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垃圾》阅读训练及参考答案

合集下载

【最新2018】海水燃烧阅读答案-优秀word范文 (18页)

【最新2018】海水燃烧阅读答案-优秀word范文 (18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海水燃烧阅读答案篇一:《海洋垃圾》阅读理解及答案201X年中考说明文阅读题精选:海洋垃圾(二)海洋垃圾(14分)①日本“3·11”9级大地震并引发强烈海啸,大量的房屋、汽车和各种残骸卷入太平洋,形成了一个长约111公里的“垃圾岛”。

研究人员估计,这个漂浮在海上的“垃圾岛”两年内会漂至夏威夷,3年后漂到美国西岸。

②其实,在日本地震和海啸导致大量垃圾卷入海洋之前,人们生活的这个星球中的海洋上就已经漂浮着大量的海上垃圾。

201X年,美国科学家发现,太平洋上漂浮着一个巨大的“太平洋垃圾岛”,其面积有两个美国得克萨斯州那么大。

虽然后来有人认为其面积被过分夸大了,但其存在却是不争的事实。

③海洋垃圾不仅影响海洋景观,还可能威胁航行安全。

但更可怕的是,会对海洋生态系统的健康产生致使的影响,进而对海洋经济产生负面效应。

海洋垃圾已引起全球的高度重视,新加坡等发达国家正采取措施,尝试处理这一问题。

④由于海上垃圾大部分是塑料,所以处理海上垃圾首选办法应当是焚烧发电。

不过,海洋垃圾的焚烧也有几个问题需要解决。

除了打捞、运输、搁置脱水外,还会遇到二恶英的排放问题。

由于塑料焚烧可产生大量的二恶英,会危及环境和生态,需要有特别能控制二恶英排放的高级焚化炉。

⑤海洋垃圾的另一个处理办法是建造人工岛屿。

1998年,新加坡政府在两个离岸的小岛实马高和西康之间建造了1公里长的岩石长堤,并分出了11个相互连接的海湾单元;;将单元里的海水抽干,排放好一层厚厚的塑料膜;然后将垃圾灰烬倾倒在这些单元里进行密封,防止泄漏。

至于垃圾中也那些不能燃烧和回收的材料,比如石棉,也被塑料密封并掩埋在泥土中。

此后,每个月都要对单元周围的海水取样检测,到现在为止,还没有发现任何单元有泄漏和污染海水的情况。

每当一个单元的垃圾填到二三米高时,就进行铺沙种草,然后再继续埋置垃圾。

阅读理解:《微塑料“看不见”的海洋垃圾》

阅读理解:《微塑料“看不见”的海洋垃圾》

微塑料:“看不见”的海洋垃圾①在刚刚过去的“双十一”,由于价格实惠,不少买家囤了很多洗护用品。

从产品说明中可以看到,不少洗护用品都添加了一种被称为“微型柔珠”的颗粒物质,其作用是通过磨砂、去角质等对皮肤进行深层清洁,这种微型柔珠其实就是一种微塑料。

②而且这种微塑料不但存在于该生产用品中,在我们生活环境中也是无处不在。

海洋正遭受微塑料污染③微塑料,并不等同于塑料制品的分解物。

④据相关统计、海洋垃圾中塑料占比高达50%~ 80%,这些大块大块的塑料垃圾在长期的物理、化学作用下,逐渐变成微小的塑料碎片。

科学家在20世纪70年代就开始对这些塑料碎片进行研究,到了2004年,“微塑料”这一术语被提出,科学家将其定义为“直径小于5毫米的塑料纤维、颗粒或者薄膜”。

⑤海洋中微塑料垃圾主要分布在海洋表面、海岸线和海床。

目前的研究显示,在海水、沉积物、海滩和生物体介质内都有微塑料的存在,而从全球海域范围来看,从近岸到大洋,从赤道到两极,从表层海水到深海,都发现了微塑料。

⑥除了数量巨大,海洋中微塑料含量增速也快。

在过去40年中,北太平洋中部洋流中微塑料的浓度升高了两个数量级,而海面的塑料垃圾浓度则没有显著变化,在海岸线和海床中微塑料垃圾的含量约为海面上的1000- 1 -倍。

探秘微塑料带来的危害⑦微塑料正给我们的环境带来越来越多的问题。

⑧2014年,英美研究人员联合在《科学》杂志上发表文章指出:微塑料已遍布整个海洋,而生物体中微塑料的污染状况及微塑料对生物的生态效应和健康风险,是当前微塑料研究应关注的重要问题。

⑨2015年,微塑料污染被联合国专家组(GESAMP)列为海洋生物的“温柔杀手”,它已成为与全球气候变化、臭氧耗竭和海洋酸化并列的重大全球环境问题。

⑩2017年,科学家首次拍摄到浮游生物摄入微塑料,视频显示了废弃的塑料确实可以进入海洋生物体内,从而沿着食物链传递,揭示了微塑料污染物如何影响海洋生物。

……○11微塑料被鸟类、鱼类、底栖动物等海洋生物摄入后,影响生物的生长发育,甚至可干扰牡蛎等动物的生殖能力,对它们造成严重伤害。

实用类文本阅读:海洋污染(有答案)

实用类文本阅读:海洋污染(有答案)

适用类文本阅读(此题共 3 小题, 12 分)【资料一】今年 4 月开始,黄海浅滩区开始出现零星飘荡绿藻,这已经是黄海浒苔绿潮连续11 年暴发了;进入 6 月,同时又出现了马尾藻金潮和米氏凯伦藻赤潮,黄海“三潮”齐发。

其出现的原由很复杂,从大的方面来说有双方面:一是海水富营养化,二是全世界天气变化。

哪一种因素起到的作用更大目前尚不清楚,可是人类活动致使海水富营养化的责任不行推辞。

除了“彩潮”来袭,“海洋”也是海洋环保一大强敌。

微塑料和海漂垃圾被称为“海洋里的”。

据统计,全世界每年有超出800 万吨塑料被遗弃在海洋,占海洋垃圾的 80%,这一趋向假如连续下去,估计到2050 年,海洋中塑料的总重量将超出鱼类总和。

( 摘编自《半月谈》2017 年第18 期) 【资料二】(摘编自《 2016 中国近岸海疆环境质量公报》) 水体富营养化是指在人类活动的影响下,生物所需的氮、磷等营养物质大批进入湖泊、河湖、海湾等缓流水体,惹起藻类及其余净游生物快速生殖,水体溶解氧量降落,水质恶化,鱼类及其余生物大批死亡的现象。

