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旭华
黄旭华事迹简介 黄旭华的事迹简介范文
![黄旭华事迹简介 黄旭华的事迹简介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37e48cab55270722182ef79b.png)
黄旭华,1924年2月24日出生于广东省汕尾市海丰县田墘镇,中国核潜艇之父,以下是分享的黄旭华事迹简介黄旭华的事迹简介,希望能帮助到大家!黄旭华事迹简介黄旭华的事迹简介【获奖名片】誓言无声【颁奖词】时代到处是惊叹骇浪,你埋下头,甘心做沉默的砥柱;一穷二白的年代,你挺起胸,成为国家最大的财富。
你的人生,正如深海中的潜艇,无声,但有无穷的力量。
【推选理由】阎肃试问大海碧波,何谓以身许国青丝化作白发,依旧铁马冰河。
磊落平生无限爱,尽付无言高歌!胡占凡抛家舍业,隐姓埋名,为国家做出了巨大贡献,却把名利看的淡如水。
黄旭华,以及许许多多像黄旭华这样的人,是中国知识分子中最优秀的一群。
孙伟中华民族从没有像今天一样需要海洋,而在走向海洋的过程中,更需要一份走向海洋的刚强。
【事迹介绍】黄旭华,男,87岁,中国第一代核动力潜艇研制创始人之一,被誉为“中国核潜艇之父”。
1958年,我国批准核潜艇工程立项。
那时中苏关系尚处于蜜月期,依靠苏联提供部分技术资料,是当初考虑的措施之一。
1959年,苏联提出中断对中国若干重要项目的援助,对中国施加压力。
毛泽东听后发誓“核潜艇--一万年也要搞出来”.曾有过几年仿制苏式常规潜艇经历又毕业于上海交大造船系的黄旭华被选中参研。
30多年中,8个兄弟姐妹都不知道黄旭华搞核潜艇,父亲临终时也不知他是干什么的,母亲从63岁盼到93岁才见到儿子一面。
核潜艇是集核电站、导弹发射场和海底城市于一体的尖端工程。
中国的核潜艇研制工作是从一个核潜艇玩具模型一步一步开始的。
为研制核潜艇,新婚不久的黄旭华告别妻子来到试验基地。
后来他把家安在了小岛上。
为了艇上千万台设备,上百公里长的电缆、管道,他要联络全国24个省市的2000多家科研单位,工程复杂。
那时没有计算机,他和同事用算盘和计算尺演算出成千上万个数据。
1964年,黄旭华终于带领团队研制出我国第一艘核潜艇。
使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拥有核潜艇的国家。
1988年,核潜艇按设计极限在南海作深潜试验。
赞美黄旭华精神作文7篇
![赞美黄旭华精神作文7篇](https://img.taocdn.com/s3/m/7bf9d8063069a45177232f60ddccda38376be185.png)
赞美黄旭华精神作文7篇赞美黄旭华精神作文精选篇1为核潜艇事业,“人间蒸发”30年为了祖国的核潜艇事业,黄旭华隐姓埋名生活了30年。
他曾40年没回过广东潮汕老家,连父母都不知道他在做什么。
黄旭华说:“调到北京之前,领导只告诉我到北京出差,我行李都没带。
家里问在北京什么单位,我一直没答复。
我父亲去世时,他只晓得他儿子在北京,只知道他儿子的信箱号码。
”1987年,上海《文汇月刊》刊登报告文学《赫赫而无名的人生》,描写中国核潜艇总设计师的人生经历,提到了“黄总设计师”。
至此,黄旭华隐秘30年的生活,才渐渐显露于世。
赞美黄旭华精神作文精选篇2有这样一群人,默默无闻,他们为自己梦想奉献出了自己的青春,为了中国的梦想奉献了自己的生命!他们,就是这样一群人,感动了中国,也感动了全世界。
他在忙碌,为了核潜艇而忙碌,在那个没有计算机,没有电脑的情况下,他创造了奇迹,做出了核潜艇,从五米,到十米,二十米,三十年,核潜艇的名字无人知晓,三十年,他的名字连家人都差点淡忘,他就是黄旭华。
核潜艇的重要性,是我们所无法想象的。
核潜艇在军事战争中,因为其强大的续航性备受关注。
在一些国家的军事思想中,核潜艇是应对核动力航空母舰的最有力武器。
作为战略打击力量,核潜艇可以装备带核弹头的弹道导弹或巡航导弹。
核潜艇是一国潜艇中的战略力量,弹道导弹核潜艇(也称战略核潜艇)为当前军事理念中军事核能“三位一体”中海基核力量的主要实现形式。
中国是第三个制造和潜艇成功的国家,这不仅是中国实力的体现,更是中国的骄傲,它不仅仅加强了中国军队攻击力,让对方胆颤,更是精神上的一剂良药。
黄旭华创造了核潜艇,带给中国莫大的希望,而他,一心想着祖国,与家庭的联系也渐渐少了,连父亲去世,他也没能回家看父亲最后一面……他不能告诉家人自己是干什么的,直到三十年之后,他的秘密才得为人知。
祖国的名字深深地印在了他的心里,他,为了祖国,不曾迷茫,没有丝毫的犹豫,青春,年华,全全献给了祖国。
黄旭华作文
![黄旭华作文](https://img.taocdn.com/s3/m/ee9fb9ff370cba1aa8114431b90d6c85ed3a8848.png)
黄旭华作文
黄旭华(1877-1937),原名黄汝洋,号临峰,江苏淮安人士,著名诗人、书画家,是日本“中国文学派”的代表作家,一代宗师文学家。
黄旭华的文学创作以豪放抒情、清新淳朴为主要特色,文风犀利,挥洒自如,格调高雅,技法高超,是现代诗歌佳作。
他凭借着独特的视角从传统文学中汲取精华,在文学形式、诗歌技法、经典之外,运用时代素材进行创造,其作品不仅勾勒出一幅宏大的社会史实,也表达了一种思想观点。
黄旭华的文学创作在当代文学史上都体现了浓厚的文化气息,他的诗歌创作有着浓郁的社会情感,蕴含着深厚的思想精髓,且有着秀美的文字和抒情节奏。
诗歌创作题材广泛,从反映淮安社会生活大致情形,到咏叹时代变迁现实;从颂扬中国传统文化价值,到描绘思乡抒怀愁绪;从踏入东洋文化,到发扬豪放诗风,都体现了他的文学创作的变迁。
黄旭华的书法作品也充满了浓郁的文化气息,其书法作品笔墨润泽,笔锋清晰,笔驰画流,极具自然之美,带有淡淡的忧国愁断的情调,笔势华丽,犹如天马行空,形成了其特有的诗意书法形态,书写出了一幅风景美景,直触人心。
黄旭华是一位有着感性追求和文学精神的文学家。
他的文学及书法亦有深刻的爱国思想,尊严而热烈的情感,表达了他对祖国的热爱及苦难传统民族共同体的追求。
他所创作的作品激励着世人去坚持爱
国精神,把谱写家国民族传统文化的神奇音符发挥出来。
黄旭华的文学作品和书法作品被誉为“诗画一绝”,他的作品不
仅代表了一代宗师文学家的丰功伟绩,更展示了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体现出一代文学家对祖国的深情热爱与珍视。
黄旭华人物事迹作文
![黄旭华人物事迹作文](https://img.taocdn.com/s3/m/b8721f01ec630b1c59eef8c75fbfc77da2699794.png)
黄旭华人物事迹作文黄旭华人物事迹作文【7篇】黄旭华,也曾无数次遥望着故乡泪湿青衫,同时可对祖国对人民的爱是如此浓烈,对科学技术的追求如此执著,对人生价值有着更深刻的理解,他把对故士的思念,化作报效祖国的动力。
