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二十四节气课件

合集下载

24节气ppt课件

24节气ppt课件

二十四节气的民俗活动
1 2 3
春社和秋社
春社和秋社是古代农民祭祀土地神的节日,也是 农民们欢庆丰收和祈求来年丰收的时刻。
龙抬头和寒食节
龙抬头是农历二月初二,是祭祀龙神的节日;寒 食节则是冬至后的105或106天,是古代民间禁 火和祭祖的节日。
中秋节和重阳节
中秋节是农历八月十五,是家庭团聚和赏月的节 日;重阳节则是九月初九,是登高望远和祭祖的 节日。
确定。
以春分和秋分为界,将一年分为 四个季节,每个季节有六个节气
,每个节气约间隔半个月。
每个节气的命名都蕴含着其对应 的自然现象或特点,如春分表示 春季的中点,夏至表示夏季的极
点。
02
二十四节气详解
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
立春
立春是二十四节气的第一个节气, 标志着春天的到来,此时万物复苏 ,开始进入一个新的生长周期。
谷雨
谷雨是雨水较多的节气,有利于谷 物和植物的生长和发育。
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
立夏
立夏是夏季的开始,气温逐 渐升高,人们开始穿上夏装
,进行各种夏季活动。
芒种
芒种表示有芒作物已经成熟,需要尽快收 割,同时也要进行插秧等农事活动。
夏至
夏至是夏季的中间阶段,也是一年中白天 最长的一天,此时太阳直射北回归线。
冬至
冬至是冬季的中间阶段,也是一年中夜晚最长的一天, 此时太阳直射南回归线。
小寒
小寒是冬季的最后一个节气,此时气温继续降低,天气 变得更加寒冷。
大寒
大寒是冬季最冷的节气,也是一年中最冷的时期之一, 人们需要进行各种防寒保暖措施。
03
二十四节气与农业
二十四节气对农业的影响

二十四节气PPT课件小学生

二十四节气PPT课件小学生
惊蛰
• 惊蛰:斗指丁。惊蛰的意思是天气回暖,春雷始鸣,惊醒蛰伏于地下冬眠的昆 虫。“惊蛰”标志着仲春卯月的开始。作为全年气温回升最快的节气,我国 北方大部分地区平均气温已升至0℃以上。南方沿江江南地区为8℃以上,而 西南和华南已达10至15℃以上,早已是一派融融春光了,日照时数也有了明 显的增加。
谷雨:斗指癸。谷雨,是春季的最后一个节气。谷雨是“雨生 百谷”的意思,此时降水明显增加,田中的秧苗初插、作物新 种,最需要雨水的滋润,正所谓“春雨贵如油”。降雨量充足 而及时,谷类作物能茁壮成长。。
【中华节气文化】
24节气主题班会
适用于:幼儿 / 小学 / 初中 / 艺术 / 文化课堂 / 教学用
ONE

双击输入替换内容双击输入替换内容 双击输入替换内容双击输入替换内容
立春斗指东北。太阳黄经为315度。是二十四个节气 的头一个节气。其含义是开始进入春天,“阳和起蛰, 品物皆春”,过了立春,万物复苏生机勃勃,一年四 季从此开始了。
小满
斗指甲。太阳黄经为60°。从 小满开始,大麦、冬小麦等夏 收作物,已经结果、籽粒饱满, 但尚未成熟,所以叫小满。
芒种
北斗指向己。太阳黄经为75°。 这时最适合播种有芒的谷类作 物,如晚谷、黍、稷等。如过 了这个时候再种有芒和作物就
不好成熟了。
夏至
北斗指向乙。太阳黄经为90°。 太阳在黄经90°“夏至点”时, 阳光几乎直射北回归线上空,
FORE

双击输入替换内容双击输入替换内容 双击输入替换内容双击输入替换内容
立,建始也”,表示冬季自此开始。“立冬之日立冬 立冬,水始冰,地始冻”。人们常以凛冽北风,寒冷 的霜雪,作为冬天的象征。我省盆地亦霜雪稀少,所 以,在气候学上,不固定以“立冬”这天作为各地冬 季的开始,而是以气温来划分季节,即候(5天)平 均气温低于10℃为冬季,这样就比较节合当时的物 候景观。

