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圣心源读后感-
《四圣心源》学习心得阴虚和阳虚
《四圣心源》学习心得阴虚和阳虚中气升降,就产生了阴阳,清阳上升,浊阴下降,阴阳二气,上下回周。
阴在下,从下面循左边升,升则为清阳,阳在上,从上面循右边降,降则为浊阴。
这个中气衰旺直接决定着这个气机升降,如果脾土不升,清阳下陷,如果胃土不降,浊气就上逆,浊阴上逆和清阳下陷就是阴虚和阳虚的由来。
阴尽管盛于下,其实是生于上的,阳中有阴液,就是阴最初的阴根。
心脏外面有心包,这个心包和心脏之间是有阴液的,就是阴根。
阴性本性就是沉静,亲下的,然后肺金收敛它,往下降,到肾水中收藏,这个阴降,金水收藏,全依赖胃土下降。
如果胃土不降了,上逆,不能金收水藏了,胆气也不降了,也上逆,这样把本来跟这个肺胃下降的心包相火,跟着上逆,火不降,反过来开始烘烤心脏,心液一消耗,就像发动机里面的润滑油少了,就会滋生内热,这就是阴虚。
人们只知道阴虚体内有热,就用寒凉之药进行败火,却不知道,是因为肺气不能降敛了,只知道肺气胆气不能降敛了,却不知道,根源在胃土不能正常下降了,只是在那里滋阴。
就相当于你不撤薪只添水,是解决不了问题的。
阴虚的解决方法,就是降肺胃之气,以助阴降肾藏。
对于阴虚,黄元御大师在《四圣心源》里面,给出一个方子,叫地魄汤。
地魄汤:炙甘草6g,法半夏9g,麦冬9g,芍药9g,五味子3g,元参9g,牡蛎9g。
方中甘草调中,法半夏降胃气,五味子降肺气,元参用来清肺,还有滋阴的作用,用麦冬和芍药,清相火和胆火,相当于撤薪,最后呢用牡蛎来敛神藏精。
因为阴虚的人心中发热,必然心悸,神不宁。
肺太热,咳黄痰了,可以加点人参,党参,或者黄芪,来补点气,益气生水,培阴精之源。
阳虚和阴虚相反。
阳虽然盛于上,但是,是在下面肾水中生的,肾中之气,就是阳根,阳气浮动,阳根一生,天性就是亲上的,阳气上升,才会木生火长。
木火生长全赖脾土之升。
如果脾土不升,肝木也不升,也化不成心火,木火不升,肾气沦陷,则必然导致肾寒,这就是阳虚。
人们以为阳虚,就是肝火心火不旺,而不知道,其实根本是脾土太弱,如果脾旺,就会生血,血升而神化,血尽管是藏于肝,但是生于脾,肝血温升而化阳神。
四圣心源读后感
四圣心源读后感在接触这本书之前,我对中医经典的理解还停留在一知半解的状态。
偶然的机会,我翻开了这本被众多中医爱好者奉为圭臬的著作,从此开启了一段奇妙的中医探索之旅。
这本书的作者黄元御,他的经历就颇具传奇色彩。
据说他曾因被庸医所误,左眼失明,从此奋发学医,终成一代大家。
这样的背景,让我在阅读时,仿佛能感受到他那种对医术的执着和对患者的悲悯。
书中的理论,初看时觉得有些晦涩难懂,但细细品味,却能发现其中蕴含着深厚的中医智慧。
黄元御提出的“一气周流”理论,就像是一把钥匙,为我打开了理解人体生理病理的新大门。
他认为,人体内的气是在不断地循环流转的,一旦这个流转过程出现了问题,就会导致各种疾病的发生。
就拿我自己的一次小感冒来说吧。
那次感冒,一开始只是喉咙有点痒痒的,我没太在意,以为多喝点水就能好。
可没过两天,就开始流鼻涕、打喷嚏,整个人都昏昏沉沉的。
我想起了里说的,肺气不宣可能会导致这些症状。
于是,我试着给自己煮了一碗生姜红糖水,想着能发散一下肺气。
煮水的过程中,我仔细地切着生姜,尽量把姜片切得薄薄的,这样能让生姜的味道更好地释放出来。
看着锅里的水慢慢沸腾,热气升腾起来,心里还真有点小期待,希望这碗自制的“药水”能起作用。
喝下去之后,身上慢慢有了点热乎劲,但是症状并没有马上减轻。
我又开始反思,是不是自己的问题没找对?难道不仅仅是肺气不宣,还有脾胃的问题?因为书中提到,脾胃是气机升降的枢纽。
想到这,我决定调整饮食,不再吃那些生冷油腻的东西,而是选择了清淡易消化的粥和蔬菜。
每一口粥下肚,都感觉像是在给脾胃做按摩,温暖又舒服。
就这样,经过几天的调理,感冒的症状逐渐减轻,最后终于完全好了。
这次经历让我深刻地体会到了中理论的实用性。
书中对于脉象的论述也让我大开眼界。
以前去看中医,总是对医生摸脉的动作充满好奇,却又不明白其中的奥秘。
读了这本书,才知道脉象原来可以反映出人体这么多的信息。
比如说,浮脉可能是外感风邪,沉脉可能是里证。
四圣心源读后感1000字
四圣心源是古人黄元御花了一生心血撰写的一本经典医学著作。
四圣心源这一本书最重要的一点,他讲了天地之间阴阳变化的规律。
一气周流学说是它的核心主要内容。
现代的科学人也认为我们所在的宇宙有20%的有形物质,还有80%的无形的物质组成。
85%无形的世界是人类所不知道的东西。
古人在日常生活经验的基础上,把这些无形的东西统一称为气。
书中认为中国的传统文化直接从无形之气这个高度来分析日常的事务。
这个高度已经远远超过目前一般科学的高度。
所以他对很多事物概括出来的规律,应该说是层次更高一些,更科学一些。
书中所提到的一气周流,它是研究事物包括疾病,还有身体的变化规律,它是从这个气从无形之气,从一气的这个层面来研究的。
古人用五种象五个状态来简单概括这种变化规律。
并且认为它并不是分成截然不同的五个阶段,本质还是一提的是一个连续的浑然一体的周流变化。
而且这种变化在各个层次上都存在在一年的层面上,在一天的层面上,在一个人的层面上以及在历史的层面上,什么时候都是存在这个规律的。
所以说黄元御提出的一气周流的模式,他是从中医经典理论里面提炼出来的。
用自己的体会把它很精炼,很通俗的表达出来,便于我们这些后人来学习,但它适用的范围并不仅仅是医学,是中医,它适用于天地之间的万物,万事适用于天地之道。
这个的理论和中国古代的易经以及太极的思想,还有很多相通的地方。
多阅读能够让我们更深入的理解古人的思想。
四圣心源读书心得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四圣心源读书心得篇一:读书心得大家印象中的经典似乎都是指内难伤寒这一类,我就说说我比较有体会的关于温病的一些东西吧。
