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光-钢琴独奏
贝多芬钢琴奏鸣曲《月光》的音乐形态与演奏技巧分析
曾被 李斯特形容为 “两 个深 渊之间 的一朵花 ”。 [3]它完 美的把深沉哀痛 的第一 乐章和残 酷激昂的三乐章捆绑在一起 ,突出 了本 乐章的独特音乐色彩 。
如 : 谱 例 (2)
第三 乐章 激动 的快板 ,奏鸣 曲式,升 C小调 ,4/4 拍。这个乐 章是全 曲的重 心,它充满 了激 情、 向往 。在 这个乐 章中 贝多芬间插 了奏 鸣曲式的创作手法 ,表现 了令人 惊讶 的激动场 面。它仿佛像 战场 中一往无 前的钢铁洪 流一般 的开始 , 主部 (主 题 )由连 串、急速的大 琶音组成 ,它犹 如风暴 中的浪涛 ,带着摧 毁般 的悲愤不 断地 向前冲锋 ,副部增添 了强烈控 诉般 的力 量,利用 了十 六分音符 ,突出 了暴风 雨中的雷声 ,富有 流畅 、刚强、饱满 、有 力的旋律 ,没 有停顿或 间断。主部 主题 以十六 分音符分解和铉连续 急进 上行到 “突强 ”的和弦 ,副 部主题 转升 C小调 。而 升 C小调分解和 弦是第一乐章 的基 础 ,也是第二 乐章的主部主题 的核心 ,由此形成整个奏鸣 曲的音调 、调式、调性 、和声方面 的统一 。
在第二乐章的第5260小节的弹奏中就使用了颤音技巧在乐曲由d大调向降d大调过渡的时候颤音技巧的使用力度要加强换指要快速自然反应要快但是在第二乐章中起着重要作用的部分是在结尾之处如谱例5这一部分的音符音域跨度较大因此在弹奏高音区的音阶时要激情中低音区的音阶弹奏要流畅自如在弹奏时一定要注意手指的轻重强弱高低起伏等的控制熟悉乐谱中所标记的换指位置这样才能弹奏出优美灵动的音阶
一 、 贝多芬钢琴奏鸣 《月光》的音乐形态分析 贝多芬钢琴奏鸣 《月光》的音乐形态 特别独特 ,非常 富有个 性。 贝多芬在创作 的过程中,他使用 了自己独特 的创 作手 法 ,融入了浓厚 的民间特 色 。在风格上 ,他 打破 了古典音乐 的传 统格 局,塑造 了浪漫主义 的新音 乐形态 :在音乐色彩上 , 似海风 劲健 的脚步走 过,海涛阵阵 ,波涛 汹涌 ,卷起千层浪 ,像 是大海奏起的深沉雄浑 阳刚乐章,冲淡 了贵族式 的典雅气 息 :在 音色表现上 ,力度 增强,力度 的对 比度 加大 ,音域加 宽,音量 提高;在音乐元素上 ,加入 了激 昂的军队进行 曲式 的 风格元 素,表达 出刚毅 、顽强的音乐节奏 。由于这些因素的组合 ,即形成 了古典而又浪漫 的音乐风格 ,体现 了乐 曲完美 、 极强 的艺术感染力 。其次 ,在 结构上 ,贝多芬 还采用 了传统奏鸣 曲式 的特 点,全 曲没有 引子部分 的过渡 ,是 以非旋律性 的 主题走 向展 开音乐 。它 的旋律连接、结尾 都富有奏 鸣 曲式的特征 ;在具体表现 上,它没按传统古典奏 鸣曲的结构去布局 , 而是利用 “快一一慢一一快 ”的结构 。如第一 乐章是慢板 ,从 中替代 了传 统奏鸣 曲式 的快板 ,单三部 曲式与复三部 曲式的 交替运用 ,曲式结构层层递进 。 “这些创新元 素的运用 使 《月光》呈现 出创新奏 鸣曲式特征 ,表达 了贝多芬对 艺术 的幻 想 和探索 ”。[i] 第一乐章 慢板 ,单三部 曲式 ,升 C小调 ,2/2拍 。这是一个不规则 的三部 曲形式 。贝多芬在这一乐章 中巧妙的使用 了一种朴实 而富有创意 的构 思,创作 了一个非常优雅 、轻盈、梦幻、飘渺 的音乐旋律 。一开始他使用 的是 一个 单纯的三连 音 ,构造 了一个蒙胧 、忧郁而又带有一 丝绝望的开头,进行了四个小节,接着旋律音#G在 中音 区展开之后 ,第二主题在 B 大调上 随之 出现 ,到 了乐 曲的中间部份采用 了第 一主题 的旋律 ,以有条不紊 、有板 有眼、一一合拍的三连音音型走 向高音 区,表 现了一种焦躁不安 的情绪 。随之而来 的是步入 了第 三段 ,在 此平 静的再现了第一主题,其实,#c小调的 出现它是属 于变相的第二主题 。最后部份 的开始 ,是 以基本动机低沉平稳 的走 下去 ,直 到越来越弱 、缓缓结束 。 如:谱 例 (i)
德彪西的钢琴作品《月光》探析
德彪西的钢琴作品《月光》探析德彪西的钢琴作品《月光》是他创作的一首著名钢琴曲,它描绘了夜晚月光下的一幅宁静而神秘的景象。
作曲家通过这首作品,展现了他对自然美的独特理解,同时也表达了他对人类情感的深刻洞察。
本文将就《月光》这首钢琴曲进行探析,从曲调、节奏、表现手法等方面来解读这首美妙的音乐作品。
我们来看看《月光》这首曲子的曲调。
作品的调性为c#小调,这种调性给人一种神秘和忧郁的感觉。
德彪西通过这种曲调表达了他对夜晚的想象和情感。
随着曲子的开头,慢慢地,一个清澈的倔强的旋律在钢琴上出现,这种旋律让人感受到了月光下的宁静与神秘。
曲子的整体结构非常流畅,旋律优美,给人一种很放松的感觉。
德彪西的和声运用非常独特,通过和声的变化来表达不同情感,使得整首曲子充满了层次感和张力。
我们来看看《月光》的节奏。
作曲家在这首曲子中运用了很多特殊的节奏变化,这些变化为整个曲子增添了很多生气和张力。
在强弱节奏上,德彪西也有精巧的处理,曲子中的每一个节奏都十分准确,在流畅的旋律中又不失情感的表达,给人一种既舒缓又有力量的感觉。
特别是在曲中段的部分,德彪西通过不断的乐音变换和节奏变奏,表达了对于月光下神秘景象的深刻思考和感受,给人一种非常美妙而又丰富多变的感觉。
我们可以从《月光》的表现手法中看出德彪西对于音乐表达的独特见解。
