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骑士文化与中国武侠文化的比较
浅谈欧洲骑士文学和中国武侠小说的异同
浅谈欧洲骑士文学和中国武侠小说的异同我曾经在翻译“武侠小说”这个非常富有中国特色的词语到英文时遇到了一个颇为棘手的问题,那就是在西方文化中很难找到一个相对应的词语,可以表达出“武侠”二字的含义。
有些人说,应该把“武侠小说”翻译成“chinesekongfunovel”,我不敢苟同,因为如果把这段英文翻译回来,意思将是“中国功夫小说”。
作为一个武侠文学爱好者,我一直十分反对把武侠和功夫划等号。
这也是我长时间以来坚持认为港台也好,大陆的也好,很多影视作品不能冠以“武侠”之名,顶多也就是个“功夫”之名的原因。
读过武侠小说的人知道,武侠不当只一个武(诚然武也相当重要),还得有侠(其实还不止侠),如何把武之外的东西翻译过去呢?迷惑中的我发现了另一种翻译――“chinesechivalrousnovel”,也就是“中国骑士小说”。
这种巧妙的翻译不禁让我拍案叫绝,诚然,骑士文学和武侠小说还是有许多地方差异很大,但确实在某些方面和武侠小说有异曲同工之妙,这样的翻译至少把词整个的意境译了过去。
而究竟哪些地方相通,哪些地方又不同呢?今天我就想就这个问题谈一谈自己的观点。
(一)根源比较首先我想要对照一下两种文学的根源。
欧洲骑士文学和基督教宗教文学,就是欧洲中世纪两种最重要的文学想象。
两种文学可以说道“二元对付”而又“互相扩散”的。
必须存有骑士文学,必然先存有骑士这一类人。
徐葆耕先生对骑士的定义简单明了:“当时(指中世纪,笔者备注),各个国家之间经常地出现战争。
多数国家的国王都存有一支亲信部队,用中国的名词来说就是?御林军?。
这支队伍就是由一些中小地主子弟共同组成,后来也存有一些贵族青年出席。
部队的成员不同于通常的平民,具有贵族化女性主义。
他们比较存有文化,过着很清贫的生活。
每个人都存有一匹可爱的马,形成了所谓的骑士阶级。
”[1]而武侠小说里的侠客们却并不如此。
骑士与侠客的第一小差异是,侠客的定义十分之甚广,没紧固的职业、性别、年龄等建议。
再论西方骑士文学和中国武侠小说
再论西方骑士文学和中国武侠小说邵晖【期刊名称】《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年(卷),期】2014(000)009【摘要】Western knight literature and Chinese martial arts novels are reflected the advocating of"knight-errant", both had much in common, such as:"knight-errant"of the two kinds of literature are heavy chivalrous, also is the image of people yearning. Both also have many differences, even though the two kinds of literature are the"geeks"martial arts, but the two descriptions are different. And"knight-errant"values is also have very big difference, in this paper, the two different cultures in the same"knight-errant"image description are analyzed, as well as the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of the different also positive reaction characteristics of different nationalities.%西方骑士文学和中国武侠小说都是反映了人们对“侠客”的崇尚,二者具有许多共同点,如:这两种文学中的“侠客”都是重侠义,也都是人们所向往的形象。
浅论中国侠义文化与西方骑士文化
浅论中国侠义文化与西方骑士文化记得第一次接触“侠”是小时候看《包青天》里面的南侠展昭,之后收听单田芳老先生的评书《白眉大侠》,对:“侠”的向往又更深一层,随着年龄渐长,开始慢慢接触武侠小说,里面的大侠客们大多洒脱豪迈,快意恩仇,读来让人大快人心,这与西方骑士小说有异曲同工之妙。
于是一说起中国的“侠客”,很难让人不联想到西方的“骑士”,两者都是闻名于小说,在史书记载里几近于无,然而其都在各自的生存环境下形成了一种独特的精神文化,虽然由于文化背景的差异,两者无论本质还是行事作风上都大相径庭,但作为一种纸上形象却都能对世人产生十分深远的影响。
侠客和骑士是不同文化体系的产物。
侠客属于东方文化体系,“其言必信,其行必果,己诺必诚,不受其躯,赴士之厄困”,这种精神意志几乎可以说已经摆脱了特定社会政治与历史形态。
正所谓“士为知己者死”,侠客的行侠仗义、快意恩仇是建立在一种自觉与自省意识之上的,并非出于宗教信仰或特定政治与历史形态下的伦理道德骑士属于西方文化体系,我国著名学者黄永林在其专著中说:“骑士属于封建统治阶层,是封建统治的骨干力量,他们参与国家上层政治,忠于国王和封建领主,有着强烈的阶级观念,因此,骑士精神所体现的是西欧上流社会的文化精神”。
