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国大典油画
开国大典油画
开国大典油画简介《开国大典》是中国画家董希文创作的油画作品,原作收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画库,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展出的是《开国大典》画作的复制品。
该作品描绘了1949年10月1日,毛泽东在天安门城楼上宣读中央人民政府公告,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一刻。
《开国大典》油画原作于1953年创作。
《开国大典》草图于2014年12月首次在北京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面世。
画作内容《开国大典》油画(纵:405cm;横:230cm),描绘了1949年10月1日在天安门广场举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盛大庆典。
毛泽东在天安门城楼上宣读中央人民政府公告,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一刻。
场面气势恢宏,喜庆气氛热烈。
时任中国领导人,11位入画: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毛泽东,副主席朱德、刘少奇、宋庆龄、李济深、张澜、高岗,政务院总理周恩来,副总理董必武、郭沫若,中央人民政府秘书长林伯渠。
时代背景1949年10月1日下午3时,刚刚就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毛泽东等领导人登上天安门城楼。
大会司仪、中央人民政府秘书长林伯渠宣布开会。
毛泽东庄严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已于本日成立了!毛泽东在义勇军进行曲声中,亲自揿下电钮,升起第一面五星红旗。
创作过程1951年初,中国中宣部、文化部开始筹备中国共产党成立30周年纪念活动,其中之一就是举办党庆画展。
中国革命博物馆,作为参展地,迅速组织中国几十位知名画家,进行突击创作。
短短几个月,便创作出近百件革命历史题材的绘画作品。
美中不足的是,反映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经典时刻——开国大典的作品没有。
1952年,中国革命博物馆决定,委托中央美术学院,组织完成一幅巨型命题油画“开国大典”。
中央美院把这项艰巨的任务,交给了37岁的青年画家、教授董希文。
董希文接到任务后,通过对开国大典的电影、摄影、图片资料的研究,认为资料里的领导人和广场上的群众不在一个图景中,不合乎自己的想法。
在他的想像中,这幅画应该是新中国开国领导集体与广场群众同在一个画面的构图。
油画开国大典赏析
油画开国大典赏析《油画开国大典赏析》嘿,朋友们!咱今天来聊聊那幅超厉害的油画《开国大典》呀!这幅画啊,那可真是像一个时光机器,一下子就把咱带回到了那个无比重要的时刻。
你瞧,画面上那热闹的场景,毛主席站在天安门城楼上,宣布新中国成立啦!那神情,那姿态,多有气势啊!就好像毛主席真的在咱眼前一样。
再看看周围的人们,一个个脸上洋溢着喜悦和自豪。
他们的笑容是那么的灿烂,那是发自内心的高兴啊!这就像是咱过年的时候,一家人团聚在一起,那种开心是藏都藏不住的。
画家把每个人的表情都刻画得那么细腻,那么生动。
就说那些穿着盛装的人们,那衣服的颜色和纹理,多逼真啊!感觉一伸手就能摸到似的。
这可比咱平时拍照厉害多了,照片有时候还拍不出这么生动的感觉呢。
还有那天安门城楼,画得雄伟壮观,红墙黄瓦,多漂亮啊!这城楼就像是一个坚定的守护者,见证着新中国的诞生和成长。
它就像是咱们家里的顶梁柱,给咱一种稳稳的安全感。
这幅画的色彩运用也特别妙。
鲜艳的红色、黄色,还有各种明亮的色彩交织在一起,营造出了一种热烈、欢快的氛围。
这就好像是一场盛大的庆典,让咱也忍不住想要跟着一起欢呼、一起庆祝。
你说,这么一幅画,它得花费画家多少心血啊!这可不是随便涂涂抹抹就能画出来的。
这得有多么深厚的功底,多么敏锐的观察力,还有多么强烈的情感才能完成啊!每次看到这幅画,我都有一种特别的感觉。
就好像自己也穿越回了那个时候,站在天安门广场上,和大家一起见证这伟大的历史时刻。
