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性学习模式在综合实践活动课中的应用
山西版小学六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探究性学习教案

山西版小学六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探究性学习教案第一单元家庭生活探究活动低碳生活从家庭开始活动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当代社会低碳生活的内容,懂得节约、不浪费行动必要性和重要性。
2、了解低碳生活的小窍门,拒绝“一次性消费”,减少环境污染。
3、通过教学活动,让学生做到低碳生活,鼓励绿色出行。
4、变废为宝,开展废品小制作活动,培养学生操作技能。
过程与方法:1、通过小组合作,制订研究方案。
2、开展低碳生活知识竞赛活动,深入了解低碳生活。
情感、态度、价值观:组织学生积极参与低碳生活探究活动,培养学生探究能力,激发学生探究欲望,体验探究活动的乐趣。
活动重难点:活动重点:了解社会低碳生活的内容及低碳生活小窍门,拒绝“一次性消费,减少环境污染。
活动难点:变废为宝,开展废品小制作活动及制订低碳生活探究方案。
活动准备:学生准备:课前调查什么是低碳生活教师准备:课件PPT活动课时四课时活动过程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揭示主题师:同学们,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越来越多的人注意到环境对生活质量的影响,意识到环境污染给人类生存和发展带来的威胁,开始倡导和崇尚低碳生活。
低碳生活会让我们更健康、环保……亲爱的同学,你们家庭“低碳”了吗?让我们一起试试吧!(教师板书课题:低碳生活从家庭开始)二、主动参与,探究新知(一)什么是低碳生活?(低碳生活是指在日常生活中尽力减少资源的浪费和能量消耗,特别是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减少对大气的污染,减少对环境的破坏,减缓生态恶化,我们可以从节电、节气、回收等方面改变生活红细节,养成低碳生活的习惯。
低碳生活代表着更健康、更自然、更安全、更环保的生活,同时也是一种低成本,低代价的生活方式。
)1、教师出示课本插图。
师:你知道这两幅力倡导的是哪个活动吗?请你简单介绍一下这个活动吧。
2、具体低碳生活方式有哪些?请与同学们分享一下吧!预设:(1)爸爸妈妈参加“健步群”里的活动,每天都坚持健步走。
(2)奶奶每次去买东西,都自带环保袋,从不使用一次性塑料袋。
综合实践活动课中探究性学习方法略谈

分组 方 法 能让 学 生 有 自由选 择 权 ,有 利
于合 作 学 习 的开 展 。另 外 ,在 进 行 每 一 个课 题 研 究 时 ,可 让 各 小 组 讨 论 较 感 兴
况 安 排 在 教 室 、 图 书 馆 , 也 可 与 信 息 技 生 真 正 参 与 到 学 习 中 , 让 综 合 实 践 课 进
术 课 进 行 联 合 ,利 用 上 信 息 技 术 课 的 时 入 到 学 生 的成 长 历 程 中 ; 另 一 方 面 ,学
间 进 行 探 究 , 也可 要 求 学 生 以小 组 为 单 校 与 教 师 应 明确 ,通 过 综 合 实 践 活 动 课 位 , 利用 周 六 周 日的时 间 到校 外 进 行 。 的 目标 追 求 , 让 学 生 掌 握 搜 集 与 处 理 信
探 究 性 学 习 的 过 程 ,也 是 一 个 合 作
学 习 的过 程 。就 目前合 作 学 习行 之 有 效 的方 法 。故
在 每 一 学 年初 ,应 对 学 生 进 行 分 组 。为
中 , 可采 用 灵 活 多 变 的分 组 方 法 ,如 事
养 学生 的社 会 责任 感 。
综 合 实 践 活 动 课 是 国 家 新 一轮 课 改 趣 、极 想 探 究 的 内容 ,然 后 再 由小 组 长
中 出现 的 新 生 事 物 , 是 开 放 的 新 型 课 与组 员共 同进 行 小 组 的 分 工 ,并 在 探 究
程 ,涉 及 多 门学 科 ,没 有 专 业 的 教师 , 过 程 中体 现 组 员 之 间的 合 作 与 交 流 。因 没 有 具 体 的 教 材 , 注 重 的 是 过 程 与 方 此 ,在 探 究 活 动 中 ,要 注 意 发 掘 每 个 小
STEAM教育理念在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的应用

