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游记
格列佛游记第七章读后感
格列佛游记第七章读后感格列佛游记是爱尔兰作家乔纳森·斯威夫特创作的一部经典小说,被誉为英国文学史上的杰作之一。
故事讲述了主人公格列佛在一个荒岛上度过了多个奇特而离奇的冒险故事。
其中第七章是我个人非常喜欢的一章,它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第七章中,格列佛遇到了一个名叫利利比福的国家,这个国家的居民都极度贪婪、善妒和狡猾。
他们以如此离奇而荒唐的方式来展示他们的疯狂追求物质财富的行为,让我不禁感叹人类的贪婪和愚昧。
利利比福人用基于纸币的货币体系,无止境地生产纸币,只为追求更多的财富,而不顾一切。
他们将纸币捧得高于一切,甚至高于人的生命和幸福。
这一幕实在是让人唏嘘不已。
斯威夫特通过描绘利利比福国家的疯狂贪婪,向我们展示了当个体的欲望无节制时,整个社会和国家可能面临的后果。
这种社会现象不仅仅存在于小说中的利利比福国家,也深深影响着我们的现实世界。
人们为了追求金钱和物质,不择手段地去压榨和剥削他人,甚至忽视了内心的真正渴望和人性的善良。
这种现象令人忧心忡忡,也引发了我对人性的深思。
除了贪婪和欲望的描写,斯威夫特还通过利利比福国家人民的种种愚蠢行为,展示了人们缺乏理性思考和明辨是非的能力。
在这个国家里,人们疯狂追逐名誉和地位,却忽视了人与人之间的情感和关爱。
他们为了取悦国王,不惜陷入内讧和背叛。
整个社会充斥着虚伪和勾心斗角的氛围,让人感到窒息。
格列佛是一个变形蛙,他以自己特殊的视角观察着这一切,他看到了人们的欲望和愚昧,也看到了人性中的善意和温暖。
通过他的视角,我不禁反思自己作为一个人类的存在,我是否也深陷于物质的追逐和功利的世界?我是否还保持着同情心和善良的品质?斯威夫特的小说让我对人类的本性和社会的现实有了更深入的思考。
通过格列佛游记第七章的阅读,我被深深触动。
这一章向我们揭示了人类的贪婪、愚蠢和冷酷一面,同时也提醒着我们保持谦逊和关爱他人。
作为读者,我深深感受到了斯威夫特对社会现象的犀利批判,以及对人性真实的揭露。
西游记第七章取经之路开始
西游记第七章取经之路开始一取经之路,是西游记故事中最为重要的部分。
在第七章中,唐僧师徒踏上了取经之路的旅程,他们将要面对举世瞩目的难题和惊险的考验。
这一章节为读者们描绘了一个壮丽而神秘的世界,充满了希望和挑战。
二旅程的开始并不顺利。
在出发前,唐僧师徒面临着人们的质疑和嘲笑。
他们身着樊笼,颇受百姓不理解。
猪八戒因为贪吃,也被认为是一个饱食终日的“美猪”。
这些困扰并没有让他们气馁,相反,他们坚定地走上了取经之路。
三在取经之路的开始,师徒们遇到了一系列的挑战和困难。
最初,他们遭遇了妖怪的袭击,被困在一个危险的境地中。
但正是在这个时候,孙悟空展现了他的英勇和智慧,化解了危机,并解救了师父。
四除了妖怪的袭击,唐僧师徒还必须面对种种困难,如妖雾迷蒙、山川崎岖等。
然而,在这些困难面前,他们从不退缩。
他们相互鼓励,团结一致,继续前行。
他们明白,只有克服困难,才能达到他们的目标。
五随着取经的路程不断推进,唐僧师徒也逐渐发现了取经之路的真正意义。
取经并非仅仅是求取佛经,更重要的是在这个旅程中,他们要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这一目标成为他们不断努力的动力源泉。
六取经之路,是唐僧师徒成长的过程。
他们在克服困难中逐渐明白了真理,收获了智慧。
他们学会了宽容、勇敢和坚持。
这一路上,他们结识了各类朋友和敌人,也经历了许多磨难,但正是这一切,让他们成为更好的人。
七取经之路,以及其中的一系列冒险和考验,不仅展示了西游记的故事魅力,也为读者们提供了许多启示。
无论我们面对怎样的困难,只要坚定信念,勇敢前行,就一定能够克服一切。
正如唐僧师徒在取经之路上,他们将他们的梦想变成了现实,展现了奇迹。
八从西游记第七章中,我们可以看到取经之路的伟大和重要性。
取经之路不仅是一次旅程,更是一段内心的修行之旅。
它在故事中揭示了真理,启发了读者们的智慧,带给他们力量和勇气。
无论是师徒间的友情,还是他们与其他人的相处,都给了我们深思。
九通过唐僧师徒的努力,他们经过了种种考验,最终取得了众多的佛经。
游记前十章的主要内容概括
游记前十章的主要内容概括1、第一章灵根育孕源流出心性修持大道生花果山一仙石孕育出一石猴。
石猴在所居涧水源头寻到名为“水帘洞”的石洞,被群猴拥戴为王。
根据一老猴指点,拜见须菩提祖师,被收为徒,起名曰孙悟空。
2、第二章悟彻菩提真妙理断魔归本合元神悟空从祖师学得长生之道、七十二般变化及“筋斗云”。
一日,悟空受众人挑唆,变为松树,引起祖师不快,被逐出洞。
章到花果山,与占山妖魔厮斗取胜,带章被掳的众猴与物品。
3、第三章四海千山皆拱伏九幽十类尽除名悟空使摄法将傲来国库馆里兵器搬进山中,操演群猴。
山中妖、兽纷纷拜悟空为尊。
悟空向龙王讨得重一万三千五百斤的如意金箍棒。
在幽冥界勾掉猴属在生死簿上的姓名。
龙王和阎王表奏玉帝,请伏妖猴。
玉帝派太白金星赴花果山招安悟空。
4、第四章官封弼马心何足名注齐天意未宁悟空被授以“弼马温”之官,他得知此官为末等职,章花果山。
玉帝命托塔李天王与其子哪吒太子擒悟空。
被悟空打败。
金星再次招来悟空。
玉帝命造齐天大圣府,让悟空居住。
5、第五章乱蟠桃大圣偷丹反天宫诸神捉怪悟空管理蟠桃园,吃尽园中大桃。
又赴瑶池,喝光仙酒;吃尽太上老君葫芦内的金丹。
逃章花果山。
玉帝令托塔天王率天兵去捉拿悟空。
悟空打退了众天神。
6、第六章观音赴会问原因小圣施威降大圣南海观音徒弟木叉助天王,被战败。
观音又荐二郎神。
二郎神与悟空大战,太上老君在天观战,丢下金刚套,击中悟空。
众神押其章上界。
玉帝传旨处死。
7、第七章八卦炉中逃大圣五行山下定心猿太上老君将悟空置入炼丹炉烧炼,四十九天后,悟空出来,大闹天宫。
玉帝请来如来佛。
孙悟空一路筋斗云,跳不出佛掌。
如来将五指化为大山,压住悟空。
命土地神用铁丸铜汁饲喂悟空。
8、第八章我佛造经传极乐观音奉旨上长安五百年后,如来佛欲寻一信徒取经,以使佛法永传东土。
