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古诗词诵读:江上渔者》教案

合集下载

六年级统编版语文《江上渔者》教案

六年级统编版语文《江上渔者》教案

六年级统编版语文《江上渔者》教案一、教学目标1.会认“渔、君”等字,会写“渔、者”等字。

2.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江上渔者》。

3.理解诗歌内容,体会诗人对劳动人民的同情。

4.感受诗歌简洁而深刻的语言风格。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诗句含义,体会诗人情感。

背诵诗歌,感受诗歌语言风格。

2.教学难点理解“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所蕴含的深意。

三、教学方法诵读法、讲解法、讨论法、情境创设法。

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展示江上渔船的图片或播放一段江上捕鱼的视频,引出课题《江上渔者》。

提问学生对渔民生活的了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初读诗歌学生自由朗读诗歌,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教师范读,学生跟读,注意节奏和韵律。

指名学生朗读,其他学生评价。

3.理解诗意结合注释,学生自主理解诗歌的意思。

小组讨论,交流对诗句的理解。

教师引导学生理解重点词语和诗句的含义,如“渔者”“但”“爱”“出没”等。

让学生用自己的话描述诗歌所描绘的场景。

4.体会情感引导学生体会诗人对劳动人民的同情之情。

从“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看出人们对美味鲈鱼的喜爱,而从“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则能感受到渔民在危险的江面上劳作的艰辛,从而体会诗人对渔民的同情。

5.赏析语言风格分析诗歌简洁而深刻的语言风格。

整首诗语言质朴,没有华丽的辞藻,但却深刻地反映了社会现实。

6.朗读背诵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诗歌,读出诗人的情感。

多种形式朗读,如个别读、齐读、配乐读等。

引导学生背诵诗歌。

7.拓展延伸介绍其他反映劳动人民生活的诗歌,如李绅的《悯农》等,让学生感受诗人对劳动人民的关注。

让学生谈谈自己对劳动人民的认识和感受。

8.总结全文总结诗歌的内容和情感,强调诗歌的现实意义。

鼓励学生关注社会底层人民的生活,培养同情心和责任感。

9.布置作业背诵并默写《江上渔者》。

写一篇短文,描述一种劳动人民的工作场景,表达自己的感受。

五、教学反思在教学《江上渔者》这首诗歌时,通过引导学生朗读、理解诗意、体会情感、赏析语言风格等环节,让学生深刻体会到诗人对劳动人民的同情。

古诗词诵读5《江上渔者》(教案)-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

古诗词诵读5《江上渔者》(教案)-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

部编版六年级下册第6单元古诗词5《江上渔者》教学设计《江上渔者》教学方案1课时【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诗歌,背诵并默写诗歌,理解整首诗的大意。

2.读诗句展开想象,感悟诗人的思想感情,从中体会劳动的艰辛和劳动成果的来之不易。

【教学重点】读诗句展开想象,感悟诗人的思想感情,从中体会劳动的艰辛和劳动成果的来之不易。

【教学难点】读诗句展开想象,感悟诗人的思想感情,从中体会劳动的艰辛和劳动成果的来之不易。

【教学过程】一、课程导入1.导入:在中国古诗词中,有许多歌颂劳动者的诗,你都知道哪些与劳动有关的古诗呢?预设1: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李绅《悯农·其一》预设2: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李绅《悯农·其二》预设3: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白居易《观刈麦》2.过渡:那么诗人范仲淹笔下的劳动者又是怎样的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他的诗《江上渔者》。

(板书:江上渔者)二、夯实基础1.情境听读播放《江上渔者》的情境课文(朗读版),学生可先通过听读,初步感知诗文内容。

听读要求:(1)注意字词读音。

(2)注意断句和节奏。

2.诵读正音(1)出示课文中标注的及易读错汉字的读音。

(2)学生自由朗读古诗,随后正音、齐读。

自读要求:①自由朗读古诗,读准字音。

②把古诗读给周围的同学听一听。

(3)随机点名朗读。

朗读点拨:注意读准“鲈(lú)”。

3.作者简介先请学生介绍范仲淹,老师再进行明确:范仲淹(989-1052),字希文,祖籍邠州,后移居苏州吴县。

北宋政治家、文学家。

范仲淹在地方治政、守边皆有成绩,文学成就也较为突出。

他倡导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思想和仁人志士节操,对后世影响深远。

有《范文正公文集》传世。

(板书:[宋]范仲淹)三、问题探究过渡:同学们,让我们一起细品古诗,走进劳动人民的捕鱼生活吧!(一)自主探究1.探究任务借助古诗注释和插图,用自己的话说说本诗的题目和诗歌的大意。

语文六年级下册《江上渔者》教案

语文六年级下册《江上渔者》教案

《江上渔者》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学习古诗并背诵古诗。

2、通过学习课文和诵读古诗,理解诗意,了解渔民劳动的艰辛,激发同情劳动人民的情感。

3、通过学习课文,了解诗人创作古诗的经历。

发现诗是因景生情、因事有感而创作的,激发学生对诗歌的喜爱。

4、积累一定的表达方法,从而激发对诗歌的创作愿望。

教学重难点:通过学习课文和反复诵读文中古诗,让学生在感受古代诗词的意境美、韵律美、情感美、哲理美的同时,也能了解诗人范仲淹创作古诗《江上渔者》的经历,体会诗人同情劳动人民的情感,受到热爱劳动人民的教育。

积累一定的表达方法,从而激发对诗歌的创作愿望。

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你了解的范仲淹。

二、学习课文:自主学文,感悟真情1、提到范仲淹,就会想起他《岳阳楼记》里的一句流传至今的大气名言: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师生齐读)请同学说一说对这名言的理解。

