熔锥型保偏光纤耦合器分光比的依赖性研究_唐尊伟
保偏光纤的熔接损耗及偏振特性分析的开题报告
保偏光纤的熔接损耗及偏振特性分析的开题报告一、项目背景近年来,随着通信技术和应用的不断发展,光纤通信已成为通信领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保偏光纤作为光纤通信领域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具有优异的偏振保持能力,在高速数据传输、光学传感等领域应用广泛。
然而,保偏光纤在熔接过程中容易出现偏振旋转和损耗增加等问题,因此对于保偏光纤的熔接损耗及偏振特性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二、研究目的1. 研究保偏光纤在熔接过程中的偏振特性。
2. 分析保偏光纤在熔接过程中的损耗情况。
3. 探究影响保偏光纤熔接质量的因素,提出相应的优化措施。
三、研究内容1.保偏光纤的偏振特性分析通过理论分析和实验研究,探究保偏光纤在熔接过程中的偏振特性变化及其原因。
2.保偏光纤熔接损耗分析通过理论分析和实验研究,探究保偏光纤在熔接过程中的损耗情况及其影响因素。
3.保偏光纤熔接质量影响因素及优化措施研究通过实验研究和数据统计分析,探究影响保偏光纤熔接质量的因素,并提出相应的优化措施。
四、研究方法1.理论分析:通过文献调研及理论分析,深入探究保偏光纤在熔接过程中的偏振特性及其变化机理。
2.实验研究:建立保偏光纤熔接实验平台,通过对保偏光纤进行熔接实验,收集实验数据并进行分析,从而探究保偏光纤熔接损耗及偏振特性变化情况。
3.统计分析:通过对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筛选出影响保偏光纤熔接质量的因素,并提出相应的优化措施。
五、预期成果1.建立保偏光纤熔接实验平台,并进行有效实验研究。
2.深入探究保偏光纤在熔接过程中的偏振特性及其变化机理。
3.探究保偏光纤在熔接过程中的损耗情况以及影响因素。
4.提出影响保偏光纤熔接质量的因素,并提出相应的优化措施。
六、研究计划第一年:完成保偏光纤的偏振特性分析及熔接损耗分析1.建立保偏光纤熔接实验平台;2.开展保偏光纤熔接实验,探究保偏光纤在熔接过程中的偏振特性变化及损耗情况。
第二年:完成保偏光纤熔接质量影响因素及优化措施研究1.对保偏光纤熔接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2.筛选出影响保偏光纤熔接质量的因素,并提出相应的优化措施。
熔融度对熔锥型光纤耦合器特性的影响研究
熔融度对熔锥型光纤耦合器特性的影响研究
王建强;郭征东
【期刊名称】《通讯世界》
【年(卷),期】2024(31)2
【摘要】熔锥型光纤耦合器是一种重要的光无源器件,在光纤通信、光学传感等领域有着广泛应用。
通过实验的方法,深入研究熔融度对光纤耦合器耦合效率、光学性能和机械稳定性的影响。
通过调整加热温度和熔融时间等参数,控制光纤材料的熔融程度。
在光纤熔融拉锥过程中,采用不同的加热方式和熔融工艺,以获得不同熔融度的光纤耦合器,发现熔融度对耦合效率、光学性能和机械稳定性有重要影响。
研究结果为进一步优化熔锥型光纤耦合器的设计和性能提供了重要指导,对促进光纤通信和光学传感技术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总页数】3页(P37-39)
【作者】王建强;郭征东
【作者单位】广州奥鑫通讯设备有限公司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N253
【相关文献】
1.熔融拉锥光纤耦合器熔锥区的红外光谱研究
2.熔锥型光纤耦合器折射率传感特性研究
3.熔融度对熔锥型光纤耦合器特性影响研究
4.熔锥型光纤耦合器扭转特性研究
5.熔锥型光纤耦合器损耗特性研究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锥形光纤的调制特性研究
第 2 卷 第 4期 9 2 0 年 8月 07
光 学
仪
器
Vo . 9, . 1 2 No 4
Au u t 2 0 g s,0 7
OPTI CAL NS I TRUM ENTS
文章编号 :0 553 (0 7O—070 10 —602 0 )404—5
( p rme to y isa d Elcr n Co De at n f Ph sc n e to mm u iain,L s a r 1Unv riy, s a 1 0 4,Chn ) nc t o e h n No ma i est Le h n 6 4 0 ia
1 引 言
光信号在光纤 中是以一定的模式传输的 , 的多少取决于光纤系统的结构参量光纤结构参数 , 模式
一
(h / ) n -n。“, 2a 2 ×(/ 。 其中 a为纤 芯直径 , ) 为真空 中的光波长 , 和 分别为纤芯和包层 的折射
率 。对一给定的光纤系统 , 光能量被限制在其芯中, 当人为地将芯径减小时 , 则由于电磁场边界条件的改 变, 会在边界处导致模式间相互耦合( 低阶模向高阶模扩散)从而实现光功率的重新分配。在光纤输出端 , 将其拉制成锥 , 则在锥形部分由于其芯径减小 , 在其中传播的携带一定能量的导模将在边界处产生模式耦 合, 以高阶模的形式将光功率向周 围辐射( 在实验 中能清楚地看到锥形部分有一均匀明亮的光环)这时在 。 传输光纤的锥形部分 ( 发光区) 放入一根或多根锥形光纤 , 则光纤之间会相互耦合 , 从而使光信号从传输光 纤进入到另一根( 多根 ) 光纤 , 从而实现光纤的连接与分束L。 1 ]
这里所研究的调制特性是指载波( 被信号所调制的光波 一光脉冲) 在经过锥形光纤耦合后 ( 连接与分
熔锥型光纤耦合器折射率传感特性研究
熔锥型光纤耦合器折射率传感特性研究许爱雪;李燕;谢飞;李国玉;杨康;刘明生【摘要】Waveguide structure model of fused taper fiber coupler in micron dimension was constructed.The optical power distribution change in fused taper fiber coupler model was gotten by numerical simulation with beam propagation method,and change rule of coupler output spectrum response was analyzed and obtained in different refractive inde-xes.According to fiber evanescent field coupling theory in micron dimension,the sensing experimental platform of fused taper fiber coupler was set up,and the changing relationship between transmission spectrum and surrounding su-crose solution