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高考语文题型考点练习题——考点一、论述类文本阅读

合集下载

2021届新高考语文阅读例题讲解(现代文阅读I:论述类题型)

2021届新高考语文阅读例题讲解(现代文阅读I:论述类题型)

二〇二一届新高考语文专题复习·现代文阅读I例题讲解(论述类题型)2021年1月修订版【真题回顾】(2020年新高考全国Ⅰ卷·T1~5,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历史地理学的起源至少可以追溯到我国最早的地理学著作《禹贡》。

这篇托名大禹的著作实际产生在战国后期。

《禹贡》虽以记载传说中的大禹治水后的地理状况为主,但也包含了对以往地理现象的追潮,含有历史地理学的成分。

成书于公元1世纪的《汉书·地理志》对见于典籍记载的重要地理要素,包括古国、历史政区、她名、河流、山岭、古迹等都做了记载和简要考证,并不局限于西汉一朝。

作者班固比较充分地利用己有的地理记载和地理研究成果,使得中国历史地理学研究初具雏形。

同样,成书于公元6世纪的《水经注》也从传世的数百种地理著作中搜集整理了大量史料,并做了深入的考证和研究。

今天,我们之所以还能知道先秦的某一个地名在现在的什么地方,能知道秦汉以降的疆域范围,能够大致了解黄河早期的几次改道,都离不开这两种著作。

在中国漫长的历史中,皇朝的更迭、政权的兴衰、疆域的盈缩、政区的分合和地名的更改不断发生;黄河下游及其支流的频繁决溢改道又经常引起有关地区地貌及水系的变迁,给社会生活带来相当大的影响。

中国古代繁荣的文化使这些变化大多得到了及时而详尽的记载,但由于在如此巨大的空间和时间中所发生的变化是如此复杂,已不是一般学者所能随意涉足,因而产生了一门专门学问——沿革地理。

沿革地理研究的内容关系有国计民生,也是治学的基础,例如历史她名的注释和考证、历代疆域和政区的变迁、黄河等水道的变迁,特别是与儒家经典和传统正史的理解有关的地理名称和地理知识,都被看成是治学的基本功。

沿革地理的成就在清代中期达到高峰,很多乾嘉学者致力于此。

但是沿革地理并不等于历史地理学,二者不仅有量的不同,而且有质的区别。

就研究内容而言,前者主要是疆域政区、她名和水道的变迁,后者却涉及地理学的各个分支。

2020-2021高考语文论述类文本阅读训练经典题目(含答案)(1)

2020-2021高考语文论述类文本阅读训练经典题目(含答案)(1)

2020-2021高考语文论述类文本阅读训练经典题目(含答案)(1)一、实用类文本阅读1.阅读下面的访谈录,完成下面小题。

青藏高原作为北极和南极之外的最大淡水储区,被称为“亚洲水塔”。

科学家认为,由黑碳排放引起的大气升温和冰川加速消融,将影响亚洲区域的水资源安全,可能引发一系列严重的环境和社会问题。

研究员康世昌告诉记者,化石燃料污染已被全球重视,但对青藏高原周边国家和地区来说,生物质燃烧比化石燃料排放的黑碳更多,发展新能源是一个更优选择。

记者:黑碳是一种什么物质?它主要来源于哪里?康世昌:黑碳是由化石燃料和生物质不完全燃烧产生的,通过大气环流被带到青藏高原,在冰雪表面一层层富集,它有很强的吸光性,最直观的感受就是冰川表面是暗色的。

黑碳的累积加速了冰川融化。

我们发现喜马拉雅山脉一带的黑碳主要来源于南亚国家。

在这个地区,生物质燃烧排放的黑碳比化石燃料更多。

生物质包括秸秆、木柴、牛粪等等。

记者:有人说,“青藏高原冰川因烧牛粪面临融化”,但如果不烧牛粪,当地居民是否能用煤来替代?另外,每年秋收季节来临,大范围的秸秆燃烧是否也是青藏高原的黑碳来源?康世昌:煤是化石燃料,用煤炭来替代是不可取的。

“青藏高原冰川因烧牛粪面临融化”,这是错误的,没有考虑青藏高原的区域差异。

青藏高原内陆人口稀少,大片地方是无人区,因燃烧牛粪而增加的黑碳排放非常有限,影响到青藏高原的黑碳,主要还是来自中国境外,比如尼泊尔、印度等国。

中国燃烧秸秆的地区主要在东部,青藏高原在中国西部,大气环流是由西向东,所以中国东部地区的秸秆燃烧对青藏高原的冰川融化影响不大。

记者:减少生物质燃料的黑碳排放,有没有好办法?康世昌:一个办法是使用新型炉具,使生物质燃烧更充分,这样能减少黑碳的排放。

我看到,有国际组织在帮助尼泊尔山区居民使用节能炉具。

另外一个办法是使用新能源来替代,比如发展太阳能、风能。

记者:减少影响青藏高原地区的黑碳排放需要采取什么措施?康世昌:大气污染物可以跨境传输,减少喜马拉雅-青藏高原地区的黑碳气溶胶,需要跨境联合,国家政府间加强交流与合作,共同采取措施,环境外交可以发挥作用。

2021年高考语文专题复习:论述类文本阅读 专项练习题(含答案)

2021年高考语文专题复习:论述类文本阅读 专项练习题(含答案)

