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科学,培养探究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9年邯郸市骨干教师评选论文题目:走进科学,培养探究能力
姓名:赵海兵
单位:魏县牙里镇胡村店小学
走进科学,培养探究能力
魏县牙里镇胡村店小学赵海兵《新课程标准》指出:“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科学素养的形成是长期的,早期的科学教育对一个人的科学素养的形成具有决定性的作用。为了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求知欲,体验科学活动的过程和方法,使学生了解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乐于与人合作,与环境和谐相处,为后继学习和全面发展打下基础,新课标的基本理念明确了:“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途径。所以,在新课程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向学生提供充分探究的机会,让学生在亲历活动中体验科学的乐趣,在生活中学会科学探究,在探究中提高科学素养。那么,在小学科学课程教学中应如何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呢?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要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首先要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激起学生的探究意识。学生只有具备了自觉的探究意识,才能投入到积极的探究活动中去。在科学教学中,教师应积极让学生把科学知识与生活联系起来,精心创设情境,引领学生探究。
1、引入激趣。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所以,创设教学引入情
境,是激发学生探究兴趣的有效方法。
(1)故事激趣。用讲故事的方法来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引领探究。如在教学《奇妙的护身术》一课时,先让学生
讲一讲小壁虎借尾巴的故事,然后让学生思考:“故事中
小壁虎凭借什么本领逃避敌害的?”由于学生对故事感
兴趣,自然引发“大自然中的形形色色的动物还有哪些
奇妙的护身术本领保护自己、逃避敌害的?”这一问题,
从而使学生产生探究兴趣。
(2)实验引入。用演示实验的方法来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引发探究。在教学《热的传导》一课时,我把一长条薄的
纸缠绕在一根粗铁棒上,然后放在火上烧一会儿,纸没
有被点着。纸是可燃物,缠在铁棒上却不会燃烧。教师
巧妙设计,使学生头脑中产生了许多迫切想知道的问题:
“纸为什么不会被烧着?”“为什么要缠在铁棒
上?”······这样,激发了学生的发现问题的好奇心和
探究兴趣。
在教学中,教师也可采用观察实物、展示图片、比赛等多种活动创设情境,引入新课,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2、教法激趣。要使学生的探究活动长期坚持下去,还需老师的教
学活动多样、新颖,不拘一种形式。可采用现场考察活动(如:带领学生到某建筑工地观看各种机械工作业的情景,农村春耕
或秋收的情景。)、实验活动(如验证植物生长和阳光的关系。)、专题研究(如纸的专题研究。)、情景模拟(如地震发生时的自
我保护性躲避和疏散演习、火灾自救及消防灭火演习、外伤自
救互助演习。)、科学小制作(如在对镜子进行研究时,做一个
潜望镜或万花筒)、讨论辩论、种植饲养(如花生的种植,金鱼
的饲养。)、科学游戏、参观访问、角色扮演(如在学习日食、
月食和月相变化时,由学生扮演太阳、地球、月亮,表演三者
的关系。)等。
二、优化教学,培养探究能力。
科学探究能力的形成依赖于学生的学习和探究活动,必须紧密结合科学知识的学习,通过动手动脑,亲身实践,在感知、体验的基础上内化形成,而不是简单的通过讲授教给学生。
1、精心准备,为学生的探究做好准备。学生要探究,
就要掌握必备的知识。教师在学生探究前要读厚教材、深挖教
材,明白教材的编写意图,明确科学探究目标,充分考虑学生
探究所需的知识、器材、资料。同时教师也要善于训练学生搜
集信息、获取所需信息的能力,为学生探究做好准备。
2、注重探究过程,发展学生的探究能力。新课标强调:
“用丰富多彩的亲历活动充实教学过程,”在教学时,以学生参
与丰富多彩的活动为主要教学形式,选取学生熟悉,能直接引
起他们学习兴趣的、具有典型科学教育意义的材料,引导学生
的科学探究活动,理解科学探究过程。如在教学《我的大树》
时,不应追求学生对大树的知识究竟知道多少,而是让学生通
过活动体会和领悟什么是“观察”,“观察”和“看”有什么不
同,引导学生确定观察内容和充分利用各种感官进行观察,学生如何收集信息,如何汇报交流。学生在活动中,通过看、闻、摸、听等多种方式全身心地感觉和体验,用测量的方式知道大树的粗、细、高、矮等有关信息;用文字、图画、采集标本等方法记录收集到的信息;用形象的语言和动作向大家描述大树。这些活动不仅使学生对自己观察的大树有了直接的认识,对科学探究活动的过程和方法有了一定的了解,也培养了他们的观察能力和科学的兴趣,探究能力也得到了发展。
3、精心指导,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在科学探究活动中,学生会提出许多教师意料不到的问题,教学过程也会出现许多难以预料的情况,这就需要教师能够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教学活动中实际发生的事件,有效推动学生的探究活动,创造性的驾驭课堂。当学生的探究活动面临困难和出现问题时,教师要适时给于适当的帮助、指导,从而使探究在经历了一段努力之后有所结果,体验到有所收获的喜悦和兴奋,激励学生进一步会以更大的热情投入到后续探究活动中。在指导学生探究时,不必拘泥于每次的探究活动都按《新课标》规定的科学探究内容标准那样,必须从头到尾、按部就班的完成一个科学探究的全过程,既可以全程训练,也可以有所侧重,部分进行。不必追求科学家探究的水平,不能像博士生指导研究生时强调和所关注的方面看齐,在科学探究的操作方法和技能上不必要求过高,应当本着着眼于学生“基本科学素养的提高。”由于
受个性思维、能力的限制,探究者对问题的理解常常各异,所以在探究的过程中,教师还要积极鼓励学生合作、交流和各种协调一致的尝试。学会准确的与他人交流,向别人解释自己的想法,还要倾听他人的意见,质疑他人见解,使学生在相互合作、交流、争议中激起彼此的灵感,深化各自的认识。
4、灵活运用多种评价方法,促进学生的探究。为了有效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促进学生的探究能力,教师对学生的评价要充分利用正常的课堂教学活动和课外实践活动,全面反映学生实际的学习和发展状况,采用多元评价方法如教师观察、与学生谈话、活动产品分析(科学课笔记、科学画图、科学诗文、科学实验报告、科学调查报告、手抄报等。)、学生成长记录袋(如科学观察日记、科技小制作、科学报告等。)、作业法等等。
三、开放探究内容,充实探究过程。
小学生探究科学的活动往往不是一节课所能完成的,教师不要把上下课铃声当作教学的起点和终点,不要把学生束缚在教室这个狭小的空间里,引领他们到校园、家庭、社会、大自然中去,教室外才是孩子们学科学用科学的广阔天地。教师要善于挖掘生活中的小事,引导学生注意观察身边的小事,从身边的科学想象开始,将学生熟悉的生活经验作为探究的导火索,让学生在生活小事的引领下步入科学探究活动的轨道。夏天到了,蚊、蝇随处可见,许多同学的身上都被叮出了小红包,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