refractive index was studied.The theoretical simulation and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with sur-rounding sucrose solution refractive index ranging from 1.3330~1.4000,transmission spectrum shift of sensing sys-tem has good linear relationship with surrounding refractive index changes,and the response sensitivity reaches 2272.7569 nm/RIU.This refractive sensor system has merits of wide measurement range,fast response,small size and simple fabrication.%构建了熔锥型光纤耦合器微米量级下的波导结构模型.利用光束传播法对光功率在熔锥型光纤耦合器模型中的分布变化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得到了在不同折射率环境下耦合器输出光谱响应图的变化规律.依据微米量级光纤倏逝场耦合模理论,搭建基于熔锥型光纤耦合器结构模型的传感实验系统,研究了其透射光谱与外界蔗糖溶液折射率的变化关系.理论模拟和实验结果表明,当外界环境溶液折射率在1.3330~1.4000范围内变化时,传感结构透射光谱的漂移与折射率变化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响应灵敏度能够达到2272.7569 nm/RIU.该折射率传感结构测量范围宽,响应速度快,结构紧凑,传感光路搭建操作简单.【期刊名称】《激光与红外》【年(卷),期】2017(047)004【总页数】6页(P479-484)【关键词】微米量级光纤;光纤传感器;熔锥型光纤耦合器;折射率;数值模拟【作者】许爱雪;李燕;谢飞;李国玉;杨康;刘明生【作者单位】河北工业大学电子信息工程学院,天津 300401;邯郸学院光电子器件与系统重点实验室,河北邯郸 056005;邯郸学院光电子器件与系统重点实验室,河北邯郸 056005;邯郸学院光电子器件与系统重点实验室,河北邯郸 056005;邯郸学院光电子器件与系统重点实验室,河北邯郸 056005;河北工业大学电子信息工程学院,天津 300401;石家庄铁路职业技术学院,河北石家庄 05004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P212.14;TN253自从2003年童利民开创性地提出了均匀度良好和损耗低的微纳光纤[1],这种直径在微米纳米量级的光纤由于具有大比例倏逝波特性、极低的耦合损耗、较强的光场约束能力、灵活的色散特性以及低微弯损耗特性已经在光纤通信、光纤检测以及光纤传感[2]等领域普遍应用。
《基于光纤环衰荡方法的锥形光纤磁场传感系统研究》范文
《基于光纤环衰荡方法的锥形光纤磁场传感系统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科技的发展,磁场传感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各种领域,如物理实验、医疗诊断、工业自动化等。
在众多磁场传感技术中,基于光纤的磁场传感技术因其高灵敏度、高稳定性、抗干扰能力强等优点,逐渐成为研究热点。
本文将介绍一种基于光纤环衰荡方法的锥形光纤磁场传感系统,并对其相关研究进行详细阐述。
二、锥形光纤磁场传感系统概述锥形光纤磁场传感系统是一种新型的磁场传感技术,其核心部分是锥形光纤。
锥形光纤具有较大的表面积与体积比,能够提高光与物质的相互作用,从而提高传感灵敏度。
此外,该系统采用光纤环衰荡方法进行信号检测,具有高精度、高稳定性的特点。
三、光纤环衰荡方法光纤环衰荡方法是一种基于光纤环路的光学检测技术。
其基本原理是将光信号输入光纤环路中,通过环路内的光程差产生干涉效应,从而实现信号的检测与处理。
在锥形光纤磁场传感系统中,光纤环衰荡方法被用于检测磁场变化引起的光程差,从而实现对磁场的测量。
四、锥形光纤磁场传感系统的工作原理锥形光纤磁场传感系统的工作原理主要基于法拉第磁光效应和光纤环衰荡方法。
当磁场作用于锥形光纤时,会引起光纤内光路的改变,进而导致光程差的变化。
通过光纤环衰荡方法检测这一光程差的变化,即可得到磁场的强度与方向。
此外,锥形光纤的大表面积与体积比有利于提高光与物质的相互作用,从而提高传感灵敏度。
五、系统设计与实现锥形光纤磁场传感系统的设计主要包括锥形光纤的制作、光纤环路的搭建以及信号处理电路的设计。
首先,通过特殊工艺制作出具有特定形状的锥形光纤;然后,将锥形光纤与光纤环路相连接,形成传感器主体;最后,设计相应的信号处理电路,对光纤环路中检测到的光程差进行放大、滤波和数字化处理,以得到磁场的实际值。
六、性能分析锥形光纤磁场传感系统具有高灵敏度、高稳定性、抗干扰能力强等优点。
首先,由于锥形光纤的大表面积与体积比,使得光与物质的相互作用增强,从而提高传感灵敏度;其次,光纤环衰荡方法具有高精度、高稳定性的特点,能够实现对磁场的高精度测量;此外,该系统还具有较强的抗干扰能力,能够在复杂环境下稳定工作。
球聚焦型3×1光纤熔锥耦合器的研究
MA a— o , N i —u O H ia WA G Qn go t g
( .col f hs s n l t nc, n nU i rt, a eg 70 4 C i ; 1Sho o P yi dEe r i Hea n esyK i n 50 ,hn ca co s v i f 4 a
摘 要: 以线性耦合波方程为基础, 采用散射矩阵的方法讨论 了等三角分布 的熔锥型 3× 光 1 纤耦合器, 并用射线理论分析 了 球聚焦透镜光纤的端面效应。将未封装 的3 3熔锥光纤耦合 X 器在束腰处切断, 并将锥端面熔成聚焦球端, 利用光信号在光纤锥形 区和球聚焦透镜 中特有的 传输 和耦合 特性 , 实现 了光纤 的耦合 、 连接 和分 束。结果 表 明 : 用该 方法 耦合 效 率可达 7 % 采 0
左右 。 同时大大增 加 了耦合 系统 的失调容 差 , 降低 了调试 和封 装 的难度 , 因而有着广 泛 的实际
应用 价值 。
关键 词 : 光通信 ; 射矩 阵 ; 聚焦型 ; 锥耦合器 ; 散 球 熔 3×1光 纤耦合器
中图分类号 :N 5 T 23
文献标识码 : A
S u y o h p e ia o us d 3 × 1 fb r o tc f s d b c n c lc u l r t d ft e s h r c lf c e e — p i u e i o i a o p e i