它的意思就是:范仲淹忧国忧民,特别关心当时老百姓,总把老百姓的安危放第一位。

2、从诗题看,范仲淹关心谁?(江上渔者、渔民)范仲淹为什么会关心渔民呢?让我们一起走进小故事里了解一下。

3、默读课文,整体感知。

思考:故事中,哪里给你留下了深刻印象?4、字词学习认读与故事内容有关的两组词语。

饮酒南来北往称赞读了这三个词语,你的脑海里出现了什么情景?(开心、热闹……)朗读指导:这么多人在一起饮酒,肯定很快乐。

让我们一起带着愉快的心情读这组词语。

波涛汹涌起伏危险读了这组词语给你什么感觉?(屏示图片)这就是波涛汹涌的海面,一个巨浪翻滚就一丈多高,实在让人心生畏惧。

能把这种感受读出来吗?5、重点句段学习,第二自然段两组词语,描绘了两种不同的场景,这对比鲜明的场景,课文哪些句段具体描写了这两种场景?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然后回答,读得快的同学可以同桌小声交流。

三、学习第二自然段请同学们再次默读第二自然段,边读边思考:范仲淹在酒楼里看到什么?听到什么?用自己喜欢的方式画出相关语句,做好旁批。

2024年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江上渔者教案(精推3篇)

2024年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江上渔者教案(精推3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江上渔者教案(精推3篇)〖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江上渔者教案第【1】篇〗教学目标:1、学会写8个生字,会认7个生字,认识多音字“没”。

2、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并背诵《江上渔者》这首诗。

3、理解课文内容。

4、通过学习课文,了解诗人创作诗的经历。

发现诗是由景生情、因事有感而创作的。

教学重点:利用课文帮助理解诗意。

读出自己的独特感受。

教学难点:通过学习课文和诵读古诗,了解渔民劳动的'艰辛。

通过学习课文,了解诗人创作古诗的经历。

发现诗是因景生情、因事有感而创作的。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师:板书“鱼”,谁来读读这个字,(指名读),大家都知道这就是我们平常吃的鱼。

(加上三点水旁)这个字谁认识?(指名读)这两个字意思一样吗?师解释“渔”。

(捕鱼,也就是打鱼)那渔者就是——指名生答(打渔的人),那江上渔者就是——生答(江上打渔的人)。

今天我们就跟随宋朝的大诗人范仲淹一起去看看江上打渔的人。

二、初读课文,了解范仲淹1、师: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生自由读课文。

师:生字大家都预习了,再读读,读完后,同桌互查生字读音。

师开火车检查生字读音,字读得好,词会读吗?指名读重点词语。

2、师:请生默读课文,想想从中知道了什么。

你们知道的可真多,那对于文中提到的大诗人——范仲淹你们了解多少呢?师随机介绍范仲淹。

三、再读课文,谈谈感受1、师:让我们一起来读读第一自然段吧!生齐读第一自然段。

师述:范仲淹喜欢到各地去游览,一天,他来到江边的一个酒楼,一边饮酒一边欣赏风景。

此时他看到了什么?又想到了什么呢?请同学们自由读第二自然段,边读边想,范仲淹看到了什么?又想到了什么?将有关句子勾画下来。

2、指名反馈,师随机出示相应的句子。

谁再来读读这句话?你从中感受到什么?生(1):我觉得酒楼里的人很多。

我是从南来北往这个词体会到的。

师随机理解“南来北往”。

我们都是酒楼里的客人,客人们,你们都来自哪里呀?又要到哪去呀?像这样来自不同的地方,又又要去到不同的地方,我们便称之为“南来北往”,指导读词。

《江上渔者》教案

《江上渔者》教案

《江上渔者》教案《江上渔者》教案1教学目标:1、学习《江上渔者》这首诗,理解诗句内容,体会劳动成果的来之不易。

2、根据诗句,展开想象,想象诗人描写的景色,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指导学生理解诗句的意思,领会情感,培养学生想象力。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课件)小鱼都游到江里来了,它们身上还背着词语朋友呢!谁来读!(指名读,后齐读).称赞范仲淹南来北往艰辛危险波涛汹涌酒楼2.上节课,我们知道了大诗人范仲淹曾写下《江上渔者》这首诗,谁还记得,试着背诵。

(课件:《江上渔者》)我们一起来读读。

3.那么,他是在什么情况下写下这首诗的呢?打开书52页,我们来继续学习《10.江上渔者》。

4.看老师写课题,同学们拿出小手来书空。

二、读诗解意。

1、好,接下来我们先就来学习这首古诗,多媒体出示诗句。

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

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

谁会读这首诗。

指名读全诗,注意读准字音。

出没的没读作mò,不要读作méi。

风波的波读作bō,不要读作pō。

(教师引导性的评价:你可真了不起,第一次就能把诗句读正确。

你也很了不起,读得很有感情,但老师这里还要提醒一下出没这个词语的读音。

请你再读一遍好吗?)2、自由朗读:请同学们自由地读读这首诗,注意把诗句中字的读音读正确。

可以自己多读几遍,也可以读给同学听。

谁愿意再来读这首古诗,并能将诗读正确。

指名学生朗读。

(其他同学帮助听听,如果同学有读错的地方,请帮助指出来,如果没有读错的地方,我们就用掌声来表扬他,好吗!)学生朗读,评价。

学生齐读。

3、解词连句知大意。

(1)我们读古诗,不但要会读,而且要知道诗句的意思,下面请同学们,再次仔细地读读诗句,根据下面的注释想想这首诗主要写了什么?把不明的字词画下来,然后可以和同学商量,当然也可以找身边的老师请教。

