一、综述本课题国内外研究动态,说明选题的依据和意义:当前,世界人口每年以8700万人的速度增加,而耕地则从1961年的人均0.442hm降到目前的0. 26 2hm。
“人增地减粮食紧”已成为一个hm。
预计到2050年将下降到0.15 2全球性的严峻问题。
人类已经开始认识到,对海洋和内陆水域的合理开发利用,是拓展人类生存与发展空间的必然趋势。
1995年联合国粮农组织在罗马召开的各国渔业部长级会议和在日本京都召开的“渔业对粮食安全保障的持续贡献国际会议”上,都特别强调了发展渔业对保障世界粮食安全的重要作用。
然而渔船是获取海洋渔业资源最重要的装备之一。
提高渔船的捕鱼能力是提高渔业产量的直接因素之一。
如今21世纪已经来临, 我们迎来的是海洋的世纪, 海洋渔业将得到空前的发展。
渔业在世界食品经济中有着重要的作用,目前全球有4300多万人从事捕捞渔业和水产养殖工作。
1980年以来,世界渔业发展不断向前推进,海洋捕捞量由当时的每年100多万吨上升至目前的近亿吨。
毋庸置疑, 其迅速增长是与海洋渔船的发展紧密相关的, 在此过程中, 拖网渔船功不可没, 因为拖网渔船可常年作业, 一些国家和地区50%以上的海洋捕捞量为拖网渔船获得。
因此对当今要发展远洋渔业的我国来说, 充分认识与研究拖网渔船性能是有益的。
我国是渔业大国,在太平洋区域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1]。
我国拥有的海洋国土面积达到了300多万平方公里,包括内水、领海及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海岸线长达18400公里,沿海每隔二、三百公里就有一个城市,沿海约有6536个岛屿。
如此广博的海域与海洋资源,为发展海洋渔业经济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广东、福建、浙江、山东等省份渔业较发达,是海洋渔船的主要集中地。
甚至在某些地区,渔业已成为当地的支柱性产业,比如舟山市的海洋捕捞产量分别占全国的8.6%、浙江省的38%,渔业产值占全市农业产值的85%,占工农业的总产值三分之一以上。
更重要的是,舟山工业的涉渔比重高达47%,第三产业中很多行业也与渔业紧密相关。
全市直接从事渔业生产的劳动力达10万之多,近百万人口中,直接和间接依赖于渔业为生的约占半数。
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与独一无二的市情,决定了渔业的稳定发展事关经济民生全局。
渔船是渔业产业最重要的装备之一,是捕捞业最基本的生产资料,渔业的发展离不开渔船的推动作用。
毋庸置疑,全球渔业发展之迅速是与海洋渔船的发展密切相关的。
在此过程中,拖网渔船功不可没。
因为我国渔业生产结构以拖网作业尤以底拖网为主, 占捕捞总产量的85%以上,围网作业占12%,定置流网作业等不足3%。
因而在我国相对较大渔船中, 绝大多数为拖网渔船。
拖网渔船是指采用拖曳网具进行捕捞作业的渔船,是世界捕捞渔船中的一种主要船型,适用于海洋捕捞作业,其渔获量约占世界海洋总渔获量的40%,作业范围以大陆架水域为主,世界各大洋均有分布。
由于拖网渔船可常年作业,对于开发海洋渔场、充分利用海洋资源有着极大的帮助,一些国家和地区50%以上的海洋捕捞量为拖网渔船所获得,拖网渔船的应用与发展为世界海洋捕捞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拖网渔船的发展主要经历了以下四个部分[2];1、舷拖网渔船时期:自1882年英国首先把蒸汽机用于舷拖网渔船以来,发现经济性远远超过以往的风帆拖网渔船,于是很快在世界上流行起来。
1905年美国第一艘蒸汽机舷拖网渔船诞生,日本受欧洲兴盛的拖网渔业的影响,于1904年开始建造第一艘木质蒸汽机舷拖网渔船,法国也是拖网渔船建造较早的国家之一,1905年建造的远洋蒸汽机舷拖网渔船穿过大西洋作业于格陵兰水域。
到1930年,长达68.5m,排水量2250t,主机功率为808kw的法国“Heureux”号的诞生,标志着蒸汽机舷拖网渔船达到了鼎盛时期。
随着煤价的上涨以及船舶作业范围的进一步增加,具有体积小、重量轻、效率高、无煤舱等等诸多优势的柴油机很快取代了蒸汽机,在渔船上得到广泛应用[2]。
2、艉滑道渔船时期:1954年,英国建成了世界上第一艘艉滑道拖网渔船“Fairtry”号,它就像蒸汽机出现在渔船上一样成为渔船发展史上的一个转折点。
