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南昌市城市总体规划》

合集下载

南昌市城市总体规划2003

南昌市城市总体规划2003

南昌市城市总体规划2003~2020(详细文字版)从南昌市规划委员会第十八次会议上获悉,《南昌市城市总体规划(2003~2020)》获原则通过,“规划”对南昌城市总体发展目标、市域城镇体系、城市交通、旧城改造等诸方面描绘了宏伟蓝图,在城市整体发展思路上提出“西进、东拓、北控、南延”原则。

此外,南昌市首次在专题规划会议上提出要兴建城市轻轨。

“一城两核”发展新南昌到2020年,南昌市域即行政辖区范围面积将达到7402平方公里,其中城市规划区900平方公里,中心城区236平方公里,全市人口达到600万人。

在城市整体发展思路上提出“西进、东拓、北控、南延”原则。

其规划总体空间格局为“一江两岸,一核五片,沿着赣江两端延伸,多点、多组团推进”的总体发展思路,并将“依山傍水,两核拥江”列入城市核心区域的规划中,即以赣江为分隔,两岸分别按照功能自我完善、自成体系的两个相对独立的城区即昌南、昌北进行布局,形成一江两岸即“一城两核”城市新格局。

中心城带动重点镇南昌市至2020年城镇体系发展的基本方针:做强做大中心城,适度拓展中心城用地,发挥次中心城镇各自特色职能,促进小城镇发挥。

提高城市化水平,形成以中心城为核心,次中心城为主体,重点建制镇为基础,并辐射到广大农村居民点的多层次、网络状的城镇体系。

中心城:由昌南城、昌北城构成,范围约300平方公里,人口规模255万人,包括昌东组团、莲塘组团、望城组团、湾里组团、乐化组团;次中心城镇:向塘、民和、龙津等三座城镇,是市域城镇群的二级中心城镇。

人口规模10万至25万人;重点建制镇:文港、温圳、西山、石岗、万埠、象山、塘南、三里、梅庄、新祺周、三江等十一个城镇为各自城乡经济片区的中心,各城镇人口规模在两万人以上;一般建制镇:是建制镇政府所在地,是城镇体系最基本的单元,数量达34个,人口规模为1万人。

各片区功能独特昌南城:城市适度发展,重点是疏散旧城人口,降低人口密度,改善环境质量,理顺交通体系,调整用地结构,保护历史文化名城,规划城市建设用地。

南昌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2023年——2023年)

南昌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2023年——2023年)

南昌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2008——2020)1000字
南昌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2008-2020)是南昌市政府发布的旅游规划
纲要,旨在指导南昌市的旅游发展。

以下是对该规划的简要介绍:
规划时间:2008年-2020年
规划内容:
1. 旅游发展定位:以文化旅游为主导,兼顾生态旅游和休闲度假旅游。

2. 旅游发展目标:到2020年,逐步实现南昌市旅游业的蓬勃发展,旅游总收入达到200亿元,年增长率20%以上,成为全国重要的文
化旅游城市。

3. 旅游产品布局:根据南昌市的自然和人文资源,发展不同类型的
旅游产品,如江河水系旅游、革命遗址旅游和古迹旅游等。

4. 旅游资源保护:加强对旅游资源的保护和利用,建立完善的旅游
资源保护体系,保护南昌市的自然和人文景观。

5. 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包括交通、通信、
水利、能源等建设,提高旅游产业的服务质量。

6. 旅游营销推广:加强旅游营销推广工作,将南昌市打造成为全国
知名的旅游品牌,扩大南昌市的旅游影响力。

总之,南昌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的制定,为南昌市的旅游产业发展
提供了有力的指导和保障。

在未来的发展中,南昌市将会有一系列
的改革和发展措施,为南昌市的旅游产业繁荣做出贡献。

南昌新建城规划方案

南昌新建城规划方案

南昌新建城规划方案1. 简介南昌市作为江西省的省会城市,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人口规模的不断增长,迫切需要进行新建城规划,以适应未来城市发展的需求。

本文将针对南昌新建城规划方案进行详细阐述,包括规划目标、规划原则、空间布局、交通规划、环境保护等方面。

2. 规划目标新建城规划旨在创建一个现代化、生态友好、宜居宜业的城市。

通过合理规划城市空间布局、提高居住环境品质、优化交通网络、保护生态环境,达到以下目标:•实现城市功能的优化和提升,打造区域中心城市的地位;•解决城市发展中面临的交通拥堵、环境污染等问题;•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推动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高市民的生活质量,提供更好的教育、医疗、文化等公共服务设施;•保护生态环境,提升城市的可持续性。

3. 规划原则在南昌新建城规划中,应遵循以下原则:•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注重生态保护和资源节约利用;•遵循人文关怀原则,提高居民生活质量;•实施协调发展原则,统筹城市各个方面的发展;•强化城市功能定位原则,发挥经济、文化、科技等方面的优势;•充分考虑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原则,保护和传承优秀的历史文化资源。

4. 空间布局南昌新建城规划的空间布局主要分为城中区和城郊区两个部分:4.1 城中区城中区将成为南昌市的商贸中心和文化中心,主要包括商业中心区、行政办公区和文化艺术区。

商业中心区将集聚各类商业设施,包括购物中心、餐饮娱乐场所等;行政办公区将容纳政府机关、大型企事业单位等;文化艺术区将建设图书馆、博物馆、艺术展览馆等文化设施。

4.2 城郊区城郊区将打造成南昌市的居住区和工业区,主要包括住宅区、工业园区和生态农业园区。

住宅区将提供各类居住设施,包括高层公寓、别墅区等;工业园区将引进高新技术产业,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生态农业园区将鼓励有机农业和绿色农业的发展,保护农田和农业生态环境。

5. 交通规划南昌新建城规划的交通规划旨在解决城市交通拥堵问题,提高交通效率和安全性。

南昌发展规划

南昌发展规划

南昌发展规划南昌作为中国江西省的省会城市,经济、文化、教育等综合发展水平都位居全省前列。

然而,南昌还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为了持续推动南昌的发展,制定一份发展规划显得非常重要。