它让我感受到了新中国成立时的那种激动和喜悦,也让我更加珍惜现在的生活。
咱得好好感谢这幅画,它让我们这些后人能够看到当年的情景,能够感受到先辈们的奋斗和付出。
它就像是一个窗口,让我们看到了过去,也让我们更加坚定地走向未来。
这油画《开国大典》,真的是太了不起了!它不仅仅是一幅画,更是一段历史,一种精神的象征啊!。
论董希文《开国大典》绘画作品中的油画技法
论董希文《开国大典》绘画作品中的油画技法董希文是中国著名的油画家,他的作品《开国大典》是一部伟大的历史画卷,记录了195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大典的盛况。
这幅画布高5米,长20米,是中国油画史上最大的一幅作品之一。
本文将着重探讨该作品中所运用的油画技法。
首先,董希文在色彩运用上,采用了广泛的明、暗、冷、暖色调,营造出热烈、庄严、神圣的氛围。
他使用了鲜明对比的明暗,塑造出人物的肌肉和衣服的褶皱,更能突出画面的立体感。
而使用的冷、暖色调,则是通过色彩的变奏,使画面呈现出更加生动的细节。
例如,他将工人和群众描绘成灰、土黄色调,强调出他们的纯朴劳动,而将领导人描绘成正红色调,则体现出他们的威严和权威。
其次,董希文在人物塑造方面也有很高的造诣。
他通过充分地利用线条的粗细、长度和方向,呈现出明显的个性特征。
例如,他描绘毛泽东时,将颈部的肌肉和脖子的纵向线条描绘得比较突出,突显出毛泽东的气势;而在描绘周恩来时,则更注重周身的自然流畅感,充分展现出周恩来的温润风度。
在塑造场景时,董希文也能把出自然的景观,如天空与云朵、土地与房屋等,刻画得细致、充满感受力。
通过这样精湛的绘画技法,董希文成功地将《开国大典》描述得更加真实、精致而具有感染力。
最后,董希文还充分地发挥了造型语言的艺术魅力。
他 skillfully 出泻用线条、色块等元素构成和谐平衡的画面,在人物和场景之间加入了许多细节,丰富了图像。
由此,画面不单呈现视觉感受,更具有审美价值。
综上所述,《开国大典》是董希文的杰作之一,它不仅是一部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作品,更是一部油画艺术中的经典之作,展现了董希文卓越的绘画技法,更体现了他对中国历史的深刻理解和对艺术的独特见解。
开国大典油画艺术鉴赏100字
开国大典油画艺术鉴赏100字摘要:一、油画《开国大典》简介1.油画作者简介2.创作背景二、油画内容鉴赏1.开国大典场景描绘2.人物形象刻画3.色彩与构图分析三、油画艺术价值1.历史价值2.艺术价值3.社会影响四、结论正文:一、油画《开国大典》简介《开国大典》是新中国第一幅油画,由我国著名画家董希文创作于1952 年。
这幅画描绘了1949 年10 月1 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大典的盛况,具有极高的历史意义和艺术价值。
二、油画内容鉴赏1.开国大典场景描绘《开国大典》油画展现了新中国成立时天安门广场的盛况。
画面中央是毛泽东主席等领导人,背景是鲜艳的五星红旗。
广场上人山人海,人们欢呼雀跃,共同庆祝新中国的诞生。
2.人物形象刻画在画中,毛泽东主席等领导人的形象栩栩如生,展现出了他们在这一伟大历史时刻的豪情壮志。
画中人物的表情、动作各具特点,生动地反映了当时现场的氛围。
3.色彩与构图分析整幅画色彩鲜明,红、黄、蓝等色彩的运用,强化了画面的庄重感和热烈气氛。
构图上,画面以天安门为中心,左右对称,呈现出一种稳定感,体现了新中国成立后的崭新气象。
三、油画艺术价值1.历史价值《开国大典》油画见证了新中国成立这一伟大的历史时刻,成为记录历史的生动画卷。
它让人们能够直观地感受到那个时代的气息,回顾新中国诞生的辉煌历程。
2.艺术价值在艺术上,《开国大典》展示了董希文卓越的绘画技巧。
画面细腻丰富,富有层次感,将历史与艺术完美地结合在一起。
这幅画作为中国油画的代表作之一,为后世留下了丰富的艺术瑰宝。
3.社会影响《开国大典》油画自问世以来,受到了广泛的社会关注。
它不仅成为新中国美术史上的典范之作,还多次作为邮票、纸币等印刷品的设计图案,充分展示了国家的文化底蕴。
油画《开国大典》
油画《开国大典》
薛续友
画《开国大典》是 1951 年为纪念中
油国共产党成立 30 周年而创作的作品。 展 现 的 场 景 是 1949 年 10 月 1 日 的 天安门城楼。五根红色大柱排列在左边,画家大 胆去掉了右边的一根柱子,使画面中心有了充足 的表现空间。画面喜庆气氛是由地毯、红柱、灯 笼和广场上红旗的红 . All Rights Reserved.
