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的能源现状及解决方法
中国能源的现状及出路
![中国能源的现状及出路](https://img.taocdn.com/s3/m/203987bb1a37f111f1855b52.png)
中国能源现状及出路————许志鸿众所周知,世界的主要三大能源有石油、天然气和煤炭,其中中国煤炭保有储量为10024.9亿吨,但精查可采储量只有893亿吨,石油的资源量为930亿吨,天然气的资源量为38万亿立方米,现己探明的石油和天然气储量只占资源量的约20%和约6%,仅够开采几十年;煤层气资源量为35万亿立方米,相当于450亿吨标准煤,排世界第三位,但尚未成规模开发利用。
因此,我国常规能源资源并不丰富,应建立正确的“资源意识”,并具有相应的“忧患意识”。
从目前看,我国现行的能源开发与使用方式不适应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需要的矛盾非常突出。
随着时代的进步,科技的日益创新,国际能源格局的风云变幻,国家能源供需平衡面临着严峻挑战,人均能源占有水平低,能源消费结构不合理,环境透支严重,还有大量的二氧化碳和废气排放所引发的温室效应和环境污染问题等等,这些问题无一不说明当下中国面临的资源和环境的压力十分严峻。
同时这也是我国经济增长来自能源约束的主要问题所在,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密切的相互依赖关系,正确认识和处理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联关系,对于社会经济的长远规划、能源发展战略以及有关法规的制定都是十分重要的。
因为国家能源问题直接关系到国民经济能否实现可持续发展。
不仅如此,中国也正面临着世界各国能源战略部署所带来的新挑战,这是中国国民经济发展的一个瓶颈问题,也是对中国和平崛起的严峻考验。
所以,从战略高度全面分析能源形势,深入研究能源发展问题,对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持续健康成长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一、世界各国能源发展战略概况随着世界范围内对能源的需求和争夺态势的加强,世界各国都根据各自的国情,综合考虑本国的经济发展状况和能源储备、能耗效率、未来能源需求预测、环境条件制约等因素,采取相应的对策和措施,力求缓和能源问题。
如调整能源消费结构,避免单一化,积极开发新能源,建立新的海上石油基地以及开展节能研究和采取节能措施等。
中国能源利用问题及解决办法
![中国能源利用问题及解决办法](https://img.taocdn.com/s3/m/3d5d1dd984254b35eefd345e.png)
中国能源利用问题及解决办法摘要:能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
中国进入改革开放以后,经济发展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高速发展,同时对煤炭、石油、天然气等非可再生资源的依赖越来越大,这样就产生了很多问题。
诸如:对煤炭、石油、天然气等非可再生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问题;利用这些资源而产生的大气环境问题;非可再生资源的枯竭以及新能源开发的问题等等。
面对这些问题,我们展开了研究,并提出能源可持续发展的口号,利用科学的管理方法和新技术对非可再生资源进行充分利用,并且不断开发新的能源。
现在,我国的能源利用现状不容乐观,但随着政府能源政策的调整,我国能源问题一定可以得到解决。
关键词:重要性能源问题节能措施目录一、能源问题的重要性 (2)(1)、能源是现代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 (2)(2)、能源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 (2)(3)、能源安全事关经济安全和国家安全 (2)二、中国能源利用现状 (2)三、针对能源利用问题的解决措施 (3)(1)、政府政策 (3)(2)、节能效率优先 (3)(3)、环境发展协调 (3)(4)、内外开发并举 (3)(5)、以煤炭为主体 (3)(6)、降低石油消费,加快天然气和新能源的发展 (4)结束语 (4)前言一、能源问题的重要性人类的能源利用经历了从薪柴时代到煤炭时代,再到油气时代的演变,在能源利用总量不断增长的同时,能源结构也在不断变化。
每一次能源时代的变迁,都伴随着生产力的巨大飞跃,极大地推动了人类经济社会的发展。
同时,随着人类使用能源特别是化石能源的数量越来越多,能源对人类经济社会的发展的制约和对资源环境的影响也越来越明显。
从现代经济社会发展看,能源问题的重要性主要表现在以下3个方面。
(1)、能源是现代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现代经济社会发展建立在高水平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基础上,要实现高水平的物质文明,就要有社会生产力的极大发展,有现代化的农业、工业和交通物流系统,以及现代化的生活设施和服务体系,这些都需要能源。
浅谈我国能源安全现状和对策1
![浅谈我国能源安全现状和对策1](https://img.taocdn.com/s3/m/4c48ed20ccbff121dd3683f7.png)
浅谈我国能源安全现状和对策摘要: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加上所拥有的世界上最庞大的消费人口,中国目前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能源消费国。
能源需求增大,能源的利用问题就会产生,根据能源安全的基本内涵及发展过程,从世界能源分布现状分析我国能源安全现状,如何利用并合理开发,提出维护我国能源安全的对策。
关键词:能源安全;对策;环境;污染前言:当今世界,能源安全不只是一个国家的问题,而且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
一国的能源安全不仅是一个经济问题,同时也是一个政治和军事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能源需求不断上涨。
随着而来的就是能源带来的问题,所以应尽早采取措施来解决这些存在和潜在的危险。
一、能源安全基本内涵及发展过程19世纪末,煤炭代替薪柴成为世界第一大能源,进入20世纪60年代以后,石油代替煤炭成为世界第一大能源。
