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害气体安全技术措施正式版

合集下载

防止有毒有害气体泄露的措施有

防止有毒有害气体泄露的措施有

防止有毒有害气体泄露的措施有以防止有毒有害气体泄露的措施。

在工业生产、化工、矿山、石油、天然气开采和利用等领域,有毒有害气体泄露是一个严重的安全隐患。

这些有害气体一旦泄露,不仅会危害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还会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

因此,采取有效的措施以防止有毒有害气体泄露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防止有毒有害气体泄露的措施。

1. 定期检查和维护设备。

首先,定期检查和维护设备是防止有毒有害气体泄露的基本措施。

设备的老化、磨损、腐蚀等都可能导致设备密封不严,从而造成气体泄露。

因此,定期对设备进行检查,并及时修复或更换老化、磨损或腐蚀的部件,是防止气体泄露的重要手段。

2. 安装气体泄露监测系统。

其次,安装气体泄露监测系统也是一项重要的措施。

这些监测系统可以实时监测有毒有害气体的浓度,并在超过安全浓度时发出警报,及时采取措施防止气体泄露。

这种监测系统通常包括气体传感器、报警器和控制系统,能够有效地提前发现气体泄露,保障工作人员的安全。

3. 采取有效的通风措施。

除了监测系统,采取有效的通风措施也是防止有毒有害气体泄露的重要手段。

通过合理的通风系统,可以将有毒有害气体及时排出工作场所,减少气体积聚的可能性,降低泄露的风险。

通风系统的设计和运行需要符合相关的标准和规范,以确保其有效性。

4. 采取个人防护措施。

此外,采取个人防护措施也是防止有毒有害气体泄露的重要手段。

工作人员在接触有毒有害气体的工作环境时,应佩戴适当的防护装备,如防毒面具、防护服等,以降低接触有毒有害气体的风险。

此外,还应接受相关的安全培训,了解有毒有害气体的危害和应急处理方法,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5. 加强管理和监督。

最后,加强管理和监督也是防止有毒有害气体泄露的重要措施。

企业应建立健全的安全管理制度,明确责任和任务,加强对设备、工艺和人员的监督和管理,确保工作场所的安全。

此外,还应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和演练,提高应急处理能力,减少有毒有害气体泄露事故的发生。

有害气体控制措施

有害气体控制措施

有害气体控制措施第一条为及时有效的处理有害气体(一氧化碳、硫化氢等)中毒事故,挽救生命,减少损失,制定本预案。

第二条本预案适用于公司本部办公、生产、生活中(做饭用燃气、冬季煤炉取暖、管道人孔内作业等)中毒事故的应急响应。

第三条服务中心负责公司办公区域内有害气体中毒事故的应急处理,其应急组织为行政事业部主任及其他办事人员等。

第四条各生产单位负责施工区域内有害气体中毒事故的应急处理,其应急组织为生产单位经理、项目经理、安全员、现场施工人员等。

第五条发现有害气体中毒事故时,应急组织人员要沉着应对,冷静处理,及时报警,寻求专业救援,并按规定报告。

1.首先控制有害气体中毒现场,关闭气源,防止有害气体继续扩散;打开门窗,保证空气流通。

2.立即将中毒者移离中毒现场。

管道人孔内救援时,救援者应戴防毒面具,系好救护带,明确呼救方式及逃生方式。

禁止不具备条件的盲目施救,避免伤亡扩大,造成连续多人中毒事故。

3.按“第六条”实施急救,同时拨打110、119、120求援,并按规定上报主管副总经理、总经理。

4.积极配合相关部门对事故现场进行调查,确定事故发生的原因,做好善后处理。

5.填写《应急培训、演练记录》,制定纠正与预防措施。

第六条急救方法:1.将中毒者安全地从中毒环境内抢救出来,迅速转移空气新鲜的地方,让其取平卧位,头稍低,松解衣扣,但要注意保暖。

2.若中毒者已昏迷用手指掐人中、十宣、涌泉等穴位。

3.若中毒者呼吸微弱,清除口腔中的呕吐物,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人工呼吸方法见《人员触电应急预案》。