当年,新中国刚刚成立,亟待有新的艺术语 言和形式展现新中国风貌。彼时,中国传统绘画 难以表达这样重大的历史事件,但苏联式的油画 绘画语言又难以展现中国风度和气派。董希文曾 在苏州美专、杭州艺专、上海美专三所艺术院校
学习,对西方古典油画和现代派作品有着充分的 了解。接到任务的中央美术学院经过研究,将这 副重担落到当时只有 37 岁的年轻教师董希文身 上。为创作好这幅作品,画家还亲历了天安门广 场上开国大典那激情澎湃的一刻,充满了表达和 创作的热情。为了画面的整体性表达,画家还做 了更为大胆的尝试,他在画中去掉了天安门城楼 上原有的毛主席身边的一根柱子,使视线不再被 遮挡。
这 幅 纪 念 碑 般 的 作 品, 由 董 希 文 创 作 于 1953 年,靳尚谊与赵域于 1972 年临摹、闫振铎 和叶武林于 1979 年修改完成。画作展现了 1949 年 10 月 1 日开国大典的情景。画面上,黄灿灿 的菊花,红通通的灯笼,人们脸上庄重而喜悦的 神情,湛蓝而开阔的天空,广场上飘舞的旗帜, 还有满怀期待的人民群众。作品以恢弘的视野、 明丽的色彩、民族化的语言和形式,展现了中国 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创造的新中国庄严和谐 的形象,表达了人民喜悦激动的心情,成为中华 民族站起来的见证。
作品建立在西方素描和造型的写实基础上, 人物塑造准确,建筑、场景以及广场人群都有强 烈的现实感,这符合重大历史题材的纪念性绘画 的诉求。使现实做了艺术化的提升,把中华民族 传统绘画技巧和审美融入创作中。在构图上,画 家采取了从天安门城楼向南看的角度,将天安门 城楼、国家领导人、广场群众以及广阔的蓝天纳 入同一画面,突出了“大团圆”式的节日气氛。 1953 年 5 月,毛泽东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在 中南海怀仁堂审阅一批将赴海外展览的美术作 品,看到董希文的油画《开国大典》后,高兴地 说:“是大国,是中国。”“我们自己的画拿到 国际间去,别人是比不过我们的,因为我们有独 特的民族形式。”
油画《开国大典》人物图片素材集
油画《开国大典》是画家董希文在1952年创作的,它描绘了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的盛况。
画面能清晰辨认的人物共有十一位,其中站在正中的是毛泽东(中央人民政府主席),第一排左起是:朱德、刘少奇、宋庆龄、李济深、张澜和高岗(六位副主席)。
朱德后面是周恩来(政务院总理),周恩来后面是林伯渠(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秘书长),宋庆龄后面是沈钧儒(最高人民法院院长),李济深后面是郭沫若(政务院文化教育委员会主任)。
下面是一组相关图片。
毛泽东(1893-1976)
开国大典:毛泽东、董必武、沈钧儒
朱德(1886-1976)
开国大典:林伯渠、朱德、罗荣桓、陈毅、刘伯承、贺龙
刘少奇(1898-1969)
开国大典:刘少奇、毛泽东、刘伯承、陈毅、李立三
宋庆龄(1893- 1981)
开国大典:周恩来、高岗、毛泽东、朱德、宋庆龄、李济深
李济深(1885—1959)
开国大典:李济深、毛泽东、彭真、黄炎培
张澜(1872-1955)
开国大典:毛泽东、朱德、张澜、刘少奇
高岗(1905-1954)
开国大典:周恩来、高岗、毛泽东、朱德
周恩来(1898-1976)
开国大典:刘少奇、周恩来、张澜、毛泽东
沈钧儒(1875—1963)
开国大典:董必武、刘伯承、沈钧儒、毛泽东、周恩来、张澜
郭沫若(1892—1978)
开国大典:毛泽东、朱德、刘少奇、郭沫若
林伯渠(1886-1960)
开国大典:毛泽东、林伯渠、刘伯承
开国大典:周恩来
开国大典:李立三、林伯渠、毛泽东、沈钧儒、周恩来。
开国大典油画美术手法
开国大典油画美术手法
开国大典是中国历史上一件极为重要的事件,而《开国大典油画》则是一件油画艺术作品中的经典之作。
该作品采用了油画艺术手法,运用光影、色彩等技巧,生动地表现了开国大典的盛况和氛围。
首先,该作品在色彩方面运用了高度饱和度的色彩,营造了热烈喜庆的氛围。
红色、黄色、金色等色彩充满了整幅画面,给人以温暖、欢乐的感觉。
同时,通过运用明暗对比的手法,使画面更加丰富有层次感。
其次,光影的运用也是该作品的特色之一。
画面中,人物、建筑等都有光影的投射和反射,使画面更加真实自然。
此外,画面中的光影还有助于突出画面中的主体,使其更加突出。
最后,该作品的构图也是其成功之处。
画面中的建筑、人物、旗帜等元素都被布置在画面中心,形成了一个层次分明、协调和谐的画面。
这种构图方式不仅能够吸引观众的注意力,而且对于表现画面中的主题也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总之,油画艺术手法在《开国大典油画》中得到了巧妙的运用,使这件作品成为了油画艺术史上的经典之作。
