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蝴蝶夫人》歌剧赏析
《蝴蝶夫人》赏析
![《蝴蝶夫人》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6a9e05930029bd64783e2c78.png)
《蝴蝶夫人》赏析作者:王燕来源:《戏剧之家》2017年第13期【摘要】《蝴蝶夫人》(Madama Butterfly),是由意大利剧作家普契尼创作的歌剧,也是普契尼创作的一部伟大的抒情悲剧。
歌剧脚本由伊利卡和贾科萨根据美国约翰·朗的同名小说和贝拉斯的同名话剧编成。
故事以二十世纪初日本长崎为背景,美国海军军官平克顿经婚姻掮客介绍,娶了年仅十五岁的日本艺妓巧巧桑(即蝴蝶夫人)为妻,但这位美国佬对此桩婚事则抱持游戏态度,新婚不久后即随舰队返回美国。
待三年后平克顿返回日本时,则带来了真正的美国妻子,并且要求带走与蝴蝶夫人所生的小孩,蝴蝶夫人应允“丈夫”的请求,而自己却以自杀的方式,结束这场婚姻悲剧。
【关键词】歌剧;蝴蝶夫人;普契尼;长崎中图分类号:J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7)13-0023-021903年一月份的一天,也是普契尼看了David Belasco在伦敦的约克公爵剧院上演的《蝴蝶夫人》戏剧之后差不多三年的时间,普契尼跟他的老友Alfredo Caselli正在从一个晚宴赶往回家的路上,他的司机突然对车失去了控制。
跟普契尼在一起的是他的合法妻子Elvira,还有他16岁的儿子Tonio。
他们乘坐的汽车飞过堤坝发生翻滚,幸运的是,他和其他乘客都没有受重伤。
普契尼暂时隐居在他在Torredel Lago的巨大宅邸,在那里休养了四个月来恢复腿部骨折的伤势。
对于一些人来说,包括普契尼的姐姐,这次事故是上帝对于普契尼的罪恶的干预,对另一些人来说,包括他的出版人Giulio Ricordi,他们相信这是命运对于普契尼过多婚外情的报应。
无论如何,这些都没能阻止普契尼继续写作《蝴蝶夫人》。
自从1901年三月份普契尼获取了改编权之后,这就一直是他的工作重心。
确实,普契尼第一次在Belasco的大作里面看到蝴蝶夫人时,他就爱上了这个角色。
一个在Covent Garden的舞台经理向普契尼建议,让他在伦敦看《托斯卡》首演的时候,去看一下《蝴蝶夫人》的戏剧。
《蝴蝶夫人》观后感
![《蝴蝶夫人》观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01639b8f27fff705cc1755270722192e453658ce.png)
《蝴蝶夫人》观后感《蝴蝶夫人》这部歌剧,就像一场情感的风暴,把我卷入了一个充满爱与痛的世界。
故事中的巧巧桑,那个被称为蝴蝶夫人的女子,她的爱情就像是一朵盛开在悬崖边的花,美丽却又脆弱得让人心疼。
她满心欢喜地嫁给了美国海军军官平克尔顿,以为迎来了一生的幸福,却不知命运给她开了一个残酷的玩笑。
我记得剧中有一个场景,特别让我感触深刻。
那是巧巧桑布置新房的时候,她的脸上洋溢着那种发自内心的喜悦,眼睛里闪烁着光芒,仿佛整个世界都只剩下她和平克尔顿的未来。
她细致地摆弄着每一件物品,嘴里还哼着轻柔的歌。
那一块手帕,她要叠得整整齐齐;那一束鲜花,她要插得恰到好处。
她的每一个动作,每一个表情,都透露出对新生活的期待和憧憬。
她甚至想象着以后和爱人一起在这里度过的每一个温馨瞬间,或许是清晨的第一缕阳光照在彼此脸上,或许是夜晚相拥着看窗外的星星。
然而,平克尔顿的离开,打破了这一切的美好。
巧巧桑独自一人守着那份承诺,那份爱。
她拒绝了其他人的追求,坚定地相信平克尔顿会回来。
她每天都站在窗前,望着远方,盼着那个熟悉的身影出现。
日子一天天过去,她的眼神从充满希望渐渐变得黯淡,但那份执着却从未减少。
她的朋友们都劝她放弃,说平克尔顿可能不会回来了,可她不听。
她坚信他们的爱情,坚信他的承诺。
这种坚定,既让我敬佩,又让我心疼。
当平克尔顿终于回来,却不是为了她,而是为了带走他们的孩子,那一刻,巧巧桑的世界彻底崩塌了。
她无法接受这个残酷的现实,却又不得不面对。
看着巧巧桑在舞台上的痛苦和绝望,我的心也跟着揪了起来。
我仿佛能感受到她的心在一点点破碎,那种痛,不是撕心裂肺的大喊大叫,而是一种深深的、无言的绝望,就像沉入了无底的深渊,没有一丝希望。
这场歌剧让我思考了很多关于爱情的东西。
巧巧桑的爱情,纯粹而热烈,她毫无保留地付出,哪怕最后遍体鳞伤。
这让我想起现实生活中,我们也常常在爱情里迷失,为了一个人付出一切,却未必能得到相应的回报。
但难道因为可能会受伤,我们就不去爱了吗?巧巧桑的故事告诉我们,爱情的价值不在于结果,而在于那份真心的付出和坚守。
从歌剧《蝴蝶夫人》解读普契尼的艺术创作风格特点