国家能源安全概念包括两方面的含义:①经济安全性,是指通过维持能源的供应与需求之间相互均衡的状态,在保障能源稳定供给的前提下满足国家生存与发展的正常需求。
②能源使用的安全性,即能源的消费及使用不应对人类自身的生存与发展环境构成任何威胁。
纵观世界经济发展史,能源安全首先以“石油危机”的形式出现。
20世纪五十年代,由于主导此前世界工业化进程的一次性能源主要是分布广泛,储藏丰富的煤炭资源,而且欧洲工业化先导国处在原始资本积累阶段,所以国家能源安全的问题还没有被明确提出。
20世纪七十年代初爆发的第四次中东战争,导致石油短缺和油价暴涨,触发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最严重的全球经济危机,对西方工业国打击严重。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能源需求的速度不断上涨,1978—2006年,中国能源消费量由5.7亿吨标准煤增加到24.6亿吨标准煤,增长了4.3倍。
[1]为了确保既得利益,西方发达国家于1947年成立了国际能源组织(IEA),第一次正式提出国家能源安全概念。
20世纪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的伊朗伊斯兰革命引发的第二次石油危机,使得西方发达国家进一步认识到了资源安全供应的重要性。
浅析我国能源状况及应对策略
![浅析我国能源状况及应对策略](https://img.taocdn.com/s3/m/8cddfa58804d2b160b4ec0f8.png)
浅析我国能源状况及应对策略一、我国能源现状1、能源总量丰富, 人均拥有量较低。
我国是个能源生产大国,2006 年能源生产总量为221,056 万吨标准煤,与上年相比增长7.37%。
其中原煤生产总量占76.7%,仍居主导地位,水电、核电、风电所占比重与2005 年相比都有一定程度的提高,但人均能源拥有量较低,煤炭和水力资源的人均拥有量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50%,而石油、天然气人均拥有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15 左右。
2、能源分布地域差异明显。
我国的煤炭资源主要分布在华北、西北地区,水力资源主要分布在西南地区,石油、天然气资源则主要分布在东、中、西部地区和海域,而我国的能源消费却主要集中在东部的沿海经济发达地区。
能源分布与消费的地区差异严重影响能源的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3、能源与资源、环境和社会发展的矛盾日益突出,以煤炭为主的能源结构导致了我国大气污染物,如烟尘、二氧化硫、二氧化碳的巨大排放量;部分企业为减少成本支出,随意排放污染物,严重的环境污染,不但造成了高昂的经济成本和环境成本,还对居民的健康产生了巨大的威胁和明显的损害;能源浪费严重,公众节能减排意识不强;4我国是能源的可持续供应存在巨大压力。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能源的消耗将不断加大。
重工业化的快速发展将使能源消耗迅速增长,据预测城镇化水平每年提高一个百分点,每年将增加至少1,300 万城镇人口。
当前,城镇人口年均能源消耗量是农村人口的 3.5 倍,随着城镇人口的不断增加以及人均能源消费的增加,对能源的供给产生了巨大压力。
三、能源危机的应对措施1、完善节能法律法规, 实施节能激励机制, 强化能源危机意识。
出台相关政策惩罚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行为,努力营造共同节能的良好环境,加大对节能制造、节能设备研制开发的支持力度,建立有效的节能激励机制。
主动宣传我国能源使用现状及面临的严峻形势,强化全社会的能源危机意识,动员各行业和国民关注能源问题,为节能减排贡献自己的力量。
我国新能源技术的发展现状及未来展望
![我国新能源技术的发展现状及未来展望](https://img.taocdn.com/s3/m/f72e88b2d5d8d15abe23482fb4daa58da0111c0f.png)
我国新能源技术的发展现状及未来展望近年来,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新能源技术逐渐成为世界各国竞相研发和推广的热门领域。
作为全球最大的排放国家之一,中国也逐渐将新能源技术作为战略性发展方向,加大投入力度,推动其产业发展。
下面将就我国新能源技术的发展现状及未来展望作详细分析。
1. 太阳能光伏太阳能光伏是新能源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新能源技术之一。
目前我国太阳能光伏在技术上已经实现了从单晶硅、多晶硅转向PERC等高效电池技术的转换,同时建立了基于光伏建筑一体化的应用模式,使得光伏产业更加多元化。
2020年底,中国累计安装光伏发电总容量已达253.7GW,占世界累计同期总装机容量的42.3%。
2. 风力发电风力发电也是新能源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的风电技术已经较为成熟,能够实现大规模的商业化应用。
2020年底,我国累计安装风力发电总容量已达281.5GW,占世界累计同期总装机容量的38.4%。
水力发电一直以来都是我国的主导能源之一,目前我国水力发电装机容量已达356GW,占据全球水电装机容量的三分之一以上。
不过,由于水电资源的枯竭,我国近年来逐渐加大了对其他新能源技术的投入。
4. 生物质能源生物质能源是一种新型的可再生能源,它包括多种能源类型,如生物质燃料、生物质气体和生物质液体燃料。
目前,我国主要的生物质能源应用包括:生物质发电、生物质热能、生物质沼气等多个领域。
5. 其他新能源技术此外,我国在其他新能源技术领域也有着积极的探索和应用,如地热能利用、海洋能利用等。
二、未来展望在新能源技术方面,我国的成就不容忽视,但相较于发达国家,仍然存在着研发缺口和技术差异。
未来,我国应加速科技创新步伐,加大技术研发投入力度,扩大技术研发合作。
同时,推动技术创新、产业升级和转型升级,加快新技术在各个领域的应用和推广。
2. 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在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方面,我国仍然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一方面,可以通过研发新型高效能源设备来降低能耗水平;另一方面,可以加强能源储存技术创新,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我国能源利用现状及新能源的开发前景
