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磨一剑----记地级泰州市诞生的历程

合集下载

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江苏泰州

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江苏泰州

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江苏泰州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江苏泰州
泰州地处江苏中部,长江北岸,是长三角中心城市之一。

全市总面积5787平方公里,总人口507万,现辖靖江、泰兴、兴化三个县级市,海陵、高港、姜堰三区和泰州医药高新区。

2012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701亿元,财政收入突破627亿元。

历史悠久的文化名城。

泰州有2100多年的建城史,秦称海阳,汉称海陵,州建南唐,文昌北宋,兼融吴楚越之韵,汇聚江淮海之风。

千百年来,风调雨顺,安定祥和,被誉为祥瑞福地、祥泰之州。

这里人文荟萃、名贤辈出,施耐庵、郑板桥、梅兰芳是其中的杰出代表。

名胜古迹众多,光孝寺、崇儒祠、城隍庙、安定书院、日涉园、望海楼以及梅兰芳纪念馆、人民海军诞生地纪念馆等传承历史,文脉灵动;古银杏森林、溱湖湿地、水上森林、千岛菜花、天德湖公园等生态自然,风光绮丽。

承南启北的水陆要津。

泰州为苏中门户,自古就有"水陆要津,咽喉据郡"之称。

优越的区位优势,凸显泰州承南启北交通枢纽重要地位。

新长、宁启铁路,京沪、盐靖、启扬高速公路纵横全境。

国家一类开放口岸--泰州港跨入全国亿吨大港行列。

泰州长江大桥2012年建成通车,扬州泰州机场2012年通航。

汉唐古郡-泰州简介

汉唐古郡-泰州简介

汉唐古郡-泰州简介简介泰州是一个古老的历史文化名城。

泰州具有2100多年的历史。

古代泰州与广陵扬州、兰陵常州、金陵南京相呼应,素有“汉唐古郡、淮海名区”之称。

境内各辖地大多历史悠久,汉置海陵县,五代设泰兴、兴化县,明置靖江县。

周秦时代,今泰州即称海阳。

汉武帝元狩六年(公元前117年)前置海陵县,东晋设海陵郡,海陵时与金陵(南京)、广陵(扬州)、兰陵(常州)齐名华夏。

南唐建州,取“国泰民安”之义,因名“泰州”,沿袭至今。

泰州市地处江苏省中部、长江北岸,地理坐标位置为北纬32°01′57″~33°10′59″,东经119°38′~120°33′:西面连接扬州市、北面和东北毗邻盐城市、东面紧依南通市、南面与苏州、无锡、常州三市以及镇江市所辖扬中市隔江相望。

泰州引江河集引、排、航等功能于一体,被誉为“中国的莱茵河”。

古泰州城与水紧密相连,城内外水网密布,街渠相依,形成了以稻河为南北长轴,两座城池为其双翼,外城河与城内的玉带河交错环绕,水绕城、城抱水、街河并行、水城一体的城市格局,因其形似凤凰,泰州又有凤凰城之别称。

泰州是江苏省首批公布的省级历史文化名城,文物古迹众多。

境内有距今4000多年的龙山文化遗址,有新石器时代晚期至商、周的古文化遗址,西汉初开凿的古运盐河遗址。

战国时期的昭阳墓,《水浒传》作者施耐庵墓,扬州八怪之一的郑板桥墓,南京吏部左侍郎储山雚墓等亦在泰州。

此外还有始建于东晋的江淮名刹光孝寺,唐建明修的南山寺大雄宝殿和城隍庙,明建清修的庆云寺、东岳庙、胡安定祠堂、岳飞生祠、崇儒祠、胡公书院、马洲书院、襟江书院和扬郡试院。

古典园林有日涉园和李园,另有郑板桥、刘熙载、刘国钧等故居。

泰州的风景名胜颇具特色,有垛田风光、孤山风景区、泰山公园、梅兰芳公园、东河风景区等。

泰州是一个快速崛起的新兴工贸城市。

泰州农业资源丰富,素有“鱼米之乡”、“银杏之乡”、“水产之乡”的美誉,是国家重要的商品粮、优质棉、瘦肉型猪、淡水产品、优质银杏生产基地和蔬菜生产加工出口基地。

档案见证泰州改革开放

档案见证泰州改革开放

档案见证泰州改革开放作者:黄惠来源:《档案与建设》2018年第09期1978年,在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倡导下,以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标志,我国开启了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

从沿海到内陆,从城市到农村,城乡大地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全国人民用勤劳的双手书写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壮丽史诗。

作为一个新泰州人、一个档案工作者,经常阅览《市志》《年鉴》,透过文字、图片、数据等档案资料,我深切地感受到:我们的泰州从改革开放初期的小县级市,到组建地级泰州市,特别是1996年以来的22年,城市乡村同样都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一个又一个几代泰州人期盼的梦想在这片充满活力的江淮大地成为现实。

一种身为泰州人的自豪感、自信心油然而生。

1996年8月12日,经国务院批准,调整扬州市行政区划(扬泰分设),县级泰州市从扬州市划出,组建地级泰州市,下辖海陵区、靖江市、泰兴市、姜堰市、兴化市。

同年11月1日举行揭牌仪式,一个新的地级泰州市宣告正式成立。

地级泰州市的组建,使古老的泰州焕发了青春,跨上了飞速发展的快车道,开启了泰州历史发展的新篇章。

1999年6月,苏中地区的也是地级泰州市的第一条高速公路——宁通高速通车。

同年9月28日,江阴长江公路大桥建成通车。

它是我国首座跨径超千米的特大钢梁悬索桥,更是国家公路主骨架中同江至三亚国道主干线以及北京至上海国道主干线的跨江“咽喉”工程。

大桥横跨长江,打开了泰州的南大门。

1999年9月28日,泰州引江河竣工。

引江河南起长江,北接新通扬运河,全长24公里。

引江河最大限度地减轻了里下河地区洪涝灾害造成的损失,同时又为缓解苏北、苏东地区的旱情提供了充足的水源,被老百姓誉为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民心”水利工程。

2002年11月,泰州境内盐靖高速公路建成通车,泰州横穿东西、纵贯南北高速走廊全面形成。

2004年1月16日,国电泰州发电有限公司成立,工程动态总投资达86亿元,一期工程分别于2007年12月和2008年3月正式投产。

泰州2100多年地名历史变迁

泰州2100多年地名历史变迁

泰州2100多年地名历史变迁泰州古称海陵,与金陵南京、广陵扬州、兰陵常州齐名华夏,饮誉神州。

可是除了“海陵”,泰州在历史上还有过哪些名称呢?平日里,我们也许时常疑惑,我们的方言、习俗和海安、东台、如皋等地为什么会如此相似?这之间究竟有什么渊源?在这2100多年的历史里,泰州都经历了怎样的分分合合?海阳古泰州南衔长江,东傍黄海,背靠淮河,江淮海三水际会,而泰州恰如耀眼的明珠浮出于三水之间。