![从歌剧《蝴蝶夫人》解读普契尼的艺术创作风格特点](https://img.taocdn.com/s3/m/d4f45cc9ad51f01dc281f1a6.png)
音 乐 甚 至 比某 些 咏 叹 调 更 能 体 现 出 普 契 尼 以 写 抒 情 见 长 、 音 乐 线条细腻悠长 、 速 度节 拍 丰 富 多 变 的 特 点 。无 论 在 演 唱 上 、 丰 富 的音乐色彩上还是人物演绎上 , 这一 段 都 是较 有难 度 的 。 夜幕降临 , 传 来 女 仆铃 木 爱 房 内 念 晚 祷 的 声 音 , 爱 情 场 面 从 v i e n e l a s e v a ” 拉 开 了序 幕 。器 乐 部 分 缓 慢 的 行 板 , 静 静 衬 托 着 巧 巧 桑 与平 克 顿 互 诉 衷 肠 。她 唱 道 : “ 我 像 是 夜 晚从 天 桥 下 凡 的 月亮女神 ……” ( S o mi g l i o l a d e a d e l l a l u n a ) 整 句 用 全 音 阶 的 写 法, 渲 染 梦幻 般 的 浪 漫 与 柔 情 。接 着 小 提 琴 非 常 甜 美 、 富 于 表 情 地演奏着 , 几 乎 需 要屏 住 呼 吸 去 倾 听 , 人 声 与 小 提 琴 几 乎 合 为 一 体 。它 完 美 地 展 现 了 真 正 意 大 利 音 乐 旋 律 的 歌 唱 性 , 并 且 总 是 极 其 细 腻 地 由宁 静 的 意 境 到 热 烈 感 情 的 进 发 , 达 到 景 与 情 结 合 的极 致 , 高 潮 迭 起 。从 戏 剧 角 度 上 , 展 现 出男 女 主 人 公 甜 蜜 、 美 好、 无限温馨的时刻 , 此 刻 的幸 福 美 好 与最 终 的悲 剧 形 成 对 比 。 普契尼在继 承意大利传 统歌 剧重 视人声 , 注 重 音 乐 优 美 流 畅等特点 的同时, 自 己又 作 了大 量 的 尝 试 与 创 新 , 包 括 注 重 社 会 现 实 的“ 真实主义” 作 风, 在 歌 剧 创 作 中 引 入 异 国情 调 , 创 新 出 别 具 特 色 的重 唱 与 咏 叙 调 , 更 好地 协 同人 声 与乐 队 的关 系等等 。 他 的创 新 使 得 l 9世 纪 末 正 处 于 衰 退 期 的 意 大 利 歌 剧 如 获 新 生 , 进 而发展 到 了这个 时 代歌 剧的顶 峰 , 揭 开了 2 O世 纪 歌 剧 的 新 篇章 。
《蝴蝶夫人》赏析
![《蝴蝶夫人》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7e74e1e281c758f5f61f67af.png)
四.歌剧《蝴蝶夫人》赏析作者介绍:普契尼(GiaCorno Puccini,1858-1924),意大利作曲家。
意大利教堂乐师的第五代传人,原为当地教堂管风琴师,1880年入米兰音乐学院从巴齐尼与蓬基耶利学作曲。
蓬基耶利发现其有歌剧创作才能后,劝他以他的习作(群妖围舞)(Levili)参加松佐尼奥的独幕歌剧比赛,遭拒绝后,此歌剧却获博伊托好评并于1884年在米兰上演。
普契尼真正成名作是1893年上演的《曼侬·莱斯科》,普契尼最著名的歌剧是《艺术家的生涯》、《托斯卡》、《蝴蝶夫人》、《图兰朵》、《黄金西部女郎》和成名作《曼侬·莱斯科》。
共作10多部歌剧。
普契尼在意大利歌剧中,与威尔第形成了相对比的两极。
也许他缺少威尔第那种戏剧中的庄严与崇高,缺少威尔第戏剧冲突的那种气势,但他充分表现了戏剧性中的多愁善感的魅力,他的歌剧中所体现出的那种歌剧艺术中的柔韧性,及他在配器中那种细腻的柔美也同样征服了全世界的听众。
《蝴蝶夫人》,这部三幕歌剧,作于1904年。
这部作品剧情取自美国作家朗的同名小说,由费科萨与伊利卡根据美国剧作家贝拉斯科的戏剧本撰脚本。
初为两幕,后普契尼于当年修订为三幕。
作品叙述日本女子巧巧桑(即蝴蝶夫人)与美国海军上尉相恋,对他一往情深。
谁知这位海军上尉是位负心郎。
巧巧桑在上尉回国后,拒绝一切求婚者,苦苦思念上尉,盼他归来。
可最后等来的却是上尉与他的新婚妻子,详要带走蝴蝶夫人所生的儿子,蝴蝶是人悲痛欲绝,最后才由剑自剔。
这是一部动人悲婉的爱情悲剧。
剧中人物蝴蝶夫人Cio-Cio-San 日本艺妓女高音苏祖基(铃木)Suzuki 蝴蝶夫人的女仆女中音平克顿 B.F.Pinkerton 美国海军上尉男高音凯蒂KatePiEIderton 平克顿之妻女中音夏普勒斯Shapless 美国驻长崎领事男中音山鸟PrinceYamadori 蝴蝶夫人的求婚者,日亲王男中音和尚Bonze 蝴蝶夫人的伯父男低音五郎Goro 婚姻掮qian客男高音官吏(男低音)、神官(男低音)、蝴蝶夫人之子、母亲、伯母、亲友、佣人及当地男女村民、皇家事务官,登记官等。
蝴蝶夫人观后感2000字