![我国能源利用现状及新能源的开发前景](https://img.taocdn.com/s3/m/712fc403b52acfc789ebc9e9.png)
我国能源利用现状及新能源的开发前景现代化国家的经济发展和能源有着密切的关系,在正常的情况下,经济发展与能源之间存在着正相关,也就是说,能源消费量越大,国民生产总值也越高。
反之,能源不足就会影响国民经济的发展,甚至会造成巨大的损失。
据分析,由于能源不足所引起的国民经济损失,约为能源本身价值的20到60倍。
由此可见,不论哪个国家哪一个时期,若要加快发展国民经济,就必须保证能源消费量的相应增长。
我国能源的现状不容乐观,原因主要有以下三点:一、能源丰富而人均消费量少我国能源虽然丰富,但分布很不均匀,煤炭资源60%以上在华北,水力资源70%以上在西南,而工业和人口集中的南方八省一市能源缺乏。
虽然在生产方面,自解放后,能源开发的增长速度也是比较快,但由于我国人口众多,且人口增长快,造成我国人均能源消费量水平低下,仅为每人每年0.9吨标准煤,而1吨标准煤的能量大概可以把400吨水从常温加热至沸腾。
二、能源构成以煤为主,燃煤严重污染环境从目前状况看,煤炭仍然在我国一次能源构成中占70%以上,成为我国主要的能源,煤炭在我国城市的能源构成中所占的比例是相当大的。
以煤为主的能源构成以及62%的燃煤在陈旧的设备和炉灶中沿用落后的技术被直接燃烧使用,成为我国大气污染严重的主要根源。
据历年的资料估算,燃煤排放的主要大气污染物,如粉尘、二氧化硫、氮氧化物、一硫化碳等,对我国城市的大气污染的危害已十分突出:污染严重、尤其是降尘量大;污染冬天比夏天严重;我国南方烧的高硫煤产生了另一种污染-酸雨;能源的利用率低增加了煤的消耗量。
三、农村能源供应短缺我国农村的能源消耗,主要包括两方面,即农民生活和农业生产的耗能。
我国农村人口多,能源需求量大,但农村所用电量仅占总发电量的14%左右。
而作为农村主要燃料的农作物桔杆,除去饲料和工业原料的消耗,剩下供农民作燃料的就不多了。
即使加上供应农民生活用的煤炭,以及砍伐薪柴,拣拾干畜粪等,也还不能满足对能源的需求。
我国能源现状与战略对策PPT
![我国能源现状与战略对策PPT](https://img.taocdn.com/s3/m/71d3317b168884868762d6c9.png)
11
整体煤气化联合循环(IGCC) 整体煤气化联合循环(IGCC)
12
多联产系统的简单阐释:一次通过法制甲醇
Slurry Bed Synthesis
7
不可改变的事实
煤现在是、将来仍是我国能源的主力。
70% 50% 煤炭是中国最重要的能源,生产和消费的数量大、比重高,短 期内难以替代。
煤用于发电的比例将越来越大。
从目前的50%上升到70%以上,绝对量的增加更大。
煤的直接燃烧已引起严重的环境污染。
70%~80%以上的SO2,NOX,汞,颗粒物,CO2等。
CO2 emission 10 t
8
Peak time Peak value (108 t/a) 2050 emission value (108 t/a)
2030 80 30
2035 90 40
2040 100 50 6
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国际上可能留给中国的CO2排放 空间已经非常小——应及早主动应对而不是被动减排
coal oil NG hydro power nuclear power wind power solar power biomass power alcohol gasoline biodiesel
10 tce
8
2010
2020
2030
2040
2050
2005 Primary energy consumption (108 tce/a) Annual increase (108 tce/a) 21.9
我国新能源发展现状及其问题总结
![我国新能源发展现状及其问题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45c3f16fb5daa58da0116c175f0e7cd185251870.png)
我国新能源发展现状及其问题总结我国新能源发展现状及其问题总结近年来,我国新能源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新能源开发利用一直是我国能源发展的一项重要战略,为推动我国可持续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然而,我国新能源发展仍然面临一些问题,需要我们迅速加以解决。
首先,我国新能源发展面临的问题是能源结构转型的难度。
目前,我国仍然以煤炭为主要能源,尽管新能源的比重在不断增加,但与传统能源相比仍然占据了很大比例。
与此同时,新能源发展存在着技术成熟度不高、能源存储技术不完善等问题,使得我国难以快速实现能源结构的转型。
其次,我国新能源发展面临的问题是发展不均衡的地区差距。
在我国的东部沿海地区,新能源发展较为成熟,而在西部和东北地区,新能源发展相对滞后。
这不仅会导致能源供需不平衡,还有可能造成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等问题。
第三,我国新能源发展面临的问题是技术瓶颈的挑战。
虽然我国在一些新能源技术上取得了重要突破,如光伏技术、风能利用等,在全球范围内具有一定的竞争力。
然而,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在新能源领域的核心技术仍然相对落后,具备自主创新能力的企业和机构较少,这限制了我国新能源发展的长远稳定。
第四,我国新能源发展面临的问题是市场化机制不健全。
新能源发展需要有一套完善的市场化机制来保证其长期稳定发展。
然而,目前我国在新能源发电价格、电网接入、储能等方面的市场化机制不够完善,导致新能源企业面临投资风险较大,缺乏动力进行技术研发和推广。
最后,我国新能源发展面临的问题是环境污染和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平衡。
虽然新能源开发利用对环境污染和温室气体排放具有显著优势,但我国新能源规模的不断扩大也带来了一系列环境问题,如电池废弃物处理、风电鸟击等。
因此,我们需要在新能源发展的同时,注重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平衡,提出合理的政策和措施。
总的来说,我国新能源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仍然面临诸多问题。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需要进一步加强技术研发和创新,加大对新能源的投资和支持力度,完善市场化机制,推动新能源发展。
