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云顶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自然条件
(一)地理位置及风景资源概述
云顶山位于吕梁山中麓,关帝山林区北端,地跨太原市娄烦县西南部的米峪镇和马家庄乡,距太原市城区110公里。
云顶山的主峰海拔2789米,是山西吕梁山脉腹地高峰之一,因山势险峻,山顶直插云际而得名,是太原市最高的山峰。
云顶山自然保护区的东部与与古交市岔口乡或关帝山林区的屯兰川林场相连;南靠交城县的东坡底乡或关帝山林区的西葫芦林场;西南与交城县的庞泉沟镇或关帝山林区的庞泉沟自然保护区及孝文山林场接壤;西面与方山县的马坊镇、积翠乡或黑茶山林区的南阳山林场为邻;北以太佳公路为界,与娄烦县的马家庄乡相交。
云顶山自然保护区的地理坐标在东经111°30´33"至111°47´10",北纬37°50´49"至38°02´15"之间。
全境东西最宽处达20千米,最窄处仅5千米,形状很不规则,中部和西部占到3/4以上,东部占不足1/4,总面积为23029公顷。
云顶山山顶平缓开阔,为一小型草原,草原上骏马奔驰,近年又从青藏高原引进数百头白色牦牛,因此,云顶山又被称作是“太原市的青藏高原”。
这里遍山古树参天,松柏苍翠,山间怪石嶙峋,流泉飞瀑,盛夏仍有万年冰川,表里山河蕴藏着极其丰富的自然资源,其中许多是不可再生的珍贵资源,有着很大的生态价值和文化价值。
(二)气候情况
云顶山风景区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侯带属典型的严寒湿润气候
区,高寒湿润。
由于大部分区域为林区,因此形成多雨的森林气候环境。
1、温度与湿度
云顶山风景区山高林密,地形复杂,气候凉爽。
年均气温4—9℃。
最热为七月,平均气温18—22℃,极端最高气温29.8℃,极端最低气温-26.8℃。
2、降水与结冰
年均降水量在600mm左右,干旱年平均降水量为500mm,丰水年降水量为730mm。
初雪期9月下旬,积雪可达50cm以上;结冰期l0月下旬,结冰厚度可达85cm以上。
3、日照、无霜期及风向
云顶山太阳日照时间长,辐射强度大,全年平均日照时数在2800小时,无霜期100天左右,平均相对湿度71%;主风方向为西北风,平均风力0.4米/秒。
景区内小气候特点是气温低,降水较充沛。
主要灾害是霜冻和冰雹;常见的自然光学特异现象有“日月晕环”、“彩色霓虹”。
由于相对温度较大,地势高寒,景区内常感云蒸雾腾,柔风袭袭,沁人肺腑。
(三)水文、地质、地貌和自然灾害情况
1、云顶山水文情况
云顶山景区水资源丰富,南川河发源于前云顶山,由西南向东北,流经米峪镇乡与马家庄乡,汇入监河。
主流全长23公里,河床宽70米,水面宽7米,水深0.2米,溪水长年清澈。
景区内几乎沟沟有水,
在境内汇聚数条支流,流向东北,过娄烦县城后注入汾河水库。
因河床长期被水流冲击,境内形成两处姿态迥异的流泉瀑布,令人驻足叹然。
2、云顶山地质的构造情况
云顶山风景区内岩石由古代结晶岩中的花岗岩、片麻岩、石英岩、角闪岩等组成。
土壤主要有棕色森林土、淋溶褐土、山地灰褐土、高山草甸土、粗骨性褐土及绵土,成土母质多为坡积物。
林业用地土层厚度15-16米之间,有机质和腐殖质厚10-15厘米之间,有机质含量丰富,肥力较高,适合高寒地区各种植物和菌类的生长繁衍。
有机林地等级Ⅰ、Ⅱ、Ⅲ级面积之比为2.3:7.2:0.5。
3、云顶山地形地貌情况
云顶山风景区位于太原市西北的吕梁山区腹地,东依古交市,西邻方山县,南毗交城县,北与岚县连,东北与静乐县接壤。
