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的常用数据分析
(干货)猪场4种常用PSY计算方法解析
(⼲货)猪场4种常⽤PSY计算⽅法解析作者:嘉吉饲料营养刘朋昌PSY是每年每头母猪提供的断奶仔猪数,是猪场最关键的⽣产指标,体现母猪⽣产效率,决定猪场盈利能⼒。
但PSY计算⽅法却有多种,同⼀猪场⽤不同的计算⽅法,得出的PSY数值会有差异,如果选择的计算⽅法不恰当,得出的PSY数值可能会有很⼤偏差,从⽽影响猪场管理者对猪场运营成绩的正确把握。
今天我们⼀起来聊⼀聊猪场PSY计算的那些事⼉,为您详细解析业内常⽤的4种计算⽅法,及不同计算⽅法对猪场PSY数值的影响。
PSY=每头母猪年产窝数(LSY)窝均断奶头数。
窝均断奶头数是实际统计的数据,PSY计算的差异就在于LSY计算⽅法的差异。
我们⼀起来探讨⼀下,以下4种LSY计算⽅法差异。
1、妊娠期115天凑数法:所谓妊娠期115天凑数法就是把期间妊娠总天数每够115天当作分娩⼀窝,⽤期间总妊娠天数 ÷115(平均妊娠期)作为分娩窝数;期间配种母猪总天数每够365天作为⼀头配种母猪,⽤期间配种母猪总天数 ÷ 365作为期间配种母猪平均存栏。
妊娠期115天凑数法公式有点不好理解,公式的由来推导如下:这种算法是根据NPPC(美国猪⾁⽣产商理事会)的⽣产和财务标准委员会的提供的标准制定的算法。
嘉吉饲料营养提供的农场数据管理软件猪知富™(链接猪知富⽂章)就是利⽤115凑数法来计算LSY。
期间处于妊娠状态的母猪的有效妊娠天数之和计为期间有效妊娠总天数。
有效妊娠天数是个动态变化的数字,如果母猪有流产、返情、死淘等最终没有分娩,猪知富™会在过去的数据中减去这些母猪的妊娠天数,直到所有母猪都有明确的配种结果(分娩、流产、返情、空怀或死淘)。
例如:某猪场2017年配种母猪平均存栏274头, 2018年1⽉15⽇在猪知富™查看2017年总妊娠天数为:74157天, LSY为:2.35,PSY:24.08。
今天(2018年4⽉23⽇)再看该猪场2017年总妊娠天数为:73546天,LSY:2.33,PSY:23.88 。
2022年我国生猪养殖市场分析:养猪市场回暖
2022年我国生猪养殖市场分析:养猪市场回暖据行业最新监测数据统计整理显示,从6月底我国开头猪价涨势迅猛,大大超过了人们的预期。
经受了3年猪价低迷,持续16个月养猪亏损后,生猪价格从今年4月开头上涨,最近几周“暴涨”。
这意味着,史上最亏损“猪周期”结束,从最惨痛的谷底步入上升通道。
2022年我国生猪养殖市场分析如下。
近期有消息称与两个月前相比,大部分超市的猪肉价格都有不同幅度上涨,部分超市每斤猪肉甚至涨了5块多。
猪肉价格的上涨也提高了生猪养殖户的乐观性,由于生猪存量有限,因此短期内猪肉价格仍有可能连续上涨。
7月17日,记者在万家福超市北宫店鲜猪肉商品区看到,五花肉的价格为每斤12.88元,精瘦肉的价格为每斤14.5元。
“现在猪肉价格涨了许多了,4月底的时候,每斤五花肉的价格只有6.98元。
”该超市一名售货员说,五花肉的上涨幅度是最大的,精瘦肉、排骨等其他肉类也有肯定幅度上涨。
记者在佳乐家超市新华店看到,该超市的精瘦肉达到了每斤16.5元,五花肉的价格为每斤12.98元。
据售货员介绍,近两个月来,精瘦肉和五花肉的价格分别上涨了约2元和2.5元。
“现在买猪肉明显感觉贵了不少,四五月份的时候,猪前肘和五花肉基本都是八九块钱一斤,现在都十几块钱了。
”正在佳乐家新华店购物的陈女士说道,她最近购买猪肉的量比较少,想等超市有促销活动的时候再多买一点。
随后,记者又走访了潍坊市区佳乐家福寿店、大润发潍一广场店、新丰超市等多家大型超市,发觉大多数超市的猪肉价格都有不同幅度的上涨,与两个月前相比,涨价幅度基本都在1至3元左右,其中,大润发潍一广场店的精瘦肉更是达到了每斤18.5元。
养猪市场回暖“猪肉价格终于涨上去了,要不然我都准备转行了。
”昌乐县??镇枣园村生猪养殖户吴汉贞说。
据了解,从去年春节后开头到今年3月份,养猪市场始终不景气,生猪出栏价每斤只有五六元,猪肉零售价每斤在七八元,不少人干脆把猪卖了转行。
吴汉贞告知记者,对于散养户来说,生猪价格每斤6元便可以保本,但是去年以来,生猪价格多次跌破6元,养一头200斤的肥猪要亏损100多元钱,打击了许多养猪户的乐观性。
养猪育肥数据分析报告
养猪育肥数据分析报告一、引言养猪育肥是养殖行业中的重要环节,有效的数据分析有助于优化猪育肥过程,提高养猪效益。
本报告旨在对养猪育肥数据进行深入分析,探索决定育肥效果的关键因素,并提供相应的建议。
二、数据收集与方法本次数据分析基于一家养猪场的记录数据,涵盖了养猪过程中的多个指标,如饲料消耗量、猪只体重、饲养周期等。
数据收集和整理利用了电子化记录系统,保证了数据的准确性。
三、数据分析结果1. 饲料消耗量与育肥效果通过对饲料消耗量与猪只体重的相关性分析,发现两者存在较强的正相关关系。
即饲料消耗量越大,猪只体重越重。
这表明在育肥过程中,充足的饲料供给是提高体重的重要因素。
建议定期对饲料消耗量进行监测,确保充足的饲料供应。
2. 猪只年龄与饲养周期分析数据发现,猪只年龄与饲养周期之间存在一定的线性关系。
随着猪只年龄的增长,饲养周期相应延长。
这可能是由于年龄增长导致猪只体重增长速度放缓所致。
因此,合理控制猪只的饲养周期,可以提高养猪效益。
3. 饲料成分与育肥效果在饲料成分方面,通过对数据的分析发现,高蛋白饲料与育肥效果正相关。
采用高蛋白饲料可促进猪只增重,提高养猪效益。
因此,建议在饲料配方中增加蛋白质含量,以达到更好的育肥效果。
四、结论与建议基于对养猪育肥数据的分析,我们得出以下结论与建议:1. 充足的饲料供应是提高猪只体重的关键因素,建议对饲料消耗量进行监测,确保充足的饲料供应。
2. 控制猪只饲养周期,避免过长的饲养时间,从而提高养猪效益。
3. 采用高蛋白饲料可以促进猪只增重,建议在饲料配方中增加蛋白质含量。
4. 在实际操作中,建议结合本报告中的分析结果,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决策和优化,以提高养猪育肥效果。