作曲家在这首曲子中运用了很多特殊的表现手法,比如用力度的变化来表达情感的变化,用速度的变化来表达情感的高潮和低谷,用音量的变化来表达不同音乐元素之间的关系。
这些手法的使用,使得整首曲子具有了丰富的内在表达,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总体上,德彪西的钢琴作品《月光》是一首极具艺术价值的音乐作品。
作曲家通过这首作品表达了他对自然美的独特理解,同时也表达了他对人类情感的深刻洞察。
作品的曲调、节奏、表现手法等方面均表现出德彪西对于音乐的高超掌控能力和极具个性的音乐创作手法。
整个曲子听起来非常流畅,优美,很容易引起人们对月光下神秘景象的深刻思考和情感共鸣。
贝多芬《月光》的创作背景及作品分析
贝多芬《月光》的创作背景及作品分析贝多芬的《月光》是他最著名的钢琴独奏曲之一,由三个乐章组成,分别是广受欢迎的Adagio sostenuto(缓板), Allegretto(中板)和Presto agitato(急板)。
这首曲子成为了音乐史上最古老且最伟大的钢琴曲之一,因其独特的旋律和华美的和弦而感动听众。
这首曲子创作于1801年到1802年间,正是贝多芬事业上的一个重要转折。
他开始逐渐失去耳聋之前,还是作曲家和演奏家之一。
但随着耳聋的加重,他最终无法继续表演,使他转向以作曲为主的职业生涯。
《月光》的创作是在这个过渡期中完成的,它是贝多芬的一部个人态度和创意风格完美结合的代表作品。
该曲的首个乐章Adagio sostenuto(缓板)让人不禁想起了一个美丽的月光夜景,音乐中的低沉而清晰的左手旋律创造了一种宁静的氛围,右手的弱弱的音符更加烘托了这种氛围。
这首曲子的第二个乐章Allegretto(中板)似乎宣扬着人生,音乐充满了活力和兴奋;而最后一个乐章Presto agitato(急板)就如同一浪到岸般爆发出来,音乐极具震撼力,充满了动力和活力。
整个曲目充满了变化,完整地展示了贝多芬的作曲才华,它从典雅温和到呈现出强烈的情感,传达出一种震撼人心的强烈意向。
与贝多芬其他作品不同的是,《月光》没有特定的命名方式,直到它的发布才被命名。
据说是由乐评人所做的,他们把这首曲子称作《月光》,因为和旋律引人入胜,就像在月光下行走一样轻盈的感觉。
总之,《月光》不仅是一首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经典钢琴曲,而且得以流传至今,成为了每个钢琴初学者、音乐爱好者、音乐家之间共同的话题。
它是贝多芬众多优秀作品之一,并被誉为音乐史上最经典的钢琴作品之一。
月光曲课文艺术种类
月光曲课文艺术种类
《月光曲》是一首钢琴独奏曲,它是德国作曲家贝多芬创作的。
这首曲子是贝多芬从1890年开始写作的钢琴组曲《贝加摩组曲》中第三乐章。
《贝加摩组曲》是作者的早期作品,由《前奏曲》、《小步舞曲》、《月光》和《巴斯比舞曲》等四首小曲组成,直到1905年才出版,前后历时十五年,可见这一组曲的写作经过了相当长时间的推敲。
月光是《贝加摩组曲》的第三曲,很有表情的行板,9/8拍子。
正如印象派绘画中汲取了东方线条的手法一样,《月光》正是以这种细腻手法,恬淡、纤巧、妩媚、甚至带点伤感等情调,来表现出一幅静寂怡人的意境——在空中浮动的融融月光,辐射到夜晚的每个角落,柔和地笼罩了万物。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建议查阅《月光曲》相关文献获取更多专业信息。
月色朦胧——浅析德彪西的钢琴作品《月光》
一、背景资料 阿希尔-克劳德·德彪西,开创了近代的“印象主义”音乐。是 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欧洲音乐界影响力非常大的作曲家、革新 家,他的作品在欧美国家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德彪西著名的印象主 义钢琴代表作主要有《前奏曲》和《练习曲》。德彪西偏爱全音音 阶,因此他最爱的六个音阶都是全音,(如C、D、E、升F、升G、升 A),所以他的音乐作品与其他作品相比显得与众不同,不仅旋律独 特,和弦更是给人一种奇特的感觉。也正是因为德彪西对全音音阶 的探索与灵活运用,才成就了他独树一帜的音乐风格。 印象主义音乐与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音乐不同,它追求的是一 种完全抽象的、超越现实的色彩,在艺术目标和效果上有所不同, 其形式、表现手法、美学观点、织体等都有其独特之处,是浪漫主 义音乐向现代音乐过渡的一种音乐流派,对后来的音乐风格产生了 深刻的影响。比如“表现主义”、“序列音乐”以及"十二音体系" 等几种音乐流派在某种程度上都受到了印象主义音乐的影响。 二、乐曲赏析 1890年,德彪西开始创作钢琴组曲《贝加摩组曲》中的第三 乐章。罗曼·罗兰曾经称赞德彪西为“伟大的梦境画家”,正是由 于他独特的音乐风格犹如梦境般梦幻美好,德彪西所作的《月光》 正是标志着他的音乐风格逐渐成型的代表作,也是他的个性逐渐渗 透到音乐中的过渡性作品,其创作手法非常细腻,且是受到东方音 乐的影响,在恬淡中带有妩媚,还有些伤感的情调,来表现出一幅 静谧宜人的意境——在空中漂浮的融融月光,照射到夜晚的所有角 落,轻柔地拥抱了万物。 乐曲的第一部分以降D大调作为开端,弱拍进,开头的大三和 弦饱满而幽静,两组同样的三度音程旋律构成高低声部,犹如夜幕 降临后一般幽暗宁静。演奏的时候要注意控制手指触键力度,弱而 不虚。节奏方面,在节拍准确的基础上可稍加自由处理,营造出夜 晚安静神秘的气氛。乐曲开头的地方音色变化不明显,但又不失层 次感,以奠定朦胧静谧的基调。紧接着调性色彩变异, 气氛扑朔迷 离, 为听众描绘了一幅月亮悄悄升起的画面。第8小节开始,中声 部变得丰富,演奏的时候可比前一乐句音量以及层次感变化幅度加 大,使音乐旋律更有张力。第13小节使用的和弦外音降C,顿时乐 曲旋律变得更加饱满。德彪西在作品中采用了极富特色的色彩性和 声,赋予乐曲新的生命力,生动地展示出夜风微凉中,一轮圆月升 起时,四下寂静,光影交错的美景。从第15小节开始,连续的和弦 演奏增添了乐曲的深度。这一段的演奏比较重要,承上启下。要注 意三连音和八分音符的连接自然,节奏应准确。左手的八度低音饱 满有力度。