境内西北部群山环绕,东北部丘陵起伏,山脊与毗邻县(市)成天然分界线。
云顶山景区总面积2385.9公顷。
在林业用地中有林地面积1285.6公顷,疏林地面积254.3公顷,未成林造林地面积21.9公顷。
灌木林地面积l37.1公顷,活立木蓄积量为l44041立方米,森林覆盖率59.5%。
云顶山属寒温带针叶阔叶林地带,海拔2500米以上为亚高山草甸带,2100-2500为针叶林带,l800-2100米为针阔叶混交林带,l800米以下为灌木疏林带。
四大垂直分布带构成云顶山的植物群落系统。
4、云顶山风景区自然灾害情况
冻害
是境内仅次干旱的一种灾害性天气,特别是秋季早霜影响更大,一般发生在9月下旬,最早在9月上旬,农作物没有完全成熟,当气温降到0℃以下时,引起冻害。
暴雨
境内年降水量虽不多,但暴雨较多,降水强度较大,往往几十分钟的雷阵雨就会形成山洪暴发,冲毁农田道路,危害人畜,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
暴雨一般出现在7、8月份,1小时最大降水量为43.3毫米,10分钟最大降水量为17.9毫米(1978年7月27日)
冰雹
境内每年局部地区有不同程度的冰雹发生,较严重的是米峪镇乡、天池店乡、娄烦等地,一般和暴雨同时出现,主要集中在7、8月份。
二、自然景源
(一)天景
云顶山生态优良,空气水源未受任何污染,是一块圣洁的原始净土。
一年四季晴、雨、阴、雾景色各有特色。
春则山花烂漫、绿草如茵,令人赏心悦目,心旷神怡。
夏则红日高照,云挂山腰,往往山顶晴空万里,山腰乌云翻滚、电闪雷鸣,而山下早已大雨滂沱。
盛夏之时,山顶凉风习习,空气清新,是绝好的避暑胜地。
在赤日炎炎、酷暑难熬的三伏天,这里依然存在着万年不化的冰层,所以您会感到凉爽如春,甚而寒气逼人。
秋则云顶山漫山红绿,层林尽染,山桃野果,
任您品尝。
冬则云顶山白雪皑皑,银装素裹,如同进入林海雪原,放眼望云尽收北国风光,为风景区增添几多神秘气氛。
(二)水景
云顶山风景区位于南川河流域主要支流之一,由西南向东北,流经米峪镇乡与马家庄乡,汇入监河。
全长23公里,河床宽70米,水面宽7米,水深0.2米,溪水长年清澈。
在云顶山山麓湍流而过,河不时而平缓里面急湍,在许多地段形成大大小小的瀑流跌水,与周围的青山怪石、奇树异花相映成趣。
(三)地景
云顶山古树参天,松柏苍翠,杨榆桦柳等树木郁郁葱葱。
山间怪石嶙峋,龙潭虎穴。
大自然形成的弥佛山、城墙岩、八戒看山、通天龟、悟空出世、虎头石等活灵活现,栩栩如生。
还有建于峭壁悬崖的石壁寺、观音庙等庙宇,古香古色,清幽宜人。
景区山坡流泉遍布,山涧溪水潺潺,演绎着“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的诗情画意。
云顶山不仅是一处美丽富饶的自然景观,也是一处著名的人文历史遗址,因山势险要,自古是重要的军事关隘和兵家必争之地。
山的东坡,山腰有一岭,名叫“一杆旗”,据史志记载,此岭是北宋名将穆桂英抗击辽兵的阵地,因战旗插于此而得名。
如果您在云顶山顶过夜,或者是凌晨一大早能爬到山顶,还可以看到能与泰山东海日出相媲美的“云顶日出”。
(四)生景
云顶山风景区有较好的森林植被,四季郁郁葱葱,植物覆盖率达
95%以上,云顶山属寒温带针叶阔叶林地带,海拔2500米以上为亚高山草甸带,2100-2500为针叶林带,l800-2100米为针阔叶混交林带,l800米以下为灌木疏林带。
森林植物类型主要有华北落叶松林;华北落叶松、白桦混交林;华北落叶松、去杉混交林;油松山杨混交林;油松、辽东栎混交林;杨桦混交林;灌木丛、灌草丛等。