通过其色彩、光影和构图,该作品成功地表现了开国大典的盛况和氛围。
- 1 -。
开国大典油画鉴赏200字
开国大典油画鉴赏200字
【原创版】
目录
1.开国大典油画的背景和历史意义
2.油画的艺术特点和表现手法
3.开国大典油画的价值和影响
正文
1.开国大典油画的背景和历史意义
开国大典油画是一幅描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场景的著名油画作品。
它由中国著名画家董希文于 1952 年创作完成,旨在纪念 1949 年 10
月 1 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展现了当时国家领导人和各界人士共同
见证这一历史时刻的盛况。
这幅油画作品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被誉为中国现代油画的经典之作。
2.油画的艺术特点和表现手法
开国大典油画采用了现实主义的表现手法,生动地再现了当时的场景。
画面中,天安门城楼庄严肃穆,毛泽东等国家领导人屹立在城楼上,广场上人山人海,欢庆的群众簇拥在领导人周围。
画家巧妙地运用光影技巧,使画面具有强烈的立体感和空间感,生动展现了开国大典的庄重气氛。
此外,画面的色彩运用也是这幅油画的一大特点,以红、黄为主色调,充满喜庆气氛,同时体现了新生共和国的朝气蓬勃。
3.开国大典油画的价值和影响
作为中国现代油画的代表作品,开国大典油画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这幅画作不仅记录了新中国成立这一伟大的历史时刻,还展现了中华民族的自豪感和自强精神。
开国大典油画在中国现代美术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论董希文《开国大典》绘画作品中的油画技法
论董希文《开国大典》绘画作品中的油画技法董希文是中国当代著名画家,他以《开国大典》等作品而闻名于世。
《开国大典》是一幅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绘画作品,展现了新中国成立的盛况,是中国艺术史上的重要作品之一。
这幅作品中的油画技法充分展现了董希文的艺术才华和绘画造诣。
《开国大典》是一幅尺寸庞大的油画作品,长达18米,高3米。
作品以中央人民政府主席台为核心,构图严谨而富有层次感。
董希文采用了传统的油画技法以及创新的表现手法,使作品既典雅又充满了现代气息。
董希文在作品中运用了写实主义的油画技法。
他通过细腻的线条描绘、精确的光影处理和丰富的细节表现,使作品具有强烈的现实感。
在作品中,董希文运用了细腻的笔触绘制出人物的脸部特征、服装细节和皮肤质感,使人物形象栩栩如生。
他运用精确的光影处理,使人物之间的光线明暗关系更加逼真,增强了作品的立体感。
董希文在作品中运用了大写意风格的油画技法。
他通过简洁明快的笔触和大胆的色彩运用,创造出了作品中独特的艺术氛围。
在作品中,董希文运用了大面积的平面色彩,营造出一种雄浑壮观的气氛。
他运用了明亮的色彩表现人物的服饰和背景,使作品更加生动活泼。
他还运用了极简主义的手法,将复杂的场景简化为几个关键元素,使作品更具视觉冲击力。
董希文在作品中还运用了多种油画技法,如层层叠加、细腻渲染、透视法等,增强了作品的空间感和立体感。
他通过层层叠加,使作品的远景和近景之间产生层次感,为观众呈现出一幅空间开阔、层次分明的画面。
他通过细腻渲染,使作品的人物形象更加丰富细腻,增强了观赏性。
他运用透视法,使作品的构图更具层次感和透明感。
董希文在《开国大典》这幅绘画作品中运用了传统的写实主义技法和创新的大写意手法,通过精确的线条描绘、精细的光影处理、大胆的色彩运用以及多种油画技法的运用,创造出一幅栩栩如生、生动活泼、富有层次感的艺术之作。
这幅作品不仅展现了新中国成立的盛况,也展示了董希文的独特艺术风格和才华横溢的绘画造诣。
开国大典油画艺术鉴赏100字
开国大典油画艺术鉴赏100字
摘要:
一、油画《开国大典》简介
1.油画创作背景
2.作者简介
3.作品主题
二、油画《开国大典》艺术特点
1.构图与布局
2.色彩运用
3.人物形象刻画
三、油画《开国大典》鉴赏要点
1.历史意义
2.艺术价值
3.社会影响
四、结论
1.对后世的影响
2.作品在艺术史上的地位
正文:
油画《开国大典》是中国现代著名画家董希文于1952年创作的一幅具有历史意义的艺术作品。
这幅画以新中国成立的盛况为背景,描绘了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大典的盛况。
这幅画采用横向构图,将天安门广场的景象展现得淋漓尽致。
画面中央是毛泽东主席等领导人,他们正站在天安门城楼上,与人民群众一起见证这一历史时刻。
画面的上部是蓝天白云,寓意着新中国的成立给中国带来了光明的未来。
画面下部则是欢腾的人群,他们挥舞着国旗,欢呼雀跃,表现出新中国成立时人民的喜悦心情。