二十四节气(课件)-小学生主题班会通用版

二十四节气(课件)-小学生主题班会通用版

小 满
民四
间节 芒
有气 饮之

伏一
茶 ,
, 太
晒阳
夏 至
伏 姜 , 烧 伏
位 于 黄 经
小 暑
120°



喝。 暑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白露
白露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五个节气,当太阳到达黄经165度
时为白露。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八月节……阴气渐重,露凝而白也。” 天气渐转凉,会在清晨时分发现地面和叶子上有许多露珠,这是因 夜晚水汽凝结在上面,故名白露。古人以四时配五行,秋属金,金 色白,故以白形容秋露。进入“白露”,晚上会感到一丝丝的凉意。
降开开,阳起 般
分始始太几才 为

寒露
霜降
霜降,二十四节气之一,每年公历10月23日左右,霜降节气含有天
气渐冷、初霜出现的意思,是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也意味着冬天 即将开始。霜降时节,养生保健尤为重要,民间有谚语“一年补透 透,不如补霜降”,足见这个节气对人们的影响。
我国古代将霜降分为三候:“一候豺乃祭兽;二候草木黄落;三候 蜇虫咸俯。”此节气中豺狼将捕获的猎物先陈列后再食用。
始,“立夏”前后,我国只有福州到南岭一线以南地区是真正的“绿 树浓阴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的夏季,而东北和西北的部分地区 夏
这时则刚刚进入春季,全国大部分地区平均气温在18~20℃上下,正 至
是“百般红紫斗芳菲”的仲春和暮春季节。进入了五月,很多地方槐
花也正开。立夏时节,万物繁茂。

传统中医认为,人们在春夏之交要顺应天气的变化,重点关注心脏。 暑 心为阳脏,主阳气。心脏的阳气能推动血液循环,维持人的生命活动。
立春 立 冬

二十四节气图文介绍 PPT

二十四节气图文介绍  PPT

大雪冬至后, 篮装水不漏
大雪
大雪时节,中国大部分地区最低温度降到0℃或以下。积雪可储存作物来年生长所需 水分。“晨起服热粥,晚餐宜节食”,应多喝水、食温补、常喝粥。
终藏之气, 至此而极也
冬至
古说冬至是阴极之至,阳气始生,有冬至大如年的说法。冬至到,家家户户吃水饺,“冬 至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三九补一冬,来年无病痛”,可吃羊肉等温补。
小寒
小寒大寒, 冷成冰团
小寒是中国大部分地区一年中的最冷时期。小寒天冷,注意防寒保暖,加强体育锻炼。 饮食宜减甘增苦,补心助肺,调理肾脏。小寒过后,年味渐浓,人们开始置办年货。
大寒见三白, 农人衣食足
大寒
大寒后,神州大地又将迎来新一年的节气轮回,天气也开始渐渐回暖。人生的起伏就 像四季轮转,严寒褪尽才有大地回春,历经磨练方可破土重生。
云天收夏色, 木叶动秋声
立秋
立秋意味着夏季结束,秋季即将开始。 “一候凉风至,二候白露降,三候寒蝉鸣。” 我国地域辽阔,各地气候有差别,大部分地区暑气难消,注意提防“秋老虎”。
离离暑云散, 袅袅凉风起
处暑
处暑节气意味着气象意义上的秋天正式开启,但由于“秋老虎”也在处暑期间出没, 因此人们会再次遭遇高温天气。处暑过后,秋意渐浓,是迎秋赏景的好时节。
万物至此皆长大
立夏
立,建始也;夏,假也,物至此时皆假大也。立夏是夏天的开始,万物在这个节气中 生长茂盛,小满小满, 麦粒渐满
小满者,物至于此,小得盈满。大麦等夏熟作物籽粒渐饱满,但尚未成熟。各地渐次 进入夏季,南北温差缩小,降水增多。饮食以健脾养胃为原则,注意多饮水,别贪凉。
露气寒冷, 将凝结也
寒露
寒露节气,标志天气由凉爽向寒冷过渡。北方已是深秋景象,白云红叶,天冷露寒; 南方也蝉噤荷残,秋意渐浓。进入寒露后要特别注意保暖,尤其是脚部。