灌木有黄刺玫、虎榛子、沙刺、柠条、绣线菊等;草类有苔草、营草、蒿草、唐松草等。
云顶山风景区药用植物有近百种,党参、黄芪、野玫瑰、柴胡、金针、猪岑、北五味子、甘草、卫茅等较珍贵的药材随处可见。
据考察,云顶山风景区植物有30科、65属、l40种。
野生动物有21目、51科、285种。
云顶山是山西目前稀有的野生动植物密集分布区域,林中栖息着285种鸟类和兽类野生动物,其中褐马鸡、金钱豹、黑鹳、金雕等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二类:林麝、豺、兔狲、石貂、穿山甲、灰鹤等。
林中生长着木本植物140多种、草本植物2700多种。
云盘、顶土、百灵等山蘑菇是这里的土特产品,其味道胜过五台山的台蘑,可与东北长白山蘑菇相媲美。
三、人文景源
(一)历史沿革
“周王绘图有楼烦国”。
娄烦原是一个古老民族或部落的名称,后来演变为地域概念,成为历史上郡、县、乡的名称。
西周至春秋时的楼烦国相当于今天北起呼和浩特市,南至雁北朔州一带,后扩展壮大,
其范围大致包括北至现在的内蒙清水河一带,西达阴山之南,南到山西灵石,东迄河北平乐县,东南边缘太原市区。
战国时期,楼烦国为赵武灵王所破,归属赵国,楼烦这个地名就在这一带以郡、州、县、镇一直延续至今。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先把中国划分36郡,后来扩展为46郡,就增设了楼烦郡。
隋大业四年(公元608年)复置楼烦郡,统静乐、临泉、秀容(今忻州市)三县,筑楼烦城,其地址在今娄烦县境旧娄烦镇旧址(今汾河水库淹没区)。
唐武德四年(公元621年)设州,名为宪州。
龙纪元年(公元889年)在宪州城又增设楼烦县,成了州县两级所在地。
唐初宪州辖楼烦、天池、玄池三处牧马监,为唐北边疆军马主要来源地,时有“娄烦骏马甲天下”之谓。
五代北汉宪州与楼烦县沿唐制。
北宋及金,楼烦改属岚州。
元仁宗延佑三年(公元1316年),楼烦县改属永宁州。
明初废县为镇,并入静乐县,设巡检司,属太原府。
清延明制。
辛亥革命后,民国初年(公元1912年),废府,改州为县,并于各省设道,静乐县属山西省雁门道。
全县划为三个区,今娄烦县大部分地区为原第二区,直到1940年1月“晋绥事变”前夕。
1940年1月7日,中共静乐县委在娄烦地区建立抗日民主政府。
此后,县政府机关一直常驻于娄烦地区,所属地域也大部分为今娄烦县,1945年9月抗日战争胜利后,11月晋绥边区将原归八专署管辖的静乐县改称娄烦县,同时划归三专署管辖,县政府设在娄烦镇。
1946年2月娄烦又归静乐县,并属六专署。
1971年5月经国务院批准复建娄烦县,属吕梁地区。
1972年4月1日改属太原市至今。
县人民政府驻地娄烦镇。
从此,这片古老的土地,娄烦又
以一个县的建制出现在伟大祖国的版图上。
(二)民俗风情与神话传说
1.民俗风情
(1)中元节里送人人
农历七月十五道教称为中元节,佛教称为盂兰盆节(简称盂兰节),民间俗称鬼节。
节日的庆祝活动从农历七月初一开始,直到七月三十日,长达一个月。
正月十五汉族称上元佳节,乃庆元宵,古已有之;七月十五汉族称中元节,祭祀先人;十月十五汉族称下元节,乃食寒食,纪念贤人。
汉人于中元节放河灯,道士建醮祈祷,乃是汉族传统民俗,佛教与道教对这个节日的意义各有不同的解释,佛教强调孝道;道教则着重于为那些从阴间放出来的无主孤魂做“普渡”。
农历七月十五这天,同是佛道两家总结批评的日子,两家都相应的考籍讲评活动;不同的是,道家的考察、汇报指向民众,即校籍辰。
佛家的总结讲评则在内部进行。
不管是对外的校籍辰还是内部的批评会,都说明佛道两家对七月十五日的重视。
