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光-钢琴独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简介:月光-钢琴独奏(新人音版音乐教材17册5单元月光音乐教学资料)

[教学目标]

(一)喜欢以音乐的方式写景,感受体验中外音乐家借描写月光所抒发的感情。进一步产生探索音乐艺术与其他姐妹艺术如何表现朦胧美的愿望。

(二)欣赏《月光》、《春江花月夜》、《月夜》,能够以其他艺术形式表现聆听后的感受体验,并根据个人的理解尝试对作品进行分析评价。知道德彪西和刘天华在音乐上的主要贡献。

(三)学习分析“鱼咬尾”、“换头合尾”等中国民乐传统的创作手法的表情作用。小组或个人能够用“鱼咬尾”的形式,创作8-16小节旋律。

[作品分析]

1.作者简介

克洛德·德彪西(1862~1918)法国作曲家,印象派音乐的创始人。他7岁学习钢琴,10岁入巴黎音乐院。1885年到罗马进修。1887年返回巴黎,以作曲、教私人学生、为出版商改编乐曲为业,生活贫困。1901年开始为报刊杂志撰写音乐论文,表达自己的美学见解。此后不时在国外从事演奏、指挥的音乐评论活动。

德彪西早期的音乐作品主要有歌曲60余首(根据魏伦、波德莱尔、马拉美等人的诗谱成),钢琴曲不多,其中富于细致抒情性的《贝加摩组曲》可算是这一时期的佳作。这一组曲中的《月光》一曲尤为著名,此曲已具印象主义特征。

由于德彪西与印象派、象征派诗人、画家的频繁接触,加上个人的探索,其音乐作品中的印象主

义特点日益增强。19世纪末20世纪初是他创作的多产时期,其作品风格发生了很大的演变。在十余年中他所创作的歌剧《佩利亚斯和格丽桑德》、管弦乐曲《牧神午后前奏曲》和《夜曲》、钢琴曲《版画》和《意象》等一系列作品,标志着印象主义风格的成熟。总的特征是音乐较少激情,避免文学性叙事,借助标题和丰富的色调变化引起联想,暗示多于热情直率的表达。技术手法上形成印象乐派特有的音乐语汇,即曲调多以片断零碎的短句作自由的、不对称的发展;常用带色彩效果的不协和音及和弦的平行进行,减弱和声功能,增加色彩;扩大调性范围,除大调式和小调式外,还用中世纪调式、五声音阶和全音音阶;节奏作不规则的细分,显得模糊朦胧。管弦乐音响细腻,配器精致,音量通常加以约束,呈现出闪烁透明的色彩。钢琴曲的踏瓣运用和触健方法都有细致的要求,力求音色的巧妙变化。他在自己的著作《克罗什先生——一个反对追求艺术趣味的人》中写道:“唯有音乐能够自如地唤起人们对似真非真的美景,对将信将疑的世界的想像。这个世界悄悄地创造了黑夜的神秘的诗歌,创造了水光抚摩着树叶所产生的千万种不可名状的沙沙声。”

德彪西的晚年健康急剧恶化,只有为数不多的音乐作品问世,但是预示了20世纪音乐的某种新趋势。其中具有艺术价值的钢琴曲《儿童园地》、《二十四首前奏曲》,则已达到了印象主义钢琴音乐的顶峰。

2.印象主义简介

印象主义,(通常简称“印象派”)。19世纪末20世纪初以法国作曲家德彪西为代表的音乐流派。印象主义的概念起初是保守的学院派艺术评论家对画家莫奈的油画《日出·印象》进行讥讽的贬义词,后来成为艺术流派的代名词。在初期,印象主义画家把注意力集中在阳光幻异的变化、物体丰富的外形、闪烁发光的氛围、难于捉摸的色彩上,通过这些技法革新来试图找出理解客观世界并富有诗意地将它再现的道路。他们认为,艺术家只应再现个人的主观体验以及从生活中偶然获取的不可重复的印象,而抛弃艺术进行概括和典型化的原则。他们以直接的视觉感受作为形成绘画形象的出发点,通过光与色的表现去唤起旁人同样的印象,使瞬间即逝的事物固定下来的技巧,确实获得了很大的成就。这一时期印象派大师的优秀作品还是以某种形式表现了生活中的某些侧面。到了80年代,印象主义艺术在其迅速发展的过程中,愈益显出蜕化的痕迹。印象主义的后继者用对对象来代替对象本身,用对个人体验的迷醉来代替对客观现实的理解。为扩大艺术表现范围而引起的对描写自然的兴趣,而促成了艺术中历来受重视的人的形象及其生活基础(甚至风俗场景)的消失,绘画的造型的、形象的性质让位给装饰的任务,美术家对周围世界的敏锐性减弱了,而他们的不稳定的主观感受和情绪作用却得到加强。

