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民营企业状况及问题(1)
中国民营经济:发展历程、现状及问题
中国民营经济:发展历程、现状及问题中国民营经济在过去40年的改革开放中得到了蓬勃发展。
从1978年到今天,中国的民营经济已经经历了很长的发展历程。
在此过程中,民营经济成长为中国经济的主要推动力。
本文将探讨中国民营经济的发展历程、现状及其面临的问题。
一、发展历程中国的民营经济起步于1978年的改革开放。
那时,中国进行了一系列的经济改革政策,以鼓励私人企业的成长。
1978年至1984年期间,在此政策的支持下,中国的私人企业从开创不足30万家增长到了800万家。
接着,1984年至1992年,中国开始推行“家庭承包经营”和“乡村企业”的政策,大力促进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
1992年以后,中国的民营经济得到了进一步的推动和发展。
随着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私营企业和外资企业在中国的基础设施建设、新技术研发等方面得到了大量政府支持。
二、现状今天,中国民营经济成为了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目前,中国的民营企业在中国GDP中贡献了超过60%的份额。
民营企业组成了中国企业的98%以上,为劳动就业提供了超过80%的工作岗位。
同时,也有很多民营企业成为了国际知名企业。
三、问题虽然中国的民营经济已经成为中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它仍然面临着一些问题。
其中包括:1.不公平竞争:国有企业在中国的政策和资源上仍然享有优势,这使得民营企业面临着不公平竞争的问题。
2.缺乏金融支持:近年来,中国的银行系统成为了国家财政的重要组成部分。
尽管它们能提供大量贷款,但许多民营企业在获得贷款方面仍然受到限制。
3.人才流失:许多优秀的人才被国外企业猎取,这限制了民营企业的发展。
4.经济不平衡:中国的民营经济发展不平衡,发展速度和地域分布极为不均衡。
所谓孤岛经济也随之产生。
总之,中国的民营经济在过去40年的发展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虽然它仍然面临着一些挑战,但它已经成为了中国经济的主要推动力,并为中国人民提供了很多的机会和福利。
民营企业普遍存在的主要问题和不足
民营企业普遍存在的主要问题和不足一、引言民营企业是我国经济转型发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促进经济增长和就业提供了强大动力。
然而,尽管民营企业取得了较大的发展成就,但也面临着各种问题和不足。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分析民营企业普遍存在的主要问题和不足,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二、融资难题1. 缺乏有效融资渠道:相比于国有企业或外资企业,许多小型民营企业更难获取到贷款或其他融资支持。
2. 高利息贷款:即使成功获得银行贷款,往往需要支付高额利息。
3. 资金链紧张:受限于自有资金规模有限以及无法及时收回账款等因素,很多民营企业面临着现金流短缺的风险。
解决方案:-政府支持:加大对小微企业的信贷支持力度,并推出专项基金来扶持具备潜力和创新能力的民营企业。
-开放市场准入:改善投融资环境与机制,为私人投资者提供更多机遇和便利。
三、人才不足1. 人才流失:由于无法提供与国有企业相同的福利和发展机会,企业往往面临员工流失问题。
2. 缺乏高素质的管理人才:许多小型民营企业缺乏专业化的经营管理团队,这对企业长远发展造成挑战。
3. 培训投入不足:因为资金限制等原因,一些民营企业无法投入足够资源进行员工培训与技能提升。
解决方案:-建立合理薪酬体系:通过提供具有竞争力的薪酬待遇和福利保障来留住优秀人才。
-加强教育培训合作关系:政府可以促进高等教育机构与民营企业之间的紧密合作,并共同推动职业培训项目开展。
四、市场竞争激烈1. 品牌认知度低下:相比大型国有或外资品牌,很多民营企业在市场上缺乏较高的知名度。
2. 技术创新差距:由于自身的研发能力和资金有限,一些民营企业无法进行大规模技术创新。
3. 营销推广不足:缺乏专业化的市场推广团队,导致一些民营企业难以有效宣传和推广其产品与服务。
解决方案:-加强品牌建设:提升企业形象和产品质量,通过持续的市场活动来增加品牌认知度。
-引进外部资源:积极与高校、科研机构等合作,共同进行技术创新和项目开发。
同时,拓展国内外市场渠道,并借助互联网平台进行线上推广。
民营企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民营企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一、问题分析1. 民营企业面临的困难在当前的经济环境下,民营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着诸多问题。
其中,资金问题是较为突出的一个,由于国内外经济不景气,金融体系不完善,民营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成为了企业发展中的一大难题。
市场竞争激烈,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和发展,需要具备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
由于民营企业技术和管理水平参差不齐,创新和核心竞争力的培育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2. 政策性障碍与国有企业相比,民营企业在政策上往往处于劣势地位。
民营企业在资金融通、税收政策、市场准入等方面常常受到不公平对待,这直接影响了民营企业的发展。