小学《二十四节气》校本教材PPT课件

小学《二十四节气》校本教材PPT课件
二十四节气校本教材
编写意图
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古代农业文
明的具体表现,具有很高的农业历史 文化的研究价值。2011年6月入选第 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是 中国传统文化的载体,体现了中国人 传统的大自然观。本教材是以二十四 节气为线索,以二十四节气或节日为 契机,根据四季的变化,观察日月星 辰及其自然景物,通过背诵节气古诗、 “阅读”四季、景物和散文为主体, 同时结合绘画、手抄报、民俗等,引 导学生积累诗句,沉淀丰厚的人文底 蕴;利用周记和随笔进行“应时写 作”,引导学生观察春夏秋冬,倾听 自然,获得视觉享受,听觉愉悦,心 灵感悟,从而写出真情实感,神采飞 扬,提高学生语文综合能力。
语谚俗语:
◇冬至晴,新年雨,中秋有雨冬至晴。(黑) ◇冬至晴,新年雨;冬至雨,新年晴。(鲁、湘) ◇冬至冷,春节暖;冬至暖,春节冷。(湘、粤) ◇冬至不冷,夏至不热。(湘) ◇冬至暖,冷到三月中;冬至冷,明春暖得早。(桂) ◇冬至暖,烤火到小满。(桂) ◇冬至西北风,来年干一春。(晋)
节气古诗:
目录
第一课 二十四节气…………………………01 第二课 二十四节气歌………………………02 第三课 大雪…………………………………03 第四课 冬至…………………………………10 第五课 小寒…………………………………17 第六课 大寒…………………………………24
顾问:尤丽琴 策划:刘小爽 主办:金州区马家小学 邮编:116100 电话:87680179 地址:大连市金州区马家村126号
节气由来: “大雪”节气,通常在每年 的12月7日(也有个别年份的6 日或8日)。太阳黄经达255度 时,为二十四节气之一的“大 雪”。大雪,顾名思义,雪量 大。古人云:“大者,盛也, 至此而雪盛也”。到了这个时 段,雪往往下得大、范围也广, 故名大雪。

小学二十四节气课件PPT

小学二十四节气课件PPT

大寒
大寒是冬季最冷的时节, 需要做好防寒保暖工作。
03
二十四节气与生活
农业活动
春耕
春分时节的到来,标志 着春耕的开始,此时土
壤解冻,适宜种植。
夏种
芒种时节,夏季作物开 始种植,此时气温高,
雨水充足。
秋收
秋分时节,秋季作物开 始收获,天气凉爽,适
宜收割。
冬藏
冬至时节,冬季来临, 人们开始储备食物,为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人们就已经有了关于四时、八节、二十四节气的概念,随着人 们对自然界认识的深入,节气体系逐渐完善。
二十四节气的命名反映了季节、气候、物候等方面的变化特征,如春分、秋分、夏 至、冬至等,体现了人们对自然规律的总结和运用。
意义
指导农业生产
传承中华文化
二十四节气是指导古代农业生产的纲领性 文献,对于现代农业生产仍有重要的指导 意义。
谷雨
谷雨时节,雨水滋润了大地,植物生长迅速,是播种的 最佳时期。
夏季节气
立夏
立夏标志着夏季的开始,气温逐 渐升高,植物生长茂盛。
小满
小满时,麦类等夏收作物已经结 果,即将成熟。
芒种
芒种是夏季的重要节气,此时进 入梅雨季节,天气潮湿。
大暑
大暑是夏季最热的时节,此时需 要做好防暑降温工作。
小暑
小暑时节,气温逐渐升高,但还 未到最热的时节。
时间内的天气走势。
预警自然灾害
通过分析节气与气象变化的关系 ,气象部门可以提前预警自然灾 害,如暴雨、洪涝、干旱等,为
防灾减灾提供科学依据。
指导生活出行
根据节气的变化,人们可以合理 安排出行和衣物穿着,避免因天 气突变而造成不适。例如,在冬 至节气期间,北方地区的人们会

