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虚体质:上热下冷,虚阳上浮

合集下载

上热下寒怎么调理恢复

上热下寒怎么调理恢复

上热下寒怎么调理恢复
上热下寒是一种寒热错杂的表现,这是一种寒热性质。

上热下寒体质对人身体影响很大,所以要及时调理。

很多人不知道上热下寒应该怎么调理恢复,这种情况下,可以多吃一些补气补血食物。

★   1.补气
可进食补气的食物或药物,如人参、党参、黄芪、淮山药、白术、荔枝肉等。

★   2.补血
可进食补血的食物或药物,如胡萝卜、黄牛肉、鸡肉、花生、
熟地黄、白芍等。

★   3.补肾阳的食物和药物
如板栗、粟米、羊肾、牛肾、猪肾、葡萄、黑豆、黄牛肉、鸡肉、菟丝子、巴戟天、狗脊、杜仲等时可以多用枸杞子煮汤喝,枸杞子滋阴补肝肾又不上火,一年四季一家老少都能吃,煮鸡汤时放一把再放一个掰碎的冬菇,汤就很清甜的。

夏天隔一段时间就用两粒花旗参(切碎)一把麦冬煮水当茶喝,可以去火补气,很适合你这类的人饮用,最主要是平时吃多些枸杞子,无论煮什么汤都放一把,经常吃,你的身体状况就会好起来的。

有淤血的话,就在来月经前几天,去中药店买一二两益母草和两朵鸡冠花煮水喝两碗就好了,平时就不要吃太多煎炸辛辣的食物和雪糕香蕉之类的东东,身体就不会湿热,就不会有淤血了。

★4.中草药
驱寒气,疏肝解郁排三浊,健脾补肾培补气血,然后引气血下行,并配合十指梳头法和热水泡脚,让气血形成大循环。

临床上对这种体质的患者应根据病情的具体情况,调病的同时会兼顾把体质也调过来,先把虚火引到下焦以敛上越的阳气,也就是通常的上焦虚火。

而不能用单纯的寒冷药物泻火,否则会伤害身体的元阳。

阳虚体质的分类有哪些?

阳虚体质的分类有哪些?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生活常识分享阳虚体质的分类有哪些?
导语:阳虚体质是人体的一种常见体质,但阳虚会给身体带来一些列的困扰,导致抵抗力的下降。

很多人对阳虚体质分类感兴趣,只有了解了阳虚体质分类
阳虚体质是人体的一种常见体质,但阳虚会给身体带来一些列的困扰,导致抵抗力的下降。

很多人对阳虚体质分类感兴趣,只有了解了阳虚体质分类才会据此找到适合的养生方法,那么究竟阳虚体质分类有哪些呢?下面小编来为大家解答一下,希望能对大家有帮助。

阳虚体质分类:
1、肝阳虚
肝阳虚是指肝气不足,肝阳气疏泄无力的现象。

经常会出现头晕目眩,两胁隐痛,情绪抑郁,多疑善虑,月经不调,腰腹疼痛,脾气急躁,筋脉挛缩,手脚、关节不灵活等现象。

2、肺阳虚
肺阳虚是指肺气失宣,肺阳气温养功能失调的现象。

主要表现为身体畏寒、口不渴、易感冒、面色淡白,呼吸短浅微弱、精神涣散。

此外,经常咳吐涎沫,量多而清稀,容易自汗,背部易寒冷,小便多。

综上所述,阳虚体质者以阳气不足、喜热怕冷为总体特征,因此,饮食应以补温助火为主,同时注意养阴,以保持体内阴阳平衡。

调养方法:
1、精神调养:阳气不足的人常表现出情绪不佳,如肝阳虚者善恐、心阳虚者善悲。

因此,要善于调节自己的感情,消除或减少不良情绪的影响。

2、体育锻炼:因“动则生阳”,故阳虚体质之人,要加强体育锻炼,春夏秋冬,坚持不懈,每天进行1~2次。

具体项目,因体力强弱而定,。

2.肾气不固,虚阳上越(上热下寒)---济生肾气丸

2.肾气不固,虚阳上越(上热下寒)---济生肾气丸

2.肾气不固,虚阳上越(上热下寒)---济生肾气丸脉:虚大无力,不耐重按,左尺有濡象,整体脉偏浮。

舌:舌体胖大,舌质淡,舌尖偏红,舌根部苔白厚。

症状:腰痛脚软,腰部下肢畏寒明显,常伴有下肢水肿,小便清稀,夜尿频繁。

上半身又常伴热象,吃辛辣之品,容易口舌生疮,平素口干舌燥,多梦,月经颜色清稀,量少。

肾气不固,肾的收藏功能失司,脉虚(浮)而无力。

肾阳不足,不能运化水湿,水湿内停,肾水太寒,不能上济,故左尺部有濡象。

本证始于素体亏虚,或贪凉喜冷,肾阳亏虚,寒湿困于下焦,阳气因下焦太寒,无处归藏,浮越于上,呈上热下寒之象,故脉势上越,两尺微弱,整体脉偏浮。

舌头伸出来也是上热下寒之象,舌体胖大,舌质淡白,苔白厚,舌尖微红。

肾阳不足,则舌质淡白,肾气不固,水湿内阻则舌体胖大,苔白厚,舌根部尤其明显,虚阳上扰心神则舌尖微红。

寒湿困于下,则下半身畏寒,腰腹冷痛,下肢水肿,小便清稀;虚阳上越,难以归藏,则咽干口燥,然不喜冷水,饮水也不多,大多只是润润喉咙,一吃生冷瓜果,就容易腹泻,一吃辛辣的东西,又容易口腔溃疡,脸上长红疹。

面对这种情况老师说要给病人的全身造一个冬天的场,冬天是什么场?你看皑皑白雪覆盖大地时,为什么河里的鱼儿没有事?为什么动物要冬眠?也就是阳气藏于土下的这个状态。

就是冬天的这个场。

要让身体以自身之阳温煦自身之寒,把上身的虚阳引到下焦。

济生肾气丸就是桂附生黄丸加川牛膝、车前子。

可以说专门为上热下寒的病人量身定做的,桂附地黄丸就是在下焦建造地热,化掉下焦之阴寒水湿,温煦肾阳,补养肾阴,而车前子把水湿寒浊通过小便俳出体外,川牛膝引上越之浮阳下行,让阳气“归宅”可以说这张方子真是温补泄引、理法兼备,所以济生肾气丸比桂附地黄丸的临床应用范围更加广泛,更加符合现在人的上热下寒体质。

