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物理全册第十三章内能13.2内能学案2新版新人教版
人教版物理九年级第13章第2节《内能》教案
人教版物理九年级第13章第2节《内能》教案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了解内能的概念,能简单描述温度与内能的关系。
2.能区别物体的内能和机械能。
3.知道做功和热传递在改变物体内能上是等效的,知道两者的区别。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演示实验,感知分子动能与势能。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探究,使学生体验探究过程,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点:1.对内能概念的理解。
2.做功和热传递都能改变物体的内能。
教学难点:内能与温度变化的关系。
教学方法:以实验探究为主的综合启发式教学。
教学用具:足球、弹簧、冰块等。
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我们知道做机械运动的物体具有机械能,那么热现象发生过程中,也有相应的能量变化。
另一方面,我们又知道热现象是大量分子做无规律热运动产生的。
那么热运动的能量与大量的无规律运动有什么关系呢?这是今天学习的问题。
(二)新课教学1.分子的动能、温度物体内大量分子不停息地做无规则热运动,对于每个分子来说都有无规则运动的动能。
由于物体内各个分子的速率大小不同,因此,各个分子的动能大小不同。
由于热现象是大量分子无规则运动的结果,所以研究个别分子运动的动能是没有意义的。
而研究大量分子热运动的动能,需要将所有分子热运动动能的平均值求出来,这个平均值叫做分子热运动的平均动能。
学习扩散现象时,我们知道扩散现象与温度有关系,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激烈,扩散也加快。
依照分子动理论,这说明温度升高后分子无规则运动加剧。
用上述分子热运动的平均动能来说明,就是温度升高,分子热运动的平均动能增大。
如果温度降低,说明分子热运动的平均动能减小。
因此从分子动理论观点来看,温度是物体分子热运动的平均动能的标志。
“标志”的含义是指物体温度升高或降低,表示了物体内部大量分子热运动的平均动能增大或减小。
温度不变,就表示了分子热运动的平均动能不变。
其他宏观物理量如时间、质量、物质种类都不是分子热运动平均动能的标志。
但是,温度不是直接等于分子的平均动能。
九年级物理全册 第13章 内能 专题二 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习题课件 (新版)新人教版
1.如图所示是小明和小华同学“探究煤油与水吸热升温快慢”的实 验装置,设计实验方案时,他们确定以下需控制的变量,其中多余的是 (D )
4.某同学在做“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的实验时,小明使用相 同的电加热器给水和煤油加热,得到的实验数据如下表:
(1)实验中,记录加热时间的目的是____比___较__物__体__吸__收___热__量__的__多___少___。
(2)分析第1、2次或第3、4次实验数据,可以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同 种物质升高相同温度时,吸收热量的多少与物质的质___量____有关;分析第 1、3次或第2、4次实验数据,可以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升高相同的温 度时,质__量___相__同__的__不___同__物__质______吸收的热量不同。
A.取相同质量的煤油和水 B.盛放煤油和水的容器相同 C.采用完全相同的加热方式 D.酒精灯里所加的酒精量相同
2.如图甲所示是“探究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的实验装置。实 验方法是:用两个相同的酒精灯分别给质量相同的食用油和水加热,在 吸收热量相同时,通过比较它们温度升高的多少来判断吸热能力的大小。 小雨经过分析思考,将实验装置加以改进,如图乙所示。
(3)如果加热相同的时间,质量相同的水和煤油,__煤__油___温度升高的 多。
(4)该实验采用了控制变量法,下列探究过程中也采用了这一方法的是 __A__。
A.探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 B.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C.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 (5) 小 丽 用 规 格 相 同 的 酒 精 灯 代 替 电 热 器 也 能 完 成 该 实 验 , 则 用 __电__热__器_ 给 水 和 煤 油 加 热 效 果 好 一 些 , 理 由 是 _使__水__和__煤__油___在__相__同__时___间__吸__热__相__等___,__实__验__误___差__更__小__;__操___作__方__便__,___热_。损失少
人教版物理九年级全册13.2《内能》教案
教案:人教版物理九年级全册13.2《内能》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于人教版物理九年级全册第13章第2节《内能》。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有:1. 内能的概念:物体内部所有分子热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
2. 内能的影响因素:物体的温度和质量。
3. 内能与机械能的区别:内能是物体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引起的能量,而机械能是物体整体运动的能量。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内能的概念,理解内能的影响因素。
2. 让学生掌握内能与机械能的区别。
3. 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内能的概念及其影响因素。
难点:内能与机械能的区别。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学具:课本、练习册。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思考一个问题:为什么在寒冷的冬天,我们感觉很冷,而夏天则感觉很热?引导学生从内能的角度去分析这个问题。
2. 知识讲解:(1)介绍内能的概念:物体内部所有分子热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
(2)讲解内能的影响因素:物体的温度和质量。
(3)讲解内能与机械能的区别:内能是物体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引起的能量,而机械能是物体整体运动的能量。
3. 例题讲解:举例说明内能的影响因素,如两个质量相同的水球,一个放在热水里,一个放在冷水中,放在热水里的水球内能较大。
4. 随堂练习:让学生完成课本上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5. 课堂小结: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内能:物体内部所有分子热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
影响因素:物体的温度和质量。
内能与机械能的区别:内能是物体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引起的能量,而机械能是物体整体运动的能量。