2021年高考语文专题复习:论述类文本阅读专项练习题全国Ⅰ卷(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社会是由众多家庭组成的,家庭和谐关乎社会和谐。

要在家庭中建立一种和谐的关系,就需要有家庭伦理。

中国自古以来就有维护家庭关系的种种伦理规范,它们往往体现在各种“礼”之中。

从《礼记》中可以看到各种礼制的记载,如婚丧嫁娶,这些都包含着各种家庭伦理规范,而要使这些规范成为一种社会遵守的伦理,就要使“礼”制度化。

在中国古代,“孝”无疑是家庭伦理中最重要的观念。

《孝经》中有孔子的一段话:“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

”这是说“孝”是“天道”常规,是“地道”通则,是人们遵之而行的规矩。

为什么“孝”有这样大的意义?这与中国古代宗法制有关。

中国古代社会基本上是宗法性的农耕社会,家庭不仅是生活单位,而且是生产单位。

要较好地维护家庭中长幼尊卑的秩序,使家族得以顺利延续,必须有一套维护当时社会稳定的家庭伦理规范。

这种伦理规范又必须是一套自天子至庶人都遵守的伦理规范,这样社会才得以稳定。

“孝”成为一种家庭伦理规范,并进而成为社会的伦理制度,必有其哲理上的根据。

《郭店楚简·成之闻之》中说:“天登大常,以理人伦,制为君臣之义,作为父子之亲,分为夫妇之辩。

”理顺君臣、父子、夫妇的关系是“天道”的要求。

君子以“天道”常规处理君臣、父子、夫妇伦理关系,社会才能治理好。

所以,“人道”与“天道”是息息相关的。

“孝”作为一种家庭伦理的哲理根据就是孔子的“仁学”。

以“亲亲”(爱自己的亲人)为基点,扩大到“仁民”,以及于“爱物”。

基于孔子的“仁学”,把“孝”看成是“天之经”“地之义”“人之行”是可以理解的。

一方面,它体现了孔子“爱人”(“泛爱众”)的精义;另一方面,在孔子儒家思想中,“孝”在社会生活实践中有一个不断扩大的过程。

因此,“孝”不是凝固教条,而是基于“仁学”的“爱”不断释放的过程,只有在家庭实践和社会实践中,以“仁学”为基础的“孝”的意义才能真正显现出来。

2021高考论述类文本阅读专题训练(含答案)

2021高考论述类文本阅读专题训练(含答案)

2021高考论述类文本阅读专题训练(含答案)(一)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家园的失落是时代病症作为普通人,历数我们的种种焦虑,为基本保障、为生活条件、为梦想实现、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我们没有安全感、缺乏确定性、觉得得不到承认和肯定、体会不到信任与支持,凡此种种,这不正是我们“无家”的感觉吗?尽管在家和家园之中我们还会面临其他的问题,但是我们知道我们是安全的,我们不会遭受恶意的伤害甚至不会感受到敌意,我们可以得到呵护,在遇到困难时会获得照顾与支持。

人类从乡村走向城市,从农业生产迈入工业化,从传统礼俗社会进入现代科学理性与法律社会的过程,也是人类一步步失落家园的过程。

现代的工业市场生产、大规模的城市生活、科技理性支配和无情的科层制与形式主义法律统治,将人类从与自然界密切联系的共享天地之中抽离,而将其投入以功利效率的工具理性为核心的逻辑组织和运作的各个“系统世界”中,人类身处自己打造的机器般的“铁笼”之中,既失温馨家园,又怎能免得恒久的焦虑?从赋予政府更多的福利保障职能,到重新看待宗教与科学的关系、发挥信仰的功能,或以人本主义来平衡科学精神,直到重建公民社会与“公共领域”。

然而,在个人主义和工具理性的内核基石上,这一切看来并未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人类的家园并未真正得以恢复,家园失落之痛和如影随形的普遍焦虑之感,至多只能说是稍有缓和而已。

到了全球化阶段,情形变得更为复杂。

借助全球流动性增长的各种媒介手段突破时空界限将全世界的人更近距离地聚拢在一起,经济市场、科学技术、科层组织这些系统世界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更进一步和深入侵吞蚕食人们的家园,大到各国,中到各地方、各种人群共同体,小到各个家庭,其所能提供的保护屏障一一被穿透,个体越来越深地被卷入其普遍的支配逻辑中。

