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培养真正的人》心得体会

合集下载

怎样培养真正的人摘抄与心得

怎样培养真正的人摘抄与心得

怎样培养真正的人摘抄与心得在这个纷繁复杂的世界里,我们常常思考,怎样才能培养出真正的人?这可不是一个能轻易给出答案的问题,它就像一团乱麻,需要我们耐心地一点点解开。

我想起了曾经遇到的一件小事,它让我对这个问题有了更深的感悟。

那是一个阳光明媚的周末,我去公园散步。

公园里人来人往,热闹非凡。

有年轻的情侣手牵手漫步,有老人坐在长椅上晒太阳,还有孩子们在草地上嬉笑玩耍。

就在我享受着这美好的时光时,一个场景吸引了我的注意。

在公园的一角,有一个小男孩和他的父亲。

小男孩大概五六岁的样子,手里拿着一个风筝,眼神中充满了期待。

父亲则蹲在他身边,耐心地指导他如何放飞风筝。

“宝贝,你要先把线松开一点,然后等风来的时候,快速跑起来。

”父亲温柔地说道。

小男孩点了点头,按照父亲的指示做。

可是,第一次尝试并不成功,风筝刚飞起来一点就掉了下来。

小男孩的脸上露出了一丝沮丧。

“没关系,儿子,咱们再来一次。

”父亲鼓励道。

第二次,小男孩跑得更快了,可风筝还是不听话,一头栽到了地上。

这时候,小男孩的眼眶开始泛红,眼看就要哭出来了。

然而,父亲并没有着急,他轻轻地拍了拍小男孩的肩膀说:“别灰心,宝贝。

你看,这放风筝啊,就和我们做事情一样,不会一下子就成功的。

我们要不断尝试,总结经验,找到方法。

”说完,父亲拿起风筝,亲自示范给小男孩看。

他一边跑,一边调整着手中的线,那风筝终于稳稳地飞上了天空。

小男孩兴奋地拍起手来。

“现在轮到你啦,相信自己,你一定能行的!”父亲把风筝递给小男孩。

小男孩深吸一口气,再次起跑。

这一次,风筝晃晃悠悠地飞了起来,越飞越高。

小男孩高兴得又蹦又跳,父亲则在一旁欣慰地笑着。

看着这对父子,我心里涌起一股暖流。

在这个小小的场景里,我看到了一位父亲对孩子的悉心教导,更看到了培养一个真正的人的重要方式。

这位父亲没有因为孩子的失败而责备他,也没有直接替孩子把风筝放起来,而是通过不断地鼓励和耐心的指导,让孩子自己去尝试、去摸索。

他教会孩子的不仅仅是如何放风筝,更是在面对困难时不放弃、坚持不懈的精神。

《怎样培养真正的人》读书笔记

《怎样培养真正的人》读书笔记

《怎样培养真正的人》读书笔记最近读了一本名叫的书,这可真是让我感触颇多。

书里没有那些高深莫测的大道理,就是实实在在地跟你探讨怎么去培养一个真正的人。

这让我不禁想起了我身边的一些人和事儿。

就说我家隔壁的那个小男孩儿吧,叫明明。

明明这孩子聪明是聪明,可就是有点儿自私,不太懂得关心别人。

有一回,他们学校组织春游,每个孩子都带了不少好吃的。

明明呢,把自己带的零食捂得紧紧的,谁都不愿意分享。

有个小朋友问他要一块饼干,他居然把头一扭,说:“这是我妈妈给我买的,不给你!”这事儿让我寻思了好久,一个孩子怎么就变成这样了呢?后来我仔细观察了明明的家庭,发现了一些端倪。

明明的爸妈工作都特别忙,平时很少有时间陪他。

每次明明想要跟他们玩儿或者说说话的时候,他们总是说:“自己去玩儿,别来打扰我们。

”久而久之,明明就变得有些孤僻,只在乎自己的感受,不太会考虑别人。

这让我想到了书里说的,培养一个真正的人,首先得给他足够的爱和关注。

孩子就像小树苗,需要阳光雨露的滋润才能茁壮成长。

如果总是被忽视,那怎么能长成参天大树呢?还有我的一个表妹,叫小雨。

小雨这姑娘特别胆小,遇到点儿事儿就哭鼻子。

有一次,她们班要选班干部,小雨其实学习成绩不错,也很想试试,可就是不敢上台去竞选。

问她为啥,她说怕自己说不好,被同学们笑话。

我就跟她聊天,发现小雨的爸妈对她要求特别严格,只要她稍微犯点错,就会狠狠地批评她,从来不会鼓励她。

所以小雨变得特别不自信,总觉得自己这不行那不行。

看到小雨这样,我心里真不是滋味。

这不就跟书里说的一样嘛,老是打击孩子,孩子怎么能有勇气去面对生活中的挑战呢?真正的人应该是勇敢自信的,能在困难面前挺直腰杆。

再说说我自己的经历吧。

我记得小时候,有一次和小伙伴们一起玩儿游戏,不小心把邻居家的花盆打碎了。

当时我特别害怕,心想肯定要挨骂了。

但是我爸知道后,没有立刻发脾气,而是先问我有没有受伤,然后和我一起去跟邻居道歉,并且用我的零花钱买了一个新的花盆赔给人家。

怎样培养真正的人读后感

怎样培养真正的人读后感

怎样培养真正的人读后感怎样培养真正的人读后感4篇读完一本名著以后,相信大家的收获肯定不少,此时需要认真思考读后感如何写了哦。

那么读后感到底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怎样培养真正的人读后感,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怎样培养真正的人读后感1读了苏霍姆林斯基的《怎样培养真正的人》一书,感触很深、启发很大。

书中有很多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教学中亲身经历的生动故事,娓娓道来,它让我明白我们教育的对象是“人”。