24节气教学ppt课件

24节气教学ppt课件

二十四节气与现代科技的应用
智能化监测
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对二十四节气的 气候变化进行智能化监测,提高预警 和应对自然灾害的能力。
数字化传播
借助数字化技术,将二十四节气的知 识以更加生动、形象的方式显现给大 众,如VR、AR等技术,让人们更加深 入地了解这一文化遗产。
二十四节气的国际影响与交流
国际影响
二十四节气与物候的关系
二十四节气与物候有密切关系,物候是指自然界中由于季节变化而引起的各种现象 ,例如植物的生长、开花、结果,动物的迁徙、繁育等。
每个节气都有其特定的物候现象,例如春分时燕子归来,秋分时鸿雁南飞,立冬时 蝉鸣停止。
通过视察物候现象可以了解节气的变化,从而指导农业生产和生活。例如在小满时 节视察到蜻蜓低飞,可以猜测未来天气的变化,提前做好防涝准备。
二十四节气的意义
指导农业生产
二十四节气是指导农业生产的重 要根据,对于安排农事活动、猜 测气候变化、保证收成等方面具
有重要意义。
传承中华文化
二十四节气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珍贵 遗产,通过传承和弘扬,可以促进 人们对中华文化的了解和认同。
促进人与自然和谐
二十四节气反应了人与自然的相互 关系,强调顺应自然规律,实现人 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定义解释
二十四节气反应了中国气候变化和农业生产活动的规律,是 古代农耕文明的重要遗产,也是现代生活中指导人们生产和 生活的重要根据。
二十四节气的历史
起源与发展
二十四节气起源于黄河流域,是 古代劳动人民在长期实践中总结 出来的,最初以指导农耕为主, 后来逐渐融入到人们的生活中。
历史意义
二十四节气的形成和发展,体现 了中国古代科学的智慧和人类文 明的进步,也是中华文化传承的 重要组成部分。

二十四节气 课件(共79张PPT)-小学生主题班会通用版

二十四节气 课件(共79张PPT)-小学生主题班会通用版

荷风送香气, 竹露滴清响。 --- 孟浩然《夏日南亭怀辛大》
大暑,在每年的7月23日或24日。 这时是一年中最热的时期,气温最高,农 作物生长最快,大部分地区的旱、涝、风 灾也最为频繁。
《竹里馆》 唐/王维
独坐幽篁里, 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 明月来相照。
节气习俗
13、立秋
14、处暑
在商洛竹林关一带,就流传着“摸秋”
小满
(宋 欧阳修) 夜莺啼绿柳, 皓月醒长空。 最爱垄头麦, 迎风笑落红。
节气习俗
9、芒种 芒种这一天,人们在耕播种作的空余, 忙里偷闲,有“送花神”的习俗。
11、小暑 在小暑节的前后几天,民间有“百索子 撂上屋”的习俗。 百索子,又名五色丝线,端午节时系在 小孩的手臂上或脖子上,认为这样可以 辟邪。
《春夜喜雨》 [唐]杜甫 好雨知时节, 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 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 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 花重锦官城。
惊蛰
惊蛰,古称“启蛰”,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三个节气,标志着 仲春时节的开始;太 阳到达黄经 345°时。《月令七十二候集解》: “二月节……万物出乎震,震为雷,故曰惊 蛰,是蛰虫惊而出走 矣。” 此前,动物入冬藏伏土中,不饮不食,称为“蛰”;到了 “惊蛰节”,天上的春雷惊醒 蛰居的动物,称为“惊”。故惊蛰时, 蛰虫惊醒,天气转暖,才使得动物们结束冬眠,渐有春雷,中国大 部分地区进入春耕季节。
《七绝·春分》 ---左河水
风雷送暖入中春, 桃柳着装日日新。
赤道金阳直射面, 白天黑夜两均分。
节气习俗
5、清明 在清明节这一天,扫墓祭祖、踏青赏春、 植树种草等传统习俗。
6、谷雨 关于谷雨的来历,有着一个凄婉的 传说。
7、立夏

