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州市农业概况
广西农作物分布
广西省百色农作物分布、农作物种植面积
百色市辖:右江区、平果县、田东县、田阳县、田林县、德保县、靖西县、那坡 县、凌云县、乐业县、隆林县、西林县。
特产有八角、茴香、云耳、芒果、扁桃、茶叶、柑橘、龙眼、黄皮、板栗、红碎 茶、烤烟、油料等。经济作物种植面积9.45万公顷,以甘蔗、油菜、茶叶、烟
南宁市辖:青秀区、兴宁区、江南区、良庆区、邕宁区、西乡塘区、横县、隆安 县、武鸣县、马山县、上林县、宾阳县、
分布最广的马尾松。杉木、桉树、竹类材用植物。果树兼用树种有橄榄、乌榄、 三角榄、扁桃、人面子、荔枝、龙眼、杨桃、木菠萝、芒果、板栗、等。其中: 柑橙、香蕉、龙眼、荔枝驰名自治区内外。
农作物面积:水稻415.05万亩、玉米139.05万亩大豆45.45万亩、红薯29.7万亩、龙眼44.1万亩、荔枝29.3万亩、香蕉22万亩、。板栗13.4万亩、芒果7万亩。
广西省贵港农作物分布、农作物种植面积
贵港市市辖:港北区、港南区、覃塘区、桂平市、屏南县。
贵港市广西重要的粮食、糖、果、肉桂和禽畜生产基地,盛产优质大米、白砂糖、 荔枝、弄一弄、茶叶、蚕桑、食用菌、八角、玉桂、莲藕等特色农产品,素有广 西“鱼米之乡”、中国糖城的美誉。
农作物面积:龙眼2.4万亩、水稻42.5万亩、蔬菜104.5万亩、龙眼38.48万 亩、荔枝32.3万亩。
广西省玉林农作物分布、农作物种植面积
玉林市市辖:玉州区、福绵区、北流市、兴业县、容县、陆川县、博白县。
玉林市粮食、水果、禽畜重要生产基地,盛产荔枝、龙眼、沙田柚、芒果、香蕉、 柑桔、桂油、八角、松香、大蒜头、茶叶、博白蕹(weng菜(空心菜)、甘蔗、 菠萝、剑麻、红菇、茶泡等,著名:荔枝、桂圆、沙田柚、三黄鸡之乡。
柳州柳江区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
柳州柳江区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柳江区作为柳州市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柳州市发展的重点区域之一。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柳江区也取得了显著的进展。
本文将从经济发展、城市规划、产业结构、城市建设、生态环境等方面,对柳江区的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进行分析。
一、经济发展现状近年来,柳江区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该区的主要产业包括工业、农业、服务业等。
工业是柳江区经济的支柱产业,主要以制造业为主,涵盖汽车制造、纺织、机械制造等多个领域。
柳江区还拥有丰富的农业资源,农业业态多样,主要种植水稻、蔬菜和水果等。
服务业也在柳江区发展迅速,包括金融、旅游、物流等行业。
二、城市规划与建设柳江区在城市规划和建设方面也取得了显著进展。
该区以促进城乡一体化为目标,积极推动城市化进程。
通过城市规划,柳江区打造了集商业、居住、文化、娱乐于一体的现代化城市。
该区的道路交通网络十分完善,提高了市民的出行便利性。
同时,柳江区还大力发展绿色环保产业,并建设了多个公园和绿地,提升了城市的生态环境。
三、产业结构调整在未来发展方向上,柳江区将继续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加速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兴技术的迅猛发展,柳江区将加大科技创新力度,培育新兴产业。
同时,更加注重发展高端制造业,提升产业价值链水平。
此外,柳江区还将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吸引更多的优质企业落户,推动产业结构升级。
四、人才引进与培养柳江区将致力于引进和培养高端人才,提高区域创新能力和竞争力。
推动高校、科研机构与企业之间的紧密合作,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
同时,加强职业教育的发展,培养一批技能人才,以满足柳江区未来产业发展的需求。
五、生态环境保护柳江区将持续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力度,提高生态环境质量。
该区将注重生态用地保护和修复,加强环境治理,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柳江区还将加强水资源管理,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保护区域水质。
此外,加强对大气污染和垃圾处理的管控,提升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水平。
柳州市农业概况