浅谈我国能源短缺问题
![浅谈我国能源短缺问题](https://img.taocdn.com/s3/m/9ab35226284ac850ad0242fe.png)
摘要:能源短缺问题是我国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的焦点问题。
本文从分析我国能源现状入手,探究解决我国能源短缺问题的出路,和我们每个人能为此做些什么。
关键词:能源短缺经济发展节能正文:电荒、水荒、煤荒、油荒都在表明中国的资源短缺能源短缺问题不容乐观。
我们应该如何面对资源、环境和发展的问题,如何面对未来,如何做一个负责任的大国,如何依靠有限的自身资源和人类共同的资源,以最小的资源、环境和资金代价实现和平崛起!成为受世人尊重的屹立于东方的伟大国家。
我国既是个能源大国和能源消耗大国,又是个能源短缺大国和能源浪费大国,同时也是个能源落后大国。
能源短缺的成因有如下三个方面:1.人均资源贫乏我国是一个人均能源资源极其匮乏的国家。
中国的人口密度是世界平均值的三倍,人均资源的拥有量不及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人均能耗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三分之一。
这说明我国是个人均资源小国——贫能国。
2.开发速度缓慢我国能源开发的速度一直低于国民经济发展的速度,能源弹性系数远小于1。
能源弹性系数低,而经济又过热,这是促成能源短缺的一个原因。
3.能源严重浪费能源浪费主要表现在:掠夺性的开采、惊人的浪费、认为的破坏、严重的损失和无效的高消耗等诸多环节中。
总结起来,我国能源短缺的原因中,人均资源贫乏和开发速度缓慢仅是促成能源短缺的一般原因,不是主要原因。
依据可以从外国成功解决能源短缺问题的例子中可以看出,如日本是比我国更贫的资源贫国,但能源短缺却得到了解决;还有德国在不增加能源的条件下,实现了国民经济的大发展。
所以只有第三个原因——能源严重浪费和能源管理落后才是促成我国能源短缺的根本原因。
能源管理落后和失误主要表现在:束缚能源节约的政策、高能耗的体制、粗放的管理、人为的破坏、权利的干扰、监督不利、不讲效益的投资、设备的低效运行以及落后的传统观念和习惯等。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能源领域多年积累的矛盾和问题进一步暴露出来,具体表现为:煤电油运供应紧张、油价波动影响深远、能源效率不高和能源安全生产形势严峻。
我国能源状况特征和安全问题急能源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措施
![我国能源状况特征和安全问题急能源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958c73ef856a561252d36fb7.png)
我国能源状况特征和安全问题及能源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措施我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是一个能源生产和消费大国。
能源生产量仅次于美国和俄罗斯,居世界第三位;基本能源消费占世界总消费量的l/10,仅次于美国,居世界第二位。
中国又是一个以煤炭为主要能源的国家,发展经济与环境污染的矛盾比较突出。
近年来能源安全问题也日益成为国家生活乃至全社会关注的焦点,日益成为中国战略安全的隐患和制约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瓶颈。
一.我国能源现状及特征能源资源是能源发展的基础。
新中国成立以来,不断加大能源资源勘查力度,组织开展了多次资源评价。
中国能源资源有以下特点:能源资源总量比较丰富。
中国拥有较为丰富的化石能源资源。
其中,煤炭占主导地位。
2006年,煤炭保有资源量10345亿吨,剩余探明可采储量约占世界的13%,列世界第三位。
已探明的石油、天然气资源储量相对不足,油页岩、煤层气等非常规化石能源储量潜力较大。
中国拥有较为丰富的可再生能源资源。
水力资源理论蕴藏量折合年发电量为6.19万亿千瓦时,经济可开发年发电量约1.76万亿千瓦时,相当于世界水力资源量的12%,列世界首位。
人均能源资源拥有量较低。
中国人口众多,人均能源资源拥有量在世界上处于较低水平。
煤炭和水力资源人均拥有量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50%,石油、天然气人均资源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15左右。
耕地资源不足世界人均水平的30%,制约了生物质能源的开发。
能源资源赋存分布不均衡。
中国能源资源分布广泛但不均衡。
煤炭资源主要存在华北、西北地区,水力资源主要分布在西南地区,石油、天然气资源主要赋存在东、中、西部地区和海域。
中国主要的能源消费地区集中在东南沿海经济发达地区,资源赋存与能源消费地域存在明显差别。
大规模、长距离的北煤南运、北油南运、西气东输、西电东送,是中国能源流向的显著特征和能源运输的基本格局。
能源资源开发难度较大。
与世界相比,中国煤炭资源地质开采条件较差,大部分储量需要井工开采,极少量可供露天开采。
工业能源利用状况及节能对策分析
![工业能源利用状况及节能对策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4ce467d4a32d7375a51780ad.png)
工业能源利用状况及节能对策分析本文首先指出我国工业能源利用现状中的做得好的地方,以及存在的问题,再指出出现工业能源利用问题的原因,在点出设计节能对策时应该关注的要点后,提出一些解决我国工业能源利用问题的对策,为有关人士提供参考。
标签:工业能源;利用状况;节能对策;分析1 引言我国虽然工业能源的储藏量大,但是从中长期看来,依然处于工业能源供应紧张的形势下,合理地分析我国目前的工业能源利用状况,有效地节约工业能源,是我国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保证。
2 我国的工业能源利用现状如何2.1 好的方面(1)工业能源结构的调整和完善:迫于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和环境保护的需要,近些年来,我国在能源结构的调整方面加大了资金投入和政策支持,而且取得较为满意的进展,根据相关数据显示,我国清洁能源在整个能源结构中所占的比重由2011年的4.6%升至2014年的9.2%[1],而其所占的比重也会随着社会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加,以及清洁能源开发技术的进展而进一步得到提高。