2016 年,全国近岸海疆均匀富营养化指数(E) 为 0.98 。

【资料三】目前,我国海洋治理系统建立正处于重点阶段,机会与挑战并存。

从国际上看,2015年 9 月结合国大会经过《 2030 年可连续发展议程》,将海洋和海洋资源的保护和可连续发展利用列为重要构成部分。

固然以《结合国海洋法条约》为核心的国际海洋次序系统原则上明确各国可经过和平磋商方式解决利益矛盾和矛盾,但海上溢油、跨界污染、新式污染物、海洋酸化和海平面上涨等问题已成为挑战海洋次序发展的难点。

从国内来看,海洋经济发展面对转型与构造性调整,正进入创新发展、绿色发展的深入阶段。

资源能源拘束增强,生态环境保护、海洋科技革命、海洋权益保护,公民权益意识觉悟等对加速建立现代化海洋治理体系提出了急迫要求。

( 摘编自《中国海洋报》2017 年 10 月) 【资料四】国家海洋局和科技部近期结合公布《全国科技兴海规划 (2016-2020 年 ) 》,该规划为实现目标提出了“新引擎”“新动力”“新能力”:----加速高新技术转变,打造海洋家产发展新引擎:推进海洋工程装备制造高端化,推进海洋生物医药与制品系列化,推进海洋可重生能源利用技术工程化,推进海洋新资料合用化。

说明文阅读训练

说明文阅读训练

闲话白菜阅读答案闲话白菜钱国宏①白菜是南北方一种极其普通的蔬菜。

别看它普通,闲暇时,弄一桌“白菜宴”,既解馋又养生。

②白菜栽培历史悠久,种类繁多。

据考证,自从有人类以来,它就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其种类北方有胶州白、北京青白、天津绿、东北大矮白菜、山西大毛边等;南方有乌金白、蚕白菜、鸡冠白、雪里青等。

③白菜味道鲜美,营养丰富,有“菜中之王”美称。

用于炖、炒、熘、拌以及做馅、配菜都可以,故俗语云:“肉中就数猪肉美,菜里唯有白菜鲜。

”④白菜除作为蔬菜供人们食用之外,还有一定的药用价值。

古代医书《名医别录》里记载:“白菜能通利胃肠,除胸中烦,解酒毒”。

清代《本草纲目拾遗》中说:“白菜汁,甘温无毒,利肠胃,除胸烦,解酒渴,利大小便,和中止嗽”,并说“冬汁尤佳”。

⑤白菜食法颇多,从烹调方法上看,无论是炒、熘、烧、煎、烩、扒、涮、凉拌、腌制,都可做成美味佳肴,如果同鲜菇、冬菇、火腿、虾米、肉、栗子等一起烧,还可以做出很多富有地方特色的菜肴。

用新鲜猪肉末制成丸子,再加大白菜红烧,这是河南地区有名的“大白菜烧丸子”。

把干辣椒节过油炸,然后用醋与白菜块同炒,这是有名的“醋溜白菜”。

东北有道名菜就叫“栗子烧白菜”,这道菜的特点是汁鲜味美,酥烂适口,红白黄三色相间,色、香、味兼备。

此外,还有“奶汁靠白菜”、“如意白菜卷”等等一系列菜肴。

⑥总之,白菜食用方法很多,仅入书的就有数百种,在东北,吃得最普遍的还是炖白菜汤和炖酸菜。

东北人喜欢把白菜渍成酸菜,酸菜炖火锅、炖大骨头成为了东北人引以为豪的家常菜。

酸菜炖大骨头端上桌后,香气缭绕,热气腾腾,骨头肉颤巍巍,丝丝缕缕,泾渭分明;酸菜晶莹剔透,油花闪烁,让人举箸之际,耳边油然想起东北腔席卷四方的断喝:“翠花,上酸菜!”(选自《人民日报海外版》2010.1.15第14版,有删改)13.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白菜的三种特征。

(3分)14.第④段中画浪线的句子采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何作用?(2分)15.结合语境,说说文中画直线的句中加点词语的作用。

海洋垃圾_阅读附答案

海洋垃圾_阅读附答案

海洋垃圾阅读附答案海洋垃圾①日本3119级大地震并引发强烈海啸,大量的房屋、汽车和各种残骸卷入太平洋,构成了一个长约111公里的垃圾岛。

研究人员估计,这个漂浮在海上的垃圾岛两年内会漂至夏威夷,3年后漂到美国西岸。

②其实,在日本地震和海啸导致大量垃圾卷入海洋之前,人们糊口的这个星球中的海洋上就已漂浮着大量的海上垃圾。

2007年,美国科学家发现,太平洋上漂浮着一个巨大的太平洋垃圾岛,其面积有两个美国得克萨斯州那末大。

尽管后来有人认为其面积被过分夸大了,但其存在却是不争的事实。

③海洋垃圾不但影响海洋景观,还可能威胁航行安全。

但更可怕的是,会对海洋生态系统的健康发生致使的影响,进而对海洋经济发生负面效应。

海洋垃圾已引发全球的高度重视,新加坡等发达国家正采取措施,尝试处理这一问题。

④因为海上垃圾大部份是塑料,所以处理海上垃圾首选办法应该是焚烧发电。

无非,海洋垃圾的焚烧也有几个问题需要解决。

除打捞、运输、搁置脱水外,还会遇到二恶英的排放问题。

因为塑料焚烧可发生大量的二恶英,会危及环境和生态,需要有尤其能控制二恶英排放的高级焚化炉。

⑤海洋垃圾的另一个处理办法是建造人工岛屿。

1998年,新加坡政府在两个离岸的小岛实马高和西康之间建造了1公里长的岩石长堤,并分出了11个相互连接的海湾单元;;将单元里的海水抽干,排放好一层厚厚的塑料膜;然后将垃圾灰烬倾倒在这些单元里进行密封,防止泄漏。