或者说明这个日子在佛道节日中的重要。
再加上民间的所谓鬼节,这个时日更显得多彩多姿。
校籍辰和自恣日仅只是这个时节俗活动中极小的一部分,此外尚有祭祖荐新、放灯照冥、盂兰盆会等在一年中也属重要的节俗活动。
七月十五日节前,民间妇女盛行面塑活动,晋北地区最烈。
一家蒸花馍,四邻来帮忙。
首先根据家庭实有人数(包括出嫁的女儿及女婿、外孙,另过的儿子及媳妇、孙子等等),给每个人先捏一个大花
馍。
送给小辈的花馍要捏成平型,称为面羊,取意羊羔吃奶双膝下跪,希望小辈不要忘记父母的养育之恩;送给老辈的花馍要捏成人型,称为面人,意喻儿孙满堂,福寿双全;送给平辈的花馍,要捏成鱼型,称为面鱼,意喻连年有余。
现在已经不那么严格讲究了,完全依据主人的情趣,羊、虎、牛、鱼、兔、人各种造型的馍都有。
人均一兽的花馍捏完以后,还要再捏许多瓜、果、桃、李、莲、菊、梅等造型的花馍,点缀以花、鸟、蝴蝶、蜻蜒、松鼠。
个头较前要小,做为走亲戚,看朋友的礼品。
这些面塑蒸熟以后,再经过五色着彩,看上去栩栩如生,每一件都可以称为绝佳的手工艺品。
七月十五看面塑,已经成了农家妇女一展灵巧手艺的节目了。
(2)端午话艾蒿
中国的传统习俗有“清明插柳,端午插艾”。
不知道朋友听说过没有,关于“端午插艾”还有一个动人的传说呢。
据说,远古某年的春夏交接时期,中华大地暴发瘟疫,尸横遍野,民不聊生。
这灾难传到药王爷那里,药王爷对人间的苦难深表同情,于是在农历五月初五这天的凌晨,在每家每户的门前插上一束艾草。
人们早上起来发现了,并闻到浓浓的药香味,有人就试着用艾煮水喝,有人还用喝剩的渣滓遍擦全身,有人试着把艾草点燃让这种香味充满房间。
接连几天下来,人们惊奇的发现:肆虐人们许久的瘟疫竟慢慢地不见了,身上的破皮烂疮转眼之间也好了,曾经不可一世的苍蝇蚊子也少了许多。
人们想到了是药王爷显圣,于是奔走相告,纷纷传颂着这个奇迹。
从此,每年的五月初五,人们都会在自家的门前插上艾草,以示纪念和拜谢药
王爷的救命之恩。
端午,天气渐炎热,蚊虫苍蝇滋生,细菌病毒繁殖,所以古人称五月为“恶月”或“百毒月”。
到了端午节,山西省很多地方用艾叶等插在门上,或用其烟熏,或用其煎水洗浴用来祛除各种毒害。
从端午节的许多种传说中可以看出,人们都是拿艾叶来防病、治病、保健康的,故端午节被视为卫生节。
2.神话传说
(1)孙悟空由来
也不知是哪朝哪代,也有人说是唐朝,马家庄乡潘家庄村出了一个叫孙大庆(姓名不可考,以同音字代替)的读书人。
他能文善武,力大无穷,武艺高强,考中秀才后本想通过科举实现仕途,但屡试不第,因为对官府怀恨在心。
恰遇连年干旱,于是他率饥民揭竿而起,以附近的花果山为根据地占山为王反抗官府。
当时娄烦县的花果山森林茂密,山中栖息着许多猴子。
孙大庆除了有“人兵”外,还训练了许多“猴兵”。
每当官兵前来剿灭时,“猴兵”动作屡屡击败官兵,因此,孙大庆被人们成为“猴王”。
但是最终孙大庆奇异军因寡不敌众,被迫接受了“招安”以后,孙大庆不愿意去做官,就在花果山的清凉寺出家当了和尚,师傅给他次的法名叫“悟空”。
因为他姓孙,人们也叫他“孙悟空”。
悟空法师道心坚定,精研佛法,最后成为一代高僧,周游各地取经弘法,直到圆寂。
(2)两颗西瓜籽
一年春天,燕子飞到婆婆的瓦房上搭窝,一个顶小的燕子学飞时
掉在地上,把腿摔坏了。
婆婆细心照料,小燕子很快养好了伤,母燕子送给婆婆一粒西瓜籽,让婆婆过春节时往下摘。
春节时婆婆摘下西瓜切看一看,里面满满的都是金子和银子。
贪心的媳妇知道后,第二年春天用棍子把燕窝里的小燕子捅了下来,学着婆婆的方法照顾小燕子。
于是母燕子送给媳妇一粒西瓜籽让她过春节时再摘。