STEAM教育理念在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的应用1. 引言1.1 STEAM教育理念在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的应用意义STEAM教育是一种融合科学(Science)、技术(Technology)、工程(Engineering)、艺术(Arts)和数学(Mathematics)的跨学科教育理念,旨在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探究精神和团队合作意识。
在小学阶段,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学生接触和实践各种知识、技能的重要途径,因此将STEAM教育理念融入其中具有重要意义。
STEAM教育理念在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的应用可以促进跨学科整合。
通过将不同学科的知识和技能结合在一起,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各种概念之间的联系,培养综合思维能力和跨学科解决问题的能力。
探究性学习是STEAM教育的重要特点之一,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应用STEAM教育理念可以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实践和发现知识,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激发学生的创造力也是STEAM教育的目标之一,将STEAM教育理念融入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可以通过设计和实践项目来激发学生的创造力,鼓励他们尝试新想法、提出新问题,并通过实际操作进行创新实践。
STEAM教育理念在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的应用可以培养学生团队合作意识。
通过小组合作、分工合作等方式,学生可以学会与他人合作、沟通和协作,培养团队精神和领导能力。
将STEAM教育理念融入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有助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培养其综合素质和核心能力,因此在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应当更多地融入STEAM教育元素。
1.2 STEAM教育的基本理念STEAM教育的基本理念包括科学(Science)、技术(Technology)、工程(Engineering)、艺术(Arts)和数学(Mathematics)五个领域的跨学科整合。
这种教育理念强调将不同学科知识融合在一起,以实际问题为导向进行学习和探究,培养学生跨学科思维和创新能力。
综合实践活动教学方向(3篇)

第1篇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作为新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越来越受到教育界的关注。
综合实践活动教学旨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
本文将从综合实践活动教学的方向、策略和实施途径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综合实践活动教学的方向1.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精神是新时代人才培养的核心素养之一。
在综合实践活动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技能。
通过引导学生开展探究性学习、项目式学习等,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2. 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实践能力是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综合实践活动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实验探究能力、合作交流能力等。
通过组织学生参与各种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成长,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3. 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综合素质包括道德品质、文化素养、身心健康、审美情趣等方面。
在综合实践活动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情趣。
通过综合实践活动,使学生形成全面发展的个性,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4. 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社会责任感是学生作为社会成员应具备的基本素质。
在综合实践活动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点问题,参与公益活动,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通过组织学生开展社会调查、志愿服务等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社会责任,增强社会责任感。
二、综合实践活动教学策略1. 注重学生主体地位在综合实践活动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学生的兴趣、需求和发展。
通过引导学生自主选择活动内容,让学生在活动中发挥主体作用,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2. 创设情境,激发兴趣情境创设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手段。
在综合实践活动教学中,教师应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综合实践活动课教学中学生自主探究性学习探索

综合实践活动课教学中学生自主探究性学习探索
学生自主探究性学习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通过自主构建问题、自主获取信息、自主
思考和自主解决问题的学习方式。
在综合实践活动课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
性学习成为了一项重要的任务。
在活动设计上,教师可以根据学习目标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一系列带有明确目的
的实践活动。
活动可以以项目的形式进行,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发现问题、寻找解决办法,并形成自己的思考和理解。
可以利用讨论、合作学习等方式,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活动中,
形成学生自主探究的氛围。
在学习资源上,教师可以提供丰富多样的资源供学生参考。
资源可以包括图书、资料、网络资源等,可以用于学生的信息收集和整理。
教师还可以指导学生如何有效地获取和利
用资源,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信息素养。
在评价和反馈上,教师应该注重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评价和反馈,而不仅仅关注结果。
可以通过观察和记录学生的表现,提供针对性的指导,并及时给予积极的鼓励和肯定。
也可以通过学生自评、同伴互评等方式,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提高学生的自主学
习能力和合作能力。
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思考和反思。
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
问题,并形成自己的见解和理解。
在活动结束时,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自我总结和反思,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学习过程和成长。
学生自主探究性学习是综合实践活动课教学中的重要环节。
通过合理的活动设计、丰
富的学习资源、有效的评价反馈和良好的思考引导,可以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
综合实践活动课教学中学生自主探究性学习探索

综合实践活动课教学中学生自主探究性学习探索综合实践活动课是一种综合性的课程形式,注重学生的自主探究性学习探索。
在这样的课程中,学生不仅可以通过实践活动来获取知识,更可以在实践中进行自主探究,从而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下面我们来详细探讨一下在综合实践活动课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性学习探索。
要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
在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课教学时,教师可以从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出发,引发学生的兴趣。
利用实验室、工作室等资源,设计一些与生活相关的实践活动,让学生们在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激发他们的求知欲。
教师还可以利用多媒体、实物展示等方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接触到新知识,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要提供适当的指导和支持。
在学生进行自主探究性学习探索的过程中,教师应该为他们提供必要的指导和支持。
教师应该为学生提供合适的学习任务和学习资源,让他们在探究中获得足够的信息和知识。
教师要及时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监督和指导,帮助他们克服学习中的困难和挑战。
教师还要定期组织学生进行学习交流,让他们在互相交流中互相学习、互相提高。
还要建立合作学习的氛围。
在综合实践活动课教学中,建立合作学习的氛围是非常重要的。
因为只有在合作中,学生才能更好地发挥各自的特长,从而取长补短,共同完成学习任务。
在实践活动中,教师可以设计一些集体活动,让学生们分工合作,共同完成一些实践任务。
教师还可以通过小组讨论、合作探究等方式,让学生们在合作中相互学习、相互帮助。
要注重评价和反思。
在综合实践活动课教学的过程中,评价和反思是非常重要的环节。
在学生进行自主探究性学习探索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及时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评价,让学生清楚地知道自己的学习情况。
教师还应该帮助学生总结经验,反思学习过程,发现问题,从而不断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
主题探究式学习的特点及实践应用