pi g c a a t r t n te t p rd ae d o t b r t i u a p e c o u e n a e R s l h w t a h l h ce i i i h a e e r a a pi f e h cr lrs h r a f s d e d fc . e ut s o h t e n r sc n ci wi c il c s t c u l g e i in y i r v b u 0 , n h oea t itr a c f h o p ig s se i l g l c e e . t h o p i f ce c mp o e a o t % a d t etl rn su b n e o ec u l y t m ey i r a d A e n 7 d t n sa r n s t s me t ,h i iu t so e u g n d e c p u ain i g e t e u e . e eo e t i c u lr w l h v i ey a i me t e df c l e fd b g i g a n a s l t s r al rd c d T rf r h s o p e i a e w d l i n o y h l p a t a p l a in . rc i l p i t s c a c o Ke r s o t a o y wo d : p i l mmu ia in;c t rn t x;p e c o u e f s d be n c l o p e ; c c nc t o s ati g mar s h r a fc sd;u e io ia c u l r 3×1 f rc u l r e i il b o pe i e
保偏光纤串联的偏振耦合模型研究
保偏光纤串联的偏振耦合模型研究摘要本文鉴于当今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对光线偏振态的更高要求,保偏光纤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其整体的保偏性能也需要检测等因素,对保偏光纤的偏振耦合性能进行了系统化的研究。
首先本文基于模式耦合理论、光弹理论及弹性力学理论,对保偏光纤的偏振耦合理论模型进行了系统性的研究。
其次在建立理论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任意偏振态激发的测试方案,对光路系统进行了初步的设计,并使用Zemax软件对光路系统的部分进行了仿真实验。
最后给出了白光干涉法测试保偏光纤的信号分析算法,并利用Matlab软件对信号的去噪以及线性拟合部分进行了仿真,得出了仿真结论。
本文所构造的偏振耦合模型能够从基本上解释保偏光纤的偏振耦合模型原理,设计的测试光路系统和提出的信号分析算法也能够在大体上处理并给出保偏光纤的性能参数,以便于我们对保偏光纤给出一个定性的评价。
关键词:白光干涉,保偏光纤,偏振耦合,数据处理。
Polarization maintaining fiber series polarization coupling modelAbstractIn view of daily progress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nd higher demands on the light polarization state, Polarization maintaining fiber attracts more and more attentions, and the overall retention polarization performance also requires testing and other factors, this thesis is a systematic study of the polarization maintaining fiber polarization coupling performance..First ,on basis of the mode coupling theory, the photoelastic theory and elasticity theory, this thesis focus on a systematic study of the theoretical model of the polarization maintaining fiber polarization coupling. Secondly, basing on the proposed test program of any polarization state of excitation light path system, I have established a theoretical model, make the light path system simulation experiment. with Zemax software. Finally, I have obtained simulation conclusions with the white-light interferometry method test PMF signal analysis algorithm, using Matlab software, signal denoising and linear fitting part of the simulation, .The polarization coupling model in this article can basically explain the polarization maintaining fiber, polarization coupling model principle. The designed test the optical system and the proposed signal analysis algorithms can also be given in general to deal with the performance parameters of the polarization maintaining fiber, in order to give a qualitative evaluation of the polarization maintaining fiber. Key words: white-light interferometry, polarization maintaining fiber, polarization coupling, data processing.1 绪论1.1 保偏光纤简介及研究意义保偏光纤(PMF, Polarization Maintaining Optical Fiber)由于对线偏振光具有较强的偏振保持能力,并且与普通单模光纤有良好的相容性而在光纤通信和光纤传感系统中得到了越来越广泛应用。
光纤锥模场传输特性及光纤微透镜最佳位置研究
光纤锥模场传输特性及光纤微透镜最佳位置研究
宋军;安伟;许立新;明海
【期刊名称】《量子电子学报》
【年(卷),期】2000(17)6
【摘要】分析了两类光纤锥(熔拉锥和腐蚀锥)的模场传输特性,引入了特征转换点.为降低模式耦合损失和增强聚焦效果,光纤锥微透镜制作的最佳位置:熔拉锥在靠近特征转换点处,腐蚀锥在锥端至特征转换点之间,并讨论光纤微透镜对高斯光束的聚焦.
