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公共关系传播模式与媒介

合集下载

第五章 公共关系传播模式与媒介

第五章 公共关系传播模式与媒介

执行官对连长说:上校命令,明晚8点哈雷彗星将在营地上空出现,如 果下雨,全体着装原地解散,然后列队去大礼堂,在那儿这种75年才 发生一次的罕见现象将出现。
连长对少尉说:接上校的命令明晚8点着装,哈雷彗星将在礼堂出现, 如果营地上下雨,上校将发布另一个命令,75年才会发生一次。
少尉对上士说:明晚8点上校将同75年才出现一次的哈雷彗星一 起在礼堂出现。如果下雨,上校将命令彗星进入营地。
手段:报纸、杂志、书籍、广播、电视、互联
网等
15
正式传播网络的类型
链式
轮式
全通道式
特点
速度 精确性
链式网络
中 高
轮式网络 全通道式网络
快 高 快 中 无 高
16
领导者的出现
成员的满意度




非正式传播网络的类型
D G B H C B E F A 密语连锁 A 随机连锁 D F E H G
C
A 集群连锁
【案例5-3】
8
§5.2 公关传播的基本类型
从传播者的角度可分为:个体自身传播、人际传播、 小团体传播、组织传播、大众传播、公众传播和国 际传播。 从信息反馈角度又可分为单向传播和双向传播。 根据以上的分类,再结合具体的公共关系活动,我 们可以把公共关系的传播活动归结为四种形式,即: 人际传播、群体传播、组织传播、大众传播。
9
一、人际传播
人际传播是发生在个体与个体之间的沟通 交流。它是最常见、最广泛的一种传播方式, 也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最基本的形 式。良好的人际关系通常表现为交际双方的 互相认同、情感相容和行为近似。
【案例5-6】
传言害死牛
10
沟通中的障碍——一个极端的以讹传讹的例子

第五章 公共关系传播模式与媒介

第五章 公共关系传播模式与媒介

(一)广播在传播信息中的优势和弱点(问 答题)在我国,广播是最为大众化的传播 媒介。 • 1.广播的优势 • (1)迅速及时,时效性强 • (2)超远覆盖,渗透性强 • (3)声情并茂,感染力强 • (4)雅俗皆宜,群众性强
• • • •
2.广播的弱点 (1)稍纵即逝,过耳不留 (2)顺序收听,选择性差 (3)形象感不强
• (二)Internet的基本特征 • 优点1、兼容性 2、互动性 3、全球性 4、 存储与检索 5、即时性 6、针对性强 • 缺点1、缺乏严谨性 2、缺乏深度与原创 3、 缺乏权威性 4、缺乏规矩
(三)Internet的公共关系传播意义 • 1.它将改变人类传播意识,传播行为与方 式,因此也必将给组织公关传播带来革命 性的影响。2。它功能齐全,几乎综合了各 种公关传媒的优点,因而也必将成为一种 公关传播的主导性媒体。3。其空前开放和 互动性特征,也最符合现代公关传播的发 展趋势。
二、媒体组合
• (一)媒体组合的目标 • 1、媒体组合应满足:(1)、要有利于实现组织 信息在内如何表现形式方面的系列化;(2)、要 有利于组织树立良好的产品或服务形象;(3)、 要有利于信息有针对性地达到目标受众、影响目 标受众;(4)、要有利于组织针对竞争对待后的 信息传播开展有利进攻或实施有效的防御;(5)、 要有利于信息传播的时机性要求;(6)、媒体组 合本身要实现多样性。
• (二)电视在传播信息中的优势和弱点 (简述) • 1.电视传播的优势 • (1)视听兼备,声画并茂 • (2)现场感强,可信度高 • (3)近距离观赏,亲切自由 • (4)传播内容的兼容性、开放性
• • • •
2.电视传播3)费用较高
第五章 公共关系传播模式与媒介
要求掌握:本章为重点章节 1、五种传播模式的概念 2、媒介发展的阶段 3、非语言传播的特性 4、传播媒介选择的原则 5、媒介组合的具体策略

2020年自考《公共关系学》讲义第五章

2020年自考《公共关系学》讲义第五章

第五章公共关系传播模式与媒介一、拉斯韦尔的“5W”模式★★传播学中,总体研究范畴的规划者是美国人哈罗德·拉斯韦尔。

1948年,拉斯韦尔发表了《社会传播的结构与功能》一文,使其成为传播学的始创者之一。

在这篇论文里,拉斯韦尔提出了界定传播研究范畴的经典模式——5W模式。

5W 分析内容控制分析传播的法规与政策;传播者的社会控制和自我控制;传播者对传播的影响;传播者的社会责任内容分析传播的分类;传播的符号;传播的宣传方法等媒介分析传播的媒介环境;传播的媒介特点等对象分析传播对象的心理;传播对象的劝服等效果分析传播的效果类型;影响传播效果的因素;测定传播效果的定量方法等二、把关人理论★★(一)把关人的概念“把关人”又称“守门人”,它是指在信息传播过程中,对信息的提供、制作、编辑和报道能够采取“疏导”与“抑制”行为的关键人物。