观音率木叉,带着袈裟、锡杖和金、紧、禁三个箍,驾云前往。
一路上收伏沙悟净、猪悟能和小白龙;劝化孙悟空,让他们共保取经人。
9、第九章袁守诚妙算无私曲老龙王拙计犯天条泾河龙王为使袁守诚预卜落空,私改降雨进辰,雨量。
格列佛游记每章概括(全)
格列佛游记每章概括(全)第一卷第一章:我”是个好学、正派、文明的青年,父亲很重视“我”的培养和教育,而恩师贝茨对“我的帮助也很大。
后来学医、在海船上当过医生,在伦敦开过诊所,最后一次航行,在驶向东印度的途中,被猛烈的风暴冲到了澳洲的凡迪门兰的西北。
"我”船沉遇险,泅水逃生,被押往“小人国”的京城。
当时“我”已经四十岁。
第二章:被关押的第二天,皇帝带着皇后以及公子驸马们来看“我”。
皇帝和随员们跟“我”谈话约两小时,他们走后,留下一支强大的卫队。
“我”带着锁链在古庙门旁度过了大约两个星期。
随着“我”的来到,消息传遍王国,引得无数富人、闲人和好奇的人们前来观看。
因为“我”的到来,朝廷面临困难,进退维谷;但由于“我”的友好态度,“我”幸存下来,得到必需的物质供应。
此外,他们派来了学者,教授我小人国的语言。
大约三个星期后,皇帝召见我”。
征得“我”的同意,在“我”的积极配合下,两个官员走进我的衣兜,搜查了“我”的全身。
第三章:首先具体地描写了“小人”的两种娱乐活动:一、在拉直的绳子上舞蹈、表演、蹦跳;二、在两根平行的竿子上跳来跳去,或在竿子下前后爬行。
参加者的表现是考核、选拔、奖励官员的重要依据。
中间“小人”用六匹马拉回“我”丢下的那顶帽子接着,小说描写了两次重要的军事活动:一、骑兵演练:二、胯下行军。
后来,为了获得自由,我只好与皇帝签约,并宣誓履行签订的所有条款。
第四章:“我”花了三天工夫,砍树木做了两条凳子,凭着这两条凳子,双腿跨过了皇宫的屋顶!内务大臣和“我”进行一次长篇谈话。
他谈了国内外的形势:内有党派纷争,外有强敌入侵。
他还谈了许多具体情况,诸如:凭鞋跟的高矮划分党派,根据吃鸡蛋的方法,从哪一端打破鸡蛋而分成“大端派”和“小端派”,皇帝拉一派打一派,皇帝凭个人的喜好用人,皇帝因某种个人原因规定与颁布法令,甚至为此挑起国内争端与引起叛乱,最后爆发两国间的流血冲突和长年的战争,等等。
第五章:“我”涉水海峡,拖来了约五十艘敌人的战舰,因为这件事,皇帝赐给“我”朝廷最高的荣誉称号,但海军上将因此感到脸上无光,威望扫地,从此成为“我”的死敌。
鲁滨逊漂游记第七章概括100字
鲁滨逊漂游记第七章概括100字
第七章莫里兰的探险,《鲁滨逊漂游记》展示给读者的是海洋中
的精彩景象。
在此章节中,鲁滨逊开始他探险莫里兰湾(Moray Firth)的旅程。
他对这里的风景称赞有加,特别提到这里的鲸鱼和海豚,之后他跟着他老朋友朱诺和马耳他人的帆船前往罗塞岛,准备做一次久违的猎鱼之旅。
结果,鲁滨逊把得到的鱼肉给了替他劳动的猎鱼人和农夫,并且与当地的渔夫聊了起来,捕鱼的故事,他也充满热情的谈论起了探险的事项。
在第七章中,鲁滨逊在探险中不断体验新的事物,他也深感自己的幸运,因为在节日结束时,他还能和朋友们一起回到当地城镇中。
《鲁滨逊漂游记》中第七章提出了一个重要的问题,即读者理解探险的重要性,也应当深入挖掘和持续学习,因为一个探险的机会不能轻视,可以不断激发人们精神上的追求和好奇心。
鲁滨逊在漂游记中所游历的各地,以及他所经历的各种故事,正是把他漂游记第七章给读者们最深刻的印象。
从第七章中,读者们可以感受到鲁滨逊莽撞的精神,以及对自然风光的喜爱,和对人类友谊的尊重。
他一直勇敢地探索各个地方,无畏地踏上探险的旅途,这也是他一生给人们留下的最美的情景和最真实的感受。
总之,《鲁滨逊漂游记》第七章,以及整部作品,都是一次不同
凡响的探索旅程,也给人们带来了生命中最美妙的探险体验。
通过鲁滨逊及他的朋友们的北游旅程,他们把自然视觉和生活体验带给我们,让我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这个世界的奥秘,也乐于探索未知的海洋。
鲁滨逊的漂游记也让我们看到,只要有勇气去探索,便能发现新的事物,以及更多的精彩。
格列佛游记-第7章
第7章作者得到消息,有人阴谋指挥他犯有严重的叛国罪,他只好逃往不来夫斯库----在那里他受到欢迎。
下面叙述一下我是怎样离开这个王国的情形,似乎该把两个月来一直在进行着的,一桩针对我的阴谋告诉给读者。
到那时为止,对朝廷里的事情我一直都很不熟悉,我地位低微,也没有资格知道同时参子宫廷的事。
关于君王和大臣们的性情脾气,我倒还是听过很多,书上也读过不少,但决没有想到对如此偏远的一个国家,它们竟然也会产生这么可怕的影响。
我本来认为这个国家的统治原则与欧洲国家的原则是完全不一样呢。
就在我正要去朝见不来夫斯库皇帝的时候,朝廷的一位要人(他有一次大大地触怒了皇帝,我一度曾帮了他大忙)夜里忽然坐着暖轿十分隐秘地来到了我家。
并不通报他的姓名,只说是要见我。
他把轿夫打发走后,我就将这位老爷连同他乘坐的轿子一起放进了上衣口袋。
我吩咐心腹仆人,要是有人来就说我身体不太舒服已经睡下了。
我闩上大门,把轿子放到桌上,像平时一样,在桌子边坐了下来。
经过一番寒暄之后,我发觉这位老爷一脸的忧虑,就问他是为什么。
他说他希望我耐心地听他讲,这事与我的荣誉及生命有重大关系。
他的讲话大意是这样的,他人一走我立即用笔记了下来。
“你要知道,”他说,“为了你的事,国务会议的几个委员会最近召集了一次极为秘密的会议,皇帝两天前作出了最后的决定。
”“你应该清楚,差不多你一到这里,斯开瑞什-博尔戈兰姆(“葛贝特”,即海军大将)就成了你不共戴天的敌人。
他起初为什么恨你我不知道,不过自从你大败不来夫斯库之后,使他这个海军大将毫无颜面,所以他对你的仇恨就更加深了。
这位大臣与财政大臣佛利姆奈浦(他因太太的事对你怀恨在心,这是尽人皆知的)、陆军大将利姆托克、掌礼大臣拉尔孔和大法官巴尔墨夫拟就了一份弹劾书,指控你犯有叛国和其他重大罪行。
”他这一段开场白听得我急不可耐,想要马上去打断他,因为我觉得自己只有功没有罪。
但是他请我不要讲话,自己接着说了下去:“为了报答你对我的恩情,我冒被处死的危险设法探听到了全部消息,并且弄到了一份弹劾书的原文。
格列佛游记第七章读后感
格列佛游记第七章读后感在读完《格列佛游记》第七章后,我的心情就像坐了一趟疯狂的过山车,忽上忽下,充满了惊奇和感慨。