二十四节气课件

二十四节气课件

二十四节气的意义
06
与作用
指导农事活动
二十四节气是古代劳动人民长期经验的积累,对于指导农业生产活动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观察天象、物象等变化,人们可 以预测气候和天气变化,从而合理安排农事活动。
二十四节气对于指导农事活动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可以预测农作物的生长周期,便于人们提前做好耕种、 施肥、除草等农事活动;二是可以预测病虫害的发生,有利于及时采取防治措施;三是可以预测气候变化,避免因极端天气 而造成损失。
谷雨
总结词
雨水滋润,作物生长,大地呈现丰收的 景象。
VS
详细描述
谷雨通常在每年的4月19日前后,标志着 春季的最后一个节气。这个节气代表着农 作物开始进入生长的关键阶段,需要充足 的雨水滋润。谷雨的到来预示着大地的丰 收在望。
夏季节气
03
立夏
总结词
夏季的开始,进入农忙季节。
详细描述
立夏是夏季的第一个节气,标志着夏季的开 始。此时气温逐渐升高,万物开始茂盛生长 。农民们开始忙着种植夏季作物,如水稻、 玉米等。立夏也是夏季作物收获的季节,如 小麦、油菜等。
THANKS.
秋季节气
04
立秋
立秋是秋季的第一个 节气,标志着秋季的 开始。
立秋后,天气逐渐变 得干燥,降雨减少, 湿度降低。
立秋通常在每年的8 月7日或8日,天气逐 渐转凉,气温开始下 降。
处暑
处暑是夏季的最后一个节气, 标志着夏季的结束。
处暑通常在每年的8月23日或 24日,天气逐渐变得凉爽。
处暑后,白天逐渐变短,夜晚 变长,气温逐渐下降。
小寒
小寒是冬季的第五个节气,标 志着天气更加寒冷。
小寒时节,要注意保持室内 空气流通,避免感冒和呼吸

二十四节气ppt课件

二十四节气ppt课件

小雪
01
含义
小雪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二十个 节气,表示天气逐渐变冷,开始
下雪。
03
物候现象
小雪后,动物开始冬眠,植物进 入深度休眠期。
02
气候特点
小雪后,北方地区开始出现降雪 天气,南方地区则进入阴冷潮湿
的季节。
04
农事活动
小雪后,北方地区要注意保暖和 防雪灾,南方地区则要加强冬季
作物的防寒保暖措施。
冬至
含义
冬至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二十二个节气 ,表示冬天已经过半,日照时间最短。
物候现象
冬至后,动物开始逐渐苏醒,植物也 开始进入生长期。
气候特点
冬至后,天气逐渐变暖,日照时间逐 渐变长。
农事活动
冬至后,北方地区开始备耕春耕,南 方地区则要加强冬季作物的田间管理 ,促进生长发育。
小寒
小寒后,北方地区进入最寒冷的季节 ,南方地区也开始出现冰冻现象。
04
秋季六节气详解
立秋
含义
立秋是秋季的第一个节气,标志着秋季的正式开始。此时 ,太阳到达黄经135度,天气逐渐凉爽,万物开始凋零。
物候
立秋后,植物开始凋零,树叶逐渐变黄,农作物也开始成 熟。此时,一些动物开始储备食物,准备过冬。
习俗
立秋是中国传统的二十四节气之一,民间有许多与之相关 的习俗。例如,一些地方会举行祭祀仪式,祈求风调雨顺 、五谷丰登。
小寒后,北方地区要注意保暖和防雪 灾,南方地区则要加强冬季作物的防 寒保暖措施,防止冻害。
含义
气候特点
物候现象
农事活动
小寒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二十三个节 气,表示天气开始进入最寒冷的时期 。
小寒后,动物仍处于冬眠状态,植物 也开始进入深度休眠期。