在色彩方面,作者运用了鲜明的红色作为画面的主色调,既象征着革命,又表现了新中国成立的喜庆气氛。
同时,画面中还运用了丰富的灰色调,使得画面更加和谐统一。
在人物形象刻画方面,作者注重表现人物的精神面貌,通过生动的表情和姿态,展现了新中国成立时领导人和人民群众的喜悦心情。
油画《开国大典》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意义。
它不仅记录了新中国成立的盛况,还展现了中国人民在党的领导下,为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的伟大事业而努力奋斗的精神风貌。
开国大典油画鉴赏200字
开国大典油画鉴赏200字
《开国大典》是中国著名画家、学者、艺术家徐悲鸿先生创作的一幅巨幅油画作品。
这幅油画长达18米,高达4.8米,共
分13个画面,描绘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的盛况。
油画的整体构图非常庞大,画幅非常宏大。
画面上首先展现出的是中共中央和毛泽东主席的巨型画像,凸显了他们在中国革命中的领导地位。
中央画面是毛泽东主席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的场景,整个画面气势恢宏,庆祝人群簇拥在毛泽东的周围。
画面的上方是五星红旗高高飘扬,象征着新中国的建立和伟大的奋斗精神。
左右两侧是中国各族人民的代表,他们面带微笑,满怀期待地凝视着中央。
这幅油画在人物形象和细节描绘上非常具有生动感和艺术感。
人物的面部表情栩栩如生,生动描绘了广大人民的喜悦、期盼和自豪感。
整个画面色彩鲜艳,形式大气,情感细腻,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和情感共鸣。
通过这幅油画,观众可以感受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的庄严、坚定和兴奋,同时也体现了作者对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热爱和赞美。
《开国大典》是一幅非常珍贵的艺术作品,它不仅承载了历史的记忆,也表达了中华民族的自豪和自信。
这幅油画不仅在艺
术价值上有着重要地位,同时也是中国历史和文化的重要象征,是一幅不可复制的珍贵之作。
油画《开国大典》赏析
油画《开国大典》的四次修改
1978年,中国革命博物馆举办党史展览,《开国大典》 必须展出,而刘少奇此时已平反昭雪。本着实事求是、还 历史本来面目的原则,革博征得上级同意,决定 将《开 国大典》恢复原貌。但董希文的原作几经改动,难以恢复 原貌,家属也不同意在原作上再改动。博物馆只好委托著 名画家靳尚谊。当时靳尚谊忙于公务,便推 荐了北京青 年画家阎振铎、叶武林,他们在《开国大典》的复制品上 画上了刘少奇和高岗。(这次可以定性为第四次修改。)
1954年高岗饶漱石反党集团被清算年高岗饶漱石反党集团被清算1955年年作者董希文奉命将画中的作者董希文奉命将画中的高岗删除高岗删除开国大典中一抹蓝天不露痕迹地隐去了当年庄重而拘谨的同庆共和国庆典的高岗原位以一盆鲜花代替为开国大典中一抹蓝天不露痕迹地隐去了当年庄重而拘谨的同庆共和国庆典的高岗原位以一盆鲜花代替为第一次修改第一次修改
望在有生之年亲手将刘少 奇恢复。
油画《开国大典》的四次修改
两次抹掉两个人,都是在原作上进行的。两次之 外,还有第三次、第四次。
油画《开国大典》的四次修改
1970年,当年掌握文化大权的“文 革 小组”,命令把创作 的几篇革命历史画“刷新备用”,其中就有《开国大典》。而 《开国大典》早在两年前就抹去了刘少奇,“上面”让刷掉林伯 渠,也就是画面左边那位无力应命也得“刷新”,《开国大典》 的特殊影响决定了谁也不敢把它打入冷宫,使开国大典的历史成 为空白。于是,董希文只好请他的学生来完成第三次的删改。这 次,学生没有在董希文的原作上删改,而且临摹了一幅以应“刷 新备用”之需,终于使董希文的笔下,保留了林伯渠的形象,没 有再一次造成历史的遗憾。(这次可以定性为第三次修改。)
董希文说:这幅画在构图时,高岗就有挤 在边上的局促之感,去掉他对构图倒有好 处。
《开国大典》赏析
我对【共和国的开国元帅们】的鉴赏与批评一:叙述这是陈坚的一幅油画作品,它的尺寸是220×400cm,创作于2009年。
是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而作。
它是一幅具象作品,主要描绘了共和国的开国元帅们,簇拥在一起相互交谈着什么,焦急的等待着开国大典的开始。
画中共有32人,主要分为三个部分,分别以周恩来、毛泽东、刘少奇为中心展开。
他们三人身着土黄色中山装,其余则是军绿色的军装。
画面右上方可以看到士兵威严的驻守在那。
画面后方则有两棵有着百年历史的松柏树,看上去苍劲有力,象征着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孕育着生机。