主题探究式学习的特点及实践应用作者:刘锡邦来源:《教书育人·校长参考》2018年第11期[摘要] 主题探究是学生接受知识、消化主题、锻炼情志的一种良好的思维方式。
主题探究式学习符合学生的学习特征,符合初中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是初中课程改革积极倡导的教学模式。
将主题探究式学习方法切实落实到课程教学中,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品质。
[关键词] 探究式学习;主题教学;实践应用一、主题探究式学习的特点主题探究式学习也称探究性研究学习,是学生从所学知识层面,或实际生活当中,选择和确立一个学习主题,根据实际需要,教师创设教学情景,让学生通过独立思考,然后发现问题,并进行自主实验操作或通过调查研究,来收集和处理相关的知识和信息,通过与同学交流,使学生在探索问题的过程中,获得新知,让能力通过培养得以提高,同时也使学生的情感与态度得以发展,以此来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与创新能力的学习方式。
它重在倡导学生的主动参与,自主性、实践性、综合性、开放性是其主要特点。
1.自主性以教材为依据,以学生的兴趣为引导,以探究性学习为主要形式,把学习内容以“主题”形式予以呈现,让学生在自主活动中主动探索、独立思考,体验探索的乐趣,发现自己的能力。
通过相应“主题”的探究,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使其掌握知识、发展思维、具有科学态度、形成创新精神。
2.实践性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积极地参与教学过程,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开阔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的能力,使学生内在的潜力充分地发挥出来,加强实践性环节不可或缺,从而使学生学会关注国家和社会的进步,学习关注人类与环境的和谐发展,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
主题活动探究过程的实施,既重视知识的传授,更注重过程的体验,通过实践活动,极大地激发了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内动力。
3.综合性主题探究式学习通常围绕一个主题问题展开,在学习过程中,教师循循善诱,通过引导和鼓励,让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发现和提出问题,并亲自动手设计或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案和办法,通过查阅和收集资料,对自己所获得的信息进行科学分析,得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或结论,并进行成果交流活动,在这一活动中,着重考察和培养了学生的分析能力,归纳总结能力等综合能力,是对学生能力的全方位的锻炼与考察,因而具有综合性。
综合实践活动课教学中学生自主探究性学习探索

综合实践活动课教学中学生自主探究性学习探索综合实践活动课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通过参与各种实践活动,培养自主学习、实践创新、合作交流等能力的一种课程形式。
在综合实践活动课教学中,学生自主探究性学习探索是非常重要的,它可以帮助学生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提高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本文将从学生自主探究性学习的重要性、方法和实践活动课教学中如何促进学生自主探究性学习等方面展开探讨。
一、学生自主探究性学习的重要性学生自主探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和帮助下,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能力,主动获取知识、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学习方式。
它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学生自主探究性学习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在实践活动中,学生需要自主调查、实验、探究、总结,这样的学习方式能够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实验能力、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学生自主探究性学习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实践活动中,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能力选择学习的内容和方式,这样可以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生自主探究性学习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在实践活动中,学生需要与同学合作,共同解决问题,这样可以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学生自主探究性学习的方法有很多种,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和应用。
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运用多种学习方法来促进学生的自主探究性学习。
教师可以鼓励学生主动获取信息,积极参与讨论,运用多种学习方法,如小组合作、实地调研、实验操作等,这样可以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教师可以通过设置适当的学习任务来促进学生的自主探究性学习。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一些开放性的学习任务,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能力进行自主探究,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在实践活动课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法促进学生自主探究性学习。
教师可以根据课程内容设计一些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知识。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调研、实验操作等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感悟和体验知识,这样可以促进学生的自主探究性学习。
综合实践活动课中探究式学习“四步法”

综合实践活动课中探究式学习“四步法”作者:张立江来源:《新课程研究·教师教育》2015年第03期综合实践活动课是以学生的兴趣和经验为基础,以活动为主要形式,并在活动中发现和解决问题、体验和感受生活的课程。
其宗旨定位在“强调学生通过实践,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
如何切实有效地在综合实践课中进行探究式学习,发展学生的探究能力,是新课程的重要目标。
一、巧设情境,激发欲望课堂教学是一个“启发—激趣—释疑”的过程,教师要精心创设巧妙的情境,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使其注意力都集中在最佳状态并主动参与学习活动;同时要给学生提供主动探究实践的机会,让学生在自主探索中重构知识结构,逐步培养学生形成初步的探索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生年龄小,好动、好奇,易于直接或间接被客观事物、自然现象所吸引。
在教学“钉纽扣”一课时,笔者准备了几件学生们日常穿的衬衫、毛衣和外套以及扣眼纽扣、牛角纽扣和金属钮扣等,创设了找扣子的生活情境,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很快就能判断出哪种衣服应该搭配哪种纽扣。
随后,提问学生们,既然扣子找到了自己的主人,我们应该怎么办呢?学生异口同声地说,把扣子缝上去。
就这样,自然而然地进入到了动手实践缝扣子的环节。
学生自发想要动手将扣子缝在衣服上,并且想要探究不同扣子的不同缝制方法。
从这个教学实践中我们可以看出,精心创设情境,让学生们的思维处于兴奋的状态,学生就会主动参与探究实践活动,从而刺激学生的学习欲望,激发强烈的学习兴趣。
在愉悦、轻松、积极、认真的心境之中,实现由“被动接受”到“主动探索”的情感转化。
二、小组合作,提高效率小组合作学习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合作精神,使教学过程不仅成为认识过程,而且成为交往的过程和探究的过程。
由于新课程改革倡导以“自主、合作、探究”为特征的学习方式,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显得特别重要。
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进行探究式学习要注意把握以下两点:一是要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小学探究性学习在课堂中的应用