七、作业设计作业题目:1. 解释为什么在寒冷的冬天,我们感觉很冷,而夏天则感觉很热?2. 两个质量相同的水球,一个放在热水里,一个放在冷水中,为什么放在热水里的水球内能较大?答案:1. 在寒冷的冬天,我们感觉很冷,是因为外界温度低,人体内能减少,感觉冷;夏天则感觉很热,是因为外界温度高,人体内能增加,感觉热。
年九年级物理全册 13.2 内能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13.2 内能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内能的概念,能简单描述温度和内能的关系。
知道热传递过程中,物体吸收(放出)热量,温度升高(降低),内能改变。
了解热量的概念,热量的单位是焦耳。
知道做功可以使物体内能增加和减少的一些事例。
2、过程与方法通过探究找到改变物体内能的多种方法。
通过演示实验说明做功可以使物体内能增加和减少。
通过学生查找资料,了解地球的“温室效应”。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探究,使学生体验探究的过程,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
通过演示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并使学生通过实验理解做功与内能变化的关系。
鼓励学生自己查找资料,培养学生自学的能力。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探究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方法。
难点:内能与温度有关。
导学过程:(一)、复习复习机械能的知识。
通过事例说明物体怎样才能具有动能、重力势能、弹性势能。
要特别强调由于地球和地面上的物体相互吸引,才使地面上的物体具有重力势能。
(二)、情景导入装着开水的热水瓶有时会把瓶盖弹出来,推动瓶盖的能量来自哪里?激发学生学习新课的兴趣,引入新课——内能。
自主预习案阅读教材,完成下列任务。
1、装着开水的暖水瓶有时会把瓶盖弹起来,推动瓶盖的能量来自于。
2、分子动能: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在不停地做,像所有运动的物体具有能一样,物体内运动着的分子也具有,称为分子动能。
3、分子势能: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和,这种作用力好似分子间连着一个看不见的弹簧一样,在弹簧被压缩或被拉伸时,弹簧具有。
当分子间距离发生变化时,分子间的“无形弹簧”被压缩或被拉伸,具有的势能叫。
4、物体内部所有分子热运动的和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
5、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具有。
内能的单位是。
内能也不同于机械能。
物体的动能跟物体的有关,物体的重力势能跟物体被举起的有关。
一个钢球是否运动,是否被举高,这只能影响钢球的机械能,并不是能改变钢球内的动能和势能。
那么物体的内能跟什么有关呢?合作探究案1、内能与温度的关系演示实验:取三只烧杯,分别倒入冷水、温水和热水,然后分别向三只杯内缓慢地滴入几滴红墨水,观察比较三只杯内墨水扩散的快慢。
九年级物理全册 13 内能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新版)新人教版初中九年级全册物理教案
时间
安排
1课时
课后
小结
备注
教 案 内 容
教学方法
实验法 演示法 课前预习(指导学生课前自主设计实验方案,寻找身边的物品、廉价的材料制作实验器材)
实验器材
演示实验器材:压缩引火仪、烧瓶、打气筒
学生实验器材:铁丝、砂纸等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
学
过
程
教
学
过
程
教
学
一、创设情景 引入新课
演示 气体对外做功
对实验现象分析
结论:(2)物体对外做功,内能减少
做功改变物体内能的实质是内能与机械能的相互转化
热传递和做功这两种方法都能改变物体的内能,是等效的
四.知识小结
引导学生回顾本堂课学习的方法、以及获得的知识
一.内能
引导学生讨论
学生讨论
学生讨论
二、内能与温度的关系
学生讨论
三、物体内能的改变
作业布置
课时训练内能)
讨论得出:内能不同于机械能,是另一种形式的能。
二.内能与温度的关系
提出问题:物体的内能和它的温度有关吗?有什么关系?为什么?
讨论得出:一个物体的温度越高,它的内能越大。
三、物体内能的改变
提出问题:物体温度的变化告诉我们物体内能改变了,改变物体内能有哪些方法呢?
分类得出:热传递和做功两种方法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
1. 热传递改变内能
PPT总结热传递现象中的有关知识。
热量:在热传递过程中,传递内能的多少叫做热量。热量的单位也是焦耳(J),热量是一个过程量, 不能说具有(或含有)热量。
提出问题;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会发生什么变化呢?
九年级物理全册 第十三章 第二节 内能的教学设计 (新版)新人教版-(新版)新人教版初中九年级全册物
热传递从高温的鸡蛋向水传递。
学生讨论,举例。
冬天利用热水袋取暖、发烧时用冷毛巾给头部降温、夏天把食物放入冰箱冷藏等。
学生讨论,进行交流。
物体内能增加,温度不一定升高。如晶体在熔化时,温度不变,内能是增加的;液态晶体在凝固时,温度不变,但要放热,内能减少。
内能
展示具有动能的物体的图片和视频。
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量是动能。分子具有动能吗?
展示具有势能的物体的图片和视频。
弹簧由于发生弹性形变具有弹力,还具有弹性势能。分子间有分子势能吗?
我们把动能和势能统称为机械能,构成物体的所有分子,其热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之和叫做物体的内能。
内能和机械能是同种能量吗?你能说出它们的异同点吗?
媒体选择:多媒体课件、空气压缩引火仪、烧瓶、打气筒、自行车车胎、橡皮管、玻璃管、水、暖水瓶。
教学环节
教 学 过 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创设情景
引入新课
新课内容
新课内容
新课内容
课堂总结
作业布置
播放视频:神舟九号火箭载着国人的梦想飞向太空。
设疑;神舟九号发射时,为什么要携带大量的燃料?火箭利用哪种能量做升空的动力呢?
小结:内能是与机械能不同的一种能量。物体可以没有机械能,但一定有内能。因为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所以一切物体都具有内能。
内能的大小
猜想:内能大小可能与哪些因素有关?请说说你的猜想依据。
小结:
1.内能的大小与物体的温度有关。同一物体温度升高,内能增大;温度降低,内能减小。
2.内能还与物体的质量、状态等有关。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2【核心素养】人教版九年级全册 第十三章 第2节《内能》教案
三、课堂小结
同学们,我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不仅收获了不少知识,更重要的是学会了两种研究问题的方法——“类比法”和“转换法”.我们通过把内能与机械能进行类比,大家知道了内能是分子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而且还知道了影响内能的因素.我们通过转换法,知道了内能改变的两种方法:做功和热传递.更重要的是明白了内能与我们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我们在不知不觉地利用它.大家深深体会到,物理是一门有趣有用的科学.只要大家平时多关注生活、留心观察身边的现象,勤于思考,就会轻松地学好物理.好,谢谢大家!
