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怎样能毁掉自己的孩子读后感
我差点毁了我的孩子听后感想

我差点毁了我的孩子听后感想在我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我曾经犯下了一个差点毁掉他的错误。
那一次的经历让我深刻地意识到了作为父母的责任和重要性。
事情发生在一个普通的周末下午。
我孩子正在家里玩耍,我正忙着做家务。
突然,我接到了一个重要的电话,让我分神了一会儿。
而就在这短短的几分钟里,我孩子发生了一场意外。
我孩子喜欢在家里的楼梯上爬来爬去,那天也不例外。
他一下子就从楼梯上摔了下来,头部撞到了地板上。
当我听到巨大的撞击声时,我吓得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我立刻冲到楼上,看到我孩子躺在地上,紧张地哭了起来。
我心如刀割,立刻抱起孩子检查他的伤势。
幸运的是,他只是有些擦伤和淤血,没有受到严重的伤害。
但是,我深刻地意识到,如果我再分神一会儿,后果可能会不堪设想。
这次意外让我意识到了自己作为父母的不足之处。
我之前一直没有意识到楼梯对孩子的危险性,也没有给他设置任何保护措施。
而我的分神更是给了孩子发生意外的机会。
从那以后,我下定决心要加强对孩子的保护和监护。
我开始主动了解并采取了一系列的安全措施。
首先,我为楼梯安装了防护栏,确保孩子不会再次发生类似的意外。
其次,我也加强了对孩子的监护,不再让他单独在楼梯上活动,而是始终有成年人陪同。
除了对家里的安全进行加强,我还开始注重孩子的教育和培养。
我明白,作为父母,我们不仅要保护孩子的身体安全,还要关心他们的心理健康和素质教育。
我开始注重与孩子的沟通,鼓励他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我也给他提供丰富多样的学习机会,让他有机会全面发展自己的能力和兴趣。
通过这次意外,我不仅意识到了自己的不足,也明白了作为父母的责任和重要性。
我们的孩子是我们生命中最宝贵的财富,我们必须竭尽全力保护他们的安全和健康。
同时,我们也要给予他们足够的关爱和教育,让他们能够茁壮成长。
在这次意外之后,我和孩子之间的关系也得到了改善。
我更加关注他的成长和需求,也更加耐心地与他沟通。
我明白,作为父母,我们要给予孩子足够的关爱和理解,让他们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和支持。
摆脱对孩子的控制欲——《毁掉一个孩子就是使劲控制他》读后感

摆脱对孩子的控制欲——《毁掉一个孩子就是使劲控制他》读后感人要学会控制自己,控制自己不在不合时宜的场合说话,控制自己不在不合适的时间做事情。
这些都是我们为人处世的一些规则,在必要的时间学会控制自己。
又比如说,喜欢网购的人,会劝说自己,要控制自己的购买欲,不能一直网购;喜欢美食的人,会劝说自己,要控制自己的食欲,不能再长胖了;喜欢玩游戏的人,会劝说自己,要控制自己的游戏瘾,不能一直玩游戏。
由此可见,一些合理的控制是自己对于自己的监督。
但也有一些控制来自于外在的力量,还给人很大的压力。
就是文章《毁掉一个孩子就是使劲控制他》中说到的家长给予自己孩子的控制力。
文中有一句话说的特别好,“父母对于孩子的意义是引导Ta看世界的路线,而不是一味计算出最短路线的导航。
”许多父母打着为孩子好的旗号,让孩子们做着在自己控制之下的事情,虽然也情深意切地感受到了自己的关爱,但却忽视了孩子们的感受。
文中有这样一个例子。
《变形计》中有一期一个女主人公叫郑莹佳,她的爸爸就是控制欲非常强的人,几乎是监控女儿,要她做什么她就要做什么。
郑莹佳评论自己的爸爸,“疯狂的说教派,强烈的控制欲,太过封建。