福雷钢笨曲《月光》的艺术特色与演奏
“ 瓦 格纳热 ”人 们 已感到不 满 ,于是 以弗兰克 和圣 桑为代 表 的一批法 国作 曲家于 1 8 7 1 年创 建 了 “民族音 乐协会 ”, 通过创 作借 以发 扬本 民族音 乐的优 良传统 ,在 这个 时期 的 众多作 曲家 中,加布里埃 尔・ 福雷 ( G a b r i e l F a u r e ,1 8 4 5
抒情 ,尤其 以浪漫主义抒 情歌 曲著称 ,被誉为 印象派先驱 。
他 的钢 琴 语 汇 如 行 云 流 水 或 美 丽 图案 ,其 作 品 《 月光 ( 0 p . 4 6
N o . 2 ) 》有 声乐版和钢琴版。钢琴 曲 月光》主题 简朴柔美, 描绘月 色凄清纯净 ,0 仿佛使人进入 了夜色朦胧的遥远 的幽幽
行 ,要 理 解 乐 曲 的 细腻 优 雅 与 宁静 , 以 演奏 出作 品 的 深 邃 内
涵。
【 关键 词 】福 雷 ;月光 ; 艺术特 色;演奏 处 理 引 言
赋 ,尤 以创 作 宁 静 、优 美 、 温柔 的浪 漫主 义 抒 情歌 曲著 称 ,还有 歌剧 、戏剧 配乐 、宗教音 乐 、管弦乐 、室 内器 乐
重 奏和钢 琴 曲等 。他 的钢琴 创作风 格也 与歌 曲风 格相似 ,
一
、
2 0 0 7 年 夏 , 我观 赏 了旅 美 钢 琴家 茅 为 惠在 山东 东营 举 办 的钢琴 独奏音 乐会 ,一 首名为 《 无词 浪漫 曲》 的乐 曲 触 动 了我 的心灵 ,也驱 使我想 更多 的了解 作 曲家 福雷 及其 作 品 ,不久 我学 习了福 雷的 《 月光 》和 《 无 词浪 漫 曲》这 两 首钢 琴 曲。一次 偶然 的机会看 到一 篇关 于福雷 艺术 歌 曲 《 月光 》的文 章 ,此歌 曲与钢琴 曲 《 月光 》是 同一作 品编 号 ,对 照 两者 ,引 起 我分 析 探 究 的兴 趣 。本 文就 钢 琴 曲 《 月光 》的 艺术创作 特色和 演奏 处理 做如下 探究 ,领 略一 下具有 “ 法 国的舒 曼”之称 的作曲家福雷。 二 、法 国音 乐文化 的背景 1 9 世纪下 半叶 ,法 国在 经历 了 巴黎公社 的革 命风暴和 普法 战争 以后 ,人们 对政 治事件 和社会 变革 已感 到厌倦 , 注意 力转 向 了远 离社 会现实 的事物 ,人 们 的民族感情 间接 地在 文化 艺术生 活方 面有所 反映 。意大 利和德 国音 乐 ( 主
贝多芬《#C小调奏鸣曲“月光”》的演奏版本比较
贝多芬《#C小调奏鸣曲“月光”》的演奏版本比较
韩媛媛
【期刊名称】《黄河之声》
【年(卷),期】2024()7
【摘要】路德维希·凡·贝多芬(1770—1827),德国人,著名的作曲家、钢琴家和指挥家,维也纳古典乐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三十二首钢琴奏鸣曲被誉为钢琴音乐的“新约全书”,显示了古典奏鸣曲的最高成就。
在这三十二首钢琴奏鸣曲中,《#C 小调奏鸣曲“月光”(OP.27 NO.2)》(简称《月光》)是他早期作品中最优秀的作品之一。
它打破了古典奏鸣曲快-慢-快的传统曲式结构,以一种全新的结构展示在大家面前。
本文以《月光》奏鸣曲为例,通过比较和研究德奥乐派以及近现代六位演奏家的演奏技巧和演奏风格的共性及差异性,帮助和指导我们更好地诠释作品。
【总页数】5页(P74-77)
【作者】韩媛媛
【作者单位】太原师范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J624.1
【相关文献】
1.浅谈勃拉姆斯《升f小调奏鸣曲》(Op.2 No.1)——演奏录音版本比较研究
2.贝多芬c小调32变奏曲演奏版本之比较
3.浅析贝多芬月光奏鸣曲及第三乐章演奏版
本对比4.巴赫《无伴奏小提琴奏鸣曲与组曲》演奏风格比较研究——以“g小调第一奏鸣曲——柔板”的三种录音版本为例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德彪西的钢琴作品《月光》探析
德彪西的钢琴作品《月光》探析德彪西是法国著名的音乐家,他的音乐风格充满了浪漫主义的情感和印象主义的色彩。
他的钢琴作品《月光》是他最著名的作品之一,充分展现了他独特的音乐风格和对自然的深刻感悟。
本文将对《月光》这部钢琴作品进行深入探析,从音乐结构、表现主题和演奏技巧等方面进行分析,希望能够更好地理解这部优秀的音乐作品。
我们来看一下《月光》的音乐结构。
这首曲子分为三个乐章,分别是“Adagio sostenuto”、“Allegretto”和“Presto agitato”。
第一乐章“Adagio sostenuto”是整个曲子的核心部分,也是最为人熟知的部分,它以柔和、悠缓的演奏方式展现出了浪漫主义的情感。
第二乐章“Allegretto”则是中段的过渡部分,节奏变得活泼起来,展现出了不同的情绪和色彩。