柳州市农业概况地理位置柳州市位于广西中部偏北,为湘桂、黔桂和枝柳铁路交汇处,地处东经108°32′~110°28′,北纬23°54′~26°03′之间,东与桂林市的龙胜县、永福县和荔浦县相连,西与河池市的环江县、罗城县和宜州市接壤,南与来宾市的金秀县、象州县、兴宾区和忻城县毗邻,北与湖南省的通道县,贵州省的黎平县、从江县交界。
市区处柳江河中游,距离首府南宁约220公里。
行政区划柳州市行政区划调整后,共辖六县四区,共有86个乡镇,935个行政村。
2006年全市总人口360.51万人,其中农业人口235.34万人,占人口总数的65.28%,全市聚居着汉、壮、苗、侗、瑶、回、仫佬等30余个民族。
地形地貌柳州市主要以山地和丘陵地貌为主。
山地丘陵面积占土地总面积的76.01%,其北部为云贵高原的东南缘,西北部处于九万大山区域,一般海拔在1000—1200米。
东部、东南部为架桥岭---大瑶山,中部和东南部为岩溶地貌、丘陵和河谷平原。
整个地势总体上是北部、东部高,中部、南部低。
按地貌形态、海拔高度和切割深度,可分为中山、低山、丘陵和平原、岩溶地区。
柳州境内山体主要有九万大山、摩天岭、大苗山架桥岭和大瑶山等,位于大苗山上的元宝山,海拔2081米,为境内最高峰,也是广西第三高峰。
平原主要分布在融江—柳江、洛清江中下游河谷两岸,较大的平原有柳江平原、洛满平原、穿山平原、柳城(融水)平原和鹿寨平原。
自然资源1、土地资源2005年柳州市土地总面积为18686.051平方公里,山地丘陵面积占土地总面积的70.01%。
2005年全市耕地面积228224公顷,其中水田面积108399公顷,旱地面积119825公顷。
园地面积25582公顷,其中果园面积19218公顷、桑园面积4106公顷、茶园面积2258公顷。
全市土壤种类主要有红壤土、黄壤土、水稻土、石灰土、冲积土和紫色土等土类,其中以红壤和石灰土所占的比例较大。
广西柳州市林下食用菌发展现状及对策建议
※交流园地 农业与技术2017, V ol.37, No.18 251广西柳州市林下食用菌发展现状及对策建议陈娇娇 张 燕 韦淑花 龙素梅 张贻意 莫 毅 唐才明 陈 罡(柳州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广西 柳州 545003)摘 要:通过对柳州市林下食用菌种植现状、问题等进行分析与探讨,提出了发展林下食用菌产业的对策与建议,为实现柳州市的食用菌产业可持续健康发展,推动产业精准扶贫提供思路与依据。
关键词:食用菌;林下栽培;现状;发展对策中图分类号:S646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70932222基金项目:国家现代农业食用菌产业技术体系广西创新团队专项资金(项目编号:nycytxgxcxtd-07-07)1柳州市林下食用菌发展现状柳州市位于广西中部,属中亚热带气候,气候温和,夏长冬短,热量丰富,年平均气温17~22℃,日均温≥10℃,年总积温5000~8000℃,年日照时数达1500~1800h ,降水丰沛,湿度较大,土壤肥沃而且富含有机质,酸碱度适中,森林覆盖率大,达62.6%,森林资源总量排广西全区第4。
为柳州发展林下食用菌种植提供了良好的空间及资源优势。
近年来,柳州市将发展林下食用菌产业作为新形势下农业经济增长点,通过政府扶持、技术推动、市场驱动等三重动力,将柳州的融水苗族自治县打造成为柳州市林下食用菌生产的示范样板区。
融水县资源丰富,林地面积3400km 2,是我国南方9省(区)重点林业县之一,素有“杉木王国”、“毛竹之乡”的称号。
分别在融水县的四荣乡、怀宝镇、白云乡、香粉乡等高寒山区,采取“合作社(公司)+基地+农户”的生产经营模式,在松、杉、竹林下仿野生栽培木耳、灵芝、竹荪仿野生栽培。
融水县的林下食用菌生产呈现跳跃式快速发展趋势。
据统计,2016年,融水县林下食用菌种植面积186.79万m 2。
其中:木耳78.19万m 2、灵芝85.3万m 2、竹荪23.3万m 2。
柳州市农业产业化发展思路与对策
江的茶叶 , 城区都市农业等优势、 特色种植业农产品产业 区、 产品带初具雏形 ; 柳江 、 柳城 、 鹿寨县和市 区的
瘦 肉型猪养 殖带 , 融水 、 江 的无公 害 肉牛养 殖 带 , 江 、 城 、 寨 、 安 县 的 肉羊 养 殖带 , 江 、 城 、 三 柳 柳 鹿 融 柳 柳 鹿
寨3 县奶牛养殖带 柳城 、 鹿寨为核心的桂中养殖区, 以
维普资讯
增刊 工
罗泽 科 等 : 柳州 市农 业产业 化 发展 思路 与对 策
7
模, 建成 了柳 江 、 城 、 寨及 城 区 三元杂 子猪 繁 殖基 地 , 柳 鹿 以柳 江 、 城 、 寨 及 城 区 为瘦 肉型猪 生 产基 地 , 柳 鹿 以柳江 、 柳城 、 鹿寨 和依 托 独峒 、 同乐 牛 交易市 场 而迅速 发展 起来 的三江 肉牛 生产基 地 初 步形 成 ; 柳州 市乳 品生产 和优 势水产 品罗 非 鱼 已逐步 成 为广西 的 主要生 产基 地 。
维普资讯
第2 2卷
增刊 I
广
西
农
学
报
20 0 7年 8月
Au u t 2 0 g s ,0 7
广西土地资源概况