这一章里,格列佛来到了慧骃国。
这里的马是有智慧、有理性、举止高贵的生物,而被称为“野胡”的人形生物则是贪婪、自私、丑陋且粗鄙的。
这种完全颠倒的设定,初读时让我觉得不可思议,但随着深入阅读,却又觉得别有一番深意。
书中对慧骃的描写细致入微,让我仿佛能亲眼看到它们优雅的身姿和睿智的眼神。
它们的生活简单而纯粹,一切都遵循着自然的规律和理性的原则。
相比之下,“野胡”的种种行为简直让人无法直视。
它们为了一点食物就能打得头破血流,毫无廉耻和道德可言。
这让我想起了现实生活中的一些场景。
就拿我上次去菜市场买菜来说吧,那可真是一场“人间闹剧”。
我本来只是想去买几个新鲜的西红柿,准备回家做个西红柿炒蛋。
刚走进菜市场,就听到一阵吵闹声。
顺着声音望去,只见两个摊主正在激烈地争吵。
一个卖鱼的大叔和一个卖菜的大妈,脸红脖子粗,声音一个比一个高。
原来是因为大妈觉得大叔的摊位占了她的地方,影响了她的生意。
大叔呢,则坚持说自己一直就在这个位置,没有越界。
两人互不相让,嘴里还不停地冒出一些难听的话。
周围的人有的在看热闹,有的试图劝解,但都无济于事。
我在一旁看着,心里觉得又好气又好笑。
不就是一点小小的空间嘛,大家各让一步不就好了,非得闹得这么难看。
这时候,旁边一个卖水果的阿姨悄悄跟我说:“这算啥,经常这样,为了一点利益,什么脸面都不要了。
”再看看那些在摊位前挑挑拣拣的顾客,也是状况百出。
有的人把蔬菜翻得乱七八糟,只挑最好的,剩下的就扔在那里不管不顾;有的人跟摊主为了几毛钱争得面红耳赤,完全不顾后面还有人在等着买菜。
整个菜市场里弥漫着一股浓浓的烟火气,但这烟火气中却夹杂着太多的自私和计较。
当我从菜市场走出来的时候,手里拎着那几个西红柿,心里却沉甸甸的。
这不就和慧骃国里的“野胡”有点像吗?为了一点点眼前的利益,就失去了应有的风度和善良。
格列佛游记第七章读后感
格列佛游记第七章读后感《<格列佛游记>第七章读后感》在读完《格列佛游记》第七章后,我整个人仿佛跟着格列佛一起经历了一场惊心动魄又荒诞离奇的冒险。
这一章里,格列佛来到了慧骃国。
在这个国度,马成为了有智慧、有理性、有道德的生物,而被称为“耶胡”的人形生物却野蛮、贪婪、自私。
这种设定真的是太新奇,太让人意想不到了!书中对于慧骃的描写,让我心生向往。
它们善良、正直,生活简单而纯粹。
相比之下,那些“耶胡”的种种行为则让我感到厌恶。
就说格列佛刚到慧骃国时碰到的那群“耶胡”吧,它们为了争夺一块闪光的石头,打得不可开交,互相撕咬,抓伤对方,那场面简直混乱至极。
格列佛试图去劝解,却被当作是要抢夺石头的一员,差点也被攻击了。
这让我想到了现实生活中的一些场景。
记得有一次,我去商场逛街。
在一家热门的奶茶店门口,排起了长长的队伍。
大家都在耐心等待着,突然,有两个人因为谁插队的问题吵了起来。
声音越来越大,情绪也越来越激动。
一个人涨红了脸,指着另一个人的鼻子大声指责;另一个也不甘示弱,挥舞着手臂,大声回骂。
周围的人开始还试图劝解,可这两人根本不听,完全陷入了争吵的漩涡中。
最后,甚至差点动起手来,还是商场的保安赶来,才平息了这场闹剧。
原本安静有序的队伍,因为这两个人的争吵,变得乱糟糟的,大家的心情也都受到了影响。
这和慧骃国里“耶胡”争夺石头的场景多么相似啊!都是为了一点小小的利益,就失去了理智,不顾形象地争吵、打闹。
而慧骃们呢,它们对待彼此友善、尊重,共同分享资源,生活和谐美满。
再想想我们生活的世界,虽然大多数人都有着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但也不乏像“耶胡”那样的人存在。
比如那些为了追求金钱不择手段的商人,那些为了出名而不惜造假的明星,还有那些在网络上随意攻击他人的键盘侠。
他们的行为,不就和“耶胡”一样丑陋吗?不过,书中的慧骃国也让我看到了一种理想的社会形态。
如果我们都能像慧骃那样,拥有高尚的品德,懂得关爱他人,尊重自然,那这个世界将会变得多么美好啊!也许这只是一种美好的幻想,但我相信,只要我们每个人都能从自己做起,努力做一个善良、正直、有道德的人,那么我们的世界也会一点点地变得更加美好。
格列佛游记第七章读后感
格列佛游记第七章读后感《<格列佛游记>第七章读后感》读完《格列佛游记》的第七章,我仿佛跟着格列佛经历了一场惊心动魄又荒诞不经的冒险。
这一章里的种种情节,就像一部疯狂又奇妙的电影,在我的脑海中不断放映。
在这一章中,格列佛来到了一个充满奇幻色彩的地方。
他所遇到的人和事,都让我感到无比新奇和惊讶。
尤其是那些奇怪的生物和独特的风俗习惯,真的是让人忍不住想要一探究竟。
作者对这个神秘之地的描写细致入微,让我仿佛身临其境。
比如说,那里的树木长得奇形怪状,有的像巨大的蘑菇,有的像扭曲的麻花。
而那些房屋呢,也不是我们常见的方方正正的样子,有的像个大南瓜,有的像个倒扣的碗。
还有那些居民,他们的穿着打扮也特别有意思。
男人们穿着用树叶和羽毛做成的衣服,女人们则戴着用鲜花编织的花环。
他们的脸上画着各种各样的图案,有的像老虎的斑纹,有的像彩虹的颜色。
在这个奇妙的地方,格列佛遇到了一件特别搞笑的事情。
有一次,他被邀请去参加一个宴会。
原本满心欢喜的他,到了现场却傻了眼。
桌子上摆满了各种奇怪的食物,有看起来像石头一样硬邦邦的糕点,有闻起来像臭袜子一样的汤,还有长得像毛毛虫一样的水果。
格列佛看着这些食物,心里直犯嘀咕:“这可怎么下嘴啊!”但是为了不显得失礼,他还是硬着头皮拿起了一块糕点,咬了一口。
结果,差点没把他的牙给崩掉!他赶紧吐了出来,尴尬地笑着说:“这糕点可真是够结实的!”周围的人看到他的样子,都哈哈大笑起来。
还有一次,格列佛跟着一群居民去打猎。
他们的打猎工具可不是我们常见的弓箭或者猎枪,而是一种奇怪的网兜。
他们把网兜往空中一扔,就能神奇地网住那些飞来飞去的小鸟。
格列佛也想试试,结果他用力过猛,把网兜扔到了一棵大树上,怎么也弄不下来。
大家又是一阵哄笑,格列佛的脸都红到了脖子根。
在与这些居民的相处过程中,格列佛发现他们虽然看起来古怪,但其实都非常善良和友好。
他们会热情地邀请格列佛到家里做客,给他分享自己的食物和故事。
尽管语言不通,交流起来有些困难,但他们总是用真诚的笑容和温暖的眼神来表达自己的心意。