4.如果心跳停止,立即进行胸外心脏按压。

胸外心脏按压方法见《人员触电应急预案》。

5.当医护人员到达现场以后,抢救工作移交医护人员进行,现场人员积极配合。

有害气体突然涌出技术措施

有害气体突然涌出技术措施

矿井有害气体突然涌出技术措施一、一般措施1、加强通风,保证井下各通风地点有足够的新鲜空气,并将各种有害气体冲淡到安全浓度以下。

为实现这个目标,矿井要完善通风系统,消灭的自然通风,坚持使用机械通风。

有条件形成正规采煤面的,要保持一条通到进风巷,一条通到回风巷的二个安全出口。

无法形成正规采煤面的采煤工作面和所有掘进巷边都要配备足够功率的局扇和相应的风茼,并加强局部通风的管理,不得随意停开局扇。

2、矿井通风系统要完整独立,不得与其它矿井共用。

采空区以及报废巷道必须及时封闭,这样可有效防止其它矿井的灾害涉及自己矿井,同时提高通风效率。

密闭使用不燃性材料建筑,严密不漏风,密闭内有水的设反水池或反水管。

3、加强通风设施管理。

临时停工的地点,不得停风,否则必须切断电源、设置栅栏、揭示警标,禁止人员进入。

控制风流的风门、风窗和风桥设置合理,墙体用不燃性材料建筑且严密不漏风,风门但不少于2道,并可自动关闭。

4、局部通风机要使用矿用型。

压入式局部通风机和启动装置必须安装在进风巷道中,距回风口不得小于10m,不发生循环风,安放时必须垫高,离地面(轨面)高度大于0.3m。

风茼出口风量和到工作面的距离符合作业规程的规定,一般不大于6米,吊挂要平直。

导风茼要采用阻燃性材料制作。

5、爆破过程会产生大量的有毒有害气体,放炮后必须持续通风半小时以上,有毒有害气体浓度降到安全浓度后人员才可进入爆破地点。

6、长期停风的地点,有毒有害气体大量积聚,氧气严重不足。

恢复这些地点的作业,事先必须编制专门的安全措施,报矿井的技术负责人批准,并严格执行。

7、严禁使用3台以上(含3台)的局部通风机同时向1个工作面供风。

不得使用1台局部通风机同时向2个作业面供风。

8、加强测风测气工作,配备足够的专职瓦斯检查员和瓦斯检测仪器,实行瓦斯检查制度和矿长、技术负责人瓦斯汇报审查制度,矿井测风记录和瓦斯检查记录必须按规定认真填写,记录必须“三对口”(即板、记录本、报表数据要一致)。

矿井通风系统调整安全技术措施正式版

矿井通风系统调整安全技术措施正式版

矿井通风系统调整安全技术措施正式版矿井通风系统是矿山安全生产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它能够有效地控制矿井内的有害气体浓度,保障矿工的安全生产。

因此,在调整矿井通风系统时,需要采取一系列的安全技术措施,以确保操作人员和设备的安全。

下面是一份矿井通风系统调整的安全技术措施正式版,总结如下:1.明确责任:矿山应指定专人负责通风系统调整工作,并确保其具备相关专业知识和经验。

负责人应制定详细的通风系统调整方案,并指导操作人员进行实施。

2.严格的安全培训:负责人应对操作人员进行相关的安全培训,包括通风系统的基本原理、操作流程和注意事项。

操作人员应对通风系统进行全面的了解,熟悉各种设备的使用方法和维护要求。

3.事先检查:在进行通风系统调整之前,应对相关设备进行全面的检查和维护。

确保设备处于正常工作状态,没有任何故障。

对于发现的问题及时解决,确保通风系统能够正常运行。

4.有序操作:在调整通风系统时,应按照事先制定的方案和程序进行操作。

避免临时性的调整和改变,确保操作的连贯性和稳定性。

5.定期巡视:在通风系统调整过程中,应定期对矿井和设备进行巡视和检查,确保操作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如果发现问题,应立即采取措施进行处理。