在这样的一种制度下产生的骑士,那种态度温和、体态幽雅、彬彬有礼、行为得体、恪守誓约、尊重法规成为骑士必须保持的骑士风度。
侠客与骑士都敢於冒险、英勇无畏、勇猛顽强。
但行为的动机和目的却各不相同,中国的侠客在很大程度上不具有个人功利性,而骑士的行为却具有很强的功利性。
中国武侠的侠义传统在《水浒传》中表现得最为突出,梁山上有一面杏黄旗,上写着“替天行道”,四个大字,很明显,梁山泊的英雄是把“替天行道”作为自己行为的纲领和准则的。
人之心,以劝善惩恶为公,那麽“替天行道”就应该是惩恶扬善、劫富济贫、锄暴安良,这实际是侠义精神中的同情心和正义感的体现。
可以说他们的侠义精神代表了中华民族传统的侠义精神。
西方骑士文学与和中国武侠小说
西方文化学期论文西方骑士文学与中国武侠小说比较摘要:中国的武侠小说和欧洲的骑士文学,都是带有尚武色彩的文化产物。
骑士文学是欧洲骑士制度和基督文化相结合的产物,骑士是忠于封建君主和基督教义的,而武侠小说则是以中国传统文化和伦理道德为标准,其行为是超越封建社会的政治制度和法律制度之上的。
骑士文学和武侠小说在相似的外貌下也展示了不同民族的文化形态,本文通过历史、思想内容、行为动机、行侠环境、武功招数和对外女人的态度等方面对骑士文学和武侠小说进行比较,从而了解东西方文化的异同。
反映不同民族的性格特点和民族精神。
关键字:骑士文学武侠小说骑士侠士文化民族精神武侠文学和骑士文学分别作为中西方世界所特有带有尚武色彩的的文化产物,二者虽然具有不同的社会性质和文化精神,但相似的外貌下也蕴涵着东西方不同的文化形态和民族精神。
在不同的民族文化及民族性格特点下的西方骑士和中国侠士,虽然都有尚武精神,却在历史、思想内容、行为动机、行侠环境、武功招数和对待女人的态度等方面有着诸多不同,本文将从这些方面对骑士文学和武侠小说进行比较,通过不同历史背景下的武侠文学和骑士文学的比较,帮助我们了解中西方世界文化的异同,从而更好的进行文化交流。
从历史角度来说,骑士文学是欧洲骑士制度和基督文化相结合的产物,是上层统治者意识的体现,骑士制度的兴亡直接决定了骑士文学的兴亡。
骑士制度作为一种特殊教育,分为侍童、保卫、骑士三个阶段。
骑士是由武士演化而来的,他们在7、8岁的时候就被送到贵族家当侍童,伺候主人,学习礼仪和文化知识,主人会训练他们骑马、剑术和游泳等体育项目和军事技能,而护卫阶段要伺候男女主人并随同作战,骑士阶段授予称号,举行仪式并接受象征性的武器,至此才算是真正的骑士。
骑士构成了欧洲所谓的“骑士精神”,有着优雅的贵族气质,注重礼节和行为举止以及个人身份和荣誉。
骑士精神对欧洲的民族性格的塑造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而骑士制度的兴亡直接决定了骑士文学的兴亡。
平行研究--中国武侠小说与西方骑士文学之比较
平行研究--中国武侠小说与西方骑士文学之比较武侠小说是中国近现代所特有的文化产物,也是最具群众基础,最为大众所接受的文学形式。
骑士文学则作为西方世界传统的文化产物,在西方世界影响深远。
二者在极其相似的文学形式下却蕴涵着分别代表中西方世界不同文化形态和民族心理的精神实质。
通过对武侠小说和骑士文学的研究,将其分别放置到各自具体的历史文化背景中,将文学的比较置于特殊的历史文化语境中去加以比较考察,我们可以窥见中西方世界的文化异同和价值观的差异。
一、历史层面的比较中国的武侠小说是中国通俗小说的一种重要类型,多以侠客和义士为主人公,描写他们身怀绝技、见义勇为和叛逆造反行为。
中国最早出现的长篇武侠小说为清代古典名著《三侠五义》,后世武侠小说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上是指传统武侠、浪子异侠、历史武侠、谐趣武侠、古典仙侠、奇幻修真、现代修真,但从武侠小说的狭义层次上来说就只指传统武侠、浪子异侠、历史武侠、谐趣武侠这四类。
后来以金庸、梁羽生为代表的新武侠小说的崛起,则是近几十年的事。
尤其是金庸的武侠小说,造就了不少金庸迷。
金庸也不愧为一代武侠小说大师,他丰富的历史知识,深厚的阅历,对武侠精神的理解,对武术知识的掌握,精彩的叙事与描写,对人物性格的把握,确有许多过人之处。
《射雕英雄传》中的许多历史、人物,如南宋时宋与金、元的错综复杂的关系均有历史史实依据,而丘处机等历史人物也确有其人,将真实与虚构有机结合,同时又兼有北派武侠小说社会、言情、技击、神怪四大派之长,同时又完全不同于这四大派,有了新的创新和发展。
香港是新派武侠小说发源地,50年代初期,出现第一部现代武侠:《虎鹤双形》。
骑士,原是指欧洲中世纪时受过正式的军事训练的骑兵,后来演变为一种荣誉称号用来表示一个社会阶层,它属于贵族的最底层。
在骑士文学中,骑士往往是勇敢、忠诚的象征,每一个骑士都以骑士精神——谦卑、荣誉、英勇、牺牲、怜悯、灵性、诚实、公正作为守则,是英雄的化身。
中西侠文化对比
中西侠文化对比侠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个特殊分类,与西方文化相比具有独特的魅力和特点。
侠的价值观不仅反映了古代文化的特点,也更加切合人类文化的普遍特征,具有对人类文明的深远影响。
与侠文化不同的是,西方文化没有明确的“侠”的概念,但他们历史上的骑士文化既包含自由、荣誉、勇气和无私精神等相似特点,又有着明显的差异。
本文将分析中西方侠文化的异同点。
侠的起源和意义侠,字义为仗剑自立、依仗才华之人。
在古代的中国,侠被视为一种尊贵的品质,他们代表了正义和荣誉,以维护社会的安全与和谐为使命。