2 . 2教师对预 习报告进行批改和分析 ,以发现 当成存在的问题 教师在预 习报告 的制度下,应该认真批改,发和记录学 生的原始 问题, 并对 问题进行分类备案;教师应剔除学生预习报告形式的干扰,寻找共性 问题 , 把握学生问题提出和理解思维。这样做 有利于提 高教师各课和授课 的针对性, 突出重点,提 高学生学习效率和教师教学的成效 。 . 如在高 中物 理必修二,第二章 《 能的转化与守恒》 的关于 “ 动 量”知识 点对 学生来说,理解还 是会 有难度 ,很 多学习不理解现有的位移、速度、加速 度等 已经可 以把物体运动的情况描述 的足 够清 楚了,为何还要 引入 “ 动量 ”。 因此 教师从预 习报告发现 问题后,认识到学生缺乏对 “ 动量”概念的感性认 识, 所以理解上 比较困难,并且容易忘记 ,因此在课堂教学 中重点做好与 “ 动量 ” 相关知识点的讲解和复 习。 2 . 3选择不 同的教学策略 ,根据问题 不同来灵活安排课堂教学方式 首先,采取诱导型 教学方式,应考虑学 生的实际经验,注重加 强学生的 联想能力,诱导学生发问。如不少 学生对 高中物理必修一 中 《 运动部分》的布 朗运 动预习时,对课本 介绍的实验现象和 实验结论 的推理提 出疑 问,对与这类 锻炼学生严密逻辑思维的问题,教师应 先让学 生联系实 际猜想花粉运动产生的 原因,诱导学生思考 。在 学生得 出五花) k f 3 的答案后 ,教师再结合现有的条件 来否定学生不正确的猜想,以让学生明白物理科学知识 的探索总是在错误和纠 正的循环运动 中实现 。 其次,可 以采取 开放 型的教学方法 。如针对高中物理必修 一的 《 牛顿运 动定律部分》多安排课时,教师可 以设置挑战 “ 牛顿运动定律 ”的预 习题,请 学生参与其中,结合实际生活经验提出不满足 牛顿运 动定律 的例子 。这种开放 式问题的设置有助于学生发散思维,培养问题分析 能力。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中探究性学习研究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中探究性学习研究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是指通过生动、实践性的教学活动来促进学生的学习和成长。
在小学阶段,学生的好奇心强、学习兴趣浓,在这样的背景下,探究性学习就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就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中的探究性学习进行研究。
探究性学习是指学生通过主动思考、观察、实验、探究等方式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和认识模式的学习方式。
探究性学习注重学生的主动性和参与性,能够使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巩固知识,提高学习的兴趣和动力。
在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中,探究性学习能够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首先,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中的探究性学习能够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践能力。
例如,在进行自然科学的实践活动时,学生可以通过观察植物的生长、观测动物的行为等来积累自己的经验。
通过实践,学生可以主动参与自己的学习过程,提高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其次,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中的探究性学习能够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在手工制作、实验操作等活动中,学生需要亲自动手去做,通过实践来体验和探索。
这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还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再次,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中的探究性学习能够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在一些团队活动中,学生需要与他人合作,共同完成任务。
通过合作,学生能够培养互相交流、协作和沟通的能力,提高团队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最后,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中的探究性学习能够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
在探究性学习过程中,学生需要主动思考、总结和归纳,培养自己的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
通过自主学习,学生能够提高自己的学习效果和学习动力,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自我管理能力。
综上所述,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中的探究性学习对于学生的学习和成长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学生的主动思考、观察、实践、探究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践能力、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合作意识、团队精神、自主学习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实践中探究在探究中收获--谈综合实践活动中劳动技术与研究性学习的有效整合