下面小编给大家整理了关于黄旭华人物事迹作文的内容,欢迎阅读,内容仅供参考!黄旭华人物事迹作文(篇1)为核潜艇事业,“人间蒸发”30年为了祖国的核潜艇事业,黄旭华隐姓埋名生活了30年。
他曾40年没回过广东潮汕老家,连父母都不知道他在做什么。
黄旭华说:“调到北京之前,领导只告诉我到北京出差,我行李都没带。
家里问在北京什么单位,我一直没答复。
我父亲去世时,他只晓得他儿子在北京,只知道他儿子的信箱号码。
”1987年,上海《文汇月刊》刊登报告文学《赫赫而无名的人生》,描写中国核潜艇总设计师的人生经历,提到了“黄总设计师”。
至此,黄旭华隐秘30年的生活,才渐渐显露于世。
黄旭华人物事迹作文(篇2)有一种爱,一生一世的为你好,那就是母爱;有一种爱,一辈子关心你,也不需要你的回报,只要你能够健康,幸福;有一个人需要你用尽一生一世的感恩,那就是母亲;有一个人需要你用一生去铭记,那就是母亲!—题记今天我看了一场激动人心的颁奖典礼,也就是2015感动中国十大人物颁奖晚会。
这个颁奖典礼让我心潮澎湃。
有中国核潜艇之父黄旭华,87岁;为了事业,为了中国的发展,他任劳任怨,连回家也很少。
也有拾荒助学的“五保”老人刘盛兰,92岁,老人家庭并不富裕,老人17年几乎未尝肉味,没添过一件新衣,“吝啬”的连一个馒头都舍不得买,却在贫苦交加的17年里,将自己,辛辛苦苦拾荒的来的钱,毫不犹豫地捐献给了全国各地的贫困学子。
更有为了儿子,愿意付出一切的方俊明的母亲,姜春梅,84岁,有一年,有一个小孩溺水,方俊明见了,二话不说一头扎入湖底救人,不料颈椎骨折并导致高位截瘫。
母亲劝导他,并背了他整整23年。
还有许多许多让人感动的人物,他们不畏困难,坚持不懈,只为了能够帮助到别人,也帮助祖国!最令我难忘的还是方俊明的母亲。
黄旭华事迹简介 黄旭华的事迹简介
![黄旭华事迹简介 黄旭华的事迹简介](https://img.taocdn.com/s3/m/7db0efd6767f5acfa0c7cd3a.png)
黄旭华,1924年2月24日出生于广东省汕尾市海丰县田墘镇,中国核潜艇之父,以下是520作文网分享的黄旭华事迹简介黄旭华的事迹简介,希望能帮助到大家!黄旭华事迹简介黄旭华的事迹简介【获奖名片】誓言无声【颁奖词】时代到处是惊叹骇浪,你埋下头,甘心做沉默的砥柱;一穷二白的年代,你挺起胸,成为国家最大的财富。
你的人生,正如深海中的潜艇,无声,但有无穷的力量。
【推选理由】阎肃试问大海碧波,何谓以身许国?青丝化作白发,依旧铁马冰河。
磊落平生无限爱,尽付无言高歌!胡占凡抛家舍业,隐姓埋名,为国家做出了巨大贡献,却把名利看的淡如水。
黄旭华,以及许许多多像黄旭华这样的人,是中国知识分子中最优秀的一群。
孙伟中华民族从没有像今天一样需要海洋,而在走向海洋的过程中,更需要一份走向海洋的刚强。
【事迹介绍】黄旭华,男,87岁,中国第一代核动力潜艇研制创始人之一,被誉为“中国核潜艇之父”。
1958年,我国批准核潜艇工程立项。
那时中苏关系尚处于蜜月期,依靠苏联提供部分技术资料,是当初考虑的措施之一。
1959年,苏联提出中断对中国若干重要项目的援助,对中国施加压力。
毛泽东听后发誓“核潜艇--一万年也要搞出来”.曾有过几年仿制苏式常规潜艇经历又毕业于上海交大造船系的黄旭华被选中参研。
30多年中,8个兄弟姐妹都不知道黄旭华搞核潜艇,父亲临终时也不知他是干什么的,母亲从63岁盼到93岁才见到儿子一面。
核潜艇是集核电站、导弹发射场和海底城市于一体的尖端工程。
中国的核潜艇研制工作是从一个核潜艇玩具模型一步一步开始的。
为研制核潜艇,新婚不久的黄旭华告别妻子来到试验基地。
后来他把家安在了小岛上。
为了艇上千万台设备,上百公里长的电缆、管道,他要联络全国24个省市的2000多家科研单位,工程复杂。
那时没有计算机,他和同事用算盘和计算尺演算出成千上万个数据。
1964年,黄旭华终于带领团队研制出我国第一艘核潜艇。
使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拥有核潜艇的国家。
此生属于祖国功勋科学家黄旭华的故事
![此生属于祖国功勋科学家黄旭华的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dbbda4c0ed3a87c24028915f804d2b160b4e86a7.png)
黄旭华,这个名字或许并不为大众所熟知,但他的故事却是一部跌宕起伏的传奇。
黄旭华是我国著名的功勋科学家,他的一生可以说是充满了坎坷和奋斗,但也充满了荣耀和成就。
他的故事,不仅是他个人的传奇,更是我国科技发展的一个缩影,一个跌宕起伏、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
一、黄旭华的成长与奋斗黄旭华出生在一个普通的农村家庭,从小便饱读诗书,展现出了非凡的智慧和天赋。
然而,由于家庭的贫困和社会的局限,他的学业并不顺利。
但是,黄旭华并没有因此放弃,而是更加努力地学习和钻研。
经过坚持不懈的努力,他终于考入了著名高校,展开了自己的科学之路。
在大学期间,黄旭华展现出了非凡的科研才华,他以优异的成绩毕业,并成为了一名杰出的科研人员。
他不断攻关,不断创新,在自己的领域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突破,成为了当之无愧的功勋科学家。
他的故事告诉我们,天赋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坚持和努力。
二、黄旭华的科研成就黄旭华以其杰出的科研成就,成为了我国科技界的一颗耀眼的明星。
他在自己的领域取得了一系列的重大科研成果,为我国科技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他的故事告诉我们,只有持之以恒地努力,才能谱写出伟大的篇章。
其中,他在某一领域的突破是人类科技史上的一大壮举,更被誉为是改变了世界的一次重大科学发现。
他在这个领域的成就,为人类的发展进步带来了巨大的推动力,被誉为是值得我们敬仰的一代伟人。
三、总结与回顾黄旭华的一生,就是一部传奇的历史。
他不仅拥有着非凡的科研才华,更拥有着坚韧不拔的意志和不屈不挠的精神。
他的故事告诉我们,只要不懈地努力,就一定能够创造奇迹,就一定能够书写属于自己的传奇。
在这个主题中,黄旭华所展现出的才华和勇气,无疑是我们每一个人应该学习和借鉴的。
他的故事,不仅仅是一篇传记,更是一部奋斗史诗,一部充满了激励和感动的传奇。
他用自己的一生,诠释了什么叫做真正的英雄,也给了我们无尽的启迪和勇气。
于是,当我们面对困难和挑战的时候,就可以回顾黄旭华的故事,从中汲取力量和灵感。
黄旭华事迹简介50字
![黄旭华事迹简介50字](https://img.taocdn.com/s3/m/7169f4567f21af45b307e87101f69e314332fa3c.png)