至于垃圾中也那些不能燃烧和回收的材料,比如石棉,也被塑料密封并掩埋在泥土中。

此后,每一个月都要对单元周围的海水取样检测,到现在为止,还没有发现任何单元有泄漏和污染海水的情况。

每当一个单元的垃圾填到二三米高时,就进行铺沙种草,然后再继续埋置垃圾。

如斯反复,垃圾最高可埋置到30米,之后就在上面栽种植物,不再堆放垃圾。

(选自2011年4月20日《北京日报》,有删改。

作者张田勘)【相关链接】材料一目前我国历年垃圾堆存量约60亿吨,占用耕地达5亿平方米。

海洋垃圾阅读练习及答案

海洋垃圾阅读练习及答案

海洋垃圾阅读练习及答案《海洋垃圾》阅读材料海洋垃圾①日本“311”9级大地震并引发强烈海啸,大量的房屋、汽车和各种残骸卷入太平洋,形成了一个长约111公里的“垃圾岛”。

研究人员估计,这个漂浮在海上的“垃圾岛”两年内会漂至夏威夷,3年后漂到美国西岸。

②其实,在日本地震和海啸导致大量垃圾卷入海洋之前,人们生活的这个星球中的海洋上就已经漂浮着大量的海上垃圾。

2007年,美国科学家发现,太平洋上漂浮着一个巨大的“太平洋垃圾岛”,其面积有两个美国得克萨斯州那么大。

虽然后来有人认为其面积被过分夸大了,但其存在却是不争的事实。

③海洋垃圾不仅影响海洋景观,还可能威胁航行安全。

但更可怕的是,会对海洋生态系统的健康产生致使的影响,进而对海洋经济产生负面效应。

海洋垃圾已引起全球的高度重视,新加坡等发达国家正采取措施,尝试处理这一问题。

④由于海上垃圾大部分是塑料,所以处理海上垃圾首选办法应当是焚烧发电。

不过,海洋垃圾的焚烧也有几个问题需要解决。

除了打捞、运输、搁置脱水外,还会遇到二恶英的排放问题。

由于塑料焚烧可产生大量的二恶英,会危及环境和生态,需要有特别能控制二恶英排放的高级焚化炉。

⑤海洋垃圾的另一个处理办法是建造人工岛屿。

1998年,新加坡政府在两个离岸的小岛实马高和西康之间建造了1公里长的岩石长堤,并分出了11个相互连接的海湾单元;;将单元里的海水抽干,排放好一层厚厚的塑料膜;然后将垃圾灰烬倾倒在这些单元里进行密封,防止泄漏。

至于垃圾中也那些不能燃烧和回收的材料,比如石棉,也被塑料密封并掩埋在泥土中。

此后,每个月都要对单元周围的海水取样检测,到现在为止,还没有发现任何单元有泄漏和污染海水的情况。

每当一个单元的垃圾填到二三米高时,就进行铺沙种草,然后再继续埋置垃圾。

如此反复,垃圾最高可埋置到30米,之后就在上面栽种植物,不再堆放垃圾。

【相关链接】材料一目前我国历年垃圾堆存量约60亿吨,占用耕地达5亿平方米。

全国660个主要城市中,有200个城市陷入垃圾包围之中。

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期末复习专项训练——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期末复习专项训练——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期末复习专项训练——非连续性文本阅读一、阅读材料,完成练习。

[材料一]微塑料①微塑料是指直径小于 5 毫米的塑料颗粒,来源主要分为两类:一是由于工业需要,直接生产出微小尺寸的塑料颗粒,如具有磨砂功能的化妆品、牙膏;二是塑料垃圾经历风吹雨打和化学、生物的降解,使尺寸较大的塑料碎裂成尺寸较小的碎屑。

②微塑料已经融入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

一项研究显示,所调研的农产品如胡萝卜、生菜、苹果和梨等,其中都含有微塑料。

莴苣和小麦作物的根部裂缝可以吸收土壤和水中的微塑料,然后传播到其可食用的部分。

这意味着,通过食物链,微塑料可能存在于我们的所有食物中。

③除了食物,饮用水中也含有微塑料。

在从五大洲14个国家的159个水龙头里取出的自来水样本中,能在显微镜下发现塑料纤维的占83%。

④微塑料是人类健康的“隐形杀手”。

有研究表明,吸入或摄入微塑料可能改变人体肺部和胃肠道内的微生物结构,从而破坏免疫系统,对人类的健康有很大危害。

⑤防治塑料污染,对于个人来说,最重要的是减少使用塑料制品。

此外,购买个人护理用品时要注意查看成分表,尽量不选择带塑料磨砂成分的。

[材料二]2021年,《中国海洋生态环境状况公报》公布的海洋垃圾监测结果如下图:2021年监测区域海洋垃圾主要类型[材料三]防治微塑料的建议与方法宣传加强对微塑料危害宣传,引导居民减少使用塑料制品。

法规进行相关政策法规建设,完善塑料回收基础设施建设。

研究加快微塑料生物毒性研究及环境风险研究,加强土壤和陆地水环境中微塑料污染的研究。

标准加快设立国际标准,共同治理微塑料污染。

1. 阅读材料二后可知,2021年监测区域海洋垃圾的最大污染物是。

2. 下列对材料一的内容进行的梳理,最恰当的一项是()A.B.⁠C.⁠D.⁠3. 结合材料,判断正误。

对的画“√”,错的画“✕”。

(1)微塑料是指由于工业需要,所生产出的具有磨砂功能且直径小于5毫米的塑料颗粒。

()(2)通过食物链,微塑料有可能存在于我们的所有食物之中,摄入微塑料会对人类的健康造成很大危害。

非连续性语段阅读《海洋垃圾》

非连续性语段阅读《海洋垃圾》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一种,而微塑料是指粒径从几微米到几亳米、形状多样的非均匀塑料颗粒混合体,海洋中的微塑料被形象地称为海中“PM2.5″。

科学界关注海洋微塑料污染最早始于20世纪70年代。

但直到2004年,英国科研人员在《科学》杂志上发表了关于海洋水体和沉积物中塑料碎片的论文,才首次提出“微塑料”的概念——直径小于5毫米的塑料纤维、颗粒或者薄膜。

海洋中的微塑料可分为“原生”微塑料和“次生”微塑料两大来源。

“原生”微塑料是指在生产时就是细小的,可直接作为产品或原料使用的塑料微粒,如用于清洁剂、洗面奶,以及工业研磨料、去角质、药物和纺织物的塑料原料等。

“次生″微塑料是指在自然环境中,由大块海洋塑料污染物因物理、化学或生物作用层层分解破碎而成的细小塑料颗粒。

一种观点认为,“原生”微塑料在海洋中的占比较少,大块塑料的降解作用被认为是海洋微塑料的主要来源。

另一种观点则认为,机动车轮胎磨损、陆源塑料垃圾以及油漆为欧洲海洋环境中微塑料的三大主要污染来源。

【材料二】微塑料除了难降解,其最大的特性就是粒径细小,数量巨大,非常容易被海洋浮游生物、底栖生物、鱼类、海鸟、海洋哺乳动物、海龟等一系列海洋生物所摄入,它的尺寸越小,危害越大。