极主动地去获取“ 纸灯笼” 的有关信息。在充分的感知活动 中, 克服以往等待老师讲授 、 等待其他同学发表见解 、 等待 老师告诉结论的学习方式, 大胆地去发现问题, 大胆地去思 考, 去发现别人没有发现的东西, 不断地对纸灯笼产生新的 认识。在个体自主探究的基础上进行合作探究,依靠集体
的智慧和力量, 共同探究, 群策群力, 达到探究纸灯笼的最
4 . 发 现 问题 深入 探 究
1)你们组的灯笼做成功了吗? 在做灯笼的过程中你们 遇到了什么困难? 2)你们想过这是为什么吗? 老师建议你们好好研究研 究老师发给你们的灯笼,相信你们一定能 自己找到失败的 原因。(再次探究)
5. 交流 小结
劳动技术最基本最典型的特征就是实践性。 劳动技术 中实施研究性学习, 更强调学生无论是发现问题 、 提出问 题并确定研究课题 , 还是收集 、 选择和分析加工各种信息 以解决问题 , 都要在实践中进行 , 要运用已学的知识进行 实践操作以解决实际问题, 在真实的任务情境中进行学习
实践活动 。
2. 探 究性
1) 学生交流观察所得;
2) 师小结;
3) 关注难点, 讨论:怎样使纸灯笼圆 起来? 交流多 种方法。
6. 合作 改进
1) 学生根据自己组的灯笼的缺点, 再次合作, 改进, 制
作纸灯笼。
2)展示学生制作的纸灯笼, 交流在制作过程中克服了
哪 些 困难?
7. 自由创 造
探究是人类认识世界的一种最基本的方式,人类正是 在对求知领域的不断探索中获得发展的。劳动技术强调研 究性学习,正是适应了学生对外部世界的强烈的好奇心和 探究欲, 符合学习者个体发展的需要和认识规律。 学生解决 研究问题的过程, 也就是科学研究方式、 方法在基础教育中 的具体运用过程。
小学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措施研究的实践与探索

小学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措施研究的实践与探索
小学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是一种综合性的课程,旨在帮助学生
通过身心健康的活动,发展语言、思维和社交能力。
以下是实践探
索中的一些措施:
1. 设计多样化的活动:为了保持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力,在活动
课中设计各种各样的活动,如角色扮演、互动游戏、手工制作等。
2. 制定详细的活动计划:在进行活动之前,要制定详细的计划,包括活动目标、内容、步骤和评估标准等。
3. 引导学生探究性学习:在活动中,要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发
现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
教师可以提供启示性问题,然后让学生自
己思考解决方法。
4. 促进学生合作与交流:活动课中要鼓励学生合作完成任务,
通过相互交流和协作,促进彼此的学习和成长。
5. 注意评估与反思:在活动结束后,要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估,并帮助他们进行反思,总结优缺点,为今后的学习活动做出改进。
综合实践活动课不仅能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还能促进学生
的合作精神和探究精神的培养。
教师要注重活动课的设计和实践,
不断改进和调整,让学生在轻松自由的氛围中学习成长。
08--09学校探究性学习课程实施总结

在不断反思中提高---小学探究性学习课程实验工作总结莲花镇中心小学2009.7在不断反思中提高---------小学探究性学习课程实验工作总结学校三至六年级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以回归儿童生活世界,转变学生学习方式为目标,开始尝试“研究性学习”这一新型的学生学习方式。
课程实施近一年,由于该课程是一门全新的课程,我们的实施策略为“学习、行动、反思、提高”。
一、开展“研究性学习”理论学习,提高对“研究性学习”的思想认识和指导能力我们紧跟海盐县综合实践课改步伐,主要结合新课程改革通识培训,向教师们就“综合实践活动课提出的背景意义”、“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内涵与特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目标”、“综合实践活动实施原则与评价”“什么是研究性学习”、“研究性学习的组织形式”等内容作了讲座。
学校电教组通过上网收集有关研究性学习学的理论资料,印发有关教师,同时引导教师上“综合实践活动网”。
图书室向教师推荐《多元智能》、《素质教育在美国》、《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研究性学习学习包》等书籍,教导处组织教师阅读和讨论。
通过培训和学习,提高教师对课程功能的正确认识,进一步确立研究性学习的意义在于引导学生转变学习方式,课程的价值在于促进学生知识、情感、态度的和谐发展。
所有这一切,使学校教师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和研究性学习的学习方式有了理性的认识和思想准备,使综合实践活动课研究性学习正式启动和顺利开展创设了良好的氛围。
二、成立研究性学习课程组织机构为确保综合实践活动课的正常开设,学校成立以信息技术、生活与劳动、常识、科学、班主任等骨干教师组成的综合实践活动课教研组,由教导处分管领导负责,设教研组长一名,同时落实教研组工作职责,提出综合实践活动课教研组应负责学校学年学期的课程计划,课程设计、研究性学习活动的实施、理论学习、经验总结、成果交流、工作研讨。
三、健全和完善工作制度,加强对“研究性学习”的管理学校建立研究性学习档案制度,各班确立课题组要向学校审请备案,上报课题研究计划,学校印发研究性学习记录本,要求对课题的研究情况作详细的记录。
浅谈探究式学习方式在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浅谈探究式学习方式在数学教学中的运用作者:陈雪花来源:《赢未来》 2019年第13期陈雪花广西柳州市红光第二小学,广西柳州 545007摘要:“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是学习数学的一种重要方法。
加强对学生进行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有效地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关键词:自主;合作;探究新一轮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的目标,就是致力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要改变至今仍存在的学生被动接受、反复机械训练的学习方式,倡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探究式学习。
培根(F.Bacon)是探究学习的理论先驱之一,他在1620年的著作中提出了把科学主要看作是“探究程序或方法”的观念。
此后,许多学者认为探究是儿童的本能之一,探究学习的理论就逐渐的形成并应运而生。
建构教学模式是实践教育思想进行教学活动的重要方法。
通过“创设情境,提出问题——自主探索,合作成功——及时评价,反思提高——拓展应用,提高能力”四环节构成探究式学习的一个活动系统。
每个环节中学生的活动是开放性的,而环节与环节是紧密相连的,为学生系统地提供自己探索、充分展示、愉快合作、自我体验的时间和空间,也有利于教师指导作用的发挥。
1 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创设问题情境,不仅提供新知识的现实背景,激活与新知识有关的学生原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形成数学活动的氛围;而且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
情境的创设要注意以下几点:(1)情境的现实性:情境的现实性是指问题来源于学生的生活,是孩子喜闻乐见,经常在他们身边发生的事。
这样才会产生学习的热情,不仅对所学的知识产生兴趣,更体会到数学来源于生活,运用数学知识能解决很多生活中的问题。
(2)情境的针对性:创设情境的目的是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习有关的知识,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在创设情境时,应注意情境的针对性。
在创设情境时不仅要考虑情境是否有现实性,更要考虑情境的创设是否有利于本科的目标的达成,如果对本节课的目标达成没有多大的意义,那么这样的情境大可不用。
综合实践活动课教学中学生自主探究性学习探索