![蝴蝶夫人观后感2000字](https://img.taocdn.com/s3/m/bcd6b212905f804d2b160b4e767f5acfa1c7831e.png)
蝴蝶夫人观后感2000字《蝴蝶夫人》是一部由巴黎歌剧院创作的歌剧,作曲家是柴可夫斯基。
这部歌剧于1904年首演,并至今仍然备受观众喜爱。
近期我有幸观看了一场《蝴蝶夫人》的演出,深深被其精彩的音乐和触动人心的故事所打动。
在观赏这部歌剧后,我愿意分享一下我的观后感。
首先,这部歌剧的音乐无疑是最吸引人的地方之一。
作曲家柴可夫斯基在创作中运用了丰富的音乐元素,使得整部歌剧充满情感和力量。
他精巧地将西方与东方音乐元素融合,使得音乐具有了独特的风格。
在《蝴蝶夫人》中,我特别喜欢那些富有激情的咏叹调,它们令人心生共鸣。
此外,歌剧中各个角色的唱腔和合唱部分也非常精彩,展现了演唱者们卓越的技巧和表演能力。
故事情节的动人也是《蝴蝶夫人》令人难以忘怀的原因之一。
歌剧以19世纪末的日本为背景,讲述了一个受伤害最深的女人的故事。
主人公蝴蝶夫人是一个美丽的日本少女,她爱上了美国海军军官平冢(Chin-Grace)。
两人经过短暂的相处便决定结婚,但平冢却在蝴蝶夫人怀孕后离开了她。
蝴蝶夫人一直等待着他的归来,毫无怨言地守候在他们的小屋中。
然而,当平冢回来时已经和另一个美国女人结婚了。
蝴蝶夫人无法接受这个现实,最终选择了自杀,希望以自己的死来证明对平冢的爱是无悔的。
这个故事令人惋惜和动容。
蝴蝶夫人是一个既脆弱又坚强的女性,在爱情中无怨无悔,她的悲剧也揭示了当时社会对女性的压迫和束缚。
尽管日本的传统文化提倡忠贞和自我牺牲,但蝴蝶夫人的命运却无法继续下去。
她的爱情是美丽而纯洁的,然而现实的残酷让她失去了一切。
观看《蝴蝶夫人》让我深刻思考了女性的地位和社会对个人自由的限制。
此外,《蝴蝶夫人》中的舞台设计和服装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舞台设计以简洁大方为主,通过精心的布景和灯光烘托了剧情的氛围。
尤其是在蝴蝶夫人和平冢相遇时,舞台上的樱花树给人一种浪漫的感觉,使得整个场景更加引人入胜。
同时,演员们身穿精美的日本传统服装,展现了歌剧的东方魅力和纯美。
托斯卡作品赏析
![托斯卡作品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e6275f63cec789eb172ded630b1c59eef8c79a20.png)
托斯卡作品赏析作为意大利著名的作曲家,托斯卡(Giacomo Puccini)创作了许多著名的歌剧作品,其中以《蝴蝶夫人》、《图兰朵》和《波希米亚人》最为著名。
他的作品深受观众的喜爱,也成为了歌剧史上的经典之作。
在本文中,我们将对托斯卡的作品进行赏析,探讨其音乐特点和艺术价值。
首先,我们来看《蝴蝶夫人》。
这部歌剧以日本为背景,讲述了美国海军军官Pinker的爱情故事。
托斯卡在这部作品中运用了大量的日本音乐元素,如日本传统乐器的音色和旋律,使得整个歌剧充满了浓厚的东方风情。
此外,托斯卡还运用了大量的华丽旋律和戏剧性的音乐表现手法,使得《蝴蝶夫人》成为一部具有强烈感染力和戏剧张力的歌剧作品。
其次,我们来看《图兰朵》。
这部歌剧讲述了一个悲剧的爱情故事,主人公图兰朵和她的情人卡洛斯的爱情遭受了家族和政治的阻挠,最终以双双死亡告终。
托斯卡在这部作品中运用了大量的抒情旋律和戏剧性的音乐表现手法,使得整个歌剧充满了悲剧的氛围。
此外,托斯卡还巧妙地运用了合唱和管弦乐的编配,使得《图兰朵》具有了极高的音乐艺术价值。
最后,我们来看《波希米亚人》。
这部歌剧讲述了四个贫穷的艺术家和他们的爱情故事,托斯卡在这部作品中运用了大量的轻快的旋律和富有情感的音乐表现手法,使得整个歌剧充满了活力和激情。
此外,托斯卡还运用了大量的合唱和管弦乐的编配,使得《波希米亚人》成为了一部具有极高音乐艺术价值的歌剧作品。
总的来说,托斯卡的作品具有极高的音乐艺术价值,他巧妙地运用了各种音乐元素和表现手法,使得他的作品充满了戏剧性和感染力。
同时,托斯卡的作品也具有很高的文化内涵,他的作品不仅仅是一部歌剧作品,更是一部具有深刻内涵和强烈感染力的艺术作品。
因此,托斯卡的作品不仅仅在音乐上具有极高的价值,同时也在文化和艺术上具有极高的价值。
相信在未来的岁月里,托斯卡的作品还会继续为世人所喜爱和传颂。
蝴蝶夫人观后感
![蝴蝶夫人观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5f007b0c76232f60ddccda38376baf1ffc4fe396.png)
蝴蝶夫人观后感《蝴蝶夫人》观后感前些日子,我有幸观看了歌剧《蝴蝶夫人》,这部作品给我带来的冲击和触动,直到现在都还在心里头翻涌着。
歌剧一开始,那精美的舞台布置就把我给吸引住了。
灯光柔柔地洒下来,营造出一种梦幻又有些忧伤的氛围。