上热下寒体质怎么调理

上热下寒体质怎么调理

上热下寒体质怎么调理
上热下寒体质是一种常见的身体调理状态不佳的疾病表现。

通常情况下,上焦郁热极容易引起下寒,因为人体内的阴阳是居于一个相对平衡的状态。

要是在上的阳气被郁而不克不及下达,则必然引起下焦的阳气不足而生内寒。

治疗上热下寒体质,最好避免食用海鲜,因为海鲜会加重上火下寒的症状。

中医药方可以选择附子泻心汤,但最好别瞎吃任何药或食物。

要根据具体情况分别选择不同的药物或食物来治疗,例如姜糖水治疗胃寒,紫菜能治疗肠燥便秘,琵琶止咳露治疗肺热咳嗽等。

但要注意,内分泌失调是引起上热下寒体质的病根,需要先找到病因再进行治疗。

为了预防疾病,我们需要了解上热下寒体质的常识,坚持改善生活惯和饮食,才能有效地调理身体。

人体八大体质

人体八大体质

体质养生总论:一个人有一个人的体质状态,《黄帝内经》中记载:人之生也,有刚有柔,有弱有强,有短有长,有阴有阳。

体质与先天禀赋有关系,体质的差异是与生俱来的,体质的形成与后天的修为有关。

体质:具有可调性,可变性,相对稳定性。

体质决定我们的健康,决定疾病的异感性,决定疾病的反应,决定我们的治疗效果。

气血双补丸根据体质的可调性,可变性,相对稳定性,具有优化体质的特点。

八大体质类型:平和体质、阳虚体质、气虚体质、痰湿体质,湿热体质、阴虚体质、淤血体质、气郁体质。

一、平和体质是一种身体和谐、自稳能力强的体质。

拥有这种体质的人,身体不一定结实强壮,甚至可能还有些气血不足、血压偏低,脉搏也不是很有力,但是脏腑、气血很和谐,七情适度。

这种体质的人,多数生在长寿家族,比如五世同堂的大家族,而平常的人家四世同堂就不容易了。

平和体质通常表现为情绪稳定,生活规律,体重波动小等;得病少,对于环境和气候的变化适应能力比较强;生病以后,对治疗的反应敏感,好治,自我康复能力强。

拥有这种体质,一方面可以说是上天的厚爱,另一方面说明后天个人的修为好。

但是平和体质在人群里边不是太多,因为长寿的人毕竟是少数。

有的人经常这儿不舒服,那儿不舒服,浑身毛病,但是到医院之后,照了X 光,做了核磁共振,也抽了血,结果一切正常,这就是所谓的亚健康状态,即体质出现明显的偏颇,但是又没达到疾病的程度。

凡是经常出现这些情况的人,相对于平和体质来说,有一个很容易受各种因素影响而出现明显偏颇的体质,就像一只总是摇摇摆摆不稳的船,虽然不出大事,但是船上的人总是不舒服。

总之,每个人的体质都有相对不足的薄弱环节和软肋,当然也有优势和强项。

二、阳虚体质:火力不足,畏寒怕冷,真阳不温,活力不足。

阳虚体质的人,一年四季手都冷,夏天大家都喜欢吹空调,他不敢,一吹空调就手脚冰凉,还要加一件毛衣。

但是如果冬天只有手冷,那不算真正的阳虚,“手冷过肘,足冷过膝”,才是真正的阳虚。

上热下寒,中焦不通,脾胃虚弱,老中医分享用药思路,建议收藏!

上热下寒,中焦不通,脾胃虚弱,老中医分享用药思路,建议收藏!

上热下寒,中焦不通,脾胃虚弱,老中医分享用药思路,建议收藏!很多人啊平时都有这样一种情况,是容易上火又非常冷,这是怎么回事呢?其实啊,中医把这种症状叫做上热下寒。

上热下寒的症状表现中医认为上热下寒这是寒热错杂的表现之一。

表现为上身特别是头、面、咽喉等有热象,而下身特别是下肢却是寒象的证候。

一般来说,上热的症状主要有上火,痤疮、口腔溃疡、喉咙痛、眼干眼涩、牙龈出血,流鼻血等等,下寒的症状表现为腰以下怕冷、大便不成形、便溏,腰膝酸冷,手脚冰凉,尿频,还有宫寒痛经等。

一旦上热下寒,男性很可能会夜尿多,是肾阳虚的表现,气化功能不行;女性则宫寒,来月经的时候,经色紫暗夹血块、痛经,小腹局部有冷的感觉等等。

中医如何看待上热下寒?人体最好的状态就是阳气在下部,阴在上部,因为阴是液体,液体是从上而下灌溉全身的;阳气是火,火自下而上温全身。

但如果反过来了,成了阳在上,阴在下,就会形成上热下寒。

按照中医上的理论,就是由于中焦不通、阴盛于下、虚阳上浮导致的一系列症状。

这个中焦就是我们的脾胃。

我们通常说的补中益气,补的就是脾胃的气。

这个中焦脾胃是五脏六腑的中心,其他脏腑都要围绕着它转,所以中焦一旦出了问题,其他脏腑也都会跟着倒霉。

心火要下来、肾水要上去都必须要经过中焦脾胃这个要道,所以打通中焦要塞是调理上热下寒的当务之急。

中医调理上热下寒1、甘草泻心汤出自张仲景《伤寒论》的一方,具有益气和胃、健脾养胃的功效。

配方:甘草、黄芩、干姜、半夏、大枣、黄连要想打通中焦,首先要建中,要固住脾胃的正气,张仲景则用健脾养胃的原则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消炎抗菌把上焦的火清掉,还可以把阻塞中焦的痞块、结节等一切绊脚石扫除。

2、半夏泻心汤和生姜泻心汤都具有调理中焦不通、上热下寒的作用。

如果你上热下寒伴随着脾胃虚弱,就用甘草泻心汤;如果你上热下寒伴随着痰特别多,就用半夏泻心汤;如果你上热下寒伴随着胃寒,就用生姜泻心汤;当然,中医看病是根据病情辨证论治,因人而异,具体用什么方子,用法用量都需要在专业的中医师指导下进行用药,切记不可擅自配方服药。

针灸调体治疗上热下寒型疾病探析

针灸调体治疗上热下寒型疾病探析

针灸调体治疗上热下寒型疾病探析在阳虚体质中上热下寒是最典型的亚临床表现,同时也是滋养疾病的土壤。

上热在临床中最主要的表现就是头、心及胸出现火热上炎的症状;下寒的临床主要症状则是中、下焦呈现出阳虚寒盛的现象这种体质不仅具有阳虚体质的特征,同时也具有阴虚、湿热等会复杂体质特征,所以与阳虚体征的形神构成具有一定的差异性。

对于上热下寒疾病可以采用平衡针灸治疗,主要的治疗方式为清上热温下寒,同时还要调和中焦脾胃。

首先选择能够调阴补阳的任督二脉,同时配合调阴补阳的基础穴位进行平衡针灸治疗。

另外,在进行上热下寒型疾病进行治疗的时候还需要注意胆肺不降,气血两虚等症状。

标签:针灸调体;治疗;上热下寒在南方地区上热下寒是最长见的病症,属于阳虚体质的主要临床表现。

对于上热下寒型病症的平衡针灸治疗,第一步是要对体质的类型进行准确的辨别,这样才对症治疗,为平衡针灸治疗的准确切入奠定基础,更好的治疗上热下寒病症。

在对上热下寒型疾病进行平衡针灸治疗时,医生要结合患者实际的情况选择调体、辩证、治疗的穴位。

通常情况下,通过平衡针灸进行阳虚体质调理指导思想为充肾气、健脾胃,平衡针灸是选择好基础调体穴位,如关元穴、命门穴等,还要注意对疾病类型进行辨证,在上热进行舌下筋络玉液处与金津处进行刺放,对于下寒则进行涌泉穴进行平衡针灸,这样可将阳气转到下焦,补充肾气,从而使阳气得以均衡。

