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观潮说课稿课件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观潮》PPT说课电子课件
你还知道
哪些“天下奇观”
课文赏析
农历八月十八是一年一度的观潮日。这一天早上,我们来到了 海宁县的盐官镇,据说这里是观潮最好的地方。我们随着观潮的人 群,登上了海塘大堤。宽阔的钱塘江横卧在眼前。江面很平静,越 往东越宽,在雨后的阳光下,笼罩着一层蒙蒙的薄雾。镇海古塔、 中山亭和观潮台屹立在江边。远处,几座小山在云雾中若隐若现。 江潮还没有来,海塘大堤上早已人山人海。大家昂首东望,等着, 盼着。
感谢观看
教学相长, 不足之处, 恳请大家提出宝贵意见。
部
观编 版 四 年
潮级 语 文 上 册
目 录
壹 课前导读 贰 字词学习 叁 课文赏析 肆 课后学习
第 一 节
课前导读
添加相关标题文字添加相关标题文字相关标题文字 添加相关标题文字添加相关标题文字相关标题文字
课文导读
作者简介
周密:字公谨,号草窗,原籍济南,后迁吴兴(今属
课后阅读南宋文人周密的经典作品《观潮》
再 见
原文:烟消波静,则一舸无迹,仅有“敌船”为火所焚,随波而逝。
翻译:忽然黄烟四起,人和物一点儿也看不见了, (只听得)传来水爆的轰鸣声,声 音如同山塌了一样。待到)烟雾消散,水面又恢复了平静, 看不到一条船的踪迹,只剩下被火烧毁的“敌船”,随着波浪流走了。
课文总结
课文赏析
原文:江干上下十余里间,珠翠罗绮溢目。 翻译:江岸上上下下十多里路,满眼都是华丽的服饰。
课文导读
钱塘潮是三大涌潮之一,是天体引力和地球自转的离 心作用,加上杭州湾喇叭口的特殊地形所造成的特大涌 潮。浙江省海宁盐官镇为观潮第一胜地(最佳观潮胜 地),故亦称"海宁潮"。
第 二 节
字词学习
添加相关标题文字添加相关标题文字相关标题文字 添加相关标题文字添加相关标题文字相关标题文字
四年级(上)语文《观潮》说课PPT课件
使用方法
教学资源包括课文原文、教学视频、图片、音频等。
教师可以根据教学需要,选择合适的教学资源进行讲解。
教学资源可以穿插在课堂教学中,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使用教学资源进行自主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 主学习能力。
注意事项
01
02
03
04
教学资源应符 合四年级学生 的认知水平
引入课题:告 诉学生,今天 我们要学习的 课文《观潮》 就是关于这个 壮观景象的。
激发兴趣:鼓 励学生带着好 奇心和求知欲 去学习这篇课 文,了解钱塘 江大潮的壮观 景象和作者的
感受。
新课学习
01
导入环节:通过视频、图片等方式引入课文, 激发学生兴趣
03
精读课文:带领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分 析重点词句
四年级(上)语文《观潮》 说课课件
汇报人:小银桦
教学内容与目标 教学环节设计 教学资源与使用
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评价与反思 教学计划与安排
教学内容与目标
背景介绍
《观潮》是四年级(上)语文 课本中的一篇课文
作者是宋代文学家周密
课文主要描写了钱塘江大潮的 壮观景象
教学目标是让学生了解钱塘江 大潮的特点,感受自然之美, 培养热爱自然的情感。
02
抓住关键词,理 解课文中心思想
03
联系生活实际, 理解课文中的比 喻和拟人修辞手 法
04
学习作者观察和 描写景物的方法, 提高写作能力
教学环节设计
导入
播放视频:播 放关于钱塘江 大潮的视频, 引起学生的兴 趣和好奇心。
提问:让学生 思考视频中看 到的景象,并 提出问题,如: 这是什么景象? 为什么会出现 这样的景象?