泰州成陆历史较早,早在五千多年前的原始社会末期,这里已有人类居住。

海阳是泰州最早出现的地名。

先秦时代,海阳指江海交汇处长江北岸包括今泰州在内的一大片地方。

从“海阳”二字可知,它是以地理方位命名的。

不过,海阳是地域名而不是行政建置名。

海陵县亭间吴陵县吴洲海陵县是泰州历史上设置最早的县。

《舆地纪胜》说:“以其地滨海而高,故名海陵。

”(卷四十),可见海陵也是以地理方位和地貌特征来命名的。

早在西汉景帝前元三年(公元前154年),枚乘上书吴王刘濞的说词中已说到“转粟西向,陆行不绝,水行满河,不如海陵之仓”,其中的“海陵”是见诸于史书最早的记载。

新莽时期(9至23年),海陵改称亭间(一说亭门)。

古代称煮盐处为亭场,煮盐者为亭户,名为“亭间”或“亭门”。

说明煮盐在海陵历史上占有重要位置。

东汉末年军阀混战,海陵县县废。

直到西晋太康元年(280年)复立。

西晋末年,中原沦为战场。

北方人口大批南下,海陵县也接纳了很多北方移民,在境内置县设郡。

唐武德三年,海陵县改称吴陵县,并以县设吴州管辖。

四年后吴州废,恢复了海陵县的名称。

《资治通鉴》说,唐光启二年(886年)海陵县有五万户居民。

唐代是海陵县发展较快的时期。

五代时兴化县、泰兴县、如皋县、静海制置院先后从海陵分离出去,海陵境域渐小,最后成为北接兴化、西界江都、南邻泰兴、东南为如皋,仅东北与海相通的格局。

南唐设泰州后,海陵一直是泰州州治所在地。

海陵郡东晋义熙七年(411年),在海陵县东部增设建陵、临江、如皋、宁海、蒲涛五个县,并在五县之上设郡管理。

泰州资料

泰州资料

中文名称泰州面积5797平方公里外文名称Taizhou人口505万人(2009年)别名海阳,海陵,凤城方言江淮官话泰如片、吴语太湖片行政区类别地级市气候条件亚热带季风气候所属地区中国华东著名景点溱湖国家湿地公园、梅兰芳纪念馆、郑板桥故居、日涉园、光孝寺下辖地区海陵等2区4市政府驻地江苏省泰州市凤凰东路58号火车站泰州站等电话区号0523车牌代码苏M邮政区码225300地理位置江苏省中部,长江下游北岸市花梅花市树银杏历史名人郑板桥施耐庵梅兰芳王艮目录概况地理位置自然气候旅游景区旅游指南历史文化政治经济展开编辑本段概况泰州位于江苏省中部,长江下游北岸。

西汉元狩六年(前117)在临淮郡下,称海陵县,东晋分广陵郡置海陵郡,唐初置吴州,武德七年废,复为海陵县。

五代十国时,吴乾贞中立制置院,南唐升元年(937)升为泰州。

元、明、清称泰州,民国元年置泰县,现为地级泰州市。

泰州大致以南唐为界,南唐前为海陵,南唐后为泰州,泰州之名始于南唐。

周在浚《南唐书注》卷一烈祖本记载:“已未升东都海陵县为泰州,《江南录》曰…李昪天福二年(937)丁酉十二月,以扬州海陵为泰州,取通泰之义‟”。

泰州境内名胜古迹众多,现存古遗址、古建筑、古石刻数百处,其中列为省市级文物保护的有134处,全市建有5座博物馆,珍藏文物万余件,不少为稀世珍品。

光孝寺、崇儒祠、城隍庙、安定书院、日涉园、望海楼以及梅兰芳纪念馆、人民海军诞生地纪念馆等传承历史,文脉灵动;古银杏森林、溱湖湿地、水上森林、千岛菜花、天德湖公园等生态自然,风光绮丽。

编辑本段地理位置泰州地处江苏中部,位于北纬32°01′57″~33°10′59″,东经119°38′24″~120°32′20″。

南部隔江与镇江、常州、无锡、苏州四市相望,东临经济发达的南通市,西接扬州,北部与盐城毗邻,是苏中入江达海5条航道的交汇处,是沿海与长江“T”型产业带的结合部。

初二政治试卷带答案解析

初二政治试卷带答案解析

初二政治试卷带答案解析考试范围:xxx ;考试时间:xxx 分钟;出题人:xxx 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一、单选题1.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任何人未经未成年人同意,不得非法查看他们的日记、信件。

这项规定( ) ①有利于保护未成年人的隐私权 ②有利于未成年人身心健康成长 ③不利于父母与子女间的友好相处 ④不利于了解未成年人的内心世界A .②③B .①②C .①③D .②④2.“哪里没有法律,哪里就没有自由。

”洛克的这句话告诉我们 ( ) A .任何人都有不受限制的自由 B .世界上没有真正的自由C .公民要依法行使权利和自由D .离开法律的自由才是真正的自由3.青少年的成人感、自我意识和独立意识的明显增强,对成人的依赖性越来越小。

这表明:A .青少年可以脱离父母独立生活B .青少年在逐步走向成熟C .青少年的逆反心理非常严重D .青少年存在逆反心理4.下列是右边漫画中的女儿可能采取的做法,你认为可取的是( )A .心生怨气,从此不再把自己心中的“秘密”向母亲倾诉B .无条件接受母亲的管教,对母亲的做法不予计较C.与母亲激烈争吵,指出母亲的行为是错的,不再搭理母亲D.理解母亲的良苦用心,主动与母亲沟通,让她放心5.车站、码头和机场等处都设有“严禁携带危险物品”的标志。

这样做A.是为了维护公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B.是为了维护正常的经济秩序C.限制了公民的人身自由权,是不合法的D.可以杜绝交通事故的发生6.虽然异性亲密接触属于正常现象,但仍需要遵守异性同学交往的相关原则。

在与异性同学交往时,不正确的是()A.遵循“自然”和“适度”的原则B.一视同仁,等距交往C.认真严肃,公开交往D.相互关心,秘密交往7.下列不属于侵犯公民肖像权的行为有A.擅自将他人的肖像用作广告或杂志封面B.利用公民肖像进行人身攻击C.将违反交通规则的行为者的照片登在报纸上D.恶意损坏、玷污他人肖像8.上海一房产中介张某,为了让房东降价售房,对房东打电话恐吓,还用钢珠打坏两家房东的窗户。

泰州

泰州

到靖江不能错过的美食之蟹黄汤包蒸熟的汤包雪白晶莹,皮薄如纸,几近透明,稍一动弹,便可看见里面的汤汁在轻轻晃动,使人感到一靖江蟹黄汤包那种吹弹即破的柔嫩。

不了解制作方法的人,还以为汤汁是用针筒注射进去的呢。

制作馅心汤包的原料十分讲究,农村散养的草老母鸡、猪膀骨,蟹黄等经过长时间的熬制才能真正成为“汤清不腻、稠而不油、味道鲜美”的汤包馅心。

汤包皮薄如纸,在擀皮时要求四周要薄,中心要比四周略厚。

它的折皱要有30个以上,并且要求细巧均匀,整个儿恰如一朵朵饱满圆润、千瓣紧裹、含苞欲开的玉菊,加之皮薄如纸,几乎近于透明,稍一动弹,便可看见那里面的汤汁在轻轻晃动,使人感觉到一种吹弹就破的柔嫩,别说吃了,光是看,就是一种美的享受。

蒸汤包的时间误差不得超过10秒钟,所以蒸汤包的师傅必须专心致志。

这些繁复的工序,非专业点心师不能完成。

这不能不说是一绝。

游溱湖必吃溱湖八鲜溱湖为长江水系与淮河水系交汇处,其水域宽阔,水质清淳,水草丰茂,营养丰富。

所繁育生长的水生动植物一是含有人体所必需的多种氨基酸,尤为谷氨酸、赖氨酸等含量较高;二是含有丰富的矿物质及人体不可缺少的多种维生素;三是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营养丰富。