这个概念原出于德国著名社会心理学家库尔特·卢因在1947年所写的《群体生活的渠道》一文。

(二)把关人的传播行为一般地说,把关人的传播行为包括“疏导”与“抑制”两个方面。

把关人对某些信息准予流通的便是疏导行为,对另一些信息不让其流通或暂时搁置的便是抑制行为。

三、两级传播模式★“两级传播论”是由美国著名社会学家拉扎斯菲尔德提出的。

观念总是先从广播和报刊传向“意见领袖”,然后再由这些人传到人口中不那么活跃的部分。

也就是说,信息的传递,是按照“媒介一意见领袖一受众”这种两级传播的模式进行的。

四、受众选择“3S”论★★★经过长期的观察和研究,传播学者发现受众在接触媒介和接收信息时有很大的选择性,这就是受众心理上的自我选择过程。

这个选择过程表现为三种现象,简称为“3s”:选择性注意、选择性理解、选择性记忆。

(一)选择性注意选择性注意是指在信息接收过程中,人们的感觉器官虽然受到诸多信息的刺激,但是他们不可能对所有信息都作出相应的反应,只能是有选择地加以注意的心理状态。

从选择性注意的角度来看,如何提高信息的竞争能力,有以下几个因素值得关注:(二)选择性理解选择性理解是受众心理选择过程的第二个环节,也就是消费者接受信息传播的第二关。

第五章 公共关系传播

第五章 公共关系传播
权威性,指传播者是所传播内容领域的权威或传播 者是传播对象心目中敬佩的人物或崇拜的偶像。 客观性,指传播者在传播对象心目中立场客观.、 态度公正,所传内容与自身没有直接的利害关系。 亲密性,指传播者与传播对象之间没有心理隔阂或 关系融洽。
29
普通高等教育规划教材
Public Relations
24
普通高等教育规划教材
Public Relations
5.电视的特点
(1)电视综合了语言、文字、音响、图像、色彩、 人身符号,是视听结合的新媒介,形象生动、丰富 多彩,信息的表现力和现场感极强,信息接收不受 文化程度的影响,最能引起受众的兴趣,具有很强 的普及性。 (2)信息传播迅速,尤其是“现场直播”形式,做 到了与事件的发生同步传播。 (3)电视的娱乐性最强。 (4)观众只能按节目顺序依次接收,缺乏主动性, 其所传信息稍纵即逝,不便保存和重复接收。电视 节目制作耗费巨大,制作、播放和接收成本较高。 电视观众构成复杂,不宜作受众针对性强的宣传。
22
普通高等教育规划教材
Public Relations
3.报纸和杂志的特点比较
(3)报纸内容多为公布性、报道性的,信息浅而杂, 读者重复阅读率低;杂志内容多为分析性、资料性 的,信息面窄但处理信息深刻,读者重复阅读率高。 (4)报纸的发行周期短,如日报、晚报、周报,大 多使用新闻纸印刷,制作成本低,一般读者保存者 少;杂志出版周期长,如半月刊、月刊、季刊,大 多使用胶版纸甚至铜版纸印刷,装帧精美,制作成 本高,但读者保存时间长。
Public Relations
第一节 传播的基本原理
一、传播的涵义和特点 二、传播过程的构成要素 三、传播过程模式
3
普通高等教育规划教材

公共关系第五章公共关系手段——传播

公共关系第五章公共关系手段——传播
(一)言语媒介
言语媒介也称语言媒介,主要指个人在人际传播中使用的各种信息传递方式。它包 括有声语言和无声语言两大类。
1.有声语言,即口头语言,又称口语,口语传播专指传播者(说话人)通过口腔发 声并运用特定的语词和语法结构及各种辅助手段向受传者(听话人)进行的一种信 息交流。
2.无声语言,也有人将无声语言传播称作非语言传播。它主要是借助非有声语言来 传递信息,表达感情,参与交际活动的一种不出声的伴随言语。无声语言分为默语 和体语,它的使用也是有技巧的。
概括起来,我们可以给传播下一个基本的定义:即传播是指人与人之间一切信息 的传递和分享,也是人们接受、排列、选择、传送、储存信息的过程。它包括三层 含义。 1.信息的传递,即传播者通过一定的方式和工具将传播内容传递给信息的接收者。 2.双向互动,即受传者将收到信息后引起的反应以传播者的角度反馈给对方,以形 成下一次的传播过程的出现,这样构成了双向交流、互传信息、相互传递和反馈的 循环交流过程。 3.信息的共享,由于双方的信息沟通使人类在传播的同时取得了一致认识、理解和 帮助,从而形成共识和行动。
2.公关新闻传播能使受众对其所传播的内容产生客观的印象和客观的感受。 3.公关新闻传播的内容是经过第三者,即新闻媒介的把关人筛选出来的,
新闻的发布权在于新闻媒介。这种由第三者赞同的或者直接出面,站在 客观立场上的报道,比起组织自己出来讲话更容易赢得公众的信赖。
4.公关新闻传播是免费的,通过新闻报道的公关传播是最经济合算的。
第一节 公共关系的传播的涵义与理论
(二)传播的要素
传播的核心是信息,然而在整个传播这程中只有信息,完不成传播。任何一个传播 活动的形成,必须具备相应的必要条件,这些构成传播活动的必备条件,我们称之 为要素。1926年美国政治学家哈罗德·拉期维尔在他著名的论文《社会传播的结构与 功能》中提出了关于传播的五要素公式,即有名的“拉斯维尔公式。”这个公式认 为任何一个传播过程都可以分解为五个部分,这五个部分他称为5种分析,它们包括: (1)针对传播主体的控制分析;(2)针对传播信息的内容分析;(3)针对传播 媒介的工具分析;(4)针对传播对象的受众分析;(5)针对传播效果的效果分析。 根据以上五种分析,拉斯维尔得出至今为传播学公认的传播要素理论——5W理论。