五、未来研究方向本报告只涉及养猪育肥数据的基本分析,未来的研究可以从更多角度探索影响育肥效果的因素。
例如,温度、湿度对育肥效果的影响,以及不同品种猪只的育肥特点等。
这些研究结果将进一步完善养猪育肥数据分析的准确性和可实施性。
6月生猪销售简报
6月生猪销售简报随着6月份生猪销售数据的出炉,我国生猪市场呈现出一定的变化。
本文将对6月生猪销售情况进行简要分析,并探讨市场供需状况、行业动态及未来发展趋势。
一、生猪销售概况6月份,我国生猪销售呈现出稳中有降的态势。
据相关数据显示,全国生猪销售量为5000万吨,较上月略有下降;销售额为1500亿元,基本与上月持平。
此外,销售价格呈小幅波动,整体保持在合理区间。
二、6月生猪销售数据解析1.销售量:6月份生猪销售量略有下降,主要受季节性因素影响。
夏季是猪肉消费的传统淡季,市场需求减少,销售量相应下降。
2.销售额:尽管销售量有所下降,但销售额基本与上月持平,说明猪肉价格相对稳定。
这也得益于政府对生猪市场的调控,确保市场价格在合理范围内波动。
3.销售价格:6月份生猪销售价格呈小幅波动,整体保持在合理区间。
市场供应充足,需求相对平稳,价格波动较小。
三、市场供需分析1.供应情况:6月份,生猪供应充足,养殖户出栏积极性较高。
随着气温升高,猪肉消费进入淡季,市场供应压力有所减轻。
2.需求情况:夏季是猪肉消费的淡季,市场需求减少。
但近年来,我国居民消费结构不断升级,猪肉消费需求依然较大,市场供需总体平衡。
四、行业动态及影响因素1.政策影响:政府部门加大对生猪产业的扶持力度,确保市场供应稳定。
如加大对养殖户的补贴力度、提高养殖技术水平等。
2.行业竞争:随着生猪养殖规模化程度不断提高,行业竞争加剧。
各大养殖企业加大投资、提高生产效率,以抢占市场份额。
3.市场预期:预计未来一段时间,生猪市场将维持供需平衡态势。
但随着养殖技术进步和政策扶持,生猪产业将持续发展。
五、未来发展趋势预测综合考虑政策、市场、行业竞争等因素,预计未来生猪市场将呈现以下发展趋势:1.生猪供应稳定,市场价格波动较小。
2.养殖户出栏积极性较高,行业竞争加剧。
3.政策扶持力度加大,生猪产业规模化、集约化发展速度加快。
4.居民猪肉消费需求逐步回升,市场供需保持平衡。
猪场各项生产指标
猪场各项生产指标猪场的生产指标是评估猪场生产效益和经营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准。
以下是一些猪场的常见生产指标。
1.猪场规模:猪场规模是指猪场的年养殖头数。
通常表达为年出栏头数,例如年出栏10万头。
猪场规模与生产效益、经济效益密切相关。
2.存栏情况:存栏是指猪场在其中一时间点上的存栏头数。
存栏情况反映了猪场的猪只管理能力和养殖环境。
3.平均日增重:平均日增重是指猪只在生长期内的每日平均增重。
平均日增重是评价猪只生长水平和饲养管理效果的重要指标。
4.饲料转化率:饲料转化率是指单位饲料能量或蛋白质转化为猪肉重量所需的饲料量。
饲料转化率越低,表示猪只的饲料利用效率越高,经济效益越好。
5.育肥周期:育肥周期是指猪只从出生到出栏的时间间隔。
较短的育肥周期意味着猪只的生长速度较快,能更快地投入市场。
6.健康指标:猪场的健康情况是评估猪场疾病控制能力和生产效益的重要指标。
常见的健康指标包括死亡率、疫苗接种率、疾病发生率等。
7.繁殖指标:繁殖指标是评估母猪繁殖效果和生产力的重要指标。
常见的繁殖指标包括配种率、妊娠率、分娩率、窝均断奶仔猪数等。
8.环境控制:猪场的环境控制能力直接影响猪只的生长和生产水平。
环境指标包括温度、湿度、气流等的控制情况。
9.用药情况:猪场的用药情况是评估猪只养殖质量和食品安全水平的重要指标。
用药指标包括使用抗生素的种类、使用频率、剂量等。
10.劳动生产率:劳动生产率是指单位劳动力投入所能创造的产值或产量。
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能够提高猪场的经济效益和竞争力。
以上是一些常见的猪场生产指标,不同猪场类型和管理目标会有所不同。
通过对这些指标进行监测和分析,猪场能够及时调整养殖管理策略,提高生产效益和经营水平。
猪场数据收集与管理分析
猪场数据收集与管理分析作者:王琳来源:《现代畜牧科技》 2017年第9期1 猪场常用数据1.1母猪档案常用的数据有:配种日期,与配公猪、返情、流产日期;预产期等。
1.2公猪档案常用的数据有:配种记录、采精记录、精液的活力、密度、畸形率等。
1.3分娩记录常用的数据有:分娩日期,窝产仔总数、健仔数,畸形、弱仔、死胎和木乃伊头数,初生重、窝重等。
预留后备的在仔猪出生后做好编号,输入档案,形成种猪的系谱。
1.4猪群健康记录常用的数据有:记录种猪的免疫接种情况,按照免疫程序接种的疫苗种类、生产厂家、批次以及接种时间,接种后主要疾病的抗体监测水平以及离散度。
猪场发生重大疾病的时间、治疗、恢复及损失情况。
1.5猪群营养记录常用的数据有:仔猪断奶重,母猪妊娠阶段总采食量,哺乳阶段总采食量,妊娠和哺乳阶段日均采食量等。
1.6 猪群动态记录常用的数据有:各猪舍的猪群变动情况,包括出生、转入、转出、淘汰、出售和死亡等情况。
1.7猪群环境记录常用的数据有:猪舍的温度、湿度、氨气浓度、硫化氢浓度等数据指标。
1.8 生产管理水平常用的数据有:后备猪利用率、配种分娩率、母猪年分娩窝数、母猪胎次分布、断奶仔猪成本、育肥猪成本、非生产天数、人均养殖量。
2 数据的收集猪场可以设置专职数据管理员.负责制订各种生产数据报表,由管理员对所有的生产记录进行收集、整理,并进行核对。
根据书面材料建立电子数据库以方便保存和查阅。
对于条件较好的猪场配置生产管理软件,将生产记录中的数据录入,对猪场的种猪生产成绩、生产转群、饲料消耗、兽医防疫和购销情况等工作进行全面的分析。
从而安排好猪场的日常工作计划、育种工作和配种计划,提高猪场的工作效率。
3 数据的利用生产数据收集完以后,如何充分利用这些数据,并发现数据背后隐藏的问题,数据分析的主要方法有如下几种:与本场的生产指标/标准,比较分析。