【总页数】5页(P534-538)
【关键词】光纤锥;微透镜;模场传输;光势阱
【作者】宋军;安伟;许立新;明海
【作者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物理系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N16;TN253
【相关文献】
1.新型大模场光子晶体光纤传输系统及其传输特性分析 [J], 林通
2.拉锥光纤中光传输模场的矢量分析 [J], 李斌;冯国英;杨浩;李小东;李玮;周情
3.用锥光纤微球研究Er3+/Yb3+共掺氟氧玻璃陶瓷的发光特性 [J], 黄婧;黄衍堂;吴天娇;黄玉;张培进;郭长磊
4.单模锥形光纤锥区光场及超短脉冲的传输特性 [J], 余志强;陈泳竹;周建英
5.锥形光纤微透镜耦合特性 [J], 李宝红;刘雪锋;黄德修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熔锥型侧面泵浦耦合器的研究
熔 锥 型侧 面泵 浦 耦 合 器 的研 究
李瑞 辰 ,张 鹏 ,庞 璐 ,宁 鼎 ,刘铁 根
( 国 电子 科 技 集 团公 司第 四十 六 研 究 所 光 纤 部 , 津 3 0 2 ) 中 天 0 20
摘
要 : 在 高功 率光 纤激 光 器和 光 纤放 大 器采 用的 双 包层掺 杂 光 纤 , 对 于从 半 导体 泵 浦激 现 相
第3 2卷 第 3期 21 年 5 01 月
应
用
光
学
V 0132 N O . .3
M a 011 y2
J u n l fAp l d Op is o r a p i t o e c
文 章 编 号 : 0 2 2 8 ( 0 1 0 — 5 20 1 0 — 0 2 2 1 ) 30 2 — 4
光 器发射 出的 多模 泵 浦光 束 的大发 散 角 , 内包层 的直 径 很 小 , 其 因此 把 泵 浦 光 有 效 地耦 合 到 双
包层掺 杂 光 纤的 内包层 是 一个 急 需解 决的难 题 。研 制 一种 熔 锥 型侧 面泵 浦耦 合 器 , 以大 幅度 可
提 高泵 浦光 功率 , 实现 增 益光 纤 的 多点 泵 浦 , 双 包层 光 纤放 大 器 中使 用 良好 , 全 稳 定 , 在 安 实现
熔锥光纤的特性研究
Ke r s tp rd f e ;ta s s in p o e y o p ig p o e y oa iain p o e y;mo u a ig p o e y y wo d : e e b r r n mis r p r ;c u l rp r ,p lr t r p r a i o t n t z o t d t rp r l n t
可认 为在 整个锥 区 , 层 和纤 芯 的直 径 之 比保 持恒 包
定 , 单根 光纤 制成 的光纤 单锥 如 图 1所示 。 用 在熔拉 锥 中 , 芯 和包 层 的半 径按 其 初 始 的 比 纤
基金项 目: 国家 自然科学基 金资助项 目( o6 87 1 ) N .9 70 4 : 作者简介 : 薛春荣 (9 2一) 女 , 17 , 硕士 , 常熟理 工学院 物理与 在 电子科学 系任教 , 主要 从事光学 光电子 方面 的研 究 。Ema :e13 — i xr6 l
1 引 言
单根 ( 如光 纤探针 ) 多根 ( 或 如耦合 器 、 波器 等 ) 滤 单 模光纤 以一 定 的方式放 置 , 在高温 下使 其熔 融 , 顺轴
熔融拉锥工艺经过 了二十多年的不断提高和发
展, 已经 成为 一 门对 光器 件 的开 发 具有 举 足 轻 重 的 技术 —— 熔融 型全 光 纤 器件 技 术 。从 理 论 上 讲 , 除 了光 非互 易 器 件 以外 , 可 以 开 发 其 它 各 类 器 件 。 它 到 目前 为 止 , 可 以生 产 各类 混 合 器/ 路 器 、 它 分 衰减 器、 宽带/ 窄带/ 至密集 波分 复用器 和全光纤 Itr 甚 ne.
基于熔锥光纤耦合器的溶液浓度传感器
S n o o o u i n Co c n r to s d o u e e s r f r S l to n e t a in Ba e n F s d
Ta e i p rng Optc lFi e up e ia b r Co lr
S i , C HIJe HEN Z e —i P hny, ANG u fi W ANG T n -u F— , e igy n
( col f o u i t nadIfr tnE g er g K yL bo p c l i r Sho o C mm n a o n no i ni ei , e a f eit Fb ci ma o n n S ay e O t s dO t a A cs e ok , h ga U i rt,Sa ga 20 7 , hn ) p c pi l cesN t rs Sa hi nv s i a n c w n ei y h h 0 0 2 C i n i a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Ke r s o t a f e s n o ; f s d a e n o p e ; r f cie n e y wo d : p il i r e s r u e tp r g c u lr e r t id x; s l t n c n e tain; c b i a v o u i —o c n r t o o
摘要 : 利用 2× 2熔锥型光纤耦合器 , 出一种检测溶 液浓度 的新 方法. 提 首先 , 根据熔融光纤拉伸锥形 曲线和超模耦 合器理论 , 分析计算出熔锥 型光纤耦 合器输出分光可见度与其耦 合锥 区外部介质折 射率 的关 系曲线 ; 然后 , 验上 实 将 2×2单模光纤耦合器浸入一种溶 液 中, 当光 经过熔 锥耦 合区后 , 耦合 分光 可见度 将随 锥 区外部 的溶液浓 度 其 ( 折射率 ) 而变化. 由此 , 可实现对 溶液浓度的检测. 理论计算 和实 验结 果有 较好 的一致性. 关键词 :光纤传感 器 ; 熔锥型耦合器 ; 折射率 ; 溶液浓度 ; 分光 可见度
熔融拉锥光纤耦合区形状对于损耗的影响_李焕路
第38卷,增刊 红外与激光工程 2009年11月 V ol.38 Supplement Infrared and Laser Engineering Nov. 2009收稿日期:2009-10-10基金项目:国家自然基金项目(60777033);教育部重大项目(308002)作者简介:李焕路(1987-),男,北京人,博士生,主要从事光信息处理和全光网络通信。