而在西方,骑士更多是指中世纪欧洲骑士文化中穿着华丽盔甲的战士,他们以勇气、荣誉和忠诚为中心,追求名誉和财富,也会为了国家和被认为正确的事业而战斗。
不同的价值取向中国侠文化既强调个体的力量,也注重团体的生存发展,无私行动反映了传统中国文化中奉献与义务的价值观。
而西方骑士文化则更重视个体的个性、自由和追求,信奉“权利”和“自由”为中心的价值观。
侠意味着一种深刻的“道德责任”,追求“仁义礼智信”,始于善而终于美,骑士则更专注于荣誉、名声、财富和个人实力的表现。
骑士文化表达了追求成功和个人权力的冒险精神,而侠文化则代表了一种深厚的道德情感,重视团体和个体的和谐发展。
不同的行为准则侠讲求的是义务和奉献,该承担的责任,他将会毫不犹豫地承担和完成。
而骑士的行为则更强调自由和权利。
在西方骑士文化中,他们奉行坚固的道德准则和信仰,自尊、勇敢、强壮和战斗技能都是他们所尊重的特质。
骑士也可以追求公共福利,但这种情况比较少见。
他们往往是追求快乐和私人财富的个人主义者。
不同的道德观念侠文化坚信无私奉献和道义原则。
为了维护正义,他们不惜付出任何代价和冒任何风险。
骑士所珍视的一些价值观是忠诚、勇气、智慧、慷慨和礼仪等等。
两种文化在道德观念方面都有共同点,比如都相信正义和团队合作。
但骑士文化的高度重视荣誉和忠诚,往往让人们将他们视为模范。
不同的标志物在中国古代,侠人常常身着闪闪发亮的长袍,往往装备有刀、剑、弓箭和类似武器的装备。
中国武侠小说与西方骑士文学之比较
中国武侠小说与西方骑士文学之比较摘要中国武侠小说与西方骑士文学是中西方文化的特有产物,两者都推崇尚武精神,但在精神内涵方面,许多学者认为从文学中逐渐抽象出来的文化精神——侠义精神和骑士精神很相似,它们代表着不同的文化思想。
加强二者的对比分析,有助于我们正确审视中西方文化,加速中西文化的融合。
基于此,本文将从国武侠小说与西方骑士文学的历史文化背景、文化精神以及对现代人影响等多个方面进行详细的对比与分析。
1. 引言文学是一个国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学源于文化,并深受文化的影响。
但反过来,特定的文学形式也会进一步影响和丰富它所植根的文化土壤,成为影响人们行为方式、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的一个重要因素。
西方的骑士文学与中国的武侠文学是在不同的文化土壤中产生的,因而导致了它们之间存在一些差异,也正是这些差异使它们对中西文化产生了不同的影响。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不同地域的文化都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脚步互相融合着,异彩纷呈,交相辉映,每个地域的文化都是世界文化中不可缺少的色彩。
与此同时,中国的文化不断受到西方文化的冲击,人们能否持久继承弘扬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当今世界,文化已无国界,文化乃是人类共同的财富。
面对当前的世界形势,中国和美国是世界上两个大国,中美两国的友好、合作,将是世界和平的最大福音,而文化交流则是增进彼此友谊的最佳途径。
为了国家的发展,为了民族的强大,也为了构建和谐世界,开展更广泛、更深层次的文化交流势在必行,以此来增进彼此的了解,丰富民族文化。
为此,这篇论文将以近代中国武侠小说与西方骑士文学小说为例,着重通过比较中国武侠小说与西方骑士文学在发展史、文体结构以及思想观念上的异同进行研究中西这两种不同文学形式。
通过确切的比较,以便我们可以更清楚地了解它们的异同之处,从而更为深刻地体味中西文化精髓的潜在内涵,更者力求能够在以往的相关研究思路上有科学新颖的突破,以及对当今社会文化生活的深远影响。
中西方“侠”文化的比较研究综述
中西方“侠”文化的比较研究综述中古时期,在欧亚大陆的两端活跃着一群武士,他们武功高强, 一诺千金, 侠肝义胆, 锄强扶弱。
他们就是中国的侠客和西方的骑士。
西方骑士传奇与中国武侠小说是植根于不同文化土壤的两支武林奇葩,他们在东西方的历史长河中曾经各放异彩,都代表着一种尚武的、英雄的、利他的文化, 同时又各有不同。
在此,我将目前对二者的比较研究作简单的概括整理。
本文主要通过比较二者的异同对骑士文学和侠文化的研究。
一、相同点武侠文化与骑士文化都是尚武的、粗糙的、虎虎生风、充满阳刚气息的雄性文化,双方都有很多共同的信念, 比如路见不平, 拔刀相助, 爱惜名誉, 慷慨轻财。
作为中西方所特有的文化产物,武侠文学和骑士文学在极其相似的外貌下也蕴涵着相似的精神内涵,相似之处表现为“侠”文化的关联性。
田仙枝在其《西方骑士文学与中国武侠文学之相似性比较》中从西方骑士文学与中国武侠文学发展的历程、推动故事情节所运用的手法、故事中主人公所使用的法术等方面探讨了中西文学所具有的相似性。
作者谈到从其发展历程和渊源来看,骑士文学和武侠文学都只能对当时的封建制度“旁敲侧击”,他们都不能从根本上动摇当时的统治制度;从推动故事情节运用的手法来说矛盾制造法是推动两种文学进展的动力,是“狭”文化存在的基础;且这两种文学中的过分夸张手法的运用多多少少都给社会造成了不良的影响。
唐恬恬则在她的《侠客与骑士———浅析中法文学作品中“侠”的异同》中提到在表现侠士和骑士主持正义、扶弱济贫、重诺守信、忠诚耿直等方面,中国的侠义小说和西方的骑士文学呈现出一种“文化共相”。