1 针灸调理阳虚体质的思维和方法医者通过对患者的生命进行细致的观察,并以此為基础运用平衡针灸进行治疗。

运用平衡针灸调体的主要目的就是优化当前的体质状态,充分发挥体质的优势,减收体质的短处,将眼光放长远,这样可以有效的减收疾病出现的几率,促使生命更加的健康。

在对上热下寒阳虚体质进行平衡针灸治疗不能抱有治疗局部病灶的治理思维与方式,医者需要从整体厨房,对现有的临床治疗细微进行调整,变换视角观察,并且以调理健康体质为背景进行全面平衡针灸治疗。

因此,在进行上热下寒疾病进行治疗的时候需要准确掌握上热下寒病症,选择补阳调阴的经络,同时配合基础调体穴位进行平衡针灸综合治疗。

中医养生:现代人常见“上热下寒”,张仲景这个方子管用

中医养生:现代人常见“上热下寒”,张仲景这个方子管用

中医养生:现代人常见“上热下寒”,张仲景这个方子管用这个时代有一种病,很流行,十个人当中九个人都有,这种病叫上热下寒。

为什么会出现上热下寒?因为上面动得太多。

眼睛老在动,看手机;嘴巴老在动,吃各种各样的垃圾食品,喝各种各样的冰镇饮料,服用各种各样的抗生素;脑子老在动,各种念头潮水一样袭来,操心完国家大事又操心自个小事……唯独不动的就是下半身,老坐着。

上面动的太多,血不足,气有余便是火,这火本来可以引到下面,温暖我们的手脚,但由于久坐与饮食的原因中焦脾胃不通了,火被阻挡了,咋办?只好反弹上去呗,于是出现了上热下寒。

天地有大宇宙,地气温煦向上,天气下降,天地交泰,才有了万物生灵。

人体也有自己的小宇宙,心火要往下走,温暖我们的下半身,肾水要往上走,滋润我们的上半身,这样我们的身体才会阴中有阳、阳中有阴、阴阳平衡,就像太极图一样,是为一个和谐统一的整体。

具体来说,上热的症状是:动不动就上火,脸上长痘痘、口腔溃疡、喉咙痛、眼干眼涩是常有的事,有时还牙龈出血,流鼻血……下寒的症状是:大便不成形,便溏,腰膝酸冷,手脚冰凉,尿频,还有宫寒痛经……简单来说,上热下寒就是由于中焦不通、阴盛于下、虚阳上浮导致的一系列症状。

一定要记住一点:上热下寒并不是你真的阳虚得厉害,而是身体里的火没有被利用起来。

真正阳虚的人全身都会是一片寒凉的迹象,而不仅仅是下半身。

上热下寒到底怎么调理?张仲景不仅给了我们思路,还给了我们方子,善哉善哉。

思路是:打通我们的中焦脾胃,再把上面的火往下引,这样上下对流,自然就上不热下不寒了。

打通中焦脾胃是扶正,正气内存邪不可干,引火下行是祛邪,扶正祛邪双管齐下,既治标又治本,岂不妙哉?我们来看张仲景的方子,它就是大名鼎鼎的甘草泻心汤:炙甘草15克、黄芩9克、干姜9克、半夏9克、大枣12枚(擘开)、黄连5克。

以上六味,以水2升,煮取1.2升,去滓,再煎取600毫升。

温服200毫升,一日三次。

小伙伴们注意哦,煎药时一定要煮后去掉药渣,把汤液倒出来再煮哦(编者注:就是把1.2升浓缩成600毫升)。

上热下寒症用泻心汤治疗

上热下寒症用泻心汤治疗

上热下寒症用泻心汤治疗自己的身体如上半部动不动就上火,吃点补食物就上火,脸上长痘痘、口腔溃疡、喉咙痛、眼干眼抹糊、有时还牙龈出血,流鼻血。

下半身呢,则是冰窖,大便不成形,便溏,腰膝酸冷,手脚冰凉,尿频,还有宫寒痛经等这叫上热下寒症,当前十个人中九个人都有,是运动少而成。

首先,中医是怎么理解上热下寒,是怎么得的?中医认为这是寒热错杂表现之一。

指患者在同一时期内,上部表现为热性、下部表现为寒性的证候。

如外感病误用攻下,引致大泻不止,津液损伤,使热邪上升而咽喉痛,甚则咯黄痰或血痰;寒盛于下则泄泻、肢冷、脉沉迟。

简单点说就是因为上面动得太多。

眼睛老在动,看手机;嘴巴老在动,吃各种各样的垃圾食品,喝各种各样的冰镇饮料,;脑子老在动,各种念头潮水一样袭来,唯独不动的就是下半身,老坐着。

面动的太多,血不足,气有余便是火,这火本来可以引到下面,温暖我们的手脚,但由于久坐与饮食的原因中焦脾胃不通了,火被阻挡了,只好反弹上去呗,于是出现了上热下寒情况。

身体怎么会出现上热下寒呢?按照中医上的理论,就是由于中焦不通、阴盛于下、虚阳上浮导致的一系列症状。

中焦就是我们的脾胃。

我们通常说的补中益气,补的就是脾胃的气。

这个中焦脾胃是五脏六腑的中心,其他脏腑都要围绕着它转,所以中焦一旦出了问题,其他脏腑也都会跟着倒霉。

心火要下来必须要经过中焦脾胃这个要道,肾水要上去也必须要经过中焦脾胃这个要道,所以打通中焦要塞是调理上热下寒的当务之急。

如何调理?首先我们一定要记住一点:上热下寒并不是你真的阳虚得厉害,而是身体里的火没有被利用起来。

真正阳虚的人全身都会是一片寒凉的迹象,而不仅仅是下半身。

因此我们按照我国古代名医张仲景给的思路:打通我们的中焦脾胃,再把上面的火往下引,这样上下对流,自然就上不热下不寒了。

打通中焦脾胃是扶正,正气内存邪不可干,引火下行是祛邪,扶正祛邪双管齐下,既治标又治本。

《金匮玉函经二注》:。

我们来看张仲景的方法第一种甘草泻心汤:要想打通中焦,首先要建中,要固住脾胃的正气,张仲景用健脾养胃的原则。

八种体质类型

八种体质类型

八种体质类型随着生活条件的改善和人们对健康意识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自己的身体健康问题。

然而,每个人的体质都不尽相同,不同的体质类型对于健康的影响也不同。

在中医理论中,有八种不同的体质类型,分别是阳虚体质、阴虚体质、气虚体质、痰湿体质、湿热体质、血瘀体质、气郁体质和特禀体质。

下面将对每种体质类型进行详细介绍。

1. 阳虚体质阳虚体质是指人体阳气不足的体质类型。

阳虚体质的人通常面色苍白,容易感到寒冷,手脚发凉。

他们的体温较低,精力不足,容易疲劳。

此外,他们还容易出汗,尤其是夜间出汗。

阳虚体质的人应该多吃暖性食物,如姜、辣椒等,同时避免寒冷环境和寒冷食物的摄入。

2. 阴虚体质阴虚体质是指人体阴液不足的体质类型。

阴虚体质的人通常面色潮红,容易口干舌燥,咽干咳嗽。

他们容易烦躁不安,失眠多梦。

阴虚体质的人应该多吃滋阴的食物,如绿豆、莲子等,同时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的摄入。