广西土地资源概况广西土地资源概况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2006-07-17 来源:【字体:大中小】土壤是指地面上能够生长植物的疏松表面,是土地资源不可分割的组成要素。
由于气候、地形和人为作用的影响,形成了广西土壤类型的多样性及相应的分布规律。
根据对1615.19万公顷土壤进行第二次土壤普查的结果,按在同一生物条件下,具有独自的成土过程和共同特征及属性的一类土壤归做一个土类,广西土壤分14个土类,25个亚类。
其中8个主要土类分述如下:水稻土:是广西最大的一类耕作土壤,在农业生产中占有极重要地位。
共有164.8O万公顷,占普查总面积的10.2%。
主要分布在海拔500米以下的丘陵、谷地、盆地,溶蚀平原及坡、台阶地,南宁、贵港、玉林等地面积较大。
砖红壤:面积24.99万公顷,占普查总面积的l.6%。
分布于北海和钦州、防城港市南部地区。
适宜发展热带作物,是广西最宝贵的土地资源。
赤红壤:面积485.35万公顷,占普查总面积的30.1%。
是广西主要土地资源,适宜于南亚热带作物以及部分热带作物生长。
大致分布于北纬22°00´—24°30´之间,海拔350米以下的平原、丘陵、台地。
红壤:面积564.52万公顷,占普查总面积的35.0%,主要分布于北回归线以北的中亚热带丘陵、谷地,桂林、柳州、河池三市及梧州、百色二市北部,适于多种林木、果树和农作物发展。
黄壤:面积127.45万公顷,占普查总面积的7.9%,分布在海拔800米—1000米以上的山地,以桂林、百色二市面积较多,是广西最重要的林业土地资源。
石灰岩土:面积81.90万公顷,占普查总面积的5.1%,分布于桂北、桂西、桂西南、桂中的喀斯特地区,以河池、百色、南宁三市面积较大。
这类土壤土层薄,保水能力差,宜封山育林,合理耕作放牧,恢复植被。
紫色土:面积88.54万公顷,占普查总面积的5.5%,主要分布于梧州、南宁、桂林、玉林的低丘缓坡紫色岩区。
柳州简介了解
柳州市概况柳州位于中国广西中部,又称龙城,是一座以工业为主、综合发展的区域性中心城市,也是中国山水景观独特的历史文化名城。
市区青山环绕,水抱城流,有“世界第一天然大盆景”的美誉。
柳州下辖六县四区,总面积1.86万平方公里,总人口360万人,其中,建成区106平方公里,市区人口110万人。
2007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738.8亿元,财政收入首次突破百亿大关,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05.5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866元。
柳州是西南地区的工业重镇。
柳州工业经济总量约占广西的1/4,全市现有工业企业3000多家,其中大型企业11家,中国工业500强5家,年销售收入超25亿、15亿美元企业各一家,上市企业5户,已形成以汽车、机械、冶金为支柱,化工、制糖、造纸、制药、建材、日化等产业并存的工业体系,并培育出了4个中国名牌产品,3个中国驰名商标。
汽车工业是第一支柱产业。
通用、日产和中国上汽、东风、一汽等汽车巨头都在柳州投资合作。
柳州是全国唯一同时拥有国内三大汽车集团整车厂的地级市,微型客货车、轿车、多用途商务车、轻中重型载货车及专用车、改装车等车型齐全,培育出了“上汽通用五菱”、“东风乘龙”、“东风风行(MPV)”等汽车品牌。
2007年柳州汽车产量突破60万辆。
冶金工业以钢铁和有色金属冶炼及深加工为主。
2007年,柳州钢材产量突破600万吨;锡、锑、铟的保有储量均居全国首位,立德粉和铟的产量世界第一,氧化锌产量世界第二,“金海”牌锡锭是中国名牌产品。
2002年,柳州被列为中国新材料产业化试点基地。
机械工业以工程机械、空压机、预应力锚具等产品为代表。
柳工集团是世界工程机械50强企业,轮式装载机产销全球第一;欧维姆公司预应力锚具产销全国第一,欧维姆预应力技术开发中心是全球八大技术中心之一,并在全球同行中占有重要地位;瑞典阿特拉斯.科普柯公司(Atlas Copco)正在柳州建设远东空压机供应中心。
其他行业中,拥有“两面针”牙膏、“金嗓子”喉片、“花红”药业、“鱼峰”水泥、“网山”白砂糖等一批全国知名品牌和产品,其中两面针被评为中国公众最喜爱的十大民族品牌之一,两面针牙膏连续23年占据中国药物牙膏产销第一位。
柳州市蔗糖、桑蚕产业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现状及今后发展对策建议
和桑蚕产业发展 为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提供 了物 质基 础和条件 。 笔者分析柳 州市两大产业在 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方
面现 状 , 出一 些 发 展 思 路 和 建议 。 提
关 键 词 :农 业 产 业 化 ; 环 经 济 ; 业 链 循 产
中 图分 类 号 :F 2 33
文献标识码 : A
总产 值 3 .亿 元 [] 35 】 。 1 2 柳 州市桑 蚕 业生产 及 缫 丝企 业情 况 .