通过年度生产目标,分解为月度目标,对记录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对照目标,找出差距,并分析差距的原因。
猪瘟免疫检测结果分析
猪瘟免疫检测结果分析
通过对各个检测血样猪瘟抗体水平高低 的分析,体现猪群整体免疫效果理想与 否,从而判断免疫方案是否需要调整。
注意事项
1.猪瘟应考虑全程保护,而各年龄段猪只因 诸因素影响差异较大,因此对猪瘟免疫效 果的分析,应该对各年龄段猪只分别考虑
3.生产上要求定期对仔猪进行母源抗体消长 分析,当仔猪母源抗体的(保护)合格率 下降到50%以下是,则进行首次免疫接种;
仔猪母源抗体消长分析
1.母猪强化免疫的主要目的是加强母源抗体对仔猪 的保护,仔猪母抗的逐渐消失其保护力逐渐消减, 母抗水平的高低与消减时间成正比; 2.仔猪的后续保护靠主动免疫,而母抗对猪瘟活疫 苗的免疫效果有明显的中和作用,过早免疫效果 不佳,过迟免疫则留下过长的免疫空白期; 3.生产上要求定期对仔猪进行母源抗体消长分析, 当仔猪母源抗体的(保护)合格率下降到50%以 下是,则进行首次免疫接种; • 以当前母猪群的免疫强度,仔猪的首免适而日龄 在40日左右。
2.仔猪的后续保护靠主动免疫,而母抗对猪 瘟活疫苗的免疫效果有明显的中和作用, 过早免疫效果不佳,过迟免疫则留下过长 的免疫空白期;
仔猪母源抗体消长分析
1.母猪强化免疫的主要目的是加强母源抗体对仔猪 的保护,仔猪母抗的逐渐消失其保护力逐渐消减, 母抗水平的高低与消减时间成正比; 2.仔猪的后续保护靠主动免疫,而母抗对猪瘟活疫 苗的免疫效果有明显的中和作用,过早免疫效果 不佳,过迟免疫则留下过长的免疫空白期;
表1数据显示 1.A场母猪群猪瘟抗体合格率达99%,符合要求; 2.仔猪母源抗体合格率10日龄达95%,20—40日龄逐渐下降, 40日龄合格率为48%,此时选择首次免疫比较合理 3.50日龄合格率最低,是母抗继续消减,主动抗体尚未产生的 原因,符合预期; 3.60日龄抗体合格率上升,是首免主动抗体提升的结果; 4.60日龄进行二免,随后抗体合格率继续提升到更高的水平, 且维持较长时间,体现二次免疫产生更强的免疫效果; 5.160—180日龄合格率明显下降,说明抗体滴度下降,尤其是 一些抗体水平仅仅合格的个体,其下降的速度要快些。
猪场数据统计总结
猪场数据统计总结概述本文档对猪场的数据进行了统计总结,包括猪场的产量、销售情况以及疫情控制等方面的数据分析,旨在帮助猪场管理者了解当前情况并制定合理的决策。
产量统计猪只生产情况截止到目前,猪场共生产了XX头猪只。
其中,种猪生产了XX头,育肥猪生产了XX头,母猪生产了XX头。
通过对产量及品种的统计,我们可以评估猪只的繁殖成效,并做出针对性的调整。
养殖周期分析根据养殖记录,我们计算了每个生产周期的平均时间。
种猪生产周期为XX天,育肥猪生产周期为XX天,母猪生产周期为XX天。
通过分析生产周期,我们可以优化猪只的饲养管理,提高生产效率。
销售统计销售量分析截止到目前,猪场共出售了XX头猪只。
其中,出售给肉品加工企业的猪只数量为XX头,出售给个人及其他渠道的猪只数量为XX头。
通过分析销售量及渠道,我们可以根据市场需求调整供应策略。
出栏周期分析根据出栏记录,我们计算了每个猪只从出生到出栏的平均时间。
平均出栏周期为XX天。
通过分析出栏周期,我们可以优化销售计划,减少存栏时间,并提供更加新鲜的猪肉产品。
疫情控制疫苗接种情况猪场进行了疫苗接种对猪只进行疫苗接种以预防疾病的爆发。
根据记录,我们计算了疫苗接种的覆盖率。
目前,疫苗接种覆盖率为XX%。
通过分析疫苗接种情况,我们可以评估疫情预防控制的效果,并采取必要的措施。
疫情分析根据疫情发生的记录,我们对疫情进行了统计分析。
目前,猪场未发生重大疫情。
通过分析疫情情况,我们可以评估当前的疫情风险,制定针对性的疫情控制措施,保障猪只健康。
结论通过对猪场数据的统计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猪场的产量表现良好,但种猪生产和母猪生产可以进一步优化管理;2.销售量稳定,但可以根据市场需求灵活调整供应策略;3.疫苗接种和疫情控制措施取得了明显效果,但仍需持续关注。
据此提出以下建议:1.加强种猪和母猪的管理,提高生产效率;2.根据市场需求,灵活调整供应策略;3.持续加强疫苗接种和疫情控制工作,保障猪只健康。
猪抗体检测数据的分析和运用
猪抗体检测数据的分析和运用目前,随着国内养猪业的蓬勃发展,养猪规模以中大型养殖场著称的CSF、PRRS、PR、PCVD化肥等传染病拖累着猪场生产业绩,疫苗免疫接种是目前为止最好的预防措施。
定期对猪群抗体检测水平的监测,不仅能及时掌握猪只猪群免疫劳动生产率,了解免疫状况,而且对建立生态学的免疫程序不可或缺,对控制CSF、PRRS、PR、PCVD至关重要等结核病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抗体检测方法主要就有病毒中和试车试验(SN)、间接血凝试验(IHA)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
其中病毒中和试验是公认的标准方法,因为中和抗体猪只能够直接反映出以水平对疾病感染的抵抗力,但病毒中和试验需要进行细胞培养和病毒增殖,耗时较长,且对试验技术人要求较高,不适合临床计划性样品的检测,ELISA是国际贸易所采用的3种检测方法之一,该方法快速敏感,操作简便,标准化程度高,非常适合进行大规模流行病调查和疫病,但对于抗体检测结果,你是否忽略了什么呢?总结报告这是简单罗列的几份抗体检测报告,从数据上为简单地看出PRRSV-Ab都是阳性;CSFV-Ab基本都是阳性,有一头没干扰素以及有PRV野毒感染。
但仅仅是这些吗?一份抗体检测结果涵盖了许多主要包括内容,以下简单地进行叙述:1.先说数据抽样,所采集样品抓取数量应满足数理统计意义,才能代表一个抗病毒猪场的整体免疫水平。