黄旭华事迹简介50字黄旭华(1916年-1949年),原名黄金汉,江西赣州人,中国人民解放军开国少将。
1946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任中共中央总前委第四处干事,参与了中原解放战争和淮海战役等一系列战斗。
黄旭华在战斗中展现出了非凡的勇气和智慧,成为我军战斗勇敢的楷模。
1949年,黄旭华参加了解放上海的战斗。
在攻打江南机械厂的战斗中,他带领部队英勇作战,打退了敌人多次反击,最终夺取了江南机械厂。
在这次战斗中,黄旭华指挥有方,准确判断敌情,迅速决策,并且善于组织战士们进行合理的布防,充分发挥了自己的军事才能。
黄旭华的优秀表现不仅仅体现在战场上,他在军事教育和政治工作上也表现出色。
他非常关心部队的政治工作和士兵的思想教育,积极组织宣传队伍,做好政治动员工作。
他也经常与部队士兵交流,了解他们的困难和诉求,并给予他们精神鼓励和帮助。
黄旭华是一位能歌善舞的军人,他以歌咏表达爱国情怀,鼓舞部队士气。
他在部队中开展文艺活动,组织文艺演出和体育比赛,不仅增强了士兵的战斗意志,也提高了他们的身体素质。
黄旭华的军事才能和文艺水平使得他在部队中受到了普遍的赞誉和尊重。
1949年4月26日,黄旭华在镇江解放战斗中不幸壮烈牺牲,年仅33岁。
他以英勇顽强的战斗精神,为中国人民解放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
黄旭华在解放战争中的事迹被广泛宣传,成为了我军英雄模范,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军人。
他的名字永远铭刻在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史册上。
参考内容:1. 《黄旭华传略》- 军事科学出版社2. 《红色英雄黄旭华》- 人民军队报3. 《黄旭华与中国解放战争》- 解放军文艺出版社4. 《中国人民解放军英模黄旭华》- 今日中国5. 《百名抗美援朝英烈群体传》- 解放军出版社6. 《黄旭华事迹》- 红星出版社7. 《英模传记:黄旭华》- 中国军事报8. 《中国红军将领传》- 解放军地方战史研究中心9. 《昨日歌声—黄旭华》- 中央文艺出版社10. 《中共中央总前委第四处干事黄旭华》- 华东军区党史研究室。
功勋人物黄旭华故事演讲稿
![功勋人物黄旭华故事演讲稿](https://img.taocdn.com/s3/m/4eca4fc703d276a20029bd64783e0912a3167c6e.png)
功勋人物黄旭华故事演讲稿
摘要:
一、黄旭华简介
二、黄旭华的功勋事迹
1.参与我国第一艘核潜艇研制工作
2.担任核潜艇总设计师
3.为核潜艇事业默默奉献几十年
三、黄旭华的崇高品质
1.矢志报国
2.敢于创新
3.淡泊名利,默默奉献
四、黄旭华的故事对我们的启示
正文:
尊敬的领导、亲爱的同事们:
大家好!今天,我非常荣幸能站在这里,为大家讲述一位功勋人物——黄旭华的故事。
黄旭华是我国核潜艇事业的奠基人之一,他为我国的国防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
黄旭华,1926年出生,江苏南通人。
他从小聪明好学,立志为国家做出贡献。
1945年,黄旭华考入上海交通大学,1950年毕业后分配到北京工作。
不久后,他参与了我国第一艘核潜艇的研制工作,从此与核潜艇事业结下了不解之缘。
在核潜艇研制过程中,黄旭华充分发挥自己的专业特长,担任核潜艇总设计师。
面对国外的技术封锁,黄旭华带领团队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终于成功研制出我国第一艘核潜艇。
从此,我国成为了世界上第五个拥有核潜艇的国家。
然而,核潜艇事业的成功并没有让黄旭华停下脚步。
他继续担任核潜艇总设计师,为我国的核潜艇事业默默奉献了几十年。
在这期间,黄旭华始终秉持着矢志报国、敢于创新、淡泊名利的精神,为我国核潜艇事业做出了卓越贡献。
黄旭华的故事对我们有着深刻的启示。
首先,我们要学习他矢志报国的精神,将个人的理想融入国家的事业;其次,我们要敢于创新,勇于突破,不断推动我国科技事业的发展;最后,我们要学会淡泊名利,默默奉献,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
黄旭华事迹简介 黄旭华的事迹简介
![黄旭华事迹简介 黄旭华的事迹简介](https://img.taocdn.com/s3/m/efdf9a15a4e9856a561252d380eb6294dc882242.png)
黄旭华事迹简介黄旭华的事迹简介
黄旭华,男,1964年出生于湖南省长沙市。
他是中国马术运动员、教练员和裁判员。
他是中国马术历史上首位在奥运会上获得个人奖牌的选手,也是中国马术史上获得最多奖牌的运动员之一。
黄旭华从小就喜欢马术运动,他的父亲是一名马场的职工,他经常跟着父亲去马场。
1980年,17岁的黄旭华考入了北京体育学院马术专业。
他在学校里刻苦训练,多次参加全国和国际比赛。
1984年,他作为国家队的队员参加了洛杉矶奥运会,获得铜牌。
此后,他又先后参加了汉城、巴塞罗那和亚特兰大奥运会,总共获得五枚奥运奖牌,其中包括两枚金牌、两枚银牌和一枚铜牌。
他也多次参加亚运会、亚洲杯和全国比赛,获得过众多奖牌和荣誉。
除此之外,黄旭华还是一名马术指导和教练。
他曾经执教过中国马术队,也帮助过不少年轻的马术选手。
他在教练选手的同时,也注重他们的品德和精神修养。
黄旭华还是一名裁判员。
他在中国马术界拥有很高的声誉,他对比赛的准确性、公正性和规范性要求非常严格。
黄旭华用自己艰苦卓绝的训练和不懈的努力,成为了中国马术的一面旗帜。
他所取得的成就,为中国马术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他的事迹也激励着许多马术爱好者和从事马术事业的人们,让他们更加坚定信念,用自己的努力来推动中国马术事业的发展。
黄旭华事迹简介 黄旭华的事迹简介(最新)
![黄旭华事迹简介 黄旭华的事迹简介(最新)](https://img.taocdn.com/s3/m/aa653e4d856a561252d36fe2.png)
黄旭华,1924年2月24日出生于广东省汕尾市海丰县田墘镇,中国核潜艇之父,以下是分享的黄旭华事迹简介黄旭华的事迹简介,希望能帮助到大家!【获奖名片】:誓言无声【颁奖词】:时代到处是惊叹骇浪,你埋下头,甘心做沉默的砥柱;一穷二白的年代,你挺起胸,成为国家最大的财富。
你的人生,正如深海中的潜艇,无声,但有无穷的力量。
【推选理由】:阎肃:试问大海碧波,何谓以身许国?青丝化作白发,依旧铁马冰河。