女主角巧巧桑一登场,她那美丽的面容和纯真的眼神,让我瞬间就对她的命运充满了好奇和关切。
巧巧桑,也就是蝴蝶夫人,她就像一只美丽却脆弱的蝴蝶。
她满心欢喜地嫁给了美国海军军官平克尔顿,以为自己找到了真爱和依靠。
在他们的婚礼上,巧巧桑的笑容是那么灿烂,眼睛里闪烁着对未来幸福生活的憧憬。
她穿着华丽的和服,轻盈地舞动着,仿佛真的是一只翩翩起舞的蝴蝶。
然而,平克尔顿的离开,打破了这份美好。
巧巧桑独自守在家里,日复一日地等待着丈夫的归来。
她每天都会精心地打扮自己,坐在窗前,望着远方,盼着那个熟悉的身影出现。
她把家里打扫得一尘不染,为的就是等平克尔顿回来的时候,能感受到家的温暖。
我还记得有一个场景,特别让我心疼巧巧桑。
那是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外面雷声轰鸣,闪电划破了黑暗的天空。
巧巧桑一个人蜷缩在角落里,身体微微颤抖着。
她的心里充满了恐惧和不安,但更多的是对平克尔顿的思念。
她嘴里喃喃自语着:“他会回来的,他一定会回来的。
”那一刻,我仿佛能感受到她内心的痛苦和煎熬,眼泪忍不住就流了下来。
时间一天天过去,巧巧桑的等待变得越来越绝望。
周围的人都劝她放弃,说平克尔顿不会回来了,但她却坚信着他们的爱情。
她甚至不顾别人的嘲笑和冷眼,依然执着地等待着。
当平克尔顿终于回来的时候,巧巧桑的喜悦简直无法用言语来形容。
她飞奔着扑向他的怀抱,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可是,这份喜悦并没有持续太久,因为平克尔顿这次回来,是为了带走他们的孩子,而且他已经另有新欢。
巧巧桑的世界瞬间崩塌了,她无法接受这个残酷的事实。
她的眼神变得空洞无神,整个人仿佛失去了灵魂。
最后,她选择了以一种极端的方式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看完这部歌剧,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浅析普契尼的歌剧《蝴蝶夫人》
![浅析普契尼的歌剧《蝴蝶夫人》](https://img.taocdn.com/s3/m/f58fa30b16fc700abb68fcba.png)
歌剧
较 为 著 名 的 有 《 术 家 艺
情 悲剧 。 剧 中 直 接 采 用 了 《 江
户 日本 桥 》 《 花 》 等 七 首 日 樱 本 民歌 在音 乐 中渲 染 了日 本 情 调 。 剧 中 的 《 朗 的 一 晴 天 》 是 最 著 名 的 咏 叹 调 唱 段 这 三 段 歌 剧 上 演 后 很
盘 论 日
坛
浅 析普 契 尼 的歌剧
文 、崔 焕 珍
,
… … … … … … … … … … … 一
、
l I 捕 叠 : 普 契 尼 是 车 誉世 界 的 歌 剧 作 自 大 师 , 他 创 作 的 歌 剧 《 蒜 夫 人 》 更 被 列 为 世 界 十 太 蝴 l 敢 剧 之 一 , 也 为 普 契 尼 带 来 T经 井 上 的 回报 和 极 高 的 荣 誉 。 《 蝶 夫 人 》 的 脚 本 * 称 不 上 是 上 采 蝴 I 之 作 . 但 是 由 外 目 人 作 自 , 写 女 的 带 有 异 碱 风 情 的 作 品 配 上 剧 情 的 发 展 却 是 一 部 催 人 下 、 感 I 人 至 深 的 惊 世 佳作 , 使 世 界 敢 剧 史 上 螬 添 T一 颗 艳 丽 的 奇 葩 这 部 歌 剧 风 格 独 特 ,典 雅 朴 素 , 演 l 特 点 更是 础 八 7 羹 声 唱 法 的 喜 个 音 域 的特 点 , 使歌 剧 的 发 展 表现 曼 为 突 ,使 歌 剧 的 进 行 更 l l 具表现 力,史加 完 美。 关 键 词 :音 乐 主 题 潢 唱 特 点 歌 剧 风 橹 爱 情 悲 剧 创 作 芾 I l
I I
I I I I I I I I I l
J
贾
科
尼
蝴蝶夫人观后感
![蝴蝶夫人观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7a78d33c302b3169a45177232f60ddccdb38e643.png)
蝴蝶夫人观后感《蝴蝶夫人》这部歌剧,以其深刻的情感、动人的旋律和扣人心弦的剧情,给我带来了一场震撼心灵的视听盛宴。
故事发生在 19 世纪末的日本长崎,女主角巧巧桑,也就是蝴蝶夫人,是一位年轻美丽、纯真善良的日本女子。
她满怀对爱情的憧憬,嫁给了美国海军军官平克尔顿。
然而,这场婚姻从一开始就充满了不平等和不确定性。
平克尔顿只是把与巧巧桑的结合当作一时的消遣,而巧巧桑却将其视为一生的承诺。
巧巧桑为了爱情,毅然放弃了自己的宗教信仰,背离了家族和传统。
她全心全意地爱着平克尔顿,在家中苦苦等待他的归来。