1 《观潮》ppt说课课件
说板书设计
潮来前
江面平静
一条白线 横贯江面 白色城墙 白色战马 (隆隆的响声 响声越来越大 如同山崩地裂) 余波涌来 恢复平静
观潮
潮来时
潮头过后
2、说教材重点、难点 *潮来之时是全文的重点,作者描写的 特别细致。“浪潮越来越近——颤动起来” 是重点句体现大潮的非凡气势。 *、根据作者的描述来想象大潮到来之 时的样子,从而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为什么在盐官镇这个地方会有这样 的潮汐变化这是学生学习法的设计 *、多媒体直观法 *、质疑问难法 *、自主、合作、探究法 *、以读代讲法
《观潮》说课教案
说课:熊安菊
一、说教材目标 1、教学目标分析 *、学习课文3——5自然段了解大潮汹涌 而来的壮观气势,领略这“天下奇观”。 *、学习作者有顺序,抓住特点的观察方 法培养留心周围事物的习惯。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三、四 自然段。 *、体会作者对祖国大好河山的赞美之情, 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三、说教学过程 1、新课导入 问题导入:想知道什么是潮汐吗?潮汐的变 化有什么特点。 上网查询有关“潮汐”的资料,了解潮汐变 化的特点。 情境导入:想看看盐官镇地带的涨潮时潮水 涌来的样子吗? 播放影音资料,用自己的语言概括大潮的特 点,学生谈观潮的感受汇报。
2、画出钱塘江大潮变化的样子,体会 作者的观察顺序。 3、小组合作学习:把你认为最惊心动 魄的句子找出来读一读、并说一说为什么 有这种感受。 4、朗读背诵: 5、激发情境、巩固练习 6、教师总结 7、知识扩展
《观潮》优秀课件
钱塘江大潮被誉为“天下第一潮”,每年吸引众多游客前来观赏。
本文主要介绍钱塘江大潮的形成、特点及观赏指南。
0102主题背景让学生了解钱塘江大潮的基本情况。
让学生掌握观赏钱塘江大潮的技巧和方法。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审美情趣。
教学目的钱塘江大潮的形成与特点(20分钟)第一部分观赏钱塘江大潮的技巧和方法(30分钟)第二部分案例分析与讨论(15分钟)第三部分总结与回顾(15分钟)第四部分教学内容与安排01地理位置钱塘江是中国东南部的一条重要河流,流经浙江、上海等地,最终注入东海。
02河流特点钱塘江河口是一个天然的半封闭海湾,两岸地势多变,形成了独特的河口景观。
03交通地位钱塘江是浙江省内重要的水上交通枢纽,对当地经济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钱塘江简介010203钱塘江潮水是由于河口独特的地理形态和天文潮汐作用共同造成的。
潮水形成钱塘江潮水具有水位高、浪头大、持续时间长等特点,每年吸引大量游客前来观赏。
潮水特点由于潮水速度快、力量大,观潮也存在一定的安全风险,需要采取正确的安全措施。
潮水危险钱塘江潮水的形成与特点自古以来,观潮就是中国民间的一项传统活动,每年农历八月十六至十八日是观潮的最佳时期。
观潮传统文化意义教育意义观潮不仅是一种自然景观欣赏活动,更是一种传统文化和地方文化的体现。
通过观潮活动,人们可以了解地理、气候、水文等自然知识,提高环保意识和安全意识。
030201观潮的背景与意义01钱塘江大潮的雄伟景象02观潮的背景和原因03观潮的感受和体验文本内容概述将潮水比喻为千军万马,突出其气势磅礴、奔腾汹涌的特点。
比喻将潮水拟人化,赋予其生命和情感,使读者更加生动地感受到潮水的力量和魅力。
拟人运用排比句式,强调潮水的不同特点和表现形式,增强文本的气势和节奏感。
排比文本中的修辞手法0102描述钱塘江大潮的雄伟景象,展现自然之美的同时,也表达了人们对自然景观的热爱和敬畏之情。
通过观潮的感受和体验,探讨人与自然的关系,引导读者思考人类在自然面前应有的态度和行为方式。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观潮》PPT优秀课件说课
闷雷滚动
一条白线
课文鉴赏
那条白线很快地向我们移来,逐渐 拉长,变粗,横贯江面。再近些,只见 白浪翻滚,形成一堵两丈多高的水墙。 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 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那声音 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 起来。
潮水是怎样变化的
—— 试着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一下 ——
课文鉴赏
仅如银线 仅,几乎,将近。 人物略不相睹 人物,人和物。
以此夸能 以,凭。 虽席地不容间也 虽,即使。
际天而来
随波而逝
而,表修饰
而 溯迎而上
而旗尾略不沾湿 而僦赁看幕
而,表转折
仅 仅如银线 仅,几乎,将近 仅有“敌船”为火所焚仅,只有 自即望以至十八日为盛 为,是
为 海涌银为郭 为,成为
几百个善于泅水的吴地健儿,披散着头发,身上画着文彩,手里拿着十幅大彩旗,争先恐后, 鼓足勇气,逆流迎着潮水而上,在万仞高的巨浪中忽隐忽现,翻腾着身子变换各种姿态,但是 旗尾却一点也不被水沾湿,凭借这种表演来显示他们高超的技能。
江岸上下游十多里的地方,满眼都是穿着华丽的服饰的观众,车马堵塞道路,吃喝等各种物品 (的价钱)比平时要高出很多倍。租用看棚的人(非常多),中间即使是一席之地也不容有。
些方面。
指导书写生字
• 1.生字“潮、据、堤、阔、笼、罩、盼、滚、顿、逐、渐、犹、崩、 震、余”,学生读生字,观察讨论:你用什么方法记住这些生字?
• 2.学生汇报交流。 • 3.教师范写指导。 • 4.学生练习,教师巡视指导。
课堂小结
• 今天,我们如临其境地观赏了被称为“天下奇观”的钱 塘江大潮。通过有感情地朗读,理解了作者按顺序、抓 特点的叙述方法,同时也积累了好词佳句。大家学得真 不错,下节课相信大家会学得更好!