”在她逛街的时候,爸爸打电话让她回家,她就要立马回家,还要在车上把化的妆给卸掉,因为爸爸不让化妆。
面对于自己这样的做法,爸爸表示,“这一切都是为了女儿好,不希望她接触坏的事情,这是他作为爸爸应该管教女儿的责任。
”因为爸爸强烈的控制欲,所以两人之间的隔阂越来越多。
事实上,回顾现实,生活中有很多这样的家长,把孩子当成了生活的全部,打着爱的名义,却让孩子在自己的掌控下,不考虑孩子的真实感受,只想让他们成为自己想让他们成为的人。
我身边有一个同学就是,父母离异,妈妈把所有的希望全放在她身上,时常对她说,妈妈只有你了,你就是妈妈的全部,所以你一定要听妈妈的话,好好上学,考个好大学,找个好工作。
每次她要做什么事情,都必须得经过她妈妈的同意,她的什么事情她妈妈也都必须要知道。
父母的语言里藏着孩子的未来读后感

父母的语言里藏着孩子的未来读后感示例文章篇一:《<父母的语言里藏着孩子的未来>读后感》最近我读了一本书,叫《父母的语言里藏着孩子的未来》。
读完这本书,我心里就像打翻了五味瓶,那滋味儿,别提多复杂啦!书里讲了好多好多父母和孩子之间的事儿。
我就想到了我自己,想到了我爸妈跟我说话的样子。
有时候,我考得不好,心情糟糕透了。
我耷拉着脑袋回到家,小心翼翼地跟爸妈说成绩。
这时候,要是他们能温柔地跟我说:“宝贝,这次没考好没关系,咱们找找原因,下次努力就行!”那我心里得多暖呀!可要是他们皱着眉头,大声吼:“你怎么这么笨!这点儿分儿你好意思拿回来?”那我得多难受,多失落呀!这不就像在我已经受伤的心上又撒了一把盐吗?我还想到了我的好朋友小明。
有一次,他在学校里被老师批评了,心情特别不好。
回到家,他跟他爸妈说了这件事,他爸妈不仅没骂他,还安慰他说:“孩子,谁都会犯错,改了就是好孩子。
”结果呢,小明很快就调整好了心情,学习也更努力啦!这难道不就像在黑暗中给他点亮了一盏明灯吗?再想想隔壁的小花,她特别喜欢画画。
可她爸妈总是说:“画画能有什么出息,好好学习才是正道!”小花的眼神一下子就黯淡了,就像一朵盛开的鲜花突然被暴风雨摧残了一样。
她慢慢地不再提画画的事儿了,多可惜呀!父母的语言真的太重要啦!难道不是吗?一句鼓励的话,可能会让孩子充满信心,勇往直前;一句打击的话,可能会让孩子失去勇气,一蹶不振。
这就好比是给小树苗浇水,浇对了水,小树苗就能茁壮成长;浇错了,小树苗可能就会枯萎。
我真想问问那些总是批评孩子的父母,难道你们不知道孩子的心很脆弱吗?难道你们不希望孩子快乐成长吗?我觉得呀,父母们真应该好好学学怎么跟孩子说话。
要多一些耐心,多一些理解,多一些鼓励。
别总是看到孩子的缺点,要多发现孩子的优点。
要知道,每个孩子都是一颗闪闪发光的星星,只是需要父母用正确的语言去点亮他们。
总之,这本书让我明白了,父母的语言就像一把神奇的钥匙,可以打开孩子美好未来的大门,也可能把这扇门紧紧关闭。
家长毁掉孩子的七种行为

家长毁掉孩子的七种行为哎,说起来,当家长的咱们,有时候真的一不小心,就可能在不经意间,给孩子心里头种下些不那么阳光的小种子。
不是说咱们故意想害孩子,就是那份爱啊,有时候太满,太急,就成了“甜蜜的负担”。
今儿个,咱们就来聊聊,那些个可能不经意间就“毁掉”了孩子的七种行为,说得直接点,就是得注意避避雷区。
一·、就是“过度保护”。
这就像是给孩子罩了个玻璃罩子,风雨是挡了,但阳光和雨露也进不来啊。
孩子总得学会自己面对风雨,才能长成大树。
咱们得放手,让孩子去摔几跤,知道疼才能跑得更快。
二、“望子成龙,望女成凤”这心,谁都有,但可别成了“高压锅”。
一天到晚“你要争气”、“你得考第一”,孩子听得耳朵都起茧子了。
学习固然重要,可快乐和健康的心灵更是无价之宝。
咱们得让孩子知道,努力过了,无论结果如何,都是好样的。
三、“比较”这事儿,简直就是家庭版“没有硝烟的战争”。