画面左上方可以看到中国传统的古典建筑。
砖红色的围墙、黄色的琉璃瓦,这种鲜艳的颜色在画面中起到了缓和的作用,使得整个画面原本庄严的气氛变得融洽、和谐。
画面左下角有一盆青花瓷,里面种着万年青、生机盎然,似乎也见证着中国历史的发展。
整幅画面笼罩着一层淡淡的薄雾,清新而又宁静。
后方的树木在雾气中若隐若现,一缕阳光通过薄雾射入,显得很温馨和谐。
总之整幅画面给人一种威严、宏大而又激动、兴奋的感觉。
二:形势分析这幅作品是狭长的横幅构图,给人一种宽阔宏大在感觉。
在构图方面;它可以分为近、中、远三个层次,参差分明、聚散有别。
近景则是共和国的开国元帅们,一条视平线穿过所有人物的头部,这种长长的水平线给人一种宽阔明净的感觉。
把后面一组人物头部连起,形成了一条具有方向感向内弯曲的斜线,具有强烈的秩序感。
把画中人物的脚连接起来,它们均指向毛泽东,巧妙地构思再次说明了他是画面的中心。
画中人物与地面构成直角,使得画面更加沉着稳重。
作者运用线的长短、粗细、曲直,勾勒出画中人物的轮廓,他们形态各异,神情各不相同,表情刻画细腻而又逼真,惟妙惟肖。
中景则是那两棵古老的松柏树,两树之间形成了一个三角结构,在画面中起到了稳固的作用。
树的枝干错落有致,并非凌乱勾画,在背景处巧妙的安排了树木交叉的斜线。
仔细观察则是构成了不同形状的三角形,多边形等,独具匠心,感觉到画面透气的同时又具有很强的节奏感。
初中语文文摘(历史)油画《开国大典》曾四次修改
油画《开国大典》曾四次修改1952年,中国革命博物馆决定委托中央美术学院组织完成一批表现新中国的油画,其中有巨幅油画《开国大典》。
中央美院把这项艰巨的任务交给了37岁的青年画家董希文。
两个月后,董希文完成了油画《开国大典》的创作。
画面上,毛主席站在天安门城楼的中央,正在麦克风前庄严地宣读《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公告》。
背后站着刘少奇、朱德、周恩来、宋庆龄、张澜、郭沫若等各界代表,他们胸前佩带着红签,脸上呈现出聆听着《公报》的激动心情。
作为一幅反映重大历史事件主题的政治绘画作品,《开国大典》受到了毛泽东、周恩来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肯定和称赞。
但在后来的历次政治运动中,画中人物的命运就决定了此画的命运。
《开国大典》完成后才三年,就发生了“高饶事件”。
作为国家副主席、政治局委员的高岗于1954年初被撤销职务,8月自杀身亡,此后又被开除党籍。
中国革命博物馆要求董希文修改《开国大典》,将画面上的高岗形象抹掉。
《开国大典》中的第一排领导人全是国家副主席,从左至右依次是:朱德、刘少奇、宋庆龄、李济深、张澜、高岗。
因为高岗站在前排最边,为了不使画面损坏,董希文在其它油画上做了多次实验后才动笔,删掉了高岗的画像。
“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刘少奇成了党内最大的“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而被打倒。
革命博物馆通知董希文在画面上去掉刘少奇。
这个修改工程就更难了,因为不是简单地去掉一个人,而且要另外补上一个人,还要牵动旁边的人。
更为难的是,董希文此时已得了癌症,手术后虽然情况尚好,但体力衰弱。
然而他仍然抱病奉命到博物馆亲自进行修改,在刘少奇的位置上改画了董必武。
1972年,当时中央文革小组为纪念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30周年而筹办纪念美术展,要求董希文重作此画,而此时董希文的癌症已到了晚期。
“文革”后期,又有人想抹掉画面中的林伯渠,因为他在延安时曾反对毛泽东和江青结婚。
这时董希文已去世,就找到了靳尚谊,靳尚谊不忍修改原作,就重新复制了一幅,这是此画的第四稿。
关于油画《开国大典》的经历
关于油画《开国大典》的经历前言油画《开国大典》是一幅描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建国过程的艺术作品。
我对这幅画作产生兴趣是在大学时期,那时我正在学习中国现代史,并对中国领袖毛泽东感兴趣。
更深入地了解毛泽东在新中国成立后的角色和贡献,我开始查阅相关资料,也在网上搜寻了一些与毛泽东相关的艺术作品。
这道路引领我到了油画《开国大典》。
油画《开国大典》的介绍《开国大典》油画是中国著名画家何曾祥于1959年创作的一幅壁画。
该画由红、绿、黄三本大册和黑、白两本补充册组成,共计218幅,宽272米,高9.8米。
图画所描绘的场景包括:毛泽东在北京天安门城楼上的阅兵仪式、中共中央与国民党政府在南京签订《双十协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开幕式等。
图中的人物有毛泽东、朱德、刘少奇、周恩来等中国革命家和建国元勋。