大年初一媳妇切开西瓜一看,西瓜里爬出了千千万万的蝎子、蜈蚣和臭虫,还有两条大毒蛇。
他们很快凶猛地爬到了媳妇身上把她咬死了。
(3)常遇春三摊娄烦县
元朝末年,有位常氏男壮丁迫于生活长途跋涉到东北长白山采人参,被母性人熊抱至石洞窝内逼为配偶,并用大石头把洞口堵到只剩下进空气和光线的缝隙。
后来,他们生了一个男孩。
十多年过去,男孩长大了,拥有母熊的强健的的身体,并跟父亲学会了人的语言。
一天,男孩搬开石头带着常氏逃回了家乡娄烦。
回乡后常氏给男孩起名常遇春。
因家贫如洗,二人无家可归只能乞讨过日,常受乡邻尤其是富家子弟的侮辱。
常遇春只得流浪南方,投奔朱元璋起义军。
因力气惊人武艺非凡,奋杀官军立了大功成为赫赫有名的大将,为发泄对娄烦官僚的仇恨一直不承认娄烦是他的故乡。
常遇春得势后不忘少年在娄烦所受耻辱亲自下令斩杀娄烦官僚豪强,拆除富家楼阁亭台,并建议朝廷将娄烦废县为镇。
据说常遇春共三次下令惩罚娄烦,所以这个故事叫做“常遇春三摊娄烦县”。
(4)黑龙王与姚进士
娄烦山北有座山名周洪山,山顶原有一座龙王庙。
相传山顶很早以前有一深潭,潭中有一黑龙,由于他常施善穷人,惩强除恶。
穷人便为他修了此庙。
不知哪个朝代,周洪山范家村有一个范氏豪强仗势欺人横行霸道,口出狂言侮辱黑龙王。
黑龙王便发洪水惩罚范氏,使其顷刻倾家荡产。
范氏一纸状告到玉皇那里,玉皇常年受范氏香火,便向着范氏降罪黑龙王,罚其到黑龙江服罪三年。
再说周洪山下有一姚氏书生用功读书中了进士,恰巧被派往黑龙江某县做知县。
因姚氏不畏强豪秉公执法得罪了一些乡绅豪强,便被他们串通冤枉。
姚氏因此被削职贬回原籍。
因其清廉济贫故无盘缠回乡。
巧遇黑龙王,便与黑龙王共乘其神马回到了故乡。
后,为祭奠黑龙王,便在何家庄村东口马脊梁上修了一座“歇马殿”。
之后,黑龙王照旧按季为人民施雨,范氏虽凭借行贿出了口气,然家业终败落了,不久抑郁而终。
姚进士也从此隐居家乡著书立说。
(三)文物古迹
[云顶山森林公园]云顶山位于太原市西北部娄烦县米峪镇乡独石河村西南二公里处,距太原市城区110公里。
云顶山的主峰海拔2789米,是山西吕梁山脉腹地高峰之一,因山势险峻,山顶直插云际而得名,是太原市最高的山峰。
山上山下都被茂密的原始森林所覆盖,南北宽6.5公里,东西长8.5公里,景区面积约四万多亩。
[楼烦古城遗址] 楼烦古城遗址位于娄烦县马家庄乡城东沟村附近,是一处研究我国历史上国家的产生和古代北方少数民族文化的古
城池遗址。
大约在2600多年前的西周春秋时代,我国北方居住着三个游牧部族——东胡、楼烦、林胡,史称三胡。
这些胡人民族部落,已构成了国家的基本要素,即国土、军队和统治中心,因此也可以称他们为国家。
最早的楼烦国疆域相当于今天北起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南到雁北朔州一带,遗址现存周长约3400余米。
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在遗址出土了许多春秋战国时期的盆罐陶器、刀戟,钢铜箭头和战马骨骼。
楼烦古城遗址是我国古代北方少数民族与中原地区融合统一的象征之一,也是中华民族形成史上具有代表性的一处文化遗产,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科学价值和独特的文化价值。
[三教寺]三教寺位于娄烦县城南部山坡。
始建于北周(557——581年),现存正殿为元明时代特色。
为供奉佛教、道教、和儒教始祖释迦牟尼、太上老君和孔子的庙宇。
正殿建筑气势宏大巍峨,金殿均为木构建筑,梁柱粗长,殿顶镶有各色琉璃瓦,屋脊插有吻麝。