那么,什么是真正的人呢?苏霍姆林斯基认为:真正的人,是具有和谐的、多方面精神生活的人。

我们怎样把学生培养成真正的人呢?就是教育者在教学中让孩子在各方面得到和谐的发展。

而要达到这种和谐发展的前提条件,就是尊重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关怀、爱护每一个生命个体。

他在讲述小女孩卓亚的故事时一语中的地说到:“如果孩子没有生活的欢乐,任何时候也不会觉得天空是蔚蓝色的。

”教育应当珍惜孩子享受欢乐和幸福的.时刻。

于是,我想到了我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曾遇到过的一些棘手的问题,比如说,学生老是不带书本、老是拖欠作业,上课不认真听,经常影响别人,分析过的作业仍然错在那里,和同学吵架惹是生非。

任我们怎么摆道理、讲事实,都收效甚微。

针对这些“问题学生”,我一度认为是无药可救,不报希望了。

但作者的一句话“要时刻记住自己曾经也是个孩子”激醒了我。

是啊!我们曾经也是个孩子,谁没有说错话,做错事的时候呢?我们常常觉得孩子所犯的错误是那么的恶劣和不可理解。

于是,我们总是表现出不满和愤怒,采用训斥和惩罚,而少了一份仁爱和宽容。

实际上我们仔细想一想:任何人,不管他是伟人还是凡人,都是从犯错误和不断改正错误中成长起来的。

学生的一点过失和错误为什么不能够得到老师的理解和宽容呢?我们总是说如今的孩子越来越难教育了,可我们回过头来想一想,我们的教育方式不正使孩子缺少一种能震撼他们心灵的力量吗?所以对我们教师而言,宽容是一种境界,更是一种智慧;宽容是一种充满温情和期待的爱。

读《怎样培养真正的人》有感

读《怎样培养真正的人》有感

读《怎样培养真正的人》有感读《怎样培养真正的人》有感最近,我读了《怎样培养真正的人》这本书,感触颇多。

《怎样培养真正的人》这本书是由著名的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根据自身教育实践经验所总结出的一本经典的教育类书籍,这也是苏霍姆林斯基所著的最后一本书,由其女儿苏霍姆林斯卡娅根据他的遗稿给予完善,最终编辑发表。

苏霍姆林斯基出生于一个十分贫穷的农村家庭,在七年制学校毕业后,他又参加了一年师资训练班,随即担任了一名普通的农村小学教师。

在取得中学教师资格证书之后决心参战,最后以一位中学校长的身份一直工作至去世,享年五十二岁。

在苏霍姆林斯基几十年的教育实践工作中,他始终保持着严谨的教育态度,他所有的理论都是基于一定的实践活动基础之上建立起来的。

苏霍姆林斯基身兼多职,他既是校长也是班主任,又兼语文教师一职,根据他自身的教育实践经验所总结并记录的教育、教学资料就200本有余。

他拥有先进的教育思想和卓越的教育实践,而本书则是这些思想精髓的一部分,全书共59章节,表述了我们应该如何正确地对待教育问题,对于教育者和家长在现实生活中所遇到的绝大多数困惑给予了科学的诠释,这本书也会令人不知不觉地陷入深深地思考之中,为社会培养德才兼备的新人这一目标奠定了结实的理论基础。

苏霍姆林斯基,这个在教育界赫赫有名的人物,我对他伟大的教育精神早有耳闻,但一直没有去亲身领悟他的教育真谛。

近日由于对教育问题产生了种种困惑,于是便下定决心去读他的著作,希望从中可以找到我想要的答案,第一次看到这本书的题目我便肃然起敬,我觉得这里面一定有什么东西等着我去探索,而且等了很久。

本书的内容十分丰富且贴近现实生活,第一部分就强调了人的教养以及真正的人应当具备的条件,由此可以看出苏霍姆林斯基对于人的本质是十分看重的,他可以容忍一个学习不好的孩子,但对于一个满身恶行的孩子必会给予责备或惩罚,然而这种责备或惩罚必须是科学的,它的执行是以孩子能够健康发展为目的,现实生活中存在着许多这样的孩子,学校和家长也会给予责备或惩罚,诸如全校通告、写检讨、体罚等等。

《怎样培养真正的人》读后感

《怎样培养真正的人》读后感

《怎样培养真正的人》读后感闫冰在今年的暑假时间里,我非常有幸地读了苏霍姆林斯基的《怎样培养真正的人》,其中有一篇文章《爱学生就等于爱自己》,读后,颇有感触。

一名教师不光要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的爱心,尤其是能具有感受到别人的爱心的能力,进而才有可能把他培养成为一个真正的有爱心的善良的人。

如果我们的教育仅仅停留在讲课,听课,辅导,考试,选拔,从而忽视了学生情感的培养,那么,我想我们的教育是可怕的,危险的。

爱是教育的永恒的主题。

有爱的教育才是丰满的真正的教育,在爱的教育中,孩子们才能快乐的成长着。

我想,一个真正的人也就是在这个爱的环境中培养出来的。

缺少爱的教育,结果是无法想象的。

从教十年来,我能时刻感受出爱在教育这个领域里的重要性,尤其教育对象面对的是未成年的儿童,更需要我们付出爱心。

记得刚刚教低年级的时候,一位听课不认真的女生在课堂上用铅笔伤害了同桌,面对同学们的责怪和流出的鲜血,她吓哭了。

可是,在那一刻我没有责怪她,而是告诉她,我把她的行为划为了不是故意,并告戒大家平时要小心不要将笔尖冲着别人,我不知道我的用意她是否可以真正领会,但是我想至少她幼小的心灵会感到一丝安慰,并且在她的心中老师的形象是和蔼、宽容的。