注释:往来:来来往往。

但:只。

美:鲜美。

出没:一会儿看得见,一会儿看不见。

风波:风浪。

(2)学生自由读,了解诗句意思。

江上渔者教案

江上渔者教案

江上渔者教案江上渔者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学会8个生字,会认8个字。

2、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并背诵《江上渔者》这首诗。

3、通过学习课文和诵读古诗,了解渔民劳动的艰辛,从而懂得珍惜劳动果实。

4、通过学习课文,了解诗人创作古诗的经历。

发现诗是因景生情、因事有感而创作的,也能通过故事更好地理解诗意。

教学重难点:通过学习课文和反复诵读文中古诗,让学生在感受古代诗词的意境美、韵律美、情感美、哲理美的同时,也能了解诗人范仲淹创作古诗《江上渔者》的经历,体会诗人同情劳动人民的情感,受到热爱劳动人民的教育。

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准备:CAI课件,舒缓音乐。

第一课时教学内容:初读课文,游戏识字。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板书课题。

2、全班齐读课题。

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自由读课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认读生字词和会认字词。

2、同座互相认读课后生字,检查字音是否读准。

3、全班认读生字。

4、指名读课文,说说你知道了什么?三、学写生字1、出示生字宝宝,认读生字。

2、说说你觉得哪个字最难写?你想提醒同学们注意什么?3、教师范写。

4、学生描红。

第二课时教学内容:1、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并背诵《江上渔者》这首诗。

2、通过学习课文和诵读古诗,了解渔民劳动的艰辛,从而懂得珍惜劳动果实。

3、通过学习课文,了解诗人创作古诗的经历。

发现诗是因景生情、因事有感而创作的,也能通过故事更好地理解诗意。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认识了生字,还知道鲈鱼味道鲜美,很多人都爱吃,但是古时候的渔民只能在江河里才能捕捞到。

2、今天我们将跟随着大诗人——范仲淹,继续了解“江上渔者”的劳动艰辛,一起感受这首诗创作的过程。

3、齐读课文,说说你读懂了什么?二、自主体验,感悟诗文1、指名读第1自然段。

师:有一天,范仲淹来到江边的一个酒楼风景。

他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呢? (引导学生通过读课文,勾画有关句子。

部编版六年级下册江上渔者教案优秀版

部编版六年级下册江上渔者教案优秀版

4 花之歌【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主要内容。

2.整体把握这首散文诗独特精巧的构思。

3.体会以物喻人,寄托诗人心中美好情感的写法,丰富学生的审美体验。

【教学重点】在朗读中品味优美的语言,把握作品的主要内容。

【教学难点】整体把握这首散文诗独特精巧的构思。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出示图片:同学们,你们喜欢花吗?是啊!一朵朵娇艳美丽的花朵,带给人们的是美的享受,也被赋予了更多的含义。

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一首散文诗《花之歌》,这首诗的作者是黎巴嫩诗人纪伯伦,让我们跟随诗人一起感受花的美好,花的灵性吧!二、介绍作者纪伯伦(1883~1931)黎巴嫩诗人、散文作家、画家,被称为“艺术天才”、“黎巴嫩文坛骄子”,是阿拉伯文学的主要奠基人,20世纪阿拉伯文学道路的开拓者之一。

主要作品:《泪与笑》《先知》《沙与沫》等。

三、初读感知1.听范读。

边听边画出文中的难读的字,注意字的读音。

2.学生初读。

要求: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3.检查初读情况(1)认读生字苍穹坠落孕育冠冕赠与祭献摇曳旖旎馥郁凝视琼浆婆娑心驰神往顾影自怜孤芳自赏(2)指名读课文,检查朗读情况,看字音是否正确,句子是否通顺。

四、自读课文,整体把握。

1.自由读课文,思考:作者将花比做什么?2.小组讨论,交流。

3.全班交流。

(大自然的话语、从苍穹坠落在绿茵中的星星、诸元素之女、亲友之间交往的礼品、婚礼的冠冕以及生者赠与死者最后的祭献。

)五、品读释疑1.同学自由朗读,注意读出文章的感情和节奏,感性体会纪伯伦散文诗清丽流畅的语言风格。

2.默读课文,思考: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我”是花,请将有关句子画下来。

(“大自然的语言”、“诸元素之女”、“亲友间的礼品”、“原野上摇曳、清风中呼吸、星星陪伴微睡、太阳凝视中醒来”“饮朝露、听鸟鸣”等等,都是作者运用象征的手法,写出花的形象,渗透了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

部编版六年级下《江上渔者》教案(含教学反思)

部编版六年级下《江上渔者》教案(含教学反思)

部编版六年级下《江上渔者》教案(含教学反思)5.江上渔者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试着背诵古诗。

2.理解古诗的大概意思。

3.展开想象,理解古诗所描写的景色,体会渔民生活的艰辛和劳动成果的来之不易。

教学重难点]理解古诗的大概意思;展开想象,理解古诗所描写的景色,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感情。

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1.由“鱼”引出“渔”。

2.讲述:专门从事打鱼、捕鱼工作的人,我们称他们为“渔民”“渔夫”“渔人”,古人也称他们为“渔者”。

揭示课题:江上渔者。

3.作者简介。

二、熟读古诗1.复研究古诗的方法。

从小学一年级到现在,我们已学过良多古诗,学好古诗有哪些方法呢?(解诗题、知作者、解诗意、悟诗情。

)2.朗读古诗。

1)学生自在读古诗,注意把字音读正确,句子读通顺。

出没(mò)鲈(lú)鱼风波(bō)2)同桌互读,读出情感。

3)指名朗读,读出节奏和情感。

班组评议。

4)教师范读。

5)师生对读。

三、明诗意1.默读古诗,圈出不明白的字词。

2.全班交流重点字词的解释。

(出没:一目了然,指一会儿看得见,一会儿看不见。

鲈鱼:一种头大、体扁鳞细、背青腹白、味道鲜美的鱼。

生长快,体大味美。

君:你。

)3.出示古诗,看图读诗,思考:古诗中写了哪些人?4.交流反馈:(打鱼的人——“渔者”;吃鱼的人——“江上往来人”)5.指导学生了解诗句粗心,知道捕鱼人和吃鱼人截然分歧的生活状态。