最后一个乐章“Presto agitato”则是全曲的高潮部分,节奏急促,情绪激昂,展现了德彪西的音乐才华和对技巧的驾驭能力。
我们来分析一下《月光》所表现的主题。
德彪西的音乐作品通常都与自然和情感有关,而《月光》更是直接以自然景观为主题。
从曲名来看,月光是大自然的一种美妙景观,具有浪漫、神秘的特性。
在整个曲子中,德彪西通过音乐的表现手法,将月光下的景色、情感和思绪展现得淋漓尽致。
第一乐章“Adagio sostenuto”中的柔和、细腻的音乐符号,仿佛是月光下的静谧夜晚;第二乐章“Allegretto”则展现出了月光下的活泼、欢快的一面;而第三乐章“Presto agitato”则是月光下情感的迸发,激情四射。
整个曲子通过音乐的表现,将月光这一自然景观的美丽和神秘表现得淋漓尽致,令人为之心驰神往。
《月光》是德彪西的代表作之一,它以优美的旋律、丰富的情感和挑战性的演奏要求成为了钢琴作品中的经典之作。
通过对曲子的音乐结构、表现主题和演奏技巧的分析,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了这部杰出的音乐作品。
希望通过对《月光》的探析,能够使更多的人对德彪西的音乐有所了解,也能够促进对音乐艺术的欣赏和理解。
法国艺术歌曲《月光》的伴奏和演唱
法国艺术歌 曲《 月光》 的伴奏和演唱
●杨
[ 摘
妮
要] 艺术 歌 曲 中钢 琴 与 独 唱在 音 乐表 现 中 的所 处 地 位 是 平 等 的 , 确 的说 演 奏 者在 艺 术歌 曲 的 演绎 q 并 不 准 - 是 “ 奏 者 ” 而是 与 演 唱 者平 等 的 “ 奏 者 ” 伴 , 演 。因此 , 列 的《 福 月光 》 也是 属 于“ 琴 独 奏 、 乐伴 唱 ” 型作 钢 声 类
乐 作 品要 更 加 严谨 , 作 曲 家 没 有 注 明 的 要 改 变 速 在 度 的段 落 , 非 有 非 常 具 有 说 服 力 的 理 由 , 奏 者 除 演 和演 唱 者不 得 随 意 处理 。
谱 中我 们 看 到 ,作 曲 家 大 篇 幅 的 运 用 了 的 连 音, 在实 际演 奏 中 , 分伴 奏者 在 弹 奏此 曲 时 , 常 部 时
演 奏 时 原 则 上 不 允许 漏 掉 音 乐 中的 任 何 一 个 细 节 ; 3在 艺术 歌 曲的 演奏 中钢 琴演 奏 者 和 歌 唱 者 一 样 有 . 诠 释 自身 对 音 乐 的 理解 和 对 艺 术 个 性 的表 现 ;. 4在
艺 术 歌 曲 的 演 奏 中 自由 速 度 的使 用 相 对 其 他 的 声
的演 绎 。
曲 。具 体 地 说 , 奏 者 在 弹 奏 这 首 作 品时 要 注 意 声 演
音 的力 度 主 要 在 弱 的 范 围 内变 化 , 由于 全 曲的 所 有 力 度 对 比与 变 化 都非 常 的精 细 而 有 限 , 因而 情 绪 的 起伏不能太大 , 因为 法 国的 艺 术 歌 曲它 追 求 的 是 清
谱 例 1 :
演奏 艺 术 歌 曲 时要 遵 循 以 下几 点 : .艺 术 歌 曲 1 的演 奏 不 需要 像 歌 剧 那 样 模 仿 乐 队 , 了 为交 响乐 除 队与 声 乐 而 写 的艺 术 歌 曲 的 钢 琴 所 编 的 谱 以外 :. 2
北师小学语文四上第九单元《月光曲》课文解读
课文解读
《月光曲》是一首著名的钢琴独奏曲,具有清新、激越的意境和优美、和谐的曲调。
贝多芬被后人认为是有史以来最伟大的交响曲作家。
他用音乐表达“全世界人民团结拥抱起来,像兄弟一样,经过艰苦的斗争,才能获得真正的欢乐”的理想。
他认为艺术是贡献给人民的,他曾写道:“我的艺术应当为穷苦人造福。
当我能接近这地步时,我该多么幸福啊!”
课文《月光曲》通过记叙贝多芬创作《月光曲》的故事,表现了这位伟大的音乐家的人民性。
课文是按照情节的发展记叙的:(数字为自然段序数)
故事是从贝多芬听见路旁传出钢琴弹奏开始的。
第2自然段描写了当时的环境:“夜晚”,“一个小镇”,从“一所低矮的房屋里”传出贝多芬的曲子,这一方面说明贝多芬的名气很大,他的作品几乎家喻户晓;另一方面说明贝多芬的作品受到广大穷苦人们的喜爱。
“断断续续的钢琴声”是个疑点,也许钢琴有毛病,也许曲子太难,也许弹琴人识谱弹奏有困难……这些在下文都有交代,这里只是埋下伏笔。
听到有人在弹自己的曲子,贝多芬“驻足倾听”,这时他本来可能只是想听弹琴人是否理解和把握好自己的曲子,但是他却听到了两兄妹的对话,因而得知他们很穷苦,姑娘非常渴望“听一听贝多芬自。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月光曲知识点总结202X1200字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月光曲知识点总结202X《月光曲》是人教版六年级上册音乐教材中的一首乐曲。
以下是牛津英语六年级上册《月光曲》的知识点总结。
《月光曲》是一首轻柔、优美的钢琴独奏曲,由德国作曲家贝多芬创作于1801年,收录在贝多芬的钢琴奏鸣曲中的第14首。
知识点一:曲式结构《月光曲》的曲式结构是A-B-A。
曲式结构是音乐作品中的基本组织形式,通常由多个乐章或段落组成。
A部分是主题部分,B部分是副题部分。
A-B-A形式是最常见的曲式之一,也被称为复杂三部曲。
在《月光曲》中,A部分展示了柔和的旋律,B部分则增加了声音的高度和变化,最后再次回到A部分,使整个曲子形成了完整的结构。
知识点二:调性《月光曲》的调性为C#小调。
调性是指音乐作品所采用的音调的种类和大小关系。
C#小调的音调特点是悲伤、神秘和温暖。