(2)工业能源自给自足能力强:我国国土辽阔,自然资源充足,工业能源也相当丰富。
根据我国国土资源部发布的相关文件,以及对我国的一次能源生产总量与消费总量进行对比后发现,我国在工业能源的生产上一直保持着较高的生产产量与生产速度;在一次能源的使用方面上保持着近9成的自给率,而且随着能源探测技术和开发技术的进步,我国在工业能源的产量增长方面并不存在较大的压力。
2.2 仍存在的问题(1)工业能源利用效率较低,能源浪费现象严重:1)因工业生产中的设备和技术落后造成的能源浪费。
2)工业生产过程不够科学造成的余能和热能的浪费。
3)工业能源转化效率低造成的能源浪费。
(2)工业能源利用和处理不当,对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和破坏:有很多工业属于高污染、高能耗的工业,比如钢铁行业、水泥行业以及电力行业等。
有的工业企业不顾有关规定,不对这些工业垃圾的排放和处理进行严格的管理,造成工业废物的排放量超标,对企业周边的土地、水源、空气等都会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甚至威胁到周边地区居民的生命健康。
浅谈我国的能源状况及应对能源危机的措施
![浅谈我国的能源状况及应对能源危机的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221d2b51ce84b9d528ea81c758f5f61fb7362871.png)
浅谈中国能源形势及应对能源危机的措施能源,对于一个国家来说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它是一个国家发展的动力,也是民生的基本保障。
特别是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人们对能源的依赖,特别是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的依赖更加强烈,能源的直接或间接消耗已经渗透到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
如果没有了能源,我们的生活将寸步难行。
在上个世纪,发达国家先后完成了工业化,消耗了地球上的大量自然资源,特别是能源资源,而在本世纪,一些发展中国家正在逐步实现工业,在这个过程中,能源的大量消耗是发展的必然要求。
目前,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它也是世界上第二大能源生产和消费国。
当前,处于飞速发展的黄金时期的中国,对能源的需求量巨大,而能源的持续供应,为经济的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中国能源形势概览,有如下特点:第一,人均能源资源相对不足,资源质量较差。
我国常规能源资源的总储量就其绝对量而言,是较为丰富的。
2006年,煤炭保有资源量10345亿吨,剩余探明可采储量约占世界的13%,列世界第三位。
中国拥有较为丰富的可再生能源资源。
水力资源理论蕴藏量折合年发电量为6.19万亿千瓦时,经济可开发年发电量约1.76万亿千瓦时,相当于世界水力资源量的12%,列世界首位。
但我国人口众多,人均能源资源拥有量在世界上处于较低水平。
煤炭和水资源的人均拥有量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50%,石油、天然气人均资源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15左右。
第二,能源消费以煤为主,环境压力加大。
煤炭是中国的主要能源,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在未来相当长时期内难以改变。
相对落后的煤炭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加大了环境保护的压力。
煤炭消费是造成煤烟型大气污染的主要原因,也是温室气体排放的主要来源。
随着中国机动车保有量的迅速增加,一些城市的空气污染已成为烟尘和汽车尾气的混合物。
这种状况持续下去,将给生态环境带来更大的压力。
第三,资源约束突出,能源效率偏低。
中国优质能源资源相对不足,制约了供应能力的提高;能源资源分布不均,也增加了持续稳定供应的难度;经济增长方式粗放、能源结构不合理、能源技术装备水平低和管理水平相对落后,因此,单位国内生产总值的能源消耗和主要能源消费产品的能源消耗高于主要能源消费国的平均水平,据统计我国单位GDP的煤消耗量是日本的15倍,是美国的8.7倍。
我国能源资源的现状及面临的问题
![我国能源资源的现状及面临的问题](https://img.taocdn.com/s3/m/38cf2641cf84b9d528ea7ae7.png)
2 石 油 资源 . 我 国是 石 油 资源 总 量 比较 丰 富 的 国家 , 油 资源 分布 广 泛 , 石 主要 以 地 为 主 , 上石 油 总 资源 量 占到 7 %以上 , 陆 0 海域 还 不 到 3 %, 由于 人 口众 0 但 多, 人均 占有 量却 相 当匮 乏 。 今 , 国 已成 为石 油 消费 第 二 大 国 , 现 我 随着 经
济发展对石油需求的 1益增多, 4 : 我国石油短缺也成为首要问题。 3 然气 资源 .天
我 国天 然 气资 源 主要 分 布 在 中 、 西地 区 和海 上 , 资源 量 占世 界 总 资 总 源 量 的2 我国 天然 气 开 发 长期 滞 后于 石 油 的 发展 , 国外 天然 气 工 业相 %。 与 比也有 很 大 的差 距 , 天 然气 的勘 探 和 开 发将 进入 快 速 发展 时期 。 目前
利用 能源 。
2 工业 化进 程 的加 快 增加 了能 源 的供 需 矛盾 . 我国 政府 提 出 “ 22 年 要基 本 实现 工 业 化 ” 到 00 的奋 斗 目标 , 这就 意 味 着工 业生 产 的规模 仍要 继 续扩大 。 所有 能 源消费 中工 业 能源 消费所 占比重 在 最大 , 工业 能耗 约 占全社 会 能耗 的7 %, 0 尤其 是 重工 业 发展 中所耗 能源 比重。 3 新 增人 口的 消 费量 增 加 促使 能 源 需求 的增 加 . 我 国每 年 的 人 口 自然 增 长率 约 0 9 由于 我 国人 口基数 大 , .%, 使得 人 E l 增 长 总量 很 大 。 近几 年 我 国城 市化 步 伐加 快 , 新增 人 口不仅 给城 市 经济 发展 增 加 了劳动 力 , 时也 创 造 了新 的 消费 需 求 。 测 算 , 市 化 率提 高 一个 百 同 据 城 分 点 , 终 能源 资源 消 耗就 会 比它多 0 6个百分 点 。 最 .