你看看隔壁小明,又考了满分;你再看看你,怎么就这点分数?这话一出,孩子心里头得多不是滋味。
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咱们得学会欣赏他们的不同,鼓励他们做最好的自己。
四、说到“忽视”,这也是个大问题。
孩子跟你说话,你忙着看手机;孩子想跟你玩,你说没时间。
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挤一挤总有的。
陪陪孩子,听听他们的心声,这比什么都重要。
五、“言而无信”,这事儿更伤人心。
你答应孩子周末去游乐园,结果因为加班又泡汤了。
次数多了,孩子就不信你了,心里头还会觉得你不重视他。
所以啊,答应孩子的事儿,一定要尽力做到,做不到也要好好解释,别让孩子失望。
“六、暴力沟通”,不管是动手还是动口,都是不对的。
打骂孩子,只能让孩子更加叛逆或者自卑。
咱们得学会用爱和理解去沟通,让孩子感受到我们的温暖和支持。
七、“缺乏榜样”,这也是个大坑。
你自己天天玩手机、看电视,却要求孩子好好学习、天天向上?这怎么可能嘛!咱们得自己先做好榜样,孩子才会跟着学。
总之啊,当家长的咱们,得多用点心,多给孩子点关爱和理解。
废掉孩子的方法

1.让孩子觉得自己什么都不行,没人赏识他。
例如:学习不行,干家务不行,马虎,粗心等。
2.经常拿比他“行”的人刺激他。
例如:看看人家,从不让父母操心。
3.父母把自己塑造成为家庭牺牲者的形象,这样会使孩子产生罪恶
感。
例如:经常告诉孩子,自从有了他,你连电影也没看过,你为他操碎了心,都累出病来了等等。
4.和孩子说话时口气不和蔼,音量达到70分贝以上,一定要使用命
令式的口吻。
例如:你真蠢、你真混、没见过你这么傻的等等。
5.孩子的一切要由你来决定,不给一点儿自由,密切注视他的行踪。
例如:偷看孩子日记,你说啥孩子要干啥等。
6.迁怒孩子。
例如:单位上遇到不顺心的事,回来后要想方设法找理由给孩子泼狗血。
7.当众出孩子的丑。
例如:当着外人(或同学或亲友或邻居)损他,贬他,让他无地自容。
《父母规》读后感:身为父母,责任重大

《父母规》读后感:身为父母,责任重大读完《父母规》后我深深的感觉到父母的责任重大,孩子在父母那里获得的东西将会伴随孩子的一生,父母必须以身作则,为孩子做好榜样,给孩子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让孩子更加健康的成长。
1、首先,做父母必须具备一种担当、责任,以身作则、要有做父母的样子;父母必须具备慈悲心、爱心、不止爱自己爱孩子爱父母更要对世间的万事万物都要具备一种慈爱之心;父母是孩子的榜样,孩子不是看我们在说什么,而是通过他纯净的眼神看我们在做什么,孩子的模仿力超强,是我们想象不到的;2、先要经营好我们的小家庭,大家庭才会安定,整个社会形成一种风气自然就会和谐;父母把自己修正好了,孩子自然会变得很好;3、做父母的要把自己的身体经营好,不要无辜的生气发脾气,尽量回避一切是非,思想、语言及行为所展示出来的都是积极、阳光、向善向上;给予孩子一定要尊重、商讨、保护好孩子的隐私,不要拿孩子的短处比别人的长处,过往的事就不要总是挂在嘴边唠叨不止,不要强加于自己的把自己的一切复制与孩子;4、自己不想做的就不要给予别人做,说话之前先考虑这句话的说出去的感受,许诺孩子的事先提前考虑自己是否能做到,父母不勤奋不吃苦,就不要奢望孩子能超越自己,养成节俭的习惯;5、每一个孩子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我们要给予这他足够的尊严。
让孩子在守住道德和法律的底线下自由的发展;你知道孩子真正的需要是什么吗?虽然孩子的生命是父母给的,但孩子不是父母的私有物品,他们有自己的思想,相信孩子有能力做好,给孩子足够的自信,让孩子感到自己是有力量的,这才是一个有智慧的父母应该做的。