政策的不确定性也给企业经营带来了不小的困扰,民营企业在政策执行过程中经常面临变数,这给企业经营带来了较大的不确定性和风险。
3. 人才挑战在现代企业管理中,人才是企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然而,由于外部环境的影响,民营企业在人才引进和留住方面面临一定的挑战。
由于人才的高昂成本,企业在引进高层次人才时往往力不从心;另由于民营企业的发展阶段和规模限制,很难提供给员工较好的职业发展空间,这就给员工的留存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二、对策建议1. 优化融资环境政府相关部门应当继续加大对民营企业的金融支持力度,完善融资服务体系,降低贷款利率,扩大信贷额度,推出更多的金融创新产品,帮助民营企业解决融资难题,推动实体经济的发展。
2. 完善税收政策政府应当继续深化改革,减少企业负担,降低企业税收负担,营造良好的税收环境,激发企业发展活力,为民营企业提供更多的政策支持。
3. 加强创新能力建设政府应当制定更多的支持民营企业创新的政策,加大对民营企业研发投入的财政资金支持,引导企业加强技术创新,提升自主研发能力,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
4. 加强人才引进与培养政府可以通过给予民营企业更多的税收优惠政策,鼓励企业加大对员工的培训和技能提升力度,以提高企业员工的整体素质和竞争力,为民营企业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
民营经济发展的困难和问题范文(精选3篇)
民营经济发展的困难和问题范文(精选3篇)第一篇:民营经济发展的困难和问题【摘要】本文回顾了我国民营经济的发展历程,在分析我国民营经济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就民营经济发展中的困难和问题提出了对策。
【关键词】民营经济现状制度对策一、我国民营经济的发展历程我国民营经济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
在这三个阶段中,由于中国市场环境的变化,对企业能力的要求有所不同,企业成功的原因也有很大区别。
1、20世纪80年代的初期这个时期一般被称为“寻租”阶段。
这是中国开放的前10年,短缺经济使市场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保持了卖方市场的状态。
2、20世纪90年代初期3、20世纪90年代末至今这个时期企业进入“全面竞争”阶段,市场真正从“过剩经济”快速走向“饱和经济”。
“饱和经济”最典型的特征就是产能过剩。
中国绝大部分的行业都有产能过剩的问题,产能严重过剩的结果就是价格战。
在这个阶段,企业想保持领先地位,需要高层次的创新能力、系统的管理能力和组织架构的搭建能力。
只有在这个阶段,企业家才会真正关心如何建立“基业长青”的企业,也只有在这个阶段之后,才会出现真正意义上的“好企业”。
从我国企业发展的总趋势来说,系统的管理能力对企业发展所起到的作用会越来越大,这与我国产业结构的变化密切相关。
这要求我国民营企业在新的环境下必须做好相应的转变。
二、我国民营经济的发展现状及特点1、向自然垄断行业拓展,涌现出资本密集、技术密集的大企业过去我国的非公有制经济在行业分布上主要以轻工纺织、普通机械、建筑运输、商贸服务等领域为主,而现在已经开始向重化工业、基础设施、公用事业等领域拓展。
在冶金、汽车、电力等行业,已经出现投资规模为几亿、几十亿甚至上百亿元的私营企业。
在道路桥梁建设、城市环保、公共交通等领域,不少私营企业成为了大型项目的中标者。
据全国工商联2002年对会员民营企业统计,我国前500家大企业大集团的平均资产规模为12.9亿元,销售收入14.1亿元。
《中国民营经济发展报告第三卷(2005-2023)》预测,未来五年,民营企业的规模将继续明显扩大,私营企业平均注册资金规模可能增长50%以上,户均资金规模可达250万元左右;规模私营企业的户均资产和销售收入规模以30%左右的速度增长。
民营企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民营企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民营企业发展面临的挑战随着中国改革开放进入不断深化的新阶段,民营企业成为推动经济增长和促进就业的重要力量。
然而,在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依然存在许多问题妨碍了民营企业健康、可持续地发展。
1. 出资渠道受限由于金融体制尚未完全完善,以及法律法规对金融市场监管还不够到位等原因,导致民营企业在融资方面面临巨大挑战。
与国有企业相比,它们更加依赖自有资本或内部积累进行投资扩张。
这种出资渠道受限制也使得民营企业在技术研发、创新能力提升等方面相对滞后。
2. 受行政干预影响较大根据我国现行经济体制特点,在市场活动中政府仍然扮演着重要角色,并通过各种手段引导资源配置和决策结果。
虽然我国正在推进简政放权和减少行政干预的改革措施,但仍存在一些地方性保护主义和官僚主义现象。
这些干预行为限制了民营企业的市场活动自由度,制约了其发展空间。
3. 人才流失问题随着经济转型和城镇化进程的推进,大量有实力、有能力、有潜力的优秀人才涌向了传统国有企业或者外资企业。
这使得民营企业面临着人才供给不足的困境,尤其是那些从事高科技研发及创新领域的民营企业更为突出。
4. 缺乏可持续发展机制一部分民营企业在创办之初就注重速度和规模效益,忽略了可持续性发展要求。
他们往往缺乏完善的内部管理体系、长远的战略规划以及健全的风险控制机制,在面对复杂市场环境时容易遭受冲击并经历危机。
二、解决问题需要采取的措施要加强我国民营企业在快速增长中所面临问题的解决,则需要政府、社会和市场共同参与,并采取以下几个方面措施:1. 完善金融体系政府应加大对金融市场的监管,推动减少银行贷款审批的难度以及降低非正规渠道借贷。
同时,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提高金融机构为民营企业提供资金支持和风险管理的能力。