格列佛游记第七章读后感
格列佛游记第七章读后感《<格列佛游记>第七章读后感》《格列佛游记》第七章,像是打开了一扇通往奇异世界的大门,让我沉浸其中,感受着种种奇妙与不可思议。
这一章中,格列佛来到了慧骃国。
在这里,马成了有理性、公正而善良的生物,被称为“慧骃”;而人形的生物“耶胡”则贪婪、自私、丑陋。
这种颠倒的设定,初读时让我觉得匪夷所思,但随着深入阅读,却又觉得无比讽刺。
让我印象极为深刻的是慧骃们的生活方式和社会秩序。
它们的社会简单纯粹,没有欺诈,没有争斗,一切都基于理性和善意运行。
慧骃们对待彼此友善而真诚,它们共同劳动,共同分享成果,生活充满了和谐与平静。
相比之下,那些“耶胡”们的表现就让人嗤之以鼻了。
它们为了一点食物就能打得不可开交,毫无廉耻和道德可言。
就拿慧骃们分配食物这件小事来说吧。
在分配食物时,慧骃们会根据每个个体的需求进行合理分配,没有谁会多占,也没有谁会抱怨分配不均。
它们会认真考虑每一只慧骃的身体状况、劳动强度等因素,确保大家都能得到足够的营养和能量。
这可不是随便做做样子,而是真的用心去衡量和安排。
我能想象到那场景,一群慧骃围坐在一起,认真地讨论着如何分配,每一只慧骃的眼神中都充满了对同伴的关心和对公平的坚持。
这种细致入微的关怀和公正无私的态度,真的让我感慨万分。
再看看那些“耶胡”,只要有食物出现,它们就像饿疯了一样冲上去,互相撕扯、争抢,完全不顾及形象和他人。
有一次,我亲眼看到一只“耶胡”为了一块看起来并不怎么美味的食物,和另一只“耶胡”打得头破血流。
它们的毛发乱飞,嘴里还发出难听的嘶吼声,那场面简直混乱到了极点。
周围的“耶胡”们不仅没有上前劝阻,反而在一旁起哄,盼着能从这场争斗中捡到点便宜。
等争斗结束,胜利的那只“耶胡”虽然抢到了食物,却也已经伤痕累累,而失败的那只则躺在地上哀嚎,可没有一只“耶胡”对它表示同情。
慧骃们对待家庭和后代的教育也让我深受触动。
慧骃父母会用心教导幼崽们知识和道德,培养它们的理性思维和善良品质。
游记第七回读后感
游记第七回读后感《游记第七回读后感》哇塞!我读完这游记的第七回,那心情就跟坐过山车似的,忽上忽下,简直太精彩啦!这一回里,主人公们走进了一个神秘的山谷,那山谷就像一个巨大的迷宫,到处都是弯弯绕绕的小路,还有奇奇怪怪的石头。
我就忍不住想,这要是我在里面,会不会迷路得哭鼻子呀?他们在山谷里遇到了一位白发苍苍的老爷爷,老爷爷穿着一身破破烂烂的衣服,可眼睛却亮得像星星。
他给主人公们讲了好多山谷里的故事,什么有一只会说话的小鸟,还有一棵能实现愿望的大树。
我一边读一边在心里嘀咕:“真的有这么神奇的事儿吗?”主人公们听得入了迷,我也仿佛身临其境,跟着他们一起瞪大了眼睛,张着嘴巴,惊讶得不行。
他们还碰到了一只调皮的小猴子,那小猴子在树上跳来跳去,不停地朝他们做鬼脸。
有个主人公想抓住小猴子,结果摔了个大跟头,逗得大家哈哈大笑。
这场景让我想起了我们班同学一起去动物园的时候,也有个调皮鬼想逗猴子,结果差点被猴子挠了,真是太搞笑啦!在这一回里,主人公们经历了好多困难。
有时候没吃的,饿得肚子咕咕叫;有时候又遇到了大暴雨,淋得像落汤鸡。
我就在想,他们怎么不放弃呢?要是我,可能早就打退堂鼓啦!不过,他们始终相互帮助,紧紧地拉着彼此的手,一步一步往前走。
这让我特别感动,这不就像我们在运动会上接力跑的时候吗?大家都为了同一个目标努力,谁也不放弃谁。
读完这一回,我明白了一个道理:遇到困难可不能退缩,要勇敢地向前冲,就像主人公们一样。
而且,朋友之间的相互帮助是多么重要啊!我觉得这游记写得真是太棒啦!让我仿佛跟着主人公们一起经历了一场奇妙的冒险。
我真想马上翻开下一回,看看他们又会遇到什么好玩的事儿!你们是不是也跟我一样迫不及待啦?。
游记两篇原文译文
活水源记灵峰之山,其上曰金鸡之峰。
其草多竹;其木多枫槠,多松;其鸟多竹鸡。
其状如鸡而小,有文采,善鸣。
寺居山中,山四面环之。
其前山曰陶山,华阳外史弘景之所隐居。
其东南山曰日铸之峰,欧冶子之所铸剑也。
寺之后,薄崖石有阁曰松风阁,奎上人居之。
有泉焉,其始出石罅,涓涓然冬温而夏寒。
浸为小渠,冬夏不枯,乃溢而西南流,乃伏行沙土中,旁出为四小池,东至山麓,潴为大池,又东注于若耶之溪,又东北入于湖。
其初为渠时,深不逾尺,而澄澈可鉴;俯视,则崖上松竹花木皆在水底。
故秘书卿白野公恒来游,终日坐水旁,名之曰活水源。
其中有石蟹,大如钱,有小(鱼责)鱼,色正黑,居石穴中,有水鼠常来食之。
其草多水松、菖蒲。
有鸟大如鸜鹆,黑色而赤觜,恒鸣其上,其音如竹鸡而滑。
有二脊令,恒从竹中下,立石上,浴饮毕,鸣而去。
予早春来时方甚寒,诸水族皆隐不出。
至是,悉出。
又有虫四、五枚,皆大如小指,状如半莲子,终日旋转行水面,日照其背,色若紫水晶,不知其何虫也。
予既爱兹水之情,又爱其出之不穷,而能使群动咸来依,有君子之德焉。
上人又曰:“属岁旱时,水所出,能溉田数十亩。
”则其泽又能及物,宜乎白野公之深爱之也。
游栖霞紫云洞记栖霞凡五洞,而紫云最胜。
余以光绪己亥四月,同陈吉士及其二子一弟,泛舟至岳坟下,道山径至栖霞禅院止焉。
出拜宋辅文侯墓,遂至紫云洞。
洞居僧寮右偏,因石势为楼,周以缭垣,约以危栏。
据栏下瞩,洞然而深。
石级濡滑,盘散乃可下。
自下仰观,洞壁穹窿斜上,直合石楼。
石根下插,幽窈莫竟。
投以小石,琅然作声,如坠深穴。
数武以外,微光激射,石隙出漏天小圆明如镜焉。
蝙蝠掠人而过。
不十步,辄中岩滴。
东向有小门,绝黑。
偻而始入,壁苔阴滑,若被重锦。
渐行渐豁,斗见天光。
洞中廓若深堂,宽半亩许,壁势自地拔起,斜出十余丈。
石角北向,壁纹丝丝像云缕。
有泉穴南壁下,蓄黛积绿,濧然无声。
岩顶杂树,附根石窍。
微风徐振,掩苒摇飏,爽悦心目。
怪石骈列,或升或偃,或倾或跂,或锐或博,奇诡万态,俯仰百状。
西游记第七章主要内容
西游记第七章主要内容西游记第七章主要内容《西游记》主要描写的是孙悟空保唐僧西天取经,历经九九八十一难的故事。
下面我们来看看西游记第七章主要内容,欢迎阅读借鉴。
西游记第七章主要内容孙悟空被绑上斩妖台,不想刀砍斧剁,雷劈火烧,毫发无伤。
太上老君奏请将孙悟空放到八卦炉中锻烧。
玉帝准奏。
老君将孙悟空推入八卦炉中锻烧为49天,把一双眼变做了“火眼金睛”。