2 0 年柳州市桑园面积 2 万 h 2 07 . 8 m, 产鲜茧 41 t .万 , 均位居广西第 四位 , 民销售鲜茧收人 6 8 农 . 亿元 , 9
占农 业 总产 值 6 , 民种 桑 养蚕 人 均增 收 5 元 。20 % 农 1 0 7年 , 市 缫丝 企业 1 , 有 自动 缫 丝生 产 线 12 全 5家 共 2 组, 年加 工 干茧 33万 t产 生 丝 1 t产值 2 . , 万 , 4亿元 [ 。
可 再生 能源 , 可 以杜绝 甘蔗 叶 在 田间焚 烧所 造成 的浪 费和 大气 污染 。 还
收稿 日期 :0 9— 1 —2 20 1 9 修回 日期 :0 9—1 20 2—1 1
第一作者简 介: 黄革文 , ,9 8 女 16 年生 , 柳州 市农业科学研究所 , 副所长 , 农艺师 , 主要从 事科技管理 、 目 项 管理 。
黄革文 李怀干 刘小 萍
(. 1 柳州市农业科学研 究所 , 西 广 550 ; . 4 0 3 2 柳州市农业局 , 西 广 550 ) 4 0 1
摘要 : 蔗糖业和 桑蚕业是柳 州市两大支柱产业 , 产业 化格局 明显 , 两个产业通过发展循 环经 济 。 步形成 了有规模 逐
柳州产业结构转变趋势是
柳州产业结构转变趋势是柳州是广西壮族自治区的重要城市之一,也是中国西南地区最具活力和发展潜力的城市之一。
近年来,柳州的产业结构转变呈现出一些新的趋势,这对于柳州的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柳州的产业结构现状、产业结构转变趋势和发展机遇等方面进行分析和探讨。
一、柳州的产业结构现状柳州的主要产业包括工业、服务业和农业。
工业是柳州的支柱产业,尤其以汽车制造业、铝加工业和钢铁产业为主。
柳州是中国铝都,拥有完整的铝业产业链,包括从铝土矿的采矿、冶炼到铝合金制品的生产和销售等。
柳州汽车工业集中区是广西最大的汽车产业集聚区,吸引了一大批国内外知名汽车制造商和配套企业入驻。
此外,柳州还有一些重要的工业领域,如钢铁、化工、纺织等。
服务业是柳州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商贸、金融、旅游等多个方面。
柳州的商贸业发达,拥有多家大型商业综合体和购物中心,满足了居民的日常需求。
金融业经营范围广泛,包括银行、证券、保险等多个领域。
旅游业是柳州的新兴产业,柳州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如漓江风景区、司马懿故居等,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前来观光和休闲。
农业是柳州的基础产业,也是柳州市农村居民的主要收入来源。
柳州的主要农产品包括稻谷、蔬菜、水果等。
柳州拥有广阔的耕地和适宜的水资源,以及丰富的自然条件,为农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此外,农业还涉及养殖业、渔业等多个领域。
二、柳州产业结构转变趋势1. 汽车制造业的发展柳州的汽车制造业始于20世纪80年代,经过多年的发展,已成为柳州的支柱产业之一。
目前,柳州拥有一批国内外知名的汽车制造商,如广西柳州五菱汽车有限公司、柳州奇瑞汽车有限公司等。
随着国内汽车市场的不断扩大和消费升级的需求,柳州汽车制造业有望继续保持稳定增长态势。
2. 铝加工业的提升柳州是中国铝都,拥有丰富的铝土矿资源和完善的铝业产业链,铝加工业一直是柳州的重要产业之一。
目前,柳州的铝企业主要集中在初级铝冶炼和铝合金制品加工领域。
柳州介绍
•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柳宗元既没,好友韩愈作《柳州罗
池庙碑》以祭之,碑文中有诗曰《享神
诗》,诗文神采飞扬,感怀极深。北宋
苏轼读其文,吟其诗,叹其事,思其人,
山清水秀,地干净
• “山清水秀地干净”是2006年温家宝总理考察柳州期间对柳州最直接的 评价。柳州市长陈刚打算向社会征集对应的下联后,热心市民纷纷来 电、发短信,“推介”他们想出的下联。字里行间无不流露出他们对 山水柳州的喜爱,以及对柳州未来发展寄予的厚望。
•
“人杰地灵宜人居”、“柳岸花明东城来”都是市民对柳州优良
祠分前、中、大殿三进,内有柳宗 元石刻像、柳宗元塑像以及“荔子 碑”等历代珍贵石刻40余方。“荔 子碑”是宋代大文豪苏轼的书法, 写的是韩愈《柳州罗池庙碑》中供 祭祀柳宗元吟唱的《迎颂享神诗》, 因唐宋三大文豪的文采神韵凝于一 碑,故有“三绝碑”之称。祠后有 柳宗元衣冠墓,东侧有纪念与柳宗 元同称为唐二贤的政治家、柳州司 户参军事刘蕡的贤良祠,并有柑香 亭、罗池、讲堂、山长住房、斋房、 回廊、院门等附属建筑。
人居环境的赞颂。有市民的下联别出心裁,将柳州同样值得称道的工
业、农业和秀丽的山水形成对照:“工发农旺城市美”。还有市民从
城市“大家庭”的和谐发展联想到了受惠的“小家”:“家庭和睦万
事兴”。
•
有些市民更从自己的下联中,道出他们对城市在新年里更上一层
楼的希望。柳州人伍先生说,近年来柳州日新月异,每次他广东的朋
市。
柳侯祠