2. 优化政府服务政府应进一步简化办事程序、缩短审批时间,并在涉及到土地使用、税收等方面给予更为宽松和稳定的政策环境。
此外,防止任何形式的地方保护主义现象出现,确保民营企业公平竞争。
我国民营企业人才流失现状及原因分析(一)
我国民营企业人才流失现状及原因分析(一)摘要:二十一世纪的企业竞争是人才的竞争,人是企业的原动力,然而目前,我国企业人才流失现象严重,国有企业骨干管理人才流失率达10.8%,在民营企业,人才流失率更是高达50%以上.从我国目前人才流失的现状入手,分别从社会环境、企业内部环境、以及员工个人因素这三个方面进行分析,并结合对东莞一家科技型民营企业的案例分析,找出导致目前我国民营企业人才流失率高的具体原因.关键词:人才;人才流失;现状;原因1我国民营企业人才流失现状目前,我国民营企业的人才流失呈现出如下三种特点:1.1企业中坚人员流动性强在现代企业中,流动性最强的是具有一定学历和专业技能的管理人员、营销精英和技术骨干,这部分人才,因为掌握管理知识、掌握企业核心机密、掌握销售管道或掌握行业内较为先进的技术而有更大的选择范围和发展空间,其就业选择空间更为广泛,核心成员是形成企业组织竞争力的关键,如果不能保留这一部分员工,即使企业总流失率的数值再低,对企业也是没有价值的。
1.2人才流失主要外流至竞争对手人才流失的原因多是同行业企业和竞争对手的主动挖掘或者是这些企业能提供更有竞争力的薪酬和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以国内著名的职业经理人的离职为例,陆强华离开创维公司后去了另一彩电生产企业高路华公司。
TCL通讯的总经理、“手机狂人”万明坚离职后做了长虹股份所属的国宏通讯的掌门人,成为长虹进军通讯产品制造业的一面旗帜。
1.3人才流失呈现“集体”意识企业核心人才的流失多伴随着其下属员工的集体跳槽,这在企业高管人员的离职中表现得尤为突出。
这种骨干员工的集体流失,对企业的打击是致命的,即有可能致使企业经营得全面瘫痪。
2002年创维中国区域销售总部总经理陆强华跳槽案中带走了150多名企业精英;北大方正助理总裁周险峰率30多位pc技术骨干集体跳槽加盟海信数码,健力宝销售公司总经理蒋兴洲与20多位销售经理集体离职.这些事件均在业界引起了轩然大波,而且有着愈演愈烈的苗头。
我国民营经济发展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我国民营经济发展的主要问题及对策一、民营经济存在的问题1.金融难题:民营企业在融资方面受制于大型国有银行,担保体系不健全,信用记录不良等问题,导致资金链断裂,制约了民营企业的发展。
2.政策环境问题:民营经济的发展还受到政策环境的制约。
税收、招投标、行政许可等方面的限制,都影响了民营企业的发展。
3.创新能力短板:民营企业往往缺乏自主研发能力,缺乏新产品、新技术、新业态等方面的创新,给企业的经营和发展带来了很大的挑战。
4.人才问题:民营企业在招聘、培养人才方面经常面临困难,尤其是高端人才、专业技术人才等更加缺乏,人才流失也时有发生。
5.市场竞争问题:市场竞争日益激烈,民营企业往往处于劣势地位,缺少品牌影响力,难以获得市场份额。
二、对策建议1.金融环境方面:政府需要调整金融政策,为民营企业融资提供更多的渠道和便利。
鼓励国有银行向民营企业提供信贷,完善担保体系和信用记录。
加大创新型企业融资的支持力度,增加风险投资,降低企业融资成本,为民营企业解决资金难题。
2.政策环境方面:政府应加快推进行政审批改革,创造更加公平、透明、便捷的营商环境。
为民营企业提供更加可靠、稳定的政策支持,营造有利于民营企业发展的政策环境。
3.创新能力方面:引导民营企业加强自主研发,加大技术转移和技术应用的力度。
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推广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鼓励创新型企业走向资本市场,实现可持续发展。
4.人才方面:加强人才培养和引进,完善人才评价机制,提供更好的人才政策扶持,建立更加完善的人才流动机制,为民营企业解决人才问题。
5.市场竞争方面:注重服务质量,提升品牌影响力,加强市场营销策略的实施,拓宽市场渠道,提高市场份额,大力发展新兴产业,加强不断创新,提高市场竞争力。
三、案例分析1.蚂蚁金服:依托阿里巴巴的市场优势和技术优势,通过多元化的金融服务产品,赢得了消费者和市场的青睐,成为全球最大的移动支付和数字金融服务公司。
2.浪潮集团:积极推进自主创新和技术转移,大力发展高端智能制造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成为全球领先的信息技术产品和服务供应商。
民营企业资金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民营企业资金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随着我国经济的蓬勃发展,民营企业成为了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然而,民营企业在资金管理方面存在着很多问题,这些问题直接影响了企业的发展以及经济效益,因此需要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
一、民营企业资金管理存在的问题1. 资金回笼运营不到位由于缺乏有效的监管和管理制度,民营企业在资金回笼运营方面存在很多不足。
许多企业在资金回笼运营方面缺乏规范,资金流向不清晰,导致企业的资金运营不稳定,存在资金沉淀现象。
2. 债权风险管控不到位民营企业在借贷方面存在的一大问题是借贷金融机构较少,高利率借贷手段违法乱纪。
许多企业为了解决资金短缺问题,采取了高利率借贷方式,从而存在债务风险。
3. 财务管理控制缺陷许多民营企业在财务管理方面存在严重的控制缺陷。
财务管理人员不够专业化,缺乏有效的财务管理工具和软件,导致财务数据没有及时准确地反映企业的经营状况,影响了企业的决策效果。
二、对策建议1. 完善资金运营管理制度为了规范民营企业的资金运营,需要建立一套科学的管理制度。
加强对企业的监管和评估,对企业的资金运营状况进行跟踪监测,及时发现问题,掌握资金用途。