《观潮》说课课件 观潮说课
观潮《观潮》说课课件一、教材分析1. 教材基本情况《观潮》是中学语文课程的一本必修教材,适用于高中阶段的学生。
本书是以优秀的现代文学作品为主线,选取了一些经典的小说、散文、诗歌等文本,通过文学阅读的方式来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思辨能力和表达能力。
2. 教材特点•文学性强:《观潮》选取了一些经典的文学作品,具有较高的文学性,可以帮助学生培养文学鉴赏能力。
•风格多样:本书包含了小说、散文、诗歌等多种文体,有助于学生感受不同文体的表达特点。
•主题广泛:《观潮》涉及的主题十分广泛,包括人生哲理、社会现实、人与自然等,有助于学生思考和理解各种人生问题。
二、说课目标1. 教学内容分析本次说课的内容是《观潮》这个教材中的一篇课文。
通过对这篇课文的教学,希望学生能够: - 了解作者生平和创作背景,理解作品的创作意图; - 分析作品的情节结构和语言特点,领悟作品的主旨和思想内涵; - 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和思辨能力。
2. 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应能够: - 掌握《观潮》这篇课文的基本内容; - 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和作品的主题; - 熟练运用阅读策略,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 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三、教学方法为达到以上的教学目标,本节课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 - 讲授:通过讲解课文的背景知识和分析课文的情节结构,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的内容和内涵。
- 讨论:通过讨论课文中涉及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表达自己的见解。
- 解读:通过解读课文中的语言特点和意象,帮助学生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
- 分组活动:通过小组合作,学生分析课文,展示自己的思考和理解。
四、教学过程1. 导入环节(5分钟)首先,我将通过提问来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比如: - 你是否听说过《观潮》这本书? - 你有没有看过其中的一些课文? - 你对于《观潮》这个标题的含义有什么猜测?2. 讲授背景知识(10分钟)在这一部分,我将向学生介绍《观潮》这本书的作者、创作背景和主题内容。
新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1观潮说课(课件)
Hale Waihona Puke 四、学法自主探究法 合作交流法
五 、说教学过程
第一环节:质疑导入,激发兴趣。 第二环节:检查预习,学习生字。 第三环节:初读课文,理清脉络。 第四环节:感情升华,拓展训练。 第五环节:拓展训练,作业布置。
第一环节:质疑导入,激发兴趣。
1、提问:你们见过潮吗? 2、播放钱塘江大潮视频,板书“观潮”。 3、理解奇观。
第五环节:拓展训练,作业布置 1.查阅有关资料了解钱塘江大潮。
六、说板书设计
好的板书是一篇文章的袖珍版,是一种直观的教
学方法,是课堂教学中师生双边活动的缩影,反映课 堂教学的全部过程。本篇板书我按照观察的顺序潮来 前、潮来时、潮来后设计的。
1、观潮
潮来前
潮来时
潮来后
2、学生模仿读。
3、指名读,然后进行评议,看好在哪儿,不足在 哪儿,如何改进?
4、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想想作者是按 照什么顺序来写钱塘江大潮的?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适时板书:潮来前 潮来时 潮 来后)
第四环节:创设情境,体会感受
1、想想假如你在场会是什么心情?
2 观潮时,人们此时的心情又是怎 样的?
难点
体会课文中的重点语句,想象课 文描绘的大潮景象。
二、说学情
四年级的学生思维活跃,求知欲强, 乐于表达,乐于与人交流,但他们的生 活经验有限,对潮汐的形成原因,和文 中描绘的钱塘江大潮的雄伟景象,仅凭 想象深刻感受是不够的,还需要教师提 供直观的图像。
三、 教法
创设情景法 多媒体辅助法 朗读法
第二环节:检查预习,学习生字
1、采用多媒体形式出现本课生字词,指名读,重 点强调“罩”“鼎”“崩”三个字的读音。再齐读巩 固字音。
《观潮》说课课件(共42张PPT)
课后练习
基础练习
一
二
三主题探究一Fra bibliotek二三
拓展提升
一
二
三
提示:点击 进入讲评。
四
四
一、用“√”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昂头(yáng •
á√ng)
震• 动(zh√èn zhèng)
鼎沸(fú •
fÏi)
霎时(chà 屹• 立(yì
sh√à) qǐ)
六、说教学过程
第一环节: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作为第二课时的导入,教师应该在尊重学生,尊重学情的基础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会运用情境 导入法,播放钱塘江大潮来前的纪录片。让学生图文结合充分掌握上节课所学内容,又借势把学生的兴 趣点引到新课潮来时上。具体我会这样说:“同学们,上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观潮这篇课文。初步感知 了潮来前的景象,相信大家一定非常想感受潮来时的汹涌澎湃,好,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继续感受钱塘 江大潮吧!就这样自然而然的导入新课。