而焦虑中的人们也将逐渐明了,如果曾经是为了正当的梦想而宁愿舍弃家园、离家逐梦,那么,该到重新回家的时候了。

语文全国乙卷答案2021

语文全国乙卷答案2021
论述类文本阅读答案
1.C 【试题分析】以偏概全。文中第四段说“需要补充的是,当 考察单篇文本的文体特征,或者分析其内部结构时,数据量也会 增长到个人无法处理的程度。所以,上述对文本集合所做的讨论 在单篇文本层面也是成立的”,也就是说远读的方法也适用于单 篇文本。那么C项所说的“选择远读还是细读的方法,取决于阅 读的对象是大规模的文本集合还是单篇文本”就不严密了。
9、买卖瓷盘的过程中,杨成岳的心理发生了哪些变化?请结合作 品简要说明。
⑤杨成岳凑近细看,看了半刻,便向王超杰点头微笑。王超杰笑道:“这是我多 年前从一个落魄商家手里收购而来。地道上品,还请杨老板说个价钱。”杨成岳 问:“此乃王先生心爱之物,何故出手呢?”王超杰长叹一声:“生计所迫,还 望杨老板成全。”杨成岳点头笑笑:“①本店小本生意,实在不好言价了。还请 王先生体谅。”王超杰脸上滑过一丝失望,杨成岳道:②“买卖不成仁义在,先 不说价钱,容我再想想。”王超杰起身告辞,杨成岳却一定留他吃饭。吃过饭, 又给王超杰找了一家上等客栈,店钱饭钱都由艺园斋开支。区分“计数”与 “理解”是在说明计算机擅长的是“计数”,而非“理解”,理 解文本具体内容还必须依靠人。
3.D 【试题分析】A.“人文研究的主体,在数字人文中实现了从具体 的学者个人向计算机的转变”错误,根据原文第三段“对远读结 果的解读,仍然要依赖学者在细读文本基础上所建立起来的对本 领域的认知和理解。一句话,人的阅读不可替代”,可见,并没 有实现主体从具体的学者到计算机的转变。B.“远读不是要深化 对文本内容的理解,而是要发掘文本集合的共同形式特征”以偏 概全,原文第三段说“大规模的文本集合上的远读,基本可以归 为两类:一是对文本集合整体统计特征的描述,一是对文本集合 内在结构特征的揭示”,可见,并不仅仅只是“发掘文本集合的 共同形式特征”,还有揭示内在结构特征。C“数字人文的价值, 在于将历史上未被注意和阅读的文本都进行数据化并做研究”于 文无据。文本中并未提及“历史上未被注意和阅读的文本”。

2021年山西高考语文真题答案解析

2021年山西高考语文真题答案解析

2021年⼭西⾼考语⽂真题答案解析⼀、现代⽂阅读(36 分)(⼀)论述类⽂本阅读(本题共 3 ⼩题,9 分) 1.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中信息的能⼒。

答题时注意仔细阅读⽂章,找准有效答题区间,然后认真对⽐阅读,寻找细微的差别,仔细辨别真伪对错。

C 项,以偏概全。

⽂中第 4 段说“需要补充的是,当考察单篇⽂本的⽂体特征或者分析其内部结构时,数据量也会增长到个⼈⽆法处理的程度,所以上述对⽂本集合所做的讨论,在单篇⽂本层⾯也是成⽴的”,也就是说远读的⽅法也适⽤于单篇⽂本。

那么 C 项所说的“选择远读还是细读的⽅法,取决于阅读的对象是⼤规模的⽂本集合还是单篇⽂本”就不严密了。

2.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分析⽂章的论点、论据和论证⽅法的能⼒。

A 项所说⽂章区分计数与理解是为了论证计算机不能处理某些特定类型的⽂本,理解错误。

⽂本第⼆段开头所述区分“技术” 与“理解”是在说明计算机擅长的是“计数”,⽽⾮“理解”,理解⽂本具体内容还必须依靠⼈。

3.答案: B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概括⽂本观点、态度的能⼒。

做此类题时,第⼀步,把握题⼲信息要点;第⼆步,选项逐⼀对应⽂本相关语句,核对、⽐较、分析,最后判断正误。

A 项说⼈⽂研究主体,在数字⼈⽂中实现了从具体的学者个⼈向计算机的转变。

与原⽂⽭盾,原⽂说“对远读结果的解读,仍然要依赖学者在细读⽂本基础上所建⽴起来的对⽂本领域的认知和理解,⼀句话,⼈的阅读不可替代”。

C 项所说的数字⼈⽂的价值在于将历史上未被注意和阅读的⽂本都进⾏数据化并做研究,缩⼩了⽂本概念内涵和外延。

数字⼈⽂的价值,不仅仅是对历史上未被注意和阅读的⽂本进⾏数据化,⽽对⼤规模的⽂本集合进⾏数据化研究。

D 项“远读的理念和做法体现出⼤数据时代⽂理融合的跨学科取向”其中“⽂理融合的跨学科取向”原⽂⽆依据。

(⼆)实⽤类⽂本阅读(本题共 3 ⼩题,12 分) 4.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学⽣对⽂本内容的理解分析和概括筛选能⼒。

2020-2021高考语文论述类文本阅读试题(及答案)(1)

2020-2021高考语文论述类文本阅读试题(及答案)(1)

2020-2021高考语文论述类文本阅读试题(及答案)(1)一、实用类文本阅读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中国之声《新闻晚高峰》报道,今天(2019年3月5日)上午,今年全国两会第二场“部长通道”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开幕会后开启。

银保监会、商务部、交通运输部、海关总署、工信部、农业农村部、国台办等部门的负责人先后走上通道,就多个热点问题做出回应。

对于中美能否达成磋商协议,商务部部长钟山表示,这需要双方在“相互尊重、平等互利”的原则下,相向而行、共同努力。

双方的磋商是富有成效的,假如能够达成协议,将有利于两国经济的发展,有利于全球经济的发展。

钟山介绍说:“在90天的期限内,中美双方开展了三轮高级别磋商。

双方要达成共识,就需要求同存异,就需要付出更大的努力。

我们双方的磋商也是富有成效的,双方经过90天的磋商,取得了阶段性的重要成果,有一些领域有了突破。

根据磋商的情况,双方同意继续延长磋商的时限。

在这个期限内,不提高关税的税率”。

材料二:自从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白宫正式签署对华贸易备忘录,酝酿已久的中美贸易大战算是正式打响了。