她精心布置着他们的家,满心欢喜地期待着与爱人重逢的那一天。
可平克尔顿离开后,对巧巧桑的思念渐渐淡去,他在美国另娶他人。
当平克尔顿带着他的美国妻子回到日本时,巧巧桑的世界彻底崩塌。
她无法接受这个残酷的现实,最终选择了以自杀来结束自己的生命。
观看这部歌剧时,我被巧巧桑的深情所打动。
她的爱是那样的纯粹和坚定,没有丝毫的杂质。
她将自己的全部身心都投入到这份爱情中,甚至不惜牺牲自己的一切。
这种无私的爱让人感到既敬佩又心疼。
同时,我也对平克尔顿的薄情和不负责任感到愤怒。
他轻易地许下承诺,却又轻易地将其打破,给巧巧桑带来了无尽的痛苦。
从这部歌剧中,我看到了不同文化之间的碰撞和冲突。
巧巧桑所代表的日本文化,注重忠诚、忍耐和牺牲;而平克尔顿所代表的西方文化,则更加注重个人的自由和享乐。
这种文化差异在他们的爱情中埋下了隐患,最终导致了悲剧的发生。
此外,歌剧的音乐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那优美的旋律、动人的歌声,仿佛将我带入了巧巧桑的内心世界,让我能够真切地感受到她的喜怒哀乐。
特别是巧巧桑在等待平克尔顿归来时的唱段,那种孤独、无助和期待交织的情感,通过音乐被表现得淋漓尽致。
《蝴蝶夫人》不仅仅是一部关于爱情的悲剧,更是对人性、文化和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思。
它让我们看到了爱情的美好与脆弱,文化的差异与冲突,以及人性的复杂与多面。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也常常会面临类似的选择和困境。
浅析普契尼歌剧《蝴蝶夫人》的艺术特色
![浅析普契尼歌剧《蝴蝶夫人》的艺术特色](https://img.taocdn.com/s3/m/bb980722ed630b1c59eeb587.png)
浅析普契尼歌剧《蝴蝶夫人》的艺术特色[摘要]普契尼是19世纪末至欧战前真实主义歌剧流派的代表人物之一,本文分析了他的重要代表之作《蝴蝶夫人》的创作背景及其现实性、抒情性与戏剧性的创作特色。
[关键词]普契尼蝴蝶夫人艺术特色普契尼以《蝴蝶夫人》、《波西米亚人》、《托斯卡》、《图兰朵》等歌剧独特的艺术魅力倾倒了无数观众。
在歌剧《蝴蝶夫人》中他运用丰富生动的音乐语言、优美明媚的旋律、高超的配器与和声技术、细腻而深刻的人物形象、抒情性和戏剧性的唱腔,充分体现了其创作的真实主义倾向和特色。
一、《蝴蝶夫人》的创作背景普契尼(Giacomo puccini, 1858-1924)意大利歌剧作曲家,出生于音乐世家,在米兰音乐学院随彭凯里等作曲家学习作曲技巧。
1893年发表歌剧《玛侬•莱斯科》之后,被誉为真实主义歌剧作家。
《蝴蝶夫人》为两幕歌剧,1904年2月17日首演于米兰,由普契尼根据美国剧作家贝拉斯科(1854~1931)改编同名小说的剧本创作而成,是一部反映下层市民生活,表现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对他们的同情为题材的抒情性悲剧。
剧本通过一个纯真、美丽的姑娘悲惨命运的描写,对当时的社会现状进行了无情的抨击。
二、《蝴蝶夫人》的创作特色《蝴蝶夫人》女主角巧巧桑是一位天真、纯洁、活泼的日本姑娘,他为了爱情而背弃宗教信仰,最后梦想破灭吻剑自尽。
普契尼以描写女性心理为线索,通过对女主人公巧巧桑(蝴蝶姑娘)细腻的刻画,将抒情性和戏剧性综合起来,突破宣叙调和咏叹调的界限,打破了传统的分曲结构,并充分吸取19世纪以来欧洲歌剧和交响音乐创作的新成果。
1.真实主义和传统主义相结合19世纪意大利歌剧舞台上出现了一种称为真实主义的歌剧,它对人物的塑造鲜活生动,注重心理描写,注重通过语言刻画人物,使人物具有强烈的个性特色;故事情节和细节扣人心弦,戏剧冲突尖锐而集中;歌剧大量运用音乐衬托舞台气氛,注重对环境的表现和渲染,场景真实感强。
《蝴蝶夫人》观后感
![《蝴蝶夫人》观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94924cdab8d528ea81c758f5f61fb7360a4c2b66.png)
《蝴蝶夫人》观后感前几天,我有幸观看了歌剧《蝴蝶夫人》,这部作品给我带来了极大的震撼,让我久久不能忘怀。
歌剧的开场,舞台上的布置就将我带入了那个充满异国情调的世界。
背景是一片美丽的海滨,蓝色的大海波涛汹涌,金色的沙滩在阳光下闪闪发光。
就在这样如梦如幻的场景中,故事缓缓拉开了帷幕。
女主角巧巧桑,也就是蝴蝶夫人,她一登场,那纯净的眼神和羞涩的笑容就深深地吸引了我。
她穿着一身华丽的和服,身姿婀娜,每一步都仿佛带着轻盈的风。
巧巧桑原本是一个天真无邪的日本少女,对爱情充满了憧憬和幻想。
当美国海军军官平克尔顿出现时,她的世界瞬间被点亮。