浅谈中国能源安全的现状问题及对策
![浅谈中国能源安全的现状问题及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9aba4cad70fe910ef12d2af90242a8956aecaa53.png)
新形势下我国能源安全形势及对策能源安全作为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着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始终把保障能源安全摆在突出位置,推动能源安全的物质、技术、制度基础不断筑牢。
然而,近年来错综复杂的国际形势与国内经济发展的新态势均给我国能源安全带来新挑战。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加强能源产供储销体系建设,确保能源安全”。
未来,伴随着经济发展、能源转型以及国际地缘政治环境日趋复杂,我国能源安全将面临更多潜在风险和困难挑战。
因此,开展我国能源安全形势分析,并提出对策建议,对于进一步夯实能源安全基础、保障国民经济高质量发展极为重要。
一、我国能源安全面临的形势分析我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能源生产国和消费国,近年来着力建设煤、油、气、核、新能源、可再生能源多轮驱动的能源供应体系,能源产量平稳增长,2021年我国能源自给率达到82.63%。
同时,受资源储量限制,国际进口在能源供应体系中仍不可或缺,2021年我国石油和天然气的对外依存度分别为73%和45%,是世界上最大的石油和天然气进口国。
《“十四五”现代能源体系规划》提出2025年国内能源年综合生产能力达到46亿吨标准煤以上,在此能源供应能力发展目标要求下,预计未来我国发生全国性、系统性能源短缺的概率不大,但仍需防控由部分地区能源转型路径设计不合理和可再生能源快速发展引发的局部性、周期性紧缺风险。
而在国际方面,由于世界能源消费中心与能源资源富集区域的失衡和错配,加之地缘政治冲突日趋频繁,我国能源进口也将面临更大不确定性。
(一)国内能源供应面临局部性、周期性紧缺风险一是保供与转型统筹难度较大,若路径设计不合理可能引发能源安全隐患。
当前各地政府密集出台“十四五”能源发展专项规划和“双碳”行动计划,其重点在于谋划未来5~10年的能源转型路径。
在当前我国经济发展与能源消费需求仍保持中高速增长的背景下,若能源转型路径设计不合理,特别是煤炭退出、新能源发展等政策选择过于激进,或地区政策与全国大局“脱钩”,可能导致能源供给能力无法匹配经济发展需求,引发局部地区能源供应短缺问题。
能源现状及某些重要战略对策解析
![能源现状及某些重要战略对策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83c7313c6d175f0e7cd184254b35eefdc8d31526.png)
1.3 形成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SO 2、NO x 、PM 2.5~10、CO 2等是污染物的主要构成,而以上这些污染物的来源是石化能源利用阶段占比达到了80%,特别是煤炭的直接燃烧导致的。
据统计,当下国内已经有30%~40%区域发生过酸雨现象,环境污染是造成人类呼吸系统疾患风险持续增加的主要因素之一[2]。
应积极探究当下国内对污染物“可接纳”的环境容量达到的层次。
1.4 温室气体排放量增多当下,全球年均CO 2的排放量高达250亿t ,工业化发展的150余年中,空气内的CO 2含量已经从最初的280.0×10-6上升到380.0×10-6,现阶段每年正以3.0×10-6速度持续增长。
温室气体对地球形成的后果是灾难性的,历经既往长期且激烈的争论探究后,世界各国能对温室气体的排放已经达成了共识。
2 探究重要的战略对策2.1 将节能作为根本尽管我国人均资源匮乏,承担的能源供应压力繁重,但单位GDP 的能耗强度处于较高水平,是日本的5倍有余,针对其原因可以从工业结构、技术、政策、传统习惯及道德层面等方面进行阐述。
比如:我国技术相对滞后,和先进科技相比较,我国发电、水泥、电解质等的单位能耗量要高出20%左右;从政策层面上加以分析,节能多被作为一项软指标,尚无配套政策、贯彻力度不足、结果统计混淆等,通常号召向量但执行落实偏少。
从某种层面上分析,大部分国人没有将节能作为资深的日常行为基准,关于消费模式盲目的效仿西方国家,部分人员可能将将追求奢侈、豪华作为荣耀之事。
党中央倡导的循环经济0 引言能源是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资源之一,能源过度依赖、高消耗会对国民经济运行质量和速度、生态环境形成不同程度的负面影响,急需尽早解决,世界上很多国家均结合本国国情去应对能源和环境之间的问题。
近些年,中国GDP 以年均10%速度发展,油、气、水等资源的耗用量与日俱增,自然环境恶化,以上这种不良的发展模式将会带来极为惨重的后果。
我国能源现状与出路
![我国能源现状与出路](https://img.taocdn.com/s3/m/f4c43446a8956bec0975e347.png)
我国能源现状与出路能源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
纵观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人类文明的每一次重大进步都伴随着能源的改进和更替。
能源的开发利用极大地推进了世界经济和人类社会的发展。
我国是能源生产和消费大国,能源生产总量和能源消费总量均居世界二位。
由于我国人口众多、经济基础不强、发展迅速,我国的发展对能源消费需求有着很强的依赖。
目前,中国能源消费过于依赖煤炭和石油。
这种能源消费结构不合理,能源利用率不高,能源消费造成的环境污染日益严重突出,制约了经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阻碍了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进程。
过去,我们常接受这样的教育:我们的国家地大物博、物产丰富。
可是我们同时拥有庞大的人口,各种常规能源资源人均占有量远低于世界水平。
有关资料显示,我国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2163立方米,为世界平均水平的四分之一;石油的人均储量也较低……这些信息向我们表明能源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节约能源、合理利用能源是我们建设小康社会、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的必然途径。