同样的,在黄永林的《中国的武侠小说与西方的骑士文学之比较》中也说在思想内容、行为动机、行侠环境、武功描写均有相似性。
第二、不同点许多学者认为侠义精神和骑士精神很相似,作为从文学中逐渐抽象出来的文化精神,它们代表着东西方不同的文化思想。
所以,他们也必然存在着许多的相异之处。
据已搜集的资料看,比较骑士和侠客的不同点主要有意识形态和价值取向、发展命运、对待女性的观念。
从侠士、骑士文学的对比看东西方文化差异
科技信息
人文社科
就可以达到取长补短的目的!交际法的教学内容以语言功能为 纲"它虽然反对以语法为纲"但不排斥语法"不排斥翻译法"认 为 在分析同一功能的不同结构时"借助语法讲解是有利的!所 以" #翻译法与交际法是互为补充互为基础"相辅相成的!二者 应 当 紧 密 相 连 "偏 废 其 中 任 何 一 种 都 将 为 教 学 带 来 不 良 影 响 !$%&’(%)*+,,
骑士文学中所表现的冒险精神主要以骑士所处的神秘环境
来渲染$尤以黑暗的森林!神秘的古堡$再加上妖魔鬼怪的 对 手$
而骑士则在具有魔力的盔甲!指环!圣剑的指引下取得最终的 胜
利
%骑
士
文
学的浪漫主义
万方数据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色
彩
更
为
浓
厚
%与
此
相
对
的
中
国
的
侠士
文 化 则 是 以 一 种 近 乎 市 井 的 现 实 社 会 环 境 为 背 景$表 现 的 是 芸 芸众生中的世俗生活的场景%侠士们永远脱离不了具体的社会 环境!当时的各阶层人物以及他们之间的关系$而后世的读者 也 往往能通过早期的武侠小说文学作品对于当时的社会百态有一
科技信息
人文社科
从侠士!骑士文学的对比看东西方文化差异
安庆师范学院 外国语学院 金慧玲
"摘 要#中国武侠小说和西方骑士文学在行为的目的和动机!对待女性的观念!意识形态!行为方式!价值取向 和 组 织 形式上均存在重大差异$而且它们的起源!形成和发展从一个方面揭示了东西方两种文化传统的相似和区别体现了 不 同 的 民 族 文 化 精 神 $反 映 了 不 同 民 族 的 性 格 特 征 % "关键词#侠士 骑士 文学 东西方文化
[其他论文文档]分析中西方文学中侠与骑士的正义体现方式之比较
分析中西方文学中侠与骑士的正义体现方式之比较武侠小说在我国源远流长,是最具中国特色的通俗小说,通常分为旧武侠小说与新武侠小说。
司马迁在《史记》中记载的游侠,后来唐宋元明清文学中记载的侠客,主要思想也是为国家效力、伸张正义及人文精神的矛盾复合。
中国侠有不同的分支,如明清戏曲小说中的忠臣义仆;杨家将岳家将中的良将义士以及宋代之后江湖上的非正统、反主流文化的侠客等等。
骑士文学,也称作侠士文学,和中国的武侠小说一样,都是尚武精神文化的体现。
两者都离不开侠,侠又离不开义。
两种文学在体现中国侠与西方骑士的正义行为上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的差异。
(1) 从人物的特定形象上可以看出,中国古代文学的侠客与欧洲骑士都表现出了正义精神。
不同的是,西方文学中的骑士通常具有个性化的特点,而中国古代的侠客实现自我价值的方式大都是忠君爱国、建功立业。
中世纪的时候,骑士是西方的一种职业,生活方式比较高尚,具有很大的感染力。
十二世纪,哲学家索尔兹伯里的约翰曾经就骑士之道提出了疑问,他指出骑士之道为保护教会、崇敬教士、对叛逆之士进行讨伐,保护穷人免于不公平待遇,坚守职责,忠于民族,维护和平,甚至为国家和民族献出自己宝贵的生命。
骑士文学实际上是对正义精神的一种赞扬。
例如,被称为欧洲中世纪三大古典史诗之一的西班牙史诗《熙德之歌》(另两部是法国的《罗兰之歌》和德国的《尼伯龙根之歌》),其中的主人公熙德,就是一个典型的英雄形象,流传于民间,主要为抗击外来侵略。
该史诗写熙德的勇武使凶猛的狮子也乖乖地低头慑服,顺从地被装进笼中;而国王的儿子却非常害怕狮子,看到狮子只能吓得仓皇而逃。
当民族出现危难时,熙德决心要效忠君王,他还通过蓄须这种方式表示自己的决心。
上世纪初,西班牙著名评论家梅内德斯-佩拉约在《卡斯蒂利亚抒情诗人文选》中指出,《熙德之歌》不是用于吟唱的诗歌,而是生活的诗歌。
诗中体现了强烈的民族情感,英雄开始在民间广为流传,并成为国家的重要象征中国古代文学中侠客具有的正义,主要是个体通过君王建功立业来实现自身的价值。
中国武侠小说与欧洲骑士文学之比较
等 ,这些 都是侠 客与骑士二者共 有的豪侠精神 。恰如 《 中国 在神秘 、非现实 的环境 中 ,渗透着神话观念 和宗教 阴影 ,充 之侠 》 书中刘 若愚学者提到 的 : “ 一 中国的侠与欧洲骑士 的 满浪漫色彩 。中国武侠 文学一般为小说 ,绝少用诗 歌加 以表 共 同观念代表 了全人类 的志向, 跨越 了两者的空间和时间, 创 达 ,侠客 的冒险行侠是 在现实生活 中,表现 了人 间世俗生 活
造 了一种精神上的和谐 。”就传 奇性而言 ,侠客与骑士都有 的众生百相 ,体现 了现实主义精 神。 超群的武艺 ,克服种种艰难 险阻去 冒险行侠 ,故事情节上都 2 .武器描写和语言描写 会有出其不意的转折 。诸 多的共 同点构成 了武侠小说与骑 士 中国武侠 小说 中 因主人公 阶 级不定 、行 走于市 井江 湖 文学 比较的基础 。但 由于二者 历史文化背景不 同 ,又存在 着 之 中,贴近 中下层百 姓 ,故小说 中的语言通 俗易懂 , 包含 各 巨大差别 。本文将对 中国武侠小 说与欧洲骑 士文学就人物特 类方言 、行话 、黑话 、隐语等江湖术语 ,例如结梁 子 ( 江湖 唇典 ,指结仇 )、风 紧 ( 江湖唇典 ,指情况危急 )、递 门坎 征、写作 内容 、 人情关系描写三个方面进行 比较。