平克尔顿,这个来自异国他乡的男人,他的身上带着一种洒脱和不羁。
他用花言巧语轻易地俘获了巧巧桑的心。
在他们的爱情初期,一切都是那么美好。
巧巧桑全心全意地爱着平克尔顿,为了他,她放弃了自己的宗教信仰,不顾家人和朋友的反对,毅然决然地嫁给了他。
他们的婚礼热闹而浪漫,巧巧桑的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她以为自己找到了一生的依靠,从此可以过上幸福的生活。
然而,现实却残酷地打破了她的幻想。
平克尔顿在婚后不久就离开了日本,留下巧巧桑独自在家中等待。
巧巧桑每天都盼望着平克尔顿的归来,她守在窗前,望着远方的大海,眼神中充满了期待和思念。
她精心地打理着家里的一切,为平克尔顿准备着他喜欢的食物和物品。
日子一天天过去,巧巧桑的心情也从最初的满怀希望逐渐变得焦虑和不安。
她常常一个人坐在院子里,回忆着和平克尔顿在一起的点点滴滴。
那时候的他们,一起漫步在海边,一起欣赏着美丽的日落,那些美好的时光仿佛还在眼前,可心爱的人却迟迟未归。
巧巧桑的心中充满了矛盾和痛苦,她不知道自己的等待是否还有意义,但她又不愿意放弃心中的那份爱。
时间就这样无情地流逝着,巧巧桑的生活变得越来越艰难。
她的经济状况越来越差,甚至连基本的生活都难以维持。
但她依然坚守着对平克尔顿的承诺,坚信他会回来。
终于,有一天,平克尔顿回来了。
但他并不是一个人,身边还带着一位美国妻子。
蝴蝶夫人
![蝴蝶夫人](https://img.taocdn.com/s3/m/f1cfc064561252d380eb6e31.png)
一、普契尼和他的《蝴蝶夫人》普契尼是意大利歌剧作家,是十九世纪末至欧战前真实主义歌剧流派的代表人物之一。
这一流派追求题材真实,感情鲜明,戏剧效果惊人而优于浪漫主义作品。
普契尼在音乐中吸收话剧式的对话手法,注意不以歌唱阻碍剧情的展开,除直接采用各国民歌外,还善于使用新手法。
他共有作品12 部,成名作是1893 年发表的《曼侬·列斯科》,著名的有《艺术家的生涯》、《托斯卡》、《蝴蝶夫人》、《西方女郎》等。
《蝴蝶夫人》的诞生,颇具有传奇色彩。
1900年5月,普契尼在伦敦观赏了由贝拉斯科根据美国作家约翰·卢瑟·朗的小说改编而成的话剧《蝴蝶夫人》,他认为这部话剧很适合用歌剧的形式来表演,于是请他的合作伙伴——剧作家贾科萨和伊利卡着手进行歌剧脚本的改编,他本人则进行歌剧音乐的创作。
事情的发展并不像普契尼所期望的那样顺利,脚本在改编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普契尼还在创作期间经历了一次车祸,最终,歌剧《蝴蝶夫人》于1904年完成,并于同年2月17日在斯卡拉大剧院首演,但这次演出却以惨败而告终。
观众的嘲笑与倒彩使得演出不得不中途停演。
普契尼非常伤心,但他并未因此而失去信心,而是把《蝴蝶夫人》进行了较大的删改,并于1904年5月在意大利布雷西亚再次公演。
这次公演获得了意想不到的空前成功。
1907年,该剧登陆纽约大都会歌剧院。
从此,普契尼的这部歌剧便成为世界歌剧舞台上盛演不衰的剧目之一。
时至今日,该剧已在世界各地被编排成多个版本,其中弗蕾妮版和黄英版最具盛名,并被拍成了电影。
《蝴蝶夫人》全剧讲述了四海为家、到处留情的美国海军上尉平克尔顿在日本期间,经媒人介绍,结识了艺妓巧巧桑(蝴蝶)。
蝴蝶原本是世家女子,因为家道没落才成为艺妓。
平克尔顿将蝴蝶买下,娶做临时夫人。
蝴蝶对此却毫不知情,满怀着对美好爱情的憧憬和对幸福生活的渴望,全身心地投入到这段婚姻中。
她把自己的一切全都交给平克尔顿,甚至改变了自己的信仰,跟随着夫君信奉起了上帝。
歌剧赏析 蝴蝶夫人论文
![歌剧赏析 蝴蝶夫人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37c912422b160b4e767fcfa3.png)
蝴蝶夫人歌剧赏析通过老师在课上的介绍,我了解到了蝴蝶夫人这部歌剧,得知剧中的女主角在全球进行海选,最后由中国女高音家赢得了炙手可热的角色,顿时对这部光听名字便让人萌生无限遐想的歌剧有了一探究竟的意思。
先简单介绍一下这部歌剧的创作背景,《蝴蝶夫人》是美国作家约翰.朗的作品,后由意大利著名歌剧大师普契尼改为歌剧而闻名于世。
简单来说,这部剧以日本为背景,叙述女主人公乔乔桑与美国海军军官平克尔顿结婚后空守闺房,等来的却是背弃,乔乔桑以自杀了解尘缘的故事。
详细描写一下故事情节来说,开场时是一个女子跳著日本舞,四個黑衣人舞起她身上的大紅綢。
这便是蝴蝶夫人——乔乔桑,她原本生活在一个富有的日本家庭,后来家道中落,被迫以做了艺伎。
总之她爱上了美国海军上尉平克尔顿,并在日本结为夫妻。
蝴蝶决定顺从命运,背叛了原有的天皇崇拜,转而信奉了基督教。
这在当时的日本看来是极不可思议的一件事了。
她的叔叔知道了这件事,很严厉地痛斥了他,蝴蝶只能是众叛亲离,与平克尔顿相依为命。