第五章___公共关系传播媒介

第五章___公共关系传播媒介

第三节 公共关系传播媒介的选择
一、公共关系传播媒介 是公共关系信息传播的主要渠道、手段和方法,在公 共关系传播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一)报纸 一般是公布性和告知性的,时间性较强,发行量大、 涉及面广,便于携带、保存、经济实惠,不受时空限制。 局限性在于,它属于文字和图形的印刷物,受文化水 平的限制;属于静止媒介,没有动感和变化,所以它的生 动性和及时性不如广播和电视。 (二)杂志 即期刊,指以文字形式表达的、以刊载各类文章为主 的定期连续印刷的出版物,内容含量大,分类清晰,专门 性强;也可以专门传播,目标性和指向性突出;解释性和 学术性比一般的媒介更强,更有史料价值。
局限性:一是发行周期长,新闻性弱,时效性差;二 是对读者的文化水平要求高,相对价格也高。 (三)传单、图片和招贴 印刷类的传播媒介,具有不定期、不专业、偶然性强 和针对性强的特点。 (1)传单。单张性的宣传印刷品,内容单一,针对目 标集中的内容进行传播,如企业简介、产品说明、产品目 录、经营特色、促销宣传品和邮递广告等。 (2)图片。通过平面构图传递形象信息的印刷品。具 有准确、客观、逼真的特点。适合于直观、快速、醒目地 传递公关信息。 (3)招贴。印刷后的图文单页资料、公共场所公开悬 挂和告贴的传播形式,是其他主要媒介的辅助手段,有醒 目、明确的特点。
宣传、虚假的信息、炒作等传播方式,都会被信息分辩 能力越来越强的公众分析、鉴别出来,进而影响组织的 诚信力。 3.内容的新颖性 公共关系传播内容的新颖性体现在,组织总是不断地 向社会提供新情况、新产品、新动向、新信息,给社会 或公众一些意外之喜,多数“新情况、新消息”都带有 一定的新闻价值。 4.过程的双向性 公共关系传播是一种社会组织与公众之间双向信息交 流、沟通的过程。一方面,组织为了塑造良好社会形象 和构建舆论环境,通过有效的传播,向公众传递有关信 息的行为;另一方面,组织为了使传播方案具有针对性, 必须要及时收集有关公众接受信息后的信息反馈(图51)。

第5章公共关系传播模式与媒介

第5章公共关系传播模式与媒介

5.1 公共关系传播模式
• 8.(多选)公共关系的传播模式与理论主要有 把关人理论、受众选择“3S” 论、议题设置 论、拉斯韦尔的“5W”模式、两级传播模式。
• 9.(单选)“把关人” 这一概念出自《群体生 活的渠道》。
5.1 公共关系传播模式
• 10.(多选) 影响受传者选择性理解的心理因 素主要包括需要、态度、情绪.
• 如:报纸上的药品好,受众往往容易接受 医生的建议;
5.1 公共关系传播模式
• 6. (名词解释)“意见领袖”又称“舆论指 导者”,指社会活动中能有较多机会接触 来自各种渠道的信息的人. 即“消息灵通人 士”,或对于某一领域有丰富的知识与经 验的“权威专家”,而其态度和意见对广 大公众影响较大的那一部分人。
• 11.(单选)一定时期内神经联系的形成和巩 固是指记忆。
5.1 公共关系传播模式
• 12.(多选)从选择性注意的角度来看,提髙 信息竞争能力应关注的因素包括对比、强 度、位置、重复、变化。
• 13.(单选)议题设置论认为, 各种传播媒介 对所传播的信息首先起到过滤作用。
5.1 公共关系传播模式
5.2 媒介发展与演进
• 5.(多选)文字传播媒介的主要优点有传播范 围大、信息可以保存、传播距离延长、信 息传递的确切可靠性。
• 6.(单选)传播信息渗透性比较强的是电子媒 介传播。
5.3 公共关系的传播媒介
• 1. (简答)简述报纸传播信息的优势。 • (1)可充分处理论题。 • (2)选择性强。 • (3)易于保存、易于检索。 • (4)专业性强。 • (5)经济性 。
• 1.媒介:是指传播过程得以实现的中介,是 承载、复制、并传递信息的物理形式。
• 2. 传播媒介的发展与演变: 口语传播------手抄媒介阶段------印刷媒介阶