一
、
魂所在 。何 谓 “ ” ? 《 义 中庸 》引孔 子云 “ 者, ” , 义 宜也 《 孟子・ 离娄 》亦云 “ 人之正 路也 ”,将两者合起来解 释, 义, “ 义”是 “ 正义”、 “ 合理 ”之意 。司马迁云 : “ 今游侠, 其 行虽不轨于正义, 然其言必信 , 必果, 其行 已诺必诚, 爱其躯 。 不
( 江湖唇典 ,动手过招 前 自报师从 门派之意 )、海底 ( 江湖 人物特 征和爱情 观 念 我们可 以用 “ 重义 ”和 “ 忠诚”分别来概括侠 客与骑士 行话 。原指组织 中的门规、礼仪 ,后应用逐渐广泛 , 统称海 的性格特征 。侠客重义 ,唐李 德裕的 《 豪侠论 》曾这样界 定 底 为对 方 的来 历 )、 暗青子 ( 江湖唇 典 ,即暗器 )、踩盘 游侠 : “ 夫侠者, 盖非常人也, 虽然 以诺许人 , 以节 义为本 , 子 ( 必 江湖唇典 ,指事先 侦察要劫 的对象 )、走镖 ( 旧时武林 义非侠不立 , 侠非义不 成, 兼之矣 。”可见 “ 难 义”是侠之 灵 术语 ,即镖师保 护钱 财物等上路 ,有 时也有保 护人文学 之 比较
欧洲骑士形象与中国侠客形象的比较
欧洲骑士形象与中国侠客形象的比较李晓娜【摘 要】欧洲中世纪骑士传奇中的骑士形象与中国明清时期剑侠文学中的侠客形象有诸多的相似之处。
骑士的冒险传奇与侠客的潇洒任情,都是人们面对现实世界的超现实想象,可笼统归结为“尚德”“尚武”的侠义精神。
骑士和侠客,作为封建社会秩序的维护者,都“忠君主”“重情义”,但二者在忠君的动机和对待爱情的态度上又有天壤之别:骑士更重视个人的荣誉和自由,具备独立的人格;侠客彰显了国家集体主义原则,是被虚构的道德楷模。
此种不同,某种意义上显示出了中西伦理的巨大差异。
【关键词】骑士 侠客 忠君 爱情 伦理差异欧洲中世纪的骑士传奇多描写骑士的冒险行侠和爱情故事,情节夸张,风格浪漫,影响了一代叙事文学范式;中国的剑侠文学,按照徐葆耕先生的定义,特指明清到民国时期的文学作品,不包括当代金庸、古龙、梁羽生等人的武侠小说[1],而按照陈平原先生的定义,这时期的剑侠小说又被称为“清代侠义小说”[2]。
这类小说描写侠客忠君爱国惩奸除恶的故事,宣扬封建社会的伦理道德,是封建社会的道德典范。
按照比较文学美国学派的平行研究理论,骑士形象和侠客形象有诸多相似之处。
二者作为跨文化、跨地域的不同文学形象,在比较的过程中也体现了中西巨大的伦理差异。
我们针对骑士和侠客的不同形象,拟比较分析二者的异同和产生异同的原因。
一、相似的道德使命和高超技艺欧洲的骑士和中国的侠客形象虽然根植于不同的文学土壤中,但是作为封建伦理的人格化典型,他们追求相似的道德理想——骑士的“忠君、护教、行侠”,侠客的一身正气锄强扶弱义薄云天——都表达了在封建社会时期,民间对于“清官”“侠士”等理想人伦的期许。
骑士与侠客被赋予这种相似的道德诉求,总结起来,可能有以下两个方面的原因:第一,在封建社会人治的伦理秩序中,统治者需要底层劳动者自觉地维护其统治,于是,在文学文本中,统治者树立或者默许了骑士或侠客这样的道德楷模,作为封建社会秩序的维护者和追随者。
西方骑士文学与中国武侠小说之比较
《西方骑士文学与中国武侠小说之比较》武侠文学和骑士文学分别作为中西方世界所特有的文化产物,二者在极其相似的外貌下却蕴涵着分别代表中西方世界不同文化形态和民族心理的精神实质。
通过将武侠文学和骑士文学分别放置到各自具体的历史文化背景中,将文学的比较置于特殊的历史文化语境中去加以比较考察,我们可以窥见中西方世界的文化异同。
(一)历史层面的比较在比较武侠文学和骑士文学之前,我们首先要接受这样一个历史事实。
骑士文学历来便是一种制度(骑士制度)与一种文化(基督文化)相结合的产物,骑士制度的兴亡直接决定了骑士文学的兴亡。
骑士文学产生、发展、衰亡的历史就是中世纪骑士制度的产生、发展、衰亡的历史。
相反,武侠文学却经历了不同的三大历程:产生、发展、蜕变。
换言之,骑士文学是历史形态的文学,在没有蜕变的情况下业已衰落,而武侠文学发展之后则经历了一场辉煌的蜕变。
(即使“新武侠文学”仍旧不享有当下文学主流形态的地位。
)骑士文学的产生始自骑士制度的产生。
首先我们回顾中世纪欧洲的历史形态。
中世纪(公元5到15世纪)的欧洲伴随着西罗马帝国的灭亡实际上处于四分五裂的混战状态,社会统治以封建领主的形态存在。
抛开时间的局限,此刻的中世纪正处于礼崩乐坏的“轴心突破”时代,类似与中国的春秋战国时代。
骑士作为封建领主豢养的武力阶层,主要用于自卫与掠夺战争,鼎盛于12、13世纪,与教会相辅相成,成为中世纪欧洲社会的两大文化传统和精神支柱。
与欧洲中世纪骑士相当的乃是中国战国时代的“士”,产生时间则要前推至公元前3世纪。
由此对比,欧洲的骑士与中国的“士”在产生时间上相差至少8个世纪。
骑士文学的产生、发展、衰亡的历史就是中世纪骑士制度的产生、发展、衰亡的历史;其存在形态自始至终都有相对应的社会阶层;而武侠文学却经历了不同的三大历程:产生、发展、蜕变。
其产生于战国时代的“士”,而经历发展之后出现蜕变,已然升华为一种纯粹的文学审美形式,而与社会政治与历史形态无涉。
浅谈欧洲骑士文学和中国武侠小说的异同[整理版]
浅谈欧洲骑士文学和中国武侠小说的异同我曾经在翻译“武侠小说”这个非常富有中国特色的词语到英文时遇到了一个颇为棘手的问题,那就是在西方文化中很难找到一个相对应的词语,可以表达出“武侠”二字的含义。