这种调性为《月光曲》的声音增添了一种幽深的韵味。
知识点三:速度和节奏《月光曲》的速度为“舒缓”,这是音乐中常用的速度名词之一。
舒缓的速度给听众一种轻松、悠闲的感觉。
整首曲子的节奏稳定而连贯,使整个曲子的节奏感强烈。
第1页/共2页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知识点四:动态《月光曲》主要运用了静态的动态形式。
动态是指音乐中的音量强弱和变化。
在《月光曲》中,音乐的感觉更多地来自于声音的变化和乐器的细微的变化。
知识点五:技巧《月光曲》运用了一系列的音乐技巧来表现旋律的细腻和感情的丰富。
其中,利用手指的连贯性移动和跳跃、三度和六度的音程等技巧被广泛使用。
这些技巧使旋律更加流畅和变化丰富。
知识点六:表情《月光曲》的表情是悲伤和柔和。
曲子中的音符、音程和音色都被精心设计,以表达出贝多芬在作曲时的情感。
这种表情让人感受到一种深沉的忧伤和温情。
知识点七:乐器《月光曲》是一首钢琴独奏曲,只使用钢琴演奏。
钢琴是一种弹拨乐器,能够同时发出不同音高的音符。
钢琴在音乐中常用于独奏、伴奏和合奏,能够产生丰富的音色和音域。
以上是对人教版六年级上册音乐教材《月光曲》的知识点总结,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乐理B级 音乐鉴赏资料(3)
音乐鉴赏资料整理(九年级)九年级上1.《我爱着你中国》词:瞿琮曲:郑秋枫2.《啊!中国的土地》词:孙中明曲:陶思耀3.《沃尔塔瓦河》交响诗套曲《我的祖国》选曲曲:捷克——斯美塔那4.《爱我中华》词:乔羽曲:徐沛东5.《黄河水手歌》陕北民歌李思敏改编6.《上去高手望平川》(花儿)青海民歌7.《山丹丹开花红艳艳》陕甘民歌8.《门前情思——大碗茶》词:阎肃曲:姚明9.《蝶恋花答李淑一》词:毛泽东曲:赵开生10.《重整河山待后生》词:林汝为曲:雷振邦、温中甲、雷蕾11.《第五(命运)交响曲》曲:德国——贝多芬12.《第九(自新大陆)交响曲》曲:捷克——德沃夏克13.《念故乡》词:斐雪曲:捷克——德沃夏克14.《在银色月光下》塔塔尔族民歌15.《月光》(钢琴独奏)曲:法国——德彪西16.《春江花月夜》古曲17.《月夜》(二胡独奏)曲:刘天华九年级下册1.《阳光三叠》古曲编曲:王震亚2.《念奴桥赤壁怀古》(独唱)词:苏轼曲:杨荫浏3.《流水》(古琴曲)记谱:许健4.《我的家乡多美好》赫哲民歌5.《乌苏里船歌》(独唱)词:郭颂、胡小石曲:汪云才、郭颂6.《阿里郎》朝鲜族民歌7.《迎春谣》朝鲜族民歌8.《二人转牌子曲》编曲:胡海泉9.《森林之声》10.《蓝色多瑙河》曲:奥地利——约翰施特劳斯11.《波莱罗》曲:法国——拉威尔12.《梨园英秀》词曲:孟庆华13.《望家乡去路遥》昆曲《林冲夜奔》选段记谱:刘国杰14.《刘大哥讲话理太偏》豫剧《花木兰》选段15.《满工对唱》黄梅戏《天仙配》选段16.《友谊天长地久》苏格兰民歌词:英国——彭斯17.《再过二十年我们来相会》曲:谷建芬18.《年轻的朋友来相会》词:张枚同曲:谷建芬19.《祝你平安》词曲:刘青。
[贝多芬,奏鸣曲,月光]贝多芬奏鸣曲《月光》的演奏技巧
贝多芬奏鸣曲《月光》的演奏技巧一、贝多芬奏鸣曲《月光》简析(一)古典而富有浪漫主义的音乐风格, 贝多芬的钢琴音乐无疑是古典主义的最佳代表之一,在奏鸣曲《月光》中这种古典主义的音乐风格也被印刻其中。
在根源上,牢牢扎根于古典主义传统;在乐感上,逻辑清晰而强烈;在曲式上,结构均匀、气势恢宏,流露出浓厚的古典主义气息。
,另外,在《月光》的具体创作中,贝多芬打破了古典音乐的传统格局,利用浪漫主义的音乐形式为乐曲塑造了新的音乐风格。
在音乐色彩上,贵族式的典雅气息减少,波涛汹涌的情感表现较多;在音色表现上,力度对比加大,音域的距离加宽;在音乐元素上,加入了军乐式激昂的风格元素,表达出刚毅的音乐节奏。
这些元素的汇合最终形成了古典而富有浪漫主义的音乐风格,展现了乐曲极强的艺术感染力。
(二)创新奏鸣曲式特征,奏鸣曲《月光》主要采用了传统奏鸣曲式结构,在结构上没有引子部分过渡,而是以非旋律性的显示部主题展开音乐,加之旋律性的连接部分承接以及动态性的结尾,使整曲呈现出较为完整的奏鸣曲式特征。
但在具体表现上,各乐章的布局并小是传统古典奏鸣曲快一一慢一一快的结构,如第一乐章就用慢板代替了传统奏鸣曲式的快板,单三部曲式和复三部曲式交替运用,曲式结构层层递进。
另外,自由化音乐素材运用也融入了三个乐章的递进中。
这些创新元素的运用使《月光》呈现出创新奏鸣曲式特征,表达了贝多芬对艺术的幻想和探索。
二、贝多芬奏鸣曲《月光》演奏技巧解析钢琴作品的创作背景和曲式特征奠定了作品的风格基调,而经过演奏者准确到位的二度创作之后,钢琴作品的音乐魅力才会生动呈现出来。
以贝多芬奏鸣曲《月光》为例,演奏者在三个乐章之中巧妙使用重音连音技巧、颤音音阶技巧以及大跳和弦技巧,使之一气呵成,支撑起了整个乐曲的演奏,展现出了这一经典钢琴奏鸣曲独特的音乐魅力。
第一乐章以上述奏鸣曲式特征中的单三部曲式结构为主,运用升C小调和较慢的2}2拍子,主旋律为和缓的慢板,是乐曲的开篇部分,曲风较为沉重,充满着痛苦和忧愁的艺术情感。
月光曲教学设计(通用)
游戏目的 通过游戏的方式,帮助学员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员的学 习兴趣和参与度,同时增强学员之间的团队合作和竞争意 识。
06
课程总结与回顾
关键知识点总结
月光曲的基本概念和背景
介绍了月光曲的创作背景、作者及历史地位等。