作为教师,每一言一行都在深深的影响着下面的每一个学生。

只要我们在教育中真心地付出了我们的爱,我想收获的定是爱的果实和未来社会上真正的人。

作为一名老师,在和孩子们朝夕相处的日子里,我发现了,比我的世界更动人的是孩子们的心灵世界,在那里如小石潭记中的潭水一样的清澈,在那里如桃花源记中的桃源一样的美丽;在那里像圣经里的天堂一样没有苦难只有关爱,在那里像佛教中的佛心一样没有憎恨只有善良。

你爱他们,他们也爱你。

爱是永恒的!为了你的学生总有一天如你爱他一样能去爱别人,为了这世上的人彼此之间都能互相关爱,请你爱你的学生吧!因为爱他们也就是爱自己啊!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当你培养出具有爱心的孩子,他就会对教师的爱很敏感,并以好心还好心;而教师的爱,最重要的是为了学生获得知识,若是学生懂得了这些,自发向上,成绩自然就好,成绩好了,那么,作为老师的我们也会感到更加快乐。

怎样培养真正的人》读后感

怎样培养真正的人》读后感

怎样培养真正的人》读后感
在寒假期间,我读了XXX的《怎样培养真正的人》一书,深受启发。

我一直在思考“”是什么,以及教师的职责是什么。

通过这本书,我得到了答案:教育就是“”,包括对父母、老师和同学的爱。

这是孩子做人和其他素质的基础。

XXX在书中
分享了很多亲身经历的教育教学故事,让我明白我们的教育对象是“人”,而真正的人是具有和谐、多方面精神生活的人。

为了培养学生成为真正的人,教育工作者需要在教学中让孩子得到和谐的发展,尊重每个学生的个性并关心、爱护他们。

XXX在书中讲述小女孩XXX的故事时说到:“如果孩子
没有生活的欢乐,任何时候也不会觉得天空是蔚蓝色的。

”教
育应当珍惜孩子享受欢乐和幸福的时刻。

这让我想起了在教育教学过程中遇到的一些棘手问题,比如学生不带书本、作业拖欠、不认真听课、影响别人、作业错误等。

我曾经认为这些“问题学生”无药可救,但在读完《怎样培养真正的人》后,我想起了自己曾经也是个孩子,犯过错。

我们应该理解和宽容学生的过失和错误,因为每个人都是从犯错中成长起来的。

我们的教育方式可能使孩子缺少一种能震撼他们心灵的力量,所以
我们需要更加宽容,这是一种境界和智慧,也是一种充满温情和期待的爱。

我们应该善于利用它去启迪孩子的心扉。

总之,通过读《怎样培养真正的人》,我深刻理解到教育就是,我们需要尊重每个学生的个性并关心、爱护他们,珍惜孩子享受欢乐和幸福的时刻,以及理解和宽容学生的过失和错误,让他们在犯错中成长。

读苏霍姆林斯基《怎样培养真正的人》有感

读苏霍姆林斯基《怎样培养真正的人》有感

读苏霍姆林斯基《怎样培养真正的人》有感假期一个月来,我读了著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的《怎样培养真正的人》,本书内容都在阐述怎样培养真正的人的思想,即培养人在精神上丰富,思想上充满信念、有崇高道德、善于忠实的热爱祖国和忠实的憎恨敌人、捍卫我们国家的财富。

书中的每个部分对于教师和学生,学生和家长之间的沟通交流阐述的非常细腻,读后很有感慨。

其中一条是教师要培养学生的爱心,尤其是能具有感受到别人的爱心(或是痛苦)的能力,进而才有可能把他培养成为一个真正的有爱心的善良的人。

一名教师不光要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的爱心,尤其是能具有感受到别人的爱心(或是痛苦)的能力,进而才有可能把他培养成为一个真正的有爱心的善良的人。

如果我们的教育仅仅停留在讲课,听课,辅导,考试,选拔,从而忽视了学生情感的培养,那么,我想我们的教育是可怕的,危险的。

爱是教育的永恒的主题。

有爱的教育才是丰满的真正的教育,韩军的人文主义精神,教育在线中的朱永新教授高举的爱的旗帜的新教育实验;李镇西的“走进心灵”的教育,似乎无不凝聚着爱的核心,在留意身边的每一位优秀的教师的课堂,无不透漏着一个“爱”字,在爱的教育中,孩子们快乐的成长着。

我想,一个真正的人也就是在这个爱的环境中培养出来的。

缺少爱的教育,结果是无法想象的。

这一年来,我能时刻感受的爱在教育这个领域里的重要性,尤其教育对象面对的是未成年的儿童,更需要我们付出爱心。

作为教师,她的每一言一行都在深深的影响着下面的每一个学生。

只要我们在教育中真心的付出了我们的爱,我想收获的定是爱的果实,和未来社会上真正的人。

作为一名老师,在和孩子们朝夕相处的日子里,我发现了,比我的世界更动人的是孩子们的心灵世界,在那里如小石潭记中的潭水一样的清澈,在那里如桃花源记中的桃源一样的美丽;在那里像圣经里的天堂一样没有苦难只有关爱,在那里像佛教中的佛心一样没有憎恨只有善良。

你爱他们,他们也爱你。

爱是永恒的!为了你的学生总有一天如你爱他一样能去爱别人,为了这世上的人彼此之间都能互相关爱,请你爱你的学生吧!因为爱他们也就是爱自己啊!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当你培养出具有爱心的孩子,他就会对教师的爱很敏感,并以好心还好心;而教师的爱,最重要的是为了学生获得知识,若是学生懂得了这些,自发向上,成绩自然就好,成绩好了,那么,作为老师的我们也会感到更加快乐。

《怎样培养真正的人》读后感

《怎样培养真正的人》读后感

《怎样培养真正的人》读后感曾丽当我的目光触及《怎样培养真正的人》①时,心中荡起震颤的喜悦与激情,满怀着崇敬与爱戴一气读完了这部著作。

这位老人痴情着心爱的教育事业,用崇高的品格和对教育的痴情点燃人性的灯盏,照彻教育者的心底。

这部书是一线教师对学生进行道德伦理教育的好教材,它会使你在迷茫困顿中洞启心扉,收获丰裕的教育智慧。

苏霍姆林斯基把“培养学生接受教育的能力”当作教育的首要任务,他认为,假如我们的孩子都能以乐观的情绪看世界,周围的世界都能向他展示美丽、精细、温和色彩,他就会贪婪地聆听你的每一句话,接受教导和进行自我教育。