教师鼓励学生的回答,并进行总结.
(1)内能与温度有关,同一物体,温度越高,内能越大,温度越低,内能越少.
(2)内能还与物体的体积(或质量、状态)有关,同种物质,温度相同时,体积(质量)越大,内能越大.
例题2(多媒体展示)关于物体的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的质量越大,内能越小
B.物体举得越高,内能越大
教师可先复习动能和势能的相关知识,指出运动的物体因运动而具有动能,高处的物体因被举高且受重力而具有重力势能,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因有弹力而具有弹性势能.教师引导学生类比分析.
师我们知道宏观物体运动时具有动能,那么微观物体分子具有什么能呢?
生: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一切运动的物体都具有动能,那么分子也具有动能.
师对物体做功,会使物体的内能增大,那反之,如果物体对外做功,内能有何变化?好,请同学们看下面的实验.(师演示:教材P9页《演示》中的实验2.)
提示:用饮料瓶代替大口玻璃瓶进行实验(更安全,现象更明显).
学生观察后,教师提问:观察到的现象有哪些?瓶盖跳起说明了什么?出现水雾是什么现象?说明了什么?水雾起了什么作用?
生2:分子总是在永不停息地运动,因此,内能应该每时每刻,不论何种状态都具有;但物体的机械能不是每时每刻都有.
九年级物理内能教案
九年级物理内能教案【篇一:新人教版初中物理13.2《内能》教学设计】13.2 《内能》教学设计12345【篇二:新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十三章第二节内能教案】内能教案教学目标知道什么是内能,物体温度改变时内能也要随之改变;知道物体内能改变的途径:做功、热传递;知道做功和热传递在改变物体内能上是等效的教学重点:内能以及物体内能改变的因素教学难点:物体内能改变的因素教学方法:讲授法教学过程新课引入:1、装着开水的温水瓶有时候会把瓶盖弹起,推动瓶盖的能量来自哪里?2、将半杯热水倒进半杯冷水后变成了一杯温水,是因为热水失去了一种能量,冷水得到了一种能量,从物体是由分子组成的观点来看,这究竟是一种什么形式的能量呢?二、内能观察对比:运动着的篮球具有动能运动的分子咯?结论:运动着的分子也动能吸引的分子也有势能吗?结论:互相吸引的分子也具有势能被压缩的弹簧的各部分互相排斥而具有势能互相排斥的分子之间有没有势能呢?结论:互相排斥的分子也具有势能。
内能的定义:物体内部所有分子热运动的动能与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对内能的理解:1、每个分子具有的动能和势能不是物体的内能。
2、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具有内能。
三、物体内能的改变a.内能跟温度的关系b.改变内能的两种方式:思考:内能的大小跟什么因素有关呢? 结论:内能的大小跟物体的温度有关思考:改变物体的温度有哪些方法呢?1.热传递(吸热或放热)2.做功.(摩擦生热、压缩气体做功等)1.热传递改变内能.a.物体吸热b.物体放热温度升高温度降低内能增加内能减少讨论:热传递改变内能的实质是什么?转移到高温物体内能发生转移高温部分低温物体低温部分 (不同物体之间) (同一物体之间)思考:内能改变多少可以用什么来量度呢?内能改变多少可用传递的热量的多少来量度.想一想:生活中哪些地方是利用热传递(三种方式)来改变内能的.晒太阳烧水水变热放在热烫中的金属勺子变热了2.做功改变内能搓手时手变热了滑下时摩擦发烫了钻木取火a.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增加b.物体的内能减小思考:做功改变内能的实质是什么?内能和机械能之间相互转化能的转化关系对物体做功机械能转化为内能物体对外做功内能转化为机械能四、总结1.内能的定义:物体内部所有分子热运动的动能与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2.改变内能的方法a.热传递.b.做功3.内能改变多少的量度a.传递的热量来量度b.做功做功的多少来量度4.热传递和做功改变物体的内能是等效的.五、课堂练习:1..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有热传递和做功2.物体内部所有分子作无规则运动的动能和分子相互作用的势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物体温度升高所有分子的动能总和必定增加,因而这个物体的内能增加.3.冬天,用嘴对手呵气,手会暖和,这是用热传递的方法增加了手的内能,而它的实质是内能在物体之间转移 .两手摩擦也能使手暖和,这是用做功的方法增加手的内能,在这过程中, 机械能转化为内能.4.用打气筒打气时,过一会筒壁会热起来,这是为什么?v【篇三:北师大版九年级物理《内能》教案1】第二节内能课型:新授课学习目标:(1)知识与目标1、初步了解分子动理论的基本观点,能用分子相互作用力的知识解释一些简单的现象。
九年级物理全册第十三章内能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第十三章内能1.通过观看和实验,初步了解分子动理论的大体观点,并能用其说明某些现象。
2.了解内能的概念,能简单描述温度与内能的关系。
3.了解热量的概念。
4.通过实验,了解比热容的概念,尝试用比热容说明简单的自然现象。
本章在学习机械能的基础上进一步对另一种要紧形式的能量——内能重点研究。
依据教材的编写安排能够把本章内容分成两部份:内能的本质、内能的改变。
其中要紧内容包括:通过宏观的扩散实验验证物质微观结构从而给出内能的概念;通过实验探讨找到改变内能的两种方式;从研究内能的改变进程中了解物质的吸热特性——比热容的不同,并能利用其进行热量计算。
本章的教学重点是内能的改变方式、内能与温度的关系、用比热容说明简单的现象等。
用分子动理论的观点和比热容的知识说明有关物理现象是教学的难点。
学生前面已经学习了物质的微观结构和固体、液体和气体的分子状态,为学习分子的热运动奠定了基础;学习了机械能及其转化,为研究内能提供了比较系统的科学的研究方式。
比热容的相关知识与学生生活比较切近,让学生有了学习的爱好。
由于本章知识的综合性比较强,给学生的学习会带来必然的困难,尤其是比热容、热量的综合计算,更是学生学习的难点。
1.用分子动理论说明某些现象时,引导学生牢牢抓住转换法,将微观问题转换为宏观的外在表现来研究,是突出这一重点的关键。