下面是一份关于南昌发展规划的简要提纲,共700字。

一、经济发展规划为了进一步推动南昌的经济发展,我们需要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规划和措施:1. 加强经济结构调整,推动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发展新兴产业,提高产业的竞争力和创新能力。

2. 支持创业和创新,鼓励科技创新和创业团队的发展,为他们提供必要的政策和资金支持。

3. 建设更加完善的交通物流体系,加强南昌与周边城市的联系,打造以南昌为中心的城市群。

4. 加大对中小企业的支持力度,提供更多的财政、税收等政策支持,创造更好的发展环境。

二、城市建设规划为了提升南昌的城市形象和居住环境,在城市建设方面需要有以下规划和措施:1. 加强市容市貌整治,提升城市的美观度和整体形象,提高市民的归属感和幸福感。

2. 加大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提升交通、水、电等基础设施的质量和覆盖面。

3. 加强城市规划和土地利用管理,合理控制城市扩张的规模和速度,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4. 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保护和修复南昌的生态资源,提高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三、文化教育发展规划为了提升南昌的文化教育水平,需要做以下规划和措施:1. 加强文化产业的发展,培育南昌的文化创意产业,提升文化产业的影响力和竞争力。

2. 加大对教育事业的投入,提高教育基础设施的质量和覆盖面,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3. 加强文化和教育交流,举办各类文化艺术活动,拓展学术交流平台,提升南昌的文化软实力。

四、社会事业发展规划为了保障居民的权益和提高社会事业发展水平,需要有以下规划和措施:1. 加大对社会保障和福利事业的投入,提高社会保障水平,建设更加公平和可持续的社会保障体系。

2. 加强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提高医疗服务的质量和覆盖面,改善居民的就医环境。

3. 加大文体健康事业的发展力度,丰富居民的文化和体育活动,提高居民的健康水平。

南昌市城市总体规划

南昌市城市总体规划

南昌市城市规划历程
03
建国前的城市规划
南昌市在建国 前缺乏系统的
城市规划
城市发展较为 自由,未形成 明确的城市功
能分区
城市基础设施 不完善,道路
交通混乱
城市环境卫生 较差,缺乏有 效的环境治理
措施
建国后的城市规划
1949-1953年: 成立南昌市城市 规划局,制定城 市总体规划
1953-1980年: 实施城市总体规 划,进行城市建 设和改造
公众参与与反馈机制:建立公众参与和反馈机制,鼓励市民对规划实施提出意见和建议,提高规 划实施的民主性和科学性。
规划实施监督体系:建立健全的规划实施监督体系,对违反规划的行为进行及时纠正和处罚,保 障规划的权威性和严肃性。
南昌市城市总体规划的意义与影响
06
对城市发展的意义
促进城市经济 社会发展
提升城市形象和品牌价值:良好的城市规划能够塑造独特的城市形象,提升城市的品牌 价值和知名度,增强市民的自豪感和归属感。
对周边地区的影响
促进周边地区经济发展 提升周边地区的城市形象 带动周边地区的产业升级 改善周边地区的交通状况
对未来城市发展的影响
促进城市经济繁荣:南昌市城市 总体规划将有助于吸引更多的投 资和企业入驻,提高城市的经济 发展水平。
南昌市城市总体规划布局
04
规划范围
城市规划区:包 括南昌市建成区、 近郊区和远郊区
城市规划边界: 根据地形、生态 保护和城乡发展 等因素划定
城市规划区外的 区域:包括县、 乡、村等行政区 域,按照相关规 划进行管理
城市规划区内的 水域:包括江河、 湖泊、水库等水 域,按照相关规 划进行管理
规划期限
监督内容:规划实施情况、 建设活动是否符合规划要求

南昌新区规划方案

南昌新区规划方案

南昌新区规划方案南昌新区地处江西省南昌市,是我国重要的新型城镇化建设项目之一。

为了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和城市化建设,南昌新区规划方案的制定至关重要。

本文将对南昌新区规划方案进行详细论述,包括总体规划、空间布局、交通规划等多个方面。

一、总体规划南昌新区总体规划旨在打造具有国际化水平的现代新城,吸引人才、项目和产业持续集聚。

根据南昌新区的发展定位,规划面积将达到XXX平方公里。

总体规划的时限为2035年。

规划总体目标包括经济发展、城市功能、环境保护等方面。

二、空间布局南昌新区空间布局以多中心、分区域的方式规划,主要分为经济发展区、居住区、生态保护区等。

经济发展区将集中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成为南昌经济的重要增长极。

居住区将建设宜居、宜业、宜商的居住社区,提供全方位的生活服务设施。

生态保护区将确保南昌新区的生态环境得到有效保护和恢复。

三、交通规划南昌新区交通规划将构建便捷高效、绿色低碳的综合交通体系。

规划涵盖道路、轨道交通、公共交通等多个方面。

道路网络将完善城市主干道、次干道等,同时注重步行和骑行交通的便利性。

轨道交通将引入地铁和轻轨,提升城市交通效率。

公共交通将建设健全的公交站点和系统,提供便利的城市出行服务。

四、产业发展南昌新区将推进现代产业体系建设,促进产业发展和创新驱动。

重点发展的产业包括电子信息、新能源、新材料等。

同时,鼓励引进高技术企业和研发机构,培育壮大创新型企业。

努力打造产业集群和创新创业基地,提供良好的创新环境和经济发展条件。

五、生态环境保护南昌新区将致力于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打造绿色生态的新城区。

加强水资源管理,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和水环境质量。

推进土地整治和生态恢复工作,保护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稳定性。

加大生态环境保护投入,推动低碳环保理念贯穿于新区的建设和发展过程中。

六、社会事业南昌新区将提升社会事业发展水平,提供优质的教育、医疗、文化等公共服务。

建设完善的教育体系,打造一流的学校和教育资源。

南昌城市空间扩展及结构分析

南昌城市空间扩展及结构分析

一、南昌市地理条件1、地理位置南昌市位于江西省偏北部,赣江、抚河流过南昌市区,并临靠着中国最大的淡水湖—鄱阳湖,并且还是京九线唯一一个省会城市。

东与南昌县、进贤县毗邻,西与新建县、安义县交界,北距九江市170公里,东离鹰潭市160公里。

2、气候南昌市在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暖少雨,年降雨量充足,四季分明,有利于农作物生长。