“教育必须保护孩子们心灵中巨大的、无可比拟的精神财产和精神财富——欢乐和幸福。

”可以读出,大师的“培养接受教育的能力”并非是教化孩子,而是通过与孩子和谐交往,给孩子的生活以无比的欢愉和幸福。

而我们眼下又在做什么?我们的许多老师把精力疲于“执行”与“管束”,将生动活泼的心灵拘囿于所谓道德条例的狭小空间里,并非从“人性”情感的需求出发,做坦诚幽默的对话者和学生心声的倾听者,而是从教师的权威出发,将自己异化成德育条例的执勤者,尽管有些教育者摆出一副和蔼的动人姿态,对学生进行循循善诱的教育,但最终还是将学生温柔地奴化。

理解了这一点,我们的德育工作就不会仅剩余几面流动红旗和几张量化考核表,而是关注孩子健康的心态、昂扬的情绪、以及忠诚奉献、慷慨无私等敏锐崇高的道德感。

这就需要教育者们抛开功利和权威的欲望,于细微处关爱学生,从“人性”而非奴性的角度出发,开辟自己的语言如音乐一般,铮铮奏响在学生心灵,使那些冥思苦想的话语,成为孩子无比的欢乐,这时的学生就成了灵动的受教育者。

“要照着应该做的那样去做,不是为了给人看,不是为了让人看到你的好举动而夸你,而是凭着良心办事”,这样的话语似乎每一位教育者都会给孩子讲述,苏霍姆林斯基却认为,这是心灵中最细微、最娇嫩的一角——自尊心的轻微触及。

要让孩子创设这样的感受:在他周围没有任何人监看,而是他自己善于扪心自问,让“自我”的声音在“人”的身上说话,也就是练就孩子自我教育的能力。

《怎样培养真正的人》读书心得

《怎样培养真正的人》读书心得

读书心得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晚年的封笔之作《怎样培养真正的人》。

这本书凝聚着老人一生执着于教育的理论精髓和实践经验,读来耐人寻味。

我们总是说如今的孩子越来越难教育了,可我们回过头来想一想,我们的教育方式不正使孩子缺少一种能震撼他们心灵的力量吗?我们怎样把学生培养成真正的人呢?就是教育者在教学中让孩子在各方面得到和谐的发展。

而要达到这种和谐发展的前提条件,就是尊重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关怀、爱护每一个生命个体。

对我们教师而言,尊重是一种境界,更是一种智慧;尊重是一种充满温情和期待的爱。

我们应当善于利用它去启迪孩子的心扉。

其中有一篇文章《怎样培养需要人的情感》读后感触特别深刻。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人不可能单独一个人生活。

一个人最大的幸福和欢乐就在于与他人交往。

你的每一步、每一句话,你的每一个眼神,甚至你目光一闪或者一抬手,这一切都在别人的心目中留下反响。

”教育者的任务就在于使他的学生能在童年获得个人与他人深交之中的那种奉献的道德经验。

”他指出:“道德教育的理想,就在于使小公民厌恶并不去跨越侮辱人格的那个界限。

应该说,对他人的生活采取冷漠的态度,这对少年的纯洁心灵来说,如同娇弱的身体组织经受不住烧红的铁那样,是格格不入的。

当儿童减轻某人的命运、遭遇、生活负担之后,会体验到一种幸福,只有在那时欢乐才会是童年变得高尚起来。

老师和孩子虽然天天在一起,似乎说的.话很多,但是仔细想想,你一天中有多少语言是属于和孩子近距离沟通的语言,有哪些机会是留给孩子向你倾诉,又有多少时光向孩子诉说呢?因此,我在平时十分注重和孩子心灵和情感的沟通。

作者从更高的道德理论形式,把关于善与恶、义务、奉献、尊严、荣誉、良心、自由、责任心、公民的觉悟等一系列纳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教育理论问题的结构之中,涉及内容范围广泛,虽然年代已久远,但教育是相通的,还是有很多可以借鉴学习的地方。

他曾说,有爱的教育才是丰满的真正的教育。

我想,是的,这是终极的结果,如果教育人士都报以爱,那么其实现在教育界出现的一些问题都不会存在。

读后感——怎样培养真正的人

读后感——怎样培养真正的人

读《怎样培养真正的人》有感最近,我研读了苏霍姆林斯基《怎样培养真正的人》,我颇有感触。

书中说,“你作为一个人生了下来,就要成为一个大写的人。

真正的人要有一种精神------人的精神,这种人的精神会在信念与情感、意志和追求中,会在对待他人和自己本人的态度上,会在分明的爱与憎,在善于看到理想并为之而奋斗方面表现出来。

”而这也是我们为人师表最基本的精神。

书中还说:“教师要培养学生的爱心。

一名教师不光要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的爱心,尤其是能具有感受到别人的爱心(或是痛苦)的能力,进而才有可能把他培养成为一个真正的有爱心的善良的人。

”不久前我终于能站在我向往已久的三尺讲台上与孩子们交流,我时刻的告诫着自己:一定要热爱教师这份神圣的职业,要全心全意的爱每一个孩子!因为,每个孩子都是上帝派来的小天使,是父母的宝贝、父母的希望。