6.防止有害气体泄漏:在通风系统调整过程中,应注意防止有害气体的泄漏。

如果发现有害气体浓度超过安全限值,应立即停止工作并采取相应的措施,确保人员的安全。

7.应急预案:通风系统调整时,应制定详细的应急预案,以应对突发事件。

负责人和操作人员应熟悉应急预案,并进行演练,确保在危险情况下能够迅速、有效地采取措施。

8.警示标识:在通风系统调整过程中,应设置相关的警示标识,以提醒人员注意安全。

标识应清晰明确,易于被理解和识别。

总之,矿井通风系统调整是一项复杂而重要的工作,必须严格遵守安全技术措施,保障人员和设备的安全。

只有通过合理的规划和科学的操作,才能够最大限度地提高通风系统的效率,保障矿工的安全生产。

有害气体安全技术措施(最新版)

有害气体安全技术措施(最新版)

( 安全技术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有害气体安全技术措施(最新版)Technical safety means that the pursuit of technology should also include ensuring that peoplemake mistakes有害气体安全技术措施(最新版)隧道施工发现有害气体时,应加强通风,采取防范措施,当隧道内的有害气体浓度经通风后仍超过隧道作业环境标准规范时,应遵守以下的各条技术措施执行。

1、必须有专门负责检测有害气体的检测员。

2、隧道作业前,首先应对作业环境进行监测,判明是否存在有毒有害气体和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情况。

3、隧道作业前,必须先行通风、降水。

采取自然通风或人工通风的手段,使得作业场所有毒有害、易燃易爆气体达到国家标准后,方可进行作业,降低作业点的水位。

4、隧道作业时,作业人员必须佩带正压供压缩空气的隔绝式防护面具和防护装具、悬托式安全带、安全绳,其性能必须符合国家标准,严禁使用过滤式和气幕式防毒面具以及隔离式供氧面具。

5、隧道作业时,必须有二人以上进行监护,作业人员和监护人员要检查安全防护设备,采用有线或无线通讯设备进行联系,以代替喊话和手势。

作业场所应配备有可能发生中毒、窒息和其它危害相适应的井下急救用品和抢险救援设备。

6、在进入危险场所范围内作业时,除考虑防硫化氢等有害气体中毒、窒息措施外,还应注意防止火灾、爆炸事故。

7、不准使用明火照明,禁止吸烟;禁止使用可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所用的照明灯具和电气必须使用防爆型的和低于12V 的安全电压;必须穿防静电服装。

8、发生有毒气体异常状况时,必须及时采取措施,首先考虑杜绝一切可能产生火源、断电、加强通风,同时尽快撤出施工人员,对隧道进行警戒,进一步研究考虑采取驱散有害气体的具体安全措施。

煤矿有毒有害气体防治措施

煤矿有毒有害气体防治措施

要点二
对环境的危害
煤矿中的有毒有害气体也会对环境造成不良影响。例如, 二氧化碳是一种温室气体,它会导致地球表面温度升高, 从而引发气候变化等问题。甲烷是一种可燃性气体,它的 大量排放不仅会加剧温室效应,还会增加温室气体排放量 。
煤矿有毒有害气体防治的必要性
提高作业安全性
煤矿中的有毒有害气体对作业人员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构成威胁,因此对其进行防治是 非常必要的。通过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可以降低或消除这些气体的危害,提高作业安全 性。
防尘、防水一体化设备
03
针对矿工在复杂环境下作业的需求,可选择防尘、防水一体化
设备。
中和、吸收等设备与技术
中和反应器
用于处理酸性或碱性气体 ,通过酸碱中和反应将有 毒有害气体转化为无害物 质。
吸收塔
利用吸收剂吸收有毒有害 气体,如用碳酸钠溶液吸 收二氧化碳。
吸附剂
利用吸附剂的吸附作用将 有毒有害气体吸附,如活 性炭吸附苯等有机气体。
THANKS
感谢观看
02
煤矿有毒有害气体防治措施
Chapter
建立健全防治制度
制定严格的煤矿有毒有害气体防治管理制度,明确责任 分工和防治措施要求。
建立煤矿有毒有害气体监测体系,确保及时发现和处置 异常情况。
定期进行煤矿有毒有害气体防治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 意识和操作技能。
加强气体监测和检测
安装气体监测仪器和设备,实时 监测煤矿井下有毒有害气体的浓
煤矿有毒有害气体事故案例分析
河南新密煤矿瓦斯爆炸事故
2019年,河南新密某煤矿发生一起特别重大瓦斯爆炸事故, 造成27人死亡、11人受伤。事故原因主要为矿井通风系统不 完善、瓦斯检查不规范等。
山西晋中煤矿透水事故