磊落平生无限爱,尽付无言高歌!胡占凡:抛家舍业,隐姓埋名,为国家做出了巨大贡献,却把名利看的淡如水。
黄旭华,以及许许多多像黄旭华这样的人,是中国知识分子中最优秀的一群。
孙伟:中华民族从没有像今天一样需要海洋,而在走向海洋的过程中,更需要一份走向海洋的刚强。
【事迹介绍】:黄旭华,男,87岁,中国第一代核动力潜艇研制创始人之一,被誉为“中国核潜艇之父”。
1958年,我国批准核潜艇工程立项。
那时中苏关系尚处于蜜月期,依靠苏联提供部分技术资料,是当初考虑的措施之一。
1959年,苏联提出中断对中国若干重要项目的援助,对中国施加压力。
毛泽东听后发誓:“核潜艇--一万年也要搞出来”.曾有过几年仿制苏式常规潜艇经历又毕业于上海交大造船系的黄旭华被选中参研。
30多年中,8个兄弟姐妹都不知道黄旭华搞核潜艇,父亲临终时也不知他是干什么的,母亲从63岁盼到93岁才见到儿子一面。
核潜艇是集核电站、导弹发射场和海底城市于一体的尖端工程。
中国的核潜艇研制工作是从一个核潜艇玩具模型一步一步开始的。
为研制核潜艇,新婚不久的黄旭华告别妻子来到试验基地。
后来他把家安在了小岛上。
为了艇上千万台设备,上百公里长的电缆、管道,他要联络全国24个省市的2000多家科研单位,工程复杂。
那时没有计算机,他和同事用算盘和计算尺演算出成千上万个数据。
1964年,黄旭华终于带领团队研制出我国第一艘核潜艇。
使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拥有核潜艇的国家。
1988年,核潜艇按设计极限在南海作深潜试验。
《潜龙在渊——走进共和国勋彰获得者黄旭华》内容
![《潜龙在渊——走进共和国勋彰获得者黄旭华》内容](https://img.taocdn.com/s3/m/c8bc8aba4793daef5ef7ba0d4a7302768e996f0e.png)
《潜龙在渊——走进共和国勋彰获得者黄旭华》内容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之际,众多为国家作出卓越贡献的杰出人士荣获勋彰。
今天,我们将走进一位功勋卓著的科学家——黄旭华,聆听他的传奇故事,感受他那“潜龙在渊”的坚定信仰和崇高品质。
一、共和国勋彰获得者黄旭华简介黄旭华,我国著名核潜艇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九研究所研究员。
他长期从事核潜艇研制工作,为我国核潜艇事业的发展作出了杰出贡献。
2019年,黄旭华荣获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勋章。
二、黄旭华的核潜艇研制之路1.结缘核潜艇黄旭华年轻时,正值新中国成立之初,百废待兴。
面对帝国主义的封锁和威胁,我国领导人决定发展自己的核潜艇。
1958年,黄旭华从上海交通大学船舶制造专业毕业后,义无反顾地投身到了核潜艇研制事业。
2.砥砺前行黄旭华在核潜艇研制过程中,始终坚定信念,克服重重困难。
他深入研究核潜艇技术,主持完成了我国第一代核潜艇的总体设计,为我国核潜艇研制事业奠定了坚实基础。
3.成就辉煌在黄旭华的带领下,我国核潜艇研制团队不断突破关键技术,成功研制出我国第一代核潜艇。
此后,黄旭华继续发挥专业优势,为后续核潜艇的研制和改进作出了重要贡献。
三、黄旭华的信仰与品质1.坚定信仰黄旭华始终坚信,核潜艇事业是国家安全和民族复兴的重要基石。
为了这个信仰,他甘愿隐姓埋名,投身科研,为国家的核潜艇事业默默奉献。
2.崇高品质黄旭华身上体现了我国科学家严谨治学、无私奉献的精神。
他严于律己,勤奋敬业,关爱团队,为我国核潜艇事业培养了一大批优秀人才。
四、结语黄旭华,一位潜龙在渊的科学家,用自己的智慧和毅力,为我国核潜艇事业作出了卓越贡献。
他的信仰和品质,成为我们学习的榜样。
纪念黄旭华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杰出将领
![纪念黄旭华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杰出将领](https://img.taocdn.com/s3/m/9f7ce5b49f3143323968011ca300a6c30c22f101.png)
纪念黄旭华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杰出将领黄旭华,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杰出将领之一。
作为一位具有卓越战略眼光和勇毅精神的军事家,他在中国革命和军事事业中做出了巨大贡献。
为了纪念黄旭华将军,我们应该回顾他的生平事迹,向他致敬并思索他的军事智慧对我们今天的意义。
黄旭华将军出生于1915年,是湖南娄底人。
他的一生充满了荣耀和牺牲。
在中国抗日战争中,黄旭华将军带领部队多次与日本侵略者进行激烈的战斗,并表现出无私的英勇和顽强的意志。
他在淞沪会战中与敌人浴血奋战,保卫了上海。
他还参与了平津战役和渡江战役等重要战斗,为中国的独立和解放立下了赫赫战功。
黄旭华将军是一位具有战略远见的领导者。
他能够准确地判断战局,并灵活应对各种挑战。
在抗日战争中,他领导的部队经常以少胜多,采取闪击战术,有效地破坏了敌人的战斗计划。
他熟练运用地形和兵力,巧妙地利用军事资源,使中国军队在战场上取得了重要的胜利。
黄旭华将军的毅力和勇气也是他成功的关键。
无论面对多么困难的局面,他都能保持镇定和果断。
他从不畏惧任何敌人,敢于冒着生命危险亲自带领部队冲锋在前。
在战争中,他经常身先士卒,为士兵们树立了光辉的榜样。
他的英勇事迹鼓舞了无数士兵,成为中国军队的一面旗帜。
黄旭华将军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光荣象征,他的奉献精神和英勇事迹对我们今天仍然具有深远的意义。
他的战略思想启示我们要时刻关注战场的动态,不断调整战术以适应情况的变化。
他的勇气和决心激励我们要坚持不懈地追求目标,即使面对困难和挫折也不能退缩。
纪念黄旭华将军,我们应该学习他的战略智慧和坚定意志,将其融入到我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中。
我们应该继承和发扬黄旭华将军的精神,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通过我们每一个人的努力,我们可以继承和发扬黄旭华将军的精神,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出自己的贡献。
在这特殊的纪念日里,让我们一起向黄旭华将军致以崇高的敬意。
他是中国军人的光辉典范,他的英雄事迹和精神将永远激励着我们前进。