到了开炉之日,孙悟空跳出丹炉,将老君摔了个倒栽葱,脱身走了。
孙悟空打到灵霄殿外,被王灵官拦住,雷部三十六员雷将齐来,将孙悟空围在垓心。
孙悟空变做三头六臂,抡着三条金箍棒象纺车一样,众天将都不敢近前。
玉帝派人去西天请来如来佛祖。
如来和孙悟空打赌,若孙悟空翻筋头翻出如来的手掌心,就让玉帝搬出天宫。
悟空跳上如来手心,不想如来将手掌化作五行山,把悟空压住。
玉帝留如来赴安天大会。
西游记主要内容章节吴承恩生活在明代的中后期,历经孝宗弘治、武宗正德、世宗嘉靖、穆宗隆庆、神宗万历五个朝代。
明朝中后期的社会情况与开国之初有很大的不同,政治上阶级矛盾、民族矛盾以及统治阶级集团内部矛盾不断激化,并日趋尖锐;思想文化上启蒙思想兴起,人性解放思潮高涨,市民文学日益蓬勃发展,小说和戏曲创作进入一个全面繁荣兴盛的时期。
经济上产生了资本主义萌芽。
因唐太宗贞观元年(627),25岁的和尚玄奘天竺(印度)徒步游学的。
他从长安出发后,途经中亚、阿富汗、巴基斯坦,历尽艰难险阻,最后到达了印度。
在那里学习了两年多,并在一次大型佛教经学辩论会任主讲,受到了赞誉。
贞观十九年(645)玄奘回到了长安,带回佛经657部,轰动一时。
后来玄奘口述西行见闻,由弟子辩机辑录成《大唐西域记》十二卷。
但这部书主要讲述了路上所见各国的历史、地理及交通,没有什么故事。
及到他的弟子慧立、彦琮撰写的《大唐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则为玄奘的经历增添了许多神话色彩,从此,唐僧取经的故事便开始在民间广为流传。
南宋有《大唐三藏取经诗话》,金代院本有《唐三藏》、《蟠桃会》等,元杂剧有吴昌龄的《唐三藏西天取经》、无名氏的《二郎神锁齐大圣》等,这些都为《西游记》的创作奠定了基础。
西游记第七章读后感
西游记第七章读后感
《西游记》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由明朝作家吴承恩所著。
第七章是《西游记》中的重要章节之一,其中包含了许多令人印象深刻的情节。
在《西游记》第七章中,主人公孙悟空与猪八戒、沙僧一同踏上了取经之路。
他们遇到了无数的妖魔鬼怪,完成了许多艰巨的任务。
这一章节描绘了他们在途中所经历的一系列冒险,展示了他们的智慧、勇气和团队合作精神。
读完这一章节后,我深深感受到了孙悟空的聪明才智。
他在面对妖魔鬼怪时总能想出解决办法,救自己和伙伴于危难之中。
他的能力和勇气令人钦佩,他的机智和智慧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同时,我也对他的团队合作精神感到敬佩。
他与猪八戒、沙僧的默契配合,共同克服了困难,实现了他们的目标。
此外,第七章还展示了各种各样的妖魔鬼怪。
这些生物形态各异,有的善良,有的邪恶,有的滑稽可笑,有的阴险狡诈。
这些妖魔鬼怪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并使故事更加有趣和引人入胜。
通过这些角色,作者吴承恩在《西游记》中传达了许多人性的深层次的主题,如善恶、贪婪和智慧等。
总的来说,读完《西游记》第七章后,我对孙悟空和他的伙伴们充满了敬意。
他们的聪明才智、勇气和团队合作精神令我深受鼓舞。
此外,各种各样的妖魔鬼怪给故事增添了趣味和深度。
《西游记》是一部充满智慧和冒险的作品,不仅仅是一部儿童读物,更是一部富有人性思考的经典之作。
格列佛游记第七章读后感
格列佛游记第七章读后感《<格列佛游记>第七章读后感》《格列佛游记》第七章所描绘的场景与情节,就像一场奇异的梦境,让我仿佛置身于一个光怪陆离的世界。
这一章里,格列佛来到了慧骃国。
在这个国度,马是具有高度智慧和理性的生物,而被称为“野胡”的人形生物却充满了贪婪、自私和丑陋。
这种颠倒的设定,一开始让我感到无比的新奇和困惑。
当我深入到这一章的细节中时,我发现自己被作者斯威夫特那精妙绝伦的想象力和入木三分的讽刺所深深吸引。
慧骃们的生活简单而纯粹,它们以理性和善良作为行为准则。
相比之下,“野胡”们的种种恶行让人咋舌。
在对“野胡”的描写中,有一个细节让我印象极为深刻。
格列佛看到一群“野胡”为了争夺一块已经发臭的驴肉而大打出手,它们互相撕扯、谩骂,完全不顾及任何体面和尊严。
那场面,简直比最混乱的集市还要糟糕。
它们的毛发沾满了泥土和血迹,眼神中透露出的只有贪婪和疯狂。
这个场景让我不禁联想到现实生活中那些为了一点蝇头小利就争得头破血流、失去理智的人们。
还有一处,格列佛试图教导一只“野胡”一些基本的礼仪和道德规范,可那只“野胡”根本无法理解,反而对着格列佛呲牙咧嘴,甚至试图攻击他。
这让格列佛感到无比的沮丧和失望。
而我在阅读的时候,心里也充满了无奈和悲哀。
我们身边不也有这样的人吗?无论你怎么苦口婆心地劝说,他们都固执己见,一意孤行,完全不懂得反思和改变。
再说说慧骃国的马们,它们的生活虽然简单,但却充满了秩序和和谐。
它们交流时的那种真诚和坦率,让我心生向往。
每次聚会,它们都会安静地分享彼此的想法和经验,没有争吵,没有嫉妒。
有一次,格列佛看到两匹慧骃因为对一个问题有不同的看法而进行讨论,但它们始终保持着冷静和尊重,最终通过理性的分析找到了一个双方都能接受的解决方案。
这种和谐的交流方式,在我们人类社会中,似乎变得越来越稀缺了。
在阅读这一章的过程中,我时而惊叹,时而沉思,时而又感到一阵唏嘘。
斯威夫特通过这样一个虚构的国度,把人性的丑陋和美好展现得淋漓尽致。
格列佛游记第七章读后感
格列佛游记第七章读后感当我读完《格列佛游记》第七章的时候,心中仿佛被投入了一颗石子,泛起了层层涟漪。
这一章所展现的奇异世界和独特经历,让我仿佛也跟着格列佛一同踏上了那场惊心动魄的冒险。
在这一章中,格列佛来到了拉格多科学院。
这个所谓的科学院,简直就是一个荒诞离奇的地方。
那里的学者们研究的东西,在我看来,真是又可笑又荒唐。
他们试图从黄瓜里提取阳光,把粪便还原成食物,还有的人在做着将冰烧成火药的实验。
这些看似疯狂的想法,让我一边读一边忍不住笑出声来。
不过,笑过之后,我又不禁陷入了思考。
这看似滑稽的科学院,难道不也是对现实中一些盲目追求、不切实际的现象的一种讽刺吗?就像我们生活中,有时候也会遇到一些人,他们总是追求那些看似新奇、实则毫无意义的东西,却忽略了真正重要的事情。