3、地形地貌南昌市靠近赣江和鄱阳湖,地形以河流的冲积平原为主,地势平坦,湖泊众多,水网密布,有青山湖、贤士湖、艾溪湖等。

由此可见,南昌市的自然区位条件好,有利于城市的发展。

在古代中国,南昌市和九江市依靠鄱阳湖优越的地理环境,自古就是全国的粮食生产基地,素有“鱼米之乡”之称。

城市的发展很早就开始了。

二、南昌市的空间扩展1、古代城市的发展考古学家南昌市安义县发现了新石器时期的古城墙,城市最早的雏形就是在那时期开始发展过来。

商周时期,青云谱和艾溪湖附近的城属于扬州之城。

到了秦汉时期,南昌属于九江郡,刘邦的大将灌婴以南昌作为根据地,古称为“灌婴城”,南昌城开始设市。

唐朝的时候,南昌以叠山路(东西走向)和象山路(南北走向)为主干道发展,当时的城镇的面积仅为6平方公里,并在赣江边修建了滕王阁。

宋朝的南昌不断扩张,面积达到14平方公里,是古代最鼎盛的时候。

到了明清时期,南昌城门七座,并修建富大有堤,以叠山路和现在的八一大道为主干道发展。

2、近代南昌的扩张1905年南昌修建了的第一条铁路九江—南昌,南昌的格局开始沿着铁路线不断扩张,1937年在八一桥位置修架了第一座跨江大桥,南昌开始慢慢向昌北发展,基本形成现在城市格局。

3、现代南昌的发展在第一个五年计划中,南昌在城北青山路设立了城北工业区,但是当时的工业水平也是比较低。

90年代南昌先后建立了南昌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南昌经济技术开发区、昌南工业园和昌东工业园。

到了21世纪初,南昌开始快速地跨江发展,并且市区的重心开始慢慢往红谷滩发展,市政府迁到红谷滩。

南昌县城市总体规划(2001-2020)

南昌县城市总体规划(2001-2020)

第一章现状概况及规划背景一、区位关系与行政区划1、区位关系南昌县位于江西省中部偏北,赣江抚河下游,紧邻省会城市南昌,地处东经115°49-116°19′,北纬28°16′-28°98′之间,东邻进贤,南接丰城,东北濒鄱阳湖,西和北与新建县隔江相望,中西部与南昌市呈抱合之势。

县境内东西宽36km,南北长77km,国土面积为1861.7 km2。

南昌县城驻地莲塘镇,位居县域中部,距南昌市区仅15km,是南昌市的“南大门”,城区有南高路、南莲路、京九铁路与南昌市区相连,南昌县城城区与南昌市区已基本连为一体。

2、行政区划与人口至2000年底南昌县共辖11个镇,12个乡(2001年撤并5个乡镇,保留11镇7乡),311个村委会,2517个村民小组。

2000年全县总人口为101.5万人,人口密度为545人/平方公里,为全省平均水平的2倍。

南昌县城人口包括莲塘镇,原莲西乡,原小兰乡、八一乡等乡镇的城镇人口,合计12.0万人,其中莲塘为6.9万人,莲西为0.5万人,小兰为2.2万人,八一为0.36万人。

二、自然与资源条件1、自然条件南昌县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日照充足,四季分明,无霜期长,全年平均气温为17.45°C,平均日照时间为1934.7小时,年均降雨量为1520.9毫米,全县冬春季盛行北风,夏季盛行西南风,秋季多东北风。

南昌县属鄱阳湖平原地区,地势南高北低,呈缓慢倾斜状,大部分为海拔50米以下的堆积平原,地势平坦,山地较小,山地面积不足全县总面积的3%。

2、资源条件南昌县土地资源较丰富,土地面积为1861.7平方公里,其中耕地为72048ha,人均耕地为1.04亩,占38.7%,林地占1.41%,园地占0.61%,草地占2.01%,水面占40.14%,未利用土地占7.13%。

南昌县境内有赣江、抚河两大干流,此外,尚有清丰山河及76条河港,地表水资源丰富。

南昌市十三五发展规划

南昌市十三五发展规划

南昌市十三五发展规划南昌市十三五发展规划了什么?下面是聘才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的南昌市十三五发展规划最新消息,一起来看看吧!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南昌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自批准实施以来,各项控制指标完成情况总体情况良好,有效地保障了我市近十年来的经济社会发展和城乡规划建设。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市的经济社会发展的面临的外部条件和整体环境均已发生深刻变化。

1月27日,记者从市政府获悉,为有效保障“十三五”时期各项建设用地需求和空间布局,我市制定了《南昌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调整完善工作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据悉,将对用地布局进行调整,并细化各县、区的功能及布局。

开展评估将对用地计划进行梳理调整方案要求,以最新土地变更调查数据为基础,开展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期评估,全面分析各项目标和落实情况,深入剖析耕地和建设用地变化的原因,研判“十三五”规划、生态建设对土地利用的需求,同时开展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研究。

同时,根据省国土资源厅对我市的耕地保有量和基本农田保护任务调整情况以及二调成果数据,相应对全市各县区的耕地保有量和基本农田保护任务进行调整。

综合考虑当地资源环境承载潜力、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规划剩余空间、新型城镇化、各类产业及基础设施建设的需求和土地节约集约等客观实际,将省里追加的建设用地规模合理分解到各县区。

基本农田保护将纳入地块实行永久保护在基本农田保护任务布局调整方面,以现有基本农田划定成果为基础,以2014年1:1万土地利用现状图为底图,全面梳理城镇周边、道路沿线尚未划入基本农田保护区的优质耕地情况,根据调整后的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任务,按照国家和省对永久基本农田划定的规程规范要求,结合城市周边永久基本农田、城市开发边界以及生态保护红线划定工作进展,将基本农田保护落实到地块实行永久保护。