我国的能源现状能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我国拥有着世界第二大能源系统。
能源需求以前所未有的、远高于GDP增长的速率急剧增加,煤、电、油、运全面紧张,进口石油大幅增加。
能源供需正面临着严峻挑战:人均资源相对不足,人均能耗低而单位产值能耗高,大量烧煤导致严重的大气污染。
现实中,我国能源资源有限,常规能源资源仅占世界总量的10.7%,人均能源资源占有量远低于世界水平:2000年我国人均石油可采储量只有4.7吨,人均天然气可采储量1262立方米,人均煤炭可采储量140吨,分别为世界平均值的20.1%、5.1%、86.2%。
我国已成为世界能源生产和消费大国。
2004年,中国超过俄罗斯成为世界第二大能源生产国,同时也是世界第二大能源消费国。
目前,我国使用的能源以煤炭为主。
2005年,我国一次能源消费量中,煤炭占68.7%,石油占21.2%,天然气占2.8%,水电占6.3%,核电占1.0%。
我国的能源现状与战略对策
![我国的能源现状与战略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497569df6aec0975f46527d3240c844769eaa0d3.png)
我国的能源现状与战略对策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能源问题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挑战。
我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能源消费国之一,能源供需矛盾日益突出。
因此,我们需要关注我国的能源现状,并制定相应的战略对策以应对这一挑战。
我们来看一下我国的能源现状。
目前,我国能源消费主要依赖于煤炭资源,占总能源消费量的比例超过60%。
然而,煤炭作为一种传统的能源,不仅排放大量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对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还导致了严重的资源浪费。
同时,石油、天然气等化石能源的消耗也在不断增加,使得我国的能源供应面临严峻挑战。
面对这一现状,我国制定了一系列的能源战略对策。
首先,我们要加大对清洁能源的开发和利用。
清洁能源包括太阳能、风能、水能等,它们不仅能够满足我们的能源需求,而且对环境污染较小。
因此,我们应该加大对清洁能源技术的研发和推广,提高其在能源消费中的比例,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
我们要加强能源的节约和管理。
能源的浪费不仅导致了资源的浪费,还加剧了环境的污染。
因此,我们要加强对能源的合理利用和管理,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例如,在工业生产中,我们可以采用先进的节能设备和技术,减少能源的消耗。
同时,我们还可以加强对能源消费行为的监管,推动人们养成良好的能源消费习惯。
我们还应该加大对能源技术创新的支持。
能源技术的创新是解决能源问题的关键。
我们要加强对能源技术创新的研发投入,提高我国的能源技术水平。
同时,我们还要积极引进和吸收国外先进的能源技术,加强国际合作,共同应对全球能源挑战。
我们要加强能源安全保障。
能源安全是国家发展的重要基础,我们要建立健全稳定可靠的能源供应体系,确保能源的安全供应。
在国内,我们要加强对能源生产的管理和监管,防止能源资源的浪费和滥用。
在国际上,我们要加强能源合作,与各国建立良好的能源合作关系,确保能源的稳定供应。
我国的能源现状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但同时也蕴含着巨大的发展机遇。
我们要加大对清洁能源的开发和利用,加强能源的节约和管理,推动能源技术创新,加强能源安全保障。
我国能源现状及应对措施
![我国能源现状及应对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d17230cb85868762caaedd3383c4bb4cf7ecb71e.png)
我国能源现状及应对措施
一、引子
近年来能源及与之相关的环境成为全世界各国最为关注的热点,各国都在从自己本国的国情动身来解决能源与环境问题。
对我国来说,由于人均能源资源短缺(尤其是油、气、水),环境容量(亦是资源)有限,西部生态脆弱,这个问题尤为严峻,它将极大的制约我国的可持续进展以及为中华民族子孙万代生生息息留有生存空间。
近年来,我国GDP每年以10%的速度进展,能源消耗急骤增加,环境、生态日益恶化。
这种对自然无序的、掠夺性索取的进展模式已难以为继,实际上已造成当前非常严峻的、不行逆转的后果,大自然的惩处已经不断地凸现出来,并还要连续加重。
在这样的严峻形势下,每一个能源领域的工作者,尤其是身上负有责任的各级政府官员,都要充分想到身上的重担。
- 1 -。
我国能源面临的问题与解决途径(大学论文)
![我国能源面临的问题与解决途径(大学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7266628aa1c7aa00b52acb5b.png)
[浅谈我国能源面临的问题与解决途径]专业:[ 热能**-*班]学生姓名:[ * * * ]学号:[ ********* ]完成时间:2014年1月13日我国是一个地大物博的国家,但是能源问题仍是我国面临的严峻问题,存在着诸多能源限制、人均资源短缺、能源结构分布不合理等问题。
而能源是经济增长的根本动力,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在人类社会高度文明的今天,人们在享受经济发展、科技进步成果的同时,也不得不面对能源短缺以及过度使用能源造成的环境污染等问题。
所以及时意识到这些问题并找到解决途径已是当务之急,找到解决途径才能使我国的经济可持续地稳定快速地得到发展。
一、我国能源问题概述先来说一下我国能源面临的主要问题,概括来说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第一,我国资源约束明显,供需矛盾突出。
我国能源资源总量虽然比较大,化石类能源探明储量约7500亿吨标准煤,但人均拥有量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煤炭、石油、天然气人均剩余可采储量分别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58.6%、7.69%和7.05%。