公共关系学第五章公共关系传播模式与媒介和媒介发展与演进

公共关系学第五章公共关系传播模式与媒介和媒介发展与演进

真题演练
议题设置论认为,各种传播媒介对所传信息首先起到( ) A. 决定作用 B. 辅助作用 C. 整理作用
D. 过滤作用
真题演练
议题设置论的最杰出研究者是( ) A. 麦库姆斯 B. 拉扎斯非尔德 C. 卢因 D. 拉斯韦尔
真题演练
议题设置论的最杰出研究者是( )
A. 麦库姆斯
B. 拉扎斯非尔德 C. 卢因 D. 拉斯韦尔
真题演练
影响受众选择性注意的主要因素有( )
A. 对比 B. 强度 C. 位置 D. 重复 E. 变化
真题演练
影响受传者选择性理解的心理因素主要包括( ) A. 需要 B. 态度 C. 环境 D. 教育 E. 情绪
真题演练
影响受传者选择性理解的心理因素主要包括( )
A. 需要 B. 态度
C. 环境 D. 教育
第一节 公共关系传播模式 5.1.3 三、两级传播模式
三、两级传播模式 【选择】★★★
信息的传递模式/两级传播模式:“媒介--【 】--【 】”
意见领袖:又称“【 】”,指社会活动中能有较多 机会接触来自各种渠道的信息,或对于某一领域有丰 富的知识与经验即“权威专家”,而其态度和意见对 广大公众影响较大的那一部分人。
一、拉斯韦尔的“5W”模式
第一节 公共关系传播模式 5.1.1 一、拉斯韦尔的“5W”模式
一、拉斯韦尔的“5W”模式 【选择】★★★★
传播的效果分析
传播的效果类型 影响传播效果的因素 测定传播效果的定量方法
传播的控制分析 法规与政策; 社会控制和自我控制; 传播者对传播的影响、社会责任。
传播的内容分析
真题演练
5.2.2.1口语媒介阶段
希腊史诗《伊利亚特》、《奥德赛》得以传承保存下来的媒介形式是( ) A. 印刷媒介 B. 手抄媒介

公共关系传播与媒介

公共关系传播与媒介

公共关系传播与媒介公共关系传播与媒介是一个紧密相连的领域,媒介在公共关系传播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公共关系传播的目标是通过建立和维护组织与其公众之间的良好关系,而媒介则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工具。

本文将探讨公共关系传播与媒介之间的关系以及它们对彼此的影响。

首先,公共关系传播与媒介之间的关系紧密相连。

媒介是公共关系传播的载体,通过其传播机制,将组织的信息传递给公众。

媒介可以是传统媒体,如报纸、电视和广播,也可以是新媒体,如社交媒体和互联网。

通过与媒介合作,组织可以将自身的信息传达给大众,并塑造自身形象。

媒介也是公众获取信息的重要渠道,通过与媒介建立良好的关系,组织可以更好地影响和沟通与其相关的公众。

其次,媒介对公共关系传播的影响不可忽视。

媒介的选择和使用方式会直接影响组织的公共关系传播效果。

不同的媒介有不同的特点和受众群体,组织需要根据自身的目标和受众特点选择合适的媒介进行传播。

此外,媒介的报道也会对组织的公共形象产生重要影响。

负面的报道可能会损害组织的声誉,而正面的报道则会提升组织的形象。

因此,组织需要与媒介保持良好的关系,并积极参与与媒介的互动,以影响媒介的报道内容和方式。

然而,公共关系传播与媒介之间也存在一定的冲突与挑战。

媒介是商业机构,追求利润最大化是其首要目标。

而组织的公共关系传播往往追求传递正面的信息和维护良好的形象。

因此,组织需要借助策略和手段来影响媒介的报道,以达到自身的传播目标。

然而,媒介的报道具有客观性和中立性的要求,不可过度受组织的影响。

这就需要组织与媒介之间保持良好的平衡,既能够满足组织的传播需求,又能够保持媒介的独立性和中立性。

同时,新媒体的兴起也给公共关系传播与媒介带来了新的挑战和机遇。

新媒体的快速发展和广泛使用为组织提供了更多传播的渠道和方式,同时也破坏了传统媒体的媒介格局。

组织需要根据新媒体的特点和使用习惯,重新制定公共关系传播策略,加强与新媒体的互动。

同时,新媒体的崛起也加大了组织的传播风险。

公共关系学教程-5(PPTminimizer)

公共关系学教程-5(PPTminimizer)

资料内容仅供您学习参考,如有不当或者侵权,请联系改正或者删除。

第五章公共关系传播模式与媒介 ◆ ◆ 教学目的和要求经过本章的学习, 了解一些主要的传播模式与相关理论, 如5W 模式、 把关人理论、 两级传播模式、 受众选择”3S”论、议题设置论等; 同时, 掌握一些主要的传播媒介知识, 如文字大众传媒、 电子大众传媒、 国际互联网等, 了解公共关系的基本手段。

◆ ◆ 学习方法以基本概念的识记为基础, 了解和领会公共关系的传播模式与相关理论, 经过相关传播理论的学习, 结合公共关系的工作过程, 掌握公共关系所涉及到的主要传播媒介和方式, 认识各种媒介和方法的特点、 作用, 并能在实践中进行具体的操作和运用。

◆ ◆ 教学内容主要介绍公共关系的传播模式与理论, 以及公共关系所涉及的传播手段。

资料内容仅供您学习参考,如有不当或者侵权,请联系改正或者删除。

资料内容仅供您学习参考,如有不当或者侵权,请联系改正或者删除。

第一节公共关系传播模式与理论 一、 拉斯韦尔的5W 模式◆ 传播学中, 总体研究范畴的规划者是美国人哈罗德·拉斯韦尔。

1948年, 拉斯韦尔发表了《社会传播的结构与功能》一文, 使得拉斯韦尔成为传播学的始创者之一。

拉斯韦尔提出了界定传播研究范畴的经典模式——5W 模式。

◆ ◆ ◆ ◆ ◆ 谁传播( Who ) ;传播什么( Says What ) ;经过什么渠道( Which Channel ) ;向谁传播( to Whom ) ;传播的效果怎样( What Effects).资料内容仅供您学习参考,如有不当或者侵权,请联系改正或者删除。