三、说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三自然段。 2、理解课文内容,重点理解“若隐若现、人声鼎沸、浩浩荡荡、齐头并进、山崩地 裂、风号浪吼”等词语。 3、学习作者按照观潮顺序记叙景物的写作方法。 4、了解钱塘江大潮的雄伟壮观,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四、说教学重难点
1、重点学习课文第三自然段了解钱塘江大潮的壮观。 2、学习作者按照观潮顺序记叙景物的写作方法。
五、说教学法
利用情境教学法,充分利用多媒体,把学生带到钱塘江大潮壮美的景象中,让学生身临其境,情寓其 中。除了情景教学法。我还将采用想象画面法,谈话提问法等方法同时进行教学。
在学法上,我将采用圈点勾画法、小组合作法和朗读品析法。遵循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训练
《观潮》说课课件
教学过程设计
导入环节设计
03
导入方式
通过展示钱塘江大潮的图片和视频,引起学生对课文的兴趣。
导入内容
简要介绍钱塘江大潮的壮丽景象,强调其作为自然奇观的地位。
导入目的
激发学生对课文的好奇心,为后续教学环节打下基础。
授课环节设计
帮助学生全面理解课文,掌握相关知识,提高阅读和思考能力。
授课目的
03
详细解读课文内容,包括钱塘江大潮的形成、特点、历史背景等。
培养学生对自然现象的探究兴趣和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教学内容和安排
课堂小结(5分钟)
导入(5分钟)
通过展示美丽的海潮景观,引起学生的兴趣,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小组讨论(15分钟)
学生分组讨论潮汐对人类生活的影响,并尝试给出具体的实例和解释。
汇报展示(10分钟)
每组选派一名代表汇报讨论成果,教师进行点评和总结。
反馈机制建立
及时反馈
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表现和作业进行及时评价和反馈,帮助学生及时了解自己的不足和进步。
适应性反馈
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和需求,灵活调整反馈方式和内容,以适应不同学生的需求。
具体性反馈
提供具体、明确的评价意见和建议,帮助学生明确改进方向和方法。
建设性反馈
以鼓励和引导为主,帮助学生建立自信心,激发学习动力。
调整教学策略
根据反馈意见和建议,调整教学策略和方法,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
教师个人教学特色
06
教师教学风格展示
教师以饱满的热情和富有感染力的语言,将学生带入《观潮》的情境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激情洋溢 教师注重与学生互动,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互动性强 教师运用多媒体手段,如图片、视频等,辅助教学,使课程内容更加生动形象。 多媒体手段丰富
《观潮》教学课件(共37张PPT)
的潮头最大。
2. 选址:我们来到了海宁市的___盐__官__镇___,据说这里是观潮最好的地方。
3. 等待:判断对错。
(1) 农历八月十八这一天观潮的人非常多,从“人山人海”这个词语可
以看出来。
(√)
(2) 人们昂首东望,大潮迟迟不来,人们都等得不耐烦了。
(× )
三、感悟大潮的“奇” 1. 声音的变化:选词填空。(填序号) ①风号浪吼 ②山崩地裂 ③越来越大 ④隆隆 午后一点左右,从远处传来__④__的响声,好像闷雷滚 动。过了一会儿,响声__③__。再近些,那声音如同__②__, 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霎时,潮头奔腾西去,江面 上依旧__①__。
把句子补充完整:
浪潮﹙ 齐头并进,﹙ 音如同﹙ ﹚。这句话中把(
﹚,犹如﹙
﹚
﹚地飞奔而来;那声
﹚,好像大地都被震得﹙
)比作﹙ ﹚。
有关钱塘潮的名诗句
范仲淹:海面雷霆聚,江心瀑布横。 杜 甫:天地黯惨忽异色,波涛万倾堆玻璃。 王在晋:海阔天空浪若雷,钱塘潮涌自天来。 刘禹锡:八月涛声吼地来,头高数丈触山回。
一、辨析文中的“观” 1.“观潮”中的“观”的意思是___看____。 2.“天下奇观”中的“观”的意思是___景__象___,在文 中指____潮__来__时__的__景__象_____。
二、体会人们的“盼”
1. 择日:观潮的人们大多会选择农历___八__月__十__八___去观潮,因为这一天
钱塘潮指发生在浙江省钱塘江流域,由 于月球和太阳的引潮力作用,使海洋水面发 生的周期性涨落的潮汐现象。
钱塘江外杭州湾外口宽达100公里,到 外十二工段仅宽几公里,江口东段河床又突 然上升,滩高水浅,当大量潮水从钱塘江口 涌进来时,由于江面迅速缩小,使潮水来不 及均匀上升,就只好后浪推前浪,层层相叠, 从而形成后浪赶前浪,一浪叠一浪涌。
说课课件《观潮》
谢谢
再见
说课内容
说 说 说 说 说 说 理 板 教 学 教 教 论 书 学 法 法 材 依 过 据 程
Hale Waihona Puke 说 教 材《观潮》一课是小学语文 四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课 文通过作者的所见、所闻、 所感,向读者介绍了自古以 来被称为“天下奇观”的钱 塘江大潮。文章思路清晰, 语言生动,给人以身临其境 的感觉,是一篇进行热爱祖 国大好河山的教育,培养留 心周围事物习惯的好教材。
说理论依据
可以看到,通过充分读,学生实现 了在读中自学,读中自悟,读中自得, 读中展示;通过自己领悟,激发了学生 的思维和情感体验;通过自由评,使学 生的参与意识,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得 淋漓尽致。“读中感悟,议中深入”学 生不仅读懂得了课文,而且体会到祖国 河山的壮丽,感受到祖国语言文字之美。
二、初读课文,理清课文的顺 序
课文脉络非常清楚,学生在初读课 文的基础上能很快理清文章的顺序,在 此基础上按潮来前、潮来时、潮退后的 顺序组织教学。
三、创设情境,体会观潮人的 感受
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设身处地的 体会到观潮人的急切、激动的心情。因 此,我设计这么几个问题:如果你就是 观察人中的一员,想到就要见到大潮了, 你心情如何?你会怎么做?观潮的人群 又是怎么做的呢?