Email: 09111028@熔融拉锥光纤耦合区形状对于损耗的影响李焕路1,康泽新1,娄淑琴2(1. 全光网络与现代通信网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北京交通大学 北京100044;2. 北京交通大学光波技术研究所 北京 100044)摘要:熔融拉锥型光纤耦合器是目前使用最普遍的耦合器,在光纤通信、光纤传感、光纤检测系统中的有重要的作用。
文中结合2×2熔锥型光纤耦合器的制作,对拉锥耦合区的形状和直径进行分析,研究了单根光纤拉锥,光纤平行放置耦合和扭绞放置耦合等情况下的损耗情况。
研究结果显示平行放置光纤的耦合器具有更小的损耗,但耦合几率略小。
文中对优化耦合器制作参数提供参考。
关键词:耦合器; 熔融拉锥; 形状; 损耗中图分类号:TN929.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2276(2009)增E-0292-04Experimental study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rofile and lossof fused tapered optical fibre couplerLI Huan-lu 1, KANG Ze-xin 1, LOU Shu-qin 2(1.Key Lab of All Optical Network & Advanced Telecommunication Network of EMC, Beijing Jiaotong University, Beijing 100044, China;(2.Institute of Lightwave Technology, Beijing Jiaotong University, Beijing 100044, China)Abstract :The widely used Fused biconical tapered (FBT) coupler is the key component for optical fiber communication, fiber sensor and fiber detecting system. In this paper, experiments of 2×2 fused tapered couplers are carried out. Profile and dimensions for coupling region of single fiber, the coupler with parallel fibers and twisted fibers are analyzed in detail. It is shown that there is lower loss in the parallel fibers coupler but it’s harder to coupling. This offers a possibility of optimizing the coupler design and fabrication.Key words: Fiber coupler; Fused taper; Profile; Loss0 引 言光纤耦合器是光网络和光传感系统中实现光信号分路和合路的重要器件[1-6]。
熔锥型保偏光纤耦合器分光比的依赖性研究_唐尊伟
收 稿 日 期 :2011-08-10 ; 修 订 日 期 :2011-11-30 基 金 项 目 : 国 家 重 点 基 础 研 究 发 展 计 划 (973 计 划 )(20101CB328206) ; 国 家 自 然 科 学 基 金 (60977033 ,61177082) 作 者 简 介 : 唐 尊 伟 (1985-) , 男 , 硕 士 , 主 要 从 事 特 种 光 纤 及 器 件 的 研 究 。 导 师 简 介 : 娄 淑 琴 (1965-) , 女 , 教 授 , 博 士 生 导 师 , 博 士 , 主 要 从 事 光 通 信 、 光 传 感 及 光 器 件 等 领 域 的 研 究 。
率 ; Ux/y、Wx/y、Vx/y 分 别 对 应 快 轴 和 慢 轴 的 光 纤 参 量 。 由于熔融拉锥后光纤的纤芯大大缩小, 可作无芯处
理,纤芯中心距也变为微米量级,所以在耦合器的熔
锥区,光绝大部分在光纤包层中传输,即出现包层―
空 气 的 新 波 导 结 构 。 新 波 导 结 构 包 层 折 射 率 n2 通 常 取空气折射率 1。
当光纤受到外力作用时,由光弹效应,快慢轴的
折 射 率 nx、ny 满 足[7]: nx =nx0 +C1 σx +C2 σy (5) ny =ny0 +C2 σx +C1 σy
式 中 :nx0 、ny0 分 别 为 无 外 力 作 用 时 快 慢 轴 的 折 射 率 ;
C1 、C2 为 光 弹 系 数 ;σx 、σy 分 别 为 快 慢 轴 方 向 的 应
n1x =n1 +Bx
n1y =n1 +By
(7)
B=λ/LB =By -Bx
熔锥型保偏光纤耦合器耦合系数分析
光纤陀螺和水声器的基础元件之一- 。文献[] 1 J 2对此类耦合器 的耦合性能进行 了报道 , 但仅限于两根光
WA NG i’ ,IEN u WU .e L b n-i Jn e Z- G Y , I Yu1 , IS gy i e
( oee0 eaoi nier gadA t tn N t nlU i.0 e neTcnlg,C agh 10 3 C ia C l g f ht n sE g ei uo i , aoa nv f f s eh o y hnsa407 , h ) l Me r e n n n mao i De o n
文章 编号 :0 1 4 620 )2 13—0 10 —2 8 (07 0 —0 2 4
熔 锥 型 保偏 光 纤 耦 合器 耦 合 系数 分 析
王金娥 , 郑 煜, 吴宇列 , 李圣怡
( 国防科技大学 机 电工程与 自动化学院 , 湖南 长沙 407) 103
摘 要: 耦合系 数会 直接 影响到偏振光经过耦合器熔锥 区后 的光 能量分布 , 从而 影响保偏光纤 耦合 器 的