二十四节气介绍PPT免费课件

二十四节气介绍PPT免费课件

,气岭呈擎开。,雪降称次由水小大而群节积的
致入、初雨始小都和雪为数于形雪也将芳气雪节“
。为夜语为各二、、春
春平。“地十冬立分
季分所日的二至秋是
,,以夜昼日则、春
春各,分夜,处立天
分为春”时太于冬的
正十分民间阳各表中
当二的间相到季示间
春小意有等达的四。
季时义“,黄中季我
三;,春所经间的国
个二一分以零。开古
月是是秋在度每始代
之古指分古。年;习
中时一,代直的春惯
,以天昼春射三分以
平立时夜分赤月、立
30°
温比气:柳上后 雨
,中温时絮也, 是
使旬,至飞”土时“
人增除暮落,膏为雨
开高了春,故脉谷生
始二华了杜此动雨百

有 南。鹃得,。谷
炎以北这夜名今《”
热上部时啼。又月的
之。和,,谷雨令意
感华西南牡雨其七思
。南部方丹时谷十,
低东部的吐节于二每
海部分气蕊,水候年
拔 河 谷

会 有
地 区 外
温 升 高
, 樱 桃
分春间平秋道二夏春
了至白分分,十至、



春 月
二 十 一
分 日

鸟至
清四 月 四 日
明祭
灵祖
故时则风风明日说子西物的只是十为到五
谓 之 清 明 。
, 皆 清
洁 而 明

说 “ 万
物 生 长

。 《 岁
时 百 问

” 即 清
爽 明 净

风 至 。
” “ 清

, 斗 指
乙 , 则

二十四节气ppt课件

二十四节气ppt课件
习俗
小满节气期间,我国南方地区有祭车神、祭蚕等习俗,希望神灵保佑农作物丰 收。同时,人们也会注意调整饮食,以适应气温的变化。
芒种
特点
芒种是夏季的第三个节气,此时麦类等有芒作物已经成熟,人们开始忙于收割和 播种秋季作物。
习俗
芒种节气期间,我国南方地区有煮梅酒的习俗,而北方地区则会吃一些时令水果 来消暑。此外,人们还会注意防暑降温,保持身体健康。
定期对二十四节气保护政策的实施效果进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 并调整完善。
二十四节气国际交流与合作前景展望
加强国际交流
积极参与国际文化交流活动,向世界展示二十四节气的独特魅力 和文化内涵。
推动国际合作
与相关国际组织和机构建立合作关系,共同推动二十四节气在全球 范围内的传承和发展。
拓展国际影响
通过举办国际节气文化论坛、节气文化艺术展等活动,拓展二十四 节气在国际上的影响力和知名度。
小寒:天气寒冷但还未到最冷时候
民俗风情
小寒时节,天气虽然寒冷但还未到最冷的时候。此时,人们开始为春节做准备, 如购置年货、打扫房屋等。同时,也会注重保暖和进补以抵御严寒。
旅游推荐
小寒时节,可以前往一些年货市场或特色街区,感受浓厚的年味和购物乐趣。此 外,也可以前往一些自然风光优美的地方欣赏冬季美景或参加各种户外活动。
04
CATALOGUE
秋季六节气农事活动与养生知 识
立秋:秋季开始,暑去凉来
农事活动
立秋时节,标志着秋季的开始,此时要抓紧做好秋收作物的收获和晾晒工作,以免遭受早霜冻的危害。同时,也 要开始准备秋播作物的播种工作。
养生知识
立秋后,天气逐渐转凉,人体的消耗也逐渐减少,食欲开始增加。此时应调整饮食,适当补充蛋白质、脂肪等营 养物质,以增强身体免疫力。同时,还要注意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防止感冒等疾病的发生。