将增加的规划建设用地向城镇开发区乡村等集中布局在建设用地布局调整方面,以生态环境承载力评价为基础,引导建设发展最大限度的避让生态环境敏感脆弱地区以及优质耕地集中分布地区,推动城镇及产业用地增长,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态文明体制。

南昌市城市总体规划图略解

南昌市城市总体规划图略解

南昌市城市总体规划图略解:南昌一环是快速线:南昌大桥--洪城路--解放西路--洪都中大道、北大道--洪都大桥--扬子洲--英雄大桥--凤凰洲--玉屏东大道--长棱的解放路--红谷滩--南昌大桥南昌二环线:生米大桥--昌南大道--昌东大道--昌北大道(蒋巷镇-扬子洲-西河-乐化镇)--昌西大道--生米大桥南昌三环是高速公路:南昌一环线内为南昌市的核心区:在核心区有南昌大桥、红谷隧道、八一大桥、赣江大桥、洪都大桥、英雄大桥横穿赣江。

其中红谷隧道和八一大桥是核心区的核心,是南昌市东、西衔接的中心链。

红谷隧道西接怡园路、长棱区、长征路通向湾里区至梅岭,东接中山西路、中山路、八一广场再接北京西路,北京东路通向艾溪湖至昌东、瑶湖。

八一大桥西接庐山南大道通向南昌经济技术开发区,东接阳明路、阳明东路、青山湖隧道、国威路、火炬大街通向南昌高新技术开发区。

南昌二环线内为南昌市中心城区:由红谷滩、凤凰洲、红角洲、长棱区、南昌经济技术开发区、扬子洲、东胡区、西湖区、南昌经济技术开发区、青山湖区、罗家镇、青云谱区、朝阳区组成。

南昌三环线内为南昌市城区:由乐化、湾里、望城、莲塘、麻丘组成。

《南昌市城市总体规划(2003~2020)》对南昌城市总体发展目标、市域城镇体系、城市交通、旧城改造等诸方面描绘了宏伟蓝图,在城市整体发展思路上提出“西进、东拓、北控、南延”原则。

此外,南昌市首次在专题规划会议上提出要兴建城市轻轨。

“一城两核”发展新南昌到2020年,南昌市域即行政辖区范围面积将达到7402平方公里,其中城市规划区900平方公里,中心城区236平方公里,全市人口达到600万人。

在城市整体发展思路上提出“西进、东拓、北控、南延”原则。

其规划总体空间格局为“一江两岸,一核五片,沿着赣江两端延伸,多点、多组团推进”的总体发展思路,并将“依山傍水,两核拥江”列入城市核心区域的规划中,即以赣江为分隔,两岸分别按照功能自我完善、自成体系的两个相对独立的城区即昌南、昌北进行布局,形成一江两岸即“一城两核”城市新格局。

城市总体规划分析资料

城市总体规划分析资料
南昌经开区模型
长片区规划依托县城现有基础,大力发展商贸和文教,改善居住环境,加 强公共服务设施建设,重点搞好工业小区的规划建设,严格控制片区内监 狱 及劳改工厂的发展,远期全部迁出,形成相对独立的生产、生活综合区;
经济技术开发区是昌九工业走廊发展重点之一。搞好南昌经济技术开发区 的招商引资,发展 综合外向型工业,重点发展机构制造、轻工食品、电子 仪表、新型材料和高新技术产业,配套居住和公共服务设施,形成昌北城 重要的现代工业、文教科研和生活综 合区。
城南片区以提高内涵发展为主,形成上规模上等级的主导产业,使该片区发展成为以汽车、飞机、摩托 车等行业机械制造为主的工业、物流、仓储、居住综合区。
朝阳片区充分利用赣江、抚河、象湖等自然风景资源优势,形成条件舒适、环境优美的集居住、文化娱 乐、旅游休闲为一体的城市新区,提升并强化其生态旅游功能,打造文化品牌。
一、规划依据
一江两岸,一城两核
南昌市整体发展思路上提出“西进、东拓、 北控、南延”原则,城市以赣江为主轴,一 江两岸,南北两城,双核拥江,一核五片, 沿着赣江两端延伸,以组团式、网络状推进。 从而形成“依山(梅岭)傍水,两核拥江”的 总体规划。以赣江为分隔,两岸分别按照功 能自我完善、自成体系的两个相对独立的城 区即昌南、昌北分别进行布局。
中心城带动重点镇
南昌市城市发展具体方针:做强做大中心城, 适度拓展中心城用地,发挥次中心城镇各自 特色职能,促进小城镇发挥。提高城市化水 平,形成以中心城为核心,次中心城为主体, 重点建制镇为基础,并辐射到广大农村居民 点的多层次、网络状的城镇体系。
二、区位分析
昌南城
昌南城包括旧城中心区、城东区、城南 区、朝阳洲以及瑶湖区域。
昌北城
昌北城包括红谷滩新城、红角洲、蛟桥以及长堎。 其发展的具体方针为作为城市重点发展新区,将高标准、高起点地进行建 设,保证设施配套,城市功能自我完善,自成体系,集中建设,开发一片, 建成一片,形成规模。发展的实施方式为 吸引和疏散旧城人口和产业,发 展外向型工业,保护昌北整体环境。将充分保护和利用昌北现有良好的山 水自然条件,空间布局上重点突出与“山”、“水”自然环 境的有机结合, 使昌北城成为有独特风貌的现代化新城,规划城市建设用地面积110平方 公里,人口100万。 红谷滩中心区集商务、办公、信息、商业、文化、 旅游、居住等多功能为 一体的现代化新城市中心区———CBD中心; 红角洲片区是以高等教育、体育产业为主导的,集高等教育、运动休闲、 居住等功能于一体的 城市科技新城;

浅谈南昌市的城市规划发展与反思

浅谈南昌市的城市规划发展与反思

浅谈南昌市的城市规划发展与反思作者:涂晗来源:《经营管理者·中旬刊》2016年第08期摘要:南昌作为江西省的省会,发展非常迅速,对城市发展进行合理、详细的规划显得非常有必要,本文重点分析南昌市的“一江两岸”模式,结合现中国近年来的城市快速发展,进行一些分析与思考。