学生自主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解决学生在演奏中遇到的问题。
第16周
完整演奏及评价,学生展示学 习成果,教师进行总结性评价。
02
音乐欣赏与分析
月光曲音乐特点
01
02
03
旋律优美
月光曲的旋律流畅而优美, 如同月光般柔和,给人以 宁静、温馨之感。
和声丰富
和声层次丰富,运用了大 量的和弦外音和色彩性和 声,营造出梦幻般的音响 效果。
时间安排
本课程总时长为32学时,每周2学 时,共16周。具体安排如下
第1-2周
介绍月光曲背景及作者简介,欣赏 月光曲全曲。
课程安排与时间
01
02
03
04
第3-6周
讲解钢琴演奏基本技巧,包括 手指独立性、力度控制、音色
处理等。
第7-12周
分段演奏指导,针对每个乐段 进行详细讲解和示范演奏。
第13-15周
03
钢琴弹奏技巧指导
基本弹奏方法讲解
手指的放置与姿势
详细解释手指在键盘上的正确放 置方式,包括手腕、手掌和手指 的协同作用,以保持舒适自然的
弹奏姿势。
音阶与和弦的弹奏
指导学员掌握基本音阶和和弦的 弹奏方法,包括音阶的流畅性和 和弦的整齐度,以及力度和节奏
的控制。
踏板的运用
介绍踏板的种类和使用方法,指 导学员如何合理运用踏板来增强
钢琴独奏《月光》串词
钢琴独奏《月光》串词
在世界各国的成千上万种古今乐器当中,现代钢琴被众多的音乐家们誉为“乐器之王”。
钢琴声如天籁,奏出心中最柔软的歌谣;钢琴声如涧溪,蜿蜿蜒蜒、百折千回;钢琴声如心声,它诠释着弹奏者内心的波澜起伏和心路历程;钢琴声如泉水,行云流水般从指间倾泻而下,配合着心的律动,静默地溶入血液。
今夜月光如水,星光灿烂。
我们相聚在宁波大学,一同聆听的钢琴演奏,就让我们敞开心扉,用心聆听美妙的音乐,感受钢琴如水的旋律。
月光曲教学设计及意图
月光曲教学设计及意图一、教材分析:《月光曲》是一首世界著名的钢琴独奏曲,具有清新、激越的意境和优美、和谐的曲调。
本文生动地记述了XXX谱写《月光曲》的经过。
课文内容距学生生活较远,描写的事件中感情变化细腻,课文的主体部分描述了《月光曲》是在怎样的情况下创作出来的。
《月光曲》的内容、意境、感情是借皮鞋匠的联想表达出来的。
文章字里行间表现了XXX卓越的才华和对劳动人民的同情心。
因此,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抓住环境特点,体会《月光曲》创作的背景是读懂本文的基础,充分读好文章的主体部分――描述XXX演《月光曲》的段落,理解《月光曲》所表达的内容、意境和感情则是本文研究的重点。
二、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抓住环境特点,体会《月光曲》创作的背景,理解《月光曲》的内容。
2.抓住重点段落,想像《月光曲》所描绘的景象;体会课文所表达的情感。
3.了解XXX是个同情、热爱劳动人民的音乐家。
4.认识本课11个生字,能在语言环境中正确认读;会正确书写并能正确运用本课写字表中要求写的11个字。
三、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读书欲望1.让学生根据课前搜集到的相关资料,简单介绍XXX。
(同桌或小组交流,个别介绍)2.教师小结或简介XXX生平及音乐创作。
[点评:充裕利用课程资源,激发学生的阅读激情,培养学生搜集材料的气。
]过渡语:XXX谱写过许多著名的乐曲,这节课我们一起来欣赏一首世界著名的钢琴独奏曲――《月光曲》(板书课题)(播放《月光曲》片段)提问:听了乐曲,看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二)就题提问,自主阅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大意1.学生提问。
学生可能会提出:《月光曲》是怎样创作出来的?《月光曲》施展阐发的是怎样的景象?XXX为何创作月光曲?XXX(老师依据学生提出的有价值的题目,简要板书)[点评:问题是产生研究的起点。
鼓励学生从题目入手,发现问题,调动起学生阅读的兴趣,有利于培养学生整体把握课文内容的阅读惯和阅读能力。
“月光”奏鸣曲 钢琴独奏曲-冀少版六年级下教案
月光奏鸣曲钢琴独奏曲-冀少版六年级下教案教学目的1.学生通过欣赏乐曲《月光奏鸣曲》能够感受到钢琴的美妙之处,培养音乐素养。
2.学习六八拍的基本节奏及如何演奏跨越一个八度的音程。
3.培养学生的音乐赏析能力,欣赏一段音乐能够理智地对其进行评价。
教学要求1.了解并熟练演奏六八拍的基本节奏。
2.熟练掌握钢琴中键盘从简到难的技巧要求。
3.通过欣赏并理解《月光奏鸣曲》将其演奏到位。
教学重难点1.整首乐曲的节奏和速度。
2.如何演奏跨越一个八度的音程。
教学过程1. 欣赏《月光奏鸣曲》首先播放《月光奏鸣曲》的演奏版本给学生听,让学生先感受一下这首曲子的气氛,注意力集中,将乐曲从头到尾听完。
2. 谈话环节引导学生讨论一下乐曲,帮助学生理解这首曲子传达的情感。
3. 六八拍基本节奏的教学主学六八拍的基本节奏,让学生跟随节奏拍手。
通过学生拍打,加深其对于六八拍的记忆。
4. 教授乐曲技巧要点首先让学生了解乐曲的速度、节奏以及基本的钢琴演奏技巧,比如如何演奏跨越一个八度的音程。
5. 指导练习让学生按照指导进行演奏,化整为零,从小节开始练习乐曲,然后逐渐合并。
6. 整体练习加强一些特定部位的练习,进行整体的练习,让学生强化整曲的协调性、节奏和速度。
7. 播放评析让学生重复几遍曲子后为其进行评价,点评乐曲的演奏效果和个人的演奏水平,让学生了解自己的不足并进行练习。