二十四节气ppt课件(图文)全文

二十四节气ppt课件(图文)全文
90天的一半。
肆 章 寒 露 HAN LU
寒露,每年的十月八日至九日交节。白露后,天气转凉,开始出现露水,到了寒露,则 露水增多,且气温更低。 此时我国有些地区会出现霜冻,北方已呈深秋景象,白云红叶,偶见早霜,南方也秋意 渐浓,蝉噤荷残。寒露是一个反映气候变化特征的节气。进入寒露,时有冷空气南下, 昼夜温差较大;
中国古代将春分分为三候:“一候元鸟至;二候雷乃发声 ;三候始电。”
便是说春分日后,燕子便从南方飞来了,下雨时天空便要打 雷并发出闪电。
肆 章
清明
清明节,又叫踏青节,按阳4日至6日之间,正是春光正是人 们春游(古代叫踏青)的好时候,所以古人时,还有一种说 法,就是“三月节”。
肆 章
• 谷雨,是二十四节气之第6个节气, 春季的最后一个节气。斗指辰;太阳 黄经为30°;于每年公历4月19日— 21日交节。
肆 章
立 冬 LI DONG
“立冬”节气在每年的11月7日或8日,我 国古时民间习惯以立冬为冬季的开始,我 国幅员 广大,除全年无冬的华南沿海和长 冬无夏的青藏高原地区外,各地的冬季并 不都是于立冬日同时开始的。
小 雪 XIAO XUE
每年11月22日23日,视太阳到达黄经240° 时为小雪,小雪表示降雪的起始时间和程 度,小雪和雨水、谷雨等节气一样,都是 直接反映降水的节气。
肆 章
• • • • • • • • • • • • •
芒 立 清 惊 立 种小 大 立 寒 白 立 小 种 夏 明 蛰 春 田寒 雪 冬 露 露 秋 暑 大 鹅 忙 乌 阳 无忙 交 先 不 快 忙 不 家 毛 种 鸦 气 定买 冬 封 算 割 打 算 乐 住 粟 叫 转 例办 月 地 冷 地 垫 热 , , , , , ,, , , , , , , 夏 小 谷 春 雨 全大 冬 小 霜 秋 处 大 至 满 雨 分 水 靠寒 至 雪 降 分 暑 暑 不 雀 种 滴 沿 看要 数 河 变 无 动 在 着 来 大 水 河 节过 九 封 了 生 刀 伏 棉 全 田 干 边 气年 天 严 天 田 镰 天 。 。 。 。 。 。。 。 。 。 。 。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二十四节气课件
小学二十四节气课件
二十四节气起源于黄河流域。

远在春秋时代,就定出仲春、仲夏、仲秋和仲冬等四个节气。

以后不断地改进与完善,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的二十四节气课件相关内容,欢迎阅读。

小学二十四节气课件
课时目标:
掌握四季分明,理解季节变化的意义。

熟记二十四节气歌;动手收集有关二十四节气的知识在小组内交流,用抢答赛的形式在全班交流。

教学重点和难点:
熟记二十四节气歌;了解二十四节气的有关知识。

课前准备:
学生收集有关二十四节气的知识;教师制作一组幻灯片(课件);将学生分成三组。

教学过程:
(一)导入(2分钟)
同学们,每当上课铃声响,大家都知道应该回教室上课,而我们的爸爸妈妈瞧看钟表把握好自己的上班时间,也不会迟到,可古代的人们呢?难道他们不上班,不上学?没铃声和钟表,他们靠什么知道什么时候该做什么事?你知道吗?(请同学来回答)对于古代没铃声,没钟表这些可难不倒我们智慧的老祖先,他们啊!为了准确的把握好时间和季节变化特意设定了二十四节气,大部分地区四季变化明显,节气就是表示季节更换的时间点,日历上写的几时几分交节就是这个意思。

一年中有二十四个这样的节气,大家想认识这些节气、了解这些节气吗?由于节气比较多,人们为了方便记住这些节气,把它编成了诗歌。

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首《二十四节气歌》。

(二)二十四节气的来历
二十四节气反映了太阳的周年视运动,所以节气在现行的公历中日期基本固定,上半年在6日、21日,下半年在8日、23日,前后不差1~2天。

(三)二十四节气含义
二十四节气的命名反应了季节、气候现象、气候变化等。

表示寒来暑往变化的有: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八个节气;
象征温度变化的有:小暑、大暑、处暑、小寒、大寒五个节气;反映降水量的则是:雨水、谷雨、白露、寒露、霜降、小雪、大雪七个节气;反应物候现象或农事活动的节气有:惊蛰、清明、小满、芒种四个节气。