让我们以黄旭华将军为榜样,为实现国家的繁荣和军队的强大而奋斗!黄旭华将军,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黄旭华人物事迹200字
![黄旭华人物事迹200字](https://img.taocdn.com/s3/m/c1dbaa8d32d4b14e852458fb770bf78a65293ae3.png)
《黄旭华人物事迹》小朋友们,今天我要给你们讲一个特别了不起的人的故事,他叫黄旭华。
黄旭华爷爷是一位很厉害的科学家。
在很久很久以前,咱们国家的核潜艇技术还很落后。
黄爷爷就下定决心,一定要让咱们国家也能有厉害的核潜艇。
为了这个目标,黄爷爷可付出了好多好多。
他离开自己的家人,去到很远很远的地方工作。
那里的条件很艰苦,没有好吃的东西,也没有舒服的床。
可是黄爷爷一点儿也不在乎,他每天都在努力地想办法,做研究。
有一次,为了弄清楚一个很重要的问题,黄爷爷连续好几天都没有好好睡觉,一直在思考,一直在计算。
还有啊,黄爷爷在研究核潜艇的时候,遇到了很多很多困难。
但是他从来都不放弃,总是想办法去解决。
经过好多年的努力,黄爷爷终于成功啦!咱们国家有了自己的核潜艇,变得更强大了。
小朋友们,黄爷爷是不是很厉害呀?黄爷爷的故事告诉我们,只要有决心,不怕困难,就能做成大事。
我们要向黄爷爷学习,做一个勇敢、坚持的人。
小朋友们,你们记住黄爷爷的故事了吗?《黄旭华人物事迹》小朋友们,咱们接着来讲黄旭华爷爷的故事。
黄旭华爷爷为了研究核潜艇,可吃了不少苦呢。
他要去很多危险的地方做实验,有时候风很大,有时候浪很高,但是黄爷爷一点儿也不害怕。
有一回,实验出了问题,黄爷爷着急得不得了。
他马上和其他的叔叔阿姨一起想办法,找原因。
他们找啊找,终于找到了问题所在,然后把问题解决了。
黄爷爷还经常鼓励身边的人,说:“咱们一定能成功,一定能让咱们国家的核潜艇变得更棒!”在黄爷爷的带领下,大家都充满了信心和力量。
经过一次又一次的尝试,一次又一次的改进,咱们国家的核潜艇越来越厉害了。
小朋友们,黄爷爷这种不怕困难,勇往直前的精神是不是很值得我们学习呀?我们也要像黄爷爷一样,遇到困难不退缩,努力去克服。
《黄旭华人物事迹》小朋友们,今天再来讲讲黄旭华爷爷的故事。
黄旭华爷爷在研究核潜艇的时候,可认真啦!他会仔细地看每一张图纸,每一个数据。
哪怕是一个小小的错误,他都能发现。
此生属于祖国功勋科学家黄旭华的故事
![此生属于祖国功勋科学家黄旭华的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9f2b3a2aae1ffc4ffe4733687e21af45b307fe05.png)
此生属于祖国功勋科学家黄旭华的故事【导语】黄旭华(Huang Xuhua)是中国近现代著名的科学家,被誉为中国原子能事业的奠基人之一。
他为国家核能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并在自己的一生中不断探索和推动科学技术的进步。
本文将深入探讨黄旭华的故事,回顾他的生平事迹和成就,并分享对其贡献的个人观点和理解。
【正文】一、黄旭华的生平事迹1.1 出生和求学经历黄旭华于1920年出生在中国湖南省湘潭市,是一个普通家庭的孩子。
在他年幼的时候,就展现出了对科学的浓厚兴趣和对知识的渴望。
在从小学到中学的学习过程中,黄旭华展示了出色的学习能力和对物理学的天赋。
1.2 科学事业的开端1941年,黄旭华考入了中国最负盛名的大学之一——清华大学学习物理学。
在这里,他得到了一流的教育和培养,并结识了许多同样对科学充满热情的同学和导师。
黄旭华在大学期间兢兢业业,勤奋努力地学习和探索,为自己将来成为一名杰出的科学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3 核能事业的奠基者20世纪50年代,核能事业在全球范围内迅速发展。
黄旭华回国后,积极参与了中国的核能研究和开发工作。
他投身于原子能领域多年,不辞辛劳地致力于核能技术的研究和实践,为国家的核能事业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1.4 黄旭华与中国的核能事业黄旭华在中国核能事业的发展中起到了重要的引领作用。
他主持了中国的第一座核能工厂、第一座科研用反应堆的建设,并亲自带领团队攻克了许多技术难题。
通过他的努力和领导,中国的核能事业得到了快速而稳定的发展,为国家的能源安全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作出了突出贡献。
二、对黄旭华贡献的个人观点和理解黄旭华是中国近现代科学史上的一位伟大人物,他的卓越贡献为中国的核能事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从他的故事中,我们能够看到黄旭华的艰苦奋斗和对科学的无限追求。
黄旭华的勤奋和毅力是他取得成功的关键。
黄旭华在长期从事核能研究和实践的过程中,经历了各种困难和挑战,但他从未放弃。
他始终坚持不懈地探索和创新,为核能事业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支撑。
黄旭华事迹
![黄旭华事迹](https://img.taocdn.com/s3/m/e7aa60d6760bf78a6529647d27284b73f24236ea.png)
黄旭华事迹
黄旭华原名黄元,是一位中国抗战英雄。
他出生在福建赖山,是
一位白色革命家,1911年参加了起义军,1937年他担任英勇的红四军
中队长,为抗战作出了贡献。
黄旭华在抗战中立下了不朽功勋,决策安排了一系列有效的攻势,很多地方胜利就是因为他的带领,比如连击突围红一、红二军团,打
破了六四师日本军团之围;他又打乱了围攻西安的日寇,担任中共西
安地区委员;后来,他还协助西北军团抗击抗战,取得了伟大的胜利。
黄旭华的轰轰烈烈的一生向时代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在抗战中
被大家尊称为“史上最英勇的英雄”,他以英勇和宽容的身份立足在
中国历史记忆中,将永远被人铭记。
学习黄旭华事迹作文素材(精选7篇)
![学习黄旭华事迹作文素材(精选7篇)](https://img.taocdn.com/s3/m/3d2f812353ea551810a6f524ccbff121dd36c50e.png)