3. 气虚体质气虚体质是指人体气血不足的体质类型。

气虚体质的人通常面色苍白,容易疲劳乏力,气短懒言。

他们容易出汗,容易感到胸闷气短。

气虚体质的人应该多吃补气的食物,如黄豆、花生等,同时避免过度劳累和过度消耗体力。

4. 痰湿体质痰湿体质是指人体湿气过重的体质类型。

痰湿体质的人通常面色黯淡,容易肥胖,皮肤容易发黄,容易疲倦乏力。

他们容易出汗,尤其是头部容易出汗。

痰湿体质的人应该多吃利湿的食物,如薏米、绿豆等,同时避免过食油腻和甜食。

5. 湿热体质湿热体质是指人体湿气和热气过重的体质类型。

湿热体质的人通常面色黯淡,容易烦躁不安,皮肤容易生痘,容易口干舌燥。

他们容易出汗,尤其是手掌和脚掌容易出汗。

湿热体质的人应该多吃清热的食物,如黄瓜、冬瓜等,同时避免辛辣和油腻食物的摄入。

6. 血瘀体质血瘀体质是指人体血液循环不畅的体质类型。

血瘀体质的人通常面色黯淡,容易疲劳乏力,容易出现皮肤瘀斑和淤血。

他们容易感到疼痛,尤其是经期时容易出现痛经。

血瘀体质的人应该多吃活血化瘀的食物,如红枣、桃仁等,同时避免久坐不动和长时间站立。

阳虚体质:上热下冷,虚阳上浮

阳虚体质:上热下冷,虚阳上浮

你是不是怕冷,特别是背部和小肚子?到了冬天暖不热被窝,腿和膝盖都很凉?你是不是长青春痘,而且特别反复,怎么排毒去火都依然如故?你脱发么?头发油么?你痛经么?月经不调么?经血有淤块?或是经常推迟?夜尿频繁,喝水了穿肠而过,马上就要尿出来?你是不是爱独处,很安静,有时候会发愁和抑郁?你小时候经常感冒,服用了不少抗生素、消炎药?你是不是门特过多,或是性生活频繁?什么样的生活造就什么样的体质,什么样的体质就容易得什么病。

这里俺就来谈谈阳虚体质。

偏阳虚的人如果不经常运动的话,容易水肿,容易虚胖或虚瘦。

女性月经不调,容易推后。

容易缺乏性欲,性冷淡。

一受冷就要痛经或推迟月经。

男性容易阳痿早泄。

青少年容易起青春痘。

但凡青春痘(痤疮)反复发作,难以治愈,或者是皮肤损害特别严重,囊肿型的,往里面长,破坏皮肤结构,留下痘印的。

下边阳气虚,所以经常有夜尿,喝了水就想去厕所,下肢冰冷,要冷到膝盖以上小肚子特别容易冷。

女性痛经。

感觉上下是脱节的,上热下寒。

一定要注意,上热是假象,真像是下寒。

喉咙疼,扁桃体爱发炎,睡不好觉啊,口臭啊,烦躁啊,这些可千万不要盲目的“清热解毒”!不要泻火!不要抗菌!!不要消炎!!下面的才是真像!因为阳气太虚!虚阳上浮。

所以你才会反复发作,难以治愈。

这时候一定要注意下面,不要让下面着凉了。

保护腿部,保护小肚子,这样痛经和夜尿的病症也会慢慢会消失。

女性朋友们,痛经的时候在小肚子上放个热水袋,是不是舒服点?这就是改善循环的效果。

另外,阳气虚的人也会有色斑(干性皮肤)。

所以说,各位看官,如果你有这种情况,经常上热下寒,请不要盲目的“清热解毒”。

那么知道了自己的体质,我们需要做点什么呢?应该如何调养呢?第一,不要再伤害自己的阳气了。

女性朋友们我告诉你,阳气是每个人都有的,不要以为只是男人才“阳性”。

阳性是每个人的生命真阳。

《黄帝内经·素问》里说:"阳者卫外而为固也",就是指人体有抵御外邪的能力,这种能力就是阳气。

阳虚体质调养方法

阳虚体质调养方法

阳虚体质调养方法
阳虚是中医理论中的一种体质类型,主要表现为体寒、四肢乏力、畏寒怕冷、怕风、面色苍白等症状。

养阳的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合理饮食:多食用一些具有温热性质的食物,如姜、大蒜、羊肉、狗肉等,可以帮助增加体内的阳气。

避免食用生冷、寒凉的食物,如生冷水果、生冷饮料等,以免进一步损伤阳气。

2. 适当运动:适度的有氧运动可以增加体内的阳气,如散步、慢跑、太极拳等。

但需要注意不要过度运动,以免损伤阳气。

3. 保暖措施:阳虚体质的人需要特别注意保暖,尽量避免受寒。

在冬季或寒冷的环境中,可以穿着多层衣物,使用暖宝宝等保暖措施,保持体温。

4. 情绪调节:情绪低落、压力过大等负面情绪也容易导致阳气受损。

因此,阳虚体质的人需要学会积极面对生活,保持愉悦的心情,适当进行一些放松、调节心情的活动,如听音乐、散步等。

5. 中药调养:可适当服用一些具有温补作用的中药,如参、黄芪、枸杞子等。

但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以免不适或药物相互作用。

需要注意的是,调养阳虚体质需要因人而异,具体方法应根据个体情况和中医专
业人士的具体建议来制定。

每个人的体质特点不同,应采取个体化的调养方法。

古人对体质有许多论述

古人对体质有许多论述

体质的定义:所谓体质,是在人的生命过程中,先天禀赋和后天获得的基础上,逐渐形成的在形态结构、生理功能,物质代谢和性格心理方面的综合的,固有的一些特质。

每个人的体质都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但是更具有动态的可变性。

体质决定了我们的健康,决定了我们对疾病的易感性,也决定了得病以后对治疗的反应和他的预后转归。

体质也应该是医生认识疾病,认识人体,制定治疗原则和维护健康的一条思维的主线。

病理体质是从不良的生活方式中来和不良的生活环境中来。

如果我们在生活中恣情纵欲,放纵自我,不呵护我们的体质,我们就会生病。

医生在治病中如果不关注患者的体质,就会只见树木而不见森林,抓住标而失去本,甚至会把一些简单的疾病支撑一些复杂的疾病。

不同的体质对不同的疾病具有易感性,比如痰湿体质就容易肥胖,尤其是中心性肥胖;特别容易出现高脂血症,高血压,容易有脂肪肝等等代谢性疾病;而气虚和阳虚的病人,特别容易出现外感性的疾病,消化道的疾病。

我们了解体质就可以和我们的身体进行对话,《素闻四气调神大论》里边是这么说的:“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知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