春分、秋分、夏至、冬至是从天文角度来划分的,反映了太阳高度变化的转折点。

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则反映了四季的开始。

由于中国地域辽阔,具有非常明显的季风性和大陆性气候,各地天气气候差异巨大,因此不同地区的四季变化也有很大差异。

白露、寒露、霜降三个节气表面上反映的是水汽凝结、凝华现象,但实质上反映出了气温逐渐下降的过程和程度。

惊蛰、清明反映的是自然物候现象,尤其是惊蛰,它用天上初雷和地下蛰虫的复苏,来预示春天的回归
(四)二十四节气的命名
二十四节气反映了太阳的周年视运动,所以节气在现行的公历中日期基本固定,上半年在6日、21日,下半年在8日、23日,前后不差1~2天。

“立”表示一年四季中每一个季节的开始,春夏秋冬四个“立”,就表示了四个节气的'开始。

立春、立夏、立秋、立冬亦合称为“四立”。

公历上一般在每年的 2月4日、 5月5日、 8月7日和11月7日前后。

“四立”表示的是天文季节的开始从气候上说,一般还在上一季节,如立春黄河流域仍在隆冬。

“至”是意极、最的意思。

夏至、冬至合称为“二至”,表示夏天和冬天的到来。

夏至日、冬至日一般在每年公历的 6月21日和 12月22日。

夏至,太阳直射北纬23.5度,黄经90度,北半球白昼最长。

冬至,太阳直射南纬23.5度,黄经270度,北半球白昼最短。

“分”在这里表示平分的意
思。

春分、秋分合称为“二分”,表示昼夜长短相等。

这两个节气一般在每年公历的 3月20日和9月23日左右。

春分、秋分,黄道和赤道平面相交,此时黄经分别为0度、180度,太阳直射赤道上,昼夜相等。

(五)二十四节气的概括立春春季的开始。

雨水开始降雨的意思。

惊蛰是说天气转暖,渐有春雷惊响,冬眠的昆虫(蛰(zhl)虫)开始活动了。

春分春季昼夜长短等分的一天。

清明天气晴朗明洁,草木复生的意思。

谷雨雨生五谷的意思。

表示从此以后,降雨增多,有利于谷物的生长。

立夏夏季的开始。

小满表示冬小麦籽粒逐渐饱满,快要成熟了。

芒种表示带芒的农作物进入夏收夏种时期。

夏至至是最的意思。

夏至是夏季昼最长、夜最短的一天。

小暑进入暑热的时期。

大暑夏季最炎热的时期。

立秋秋季的开始。

处暑处是终止的意思。

表示从此以后,暑天将终止。

自露表示露色发白,天气渐凉了。

秋分秋季昼夜长短等分的一天。

寒露表明气温下降,露色由表面的白,变寒。

霜降开始降霜的时候。

立冬冬季的开始。

小雪开始降小雪的时候。

大雪降大雪的时候。

冬至冬季昼最短、夜最长的一天。

小寒进入冬季寒冷的时期。

大寒冬季最寒冷的时期。

(六)二十四节气歌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七)二十四节气的作用就是每个节气的气候不同,二十四节气主要是为农民服务。

因为农民种地节气很重要,这决定着农作物的生长如何,收获的优良。

因为农作物生长温度等因素比较重要,而每个节气的这些因素不同。

于是农民在适当的节气种适当的农作物。

所以二十四节气主要对农民的种植起重要作用。

(八)评比
欣赏二十四节气歌(歌曲)
,显示第27张幻灯片,点击音乐钮。

读背节气
1、学生自由读、背。

2、指名背诵。

指名在全班交流自己了解到的有关二十四节气的知识。

(九)课时小结。

这节课同学们表现得都很出色,既记住了二十四节气歌,又学到了很多有关二十四节气的知识。

其实有关二十四节气的知识还有很多很多,如果同学们课后的时候能主动去搜集,你一定会学到更多的知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