一方面,摄入微塑料容易堵塞生物食道,另一方面,塑料在生产过程中添加的化学物质,有50%以上都是有毒物质,生物摄入微塑料后,这些有毒添加物质逐步释放或与周围环境发生化学反应,产生新的有毒中间产物,由此对生物产生危害,而纳米尺度的微塑料甚至可以穿过生物细胞膜造成危害。

微塑料另一个特性就是高疏水性,加之具有较大表面积,容易吸附海水中的多氯联苯、多环芳烃等疏水性污染物,并产生富集作用。

有研究表明,微塑料吸附有机污染物的浓度较周围沉积物高100倍,较海水高100万倍。

而这些疏水性污染物基本都是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大都具有较大生物毒性,能在环境中持久存在,并通过生物食物链进行累积。

【材料三】微塑料污染问题已经从科学界逐步走入了公众视野。

海洋垃圾阅读及答案

海洋垃圾阅读及答案

海洋垃圾阅读及答案 ①日本 3.119 级大地震引发强烈海啸, 导致大量的房屋、 汽车和各种残骸卷 入太平洋,形成了一个长约 111 公里的垃圾岛。

研究人员估计,这个漂浮在海上 的垃圾岛两年内会漂至夏威夷,3 年后漂到美国西岸。

②其实, 在日本地震和海啸导致大量垃圾卷入海洋之前, 人们生活的这个星 球中的海洋上就已经漂浮着大量的海上垃圾。

2007 年,美国科学家发现,太平 洋上漂浮着一个巨大的太平洋垃圾岛, 其面积有两个得克萨斯州那么大。

虽然后 来有人认为其面积被过分夸大了,但其存在却是不争的事实。

③海洋垃圾不仅影响海洋景观,还可能威胁航行安全。

但更可怕的是,会对 海洋生态系统的健康产生致命的影响, 进而对海洋经济产生负面效应。

海洋垃圾 已引起全球的高度重视,新加坡等发达国家正采取措施,尝试处理这一问题。

④由于海上垃圾大部分是塑料,所以处理海上垃圾的首选办法是焚烧发电。

不过海洋垃圾的焚烧发电有几个问题需要解决。

除了打捞、运输、搁置脱水外, 还会遇到二恶英的排放问题。

由于塑料焚烧可产生大量的二恶英, 会危及环境和 生态,需要有特别能控制二恶英排放的高级焚化炉。

⑤海洋垃圾的另一个处理办法是建造人工岛屿。

1998 年,新加坡政府在两 个离岸的小岛实马高和西康之间建造了 1 公里长的岩石长堤,并分出了 11 个相 互连接的海湾单元;将单元里的海水抽干,排放好一层厚厚的塑料膜;然后将垃 圾灰烬倾倒在这些单元里进行密封, 以防止泄漏。

至于垃圾中那些不能燃烧和回 收的材料,比如石棉,也被塑料密封并掩埋在泥土中。

此后,每个月都要对单元 周围的海水取样检测, 到现在为止, 还没有发现任何单元有泄漏和污染海水的情 况。

每当一个单元的垃圾填到二三米高时, 就进行铺沙种草, 接着继续埋置垃圾。

如此反复,垃圾最高可埋置到 30 米。

最后在上面栽种植物,不再堆放垃圾。

(选自 2011 年 4 月 20 日《北京日报》,有删改。

《海洋中的“PM2.5”》阅读练习及答案

《海洋中的“PM2.5”》阅读练习及答案

《海洋中的“PM2.5”》阅读练习及答案海洋中的“PM2.5”①微塑料一词近年来頻频见诸媒体,逐渐引起社会各界的注意。

2004年,英囯科学家在《SCIENCE》杂志上发表了关于海洋水体和沉积物中塑料碎片的论文,首次提出微塑料的概念,此后,许多科研人员都投入到微塑料的研究中。

2015年第二届联合国环境大会上,微塑料污染成为与全球气候变化、臭氧耗竭等并列的重大全球环境问题。

通常认为粒径小于5毫米的塑料纤维、颗粒或者薄膜即为微塑料,实际上很多微塑料可达微米乃至纳米级,肉眼是不可见的,因此,微塑料被形象地比作海洋中的“PM2.5”。

②微塑料根据来源可分为初生微塑料和次生微塑料。

初生微塑料是指经过河流、污水处理厂等排入海洋的工业产品中的塑料颗粒,如化妆品、牙膏、洗面奶等含有的微塑料颗粒或作为工业原料的微塑料颗粒。

仅一支磨砂洗面奶中所含的微塑料就达30万颗以上。

次生微塑料是由大型塑料垃圾经过物理、化学和生物过程造成分裂和体积减小而成的塑料颗粒。

③微塑料通常存在于表层海水、海床、沉积物和海滩,甚至出现在最偏远的极地冰川和深海沉积物中。

目前除南北太平汘、北大西汘、卬度洋等大洋沿海地区外,南极和北极都发现了微塑料的踪迹。

海水中的微塑料可以随着洋流在海洋中扩散,改变海洋的生态环境,进入海洋生物食物链。

中科院烟台海岸带研究所的一项调查显示,在20多种经济价值较高的常見鱼类采样中,9σ%的鱼类样本内都发现了微塑料。

美国一家机构对全球多个城市进行了150多次自来水检測,结果显示83%的自来水含有微塑料成分,陆地水源也受到了微塑料的侵袭国内外也有报道,在食盐、啤酒、蜂蜜等产品中检出了微塑料。