1)研究前两句: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

出示图片)师:你们看,每天江上许多来来往往的人们,他们都非常爱吃鱼,特别是味道鲜美的鲈鱼。

想一想,这些人们在吃鱼的时候,会怎么说?2)研究后两句: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

出示图片)师读诗句,引导:吃鱼的人们不知道这些鱼是从哪里来的,怎么来的,你们知道吗?引导学生看图,了解:捕鱼人的船是一条小船。

想象:这条小舟在波涛汹涌的江面上,就像什么?(一片漂荡在江面上的小树叶;一片随时都会被XXX卷走的小木片……)6.学生集体交流诗句的主要内容。

XXX市新部编版小学六年级下册语文 古诗词诵读 《江上渔者》公开课教学设计

XXX市新部编版小学六年级下册语文 古诗词诵读 《江上渔者》公开课教学设计

XXX市新部编版小学六年级下册语文古诗词诵读《江上渔者》公开课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诗歌,背诵并默写诗歌。

2.培养学生读诗句展开想象,体会诗人思想感情的能力。

3.理解诗句的思想内容,从中体会劳动的艰辛和劳动成果的来之不易二.教学重难点1.培养学生读诗句展开想象,体会诗人思想感情的能力。

2.理解诗句的思想内容,从中体会劳动的艰辛和劳动成果的来之不易三.新授1歌曲导入同学们,我们先来欣赏一段音乐。

播放《江上渔者》歌曲。

相信同学们已经听出来了,这就是我们今天所要学习的古诗《江上渔者》。

我们一起读读课题,解读题目:渔:捕鱼渔者:捕鱼的人江上渔者:江上捕鱼的人2了解作者这首诗出自宋代诗人——范仲淹,作者是个什么样的人呢?他是在什么情况下写下这首诗的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请大家仔细观看,老师一会还有个小练习交给大家。

观看视频完成小练习范仲淹,字希文。

死后谥号文正,史称范文正公。

为北宋名臣,文学家,政治家,军事家,思想家。

“唐宋八大家”之一。

著有《范文正公集》。

他写的《岳阳楼记》中,“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为古今传诵的名句。

都填对了,同学们真是了不起,看来大家都看的很认真呢!3释义江上来来往往的人只喜爱鲈鱼的味道鲜美。

看看那些可怜的打鱼人吧,正驾着小船在大风大浪里上下颠簸,飘摇不定。

4悟诗情:鲈鱼味香,打渔辛苦。

同学们,这首诗也正是指出江上来来往往饮酒作乐的人们,只知道品尝鲈鱼味道的鲜美,却不知道也不想知道打鱼人出生入死同惊涛骇浪搏斗的危境与艰辛。

诗人范仲淹通过反映渔民劳作的艰苦,希望唤起人们对民生疾苦的注意,体现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同情。

味道鲜美的鱼儿是劳动人民的辛苦所换来的,同学们,我们的吃穿实际上都离不开辛苦的劳作,希望同学们今后能了解劳动人民的辛苦,珍惜粮食,尊重劳动人民!下课!。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江上渔者说课稿(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江上渔者说课稿(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江上渔者说课稿(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江上渔者说课稿第1篇】《江上渔者》说课稿一、说教材《江上渔者》是小学语文第四册第10课。

这是一篇有关古诗创作的小故事。

故事依据《江上渔者》的诗情画意及当时的时代特征而写。

宋朝著名大诗人范仲淹在饮酒品鱼、观赏风景的时候,看到大江中风浪中起伏的小船,由此联想到渔民打鱼的艰辛历程,情动而辞发,创作出言简意赅的《江上渔者》。

本课让孩子们了解,进行文学创作不是为了得到别人的夸奖,更不是为了使自己在人前炫耀的资本,文学创作的实质是在观察生活的基础上表达自己独特的感受。

二、说教学目标1、学会8个生字,会认7个字,认识多音字“没”。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背诵《江上渔者》这首诗。

3、通过学习课文,了解诗人创作古诗的经历。

发现诗是因景生情、因事有感而创作的,也能通过故事更好的理解诗意。

三、说教学重、难点重点:通过学习课文和反复诵读文中古诗,让学生在感受古诗词的意境美、韵律美、情感美、哲理美的同时,也能了解诗人范仲淹创作古诗《江上渔者》的经历。

难点:体会诗人同情劳动人民的情感,受到热爱人民的教育。

四、说教法在朗读过程中体验情感,领悟内容,培养语感。

五、说教学过程《江上渔者》一课分两课时学完小学语文说课稿《江上渔者》全国小学语文说课一等奖第一课时(略)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二、自主体验,感悟诗文1、主要是通过读第2自然段,了解诗人创作古诗的过程。

一是读;二是抓住重点词句来体会想象当时的情景。

如让学生读第2句,想想客人们在品尝鲈鱼是会说写什么。

通过读4、5句,体会渔民生活的艰辛、危险。

从而教育学生尊重劳动者。

2、通过学文,使学生认识到进行文学创作不是为了得到别人的夸奖,更不是为了使自己有“作家”的头衔,文学创作的实质是在观察生活的基础上表达自己独特的感受,从而鼓励学生留心观察生活,学习书面表达。

六、说教学效果1、我在上课时按自己的设计进行的。

如学生想象客人们的称赞,他们的回答还比较满意。

5《江上渔者》(教案)六年级下册语文统编版

5《江上渔者》(教案)六年级下册语文统编版

5《江上渔者》(教案)六年级下册语文统编版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理解《江上渔者》的字词句,掌握诗中的意象和表达技巧,领会诗人的情感。