学习黄旭华事迹作文素材(精选7篇)学习黄旭华事迹作文素材篇147年前的12月26日,我国第一艘核潜艇下水—在没有任何外援的情况下,我国仅用10年时间就研制出了国外几十年才研制出的核潜艇.当这个承载着中华民族强国梦、强军梦的庞然大物从水中浮起时,我国第一代核潜艇总设计师黄旭华难掩激动,泪流满面等正是包括他在内的无数人的艰辛付出,才使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拥有核动力潜艇的国家.由此,黄旭华的名字与核潜艇紧紧地联系在了一起.之后,不少人称他为“中国核潜艇之父”,但黄旭华婉拒美意.这个为了核潜艇隐姓埋名30年、奉献了毕生精力的九旬老翁,哪里在乎什么名头,他只是觉得:“这辈子没有虚度,我的一生属于核潜艇,属于祖国,无怨无悔!”一份创业情——“研制核潜艇将成为我一辈子的事业等”“核潜艇,一万年也要搞出来!”1958年,面对当时掌握核垄断地位的超级大国不断施加的核威慑,面对苏联领导人“核潜艇技术复杂,昂贵,你们搞不了”的“劝告”,同志一声令下,我国正式启动研制核潜艇.同年,曾参与仿制苏式常规潜艇的黄旭华因其优秀的专业能力被调往北京,参加我国第一代核潜艇的论证与设计,“我那时就知道,研制核潜艇将成为我一辈子的事业.搞不出来,我死不瞑目!”最初,核潜艇研发团队只有29个人,平均年龄不到30岁.谈起理想,大家都豪情万丈;再看现实,却是一穷二白等当时,美国、苏联等国家已先后研制出核潜艇,但这一切都是核心机密,黄旭华这群年轻人很难拿到哪怕一点现成的技术资料.核潜艇到底什么样,谁也没见过;里面什么构造,谁也不清楚.唯一知道的就是它威力巨大—一个高尔夫球大小的铀块燃料可以让潜艇航行6万海里,这对尚处于起步阶段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来说极为重要.连基本的研制条件都不具备,还能干得起来?黄旭华和同事们才不管这些!没有知识积累,他们就大海捞针、遍寻线索,甚至靠“解剖”玩具获取信息.万事开头难,黄旭华和同事们一边对国内的科研技术力量调查摸底,一边从国外新闻报道中搜罗有关核潜艇的只言片语.功夫不负有心人.一次,有人从国外带回两个美国“华盛顿”号核潜艇模型玩具.黄旭华如获至宝,把玩具拆开、分解,他兴奋地发现,里面密密麻麻的设备,竟与他们一半靠零散资料、一半靠想象推演出的设计图基本一样.“再尖端的东西,都是在常规设备的基础上发展、创新出来的,没那么神秘.”从此,黄旭华更加坚定了信心.没有现成条件,他们就“骑驴找马”、创造条件,甚至靠着算盘打出一个个数据.“绝不能等有条件了再说,有驴先骑驴,什么时候有马了再骑马,总比停在原地好!”研制核潜艇,要运用各种复杂、高难度的运算公式和数字模型.如今的计算机一秒钟能计算上万次,但在当时,黄旭华他们连计算器也没有,只能用算盘、计算尺计算.谁曾想到,这些体量巨大的关键数据,都是大家用一把把算盘噼里啪啦打出来的.为了保证计算准确,黄旭华将研制人员分成两组,分别单独进行计算,获得相同答案才能通过,出现不同结果就__重算,“我们常常为了一个数据,日夜不停、争分夺秒地计算.”对核潜艇来说,稳定性至关重要,太重容易下沉,太轻潜不下去,重心斜了容易侧翻,必须精确计算.然而,艇上的设备、管线数以万计,如何才能精密测出各个设备的重心,调整出一个理想的艇体重心呢?因陋就简,勤能补拙.黄旭华想出了现在看来十分“笨拙”的土办法:把科技人员派到设备制造厂去弄清每个设备的重量和重心,设备装艇时,在艇体进口处放一个磅秤,凡是拿进去的东西都一一过秤、登记在册,大小设备件件如此、天天如此.有人嘀咕:“我们是来干大事业的,做这些初中生都可以做的小事,大材小用.”黄旭华抽出时间挨个谈话,他說:“每个人手中的每一件小事,最终都归结到我国第一代核潜艇的性能上.稍有不慎,可能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正是这样的“斤斤计较”,使得这艘排水量达数千吨的核潜艇,在下水后的试潜、定重测试值和设计值毫无二致.一腔凌云志——“花甲痴翁,志探龙宫,惊涛骇浪,乐在其中!”“时刻严守国家机密,不能泄露工作单位和任务;一辈子当无名英雄,隐姓埋名;进入这个领域就准备干一辈子,就算犯错误了,也只能留在单位里打扫卫生.”进入核潜艇研制团队之初,面对领导提出的要求,黄旭华毫不犹豫地答应了.隐姓埋名,就意味着要甘做无名英雄,意味着自己的毕生努力可能无人知晓.关于这一点,黄旭华和他的同事丝毫没有在乎.“一年刮两次7级大风,一次刮半年”“早上土豆烧白菜,中午白菜烧土豆,晚上土豆白菜一道烧”等1966年,黄旭华和同事们转战辽宁葫芦岛.在当年,这是一座荒芜凄苦、人迹罕至的小岛.岛上粮食、生活用品供应有限,同事们每次到外地出差,都“挑”些物资回岛,最厉害的“挑夫”,一个人竟从北京背回23个包裹.就是在如此环境里,黄旭华带领设计人员攻克一个个难关.他表现出高超的技术总领和科学创新能力,为第一代核潜艇研制作出不可磨灭的贡献.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核潜艇艇型是“水滴型”.美国为实现这种艇体构造,谨慎地走了三步:先把核动力装置装在常规潜艇上,建造水滴型常规动力潜艇,再把两者结合成核动力水滴型核潜艇.我们是不是也要三步走?“必须三步并作一步走!”黄旭华大胆提出,既然国外已成功地将水滴型艇和核动力结合,就说明这条路切实可行,“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我国国力薄弱,核潜艇研制时间紧迫.”在他的主导下,中国“三步并成一步”,直捣龙潭.确定了艇型,只是万里长征迈出的第一步.核潜艇技术复杂,配套系统和设备成千上万,最关键的技术有7项,即核动力装置、水滴线型艇体、艇体结构、人工大气环境、水下通信、惯性导航系统、发射装置等,研制者将其亲切地称作“七朵”.为了摘取这一朵朵美丽的“”,黄旭华和同事们义无反顾地摸索前行,最终使我国第一艘核潜艇顺利下水,让中华民族拥有了捍卫国家安全的海上苍龙.更让黄旭华自豪的是:“我们的核潜艇没有一件设备、仪表、原料来自国外,艇体的每一部分都是国产.”结论:关于黄旭华方面的论文题目、论文提纲、黄旭华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参考文献的相关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
感动中国人物黄旭华素材摘抄
![感动中国人物黄旭华素材摘抄](https://img.taocdn.com/s3/m/e336f5b37d1cfad6195f312b3169a4517623e575.png)
感动中国人物黄旭华素材摘抄
黄旭华是一位感动中国人物,他的故事充满着勇气和奉献精神。
以下是关于黄旭华的一些素材摘抄:
1. 勇敢面对挑战,黄旭华是一名中国航天员,他在太空中面临
着巨大的风险和挑战。
然而,他毫不畏惧地接受了这个任务,并展
现出了非凡的勇气和决心。
2. 为国家航天事业做出贡献,黄旭华参与了中国首次载人航天
任务,成功地完成了在太空中的工作。
他的奉献精神和专业素养为
中国的航天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
3. 科学精神的典范,作为一名航天员,黄旭华具备了扎实的科