毫无疑问,从行业和企业的角度来未看,这一波互联网浪湖中兴起的出口电商肯定是最受伤的那个,如果贸易战刹不住车,将影响全球开放贸易格局,出口电商在诸多掣肘中将变得举步维艰。

贸易战最主要的方式是加税,最直接的结果是外来产品价格上涨,保护本国产品的市场。

这种粗暴的做法反而给出了出口电商绕过贸易战的一种逻辑:降低推售产品的价格敏感性,多关注那些高质高价的产品。

在不少人心中,国货的低端形象或许是出口电商面临的最大问题。

但是,出口电商之所以能够迎来快速增长,与中国制造形象的改变也有很大关系。

除了一带一路、产业结构转型等大局需要,出口电商还肩负平衡国际贸易、调节外汇等谐多责任,也因此,不只是企业层面,国家层面对出口电商的支持也不遗余力。

从这个意义上说,除了品牌要借助平台塑造自己的形象,平台也必须反过来要求品牌商们保证“品质力”,降低低端、价格敏感产品的准入。

2021年高考语文大二轮复习 板块一 论述类文本阅读练习

2021年高考语文大二轮复习 板块一 论述类文本阅读练习

2021年高考语文大二轮复习板块一论述类文本阅读练习一、(xx太原市三模)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各题。

过去30年,中国创造的经济奇迹如今正与令人咋舌的老龄化现象相伴而来。

过快的老龄化速度正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最大挑战。

目前,中国有13.5亿人口,并在继续保持增长,但中国人口总数预计到2030年左右将开始缓慢减少。

要认识到老龄化对中国的影响,可以先看看劳动人口与65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占中国总人口的比例。

1979年中国开始市场化改革时,劳动人口与老年人口的比例约为7∶1,目前这一比例约为5.5∶1。

到了2035年,劳动人口与老年人口的比例将骤降至2.5∶1。

此外,劳动人口的年龄分布也很重要。

过去的研究已经证明,30岁到40岁的工作人口最有生产力和创新能力,而这正是所谓的“中国人口红利”的基础。

1979年改革以后,劳动人口的增长速度一直快于人口老化的速度,但从xx年开始,这一趋势将发生逆转。

到2035年将有1.5个年纪较大的工人(50到64岁)对一个年轻工人(15到29岁)。

这一趋势在低龄人口中也是如此,中国小学新生从1995年的2500万下降到了xx年的1 670万。

这表明,中国正面临着与韩国、澳大利亚和西欧其他国家一样的老龄化处境。

中国的人口老龄化主要是因为人均寿命的显著增加和生育率的急速下降。

1980年中国的人均寿命不到65岁,目前是75岁;1980年每个妇女平均生育2.63个孩子,2011年这个数字只有1.5。

在中国的发达城市上海,生育率只有0.6,这很可能是全世界所有大城市中最低的。

这表明,中国新兴的中产阶层与他们的西方同伴一样,比起家庭更看重生活方式和职业发展。

现在,中国正在成为人类历史上第一个未富先老的大国。

这是建国初期人口大爆炸和过去30年预期寿命急速上升的共同结果。

但我们不能将这样的困境完全归咎于持续了30多年的计划生育政策。

上世纪90年代初,中国政府施行的经济政策虽然帮助中国经济保持了快速增长,但却忘记了为人口老龄化做准备。

2021年高考语文大一轮总复习 论述类文章阅读 考点综合提升练(一)

2021年高考语文大一轮总复习 论述类文章阅读 考点综合提升练(一)

2021年高考语文大一轮总复习论述类文章阅读考点综合提升练(一)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诗歌批评庸俗化普冬批评对作品的意义不言而喻。

好的批评如同灯光,指引着作品从暗处走向前台。

近些年的诗歌批评中,不乏这样的经典或中肯之作。

但与此同时,诗歌批评庸俗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不少诗歌批评为了应酬需要,违心而作,学术含量可疑,甚至堕落为诗人小圈子里击鼓传花的游戏道具。

这类批评对诗歌创作来说类同饮鸩止渴,还不如索性没有的好。

批评庸俗化表现为诠释过度,脱离作品文本进行没有限度的“再创造”。

一些平庸之作明明直白无味或佶屈聱牙,批评文章却写得天花乱坠,一再上演“皇帝的新衣”闹剧。

这些批评牵强附会、肆意升华,外延无限扩张,乃至另起炉灶,使批评成为原创式的畅想,早已失去了与原作品的联系。

批评庸俗化表现为一哄而上的羊群效应。

有人提到“疼痛”,一时间无痛不成诗,非痛不好诗,翻开诗歌评论集,简直“痛不欲生”;有人说到“底层写作”,于是流水线、小餐馆、地下室和打工妹顿时成为新宠。

不论创作还是批评,长期以来已习惯跟风、复制和起哄。

对生活我们缺的不是图解,而是用心的关注。

诗歌应该是自然与人文背景下的“顺产儿”,诗歌批评同样如此。

海洋、浪花、岛屿,应该把这些真实的生活还给诗歌,也还给批评。

批评庸俗化表现为概念代替文本,行为代替写作。

较之个体性的埋头创作,不少诗人似乎更喜欢混个脸熟,在这样的背景和语境下,诗歌批评基本沦为诗人间的交际和应酬。

哪怕是纷纷攘攘的流派或主义之争,也往往是你方唱罢我登场,名目噱头不少,却未见得与文学和读者有何关系。

批评庸俗化表现为以偏概全、近亲结缘。

某些诗人同时兼有批评家身份,习惯以自己的喜好为唯一或主要标准。

比如现实主义视浪漫为虚空,浪漫主义视写实为流水账,废话诗人眼里唯美即为幼稚,至于下半部诗人则一篙子打翻一船人——除我之外都是“伪娘”。

这种“顺我者昌,逆我者亡”的门派偏见之争,批评效果不难预期。

新高考语文专题01 论述类文本阅读 2021年高考语文真题和模拟题分专题训练(学生版)