什么渠道? ( Which channel )媒介分析 传播什么? ( says what ) 内容分析 向谁传播? ( to whom ) 对象分析 效果怎样? ( what effects ) 效果分析谁传播? ( who )控制分析 传播学的研究内容二、把关人的理论资料内容仅供您学习参考,如有不当或者侵权,请联系改正或者删除。

第五章 公共关系传播模式与媒介

第五章 公共关系传播模式与媒介

➢ 非语言传播的特性:
• 传播性 • 情境性 • 可信性 • 组合性 • 隐喻性
公共关系的媒介运作
传播媒介的选择原则
✓ 根据目标受众的特点选择传播媒介(实际情况、对媒体的接触率及 习惯、居住区域的自然状况气候条件生活水平来选择媒体)
✓ 根据特性及影响力选择传播媒介(对媒体质和量方面的考察) ✓ 根据信息的特点选择传播媒介 ✓ 根据竞争对手的媒介运用状况选择传播媒介 ✓ 根据讲求经济效益的原则选择传播媒介 ✓
印刷媒介阶段
优点: • 可大规模地复制和传递信息,使得传播成本降低 • 传播速度大加快,信息容量也成倍增加 • 保存信息更有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 直接对信息的传播进行有效控制和选择,增强了受众
在信息传递中的自主性 缺点: • 传播通道单一 • 其选择性带来的局限性
电子媒介阶段
优点: • 传播速度更快,范围更广,具备了多通道的特点,可
以满足不同要求的受传者 • 可以与突发事件同步进行,有身临其境之感,增强感
染力,接受力 • 受传者的面很宽,提高受传者的参与感 • 缺点:有局限性,直接记录性差,选择性不够
公共关系的传播媒介
四大媒介——报纸、杂志、广播、电视
➢ 印刷媒介:报纸与杂志
报纸、杂志同属于文字传播媒介。 文字传播媒介是指借助于可视的语言文字符号传递社会信息的各种载体。 文字传播媒介的特征: 记录性 扩散性 渗透性 准确性
有效的防御 ✓ 要有利于信息传播的时机性要求 ✓ 媒体组合本身要有实现多样性
媒体组合优点:
✓ 它实现了信息的多层次化 ✓ 它能使信息集中传播 ✓ 它可以带来冲击力的乘积效果 ✓ 它可以实现最大的到达率与到达次数
媒体组合的两种方式
➢ 集中型媒体组合 --采取把有限的广告费用集中投入到某一 特定媒体的方法

第五章 公共关系传播

第五章 公共关系传播

39
(三)公关日常应用传播媒介
40
(四)如何选择传播媒介
1.媒介本身特点 2.传播内容
3.受传者的特点
4.讲求经济效益
5.注重时间安排
41
六、公共关系传播效果
(一)传播效果层次
针对公共关系的目标和公关传播的目标评估, 传播对于受者的影响可以达到四种程度:
42
(二)影响传播效果的因素
1.传播媒介
程。
5
三、公共关系传播的要素
传 播 的 要 素
公共关系传播者 公共关系传播内容 公共关系传播渠道 目标公众 公共关系传播效果
基本要素
隐含要素
时空环境 心理因素 文化背景 权威意识
6
“斯达舒”的一则电视广告
在这则电视广告中,有三幅画面:第一幅是 一个身着防护服的满脸狡诈凶险的家伙站在人的 胃里用钻机使劲钻,画外音是“胃痛吗?”;第 二幅是用酸液喷,画外音是“胃酸吗?”;第三 幅是用打气筒充气,画外音是“胃胀吗?”。三 幅画面形象地比拟出了有胃病的人们的胃痛、胃 酸、胃胀的要命感觉,就是运用了广告恐惧诉求 的手法。
35
象征手势
美国: “OK,了不起、赞赏”; 法国:“零”或“无价值”; 印度:“正确”; 泰国:“没问题”; 日本、缅甸、南朝鲜:“金钱” 我国:“零”或“三”。 巴西,“引诱女人”或“悔辱男人”; 突尼斯:“傻瓜”或“无用”; 印尼:“什么也干不了”或“不成功”, 某些地中海国家常被用来影射同性恋。
36
象征手势
把大拇指朝下则一致表 示“坏”的意思,据说 这是罗马帝国时期,恺 撒大帝每当作出杀人的 决定总是做出拇指朝下 的手势。另外在意大利, 数数字,竖起拇指是表 示一,加上食指是二; 而美国人和英国人则食 指是一,加上中指是二, 拇指便成五了。