《温热论》:“大凡看法,卫之后方言气,营之后方言血,在卫汗之可也,到气才可清气,入营犹可透热转气。
”前半段大家都很熟悉了,这半段讲明了卫气营血辨证的大纲,但是真正有体会的是后半段,“在卫汗之可也,到气才可清气,入营犹可透热转气”。
这就话的潜台词是“在卫分的时候需要用使出汗的方法祛除表邪,不可一味清里,尤其是到气才可清气,这个才可十分耐人寻味,提示人们注意清法应用的界限,温病不许凉!否则会凉遏、冰伏,这也是温病误治常见的一个误区,并非只有温病误用温热伤阴才叫误治!值得好好琢磨!入营犹可透热转气意思其实是讲透热转气可以贯穿温病的治疗的全过程,温病除了顾护气阴之外,更重要的是通调,所以才有?彼则和解表里之半,此则分销上下之势??温病救阴尤易,通阳最难,通阳不在温,而在利小便,救阴不在血,而在津与汗?。
我的体会是如果能理解这段话,功用不亚于读完整本温病条辨”单单看《黄帝内经》里面这句话: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
少阴之为病,脉微细,但欲寐也。
少阴病,始得之,反发热脉沉者,麻黄细辛附子汤主之。
在遇到数例因感冒经静脉输液病情加重后,发热,头痛,畏寒明显,脉沉。
结合上二条,思为因输液致“直入少阴”,开上方2剂即缓解。
个人体会,脉沉及病人呈无欲状态为重要提示。
“湿胜则阳微”----叶天士的《外感温热篇》真是至理名言!现在社会,饮食不节,以酒为浆,以妄为常,肥胖多脂者众,湿邪为患,几乎涉及每位患者。
经常有患者来说,最近老感觉疲劳,吃饭没胃口,懒洋洋的,一看舌苔,白腻滑或白厚腻,或兼齿痕,必是湿邪为患,有简单的只几管子藿香正气水即可解决问题。
不明白的医家或患者有自服补气药的,有补阳药的,莫不是出现牙痛,溃疡诸症,这才真真是“虚不受补”呢!无论寒湿还是湿热皆伤人体正气,尤其是阳气,用清化、温化、芳化、渗利之法祛湿之后,正气也是虚弱的,需要告知患者注意养护脾胃阳气,待其自身慢慢修复,要不就给予四君、六君的补气升阳的药物调养。
《四圣心源》金鼎汤学习心得
《四圣心源》金鼎汤学习心得
金鼎汤,在黄元御原著中是用来治疗惊悸的,全方由“甘草二钱,茯苓三钱,半夏三钱,桂枝三钱,芍药三钱,龙骨二钱,牡蛎三钱”7味药组成。
这个方子是从《伤寒论》“桂枝去芍药加蜀漆牡蛎龙骨救逆汤”(桂枝三两,炙甘草二两,生姜三两,牡蛎五两,龙骨四两,大枣十二枚,蜀漆三两)和《金匮要略》“半夏麻黄丸”(半夏、麻黄各等分)两个方子演化而来,将张仲景的这两个方子合在一起,然后去掉生姜、大枣、蜀漆、麻黄四味药,加上芍药、茯苓组成的,不过剂量上有了新的变化。
金鼎汤是治疗惊悸证的,而现代中医使用金鼎汤最多的,大多还是在治疗失眠病证上面。
《黄帝内经》有这样一句名言——“胃不和则卧不安”,不过《黄帝内经》在治疗这种失眠的时候,提到了“半夏秫米汤”,其实在张仲景时代对于胃不和导致的失眠、心下悸,也创制了一个经方——半夏麻黄丸。
后世医家临床实践中,在金鼎汤的基础上加上夏枯草、珍珠母、夜交藤三味药,治疗失眠效果更好。
因为夏枯草可以上清下补,祛肝风、泄肝火、开肝郁;珍珠母可以平肝潜阳,安心神,定魂魄;夜交藤可以养心气、益心血、安心神、泄心火、育肝阴。
不过在使用本方时,夏枯草、珍珠母、夜交藤三味药的剂量比例为1:2:3。
《四圣心源》——文理俱佳,体用皆圆
我还记得论坛上有人比较黄元御和彭子益时,提到:用《四圣心源》里的方子,都非常有效;用《圆运动》里的方子,却要打点折扣(当然这还涉及诊断等诸多问题)。后面有人跟贴说:虽然彭子益的方子不怎么有效,但领悟了彭子益圆运动的精髓,开方子就很有效了。我看后,觉得这种论调很奇怪:首先,圆运动的理论是黄元御提出了的,彭子益只是继承,如果说领悟了圆运动的精髓,开方子神效,那么应该归功于黄元御,而不是彭子益;其次,如果你一个不太了解中医的人,领悟了圆运动的精髓,开方子就神效,为什么领悟了圆运动又有丰富行医经历的彭子益开出来的方子反而效果不怎么样呢?当然,我这么分析并不是揭谁的短,而是希望谁谁谁要护短的时候,想一想您说出来的话到底是护短还是揭短。
读《四圣心源》的感受很特别,从《天人解》开始,所有的文字看起来都很亲切,所有的论理都和自己原先对周易和中医的理解完全一致。我戏言道:或许我上辈子就读过这本书。
阅读《四圣心源》后给了我一种信心。我之前看过《中医学入门》之类的书,并没感觉“入门”了;翻过《医学实在易》,也没感觉“实在易”。但读《四圣心源》后发觉:中医真的不难,大道至简,黄元御的“四圣心源”把医道的真意阐述出来了。“会者不难,难者不会”——《四圣心源》正是帮助你“会”的好书。
�
很多人选择彭子益而不是黄元御,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彭子益的书是白话,黄元御的书是文言。本来,不应该区分白话和文言的,白话里也有好文字,文言里也有差文章。但我,还有说“尊他第二还委屈他了”的那位朋友,都喜欢黄元御的文字,而对彭子益的文字很头疼。说实话,彭子益的书中,有很多不合文法的地方,如“读《伤寒论》十方读法五条”,这样组织文字,读起来实在很别扭。所以,我们拿着《圆运动的古中医学》最后都没读下去,但捧着《四圣心源》却如获至宝,孜孜不倦。
读书心得——《四圣心源》---天人解-精神化生
读书心得——《四圣心源》---天人解-精神化生原文:肝血温升,升而不已,温化为热,则生心火;肺气清降,降而不已,清化为寒,则生肾水。
水之寒者,五藏之悉凝也。
阴极则阳生,故纯阴之中,又含阳气。
火之热者,六府之尽发也。
阳极则阴生,故纯阳之中,又胎阴气。
阴中有阳,则水温而精盈;阳中有阴,则气清而神旺。
气血之后就是精神,肝藏血,肺藏气,心藏神,肾藏精。
脾阳左升,肾水温暖而生肝血,肝木继续上升,则温化为热,则生心火,神藏于心。