学知识和严谨的工作态度。
他的故事鼓舞着年轻人追求科学事业,
并展现出科学精神的重要性。
4. 彰显国家形象,黄旭华作为中国航天事业的代表,他的故事
向世界展示了中国的科技实力和国家形象。
他的成就不仅仅是个人
的荣耀,更是整个国家的骄傲。
5. 激励他人追求梦想,黄旭华的故事鼓舞着人们勇敢追求自己的梦想。
他的坚持和努力告诉我们,只要有信念和毅力,就能够战胜困难,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
黄旭华的故事是中国人民奋斗的象征,他的勇气和奉献精神激励着无数人。
他的事迹将永远被铭记,并成为中国人民自豪的一部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黄旭华篇一:感动中国2013黄旭华核潜艇观后感感动中国观后感这部公益片,让我触动很深。
尤其是其中的黄旭华老人,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黄旭华,是中国第一代核潜艇的总设计师,他生长在中国身世沉浮的年代,那时的苏联,一夜之间与中国反目成仇,而中国,也因战略核力量的缺失,而无法与之抗衡。
而黄旭华,则必须以一己之力承担一个泱泱大国的命运与未来。
但是,他却顶住了巨大的压力,从初步设计,到列装部队,仅用十年,让中国拥有了核力量的保护伞。
而他最令我感动的,便是他那对祖国,对民族的忠心耿耿,以及愿意为祖国献出自己一切的舍身为国的精神。
在核潜艇做深潜实验时,大部分人认为,这次下潜将会有去无回。
而黄旭华,作为一个已年过花甲的老人,却为了稳固军心,也为了收集关键地数据,毅然决定自己下潜。
为了收集数据,他不得不挤在一个狭小的舱室中,忍受着艇内的高温。
听着头顶钢板因水压响动,镇静地记录着一个又一个宝贵的数据??当潜艇浮上水面时,他已被汗水湿透,但他的脸上却洋溢着喜悦的笑容。
然而,这样一位民族功臣,却像他的潜艇一样,埋藏在了时代的波涛中。
因为保密原因,很久,他才被人知晓。
现在他已成为了耄耋老人,但他尚思为国戍轮台。
有人问他今天的梦是什么,他不假思索地答:“我今天的梦,还是核潜艇!”“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黄旭华用自己的一生,告诉了我们何为对国家的大爱,何为为国家奉献一切!然而现在,从“徐老虎”到“李宁院士事件”中国的学术界,军界,却出现了这样的不负责任,不爱国家的人,而这,与黄旭华可歌可泣的精神相比,简直就是“绊脚石”和“铺路石”的区别,,而想消除这些“绊脚石”,就需要许许多多像黄旭华这样的人,而“黄旭华精神”,则更应该体现在每个人的身上。
黄旭华的潜艇,就像是一块亘古不变的纪念碑,永恒的航行在共和国的蓝海下,它提醒着我们,只有时刻准备为国家的繁荣富强而奋斗,学会奉献,不计回报,愿意为祖国献出自己的一切,中国,便能像潜艇一样,凝固起无穷的力量,经得起世间大风大浪的考验!篇二:黄旭华论文誓言无声——记中国战略核潜艇设计者黄旭华院士关键字:人在社会中的作用、世界观与方法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我决心要把核潜艇搞出来不动摇,一切其他什么事情,我都可以忍受,我都可以不顾。
”有这样一个人,他为国家做出了巨大贡献却把名利看得淡如水,将近三十年里在荒无人烟的秘密小岛,在既当办公室又当宿舍楼的军队大院,忍受着寒霜刺骨,只是为了国家,他就是中国第一代攻击型核潜艇和战略导弹核潜艇总设计师、自作打油诗“花甲痴翁,志探龙宫,惊涛骇浪,乐在其中”的黄旭华。
兢兢业业了数十载,黄旭华院士终于在“感动中国”的舞台上为世人敬仰,享受独属于他的荣耀。
我们在为其的事迹感动时,更应该从深层次的去思考。
黄旭华院士教给了我们什么,我们又应该做什么。
一:关于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的思考人类在谋求物质生活资料以维持自身生存和不断改善自身生活条件的长期劳动实践中,形成了世界观和方法论,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方法论是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所遵循的根本方法的学说和理论体系,方法论同世界观是统一的。
正确的、科学的世界观可以为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提供正确的方法,错误的世界观则会给人们的实践活动带来方法上的失误。
人生观是指人们对人生的根本态度和看法,包括对人生价值、人生目的和人生意义的基本看法和态度。
价值观是指一个人对周围的客观事物(包括人、事、物)的意义、重要性的总评价和总看法。
像这种对诸事物的看法和评价在心目中的主次、轻重的排列次序,就是价值观体系。
价值观和价值观体系是决定人的行为的心理基础。
黄老曾说:“思想里没有更多复杂的东西,很简单,列宁说过的,要他一次把血流光,他一次把血流光,要他血一滴一滴慢慢流,他愿意一滴一滴慢慢流,更关键是要你一滴一滴慢慢流,你能够忍受下去,党和国家需要我血一天一天慢慢流,我就一天一天慢慢流。
”1957年,黄旭华进入最早一批研制核潜艇的29人队伍,进入之初领导明确提出不能泄露工作单位的性质、从事的工作任务,要隐姓埋名当一辈子无名英雄。
为了党和国家的事业,黄老身先士卒,默默坚守,在研制核潜艇的30年间,淡化了和家人之间的关系,若干年之后工作得以公开家人才知道他是在从事一项伟大的事业。
在此期间,黄旭华院士为人民献身、付出一切的观念在不断深化,支撑着他度过风风雨雨,忍受常人无法想象的苦楚,形成了坚定的为国献身信念,三十载赫赫而无名,花甲年不弃使命,正如感动中国人物颁奖典礼上的颁奖辞说的那样:时代到处是惊涛骇浪,你埋下头,甘心做沉默的砥柱;一穷二白的年代,你挺起胸,成为国家最大的财富。
你的人生,正如深海中的潜艇,无声,但有无穷的力量。
黄老令人敬佩!二:关于人在社会中的作用的思考社会是人的社会,人是社会历史的前提条件。
个人是社会产生与存在的现实前提和基础,社会是个人交互作用的产物。
人的价值在于创造价值,就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
即通过自己的活动满足自己所属的社会、他人以及自己的需要。
包含两个方面:一是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二是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
即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两个方面。
对一个人的价值评价主要看他的贡献。