2. 加强信用管理为了避免债务风险,民营企业需要建立良好的信用管理制度。
加强与金融机构的联系和沟通,扩大融资渠道。
同时,合理安排资金运营,确保企业在借贷方面不出现逾期还款等问题。
3. 提高财务管理专业能力为了提高财务管理效率,民营企业需要加强财务管理人员的专业能力和拥有有效的财务管理工具。
企业应该注重财务管理人员的培训和培养,引进更先进的财务管理工具,提高财务管理的科学性和正规性。
4. 实行合理投资管理为了提高投资收益率,民营企业需要加强对投资的管理。
应该制定投资管理规划,提高投资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减少资金浪费和损失,从而确保投资的稳定性和有效性。
结语近年来,民营企业发展的重要性逐渐显现出来,由于各种原因,存在资金管理问题,必须加以解决。
通过完善资金运营管理机制,加强信用管理,提升财务管理专业能力,实行合理的投资管理,有助于民营企业资金管理的规范化和科学化,进而促进企业的健康稳步发展。
我国民营企业发展困境及破局之道
我国民营企业发展困境及破局之道第一篇范文我国民营企业发展困境及破局之道在当前经济全球化和国内改革开放的大背景下,我国民营企业历经数十年的蓬勃发展,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然而,在进入新时代的同时,这些企业也面临着诸多发展困境。
本文将整理最新的相关资料,探讨这些困境,并提出破局之道。
发展困境1. 融资难、融资贵:民营企业由于其自身的经营特点和信用历史,相较于国有企业更难获得银行贷款。
同时,较高的贷款利率也使得民营企业的融资成本较高。
2. 市场竞争加剧:随着国内外市场的不断开放,民营企业面临的市场竞争压力越来越大,尤其是在传统行业中。
3. 技术创新不足:很多民营企业过分依赖传统产业和传统模式,缺乏足够的研发投入和创新能力,难以适应新时代的需求。
4. 人才短缺:高质量的人才是企业发展的重要驱动力,但民营企业往往由于品牌效应、薪资待遇等因素,难以吸引和留住高端人才。
5. 政策环境不确定性:尽管国家不断出台政策支持民营企业的发展,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民营企业往往感到政策环境的不确定性较大。
破局之道1. 深化金融改革:进一步深化金融改革,增加对民营企业的金融支持,降低融资成本,提高金融服务效率。
2. 转型升级:民营企业应抓住新时代的发展机遇,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尤其是加大技术创新的力度,形成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3. 人才培养和引进:民营企业应加大人才培养和引进的力度,通过提供有竞争力的薪资待遇、良好的工作环境等吸引和留住人才。
4. 充分利用政策优势:民营企业应充分理解和把握国家政策,利用国家提供的各种政策优势,加快自身的发展。
5. 加强企业家精神:民营企业的企业家应具备前瞻性、创新性和坚韧性,以应对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
第二篇范文困境与破局:我国民营企业的转型之路3W1H模型和BROKE模型视角下的民营企业发展困境及破局之道在新时代背景下,我国民营企业面临诸多挑战,如何突破困境,实现高质量发展,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我国民营中小企业融资现状及对策
我国民营中小企业融资现状及对策
近年来,我国民营中小企业(以下简称“民营企业”)面临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这些问题已经成为制约民营企业发展的瓶颈。
下面就我国民营企业融资现状及对策进行分析。
一、融资现状
1.融资渠道单一。
当前,民营企业主要融资渠道为银行贷款,但由于国内银行对民营企业的信贷审查较为严格,一些民营企业难以获得贷款。
2.融资成本高。
由于民营企业信用程度低,银行对贷款利率进行了上浮,导致民营企业贷款融资成本较高。
3.融资方式单一。
目前,民营企业大多采取债权融资,少有股权融资,这导致企业难以获得更多的资金。
二、对策建议
1.多元化融资渠道。
政府应该积极鼓励民营企业发展多元化融资渠道,例如通过发行股票、债券等方式,拓宽企业融资渠道。
2.建立信用考核机制。
政府应该建立民营企业信用考核机制,确保企业信用状况得到合理评估,提高银行放贷的透明度和公正性,降低民营企业贷款融资成本。
3.鼓励金融机构服务民营企业。
政府应当加大对金融机构支持民营企业的力度,优化银行信贷审批流程,提高对民营企业的信贷投放比例。
综上所述,加强对民营企业的融资支持,对于促进企业发展、提
高经济效益、增加就业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政府和金融机构应该共同努力,为民营企业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融资服务。
我国中小民营企业融资困难的现状、问题及对策
六、加强融资信息的公开和透明。中小民营企业可以加强与投资者的沟通,及时公开企业的财务情况和经营状况,提高透明度,增加投资者信心,有利于吸引更多的资金。
3. 结论
3. 高额利率:由于中小民营企业的信用风险较高,银行借款利率较高,企业进一步加重了融资成本,导致融资困难。
4. 受经济环境影响:在经济不景气或行业下行的情况下,银行更加谨慎地进行贷款,对中小民营企业的融资支持相对减少,导致融资困难。
5. 资金链紧张:中小民营企业往往面临资金链紧张的情况,无法提供足够的资金证明或偿还融资,从而增加了融资难度。
通过加强政策支持,政府可以为中小民营企业创造更为宽松的融资环境,促进中小企业的发展和壮大,推动我国经济的稳定增长和结构优化。加强政策支持是解决中小民营企业融资困难问题的重要举措,有利于激发企业活力,增强市场竞争力,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3.2 促进中小民营企业融资
要求或提示等。谢谢!