新高考语文专题01 论述类文本阅读 2021年高考语文真题和模拟题分专题训练(学生版)

专题01:论述类文本阅读【2021年高考】一、【2021年全国高考乙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对于人文研究来说,计算方法以往只是作为辅助手段而存在的,而今天已取得了不可替代的地位。

一种新的人文研究形态应运而生,这就是“数字人文”。

学者莫莱蒂曾设想一种建立在全部文学文本之上的世界文学研究,人们必须借助计算机对大规模的文学文本集合进行采样、统计、图绘,分类,描述文学史的总体特征,然后再做文学评论式的解读。

为此,他提出了与“细读”相对的“远读”作为方法论。

弄清计算机的远读与人的细读之间的差别,不仅能使我们清晰地界定计算方法在人文研究中的作用,而且可以帮助我们重新确立人的阅读的价值。

计算机是为科学计算而创造出来的,擅长的是“计数”,而非理解。

要处理自然语言文本,计算机必须先将文本置换成便于计数的词汇集合,或者用更复杂的代数模型和概率模型来表示文本,这一过程被称为“数据化”。

数据化之后所得到的文本替代物(集合、向量、概率)虽然损失了原始文本的丰富语义,但终究是可以计算的了。

不过,尽管计算机能处理海量的语料,执行复杂的统计、分类、查询等任务,但它并不能理解文本的内容。

远读是数字人文的基石。

大规模的文本集合上的远读,基本上可以归为两类:一是对文本集合整体统计特征的描述,一是对文本集合内在结构特征的揭示。

例如,数字人文学者米歇尔等人对数百万册数字化图书进行多种词汇和词频统计,以分析英语世界的语言演变,这属于前者;莫莱蒂用地图、树结构来分别展示文学作品的地理特征和侦探故事的类型结构,这属于后者。

无论是宏观统计描述还是内在结构揭示,都是超越文本具体内容的抽象表示,所得结果都是需要解读的。

正如米歇尔所说,在巨量文本集合上得到的统计分析结果,为人文材料的宏观研究提供了证据;但是要解读这些证据,就像分析古代生物化石一样,是有挑战性的。

对远读结果的解读,仍然是依赖学者在细读文本的基础上所建立起来的对本领域的认知和理解。

2021全国甲卷高考语文试题真题及答案详解精校版(含作文范文)

2021全国甲卷高考语文试题真题及答案详解精校版(含作文范文)
首尾两篇之间为全书的主体。其中,《溯源篇》追溯中国目录学的源头——刘向《别录》 和刘歆《七略》。设立这个主题,出于他对中国目录学发展特点的基本认识:两书开创了目 录体制和目录分类的基本模式,传统目录学既受两书庇荫,又长期笼罩在其阴影中,没有重
试卷第 1页,共 11页
大突破。该篇除详述两书分类、编目特点外,举凡书籍之产生、传述、整理、校勘等,莫不 一一推寻原始,并上溯先秦目录之渊源,详详细细,原原本本。《溯源篇》以下各篇皆以主 题为纲,通古贯今,看似“独立特行”,互不相干,其实却与传统纪传体史书体制暗合。比如, “志”在纪传体史书中统摄典章制度,《分类篇》《体质篇》都是讲目录基本制度,编撰体例相 当于纪传体的“志”。
注意这一点又有何用?只关注这一点,可能没什么用。但与其他几个因素联系在一起, 它便能帮助我们理解河水何以泛滥。
水会受到玻璃的吸引,这是水的一个特性。有些液体,比如唯一的液体金属——水银, 会受玻璃的排斥,因而它的表面会像倒扣的碗,叫作“凸月面”,液体内部也有微弱的吸引力, 若非如此,它们便会散开,成为气体。正如老师为我们反复讲述的那样,水分子由两个氢原 子和一个氧原子紧密结合而成。但老师——至少我的老师——没有教我的是,一个水分子中 的氢原子还会受到其邻近水分子中的氧原子的吸引,这使得水分子之间互相依附,为了帮助 理解这一点,可以设想两个在羊毛衫上摩擦过的气球会因静电轻轻地黏附在一起。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2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与先前许多伟大的探险一样,我们的旅程起始于厨房。 当我们看向水面,通常觉得水是平的,然而仔细观察一杯水时,你会发现杯中的水面并
试卷第 2页,共 11页
不完全平坦,它在边缘处略微向上弯曲——这是它的“弯月面”,这个弯月面的形成是因为水 受到了玻璃的吸引,它被拉向杯壁。

【新高考】高三语文论述类文本阅读练习(1)及答案

【新高考】高三语文论述类文本阅读练习(1)及答案

2021届高三语文论述类文本阅读练习(1)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2019全国卷3)传统表演艺术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一座蕴藏丰富、有待进一步开发利用的民族民间艺术资源宝库。