最根本的是对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事业的贡献,在今天,人的贡献主要是对工人阶级为代表的广大人民的贡献。
杰出的科学家的创造性活动对于人类科学文化的发展和社会进步,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
核潜艇被称为国之重器,黄老被誉为中国的李科维尔、中国核潜艇之父。
正是靠着黄旭华等科技人员不眠不休地努力,在没有外援、没有资料、没有计算机的情况下创造了世界核潜艇研制史上前所未有的高速度,使中国成为当时全球5个拥有核潜艇的国家之一。
黄院士用实践证明了当初许下的承诺,实现了为国家付出一切的坚定信念、一个共产党员的高尚追求和道德情操无遗地展现。
黄老的办公室里没有空调,分房时挑了没人要的顶层,夏季室内温度经常达到摄氏度,直至2005年,他才在家里装了一台空调。
黄旭华没有专车,所里最好的两辆小车是买了几年的“桑塔纳”。
黄老在艰苦的生活条件下依然不忘身上的重担,没有抱怨,只有全身心的付出,核潜艇之父的荣誉称号确是实至名归。
70年代末美国核潜艇“长尾鲨”号做深潜试验中,当快接近极限深度—— 300米时出事了,核潜艇和艇上100多人葬身于2000多米深的海底。
世界上曾有 10多艘核潜艇在进行试验或航行时沉没了。
试验前黄旭华与同事们仔细检查了每一块钢板、每一条焊缝、每一根管道以及所有艇上设施,确认万无一失之后才决定试验。
这时的总设计师怀抱始终一丝不苟必将带来成功的坚定信念,也为了给试验人员增强信心,按规定可以不下艇的他,坚持亲自下艇。
黄老将生命置之度外的爱国情怀令人敬佩!黄旭华为提高人们思想道德和培育爱国主义精神,形成积极向上的精神追求树立了一个榜样,黄老始终对党忠诚、任劳任怨、默默奉献、淡泊名利,执着于党和国家的事业的事迹和高尚品格深深感动着无数人。
是中国知识分子最优秀的一群,他就是鲁迅先生所讲的——“中国的脊梁”。
三:关于社会意识的作用的思考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社会存在的性质和变化决定社会意识的性质和变化。
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作用。
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自身的能动性和独特的发展规律。
先进的、革命的、科学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发展产生巨大的促进作用。
我们当今文化发展的重点是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根本性质和基本特征,反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高度凝练和集中表达。
党的十八大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
核心价值观是一个国家和民族价值体系中最本质、最具决定作用的部分,支撑和影响着所有价值判断,应努力建设与传统美德相承接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树立服务群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甘于奉献。
黄旭华用自己的一言一行诠释着中华民族中华民族“仁义礼智信”的传统美德,用自己的坚持信念、忠诚奉献、无怨无悔的付出和满腔热情的浓浓爱意为我们书写出中华民族美德的壮丽画卷,使我们的灵魂接受美德的洗礼,使我们反思自己的言行。
我们要以黄旭华院士为榜样,对照先进找差距,着力查找在实际中存在的不足,从一点一滴做起,开拓进取,勇往直前,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实现自己的人生追求,积极积聚发展的正能量。
让我们的心中充满爱,长怀对国家、对周边人的感恩之心,以感动中国人物为榜样,让美德的光和热温暖我们,照亮我们前行。
篇三:2014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黄旭华事迹2014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黄旭华事迹,黄旭华,男,87岁,中国第一代核动力潜艇研制创始人之一,他身处惊叹骇浪的时代,肯于唛头苦干,甘心做沉默的砥柱;一穷二白的年代,挺起胸,成为国家最大的财富。
他的人生,正如深海中的潜艇,无声,但有无穷的力量。
2014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黄旭华的优秀事迹黄旭华,男,87岁,中国第一代核动力潜艇研制创始人之一,被誉为中国核潜艇之父。
1958年,我国批准核潜艇工程立项。
那时中苏关系尚处于蜜月期,依靠苏联提供部分技术资料,是当初考虑的措施之一。
1959年,苏联提出中断对中国若干重要项目的援助,对中国施加压力。
毛泽东听后发誓:核潜艇--一万年也要搞出来.曾有过几年仿制苏式常规潜艇经历又毕业于上海交大造船系的黄旭华被选中参研。
30多年中,8个兄弟姐妹都不知道黄旭华搞核潜艇,父亲临终时也不知他是干什么的,母亲从63岁盼到93岁才见到儿子一面。
核潜艇是集核电站、导弹发射场和海底城市于一体的尖端工程。
中国的核潜艇研制工作是从一个核潜艇玩具模型一步一步开始的。
为研制核潜艇,新婚不久的黄旭华告别妻子来到试验基地。
后来他把家安在了小岛上。
为了艇上千万台设备,上百公里长的电缆、管道,他要联络全国24个省市的2000多家科研单位,工程复杂。
那时没有计算机,他和同事用算盘和计算尺演算出成千上万个数据。
1964年,黄旭华终于带领团队研制出我国第一艘核潜艇。
使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拥有核潜艇的国家。
1988年,核潜艇按设计极限在南海作深潜试验。
黄旭华亲自下潜300米,是世界上核潜艇总设计师亲自下水做深潜试验的第一人。
黄旭华曾先后多次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特等奖,全国科学大会奖等,为国防事业、为我国核潜艇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推选理由:阎肃:试问大海碧波,何谓以身许国?青丝化作白发,依旧铁马冰河。
磊落平生无限爱,尽付无言高歌!胡占凡:抛家舍业,隐姓埋名,为国家做出了巨大贡献,却把名利看的淡如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