2.尝试用比热容说明某些自然现象时,加深学生对照热容的明白得,应该在探讨比热容的物理意义的基础上,充分利用类比法将“比热容”与“密度”进行类比,让学生明白得和体会比热容与密度一样,都是物质本身的一种特性。
第1节分子热运动本节要紧讲述分子热运动和分子之间存在的彼此作使劲。
分子热运动和彼此作使劲是物体具有内能的基础,学好本节知识便于学生正确明白得内能的概念。
本节课主若是分子动理论的第二个和第三个观点,分子热运动和分子之间存在着彼此作使劲,这两部份内容是下一节学习物体内能的基础。
这一节课要紧以实验探讨为主,引导学生观看扩散现象去间接感知分子的热运动。
新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十三章第二节内能教案
内能教案教学目标知道什么是内能,物体温度改变时内能也要随之改变;知道物体内能改变的途径:做功、热传递;知道做功和热传递在改变物体内能上是等效的教学重点:内能以及物体内能改变的因素教学难点:物体内能改变的因素教学方法:讲授法教学过程新课引入:1、装着开水的温水瓶有时候会把瓶盖弹起,推动瓶盖的能量来自哪里?2、将半杯热水倒进半杯冷水后变成了一杯温水,是因为热水失去了一种能量,冷水得到了一种能量,从物体是由分子组成的观点来看,这究竟是一种什么形式的能量呢?二、内能观察对比:运动着的篮球具有动能运动的分子咯?结论:运动着的分子也动能石块和地球互相吸引具有势能互相吸引的分子也有势能吗?结论:互相吸引的分子也具有势能被压缩的弹簧的各部分互相排斥而具有势能互相排斥的分子之间有没有势能呢?结论:互相排斥的分子也具有势能。
内能的定义:物体内部所有分子热运动的动能与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对内能的理解:1、每个分子具有的动能和势能不是物体的内能。
2、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具有内能。
三、物体内能的改变A.内能跟温度的关系B.改变内能的两种方式:思考:内能的大小跟什么因素有关呢? 结论:内能的大小跟物体的温度有关思考:改变物体的温度有哪些方法呢?1.热传递(吸热或放热)2.做功.(摩擦生热、压缩气体做功等)2.做功改变内能搓手时手变热了 滑下时摩擦发烫了 钻木取火A.对物体做功 物体的内能增加B.物体对外做功 物体的内能减小思考:做功改变内能的实质是什么? 内能和机械能之间相互转化能的转化关系对物体做功 机械能转化为内能物体对外做功 内能转化为机械能四、总结1.内能的定义:物体内部所有分子热运动的动能与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2.改变内能的方法A.热传递.B.做功3.内能改变多少的量度A.热传递 传递的热量来量度B.做功 做功的多少来量度4.热传递和做功改变物体的内能是等效的.五、课堂练习:1..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有 热传递 和 做功2.物体内部 所有分子作无规则运动的动能 和分子相互作用的势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物体温度升高所有分子的动能总和 必定增加,因而这个物体的内能 增加 .3.冬天,用嘴对手呵气,手会暖和,这是用 热传递 的方法增加了手的内能,而它的实质是内能在物体之间转移 .两手摩擦也能使手暖和,这是用做功的方法增加手的内能,在这过程中, 机械能转化为内能.4.用打气筒打气时,过一会筒壁会热起来,这是为什么?v1.热传递改变内能.A.物体吸热内能增加 B.物体放热 温度升高 温度降低 内能减少讨论:热传递改变内能的实质是什么?内能发生转移高温物体低温物体 转移到(不同物体之间) 高温部分 低温部分 (同一物体之间)内能改变多少可用传递的热量的多少来量度.想一想:生活中哪些地方是利用热传递(三种方式)来改变内能的.思考:内能改变多少可以用什么来量度呢?晒太阳 烧水水变热 放在热烫中的金属勺子变热了。
九年级物理全册第13章+内能+第2节+内能教案+新人教版(精编文档).doc
【最新整理,下载后即可编辑】《内能》教学过程设计一、引入新课◆温故知新:带领学生回忆曾经学过的两种宏观物体的能量——动能和势能。
◆探究活动1:请尝试触摸一下实验桌上的这些物体,说说感受?装有热水的热水袋铁块冰块学生代表回答问题进行实验承接以前的教学内容,让学生学习知识具有连贯性。
亲身体验,激发兴趣。
二、探究新知一、内能1.定义:构成物质的所有分子,其热运动的动能与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
2.单位:焦耳;简称:焦;符号:J3.一切物体,不论温度高低,都具有内能。
物体温度升高,内能增加。
◆探究活动2:尝试用不同方法点燃实验桌上的火柴,然后组间交流。
点燃火柴的方法:(1)利用打火机引燃;(2)利用火柴盒外壁摩擦使之燃烧。
二、物体内能的改变1.热传递:有温差的物体彼此接触时,高温物体降温,低温物体升温的实验、观察、交流拓展思维,创设情境。
现象。
在热传递过程中传递能量的多少叫做热量。
热传递的条件:有温差。
◆探究活动3:请同学们用手指按住实验桌上的温度计的液泡,观察温度计示数的变化,该现象说明了什么?人的手指温度高于室温,在人的手指和温度计液泡之间发生了热传递,热传递改变了温度计的内能。
进一步说明,热传递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
◆探究活动4:请同学们观察老师的操作,思考该实验现象的成因并尝试进行解释。
思考、实验、总结思考、动手实验,加深印象。
课程重点,教师多配以讲外界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增加。
◆探究活动5:请同学们利用实验桌上提供的矿泉水瓶、圆底烧瓶和气筒,开展实验进行观察,记录瓶盖弹出后瓶口的现象。
物体对外界做功,物体的内能减少。
2.做功对物体内能的影响:(1)外界对物体做功,物体内能增加;(2)物体对外界做功,物体内能减少。
3.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方式:做功和热传递,它们改变内能的效果是相同的。
◆组间小游戏:请背对蜡烛的同学猜一猜,很烫的铜丝是蜡烛烤热的还是实验、总结小组解、分析。
课程重点,教师多配以讲解。
九年级物理全册 13.2 内能教学设计 (新版)新人教版
内能教学设计【背景和教学任务】本节教材是人教版九年级的第十六章第二节,教学内容包括内能的概念,影响内能的大小的因素,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
作为学习主体的九年级学生,他们对事物的认识处于由感性向理性发展阶段,感性认识仍占主要地位,在理性认识中还存在一定困难。