溱潼水国物产丰饶,以溱湖水产品制作的“溱湖八鲜”名宴,取自天然,加工精细,兼具江淮风味。

其八鲜分别为:一、:溱湖水清澈见底,溱湖簖蟹,青眼红毛,膏厚肉腴。

每至金秋,螃蟹东行,设簖捕蟹是溱潼人特有方法。

自古以来“南有澄湖闸蟹,北有溱湖簖蟹”又称“南闸北簖”。

能爬过簖箔翻身入网者皆为体魄健壮的上乘之品。

二、溱湖甲鱼:溱湖甲鱼生长在水草茂密、泥藻淤积之处,有大、厚、团、黑四大特点,有滋阴补肾、凉血降压之功效,常与童子鸡配成“霸王别姬”,与甲鱼蛋配制成“带子上朝”,与海参配制成“夜战马超”等名贵大菜。

三、溱湖银鱼:溱湖银鱼通体透明,如晶如玉,形似柳叶,体态纤细,无鳞无骨,仅在镇北一小段河面上按季节才可以捕获。

是溱潼稀有的水产品之一。

泰州市情简介

泰州市情简介

泰州市情简介泰州,位于江苏省腹地,是中国长三角地区中心城市之一;历史上的泰州,由黄海、长江、淮河的共同作用冲积而成;今天的泰州,南隔长江与无锡、常州遥相呼应;通扬运河从泰州东部而入,贯穿全境,将其与南通、扬州连成一体;北部的稻河、草河,更是淮河门户,成为连接盐城等苏北城市的重要通道;从古至今,泰州素有“淮海名区”的美称。

泰州下辖靖江、兴化、泰兴三个县级市和海陵、高港、姜堰三区以及医药高新区;全市总面积5787平方公里,其中市区428平方公里;总人口约508万;泰州整体地势中间高、南北低;最低处的兴化,海拔仅有1.2米;最高处的靖江孤山,海拔也不过55.6米;泰州,四季分明。

春、秋两季,温暖宜人;夏季湿热,冬季阴冷,是典型的亚热带季风性湿气候。

泰州,又被称为“汉唐古郡”,2100年前的西汉元狩六年,设海陵县,东晋义熙七年改为海陵郡;约1050年前的南唐升元元年,升格为州,先民企盼“龙凤呈祥,国泰民安”,始称泰州,并一直沿用至今。

近2100年的时间里,泰州涌现的名人,灿若繁星。

三国时期的吴国的吕岱,官至司马。

唐代张怀瓘的《书断》堪比“大《易》之制”“《春秋》之典”。

北宋著名学者、教育家、思想家胡瑗创办了安定书院,首创分科教学,倡导“明体达用”的教育思想,在中国乃至世界教育史上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元末明初著名小说家施耐庵,创作了四大名著之一的《水浒传》。

明代王艮创立了“泰州学派”,其“百姓日用即道”学说,影响深远。

清代至近代,泰州诞生了大画家郑板桥、戏剧理论家刘熙载、大诗人吴嘉纪、棋圣黄龙士、大雕塑家吴广裕以及中国地质学之父丁文江、现代喜剧之父丁西林等文化名人;新中国成立后,泰州更是英才辈出。

原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胡锦涛、两院院士李德仁、李德毅、童凯、侯德元、支秉彝、夏道行和叶培建、中国象棋大师徐天红和谢靖、国际象棋棋后侯逸凡等,先后从泰州走出去,成为各个领域的杰出代表。

泰州,还是一座英雄的城市。

十年磨一剑----记地级泰州市诞生的历程

十年磨一剑----记地级泰州市诞生的历程

经努力,程起瑞先生《十年磨一剑----记地级泰州市诞生的历程》一书授权在海陵时空论坛独家发布。

程起瑞先生曾多年从事行政区划的调查研究,并多次参加有关泰州市行政区划问题的论证。

退休后,先生根据自己所了解的情况和掌握的大量资料,写成《十年磨一剑----记地级泰州市诞生的历程》一稿,共分26个章节,全文约10万字。

初稿曾送请江苏省人大原副主任戴为然同志审阅,戴老认为“这份资料有存历资政的意义”。

此后,为了保证史料的准确性,作者一直在向了解情况的同志征求意见,对原稿不断加以修改和补充,迟迟未予定稿。

许多同志听说有这样一份资料,纷纷索阅,作者均以“未定稿”为由,从不轻易出示。

今年是地级泰州市成立十周年,为作献礼,作者现选发该稿的《前言》,以及《(一)一场风波》、《(二)引起学术界关注》、《(三)费孝通的意见》、《(十七)难得的热心人》、《(十九)牵动学子的心》、《(二十一)最后一篇论文》、《(二十三)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的呼声》等章节,以飨读者。

目录写在扉页 (1)序二 (3)引言 (1)(一)一场风波 (3)(二)引起学术界关注 (7)(三)费孝通的意见 (10)(五)新的动向 (14)(六)谋求计划单列 (17)(七)“市管县”好不好 (20)(八)再一次论证 (22)(九)“三泰市”方案的由来 (25)(十)不同的反应 (29)(十一)访问华师大 (31)(十二)准备接待调查组 (34)(十三)中国行政区划研究中心调研后的结论 (37)(十四)一份《内参》的产生 (41)(十五)增添紧迫感 (44)(十六)争取外界的推动 (48)(十七)难得的热心人 (52)(十八)截然不同的观点 (55)(十九)牵动学子的心 (58)(二十)未能发出的报告 (61)(二十一)最后一篇论文 (66)(二十二)寻求突破 (69)(二十三)人民代表和政协委员的呼声 (71)(二十四)见到了“曙光” (75)(二十五)水到渠成 (78)后记 (87)跋 (90)夏如山同志的来信 (91)潘祝平同志的来信 (91)刘君德教授的来信 (92)李振坤教授的来信 (92)附录:泰州行政区划建置简史引言泰州称得上是一个“老牌市”。

唐以来泰州城池考

唐以来泰州城池考

唐以来泰州城池考【日期:2010-04-02作者:王为刚| 阅读次数:397】【选择字号:大中小】江苏省泰州市位于长江北岸,西邻扬州,东接南通,南临长江,北毗盐城,下辖海陵、高港两区和姜堰、兴化、泰兴、靖江四市。

本文拟就泰州城池的发展演变过程加以考证,以求教于方家。

一、泰州市的历史沿革泰州历史悠久,地名也多次变更。

泰州作为古扬州的一部分,周归吴,春秋归越,战国属楚,楚威王时泰州地区被称为海阳,语见苏秦对楚威王曰:“东有夏州海阳”,(1)这是泰州的第一个名称。

秦一统天下,分天下为三十六郡,泰州属九江郡;西汉时期,泰州地区先属荆国,后归吴国,由于吴王刘濞在泰州设立太仓,所以枚乘有“海陵之仓”之说,(2)这是历史上第一次出现海陵的名称;汉武帝元狩六年(前117)置海陵县,属临淮郡;王莽时期,海陵县改名亭间;东汉建武六年,海陵县省入东阳县,汉安帝时恢复,三国魏撤海陵县,东吴孙亮时恢复;西晋时,改名海阳县,隶属于徐州广陵郡;安帝义熙七年设立海陵郡,隶属于徐州;南朝时海陵郡改隶属于南兖州;隋朝废郡为县,唐武德三年改称吴陵县,置吴州,七年废州,复海陵县,属邗州。