(采样参考表)2.再说抗体离散度,一般用变异系数表示(CV),它是衡量一个猪群抗体检测值均匀度的一个重要指标,其高低可以反映猪场在免疫抗体水平的整齐度,可以由此来评估疫苗效果,为规模化工厂化猪场整体免疫提供参考。
其中CSFV-Ab离散度的理想要求是离散度越小越好,猪群整体的离散度一般≤30%,种猪的离散度要求≤25%,商品猪可以放宽到30%左右;PRRSV-Ab的离散度为30%左右,则认为该猪场PRRSV抗体发展水平比较整齐,达到了胜于的免疫效果,反之,离散度大于50%,则认为该猪场的PRRSV-Ab水平参差不齐,免疫效果不理想。
2024年猪副市场规模分析
2024年猪副市场规模分析简介猪副市场是指以猪肉以外的猪产品为主要经营对象的市场。
猪副市场包括猪皮、猪骨、猪血、猪内脏等副产品。
本文将对猪副市场的规模进行详细分析。
市场规模猪副市场的规模是衡量其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
根据最新的市场调研数据,猪副市场在我国的规模呈现出以下几个方面的发展特点。
1. 市场规模稳步增长近年来,我国猪副市场的规模持续增长。
随着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和消费观念的改变,人们对猪副产品的需求也在增加。
据统计数据显示,过去五年中,猪副市场的年均增长率约为10%。
2. 区域差异明显我国各地区对猪副产品的需求存在一定的差异。
一般来说,东部地区的经济发达程度更高,居民收入水平也较高,对猪副产品的需求相对较多;而西部地区相对落后,猪副市场的规模较小。
尤其是一些发展中和欠发达地区,对猪副产品的需求仍然较低。
3. 进出口市场潜力巨大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猪肉生产和消费国家,但在猪副市场方面,我国的进出口规模较小。
随着国内市场需求的增加,以及国际市场对中国猪副产品的认可度提高,猪副产品的出口潜力将逐渐释放。
同时,我国也将从国际市场进口更多的猪副产品,以满足国内需求的增长。
影响因素分析猪副市场规模的变化受到多个因素的影响。
以下是一些重要的影响因素。
1. 居民收入水平居民收入水平是决定猪副市场规模的重要因素之一。
收入水平的提高意味着人们更有能力购买猪副产品,从而推动市场的扩大。
2. 饮食习惯变化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习惯也在发生变化。
过去,人们对猪副产品的需求相对较低,更多地侧重于猪肉。
但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猪副产品的营养价值,并将其加入日常饮食中,这也推动了猪副市场的发展。
3. 政策支持政府的政策支持对猪副市场的规模发展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政府可以通过出台相关政策,鼓励农民扩大猪副产品的生产,促进猪副市场的发展。
发展趋势基于对猪副市场规模的分析,我们可以总结出以下几个发展趋势。
1.猪副市场规模将继续增长,年均增长率预计将保持在10%左右。
「转」2023年中国生猪市场数据分析简报
2023年中国生猪市场数据分析简报中国是全球最大的生猪生产国,中国猪肉产量接近全球猪肉产量的一半,2023年,全球猪肉产量约为1.25亿吨,中国猪肉产量为5541万吨,中国猪肉产量在全球猪肉产量中所占的比重约为44.47机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吃的安全、吃得健康逐渐成为主流,消费者对肉类产品的要求逐渐向高蛋白、低脂肪的方向转变,禽肉、水产品在中国肉类消费结构中的比重逐渐增加,但猪肉依然是中国居民第一大肉类消费产品。
据相关学者考证研究,明代初年猪肉就成为了中国人的首选肉食,2023年,全国人均肉类消费量为34.6公斤,其中,人均猪肉消费量为26.9公斤。
中国生猪养殖历史悠久,养猪在中国传统农业经济中具有重要的地位,是大部分地区农业经营的重要手段之一。
经过多年的持续发展,中国生猪养殖业逐渐演变成对资金、技术、管理等均具有严格要求的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支柱性产业。
最近几年,国内生猪市场价格大幅波动,在人工成本、饲料原料价格上涨的背景下,生猪产消环节严重分离,不仅放大了市场风险和交易成本,也造成市场价格的大幅波动以及生产者及消费者福利的下降,由此在生产端和消费端同时产生了对生猪养殖业高质量发展的现实需求。
1.1.产出11I .猪肉产量在2023年高猪价带来的高利润的激励下,2023年,中国生猪养殖业高速扩张,养殖规模大幅增长,猪肉产量明显提升,猪肉价格大幅下降,部分生猪养殖企业亏损甚至倒闭;2023年,国内生猪产能继续释放,猪肉产量维持增长趋势,但在上一年行业大幅度亏损的背景下,2023年全国猪肉产量增幅明显放缓。
国家统计局统计数据显示,2023年,全国猪肉产量为5541万吨,同比增长4.63%,距离恢复近年来的峰值产量(2014年,5820.8万吨)还有279.8万吨的差距。
图表1:2023年中国猪肉产量及其变化趋势-0.13%608%3.22%3.60%弓0】%弓加%0∙48%@88% IIII111ii112011年2012年2013年2014年2015年2016年2017年2018年2019年2023年2023年2023年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制图:农小蜂)1. 1.2.生猪出栏量猪肉产量增长的直接原因是生猪出栏量的增长,2023年,中国全年生猪出栏7亿头(69995万头),同比增长4.27%。
养猪的分析报告模板范文
养猪的分析报告模板范文一、总体概述养猪行业是我国农业产业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具有巨大的市场潜力和经济价值。
本报告旨在对当前养猪行业进行全面的分析,并提出未来发展的策略建议。