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

”呵护体质,调整体质,关爱体质,就是治未病。

就可以预防疾病的加重和复杂化。

在正常人群中,体质大致分一下八类:平和体质、阳虚体质、气虚体质、痰湿体质、湿热体质、阴虚体质、淤血体质、气郁体质。

(中华医药中还有一种叫特禀体质)中医诊断的基本原理:有诸内必形于诸外。

你有什么样的内在,它会通过各种途径向外散发信息。

你的脏腑功能气血失调于内,必然会通过五官、皮肤、形体、情绪反应在外,告诉你,我生病了。

中医通过望闻问切来诊断疾病,具体如下:望:望面色,望神态,望皮肤,望形体,望毛发,望舌像,望五官。

问:问二便,问食性,问家族史。

闻:闻气味,听声音。

切:摸脉假如你的体质有所不足,在一生中是有几个时机可以扭转的:第一是妇女的产后,妇女在怀孕期间,她体内的大环境会进行一次大的整合,大的调动,如果说你产前怀孕期间注意保养,产后坐月子的时候注意保养,很可能产后你的体质会一下得到很大的改观。

上热下寒?一个方法,打通中焦,帮你摆脱困扰

上热下寒?一个方法,打通中焦,帮你摆脱困扰

上热下寒?一个方法,打通中焦,帮你摆脱困扰一、十个女人,九个上热下寒!你有没有过这种感觉?上半身热,下半身凉;上半身是火焰,下半身是冰山;上半身动不动就上火,长痘痘、口腔溃疡、牙龈出血,还流鼻血;下半身则冷如冰窖,手脚冰凉,大便不成形,便溏尿频,还有宫寒痛经……等等这些类似的情况,其实属于中医里典型的“上热下寒”,且现代人尤其容易上热下寒。

熬夜、胡吃海塞、吃药抗生素、食品中的各种添加剂、空凋冷饮、宅家久坐......种种常见的生活因素,造成大部分现代人都存在上热下寒的问题。

女性上热下寒表现的尤其突出,不论什么季节,下半身总是冰冷,很多体寒的女性,也多是下半身寒,很是让人发愁。

那么,上热下寒到底是个什么鬼,如何对付它?今天彻底讲清楚。

二、中医解读上热下寒!上热下寒的说法其实很早就存在,它出自黄帝内经灵枢篇。

《灵枢·刺节真邪》提到:“上热于寒,视其虚脉而陷之于经络者取之,气下乃止,此所谓引而下之者也。

”简单说,上热下寒是由于中焦不通、阴盛于下、虚阳上浮等导致的一系列症状。

中医认为天地是一个整体,地气上扬,天气下降,于是天地交泰,乾坤一体,才有一年的春夏秋冬,十二节气,才有那么多丰富的生命。

人也是一个整体,人体内心火往下,温暖下身,肾水往上,滋润上身,身体才有了阴阳循环,阴阳交融和平衡,成为一个和谐统一的整体。

当身体的火下不去,下面的水无法上升,心肾不交,阴阳离绝,身体自然就上热下寒,产生各种各样让人头痛的症状疾病。

三、看一看,你上热下寒了没?上热下寒的人,上半身活在夏天,下半身处在冬天。

上热下寒具体有哪些的表现,我们又应该如何分辨?首先,上热下寒存在上热的症状,除了动不动就上火之外,常见的还有燥热,失眠、反复发作性的口腔溃疡、舌疮、失眠、慢性咽炎、咽喉灼热感、慢性中耳炎、目赤、青春痘等一系列上热证候。

下寒的症状,主要表现为屁股以下冰凉,腿比常人怕冷,饮食耐温不耐寒,吃凉的就难受,拉肚子,腰膝酸冷,手脚冰凉,尿频,妇科问题等等。

试析潜阳类中药在阳虚虚阳上浮证中的运用

试析潜阳类中药在阳虚虚阳上浮证中的运用

试析潜阳类中药在阳虚虚阳上浮证中的运用邵春林;唐梅芳【摘要】阳虚虚阳上浮证的病机为阴寒内盛,元阳亏虚不能潜藏于下焦两肾而上浮,临床特征为“上热下寒”,治当温阳潜阳。

潜阳药可使虚阳在获得温阳药补益后顺利潜降至下焦,归于本位,有承上启下之功,故其选择至关重要。

潜阳药当选气凉(平和者更佳)、味酸咸、质重之品,宜选用龙骨、牡蛎、磁石、山茱萸、砂仁、肉桂等。

上述诸药自身又各具特点,还须辨证运用方能获得良效。

附验案1则予以佐证。

【期刊名称】《江苏中医药》【年(卷),期】2016(048)009【总页数】3页(P65-67)【关键词】虚阳上浮;中医病机;潜阳类中药;治疗应用【作者】邵春林;唐梅芳【作者单位】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心血管内科,上海200021;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心血管内科,上海20002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287阳虚虚阳上浮证是指肾中元阳亏虚而上浮,其治疗关键是将温阳药的大辛大热摄纳到下焦以治本。

但温阳药药性上升,需借助潜阳药的敛降作用方能奏效。

目前临床多注重平肝潜阳、育阴潜阳,分别治疗肝阳上亢证和阴虚阳亢证,但其中选用的潜阳药并不完全适用于元阳亏虚所致的虚阳上浮证。

笔者试从阳虚虚阳上浮证的病因病机入手,对潜阳药的选择和辨证运用做一分析。

近年来,由于空调、冰箱的普及使得外感和内伤寒邪患者明显增多,又因烦劳、睡眠不足使得阳气的消耗急剧增加而补充却远远不足,更兼西药大量不当使用及苦寒清火中药(含食品、保健品)的非辨证应用更是额外戕伐阳气,故临床所见阳虚患者甚众。

阳虚虚阳上浮证的病机为阴寒内盛,元阳亏虚不能潜藏于下焦两肾,表现为两方面的症状:其一,阳有向上向外运动发散的特性,虚阳畏寒不能归于下位而上浮,因而人体上部、外部出现虚热证,如面赤身热、头晕头痛、咽痛耳鸣、失眠汗出、口腔溃疡等;其二:阳虚则阴盛,下焦失去元阳的温煦,人体内部、身半以下出现虚寒证,如纳呆泛恶、腰腹冷痛、身重肢冷、经少闭经等。

上热下寒的治疗方法

上热下寒的治疗方法

上热下寒的治疗方法上热下寒是一种常见的病症,一般表现为上身发热,下身感觉寒冷。

其主要原因是上身阳气过盛,下身阳气不足,常见于寒冷的季节。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治疗方法,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1. 药物治疗:一般来说,对于上热下寒的症状,可使用一些中药进行治疗。

例如,在上身发热的情况下,可以使用清热解毒的中药,如银花、金银花等。

而在下身感觉寒冷的情况下,可以使用温阳散寒的中药,如附子、肉桂等。

在使用药物治疗时,应根据自身的情况选择合适的药物,并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

2. 注意饮食调理:在饮食方面,可以选择一些温热性的食物来增加体内的阳气。

例如,可以多吃一些姜、辣椒、葱、蒜等具有辛温性质的食物。

此外,还可以适量摄入一些温补的食材,如羊肉、鸡肉、牛肉等。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饮食调理应根据个人体质和病情来定,避免过于偏热或偏寒的食物。

3. 保持温暖:对于上热下寒的症状,保持温暖是非常重要的。

可以穿上合适的衣服,尤其是在下身,可以多穿一些保暖内衣或棉裤。

此外,可以使用电热毯、暖宝宝等保暖用品来增加身体的温度。

同时,也要避免受凉,特别是脚部和下身,可以使用暖水袋或泡脚来保持温暖。

4. 中医养生:根据中医理论,上热下寒的症状也与脾胃功能减弱有关。

因此,可以通过一些中医养生方法来改善脾胃功能,提高体内的阳气。

例如,可以定期按摩腹部,活动气机,促进消化吸收。

同时,可以进行适量的运动,如散步、太极拳等,增强体质,改善阳气不足的情况。

5. 调整作息:合理的作息时间对于调整体内的阴阳平衡非常重要。

应尽量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早睡早起,保证充足的睡眠。

此外,还应避免长时间的熬夜和过度劳累,以保持身体的精力充沛。

总之,上热下寒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药物治疗、饮食调理、保持温暖、中医养生和调整作息等方面。

在治疗过程中,建议咨询中医师的意见,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并注意坚持,以达到良好的疗效。

上热下寒如何化解?找到根源,走好这三步才是关键!