吴杨行密即县置制置院;南唐李昪昇元元年(937)升海陵县为泰州,割盐城、兴化,置泰兴县、如皋县,在海陵东境设静海都镇,置制置院,此时泰州之名正式出现。

此后泰州的行政区划和隶属关系多次变更,但其为县则称海陵,其为州则称泰州,直到清代;民国泰州称泰县;解放后泰州地区曾称之为泰县、泰州县和泰州市。

二、唐代吴陵县城和海陵县城隋唐时期地方行政分州县二级,在城市实行的是以严格管理为特征的“里坊制”,城市的居民区以坊为单位,设坊正。

在农村实行乡里制,百户为里,设里正;五里为乡,设耆老;乡、里、坊是最基层的行政机构。

唐代海陵仅仅是县级行政机构,(其间吴州仅存四年)但海陵县已经修筑了城池,唐人诗词中也屡见对海陵县城池的描述,如“海潮喷于乾坤,江城入于泱漭”,(3)“万里边江次,孤城对海安”,(4)“古城连废地,规画自初心” (5)等等。

泰州

泰州


自古以来,兴化蟹就是进京贡品。而由这种蟹精制而成的,具有600多年历史的童氏家族创办的“童德大”牌美味佳肴——中庄醉蟹,更是享誉海内外。据有关资料记 载,中堡童氏在经营活蟹的过程中,将积压的螃蟹用醉螺、醉虾的方法,逐步摸索 出一套用自制糯米浆酒及其它配料醉制螃蟹的制作工艺,这样既可以延长螃蟹的保 质期,又到了清代康熙、雍正、乾隆年间,中堡庄先后聚集过一批知名度很高的文 人学者画家。郑板桥也曾寓居过中堡坐馆授徒。他们每年迎来送往和国内许多学者 画家交流技艺,同时又品尝中堡特产——中庄醉蟹,从而中庄醉蟹美名传扬,进而 成为贡品以至风靡全国。【水西门大街】仅338元乐享原价728元兴化大闸蟹

泰州城又名凤凰城,其源于一个古老而美丽的传 说:泰州桃园里有一块形如凤凰的石头。据说那 是凤凰姑娘舍生取义、涅槃重生的英雄化身,这 也是泰州又名凤城的由来。

梅兰芳(1894-1961),名澜,又名鹤鸣,字 畹华、浣华,别署缀玉轩主人,艺名兰芳。江苏 泰州人,1894年生于北京。
抗战爆发后,日伪想借梅兰芳收买人心、点缀太 平,几次要他出场均遭拒绝。梅兰芳考虑到在上 海不能久留,遂于1938年赴香港。


煮干丝在乾隆时期名“九丝汤”,即干丝加火腿丝、笋丝、口蘑丝、木 耳丝、银鱼丝、紫菜丝、蛋皮丝、鸡丝,高档的还要加海参丝或燕窝丝。 烫干丝、是用洁白大干劈成细丝,用开水烫泡装盘,然后用芽姜切成细 丝,覆于盘顶,干丝洁白,姜丝金黄,另加一小撮虾米,浇上黄豆酱油 和纯香小磨麻油,一经拌和,黄白相间,一碟食毕,齿颊留香。“菽乳 淮南是故乡,乾嘉传世九丝汤,清清淡淡天资美,丝丝缕缕韵味长”。 这是一位宾客对泰州干丝的赞美。

江苏省泰州中学始于1902年在宋代著名教育家胡瑗讲学旧址上 创立的泰州学堂,是一所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具有优良办学 传统的百年名校,是中国百所知名中学之一。学校先后被评为 省属重点中学、国家级示范高中、省四星级高中。1999年建成 的新校区占地226亩,建筑面积5.8万平方米,校园环境优雅,办 学条件一流,拥有多媒体教室、电子阅览室、闭路电视、校园 网、体育馆、游泳馆、影剧院、塑胶跑道标准田径场和学生公 寓等设施。

泰州城池发展史

泰州城池发展史
治海陵县,下辖海陵、建陵、宁海、如皋、临江、蒲涛、临泽7个
县。????????
北齐,南兖州改称东广州,海陵郡属东广州。
xx,xxxx五年
(573),东广州复称南兖州,海陵郡属南兖州。
北周,南兖州改称吴州,海陵郡属吴州,辖海陵、建陵、如皋、宁海、临泽
5个县。
隋开皇九年,吴州改称扬州,置总管府。炀帝大业初,扬州改为江都郡,
都行政督察区。
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江苏省划为10个行政督察区,泰县属第五
行政督察区。
民国二十九年(公元1940年)10月,新四军东进抗日,在泰县东部建
立民主政权泰县县政府,隶属通如靖泰临时行政委员会。委员会撤销后,先
后隶属苏北临时行政委员会、苏中区行政委员会第三行政区、苏皖边区第一
行政区、华中行政办事处第一行政区,直到民国三十八年(公元1949年)1
二井。”因二井形如天目,故称“天目山”。20世纪70年代中期发现,1985
年9月被泰县人民政府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
2002年10月被xx人民政
xx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
2006年5月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天目山西周城址略呈椭圆形,东西长170米、南北宽160米,面
积约
2.5万平方米,分外城和内城,内城位于外城的东北隅。外城呈
州行政区。10月7日分治,泰州市建制恢复,仍属泰州行政区。
1953年1月,泰州行政区撤销。泰州市划归扬州行政区。
1954年11月,泰州市改为省辖市,并受扬州专署督导。
1958年7月,泰州市改为专署辖市,属扬州专区。
1959年1月9日,泰州市、泰县再度合并,称泰州县,县政府驻泰州,
属扬州专区。1962年5月24日,泰州县撤销,泰州市建制恢复,泰州市政府驻泰州,

泰州历史文化概述

泰州历史文化概述

泰州历史文化概述泰州市政协文教卫体委员会泰州师专地方文化研究所泰州位于江苏省中部、长江下游北岸。

1996年7月,经国务院批准组建地级市。

目前,管辖靖江、泰兴、姜堰、兴化四市和海陵、高港两区。

总面积5793平方公里,总人口504万。

泰州是江苏省1995年公布的首批历史文化名城。

目前,泰州有3家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7家省级文物保护单位、4个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5个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以及上百家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泰州,有着五千多年的文明史和两千一百多年的建制史。

5000年前,泰州先民开创了源远流长的泰州文明史。

古海陵境内的青墩遗址、单塘河遗址、南荡遗址,是泰州先民的生活遗迹。

青墩遗址有“江苏河姆渡”的美称,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3000年前,泰州人在姜堰天目山建造了闪耀着文明和智慧的商周古城。

这座古城现存城墙、河道、排水沟、房址、台基、墓葬等丰富文化遗迹。

天目山遗址2006年被确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汉武帝元狩六年(前117年),泰州始建海陵县。

南唐昇元元年(937年),升海陵县为泰州,寓意“国泰民安”。

因此,原全国政协副主席赵朴初盛赞泰州是“汉唐古郡,淮海名区”。

泰州还有“凤凰城”的美名,据清道光《泰州志》记载,宋时泰州“城峻而坚,壕深而广,城翔壕上,若凤凰展翅”,故称“凤凰城”。

元明清近千年来,泰州风调雨顺,安定祥和,人称泰州为“福地”。

正如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所说:“这城不很大,但各种尘世的幸福极多”。

千年风雨在这里激荡,历史文化在这里演绎。

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深厚的历史积淀,形成了以三水文化、盐税文化、教育文化、佛教文化、建筑文化、戏曲文化和红色文化为主要特征的泰州文化。