我要用我的爱心与耐心去培养孩子们。

让他们变成一个个有着仁爱之心的美好少年。

“人不可能单独一个人活着。

一个人最大的幸福和快乐,就在于与他人交往。

你的每一步,每一句话,你的每一个眼神,甚至你目光一闪或者一抬手,这一切都在别人的心目中留下反响。

你的每个学生怎么样看人,他在别人身上发现了什么,他在别人心目中留下了什么,又从别人身上留给自己心目中的是什么------这比他完成没有完成作业要重要百倍。

教育就是长期培训儿童理解:“认识最宝贵的财富”这一真谛。

创造自己的学生具有需要人的情感,培养小公民使他学会做一个忠实于别人的人。

一旦孩子做好事是为了显示自己,帮助同学先考虑的是炫耀自己和得到夸奖,这是很危险的。

报道好人好事的稿子在墙壁上经常涌现,人人都会注意到少先队中队竞赛中的那些好人好事。

那些伪君子们,冷酷的、无怜悯心的人都会从中获益。

教育的理想就在于使孩子们去为他人奉献自己的精神力量,并把这种奉献作为一种隐秘的、不可侵犯的东西藏在心间。

道德教育的理想,就在于使小公民厌恶并不去跨越侮辱人格的那个界限。

书籍《怎样培养真正的人》读后感

书籍《怎样培养真正的人》读后感

书籍《怎样培养真正的人》读后感
书籍《怎样培养真正的人》读后感
假期我通过空余时间读了著名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的著作《怎样培养真正的人》,这本书让我认识到许多教育学生过程中的不足与失误,也让我从内心真正理解到如何培养学生,培养一个真正的人。

在第一章中,苏霍姆林斯基就“真正的人应该是怎么样的”展开了思考,从他的思考中我发现真正的人要有一种精神——人的精神,这种人的精神会在信念与情感、意志、追求中,会在对待他人和自己的本人的态度上,会在分明的爱与憎,在善于看到理想并为之奋斗方面表现出来。

所以这就要求我们注重学生作为“人”的.发展而不是仅仅学习的奴隶。

人是不断发展的,在阅读的时候,苏霍姆林斯基提出人的发展是不断进步的,我们应该尊重这种进步与发展,让人的各个发展得到全面的发展,拥有自由意志。

之后苏霍姆林斯基围绕着教育心理学开展讨论,从“怎样培养人的需要的情感?”“何谓珍惜生活的幸福?”“何种见解能培养出成熟的思想?”“怎样教孩子懂得奉献的思想?”等。

让人思考沉思。

不论社会怎么的发展与改革,我想这种教育思想是不会改变的。

苏霍姆林斯基提出的观点让我们值得深思。

时间有限,我并没有读完这本书,但是简单的翻阅就可以深深感受到苏霍姆林斯基的伟大教育思想,让人沉思,仍人回味,同时我也反思自己,意识到自己在教学工作中的问题所在,并且从书中找到了解决方法。

希望以后可以从书中获取更多知识来丰富自己的教学经验。

《怎样培养真正的人》心得体会【可编辑版】

《怎样培养真正的人》心得体会【可编辑版】

《怎样培养真正的人》心得体会《怎样培养真正的人》心得体会今天,我读了苏霍姆林斯基《怎样培养真正的人》。

其中明白一条是教师要培养学生的爱心,尤其是能具有感受到别人的爱心(或是痛苦)的能力,进而才有可能把他培养成为一个真正的有爱心的善良的人。

爱是教育的永恒的主题。

韩军的人文主义精神,教育在线中的朱永新教授高举的爱的旗帜的新教育实验;李镇西的“走进心灵”的教育,似乎无不凝聚着爱的核心。

反思自我的成长经历,尤其是在多年的教育实践中,所奉行的不也是爱的惟一原则吗?记得,我还是学生的时候,我就发誓成为一个善良的人。

我要用我的善良感染周围的每一个人。

那时候,我在学校住宿,在同寝室中,我的人缘很好。

因为,我当时做人的准则就是:无论是谁,只要有事求我,我就必须答应他;既然求我肯定就有难处,我要帮助每一个有困难的人。

那时,我家里也不富裕,我吃和穿都很节省,可是只要有同学跟我借钱,只要我兜里还有钱我就一定会借。

渐渐地,我发现我眼中的世界似乎变了,每天我都会有无穷的快乐,每当我躺在床上要入睡的那一刻,我似乎都能感受到明天又是一个灿烂辉煌的日子。

再后来,我当了一名老师。

在教育教学中,我首先教育孩子要学会关爱他人。

关爱他人是现代社会中人所必备的素质之一,只有关心他人胜过关心自己的人,才能把我融入到使周围的人都快乐的大我之中,实现自我的人生价值。

人与人之间需要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互相帮助,相互提高。

学会帮助他人,也就学会了关爱自己。

我给他们讲了这样一个故事,充分说明了关爱与合作对人的健康成长至关重要:上帝到天堂和地狱去考察,发现天堂里的人同地狱里的人一样都是围着一口锅,拿着两米长的勺子喝着相同的肉汤。

但是,天堂里的人却精神焕发,满面红光,地狱里的人却萎靡不振,面容憔悴,这是什么原因呢?原来,地狱里的人心中只有自己,手里拿着长勺子舀汤喝,勺柄太长,总是喝不上,而天堂里的人则相反,他们的心中有他人,手拿长勺子舀汤第一口总是先喂他人,然后再被别人喂。

读《怎样培养真正的人》有感范文

读《怎样培养真正的人》有感范文

读《怎样培养真正的人》有感范文——教会孩子们爱自己的父母苏霍姆林斯基,前苏联教育思想的集大成者,广大教师心目中的偶像级人物,他的《怎样培养真正的人》让我在假期中受益匪浅,而其中的文章《怎样教会孩子爱自己的父母》,让人读后颇有感触。

作为一名教师,不光要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爱心,而教会孩子们爱自己的父母,是其中的基础。