• 柳侯祠原名罗池庙,位于柳州市 中心柳侯公园内的西隅,原名罗 池庙(因建于罗池西畔得名), 现改名为柳侯祠,是柳州人民为 纪念唐代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 文学家柳宗元而建造的庙。现在 的柳侯祠是按照清代建筑物重建 的,祠内陈列有许多文物及史料, 反映了柳宗元的生平和政绩。著 名作家朱千华先生在其园林文化 著作《雨打芭蕉落闲庭·岭南画舫 录》中,对柳州的柳侯园有详尽 记述。柳侯祠从唐代建成至今, 历朝都对其进行过修葺及扩建。 现址为明代柳侯祠庙址,清代宣 统元年(1909年)在原址上重建。 解放后,柳侯祠几经修葺,现存 的柳侯祠建筑结构为清代三进制 木砖结构,面积约2000平方米。
广西壮族自治区概况
广西壮族自治区概况一、概况广西壮族自治区简称桂,地处祖国南疆,位于东经104°26'~112°04',北纬20°54'~26°24'之间,北回归线横贯全区中部。
广西区位优越,南临北部湾,面向东南亚,西南与越南毗邻,东邻粤、港、澳,北连华中,背靠大西南。
是西南地区最便捷的出海通道,也是中国西部资源型经济与东南开放型经济的结合部,在中国与东南亚的经济交往中占有重要地位。
广西周边与广东、湖南、贵州、云南等省接壤。
东南与广东省省界线长约931公里,东北与湖南省省界长约970公里,北面与贵州省省界长约1177公里,西面与云南省省界长约632公里。
西南与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边界线长约637公里。
大陆海岸线长约1500公里。
全区土地总面积23.67万平方公里,占全国总面积2.47%。
东西最大跨距约771公里,南北最大跨距(南至斜阳岛)约634公里。
全自治区聚居壮、汉、瑶、苗、侗、仫佬、毛南、回、京、彝、水、仡佬等民族。
2001年总人口4788万人,其中壮族人口占32.79%。
二、地理地形广西位于全国地势第二台阶中的云贵高原东南边缘,地处两广丘陵西部,南临北部湾海面。
整个地势自西北向东南倾斜,山岭连绵、山体庞大、岭谷相间,四周多被山地、高原环绕,呈盆地状,有“广西盆地”之称。
1.山地丘陵性盆地地貌广西地貌总体是山地丘陵性盆地地貌,呈盆地状。
其特征是:(1)盆地大小相杂。
西、北部为云贵高原边缘,东北为南岭山地,东南及南部是云开大山、六万大山、十万大山。
盆地中部被广西弧形山脉分割,形成以柳州为中心的桂中盆地,沿广西弧形山脉前坳陷为右江、武鸣、南宁、玉林、荔浦等众多中小盆地,形成大小盆地相杂的地貌结构。
(2)山系多呈弧形,层层相套。
自北向南大致可分为4列:第一列为大苗山—九万大山;第二列为大南山—天平山—凤凰山;第三列为驾桥岭—大瑶山—莲花山—镇龙山—大明山—都阳山(此列亦称广西弧);第四列为云开大山—六万大山—十万大山—大青山。
高质量建设基本农田 筑牢乡村振兴基石——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柳江区高标准农田建设调研报告
高质量建设基本农田筑牢乡村振兴基石——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柳江区高标准农田建设调研报告柳州市柳江区位于广西中部,于2017年1月撤县设区,全城区区域面积1773km2,辖8个镇118个村(社区),总人口45.8万人,是闻名中外的“柳江人”古人类文化遗址所在地。
柳江区交通便利发达,湘桂、黔桂、枝柳铁路和322、209国道贯穿境内,有7条高速公路过境并设有出口,柳州白莲机场距城区仅7公里;西江水系通过境内,2000t级货船可直达广州、香港。
柳江区产业基础扎实,全城区工业企业800多家,拥有广西康明斯、中国重汽、花红药业等一批国内外知名企业。
柳江区是国家农业开发重点县(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全国无公害蔬菜生产示范县(区)、全国瘦肉型猪生产基地、全国最大的双季莲藕生产基地和香葱生产基地、广西主要商品粮基地和甘蔗生产基地。
一、柳江区农田建设基本情况耕地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是农业生产最基本、不可替代的生产资料,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最重要物质基础和社会稳定发展的重要保障,保持一定数量且质量保障的耕地资源不仅是农业可持续性发展的基础,而且直接关系到整个国民经济建设安全、社会稳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
2020年末,柳江区耕地总面积为64212.6hm2,其中水田面积17262.5 hm2、旱地面积46950.1 hm2。
柳江区是农业大区,二十世纪以前,耕地的利用主要以种植业为主,种植作物主要为水稻、蔬菜、水果、玉米、甘蔗、油菜等。
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发展,耕地转向非农业用地现象突出。
二十世纪以来,柳江区开展了生态农业建设,农业内部结构由单纯的种植业向农、林、牧、渔转化,部分耕地转向发展林果业。
为了保护和更好地利用耕地,1994年国家发布了“基本农田保护条例”,柳江区也于1996年划定了基本农田保护区并严格贯彻执行“条列”,2015年,制定了《柳江县土地整治规划(2016—2020年)》,有效地遏制了耕地面积减少的现象。