为了促进中小民营企业融资,政府和相关部门可以采取多方面的措施。可以加大对中小民营企业的金融支持力度,通过设立专项资金或基金,为这些企业提供贷款、融资担保等服务。可以建立更加便利和灵活的融资渠道,如发展民营银行、金融科技平台等,让中小民营企业更容易获取资金。
促进中小民营企业融资需要政府、金融机构和企业本身共同努力。只有通过全社会的合力,才能为中小民营企业提供更好的融资支持,助力他们实现可持续发展和壮大。
2. 正文
2.1 融资困难的问题表现
中小民营企业融资困难的问题表现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信贷难题:中小民营企业由于缺乏稳定的资产和抵押品,很难获得银行贷款,导致其融资渠道受限。
我国民营企业资本结构存在的问题及优化对策
我国民营企业资本结构存在的问题及优化对策问题:
1. 成长期资金缺乏:民营企业通常涉及高风险、高回报领域,
因此需要大量的资本投入,但由于缺乏自有资金和融资渠道不畅等
原因,民营企业在成长期经常面临资金不足的问题。
2. 财务风险较高:民营企业在资本结构中常常依赖较高比例的
外债,这种财务结构使其较为脆弱,一旦遭遇不良经济环境或商业
交易失败等不利情况,就极易导致财务风险的加剧。
3. 融资成本高:民营企业的规模相对较小,一般没有上市、发
债等融资手段,而只能借助银行贷款等传统融资方式,这导致融资
成本较高,增加了企业的财务压力。
4. 股权结构不规范:民营企业股权结构多为家族或少数股东所
持有,缺乏透明度和公平性,导致股东之间利益分配不均、治理结
构不健全,影响企业长期发展。
优化对策:
1. 优化融资渠道:民营企业应积极拓展多元化融资渠道,如租赁、信托、保险等非传统融资方式,增加融资来源,降低融资成本。
2. 提高财务状况:民营企业应提高财务状况,如加强内部控制、规范财务管理等措施以应对财务风险。
3. 注重股权结构优化:民营企业应改善股权结构,通过股权的
分散化和股权公开交易,增强企业治理结构,促进企业长期稳定发展。
4. 推广风险投资:鼓励发展风险投资,为民营企业提供更加长期、灵活的资金支持,降低企业的资本结构风险。
5. 加强政策支持:政府应制定相关政策支持,推动金融机构提供创新性、多元化和定向性的金融服务,为民营企业提供更全面、真实的支持。
当前民营经济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最新分享)
当前民营经济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最新分享)近年来,随着经济建设步伐的加快和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全市民营经济得到迅速发展,规模不断扩大,增速明显提高,贡献日益突出,已成为推动全市经济健康持续增长的重要力量。
截至目前,全市民营经济的单位达到**个,实现营业收入**上缴税金**元,完成固定资产投入**元。
但与其他先进地区相比,全市民营经济发展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
一、当前民营企业发展存在的问题1、民营企业整体实力不够强。
全市的民营企业可以用“小、散、弱、低”来形容。
即:企业规模普遍较“小”;企业分布零较“散”,农村少、城市(镇)多;企业竞争能力和抵御市场风险实力较“弱”;现代高新技术和科研成果应用水平较“低”。
2、民营企业尚未形成高端产业集群。
产业集群指同一行业的相关企业及机构集聚在一起,所形成的群落。
它能提高产业竞争优势,形成区域竞争力。
目前,全市民营经济尚未形成规模化、高效率、竞争强、有发展的高端产业集群,集群化核心竞争力有待进一步提升和加强。
3、民营企业面临被发达地区边缘化危险。
目前各地都在不断转变民营经济发展的传统观念,出台了一系列优惠的政策措施,形成了产业园区和开发区,赢得了发展时间和空间。
面对新形势、新任务,相邻以及其他先进地市的民营经济增速越来越快,我市民营企业如不顺应形势、加快发展,出现“不发展、发展慢”等情况,就容易被边缘化,容易落伍和掉队。
二、关于加快民营企业发展的相关对策建议1、积极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努力打造政策洼地。
一是落实各级关于进一步加快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紧密结合经济发展实际,出台相关实施细则,建立健全以公共服务均等化为前提的政策服务和保障运行机制。
二是帮助民营企业向现代企业制度转变。
打破家族式公司、家长式管理的制约,建立现代独立法人制度和法人治理结构。
积极推出适合的民营企业走上市发展的路子。
三是成立民营经济产业发展园区。
以更优惠的措施、更细致的服务,打造政策洼地,实现跨越式发展。
重庆民营企业发展现状及竞争力分析
重庆民营企业发展现状及竞争力分析重庆作为中国西南地区的经济中心和金融中心,民营企业在当地经济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民营企业是市场经济体制下的主体力量,是推动经济增长和就业创造的重要力量。
本文将从重庆民营企业的发展现状和竞争力进行分析,以期深入了解当地民营企业的发展情况。
一、重庆民营企业发展现状1.民营企业数量和规模重庆市的民营企业数量庞大,据统计,民营企业数量已经超过了95%以上的比例,占据了整个市场主体的大部分。
而且这些民营企业是各种类型和行业的,从制造业到服务业,从小微企业到大型企业,种类繁多。
2.企业发展状况重庆的民营企业不断壮大和发展,在当地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
这些企业在市场上积极竞争,开拓市场,不断扩大生产规模和经营范围,创造了大量的经济价值和就业机会。
这些企业也在国内外市场上拓展业务,加大了对外贸易、技术合作等方面的投入。
在参与全球化竞争的进程中,重庆的民营企业逐渐提升了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3.企业发展面临的问题重庆的民营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也面临一些问题。
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和市场风险导致企业经营不稳定性增加,影响了企业的发展。