K yw rspl zinm itn gf e;br ul ; sdt e; u ̄ ceiet e od :o r ao- a a i b rfe p rf e- prc p a t i nin i i c e u o a o ofc n i
熔 锥 型保偏 光纤 耦合 器 是各种 军用 干 涉型 传感器 和相 干光 通 信 的关 键 器 件 , 是构 成 高精 度 高 性 能
Ab ta t C u l g c ef in i i t f e c e l h it b t n o K e y p lr e g t ho g e F s d T p rd z n sr c : o pi o f ce t l d r l il n e t g t s iui f n  ̄ oai d l h ru h t u e - a e e o e n i w l e ynu c h i d r o z i t h
宽带保偏光纤耦合器的研究
( sa c n t ue4 fChn s e to i Te h oo yGr u mp n Ree r hI si t 6o ieeElcr nc c n lg o p Co a y,Tin i 0 2 0 t a j 3 0 2 ,Chn ) n ia
o h r du t o d me tt e uie nt fv ro i t s ur e . ft e p o c s c ul e he r q r me s o a i us l gh o c s Ke r s:p a ia i n— i a n ng fb r;wi e ba d c up e y wo d ol rz to ma nt i i i e d n o l r;f e a e us d t p r
The f b ia i n o m p ov d FBTPM C a e lz d ba e a s o o uc i n e pe i n e a a rc to fi r e w sr a ie s d on ye r fpr d to x re c nd e pe i e t lr s ls x rm n a e u t .M e nwhie,t e s r m e tr s t ho t a h a w i t a a e e s a l he m a u e n e uls s w h tt e b nd d h p r m t r
Absr c :Po a ia in— i t i n i e o l r( ta t l rz to ma n ani g fb rc up e PM C)i d l e n m iia y a d c m me ca s wi e y us d i lt r n o r il a pl a i ns p i to .Ho v r,t e b n c we e h a dwi h o he o d n r dt ft r i a y PM C s v r a r i e y n r ow n tc ul e h a d i o d me tt e r qu r me s f t e v rou l t s r e . To s v hi r l m , a r a a d PM C hal b e ie nt o h a i s i ou c s gh ole t s p ob e b o db n s l e d vl e e eop d.Ba e n t lc r s d o heee toma e i he y o i e sa d t i cpl so hef s d bie nia gn tc t or ffb r n heprn i e ft u e — o e l t p r p a ia i — i t i i g fbe o lr FBTPM C),t e t pe f s d p oc s s i a e olrz ton ma n a n n i rc up e s( h a — u e r e swa mpr v d oe.
熔锥型宽带光纤耦合器的研究
熔锥型宽带光纤耦合器的研究周梦薇; 任偲源; 朱益清; 姚晓天【期刊名称】《《激光技术》》【年(卷),期】2019(043)006【总页数】6页(P757-762)【关键词】光纤光学; 宽带耦合器; 光束传播法; 折射率差; 非对称【作者】周梦薇; 任偲源; 朱益清; 姚晓天【作者单位】江南大学理学院无锡 214122; 天津大学精密仪器与光电工程学院天津 300129; 苏州光环科技有限公司苏州21512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N253引言光纤耦合器是一种可以完成传输、耦合和分光等功能的无源器件,在光纤通信中占有重要地位。
近年来,随着各种大容量波分复用通讯网络广泛应用,宽带光纤耦合器显得越来越重要。
制作宽带耦合器可以采用多种技术[1-8]。
其中,熔融拉锥工艺是目前制作光纤耦合器较好的方法,熔融拉锥工艺制作出的熔锥型单模光纤耦合器具有附加损耗低、方向性好、温度稳定性好、控制方法简单、灵活以及制作成本低廉、适于批量生产等优点。
常规的熔锥型耦合器分束比对工作波长的依赖性很强,由于工程中使用的半导体光源产品中心波长不一致,且发射波长随温度而变[1],中心波长的偏离使分束比误差大于±5%,因此这种带宽仅为20nm的常规耦合器在波分复用光纤网等的应用中受到了限制。
因此,人们将目光转移到宽带光纤耦合器的研究上。
以往制作宽带耦合器的方式有预拉伸、预腐蚀、补偿工艺法等[9-13]。
已有多位学者通过预拉伸、预腐蚀的方法制作了宽带耦合器,但预拉伸中因一根光纤拉伸后还要进行二次拉伸,在与另一根光纤绞合时极易发生断裂,给后续工艺带来很大困难,故成品率较低。
而预腐蚀需将一根光纤浸在腐蚀槽中用氢氟酸腐蚀变细,此种方式仍旧无法精确控制半径差,且氢氟酸为强酸,操作过程具有一定的危险性。
总结以上方法,本文中将提出一种具有折射率差异的熔锥型宽带耦合器。
基于这种非对称耦合器的制作方法,利用理论分析的方式模拟熔锥型耦合器耦合区的光场分布以及输出光功率随拉伸长度的变化曲线,探究熔锥型非对称耦合器光功率转换的规律。
基于光纤熔锥型耦合器的表面增强拉曼散射传感检测装置[发明专利]
专利名称:基于光纤熔锥型耦合器的表面增强拉曼散射传感检测装置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发明人:王廷云,陈振宜,庞拂飞,陈娜,刘琳,付兴虎
申请号:CN200910196511.4
申请日:20090925
公开号:CN101666750A
公开日:
20100310