油画《开国大典》是中国政府于1959年下令制作的,目的是为了纪念新中国成立十周年。
制作油画的过程历经五年,最终在1964年4月完成了全部画作。
据说为了保持画面的整体性,画家何曾祥还亲自前往北京天安门城楼取景,以便准确再现地面实景。
这幅油画因其宏大的规模、充满活力并充满志向的场景以及描绘人物的神态和特别的肖像,被认为是中国工艺美术领域中的杰出作品之一。
它的真正价值也在于其所描绘的历史和文化背景。
我的看法对于我来说,“开国大典”是一个非常特别的术语。
对于我和我的家人来说,这幅画代表着我们伟大的国家和历史底蕴。
当我第一次看到这幅画时,它犹如一道活泼的风景线,内敛而有力,浓缩了新中国成立的历史瞬间。
它不仅是一幅山川画,更是一个描绘了一段特殊历史时期的政治宣言和纪念碑。
此外,这幅作品也是中国文化的瑰宝。
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价值观。
无论是文化、建筑、艺术作品或是历史,都代表了某种特殊的贡献。
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幅油画代表了重大事件和国家建立的过程,它的价值在于它能够概括出这段时期的历史,让我们了解到改变一个国家的全球影响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如何在这段时期中寻求国家的自立、自主和自尊。
董希文红色油画《开国大典》鉴赏
董希文红色油画《开国大典》鉴赏油画《开国大典》场面恢宏,喜庆热烈,毛泽东和其他中央领导神采奕栾,气度不凡。
蓝天白云,风和日丽,广场开阔,红旗如海,天安门城楼金碧辉煌。
画家在进行严谨的写实描绘中,借鉴了民间美术和传统工笔重彩的表现手法。
作者使蓝天与地毯、红柱子、红灯笼及红旗等造成强烈的对比,并增加了节日的喜庆气氛。
在写实手法的描绘中,画家又进行了大胆的艺术加工,如透视和光影的处理都没有严格地按西方写实绘画中的素描要求;又如在画面人物的布局上,除毛主席侧身站在靠近中间位置,其他领导人都站在左边三分之一的画面,而右边是广场群众,这样左实右虚相差悬殊的布局按一般构图规律来看有失平衡,但能更好地突出节日气氛,在暖调子的红灯笼、红柱子、红地毯的衬托下,毛泽东主席健朗魁伟的身姿处于画面中心,也体现了领导全中国的核心之核心,并与远方千千万万的群众遥相呼应,共同为中国历史掀开新的一页而自豪。
画家在构图、设色、人物等场面的处理上,体现出一个泱泱大国的气魄和风度;再如,按正常规律,在毛主席的右前侧应有一根大红柱子,但被抽掉了,并且天安门城楼中间两根廊柱之间的跨度大大放宽了,和实际的建筑构架也相差悬殊,他所以要做这样的构图处理,是运用了美术透视法则,都是为了显出天安门广场的明朗开阔,群众场面的雄壮宏伟!使得国家领导人置身在这样一个天地恢恢的气氛中,从而体现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中国人民从此站立起来了!"的庄严宣言。
为了稳重起见,董希文请教了几位建筑学家,梁思成这样评价:“画面右方有一个柱子没有画上去……这在建筑学上是一个大错误,但在绘画艺术上却是一个大成功。
”这些都是为了适应并强化画面主题和总体的需要,同时也适于中国广大读者的审美情趣,因而使这件作品具有较强的装饰性抒情性。
画家在此画中努力使西方的油画技法与我们民族的审美观相适应,特别在色彩处理上,强调色彩的单纯,对比强烈。
红地毯、红灯笼、红柱子及远处红旗的海洋与蓝天、绿树形成对比基调,使画面热烈而明快的;金黄色的菊花与蓝天、白云的对比。
2018精选版油画《开国大典》赏析
油画《开国大典》的四次修改
1978年,中国革命博物馆举办党史展览,《开国大典》 必须展出,而刘少奇此时已平反昭雪。本着实事求是、还 历史本来面目的原则,革博征得上级同意,决定 将《开 国大典》恢复原貌。但董希文的原作几经改动,难以恢复 原貌,家属也不同意在原作上再改动。博物馆只好委托著 名画家靳尚谊。当时靳尚谊忙于公务,便推 荐了北京青 年画家阎振铎、叶武林,他们在《开国大典》的复制品上 画上了刘少奇和高岗。(这次可以定性为第四次修改。)
董希文(1914——1973), 我国著名的油画家。 3 中央美术学院教授,浙江绍兴人。
4
画面上,毛主席站在天安门城楼的中央,正在麦克风前庄 严地
宣读《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公告》。背后站着刘少奇、 朱德、周恩来、董必武、宋庆龄、李济深、张澜、林伯渠、郭 沫若等各界代表,他们胸前佩带着代表的红签,脸上呈现出聆 听着《公报》的激动心情。
5
画面上除了毛主席侧身站 立在画面中间,其他的领 导人都站在左边大约三分 之一的画面上,形成左实 右虚相差悬殊的布局。凸 显了天安门城楼的开阔。
周 恩 来 朱 德 刘 少 奇 宋 庆 龄 李 济 深 张 高 澜 岗
6
古建筑专家指出,非但两柱之 间的跨度加大了好几倍,而且 从透视学的角度指出,画面右 方应该能看到的半边柱子也没 有画上去。他说,这在建筑学 上是一个大错误,但是在绘画 艺术上确是一个大成功。