气体作业预防中毒危险措施(新版)

气体作业预防中毒危险措施(新版)

气体作业预防中毒危险措施(新版)1. 工作区域通风 Ventilation in the Work Area- 在进行气体作业之前,确保工作区域有良好的通风。

- 使用排风设备或打开窗户,以确保空气流通。

- 避免在封闭的环境中进行气体作业。

2. 戴好防护设备 Wear Protective Gear- 进行气体作业时,必须佩戴适当的防护设备。

- 至少应该佩戴合适的呼吸器具和防护眼镜。

- 具体的防护设备应根据所使用的气体种类和作业环境来确定。

3. 明确气体性质 Understand the Nature of the Gas- 在进行气体作业之前,需要对使用的气体性质有充分的了解。

- 了解气体的毒性、爆炸性和其他相关危险特性。

- 根据气体特性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4. 进行适当的培训和安全教育 Receive Proper Training and Safety Education- 参与气体作业的人员应接受适当的培训和安全教育。

- 研究如何正确地操作和处理气体,并了解相关的危险信息。

- 掌握紧急情况下的应急处理方法。

5. 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Follow Operating Procedures Strictly- 在进行气体作业时,必须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 遵循正确的工作步骤和安全操作要求。

- 不要擅自更改或忽视操作规程中的安全措施。

6. 定期维护和检查设备 Regular Maintenance and Inspection of Equipment- 定期检查和维护与气体作业相关的设备。

- 确保设备正常运作,不会出现泄漏或其他安全隐患。

- 如果发现问题,应及时修理或更换设备。

7. 建立紧急响应计划 Establish an Emergency Response Plan- 制定并实施紧急响应计划来应对可能发生的意外情况。

- 训练员工如何应对紧急情况,包括中毒事件和泄露事故。

- 制定相应的紧急措施,包括撤离程序和急救措施。

施工现场安全技术交底防止吸入有气体事故的措施

施工现场安全技术交底防止吸入有气体事故的措施

施工现场安全技术交底防止吸入有气体事故的措施在施工现场,安全是至关重要的。

其中,防止吸入有气体事故是一个重要的方面。

本文将介绍施工现场中防止吸入有气体事故的措施。

一、气体事故的危害与认识1. 气体事故的危害气体事故可能导致中毒、窒息等严重后果,甚至危及生命。

2. 气体事故认识对各种常见气体的性质、特点及危害有基本了解,例如氧气、氮气等。

二、施工现场气体事故的防范措施1. 确保通风良好(1)及时清理施工现场,避免气体积聚。

(2)安装合适的通风设备,保持空气流通。

2. 使用个人防护装备(1)佩戴防毒面具、护目镜等,避免吸入有害气体。

(2)穿戴防静电衣物,防止静电引发事故。

3. 做好气体检测(1)配备气体检测仪器,及时发现空气中有害气体超标情况。

(2)定期对施工现场进行气体检测,保持安全的工作环境。

4. 做好气体储存和使用管理(1)储存气瓶要遵循规范,远离热源和易燃物。

(2)正确使用气瓶,避免挤压或损坏,防止气体泄漏。

5. 做好紧急情况应急预案(1)培训员工掌握应急处理方法,如紧急撤离、急救等。