为此,本课应注意适应学生好奇心、好动、好强的心理特点,以感性知识为依托,通过理性分析和判断,获取新知识,发展抽象思维能力。
通过教学,让学生了解内能的概念,能简单描述温度和内能的关系。
知道热传递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知道热传递过程中,所传递内能的多少叫做热量,热量的单位是焦耳。
知道做功可以使物体内能增加或减少的一些事例。
培养学生的动手实验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同时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快乐。
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发展和提高。
【教学设计理念】以我国在航空、航天、航海领域取得的瞩目成就为感性认识基础,利用类比、分析、总结的方法知道什么是内能,能简单的描述内能与温度的关系。
知道用做功和热传递的方法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使学生在头脑中形成清晰的表象,既完成了本节重难点教学,又锻炼和培养了科学的探究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从实验中发现、分析、解决问题,从而建构完整的知识系统,以便日后应用于日常生活和社会实践中,体现新的教学理念。
【教学设计思路】本节课的教学属于物理基本概念及通过探究实验和小组讨论得出基本规律和方法的教学。
本节先通过“想想议议”引导学生思考推动瓶盖的能量是什么,引出内能、在通过对课本图16.2-1、16.2-2的分析,让学生联想分子具有动能,也具有势能,在初步建立分子的动能和势能的基础上,再定义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能的总和,叫做物体内能,在这里注意提醒学生内能和机械能的区别,内能是大量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动能和势能的总和,这种无规则运动是分子在物体内部的运动,跟物体是否运动无关,而机械能与整个物体的机械运动有关。
然后,通过“想想议议”和“探究”活动,了解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有两种:一是热传递;二是做功。
2020年人教版物理九年级全册精品学案 第13章第2节《内能》 (含答案)
第2节内能学习目标:①了解内能的概念,简单描述温度和内能的关系。
②加强对内能、温度、热量概念的理解。
③知道改变物体的内能的方法。
④知道热量的概念和单位。
学习重点:内能的概念,改变内能的两种方式。
学习难点:对分子势能和分子动能的理解。
学习过程:自学指导一:内能1、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________,运动的分子具有___能,物体的温度越高,分子运动的越___,它们的动能越___。
2、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力,所以分子间还具有____能。
3、物质内部____分子热运动的____能与分子____能的总和,叫作物体的____能。
内能的单位是____。
4、铁水具有____,冰块也具有____,一切物体,不论____都具有内能。
5、机械能与整个物体的______有关,内能与物体内部分子的____和分子间的____有关,内能与机械能是不同一种形式的能。
自学指导二:内能的改变1、冬天在室外用双手互相摩擦或者用嘴对着手呵气均可使手发热,前者是通过____的方式增加了手的内能;后者是通过____的方式增加了手的内能。
2、使____不同的物体相互接触,____物体温度升高,____物体温度降低,这个过程叫作热传递。
物体间存在____是发生热传递的条件,热传递一直进行到物体的温度____为止。
3、热传递现象的实质是:____从高温的物体传到了低温的物体或从同一物体的高温部分传向低温的部分。
即是____的转移。
4、空气被压缩时,内能____,空气推动塞子时,内能____,因此,____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____,物体对外做功,其内能____。
做功改变内能的实质是____________。
5、如图所示,在一个配有活塞的厚玻璃筒里放入一小团蘸了乙醚的棉花,把活塞迅速压下,可使棉花____,这是因为________,使______的内能增加,温度升高,达到棉花的_______,使棉花燃烧。
若将活塞缓慢压下去,____(选填“能”或“不能”)看到此现象。
九年级物理全册 13 内能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内能班级九年级执教人单元第十三章课题内能教材分析本章作为本书的第一章,在八年级对运动研究的基础上,开始热学相关知识的学习,从宏观的物体运动进入微观的分子热运动,从宏观的机械能拓展到内能,在八年级上册宏观热现象的基础上介绍其深层次的微观机制。
本章第1节介绍了分子动理论,并用物质微观结构的知识来解释宏观热现象,为从分子结构观点理解物体内能的本质打下基础。
第2节从分子热运动角度帮助学生理解内能概念,在此基础上讨论内能的变化,进而引出热量概念。
第3节从物质吸、放热过程中热量的变化,得倒比热容的概念,并通过比热容具体计算热量的多少。
学情分析1、学生已经学习物理一年多了,对物理这门学科有一定的认识。
2、前边学习的都是宏观物体的学习,但从这章开始进入微观学习,学生理解起来难度较大。
3、各个学生的基础不同,因此要顾及所有,但要突出层次。
教学目标1、知道常见的物质是由分子、原子构成的。
2、通过自然现界和生活中的一些简单热现象,了解分子热运动的一些特点。
知道分子动理论的基本观点。
3、了解内能和热量。
4、通过实验,了解比热熔,尝试用比热熔说明简单的自然现象。
教学措施一、通过宏观现象推理微观机制,从而认识分子动理论1、了解物质的结构2、通过扩散现象感知分子热运动。
3、认识分子间作用力。
二、逐步深入,认识内能三、密切结合日常生活,让学生在实验中认识比热容教学反思本章学习,大部分学生将基础知识基本都能掌握,但少数学生掌握的不太理想。
可能对学情分析不够,今后对学情分析上要下功夫。
教学中衔接过于生硬,学生度参与不太良好,今后要在这方面下功夫。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十三章13·2 内能 教案