一、三水文化——三水激荡润海陵,水韵绵长泽子孙古泰州地处长江之尾、淮河之畔、黄海之滨,江、淮、海三水在这里激荡和汇聚。

明万历《泰州志》形胜篇中写道:“泰州介乎维扬崇川之间,平原爽垲,众水萦回,东濒海,北距淮,大江映乎前,巨湖环于后,有鼓角门戟之雄实,江海门户之要至。

泰州旅游景点介绍

泰州旅游景点介绍

主线
景点 凤城桃园 凤城河 溱潼古镇 梅兰芳纪念馆
门票价格 36 40 32 15
市内
溱湖国家湿地公园 80
泰州概况 泰州地图 市内景点:
-溱湖国家湿地公园 -凤城桃园 -凤城河 -溱潼古镇 -梅兰芳纪念馆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 诞生地 -学政试院 -乔园(日涉园) -崇儒祠 -黄桥古镇
泰州概况
• 周秦时代,今泰州即称海阳。南唐建州,取“国泰民安” 之义,因名“泰州”,沿袭至今。宋熙宁五年,泰州属 淮南东路。明洪武初,省海陵县入泰州,属扬州府。清 雍正三年,如皋归属通州,泰州遂为散州。民国元年废 州为县,泰州改称泰县。1949年1月21日,泰州城区解 放,次日划城区设置泰州市,乡村设置泰县。泰州境内 有距今4000多年的龙山文化遗址,有新石器时代晚期至 商、周的古文化遗址,西汉初开凿的古运盐河遗址。战 国时期的昭阳墓,《水浒传》作者施耐庵墓,扬州八怪 之一的郑板桥墓。此外还有始建于东晋的江淮名刹光孝 寺,唐建明修的南山寺大雄宝殿,明建清修的庆云寺、 东岳庙、胡安定祠堂、岳飞生祠、崇儒祠、胡公书院、 马洲书院、襟江书院和扬郡试院。古典园林有日涉园和 李园,另有郑板桥、刘熙载、刘国钧等故居。
推荐!
崇儒祠
崇儒祠位于泰州市五一路114号。明万 历四年(1576)建,祀王艮。万历以后 多次修葺、扩建,清嘉庆再修。原有东 中西三条轴线,西部为祠堂4进,东西 部各有3进附属用房,后有园圃。解放 后用作民居与与厂房。1986年迁出占用 之人及单位。决定将崇儒祠建成王艮及 泰州学派纪念馆,并对崇儒祠进行大修, 恢复中部原貌,中部现有建筑4 进。 第一进大门为重新复建,上嵌 “崇儒祠”石额,门两旁立石鼓,两侧 砌八字墙。第二进为立本堂,面阔3间, 硬山结构,经落架大修。第三进为乐学 堂,明代建筑,抬梁式构架,柱下安覆 盆式石础,柱头有卷杀,面阔3间10.5 米,进深7檩6.05米,脊檩高5.5米,修 缮后仍保持原建筑风格。东墙廊壁上嵌 有明万历七年《心斋先生祠堂》石碑, 系自原第二进西墙移来,西墙廊壁嵌有 重修时出土的明李春芳所撰残碑。第四 进贤人堂,奉新塑王艮半身胸像及新刻 大理石质王艮《乐学歌》,陈列有关王 艮文物史料与名人书画。

文化名城泰州的红色史诗

文化名城泰州的红色史诗

文化名城泰州的红色史诗泰州位于江苏省中部、长江下游北岸。

1996年7月,经国务院批准组建地级市。

目前,管辖靖江、泰兴、姜堰、兴化四市和海陵、高港两区。

总面积5793平方公里,总人口504万。

泰州是江苏省1995年公布的首批历史文化名城。

目前,泰州有3家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7家省级文物保护单位、4个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5个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以及上百家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泰州,有着五千多年的文明史和两千一百多年的建制史。

5000年前,泰州先民开创了源远流长的泰州文明史。

古海陵境内的青墩遗址、单塘河遗址、南荡遗址,是泰州先民的生活遗迹。

青墩遗址有“江苏河姆渡”的美称,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3000年前,泰州人在姜堰天目山建造了闪耀着文明和智慧的商周古城。

这座古城现存城墙、河道、排水沟、房址、台基、墓葬等丰富文化遗迹。

天目山遗址2006年被确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元明清近千年来,泰州风调雨顺,安定祥和,人称泰州为“福地”。

正如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所说:“这城不很大,但各种尘世的幸福极多”。

千年风雨在这里激荡,历史文化在这里演绎。

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深厚的历史积淀,形成了以三水文化、盐税文化、教育文化、佛教文化、建筑文化、戏曲文化以及红色文化为主要特征的泰州文化.泰州是一座英雄的城市,泰州儿女舍生忘死、前赴后继,用英勇顽强的精神树立起泰州人不屈不挠的形象。

陈毅三进泰州城,黄桥决战,苏中“七战七捷”,大军渡江,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在白马庙诞生,泰州在革命斗争史上写下了辉煌的篇章。

陈毅三进泰州城。

1939年8月至1940年3月,陈毅前后三次来到泰州,团结争取驻扎在泰州的“二李”(国民党泰州地方武装正副总指挥李明扬、李长江),成功地孤立了韩德勤,形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为后来黄桥战役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陈毅模范地执行了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政策和策略,把政治仗和军事仗结合起来,表现了机智、果敢和高超的策略思想、领导艺术,在抗战历史上留下了一段传奇故事。

江苏泰兴发展史

江苏泰兴发展史

江苏泰兴发展史文章作者或来源:泰兴政府网文章加入网站时间:2010年2月17日泰兴,寓意“国泰民安、百业兴旺”。

置县于南唐升元元年(公元937年),迄今已有1000多年历史。

全市总面积1172平方公里,总人口近120万,辖20个镇、1个乡和1个省级经济开发区,素有“银杏之乡”、“教育之乡”和“建筑之乡”的美誉。

泰兴区位优势明显,水陆交通便捷。

近海滨江的泰兴是长三角经济板块和上海、南京2小时都市圈的重要组成部分。

穿境而过并设有互通的京沪、宁通、宁靖盐高速公路和新长铁路,使泰兴与全国公路网和陇海、京广铁路大动脉紧密相连;江阴长江大桥成为联结上海、苏南的快捷通道;规划中的泰州至上海城市轻轨将进一步缩短两地的时空距离。

泰兴拥有24.2公里长江黄金岸线资源和国家一类对外开放通用码头以及化工、建材、液化气等专用码头,“泰兴港”的打造正积极推进。

泰兴人文底蕴深厚,物产资源丰富。

近代以来,涌现了中国地质事业创始人之一的丁文江、著名教育家吴贻芳、古代文学及各体文学专家朱东润、当代著名作家陆文夫等一批文人贤士;尊师重教的优良传统使泰兴每年向各类高等院校输送3000多名优秀人才,并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泰兴土地肥沃,物产丰饶,位于“天下银杏第一镇”——宣堡的古银杏森林公园,占地面积9800亩,有定植银杏树13800余株,其中千年古银杏3株,200年以上的银杏树1600株,是全国最大的古银杏分布密集区,被有关专家誉为“世界绝无、中国仅有”的“自然之奇迹,休闲之胜地”。