也许,微塑料已经无处不在。

④微塑杆部分来源于塑料制品,本身可能会释放有毒有害物质,对海洋环境造成直接危害。

海水中的微塑料裘面容易吸附海洋中的重金驫、农药等有杋污染物,其随洋流运动对海洋环境产生化学污染。

由于微塑料细小甚至肉眼难以看見,会被海洋中的动物所误食。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 触摸自然(同步阅读)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 触摸自然(同步阅读)
材料:《扬子晚报》报道,南京某高校一教授居住在秦淮河边上,每当秦淮 河沿线亮化灯亮起来的时候,必须要拉上窗帘才能休息,他想寻求法律保护 自己享受黑夜的权利。而就在南京把“城市亮化”搞得热火朝天的时候,国 外很多大城市已不搞“亮化”了,城市里只有一些普通的夜景照明,如美国 最繁华的城市纽约的夜景,汽车穿梭的马路上几乎只有路灯。 (1)加强城市规划,合理布置光源,避免不必要和过强的光照;(2)使用合格的 照明设备,选择适当的照明方式;(3)加强个人防护措施,如戴防护眼镜等。
B.材料三中的调查表设计科学、严密,提醒人们不要战争,要维护和平
C.塑料垃圾通过物理、化学或生物作用层层分解,破碎成细小的颗粒,对
海洋生物造成了巨大影响
D.在3900多米的深海拍摄到鱼虾、海星、海参等生物是“潜龙三号”首
潜成功的唯一标志
5.依据以上材料,简要写一写什么是“海洋垃圾”。(5分) 海洋垃圾是指海洋和海岸环境中具有持久性的、人造的(人为的)固体
3.短文第5~14自然段,作者是按( B )来介绍云和梯田的。 A.逻辑顺序 B.时间顺序 C.空间顺序 D.事情的发展顺序
4.短文最后一个自然段的作用是( B )。
A.统领全文,引出下文
B.总结全文,点明中心
C.承上启下
D.设置悬念,吸引读者
5.【训练要素】联系上下文,从这句话中四个ABB式的词语里,你仿佛看到了
2.下列关于光污染对人类造成危害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B )。(2分) A.高大建筑物的玻璃幕墙在夏季阳光的照射下,令人非常不适 B.光污染对人体的影响,在短时间内不易被觉察,所以不用引起重视 C.室内墙壁颜色若太亮会引起视觉不舒服,所以粉刷墙壁的时候,最好使
用“生态颜色” D.光污染可对人眼的角膜和虹膜造成危害,抑制视网膜感光细胞的功能,

《海洋垃圾能否变废为宝》阅读练习及答案

《海洋垃圾能否变废为宝》阅读练习及答案

海洋垃圾能否变废为宝在人们的观念中,海洋有着世界上最博大的“胸怀”,对人类丢给它的那点物品完全可以“笑纳”,于是海洋被当成了天然的大垃圾场。

时间证明人类会因为这个错误的观念和行为而付出巨大的代价。

随着海洋垃圾的与日俱增,海洋生态景观受到破坏,对航行安全、海上作业、海上搜救也造成了极大的干扰。

垃圾岛成“新大陆”海洋垃圾是一个复杂的文化和跨部门问题,它对全球海洋、沿海环境和人类活动都具有重大影响。

据美国科学组织统计,每年约有640万吨的垃圾进入海洋,平均每天约800万件垃圾入海,其中15%的垃圾停留在海滩上,15%的垃圾漂浮在水面上,超过70%的垃圾直接沉降进入海底。

据估计,每平方千米的海域内,海洋垃圾的密度约为1.3万到1.8万个。

在大西洋也发现巨型漂浮垃圾带,其规模比太平洋垃圾岛稍小。

这一垃圾带距离北美海岸有数百英里,由数万块塑料构成。

尽管目前科学家还未能准确测出它的宽度,但这一巨大的垃圾带覆盖的区域一直从北纬22度到北纬38度,几乎同古巴至美国弗吉尼亚州之间的距离相当。

危害人类健康有统计表明,世界每平方海里海水中有多达4万片的塑料垃圾。

这些废弃塑料、渔网会缠住船只的螺旋桨,引起事故和停驶。

塑料垃圾还会缠住海洋生物,使它们不能脱身,被饿死、窒息死亡或被其他动物吃掉。

海洋垃圾是杀害海洋生物的元凶,例如海龟常常误食塑料袋,导致肠胃堵塞而无法进食,被活活的饿死;科学家曾解剖一只搁浅的小须鲸,在其胃中居然发现800千克的塑料袋。

人类也不可避免地要受到海洋垃圾的威胁。

有研究指出,塑料分解后的颗粒可以吸附海水中的有毒化学物质,这些毒素可以沿着食物链进入人类体内。

一些垃圾会溶出有毒物质,直接威胁水体和沉积物环境质量,例如,纽扣电池进入海洋后,溶出的锰、汞、锌、铬等重金属将会污染水体,鱼类或贝类可能积累重金属并通过食物链传递给人类,如果长期积蓄将会损害神经系统、造血功能,甚至可以致癌。

另外,由于一些微生物等物种“喜欢”附着在垃圾上,随洋流漂泊,可能会来到一个以前没有这种生物的地区,干扰这一地区的海洋生态系统。

垃圾堆阅读答案

垃圾堆阅读答案

垃圾堆阅读答案【篇一:海洋垃圾阅读训练题及答案】发强烈海啸,大量的房屋、汽车和各种残骸卷入太平洋,形成了一个长约111公里的“垃圾岛”。

研究人员估计,这个漂浮在海上的“垃圾岛”两年内会漂至夏威夷,3年后漂到美国西岸。

②其实,在日本地震和海啸导致大量垃圾卷入海洋之前,人们生活的这个星球中的海洋上就已经漂浮着大量的海上垃圾。

2007年,美国科学家发现,太平洋上漂浮着一个巨大的“太平洋垃圾岛”,其面积有两个美国得克萨斯州那么大。

虽然后来有人认为其面积被过分夸大了,但其存在却是不争的事实。

③海洋垃圾不仅影响海洋景观,还可能威胁航行安全。

但更可怕的是,会对海洋生态系统的健康产生致使的影响,进而对海洋经济产生负面效应。

海洋垃圾已引起全球的高度重视,新加坡等发达国家正采取措施,尝试处理这一问题。

④由于海上垃圾大部分是塑料,所以处理海上垃圾首选办法应当是焚烧发电。

不过,海洋垃圾的焚烧也有几个问题需要解决。

除了打捞、运输、搁置脱水外,还会遇到二恶英的排放问题。

由于塑料焚烧可产生大量的二恶英,会危及环境和生态,需要有特别能控制二恶英排放的高级焚化炉。

⑤海洋垃圾的另一个处理办法是建造人工岛屿。

1998年,新加坡政府在两个离岸的小岛实马高和西康之间建造了1公里长的岩石长堤,并分出了11个相互连接的海湾单元;;将单元里的海水抽干,排放好一层厚厚的塑料膜;然后将垃圾灰烬倾倒在这些单元里进行密封,防止泄漏。