关键词:南昌城市规划发展反思南昌市古称豫章,又称英雄城。

处江西省中部偏北,赣江抚河下游,滨临我国第一大淡水湖都阳湖,因为有着丰富的水资源,又称为水都。

是江西省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中心。

1986年12月8日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南昌市中心城总体规划范围面积约330 平方公里,布局上由昌南、昌北两城组成,含八大片区。

各片区由江湖、水面、山丘、绿带、铁路和城市道路分隔。

双城功能既相对独立和完善,又各有偏重,相互联系,相辅相承。

一、总体规划根据《南昌市总体规划》一文,规划两个市级公共活动中心:昌南城市级公共中心设在旧城中心区的中山路、胜利路、八一大道;昌北城公共中心设在红谷滩中心区。

按照“西进、东拓、南延、北控”的城市空间发展策略,南昌市中心城形成“以赣江为主轴,一江两岸,南北两城,双核拥江,组团式、网络状发展”的总体空间格局。

从城市规划角度来看,南昌的古代旧城区规划主要是根据中国传统城市规划的方法,官署设在城市的正中心,城市布局主要采用对称格局,并沿赣江沿岸修建城墙,使得防御功能大大提升。

到了近代,紧邻赣江的这种地理位置,使得南昌城市形成了沿赣江带状发展的城市空间格局,之后南得铁路建成通车,使得城市空间向赣江西岸扩张。

城市空间格局在逐渐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直接影响了当今南昌的城市发展。

具体表现为近代的马路主义规划,这种新式的规划建设改变了南昌城市的传统发展模式,推动了近代城市的开发与建设,也进一步加快了南昌近代城市化和城市近代化的进发展。

二、一江两岸南昌自古是依靠赣江流域生存繁衍,近代前南昌城区主要集中在赣江东侧城墙以内,而赣江以西则因为赣水的阻隔成为城外空间。

南昌规划考点期末总结分析

南昌规划考点期末总结分析

南昌规划考点期末总结分析一、综述在南昌规划考点期末总结分析中,我们将对南昌市的规划方面进行全面的回顾和概括。

南昌市是中国江西省的省会城市,也是全省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

作为一座历史悠久的城市,南昌市具有丰富的文化底蕴和发展潜力。

南昌规划考点期末总结分析将围绕南昌市的城市规划、土地利用、交通规划、环境保护等方面展开。

二、城市规划南昌市城市规划是指对城市空间布局、建筑形态、土地利用、交通网络等各个方面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和管理。

南昌市的城市规划主要包括追求和谐发展、优化城市结构和布局、提升城市品质、保障城市安全等目标。

在考点的期末总结过程中,我们可以重点关注南昌市城市功能、产业结构和城市布局等方面的考点。

首先,南昌市的城市功能主要包括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等多个方面。

政治功能方面,南昌市是江西省的省会和政治中心,所以政府机构、行政部门等都集中在这里。

经济功能方面,南昌市是江西省的经济中心,主要包括工业、服务业和农业等多个行业。

文化功能方面,南昌市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和文化资源,如瑞金、井冈山等地,这些都是南昌市的文化瑰宝。