胃阴右降,心火凉降化肺气,肺金继续下降,则凉化为寒,则生肾水。
心火为纯阳之位,阳极生阴,阳中有阴,则气清而神旺,火则不病热,肾水为纯阴之位,阴极生阳,阴中有阳,则水温而精盈,则水不病寒。
原文:神发于心,方其在肝,神未旺也,而已现其阳魂;精藏于肾,方其在肺,精未盈也,而先结其阴魄。
《素问》:随神往来者谓之魂,并精出入者谓之魄。
盖阳气方升,未能化神,先化其魂,阳气全升,则魂变而为神。
魂者,神之初气,故随神而往来。
阴气方降,未能生精,先生其魄,阴气全降,则魄变而为精。
魄者,精之始基,故并精而出入也。
神藏于心,但神是由肝血温升而来,在肝木的时候,虽然还没有化成神,但已经有了阳魂,所谓:肝藏魂。
精藏于肾,而精由肺气凉降而生成的,在肺金的时候,就已经有了阴魄,所谓:肺藏魄。
没有阳魂就没有神,没有阴魄就没有精,化神之前必先化阳魂,化精之前,必先化阴魄。
所以《黄帝内经》说:“随神往来者谓之魂,并精出入者谓之魄。
”五脏皆有神而藏之于心,五脏皆有精而藏之于肾。
神为阳而精为阴,阳盛则生神,阴盛则生精。
血,阴也,而其中有阳,得木气之散,则阳升而气化。
气,阳也,而其中有阴,得金气之收,则阴降而质结。
阴浊而有质,阳清则有气。
将结此质而质之魄先生,将化此气而气之魂先见。
气之虚灵者,则为神,质之静凝者,则为精,神清而明,精浊而暗。
古人以升魂为贵,降魄为贱,缘魂向阳而魄向阴也。
物生于春夏而死于秋冬,人之大凡,阳盛则壮,阴盛则老,及其死也,神魂去而精魄存,气虽亡而质仍在也,于此可悟阴阳之贵贱矣。
读书心得——《四圣心源》---天人解-五行生克
读书心得——《四圣心源》---天人解-五行生克原文:五行之理,有生有克。
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
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
其相生相克,皆以气而不以质也,成质则不能生克矣。
五行的生克相信大家都知道,这个不用多说,要说的是:黄元御认为不管是阴阳,两仪,四象,五行,还是这一气运动的状态结果,所以为什么说黄元御比好多医家都要高人一等,因为黄师真正参透了事物的本质,说黄元御与四圣相并,一点都不为过。
天地间就是这一气的运动,人体也是这一气的运动,黄元御看到所有的事物真正的本质就是在气这一层面,这也是中医比西医高明的地方,中医是在气的层面谈生命,西医是在结构的层面谈身体,两者截然不同。
而西医看不到气这一个层面,不管西医的检测仪器多么高端,但是检测不出气,西医永远是在结构的层面,治的是身体,躯壳,而中医认为在结构躯壳的里面有一样东西在主宰这它们,那就是神,所以中医的上工治的是生命而不是身体,生命和身体是完全不同的。
这也是为什么很多被西医判了死刑的患者,只要心态好,依旧可以活很久的,西医只能说这是奇迹,它们不知道为什么,但是中医说这不是奇迹,而是必然的,因为你被西医判死刑的是你的身体,但你是生命并没有病,所以说生命生病和身体生病是不同的。
黄元御说:五行生克皆以气而不以质也,成质则不能生克矣。
有时候听很多人说:“五行嘛,就是水克火,金克木,你问他为什么,他说:你看大自然不都是水可以去灭火,你看斧头是金属做的把,用它取砍木头,就是金克木啊”,典型的下工的思维,甚至很多学院的老师也是这么教的,中医呈现在这个样子,和这些人是脱不了干系的,这要是被黄元御听到,黄师估计又要骂人了。
看黄元御的解释:盖天地之位,北寒南热,东温西凉。
阳升于东,则温气成春,升于南,则热气成夏;阴降于西,则凉气成秋,降于北,则寒气成冬。
春之温生夏之热,夏之热生秋之凉,秋之凉生冬之寒,冬之寒生春之温。
土为四象之母,实生四象,曰火生土者,以其寄宫在六月火令之后,六月湿盛,湿为土气也。
《四圣心源》读书笔记
四圣心源》读书笔记四圣心源》读书笔记1原文“中气衰则升降窒,肾水下寒而精病(附子,心火上炎而神病,肝木左郁而血病,肺金右滞而气病。
神病则惊怯而不宁,精病则遗泄而不秘,血病则凝瘀而不流,气病则痞塞而不宣。
)按:肾水下病而精寒,心火上炎而神病。
梦遗,心火先有不宁,而下部精自遗。
心火不宁而心火旺于上,心火旺于上而肾水寒于下。
故《金匮》失精家少腹玄急,阴头寒,头眩发落,肾精因寒而不上承也,这种病人往往还有失眠心悸心火旺的症状。
即上热下寒,肝不升,肺不降,脾不运,皆病也。
白芍导心火下行归于肾水,龙骨牡蛎收敛心火归于肾水,使上不热而下得温;肾水得温而木气温升,桂枝助木气温升。
生姜甘草大枣,温运脾胃。
此一方上下左右中皆治也。
此金匮桂枝加龙骨牡蛎汤。
心悸失眠健忘精力不济;胃肠功能差,消化不良,易腹泻。
按:脾,阴脏也;胃,阳府也;脾升,阳大于阴也,胃降,阴大于阳也。
阳也者,干姜、附子、桂枝、风药也;阴也这,甘草、党参、大枣、饴糖,半夏、茯苓、陈皮、枳壳、黄连。
太阴脾以湿土主令,而喜温燥,助其运化脾湿;恶湿者,恶湿邪困脾碍运化也。
病见脾湿,温阳通阳而燥湿,勿用甘草、大枣、党参、饴糖、蜂蜜等阴寒滋润药及食品。
“泄水补火,扶阳抑阴”泄水使浊阴降,补火使清阳升。
干姜,补火也,使清阳升;茯苓,泄水也,使浊阴降。
人参甘草,伏火,使火不钢燥;但有助阴之弊,宜斟酌。
按:党参、太子参、甘草、饴糖、山药,补土也,令土厚,长一身肌肉。
又可养木。
土地肥沃而物产丰富。
“见肝之病,当先实脾。
”肝之病,肝血不足,烦热、目涩、筋拘挛等,当补肝血,白芍、熟地、当归、何首乌之类,实脾者,大枣、甘草、党参之类,补土液,木自生养。
实脾者,犹如给土地浇水,土地当是湿土,湿土温润相加,木气才长,万物丰隆。
故见木枯之病,补湿土。
土虽湿,但处严寒,木还是枯。
此时宜补阳气。
今土湿者多(饮食肥厚),木枯者也多(风证,血压高),缘于下寒(淫欲太盛)。
龙骨牡蛎加附子肉桂,补肾阳;白术茯苓沙仁去脾湿;乌梅润肝,甘草补脾。