一个孩子只有先学会爱父母,才会爱老师、爱学校、爱祖国、爱他人,才有可能成为一个真正的有爱心的善良的人。

如果我们的教育仅仅停留在讲课、听课、辅导、考试,而忽视了学生情感的培养,那么,我们的教育将是可怕的,危险的,有爱的教育才是丰满的真正的教育,因为爱是永情的教育。

没有任何东西能比人的爱更为复杂的了。

人的爱,是一束最温柔,而同时又是最朴实、最美丽的,最不显眼的小花,而孩子们对父母的爱,则是小花中最美丽的一朵。

那老师怎样才能教会孩子们去热爱自己的父母呢?我个人认为,要教孩子学会懂得,你的每一步,你的每一举动,无论好与坏,都在父母心中引起欢乐或苦恼、幸福或难受的反映。

要记住,你就是父母生活的.意义、生活的目、生活的酸甜甘辣。

在无限的爱你之中,他们有时竟会忘记有那么一天,为了给你们带来物质的生活欢乐而将自己的精力耗尽,而他们所余之力只会去爱你了。

老师要教学生懂得:作为子女的责任,就是要报答父母,报答他们对你的翔,报答他们对你的无限的受和忠诚;而且还应当用同样的翔、爱、忠诚去报答。

孩子对父母应尽的责任,是决不能用任何尺子来徇的,也不能用任何尺子来衡量的,也不能用任何数字来计算的。

在小学生那如小石潭记中潭水一样清澈的心灵世界里,我们教师可以从孩子们日常的生活小事中去引导他们热爱自己的父母。

比如父母下班回家,可以去为家长放放鞋子,拿拿拖鞋,倒倒开水。

虽然这些都是小事,但每个孩子都做得到,而且家长在劳累一天,发现孩子这些举动,那其中的开心那是无法形容的。

还可以建议在双休日,家长带孩子去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家走走,聊聊,孩子在耳濡目染之下,对父母的爱,自然而然就越来越深了。

怎样培养真正的人读后感

怎样培养真正的人读后感

怎样培养真正的人读后感怎样培养真正的人读后感(一)从事教育工作,作为教师,我们的职业是培养人,这么多年来,一批批的学生在我们的教育下成长,到底我们培养的人算不算是真正的人,怎样才能培养真正的人,带着这些疑问,选择了苏霍姆林斯基的《怎样培养真正的人》一书,读后颇有感触、很有启发。

书中内容都在阐述怎样才能培养真正的人的思想,即怎样培养人在精神上的丰富,思想上要充满信念、和有崇高道德、要善于忠实的热爱自己的祖国和忠实的憎恨敌人、捍卫我们国家的财富。

书中还有很多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教学工作中亲身经历的生动的故事,他娓娓道来,让我明白了许多。

我们教育的对象是”人”.那么什么是真正的人呢?苏霍姆林斯基认为: “真正的人是具有和谐的、多方面精神生活的人”.我们怎样才能把学生培养成真正的人呢 ? 这就需要教育者在教育教学中,让孩子们在各方面得到和谐的发展。

而要做到这种让学生和谐发展的前提条件就必须尊重每一个学生的个性、爱护每一个学生的生命个体。

苏霍姆林斯基在讲述小女孩卓亚的故事时说到”如果孩子没有生活的欢乐,任何时候也不会觉得天空是蔚蓝色的。

”教育应当让孩子们享受到欢乐和幸福。

于是,我想到了我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曾遇到过的一些棘手的问题,比如:差生难教、老是拖欠作业、上课不认真听经常影响别人、分析过的作业还是仍然要错、同学之间相互吵架惹是生非等等。

但作者的一句话:”要时刻记住自己曾经也是个孩子”激醒了我。

是啊,谁都从幼年走来,我们曾经也是个孩子,谁都有说错话做错事的时候呀!我们会常常觉得学生们所犯的错误是那么的恶劣和有点不可理解。

所以,我们有时会表现出不满或愤怒,甚至会采用训斥和惩罚的办法。

却少了一份慈爱和宽容。

爱孩子们吧,即使他暂时不能理解你,终有一天,他会明白你的爱。

爱是永恒的!为了你的学生总有一天如你爱他一样能去爱别人,为了这世上的人彼此之间都能互相关爱,请你爱你的学生吧!师爱是一种激励学生个性和谐发展的无可取代的教育力量。

读教育名著心得体会范文3篇

读教育名著心得体会范文3篇

读教育名著心得体会范文3篇篇一:读教育名著心得体会今天,我读了苏霍姆林斯基《怎样培养真正的人》。

其中明白一条是教师要培养学生的爱心,尤其是能具有感受到别人的爱心(或是痛苦)的能力,进而才有可能把他培养成为一个真正的有爱心的善良的人。

爱是教育的永恒的主题。

韩军的人文主义精神,教育在线中的朱永新教授高举的爱的旗帜的新教育实验;李镇西的“走进心灵”的教育,似乎无不凝聚着爱的核心。

反思自我的成长经历,尤其是在多年的教育实践中,所奉行的不也是爱的惟一原则吗?记得,我还是学生的时候,我就发誓成为一个善良的人。

我要用我的善良感染周围的每一个人。

那时候,我在学校住宿,在同寝室中,我的人缘很好。

因为,我当时做人的准则就是:无论是谁,只要有事求我,我就必须答应他;既然求我肯定就有难处,我要帮助每一个有困难的人。

那时,我家里也不富裕,我吃和穿都很节省,可是只要有同学跟我借钱,只要我兜里还有钱我就一定会借。

渐渐地,我发现我眼中的世界似乎变了,每天我都会有无穷的快乐,每当我躺在床上要入睡的那一刻,我似乎都能感受到明天又是一个灿烂辉煌的日子。

再后来,我当了一名老师。

在教育教学中,我首先教育孩子要学会关爱他人。

关爱他人是现代社会中人所必备的素质之一,只有关心他人胜过关心自己的人,才能把我融入到使周围的人都快乐的大我之中,实现自我的人生价值。

人与人之间需要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互相帮助,相互提高。

学会帮助他人,也就学会了关爱自己。

我给他们讲了这样一个故事,充分说明了关爱与合作对人的健康成长至关重要:上帝到天堂和地狱去考察,发现天堂里的人同地狱里的人一样都是围着一口锅,拿着两米长的勺子喝着相同的肉汤。