交通功能方面,南昌市处于江西省的中心位置,是交通枢纽和集散中心,拥有铁路、公路、水路和航空等多种交通方式。

其次,南昌市的产业结构主要包括工业、服务业和农业三个方面。

工业方面,南昌市的工业发展较为先进,主要涉及电子信息、装备制造、汽车制造、新材料等多个行业。

服务业方面,南昌市的服务业发展较快,主要包括金融、商贸、旅游和文化娱乐等行业。

农业方面,南昌市地处江西省丘陵地带,农业以种植业为主,主要包括稻谷、水果、蔬菜和茶叶等农作物的种植。

最后,南昌市的城市布局主要是指城市空间的组织和布置。

南昌市的城市布局主要包括中心城区和周边新城区两个方面。

中心城区是南昌市的历史中心和核心商务区,拥有国际化的商贸、金融和文化中心。

周边新城区是南昌市的扩展区域,主要包括新兴产业园区、住宅小区和城市林区等。

南昌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

南昌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

南昌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2008——2020)上海社会科学院旅游研究中心2008年7月《南昌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2008——2020)》项目组项目顾问魏小安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旅游研究中心窦群博士国家旅游局财务管理与规划发展司规划资源处处长项目负责人王大悟教授上海社会科学院旅游研究中心主任项目主持人张晓军上海社会科学院旅游研究中心规划部副主任北京世纪唐人旅游发展有限公司首席分析师项目经理涂艳上海社会科学院旅游研究中心项目经理项目秘书李飞硕士上海社会科学院旅游研究中心高级规划师版面统筹李飞硕士上海社会科学院旅游研究中心高级规划师南昌市旅游局李芸南昌市旅游局局长佟焕哲南昌市旅游局副局长万代南昌市旅游局市场开发处处长龚毅南昌市旅游局市场开发处工作人员主要专家王洁平研究员无锡市旅游局党委书记王琪延教授中国人民大学休闲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李明德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旅游研究中心副主任毕吕贵副教授上海社会科学院旅游研究中心刘振礼教授北京联合大学旅游学院张巨功高级工程师中国城市经济学会秘书长汪洋注册规划师中国城市规划与建设研究院Geoffrey Plante高级建筑师PLANPAC INTERNATIONAL PTY LTD 李飞硕士上海社会科学院旅游研究中心高级规划师吴琳硕士上海社会科学院旅游研究中心高级规划师张秋芬硕士上海社会科学院旅游研究中心高级规划师张海霞硕士上海社会科学院旅游研究中心高级规划师杨晓丹学士北京世纪唐人旅游发展有限公司高级景观设计师目录文本第一章规划总则-------------------------------------------1第二章旅游资源调查与评价---------------------------------3第三章现状研判与SWOT分析--------------------------------6第四章发展目标和发展战略---------------------------------9第五章旅游产业空间布局----------------------------------11第六章旅游产品发展规划----------------------------------15第七章主要旅游产品开发策划-----------------------------21第八章旅游形象策划-------------------------------------25第九章市场营销------------------------------------------26第十章旅游产业发展规划----------------------------------28第十一章旅游公共服务系统规划----------------------------32第十二章区域合作----------------------------------------34第十三章城市建设与旅游业发展----------------------------37第十四章旅游业促进体制规划------------------------------39第十五章旅游业的影响评估--------------------------------42第十六章环境保护规划------------------------------------44第十七章三年行动计划------------------------------------46第十八章附则--------------------------------------------50说明书第一章规划总则------------------------------------------52一、规划性质---------------------------------------------------------------------------------------------------52二、规划期限---------------------------------------------------------------------------------------------------52三、规划范围---------------------------------------------------------------------------------------------------52四、规划依据---------------------------------------------------------------------------------------------------52五、指导思想---------------------------------------------------------------------------------------------------53六、技术路线---------------------------------------------------------------------------------------------------54第二章旅游资源调查与评价--------------------------------56一、南昌市旅游资源类型与分布-------------------------------------------------------------------------56二、旅游资源定性和定量分析 ----------------------------------------------------------------------------63三、旅游资源综合评价--------------------------------------------------------------------------------------74四、结论 ---------------------------------------------------------------------------------------------------------76第三章现状研判------------------------------------------78一、南昌市基本情况分析-----------------------------------------------------------------------------------78二、旅游业发展状况分析-----------------------------------------------------------------------------------80三、SWOT分析 ------------------------------------------------------------------------------------------------87四、南昌旅游发展驱动力分析 ----------------------------------------------------------------------------90第四章发展目标和战略------------------------------------92一、总体定位---------------------------------------------------------------------------------------------------92二、战略目标---------------------------------------------------------------------------------------------------93三、发展战略---------------------------------------------------------------------------------------------------95第五章产业空间布局--------------------------------------99一、空间布局影响因素--------------------------------------------------------------------------------------99二、南昌市旅游产业空间布局规划--------------------------------------------------------------------100三、各区县发展要点 ---------------------------------------------------------------------------------------103第六章旅游产品发展规划---------------------------------109一、旅游产品现状分析 ------------------------------------------------------------------------------------109二、旅游产品规划原则 ------------------------------------------------------------------------------------112三、旅游产品体系规划 ------------------------------------------------------------------------------------114四、景区类旅游产品开发战略 --------------------------------------------------------------------------119五、旅游线路设计-------------------------------------------------------------------------------------------122第七章旅游产品开发策划---------------------------------125一、一个突破项目——八一南昌起义产品群策划 ------------------------------------------------125二、六大核心旅游产品策划------------------------------------------------------------------------------126三、八大重点旅游产品策划------------------------------------------------------------------------------132第八章旅游形象策划-------------------------------------140一、地脉、史脉分析 ---------------------------------------------------------------------------------------140二、现有旅游形象分析 ------------------------------------------------------------------------------------141三、形象策划 -------------------------------------------------------------------------------------------------142第九章市场营销-----------------------------------------146一、市场定位细分-------------------------------------------------------------------------------------------146二、营销策略 -------------------------------------------------------------------------------------------------148三、营销方式 -------------------------------------------------------------------------------------------------150四、营销渠道建设-------------------------------------------------------------------------------------------155五、节事活动策划-------------------------------------------------------------------------------------------157六、营销保障 -------------------------------------------------------------------------------------------------164第十章旅游产业发展规划---------------------------------165一、旅游住宿发展规划 ------------------------------------------------------------------------------------165二、旅行社发展规划 ---------------------------------------------------------------------------------------171三、旅游餐饮产业规划 ------------------------------------------------------------------------------------173四、文化旅游产业规划 ------------------------------------------------------------------------------------175五、旅游休闲娱乐产业规划------------------------------------------------------------------------------177六、旅游购物规划-------------------------------------------------------------------------------------------179七、农业旅游规划-------------------------------------------------------------------------------------------181八、工业旅游规划-------------------------------------------------------------------------------------------183九、旅游地产规划-------------------------------------------------------------------------------------------185第十一章旅游公共服务系统规划---------------------------187一、旅游咨询服务系统规划------------------------------------------------------------------------------187二、标识系统规划-------------------------------------------------------------------------------------------188三、网络规划 -------------------------------------------------------------------------------------------------189四、出版物规划 ----------------------------------------------------------------------------------------------189五、广播电视规划-------------------------------------------------------------------------------------------190第十二章区域合作---------------------------------------193一、省内合作 -------------------------------------------------------------------------------------------------193二、省外合作 -------------------------------------------------------------------------------------------------195三、跨区域合作,推出主题旅游线路产品 ----------------------------------------------------------195四、国际合作 -------------------------------------------------------------------------------------------------196第十三章城市建设与旅游业发展---------------------------197一、旅游交通规划-------------------------------------------------------------------------------------------197二、城市旅游文化-------------------------------------------------------------------------------------------199三、城市旅游环境-------------------------------------------------------------------------------------------199四、旅游要素集聚区和特色街区规划-----------------------------------------------------------------199五、社区旅游规划-------------------------------------------------------------------------------------------200第十四章旅游业促进体制规划-----------------------------201一、旅游管理机构规划 ------------------------------------------------------------------------------------201二、旅游促进政策规划 ------------------------------------------------------------------------------------203三、资金保障规划-------------------------------------------------------------------------------------------204四、人才保障 -------------------------------------------------------------------------------------------------204五、旅游危机和风险管理---------------------------------------------------------------------------------205六、旅游质量和品牌管理---------------------------------------------------------------------------------205第十五章旅游业的影响评估-------------------------------206一、旅游业的经济影响 ------------------------------------------------------------------------------------206二、旅游业的社会文化影响------------------------------------------------------------------------------206三、旅游业的环境影响 ------------------------------------------------------------------------------------207四、旅游业对城市发展的影响 --------------------------------------------------------------------------208第十六章环境保护规划-----------------------------------209一、指导思想和保护原则---------------------------------------------------------------------------------209二、保护措施 -------------------------------------------------------------------------------------------------210第十七章三年行动计划-----------------------------------214一、目的地管理 ----------------------------------------------------------------------------------------------214三、目的地产品 ----------------------------------------------------------------------------------------------215四、目的地营销 ----------------------------------------------------------------------------------------------215五、目的地服务 ----------------------------------------------------------------------------------------------216六、区域合作 -------------------------------------------------------------------------------------------------216专题一:南昌市红色旅游发展研究--------------------------217一、南昌红色旅游资源分析------------------------------------------------------------------------------217二、南昌红色旅游SWOT分析 --------------------------------------------------------------------------218三、解读南昌红色旅游 ------------------------------------------------------------------------------------220四、南昌红色旅游发展战略------------------------------------------------------------------------------221五、南昌红色旅游发展对策------------------------------------------------------------------------------226专题二:南昌市乡村旅游发展研究--------------------------228一、乡村旅游概述-------------------------------------------------------------------------------------------228二、南昌市乡村旅游的分区------------------------------------------------------------------------------230三、南昌市乡村旅游发展建议 --------------------------------------------------------------------------231四、南昌市乡村旅游发展措施保障--------------------------------------------------------------------237专题三:南昌市休闲旅游发展研究--------------------------242一、休闲旅游发展基础分析------------------------------------------------------------------------------242二、南昌市休闲旅游发展战略目标--------------------------------------------------------------------244三、休闲旅游空间布局 ------------------------------------------------------------------------------------249四、南昌市休闲旅游产品规划 --------------------------------------------------------------------------251五、市场营销 -------------------------------------------------------------------------------------------------260六、休闲旅游支持体系建设------------------------------------------------------------------------------263专题四:南昌市生态旅游发展研究--------------------------268一、生态旅游的概念和功能------------------------------------------------------------------------------268二、南昌生态旅游资源特点------------------------------------------------------------------------------269三、生态旅游产品规划 ------------------------------------------------------------------------------------269四、生态旅游形象策划 ------------------------------------------------------------------------------------278五、营销策略 -------------------------------------------------------------------------------------------------279六、南昌生态旅游交通规划------------------------------------------------------------------------------279七、南昌生态旅游接待设施规划 -----------------------------------------------------------------------281八、南昌生态旅游专项管理与保护措施 -------------------------------------------------------------283专题五:南昌市亲水旅游发展研究--------------------------287一、南昌亲水旅游资源分析------------------------------------------------------------------------------287二、南昌市亲水旅游产品开发 --------------------------------------------------------------------------298(1)观光旅游路线---------------------------------------300三、水景营造 -------------------------------------------------------------------------------------------------303四、亲水旅游发展相关保障措施 -----------------------------------------------------------------------303五、亲水旅游的安全管理---------------------------------------------------------------------------------304六、南昌市亲水旅游的市场营销 -----------------------------------------------------------------------306文本上海社会科学院旅游研究中心第一章规划总则第1条.规划性质本规划为旅游发展总体规划。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南昌市城市总体规划》
第七组:余孝超汪雨琴温丹
首先简要概述规划文本的内容:
对于南昌市城市总体规划修编的重点,主要内容有:完善市域城镇体系,促进城乡和区域协调发展;拓展城市发展空间,优化城市布局结构;提高城市基础设施现代化水平,增强服务功能;保护历史文物,丰富城市文化内涵;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体现山水园林城市风貌。