6、对孩子负责,不是说给他提供多么好的物质条件,而是教会他生存在这个社会中所具备的一些优秀品质,立足社会的生存技能,这便是给孩子最好的礼物。
多给孩子创造一些体验的机会,让孩子在体验中获得人生的价值,这便是留给孩子最好的财富。
7、真正做好一个父母还需要从生活中很多的点点滴滴做起,不是一朝一夕,不是一句话更不是一个简单的承诺,而是一项工程,做好每个细节,修身才能齐家;有梦想、有目标、有方向、时时刻刻与孩子分享自己的心得体会及感悟;8、总之还有很多很多。
强势的父母与混乱的孩子读后感

强势的父母与混乱的孩子读后感
摘要:
1.强势父母对孩子的影响
2.强势父母教育方式的问题
3.混乱孩子的表现和原因
4.对强势父母的建议
5.培养孩子独立思考和自主能力的重要性
正文:
强势父母对孩子的影响:在我国,许多家庭中存在着强势的父母,他们往往过分干涉孩子的生活和学习,试图以自己的方式为孩子安排一切。
然而,这样的教育方式往往会对孩子产生不良影响,使他们在成长过程中出现各种问题。
强势父母教育方式的问题:强势父母过分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忽视孩子的兴趣和个性发展,这容易导致孩子产生依赖心理,缺乏独立思考和自主生活的能力。
此外,强势父母往往以严厉的管教方式来约束孩子,这会让孩子产生恐惧和压抑,对父母的爱产生质疑,影响亲子关系。
混乱孩子的表现和原因:在强势父母教育方式下成长的孩子,可能会出现行为混乱、情绪波动大、缺乏自信等问题。
这些问题的产生,主要是因为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没有得到足够的关爱和支持,内心充满困惑和不安。
对强势父母的建议:首先,强势父母应该认识到自己的教育方式存在的问题,学会尊重孩子的个性和兴趣,给予孩子足够的自由空间,让他们自己去探
索和尝试。
其次,父母应该学会倾听孩子的声音,关注孩子的情感需求,给予他们足够的关爱和支持。
最后,父母应该以身作则,用自己的言行教育孩子,成为孩子的榜样。
培养孩子独立思考和自主能力的重要性:在当今社会,具备独立思考和自主能力的人更容易适应社会的发展,取得成功。
因此,父母应该重视培养孩子的这些能力,让他们在成长过程中学会自己解决问题,独立承担责任。
父母脾气暴躁对孩子危害大的读后感

父母脾气暴躁对孩子的危害1. 承认问题在当今社会,许多父母在工作和生活的压力下,容易出现情绪的失控和脾气暴躁的行为。
而这种行为不仅对父母自身造成了负面影响,也对孩子的成长产生了深远的危害。
2. 孩子心理健康研究表明,父母脾气暴躁易导致孩子产生焦虑、抑郁等心理健康问题。
父母的暴躁行为会给孩子带来恐惧感,使他们感到不安全,从而影响到他们的情绪和行为。
3. 交流问题父母脾气暴躁容易导致家庭成员间交流不畅,孩子难以与父母坦诚地交流。
这种情况下,孩子可能会选择隐藏自己的问题,导致问题长期积压,最终爆发。
4. 影响孩子行为父母的脾气暴躁容易在孩子身上产生消极的行为模仿效应,使其学会了以暴力或大声喧哗来解决问题。
而这些行为将会对孩子未来的人际关系和工作生活产生不良影响。
5. 培养孩子情绪管理能力的重要性父母的脾气暴躁使得孩子难以学会正确的情绪管理和应对困难的能力。
良好的情绪管理能力对孩子的成长和未来发展至关重要,而父母的行为将是孩子学习的范本。
6. 解决问题的方法为了避免父母脾气暴躁给孩子带来的危害,家长可以通过学习和提升自己的情绪管理能力,避免在孩子面前失控。
也可以寻求专业的帮助和支持,学会更好地引导孩子处理情绪,建立良好的家庭交流氛围。
7. 战胜情绪每个人都会面临情绪的波动和压力,而如何战胜负面情绪、避免情绪的失控是一个重要的能力。