技术创新能力不足,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缺乏核心竞争力,制约了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融资难、融资成本高,限制了企业的发展动力。
人才短缺、管理不规范等问题也制约了企业的发展。
重庆的民营企业需要在发展过程中积极应对这些问题,提升自身的竞争力和发展潜力。
二、重庆民营企业的竞争力分析1.产业发展优势重庆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人力资源,这为民营企业的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重庆的汽车、机械、电子、化工、医药等产业发达,这些优势产业为民营企业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特别是在国家经济政策的支持下,这些优势产业将继续成为民营企业发展的重要依托。
2.技术创新能力重庆的民营企业在技术创新能力方面有所提升。
经过多年的发展积累,一些企业已形成了一定的研发实力和技术创新能力,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支撑。
我国民营中小企业融资现状及对策
我国民营中小企业融资现状及对策近年来,我国民营中小企业在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面临着融资难题。
本文将从融资现状出发,分析影响因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融资现状1.融资渠道狭窄:相较于国有企业和大型企业,民营中小企业融资渠道更加有限。
传统的融资方式主要依赖于银行贷款,但银行对小微企业的信贷支持力度不够,存在较高的融资门槛。
2.融资成本高昂:由于民营中小企业缺乏有效的抵押物和担保机制,银行往往要求较高的利率和严格的还款期限,导致融资成本相对较高。
3.信用评级不足:由于小微企业缺乏规模和声誉,信用评级较低,这使得融资更加困难。
此外,信用评级机构对小微企业的评级覆盖率较低,也限制了融资渠道的拓宽。
二、影响因素分析1.金融体制不完善:我国金融体制仍然偏向国有企业和大型企业,小微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凸显出金融体制存在的问题。
2.信息不对称:银行对小微企业的了解较少,缺乏对其经营状况和风险的深入了解,这使得银行不愿意给予小微企业足够的信贷支持。
3.创新能力欠缺:小微企业在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方面相对滞后,这限制了其在金融机构眼中的吸引力,进而影响了融资能力。
三、对策建议1.改善金融体制:加大对小微企业的金融支持力度,建立差异化的融资政策,降低融资门槛,提高小微企业的融资便利性。
2.拓宽融资渠道:推动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鼓励企业通过发行债券、股权融资等方式筹集资金,减少对银行贷款的依赖。
3.加强信用建设:完善信用评级机制,提高小微企业的信用评级覆盖率,增加银行对小微企业的信贷支持。
4.提升创新能力:加强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能力的培育,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增加银行对企业的信任度。
5.加强政策支持:加大对小微企业的财政补贴和贴息支持,鼓励金融机构增加对小微企业的信贷投放。
6.优化营商环境:改善企业的法治环境和市场环境,降低企业经营成本,提高企业的融资能力。
我国民营中小企业融资面临着诸多困境,但通过改善金融体制、拓宽融资渠道、加强信用建设、提升创新能力、加强政策支持以及优化营商环境等对策,可以有效解决融资难题,促进民营中小企业的健康发展。
民营企业所面临的困境及相应措施
民营企业概述一民营企业的特点:(一)我国民营企业的特点:1、民营企业持续快速发展,但总体经济实力不强,企业生命周期较短;国民营企业的实力和总体规模仍然很弱,在技术设备、管理水平、人员素质、战略规划、企业文化建设等方面与国外企业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
虽然民营企业中涌现出一批知名的大型企业或企业集团,但这毕竟是少数,从总体上看,绝大部分民营企业是中小企业,自有资金少,市场份额小,大部分只在本地区或周边地区的某个领域从事低层次的生产加工,产品结构单一,技术含量低,市场竞争力差。
由于民营企业总体规模较小,技术落后,再加上融资渠道狭窄、缺乏政策扶持等因素,企业发展后劲不足,很难与国内外大公司、大企业集团竞争,造成了民营企业“短寿”的普遍现象。
2、公司制成为民营企业的主要组织形式:我国民营企业越来重视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追求长期利益,逐步树立了永续经营的理念。
作为现代企业组织形式,公司制为民营企业广泛认可,己成为民营企业的主要组织形式,近年来发展最快。
3、家族化经营管理:家族化管理是中国民营企业的一个显著特征。
较为灵活和多样化;公司治理普遍不规范:一般由业主经营,组织机制不健全,尚未建立起适应现代企业要求的职业经理队伍和科学的内部制衡机制。
(一)家族治理的优势:1.经营优势(1)决策集中且效率高(2)组织结构的相对简单有利于抵御风险。
2.文化优势(1).独特亲情文化凝聚家族力(2).精神激励约束。
3.自我变革的优势(二)家族治理的劣势1.人力资源问题(1)经营者选择面的狭窄2)激励约束机制受损2.产权问题(1)产权结构主体单一,模糊,交易成本高(2)企业内部成员之间的产权界定问题3.制度问题(1)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2)资本集中引起权力高度集中导致独裁4、产权不清。
产权直接为私人所有的。
这是民营企业最根本的特征。
目前在我国民营企业内部,产权问题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解决,最终所有者和他的层层经营者之间的关系搞不清楚,权责不分,互相扯皮,现象经常出现,绝大多数民营企业的产权仅仅是在企业归属问题上相对明确而己,个人资产与企业资产不清。