有些人说,应该把“武侠小说”翻译成“Chinese KongFu Novel”,我不敢苟同,因为如果把这段英文翻译回来,意思将是“中国功夫小说”。
作为一个武侠文学爱好者,我一直十分反对把武侠和功夫划等号。
这也是我长时间以来坚持认为港台也好,大陆的也好,很多影视作品不能冠以“武侠”之名,顶多也就是个“功夫”之名的原因。
读过武侠小说的人知道,武侠不当只一个武(诚然武也相当重要),还得有侠(其实还不止侠),如何把武之外的东西翻译过去呢?迷惑中的我发现了另一种翻译——“Chinese Chivalrous Novel”,也就是“中国骑士小说”。
这种巧妙的翻译不禁让我拍案叫绝,诚然,骑士文学和武侠小说还是有许多地方差异很大,但确实在某些方面和武侠小说有异曲同工之妙,这样的翻译至少把词整个的意境译了过去。
而究竟哪些地方相通,哪些地方又不同呢?今天我就想就这个问题谈一谈自己的观点。
(一)根源比较首先我想对比一下两种文学的根源。
欧洲骑士文学和基督教宗教文学,是欧洲中世纪两种最重要的文学想象。
两种文学可以说“二元对抗”而又“互相渗透”的。
要有骑士文学,必然先有骑士这一类人。
徐葆耕先生对骑士的定义简单明了:“当时(指中世纪,笔者注),各个国家之间经常地发生战争。
多数国家的国王都有一支亲信部队,用中国的名词来说就是…御林军‟。
这支队伍是由一些中小地主子弟组成,后来也有一些贵族青年参加。
部队的成员不同于一般的平民,带有贵族化倾向。
他们比较有文化,过着很优裕的生活。
每个人都有一匹漂亮的马,构成了所谓的骑士阶级。
”[1]而武侠小说里的侠客们却并不如此。
骑士与侠客的第一大差异在于,侠客的定义十分之广,没有固定的职业、性别、年龄等要求。
从侠文化和骑士文化看中外文化差异
从侠文化和骑士文化看中外文化差异摘要中国的武侠和西方的骑士作为东西方民族带有尚武色彩精神文化的象征,呈现出某些“文化共相”:主持正义、扶弱济贫、乐于助人、忠诚耿直等。
但由于它们产生于不同民族、不同文化背景,因而体现出不同民族的文化精神和性格特征。
本文试从两者产生背景、身份地位、文化归属等方面,揭示二者的区别。
关键词:武侠骑士对比文化差异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引言侠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生活在战国时期的韩非子最早对“侠”作出了定义:“儒以文乱法,侠以武犯禁”(《五蠹》)。
由此可见,“侠”在形成之初就与“武”紧密联系在一起,且“犯禁”,与主流社会格格不入。
而在中国侠文化蓬勃发展之后,西方中世纪出现了与之相似的骑士文化。
侠文化与骑士文化有很多共同信念,如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爱惜名誉、慷慨轻财等,并且都表现出铁骨铮铮、刚毅冷峻的阳刚之美。
而这些信念和共同的气质成就了侠文化和骑士文化比较的基础。
但是,这两种文化毕竟隶属于不同的文化和不同的民族,因此二者又存在很大的区别。
一历史渊源中国侠客阶层正式出现大约在春秋战国时期,比西方骑士早1200年以上。
在先秦诸子的著述中,有不少关于武侠的记载:《论语》有“好勇”之子路;《孟子》有“养勇”之宫黝;《墨子》有与勇士决死之骆滑;《庄子》有“剑士”之议。
《战国策》中有为报知遇之恩、虽殒身而不恤的豫让,有慷慨赴危难、热血酬知己的荆轲……这些豪迈的人物成为后世侠义形象的先驱。
而骑士的起源,至今没能考证清楚。
早在公元前8世纪亚述帝国就已经出现了类似骑兵的记载。
《圣经后典·犹滴传》记载了亚述包围犹太城市伯夙利亚时的规模:“第二天,何乐弗尼(亚述帝国将领)集合了他的全军,以及他的同盟军。
这是一支庞大的军队,拥有十七万步兵,一万两千骑兵。
”这是关于骑士最早的记载之一,虽然骑士究竟起源于何时尚不清晰,但有一点确信无疑,即后来到处行侠仗义的浪漫骑士,脱胎于在沙场横刀跃马的骑兵。
西方骑士文化与中国武侠文化的比较
3.侠士没有具体的,人为制定的行为准则,是一个松 散的社会团体。而骑士是有固定的身份地位和行为 准则的一个社会阶层。
欧洲骑士装备
侠客的装备则简单的多
所谓:一剑一江湖
所奉行的行为方式
所受到的不同的文化的影 响以及思想方式上的差异 必定通过一定的行为加以 反映。而中西方侠士与骑 士之间的行为准则和方式 之间的异同,也体现了同 西方文明之间的差异性与 共性。
青衣20110829一侠士产生的历史背景中国的侠最早产生与什么样的时代最早产生于什么样的历史背景可能现在我们已经无法考证无法再还原到最早的时代追寻那十步杀一人的快意恩仇的时代
西方骑士文化与中国武侠文化的比较.ppt
1.背景
在古代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都有这 样的一群人,他们凭借手中的利剑, 用铁与火,用血与肉,为了他们心中 的公平和正义与对手拼死地战斗着。 他们千金一诺;他们勇往直前;他们 侠肝义胆;他们锄强扶弱。他们就是 东方的侠士和西方的骑士。
最后,骑士们还有许许多多奇怪的效忠,效忠于爱情,效忠于誓言等。总之,忠 诚作为骑士的准则,为骑士们忠诚地践行着。
现实与理想的差距
与中国侠士所持之义不同的是,欧洲骑士的正义 往往出现于文学作品的描写中和人们的理想之中 。而在现实生活中,东征的十字军骑士们烧杀抢 掠,暴露的是骑士们的潜规则。西班牙作家塞万 提斯笔下的倒霉蛋骑士堂吉诃德,尽管毫无武功 ,但自视为骑士的他,仍挺起他那不堪一击的长 矛,催着胯下的驽辛难得向着破坏人类社会秩序 的怪物——风车冲去。堂吉诃德在风车面前的头 破血流,不仅是他个人的失败,也是骑士们正义 精神的失败。