在空间层次方面。

分别是中心城:建成区范围面积约330平方公里。

市域:南昌市行政辖区范围,面积7402平方公里。

城市发展目标是到规划期末,将南昌建设成为商贸繁荣、布局合理、交通便利、设施完善、科教发达、环境优美、生活舒适的现代区域经济中心城市和现代文明花园英雄城市;建成滨江城、滨湖城、山水城、园林城、生态城。

城镇体系空间布局和产业结构布局:以中心城市为核心,交通线为主轴线,外围中小城镇星罗棋布的空间格局。

规划至2020 年,市域城市数量达4 个,建制镇数量达43 个。

市域城镇等级结构分为中心城市、次中心城镇、重点建制镇、一般建镇制等四级结构。

在文本中所确定的南昌的城市性质是江西省省会,全省政治、经济、文教、科技和信息中心;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长江经济带中游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

在城市用地布局方面首先是空间结构;按照“西进、东拓、南延、北控”的城市空间发展策略,南昌市中心城形成“以赣江为主轴,一江两岸,南北两城,双核拥江,组团式、网络状发展”的总体空间格局。

南昌市中心城总体规划范围面积约330 平方公里,布局上由昌南、昌北两城组成,含八大片区。

各片区由江湖、水面、山丘、绿带铁路和城市道路分隔。

双城功能既相对独立和完善,又各有偏重,相互联系,相辅相承。

规划实施“两线三区”的空间分区管制,划定基本生态控制线和规划建设控制线,将中心城空间划分为禁止建设地区、限制建设地区和适宜建设地区。

在产业布局规划上,走工业现代化道路,培育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导向、现代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为主体的都市型产业体系。

优先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突出汽车制造、医药和食品、电子信息、光电一体化、家电、纺织服装、新材料等支柱产业群,加快电子、化工、纺织、建材、食品工业的发展。

构建区域性现代服务业中心,着力发展金融商贸、现代物流、信息中介、要素市场等生产性服务业,积极发展教育、医疗卫生、文化传媒等知识型服务业,加快发展会展、社区服务、房地产、都市旅游等城市型服务业,做强商贸流通业。