四圣心源读书心得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四圣心源读书心得篇一:读书心得大家印象中的经典似乎都是指内难伤寒这一类,我就说说我比较有体会的关于温病的一些东西吧。
《温热论》:“大凡看法,卫之后方言气,营之后方言血,在卫汗之可也,到气才可清气,入营犹可透热转气。
”前半段大家都很熟悉了,这半段讲明了卫气营血辨证的大纲,但是真正有体会的是后半段,“在卫汗之可也,到气才可清气,入营犹可透热转气”。
这就话的潜台词是“在卫分的时候需要用使出汗的方法祛除表邪,不可一味清里,尤其是到气才可清气,这个才可十分耐人寻味,提示人们注意清法应用的界限,温病不许凉!否则会凉遏、冰伏,这也是温病误治常见的一个误区,并非只有温病误用温热伤阴才叫误治!值得好好琢磨!入营犹可透热转气意思其实是讲透热转气可以贯穿温病的治疗的全过程,温病除了顾护气阴之外,更重要的是通调,所以才有?彼则和解表里之半,此则分销上下之势??温病救阴尤易,通阳最难,通阳不在温,而在利小便,救阴不在血,而在津与汗?。
我的体会是如果能理解这段话,功用不亚于读完整本温病条辨”单单看《黄帝内经》里面这句话: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
少阴之为病,脉微细,但欲寐也。
少阴病,始得之,反发热脉沉者,麻黄细辛附子汤主之。
在遇到数例因感冒经静脉输液病情加重后,发热,头痛,畏寒明显,脉沉。
结合上二条,思为因输液致“直入少阴”,开上方2剂即缓解。
个人体会,脉沉及病人呈无欲状态为重要提示。
“湿胜则阳微”----叶天士的《外感温热篇》真是至理名言!现在社会,饮食不节,以酒为浆,以妄为常,肥胖多脂者众,湿邪为患,几乎涉及每位患者。
经常有患者来说,最近老感觉疲劳,吃饭没胃口,懒洋洋的,一看舌苔,白腻滑或白厚腻,或兼齿痕,必是湿邪为患,有简单的只几管子藿香正气水即可解决问题。
不明白的医家或患者有自服补气药的,有补阳药的,莫不是出现牙痛,溃疡诸症,这才真真是“虚不受补”呢!无论寒湿还是湿热皆伤人体正气,尤其是阳气,用清化、温化、芳化、渗利之法祛湿之后,正气也是虚弱的,需要告知患者注意养护脾胃阳气,待其自身慢慢修复,要不就给予四君、六君的补气升阳的药物调养。
读《四圣心原》之我见
读《四圣心原》之我见《四圣心原》是一本怎样的书?想直入中医堂奥,看《四圣心原》是一条捷径吗?这两个问题是我昨夜阅读《素灵微蕴》时为自己发出的疑问。
我也和大家一样,以为学好《四圣》便掌握了中医的全部理论,至少在理论这一块应该没有“节”了,可是我把《四圣》一通读下来,说实话吧,刚开始是一阵惊喜,随后便如坠五里云中,太多的问题都无法得到解答,很多疑问也无法释怀,请别误会,我不是在否定《四圣心源》这部中医史上伟大的经典,而是对我们中医爱好者们普遍的传统文化素养和中国文化积累产生了怀疑。
我看过耕尘不偶先生和行者先生的讲座记录,不客气地说,两位先生对于《四圣心原》的理解并不深刻,在很多地方都存在死角和误区,我这样说请两位先生谅解,也请诸位读者大人谅解,我完全没有自大的意思,相反我认为自己想学好黄元御的医学理论和方法,就目前来说还真是自不量力,完全不现实吧。
我这里想说的是,您现在读《四圣心原》有用吗?那里面的东西您真能读懂读通吗?且不说悟透了,所以请别把《四圣心源》想得太简单太容易了,你们应该知道,在黄元御的所有著作里,其实最难学的恰恰是这本并不厚的《四圣心原》,如果您是一位没有多少传统文化积累的中医爱好者,那么请您千万别急于求成,放下《四圣心源》,千万别去翻动它,至少是现在,请耐下性子,先把基本功打扎实了再说。
我在十多年前的时候,学过《周易》,学《易》当然要从河洛入手,我学得不好,基本没有什么收获,唯一得到的好处就是掌握了些基本知识,随后一丢就是多年,直到有幸接触到了黄元御的著作。
感谢罗大伦博士,是从他的作品里,我第一次知道了这个在中医史上长久以来处于没没无闻的千年一遇的奇才。
吴鞠通自学十七年才出走江胡,成为一代名医,而黄元御,仅仅只用了四年多点的时间便完从此岸得渡彼岸了,为什么呢?你知道其中原因吗?结论就是黄元御的功底和悟性比吴鞠通强太多太多了,那我们比江南大医吴鞠通前辈又如何呢?是不是相差何其之远啊。
读书心得——《四圣心源》---天人解-五味根源
读书心得——《四圣心源》---天人解-五味根源原文:木曰曲直,曲直做酸。
火曰炎上,炎上作苦。
金曰从革,从革作辛。
水曰润下,润下作咸。
土爰稼穑,稼穑作甘。
火性炎上,上炎则作苦。
水性润下,下润则作咸。
木性升发,直则升而曲则不升,郁而不升,是以作酸。
金性降敛,从则降而革则不降,滞而不降,是以作辛。
使坎离交媾,龙虎回环,则火下炎而不苦,水上润而不咸,木直升而不酸,金从降而不辛。
五味:酸、苦、甘、辛、咸,木曰曲直,火曰炎上,金曰从革,水曰润下,土爰稼穑,这是五行之性,曲直作酸,炎上作苦,从革作辛,稼穑作甘,润下作咸,这是五行之味。
木气主生发,郁则不升,所以会出现酸味,金气主降,金气郁则不降,则出现辛味,金和木要顺其性,火和水要逆其性,火性炎上,但火气要下交水气,水性润下,水气要上交火气,此为逆其性。
火气不下行则上炎出现苦味,水气不上交则下润出现咸味。
原文:金木者,水火所由以升降也。
木直则肾水随木而左升,金从则心火随金而右降。
木曲而不直,故肾水下润;金革而不从,故心火上炎。
而交济水火,升降金木之权,总在于土。
土者,水火金木之中气,左旋则化木火,右转则化金水,实四象之父母也。
不苦、不咸、不酸、不辛,是以味甘。
己土不升,则水木下陷,而作酸咸;戊土不降,则火金上逆,而作苦辛。
缘土主五味,四象之酸苦辛咸,皆土气之中郁也。
四象之内,各含土气,土郁则传于四藏,而作诸味。
调和五藏之原,职在中宫也。
水上交火,火下交水为顺,但水上行靠木气升发,火下行靠金气敛降,所以黄元御说:金木者,水火所由以升降也。