上热下寒如何化解?找到根源,走好这三步才是关键!

上热下寒如何化解?找到根源,走好这三步才是关键!你知道吗?我们这个时代有一种病,很流行,十个人当中九个人都有,这种病叫上热下寒。

具体来说,上热的症状是:上焦烈火熊熊燃烧,动不动就上火,脸上长痘痘、口腔溃疡、喉咙痛、眼干眼涩是常有的事,有时还牙龈出血,流鼻血脾气火爆,看谁都不顺眼。

下寒的症状是:下焦如冰箱一般,大便不成形,腰膝酸冷,手脚冰凉,尿频,腹泻,姨妈驾到时生无可恋等等。

简单来说,上热下寒就是由于中焦不通、阴盛于下、虚阳上浮导致的一系列症状。

很多人会说遇到上热下寒那还不简单?直接灭灭火不就行啦,吃点西瓜好了,或者你可以喝点菊花、金银花这样的凉药来降降火。

这样的说法正确吗?今天我们一起来聊聊,遇到上寒下热到底该怎么办?生命是水火相容、阴阳和谐的整体要解决上热下寒的问题,首先我们必须先要搞清楚它的根源。

想要明白为什么身体会有“上热下寒”的现象,还得从中医的阴阳学说开始说起,大家都知道,人是由两种能量构成的,一种为阴,一种为阳。

《黄帝内经》说:“人生有形,不离阴阳。

”那么,阴阳在我们人体内到底是怎样一个运行的状态呢?俗话说水火不容,事实也的确如此:水性寒,火性热;水往低处流,火往高处蹿;水属阴,火属阳;火一碰上水,立刻就会熄灭,火大了,水就会被烧干。

水与火是一对矛盾,似乎根本就无法调和。

然而,物性并不等于人性。

人的生命是一个奇迹,生命的伟大之处就在于它超越了物性,调和了水火,所以,从人性的角度来看,生命就是水与火、阴和阳的统一体。

因为这种和谐和平衡,正常情况下,我们的体温一直保持在36.5度左右,不会太热,也不会太寒。

身体中什么是火?什么是水?既然我们的生命是水火相容、阴阳和谐的统一体。

那么,在我们的身体当中,火是什么,水又是什么呢?其实,人体中的火就是心,心是人体的太阳,中医说:“心为火脏,烛照万物。

”意思是,我们的心就像太阳一样,给大自然带来光明和温暖,如果失去了它,大地一片黑暗,万物就不复存在。

中医治疗上热下寒方剂

中医治疗上热下寒方剂

中医治疗上热下寒方剂
中医治疗上热下寒的方剂是传统医学中针对特定体质和病症的治疗方法。

上热下寒是指人体上半部分出现热象,如口干、咽痛、面红等,
而下半部分则表现为寒象,如四肢冷、腰膝酸软等症状。

以下是几种
常见的中医治疗上热下寒的方剂:
1. 温阳散寒汤:该方剂主要用于温补肾阳,散寒通络。

主要成分包括
肉桂、附子、干姜等,适用于肾阳不足引起的上热下寒症状。

2. 清上温下汤:此方剂旨在清热降火,温补下焦。

常用药物有黄连、
黄芩、熟地黄等,适用于因内热而上热,下焦虚寒的患者。

3. 交泰丸:交泰丸是一种中成药,主要用于调和阴阳,平衡上下。


成分包括黄连、肉桂等,适用于阴阳失衡导致的上热下寒症状。

4. 理中丸:理中丸具有温中健脾,调和气血的功效。

适用于脾胃虚寒,气血不足引起的上热下寒。

5. 六味地黄丸:这是一种常用的中成药,具有滋阴补肾的作用。

适用
于肾阴虚引起的上热下寒,表现为口干舌燥、腰膝酸软等症状。

6. 桂枝加龙骨牡蛎汤:此方剂具有调和阴阳,固表止汗的功效。

适用
于因表虚不固导致的上热下寒,常见于出汗过多、身体虚弱的患者。

7. 金匮肾气丸:金匮肾气丸主要用于温补肾阳,适用于肾阳虚引起的
上热下寒,如四肢不温、腰膝冷痛等症状。

在使用这些方剂时,应根据患者的具体体质和症状,由有经验的中医
师进行辨证施治。

同时,患者还应注意饮食调理,避免食用辛辣、生冷的食物,以助于病情的恢复。

此外,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适当运动、保证充足睡眠等,也是辅助治疗的重要措施。

阳虚体质的改变及养生法《中华医药》之阳虚体质

阳虚体质的改变及养生法《中华医药》之阳虚体质

阳虚体质的改变及养生法——《中华医药》之阳虚体质一、阳虚体质1、阳虚体质的形成原因:阳虚体质为陽氣不足,陽虛生外寒。

1)主要来自先天禀赋,和父母有关。

父母阳虚体质、婚育年龄太大、孕期过食寒凉等;2)长期用抗生素、激素类、利尿剂、清热解毒中药等,或有病没病预防性地喝凉茶,或者喜欢冰冻寒凉的饮食;3)纵欲;4)工作环境长期接触冷水、冰冻。

2、主要症状:1)怕冷,尤其是背部和腹部特别怕冷,一到冬天手冷过肘,足冷过膝。

特别主要保护后背和前腹部。

阳气走皮肤,调节体温,尤其是背后膀胱经。

2)夜尿多,小便多。

阳气不足,蒸腾气化不行,水喝进去后不能被利用。

主要不要多吃寒凉冰冻的食物、尽量少用抗生素、清热解毒的中药,以保护阳气。

3)经常腹泻,阳气不足,水谷转化不彻底。

4)中年以后出现性欲减退、脚跟腰腿疼痛,下肢容易肿胀;女性白带偏多,清稀透明,受寒遇冷或者疲劳时白带就增多。

5)头发稀疏不茂密、黑眼圈、口唇发暗。

肾阳虚会拖累脾胃阳气而导致脾肾阳虚,而眼圈和口唇反应的是脾脏的问题。

6)舌体胖大娇嫩,脉象沉细,一开始摸不到。

7)常见上热下寒。

8)性格沉静,情绪会消沉。

3、易感疾病:如果脉象沉细,但食欲很好,容易发胖;头发容易脱落;睡眠轻,容易惊醒;易患骨质疏松;容易水肿;常见痛经、月经延后、闭经;性功能低下,缺乏性欲;患的座疮一般是囊肿座疮,这种人下身阳气虚较甚,经常有夜尿,喝了水马上要上厕所;痛经,小肚子冰凉,下肢特别冷,冷到膝盖上。