经过十几年的努力,一些传统表演艺术项目已走出困境,呈现出新的生机与活力,但仍有一些项目面临着不容忽视的新问题。

传统表演艺术与普通民众生活息息相关,其表演通常具有群体性特征:无论侗族大歌还是壮族山歌,人人都可展示歌喉;无论汉族的秧歌,还是藏民的锅庄,民众欢乐起舞的场面都蔚为大观。

对这类非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就坚持其生活性、群体性,而不应仅局限在艺水团体或演出队等小范围内。

广大民众为庆贺丰收、祭祖敬神、禳灾祈福而载歌载舞的即兴表演,寄托着他们深沉的精神追求和丰富情感。

使传统表演艺术“雅化”,固然能彰显各类民族民间艺术的特色,但也弱化了传统表演艺术的民俗文化内涵。

当然,各类民间表演艺术经过充分提炼和艺术升华,进而搬上舞台,其成功之作会对此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起到促进作用。

如春晚舞台上,藏族舞蹈《飞弦踏春》、蒙古族舞蹈《吉祥颂》等都曾大放异彩。

然而,在对民间表演艺术进行再创作的过程中,有些实施者没有坚持本真性的原则,将一些传统艺术改编得面目全非。

比如,有些人在改造民乐时套用西方音乐编排方式,被改编的作品便失了自身的魂魄。

因此,对民族民间传统艺术进行“二度创作”,应既不失其本真的艺术特性,又科学地融入现代元素,适应民众新的审美需求。

要做到这一点就需要编导们深谙民间表演艺术的特性,并能进行实地调研、采风,挖掘出民间艺术的基本元素与本质精神。

各种传统表演艺术都是在特定的时空中呈现的,靠其演出行为形成艺术作品,实现艺术价值。

这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性决定了应对其实施活态传承与保护,使之以鲜活形态生存于民间。

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抢救保护实践中,有些地区视保存为保护,重视硬件设施,各类场馆及专题博物馆建设颇具规模,民间收集来的各种乐器、道具、面具、服装等都得到妥善收藏。

2021届高考语文临考卷【全国卷版】(一)论述类文本阅读(1)

2021届高考语文临考卷【全国卷版】(一)论述类文本阅读(1)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1)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所谓文学,就是以言达意的一种美术。

言所以达意,然而意决不是完全可以言达的。

因为言是固定的,有迹象的;意是瞬息万变,飘渺无踪的。

言是散碎的,意是混整的。

言是有限的,意是无限的。

以言达意,好像用断续的虚线画实物,只能得其近似。

文字语言固然不能完全传达情绪意旨,假使能够,也并非文学所应希求的。

一切美术作品都是这样,尽量表现,非唯不能,而也不必。

《论语》:“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几句话,绝没完全描写出孔子说这番话时候的心境,而“如斯夫”三字更笼统,没有把当时的流水形容尽致。

如果说详细一点,孔子也许这样说:“河水滚滚地流去,日夜都是这样,没有一刻停止。

世界上一切事物不都像这流水时常变化不尽么?过去的事物不就永远过去绝不回头么?我看见这流水心中好不惨伤呀!……”但是纵使这样说去,还没有尽意。

而比较起来,“逝者知斯夫,不含昼夜!”九个字,比这段长而臭的演义就值得玩味多了!陶渊明在《归园田居》:“方宅十余亩……鸡鸣桑树颠。

”四十字把乡村风景描写得多么真切!然而仔细观察起来,乡村景物还有多少为陶渊明所未提及。

从此可知文学上我们并不以尽量表现为难能可贵。

在音乐里面,我们也有这种感想,凡是唱歌奏乐,音调由宏壮急促而变到低微以至于无声的时候,我们精神上就有一种沉默肃穆和平愉快的景象。

白香山在《琵琶行》里形容琵琶声音暂时停顿的情况说:“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

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这就是形容音乐上无言之美的滋味。

著名英国诗人济慈在《希腊花瓶歌》也说,“听得见的声调固然幽美,听不见的声调尤其幽美”,也是说同样道理。

所谓无言,不一定指不说话,是注重在含蓄不露。

雕刻以静体传神,有些是流露的,有些是含蓄的。

这种分别在眼睛上尤其容易看见。

中国有一句谚语,“金刚怒目,不如菩萨低眉”,所谓怒目,便是流露;所谓低眉,便是含蓄。

凡看低头闭目的神像,所生的印象往往特别深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题型一、论述类文本阅读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保持环境卫生,对于防疫至关重要。

在殷商甲骨文中有大扫除的记载。

《礼记》《治家格言》《周书秘奥造册经》中均强调了保持居室清洁卫生的习惯,同时指出屋宇干净就可以减少疾病的发生。

熏烟蒸洗也是我国古代传统防疫方法。

《周礼·秋官》记载有用莽草、嘉草等烧熏驱蛊防病的方法。

根据出土的竹简我们可以看到,秦时期,凡入城,其车乘和马具都要经过火燎烟熏以消毒防疫。

在敦煌石窟中保存着一幅“殷人洒扫火燎防疫图”,描述了殷商时代以火燎、烟熏方法来杀虫、防疫的情景。

两汉时期是古代瘟疫记录最多的时期,《博物志》中特别讲到有一次长安大疫,宫中皆疫病,汉武帝焚烧弱水西国所贡香丸一枚“以辟疫气”,“长安中百里咸闻香气,芳积九月余日,香由不歇”。