(2)定期进行应急演练,提高员工应急反应能力。

三、案例分析与经验总结通过对之前发生的施工现场气体事故进行案例分析,总结出以下经验:1. 加强培训与宣传,提高员工安全意识。

2. 定期检查施工现场,确保设备安全可靠。

3. 落实各项防护措施,确保个人安全。

结论施工现场气体事故的防范非常重要。

只有通过加强员工的安全培训、提高施工现场的安全意识,以及落实各项安全措施,才能有效地防止吸入有气体事故的发生。

希望本文能为大家在施工现场安全管理方面提供一些参考和启示。

有毒有害气体的危害及预防措施

有毒有害气体的危害及预防措施


(1)严格控制带压作业,应把与其设备容器相通的阀门关死,撤掉余压;

(2)佩戴适用的防毒面具,有专人监护;

(3)拆卸法兰螺丝时,在松动之前,不要把螺丝全部拆开,严防有毒气体大量冲
出。
精品课件
一、硫化氢中毒的急救及防范措施
• 7、检查生产装置的注意事项

(1)平稳操作,严防跑、冒、滴、漏;

(2)装置内安装固定式硫化氢报警仪;
作业步骤:

(1)制定施工方案;

(2)作业人员经过安全技术培训;

(3)佩戴适用的防毒面具,携带好安全带(绳);

(4)进设备容器作业前,必须作好采样分析;

(5)作业时间不宜过长,一般不超过30min;

(6)办理安全作业票;

(7)施工过程须有专人监护,必要时应有医务人员在场。

精品课件
一、硫化氢中毒的急救及防范措施
• 5、油池清污作业

(1)下油池清理前,必须用泵把污油、污水抽干净,用高压水冲洗置换;

(2)采样分析,根据测定结果确定施工方案格安全措施;

(3)佩戴适用的防毒面具,有专人监护,必要时要携好安全带(绳);

(4)办理好有限空间作业票。
• 6、堵漏、拆卸或安装作业

设备、容器、管线存有硫化氢物料的堵漏、拆卸或安装作业时,必须做到:
鼻内的分泌物。 • 4.用手导引人中,足三里、内关等穴,及时吸氧
。如有窒息立即口对口呼吸和胸外心脏按压。 • 5.很快送医院抢救。 精品课件
• 预防措施 • 1.平时严格检查煤气管道、阀门是否跑气,应及

有毒有害气体的安全防范和应急措施

有毒有害气体的安全防范和应急措施

有毒有害气体的安全防范与应急措施内容:一、硫化氢的理化特性二、硫化氢的毒害特点三、立足预防,严格监控四、应急施救,以人为本硫化氢危害的安全防范和应急措施硫化氢和溶于水和乙醇,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温能引导起燃烧爆炸。

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

硫化氢是许多工业生产中的副产物。

目前,有70多种职业有机会接触硫化氢,这些职业包括采矿、石油开采与提炼、皮革制造、橡胶合成、煤气制取、人造纤维、造纸、染料、印染、制糖、食品加工等。

此外,有机物腐败场地也有硫化氢产生,因此,清理垃圾、阴沟、粪池、菜窖时,也会接触硫化氢。

一、硫化氢的理化特性硫化氢:Hydrogen sulfide,分子式H2S,为无色、有“臭皮蛋”气味的有毒气体,分子量34.08,熔点:-82.9℃,沸点:-61.8℃,相对密度(空气 1):1.19,饱和蒸汽压:2026.5kpa(25.5℃),临界温度:100.4℃,临界压力:9.01Mpa,爆炸下限:4.3%,爆炸上限:45.5%,引燃温度:260℃,最小点火能:0.077mj,最大爆炸压力:0.49Mpa,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温能引起燃烧爆炸。