如果木气不升,则水气不升反下润,金气不降,则火气不降反上炎。
而升降金木之权靠的是中土,中土为四象之母,如果是中土不运,则脾胃升降失常,己土不升,则水木下陷,而作酸咸;戊土不降,则火金上逆,而作苦辛。
水宜浮而火宜沉,木宜升而金宜降,润下作咸者,水气之不浮也,炎上作苦者,火气之不沉也。
甘者,土气之正味,如果病甘者,则是土气不运。
黄元御说:五气堙郁,而后五味以生,五脏乃病。
《四圣心源》读后感
《四圣心源》读后感《四圣心源》内容概要:黄氏撰著《素问悬解》、《灵枢悬解》、《难经悬解》、《伤寒悬解》、《金匮悬解》、《伤寒说意》、《四圣心源》、《四圣悬枢》、《素灵微蕴》、《长沙药解》、《玉楸药解》、《玉楸子堂稿》(已伕)等医书十二部……《四圣心源》读后感,来自亚马逊网上书店网友:《四圣心源》共10卷。
清•黄元御撰于1753年。
作者将黄帝、岐伯、秦越人、张仲景视为医中四圣。
本书阐发《内经》、《难经》、《伤寒论》、《金匮要略》诸书蕴义。
卷一天人解;卷二六气解;卷三脉法解;卷四劳伤解;卷五至卷七杂病解;卷八七窍解;卷九疮疡解;卷十妇人解。
是一部包括中医基本理论和部分临床医学的综合性著作。
1749年(乾隆十四年,己巳),春节过后,黄元御按自己的“之”字治学方法,从黄帝、岐伯、张仲景和秦越人的医学观点出发,撰写一部进一步阐明《伤寒论》内在含义的著作。
这种治学方法,非常有效,所以他很快起草出《四圣悬枢》的初稿,着重分析了“温疫痘疹之义”。
从二月开始著述《四圣心源》,对“四圣”的临床见解和治法、方药等各个方面进行全面系统地论述。
但拟出提纲,作出要目后,因为有事而隔断了。
他在后来回忆这个写作的开端的想法时说:“医有黄帝、岐伯、越人,仲景,四圣之书,争光日月,人亡代革,薪火无传。
玉楸子悯后世作者不达其意,既解《伤寒》、《金匮》,乃于己巳二月作《四圣心源》。
”《四圣心源》充分反映出黄元御的学术思想特征和医学实践经验。
他的学术思想源于“四圣”,对脏腑病理、生理的认识,重视脾胃中气的升降合宜。
他指出:“人与天地相参也。
阴阳肇基,爰有祖气,祖气者,人之太极也。
”“祖气之内,含抱阴阳,阴阳之间,是谓中气。
中者,土也,土分戊己,中气左旋,则为己土,中气右转,则为戊土。
戊土为胃,已土为脾。
”他认为脏气的升降功能都取决于中气,因此,主张“中气之治”。
他认为湿、寒是诸多病证发病和病机的重要因素,因此治疗方面着眼于“中土”,制方常以泄水补火,扶阳抑阴为大法……四圣心源的读后感,来自当当网上书店的网友:《四圣心源》是清朝一代大名医黄元御的一本集大成著作,所谓四圣,就是黄帝、歧伯、越人和张仲景,该书是黄元御总结了该四位医学先圣的医学理论和实践后写的一本医学专著,有他对医学理论的全面理解和论述,同时有针对各种病症的辨证和药方。
读《四圣心源》杂感
读《四圣心源》杂感黄元御在庚申年(1740年)九月二十八日完成的第一部医书《素灵微蕴》后,在《序意》中云“轩岐既往,《灵》、《素》犹传,世历三古,人更四圣,当途而后,赤水迷津,而一火薪传,何敢让焉”,也深知自己的“溯四圣之心传”而“成一家之言”,与四圣之后的众多医家相左,因此“藏诸空山,以待后之达人”。
时隔九年,黄元御在完成了《伤寒悬解》和《金匮悬解》后的第二年,也就是己巳年(1749年)二月,黄元御开始作《四圣心源》,“解内外百病,原始要终,以继先圣之业”,但“创辟大略,遇事辍笔”,一直到壬申年(1752年)十月,“作天人之解,续成全书”。
《四圣心源》的成书,经历了将近四年的时间。
在这四年的时间里,黄元御从默默无闻成为名扬天下的乾隆御医,医术日精。
首篇《天人解》,高屋建瓴,将阴阳、五行、藏腑、六气、人身、经络等统一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天人一也”!虽然《天人解》是《四圣心源》全书最后完成的篇章,却置于首篇,是全书的核心。
《素问》、《灵枢》、《难经》和《伤寒论》成书于秦汉年间,黄元御医尊四圣,要读懂黄元御的著作,要读取四圣医书,需具备秦汉时期的河图、洛书、先天八卦、后天八卦、干支、历史、地理、天文、历法等背景知识,最好从思想上能回到秦汉的环境,才能有充分的理解;如果能识繁体字,具备一定的训诂学知识,那么更有利于对原文的理解,不至于人云亦云。
关于学习《四圣心源》中的一些误区,与同学共勉。
1、关于一气周流,圆圈理论。
黄元御自始至终,讲的都是水火交济,左升右降。
“阴阳未判,一气混茫。
气含阴阳,则有清浊,清则浮升,浊则沉降”。
《易经》泰卦,地天泰,地在上,天在下,天气上升,地气下降,“天地交而万物通”。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左右者,阴阳之道路也”。
2、六经辨证。
“内外感伤,百变不穷,溯委穷源,不过六气。
六气了彻,百病莫逃,义至简而法至精也”。
黄元御“解内外百病”,都是以六经为统领。
3、黄元御不重脉法。
四圣心源--学习心得2
四圣心源--学习心得2四圣心源之脏腑生成人与天地相参也。
阴阳肇基,爰有祖气,祖气者,人身之太极也。
祖气初凝,美恶攸分,清浊纯杂,是不一致,厚薄完缺,亦非同伦,后日之灵蠢寿夭,贵贱贫富,悉于此判,所谓命秉于生初也祖气之内,含抱阴阳,阴阳之间,是谓中气,中者,土也。
土分戊己,中气左旋,则为己土,中气右转,则为戊土,戊土为胃,己土为脾。
己土上行,阴升而化阳,阳升于左,则为肝,升于上,则为心。
戊土下行,阳降而化阴,阴降于右,则为肺,降于下,则为肾。
肝属木而心属火,肺属金而肾属水。
是人之五行也五行之中,各有阴阳,阴生五脏,阳生六腑。
肾为癸水,膀胱为壬水,心为丁火,小肠为丙火,肝为乙木,胆为甲木,肺为辛金,大肠为庚金。
五行各一,而火分君相,脏有心主相火之阴,腑有三焦相火之阳也。
群友学习心得体会(4)第一段话不太理解。
谁给用白话翻译一下啊?谢了。