《伤寒杂病论》中详细论述了多种传染性疾病在不同时期的各种治疗方法,熏香便是其中一种防抗和辅助疗法。

空气消毒药方的出现在晋代。

葛洪认为,通过熏烧药物的方式,可以预防疫病;他在《肘后备急方》中首先提出了空气消毒法。

“其后,唐代孙思邈继承和发展了这种防疫方法。

明代李时珍常使用蒸汽消毒法。

这个方法在清代也有记载,贾山亭《仙方合集·辟瘟诸方》说:“天行时疫传染,凡患疫之家,将病人衣服于甑上蒸过,则一家不染。

”佩藏口罩能阻挡细菌、病毒、灰尘和有害气体对人体的侵害。

古时候,宫廷里的人为了防止粉尘和口气污染而用丝巾遮盖口鼻。

3至8世纪时流行一种出行帽子,主要用来遮蔽容貌及身体,以避免路人窥视。

流行初期男女均可以穿戴,到了隋唐时主要为妇女使用。

唐代从或则天时期开始,妇人出行开始使用帷帽。

帷帽具有短小、轻便的特点,长仅至颈部,面部也能稍微显露,帷帽的帽裙由纱网制成,也具有透视的功能。

它们的功能是遮阳蔽沙,也具有一定的卫生防护效果。

宋代宋慈《洗冤集录》记载:用麻油涂鼻,或作纸摅子油,塞两鼻孔;仍以生姜小块置口内;遇检,切用猛闭口,恐秽气冲入。

这是讲验尸官验尸时必须采取适当的防护措施,与现代医用口罩防护观念相同。

马可·波罗在《马可·波罗游记》记载:“在元朝宫殿里,献食的人,皆用绢布蒙口鼻,俾其气息,不触饮食之物。

”这样蒙口鼻的绢布,也就是原始的口罩。

1910年至1911年,我国东北大鼠疫中,全权总医官伍连德坚持认为这场鼠疫不是腺鼠疫,而是肺鼠疫,可通过呼吸传染,人际传播是主要渠道。

所以他大规模开展了隔离防疫,并且强制要求佩戴口罩。

他用两层纱布包裹着一块长方形吸水棉而制成了“伍氏口罩”,防疫效果明显。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 熏烟蒸洗防疫法最早出现在西周,《周礼·秋官》记载用药草烧熏驱蛊防病做法。

B. 两汉时期是古代瘟疫最多的时期,《博物志》就特别讲到汉武帝时期的长安大疫。

C. 葛洪认为熏烧药物可以预防疫病,他在《肘后备急方》中首先提出空气消毒法。

D. 唐代孙思邈继承和发展了蒸汽消毒法,明代李时珍经常用空气消毒法预防疫病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熏烟蒸洗法、空气消毒法等陈述,其意在说明中国古代的防疫方法多种多样。

B. 从古代丝巾遮盖口鼻到元朝绢布蒙口鼻的陈述,解证口罩可阻挡病毒等侵害。

C. 《洗冤集录》与《马可·波罗游记》的记载,表明中国口罩产生的历史较悠久。

D. 本文论述中国古代防疫时大量引用历史文献,论证结构呈现鲜明的层进特点。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 一些古代书籍强调保持居室清洁卫生,指出屋宇干净可以减少疾病的发生。

B.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熏香是各种史料和医药典籍中最常见的驱瘟防疫方法。

C. 空气消毒法在晋代就已经出现,此法清代贾山亭《仙方合集》上也有记载。

D. 伍连德为防止鼠疫传染,大规模开展隔离防疫工作,并且强制要求戴口罩。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费孝通早年在《乡土中国》一书中针对中国乡村结构提出了差序格局的概念,即每一家以自己的地位作为中心,在其周围划出一个圈子,这个圈子的大小要依着中心势力的厚薄而定。

差序格局具有大传统和小传统的双重属性:前者以克己主义为内核,表达儒家道德理想;后者以自我主义为内核,践行在绝大多数普通人的日常生活中。

克己主义的道德理想和自我主义的道德实践,构成了中国文化的大小传统。

费孝通提出差序格局的旨趣,与其说是刻画传统中国社会的基本特征,解释中国人的行动逻辑;毋宁在于以现代西方为他者,映照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并呈现中国传统与西方现代性之间的深刻紧张。

费孝通理性意识到,西力东侵、西学东渐的世界大势决定了中国再也不可能独立于现代化洪流之外,然而中国的社会转型既不是西方社会制度的直接转渡,也不仅是传统的平衡受到了干扰而已。

文化的历史性和社会性,决定了社会变迁决非一个彻底告别传统、辞旧迎新的过程,而是一个建立在社会自身演化的内在逻辑之上的过程,一个传统与现代相互角力和冲突的过程。

中国文化的大传统与小传统在相容相克中蕴育出深刻的张力,这种张力决定了中国社会转型既不可能通过移植西方社会制度来完成,也不可能内生出独立的动力机制。

费孝通终其一生都在探究和追问一个根本问题,即在中国现代转型过程中怎样找到传统与现代之间的接榫之处和契洽之点,如何在传统与现代之间保持富有张力的平衡。

正是由于这一问题意识,费孝通对中国文化的理解既没有沦为激进主义,也没有滑向保守主义,而是在探究中国文化的二重性中表达他对充满曲折性、艰巨性和复杂性的中国社会转型的深切忧思。