综合实践活动课教学中学生自主探究性学习探索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越来越多的学校开始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培养。
综合实践活动课是学校教学中一种非常重要的课程形式,通过实践活动,学生能够在实践中获得知识、培养能力,提高素质,这种教学形式使学生的学习更加立体,更加贴近生活。
在综合实践活动课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性学习成为了一个重要的课程教学内容。
本文将探讨在综合实践活动课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性学习。
要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性学习,教师需要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
在综合实践活动课中,教师可以通过布置一些真实的问题或者情境给学生,让学生在情景中自主探究,这样学生就可以在探究的过程中获得知识、培养能力,提高素质。
在生活环境保护实践活动中,教师可以为学生提出一个问题:“如何有效地减少塑料垃圾产生”,让学生通过实地调研和自主思考去寻找问题的解决办法。
在此过程中,学生会逐渐形成自主探究的学习习惯。
教师在综合实践活动课教学中,应该给予学生足够的自主权。
教师要允许学生在一定的范围内自由探究,并鼓励学生不断创新。
对于学生提出的各种问题,教师应该给予肯定和鼓励,同时指导学生科学地探究问题,并给予必要的帮助。
只有通过不断地实践和尝试,学生才能真正地掌握自主学习的方法和技巧。
教师要充分利用资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综合实践活动课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多种形式启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通过课外实践活动、实验室实践、参观考察等形式,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资源。
教师还可以邀请专家、学者等前来学校开展讲座,让学生在与专家面对面交流的过程中获得更多的启迪。
这样的教学形式不仅能够拓展学生的视野,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更加主动地进行自主探究性学习。
教师要及时给予学生反馈。
在学生展开自主探究性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及时给予学生建议和指导,帮助学生纠正错误,总结经验,进一步完善自己的学习方法。
教师还可以通过组织学生进行展示、交流等形式,让学生相互学习,相互借鉴,从而激励学生更加积极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来。
综合实践活动的主要方式及其关键要素

综合实践活动的主要方式及其关键要素综合实践活动是现代教育中的一种重要形式,它以跨学科和综合性的方式,促使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应用所学知识与技能。
通过综合实践活动,学生可以在真实的环境中进行实践、探索和合作,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思维。
本文将深入探讨综合实践活动的主要方式及其关键要素,以帮助读者更全面地理解这一教育方法。
1. 综合实践活动的主要方式综合实践活动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实施,以下是几种典型的主要方式:1.1 探究性学习探究性学习是一种基于问题和项目的学习方式,通过问题导向的学习,学生主动参与到项目中,通过调查、观察、实验和分析等方式进行主动学习和探索。
这种方式培养了学生的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促使他们将学习与实际问题联系起来。
1.2 社区服务社区服务是一种利用学生的知识和技能为社区提供服务的方式。
学生可以通过参与社区项目、志愿者活动等方式,亲身体验社会问题并积极参与解决。
这种方式培养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并增强了他们的合作和沟通能力。
1.3 艺术创作与表演艺术创作与表演是一种通过艺术形式来传达思想和表达情感的方式。
学生可以通过参与音乐、舞蹈、戏剧等艺术活动,发展自己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
这种方式培养了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艺术才能,并促使他们从多个角度思考和理解问题。
1.4 项目实践项目实践是一种通过设立项目来组织学习活动的方式。
学生可以通过团队协作、问题解决和成果展示等方式,实践和应用所学知识。
这种方式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和领导能力,同时也提供了一个综合评价学生学习成果的机会。
2. 综合实践活动的关键要素除了具体的实施方式,综合实践活动还具有一些关键要素,下面是一些重要的要素:2.1 多学科整合综合实践活动要求学生将不同学科的知识和技能整合起来,解决真实的问题。
通过跨学科的学习,学生能够将学科之间的关联性和应用性理解到位,提高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2 真实情境综合实践活动要求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进行实践和探索。
综合实践活动教学亮点(3篇)