柳州市“城中村”现状及改造调研报告
柳州市“城中村”现状及改造调研报告一、柳州市“城中村”的现状“城中村”是城市快速发展过程中,城乡二元结构没有及时得到调整而形成的独特现象。
目前,柳州市(建成区内)共有“城中村”19个,农业人口约74867人。
其中柳北区辖6个乡镇41个村委会(包括4个居委会),而属“城中村”范畴的有黄村乡下辖的雅莲村、黄村村与白沙村3个,共有农业人口2236人。
柳南区辖一乡一镇共有新云、竹鹅、磨滩、渡口、基隆、门头、帽合7个“城中村”,共有农业人口约52000人。
城中区下辖窑埠、河东、静兰、牛车坪、柳东、环江6个行政村,农业人口14677人,而窑埠、河东、静兰3村属“城中村”。
鱼峰区下辖1镇,有水南村、驾鹤村、鸡喇村、阳和村、社湾村5个“城中村“,农业人口5954人。
(一)“城中村”的定义及其分类“城中村”是指在城市快速发展的进程中,①由于农村土地全部被征用,农村集体成员由农民身份变为居民身份后,仍居住在由原村改造而演变的居民区;②在城市化的进程中,农村大部分土地被征用,而管理和发展滞后于城市化进程,仍旧保持原来的居住村落和管理制度,游离于城市管理之外的“都市村庄”;③位于城区边缘的农村,已被规划入城区建设但在土地权属、户籍行政管理上仍然保留着农村模式的村落。
从柳州市实际出发,从近期来看,柳州市城市建成区范围内仍保留农村体制,使用集体土地,以村民委员会为组织形式的居住村落定义为“城中村”。
从长远来看柳州市城市规划区域内的成建制的农村也可定为“城中村”。
在柳州市的“城中村”中,大部分村仅有少量耕地面积,少数村为无地村,郊区村尚存较多耕地面积,具体可分为三类:一是完全没有农用地的农村,已经完全被城市包围的,如柳北区的雅莲村是典型的无地村,全村没有一分耕地,但还有农业人口90人。
二是有少量农用地的农村和处于城市近期重点建设区域的农村,这部分“城中村”,不仅耕地量少,而且被分割成大小不一的地块,零星散落在“插花地带”,人均耕地少,耕作的价值已经不大。
广西农业概况
5.方茴说:“那时候我们不说爱,爱是多么遥远、多么沉重的字眼啊。
我们只说喜欢,就算喜欢也是偷偷摸摸的。
”6.方茴说:“我觉得之所以说相见不如怀念,是因为相见只能让人在现实面前无奈地哀悼伤痛,而怀念却可以把已经注定的谎言变成童话。
”7.在村头有一截巨大的雷击木,直径十几米,此时主干上唯一的柳条已经在朝霞中掩去了莹光,变得普普通通了。
8.这些孩子都很活泼与好动,即便吃饭时也都不太老实,不少人抱着陶碗从自家出来,凑到了一起。
9.石村周围草木丰茂,猛兽众多,可守着大山,村人的食物相对来说却算不上丰盛,只是一些粗麦饼、野果以及孩子们碗中少量的肉食。
广西农业概况一、基本情况广西壮族自治区位于北纬2054-2623、东经10428-11204。
东与广东、海南为邻,东北与湖南接壤,北与贵洲,西北与云南相连,西南与越南交界,南濒北部湾,是全国沿海省、自治区、直辖市之一,又是5个少数民族自治区中唯一有沿海的少数民族自治区。
广西幅源广阔,南北约610公里,东西长约750公里,总面积236661平方公里,占全国土地总面积的2.5%,在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中居第9位。
1997年末,全自治区人口4633万人,除汉族外,聚居着壮、瑶、苗、侗、仫佬、毛难、回、京、彝、水、仡佬等民族。
少数民族人口1764万人,占总人口的38.08%其中壮族人口1518万人,占全自治区总人口的32.76%,是目前我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
广西是以壮族为主体民族实行区域自治的地方。
1958年3月5日,经国务院准,成立广西壮族自治区。
1997年广西行政区划为5个地区,9个地级市,10个县级市,59个县,12个民族自治县。
26个市辖区,3个市郊区,688个镇,611个乡、62个民族乡,其中瑶族乡51个,苗族乡8个,瑶族苗族乡1个,侗族乡1个,回族乡1个。
75街道办事处,1228个居委会,14822个村委会。
广西具有独特的地貌特征。
从总体看,广西属于我国东南丘陵部分,其主要特征是周高中低,状若盆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柳州市农业概况地理位置柳州市位于广西中部偏北,为湘桂、黔桂和枝柳铁路交汇处,地处东经108°32′~110°28′,北纬23°54′~26°03′之间,东与桂林市的龙胜县、永福县和荔浦县相连,西与河池市的环江县、罗城县和宜州市接壤,南与来宾市的金秀县、象州县、兴宾区和忻城县毗邻,北与湖南省的通道县,贵州省的黎平县、从江县交界。
市区处柳江河中游,距离首府南宁约220公里。
行政区划柳州市行政区划调整后,共辖六县四区,共有86个乡镇,935个行政村。
2006年全市总人口360.51万人,其中农业人口235.34万人,占人口总数的65.28%,全市聚居着汉、壮、苗、侗、瑶、回、仫佬等30余个民族。
地形地貌柳州市主要以山地和丘陵地貌为主。
山地丘陵面积占土地总面积的76.01%,其北部为云贵高原的东南缘,西北部处于九万大山区域,一般海拔在1000—1200米。
东部、东南部为架桥岭---大瑶山,中部和东南部为岩溶地貌、丘陵和河谷平原。
整个地势总体上是北部、东部高,中部、南部低。