发展民营经济面临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发展民营经济面临的问题及对策建议第一篇:发展民营经济面临的问题及对策建议一、民营经济发展面临的问题分析民营经济的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但在新形式下,民营经济既有机遇,也面临着一些问题,既有体制、政策等因素造成的困境,也有自身客观原因而导致的缺憾和不足。
(一)国内外市场竞争更加激烈。
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市场竞争国际化,国际竞争国内化,开拓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的风险和难度增加,企业的发展面临更大的压力。
许多民营企业还没有足够的实力参与市场竞争,在这些竞争强敌面前,则显得无所适从。
(二)资源供求矛盾进一步加剧。
近些年来,世界能源供求矛盾更加激烈,资源需求日趋紧张,直接波及和影响到国内市场。
同时,随着国内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国内的资源和能源消费强度不断加大,市场价格不断攀升,许多能源和资源还要依赖外部购进,但供应的数量和价格又受到不同程度的制约。
建设用地供需紧张,生态环境制约加大,资源短缺、环境压力与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矛盾是长期面对的重大挑战(三)民营经济与国有经济的待遇有差距。
尽管在政策规定上明确所有企业一视同仁,但是在同等条件下,国有企业在经济政策待遇上明显占有优势,在一些国有企业经营的行业,民营投资很难进入。
(四)民营企业融资困难。
国有企业在银行融资较为便利,而相对于民营企业来说,从银行借贷资金困难重重,同时只有少数发展规模宏大的企业能够达到金融证券融资的条件,而绝大多数难以进入资本市场发行股票和债券,民营经济在获取资金的支持上一直处于相对不平衡的状态。
(五)民营企业经营思想和发展观念相对落后。
经过多年的苦心经营努力发展,民营企业经历了刻骨铭心的曲折道路,谨小慎微的思想导致产生了稳妥发展的思路,因而缺乏开拓精神,“小富即满”现象比较普遍。
(六)民营企业的经营管理亟待加强。
缺乏科学的组织和管理体制。
多数民营企业是由个体经营发展起家的,是以亲情为纽带的家庭型企业组织,企业产权不明,缺乏制度约束,决策管理不够科学。
我国民营企业的现状_民营企业发展的状况是怎样的
我国民营企业的现状_民营企业发展的状况是怎样的民营企业的现状经过20多年的改革和发展,民营经济克服了基础薄弱和先天不足等劣势,已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已成为国民经济中最为活跃的经济增长点。
客观地说,民营企业的发展正从发展初期向发展中期转变,向着更合理、更科学的方向发展。
从我国民营企业的形成来看,目前主要有如下几种形式:一是从个体户起家,逐渐积累发展起来,或直接由家庭成员投资兴办的家族式企业;二是朋友、同事参股合资开办的合伙企业;三是国营或集体企业通过买断转型的企业等。
其共同的特点是企业的所有权归一个或少数投资者所有,其企业股份不断分散化、社会化。
因此,民营企业从总体上看,虽然有其市场化程度高、经营灵活、社会负担轻等优势,但中国民营企业在发展上,也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问题。
影响民营企业发展的因素当前随着时代的发展,民营经济亦迅速崛起并发展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民营企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然而由于企业内外部的某些因素,制约了民营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当前民营企业现尚存在以下问题:1、以家族企业制度作为企业运作的主体目前我国民营企业还主要采取家族企业制度形式,能够建立起真正意义上的现代企业制度和委托代理关系的民企业尚不多见。
作者认为随着企业的迅速发展家族企业制度形式主要存在有以下弊端:(1)产权单一。
单一产权表现为封闭的家族持有企业股权,不愿接受外界的参股,企业的所有权和经营权高度统一。
这种封闭的产权在发展初期具有较高的效率,它有助于节约管理成本,减少企业内耗,加速资本原始积累。
但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其弊端表现得越来越明显。
(2)产权不清。
一个有效率的产权制度应该使产权关系明晰化,如果产权不清,首先将导致没有人真正关心企业的利润目标及相应的资产增殖目标,而更多的只是关心如何把企业的资产分配完毕,最好是更快更多地获得个人收入。
其次也将造成企业不成规模,发展到一定规模就要分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内民营企业状况及问题
一、发体现状
1、数量和规模方面:截至2007年第三季度,登记注册的全国私营企
业达到538.7万户,比2006年底增长8.2%;注册资金总额为8.8万
亿元,增长16.5%:投资者人数1362.1万人,增长7.1%。
城镇民营
经济固定资产投资总额达到5.67万亿元,同比增长36.3%;规模以上私营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6.5%。
2、利润和税收方面:据国家统计局统计,2007年1~11月,规模以
上私营工业利润总为4000亿元,同比增长50.9%。
同时,个体私营经济税收大幅度增加。
据国家税务总局统计,2007年私营企业税收总额4771.5亿元,同比增长36.5%;个体户税收总额为1484.2亿元,同
比增长24.2%。
3、吸收就业方面:民营经济已经成为就业的主要渠道,就业占全国
非农就业总数的80%左右。
据统计,2006年全国城镇和乡镇企业就业
总数约4.3亿人,除国有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的职工及劳务工9000多
万人外,其余均在民营经济就业。
到2007年9月,全国注册私营企业538.7万家,雇工5696万人,个体户2678万家,从业人员5429万人,私营个体就业共1.1亿多人。
如果考虑私营企业普遍低报人数,大量
个体户并未注册(经济普查数据显示,2004年全国实有个体工商户
3921万,从业人数9422万,比注册数高近一倍)等情况,私营个体实