二、市场现状分析1. 养猪市场规模及增长趋势:根据统计数据显示,近年来养猪市场规模呈现稳步增长的趋势。
消费需求的增加、人口的增长以及养殖技术的不断创新促使了养猪行业的快速发展。
2. 产业结构与竞争态势:目前养猪行业存在着不同规模和类型的养殖场,各自具备一定的竞争优势和特色。
养猪行业的竞争力主要源自规模经济效应和技术创新。
3. 政策环境和监管要求:政府对养猪行业制定了一系列的政策和监管要求,旨在保障食品安全、提高养猪业的发展质量,这也给养殖户带来了一定的压力和挑战。
三、SWOT分析1. 优势(Strengths):我国拥有丰富的农业资源和庞大的养猪市场,养殖技术不断提升,具备了较高的市场竞争力。
2. 劣势(Weaknesses):养殖环境和污染问题仍然存在,规模不足、技术含量较低的小型养殖场受到一定限制。
3. 机会(Opportunities):消费者对生猪肉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对有机猪肉和绿色养殖的需求增长迅速。
此外,农村转型升级和大中城市人口增长也为养猪行业提供了机会。
4. 威胁(Threats):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如市场价格波动、疫病爆发等,都可能对养猪业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
四、发展策略建议1. 提升养殖场规模:通过整合资源,推动养殖场规模化经营,提高养殖效益和降低成本。
同时,增加科技投入,提升养殖技术水平,提高猪群养殖效率。
2. 加强产业链整合:优化养猪产业链,提高猪肉加工和销售的自主能力,提高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
3. 推动绿色养殖:加强环境保护,提高养殖场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加大有机养殖的推广力度,满足消费者对食品安全和环保要求。
4. 加强创新能力:加大科技创新投入,推动养殖技术的进步。
通过数字化管理、智能化设备的应用等手段,提高养殖效率和产品质量。
非洲猪瘟的流行病学调查与数据分析方法
非洲猪瘟的流行病学调查与数据分析方法非洲猪瘟(African Swine Fever,ASF)是一种严重的猪类传染病,对全球猪肉产业造成严重的影响。
为了有效应对非洲猪瘟的流行,研究人员常常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和数据分析,以了解疫情的传播方式和风险因素。
本文将介绍非洲猪瘟的流行病学调查方法和数据分析技术。
一、非洲猪瘟流行病学调查方法1. 疫情调查疫情调查是了解非洲猪瘟传播情况和病例分布的重要手段。
调查人员对受感染的猪场进行现场访问,收集相关数据和样本。
调查的内容包括猪的感染情况、繁殖条件、饲养管理等因素。
通过疫情调查,可以初步确定疫情的传播途径和扩散范围。
2. 实验室检测实验室检测是确认非洲猪瘟感染的重要手段。
通过对病死猪的组织样本进行病原学检测,可以确诊非洲猪瘟。
实验室检测方法包括PCR、ELISA等。
这些方法可以快速、准确地检测非洲猪瘟病毒的存在,为疫情控制提供依据。
3. 疫苗效力评估疫苗是预防非洲猪瘟的重要手段之一。
为了评估疫苗的有效性,研究人员会进行疫苗效力评估。
这涉及到对接种群体的抗体水平进行检测,观察疫苗接种后是否出现明显的减少病例。
通过疫苗效力评估,可以验证疫苗的防控效果,并指导疫情的防控工作。
二、非洲猪瘟数据分析方法1. 传播模型传播模型是研究非洲猪瘟传播规律和风险因素的重要工具。
研究人员利用数学模型和统计学方法,模拟非洲猪瘟在猪群中的传播过程。
传播模型可以通过考虑不同因素(如猪群密度、传染率等)来预测疫情的发展趋势和风险程度。
通过数据分析,可以揭示非洲猪瘟的传播机制和控制策略。
2. 空间分析空间分析是用来分析非洲猪瘟传播的空间分布特征和趋势的方法。
这种方法可以通过地理信息系统(GIS)来管理、分析和可视化非洲猪瘟的数据。
通过空间分析,可以确定疫情的热点区域、传播路径和可能的高风险区域。
研究人员可以根据空间分析结果,有针对性地采取控制措施,遏制疫情的扩散。
3. 时空聚类分析时空聚类分析是将时间和空间因素结合起来,对非洲猪瘟疫情进行分析的方法。
这些母猪的常规数据,养猪人一定要知道
这些母猪的常规数据,养猪人一定要知道各类猪数量的计算(一般以周为周期计算):1.母猪的繁殖周期=怀孕天数÷分娩率+断奶至配种的天数÷情期受胎率+哺乳天数2.年产窝数=365天÷繁殖周期3.周产仔窝数=基本母猪数×年产窝数÷52周这些母猪的常规数据,养猪人一定要相信4.产仔母猪数=周产仔窝数×(哺乳周数+1)(1:怀孕母猪要提前1周进入产房)5.怀孕母猪数=周产仔窝数÷分娩率×(怀孕周数-1)6.空怀母猪和待配后备母猪巴氏数为=周产仔窝数÷分娩率÷情期受胎7.产房仔猪数=周产仔窝数×哺乳周期×窝产仔数8.保育仔猪数=周产仔窝数×保育周期×窝产仔数×哺乳成活率9.生长育肥猪数=周产仔窝数×生长育肥周期×窝产仔数×哺乳成活率×保育成活率10.年出栏肥猪数=生长育肥猪数/周×育肥成活率×52周11.母猪每年可提供的粪商品猪头数=年出栏肥猪数÷基本母猪数12.生猪存栏数=产仔母猪数+怀孕母猪数+空怀和待配后备母猪数+产房仔猪数+保育仔猪数+生长育肥猪数+种公猪+后备母猪数按照上边提到的生产指标的数据计算,可以得出:繁殖周期=114天÷90%+7÷85%+21天=158天年产窝数=365天÷158天=2.3窝/年不过,目前的养猪牛羊肉还很难达到这个水平,一般年产2窝比较中小型养猪场户的实际水平。
其中,有一个数据值得养猪场负责人特别关注,那就是母猪的繁殖自变量。
一般而言,158天这个数据并不是理论上的数据,如果按照受胎率和分娩率有即便都是百分之百计算,繁殖周期应该是142天(21天断奶)或者149天(28天断奶)。
如果能达到158或者165天这个平均水平,养猪的水平也算不错了。
2020年中国生猪产业数据分析报告!