让我印象特别深刻的是,有个学者正忙着研究如何把一种颜色的布变成另一种颜色。
他在那捣鼓了半天,各种工具、药水摆了一地,弄得自己满脸都是污渍,可最终也没成功。
这场景让我想到了我小时候的一件事。
那时候,我特别想要一个自己的“秘密基地”。
于是,我找来了一堆木板、钉子和锤子,准备自己动手搭建。
我信心满满,觉得自己一定能造出一个超级棒的“小房子”。
结果呢,我根本不会用锤子,钉子被我砸得歪歪扭扭,木板也总是对不齐。
忙活了大半天,我的“秘密基地”还是一堆乱七八糟的木板。
最后,我累得瘫坐在地上,看着那堆“烂摊子”,又好气又好笑。
就像那个学者和我一样,我们总是怀揣着美好的愿望和大胆的想法,却往往因为缺乏实际的能力和正确的方法,而弄得一团糟。
但回过头想想,虽然结果不怎么样,可那个过程中,我们充满了热情和期待,那种劲头也是很珍贵的呀。
再回到格列佛的经历,那些科学院的学者们还在研究如何用猪来耕地,如何让蜘蛛织出更坚韧的丝线。
他们的想法一个比一个离谱,却还自认为是伟大的创新。
这让我想到了我叔叔的一次创业经历。
叔叔有一阵听说养蝎子能赚钱,就兴冲冲地买了一堆蝎子回来,还专门搭了养殖棚。
格列佛游记 第二卷的第七章好句加赏析
格列佛游记第二卷的第七章好句加赏析1、盲目可以使你增加勇气,因为你看不到什么危险。
赏析:虽然盲目会使人增加勇气,但这却是一种怯弱的表现。
看不见危险不代表不接近危险,所以这是一种自欺欺人的做法。
我们应该勇敢地面对危险,并与它战斗。
2、在任用人才方面,他们更注重优良的品德而非卓越的才干。
赏析:从一个人的品德,就能看出他是个怎样的人。
利立浦特人就是按照这样的标准来选人才的。
在他们看来,一个人拥有卓越的才干,但并非优良的品德,那么这个人就不是一个人才。
3、若一个人没有德行,他们认为,那么才能再高也难以实现,任何事务都不能交给这种有才无德的家伙去办。
赏析:才能不是最重要的。
才能再高,但心有杂念,肯定不能忠心为国。
利立浦特人认为,国家不能让这些只有才能而并不忠心耿耿的人给毁了。
4、我不论在本性还是命运方面,都决定了要劳劳碌碌过一辈子。
赏析:主人公格列佛不希望自己有多大的成就,只希望自己能自由地做自己感兴趣的事,只要能这样,就算劳劳碌碌过一辈子,也无所谓了。
5、如果一个品行端正的人因为无知而犯错误怎么也不会像那些存心贪污腐败的人那样给社会利益造成极大影响,也正因他们本事大、手段高,能够加倍地营私舞弊,同时还会巧妙地掩饰自己的腐败行径。
赏析:他们之所以选才时选品行端正的人,是因为他们相信这种人没有那些存心贪污腐败的人的那种祸害国家的心思。
从这句话也可以看出,他们重视社会利益,并痛恨给社会利益造成极大影响的人。
6、可是主要的困难是怎样把我抬起来放到车上去。
为此他们竖起了八十根一英尺的柱子,工人们用绷带将忘我的脖子,手,身子和腿全都捆住,然后用包扎线粗细的极为结实的绳子,一头用钩子钩住绷带,一头缚在木柱顶端的滑车上。
九百名最强壮的汉子齐拉绳子,结果不到三小时,就把我抬了起来吊到车上。
赏析:这句话采用了列数字的方法,生动形象的写出了格列佛的高大,与小人国的人民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从而引出下文,为有趣的小人国之旅添上几分色彩。
鲁滨逊漂游记第七章概括100字
鲁滨逊漂游记第七章概括100字
第七章主要讲述了鲁滨逊在拉布拉多海岸的风景,他把自己的冒险经历叙述成一部记录他漂游自由之旅的历史性文章。
在这段旅程中,他了解了拉布拉多海岸的自然美景,发现了深邃的海湾和瀑布,见证了拉布拉多湾的恢宏壮观,甚至还发现了一种新的岩石,这些都体现了鲁滨逊对新发现的渴望和对大自然的热爱。
他发现林中有许多可爱的小动物,尤其是松鼠,博得了孩子们的喜爱,这一景象也让人们深深地感受到自然界的无穷魅力。
鲁滨逊在拉布拉多海岸的景象也打动了他。
他像一个孩子一样,充满好奇地观察着拉布拉多海岸各处风景,甚至试图向当地居民了解更多的信息,比如水源、贸易、古迹等等,用他的话说就是研究未知的事物,这种情景也彰显出他对新鲜事物的探索欲望。
在他的描述中,欣赏到了上帝智慧的美丽,他也体会到大自然的静谧多样性,而这正是他旅行的原因所在,他对自由的渴望使他游走到这一不知名的世界,去探索它的美丽。
鲁滨逊在拉布拉多海岸的漂游让他感受到了自由,它也让他重新发现大自然的美丽,他深深地体会到动物们的可爱,所以他也重新审视自己的人生,让他更加深刻的理解了自己的使命,他的这段旅行给他带来了很多自然的美好它使他更加能够把握人生,从而获得永恒的自由。
总之,《鲁滨逊漂游记》中第七章描述了鲁滨逊漂游拉布拉多海
岸的经历,他发现了很多独特的自然风光,这使他更加深刻地体会到
了自由的意义,也重新发现了大自然的美丽,教育他如何把握人生。
这段旅程也让他更加珍惜了自己的自由,更加完善了自己的人生。
鲁滨逊漂游记第七章梦境成真解后星期五主要内容
鲁滨逊漂游记第七章梦境成真解后星期五主要内
容
讲述了鲁滨逊帮助一个野人逃脱被吃掉的命运,并用文明和信仰将他驯化的过程。
有一天,鲁滨逊看到野人吃人的残暴场面后,加固了自己的城墙,蒙生了,把野人杀掉的念头,他又一次看见野人举行人肉宴,其中一个野人俘虏逃走逃出鲁滨逊拯救了这个野人,因为那天是星期五,所以鲁滨逊给这个野人取名叫星期五。
两个土著居民种族发生了战争,败方要被胜方吃掉,正在星期五快被烤的时候,鲁滨孙救下了他,那天正好星期五,遂给他起名星期五。
格列佛游记第七章读后感
格列佛游记第七章读后感《格列佛游记》是英国作家乔纳森·斯威夫特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
小说以一个外星人格列佛的冒险故事为主线,通过对人类社会的讽刺和批判,展现了作者对当时英国政治、社会以及人性的深刻思考。
而第七章则是其中的一个重要章节,引人深思。
读完这一章节,我深受触动,产生了许多感悟和思考。
第七章从格列佛离开拉普塔岛开始,描述了他在维多利亚岛(Brobdingnag)的见闻和经历。
在这个岛上,格列佛遭遇了巨人,以及一个又一个让他震惊的事情。
小说通过对维多利亚岛的描写,揭示了作者对现实社会的批判和反思。