第1篇一、引言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在我国教育体系中逐渐占据重要地位。
综合实践活动教学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综合实践活动教学的亮点。
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1. 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综合实践活动教学以学生为主体,关注学生的兴趣和需求。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设计富有挑战性的活动,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引导学生主动探索、思考,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2. 营造创新氛围综合实践活动教学注重营造宽松、自由、民主的创新氛围。
在这种氛围中,学生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勇于提出自己的想法和观点,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3. 鼓励学生尝试和失败综合实践活动教学鼓励学生尝试新事物,即使失败也要勇敢面对。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可以学会从失败中吸取教训,不断提高自己的创新能力。
三、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1. 强化实践操作综合实践活动教学注重实践操作,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知识和技能。
通过亲自动手,学生可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提高实践能力。
2. 跨学科融合综合实践活动教学打破学科界限,将各个学科的知识有机结合起来。
在这种模式下,学生可以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提高自己的综合实践能力。
3. 强化问题意识综合实践活动教学强调问题意识,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学生可以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为将来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四、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1. 培养团队协作精神综合实践活动教学强调团队合作,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会与他人沟通、协作。
这种团队协作精神对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具有重要意义。
2. 培养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能力综合实践活动教学鼓励学生自主探索、自主学习。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可以培养自己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为未来的发展奠定基础。
3. 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综合实践活动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如诚信、友善、责任感等。
性教学模式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应用策略研究