说目标
一、 知识技能目标 二、 过程方法目标 三、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一、 知识技能目标
1、 读准难生字字音,掌握 常用词的意思,疏通文意。 2、 整体理解课文内容,理 清课文结构。
二、 过程方法目标
3、激发学生读书的热情,提高学生品味词 句的能力。 4、学习作者有顺序、抓特点的观察方法, 培养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
观潮PPT78(说课) 人教版 (共20张PPT)
海潮之伟
观 潮 演习之精 正面描写 侧面描写
弄潮之高
观潮之盛
五、说教学反思
本课作者用镜头摄像的笔法不仅写出潮水 本身,还有演兵、弄潮和观潮。这多个场面的 复杂描写,如果单凭常规教学手段,学生很难 理解。 我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的优势,创设情境, 激发兴趣,变枯燥、抽象的文言文字为直观形 象、生动鲜活的视频、画面,突出了重点,突 破了难点。
初中语文 实验中学
人教课标版
八年级(上)
一、说教学分析 二、说教学目标 三、说教学策略 四、说教学过程 五、说教学反思
一、说教学分析 1、分析教材
《观潮》是山水游记的佳作,南宋文学家周密 用精妙纯熟的语言,形象逼真的描写,将南宋时期 钱塘江海潮的景象和观潮的盛况展现在读者面前。 全文着眼点在“潮”上,立足点在“观”上, 用镜头摄像的笔法分别写出潮来之状,演兵之形, 弄潮之势,观潮之盛。 这篇文章通过正、侧面描写结合;白描与细描 相结合;写景与记事相结合,成功地写出了钱塘江 大潮的奇伟壮丽,表现了人与自然搏斗的勇敢精神。
三、说教学策略
(一)教学模式 采用“创境引思——朗读积累——合作交流— —巩固应用”的教学模式。 (二)教学方法与手段 1、情境体验法 利用整合的多媒体视频、图片再现情境,激发 兴趣,巧妙运用“考官” “主持人”引发创新思维 和想象力。 2、小组竞赛法 让学生在小组竞争中积累词汇,丰富词汇。 3、合作探究法 让学生在小组合作中探究 ,掌握本文运用比喻、 夸张修辞、动静结合、侧面烘托等场面描写方法。
一、说教学分析 2、学生分析
八年级学生已经有了一年的文言文 学习基础。 掌握了一定量的文言词汇,了解了 一些常见的基本句式,能运用已学知识 初步感知文章大意。
一、说教学分析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1《观潮》说课课件(共2课时48张PPT)
(二).检查预习情况。 ①读准多音字: 闷(mèn)雷 薄(bó)雾 风号(háo)浪吼 涨(zhǎng)起 颤(chàn)动
②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横贯 山崩地裂 人声沸腾 漫天卷地 ③指名读课文,正音。 ④同桌互读,评定等级。
②再近些,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道两丈多高的白色城墙。 重点体会:形成一道两丈多高的白色城墙,描写了浪潮的形态。 引入范仲淹的诗句:海面雷霆聚,江心瀑布横。
③比较体会句子。 A浪潮越来越近,犹如白色战马飞奔而来。 B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
教师引导:体会潮来时声音之大,形态之壮观。 小结:是啊,不论是谁,当看到了钱江潮的壮观景象后,无不发出赞颂。 正像诗人苏轼所说的:八月十八潮,壮观天下无。
二、说学情
小学四年级的学生学生知识内容广泛了,好奇心强,求知欲日益增 加,但他们的认识能力有限,似懂非懂;这个阶段开始有独立性,自尊 心逐渐增强,思想从单纯走向复杂,开始有自己意向,同时已经掌握了 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的方法与过程,但此年龄阶段孩子的心理特点决定 了他们对身边的景物不太关注,因此对文字描写的景象难以形成深切体 会。
学习第2自然段。 1.自由朗读这一段。 2.思考:观潮的时间是什么时候?人们的心情是怎样的? 生:农历八月十八是视察的日子。 生:观潮的人人山人海,人们昂首东王,等着,盼着。
学习第3~5自然段。 1.让学生认真默读课文3~5自然段,看看课文是怎样把钱塘江大潮这一 “天下奇迹”写具体的?可以边读边画出喜欢的、感受深的语句,还可 以在旁边做批注。 2.学生边默读,边做批注。 3.小组内交流,边读边想象,把感受到的通过朗读表现出来。 4.全班汇报交流。
《观潮》ppt优秀课件(通用版)全集精品模板
05
钱塘江文化传承与发展 现状分析
钱塘江文化传承历史回顾
钱塘江文化起源
01
钱塘江作为中国浙江省的重要河流,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
文化底蕴。
古代文化传承
02
在古代,钱塘江流域是文化繁荣的地区,孕育了许多文人墨客
和历史名人。
文化符号与象征
03
钱塘江文化符号和象征意义丰富,如钱塘江大潮、钱塘江古桥
等,成为地域文化的代表。
钱塘江文随着现代文化产业的发展,钱塘江文化逐渐成为重要的旅游资源和 发展动力。
文化旅游与推广
通过举办各种文化活动和旅游推广,钱塘江文化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不断提升。
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
政府和社会各界加强对钱塘江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工作,推动文化 产业发展。
钱塘江文化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不同纬度地区的潮汐受到地球自转的影响程度不同,导致潮汐的涨 落幅度和周期存在差异。
潮汐与地球自转的相互作用
潮汐与地球自转之间存在相互作用,这种相互作用会影响地球自转 的稳定性和速度。
03
钱塘江大潮特点及成因
钱塘江大潮特点描述
潮水声音大