2. 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讨论、创作等环节,提升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创新思维。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热爱,感受古典诗词的美。

教学内容1. 诗歌背景:介绍作者及诗歌创作的时代背景。

2. 诗意解析:逐句解析诗意,探究诗中的意象和表达手法。

3. 诗歌鉴赏:从韵律、意境等方面进行诗歌鉴赏。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理解诗歌的意境和表达技巧,感受诗人的情感。

- 难点:对诗歌意象的深入理解和诗歌鉴赏的能力培养。

教具与学具准备- 教具:多媒体设备,用于展示诗歌背景和意境的图片或视频。

- 学具:笔记本,用于记录重点和心得。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幅江上渔者的画面,引发学生对主题的兴趣。

2. 背景介绍:介绍作者及诗歌创作的时代背景,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歌。

3. 诗意解析:逐句解析诗意,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诗中的意象和表达手法。

4. 诗歌鉴赏:从韵律、意境等方面进行诗歌鉴赏,提升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5.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诗歌的意境和表达技巧,促进学生间的交流与思考。

6. 总结与反思:总结所学内容,引导学生进行课后反思。

板书设计- 诗歌的背景和作者介绍。

- 诗意解析的关键点。

- 诗歌鉴赏的主要方面。

作业设计- 必做题:总结诗歌的主要意象和表达技巧。

- 选做题:创作一首以“江上渔者”为主题的短诗。

课后反思- 教师反思教学过程中的效果和不足,为下一次教学做准备。

- 学生反思学习过程中的收获和困惑,为后续学习提供指导。

---本教案旨在通过《江上渔者》的教学,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古典诗词的意境和表达技巧,提升文学鉴赏能力,同时培养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热爱。

通过丰富的教学内容和严谨的用词,确保教学过程的流畅性和有效性。

重点细节:诗歌意象的深入理解详细补充和说明诗歌的意象是诗人通过具体的事物和景象,传达出的抽象的思想和情感。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诵读5《江上渔者》(教案)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诵读5《江上渔者》(教案)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诵读5《江上渔者》(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正确地朗读并背诵《江上渔者》这首诗;理解诗中的重点词语,并能用自己的话进行描述;了解作者范仲淹的生平及创作背景。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反复朗读、讨论、交流等方式,使学生深入理解诗意,培养鉴赏古诗的能力;通过查阅资料、分享等方式,增加学生对作者的了解。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这首诗,使学生感受到作者对劳动人民的同情和关注,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关爱他人的情感。

二、教学内容1. 诗歌背景:《江上渔者》是北宋文学家范仲淹所作的一首五言绝句,反映了渔民劳作的艰辛,表达了作者对劳动人民的同情。

2. 诗歌内容:诗中描绘了江上渔者在恶劣天气中捕鱼的情景,通过对比岸上人的欢乐与江上渔者的辛苦,表达了作者对劳动人民的关爱。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正确朗读并背诵诗歌;理解诗意,体会作者的情感。

2. 教学难点:把握诗中的意象,深入理解诗意;体会作者对劳动人民的关爱之情。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PPT课件、黑板2. 学具:课本、笔记本、字典等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图片、视频等方式展示江上渔者捕鱼的情景,引导学生关注劳动人民的艰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朗读诗歌:教师示范朗读,学生跟读,注意语音、语调、节奏等,感受诗歌的音乐美。

3. 理解诗意:教师引导学生逐句解析诗意,帮助学生把握诗中的意象,体会作者的情感。

4. 讨论交流: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诗歌的理解和感受,教师点评、总结。

5. 背诵诗歌:学生集体背诵诗歌,巩固记忆,提高语文素养。

6.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了解作者范仲淹的生平及创作背景,增加学生对文学知识的积累。

六、板书设计1. 课题:《江上渔者》2. 作者:范仲淹3. 诗意概括:对比岸上人的欢乐与江上渔者的辛苦,表达对劳动人民的关爱。

4. 重点词语:江上、渔者、风波、一叶舟等。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江上渔者教案与反思(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江上渔者教案与反思(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江上渔者教案与反思(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江上渔者教案与反思第1篇】教学目标】1.读准多音字“没”,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读出古诗的节奏、韵律,积累并背诵古诗。

2.借助抓取“往来”“但爱”“出没”重点词、想象画面等方式,理解古诗大意,通过对比“吃鱼人”的安乐生活进一步体会“捕鱼者”的艰辛不易。

3.通过资料补充,古诗拓展,深入体会诗人对捕鱼人的关切和同情,初步感知诗在反映社会问题上的作用。

【板块一:勾连旧知,释题导入】1. 导入诗题孔子说: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

诗不仅可以用来赞美景物,说明道理,还可以用来揭露一种社会现象。

今天我们要来学习一首五言绝句《江上渔者》(齐读),它又会告诉我们什么呢?2.解释诗题我们曾经在很多古文里见过“者”,它一般表示“……的人”,比如在《守株待兔》中学到过“宋人有耕者”意思是宋国有一个耕地的人。

我们还在《学弈》中学到过“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意思是弈秋是全国下棋最好的人。