小循环2:影响内能因素、与机械能区别
(1)回顾实验
分子运动与温度的关系
(2)举例认识内能与机械能的区别
(3)一切物体都具有内能(任何情况下都具有)
问题3:联系生活,加深认识
课堂
教学
子
系统
分:小循环多反馈模式
小循环3:列举事例说明热传递的现象
列举事例说明热传递的现象。并引导学生概括热传递共同特点:
问题4:小组合作讨论、交流。
问题5:反馈一
小循环4:探究改变内能的方法--做功
设计探究对物体做功、物体对外做功方案,小组合作进行探究,整理数据,分析得出结论,相互交流。
小结:外界对物体做功,物体内能增加;物体对外做功,物体内能减小
做功改变物体内能实质是其他形式的能与内能之间的相互转化
问题6:小组合作设计探究过程,并注意可能出现的问题。
过程与方法:1.过程:经历探究改变内能方法的过程。
2.方法:让学生学会运用类比法去解决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动手实验,让学生自己真正参与探究中,小组合作,成为探
究的主人。
2.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周密严谨的科学思维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难点:
重点:内能、热量概念的建立,改变内能的方法。
难点:内能概念的建立。
教(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白板、铁丝、棉花、火柴等。
教学过程
自我修改
教学子系统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五环节
教学过程
微小
问题串
课前
准备
子
系统
整
学生根据任务单得知自学目标如下:分子动理论的内容,扩散表明什么?
问题1:根据任务单确立目标
13.2+内能-+2024-2025学年人教版初中物理九年级全一册
影响因素
物体的温度、质量、状态
物体的质量、速度、高度或弹性形变的程度
研究对象
微观世界的大量分子
宏观世界的所有物体
存在条件
永远存在
物体在运动时、被举高时、发生弹性形变时具有
联系
1.具有机械能的物体,同时一定具有内能,但是具有内能的物体不一定具有机械能。2.物体的内能和机械能可以互转化。
内能和机械能的区别与联系
九年级全册第十三章第2节
内
能
13.2
行驶的汽车具有动能
运动的分子具有分子动能
弹簧形变时产生相互作用力具有势能
分子之间有相互作用力具有分子势能
类比法研究分子动能和分子势能
分子动能
定义:分子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
物体温度越高,分子热运动越剧烈,分子动能越大。
分子势能
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力而具有的能。
内能
难点:温度、内能、热量三者之间的关系
1.如图所示的实例中,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 A )
A
2、关于热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热水比冷水含有的热量多B.一大桶水比一小桶水含有的热量多C.一个物体内能越多,它具有的热量就越多D.热量等于热传递过程中物体内能的改变量
3、下列关于温度、内能、热量和做功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吸热,温度一定升高 B.一个物体的温度升高,一定是外界对物体做功C.某一铁块,温度降低,内能一定减小D.温度高的物体把温度传给温度低的物体
概念:构成物体的所有分子,其热运动的动能与分子势能的总和。
一切物体都有内能。内能具有不可测量性。内能单位是焦耳(J)。
影响物体内能大小的因素:温度、质量、状态等。
内能和机械能有什么区别?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册第十三章第二节内能教学设计
二、内能教学目标1.了解内能的概念,知道内能与体积、温度的关系。
2.知道热传递过程中,物体吸收(或放出)热量,使物体温度升高(或降低),内能改变。
3.知道在热传递过程中,传递内能的多少叫做热量,热量的单位是焦耳。
4.知道做功可以使物体内能增加或减少的一些实例。
教学重难点1.内能概念,改变内能的两种方式:做功和热传递。
2.对分子势能和内能的理解。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方案一:演示实验:如图做实验,可得到现象:水沸腾后塞子飞出去,试管口出现白气。
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推动塞子的能量来自哪里?为什么试管口会出现白气?想知道原因吗?那就让我们来学习另外一种能——内能。
方案二:玩具回力汽车运动,其动能是从弹性势能转化而来的,而真正的汽车开动时它的动能从何而来?原来真正的汽车开动时它的能量来源于燃料燃烧释放的内能。
那么,什么是内能?从而引入新课。
推进新课一、内能1.内能:教师出示挂图:展示运动员头顶足球图片和分子运动图片(如图所示)。
观察并思考:飞来的足球具有什么能?如果足球缩小到分子大小,它是否还具有动能和势能呢?讨论得出:对于每个分子来说,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热运动,所以有动能;物体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快,动能也越大。
演示并分析:两乒乓球与弹簧模拟两分子作用力。
弹簧形变时具有势能,两分子间存在着相互作用力,因此分子间具有由它们的相对位置决定的势能,这就是分子势能。
类比机械能定义,得出内能的定义及单位。
内能:物体中所有分子热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
内能的单位是焦耳(J)。
2.温度与内能的关系出示挂图:冰山和铁水图片(如图所示)。
提出问题:铁水有内能同学们容易得出,那冰山有内能吗?物体的内能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呢?(1)引导学生利用类比法理解(2)影响物体内能大小的因素引导学生类比影响机械能的因素讨论得出:一切物体,都具有内能。
一个确定的物体,分子总数是固定的,其内能大小由温度和体积决定;如果物体不确定,那么其内能大小由质量、温度、体积、种类来决定。
九年级物理全册《第十三章 内能》教学设计 (新版)新人教版-(新版)新人教版初中九年级全册物理教案