潮水在接近时发出隆隆的声响, 犹如闷雷滚动,潮水过境时声音
更大。
《观潮》ppt优秀课件
汇报人: 2023-12-13
目 录
• 课程导入 • 潮汐现象及成因 • 钱塘江大潮特点及成因 • 观潮注意事项及安全防范措施 • 钱塘江文化传承与发展现状分析 • 总结回顾与拓展延伸
01
课程导入
课程背景介绍
钱塘江与潮汐现象
介绍钱塘江的地理位置和潮汐现 象,为什么钱塘江大潮是著名的 自然景观。
相关视频资源推荐
推荐一些与潮汐现象相 关的视频资源,如纪录 片、科普视频等,供学 生观看和学习。
课文观潮教学ppt课件ppt课件
句子解析和修辞手法
句子解析
选取课文中的典型句子,进行语法和 语义分析,帮助学生理解句子的结构 和含义。
修辞手法分析
指出课文中使用的修辞手法,如比喻 、拟人、排比等,并进行实例分析和 讲解,提高学生的语言鉴赏能力。
03
观潮的背景知识
钱塘江大潮的形成
地理位置
钱塘江位于中国浙江省,处于杭 州湾的喇叭口地带,特殊的地理
教学策略
采用多媒体教学,结合PPT演示 和视频资料,增强学生对潮汐现
象的直观理解。
指导学生学
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鼓励他 们提出问题和解答疑惑,培养自
主学习和协作学习能力。
教学难点和重点的处理
难点一
潮汐的形成原理:通过动画演示和详细讲解,帮 助学生理解潮汐的形成过程和影响因素。
难点二
潮汐的生态意义:结合实例和案例,解释潮汐对 海洋生态系统的贡献和影响。
主题句提炼
引导学生找出每段的中心 句,把握文章的主题思想 。
逻辑关系梳理
分析段落之间的逻辑关系 ,理解作者的思路和行文 意图。
重点词汇和短语
重点词汇
挑选出课文中的重要词汇,进行 解释和例句展示,帮助学生掌握 其含义和用法。
短语辨析
对课文中的常用短语进行辨析, 比较其异同,加深学生对短语的 认知和理解。
能力目标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和写作能力。
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对自然景观的热 爱和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 趣。
教学内容概述
《观潮》一文的分段解读和重点词句解析。 文章的主题思想和艺术特色。
文章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02
课文内容解析
课文结构分析
段落划分
将课文划分为若干段落, 明确段落大意,帮助学生 理解文章的整体结构和层 次。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一课《观潮》说课稿及课件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一课《观潮》说课稿及课件1.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一课《观潮》说课稿一、说教材《观潮》这篇文章是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七册第一组的一篇讲读课文。
向我们描绘了浙江省海宁盐官镇钱塘江大潮的壮丽景象。
课文构造清晰,按潮来前、潮来时和潮过后的挨次和大潮声、形由远及近的变化介绍了钱塘江大潮气势磅礴景象,使人读后不禁发出感慨“钱塘江大潮不愧为天下奇观”。
还介绍了观潮的人数之多,热忱之高,从侧面表现了钱塘江大潮之奇。
选编这篇文章的目的一是为了让学生经过学习课文体味大自然给我们带来的奇妙感受,激发学生爱慕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二是让学生一边读书一边想像画面,经过重点语句段体味文章表达上的特点。
依据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和四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我将本篇课文的教学目标制定为以下几条:1、熟悉 7 个生字,会写 13 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3、4 自然段。
3、边读书边想像画面,联系上下文体味词语表达上的含义。
了解本文的写作特点。
4、经过学习本篇课文,让学生感受大自然的壮丽,受到自然美的熏陶,能把自我的阅读感受与他人沟通。
教学重点:感受钱塘江大潮的壮丽景象,受到自然美的熏陶。
教学难点:体味文中一些语句,想像课文中描绘的钱塘江大潮的景象。
二、说教法四年级的学生奇怪心强,求知欲日益增加,但他们的认知本领有限,对文字描述的景象难以构成深切体味,所以我采用创设情境法发展教学。
上课时播放钱塘江大潮壮丽景象,让学生结合文中的文字描述深刻感受。
阅读教学中,朗读是最重要、最往往的练习,由于在朗读的过程中能够理解课文资料,体味的思想感情,还能够哺育语感。
所以,我还将采用以读代讲法发展教学,组织学生发展朗读竞赛,读一读,议一议,看谁能把潮来时的那种“浩浩荡荡、山崩地裂” 的气势读出来。
三、说学法在新课程标准的理念中,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和合,教师任务不仅仅是教给学生学问,更重要的是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使他们在自主能动的学习过程中发觉学习的欢快。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观潮》说课教学课件
读了这句话,我仿佛看到浪潮翻腾着,奔涌着,好 像千万匹白色战马呼啸而来,声势浩大,不可阻挡。
边读边想象画面,说说感受。
◇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 起来。
读了这句话,我仿佛听到了潮水奔腾的声音。那 潮涌的声音就像一架飞机从我头顶上飞过时发出的声 音一样,震耳欲聋!