公共关系传播模式与媒介知识点

公共关系传播模式与媒介知识点

公共关系学知识框架第五章公共关系传播模式与媒介一、拉斯韦尔的“5W”模式Ø传播学中,总体研究范畴的规划者是美国⼈人哈罗德·拉斯⻙韦尔。

Ø1948年年,拉斯⻙韦尔发表了了《社会传播的结构与功能》⼀一⽂文,使其成为传播学的始创者之⼀一。

Ø在这篇论⽂文⾥里里,拉斯⻙韦尔提出了了界定传播研究范畴的经典模式——5W模式。

一、拉斯韦尔的“5W”模式Ø传播学中,总体研究范畴的规划者是美国⼈人哈罗德·拉斯⻙韦尔。

Ø1948年年,拉斯⻙韦尔发表了了《社会传播的结构与功能》⼀一⽂文,使其成为传播学的始创者之⼀一。

Ø在这篇论⽂文⾥里里,拉斯⻙韦尔提出了了界定传播研究范畴的经典模式——5W模式。

Ø老王通过电视⼴告向全市⼈民征集创意,取得了良好效果。

一、拉斯韦尔的“5W”模式Ø传播的控制分析:传播的法规与政策;传播者的社会控制和⾃自我控制;传播者对传播的影响;传播者的社会责任。

Ø传播的内容分析:传播的分类;传播的符号;传播的宣传⽅方法等。

Ø传播的媒介分析:传播的媒介环境;传播的媒介特点等。

Ø传播的对象分析:传播对象的⼼心理理;传播对象的劝服等。

Ø传播的效果分析:传播的效果类型;影响传播效果的因素;测定传播效果的定量量⽅方法等。

传播学中,总体研究范畴的规划者是()A.巴勒勒克拉夫B.⻨麦克卢汉C.拉斯⻙韦尔D.伯尼斯传播学中,总体研究范畴的规划者是()A.巴勒勒克拉夫B.⻨麦克卢汉C.拉斯⻙韦尔D.伯尼斯5W模式的提出者是()A.迈克尔•⻨麦库姆斯B.弗兰克•杰夫⾦金金斯C.库尔持•卢因D.哈罗德•拉斯⻙韦尔5W模式的提出者是()A.迈克尔•⻨麦库姆斯B.弗兰克•杰夫⾦金金斯C.库尔持•卢因D.哈罗德•拉斯⻙韦尔传播的内容分析主要包括()A.传播的分类B.传播的符号C.传播的宣传⽅方法D.传播对象的⼼心理理E.传播对象的劝服传播的内容分析主要包括()A.传播的分类B.传播的符号C.传播的宣传⽅方法D.传播对象的⼼心理理E.传播对象的劝服传播的对象分析主要包括()A.传播对象的⼼心理理B.传播对象的劝服C.传播对象的选择D.传播对象的分类E.传播对象的知识背景传播的对象分析主要包括()A.传播对象的⼼心理理B.传播对象的劝服C.传播对象的选择D.传播对象的分类E.传播对象的知识背景二、把关人理论Ø“把关⼈人”:⼜又称“守⻔门⼈人”,指在信息传播过程中,对信息的提供、制作、编辑和报道能够采取“疏导”与“抑制”⾏行行为的关键⼈人物。

第五章 公共关系传播 《公共关系学》PPT课件

第五章 公共关系传播 《公共关系学》PPT课件

3、受众选择“3S”理论
• 传播学者发现受传者在接触 媒介和接收信息时有很大的 选择性,这就是受众心理上 的自我选择过程。这个过程 表现为三种现象,简称为 “3S”:选择性注意(Selective Attention);选择性理解 (Selective Perception);选择性 记忆(Selective Retention)。信息 受传者的心理选择过程的三 个环节之间的关系如左图所 示。
案例
4、公共关系有效传播的七大要素
可信度 情境架构
受众的能力 通道
内容
清晰
持续和一贯
第四节 公共关系传播模式
• 拉斯韦尔的5W模式 • 两级传播理论 • 受众选择“3S”理论 • 传统的线性传播模式 • 新型的控制论传播模式
1、拉斯韦尔的5W模式
2、两级传播理论
• 两级传播理论是由美国著 名社会学家拉扎斯菲尔德 提出的。它对大众传播的 威力产生怀疑。认为“观 念总是先从广播和报刊传 向‘意见领袖’,然后再 由这些人传到人口中不那 么活跃的部分” 。因此传 播活动中要注意“意见领 袖”的作用。
传播空间位置
范围广、效率高 专业化、间接性
3、公共关系传播的类型
大众传播
电视、广播、报纸、杂志、网络
对象广泛 目的明确
组织传播
传播形式 的变化
展览、庆典、广告、宣传、公益等活动
个性鲜明 反馈及时
人际传播
• 受众面越来越大; • 传播双方在感情和距离上
越来越远;
传播活动 的基础
自身传播
• 信息的个性化越来越淡; • 组织系统和传播技术越来
1、公共关系传播 沟通的基本
原则
公众利益至上原则
双向沟通原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五章公共关系传播模式与媒介【本章重点】拉斯维尔的“5W”模式;受众选择“3S”论;议题设置论;传播媒介的选择原则传播是公共关系的一个基本要素。

作为以树立组织自身形象为最终追求的公共关系活动,其目的就是要在社会公众心目中展示组织存在的价值,传递组织的各种信息。

这种价值的显现和信息的传递所依赖的唯一手段就是传播,离开了传播,一切的形象均无法确立,所有的信息将不存在。

事实上,在许多情况下,公众和组织之间可能产生误解,导致公共关系的失调,其原因在于传播渠道缺乏,彼此不能互相理解。

所以,公共关系人员必须学会传播的基本技巧,利用各种可能的机会同公众进行多方面的沟通。

本章我们从公共关系传播的基本理论出发,科学而全面地阐述传播的技巧及其运用。

第一节公共关系传播模式一、拉斯维尔的“5W”模式5W的基本含义:(1)谁传播(who);(2)传播什么(says what);(3)通过什么渠道(which channel);(4)向谁传播 (to whom);(5)传播的效果怎样 (what effects)。