从五十年代中期开始,大型艉滑道拖网加工渔船发展很快,主要集中在欧洲,这类渔船垂线间长一般在60—80m,主机功率约2200kw左右,船上布置大量加工设备。
在继续大量建造拖网加工船的同时,为适应市场对冻鱼块及冻全鱼的需求,又发展了许多以冷冻为主的艉滑道拖网渔船。
与此同时,在亚洲,日本也着力发展艉拖渔船,在1960到1963年间共建造了1500—2000吨级艉拖渔船三十艘,至1975年,日本1000GT以上捕捞渔船达100多艘,并在布置上有诸多改善以达到更佳的性能。
这一时期的特点是远洋拖网渔船得到了充分的发展[2]。
3、200里专属经济区出现后:联合国第三次海洋法会议从1973年底起至1982年底结束,历时9年,确定了各国有关领海、专属经济区、大陆架等有关法律,使远洋渔业受到了200海里专属经济区的影响。
因此,这一时期的特点是导致世界渔船的组成向两头大的方向发展,即一头为发展与完善小型渔船,以便很好地利用本国200海里内的资源,另一头是发展更大更完善的远洋拖网渔船。
许多国家也都开始重视远洋拖网渔船队的建设,另一个特点是在节能上有所作为,这体现在减少阻力、增大推力及降低油耗等方面有所发展;第三个特点是自动化程度的提高,从而减少了船员人数、节约了成本,最后一个特点是为提高鱼获质量,鱼舱温度有所降低[2]。
4、一些传统渔场捕捞作业受限制情况下的发展特点:八十年代后期到九十年代初期,由于一些传统渔场资源利用趋于饱和,从而这些传统渔场捕捞受到种种限制,如各国纷纷采取禁渔区、禁渔期、限制捕捞量、限制渔船数、限制渔船功率或吨位。
由于远洋拖网渔船船型越来越明显地受到资源情况的约束,面对着苛刻的入渔条件与越来越远移的作业渔场,将使远洋拖网渔船大型化、高度自动化、节能化、具有较高的航速以及良好的加工与保鲜设备,大型化意味着有大的鱼舱与较长的自持力,高度自动化将有利于减少船员,节能化则是为了节省能源开支等等,总之,一切是为了提高经济效益。
深海鱼类资源将是远洋拖网渔船开发的一个目标.许多国家对发展深海渔业相当重视。
深海鱼类的开发利用将对远洋拖网渔船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
拖网渔船队多极化与渔业合作局面将逐渐形成。
由于传统渔场资源利用趋于饱和,发展远洋拖网渔船向新渔场进军势在必行,同时,将打破传统的几个渔业捕捞大国控制世界海洋渔业的局面,如我国远洋拖网渔船队的组建,也就是说远洋拖网渔船队将向多极的方向发展[2]。
众所周知,我国渔船的发展,要以我国渔业和造船业的发展为依托,在当前调整渔业产业结构的大好形势下,加强管理,调整渔船产业结构,迅速提高渔船装备、技术水平,大力发展渔船产业,使有“渔业大国”之称的我国,在21世纪成为真正的世界先进渔船大国[1]。
我国自建国以来,渔船的发展经历了两次巨大的变革,首先是由建国初期的木质风帆船过渡到机动化的木质渔船,之后则是由木质渔船向钢质渔船的飞跃。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渔船在数量和质量上都有了很大的提高,有力地促进了我国渔业经济的快速发展。
进入21世纪,我国的渔船总数和主机功率都大幅提升,就目前而言,海洋捕捞渔船除从事流刺网作业的渔船数最多之外,就数拖网渔船的数量最多,且相对较大。
作为渔业大国,我国在渔船数量上一直占据着不可动摇的第一位置,但与其他渔业大国相比,渔业管理不当、渔业资源利用不足、渔船技术装备的落后都制约着我国向世界一流渔业大国迈进。
当前,我国渔船需从多方面进行改善:一是改变仍然使用木质材料的现状,发展新材料如玻璃钢等;二是增强船舶性能,改善船舶操纵性,解决目前渔船航速小、自动化程度低、安全性能差、燃料消耗大等问题;三是引进新装备、新技术[2]。
在中国传统渔业生产结构中以拖网渔船(尤以底拖网)为主,约占捕捞总产量的的85%以上,因而拖网渔船在海洋渔业中占有很大的比重,分布也是最广泛的,是海洋捕捞生产渔船中的骨干力量。
如何针对拖网渔船的作业特点,通过分析其性能特点并研究其改进的措施,进而指导实际的生产活动,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对于舟山而言,海洋捕捞业是其支柱产业之一,开发海洋被确认为振兴舟山的十大经济增长点和突破点。
造船事业与海洋的开发密切相关,因此,造船科技是否先进将直接影响舟山经济的发展。