至于垃圾中也那些不能燃烧和回收的材料,比如石棉,也被塑料密封并掩埋在泥土中。

此后,每个月都要对单元周围的海水取样检测,到现在为止,还没有发现任何单元有泄漏和污染海水的情况。

每当一个单元的垃圾填到二三米高时,就进行铺沙种草,然后再继续埋置垃圾。

如此反复,垃圾最高可埋置到30米,之后就在上面栽种植物,不再堆放垃圾。

(选自2011年4月20日《北京日报》,有删改。

作者张田勘)【相关链接】材料一目前我国历年垃圾堆存量约60亿吨,占用耕地达5亿平方米。

海洋污染阅读答案

海洋污染阅读答案

海洋污染阅读答案(一)阅读《海洋污染》,。

(8 分)海洋污染海洋污染通常是指人类活动改变了海洋原来的状态,使海洋生态系统遭到破坏。

辽阔的海洋拥有巨量的海水,所以,尽管从远古到近代接纳了从陆地流入难以计数的各种物质,海洋却并没有发生重大变化。

然而近几十年来,随着工业的发展,人类向海洋排放的有害物质越来越多。

据报道,现在每年向海洋倾倒约600-1000 万吨石油,1 万吨汞,25 万吨铜,390 万吨锌,30 万吨铅和100 万吨有机氯农药。

以致___部环境急剧恶化,甚至发生了严重的海洋污染灾害。

海洋污染的现状是:污染源多,污染范围广、程度严重。

海洋污染主要包括石油污染、赤潮、毒物污染、塑料垃圾和核污染。

目前海洋污染较严重的,就海域来看,有波罗的海、地中海、东京湾、美国纽约湾、墨西哥湾等;就国家来说,有日本、美国和西欧诸国。

我国的渤海、黄海和南海的污染状况也相当严重,虽然汞、铜、铅的浓度大体尚在标准允许范围之内,但已有局部地区超过了规定标准。

其中最严重的是渤海,有的鱼群死亡,渔场外迁;有的滩涂养殖场荒废;一些珍贵的海生资源正在丧失。

海洋污染是怎样破坏海水环境的呢?海洋污染造成的海水浑浊严重影响海洋植物的光合作用,从而影响水体的生产力,进而危害鱼类;重金属和有毒有机化合物等,在海域中积累并通过海洋生物的富集作用,对以此为食的其他动物乃至人类造成毒害;石油污染在海洋表面形成广大的油膜,阻止空气中的氧气向海水中溶解,而且石油分解时还会消耗水中的溶解氧,造成海水缺氧,危害海洋生物;有机物污染会使海水富营养化,使海藻异常繁殖,赤潮泛滥,破坏生态平衡。

现在,海洋污染已经引起国际社会越来越多的重视。

1. 第2 段文字,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同近几十年来, ___部环境急剧恶化甚至发生严重污染灾害进行比较,以此说明海洋污染的严峻现实。

海洋污染阅读答案

海洋污染阅读答案

海洋污染阅读答案《海洋污染》原文阅读海洋污染通常是指人类活动改变了海洋原来的状态,使海洋生态系统遭到破坏。

辽阔的海洋拥有巨量的海水,所以,尽管从远古到近代接纳了从陆地流入难以计数的各种物质,海洋却并没有发生重大变化。

然而近几十年来,随着工业的发展,人类向海洋排放的有害物质越来越多。

据报道,现在每年向海洋倾倒约600-1000万吨石油,1万吨汞,25万吨铜,390万吨锌,30万吨铅和100万吨有机氯农药。

以致海洋局部环境急剧恶化,甚至发生了严重的海洋污染灾害。

海洋污染的现状是:污染源多,污染范围广、程度严重。

海洋污染主要包括石油污染、赤潮、毒物污染、塑料垃圾和核污染。

目前海洋污染较严重的,就海域来看,有波罗的海、地中海、东京湾、美国纽约湾、墨西哥湾等;就国家来说,有日本、美国和西欧诸国。

我国的渤海、黄海和南海的污染状况也相当严重,虽然汞、铜、铅的浓度大体尚在标准允许范围之内,但已有局部地区超过了规定标准。

其中最严重的是渤海,有的鱼群死亡,渔场外迁;有的滩涂养殖场荒废;一些珍贵的海生资源正在丧失。

海洋污染是怎样破坏海水环境的呢?海洋污染造成的海水浑浊严重影响海洋植物的光合作用,从而影响水体的生产力,进而危害鱼类;重金属和有毒有机化合物等,在海域中积累并通过海洋生物的富集作用,对以此为食的其他动物乃至人类造成毒害;石油污染在海洋表面形成广大的油膜,阻止空气中的氧气向海水中溶解,而且石油分解时还会消耗水中的溶解氧,造成海水缺氧,危害海洋生物;有机物污染会使海水富营养化,使海藻异常繁殖,赤潮泛滥,破坏生态平衡。

现在,海洋污染已经引起国际社会越来越多的重视。

《海洋污染》阅读习题1. 第2段文字,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同近几十年来海洋局部环境急剧恶化甚至发生严重污染灾害进行比较,以此说明海洋污染的严峻现实。

2. 第3段中,列举“石油污染”等例子,是为了说明海洋污染__________________;紧接着从海域和国家两个方面举例,是为了说明海洋污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中考语文说明文阅读题及答案

中考语文说明文阅读题及答案

中考语文说明文阅读题及答案绿色”浅层地温能你听说过“浅层地温能”吗?它是指地表以下一定深度(一般小于200米)范围内岩土体、地下水和地表水中,一般低于25℃的热能。

浅层地温能的主要来源是太阳辐射,也有一小部分来自地心热量。

地球内部的总热能约为地球储存的全部煤炭所蕴含能量的1.7亿倍,具有经济价值的浅层地温能大约是现在全球能源消耗总量的45万倍。

据专家测算,我国地处北纬30°~42°的许多城市,地下近百米深度内,土壤中每年可采集的浅层地温能能量是目前国内发电装机容量的3750倍,地下水中每年可采集的浅层地温能能量也有2亿千瓦。