教学评估在钢琴课上,能够独立演奏《月光奏鸣曲》。
教学反思本次课程的教学任务很重要,学生的表现也很出色。
但有些学生仍需要更好地磨练自己的技艺,加强练习,才能完全发挥出曲子的美妙之处。
我们应该鼓励学生在钢琴课上坚持不懈地进行练习,积极提高自己的技能,更好地学习钢琴知识。
月光的钢琴曲
月光的钢琴曲引言月光的钢琴曲是世界著名作曲家贝多芬创作的一首钢琴独奏曲。
这首曲子以其柔美、优雅的旋律,加上深沉的情感而广受欢迎。
本文将介绍贝多芬、月光的钢琴曲的创作背景、曲式、表达手法以及它对音乐界的影响等内容。
贝多芬简介贝多芬(Ludwig van Beethoven),1770年出生于德国波恩,是一位伟大的古典音乐作曲家,也是音乐史上最杰出的作曲家之一。
贝多芬的作品包括交响乐、协奏曲、室内乐和声乐作品等,其中《月光的钢琴曲》是他创作的代表作之一。
贝多芬的音乐承继了古典主义的传统,但也展示了他个人的创新和突破。
他以丰富的情感表达和复杂的音乐构思而著称,他的作品不仅表达了他自己的心声,也深深触动了全球无数音乐爱好者的内心。
创作背景《月光的钢琴曲》创作于1801年,当时的贝多芬正处于音乐生涯的巅峰时期。
然而,正是在这个时候,贝多芬开始感受到他身体的衰弱和听力的逐渐丧失。
在内心的苦闷中,他将自己的情感倾注到创作中。
据说,贝多芬在一个晚上走在海边时,看到月光洒在波浪上,受到了极大的启发。
他回到家后立即坐下来创作了《月光的钢琴曲》。
这首曲子的创作过程可以说是贝多芬思绪激荡、情感波澜的抒发。
曲式分析《月光的钢琴曲》采用了单乐章的三段式结构,即快速-慢速-快速的形式。
整首曲子共分为三个部分:前奏、主题与变奏、尾声。
•前奏:以柔和的钢琴演奏开头,音符缓慢流动,仿佛是月光洒在湖面上。
前奏部分结束后,渐入主题。
•主题与变奏:主题部分采用了悲伤而深沉的旋律,音符间充满了跳跃和对比。
变奏部分对主题进行了多次变奏,表达了贝多芬复杂的情感和音乐构思。
•尾声:以欢快的速度结束,音符翩翩起舞,给人以奋发向前的动力。
表达手法《月光的钢琴曲》运用了多种音乐手法,表达了贝多芬丰富的情感和思想。
•对位法:贝多芬巧妙地运用对位法,将左右手的旋律进行交织,营造出纷繁复杂的音乐效果。
•和声变化:这首曲子中的和声变化丰富多样,既有温柔悲伤的部分,又有欢快奔放的部分,使整个曲子充满了动态和立体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简介:月光-钢琴独奏(新人音版音乐教材17册5单元月光音乐教学资料)
[教学目标]
(一)喜欢以音乐的方式写景,感受体验中外音乐家借描写月光所抒发的感情。
进一步产生探索音乐艺术与其他姐妹艺术如何表现朦胧美的愿望。
(二)欣赏《月光》、《春江花月夜》、《月夜》,能够以其他艺术形式表现聆听后的感受体验,并根据个人的理解尝试对作品进行分析评价。
知道德彪西和刘天华在音乐上的主要贡献。
(三)学习分析“鱼咬尾”、“换头合尾”等中国民乐传统的创作手法的表情作用。
小组或个人能够用“鱼咬尾”的形式,创作8-16小节旋律。
[作品分析]
1.作者简介
克洛德·德彪西(1862~1918)法国作曲家,印象派音乐的创始人。
他7岁学习钢琴,10岁入巴黎音乐院。
1885年到罗马进修。
1887年返回巴黎,以作曲、教私人学生、为出版商改编乐曲为业,生活贫困。
1901年开始为报刊杂志撰写音乐论文,表达自己的美学见解。
此后不时在国外从事演奏、指挥的音乐评论活动。
德彪西早期的音乐作品主要有歌曲60余首(根据魏伦、波德莱尔、马拉美等人的诗谱成),钢琴曲不多,其中富于细致抒情性的《贝加摩组曲》可算是这一时期的佳作。
这一组曲中的《月光》一曲尤为著名,此曲已具印象主义特征。
由于德彪西与印象派、象征派诗人、画家的频繁接触,加上个人的探索,其音乐作品中的印象主
义特点日益增强。
19世纪末20世纪初是他创作的多产时期,其作品风格发生了很大的演变。
在十余年中他所创作的歌剧《佩利亚斯和格丽桑德》、管弦乐曲《牧神午后前奏曲》和《夜曲》、钢琴曲《版画》和《意象》等一系列作品,标志着印象主义风格的成熟。
总的特征是音乐较少激情,避免文学性叙事,借助标题和丰富的色调变化引起联想,暗示多于热情直率的表达。
技术手法上形成印象乐派特有的音乐语汇,即曲调多以片断零碎的短句作自由的、不对称的发展;常用带色彩效果的不协和音及和弦的平行进行,减弱和声功能,增加色彩;扩大调性范围,除大调式和小调式外,还用中世纪调式、五声音阶和全音音阶;节奏作不规则的细分,显得模糊朦胧。
管弦乐音响细腻,配器精致,音量通常加以约束,呈现出闪烁透明的色彩。
钢琴曲的踏瓣运用和触健方法都有细致的要求,力求音色的巧妙变化。
他在自己的著作《克罗什先生——一个反对追求艺术趣味的人》中写道:“唯有音乐能够自如地唤起人们对似真非真的美景,对将信将疑的世界的想像。
这个世界悄悄地创造了黑夜的神秘的诗歌,创造了水光抚摩着树叶所产生的千万种不可名状的沙沙声。
”
德彪西的晚年健康急剧恶化,只有为数不多的音乐作品问世,但是预示了20世纪音乐的某种新趋势。
其中具有艺术价值的钢琴曲《儿童园地》、《二十四首前奏曲》,则已达到了印象主义钢琴音乐的顶峰。
2.印象主义简介
印象主义,(通常简称“印象派”)。
19世纪末20世纪初以法国作曲家德彪西为代表的音乐流派。
印象主义的概念起初是保守的学院派艺术评论家对画家莫奈的油画《日出·印象》进行讥讽的贬义词,后来成为艺术流派的代名词。
在初期,印象主义画家把注意力集中在阳光幻异的变化、物体丰富的外形、闪烁发光的氛围、难于捉摸的色彩上,通过这些技法革新来试图找出理解客观世界并富有诗意地将它再现的道路。