际从业人员可能达2亿。
4、自身素质方面:私营有限责任公司已经成为绝大多数私营企业首
选的组织形式,股份公司增长尤为迅速;党建与工会建设进一步发展,上规模民营企业的规模持续扩大,自主创新取得新进展,民营科技企
业融资上市加快;劳资关系也有了较大改观,劳动合同签订率持续提升,劳动者工资收入明显增长,拖欠现象减少,社会保障水平持续提升,
据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统计,2006年末全国民营企业参加基本养老保险
人数约4500万人,比2005年新增近610万人。
二、存有的问题
1、资金问题。
资金问题一直是困扰和束缚民营企业快速发展的瓶颈
问题。
当前民营企业的筹资渠道主要还是自有资金较多,其次是利用
银行贷款。
因为受到中央调整存款准备金率的影响,货币供应量受到
控制,使本来贷款环境就相对较差的民营企业所以在近几年来的融资
更加困难,有限的自有资金又很难使民营企业实现高速度的发展,民
营企业投资者只能转向非正规金融机构或个人,融资规模小,成本高,风险大,使融资缺乏稳定性和可持续性,直接影响民营企业的发展。
2、产业结构问题。
民营企业占有较大比重、具有影响力和竞争力的
行业主要是那些进入门槛低、技术含量不高、竞争性强、劳动密集型
为主的行业,在科技含量高、资金密集度高、市场准入壁垒高、利润
率高的行业,民营企业的数量则较少。
据全国工商联调查,我国民营
企业以纺织、服装鞋帽和机械设备电子等传统制造业,以及商业、房
地产、建筑等传统服务业较多,重工业、装备制造业、新型服务业等
行业,民营企业较少。
3、产权问题。
一是公司原始产权模糊,所有者界定不清,产权纠纷
时有发生;或是公司股本没有量化给股东,企业有了效益后无法按股
分红,股东意见大。
产生这类产权问题的主要原因,多数是在公司创
业伊始,对产权怎样量化和归谁所有等问题重视不够。
二是公司股权
单一,甚至一股独占,随着企业的持续做大,在技术、专利、营销和
管理等方面投入很大的元老级员工,在心理上便产生了不平衡,甚至
发生损害企业利益的行为。
这种情况是民营企业做大了以后普遍出现
的问题,也是一些民营企业骨干人才流失的主要原因之一。
三是公司
股权平均化、分散化,搞人人有份,在股权结构上具有平均主义“大
锅饭”特点,因为股权过于分散,公司决策权集中不起来,“三会一层”的作用无从发挥,导致公司难以正常运转。
这类问题主要发生在
一些改制企业,通过职工工龄补偿金置换国有资产时,将工龄视为决
定职工股权多少的惟一因素,结果导致公司股权结构畸形。
4、人才问题。
一是排挤外来人才,在一些重职要职上往往用人唯亲,对外来人才特别是社会化、专业化的职业经理人形成了排他性的格局。
二是不能有效利用现有人才,对非家族人员不信任,不授权或授权不足,使外来技术人员的新思想、新方案得不到理解和实施。
三是缺乏
人才培养机制,民营企业往往仅仅利用社会现有人力资源,而不注重
人才的培养,这个方面归因于企业资金有限,另一方面反映出民营企
业的人才意识淡薄,缺乏长远发展的眼光。
5、劳资关系问题。
劳动合同方面:中小企业劳动合同签订率很低,
签订集体劳动合同的较少,很多合同不规范。
据总工会调查,50%以
上的私营企业员工未签订劳动合同,企业建立集体合同的比例只有
15.7%。
工资收入方面:部分企业仍未执行最低工资标准,欠薪问题
仍然困扰一些农民工,工资集体协商制度覆盖面不大,工资由企业单
方决定现象仍较普遍,管理者与普通员工的收入差别过大,尚未形成
普通员工工资正常合理增长机制。
据总工会调查,民营企业展开工资
集体协商的只有14.2%。
社会保障方面:员工参保比例不高,社会保
险水平低。
据工商联2007年调查,仍有一半的企业职工未参加基本养
老和医疗保险,近60%未参加失业保险,38%未参加工伤保险。
三、进一步发展民营企业的对策
1、进一步完善资本市场,改善民营企业融资难问题。
首先,应深化
金融体制改革,解决民营企业的贷款困难问题。
一方面,加速国有商
业银行经营机制的转换,转变传统观点,以效益为导向,设定统一的
贷款发放标准,改变信贷政策对民营企业的不平等倾向;另一方面,
应建立专门为中小企业、民营企业服务的金融机构,允许地方性中小
企业发展银行尤其是民间银行的成立和发展。
其次,应改善民营企业
的融资环境。
具体可采取以下解决措施:建立中小企业基金或民营企
业发展基金;改变单纯依靠政府出资设立担保机构的做法,组建多种
形式的民营企业贷款担保机构;进一步解除民营企业上市的制度约束,鼓励民营企业直接融资。
2、消除体制歧视,营造公平竞争环境。
要在充分肯定民营经济的重
要作用的基础上,营造有利于民营企业再发展的思想观点,形成宽松
的思想文化环境,逐步消除制约民营企业发展的体制性障碍,尤其是
市场准入方面的障碍。
真正落实《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
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使国企、外企、民企在全面公平的环
境中竞争,逐步消除一些行政性垄断行业的寡头垄断格局。
积极地为
民营企业的发展提供技术支持和信息支持。
创造条件,引导民营企业
走产业集群化的发展道路。
3、完善企业的产权结构。
民营企业要以现代企业制度为方向,持续
改革和完善企业的产权结构。
在产权结构问题上,不能盲目生搬硬套,一定要结合本企业的发展阶段以及当前的现实问题,找到症结所在,
最终目标是要建立起现代产权制度,明确产权,形成有效率的企业产
权结构,既要充分调动创新主体的积极性,又要保证企业决策的高效性。
4、创新人力资源管理机制。
首先,大力引进职业经理人,对企业实
行现代化管理。
其次,要尊重人才,平等待人,推行“能者上、庸者下”的用人观,合理确定人才的薪酬结构,使薪酬激励与绩效挂钩,
提升员工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员工对企业的主人翁意识,提
升对企业的忠诚度。
第三,注重人才的培养,建立人才培养机制,建
立完备的教育培训体系,实现教育培训的制度化。
5、分类别、分步骤地改善劳资关系。
对于新成立的中小民营企业,应
重在劳动法等方面的知识宣传,提升企业主和员工的法律意识,引导企
业建立起合理的劳资关系,再根据企业的经营年限的不同,制定具体的
政策性指标,比如达到一定年限的企业,其员工的合同签订率,参保率等
应达到哪一指标限度,对于完成较好的企业实施一些奖励,比如在税收
等政策方面给予一些优惠,制造榜样效应。
国内民营企业状况及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