就是说一个人下生是带着一罐“气”来的这罐气决定着能在世间玩多久是聪明愚蠢是英雄还是狗熊乍读此章似乎明白了,仔细想来又不知道了。
祖气、元气、中气、元神、天命、肾间动气、先天之气、后天之气同出而异名乎?那个永恒不变的东西玄妙啊。
简易变易不易人与天地相似,人的来源除了受精卵外,还有另外一个来自于外界空间的叫祖气的东西。
这个祖气是人身体的原始之气,祖气形成之初,美、恶就已分清,清、浊、纯、杂也不一样,厚、薄、完缺也不相同,日后的寿命、聪明才智、富贵贫贱都由此决定,也就是说人从存在的那一刻起,命就注定了。
(嘿嘿,我想起了孙悟空怎么蹦达也逃不出如来佛的手掌心。
)祖气中包含阴阳,阴阳之间,就是中气,中气就是土了(这个和前面讲天地之道一样)但是这里将土分成了戊、己,中气左旋,就是己土(对于天地之道的清气左旋),中气右旋,就是己土(对于天地之道的浊气右旋),戊土为胃,己土为脾,己土上行,由阴变成阳(问题1)阳在左边,就是肝,阳升到上面就是心。
戊土下行,由阳而变成阴(问题同上)阴降到左边就是肺、阴降到下面就是肾。
《四圣心源》读书笔记
《四圣心源》读书笔记《四圣心源》读书笔记“感悟黄元御”这个公众号就是一个学徒11给大家共享《黄元御医学全书》学习心得的平台。
经过两年的奋战,学徒11的“《四圣心源》(1)”重于完成了。
今天是2017年1月1日,祝大家元旦快乐,也希望我的这本书对你有帮助。
学徒11所有的读书笔记、语音专辑等电子资料,都将完全免费对所有人开放。
元旦到了,新的一年开始了,我的“《四圣心源》读书笔记(1)”总算完成了第一稿,可以发布给大家了。
在这本书逐渐成形的过程中,有人曾经建议我做各种尝试,将我积累的中医学习通过某种途径获取利益,因为现在中医培训风气很盛,好像有很多商机。
我思考再三,最终的决定是:我努力将我的学习经验共享给大家,但是我不想在这个方面上设置获取我的这些知识的门槛。
因为我了解到在我的很多潜在学习中医的伙伴中,有在校学生,有当前坚持学习中医但是生活仍然很困难的人,我希望这些人可以无门槛、无障碍地获取我的学习笔记,我希望我的`学习笔记可以帮助尽可能多的人。
所以,正如我在2016年元旦立下完整解读《黄元御医学全书》的志向一样,我在这里立下了这个志向的补充说明:后续我的所有笔记、语音专辑等电子资料,都将完全免费对所有人开放。
再次理解“中气不败,则人不死”。
2016年下半年,有一个事件在微信朋友圈刷屏了:某个小女孩9月份例行体检发现血小板少,深度检查被诊断出白血病,进行了化疗,由于免疫力下降,11月份真菌感染,12月份去世。
很多人记住这个事件是因为营销丑闻,我则认为这个事件是医疗事故。
我们设想一下,如果一个平时看不出问题的小女孩,如果没有去体检,如果没有去化疗大量损害身体,我们一般估计这个小女孩不会在短短一百天就去世吧。
黄师说“未有中气不败而人死者”,换句话理解就是“中气一败则人危险了”。
化疗是一种大大伤害中气的做法,必将最终被人类抛弃。
立帖为证。
必须将学习中医当作必须完成的战略任务。
很多人已经相信中医了,但是一直没有将中医学习好,总认为自己时间不够,或者资质不够。
四圣心源读后感-
《四圣心源》之“一气周身”黄氏积累数十年经验,将古今学说融会贯通,在医学事业上不懈的努力,对促进医学进步和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其中以《四圣心源》一书影响颇大。
在阅读该书时,其中“一气周身”的理论让我影响深刻。
“一气周身”是什么意思呢?有人认为“一气”广义上应该等同于中国古代哲学的气的定义范畴,狭义上讲,应该是指人体生命活动之象。
黄元御先生在其著作《四圣心源》中归纳出了“左路木火升发,右路金水敛降,中焦土气斡旋”的理论模型,该理论非常重视脏腑气机的升降出入,形成了独特的人体气化理论,该理论根于传统又有别于传统,切中人体生理的本质,有效指导临床辨证立法。
从某种角度来说,整个宇宙都可以看作是气的运行。
正如《素问•宝命全形论篇第二十五》言“夫人生于地,悬命于天;天地合气,命之曰人”,人亦可以看做是宇宙这个不停运行的大气中的一部分气。
而黄元御将这套理论运用到临床上,达到了相当满意的效果。
当年乾隆皇帝久病不愈,请其诊治,获得佳效,于是赐题“妙悟岐黄”赐之,并诏为御医。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言:“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治病必求于本。
”《素问·宝命全形论》言:夫人生于地,悬命于天,天地合气,命之曰人。
即是说,阴阳就是天地之道,就是天地自然的变化规律。
而人是天地之间的一股气。
积阳为天,积阴为地,天地之间的这股气也不过是阴阳之变化。
故而黄元御则把这种规律具体地总结为:阴阳就是一气之升降,升则为阳,降则为阴。
黄元御提出的“一气周流”理论,与中国古代哲学以及《内经》、《难经》、《伤寒论》等中医经典著作一脉相承,是从最本质的气的层次,来阐述天地人身之气的运行,因此它对问题的认识和分析,可谓由源到流,高屋建瓴。
一气周流的结构是浑然一体的。
人体的一气周流描述的是人体生命活动之象,从中焦来讲的话,主要表现为中焦的脾胃之气。
中焦的这一团土气,脾升胃降,其不停息的升降斡旋,犹如漩涡,由内向外,旋转出来,往上左升的部分转出来就是木火之气,往下右降的部分转出来就是金水之气,整个生命的一气周流是浑然一体的。
四圣心源读后感-
四圣心源读后感-
《四圣心源》是明代名医李时中所著的一本医书,涵盖了中医学、方剂学、气功、内
外科疾病等多个方面的知识,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和深厚的文化内涵。
读完这本书,我对中医学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认识。