泰兴银杏年产量占全国的三分之一,“泰兴大佛指”银杏被1999年昆明世博会指定为唯一享有永久性冠名权的“无公害白果”,畅销海内外;境内二氧化碳气田储量1000多亿立方米,纯度99.9%,是迄今发现的全国最大的二氧化碳气田。

泰兴产业特色鲜明,载体功能完善。

作为国务院最早批准的沿海开放城市之一,经过多年的发展,泰兴逐步形成了化工、机电(船舶)、医药三大特色和优势明显的主导产业。

泰州“汉唐古郡、淮海名区”

泰州“汉唐古郡、淮海名区”

泰州“汉唐古郡、淮海名区”古城泰州(本文所述泰州是原县级泰州市, 现地级泰州市所辖海陵区), 在中国的版图上位于长江、淮河、东海交汇之地, 是一座具有两千一百多年悠久历史的文化名城。

以其风物钟灵毓秀, 文化昌盛繁荣, 著称南北, 闻名海内, 素有“汉唐古郡、淮海名区”之称。

七千多年前, 泰州地区还是一片茫茫的大海。

时光流逝, 沧海桑田, 从逐渐东去的大海中, 泰州之地一点一点露出来。

春秋战国时期, 这块土地有了自己的第一个名字——海阳。

海阳者, 面海朝阳也。

汉武帝元狩六年(公元前117), 泰州首次出现在西汉的版图上, 是临淮郡下属的建制县, 县名海陵。

海陵者, 海边高地也。

东晋安帝义熙七年(411)设海陵郡, 六朝以降, 日趋繁荣, 经济政治地位不断提升, 至唐代初年, 曾以县置吴州。

唐玄宗开元元年(713)在海陵设置盐官, 管理沿海各盐场, 海陵监时为全国十大盐监之首, 此时之海陵已是滨江临海之重镇、东南贡赋之要地, 成为江淮之间通江入海的交通枢纽和重要门户。

南唐开国昇元元年(937), 因海陵为“水陆要津、咽喉剧郡”升为州治, 取“通泰”意始名泰州, 自此沿用千余年。

今地级泰州市所辖海陵、兴化、泰兴、靖江、姜堰、高港等地都为泰州故地, 历史都很久远, 海陵当为汉县, 兴化、泰兴为五代置, 靖江原为江心之洲, 明代置县, 姜堰、高港旧为泰州属镇, 江淮间一片古老的土地, 千百年说不尽的风情。

泰州是一座历史悠久的文化古城, 文物彰明, 风景佳绝走在古老的街巷中, 青石路面叩发出平平仄仄的诗意, 坡子街、税务桥东街、陈家桥西街、涵东街、涵西街、五巷、阮巷、槐树巷……回眸每一条深远, 都是一段悠久历史的沉淀……明风清雨, 一个个从历史中走来, 古色古香, 小桥流水人家, 依旧昨韵仍在。

地处平原的泰州, 没有真正意义上的自然山脉, 也就谈不上有崇山峻岭可供登临, 但千百年来, 州中各地却也有涌现出数座“文化名山”。

泰州历史

泰州历史

5.方茴说:“那时候我们不说爱,爱是多么遥远、多么沉重的字眼啊。

我们只说喜欢,就算喜欢也是偷偷摸摸的。

”6.方茴说:“我觉得之所以说相见不如怀念,是因为相见只能让人在现实面前无奈地哀悼伤痛,而怀念却可以把已经注定的谎言变成童话。

”7.在村头有一截巨大的雷击木,直径十几米,此时主干上唯一的柳条已经在朝霞中掩去了莹光,变得普普通通了。

8.这些孩子都很活泼与好动,即便吃饭时也都不太老实,不少人抱着陶碗从自家出来,凑到了一起。

9.石村周围草木丰茂,猛兽众多,可守着大山,村人的食物相对来说却算不上丰盛,只是一些粗麦饼、野果以及孩子们碗中少量的肉食。

泰州历史泰州古称海陵,原为长江口与黄海交汇处的一片陆地,是江淮之间通江入海的交通枢纽和重要门户,有“水陆要津、咽喉据郡”、“百谷汇集之区”之称。

汉初(公元前117年之前)置县,东晋时(公元4ll年)设郡,南唐时(公元937年)为州治,取“国泰民安”之意,始名泰州。

1912年改州为县。

1949年l月泰州解放,设县级泰州市,为苏北行署、泰州专署所在地。

l996年8月,江苏省实行区划调整,将扬州市一分为二,新建地级泰州市,原泰州市改为海陵区。

远古时代,泰州这块地方原在长江口外的浅海中,大约在7千—1万年前开始成陆,5千年前已有人类居住,夏、商时,为滨海临江地区,属《尚书·禹贡》所称“九洲”之一的扬州。

史籍记载泰州最早的地名为海阳。

西周时,海阳地属邗国。

秦统一六国后,实行郡县制,海阳地属东海郡(一说九江郡)。

汉初,改称海阳为海陵,取“傍海而高,为海渚之陵”之意。

我们泰州是历史文化名城,文物古迹众多。

境内有距今4000多年的龙山文化遗址,有新石器时代晚期至商、周的古文化遗址,西汉初开凿的古运盐河遗址。

战国时期的昭阳墓,《水浒传》作者施耐庵墓,扬州八怪之一的郑板桥墓,南京吏部左侍郎储山雚墓等亦在泰州。

此外还有始建于东晋的江淮名刹光孝寺,唐建明修的南山寺大雄宝殿和城隍庙,明建清修的庆云寺、东岳庙、胡安定祠堂、岳飞生祠、崇儒祠、胡公书院、马洲书院、襟江书院和扬郡试院。

泰州!泰州!

泰州!泰州!

泰州泰州市地处江苏省中部、长江沿岸,为长三角经济区16座中心城市之一,有凤凰城的美誉、 “水陆要津,咽喉据郡”之称。

泰州具有2100多年的历史,秦称海阳,汉称海陵,州建南唐, 文昌北宋,兼融吴楚越之韵,汇聚江淮海之风。

千百年来,风调雨顺,安定祥和,被誉为祥瑞福地、祥泰之州。

泰州已进入国家卫生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市和中国宜居城市行列,也是江苏省历史文化名城、江苏省文明城市、江苏省园林城市。

中文名称: 中文名称: 外文名称: 外文名称: 别名: 别名: 行政区类别: 行政区类别: 所属地区: 所属地区: 下辖地区: 下辖地区: 政府驻地: 政府驻地: 电话区号: 电话区号: 邮政区码: 邮政区码: 地理位置: 地理位置: 面积: 面积:泰州 Taizhou 海阳,海陵,凤城 地级市 中国华东 海陵等2区4市 江苏省泰州市凤凰东路58号 0523 225300 江苏省中部,长江下游北岸 5797平方公里人口: 人口: 方言: 方言: 气候条件: 气候条件: 著名景点: 著名景点:505万人(2009年) 江淮官话泰如片、吴语太湖片 北亚热带季风气候 城隍庙、光孝寺、梅兰芳纪念馆、郑 板桥故居等机场: 机场: 火车站: 火车站: 车牌代码: 车牌代码: 市歌: 市歌: 市花: 市花: 市树: 市树:苏中江都机场 泰州站等 苏M 故乡最吉祥 梅花 银杏基本市情泰州市滔滔长江,奔流不息,在万顷波涛即将入海之际,她放缓匆匆东行的脚步,用温 甜的乳汁滋润着美丽的历史文化名城——泰州。