内能知识目标知道内能的两个作用.能力目标能列举生产和生活中应用内能的实例.情感目标感受到内能的利用和科技发展的联系.教学建议教材分析教材提出问题入手,引入了内能是怎样使用的,并指出了利用内能来加热,列举实例说明了很多利用内能的例子,又重点分析了利用内能取暖的发展过程,并联系环境保护等分析了这个发展过程.教材直接谈到利用内能还可以做功,用实验证明了内能能够做功,并分析了这个实验,能表现出热机中能量转化的基本过程,又阐明了利用这个实验的原理可以制造出热机,并说明了热机的发明及其改进对现代工业的影响.教法建议本节教学要联系大量的科技资料,“利用内能来加热”比较直观,可以让学生从提供的资料中分析,并从某个方面上叙述内能利用的发展情况,例如分析课本上提到的“用内能来取暖”的发展情况.本内容的教学要注意紧密结合实际情况,学习生产生活中有益的利用内能的方法,对于不合理的利用要能提出建议.“利用内能来做功”要注意实验教学,从实验中观察现象,分析产生现象的原因,并联系实际思考实验的作用和意义,教师可以提供大量的资料,学生从中分析和学习如何利用内能做功的,并从材料中体验到科技的发展.--方案【课题】内能的利用【重难点】内能的两个应用:利用内能来加热和利用内能来做功.从实验中分析能量的转化和联系实际的应用.【教学过程设计】一.课程引入方法1、联系上一节的内容,知道了人类利用燃料燃烧获得大量的内能,那么人们是如何利用这些内能的呢?可以提供资料,学生阅读,知道内能的一个重要的应用是用来加热.方法2、对于基础较好的班级,可以让学生分析社区生活中哪些方面利用了内能,这说明内能的一个重要应用是用来加热.二.利用内能来加热方法1、教师提供关于取暖的资料,学生分析取暖的发展过程,说明从火炉取暖到锅炉集体供暖再到热电站供暖的优点:提高了燃料的利用率和改善了环境卫生.方法2、对于基础较好的班级,可以让学生做调查和利用信息学习,教师提出课题,学生自行设计方案,并再此基础上设计实施方案,做评估和实验,得出一些结论.教师可提供的方案可以是:调查社区供暖;查阅世界上先进的供暖方法.三.利用内能来做功方法1、实验教学,做好水蒸气推开活塞的实验,学生从实验中学习如下问题:观察实验的现象;分析活塞退出的原因;思考实验过程中能量的转化;实验说明了什么;从实验中能受到什么启示.在此基础上介绍利用内能做功制造了热机,说明工业化社会的出现有赖于热机的发明和改进.方法2、对于基础较好的班级,用上面的方法1进行实验,然后可以提供资料或学生查找资料,从利用内能来做功开始,到应用,到科技的发展,使学生体会科学技术的发展历程.【板书设计】第二节内能的利用一.利用内能来加热本质:能量(内能)的转移.二.利用内能来做功1.实验:水蒸气推开活塞.2.热机:利用内能做功的机器.3.能量转化:内能转化为机械能.4.热机的应用.。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物理第十三章《内能》第二节《内能》教案
第2节内能【教学目标】1.了解内能的概念,能简单描述内能和温度的关系。
2.知道做功和热传递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
3.知道热传递过程中,所传递内能的多少叫作热量,热量的单位是焦耳。
4.知道做功可以使物体内能增加或减少的一些事例。
【教学重难点】1.重点:知道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方法及这两种方法在生活中的应用。
2.难点:对内能概念的理解。
【课前准备】教师:烧杯、酒精灯、火柴、压缩空气引火器、硝化棉、烧瓶、打气筒、导管、橡皮塞。
学生:铁丝。
【教学过程】【情境引入】播放“天舟一号”货运飞船发射的视频,“天舟一号”发射成功后与在轨运行的“天宫二号”先后进行自动交会对接、自主快速交会对接等3次交会对接。
在“天舟一号”发射过程中依靠什么能量做动力呢?【互动新授】内能1.定义:播放运动员踢足球的视频,复习动能和势能的概念,请同学们说出抛到空中运动的球,其具有的能量:离开地面,具有重力势能;在空中飞行,具有动能。
将分子运动与其进行类比,球内分子做无规则运动,具有分子动能,而且分子间有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因此具有势能,从而总结得出内能的定义:构成物体的所有分子,其热运动的动能与分子势能的总和,叫作物体的内能。
教师补充:内能的单位和功的单位一样,都是焦耳(J),且各种形式的能量的单位都是焦耳。
指导学生自主学习课本内容,提出问题:(1)哪些物体具有内能,为什么?(2)物体的内能和什么因素有关?(3)内能和机械能有什么区别?教师利用课件展示:炽热的铁水、冰冷的冰块。
学生分组实验:取两只烧杯,分别倒入冰水和热水,然后分别把手放入其中进行感受,教师提出问题:能不能说温度高的物体具有内能,温度低的物体不具有内能呢?学生讨论,教师必要时提示可以从内能的定义和分子的状态进行思考。
通过交流讨论,总结得出:一切物体,不论温度高低,都具有内能,温度高的物体内能大,因为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
教师接着提出问题:一杯热水和一桶凉水,哪个内能大?为什么?学生讨论:无法比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题课时本学期第2 课时
日期本单元第2 课时
课型复习主备人复备人审核人
13.2 内能
学生活动设计
意图
复备标
注
感知目标学
习
目
标
知识目标
1.了解内能的概念,简单描述温度和内能的关系。
2.知道热传递过程中,物体吸收(或放出)热量,使物体温度升高(或降低),内
能改变。
3.知道在热传递过程中,传递内能的多少叫做热量,热量的单位是焦耳。
4.知道做功可以使物体内能改变的一些事例。
能力目标
1.通过探究找到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方法。
2.通过实验说明做功与物体内能改变的关系。
3.通过实验和查找资料,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
1.学生通过实验体验探究的过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科学的求知欲望,使学
生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并使学生通过实验理解做功与物体内能变化的关系。
重
点
难
点
重点:内能以及内能改变与温度改变的关系
难点:内能与温度变化的关系,热量与内能的关系,热传递
三年以来,内能是中考考查的重点内容之一.主要的考点有:内能的概念、内能的性质及内能改变的途径.主要题型有选择题与填空题.