首先,作者将医学分为“金匮”、“妙手”、“奇恒”、“圣运”四个部分,强调了医学中“医生”和“医术”之间的重要
性区别,指出医生必须具备高超的医术才能服务于病人。
其次,书中详细介绍了许多方剂,并通过案例等形式展现出方剂对疾病的治疗效果。
这些方剂大部分由中药精制而成,具有
治疗效果显著、毒副作用小等特点,被广泛用于临床治疗。
此外,书中还介绍了中医学中
的气功等技术,为读者提供了完善的治疗方案。
阅读《四圣心源》,不仅可以获得医学知识,还能感受到中华文化的内涵和历史底蕴。
李时中所著的《四圣心源》既是一部重要的中医学专著,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书中的内容,我可以深刻理解到中国古代人们对于健康的重视和治疗疾病的方法,感受到中医学对于世界医学的巨大贡献。
总之,《四圣心源》既是一部经典医学著作,也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对于我们的生
命和健康都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建议有关人士加强对这部经典医学著作的研究和传播,让更多人了解、认识和应用中医学,共同推动我国医学事业的发展和繁荣。
学习《四圣心源》临床心得点滴【一】
学习《四圣心源》临床心得点滴【一】我在2016年初,我曾经说过要将学习黄元御的临床心得,写成书出版,现在出书首先要买书号,出版社要利润,加之印刷费,一本书没有5—6万恐怕不行,本人暂时没有这个经济能力。
我认为:中医药之复兴必须兴黄氏之学!为了复兴中医药,传授黄元御的中医药理论,现将学习黄元御《四圣心源》临床心得先在博客上陆续发表。
与广大崇尚黄氏之学者共同探讨。
但是不与崇尚刘河间、朱丹溪者辩论。
请崇尚刘、朱之学者不要发表评论,否则我会拉黑你。
因为本人没有精力应付。
黄元御,名玉路,字元御【公元1705—1758年】,一字坤载,号研农,别号玉楸子,山东昌邑人。
清代名中医。
复兴中医药必须遵《内经》、遵《伤寒论》,学中医必须读《内经》、《伤寒论》这是历代中医的共识!由于《内经》、《伤寒论》文字艰涩难懂,真正读懂的有几人?清代黄元衔在《素灵微蕴》【序意】云“轩岐既往,《灵》、《素》犹传,世历三古,人更四圣,当途而后,赤水迷津,而一火薪传,何敢让焉。
”清代道光中医张琦在《四圣心源后序》云:“长沙而后,一火薪传,非自尊也。
”因《内经》、《伤寒论》文字坚涩难懂,自治唐之后唯有黄元御读懂了。
清代名中医欧阳兆熊云:“宗黄氏即以宗仲景,不宗仲景,黄岐之法不立,不宗黄氏,仲景之法不明。
”欧阳兆熊为什么如此崇尚黄元御?据欧阳兆熊自己说:“余自束发,侍先父母疾,即喜翻阅医书。
初师喻嘉言昌,又师陈修园念祖,十年无所得。
道光戊申,江西陈广敷溥以玉楸黄先生《医学八种》抄本相饷。
其源不尽出自医家,而自唐以来,谈医者莫之能及,二千年不传之绝学,至是始得其真。
爰取《四圣心源》、《素灵微蕴》,锓板行世,一时医风,翕然丕变”。
喻嘉言昌,陈修园念祖都是清代的《伤寒》大家,欧阳兆熊跟随二位大家学习了十年后,读了黄氏《医书八种》认为十年没有学到什么东西。
清代名中医张琦云:“世之为医者,能读黄氏之书,则推脉义而得诊法,究药解而正物性,伤寒无夭札之民,杂病无膏肓之叹。
那个夏天,《四圣心源》所给我的启发
那个夏天,《四圣心源》所给我的启发[导读]小编一直觉得能够与一本好书相遇也是需要缘分的。
作者很幸运能够与《四圣心源》相遇。
这本书不仅给予了作者对待人生态度的启发,也给了她学习中医的启发。
小伙伴们,我们也来读吧~ ★一、相遇,在一个明媚的午后大三的夏天,一个阳光明媚的午后,我如同平常一样,来到三元里图书馆三楼,然后在图书架之间游荡着,随手翻翻这本,拿拿那本,看看这个下午,与哪本书相伴。
就这样,我和《四圣心源》相遇了。
《中医基础理论》课本啃了好多遍,但依然觉得有点意不尽、嚼不烂、理不透,而随意翻翻所发现的《四圣心源》里的方和对于方通俗易懂的解释深深吸引着我,看着一个个像个太极一样解释的方解,那么有趣,我想,它应该可以给我一些提示吧?带着疑惑和小小激动的心情,坐下,阅读。
二、《四圣心源》所给我的人生态度启发1.不放弃自己,努力实现人生价值翻开卷一《天人篇》,我忖度着他会讲一些什么东西,应该无谓就是像《中医基础理论》里面的那些天人合一、人与自然的统一性之类的苍白乏味的知识点吧?然而,我错了。
“人有无妄之疾,医乏不死之方,群称乳虎,众号苍鹰。
”我感觉到一阵怨言,他言语犀利,矛头直指庸医,为什么呢?好奇如我上网搜索,事实真的是震惊到我了!原来他在而立之年左眼染了眼疾,却因治疗不当而致左眼失明。
这打击自然甚大,他聪敏好学,出生于官宦世家,肩负着考取功名、光宗耀祖、为朝廷效力、为人民谋福的重任,他亦以此为荣,而这实现其伟大雄心壮志抱负的机会就因左眼失明,影响仪容,而不得不放弃!这于一位文人来讲,是多大的打击!而且,失明对于一个正常人来说,是那么的伤自尊,所以,对于黄元御的严词厉句,我深表理解,庸医,害人胜豺狼。
“生不为名相济世,亦当为名医济人!”哀痛之余,他发愤立志,从此走上了弃儒从医的道路。
苦读历代中医典籍。
“三年忧思,一朝而解”,就短短的三年,一天夜里,他梦了一场,就彻底领悟了中医的精髓,边看病边总结,遂作《伤寒悬解》,轰动一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圣心源》之“一气周身”
黄氏积累数十年经验,将古今学说融会贯通,在医学事业上不懈的努力,对促进医学进步和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其中以《四圣心源》一书影响颇大。
在阅读该书时,其中“一气周身”的理论让我影响深刻。
“一气周身”是什么意思呢?有人认为“一气”广义上应该等同于中国古代哲学的气的定义范畴,狭义上讲,应该是指人体生命活动之象。