读最后一个自然段,思考:潮过后,江面是一番 怎样的景象?试着找出重点词语进行分析。
怎样写的:作者是从样子和声音两方面描写钱塘江大潮的。
总结:作者按照由远及近的顺序,描写了大潮来时的样子及 声音,这一段描写得绘声绘色,读来让人如临其境,如闻其声, 如见其景,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边读边想象画面,说说感受。 ◇再近些,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堵两丈多高的水墙。
“两丈”有多高? 一丈=10尺,一米= 3尺,两丈= 20尺,20 ÷3 ≈ 6.67米。算 算两丈等于多少米。
请在课文中勾画出与诗的内容相关的句子。
◇诗句“八月涛声吼地来”写出大潮巨大的响声,突出 潮来的气势。对应文中“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 被震得颤动起来”。
◇诗句“头高数丈触山回”写出大潮的形态,体现了大 潮的壮观。对应文中“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堵两丈多高的 水墙”。
◇诗句“须臾却入海门去,卷起沙堆似雪堆”写潮头过 后的情形,对应文中的“霎时,潮头奔腾西去,可是余波还 在漫天卷地般涌来”。
3.借助图示背诵。
样子
齐头并进 飞奔而来
白浪翻滚 形成水墙
拉长,变粗
出现一条白线 风平浪静
越来越近 再近些 白线很快移来 水天相接的地方 远处
声音 山崩地裂 第四自然段
响声越来越大 隆隆响 又沸腾起来 人声鼎沸
第三自然段
学习“从远到近”或“从近到远”的写法,学写事 物的变化过程。
四年级上《观潮》ppt说课课件
观潮说课稿
小学语文第七册
说课人:潘敬仪
说课人:潘敬仪
说课内容
说教材 说学生 说教学目标 说教学重难点 说教学学法 说教法准备 说教学时间 说教学过程 说板书设计
说教材
《 观潮 》是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的一篇课 文,通过作者的所见、所闻、所感,向 读者介绍了自古以来被称为“天下奇观” 的钱塘江大潮。文章思路清晰,语言生 动,给人以身临其境的感觉,是一篇进 行热爱祖国大好河山教育的文章,是培 养留心观察周围事物习惯的好教材。
4、小结,拓展延伸
立足课文:让学生自由读自己最喜欢的地方, 并给予时间让学生展示,这样既巩固了学生 的感受,又进一步激发了学生读书的兴趣。 发散学生思维:同学们,只要大家留心观察周 围的事物,我们会感受到大自然的景物是多 么丰富多彩,让我们一起拥抱大自然,热爱 大自然吧!老师相信,你们一定会成为热爱 大自然,保护大自然的小标兵!