核心观点1. 从价格来看,据农业农村部监测:受饲料成本支撑、猪肉消费需求回升等因素影响,猪肉价格跌幅有限,最近两周(2020年11月30日~12月13日),全国生猪、猪肉、仔猪平均价格均呈再次上涨态势,刚刚下跌不久的猪肉价格在很多省域开始拐头上扬。
2020年第50周(即:12月7日—12月13日),全国规模以上生猪定点屠宰企业生猪平均收购价格为33.37元/公斤,环比上涨1.7%,较2019年同期下降1.0%。
白条肉平均出厂价格为42.51元/公斤,环比上涨2.0%,较2019年同期下降1.6%。
全国500个农村集贸市场仔猪平均价格也自2020年9月6日的108.55元/公斤首降以来,连续跌至11月25日的80.64元/公斤后,再次迎来了上涨,12月9日已涨至81.57元/公斤。
2. 从外贸数据来看:2020年3~9月中国猪肉及猪杂碎进口数量、金额较2019年增幅均在60%以上。
目前已累计进口猪肉及猪杂碎432万吨,较2019年高出93.5%;价值7783971万元,较2019年高出165.4%。
其中3~4月受前期疫情影响,进口规模突增;5~7月因为国内生猪产能尚未完全恢复,进口规模逐月增加;9月因为国庆、中秋等一系列节假日的刺激,进口规模再次季节性增加。
3. 从产能看:截至2020年11月末,全国能繁母猪存栏已连续14个月增长,存栏超过4100万头;生猪存栏已连续10个月增长,存栏超过4亿头,生猪产能已恢复到2017年底的90%以上。
11月,规模猪场新生仔猪超过3100万头,比年初增长94.1%。
全国规模猪场比年初增加1.6万家,散养户比年初增加228万户。
按照6个月的育肥周期,2021年下半年生猪出栏有可能达到正常年份水平,生猪供应将大幅改善。
全国生猪出栏已连续9个月增长,11月环比增长16%、较2019年同期增长66.1%,是2019年四季度生猪产能触底回升以来出栏最多的一个月。
全球31家10万头母猪企业,中国占了10家,其中温氏120万头、正大集团80万头、牧原股份68万头、正邦集团40万头位列前10;13家主要上市猪企2020年11月生猪销量及收入也主要呈增长态势。
陈兴:温氏养猪成本控制与数据分析
陈兴:温氏养猪成本控制与数据分析在饲料等养殖成本不断上涨的情况下,温氏是怎么做到的?在其发言后的互动环节,现场5名听众连提7个问题,对温氏的成本控制秘诀饶有兴趣……...“上半年温氏养猪成本为:猪苗(20斤)410元/头,二元种猪(120斤)860元/头。
”温氏集团种猪分公司财务负责人陈兴刚介绍该公司成本控制方法,场下立马骚动起来。
“今年上半年温氏养猪成本为:猪苗(20斤)410元/头,二元种猪(120斤)860元/头。
”9月26日下午,在广州举办的第五届凤凰山猪业论坛上,温氏集团种猪分公司财务负责人陈兴话语一出,场下立马骚动起来。
在饲料等养殖成本不断上涨的情况下,温氏是怎么做到的?在其发言后的互动环节,现场5名听众连提7个问题,对温氏的成本控制秘诀饶有兴趣。
对此,陈兴表示,养猪业是一个自由竞争的行业,即使是这个行业的龙头,温氏集团在市场面前也没有垄断的话语权。
“要提高利润只能是在成本控制方面取得优势。
尽可能将养猪每个阶段细分,找出哪些是可以重点减少成本的环节,再加以调控。
”重点:饲料和制造费用猪场类型可分为:扩繁场,传统自繁自养场,商品猪场。
陈兴以扩繁场为例来分析猪苗成本和种猪成本。
“猪苗成本由6部分构成,分别是仔猪耗料、母猪耗料、仔猪耗药、母猪耗药、制造费用和母猪转移值。
”陈兴介绍,根据温氏的统计,仔猪耗料占了45%,仔猪耗药占10%,制造费用占35%,母猪转移值占10%。
而种猪成本由四部分构成,包括猪苗成本、耗料成本、种猪耗药和制造费用。
而种猪成本里面的猪苗成本是猪苗成本转移而来的,占35%;种猪本身也有饲料成本,大概占30%;种猪耗药占5%,制造费用占30%。
“成本控制首先要考虑这几个占比超过30%的项目来作为突破点,就是饲料成本和制造费用,这两个是成本当中的重中之重。
其他的占比较小,比如说母猪转移值、种猪耗药。
”陈兴说。
核心:控制料量和天数陈兴分析,处于有效生产期的母猪耗费=单价×头数×料量×天数。
河北省种猪生产性能测定数据分析
河北省种猪生产性能测定数据分析文│段晓红 罗文学 倪俊卿 解冰辉 骆菲 郭彦军 王拴柱(河北省畜牧良种工作总站)王贵江(河北省畜牧良种工作总站、河北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石家庄综合试验推广站)张军辉(河北省畜牧良种工作总站、河北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种猪生产性能测定是世界公认的提高种猪育种水平和生产管理水平的一项技术,通过对生产性能测定数据进行分析,找出种猪育种及生产中存在的问题,指导猪场生产管理和育种,提高种猪场育种效率和经济效益。
我国从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开始多次引入杜洛克猪、长白猪、大约克夏猪(以下简称“杜、长、大”)等优良品种猪,对改良我国地方品种猪起到了积极作用。
目前,我国种猪育种主要靠引入杜、长、大种猪,进行改良地方猪品种。
因此,为缩短和国外育种的差距,我国应该充分利用国外引进的优秀种猪资源,利用分子育种新技术结合遗传评估和联合育种技术,建立适合我国的优良种猪核心群繁育体系。
2016—2019年,河北省种猪生产性能测定的参测种猪场和种猪头数不断增加,累积了大量测定种猪数据,但对性能测定数据还缺乏系统深入的分析。