因为这五个要素的英文表述各有一个以w打头的疑问词,这个5要素理论也叫5W模式。

在对传播的研究中,拉斯韦尔所提出的研究对象的五大部分也完全可以视为传播研究的五个基本范畴。

(一)传播的控制分析;(二)传播的内容分析;(三)传播的媒介分析;(四)传播的对象分析;(五)传播的效果分析。

二、把关人理论(一)把关人的概念信息的提供、制作、编辑和报道能够采取“疏导”与“抑制”行为的关键人物。

(二)把关人的传播行为一般地说,把关人的传播行为包括“疏导”与“抑制”两个方面。

把关人对某些信息准予流通的便是疏导行为,对另一些信息不让其流通或暂时搁置便是抑制行为。

三、两级传播模式“两级传播论”是由美国著名社会学家拉扎斯菲尔德提出的。

“两级传播”的假设:“观念总是先从广播和报刊传向‘意见领袖’,然后再由这些人传到人口中不那么活跃的部分。

”也就是说,信息的传递,是按照“媒介--意见领袖--受众”这种两级传播的模式进行的。

这里所提出的中间环节“意见领袖”,其作用与意义举足轻重。

指社会活动中能有较多机会接触来自各种渠道的信息即“消息灵通人士”,或对于某一领域有丰富的知识与经验即“权威专家”,而其态度和意见对广大公众影响较大的那一部分人。

四、受众选择“3S”论经过长期的观察和研究,传播学者发现受传者在接触媒介和接收信息时有很大的选择性,这就是受众心理上的自我选择过程。

这个选择过程表现为三种现象,简称为“3S”:选择性注意、选择性理解、选择性记忆。

(一)选择性注意1、指向性我们都有过这样的经历,去电影院看电影,当然全部兴趣与精力都集中在电影内容、情节发展、演员表演上,若有人问你邻座的观众穿的衣服是什么颜色,你十有八九答不上来。

这里就牵涉到一个注意的指向性问题。

注意的指向性是指人在某一瞬间的心理活动或意识选择了某个对象,而离开了另一些对象。

注意的指向性是关系到注意力在哪个方向上活动的问题,方向选择不同,接收的外界信息就不同。

平时人们常说“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就是指当意识完全偏向一个对象时,对另外不敢兴趣的对象则是忽略的。

2、集中性还有一个常见的现象是,一个在考场上专心考试的学生,他的注意力完全集中在试卷的难易判断、题目的解答思路、知识水平的发挥上,而无暇去理会周围环境的变化,如酷热的天气使他挥汗如雨,或邻座同学咳嗽的声音很大等。

这里明显地表现出注意力的集中性。

注意的集中性是指当心理活动或意识指向某个对象时,它们便会在这个对象上集中起来。

如果说注意的指向性是方向的朝向问题,那么注意的集中性就是注意力在这个方向上活动的强度或紧张度。

注意力高度集中会消耗人大量的体力与精力,平时我们说某人在听课或看书时“专心致志”、“聚精会神”,就是指他注意力很集中,而说某人“心不在焉”、“开小差”、“三心二意”,就是指他的注意力不集中,意识在一定方向上活动的强度或紧张度还不到位,对既定方向体力与精力的投入状态还不够。

人只有把意识指向的范围缩小时,才有可能集中于某物;反过来说,人的精力越高度集中于某物,意识的指向性范围才会越小,对其他事物的忽略反应也越明显。

从这一意义上来说,集中性与指向性是互为因果、密不可分的。

刺激,但是他们不可能对所有信息都作出相应的反应,只能是有选择地加以注意的心理状态。

吸引公众选择性注意的策略:1、对比。

颜色对比,大小对比,内容对比等。

2、强度。

报纸的编排中,字号、字体、色彩等都可以加强信息的刺激强度而引人注目。

3、位置。

报纸版面位置和电视广告时段非常重要。

4、重复。

重复次数越多越容易被注意。

如,脑白金广告。

5、变化。

兰蔻睫毛膏广告。

将条形码略微变化,一端翘起来。

吸引人注意。

(二)选择性理解影响受传者选择性理解的心理因素包括:1、需要。

2、态度。

3、情绪。

(三)选择性记忆记忆是一种极其主观的脑的活动。

人们往往只记忆对自己有利的信息,或指记自己愿意记得信息,而其余信息往往烟消云散被忘却了。

这种记忆上的取舍,选择性记忆可分为三个阶段:1、输入。

信息的传播者要设法在信息的构思和符号制作上多下功夫。

争取受众能记住更多的信息。

2、储存。

人的记忆能力是有限的。

一个人一次只能记得7±2个信息组块。

而且是短期记忆。

一、两分钟之内很快遗忘。

因此,在设置信息时要注意信息的规则排列和间接易记。

如: 1 2 3 4 5和1 5 2 8 3 的记忆。

3、输出。

记忆的输出有两种方式:辨认和回想。

辨认是人们接收到某人信息后,可以辨别出自己以前是否看过或听过。

回想则是人们能够把看过或听过的信息用不同的符号予以复述。

五、议题设置论科学调查的结果表明:大众传播对某些议题的着重强调和这些议题在受传中受重视的程度构成强烈的正比关系。

换言之,在大众传播中越突出某一事件,多次、大量地报道某一事件,就会使社会中的公众突出地议论这一话题,这便是“议题设置”。

议题设置的理论基于以下两个观点:首先,各种传播媒介对传播信息的“过滤作用”。

传播媒介对极为浩繁的信息是经过选择后才传达给公众的。

当大众传播媒介热情介绍某个新闻事件,也就意味着这个新闻事件可能成为公众关注的“议题”。

其次,面对传播过多的信息环境,公众常常感到无所适从。

他们需要有人出面对复杂的信息加以整理,划出重点和优先顺序,为他们选出那些值得关心和注意的事件,这正是“把关人”的作用所在。

20世纪50年代,好莱坞影片《后窗》曾风靡香港,该片描写了一个脑部受伤的新闻记者,在家养伤时闲极无聊,便买来一架望远镜,每日坐在屋子里从对面楼层的后窗窥视住户的家庭隐私,从而卷入了一场谋杀案。