拖网渔船的主要消费群体是渔民,为了切实保障渔民的利益,我们要设计出高性能的拖网渔船,只有这样才能维护社会的稳定和我国渔船事业的健康发展。
又因为拖网渔船经常在大风大浪中作业,环境恶劣,这类渔船的倾覆事故发生多次。
如果能够研究出稳性较好,造价低,经济性好的船型,将对渔民的人生安全提供更好的保障,能够提高我国整个渔业的经济效益。
本次设计主要从渔船的经济性与安全性出发来探讨拖网渔船的方案设计问题。
作为目前国内乃至世界渔船产业结构中占据较大比例的船舶种类,拖网渔船的性能就显得尤为重要。
应用母型船改造的方法,通过本次设计,在计算主要性能的过程中,改善船型,提高船舶的性能,使新船满足各方面的要求,使船更适应现代渔业发展的需求。
二、研究的基本内容,拟解决的主要问题:(一)渔船总体部分1、确定渔船的排水量、重量重心计算与主尺度;2、运用母型改造法绘制新船型线图;3、总布置设计与总布置图绘制;(二)渔船性能部分1、型线图绘制;2、静水力计算与静水力曲线绘制与初稳性;3、稳性与浮态计算;4、估算船体阻力与有效功率;5、螺旋桨计算与绘图;三、研究步骤、方法及措施:(一)渔船总体部分1、首先分析任务书和母船资料。
2、仿氏变换确定设计船的主尺度、排水量;3、任务书要求参照母型船资料绘出总布置草图;4、依据总布置图估算各部分重量,计算各装载状态重量重心;5、绘制设计船正式总布置图及编写全船说明书;(二)渔船性能部分1、运用仿氏变换绘制型线图;2、运用梯形法进行静水力计算,并绘制静水力曲线图;3、稳性与浮态计算;4、采用艾亚法进行船体阻力与有效功率估算;5、运用SHIPPOWER软件进行螺旋桨相关计算与绘制;(三)准备外文资料(四)写毕业论文和毕业答辩准备四、参考文献[1]刘捷,段若玲,等.我国渔船发展的现状、问题及其对策[J].现代渔业信息,2001.07,16(7):36-38[2]陈龙,贾复,等.远洋拖网渔船的演变发展过程[J].现代渔业信息,1996.03,11(3):1-3[3]刁有明, 韩凌志, 赵建秋, 谢忠东, 林艾光,钱自行等.近海拖网渔船机舱布置实例[J].大连水产学院学报,2009.05,24增刊:218-219[4]贾复.论拖网渔船的最优化[J].水产学报,1997.12,21增刊:118-120[5]高清廉,周玉光,洪文友,赵柏贤,崔方力,梁毅峰等.拖网渔船螺旋桨设计工况研究[J].青岛海洋大学学报1989.04,19(2):99-100[6]邱成宗.JS807型117总吨拖网渔船设计总结[J].渔业机械仪器,1992.04,19(97):28-30[7]王启友.拖网作业对渔船性能的影响[J].湛江海洋大学学报,2000.12,20 (4):36-37[8]张福祥,葛海祥,等.张网渔船稳性的计算分析[J].海洋渔业,2004.08,26(3):223[9]顾敏童.船舶设计原理[M].第2版.上海: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1:51-88[10]黄德波.船舶工程专业英语[M].第1版.哈尔滨:尔滨工程大学出版社,2001:6-56[11]应业矩.船舶快速性[M].第1版.北京:民交通出版社,2007:47-380[12]盛振邦,陈雪深,杨尚荣等. 船舶静力学[M].第1版.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1991:3-56[13] Sun Lixia.the Characteristics of 36m Trawler[J].Journal Of Fisheries Of China,2003,16(3):56-62.[14] O. Le Pape,J. Vigneau.The influence of vessel size and fishing strategy on the fishingeffort for multispecies fisheries in northwestern France [J]ICES Journal of Marine Science, 2001, 58: 1232–1242.[15] C.Chauvin,G.LeBouar,C.Renault.Integration of the human factor into the design and construction of fishing vessels[J].2008,77(7):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