专利内容由知识产权出版社提供
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熔锥型光纤耦合器的表面增强拉曼散射传感检测装置。
它包括两个单色光源,一个2×2熔锥型光纤耦合器和两个高灵敏拉曼光谱仪。
所述两个单色光源,先后经过两个偏振片、两个聚焦透镜、两个光纤耦合平台和所述2×2熔融型光纤耦合器连接至所述两个高灵敏拉曼光谱仪,所述2×2熔锥型光纤耦合器置于待测溶液或者气体中;在所述的2×2熔锥型光纤耦合器的熔融拉锥区部分,渐逝波激发光纤表面金属纳米粒子层所吸附的待测溶液或者气体分子,使其产生拉曼光谱,并经光纤熔融拉锥区耦合回光纤中,传送至所述的高灵敏拉曼光谱仪,从而探测所述待测溶液或气体分子的拉曼光谱。
本发明结构简单,抗干扰能力强,灵敏度高,适用于在线分析、实时检测、活体样本分析等多种场合。
申请人:上海大学
地址:200444 上海市宝山区上大路99号
国籍:CN
代理机构:上海上大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代理人:何文欣
更多信息请下载全文后查看。
保偏光纤耦合器低附加损耗的条件
保偏光纤耦合器低附加损耗的条件
曹维敏
【期刊名称】《光纤与电缆及其应用技术》
【年(卷),期】1989()4
【摘要】我们测量了熔融保偏光纤耦合器的损耗特性和场强分布。
测试结果表明,附加损耗谱具有正弦曲线特性。
而且,具有低折射率应力施加部分的普通保偏低损耗(熊猫)光纤耦合器的损耗峰值大于具有折射率匹配应力施加部分的熊猫光纤耦合器的损耗峰值。
测试结果还证明,如熔融区有一大的束腰直径,则即使是常规熊猫光纤耦合器,也能够获得<0.1dB的低附加损耗。
【总页数】6页(P54-59)
【关键词】耦合器;保偏兴纤;损耗
【作者】曹维敏
【作者单位】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N253
【相关文献】
1.熔锥型熊猫光纤耦合器附加损耗分析 [J], 郑煜;吴宇列;王金娥;李圣怡
2.光缆试验过程中的波长相关附加损耗:不同G.655光纤与标准G.652光纤的直接对比 [J], 吴静(译);陈晓燕(译)
3.耦合器损耗引起的附加相移对光纤环形腔特性的影响 [J], 张靖华
4.应用BISPEC光纤拉制保偏耦合器的研究 [J], 叶爱伦;刘宇乔
5.光纤陀螺用小尺寸高温度稳定性保偏光纤耦合器的研制 [J], 黄榜才;庞璐;李瑞辰;刘军号;段云峰;张鹏;宁鼎;袁树忠;董孝义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保偏光纤耦合器中, 由于单根光纤中的两个 偏振模具有正交性, 因此可以按照普通单模光纤的 分析方法分别考虑同一偏振态光场之间的功率耦 合。 文中所研究的熊猫型保偏光纤耦合器的熔融区 截面图如图 1 所示,两纤芯中心距为 d, 黑色区应力
图 1 熊猫型保偏光纤耦合器熔融区截面图 Fig.1 Cross section of the fusing region of fused-tapered
熊猫型保偏光纤的应力区与包层介质热膨胀系数
不同,应力区与包层介质之间存在固有热应力,因而其
快 慢 轴 折 射 率 不 同 ,由 公 式(5)可 知 ,有 外 力 作 用 时 快
慢轴的折射率还会发生一定的变化。 因此,保偏光纤的
双折射效应可看作是固有热应力和外力对普通单模光
纤 不 同 方 向 的 折 射 率 的 调 制 ,则 公 式(5)可 等 效 为 :
对 于 全 同 光 纤 a 和 b,互 耦 合 系 数 C21=C12=C,与 工 作
波长等因素有关, 通过场分布的积分可得单模耦合
器 耦 合 系 数 为[4]:
1/2 2
C= (2△)
U K0 (Wd/r)
32
(3)
rV K1 (W)
式中:r 为纤芯半径;△ 为相对折射率差;U、W、V 为光
纤参量;K0、K1 分别为零阶和一阶第二类贝塞耳函数。 根据保偏光纤的特点, 其快慢轴方向的电矢量
当光纤受到外力作用时,由光弹效应,快慢轴的
折 射 率 nx、ny 满 足[7]: nx =nx0 +C1 σx +C2 σy (5) ny =ny0 +C2 σx +C1 σy
式 中 :nx0 、ny0 分 别 为 无 外 力 作 用 时 快 慢 轴 的 折 射 率 ;
C1 、C2 为 光 弹 系 数 ;σx 、σy 分 别 为 快 慢 轴 方 向 的 应
率 ; Ux/y、Wx/y、Vx/y 分 别 对 应 快 轴 和 慢 轴 的 光 纤 参 量 。 由于熔融拉锥后光纤的纤芯大大缩小, 可作无芯处
理,纤芯中心距也变为微米量级,所以在耦合器的熔
锥区,光绝大部分在光纤包层中传输,即出现包层―
空 气 的 新 波 导 结 构 。 新 波 导 结 构 包 层 折 射 率 n2 通 常 取空气折射率 1。
dependence characterisitic
收 稿 日 期 :2011-08-10 ; 修 订 日 期 :2011-11-30 基 金 项 目 : 国 家 重 点 基 础 研 究 发 展 计 划 (973 计 划 )(20101CB328206) ; 国 家 自 然 科 学 基 金 (60977033 ,61177082) 作 者 简 介 : 唐 尊 伟 (1985-) , 男 , 硕 士 , 主 要 从 事 特 种 光 纤 及 器 件 的 研 究 。 导 师 简 介 : 娄 淑 琴 (1965-) , 女 , 教 授 , 博 士 生 导 师 , 博 士 , 主 要 从 事 光 通 信 、 光 传 感 及 光 器 件 等 领 域 的 研 究 。
≈ ≈ 2
β
1
2
+
1
2
UV
2
=n1 k0
1 J′1 (U) + 1 K′1 (W) U J1 (U) W K1 (W)