因此,本文收集2016—2019年,河北省种猪遗传评估网平台中7个主要种猪企业上传的杜、长、大种猪的生产性能测定数据,系统地分析各项测定指标,为今后指导种猪选育选配和开展联合育种工作提供依据。
一、种猪登记信息据相关数据统计,截至2019年12月31日,2016—2019年,河北省猪场累计登记种猪34.36万头,其中长白猪8.75万头、大约克夏猪21.70万头、杜洛克猪4.11万头。
2016—2018年,长白猪、大约克夏猪、杜洛克猪等种猪登记数量逐年增加。
受非洲猪瘟疫情影响,2019年杜、长、大种猪登记数量下降。
二、种猪生产性能测定信息据相关数据统计,2016—2019年河北省累计测定种猪8.02万头,其中长白猪2.06万头、大约克夏猪4.95万头、杜洛克猪1.02万头。
2016—2018年,大约克夏猪和长白猪种猪测定数量逐年增加,2019年由于非洲猪瘟疫情影响稍微下降,杜洛克种猪测试数量在2016—2019年,呈现上升趋势。
种猪场数据计算公式
种猪场数据计算公式种猪场是养殖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科学的数据计算和分析,可以更好地管理种猪场的运营和生产。
在种猪场管理中,有许多重要的数据需要进行计算,这些数据计算公式对于种猪场的经营和管理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种猪场数据计算公式,并探讨它们在种猪场管理中的应用。
1. 猪只存栏量计算公式。
猪只存栏量是指种猪场存栏的猪只数量,它是衡量种猪场规模和产能的重要指标。
猪只存栏量的计算公式为:猪只存栏量 = 种猪数量 + 育肥猪数量 + 育成猪数量 + 育种猪数量。
其中,种猪数量是指种猪场用于繁殖的种猪数量,育肥猪数量是指用于育肥的猪只数量,育成猪数量是指用于育成的猪只数量,育种猪数量是指用于育种的猪只数量。
2. 猪只存栏密度计算公式。
猪只存栏密度是指单位面积或单位容积内的猪只存栏量,它是衡量种猪场空间利用率的重要指标。
猪只存栏密度的计算公式为:猪只存栏密度 = 猪只存栏量 / 场地面积或场地容积。
通过计算猪只存栏密度,可以合理规划种猪场的空间利用,提高种猪场的产能和效益。
3. 饲料投喂量计算公式。
饲料投喂量是指种猪场每天投喂的饲料量,它是保障猪只健康生长的重要因素。
饲料投喂量的计算公式为:饲料投喂量 = 猪只存栏量×每头猪每天的饲料投喂量。
通过计算饲料投喂量,可以合理控制饲料成本,保障猪只的健康生长。
4. 猪只成活率计算公式。
猪只成活率是指种猪场猪只存栏量与出栏量之比,它是衡量种猪场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的重要指标。
猪只成活率的计算公式为:猪只成活率 = 出栏猪只数量 / 猪只存栏量。
通过计算猪只成活率,可以及时发现并解决生产过程中的问题,提高种猪场的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
5. 猪只出栏重量计算公式。
猪只出栏重量是指种猪场每头猪只的出栏重量,它是衡量种猪生长和育肥效果的重要指标。
猪只出栏重量的计算公式为:猪只出栏重量 = 出栏猪只数量×每头猪只的平均出栏重量。
通过计算猪只出栏重量,可以评估种猪场的生长和育肥效果,及时调整管理措施,提高猪只的出栏重量和育肥效果。
生猪财务分析
一、生猪财务分析1.财务报表分析生猪养殖企业的财务报表可以用来衡量企业的财务状况,了解企业的财务状况以及投资者对企业的投资价值。
生猪养殖企业的财务报表主要包括资产负债表、损益表和现金流量表。
(1)资产负债表:资产负债表是企业的财务报表,主要用来反映企业的资产状况和负债状况。
通过资产负债表,可以了解企业的财务状况,以及企业的财务风险。
(2)损益表:损益表是企业的财务报表,主要用来反映企业的收入和支出情况,以及企业的盈利情况。
通过损益表,可以了解企业的盈利能力以及投资者对企业的投资价值。
(3)现金流量表:现金流量表是企业的财务报表,主要用来反映企业的现金流入和现金流出情况,以及企业的现金流量情况。
通过现金流量表,可以了解企业的现金流动性以及投资者对企业的投资价值。
2.财务比率分析财务比率分析是对企业财务报表数据进行分析,以求出企业的财务指标,从而分析企业的财务状况。
生猪养殖企业的财务比率分析主要有流动比率、速动比率、资产负债率、收益率和股东权益比率等。
(1)流动比率:流动比率是衡量企业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之比的指标,反映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
一般来说,流动比率越高,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越强。
(2)速动比率:速动比率是衡量企业速动资产与流动负债之比的指标,反映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
一般来说,速动比率越高,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越强。
(3)资产负债率:资产负债率是衡量企业资产与负债之比的指标,反映企业的财务风险。
一般来说,资产负债率越低,企业的财务风险越低。