那么渔者就是——捕鱼的人,诗题的意思就是——在江面上捕鱼的人。

同学们能联系旧知理解意思,乃善学者。

3.认识诗人(1)学生交流课前搜集的资料。

(2)教师出示:范仲淹字希文,北宋杰出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

他关爱百姓,政绩卓著,在文学上也有很高的造诣,精通诗、词、散文、书法等,世称范文正公。

其代表作有词《渔家傲·秋思》、散文《岳阳楼记》、绝句《江上渔者》等。

(3)小结:一个普普通通的捕鱼人,为什么会引起大诗人的注意呢?让我们走进诗歌,去一探究竟。

【设计意图】勾连旧知,解释诗题,让学生自我发现,自我实现,建立互文见义的系统知识体系,不断提升运用互文手法释义解文的能力,达到融会贯通。

【板块二:朗读古诗,疏通大意】1.读正确、流利随机指导“没(mò)”的读音。

2.读出节奏根据“前二后三”的基本节奏自由读、指名读、全班齐读。

过渡:这首诗言语朴实,形象生动,范仲淹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写这首诗的呢?3.合作学习,疏通大意合作任务和要求:借助注释、课文插图等方式理解“往来人”“出没”“风波”“但”“君”等字词的意思,并连起来说一说大意。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江上渔者教案3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江上渔者教案3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江上渔者教案3篇〖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江上渔者教案第【1】篇〗教学目的:1. 理解诗句的思想内容,从中体会大自然的美丽景色和劳动成果的来之不易。

2. 培养学生读诗句展开想象,体会诗人思想感情的能力。

3. 有感情地朗读诗文,并会默写课文。

教学重点:1. 根据诗句想象《舟夜书所见》中描绘的美丽景色。

2. 从诗句的联系中,体会《江上渔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第2课时一. 教学目的1. 深入理解《江上渔者》诗意,体会诗人同情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

2. 学习生字词,有感情地朗读古诗,并会背诵。

3. 学会根据诗句意思,想象诗人描写的景色。

二.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简介作者(二)理解全诗1. 揭示诗题初识诗意2. 细读诗句,理解诗意(1)忆上首古诗学习方法(2)用上面学法导学前两句,想想“往来人”多指什么人?(3)自学后两句,想想“舟”上“出没风波里”的人,多指什么人3. 熟读全诗,体会感情(1)读全诗想象,两种不同的人都在做什么?都是什么景象?(2)感情朗读这首诗,认真思考: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3)练习背诵(三)巩固练习1. 听写本课生字词2. 补充下面诗句,并写出所填字的意思江上()_________________()鲈鱼美_______________()风波里_______________〖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江上渔者教案第【2】篇〗教学目标:1、学习《江上渔者》这首诗,理解诗句内容,体会劳动成果的来之不易。

2、根据诗句,展开想象,想象诗人描写的景色,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指导学生理解诗句的意思,领会情感,培养学生想象力。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课件)小鱼都游到江里来了,它们身上还背着词语朋友呢!谁来读!(指名读,后齐读).称赞范仲淹南来北往艰辛危险波涛汹涌酒楼2.上节课,我们知道了大诗人范仲淹曾写下《江上渔者》这首诗,谁还记得,试着背诵。

(课件:《江上渔者》)我们一起来读读。

部编版语文六年下册古诗词诵读之《江上渔者》说课稿(附教学反思、板书)课件

部编版语文六年下册古诗词诵读之《江上渔者》说课稿(附教学反思、板书)课件

一节课下来,自我感觉本堂课学习目标基本达成,学生的学 习效果也不错,但是这堂也不免有些遗憾:学生是学习主体,课上 我尽量将自主权交给学生,但教师的引导也不少,应该最大限度地 给予学生自主的空间和时间;语文教学注重读中感悟理解,自己引 导学生的品悟还不够,朗读也是浅尝即止,没有把学生的感悟推向 深层,从中也可以看到自己在课堂调控方面还存在不足。
作者简介: 范仲淹(989年-1052年),字希文。死后谥号文正,史称范文正公。为 北宋名臣,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思想家,祖籍邠州(今陕西省彬 县)。有敢言之名,曾多次上书批评当时的宰相,因而三次被贬。宋仁 宗时官至参知政事,相当于副宰相。幼年丧父,对下层人民的痛苦感受 较深。有《范文正公集》传世。
三、说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学习古诗并背诵古诗。 2.通过学习古诗,理解诗意,了解渔民劳动的艰辛,激发同情劳动人民的情 感。
四、说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体会诗人同情劳动人民的情感。
教学难点
体会诗人同情劳动人民的情感。
五、说教法
学习古诗得让学生有一个好的学习方法,做到“授之与鱼,不如授之 与渔,更不如授之与渔场”。为学生营造一种学习古诗的氛围,学生在愉 悦的环境下轻松地学习古诗,这是学习的最高境界。我觉得应该努力使自 己的教学向它靠近。本课将“读书、思考、感悟”的学习方法贯穿始终, 并穿插采用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方法。
二、说学情
六年级学生对学习古诗已经有了一定的方法,对诗歌已经有了初步的 阅读能力,背诵古诗的记忆力比较强,但自主学习的意识不够,对诗歌的 鉴赏,特别是对古诗鉴赏能力较弱,学生对理解作者的情感,对诗歌作 出正确的评价,汲取诗歌等古代文学作品的精华,从而对自己的人生形 成积极有益的影响和启示还有一定得难度;尤其是对于比较复杂的情感, 通常是理解的比较浅且片面。

新人教部编版教材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诵读:江上渔者》优质课教案

新人教部编版教材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诵读:江上渔者》优质课教案

新人教部编版教材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诵读:江上渔者》优质课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作者的有关知识。

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渔民的劳动成果来之不易。

4.结合实际生活,展开丰富的想象,想象古诗描绘的场景,体会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一、回顾旧知,导入新课引导学生回顾《悯农(其二)》一诗,引出新课。