按地貌形态、海拔高度和切割深度,可分为中山、低山、丘陵和平原、岩溶地区。
柳州境内山体主要有九万大山、摩天岭、大苗山架桥岭和大瑶山等,位于大苗山上的元宝山,海拔2081米,为境内最高峰,也是广西第三高峰。
平原主要分布在融江—柳江、洛清江中下游河谷两岸,较大的平原有柳江平原、洛满平原、穿山平原、柳城(融水)平原和鹿寨平原。
自然资源1、土地资源2005年柳州市土地总面积为18686.051平方公里,山地丘陵面积占土地总面积的70.01%。
2005年全市耕地面积228224公顷,其中水田面积108399公顷,旱地面积119825公顷。
园地面积25582公顷,其中果园面积19218公顷、桑园面积4106公顷、茶园面积2258公顷。
全市土壤种类主要有红壤土、黄壤土、水稻土、石灰土、冲积土和紫色土等土类,其中以红壤和石灰土所占的比例较大。
红壤主要分布在柳城、融安、融水、三江县境内,土质一般比较贫瘠,有机质含量低,普遍缺氮、磷、钾;石灰土以南部的柳江县分布最广;耕作性土壤以旱作土壤和水稻土为主,其中旱作土壤占50%以上。
在海拔150—450米的低山丘陵区,属于沙页岩红壤土PH值呈酸性,土体较厚、粘性,有机质含量低;在海拔80—150米的缓丘及平原地区,广泛分布红壤土和水稻土,土层深厚,肥沃,旱地主要是红壤土,水稻土以淹育、潴育、潜育、盐渍型为主。
2、气候资源柳州市处于中亚热带向南亚热带过渡的气候带,夏长炎热,冬短不寒,雨量充沛,雨热同季,光、热、降雨等气候资源丰富。
太阳辐射率总量多年平均为102.52千卡/平方厘米,年有效辐射量为49.71千卡/平方厘米,年日照时数多年平均值为1200--1635小时。
垂直温差大于纬度温差,年温差大,日温差小,中、南部多年平均气温为20.5℃,北部山区年平均气温则在16.5℃之间,1月通常为一年之中最冷月,历年平均10.3℃,极端最低温度-5.8℃,7月通常最热,历年平均28.8℃,极端最高温度39.4℃。
全年总积温>492.4℃,高于5℃的有359—360天,有效积温>453.5℃,≥10℃有290天,活动积温6688.2℃,≥15℃有236天,有效积温5879℃。
无霜期约290—330天,年平均降雨量为1500--1600毫米左右,但全年降雨分配不均,多雨季节在5—8月。
气温特点:北部山区地区气温稍低,湿润、无霜期短;南部地区气温较高,阳光充足,无霜期长。
由于地域的差异性,天气灾害对农业收成影响较大,影响柳州市农业生产的气候因子主要是干旱、雨涝、低温等。
3、水资源柳江流域属珠江水系西江流域,柳江为境内最大河流。
柳州市境内河流众多,径流丰富,主要河流有柳江、融江、贝江、洛清江、古宜河、沙埔河等。
其中,柳江河多年平均径流量1280立方米/秒,多年平均径流总量404亿立方米;古宜河、都柳江每年径流量25.02亿立方米;融江河平均径流量180.37亿立方米;鹿寨县洛清江等河流年径量为25.33亿立方米;全市中小型水库344座,塘库1465座,总库容6.07亿立方米,有效库容3.73亿立方米;全市地下河流数量较多,集水面积较大,水资源相对比较丰富,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
4、生物资源全市有高等302科1232属3278种,特有物种主要集中在九万大山,稀有植物有16种。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主要分布在融江流域和洛清江流域,为广西主要林区。
主要农作物栽培品种有甘蔗、水稻、蔬菜、柑桔、油料作物、玉米、红薯、黄豆、香菇、木耳、梨、桃、李、柿、枇杷、番石榴、芭蕉、桑、药用作物等。
境内还有两栖类、爬行类、兽类和昆虫等多种动物资源和野生资源。
农业取得的主要成绩2002年,柳州市农业和农村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中央“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全面实施自治区党委提出的“1234610”的农业和农村工作思路,按照“稳粮、调蔗、扩经、优果、强菜、活商”的要求,以市场为导向,以增加农民收入为中心,不断进行农业结构调整,大力实施无公害标准化生产,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全市农业取得了新的发展。
2002年全市农业总产值占全市国民生产总值的23.96%,种植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61.6%。
全市农作物总播种面积426417公顷。
粮食播种面积198184公顷,总产量91.1万吨,其中,水稻播种面积144469公顷,产量797980吨;玉米播种面积22807公顷,产量58826吨;豆类种植面积14145公顷,产量20292吨;红薯种植面积15253公顷,产量31922吨。
甘蔗种植面积80251公顷,产量613.4万吨,比上年增加19.47%,其中糖料蔗种植面积78450公顷,总产量598.62万吨;蔬菜播种面积78900公顷,总产量132.2万吨,比上年增加5.4%;水果面积19218公顷,产量17.51万吨;鲜蚕茧产量6936吨,比上年增加17.3%;茶叶、食用菌、花卉、药用作物等经济作物迅速发展,粮食和经济作物种植比例由上年的1:1.06调整为1:1.15。