西方骑士文化与中国武侠文化的比较
西方骑士文化与中国武侠文化的比较西方骑士文化与中国武侠文化是两个国家和地区的文化传统,尽管彼此有所不同,但却有许多相似之处。
本文将比较这两种文化的特点、历史和实践。
骑士文化起源于中世纪欧洲,是一种有着浪漫主义色彩的文化传统。
骑士是一种贵族阶层的荣耀象征,他们通过勇气、荣誉、忠诚和骑士精神等行为准则来保护自己的尊严和权利。
骑士文化中的骑士生涯是一种令人神往的生活方式,追求高贵的价值和理想的关系。
骑士文化中的道德守则是忠诚,骑士会坚定不移地捍卫自己的国王和女神。
武侠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武侠是一种行侠仗义、刚毅无畏的品格,强调身手练就和对正义的信仰。
武侠倡导的是人格高洁、行为标准、品德清高等理念,同时,它也强调练习的技巧和功夫。
在武侠小说和影视中,主角通常是一位少年英雄,披上青衫戴上长剑闯荡江湖,他们常常具有侠肝义胆、爱憎分明的形象,而且明辨真假、深受人民爱戴。
两种文化的比较如下:1. 勇气和荣耀无论是骑士文化还是武侠文化,勇气和荣耀是新型尺度和较高的着重点。
骑士勇敢的面孔和武侠大侠的英雄形象都为我们树立了高尚的榜样。
骑士文化中的荣誉是基于个人贞节、勇气和义务感的,而武侠文化中的侠义同样也是建立在勇气和刚正不阿的信仰基础上的。
2. 道德准则骑士文化和武侠文化所遵循的道德准则也不尽相同。
骑士文化中的诚实、忠诚、信仰是其基石,而武侠文化中则强调人格高洁、刚毅无畏的品质和行为标准。
无论哪种文化传统,其道德规范和生活方式都是鼓励个人行为的自由和尊重他人的价值。
3. 社会地位骑士文化中骑士的社会地位通常比武侠高,因为骑士通常是贵族、国王或一些权贵家族的代表。
在另一方面,武侠士的社会地位通常比较低,他们常常是来自普通百姓阶层的人,因此经常需要标新立异来获得自己的尊严和名望。
4. 戏剧化骑士文化和武侠文化都有着强烈的戏剧化文化特质。
这些传统文化中,英勇行为、爱情和世界的神秘感、巫术法术与超自然力量等都是许多戏剧和电影的主题和情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侠士产生的历史背景 中国的侠最早产生与什么样的时代,最早产生于什么样的历史背景,可能现在我们已经 无法考证,无法再还原到最早的时代追寻那十步杀一人的快意恩仇的时代。但史料留给 了我们宝贵的记录。《韩非子·五蠹》中记载:“ 儒以文乱法,侠以武犯禁,而人主 兼礼之,此所以乱也。夫离法者罪,而诸先生,以文学取;犯禁者诛,而群侠以私剑 养。”这一记录,说明我国在战国末期的时候,侠士这一社会阶层或者说是社会团体, 已经对社会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以至于韩非子所代表的统治者们已经对他们加以重 视,列为五蠹之一。而司马迁在《史记·游侠列传》中记载道: 古布衣之侠,靡得而闻已。近世延陵、孟尝、春申、平原、信陵之徒,皆因王者亲属, 藉於有土卿相之富厚,招天下贤者,显名诸侯,不可谓不贤者矣。比如顺风而呼,声非 加疾,其埶激也。至如闾巷之侠,脩行砥名,声施於天下,莫不称贤,是为难耳。然儒、 墨皆排摈不载。自秦以前,匹夫之侠,湮灭不见,余甚恨之。(《史记•游侠列传》) 这再次佐证了侠士在春秋战国时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社会力量。而众多的学者亦认为侠 士产生于春秋战国年代。
青衣2011.08.29
2.重义轻生死
侠的重义,可以分为私义和公义两种。 从私义上讲,就是对周围的人,乃至一群更多的人讲义。 《史记·刺客列传》中所记载的豫让为报智伯之仇,不 惜漆身吞炭,刺杀赵襄子,而被捕后陈述理由直截了当: “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今智伯知我,我必报 仇而死。”“至于智伯,国士遇我,我必国士报之” 。 这就是由个人恩仇而产生的私义。 至于公义,是私义的延伸,从某种程度来说更接近于儒 家所倡导的仁和墨家所倡导的兼爱思想。曹植在《白马 篇》中的那个“幽并游侠儿” 能 “弃身锋刃端,性命 安可怀?父母且不顾,何言子与妻?名编壮士籍,不得 中顾私。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的高人意志和高 尚的情怀。所谓侠之大者,为国为民。
青衣2011.08.29
其次,侠者在精神层面上的反叛更为重要,也更为 世人说瞩目和称颂。为什么侠会选择用武力来解 决问题,所谓身未动,心已远,行为不过是思想 的外在反映,是精神的外在体现。而精神上对于 禁锢的反叛,是行动上反叛的根源,以至于这种 反叛在后世对文人的影响中也相当的明显。如李 白,号称少年学剑,是任侠中人,所谓“天子呼 来不上船,自言臣是酒中仙”,“我本楚狂人, 凤歌笑孔丘”是其精神上的侠客的写照。
青衣2011.08.29
欧 洲 骑 士 装 备
青衣2011.08.29
所 谓 : 一
侠 客 的 装 备
剑则
一简
江单
湖的
多
青衣2011.08.29
所奉行的行为方式
所受到的不同的文化的影 响以及思想方式上的差异 必定通过一定的行为加以 反映。而中西方侠士与骑 士之间的行为准则和方式 之间的异同,也体现了同 西方文明之间的差异性与 共性。
青衣2011.08.29
. .