器材压燃演示器、铁丝(多根)、酒精灯(多只)、烧瓶、皮塞、气筒、多媒体设备。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复备标注
启动课堂课前
感悟
复习旧知:
1.什么叫动能?影响动能大小的因素有哪些?
2.什么叫重力势能,影响重力势能大小的因素有哪
些?
3、什么是机械能?
学生回忆复习旧知
创造
情境
引入新课:展示火箭和导弹图片,内能转化为
机械能,引入课题。
学生思考;激发
学习兴趣,陶冶
探索科学的美
好情操。
引入课题:“内能”
引导: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热运动,同一切运
动的物体一样,分子具有动能。
分子间有相互作用力,所以分子间还有势能。
对此,你们想提出什么问题吗?
明确学习内容。
思考提问:
分子动能大小
与什么因素有
关?什么情况
下有分子势
能?等等。
教师活动
自学导航预
习
提
纲
问题预设
1、为什么说物体具有内能?什么叫物体的内能?
2、什么样的物体具有内能?
3、同一物体,内能的变化通过什么现象可以看出来?
铁水和冰山谁具有的内能多?总结影响内能的大小
的因素有哪些?
4、内能和机械能的区别?
5、一根铁丝,你有哪些办法使它的内能增大?
6、热传递发生的条件?
7、什么叫热量?热量和内能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8、举出几个生活中利用热传递来改变物体内能的实
例?
9、观察P129图16.2-5两个实验并回答实验中提出的
问题:(1)把活塞迅速压下时,观察发生的现象,
解释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
10、(2)图乙当瓶塞跳起时,观察到瓶内有什么变化?
解释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
11、在上述实验中是通过什么来改变物体能能的?
12、 2009年12月7日将在哥本哈根举行的世界气候大
会引起全球关注,因为如果达不成预期目标,后果
将不堪设想:已经受淹的图瓦卢将因海水的上涨彻
底沉入大海,马尔代夫不得不花费巨资在国外买地
整体搬迁,纽约、东京都将花费数百亿巨资建拦海
大坝……阅读P129“STS地球的温室效应”为
减轻地球的温室效应我们应该怎么办?我们
国家应该采取哪些措施?
课前学生阅
读课本,
学生思考,讨
论,交流.
个别学生会
有自己的理
解方式
就小组内不
能解决的问
题,进行班内
讨论。
难点精讲
内能:1、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
能的总和叫物体的内能。
2、一切物体都具有内能。
3、同一物体、在相同的状态下,温度越高,内能越大。
二、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
提出问题:拿一根铁丝,你有哪些办法使它的内能增大?
将学生提供的方法分类。
2、做功:
演示1:压燃仪实验p129
演示2:白雾实验p129
小结:由学生来总结。
让学生带着
问题去思考
阅读
让学生体
验物理学
的对称
美。
开阔学生
对科技的
认识和了
解
知识梳理课堂小结、归纳重点、在交流的基础上进行学习小结。
技能迁移1.在热传递过程中,低温物体吸热,_______升高,_______能增加;高温物体放
热,_______降低,_______能减少.热传递的实质就是内能从_______物体传
递给_______物体或者从同一个物体的一部分传给_______部
分的过程.
2.如图15-3所示,一个配有活塞的厚玻璃筒里放有一小团蘸了乙
醚的棉花,把活塞迅速压下去,棉花燃烧起来了,在这个过程
中,是通过_______方式使空气内能,温度升高,达
到棉花的燃点使棉花燃烧。
3.冬天,双手反复摩擦,手会感到暖和;用嘴对着双手“呵气”,
手也会感到暖和。
前者是利用方式增加了手的内能,后者是利用
方式增加了手的内能。
(题型三)
4.下列现象中,利用做功改变物体内能的是.(填序号)
(1)冬天,人们用两只手掌相互摩擦取暖
(2)在古代,人类钻木取火(3)冬天,人们往手心中呵气取暖(4)把烧红的
铁块放到冷水中,冷水变热(5)晒太阳时感到很热(6)用锤子反复打击一些铁
片,它的温度升高
(7)多次弯折一根铁丝,弯折处会发烫
独立思考
小组讨论
小组订正答案展示
学生通过小组讨论
回答问题:
学习方法指导
用等效法学习内能改变
我们的这种研究方法为“等效法”,利用这种方法在解决问题时,就可以根
据不同的情况、条件,将问题等效地转化成容易解决的形式.
一个物体的内能发生了改变,我们无法确定它是以什么形式来改变的,因为
做功和热传递在改变物体内能上是等效的.反之,我们也可以利用等效法来处理
问题,当物体的内能要改变时,如果根据身边的条件用热传递的方法不易实现,
则我们就可以等效地用做功的方法去实现相同的目的.
等效法在现实生活中也有着广泛的应用,如各种货币之间的等效兑换等.你
再想一想,在学习物理及日常生活中我们还在哪些问题上曾经运用过这种方法?
转化法:扩散现象能宏观的说明分子永不停息的做无规则运动。
通过实验,让学生能
用学到的知识解决
实际中的问题,提
高学生动手能力,
作业
图15-3 内能
内能的概念
温度和内能的关系
改变内能的两种方
热传递
做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