历史人文泰州古称海阳、海陵,海安汉初置县,东晋设郡,南唐建州,先民祈盼“国泰民 安,龙凤呈祥”,泰州之名从此而始。

素有“汉唐古郡、淮海名区”之称的古之海陵与 金陵南京、广陵扬州、兰陵常州齐名华夏,饮誉神州。

这里江海交会,气势磅礴,唐 代诗人王维为之惊叹: “浮于淮泗, 浩然天波, 海潮喷于乾坤, 江城入于泱漭。

说说泰州市的来历

说说泰州市的来历

说说泰州市的来历泰州市取“国泰民安”之意,“泰州”之名由此而始。

古代泰州与广陵扬州、兰陵常州、金陵南京相呼应,素有“汉唐古郡、淮海名区”之称。

西汉,建海陵县,属临淮。

海陵县始置时间史无明载。

《汉书.地理志》载:武帝元狩六年(前117)设置临淮郡,下辖29个县,其中有海陵县。

海陵县命名由来,《大清一统志》卷六十七云:“以其地傍海而高故曰海陵。

”汉代海陵,县治所在地不详,唐以后县治位于今泰州市市区(海陵区)。

新莽,海陵县改称亭间,属淮平郡。

东汉,海陵县属广陵郡。

三国,江淮之间为魏吴战场,海陵县废。

西晋,武帝太康元年(280)海陵县复立,属广陵郡。

东晋,海陵县属广陵郡。

刘宋,海陵县属广陵郡。

刘宋明帝泰豫元年(472)增辖临泽县。

武帝永明元年(483)、五年先后增设齐昌、海安2个县。

南齐,海陵县属广陵郡。

南梁,海陵县改属海陵郡。

海陵郡设置于东晋义熙七年(411),下辖建陵、临江、如皋、宁海、蒲涛5个县,郡治所在地不详。

后来海陵郡郡治移治海陵县,下辖海陵、建陵、宁海、如皋、临江、蒲涛、临泽7个县。

海陵郡属南兖州。

北齐,南兖州改称东广州,海陵郡属东广州,仍辖海陵等7个县。

南陈,宣帝太建五年(573),东广州复称南兖州,海陵郡属南兖州,仍辖海陵等7个县。

北周,南兖州改称吴州,海陵郡属吴州,辖海陵、建陵、如皋、宁海、临泽5个县。

蒲涛县省,临江县并入宁海县。

隋代,文帝开皇三年(583),海陵郡废。

建陵县并入海陵县,如皋县并入宁海县,临泽县并入高邮县。

不久,海陵县分出江浦县。

海陵县属吴州。

开皇九年,吴州改称扬州,海陵县属扬州。

炀帝大业初年,扬州改为江都郡,海陵县属江都郡。

江浦县又并入海陵县。

唐代,高祖武德三年,海陵县改称吴陵县,以县设置吴州。

武德七年吴州废,复称海陵县,属邗州。

武德九年,邗州改称扬州,海陵县属扬州。

宁海县并入海陵县。

中宗景龙二年,分海陵县东境设置海安县,玄宗开元十年,海安县又并入海陵县。

杨吴,海陵县属江都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经努力,程起瑞先生《十年磨一剑----记地级泰州市诞生的历程》一书授权在海陵时空论坛独家发布。

程起瑞先生曾多年从事行政区划的调查研究,并多次参加有关泰州市行政区划问题的论证。

退休后,先生根据自己所了解的情况和掌握的大量资料,写成《十年磨一剑----记地级泰州市诞生的历程》一稿,共分26个章节,全文约10万字。

初稿曾送请江苏省人大原副主任戴为然同志审阅,戴老认为“这份资料有存历资政的意义”。

此后,为了保证史料的准确性,作者一直在向了解情况的同志征求意见,对原稿不断加以修改和补充,迟迟未予定稿。

许多同志听说有这样一份资料,纷纷索阅,作者均以“未定稿”为由,从不轻易出示。

今年是地级泰州市成立十周年,为作献礼,作者现选发该稿的《前言》,以及《(一)一场风波》、《(二)引起学术界关注》、《(三)费孝通的意见》、《(十七)难得的热心人》、《(十九)牵动学子的心》、《(二十一)最后一篇论文》、《(二十三)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的呼声》等章节,以飨读者。

目录写在扉页 (1)序二 (3)引言 (1)(一)一场风波 (3)(二)引起学术界关注 (7)(三)费孝通的意见 (10)(四)拓宽了视野 (11)(五)新的动向 (14)(六)谋求计划单列 (17)(七)“市管县”好不好 (20)(八)再一次论证 (22)(九)“三泰市”方案的由来 (25)(十)不同的反应 (29)(十一)访问华师大 (31)(十二)准备接待调查组 (34)(十三)中国行政区划研究中心调研后的结论 (37)(十四)一份《内参》的产生 (41)(十五)增添紧迫感 (44)(十六)争取外界的推动 (48)(十七)难得的热心人 (52)(十八)截然不同的观点 (55)(十九)牵动学子的心 (58)(二十)未能发出的报告 (61)(二十一)最后一篇论文 (66)(二十二)寻求突破 (69)(二十三)人民代表和政协委员的呼声 (71)(二十四)见到了“曙光” (75)(二十五)水到渠成 (78)(二十六)瓜熟蒂落 (82)后记 (87)跋 (90)夏如山同志的来信 (91)潘祝平同志的来信 (91)刘君德教授的来信 (92)李振坤教授的来信 (92)附录:泰州行政区划建置简史引言泰州称得上是一个“老牌市”。

1949年1月21日泰县全境解放,次日,便以原泰县城厢的6个镇设置泰州市。

同年5月,第一行政区改称苏北泰州行政区,辖泰州市及泰兴、靖江、泰县、海安、如皋、东台、台北7个县。

1950年,扬州、泰州两个行政区合并为泰州行政区,曾辖扬州、泰州2市及泰县、泰兴、靖江、江都、高邮、宝应、兴化、六合、仪征9县。

泰州建市后的前15年中,行政区划变动频仍,1964年9月以后才稍许稳定。

直至1984年底,整整有20年时间,泰州的辖区一直局限在西起九里沟、东至斜桥、北至林家河、西南至老通扬运河、东南到灌溉总渠这个范围内,总面积只有平方公里,是全国10 个最小的城市之一,市区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4250人,建成区密度高达12312 人,又是全国10个人口密度最大的城市之一。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泰州城市的空间便显得越来越狭窄。

1984年实行“市管县”体制后,泰州城市的地位进一步相对下降,特别是由于行政区与经济区不相一致,不仅妨碍了泰州城市作用的发挥,而且制约了周围地区的经济发展。

这一现象,很快引起学术界的关注,不少专家学者先后发表过论述和建议,国家机关、省级有关部门也相继派调查组进行过调查研究,他们的结论几乎是一致的,这就是:行政区划必须作合理的调整。

1996年,在中央和省委的关怀下,终于作出了重大的战略决策:对扬州地区的行政区划进行调整,组建地级泰州市,并适当扩大泰州市域范围(同时组建的还有地级宿迁市)。

这项决策的基本出发点是完善市管县领导体制,优化城市布局,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促进区域经济共同发展。