但是,天堂里的人却精神焕发,满面红光,地狱里的人却萎靡不振,面容憔悴,这是什么原因呢?原来,地狱里的人心中只有自己,手里拿着长勺子舀汤喝,勺柄太长,总是喝不上,而天堂里的人则相反,他们的心中有他人,手拿长勺子舀汤第一口总是先喂他人,然后再被别人喂。

《怎样培养真正的人》读书体会

《怎样培养真正的人》读书体会

(怎样培养真正的人)读书体会最近,我重温了苏霍姆林斯基的(怎样培养真正的人),让我感触颇深。

苏霍姆林斯基是前苏联著名的教育实践家和教育理论家,他写出了许多影响世界教育思想的作品,很值得我们学习。

其中(何谓珍惜生活的幸福)让我印象深刻。

这几年,各地中、小学生自杀死亡成为热门话题。

是什么让年幼的孩子们选择了放弃鲜活的生命和美好的童年如何去改变这一恐怖的社会现象,让教育不再蒙上这一抹灰暗的色彩?我想让孩子敬畏生命的第—方法,就是让孩子们感受到幸福。

感受幸福,珍惜幸福,感恩幸福,正如苏霍姆林斯基这本书中的(何谓珍惜生活的幸福)这一文章中所提到的那样。

因为正是我们时时处处与细龄儿童那敏锐的、坦诚的心灵相接触。

这个精神生活的范围,需要很大而深刻地尊重人对幸福的权利。

但凡与教育有关的人,都应该聪慧地拉着孩子的手步入人的世界,不要蒙上他们的眼睛,使他们看不到人世间的愉快和苦难。

要让孩子理解这样一个真理:我们来到世上,又会离开人世,而且再也不会回到人世间;世界上有最大的愉快——人的诞生,也有最大的痛苦——人的死亡。

真正理解这一真理才会使人成为聪慧的思想家,成为一个在智力、精神、心灵和意志方面都富有教养的思想家。

人的那种高尚品行的细根已深深扎入这一真理之中。

人具有高尚品行,则不会受到任何社会经济动乱的威胁,其幸福多半取决于人自身的那种高尚品质。

生活中处处充满着幸福,我们应该珍惜生活中的幸福,这种幸福犹如无限的空气一样,摸不到看不见,没有人能看到它的样子,让人简单忽略掉的幸福的味道。

所以,我们更应该引导孩子,教会孩子特长观察和感受幸福,去体会生活中的细节之处。

大自然中漂亮的朝霞,小道中穿梭的溪流,清晨一啼清脆的鸟叫,马路上陌生人的一抹微笑,都能被孩子们感知和体会。

教会孩子去思考,发觉和惊叹幸福。

正如苏霍姆林斯基说的那样,对幸福思考的越早,孩子们珍惜人的价值和带着劳动去生活、劳动的感受就会越多。

没有了对幸福的思考,只沉迷于纸醉迷金的现实社会,幸福就简单悄然从我们身边溜走。

读《怎样培养真正的人》有感

读《怎样培养真正的人》有感

读《怎样培养真正的人》有感苏霍姆林斯基是前苏联一位伟大的教育家,他的许多教诲是每一名教师都曾经领略过的。

最近,我读了他的《怎样培养真正的人》,获益匪浅。

《怎样培养真正的人》同作者的其他著作一样,是用独特的艺术形式,道德教诲的形式写成的。

其内容涉及到善与恶、义务、奉献、尊严、自由、责任心等教育理论,他认为一个人从小就培养和发展在道德上具有初步思维和道德活动的能力。

读完该书我认为我们现在急需加强“道德情感教育”。

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不光要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做人,尤其是能具有感受到别人的爱心(或是痛苦)的能力,进而才有可能把他培养成为一个真正的有爱心的善良的人。

如果我们的教育仅仅停留在讲课,听课,辅导,考试,选拔,从而忽视了学生情感的培养,那么,我想我们的教育是可怕的,机械的。

爱是教育的永恒的主题。

有爱的教育才是丰满的真正的教育,留意身边的每一位优秀的教师的课堂,无不透漏着一个“爱”字,在爱的教育中,孩子们快乐的成长着。

我想,一个真正的人也就是在这个爱的环境中培养出来的。

缺少爱的教育,结果是无法想象的。

从教以来,我能时刻感受的爱在教育这个领域里的重要性,尤其教育对象面对的是未成年的儿童,更需要我们付出爱心。

作为教师,每一言一行都在深深的影响着下面的每一个学生。

今年来喂食违禁品瘦肉粉的健美猪又进入到我们视野。

此前,社会上关于有毒食品诸如苏丹红酱菜、红心蛋、皮革奶、胶面条、镉大米等种种乱象屡经媒体揭露,一些问题已被立法所规制,但最近又蜂拥而至,屡禁不绝。

另外,老人跌倒没人敢扶;广东佛山两岁儿童被辗事件,这些事件令人触目惊心,发人深省。

为什么这些人丧失了自我、丧失了道德、泯灭了人性,全然没有了敬畏之心呢?这不由得令人惊讶、难过、悲哀,难道所有的不良、不轨、不伦都必需要上升到法律的层面去规制吗?难道我们的法律还少吗?制度还少吗?我们不得不反思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已经数不胜数,为什么这些挑战、藐视法治的现象有愈演愈烈之势,究竟是什么环节出了问题?形成则主要依赖于持之以恒的道德教育、日常的行为规训等等非物质化的社会建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怎样培养真正的人》心得体会
《怎样培养真正的人》心得体会
今天,我读了苏霍姆林斯基《怎样培养真正的人》。