读到这一章节,我被小说中的情节和寓意深深吸引。
首先,格列佛身处于维多利亚岛这个巨人的世界,他的细微之处都成为巨人们的嘉宾。
小说通过对巨人庞大身躯、严苛风格的描写,展示了格列佛在这个世界中的渺小和无助。
这让我联想到现实社会中强弱势群体之间的关系。
有时候,我们或许是维多利亚岛上的格列佛,感受到强者的压迫和刁难;有时候,我们又会是维多利亚岛上的巨人,对他人进行嘲笑和冷嘲热讽。
这种对比和冲突,使得我对现实社会的伦理关系产生了更为深刻的思考。
其次,在维多利亚岛上,格列佛敏锐的观察力揭示了人性的种种弊病。
小说中,巨人们的肤色、肥胖、疾病等问题成为格列佛对巨人们的批判对象。
斯威夫特通过对这些描写,不仅批评了当时英国的社会现象,也指出了人性的缺陷。
这让我思考到人性的内在本质,以及我们与巨人之间的异同。
或许我们无法改变自己的身体,但我们可以通过努力去克服自己的弱点,实现人性的完善和超越。
最后,小说通过格列佛与巨人的互动,展现了作者对人道主义的思考和追求。
格列佛在这个岛上不仅遭受了巨人们的欺负和羞辱,也遇到了一个善良和心地纯洁的巨人。
这让我想到在现实社会中,人与人之间是可以相互理解、关怀和帮助的。
无论我们处于维多利亚岛还是拉普塔岛,人道主义都是我们应当追求的目标。
通过《格列佛游记》的第七章,我看到了斯威夫特对现实社会的深刻思考和批判。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游记的特点
(四)以游踪作为写作线索
游记的一般写法,是将自己融入景物中,随着作者视线或位置的 不同,景物便陆续地被描绘出来。游记常常以游程的时间、地域变换 作线索,来缀结全文。这样可使分散的景物、见闻串联成一个整体, 使游记的内容显得脉络分明,层次清楚。
是否以游踪作为写作线索,这是游记与写景散文的主要区别。游 记是以游踪作为线索来组织材料,而一般的写景散文则是以思想感情 作为线索来组织材料的。
再如王安石的《游褒禅山记》就是记游和说理相结合的 散文,文章借景立论,叙议结合。本文写的是一次未能尽兴 的游览,作者深感后悔和遗憾,照理说,这样的游览没有多 少值得写的东西,可是作者却据此得出两点深刻的启示:
一是世上神奇雄伟、美丽壮观的景色,常常在艰险、遥 远的地方,必须不避艰险,“尽吾志(志向、意志)”以赴 之,才能于己无悔,不为人讥。这里虽然是说游山,实际上 是以游山作比喻,说明不论研究高深的学问,还是创建宏伟 的事业,都必须以百折不饶的精神去完成自己的意愿。
例如李健吾的《雨中登山》(选入高中语文第一册)通过“雨中登 泰山”,展现了雨中泰山特有的风貌,抒写了雨中登临的独得之乐:有 雨趣而无淋漓之苦,反映了作者对祖国山河的热爱和敢于迎难而上,不 断登攀、前进的情怀;刘白羽的《长江三峡》以“江津号”的航程为顺 序,记叙了作者过三峡时的见闻感受,描写了三峡气象万千的瑰奇景象, 抒发了对祖国山河的深情挚爱,同时通过航程艰险的记叙,启示人们认 识生活和革命的航船就是要在急流险滩中破浪前进;朱自清的《绿》 (选入高中语文第一册)通过对梅雨潭生机勃勃、绿意盎然的自然景观 的描绘,表现了作者热爱生命、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激情。
所见:自然景物如山川、湖泊;人文景观如庙宇、亭台楼阁及对 联等。
所闻:神话传说、名人故事、历史典故、古人诗文、风土人情等。
所感:写出自己的独特感受。
游记必须是写作者的亲身经历的记录,有些作品虽然写景优美, 但因不是作者亲身经历,就不能算是游记了。游记能够帮助读者神游 祖国山水,凭吊历史古迹,因而开拓视野,认识世界;它能陶冶读者 性情,净化人们的心灵,培养爱国主义情操;优美的游记,它能使读 者增长史地知识,汲取写作营养,是真正意义上的“美文”,可以成 为写作的范文。
王充闾的《清风白水——寻访九寨沟》是篇有 特色的游记,文中描写了位于川西岷山丛林中的朦 胧、神秘、奇丽的自然,充满荒情野趣、全无雕琢 痕迹的九寨沟。作者在享受大自然的美妙风光之余, 心情常常处于矛盾状态,“面对那醉人的湖光山色, 我曾深深为之惋惜:长期僻处深山密林之中,鲜为 人知,空度了无涯岁月,辜负了天生丽质。”但作 者看到景点开始受到人为的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 又无不忧虑。作者心想,九寨沟开发得晚未必不是 它的幸运,“如果九寨沟早几十年面世,恐怕今天 再也见不着这块净土了。”作者又花了不少笔墨, 讲景点开发和保护之间的必要性。文章的最后作者 呼吁:“愿你永在,九寨沟的清风白水!”这篇游 记写景和说理结合得很好。
(六)致力于艺术美的创造 1、让读者在人化自然的过程中发现自然美(渗透作者的思想感情) 自然美是客观存在的,但自然界之所以有美,归根结底是人的主 观意识作用的结果,可以说,自然美是客观美与主观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识结合而成的 “人化的自然”。 “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情溢于海”——刘勰 作者在再现自然景象时,或情随景生,或移情于景,或间接抒情 或直抒胸襟,都贯注着作者的见识和爱憎。 2、让读者在古今文化的熏陶中领略人文美 在旅游中,人们观赏自然景色的同时,总会接触到各种各样的人 文资料:诸如历史文物古迹,民间故事传说,民族传统和风土人情以 及革命纪念地与社会主义建设成就等,它们中蕴含着丰富的人文美。 人文美=人文资料+人的体会 3、让读者在旅游活动的体验中感受生活美 生活美=生活中的美点+人们的体验 (1)在山川风物的变化中感受到时代美 (2)在与生活的交流中感受到情感美 (3)在对生活的思索中感受到思想美