父母可以通过学习情绪管理的技巧和方法,让自己在面对困难和压力时能够保持冷静,避免将情绪传递给孩子。
总结:父母的脾气暴躁不仅会给孩子带来心理健康问题,也会对其行为习惯和个性特征造成长期影响。
我们有责任做好自身的情绪管理,为孩子营造一个健康和和谐的家庭环境。
社会也应该加强对父母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宣传,让更多的家长意识到脾气暴躁的危害,尽快改变不良的家庭氛围。
为了解决父母脾气暴躁给孩子带来的危害,我们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包括父母自身的情绪管理、家庭交流氛围的建立以及对孩子情绪管理能力的培养等方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父母怎样能毁掉自己的孩子读后感
首先应该做的是摧毁孩子的自尊,将孩子贬到卑微的地位上。
具体方法有这样几条:
1.让孩子觉得自己什么都不行,没人赏识他,没有人看得起他。
例如:他学习不行,长相不行,交际不行,干家务不行,马虎,粗心,让家人为他受累……总之,他没有行的地方。
2.经常拿比他“行”的人刺激他。
例如这种话要时常挂在嘴边:“看人家某某,从不让父母操心!”这类话最具打击力和摧毁力,是毁孩子的王牌语录。
3.父母把自己塑造成为家庭牺牲者的形象,这样会使孩子产生罪恶感。
而一个有罪恶感的人往往采用自暴自弃的方法度过一生。
具体方法举例如下:经常告诉孩子,自从有了他,你连电影也没看过,你为他操碎了心,都累出病来了,最好再具体说出你身上的哪种病是由于他造成的。
或者说,如果不是为了照顾他,自己早就在事业上有大发展了。
4.和孩子说话时口气决不能和蔼,切不可使用商量的口吻,一定要使音量达到70分贝以上,一定要使用命令式的口吻。
如果还能配合一些挖苦讽刺的汉语词组,则效果更佳。
如“你真蠢”“你混”“没见过你这么傻的”“怎么生了你这么个东西”等等。
5.孩子的一切要由你来决定,切不可给他一点儿自由,他的行踪你要密切注视。
他如果有日记,一定要设法查看;他如果有信件,一定要审查。
这样做
能在他心里造成他不是人的感觉,造成他是一个受人操纵的木偶的感觉。
一个
怀疑自己不是人的人是绝不可能奋发上进的。
6.要学会迁怒于孩子的本事。
单位上遇到不顺心的事,回来后要想方设法找理由给孩子泼狗血。
无论什么事都归罪于孩子的过错然后教训他,并制止他
流眼泪。
这样做可以有效地打击孩子的自尊心,增强孩子的自卑感,同样可以
造成他不是人的感觉。
7.当众出孩子的丑。
前6条都是在家庭里的“单练”。
真正要彻底毁掉他,这第7条才是杀手锏。
你一定要当着外人(或同学或亲友或邻居)损他,贬他,
让他无地自容。
从心理学角度讲,这样做能使一个人产生惧怕社会的心理,产
生自惭形秽的念头。
而一个惧怕社会和自惭形秽的人是很难立足於社会的。
您掌握了以上7条,就基本上可以毁掉自己的孩子了。
当然,还得在实践
中不断总结经验,做到运用自如,这样才能将你的孩子彻底毁掉,使他终身一
事无成。
上面的内容都是转的,我感觉自己某种程度上实在是太幸运了,因为我妈
妈基本上上面的几条都做到了,我能上大学并找到份相对体面的工作实在是太
幸运了。
不过这基本上应该归功于她和爸爸在我上高中后就对我不抱什么期望
有很大的关系。
当高一的第一学期期末妈妈在家长会上遭受了老师的白眼之后,父母基本上对我已经绝望了。
而我也是在那件事之后发奋读书的。
高一第二学期,当我告诉父母我期中考试全班第一的时候,他们的第一反应竟然是我在撒
谎或是开玩笑。
呜呼,现在一转眼自己也是做父亲的人了,儿子,我爱你!我要做个好爸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