7
8
9
油画《开国大典》的四次修改
董希文油画作品《开国大典》完成后历经多次修 改,曾经删减过几个人。
10
1954年,高岗、饶漱 石反党集团被清算, 1955年,作者董希文 奉命将画中的高岗删 除,《开国大典》中 一抹蓝天,不露痕迹 地隐去了当年庄重而 拘谨的同庆共和国庆 典的高岗,原位以一 盆鲜花代替,为第一 次修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开国大典油画
简介
《开国大典》是中国画家董希文创作的油画作品,原作收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画库,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展出的是《开国大典》画作的复制品。
该作品描绘了1949年10月1日,毛泽东在天安门城楼上宣读中央人民政府公告,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一刻。
《开国大典》油画原作于1953年创作。
《开国大典》草图于2014年12月首次在北京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面世。
画作内容
《开国大典》油画(纵:405cm;横:230cm),描绘了1949年10月1日在天安门广场举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盛大庆典。
毛泽东在天安门城楼上宣读中央人民政府公告,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一刻。
场面气势恢宏,喜庆气氛热闹。
时任中国领导人,11位入画: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毛泽东,副主席朱德、刘少奇、宋庆龄、李济深、张澜、高岗,政务院总理周恩来,副总理董必武、郭沫若,中央人民政府秘书长林伯渠。
时代背景
1949年10月1日下午3时,刚刚就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毛泽东等领导人登上天安门城楼。
大会司仪、中央人民政府秘书长林伯渠宣布开会。
毛泽东严肃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已于本日成立了!毛泽东在义勇军进行曲声中,亲自揿下电钮,升起第一面五星红旗。
创作过程
1951年初,中国中宣部、文化部开始筹备中国共产党成立30周年纪念活动,其中之一就是举办党庆画展。
中国革命博物馆,作为参展地,迅速组织中国几十位知名画家,进行突击创作。
短短几个月,便创作出近百件革命历史题材的绘画作品。
美中不足的是,反映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经典时刻——开国大典的作品没有。
1952年,中国革命博物馆决定,委托中央美术学院,组织完成一幅巨型命题油画“开国大典”。
中央美院把这项艰辛的任务,交给了37岁的青年画家、教授董希文。
董希文接到任务后,通过对开国大典的电影、摄影、图片资料的研究,认为资料里的领导人和广场上的群众不在一个图景中,不合乎自己的想法。
在他的想像中,这幅画应该是新中国开国领导集体与广场群众同在一个画面的构图。
他决定打破写实的限制,采用一种表现派和现实派相结合的大胆的艺术处理手法,去选择画面构图。
画作草图构思:董希文先画了一张草图,并征求美术界及文艺界人士的意见。
草图上,董希文创造性的突破有两个:一个是除毛主席侧身站在靠近中间位置外,其他领导人都站在左边三分之一的画面里,而右边是广场群众,这样左实右虚相差悬殊的布局按大凡构图规律来看有失平均,但却能更好地突出节日气氛;另外一个是按正常规律,在毛主席的右前侧应有一根大红柱子,但草图中被抽掉了,广场显得更为开阔。
第一版创作:为了节省时间,董希文常在画室的椅子上过夜。
由于房间太小,画幅上接房顶,下贴地板。
作画时,他一会儿爬上房顶,一会儿躺在地上。
当《开国大典》已完成七、八成时,董希文的老友、油画家艾中信等人去他的画室参观。
讨论中他们发现,原本身材高大的毛泽东,由于站立的位置居中靠前,在画面上显得不够高。
大家一致认为,毛泽东的形象不应受立足点造成的透视缩小的限制,有必要加高几分。
虽然加高不到一寸,但工程不小,为了使画面不留痕迹,董希文用稀料严谨地把原画部分洗去,从头画了一遍。
从开始创作到局部修改完毕,董希文用了不到三个月时间,长4米、宽2.3米的巨型油画《开国大典》便创作完成了。
1953年4月,中南海怀仁堂里布置了一场分外的展览,毛泽东等中国领导人,第一次参观《开国大典》油画作品。
毛泽东称赞:“是大国,是中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