探究性教学模式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策略研究一、研究的背景和意义“探究性教学模式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策略研究”,就是通过探究性物理教学的实践,建构一个符合“探究——发现——创造”特征的物理教学模式,并有针对性的探索出符合学生个性发展和学习需要的探究性教学模式的具体应用策略与方法的综合研究活动。
我认为,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努力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组织者和引导者。
通过“探究性教学模式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策略研究”的开展,可以有效地促进教师优化自身的学科素养,转变教师的传统的接受性机械训练式的教学方法,有利于促进教师进一步关注自身的专业化水平的提升,有利于强化学生自主创新意识的形成和实践能力培养,有利于进一步丰富初中物理探究性教学的实践经验,为相关研究提供有益的思路和启示。
二、研究的目标与内容(一)研究目标本课题结合初中物理新课程改革,它是一个开放性的课程,能给予各类学生一个个性发展的空间,通过对探究性教学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应用策略研究,希望能实现以下目标:1、初步探索符合物理学科特点的“探究——发现——创造”的教学模式,并形成探究性教学模式的具体操作方法和应用策略,同时能将应用于物理教学实践,并对教学产生实效。
2、通过物理综合实践活动为载体,以研究性学习为核心,初步探索在物理教学中开展探究性学习活动的一般途径和方法,同时,引导学生注重密切与社会生活的联系,初步培养学生自主创新意识和能力。
(二)研究具体内容1、在物理课堂教学中努力建构符合学生学习需要和促进学习发展的探究性教学模式操作模式以及实施的一般策略与方法。
2、从课堂教学的组织形式入手,初步探索物理综合实践活动课的一般方法。
3、适当选择2—3典型个案例研究,以探究性教学为主线,指导学生开展小组合作的探究性学习活动,初步培养学生信息收集与处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与的能力,并最终能独立提交比较完整的研究报告,初步培养学生自主创新意识。
三、研究取得的成果与分析(一)初步建立了符合学生个性发展和学习需要的“讨论探究创造评估”物理探究性课堂教学模式1、这种教学模式要求在物理教学过程中突出“四个”环节:⑴讨论:运用讨论式教学作为进行教学过程、探究知识的手段与背景模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探究性学习模式在综合实践活动课中的应用[摘要]引探教学模式是教师积极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新知识的一种教学方法。
它强调教师的“引”与学生的“探”有机的结合,其宗旨是教会学生学习,从未知到真知的发现过程,引导学生通过积极的探究,学会科学研究的方法。
发展学生的多种能力。
它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利于激发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发展。
[关键词]学习模式应用
由于探究性学习在我国尚处于探索阶段,在理论和实践上都会产生一系列问题和困惑。
今天,我就围绕着探究性学习模式在综合实践活动课中的应用这一主题,来与大家共同进行交流探讨,不当之处,请大家悉心指正。
一、在基本理论、基本概念教学中注意问题的铺设,构建探究式的问题模式,以探究题为思维主线,引导学生学习新知识,新方法。
案例(一)
在“乐音和噪音”这一节中,为了消除学生紧张的情绪,课前播放了一首悠扬的乐曲,又制作了一组声音效果的课件,设计了下列问题
1.你听到了什么声音?
2.你喜欢哪些声音?
3.你感受如何呢?
接下来,学生播放自己录制的各种声音的磁带,从中加以区分什么是乐音和噪音。
学生又通过联系自己的实际生活,知道了噪音的危害,从而产生了防治噪音,创美好声音的愿望。
通过这样的问题铺设,使学生动手动脑,从简单的知识入手,层层深入、总结、探索、发现新知识,从而达到教学目的。
二、以三个问题循环指导教学即:铺垫性问题解决、新问题解决、拓展性问题解决。
这三个循环都是一个相对完整的认识过程,都是问题----学习----解决----小结的过程。
因此,每一个循环教学都要从问题和目标开始,引导学生去学习、探究、解答,最后进行归纳小结。
三、激发质疑、及时解惑,培养学生问题意识和创新意识。
案例(二)
在讲授“失火后怎么办?”一节中,为了引发学生的探究与合作,我提供中介性工具有:粗绳子2根(向体育组借的拔河大绳)、灭火器一个、电话一部、沙箱一个、电源插座、电闸各一个(向物理组借的)、水桶、水盆、湿毛巾、旧床单各一个、树枝若干根,同时为了引发情境效果,录制了着火的报警声等。
教学设计如下:
1.引探过程:人类的进化离不开火,人类的生产生活也离不开火,火能造福于人类,而一旦失去控制也能给人类造成巨大危害,你们知道发生火灾的情况吗?
2.都有哪些原因导致火灾的发生呢?
3.发生火灾了,你能用我们提供的工具进行自救吗?
另外,学生们又提议,要互相提问,有的同学说:“我家的液化汽胶皮管突然起火怎么办?”;有的说:“法轮功分子自焚起火怎么办?”……。
他们提出的问题五花八门,真的让你想也想不到。
学生们热情高涨,辩论得面红耳赤。
我想,这样的设计场景一定让人终生难忘:不但拓展了学生的思维,增强了学生的问题意识,又使学生的创造能力得以锻炼,而且教学重点也更加明确。
当学生有了一定的自学能力,适应了探究式教学方法后,教师就要扭转方向:
四、相信学生,启发学生提出探究题。
1.你准备提出怎样的问题指导自己收集资料呢?
2.你在自学过程中有哪些困惑呢?
然后以此为题,作为思维主线,展开教学,根据学生的实际和需求来解决学生中的疑难问题,为主要目标进行教学
案例(三)
如:我给学生出了一道以环境保护为题的长课题,要求学生自拟主课题,子课题题目不少于4个,以一本书的形式呈现出来,要有封面、目录、插图、资料来源、感受等。
学生们所写的题目令人耳目一新,从中我精选了15个题目:
让城市更美丽----城市与环境
珍惜生命摇篮----水源与环境
生存空间之战----残渣与环境
野生动物趣谈----野生动物与环境
现代城市新杀手----噪音与环境
沧桑的诉说----文物保护与环境
环境保护与人体健康
我眼中的大自然
爱护环境,从我们身边做起
告别网吧,还我们洁净空间
伸出我们的双手,还大地一片绿色
植树造林,建设小鸟的家园
关于治理“白色污染”的研究
让哭泣的生物笑起来
让地球妈妈永远露出笑脸
针对以上题目,他们还提出自制一些生活中环保小发明的改进意见,如:环保方便饭盒(他们还建议午餐自备筷子)、多功能小手袋、新型书签(我们觉得花钱买很不值得,便利用树叶、衣物的商标签等来充当,即省钱又环保)、还有方便的脚套(平时,他们进微机房之前,总是花钱买两个方便袋套在脚上,这样每次都要买新的,有时还丢得到处都是,于是他们萌生自制的念头,并且画出图纸,用在劳技课上学到的缝纫技术用布缝制而成)
五、一法为主、多法配合;取其所长、为我所用。
一堂引探教学法的课,应以用好引探教法为主,吸取其他方法的优点,优化课堂教学,引导学生更好的学习,在“乐音与噪音”中教师提出这样的思考:从乐音、与噪音的振动频率和音效上你发现了什么?这里就引进了学生的发现思想;教师让学生模拟乐音、噪音的音效又运用了尝试思想、反馈思想;在课的引入中又运用了音乐艺术效果,这又体现了美学思想;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甜甜的微笑、鼓励的话语等肢体语言来营造课堂轻松愉快的气氛,这又体现了愉快教学思想。
如:你来试一试?你有好主意了吗?把你的苦恼说给老师听?我们是好朋友对吗等等。
通过多法的配合、优化方法的运用,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探究式学习是一种学习方式的再革命,它适应当今教育飞速发展的时代要求。
它可以使学生在学习中体会到学习的乐趣,并为培养他们终身学习的能力打下坚实的基础。
我们做教师的应根据学生的理解程度、认识水平,引导学生主动地、积极地理解知识,使学生独立运用已学知识探究解决问题,形成各种能力的综合,从而在进行探究过程中达到塑造人性的最高层----自主、主动、创造。
(作者单位:辽阳市沙岭镇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