对于城市对外交通,公路:建立快速、便捷、通畅的城市对外公路网,打造半小时经济圈。

重点建设乐温高速公路、乐生高速公路以及南安一级公路、昌进一级公路、省大一级公路、昌峡公路等重大公路交通。

铁路:以京九铁路为龙头,改善与强化向南、向北的铁路出口。

加强建设浙赣铁路快速客运专线、绕城铁路西环线,新建向莆铁路、昌九城际铁路。

新建南昌西客站,扩建南昌铁路客站,
完善南昌枢纽。

迁南昌客车车辆段至南昌南(青云谱)站,迁昌北牛行货场至英雄开发区。

搞好配套设施包括进出站广场、道路、铁路基地、为铁路服务的通讯大楼、指挥中心等的建设,建成全国重要的铁路交通枢纽之一。

水运:充分利用长江、鄱阳湖水系,规划南昌港为客运港,在昌北白水湖地区集中建设城市货运港及其仓储设施。

航空:南昌昌北国际机场规划等级为4E,是华东地区主要航空港和全国的干线机场,逐步成为现代化国际空港。

城市道路交通规划发展目标:各级路网合理级配,分布均衡。

要求能够达到10分钟上快速路,20分钟上高速路,30分钟到达周边城镇的“102030”目标,形成半小时、一小时经济圈。

建设策略:遵循“公交优先的城市交通发展战略”,在加强道路设施建设,提高道路供应水平的同时,大力发展城市公共交通,努力提高现有设施服务水平。

在旧城改建中重视提高路网密度,理顺交通组织,打通断头路,拓宽瓶颈,改善微循环。

管理策略:优化交通方式结构,引导交通需求不同方式转化,抑制不必要的交通出行,提高城市公共交通出行比重。

路网结构:中心城城市道路形成“三环十一射”为骨架、方格网为基本形式的“蛛形”网络结构。

“三环”是由城区内的一环和二环快速路及环城高速公路构成,形成不同层次的对内部交通的保护。

“十一射”是城区向东南西北放射,联系外围城镇组团和城市出入口的11条快速路或主干路,加强了中心城区对外的辐射功能,保证了城市中心区的强势中心地位。

南昌作为国家第二批历史文化名城,具有人文荟萃的悠久历史文化和彪炳千秋的革命历史。

在城市发展建设中应始终贯穿名城保护意识,将城市社会经济发展、旧城改建与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相结合,延续“南昌故郡”历史文脉,弘扬“英雄城”革命传统,保持南昌名城自身特色。

对于旧城改造方面,应采取“控制、调整、改造、保护”八字方针,逐步改变旧城区面貌。

旧城改造以“疏散人口、降低密度、美化环境、完善配套、发展三产”为主要目标,调整用地结构,搞好旧城区环境整治工程及低洼危旧房改造,优先安排道路、绿地、广场、商贸、文化、休闲等城市功能性设施建设,完善旧城基础设施,保护旧城文物古迹,增强城市特色风貌。

城市园林绿化规划方面突出滨江城市、山水园林城市、生态城市的特点。

达到“国家园林城市”的标准,实现“建设现代化文明花园英雄城市”目标。

依托“一山、一江、两河、八湖”的自然景观要素,中心城规划建成“一轴、一环、一链、八区、九廊”环形放射状的绿地系统结构。

至2020年,中心城人均绿地达12.0平方米;人均公共绿地10.4平方米;中心城范围绿地率达到40%以上,绿化覆盖率达43%以上。

城市环境保护规划目标: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趋势得到控制。

环境保护总体水平进入全国环境保护重点城市上游行列,生态环境总体良好。

2010年创建国家生态城市,2020年迈向国际先进生态城市。

城市防灾规划如下:规划2010年前在昌南城设置1个3400平方米市级基本人防指挥所,4个区级人防指挥所。

规划2020 年前在昌北城设置1 个3000 平方米市级预备人防指挥所,4个区级人防指挥所。

至2020年,中心城规划增设28个消防站。

城乡发展规划则将南昌市域城乡用地空间划分为:城市都市区、城镇密集区、

设控制区、生态保护区。

城市都市区:包括南昌市中心城、长堎片区和莲塘、望城、湾里、乐化、麻丘五个外围城镇组团。

该区域以“建设现代区域经济中心城市和建设现代文明花园城市”为目标,整合城市内部空间和完善城市内部机能,形成“一核五片”的组团式布局结构。

城市近期建设规划
1、城市近期建设重点
外延拓展与内涵提升相结合,拓展城市发展空间,优化城市布局结构;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城市综合服务功能;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体现园林城、生态城、山水城特色;丰富城市文化内涵,提高城市文化品味。

2、近期建设人口规模,2010年,南昌中心城城市人口规模为230万人,其中,昌南城城市人口规模170万人,昌北城城市人口规模60万人。

3、近期建设用地规模,2010年,南昌市中心城城市建设用地面积210平方公里,其中:昌南城139平方公里,昌北城71平方公里。

建成区范围面积230平方公里。

中心城城市建设用地新增42 平方公里,其中:昌南城新增22 平方公里,昌北城新增20平方公里。

在城镇体系规划的内容中体现了与南昌市现状的相结合,为顺利进行详细规划奠定良好规划基础。

一个城市的城市性质定位的如何将体现其所有的职能及决定其发展的方向,而在文本中所定义的南昌的城市性质,结合南昌的历史,憧憬未来。

将会让南昌充分发挥其职能,为江西的发展起到巨大作用,更能促进其发展成为一流的省会城市。

南昌市包涵四县五区,在规划中其所划定的规划区包含了这九个地方,与城市未来的发展目标相一致,同时还具有一定的弹性,在出现问题时可以进行比较好的调整。

在城市用地规模方面,充分考虑了现有的土地资源以及其它各类资源的现状,尽力保证不浪费土地资源,同时也考虑了城市未来的发展水平。

以保证在城市未来的发展当中不会受到此类问题的限制。

在建设用地方面,制定了合理的用地平衡表。

对于建设用地的空间布局以及功能分区合理分布,以确保用地布局的整体效益能在社会、政治、经济、生活环境中起到巨大的促进作用。

城市对外交通及内部交通形成了整体网络系统,并着眼于区域规划,发挥城市交通的整体作用。

城市市政公用工程基础设施布局合理,规划容量是否与城市发展规模及性质相适应。

南昌作为一个拥有将近城市三分之一面积水域的城市,在规划文本中体现了完善的防洪体系规划及相应治理目标。

在环境保护方面也提出了具体的各项环境保护目标以及治理措施,从而最大程度的避免了污染。

南昌作为第二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有其悠久的历史文化,更有其独特的红色文化。

在南昌市域内有总多风景名胜、文物古迹、传统街区。

而在规划中划定了保护和控制范围,其保护和控制范围的规模将有利于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规划、有利于形成南昌鲜明独特的城市特色。

对于南昌市的近期规划而言,有相当高的实际可操作性,其近期的实现也将给南昌的整体带来巨大的提升,促进其远期规划的良好实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