上热下寒,上热是假,下寒是真,是虚阳上浮,下面阳气太虚,藏不住,飘上来。

如果喉咙痛、睡不好、有点烦,有座疮,或者口臭,不能随便吃清热解毒或泄热通便药,这时候要下边暖,然后作些局部处理;阳虚而清阳不能上升,可能出现低血压、耳鸣、色斑。

容易患以受寒遇冷则发作加重为特征的各种痛症,如胸痹、腹痛、关节痛、头痛等。

气郁体质的疼痛多和情绪有关,以胀痛为主,瘀血体质的疼痛和受寒遇冷、七情不和有关,但是以固定不移的刺痛为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你是不是怕冷,特别是背部和小肚子?到了冬天暖不热被窝,腿和膝盖都很凉?你是不是长青春痘,而且特别反复,怎么排毒去火都依然如故?你脱发么?头发油么?你痛经么?月经不调么?经血有淤块?或是经常推迟?夜尿频繁,喝水了穿肠而过,马上就要尿出来?你是不是爱独处,很安静,有时候会发愁和抑郁?你小时候经常感冒,服用了不少抗生素、消炎药?你是不是门特过多,或是性生活频繁?什么样的生活造就什么样的体质,什么样的体质就容易得什么病。

这里俺就来谈谈阳虚体质。

偏阳虚的人如果不经常运动的话,容易水肿,容易虚胖或虚瘦。

女性月经不调,容易推后。

容易缺乏性欲,性冷淡。

一受冷就要痛经或推迟月经。

男性容易阳痿早泄。

青少年容易起青春痘。

但凡青春痘(痤疮)反复发作,难以治愈,或者是皮肤损害特别严重, 囊肿型的,往里面长,破坏皮肤结构,留下痘印的。

下边阳气虚,所以经常有夜尿,喝了水就想去厕所,下肢冰冷,要冷到膝盖以上小肚子特别容易冷。

女性痛经。

感觉上下是脱节的,上热下寒。

,定要注意,上热是假象,真像是下寒。

喉咙疼,扁桃体爱发炎,睡不好觉啊,口臭啊,烦躁啊,这些可千万不要盲目的火!不要抗清热解毒”!不要泻菌!!不要消炎!!F面的才是真像!因为阳气太虚!虚阳上浮。

所以你才会反复发作,难以治愈。

这时候一定要注意下面,不要让下面着凉了。

保护腿部,保护小肚子,这样痛经和夜尿的病症也会慢慢会消失。

女性朋友们,痛经的时候在小肚子上放个热水袋,是不是舒服点?这就是改善循环的效果。

另外,阳气虚的人也会有色斑(干性皮肤)所以说,各位看官,如果你有这种情况,经常上热下寒,请不要盲目的 那么知道了自己的体质,我们需要做点什么呢?应该如何调养呢? 第一,不要再伤害自己的阳气了。

女性朋友们我告诉你,阳气是每个人都有的,不要以为只是男人才阳性”。

阳性是每个人的生命真阳。

《黄帝内经 素问》里说:"阳者卫外而为固也“,就是指人体有抵御外邪的能力,这种能力就是阳气。

在中医里又叫“卫阳“、“卫气"。

卫就是卫兵、保卫的意思。

阳气好比人体的卫兵,它们分布在肌肤表 层,负责抵制一切外邪,保卫人体的安全。

任何人,只要阳气旺盛,就可以百病不侵。

I人体血液、津液在体内的运行循环,都需要阳气为之敷布运行,而血液、津液需要通过阳气的汽 化作用,才能营养全身而产生精神活动和一切的脏腑机能活动,如此才能生生不息。