以煤炭为例,我国煤炭储量丰富,但从中长期来看,要把储量变成有效供给,以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面临"三大不足"的压力:一是煤炭精查储量不足。
二是生产能力不足。
三是运输能力不足。
此外,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虽然开发利用潜力较大,但面临的制约因素也较多。
比如,水电剩余资源主要集中在西部和中部,受自然条件和移民因素影响,开发难度越来越大。
核电由于投资密集、建设周期长,新的核电能力短期内难以迅速增加。
与资源约束形成明显对比的是能源消费的快速增长。
从近几年的能源供需形势看,能源消费总量越来越大,快速增长的能源供应仍赶不上更快增长的能源需求。
能源消费弹性系数出现反弹,"十五"期间平均为1.05,为改革开放以来的最高值。
目前我国人均消费水平还很低,且处于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快的时期。
国际经验表明,这一阶段正是能源消耗"倒U"型的上升阶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的能源现状及解决方法
中国是当今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发展经济,摆脱贫困,是我们国家在相当长一段时期内的主要任务。
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中国作为世界上发展最快的发展中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成功地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世界的发展和繁荣作出了重大贡献。
与此同时,我国的能源消耗也在急剧增长,能源问题已经成为制约我国发展的重要因素。
中国是目前世界上第二位能源生产国和消费国。
中国能源资源有以下特点:
1.能源资源比较丰富。
中国拥有较为丰富的化石能源资源。
其中,煤炭占主导地位。
2006年,煤炭保有资源量10345亿吨,剩余探明可采储量约占世界的13%,列世界第三位。
已探明的石油、天然气资源储量相对不足,油页岩、煤层气等非常规化石能源储量潜力较大。
中国拥有较为丰富的可再生能源资源。
水力资源理论蕴藏量折合年发电量为6.19万亿千瓦时,经济可开发年发电量约1.76万亿千瓦时,相当于世界水力资源量的12%,列世界首位。
2.人均能源资源拥有量较低。
中国人口众多,人均能源资源拥有量在世界上处于较低水平。
煤炭和水力资源人均拥有量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50%,石油、天然气人均资源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15左右。
耕地资源不足世界人均水平的30%,制约了生物质能源的开发。
3.能源资源赋存分布不均衡。
中国能源资源分布广泛但不均衡。
煤炭资源主要赋存在华北、西北地区,水力资源主要分布在西南地区,石油、天然气资源主要赋存在东、中、西部地区和海域。
中国主要的能源消费地区集中在东南沿海经济发达地区,资源赋存与能源消费地域存在明显差别。
大规模、长距离的北煤南运、北油南运、西气东输、西电东送,是中国能源流向的显著特征和能源运输的基本格局。
4.能源资源开发难度较大。
与世界相比,中国煤炭资源地质开采条件较差,大部分储量需要井工开采,极少量可供露天开采。
石油天然气资源地质条件复杂,埋藏深,勘探开发技术要求较高。
未开发的水力资源多集中在西南部的高山深谷,远离负荷中心,开发难度和成本较大。
非常规能源资源勘探程度低,经济性较差,缺乏竞争力。
随着中国经济的较快发展和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加快,能源需求不断增长,构建稳定、经济、清洁、安全的能源供应体系面临着重大挑战,突出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资源约束突出,能源效率偏低。
中国优质能源资源相对不足,制约了供应能力的提高;能源资源分布不均,也增加了持续稳定供应的难度;经济增长方式粗放、能源结构不合理、能源技术装备水平低和管理水平相对落后,导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和主要耗能产品能耗高于主要能源消费国家平均水平,进一步加剧了能源供需矛盾。
单纯依靠增加能源供应,难以满足持续增长的消费需求。
2.能源消费以煤为主,环境压力加大。
煤炭是中国的主要能源,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在未来相当长时期内难以改变。
相对落后的煤炭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加大了环境保护的压力。
煤炭消费是造成煤烟型大气污染的主要原因,也是温室气体排放的主要来源。
随着中国机动车保有量的迅速增加,部分城市大气污染已经变成煤烟与机动车尾气混合型。
这种状况持续下去,将给生态环境带来更大的压力。
3.市场体系不完善,应急能力有待加强。
中国能源市场体系有待完善,能源
价格机制未能完全反映资源稀缺程度、供求关系和环境成本。
能源资源勘探开发秩序有待进一步规范,能源监管体制尚待健全。
煤矿生产安全欠账比较多,电网结构不够合理,石油储备能力不足,有效应对能源供应中断和重大突发事件的预警应急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和加强。
所以,我们应该从以上几个方面采取相应的措施解决我国的能源问题。
首先,对于现有的能源,我们应合理开发,提高能源的开采效率和利用效率,减少浪费,使能源效益最大化。
然后,我们应尽快调整能源结构,大力开发开发风能、太阳能、地热能、潮汐能、核能等新能源。
最后,我国也应加强能源市场体系和能源应急机制的完善,加强战略能源储备,提高对能源危机的应急能力。
作为材料物理专业的一名学生,我认为能源不效率的提高可以通过新型材料在能源方面的应用来实现。
我们可以通过应用新材料,提高能源的开采效率、转化效率和利用效率,为能源问题提供一条龙服务式的解决办法,同时也更利于新能源的开发、储存和使用,改善我国能源结构,保证能源安全,为我国的发展提供强大的能源保障。
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
材料物理
2010301230016
龚博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