浅层地温能是一种清洁无污染的能源。

这种能源的开发利用只需消耗少量的电能,就可以提取大量的能量,也不向大气排放二氧化碳等气体,对外界环境影响极小。

由于浅层地温能资源无处不在,人们可以就近利用,就地取(排)热,为建筑物供暖或制冷,而地下水的水质、水量不发生任何变化。

与传统能源相比,可节省大量运输、传输和存放成本。

浅层地温能具有众多的优点,包括丰富的资源量、清洁无污染、节省成本等。

开发利用浅层地温能已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现在的问题是,我们该如何利用这种比人类体温还要低很多的能源呢?科技人员采用了“热泵”原理。

热泵和水泵类似,只不过传递的是热能。

利用热泵可以把地下的热能“抽”出来,供给室内采暖;夏季时,再把室内的热能“取”出来,排放到地下储存起来。

这样,可以通过自然和人工等补给方式,保持地温能量的动态平衡,使浅层地温能得以长期循环利用。

无论是冬季还是夏季,水都是传递热能的载体,被加热后以便用来储存热量。

由于热泵只需消耗较少的能量便可以提供较多的能量,因此可节省能源成本。

浅层地温能在过去一直被人们忽视,但随着地球能源的大量消耗,能源危机日渐凸现,浅层地温能的开发利用将会越来越受到国际社会的重视。

11.优点:资源丰富、清洁无污染、节省成本。

12.下列说法中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开发利用浅层地温能的趋势正在逐渐消失。

2024年中考语文-议论文阅读解析

2024年中考语文-议论文阅读解析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一、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后面小题。

材料一:我认为学习和劳动的结合,就在于干活时思考和思考时干活。

每一个少年都要在好几年的时间内受到这种创造性劳动的训练。

我曾经苦苦思索过这个问题:这种训练怎样在智力发展上反映出来呢?生活做出了富有教益的回答:通过思维和体力劳动的结合,双手的精确动作在实现着同样精确的设想,就使少年们变成聪明的思考者,他们是在研究和发现真理,而不是单纯地“浪费”现成的知识。

我观察过这些少年设计者、育种者、电工和无线电工们是怎样对待理论知识的。

在每一条真理上,他们都竭力要首先理解事实、物品、事物、现象、依存关系的现实本质。

他们好像对某种判断先要仔细地看一看,深入地思考一下它的各个局部之间的逻辑联系。

课外小组的创造性活动使一些少年学会了思考。

拿彼特里克的思维情况来说,日益明显地表现出一种宝贵的特征:这孩子力求从自己的知识中找出那些能够跟新的东西联系起来的东西,力求用他所理解了的东西和以前靠思考与记忆所获得的东西来证实新东西的真理性。

凡是经过这种创造性劳动训练的学生,都能自觉地避免去背诵不理解的东西。

(摘自苏霍姆林斯基《劳动和智力发展》)材料二:在众多歌颂和提倡劳动的声音中,教育家陶行知对于劳动意义、价值和路径的阐发,对于当今“劳动教育怎么搞”这一难题,仍然具有较强的启发意义。

陶行知倡导“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就劳动教育发表过许多论迷。

他给晓庄师范题写过一副对联:“以教人者教已;在劳力上劳心。

”“在劳力上劳心”可以说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哲学根基,他提出“我们是主张在劳力上劳心,不是主张劳力与劳心并重”“真正之做只是在劳力上劳心,用心以制力。

这样做的人要用心思去指挥力量,使能轻重得宜,以明对象变化的道理。

这种人能以人力胜天工。

”陶行知的思想,对于劳动教育乃至于“五育”并举如何开展,都具有启发和指导意义。

“五育”并举不是劳育就动动手、美育就动动眼、体育就动动腿、智育就动动脑、德育就动动心,而是手脑并用、心手相生。

【初中语文】中考说明文阅读题精选:海洋垃圾

【初中语文】中考说明文阅读题精选:海洋垃圾

初中语文现代文阅读答题技巧上了初中,如果要问语文试卷最难的是什么,就是阅读理解如何拿到高分。

阅读理解分数比值大,并且难以踩中拿分点。

那么有没有一些实用答题技巧呢?今天就为大家分享几个初中语文现代文阅读答题技巧。

通读全篇,大致了解第一遍先整体粗略阅读全文,大致了解文章大意即可,做到心中有数。

那么我们要大致了解文章的哪些东西呢?1、了解文章的大致内容。

哪些人?什么事?什么景?什么物?什么话题?怎么写的?为什么要这样写?你是怎么看的?2、了解文章的大致结构,主要思路。

了解文章叙述的基本要素是什么(记叙的人物、事情、时间、地点是什么)?作者的情感变化是怎样的?材料有哪些?是怎样安排的?文章是怎样过渡的?弄清文章的线索、顺序、层次等。

3、了解文章的思想、感情、主旨。

理解某句子的含义或分析句子的作用(1)理解句子的含义,首先抓住句子的中心词语,明白句子的表层含义,再结合上下文或主旨,并联系句子的修辞、表现手法等,用通顺、明白的语言把深层含义诠释出来。

理解某句子的含义或分析句子的作用(1)理解句子的含义,首先抓住句子的中心词语,明白句子的表层含义,再结合上下文或主旨,并联系句子的修辞、表现手法等,用通顺、明白的语言把深层含义诠释出来。