5、课后作业
请学生把自己观赏到的钱塘江大潮的景象及 感受讲给家长听,既锻炼学生运用词汇的能 力,又培养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我国能称得上“天下奇观”的景点很多,比 如桂林山水,黄果树瀑布等,请同学们课后 收集图片,互相交流。
七、板书设计
潮来前 潮来时 潮退谢谢观赏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
教学时间
根据本节课内容以及学生特点, 我设定教学时间为两课时,现在 我汇报的是第一课时的教学内容。
说教学过程
1、导入课文 2、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3、再读课文,深入体会 4、小结,拓展延伸 5、作业设计
1、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见过海水涨潮吗?谁能用 一个词来形容一下涨潮时的情景?这节 课,我们一起去看看浙江省盐官镇那里 涨潮时的景象。 出示涨潮时的视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文观潮说课稿课件
语文观潮说课稿课件
一、说教材
《观潮》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一组第一课。
这是一篇十分优美的写景的文章,描写了被称为“天下奇观”的钱塘江大潮。
全文共5个自然段,先总写,然后从“潮来前、潮来时、潮来后”三个方面,描写了大潮由远而近、奔腾西去的全过程,刻画了钱塘潮的奇特、雄伟、壮观,有声有色,有景色的正面描写,也有观潮人的侧面烘托,使人读后不禁发出由衷的赞叹:钱塘江大潮真不愧为自古以来的“天下奇观”!可以说这是一篇很好的进行朗读训练的文章,也是进行写景类文章写作训练的典范。
二、说目标
1、认识7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
正确读写“宽阔、笼罩、薄雾”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
3、4自然段。
3、边读书边想象画面,能联系上下文或结合生活实际体会词句的含义。
4、感受大自然的壮观,受到自然美的熏陶,能把自己的阅读感受与他人交流。
重点:积累语言,引导学生感受大潮的神奇壮观。
难点:体会课文中的重点语句,想象课文描绘的大潮景象。
三、说学情
四年级的学生思维活跃,求知欲强,乐于表达,乐于与人交流,但他们的生活经验有限,对潮汐的形成原因,和文中描绘的钱塘江大潮的雄伟景象,仅凭想象深刻感受,需要教师提供直观的图像。
四、说教法
基于对文本的把握和对学生的学情分析,我采用“创设情境法,多媒体辅助法”进行教学,努力为学生创设情境,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将自己想象成观潮人群中的一个,身临其境地融入学习活动中。
同时我还采用了“朗读法”,因为阅读教学的重点要通过不同形式的读,实现理解内容,体会感情,领悟表达的方法的目的。
五、说学法
在新课标的理念中,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教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合作者,教师的任务不仅仅是教知识,更重要的是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使他们在自主能动的学习过程中发现学习的快乐,为此,我采用了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等学习方法。
六、说教学流程
我将本课分为两课时来完成。
第一课时的教学任务是反复诵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和写作顺序,弄清钱塘江的地形特点,感受钱塘江大潮的神奇雄伟。
并引导学习生字。
第二课时的教学任务是引导学生通过联系上下文读懂重点语句,积累语言,学习作者的描写方法。
下面我主要说说第一课时的教学流程及设计意图。
(一)情境导入
1、出示钱塘江地形图。
教师进行介绍:我国有许多名山大川,今天老师就给大家介绍一条有代表性的河流,那就是钱塘江。
钱塘江是我国浙江省的第一大河,位于浙江省北部,全长605公里,河域面积五万平方公里。
与南美洲的亚马逊河、南亚的恒河并称为“世界三大强涌潮河流”。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到钱塘江边一睹涌潮的景象吧。
2、播放钱塘江大潮视频,板书“观潮”
看了这潮水,听了这潮声你觉得钱塘江潮怎么样呢?你能用一个词来概括吗?在作者眼里又是怎样的呢?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找出一个最能体现钱塘江潮特点的词语。
3、理解奇观
教师板书“天下奇观”,并引导学生理解“奇观”
【设计意图:此环节通过图片和视频资料,给学生形成视听冲击,让学生直接感受到钱塘江大潮的磅礴雄壮的气势,学生的.激情马上被调动起来,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顺理成章地引出关键词“奇观”。
】
(二)检查预习,学习生字
1、采用多媒体形式出现本课生字词,指名读,重点强调“罩”“鼎”“崩”三个字的读音。
再齐读巩固字音。
2、让学生那个字记起来有困难。
帮助学生解决难字。
3、多种形式读,如开火车读、赛读、男女生读等,进一步巩固生字词,这样既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又在学习中培养学生
的自信心。
【设计意图:预习是语文教学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也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教给学生自学方法的有效途径。
但预习一定要有目的,有计划,有针对性。
更要有指导,预习的基本要求是1、用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圈出生字,画出词语,遇到难读字多读几遍,不理解的词语查字典,不能解决的画问号。
2、大声朗读,将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3、边读边想,提出不理解的问题。
程度好的学生还可以将自己的读书体会、感受写下来。
】
(三)再读课文,理清脉络
1、教师范读课文,要求学生认真听,听出节奏、停顿和速度。
【设计意图:在语文教学中,要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教师的范读十分重要。
好的朗读可以营造气氛,让课堂更有感染力,也可以通过正确的朗读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实现以读代讲的目的。
】
2、学生模仿读。
3、指名读,然后进行评议,看好在哪儿,不足在哪儿,如何改进?
【设计意图:评价的过程正是学生主动学习的过程,因为只有自己入情入境地读了,才能评价别人,这样既掌握了知识,又锻炼了学习的能力。
】
4、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想想作者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写钱塘江大潮的?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适时板书:潮来前潮来时潮来后
【设计意图: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他们对课文的把握不同,会有不同的感受,所以他们的汇报过程正是体现他们独立获取知识的过程。
】
在这个环节中,我意图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让学生循序渐进地走进文本,逐步提升学生的感悟,这样不仅保证了读的时间,读的形式,还保持了读的兴趣,更为深入理解课文打下基础。
(四)指导书写
中年级的学生已具有一定的书写能力,能独立识写大部分的生字,教师只需指导难写、易错字,为此,本课我重点指导了“蒙”“薄”“昂”三个字。
七、说板书
我的板书设计在力图简洁明了的基础上,抓住重点词,突出文章脉络,有助于提高学生阅读理解的能力和布局谋篇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