导语:同学们,大家对《悯农(其二)》这首古诗还有印象吗?谁能背一背?(学生背诵,教师出示原诗。

)读了这首诗,大家有什么感受呢?(学生自由发言。

)的确,这首诗生动地表现了农民不避严寒酷暑、雨雪风霜,终年辛勤劳动的生活,让我们真切地感受到了农民的艰辛。

今天,我们将再学习一首表现劳动人民的艰辛的古诗。

(教师板书诗题:江上渔者。

)二、理解诗题,初步感知1.读诗题,理解诗题。

明确:“江上”点明了地点,“渔者”即打鱼的人,合起来就是“在江上打鱼的人”的意思。

2.简介作者。

范仲淹(989—1052)字希文,苏州南城人。

宋代著名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和文学家,喜好弹琴、读书,擅长创作诗词、散文。

有《范文正公文集》传世。

3.学生自由朗读古诗,借助工具书读准字音。

4.教师范读,提示易读错的字音,引导学生把握诗歌节奏。

(课件出示)5.指名朗读诗歌。

预设:指名朗读诗歌,其他学生认真倾听。

如果有读错的地方,帮忙指正。

三、合作探究,理解诗句1.解词连句知大意。

(1)教师出示补充注释。

(课件出示)(2)学生自由朗读诗句,借助注释理解诗句的意思。

(3)学生分组交流不理解的字词,说一说诗歌的主要意思。

译文示例:江上人来人往,十分热闹,大家都只爱鲈鱼鲜美的味道,可渔民们的一叶小舟,就要为了捕鱼而在风浪中出没。

2.引导学生自由抒发自己对渔民的感受。

交流示例:生1:渔民完全是为生活所迫,才冒着船毁人亡的危险在江中打鱼的。

生2:鲈鱼之美是靠渔民之苦换来的,鲈鱼捕捉不易,渔民的生活很艰辛。

3.教师小结。

四、体会情感,背诵古诗1.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明确:诗歌中饱含了诗人对渔民的关切与同情,也带有对“江上往来人”的规劝。

最新2022人教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第5课《江上渔者》优质教案教学设计

最新2022人教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第5课《江上渔者》优质教案教学设计

最新2022人教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5课《江上渔者》精美教学设计教学过程第五课时江上渔者一、激情导入提到范仲淹,就会想起他《岳阳楼记》里的一句流传至今的大气名言: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它的意思就是:范仲淹忧国忧民,特别关心当时老百姓,总把老百姓的安危放第一位。

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这千古名句(师生齐读)今天,让我们来学习他的《江上渔者》。

(板书课题)[设计意图]开门见山进入今天的古诗学习,为学习下文打好基础。

二、初读古诗,初步感知。

1.学生自由读古诗,读准字音,读好节奏。

2.同桌互相读古诗,检查古诗中的字音读得是否正确。

3.指名读古诗,纠正字音,读好节奏。

4.多种形式朗读,把古诗读正确、读流利。

(男女生合作读,小组读,齐读。

)[设计意图]多种形式地读,让学生整体感知诗意,划分节奏,读出感情,为理解诗意做好铺垫。

三、理解诗歌内容1.了解作者。

范仲淹(989—1052)北宋政治家、文学家。

字希文,苏州吴县(今江苏苏州)人。

工于诗词散文,所作文章富于政治内容,词传世仅五首,风格较为明健。

《岳阳楼记》中“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名句,传诵千古。

有《范文正公集》。

2.解诗题“渔者”,捕鱼的人。

范仲淹关心民众古诗词诵读的生活疾苦,他在松江边上饮酒品鱼、观赏风景的时候,看到风浪中起伏的小船,由此联想到渔民打鱼的艰辛和危险,情动而辞发,创作出言浅意深的《江上渔者》。

3.明诗意。

(1)自由读诗,结合注释说说诗句的含义。

(2)理解诗句的含义。

①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

句解:第一句写江岸上人来人往,十分热闹。

“江上”与后文的“风波”形成鲜明的对比,一个岸上,一个江里,生活和工作环境差异明显。

第二句紧承首句,写岸上人的心态,揭示“往来”的原因。

诗意:江岸上来来往往的人们,只喜爱味道鲜美的鲈鱼。

②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

句解:第三句写风浪中忽隐忽现的捕鱼小船。

“一叶舟”与前面的“往来人”形成鲜明的对比,说明吃鱼的人多,打鱼的人少。

2023年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江上渔者教案(优选3篇)

2023年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江上渔者教案(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江上渔者教案(优选3篇)〖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江上渔者教案第【1】篇〗【教学内容】《江上渔者》是部编语文教材六年级下册古诗词诵读的第五首诗歌。

这是一首五言古体诗。

【学情分析】本次教学设计基于点拨式吟诵教学基础上的替换式吟诵教学。

【教学目标】1、通过诵读,读准每个字的字音,读出入短韵长。

(入声字已用红色标注)2、对照注释,理解诗歌字面意思,尤其是“但”字古今意义不同。

3、通过吟咏,从四个入声字和婉转的上声韵的韵字里感受范仲淹对民生的关切与看到劳动人民命悬一线的痛苦。

4、吟诵积累诗歌。

【教学重点】理解诗歌含义并积累诗歌。

【教学难点】对声韵的理解。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简介诗人引入1、孩子们,今天我们来认识一位著名的诗人。

他叫范仲淹。

2、出示范仲淹生平事迹,指名读。

范仲淹(989一1052),字希文,苏州吴县人。

1015n年进士,为官敢于直言,三次被贬,官至枢密副使、参知政事,曾主持“庆历新政”,后又带领军队在西北边关抵御西夏。

范仲淹是一位胸怀大志、文武双全的大英雄,善作散文和诗词,有《范文正公集》传世。

3、从小生活在江南水乡的范仲淹,他留下了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这首诗歌。

二、解诗题1、出示题目:请孩子们读一读诗歌题目。

2、我们来看看题目的意思。

师出示:“长江”“捕鱼的人”两个注释,请一位孩子对照注释讲讲题目的意思。

师补充:在古诗文中,用“江”而不具体说明江名的,一般指长江。

三、读诵诗歌1、请孩子们听读诵录音两遍后自读诗歌,注意以下几点:1)读准每个字的字音。

2)特别注意“鲈”字的边声母,多音字“没”在这首诗里读“m ò”。

3)读出“一、叶、出、没”四个入声字的短促。

4)读出上声韵的婉转并拖长。

2、指名反馈,师生正音。

3、齐诵诗歌。

四、理解文意1、请孩子们对照注释,同桌一人一句,逐句理解诗歌字面意思。

特别注意“但”字古今意义的不同。

2、指名反馈,师生补充。

3、带着对文意的理解再次读诵诗歌。

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古诗词诵读 5.江上渔者(人教部编版)