其中明白一条是教师要培养学生的爱心,尤其是能具有感受到别人的爱心(或是痛苦)的能力,进而才有可能把他培养成为一个真正的有爱心的善良的人。

爱是教育的永恒的主题。

韩军的人文主义精神,教育在线中的朱永新教授高举的爱的旗帜的新教育实验;李镇西的“走进心灵”的教育,似乎无不凝聚着爱的核心。

反思自我的成长经历,尤其是在多年的教育实践中,所奉行的不也是爱的惟一原则吗?记得,我还是学生的时候,我就发誓成为一个善良的人。

我要用我的善良感染周围的每一个人。

那时候,我在学校住宿,在同寝室中,我的人缘很好。

因为,我当时做人的准则就是:
无论是谁,只要有事求我,我就必须答应他;既然求我肯定就有难处,我要帮助每一个有困难的人。

那时,我家里也不富裕,我吃和穿都很节省,可是只要有同学跟我借钱,只要我兜里还有钱我就一定会借。

渐渐地,我发现我眼中的世界似乎变了,每天我都会有无穷的快乐,每当我躺在床上要入睡的那一刻,我似乎都能感受到明天又是一个灿烂辉煌的日子。

再后来,我当了一名老师。

在教育教学中,我首先教育孩子要学会关爱他人。

关爱他人是现代社会中人所必备的素质之一,只有关心他人胜过关心自己的人,才能把我融入到使周围的人都快乐的大我之中,实现自我的人生价值。

人与人之间需要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互相帮助,相互提高。

学会帮助他人,也就学会了
关爱自己。

我给他们讲了这样一个故事,充分说明了关爱与合作对人的健康成长至关重要:
上帝到天堂和地狱去考察,发现天堂里的人同地狱里的人一样都是围着一口锅,拿着两米长的勺子喝着相同的肉汤。

但是,天堂里的人却精神焕发,满面红光,地狱里的人却萎靡不振,面容憔悴,这是什么原因呢?原来,地狱里的人心中只有自己,手里拿着长勺子舀汤喝,勺柄太长,总是喝不上,而天堂里的人则相反,他们的心中有他人,手拿长勺子舀汤第一口总是先喂他人,然后再被别人喂。

由于有了先己后人和先人后己之别,于是也就有了天堂地狱之分。

在和孩子们朝夕相处的日子里,我发现了,比我的世界更动人的孩子们的心灵世界,在那里如小石潭记中的潭水一样的清澈,在那里如桃花源记中的桃源一样的美丽;在那里像圣经里的天堂一样没有苦难只有关爱,在那里像佛教中的佛心一样没有憎恨只有善良。

你爱他们,他们也爱你。

爱孩子们吧,即使他暂时不能理解你,终有一天,他会明白你的爱。

爱是永恒的!为了你的学生总有一天如你爱他一样能去爱别人,为了这世上的人彼此之间都能互相关爱,请你爱你的学生吧!师爱是一种激励学生个性和谐发展的无可取代的教育力量。

爱是阳光,能融化冰雪;爱是春雨,能滋生万物;爱是桥梁,能沟通师生的心灵。

有了爱,师生之间就能以诚相见,心心相印,没有爱,就没有真正的教育。

正如一首歌中唱到的:
“爱别人就等于爱自己!”苏霍姆林斯基认为:
当你培养出具有爱心的孩子,他就会对教师的爱很敏感,并以好心还好心;而教师的爱,最重要的是为了学生获得知识,若是学生懂
得了这些,自发向上,成绩自然就好,成绩好了,那作为老师的你不也会更加快乐了吗?
附送:
《思想品德新课程培训》学习心得
《思想品德新课程培训》学习心得
这一阶段的新课程学习使我受益匪浅。

新课改背景下教师应如何提问、如何讲解、如何激励、如何组织学生合作学习,我谈一下自己的感悟。

一、教师的提问技能
如何设问,这是一个古老的话题。

作为现代教师,在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的时候,应该反复自问:
这一节课中哪些提问是有效的?哪些提问是多余的?哪些设问需进一步改进?
第一,教师提出的问题要紧扣学生的最近发展区,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有助于引导学生思考;第二,教师提出的问题能展示知识的内在联系,有针对性,激发学生对问题的兴趣和思考;第三,教师提出的问题要便于学生操作,有层次性,适合不同水平学生的要求,学生主动参与面广;第四,教师提出的问题能提供知识获得的科学途径和策略,有助于学生促进知识间的迁移,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认知结构,各层次学生都在原有水平上得到提高;第五,教师的提出的问题还能促使学生有计划学习,并合理确定自己的学习目标、方法,让学生正确评价学习的态度、方法、过程、结果,使学生学会学习的
经验,并引导学生纠正自己的不足,促使学生评价和调节自己的学习方法与学习策略。

第六,教师提问时要注意师生之间多次质疑、交流、评价,时刻观察学生的学习状态,如参与程度、交往环境、思维状态、情绪反映、生成状态等,对于学生对问题思考引发新的有效问题进行及时的再组织利用。

二、教师讲的艺术
新课程需要老师少讲。

新课程需要老师怎样少讲呢?首先我们要将功夫放在对教材和学生的研究上,在吃透两头的基础上,真正把握要不要讲、讲什么和怎么讲这三个问题。

叶圣陶先生说过这样一段话:
讲当然是必要的,问题可能在如何看待讲和怎样讲。

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因此教师就要朝着促使学生反三这个目的精要的讲,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创造性的讲。

务必启发学生的能动性,引导他们尽可能自己去探索
三、有效的合作学习
课程改革下有着很多的教学模式,比较三三六教学模式,诱思探究教学,实际上也就是注重学生的合作学习,让学生动起来。

他们的课堂很活跃,学生主动思考,积极回答,效果也很好。

这需要教师有良好的专业技能和课堂上较强的驾奴能力。

怎样才能达到有效的合作学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