但与此同时平克尔顿却不得不离开了日本,回到了美国,并承诺他在筑巢季节就会回来。
可是整整三年了,蝴蝶每天都在等待丈夫的归来,并坚信丈夫必将归来,为此她拒绝了一个又一个求婚者,带着他们的儿子艰苦的生活着。
但她等来的却是领事带回来的离婚申请……领事同情蝴蝶的遭遇,劝她接受爱慕者的求婚,再嫁。
蝴蝶却依然拒绝了。
第二天,平克尔顿带着他的新妻子和领事来了,他们逼蝴蝶把孩子交给自己。
最后,悲愤交加下,蝴蝶夫人走到神龛面前取出短剑,自刎而逝。
整部剧给我印象最为深刻的是剧作表现出的一国文化气质十分动人,无论是日本黑衣人挑着日本灯笼的夜晚,还是三个艺妓边转扇边跳舞的场景,都让人感受到了未西化时日本的文化气质,当然,管中窥豹来说,这也是中华文化的分支之一;其次是蝴蝶的死,十分悲壮又十分华美,黑衣人拉起她的紅綢,鋪在了地上,犹如凤凰涅槃一样,满身血污却高傲离开。
“不能体面地活着,那就体面地死去”这本来就是日本文化物哀美的中心思想,剧中表现的十分到位。
《蝴蝶夫人》观后感
![《蝴蝶夫人》观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1bbaecb8a6c30c2258019e5b.png)
《蝴蝶夫人》观后感演出歌剧《蝴蝶夫人》是青岛大剧院的又一次惊艳之举。
悉尼歌剧院常驻王牌剧团的原版歌剧《蝴蝶夫人》,以豪华的演出阵容,一流的演出水平,以完美的剧情和艺术表演,极其唯美地阐释了蝴蝶夫人与平克顿悲情的爱情故事,为青岛观众奉献了一场视觉盛宴。
但我只想说,在这里,我看到了最纯粹的歌剧。
高高在上的汉译字幕,大体解决了看懂歌词的问题。
对于整个歌剧的剧情来说,简洁、明快的故事为歌剧的音乐表达留出了足够的空间,也可以让观众不会纠缠于错踪复杂的人物关系和故事情节之中。
《蝴蝶夫人》整个剧作就是为蝴蝶夫人而设计的,无论是平克顿,还是五郎、美国领事、佣人铃木,或者那个蝴蝶夫人与平克顿的孩子,都围绕着蝴蝶夫人,突出了蝴蝶夫人的中心地位。
剧作家普契尼由法国作家皮埃尔洛蒂的日记体小说《菊子夫人》启发而获得灵感,以西方话语阐释了一个东方女子的故事。
在歌剧中,这个故事显然是以更简洁的方式呈现的,以清晰简单的剧情为歌剧的音乐表现留出足够的空间,观众能够有较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音乐之中。
当然,观看演出的功课还是要做的。
从怎样欣赏歌剧到作品的剧情特点,从人物的梳理到主创人员的资料,大致的了解对于我这个音乐盲歌剧盲来说,是一次扫盲,也是试图更好欣赏并领略到歌剧好处的自觉努力。
正是这样,当激烈的音乐响起的时候,我的思绪可以在平克顿、巧巧桑等人物的歌声中,比较容易走进日本明治维新时期的长崎,走进一个美国海军和日本艺伎之间的爱情故事之中。
歌剧之歌可能与我们日常所接受的歌并不是一个概念,听懂歌剧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不仅仅是不懂意大利语,听不懂用意大利语演唱的歌剧,而且更有可能是在传统的审美经验基础上,难以理解和接受西洋歌剧。
因此,虽然通过屏幕看懂了歌词的意思,但却无法真正进入不同的旋律与情境之中。
无论是平克顿与巧巧桑的《月白青天》,还是蝴蝶夫人的咏叹调《晴朗的一天》以及蝴蝶夫人与佣人铃木的二重唱,对于这些与歌剧更密切的可以用声线、暴发力、音质等专业术语欣赏的部分,完全打破中国传统戏曲讲究扮相、唱腔、动作为主的审美习惯,而在具有抒情性和象征性的艺术表演中,极尽释放自我内心世界,将人物的情感世界置于高音、声线等艺术表现之中。
从歌剧《蝴蝶夫人》解读普契尼的风格特点
![从歌剧《蝴蝶夫人》解读普契尼的风格特点](https://img.taocdn.com/s3/m/e473bf25dd36a32d737581d5.png)
从歌剧《蝴蝶夫人》解读普契尼的风格特点内容摘要:普契尼是意大利真实主义歌剧的代表人物,更是歌剧史上承前启后的划时代的人物。
在他笔下塑造得最成功得最为成功最有艺术感染力的是一系列情感丰富而境遇悲惨的女性形象。
其中《蝴蝶夫人》是他典型作品中的代表,本文以这部作品为切入点来分析普契尼的艺术风格和创作特点。