西
B A方
矢 勇骑
志 不 渝
武 好 战
士 的
的 忠 诚
行 为
追方
求式
青衣2011.08.29
1.勇武好战
由骑士的源头我们可以看出,骑士来源与战争中的骑兵,而作为正式军队的士兵 乃至统帅,没有勇武的精神和行为,是不可能在战场上生存下来的。而骑士 守则的第一条——勇敢就是建立在这种勇武之上,没有武力做后盾的勇,只 能算是鲁勇罢了。
2.构成侠士这个社会集团的成员可以来自社会的各个 层面,上至王室贵族,下到屠狗者之流,他们不是 一个特定的社会阶层;而骑士不一样,骑士是接受 了骑士封号的贵族,是统治阶层中的一支重要力量。
3.侠士没有具体的,人为制定的行为准则,是一个松 散的社会团体。而骑士是有固定的身份地位和行为 准则的一个社会阶层。
青衣2011.08.29
(二)、骑士产生的历史背景 而西欧的骑士则比中国的侠士要晚得多。“骑士”中的“骑”字决定了骑士不可能出现 得太早。 首先,作为一个骑士,战马是必备的装备。而除了马以外,还有其它相应的骑士的装备。 根据有关资料记载,一个骑士的装备有战马(包括马鞍、马镫、战马铠甲),佩剑,长 矛,盾,铠甲(包括头盔、盔顶羽毛、面甲、窥孔、半面甲、肩甲、颈甲、挡矛甲、上 臂甲、护肘、护腰、腿甲、股囊、护腿、膝罩、护胫、铁鞋、马刺、甲背、臂甲、链甲、 铁手套、护膝、胸甲)。而要置办这样一套完整的骑士装备,则花费不浅。骑士既不做 工,也不务农,还不经商,收入靠什么?答案是土地。 法国的加洛林王朝的查理曼皇帝一生南征北战,但他缺乏足够的资金与强大的集权趋势 他的战士上战场为自己拼命,因而他采取了土地分封的办法。把征服的土地分封给手下 的追随者,从而与被分封者形成了一种契约的关系。而这种分封制度下的采邑与封建领 主与受封者之间的契约关系,分别成了西欧骑士阶层产生的两大基础——经济基础和法 律基础。于是,在西欧长时间的国家间的相互争战中,产生了骑士这一特殊的社会阶层, 他们拥有自己的相对独立的经济来源,他们崇尚武力,并用他们的武力为其领主效忠。
其次,对于教会的忠诚。在经济方面,骑士的上层是领主,所以骑士要忠于领主。 而在精神方面,骑士的主宰是基督教,而教会作为上帝在人间的代理,理所 当然地成为骑士们效忠的对象。而骑士们效忠行为的最大体现就是那历史上 有名的“十字军东征”。以讨伐异教徒的侵略,拯救沦陷在异教徒手下的教 民为名,在教会和教堂的号召之下,集聚了一批又一批效忠于耶稣基督的骑 士们,冲锋于东方的战场之上,取得了那些令人惊异的“战果”。
青衣2011.08.29
承让承让
谢谢 谢谢
青衣2011.08.29
青衣2011.08.29
2.矢志不渝的忠诚追求
其一,忠诚于领主,这不难理解。领主与骑士,属于上级与下级之间的关系,领 主将土地以采邑的形式分封给骑士,而骑士作为采邑的受封者,有权利,更 有义务用矛与剑,血与火来维护领主的利益。而当这一切成为约定和契约时, 也常常反过来,即在战场上刚刚受封的骑士被许诺以土地,而骑士用战斗的 胜利来兑现那个许诺。
青衣2011.08.29
通过侠士与骑士之间的起源
的不同我们可以看出:
1.侠士和骑士都是以武力作为
二 者
基础的社会集团;
相 同
2.他们都是在那个各自的动乱
之 处
社会中,通过武力使自己成
为了一支重要的社会力量。
青衣2011.08.29
二者的区别:
1.侠士基本不需要什么特定的优良的装备;而骑士则 需要一套价值不菲的装备才行。
英国华尔特·曼尼(Walter Many)在1342年左右,于布列塔尼,帮助蒙特弗得 女伯爵捍卫其夫的领地。某次战役中,他们被法军重重包围,困于城中。而 他晚上与同伴出城,摧毁了法军的攻城武器;另一个晚上又潜出城外,救出 了自己的同伴。这种尚武尚勇的行为,成为中世纪骑士们欣赏和推崇的典范。 而相反,没有相应的武力的勇则是不成功的。1153年,圣殿骑士团包围了阿 斯卡隆(Ascalon)。一次进攻中,守城者的石头不小心砸坏了自家的城墙, 而圣殿骑士团为了争夺荣誉,四十名骑士率先从缺口中冲入城中,而守城方 趁机断其后路。四十名骑士孤军深入,后继无援,被守方全歼。这也成为无 武之勇的反面典型。
青衣2011.08.29
侠客的行为方式
1.行为与精神上的反叛 2.重义轻生死
青衣2011.08.29
1.行为与精神上的反叛
在历史上,侠者无一不是和一个社会的正常力量处于对里面的。 韩非子早有言曰:“侠以武犯禁。”以武只是一种手段,而犯 禁这是其事实上的结果。究其原因,这是由于侠所使用的暴力 手段(武)与国家暴力之间的冲突所不可避免地产生的结果。 一个社会的正常运转,作为统治者来说,必定会有一套暴力机 关来维持统治(诸如:城管)。而这些暴力机关是不能容许有 其他的暴力形式和其对立的,否则就会发生动乱,这两者一旦 冲突,无疑会引起动乱,大则国家倾覆,改朝换代,小则当街 处死,枭首示众。而侠虽有不同于农民起义与绿林悍匪的本字 内涵,然而使用武力反抗这一项不可避免地使其带有了叛逆的 色彩这也是“侠以武犯禁”之所由来。
实
笔下的倒霉蛋骑士堂吉诃德,尽管毫无武功,但
与 理
自视为骑士的他,仍挺起他那不堪一击的长矛,
想
催着胯下的驽辛难得向着破坏人类社会秩序的怪
的 差
物——风车冲去。堂吉诃德在风车面前的头破血
距
流,不仅是他个人的失败,也是骑士们正义精神
的失败。
青衣2011.08.29
最后:
江湖不会风平浪静,无论是东方 侠客,还是西方骑士,他们都代 表着一种文化,一种精神,代代 传承着,在中、西方文学发展史 上都是宝贵的财富! 我们它的 研究,因该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的。
最后,骑士们还有许许多多奇怪的效忠,效忠于爱情,效忠于誓言等。总之,忠 诚作为骑士的准则,为骑士们忠诚地践行着。
青衣2011.08.29
与中国侠士所持之义不同的是,欧洲骑士的正义
往往出现于文学作品的描写中和人们的理想之中。
而在现实生活中,东征的十字军骑士们烧杀抢掠, 现
暴露的是骑士们的潜规则。西班牙作家塞万提斯
西方骑士文化
与
中国武侠文化
比较
青衣2011.08.29
1.背景
在古代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都有这 样的一群人,他们凭借手中的利剑, 用铁与火,用血与肉,为了他们心中 的公平和正义与对手拼死地战斗着。 他们千金一诺;他们勇往直前;他们 侠肝义胆;他们锄强扶弱。他们就是 东方的侠士和西方的骑士。
青衣2011.0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