柳江县农业概况柳江县位于广西中部,与柳州市西南面连接,是中外闻名的“柳江人”遗址所在地。
全县总面积 2504 平方公里,耕地面积 81 万亩,辖 11 镇 2 乡, 2002 年总人口 53.01 万人,其中农业人口 45.25 万人。
柳江县境内呈岩溶地貌和低山丘陵地貌,峰林谷地、峰丛谷地、孤峰平原和峰林广谷地貌明显,山地面积占 51% ,平原面积占 29% ,丘陵面积为 11% 。
柳江县地理位置优越,交通条件良好,经济繁荣发展。
距柳州市中心仅 10 公里,距柳州市白莲机场 8 公里,湘桂、黔桂、枝柳 3 条铁路及桂海、宜柳高速公路在境内交汇,设 9 个火车站和 2 个高速公路出入口;国道 322 路和 209 线贯穿境内 4 个乡镇,乡村公路纵横交错,村村通路;水运沿柳江河可达梧州、广州等地。
城区交通发达,柳州市内开有 3 路公共汽车直达县城,市区与县城连为一体,县城周边设有 5 个经济开发区。
工业以汽车配件、建材、制糖、农产品加工、机械配件、印染和食品加工为主。
2002 年全县国内生产总值 29.41 亿元,农业生产总值 15.13 亿元,财政收入 2.68 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 2267 元。
柳江县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冬短夏长,气候温和,年平均气温 20.4 ℃,光照充足,年平均无霜期 330 天,年日照 1621 小时,雨量充沛,年平均降雨量在 1400~1700 ㎜之间,适合南方各种农作物生长。
县内盛产水稻、玉米、爪果、甘蔗、蔬菜、桑蚕、花卉苗木,是国家糖料生产基地县、全国瘦肉型猪生产基地县、全国秸杆养牛基地县、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重点县、广西商品粮基地县和柳州市“菜篮子”基地。
柳江县注重发挥区位优势,坚持走城型农业、特色农业、品牌农业发展道路,实施了粮食自给工程、种子工程;建立了优质谷生产基地 30 万亩,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 2 万亩,双季莲藕生产基地 6 万亩,生姜生产基地2 . 5万亩,高产高糖原料蔗基地 30 万亩,花卉苗木生产基地 0.4 万亩,桑蚕养殖基地 1.5 万亩,水果生产基地 4.5 万亩。
2003 年优质谷产量达 1.5 亿公斤,无公害蔬菜上市量 9 万吨,进厂原料蔗产量 178 万吨,果蔗上市量 16 万吨,花卉苗木可供量 50 万株,草皮可供量 300 万平方米,鲜蚕收获上市 660 吨,莲藕上市量 8 万吨,其中有 0.5 万吨精藕出口日本、新加坡等地。
柳江县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引进外资成立的柳江县桂乐现代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建立有 2 万亩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建有 300m 3 冷库一座,产品直接供应柳州市场和出口国外。
还引进民营企业成立汇利丰茧丝公司,建设年烤干茧 1000 吨烤炉和 10 条茧丝抽丝生产线,是全区最大的茧丝加工企业。
县内农产品流通组织和经纪人活跃,农村经纪人 8000 多人;建有农副产品批发市场、蔬菜批发市场和 28 个集贸市场,大宗农产品还在田间地头交易,购销秩序良好,信誉可靠。
政府部门建设了经济信息中心、科技情报信息中心和农业信息中心,无偿为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建设服务。
随着农业对外开放战略的实施,加上便捷的交通通讯网络,柳江县的农业生产、农副产品交易将具备更为有利的条件和更为广阔的前景。
柳江将成为新世纪农业发展的一块热土。
柳城县农业概况柳城县位于广西中部偏北,东经108°36'至109°50’,北纬24°26'至24°50'之间。
县境内东西最大横距79公里,南北最大纵距47公里。
东与鹿寨县毗邻,西与罗城县、宜州市接壤、南与柳州市郊区、柳江县相连,北与融安、融水两县交界。
系柳州市辖县,距柳州市51公里。
全县总面积2123.7平方公里,折合318.55万亩,其中陆地面积303.34万亩,占95.23%,水域面积15.21万亩,占4.77%。
全县辖9镇5乡,人口40.6673万人,耕地面积6.89万公顷,森林面积2.13万公顷。
主要农产品有稻米、蔗糖、桑蚕、水果、淮山、烤烟、玉米、黄豆、花生、木薯。
以蔗糖业为支柱产业,全县甘蔗种植面积达40万亩,年产原料蔗250万吨以上,有三家糖厂,日榨蔗1.2万吨,年产“网山牌”白砂糖17.5万吨以上、酒精1.5万吨以上,实现税利9000多万元。
全县为低丘谷地与岩溶低山交错的半丘陵地区。
融江自北向南将县境划为东西两大块,东部为丘陵和山地,西部系岩溶石山和丘陵交错地区。
西北部地势较高,由东、西两面向中部融江递降。
中部融江沿岸以低丘平原为主,地势平缓,海拔200米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