关键词:普契尼蝴蝶夫人风格特点From the opera《Madame Butterfly》understand Puccini’s style and characteristicsAbstract:Puccini opera is representative of the Italian real doctrine, it is the history of the past and the landmark opera characters. In the most successful shaping of his characters was the most successful the most emotional and artistic appeal is a series of rich and tragic situation of the female image. The《Madama Butterfly》 is representative of his typical works,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novel as the starting point of Puccini’s artistic style and creative features.Keywords:Puccini Madama Butterfly style and characteristics绪论以普契尼的歌剧《蝴蝶夫人》为切人点,通过对《蝴蝶夫人》从感性认识到理性的研究,通过对《蝴》剧的时代背景、题材、音乐特征等多方面论述普契尼其人以及他的音乐创作风格。
世界十大歌剧
![世界十大歌剧](https://img.taocdn.com/s3/m/a93ae0e14afe04a1b071de86.png)
世界十大著名歌剧1.《蝴蝶夫人》剧情简介:故事以二十世纪初日本长崎为背景,美国海军军官平克顿经婚姻掮客介绍,娶了年仅十五岁的日本艺妓巧巧桑(即蝴蝶夫人)为妻,但这位美国佬对此桩婚事则抱持游戏态度,新婚不久后即随舰队返回美国,而巧巧桑仍不改初衷,终日痴心等待,结果竟换来丈夫的恶意拋弃。
待三年后平克顿返回日本时,则带来了真正的美国妻子,并且要求带走与蝴蝶夫人所生的小孩,蝴蝶夫人应允“丈夫”的请求,而自己却以自杀的方式,结束这场婚姻悲剧。
这部《蝴蝶夫人》和传统的歌剧有所不同:序曲很短。
当大幕拉开时,人们会立刻明白,这是用来烘托筹办婚礼时的忙乱气氛的。
可不知怎的,它听上去并不让人感到喜悦,倒是隐隐地透出一种不安来。
故事发生于日本明治时代,1900年左右,地点在日本九州的长崎港区。
2.《艺术家的生涯》剧情介绍:第一幕:场景为既是诗人鲁道夫的书房又是画家马切洛的画室的阁楼房间。
第二幕:巴黎的学生酒馆--莫穆思酒馆第三幕:场景是巴黎昂费海关关卡的栅门,时间是大雪纷飞的二月第四幕:场景与第一幕相同又回到四位艺术家的阁楼房间。
3. 《托斯卡》剧情简介:1800年,罗马画家马里奥·卡瓦拉多西因掩护政治犯而被捕受刑,他的未婚妻、美丽的女歌唱家托斯卡向警察总监斯卡尔皮亚男爵求情,早已对她垂涎三尺的斯卡尔皮亚以处死卡瓦拉多西胁迫托斯卡委身于他。
托斯卡假意顺从,总监答应搞一次假处决放人,托斯卡乘其签发通行证不备时刺死了他。
谁知总监为了占有托斯卡下令真的处决了卡瓦拉多西。
当警长遇刺被发现后,托斯卡面对追赶而来的警察,从容不迫地跳墙自杀。
故事发生在1800年的罗马。
1798年,意大利资产阶级民主激进派在法国军队的支持下建立了罗马共和国。
1799年,拿破仑军队打了败仗,被赶出意大利,新建的罗马共和国被推翻。
4.《魔笛》剧情简介:埃及王子塔米诺被巨蛇追赶而为夜女王的宫女所救,夜女王拿出女儿帕米娜的肖像给王子看,王子一见倾心,心中燃起了爱情的火焰,夜女王告诉王子,她女儿被坏人萨拉斯特罗抢走了,希望王子去救她,并允诺只要王子救回帕米娜,就将女儿嫁给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龙源期刊网
《蝴蝶夫人》歌剧赏析
作者:素心
来源:《青春期健康·上半月》2020年第01期
《蝴蝶夫人》,是由意大利作曲家普契尼创作的三幕式歌剧。
该剧由雷基·伊利卡及乔赛普·贾科萨撰写剧本,并根据美国作家约翰·路德·朗的短篇小说《蝴蝶夫人》作为蓝本,亦参考了皮埃尔·洛蒂的小说《菊子夫人》,歌剧脚本创作在1902年春完成,它是二十世纪浪漫主义巅峰之作、全球十大歌剧之一。
《蝴蝶夫人》的故事发生在1900年前后的日本长崎。
美国海军上尉平克顿娶了一位日本新娘巧巧桑(蝴蝶),可平克顿只是逢场作戏而已。
婚后不久,平克顿应召归国。
三年后他携美国妻子再次来到日本,平克顿得知巧巧桑给他生了个儿子,遂决定认养他。
忠于平克顿的巧巧桑悲痛欲绝,她让平克顿半小时后再回来要孩子。
她把一面美国国旗放在儿子手中,蒙住他的双眼,自尽身亡。
这样一部伟大歌剧的首演却是以惨败而告终。
据记载,《蝴蝶夫人》的首演变成了一场观众的闹剧,他们的嘲笑和嚎叫声常常淹没了音乐,一些人甚至大喝倒彩、歇斯底里地谩骂,导致演出不得不中途停演。
对此,普契尼非常伤心和失望,但他没有失去信心,他认为失败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这里有他个人对戏剧的处理以及手法运用还不够精炼的缘故,也有观众审美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