影片上映后,香港人竞相观看,形成了“后窗热”。

这时,香港的一家生产百叶窗的企业成功地抓住了这一事件。

他们在报上连续刊登题目为“请留心你家的后窗”的销售广告,其生意一下子兴隆起来。

此案例说明了大众传播媒介在公关活动中的重要作用。

科学调查表明:大众传播对某些议题的着重强调和这些议题在受传中受重视的程度构成强烈的正比关系。

在案例中,企业抓住“后窗热”,利用报纸连续刊登“请留心你家的后窗”这则广告,就是充分利用这一原理,多次大量地报导这一事件,从而使社会中的公众突出地议论这一话题。

当大众传媒热情介绍某个新闻事件时,也就意味着这个新闻事件可能成为公众关注的“议题”。

同时,公众需要有人出面对复杂的信息加以整理,为他们选出那些值得关心和注意的事件。

案例中的报纸就扮演了这一角色。

它反复强调“后窗”这一问题,使“后窗”成为公众关心的问题。

在这次公关活动中,企业通过大众传播媒介在社会中形成一个热门话题,让这个话题直接间接地与组织及其产品挂钩,从而达到良好的传播效果。

他们借助“后窗热”这个与自己产品关联度极高的“议题”通过报纸宣传,轻而易举地掀起了一个“百叶窗热”,从中获得了良好的市场效益。

第二节媒介发展与演进一、媒介的含义这种物理形式,包括物质实体和物理能力两部分。

物质实体包括印刷品、广告电视器材及其中的文字、符号和象征物。

还包括专事传播的组织机构,如新闻社、编辑部等。

物理能力则包括电磁波、声波和光波等。

二、传播媒介的发展与演变(一)口语媒介阶段1、优点(1)不需要辅助手段,运用简便,易于控制。

(2)双向交流,可作到“有的放矢”。

直接的口口相传(3)能释放人的情绪能量,起某种心理平衡作用。

如,压抑后找一好友倾诉宣泄,可以释放压力,获得轻松。

2、弱点(1)传播距离短,覆盖范围窄。

(2)口头语言消失迅速,难以直接保存。

(3)口语信息容易失真。

(二)手抄媒介阶段1、优点(1)传播距离延长、范围大。

(2)信息可以保存,不再迅速消逝。

(3)信息传递的确切可靠性。

2、缺点(1)传播速度慢、信息容量小,规模小且成本高。

(2)文字信息传递的局限性。

(三)印刷媒介阶段(四)电子媒介阶段第三节公共关系的传播媒介一、印刷媒介:报纸与杂志报纸、杂志同属于文字传播媒介。

文字传播媒介是指借助于可视的语言文字符号传递社会信息的各种载体。

文字传播媒介的特征:1.记录性;2.扩散性;3.渗透性;4.准确性;。

(一)报纸传播信息的优点和弱点1.报纸传播的优点(1)可充分处理论题;(2)选择性强;(3)易于保存、易于检索;(4)专业性强;(5)经济性。

2.报纸传播的弱点(1)时效性差;(2)读者的受局限性;(3)报纸的现场感、形象感较差;(二)杂志传播信息的优点和弱点1.杂志传播的优点(1)针对性强;(2)信息的覆盖与更替周期长;(3)印刷精良,装帧较好,更具保存价值。

2.杂志传播的弱点(1)缺乏灵活性与时效性;(2)阅读范围的局限性;(3)感染力差。

二、电子媒介:广播与电视广播与电视同属于电子媒介。

电子媒介是指运用电子技术、电子技术设备及其产品进行信息传播的媒介,其中包括广播、电视、电影、录音、录象、光碟(CD、LD、VCD、DVD)等等。

电子媒介在信息传播中具有特征:1.时效性;2.远播性;3.生动性;4.技术性。

(一)广播在传播信息中的优点和弱点1.广播的优点(1)迅速及时,时效性强;(2)超远覆盖,渗透性强;(3)声情并茂,感染力强;(4)雅俗皆宜,群众性强。

2.广播的弱点(1)稍纵即逝,过耳不留;(2)顺序收听,选择性差;(3)形象感不强。

(二)电视在传播信息中的优点和弱点1.电视的优点(1)视听兼备,声画并茂;(2)现场感强,可信度高;(3)近距离观赏,亲切自由;(4)传播内容的兼容性、开放性。

2.电视传播的弱点(1)反应信息的表面性。

(2)反映的不可再现性。

(3)费用较高。

三、因特网(一)因特网的发展简史Internet开始于1969年,它的前身是美国国防部(Department of Defense)的ARPAnet.在ARPAnet发展的同时局域网(LAN)和其他广域网(WAN)的产生对Internet 的进一步发展也起了重要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