人体正常的体液 都需要阳气来养护推动,体液占人体 70%,阳气不足,最明显的一个表现就是人体湿邪过重。

正常的 体液是滋润人体肌肤和运行五脏六腑必不可少的, 过多或过少都会引起人体的病态反应。

—少了就是火,多了就是痰湿。

现代人大部分的慢性病或疑难病症都是由阳气不足引起的体内阴液失调造成的。

有的朋友会想,现在生活条件这么好,怎么好端端的阳气就跑掉了呢?其实, 害我们阳气的不利因素,只是被我们忽略罢了。

那么什么消耗我们的阳气最多呢?是精神。

从中医角度讲,人体阳气五种外在表现的神、魂、魄、 意、志,与人体器官有着紧密的联系。

神属心,魂属肝,魄属肺,意属脾,志属肾,精神上的不调和, 也会引发脏器的病变。

这种无形的阳气,随时左右着人体的健康, 这也是养生最大的秘密。

今天把这 个秘密告诉大家,就是希望更多的人能明白其中的道理,早日脱离疾病之苦,都能健康长寿。

--- 参考文献2 总纲:温补阳气,温化水湿,畅通气血。

饮食:不要吃生冷,粘腻的,冰冻的东西。

有很多女孩子爱吃水果,美容养颜。

对于阳虚、气虚、痰湿的人,吃太多水果,不仅不利于 美容,反而会增肥。

吃水果会影响脾胃功能,消化功能,吃久了一定会从外型上反应出来。

少喝绿茶。

绿茶偏寒。

阳虚的人可以喝红茶。

王老吉这种也表喝喽! 不要喝冰镇饮料 苦瓜,蔬菜里面是性质偏寒的,特别伤脾胃的阳气。

所以阳虚体质的人,少吃一些苦瓜。

另外偏寒的食物还有:黄瓜、冬瓜、茄子、空心菜、芹菜、苋菜、茭白、萬笋、金针菜、柿 子、香蕉、枇杷、梨、西瓜、绿豆、豆腐、筱麦等 姜丝和蒜能缓解寒性。

可以吃些甘温的,羊肉,牛肉,狗肉,板栗,核桃,韭菜,红枣,薏米,红豆,山药,香菇, 清热解毒”。

生活中到处都有伤木耳等韭菜炒虾仁,韭菜炒核桃很不错。

薏米红豆汤,牛逼。

羊肉汤,加当归、白芍。

(张仲景的食疗方)很补阳,冬天手脚冰冷的不妨试试。

狗肉比较猛,刚燥一点。

少吃点,吃了的话可以配点凉茶,冰糖银耳粥,都不错。

在最热天的时候吃点热性的东西,譬如羊肉。

第三,阳虚体质的人可多食温热之性的食物。

果品类有荔枝、榴莲、樱桃以及龙眼肉、板栗、大枣、核桃、腰果、松子等。

干果中最典型的就是核桃,可以温肾阳,最适合腰膝酸软、夜尿多的人。

蔬菜类包含生姜、韭菜、辣椒、南瓜、胡萝卜、山药、黄豆芽等,山药以河南出的铁棍山药最好。

阳虚、气虚体质者秋冬季经常喝些山药板栗红枣糯米粥,不仅暖身暖胃,还能补阳气。

肉食类有羊肉、牛肉、狗肉、鹿肉、鸡肉等。

羊肉性温顺、柔和,补阳、补气又补血。

___________ 在煲羊肉汤的时候,里边可以放一些当归、白芍,吃起来又补阳气又补血。

一到冬天就手脚冷麻的人,可以喝当归生姜羊肉汤,这是东汉张仲景的食疗方子。

狗肉性烈、刚燥,阳虚的人,如果吃太多狗肉,虽然能补充阳气,但是也会把虚火补出来。

所以狗肉只能适当吃一些,不能多吃。

那怎么去缓解狗肉的刚燥呢?吃了狗肉火锅,可以配一点点凉茶、小米粥、白米油(也叫米乳)或者冰糖炖银耳。

水产类有虾、黄鳝、海参、鲍鱼、淡菜等。

有两道很好吃的菜--韭菜炒虾仁和韭菜炒核桃,可以改善阳虚体质,尤其适合男性。

调料类有麦芽糖、红茶、花椒、姜、茴香、桂皮等。

冬季用花椒、生姜、茴香、桂皮等炖肉食较好。

阳虚体质者吃寒性食物或者热性体质者吃热性食物时,应选择焖、蒸、炖、煮的方法,以减寒热之性生活起居: 增加户外活动,锻炼阳气。

经常调动阳气,让阳气行使它的功能。

另外增加户外活动,可以吸取日月之精华。

晒晒太阳比较好。

怕晒出斑的话,避免烈日,早上和傍晚的阳光都不错,另外防晒霜和隔离霜也可以用。

保护肚脐和背后。

保护百会穴,风池穴,颈部,肚脐(神阙),肩井,肺腧,风门,肩胛骨。

这些地方要重点保护,冷气寒气邪气是重点从这几个地方袭入的。

如果在夏天经常喝冰镇饮料,吹空调,露宿雨淋,很容易患伤阳之病,比如感冒、拉肚子、风湿等。

同样的道理,如果在冬天衣着太厚,久居温室,大汗淋漓或过用辛热,多患伤阴之病,如咽喉肿痛、食欲不振、腹胀等。

参考文献2 理疗保健:天灸:用温热的药物,做成膏,贴在气海,关元(丹田),肾俞,命门,足三里这些穴位上。

这些穴位本来就有温热补气的效果,再贴点温热的药物,效果显著。

贴的时间,在三伏天来贴这些穴位。

持续3年。

这不是治病的,是非常好的调节体质的方法,增强抵抗力,增强阳气。

中成药:参茸丸、金匮肾气丸、龟鹿二仙膏、右归丸等,作为改善体质或体质出现明显偏颇的时候吃。

几个重要穴位:肚脐(神阙),关元,气海,肾腧,命门理疗方法:拿少许盐,放到肚脐里一点点,上面放一个生姜片,切成一块钱硬币那样,用针在姜片戳几个洞,然后拿艾条熏一熏。

穴位到底怎么灸呢?武国忠大夫首推温和灸法。

将艾条的一端点燃后,对准穴位熏灸。

艾条距离皮肤2~3厘米,使局部有温热感不灼痛为宜, 每次灸15〜30分钟,灸致局部皮肤产生红晕为度。

效果很明显,可能晚上被窝也能暖热了,不冷了,月经也不怎么痛了,月经的淤血块也好一点了,夜尿也收一些了,睡觉也睡的更沉了。

把艾条烤到肚脐里面黄黄的一兜酱汁,理疗效果最好的。

关元穴是小肠的募穴,为男子藏精,女子蓄血之处,是足太阴脾经、足厥阴肝经、足少阴肾经与任脉的交会穴,故统治足三阴、小肠、任脉诸经病。

具有补肾壮阳、温通经络、理气和血、补虚益损、壮一身之元气的作用,古今都作为保健的要穴。

灸关元的最好时机在夏秋之交,相当于北京地区的7月底到9月中。

隔日灸1次,每月连续灸10次。

冬春两季除去特殊原因,尽量不要去灸关元穴,因为冬主收藏,春主升发,灸多了反而会泄精气。

灼艾之法除了灸关元以外,还可以用艾条灸足三里、三阴交。

足三里是足阳明胃经的合穴,多气多血,增加胃肠蠕动,强壮脾胃。

一个星期熏一次,一次20分钟。

三阴交是肝脾肾三条阴经相交会的一个聚合点,艾灸此穴有从阴引阳之意,补益阴精,长期灸这个穴位对肝脾肾都有补益固摄的作用,可祛湿浊,降血脂,还可以用来治疗脂肪肝;女人腰膝酸软、白带增多、月经不调,都可以通过这穴位来治疗。

方便的话还可以请别人帮忙灸一下肾腧穴,穴可以缓解疲劳,温补肾阳,有强肾壮阳之功效。

让家人给艾灸一下命门和肾腧,也能调动体内的阳气。

阳气若足千年寿,灸法升阳第一方阳气者,精则养神,柔则养筋。

--《黄帝内经素问生气通天论》参考文献: 1.傅杰英:中医体质养生2.武国忠:中国人的长生绝学:黄帝内经使用手册这本书主要就是针对阳虚体质的人写的,推荐阳虚体质的人好好看看。

薏米红豆汤-砌底疏通湿邪的神秘小偏方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精益气。

--《黄帝内经素问宣明五气》临床上,我们治疗湿症一般会采用中药的治疗方法,比如说实用三仁汤、藿香正气水(胶囊)等药,它们都具有芳香、化湿、解表的功效。

但这些药我们自己不能乱服,有的人会问,在家里有什么好方法来预防湿邪呢?或者说我明显感觉到体内有湿了,到医院又检查不出什么毛病怎么办?薏米红豆汤是清除体内湿气最好的偏方如果诊断出病人体内有湿时,我经常给病人推荐两种”药",这两种药既能祛除体内湿邪,还能当水喝、当饭吃。

这两种"药",一是薏米,一是赤小豆(红小豆),一起熬汤喝,是清除体内湿气最好的偏方。

有的人在我的博客中看到过这个偏方,反馈给我很多信息,并且还有一些疑问,借此机会,我就大家最关注的问题,再详细地解答一下。

很多朋友说,红豆加薏米很难熬,怎么熬它都不黏不稠,能不能放点大米或别的食物一我建议大家最好不要用。

因为这个薏米红豆汤的主要功 养血,古籍里记载它 "久服令人瘦”,就是说经常吃红豆 主要有清热、利湿的作用。

夏天正好是暑气连天的时候,内湿外也湿,用这两味药正好能起到一个养血、祛湿的作用。

正是这种不黏不稠的清轻之相, 才能达到清热祛湿的效果。

但如果从预防的角度来讲,熬大米粥的时候,加上一把红豆一把 薏米也未尝不可。

还有朋友问我是不是所有人都能喝薏米红豆汤,有禁忌吗?其实 佳品,没有什么副作用,但针对不同的人,则可以适当地做一些加减法。

有的人体质偏寒,里面可以加一点温补的食物,像桂圆、大枣都可以;有的人失眠,体 内也有明显湿腻的感觉,那就加一些莲子、百合;如果女性朋友痛经,可以把薏米去掉,熬 点红豆汤,再加上一些姜片、 大枣、红糖,喝下去暖暖小腹,也可以缓解疼痛。

关节疼痛的, 加一些生白芍、生甘草,酸甘化阴养血除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