(四)写景和历史文化相结合 看风景,游古迹,往往使游客“发思古之幽情”,这种 游记的写作就会和历史文化结合在一起。写景与历史文化相 结合的游记产生于90年代初期,尤为引人注意的是学者的介 入,如张中行、余秋雨、史铁生、张承志、韩少华等的作品, 从个人经验出发,引入关于文化和人生哲理的思考,加重了 游记的知识品味和文化分量,也被称为“文化散文”。 余秋雨出版的散文集《文化苦旅》、《山居笔记》、 《霜冷长河》等“文化散文”多采用游记的形式,但又并非 纯游记散文,而是以游记的形式表达作者对中国历史与现实 进行文化的思考。这特别表现在他的怀古伤今、探讨文化良 知的游记中。这种游记,既有景物的美,又富有历史文化的 意蕴。 例如余秋雨的《莫高窟》、《道士塔》等游记,是通过 一个个古老的物像,描述了大漠荒荒的黄河文明的盛衰,表 现了作者对古代中国文化、中国历史人物命运的关注,这些 游记历史的深邃苍凉之感跃然纸上。
(五)具有吸引游客的魅力
游记不是导游说明书,但是它具有吸引游客的魅力。许多 游客之所以产生去某地一游的冲动,就是因为他(她)读到了 某篇游记名作。这些年来,游记更是成为促进旅游业发展的一 个重要手段,许多名篇被刻在旅游点上,甚至还印在旅游目的 地的导游指南或门票上面。许多游客动身旅行之前,都可以从 某些游记中了解旅游目的地的一些具体情况。
文体写作训练 第七章 游记
文学院 王红霞
一、游记的含义
游记是一种通过描写山川景物、名胜古迹、风土人情等来表达感 情,说明道理,书写志向用散文笔法记录下来的文章体裁。又称游记 散文。在这里游的含义有多种:游历、旅游、游玩、游览、参观、访 问、考察等。
简言之,游记就是描写游览一些地方的名胜古迹的所见、所闻、 所感的一种散文形式。游记的主要内容包括:
宋代产生了长篇旅行游记,如陆游的《入蜀记》和范成大的《吴船 录》,都是我国古代的游记名作。欧阳修的《醉翁亭记》、苏轼的前后 《赤壁赋》,有虚有实,形象生动,是历代传诵的游记名篇。王安石的 《游褒禅山记》和苏轼的《石钟山记》,均为脍炙人口的以山水说理的 游记名篇。
明清时代文人多好游览,为后代留下了大量的游记。 明代徐霞客的《徐霞客游记》是日记体游记文学的专著, 是文学与地理学的完美结合。清代游记也进入全面发展 的时代,桐城派、公安派、性灵派的作家写下了大量的 游记。
“五四”新文学运动以来,我国的游记更是繁荣昌 盛,因为“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一直是我国文人的传 统。在那一代作家中,朱自清、郁达夫、沈从文等都留 下了不少游记名篇,在朱自清(1934年写的游记《威尼 斯》,威尼斯是意大利北部城市;1924年写的游记 《绿》)郁达夫等人的精心创造下,游记焕发出新的光 彩。特别是郁达夫的游记专集《屐痕处处》、《达夫游 记》,沈从文的《湘行散记》等,可与他们的小说媲美。
(三)写景和介绍知识相结合 游记中会涉及到许多史地知识、风土人情等人文和自然 科学等方面的知识,写景就常和介绍科学知识结合在一起。 这种科学知识必须是游记中涉及到的,这种知识介绍,能使 读者增长见识,开拓眼界。 著名建筑学家梁思成的《曲阜孔庙》,就是以行家的口 吻介绍了孔庙的来龙去脉,并分别对孔庙建筑的重要组成部 分——奎文阁、大成殿、杏坛、碑亭等作了生动、有趣的介 绍。 梁衡的代表作之一《晋祠》分上下两部分,前半部分写 自然景物之美:“晋祠之美,在山美、树美、水美。”分别 介绍了“三美”之后,作者笔锋一转——“然而,最美的还 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古代文化。”然后介绍我国古代建筑的 “三绝”——圣母殿、殿柱上的木雕盘龙、殿前的鱼沼飞梁, 详细而生动。
石碑,是不会说话的。但它却是一部历史,一部字里行间闪烁着 “落后就要挨打”的真理之光的历史。它那深深的四道刀痕,就像是 暮鼓晨钟,时时在用无声的语言告诫着我们:“为了不挨打,为了保 卫祖国神圣的疆土,我们一定要有最强大的国防,最现代化的武器。”
这里写景和反思历史、议论说理相结合,游记的主题就升华到可 观的高度了,并且使文章具有震撼人心的思想力量。
(二)写景和说理相结合
写景与说理相结合就是作者透过所描写的景物来阐发某种哲理, 把议论、记叙、描写、抒情很好地结合起来,环环相扣,达到情与景、 理与事浑然融合,从而揭示笔下所写景物给人们的启迪。
王英琦的《南疆界碑》,写她去云南边境看到的一块界碑,这块 界碑是近代惨痛历史的见证者。在作了一番历史故事叙述和对界碑进 行一番描写后,作者引申开去:
进入当代,20世纪60年代前后游记也曾产生了不少轰动一时的 作品,例如刘白羽的《长江三日》(发表在1961年3月号《人民文学》 上)、秦牧的《古战场春晓》(写于1961年)、杨朔的《香山红叶》 (写于1956年)、碧野的《天山景物记》(发表在1956年12月《人 民文学》上。1976年被选为中学语文教材,编入高中语文第三册) 等。
二是由于古代文献资料的散失,后代以讹传讹,求学的 人们对于学问(即对待传闻材料)必须“深思慎取”(深入 地思考,谨慎地选取)。这两点都是值得借鉴的。本文记游 后所作的议论,具有深邃的哲理性和积极的进取性,而且两 者结合得非常自然,前半篇主要记游,后半篇主要议论,记 游是议论的依据。
贾平凹的《丑石》,菡子的《梅岭诗意》、刘成章的 《读碑》等游记都用了这种写法。
二、我国游记的历史和现状
据考证,我国最早的游记是东汉的马策伯的《封禅仪记》,该文记 东汉光武帝巡狩泰山封禅的事,却详述了登山的艰难。魏晋南北朝时, 由于社会动荡,政治腐败,许多人厌弃现实,到山水中去寻找解脱,此 间产生了许多游记名篇,如鲍照的《登大雷岸与妹书》、陶景宏的《答 谢中书书》、吴均的《与宋元思书》,这些都是书信体的骈文游记。慧 远的《庐山道人游石门诗序》、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并序》等都是游记 名篇。
进入80年代中期,我国进入了改革开放的新阶段,人民的生活 水平不断提高,旅游业蓬勃发展,游记的写作更加繁荣。学者余秋 雨把他写的大量游记称之为“行走的文学”,如《文化苦旅》、《千 禧之旅》、《行者无疆》等,他将文化思考、历史沉积融入观游之中, 开拓出更为深厚的人文景观,融入更多的奇思妙想,注入更强烈的 个人特质。如《文化苦旅》中的一些游记,如《都江堰》、《这里 真安静》、《莫高窟》、《柳侯祠》等,即属这类作品。贾平凹的 《商州三录》等大量游记,倾倒了不少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