Abstract: Based on the mode coupling theory, the coupling coefficients of fast axis and slow axis for fused-tapered polarization-maintaining fiber (PMF) coupler were deduced, respectively. Effects of different parameters, such as the polarization dependence, wavelength dependence, temperature dependence and birefringence dependence, on coupling ratio of a standard 3 dB PMF coupler were numerically investigated. Numerical results demonstrate that birefringence dependence of the coupling ratio is the most significant, and the n wavelength dependence and temperature dependence are, and the least significant factor is the polarization dependence at a given technical condition. In addition, the higher intrinsic birefringence is, the larger the fluctuation of coupling ratio is. These results will be valuable for the fiber selection in the coupler fabrication, the improvement of fiber coupler draw technique and the innovation of encapsulation technique. Key words: waveguide optics; coupler; polarization-maintaining fiber; coupling ratio;
由 空 间 波 数 ,neff 为 有 效 折 射 率 。因 此 ,通 过 公 式(7)可
以分别计算出快慢轴的传播常数:
βx =β+k0·Bx (8)
βy =β+k0·By
式中:β 为相 同 结 构 参 数 的 普 通 单 模 光 纤 的 模 式 传
播 常 数 。 β 可 通 过 如 下 本 征 值 方 程 求 解[8]:
第 41 卷第 3 期 Vol.41 No.3
红外与激光工程 Infrared and Laser Engineering
2012 年 3 月
Mar. 2012
熔锥型保偏光纤耦合器分光比的依赖性研究
唐尊伟,娄淑琴
(北京交通大学 电子信息工程学院,北京 100044)
摘 要 : 基于耦合模理论,推导了熔锥型保偏光纤耦合器快慢轴耦合系数的关系式。通过对标准 3 dB 保偏光纤耦合器的偏振依赖性、波长依赖性、温度依赖性、双折射依赖性所引起的分光比变化的分 析,得出了不同依赖因素对标准 3 dB 耦合器分光比稳定性影响程度的大小。分析结果表明,保偏光纤 耦 合 器 的 双 折 射 依 赖 性 十 分 显 著 ;波 长 依 赖 性 和 温 度 依 赖 性 其 次 ;在 一 定 的 工 艺 条 件 下 ,偏 振 依 赖 性 可以忽略。另外,耦合器的固有双折射越大,分光比波动越大。所得结论对制作熔锥型保偏光纤耦合 器的光纤选择、拉制工艺、封装工艺的优化和改进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导波光学; 耦合器; 保偏光纤; 分光比; 参数依赖性 中 图 分 类 号 : TN253 文 献 标 志 码 : A 文 章 编 号 : 1007-2276(2012)03-0759-06
n1x =n1 +Bx
n1y =n1 +By
(7)
B=λ/LB =By -Bx
式中:n1 为单模光纤纤芯的介质 折 射 率 ;Bx、By 分 别 为 快 慢轴方向上双折射的相关变量 ;LB 为拍长。 保偏 光
纤耦合器封装时对输入输出臂都有一定的保护,外
力作用不会太大,因而双折射不会发生剧烈的变化。
单 模 光 纤 的 传 播 常 数 满 足 β=k0neff, 其 中 k0 为 自
Email: shqlou@
760
红外与激光工程
第 41 卷
0 引言
保偏光纤耦合器在高精度光纤陀螺、 光纤传感 器 、相 干 光 通 信 领 域 都 有 重 要 应 用 [1-4]。 早 期 采 用 研 磨法制作保偏光纤耦合器,它具有可调谐的优点,但 制作过程复杂,器件稳定性和可靠性低。 后来发展了 熔融拉锥法制作保偏光纤耦合器, 该方法具有制作 简 单 、能 适 用 于 各 种 复 杂 环 境 的 优 势[2,5-6]。
(1)
式中:A(z)、B(z)分别为光纤 a、b 中在 z 处场的幅度;
Ea (x,y)、Eb (x,y)分别为光纤 a、b 中的场分布。
光纤 a、b 中场的幅度满足如下的耦合模方程:
dA/dz=-jβ1 A+jC12 B (2)
dB/dz=-jβ2 B+jC21 A
式中:β1 、β2 为光纤 a 和 b 孤立状态时的传播常数。
具有正交性,因此,在保偏光纤耦合器中,耦合系数
可分解为快轴耦合系数和慢轴耦合系数, 并分别由
快 慢 轴 的 光 纤 参 量 计 算 得 到[3]:
姨 Cx/y =
2
2
2
n1x/1y -n2 n 1x / 1y
பைடு நூலகம்
·Ux
/
y K0
3
(Wx
2
/
y
d/
r
)
rVx/y K1 (Wx/y )
(4)
式 中 :n1x/1y 为 快/慢 轴 方 向 上 的 折 射 率 ;n2 为 包 层 折 射
保偏光纤耦合器在快慢轴方向上传输的光矢量 之间无模式耦合, 因此能很好地保持光的偏振态,其 主要性能指标包括分光比、附加损耗和消光比。 这 3 个参数都受到波长依赖性、温度依赖性、偏振依赖 性 、双 折 射 依 赖 性 等 因 素 的 影 响 , [1-3] 研 究 和 制 作 性 能 优良的熔锥型保偏光纤耦合器是近年来国内外的研 究热点。 2001 年 ,Yoshinori 等 人[1]通 过 实 验 研 究 了 保 偏 耦 合 器 的 温 度 依 赖 性 和 偏 振 依 赖 性 。 参 考 文 献[3]中 提出了将快慢轴分光比作为正交基矢计算总分光比 的方法,并通过实验验证了该方法对于研究偏振依赖 性的可行性。 基于耦合模理论,文中系统地研究了偏 振依赖性、波长依赖性、温度依赖性、双折射依赖性对 标 准 3 dB 保 偏 光 纤 耦 合 器 分 光 比 稳 定 性 的 影 响 , 所 得到的结论对改善保偏光纤耦合器的制作工艺、提高 保偏光纤耦合器的分光比稳定性有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