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古诗词诵读 5.江上渔者(人教部编版)

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古诗词诵读 5.江上渔者(人教部编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江上渔者》这首古诗;理解诗句所表达的内容和意境,感受诗人的情感;学会生字词,并能用词语造句。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如齐读、个别读、分角色读等,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运用启发式、讨论式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积极思考,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合作精神。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感受古诗的韵味和美感,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教育学生关爱自然、珍惜生命,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二、教学内容1. 诗歌背景:《江上渔者》是宋代诗人范仲淹创作的一首五言绝句,描绘了江上渔翁的艰辛生活,表达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同情。

2. 诗歌结构:全诗共四句,每句五个字,采用了平仄对仗的手法,使诗歌韵律优美、朗朗上口。

3. 诗歌内容:诗中描绘了江上渔翁捕鱼劳作的情景,以及诗人对渔翁艰辛生活的感慨。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江上渔者》;理解诗句所表达的内容和意境,感受诗人的情感。

2. 教学难点:把握诗人的思想感情,体会古诗的韵味和美感;运用诗歌中的词语进行造句。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本、笔、练习本。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回顾已学的古诗词,引导学生分享自己喜欢的诗句,激发学生对古诗的兴趣。

2. 朗读诗歌:教师示范朗读《江上渔者》,引导学生注意诗句的平仄和韵律;学生齐读、个别读、分角色读,感受诗歌的节奏和美感。

3. 理解诗意:教师逐句讲解诗句,引导学生理解诗歌所描绘的景象和表达的情感;学生讨论、交流,分享自己对诗句的理解和感受。

4. 学习生字词:教师引导学生学习生字词,掌握字词的读音、书写和用法;学生用生字词造句,巩固所学知识。

5. 体会情感:教师引导学生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感受古诗的韵味和美感;学生分享自己的体会和感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诗词诵读
【教学目标】
1.大致了解古诗词的意思。

2.能熟练背诵古诗词。

3.感悟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熟练背诵古诗词。

【教学难点】
感悟诗词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10课时
第五课时江上渔者
【课时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学习古诗并背诵古诗。

2.通过学习古诗,理解诗意,了解渔民劳动的艰辛,激发同情劳动人民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体会诗人同情劳动人民的情感。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由“鱼”引出“渔”,区分“鱼”和“渔”的字形。

2.师述:专门从事打鱼、捕鱼工作的人,我们称他们“渔民”“渔夫”“渔人”,古人也称他们为“渔者”。

3.揭示课题:江上渔者。

“者”意思是“……的人”,“渔者”就是捕鱼的人。

4.齐读课题。

课题的意思就是——江上捕鱼的人。

5.简介范仲淹。

《岳阳楼记》里流传至今的名言: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它的意思就是:范仲淹忧国忧民,特别关心当时老百姓,总把老百姓的安危放在第一位。

二、读诗解意。

1.读这首古诗。

指名读全诗,注意读准字音。

“出没”的“没”读作“mò”,不要读作“méi”。

“风波”的“波”读作“bō”,不要读作“pō”。

2.自由朗读。

3.学生朗读,评价。

4.学生齐读。

5.解词连句知大意。

(1)注释:
往来:来来往往。

但:只。

美:鲜美。

出没:若隐若现,一会儿看得见,一会儿看不见。

风波:风浪。

(2)了解诗句意思。

在这一带来来往往的行人,只知道鲈鱼的味道鲜美。

你看江中那只小小的渔船,在滔滔风浪中若隐若现,多么惊险啊!
6.齐读古诗。

三、自主体验,感悟诗文。

1.诗人是在什么情况下写下这首诗的呢?(引导学生想象场景)
一天,范仲淹走进江边的一家酒楼吃饭,看见酒楼里坐满了南来北往的客人,他们不停地称赞鲈鱼肉嫩味鲜。

他就找了个靠窗的座位坐下,往窗外望去。

只见江面上波涛汹涌,一只渔船像一片树叶,随着风浪起伏。

它一会儿被卷上浪尖,一会儿又被打入浪谷。

范仲淹想到了打鱼人的辛苦,就写下了《江上渔者》这首古诗。

2.前两句诗写客人很多,鲈鱼味道鲜美。

你能把客人的多和鲈鱼味道的鲜美通过朗读告诉大家吗?(学生读)如果你是酒楼里的客人,当你吃了肉嫩味鲜的鲈鱼时,你会怎么说?(学生交流)让我们一起来读这两句诗,感受当时人们吃鱼时的欢快心情。

(学生齐读)
3.捕鱼者如何捕鱼?
看着这滚滚波涛,想到打鱼人随时会遭强风雷暴的袭击;看着这滚滚波涛,想到一叶小舟行驶危险,随时有可能翻沉。

4.师述:人们只知道鲈鱼好吃,不知道这些渔民是多么艰辛,捕鱼是多么危险啊!
5.让我们再来读读这首诗,把你的感受都读出来吧。

6.师生一起满怀情感地诵读全诗。

7.背诵古诗。

【板书设计】
江上渔者
鲈鱼好吃
捕鱼危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