德彪西运用印象主义的特征在音乐上进行了创造性的探索,首创了印象主义的音乐风格。其主要特征是:作品多以自然景物或诗歌绘画为题材,突出瞬间的主观印象和感受;在音乐语言上突破大小调体系,大量采用五声音阶和全音音阶,重视和声、织体和配器的色彩;擅长表现幽静朦胧、飘忽空幻的意境。这种音乐风格对19世纪末以来的欧洲音乐的发展有深远影响。接受印象主义影响的作曲家很多,如拉威尔、法利亚、利亚多夫、席曼诺夫斯基、戴留斯等。

3.乐曲分析

钢琴曲《月光》,原是《贝加摩组曲》中的第三段。这部组曲写于20世纪初,全曲由四首乐曲组成。据说作曲家写这个作品是受到叙事诗《月迷比埃罗》的影响。这首叙事诗是讲:在意大利贝加摩地方有一个叫比埃罗的青年陶醉在象征理想的月光下,他因为沉缅于物质生活为月光所杀。最后,由于他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得到了月亮的宽恕,又回到了人间。

德彪西写月亮的作品有好几首,《月光》是其中最成功的一首。它虽然属于比较早期的作品,具有更多的浪漫主义色彩,但已经显露出某些印象主义特征。这里不但有精美绝伦的旋律,丰富多样的节奏,更有细腻无比的和声色彩变化,描绘出一幅月光照耀下,夜色迷茫,景物朦胧的绝妙画面。

乐曲由三部分组成。第一段,降D大调,9/8拍,速度徐缓而富于表情,描绘月夜幽静景色给人产生的印象。

中段从降D大调转到E大调上,后又回到降D大调。

然后进入音乐的高潮,右手的旋律由一些短小的乐句组成,左手配以分解和弦,好似描写一阵阵清风,轻轻地摇动着树枝,稀疏的树叶发出沙沙响声:

这一段和第一、三段宁静的气氛形成对比,给人以动的感觉,因此比较活泼。

第三段基本上是第一段的再现,但音型上有些变化。乐曲最后是一段尾声。宁静的曲调和分解和弦,把月光下飘渺如梦的意境,描绘得更加富于诗意。

意大利音乐评论家加蒂听了德彪西的钢琴曲《月光》后评论说:“上行的琶音多么轻盈!好似涌起一股喷泉。然后,在主音和属音的交替中恢复平静。主题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上伸展出来的。它宽广、嘹亮而富于表情。”

关于乐曲段落的划分,学者的意见不尽相同。教材按薛金炎教授的意见划分乐段。

[教学建议]

(一)本单元以“月光”为题,集中地选取了几首有代表性的中学生能接受的中外与月亮、月光有关的名曲,其意图在于使学生感受体验音乐中朦胧的意境,引起对宁静月光、月色的联翩浮想。

以月为题的音乐作品,在欧洲,德彪西的钢琴曲属著名作品,它具有印象主义的特色。这首乐曲不但有精美的旋律,多样的节奏,更有细腻无比的和声色彩变化,描绘了一幅月色迷茫,景色朦胧的画面。这种对朦胧的感受体验,只能意会不可言传,如果硬要将其具体化,美感就会悄然离去。

同样,中国古曲《春江花月夜》也是一部传世之作。它虽有十个小标题,但学习时却不可望文生义,它们只是为感受体验音乐提供了方便。

刘天华先生的《月夜》,可以说有“情在词外”“言在意外”之意,它既写了月亮,又抒发了个人的感情。

而塔塔尔族民歌《在那银色的月光下》应当说是一首旋律优美、忧伤,以物达意,借月咏愁,抒发伤感哀怨之情的代表作品。

通过上述音乐作品学习,可以引起学生对标题性的音乐有更深入的了解;对音乐与姐妹艺术文学、绘画等有进一步学习了解的愿望。

由于教学时间的限制,教学中不可平均使用力量。例如可以以德彪西的《月光》为重点,占用较多的教学时间,在课上聆听分析;以对比的方法聆听《春江花月夜》和《月夜》,也可以将其中一首作品让学生自己在课下独立聆听,在课上共同讨论分析;歌曲可以在听中学唱;或者把整个单元交给学生,自己设计以“月”为题的综合性艺术活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