(2)分析某句话在文中的作用,一般从内容和结构两个方面考虑,可以从它在文中的位置入手,结合表达方式等来进行。

信息提炼要准确,表达的语言要精练信息的提炼是否准确,直接影响作答质量的高低。

这就要善于筛选和整合文中的信息。

这涉及到三个方面的能力,首先要有分清思路的能力,其次是筛选整合信息的能力,再次是概括表达的能力。

能否精练地表达出来,反映出考生是否准确地筛选整合出了信息。

最有效的方法是利用原文中的相关语句答题,或摘取词语连缀,或压缩主干调整,或抽取要点组合,因为很多时候现代文阅读的答案就在原文中,不要凭空去想。

中考说明文阅读题精选:海洋垃圾说明文阅读是中考语文必考题型,小编为大家整理了历年语文中考中的说明文阅读题。

小学四年级语文说明文阅读练习题10道

小学四年级语文说明文阅读练习题10道

小学四年级语文说明文阅读练习题10道【导语】说明文在近年的考试中比例逐渐增大,其难度也是越来越高,出题角度也偏向于对能力的考察。

以前考察的文体知识逐渐淡化了,然而体裁文本各不同,阅读理解也有不同文体要求和方法。

常见的“说明文”主要是以表达为主,用来介绍或是阐述某种事情的实用性文体。

小学四年级语文说明文阅读练习题一:海洋波能的利用风起浪涌,海洋波能便孕育在这海水的起伏运动中。

当然,没有水自身的重力,浪亦难涌。

波能属于势能与动能共同形成的“综合能”。

海浪的水质点相对于静水面位移具有势能;而动能则来于水质点运动。

在深水中波能的传播受到限制,只有占能量总和50%的势能可随波浪传播。

波能的能量密度虽较低,但总能量很大,据估计,全世界的海洋波能相当约30亿千瓦电能,其中可利用的约占三分之一。

南半球海洋的波浪比北半球大,在南美、南非和澳大利亚等地区海域的波能也因之较大。

中国沿海的波能分布也是南大于北。

南海波浪比东南沿海大,平均波高在1.5米以上;我国海洋波能的可开发量相当约7000万千瓦电能。

长期以来,人们总想利用这一巨大能量。

现今,淡化海水的波能搅拌站、波能发动机和大型防波堤电站等已经问世。

利用波能,必须有波能转换装置。

波能转换装置形式不一,但都没有本质区别。

波能转换装置是三级组合装置:第一级受波体是将海浪转换为装置实体持有的能量。

装置实体中的受能体直接和海浪接触,将波浪转换为机械运动;而相对固定的固定体与受能体形成相对运动。

第二级中间转换器,其作用是将第一级转换与最终转换沟通;因为波能经过第一级转换往往达不到最终推动机械运动的要求,不仅是因为其水头低、速度慢,而且稳定性也较差。

不管哪种类型的中间转换器都要起到传输能量和稳定输出的作用。

水动式是通过液压泵将机械能变为水能,经水轮机再将水能变为机械能。

它在增速、传输、调节上都比直接机械式方便。

气动式则以空气为介质完成能量转换。

它可以减少海水对设施的腐蚀,它是目前世界上广泛采用的波能中间转换装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海洋垃圾》阅读训练及参考答案
海洋垃圾
①日本“3·11”9级大地震引发强烈海啸,导致大量的房屋、汽车和各种残骸卷入太平洋,形成了一个长约111公里的“垃圾岛”。

研究人员估计,这个漂浮在海上的“垃圾岛”两年内会漂至夏威夷,3年后漂到美国西岸。

②其实,在日本地震和海啸导致大量垃圾卷入海洋之前,人们生活的这个星球中的海洋上就已经漂浮着大量的海上垃圾。

2007年,美国科学家发现,太平洋上漂浮着一个巨大的“太平洋垃圾岛”,其面积有两个得克萨斯州那么大。

虽然后来有人认为其面积被过分夸大了,但其存在却是不争的事实。

③海洋垃圾不仅影响海洋景观,还可能威胁航行安全。

但更可怕的是,会对海洋生态系统的健康产生致命的影响,进而对海洋经济产生负面效应。

海洋垃圾已引起全球的高度重视,新加坡等发达国家正采取措施,尝试处理这一问题。

④由于海上垃圾大部分是塑料,所以处理海上垃圾的首选办法是焚烧发电。

不过海洋垃圾的焚烧发电有几个问题需要解决。

除了打捞、运输、搁置脱水外,还会遇到二恶英的排放问题。

由于塑料焚烧可产
生大量的二恶英,会危及环境和生态,需要有特别能控制二恶英排放的高级焚化炉。

⑤海洋垃圾的另一个处理办法是建造人工岛屿。

1998年,新加坡政府在两个离岸的小岛实马高和西康之间建造了1公里长的岩石长堤,并分出了11个相互连接的海湾单元;将单元里的海水抽干,排放好一层厚厚的塑料膜;然后将垃圾灰烬倾倒在这些单元里进行密封,以防止泄漏。

至于垃圾中那些不能燃烧和回收的材料,比如石棉,也被塑料密封并掩埋在泥土中。

此后,每个月都要对单元周围的海水取样检测,到现在为止,还没有发现任何单元有泄漏和污染海水的情况。

每当一个单元的垃圾填到二三米高时,就进行铺沙种草,接着继续埋置垃圾。

如此反复,垃圾最高可埋置到30米。

最后在上面栽种植物,不再堆放垃圾。

(选自2011年4月20日《北京日报》,有删改。

作者张田勘)【相关链接】
材料一目前,我国垃圾堆存量已达60亿吨,占用耕地5亿平方米。

全国660个主要城市中,有200个城市陷入垃圾包围之中。

以城市人口6亿为例,如每人每年产生440公斤垃圾,年产生垃圾量为2.64亿吨。

材料二英国的垃圾填埋率为90%,意大利为74%,美国为67%,法国为45%,德国为46%。

瑞士的垃圾焚烧率为74%,日本为72%,丹麦为70%。

美国的废纸利用率为60%,铁罐头盒回收率为25%,玻璃回收率为20%。

1.文章第①节,从日本大地震产生的垃圾岛写起有何用意?
2.结合上下文,分别指出下列句子中加点部分的作用。

(1)到现在为止,还没有发现任何单元有泄漏和污染海水的情况。

(2)太平洋上漂浮着一个巨大的“太平洋垃圾岛”,其面积有两个得克萨斯州那么大。

3.请用简洁的语言说明第⑤节中新加坡建造人工岛屿的具体步骤。

(限60字以内)
4.根据文章内容和链接材料,就垃圾问题进行探究,写出你的两点发现。

[参考答案]
1.引出海洋垃圾的话题,激发阅读兴趣。

2.(1)“到目前为止”,限制了时间,准确地说明了没有发现任何单元有泄漏和污染海水的现象只是现在的运行状况,并不表示以后一定不会发生。

(2)(运用了作比较的说明方法),具体地介绍了“太平洋垃圾岛”面积之大,海上漂浮的垃圾之多,使读者对太平洋垃圾岛的印象更直观、更清晰。

3.建长堤,分单元;抽干海水,排放塑料膜;倾倒并密封垃圾;
(定期检测);反复地铺沙种草掩埋垃圾;栽种植物。

4.参考示例:(1)我国城市面临严重的生活垃圾问题,加强环保教育刻不容缓;(2)海洋面临着人类生活垃圾危险;(3)发达国家在处理垃圾问题方面有各自成熟的技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