近代以来,无论是戊戌年间的维新主义者,抑或五四时代的自由主又者,均将中国的文化传统视为“现代化”的最大敌人。

在思想上选择了“往而不返”的激进倾向,且一波比一波更烈。

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假设,即只有破除一分“传统”,才能获得一分“现代化”。

在百余年的反传统和现代化过程中,大传统意义上的差序格局遭到工具理性的解构,而小传统意义上的差序格局在权力与资本的共谋机制中被不断地再生产。

小传统意义上的差序格局深深地嵌入到中国现代性之中。

并成为中国现代性的萌发、生成和扩展的资源、规则和逻辑。

大传统与小传统间张力的消弭,在为现代性的生成和扩展开拓空间的同时,也很大程度地刺激了社会成员的工具理性和自我主义的扩张。

个体道德性处于快速衰退的态势,社会秩序也遭遇极大的危机。

目睹这一情势。

“志在富民”的费孝通到了晚年,谈的最多的不再是“富民”问题,而是“富了之后怎么办”的问题。

在他看来,前者是“生态”问题,而后者则是“心态”问题。

说到底,“心态”问题是人与人之间道义关系的问题,是利害关系失去道德约束而衍生出来的问题。

费孝通认为,道义秩序的重建和“心态”问题的解决只能从儒家文化中寻找精神资源。

这一认识,既来自费孝通对西方文明弊病的深刻洞察,也源于他近一个世纪的现代性体验。

费孝通晚年力倡文化自觉,希望在传统与现代、中学与西学之间保持富有张力的平衡,而不是走向西化或复旧。

费孝通的差序格局思想正是其文化自觉的生动实践。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费孝通认为中国乡村以每个家庭为中心,依其势力划出大小不同的圈子。

B. 差序格局能映照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也有助于解释中国人的行动逻辑。

C. 儒家道德理想和日常道德实践蕴育而生的张力,影响了中国社会的转型。

D. 中国文化大小传统百余年来的不均衡发展,给社会秩序带来巨大的冲击。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第一段紧扣题意,首先诠释差序格局的概念,然后分析其双重属性的具体内涵。

B. 第二段立足世界大势和中国文化特性,指出中国社会转型的必然性和复杂性。

C. 第四段以差序格局被解构为依据,批判近现代激进倾向,体现以史为鉴的思想。

D. 末段从费孝通角度指出,要解决“心态”问题,应将儒家文化作为唯一精神资源。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 差序格局概念可用于研究中国乡村结构,也可用于分析传统中国社会的基本特征。

B. 中国现代转型难以找到传统与现化的接榫之处,是因为其过程曲折艰巨和复杂。

C. 中国现代化过程中工具理性和自我主义扩张的积极意义,在于实现了“富民”目标。

D. 费孝通的文化自觉与自身现代性体验有关,《乡土中国》是他力倡文化自觉的体现。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所谓整体思维,是以普遍联系、相互制约的观点看待世界的思维方式。

整体思维方式将整个世界视为一个有机的整体,认为构成整个世界的一切事物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并且每一个事物又是一个小的整体,除了它与其他事物之间具有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关系之外,其内部也呈现出多种因素、多种部件的普遍联系。

西人所说的“关联思维”、“关联宇宙论”、“有机宇宙哲学”或“有机主义宇宙观”,今人所说的“系统思维”,实际上就是“整体思维”。

注重整体统一的整体思维,是中国传统思维方式最显著的特征之一。

整体思维从整体原则出发,强调事物的相互联系和整体功能,探讨天与人、自然与人为、主体与客体、人与人、人与自我的相互关系,以求得天、地、人、我(心)的和谐统一,即注重“天人合一”“天人和谐”。

这种整体思维方式,在道家、儒家以及中华传统医学中表现得十分突出。

早在西周时期,“天人合一”思想就已经萌生。

《周易》“推天道以明人事”,“天人合一”思想是《周易》整体思维观念立论的基本依据之一,其目的在于揭示人与天地、自然的相互关系,从而合理指导人之所作所为。

在《周易》看来,人与天地“同声相应,同气相求”。

因此,人应当随顺天地之道而为。

如此,方可“先天而天弗违,后天而奉天时”。

东周以降,道家的列子、庄子以及儒家的孔子、孟子、荀子、董仲舒、张载等不但合理继承了“天人合一”思想,而且有所发展和创新。

道家认为,天、人同类而合一,“天地万物与我并生,类也”,“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

董仲舒对天、人问题作了详细的论证和明确的表述,明确指出“以类合之,天人一也”,即天人本来合一,故“天人之际,合而为一”。

至宋代之时,张载正式将“天人合一”作为一个专有名词明确提了出来,“儒者则因明致诚,因诚致明,故天人合一,致学而可以成圣。

得天而未始遗人,《易》所谓不遗、不流、不过者也”。

尤其难能可贵的是,张载在《正蒙·乾称篇》中提出了宝贵的“民胞物与”思想,为合乎德性的实践行为提供了一种观念阐释,将儒家的天人观、物我观、知行观提升至新的境界和层次。

作为中华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中华传统医学,亦以“天人合一”“天人感应”等思想观念为立论的理论依据,并且将这一整体思维观念具体化、实践化。

中国医学理论将人体看成一个有机联系的统一整体,认为人体内部各个组成部分及各个组成要素之间既是相互联系的、不可割裂的,又是互相制约的、互为作用的。

并且,“人与天地相参也,与日月相应也”,因此人之保健养生等都应合乎天地之道、日月之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