(4)收益率:收益率是衡量企业收入与负债之比的指标,反映企业的盈利能力。
一般来说,收益率越高,企业的盈利能力越强。
(5)股东权益比率:股东权益比率是衡量企业股东权益与负债之比的指标,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
一般来说,股东权益比率越高,企业的财务状况越好。
3.财务分析报告财务分析报告是对企业财务报表数据进行分析,以求出企业的财务指标,从而分析企业的财务状况。
财务分析报告的主要内容包括企业的财务状况分析、财务比率分析、财务结构分析、现金流量分析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猪饲料产品附录
表1.生产技术指标
表2.猪舍参考温度
表3.不同阶段的猪群饲养密度
表4.各类猪群的饮水及设施
表5. 母猪、仔猪和生长育肥猪的生产性能指标
表6.仔猪生产性能的建议目标水平
表7.断奶后仔猪达到预期生长性能的途径或措施
表8. 在良好的商业条件下生长育肥猪的建议目标
表9. 生长速度降低的预测成本(20-100kg体重)
表10. 优化生长育肥猪生产性能的建议
表11 影响母猪生产性能的主要因素
表12. 举例计算空怀或非生产日期的天数所带来的经济损失表13. 优化母猪生产能力的饲养管理策略
表14不同阶段猪群投料规则
表15 猪只体温参数
表16 猪场免疫参考程序
表1. 生产技术指标
表2. 猪舍参考温度
表3.不同阶段的猪群饲养密度
表4.各类猪群的饮水及设施
表5. 母猪、仔猪和生长育肥猪的生产性能指标
表6.仔猪生产性能的建议目标水平
表7.断奶后仔猪达到预期生长性能的途径或措施
表8. 在良好的商业条件下生长育肥猪的建议目标
速度超过了1.2kg/天,蛋白质的沉积超过了200g/天。
虽然这些指标在实际中很少达到,但生长潜力高过目前许多猪场实际的水平,如果这些生长水平没有达到,那么就要多消耗饲料,而且达到屠宰重所需要的时间也要增加。
所造成的生产成本的增加如表9所示。
表9. 生长速度降低的预测成本(20-100kg体重)
* 按生长速度1000g/天、平均采食量2.3kg/天进行比较
* 饲料成本2000元/吨,每多一天消耗1元/天
1不同国家费用可能会不同
表10. 优化生长育肥猪生产性能的建议
1 20kg:3.35Mcal ME和11.0g Lys/kg (3.3g/Mcal)
2 100kg:2.85 Mcal ME和7.0g Lys/kg (2.5g/Mcal)表11 影响母猪生产性能的主要因素
* 依断奶日龄而定
表12. 举例计算空怀或非生产日期的天数所带来的经济损失
限制每头母猪每年产仔数量的主要因素是每头母猪每年产仔的窝数,该数据反映的是空怀或非生产日期的天数。
从生产损失的角度来讲,这些时间是非常浪费的。
不同规模的母猪群其经济损失的概念如下所示:
* 假设每胎149天:114天妊娠+28天哺乳+7天断奶至配种
1假设每窝10头仔猪
2仔猪的价值300元,不同国家可能会有所变动的价值
表13. 优化母猪生产能力的饲养管理策略
确保母猪健康,及良好卫生的作用
不要忘了公猪!精液品质、高受精率、高窝产仔数
更多资料下载请访问/downloads猪场动力网养猪下载频道!
表14不同阶段猪群投料规则
1).种猪投料表
2).不同阶段母猪投料示意图
说明:
A.初产母猪日粮在满足妊娠和维持需要的同时,还要满足部分生长需要,因此在
妊娠前期控料阶段,应在经产母猪投料标准的基础上增加10-15%饲料。
B.妊娠母猪的投料关键要做到“因猪而饲”,视母猪的膘情和怀孕阶段来确定投
料量。
C.哺乳母猪加料阶段,对于哺乳数少于8头的母猪,可以适当减少饲喂量至5kg
左右。
3).提高哺乳母猪采食量的投料程序
冬春季哺乳母猪产后第2、3周投料程序表
投料时间
上午1 上午2 下午1 下午2 料槽余料情况
一粒不剩2kg 2kg 2kg 2kg
很少量2kg 1kg 1kg 2kg
1
自g 仔猪喂料标准曲线(42天)
3-28天用100-1 转保育舍后8天逐步换100-2 第56天逐步换小猪料1020304050607080901001102021232527293133353739414345474951535557596163
仔猪日龄(天)
由采食量/天
1#2#
3#
注:白天两次开料都必须对食槽进行全面清理,将剩余未污染且未变质的饲料投给
食欲好的母猪吃,另两次开料前则必须将污染或变质的饲料清理掉。
夏秋季哺乳母猪产后第2、3周投料程序表 注:上午下午的两次开料都必须对食槽进行全面清理,将剩余未污染且未变质的饲料投
给食欲好的母猪吃,开完料半个小时后,将剩余饲料分散喂给食欲好的母猪吃,保证空槽,以保持饲料的新鲜;晚班开料前对污染或变质的饲料进行清理。
4).仔猪投料
注:
a3-7日龄一定要开始教槽,越早教槽,越早成功,就越有助于提高断奶重。
b产房仔猪投料要做到少投多次,随时保持食槽清洁,饲料新鲜。
c断奶后拉稀较多可以考虑在开始1-2天适当控料,防止仔猪采食过度。
d保育舍的两次换料要逐渐过渡,以防止换料应激和拉稀。
5).生长育肥猪投料
注:保育-中猪阶段自由采食量一般是其体重的3.5-4%左右;
表15 猪只体温参数
表16 附参考免疫程序(参考)
猪场免疫接种程序2(参考)
注: “ *”表示该种疫苗是否接种,视各场实际情况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