他们认为,艺术家只应再现个人的主观体验以及从生活中偶然获取的不可重复的印象,而抛弃艺术进行概括和典型化的原则。
他们以直接的视觉感受作为形成绘画形象的出发点,通过光与色的表现去唤起旁人同样的印象,使瞬间即逝的事物固定下来的技巧,确实获得了很大的成就。
这一时期印象派大师的优秀作品还是以某种形式表现了生活中的某些侧面。
到了80年代,印象主义艺术在其迅速发展的过程中,愈益显出蜕化的痕迹。
印象主义的后继者用对对象来代替对象本身,用对个人体验的迷醉来代替对客观现实的理解。
为扩大艺术表现范围而引起的对描写自然的兴趣,而促成了艺术中历来受重视的人的形象及其生活基础(甚至风俗场景)的消失,绘画的造型的、形象的性质让位给装饰的任务,美术家对周围世界的敏锐性减弱了,而他们的不稳定的主观感受和情绪作用却得到加强。
德彪西运用印象主义的特征在音乐上进行了创造性的探索,首创了印象主义的音乐风格。
其主要特征是:作品多以自然景物或诗歌绘画为题材,突出瞬间的主观印象和感受;在音乐语言上突破大小调体系,大量采用五声音阶和全音音阶,重视和声、织体和配器的色彩;擅长表现幽静朦胧、飘忽空幻的意境。
这种音乐风格对19世纪末以来的欧洲音乐的发展有深远影响。
接受印象主义影响的作曲家很多,如拉威尔、法利亚、利亚多夫、席曼诺夫斯基、戴留斯等。
3.乐曲分析
钢琴曲《月光》,原是《贝加摩组曲》中的第三段。
这部组曲写于20世纪初,全曲由四首乐曲组成。
据说作曲家写这个作品是受到叙事诗《月迷比埃罗》的影响。
这首叙事诗是讲:在意大利贝加摩地方有一个叫比埃罗的青年陶醉在象征理想的月光下,他因为沉缅于物质生活为月光所杀。
最后,由于他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得到了月亮的宽恕,又回到了人间。
德彪西写月亮的作品有好几首,《月光》是其中最成功的一首。
它虽然属于比较早期的作品,具有更多的浪漫主义色彩,但已经显露出某些印象主义特征。
这里不但有精美绝伦的旋律,丰富多样的节奏,更有细腻无比的和声色彩变化,描绘出一幅月光照耀下,夜色迷茫,景物朦胧的绝妙画面。
乐曲由三部分组成。
第一段,降D大调,9/8拍,速度徐缓而富于表情,描绘月夜幽静景色给人产生的印象。
中段从降D大调转到E大调上,后又回到降D大调。
然后进入音乐的高潮,右手的旋律由一些短小的乐句组成,左手配以分解和弦,好似描写一阵阵清风,轻轻地摇动着树枝,稀疏的树叶发出沙沙响声:
这一段和第一、三段宁静的气氛形成对比,给人以动的感觉,因此比较活泼。
第三段基本上是第一段的再现,但音型上有些变化。
乐曲最后是一段尾声。
宁静的曲调和分解和弦,把月光下飘渺如梦的意境,描绘得更加富于诗意。
意大利音乐评论家加蒂听了德彪西的钢琴曲《月光》后评论说:“上行的琶音多么轻盈!好似涌起一股喷泉。
然后,在主音和属音的交替中恢复平静。
主题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上伸展出来的。
它宽广、嘹亮而富于表情。
”
关于乐曲段落的划分,学者的意见不尽相同。
教材按薛金炎教授的意见划分乐段。
[教学建议]
(一)本单元以“月光”为题,集中地选取了几首有代表性的中学生能接受的中外与月亮、月光有关的名曲,其意图在于使学生感受体验音乐中朦胧的意境,引起对宁静月光、月色的联翩浮想。
以月为题的音乐作品,在欧洲,德彪西的钢琴曲属著名作品,它具有印象主义的特色。
这首乐曲不但有精美的旋律,多样的节奏,更有细腻无比的和声色彩变化,描绘了一幅月色迷茫,景色朦胧的画面。
这种对朦胧的感受体验,只能意会不可言传,如果硬要将其具体化,美感就会悄然离去。
同样,中国古曲《春江花月夜》也是一部传世之作。
它虽有十个小标题,但学习时却不可望文生义,它们只是为感受体验音乐提供了方便。
刘天华先生的《月夜》,可以说有“情在词外”“言在意外”之意,它既写了月亮,又抒发了个人的感情。
而塔塔尔族民歌《在那银色的月光下》应当说是一首旋律优美、忧伤,以物达意,借月咏愁,抒发伤感哀怨之情的代表作品。
通过上述音乐作品学习,可以引起学生对标题性的音乐有更深入的了解;对音乐与姐妹艺术文学、绘画等有进一步学习了解的愿望。
由于教学时间的限制,教学中不可平均使用力量。
例如可以以德彪西的《月光》为重点,占用较多的教学时间,在课上聆听分析;以对比的方法聆听《春江花月夜》和《月夜》,也可以将其中一首作品让学生自己在课下独立聆听,在课上共同讨论分析;歌曲可以在听中学唱;或者把整个单元交给学生,自己设计以“月”为题的综合性艺术活动。
(二)欣赏《月光》,可以先不告诉学生乐曲的名称,由学生听后以诗、画(线条、色块等)表达自己的印象;然后再聆听时可以看图谱说出个人的感受;接着介绍相关材料,或由学生自己介绍印象主义诗作、画作,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聆听讨论。
当然也可以按照常规,先介绍背景材料,再聆听。
这要视学生的情况而定,不过不要低估了学生的潜能,要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如可以请美术爱好者在事先找好印象主义作品展示介绍,可以请文学爱好者朗诵印象主义的诗作,可以请音乐爱好者介绍音乐作品,也可以介绍与此相关的其他艺术品,或以其他艺术形式进行演绎。
还可以自己上网查找资料。
[相关资源]
钢琴独奏版音频下载贝多芬奏鸣曲版音频下载查看此曲的乐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