从西汉武帝元狩六年(公元前117年)已有海陵县算起①,到南唐烈祖升元元年(公元937年)置泰州,前后经历了1054年。

从南唐建州到这次组建地级市,又经历了1059年。

唐代的海陵,已是全国比较富庶的县份之一,经济、文化的发展,为后来建州创造了条件。

在东晋安帝义熙七年(公元411年)到隋文帝开皇三年(公元583年)的172年间,虽曾设过海陵郡,但其中有91年海陵县并不归海陵郡管辖,而且那时处于战乱和南北朝分裂的局面,在社会的发展进程中,那时的海陵郡远没有后来的泰州影响大。

泰州始置时,辖海陵、泰兴、盐城、兴化4县,境域超过了汉代的海陵县。

宋代的泰州是“上州”,海陵是“望县”②,那时已有“淮海名区”之称。

可以说,如果不是“州建南唐”,也许就不会有以后的“文昌北宋”③。

宋太平兴国三年(公元978年)以后,泰州管辖的范围不断缩小,城市的地位也不断下降,只有在战争年代有时才例外。

到乾隆三十三年(1768年),分泰州东北境设置东台县后,泰州虽仍称“州”,但地盘只相当于一个县。

解放后的泰州市,其辖区虽比解放前的泰县小得多,但它一度是苏北和泰州地区的行政中心。

1964年,为符合当时城市的农村人口不得超过全市总人口的20%的规定,将寺巷、鲍徐、野徐、塘湾、白马、港口、朱庄、淤溪、杨庄、里华十个公社的全部和郊区、泰东、泰西三个公社的一部份地区划归泰县后,泰州市只剩“弹丸”之地,只能“在螺蛳壳里做道场”了。

回顾历史,我们便可以看出行政区划与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

行政区划是国家根据行使国家政权和执行国家任务的需要,兼顾地理条件、历史传统、风俗习惯、经济联系及民族分布等实际状况,对国土实行行政管理的区域划分。

行政区是行政区划的结果,属于政治的范畴,是上层建筑,经济是它的基础。

行政区划分得确当,可以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反之,则会起制约作用。

如果说这也是一种客观规律的话,我们从地级泰州市诞生所经历的过程可以看出,要真正认识客观实际并不那么容易,而真正能按照客观规律办事更不容易。

注:①海陵何时设县,史无确切记载。

“元狩六年置海陵县”一说出于后人的推测。

据《汉书•地理志》,西汉临淮郡有29个属县,海陵县是其中之一。

元狩六年设置临淮郡,并不是说郡属各县也是该年设置。

有人据《汉书•枚乘传》推测,海陵县始置时间可能在景帝之前。

若此说能够成立,则海陵设县的时间还应向前推移数十年。

②唐宋时,州县按其地位轻重,分为赤、畿、望、紧、上、中、下七个等级。

③1993年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来泰视察,元宵之夜曾作《踏莎行》一首。

“州建南唐”,“文昌北宋”,是这首词的开头两句,这里借用。

(一)一场风波1982年下半年,中共江苏省委开始酝酿进行体制改革。

在考察学习辽宁省实行“市带县”的经验之后,着手研究制订方案。

起初考虑分两步走:在经济比较发达、中心城市已经形成的地区,撤地建市实行“市管县”;暂时保留扬州、淮阴、盐城三个地区,将邗江县与扬州市合并,同时适当扩大泰州市郊区,待条件成熟后,再撤地建市。

省委的这一改革思路,11月中旬传达到泰州,干部和群众都表示衷心拥护。

可是,到了12月中旬,从扬州不断传来消息,说扬州地区也将撤地建市。

还传说,不久前胡耀邦总书记在南京视察时,对江苏省体制改革等方面的问题作了重要指示,希望江苏改革的步子迈大一点,苏北地区的改革可以一并进行;扬州地改市后带10县太多,可由扬州、泰州两市各带几个县。

消息不胫而走,一时间体制改革成为泰州全城议论的热门话题。

当时,群众中谈论得比较多的、带有普遍性的意见是:泰州在历史上就是苏北沿江的“三州”(通州、扬州、泰州)之一,解放后一度是苏北行署和泰州地专机关驻地,这几年工业已经具有一定的基础,对国家的贡献也是比较大的,条件不比盐城镇、清江市差,为什么他们都能升格为省辖市,泰州却要成为扬州市的辖市!许多机关干部则认为,体制改革的目的,是要按照客观经济规律的要求,按照自然经济区域,解决经济生活中城乡分割、条块分割、流通堵塞、运输浪费、领导多头、互相牵制等不合理现象。

扬州和泰州本来是两个自然经济区,如果泰州市隶属于扬州市,势必不能充分发挥泰州在这个经济区中应有的作用。

特别是在经济部门工作的同志就更为担心。

他们认为扬、泰两市原来都是地辖市,因为扬州是地委、行署所在地,在重点项目的定点、物资和资金的分配等方面,得到许多优先照顾,但地区毕竟在两市之间还得考虑一些平衡。

如果改为“市管市”,扬、泰两市将变为上下级关系,今后泰州市的经济发展必将受到更大更多的制约。

此外,还有不少同志认为“市管市”的体制不符合宪法,因为宪法中只有直辖市和较大的市分为区、县的条款。

在群众议论纷纷的时候,一些部门和基层的负责人因为不了解底细,纷纷向市委、市政府查询,并强烈要求市领导要从四化建设的全局、从经济发展的长远利益着想,如实向上级反映群众的意见。

市委当时由于不了解上级党委的意图,对社会上流传的一些说法很难向群众解释。

直到12月31日,市人大副主任张晓明列席省人大常委会议后归来,证实了“泰州市将隶属扬州市”之后,市委觉得有必要将干部群众对体制改革的反映向上级党委作一汇报,便将市委办公室编印的《内部情况》(第五期)上报扬州地委并报江苏省委。

市委办公室同时将这一材料送中共中央办公厅10份,请分报给**书记、赵总理等中央领导参阅。

1983年1月4日,扬州地委召开体制改革动员会议。

有些同志唯恐市委向省、地委反映问题不够尖锐,不能引起上级领导的重视,于是在市委书记黄扬去扬州开会期间,个别部门便直接向上级主管部门发电报、写报告,反映意见(如今在市档案馆还可以查到当时市计委发给国家计委和省、地计委的《按照地理经济条件,扬、泰两市分别管县的建议》)。

同时,民主党派人士王石琴等,也自发地联名向中央和省的四套班子发了电报。

据当时担任市委办公室副主任的赵守楚同志说,民主人士的电报稿拟好后,曾有人拿到机要室想用传真电报传出,他没有同意,因为传真必须由书记签发。

1月5日上午,市委召开常委会,传达地委体制改革动员会精神,经认真讨论形成了四条贯彻意见:一是坚持民主集中制的原则,坚决服从上级党委的决定;二是按正常渠道积极反映干部群众的意见和要求,对干部和群众在地区行政体制改革方面的不同意见,一方面采取耐心说服,积极疏导,另一方面又允许干部群众提意见,各部门、各单位和个人的不同意见和要求,可直接向市委、市政府反映,由市委办公室负责综合上报,如有人为此上访,将采取积极措施,坚决劝阻;三是稳住干部群众的思想情绪,把大家的注意力引导到当前生产和工作方面来;四是从长远考虑,还是需要适当扩大郊区,以增加三个公社为宜(1月20 日,市委正式以泰委发[1983]8号文件向地委报告,请求将寺巷公社的城南大队与泰东、泰西、朱庄三个公社一并划归泰州市)。

就在常委开会的这一天,民盟的王石琴、农工民主党的韩钟泉、民建的章定甫和民革的李友诚去宁准备向省有关方面反映情况和意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