檐下共有斗拱15攒,排列密集,保存完好。
这些大型莲花斗拱构建精致,交织层迭,巧夺天工,如仙境中异花争奇斗妍,为山西全省罕有。
[汾河水库]汾河水库位于娄烦县东南部,地处娄烦镇、静游镇、庙湾乡和杜交曲镇交界处。
建于1958年,是山西省最大的水库。
总面积32平方公里,坝高61.4米,坝堤长1002米,库容量可达7.2亿立方米。
是以灌溉农田、防洪、工业用水兼发电和省城太原居民生活用水为目的的综合水利枢纽工程。
水面宽广,春夏秋季可乘木船、快艇等泛舟、游乐和钓鱼,冬季可滑冰,是一处壮美的旅
游胜地。
[米峪镇战斗纪念地] 米峪镇战斗纪念地位于娄烦县米峪镇乡国练村,由米峪镇战斗纪念碑、米峪镇战斗烈士陵墓和米峪镇战斗遗址三部分组成。
米峪镇战斗是1940年6月,八路军120师358旅在贺龙师长、张宗逊旅长、李井泉政委的指挥下,一举全歼侵华日军村上大队700多人的一次模范战例。
战斗中有100多名八路军指战员为国捐躯。
该纪念地已被山西省和太原市列为“德育教育示范基地”。
[周洪山] 周洪山原名周公山,位于县城北部7.5公里处,海拔1767米。
登临山顶,能够俯瞰周围数县之境貌。
《永乐大典》载:“周洪山,石峡外,娄烦西。
西北十里,有渥洼泉,汉武帝得神马于渥洼水中。
”山顶普净寺始建于唐贞观年间,寺内有大雄宝殿、观音殿、文殊殿、龙王庙等殿堂。
山腰有明代高僧辉天和尚墓塔。
每年端午节与农历七月十五,周洪山要举办传统庙会。
[樊哙庙] 樊哙庙位于娄烦县汾河水库西岸的娄烦镇西果园村公路旁的玉石山上。
庙宇山门前原来矗立着一通巨型石碑,上面镌有大字曰:“九里山前为大将,鸿门宴上显忠良。
”庙内正殿堂内供奉着一员戎装武将塑像。
相传樊哙辅佐刘邦得天下后,反被贬到当时很边远的娄烦县与青草相依当了牧马官……人们为了纪念樊哙,就在被烧坏的玉石山上建庙并立了碑。
现在,玉石山依然巍峨挺立,表面的桃花玉虽然早已被樊哙烧成“火烧玉”了,但它留给后人的历史价值和文物价值更加珍贵。
[程怀仁墓塔] 程怀仁墓塔位于娄烦县米峪镇乡国练村南,为方形石塔,约高5米,加顶帽共七层。
相传墓主程怀仁为隋末瓦岗寨农民起义军将领程咬金的后人,程咬金曾追随唐高祖李渊在楼烦郡驻守多年,在这里留下了子孙。
此塔建造于明代万历十二年(公元1584年),是佛教道教文化相融合的产物。
[高君宇故居纪念馆]高君宇故居纪念馆,山西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位于山西太原市娄烦县静游镇岭底村(1971年前属静乐县),高君宇是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之一、著名政治活动家高君宇的诞生地及他16岁以前生活和学习的地方。
故居座落在村东被称作“高家崖”的一条小沟中,依山而建,坐北朝南,以砖砌窑洞为主,有窑房70余间,被称为“高家大院”。
高君宇故居纪念馆已成为对广大群众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基地,是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娄烦县党校所在地。
[花果山猴王庙] 花果山的清凉寺不知毁于何年,但至今保存着一座小庙,当地百姓称为“猴王庙”。
猴王庙东西南北各长4米,地基呈正方形,建筑面积只有16平米,顶高亦为4米,可能古人取四四方方之意而建。
猴王庙外壁有碑文“古记静乐城南花果山清凉院历年纪久”和“圣帝齐天”之语。
此碑立于“大明正德己巳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