黄元御先生在其著作《四圣心源》中归纳出了“左路木火升发,右路金水敛降,中焦土气斡旋”的理论模型,该理论非常重视脏腑气机的升降出入,形成了独特的人体气化理论,该理论根于传统又有别于传统,切中人体生理的本质,有效指导临床辨证立法。
从某种角度来说,整个宇宙都可以看作是气的运行。
正如《素问•宝命全形论篇第二十五》言“夫人生于地,悬命于天;天地合气,命之曰人”,人亦可以看做是宇宙这个不停运行的大气中的一部分气。
而黄元御将这套理论运用到临床上,达到了相当满意的效果。
当年乾隆皇帝久病不愈,请其诊治,获得佳效,于是赐题“妙悟岐黄”赐之,并诏为御医。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言:“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治病必求于本。
”《素问·宝命全形论》言:夫人生于地,悬命于天,天地合气,命之曰人。
即是说,阴阳就是天地之道,就是天地自然的变化规律。
而人是天地之间的一股气。
积阳为天,积阴为地,天地之间的这股气也不过是阴阳之变化。
故而黄元御则把这种规律具体地总结为:阴阳就是一气之升降,升则为阳,降则为阴。
黄元御提出的“一气周流”理论,与中国古代哲学以及《内经》、《难经》、《伤寒论》等中医经典著作一脉相承,是从最本质的气的层次,来阐述天地人身之气的运行,因此它对问题的认识和分析,可谓由源到流,高屋建瓴。
一气周流的结构是浑然一体的。
人体的一气周流描述的是人体生命活动之象,从中焦来讲的话,主要表现为中焦的脾胃之气。
中焦的这一团土气,脾升胃降,其不停息的升降斡旋,犹如漩涡,由内向外,旋转出来,往上左升的部分转出来就是木火之气,往下右降的部分转出来就是金水之气,整个生命的一气周流是浑然一体的。
以中焦土气这个角度来讲的话,一气周流中的木火金水只是中焦土气的不同状态而已。
并非表现为周围一圈是木火金水,中间单独存在一团土气,不是这样的结构。
一气周流的组成结构类似于太极图的结构,它实际上是浑然一
体的。
以五行的角度来解释的话,人体生命的活动,就好比有一个活动范围一样,这个范围规定为土。
在这个范围内,最居中的这一部分定义为中土之气,偏于升发的这一部分叫做木火之气,偏于敛降的这一部分叫做金水之气,实际上都是生命活动之象,都是浑然一体的,并没有截然分开。
一气周流学说所描述的这种人体生命活动之象,在人体中的运动变化离不开阴阳对立统一、五行生克制化的规律.这种规律可以表现为各个脏腑组织器官功能活动的相应协调;如破坏了这一平衡协调,就会出现脏腑经络器官的病变,所以《素问·六微旨大论》有言“亢则害,承乃制,制则生化”。
喻嘉言在其著作《医门法律》中说:“其所以统摄营卫、脏腑经络,而令充周无间,环流不息,通体节节皆灵者,全赖胸中大气为之主持。
”
一气周流学说对阴阳的强调是其上下回周,彼此互根,上下环抱。
阴升逐渐化阳,阳降从而逐渐化为阴,并非是指阴阳可独自的由少而壮。
五行方面,该理论认为五行是不停息的周流着的五行。
“水、火、金、木,是名四象。
四象即阴阳之升降,阴阳即中气之浮沉。
分而名之,则曰四象,合而言之,不过阴阳。
分而言之,则曰阴阳,合而言之,不过中气所变化耳。
””这体现了一气周流学说的整体运动的观点。
天有六气,风、火、暑、湿、燥、寒,为阳;地有五行,木、火、土、金、水,为阴。
天之六气化地之五行,地之五行生天之六气。
人之五行和天之六气是对应的,只有当其中的某一气处于“病态”的时候,才会表现出其单独的特征,如“木曰曲直”、“火曰炎上”。
该学说在解释人体病理的时候,崇尚中气,兼顾四维。
脾胃升降功能是“一气周流”正常与否的决定因素。
黄元御认为,中气虚衰,升降失常,百病由生,而导致中气虚衰的病机主要为阳虚土湿,治疗以温阳补土为大法。
阳虚土湿病机的形成,主要是由于“足太阴脾以湿土主令,足阳明胃以燥金化气,湿为本气,而燥为化气,是以燥气不能敌湿气之旺,阴易盛而阳易衰,土燥为病者,除阳明伤寒承气证外不多见,一切内外感伤杂病,尽缘土湿也”。
人不过就是天地之间的一股气合而成形而已。
积阳为天,积阴为地,天地之间的这股气也不过是阴阳之变化。
阴阳就是天地之道,就是天地自然的变化规律。
阴阳就是一气之升降,升则为阳,降则为阴。
所以不仅治病要从阴阳上下功夫,养身长命也要本于阴阳。
阴阳虽然变化莫测,总是有其形迹可察的。
可以从象的角度来把握阴阳。
象也是动态的,它也在随着阴阳不停地变化着,然而却总不能
遁其形迹。
对象的观察细致入微,达到了数的层次,就可以秋毫在目,预言生死。
医总离不开药。
黄元御认为:“以故医家之药,首在中气。
”《四圣心源》的开篇第一方即“黄芽汤”,便充分代表了黄元御推崇中气的思想。
此方由人参、甘草、茯苓、干姜组成,黄元御在方后注明“中气之治,崇阳补火,则宜参、姜,培土泻水,则宜甘、苓。
”黄元御创制的其他诸多方剂也反映了“一气周流”的运行规律,其组方有从左路升发的药物,如麻黄、桂枝、附子、细辛等等;有从右路敛降的药物,如石膏、大黄、五味子等等;有从中焦斡旋的药物,如半夏、茯苓、干姜、甘草,等等。
天地之间,阴阳之象无处不在。
春夏秋冬,寒暑往来,日出月落,昼夜交替,无不是象。
乃至病有病象,药有药象,诸象纷然,而终归一致。
象即是阴阳之变化,即是一气之周流,天地之间同此一气,所谓天人一也,诸象亦同归此气,一无二致。
总之,黄元御的“一气周流”理论从最本质的气的层次,阐述天地人身之气的运行,因此对变化万千的疾病,要通过症状透见本质,从而对疾病进行精确定位、准确治疗。
从人体生命运动的全局出发,准确判断一气周流发生郁滞的环节,灵活采取全局性的治疗方案,往往可以四两拨千斤,以普通寻常之药,取立竿见影之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