与浓硝酸、发烟硝酸或其它强氧化剂剧烈反应,发生爆炸。

硫化氢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至相当远的地方,遇明火迅速引着回燃。

另外,它易溶于水,易溶于甲醇、乙醇类和石油溶剂以及原油中。

二、硫化氢的毒害特点硫化氢是强烈的神经毒物,侵入人体的主要途径是吸入,而且经人体的黏膜吸收比皮肤吸收造成的中毒来的更快。

硫化氢对黏膜的局部刺激作用是由接触湿润黏膜后分解形成的硫化钠以及本身的酸性所引起。

由于人的中枢神经对缺氧最敏感,因而首先受到损害的就是人的中枢神经。

人若吸入硫化氢70-150毫克/立方米1-2小时,出现呼吸道及眼刺激症状:流泪、眼痛、畏光、视物模糊和流涕、咳嗽、咽喉灼热,吸入2-5分钟后嗅觉疲劳,不再闻到臭气,变得麻木;若吸入300-650毫克/立方米,6-8分钟出现眼急性刺激症状,稍长时间接触引起肺水肿。

预防有毒有害气体中毒安全措施

预防有毒有害气体中毒安全措施

新建衡茶吉铁路HCJ-2标预防有毒有害气体中毒安全技术措施编制:审核:批准:中铁五局衡茶吉铁路工程指挥部二项目部二00九年六月十日预防有毒有害气体中毒安全技术措施一、编制依据本措施根据《安全生产法》、TB10401.1~2《铁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以及TB10120-2002《铁路瓦斯隧道技术规范》进行编制。

二、工程概况⑴、安全管理目标:1、消灭有毒有害气体中毒事故⑵、有毒有害气体场所1、马伏江特大桥挖孔桩施工,孔深为10米至17米不等。

在施工过程中,可能产生一氧化碳等有毒气体。

2、云阳山隧道洞身在DK116+120~DK116+502段穿越二叠系上统页岩,炭质页岩,砂岩煤系地层,含煤3~26层,煤层一般厚0.5~2.0米,含有瓦斯气体。

3、深基础焊接及氧割,主要为下穿衡炎高速框架桥、上孟塘特大桥2号、3号、4号墩基坑。

⑶、作业危害中毒危害以上场所容易积聚高浓度的有毒有害物质。

有毒有害物质可能是原来就存在于施工现场内,也可能是在作业过程中逐渐积聚的。

这些有毒有害物质比较常见的有:一氧化碳,瓦斯(甲烷CH4)缺氧危害空气中氧浓度过低会引起缺氧。

以下两种情形可能导致这种状况出现:二氧化碳比重比空气大,在长期通风不良的孔下、深基坑等场所,二氧化碳易挤占空间,造成这些空间内的氧气浓度过低;燃爆危害空气中易燃易爆物质浓度过高遇火会引起爆炸或燃烧。

为确保施工安全,防止有毒有害气体中毒的发生,特制定本安全技术措施。

三、预防有毒有害气体中毒的安全措施1、强化安全知识的培训。

使从业人员熟悉掌握有毒有害气体可能存在的场所、气味特点及危险特性的知识,提高安全防范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防止盲目施救。

特别要加强对从事隧道及孔下作业的临时工、农民工、外包单位人员等的安全培训。

2、要加大安全投入,不断改善劳动条件,在有毒有害作业场所要安装有毒有害气体报警检测仪,为从业人员配备必要的劳动防护用品。

同时,向从业人员如实告知作业场所和工作岗位存在的危险因素、加强安全监护及防范措施,并在上岗前和在岗期间,指定专人监督从业人员安全作业并正确佩戴和使用安全防护设备和用品。

有害气体排放控制措施

有害气体排放控制措施

有害气体排放控制措施
1 目标
有害气体排放控制在国家排放标准内。

2 控制重点
控制室内环境污染物氡(Rn-222)、甲醛、氨、苯和总挥发性(TVOC)。

3 主要措施
3.1 废弃物:施工现场严禁焚烧各类废弃物。

3.2 施工车辆、机械设备的尾气排放应符合国家和地方规定的排放标准。

3.3 严禁使用建设部发布的淘汰落后建筑材料。

3.4 在本工程施工中,采用清洁生产技术、少用天然资源和能源、大量使用工业或城市固态废物产生的、达到生命周期后,能回收利用,有利于环境保护和人体健康的绿色建筑材料。

3.5 选用的动力设施均具有减震,消声措施;采用高效节能机组;选择低噪声设备;选用节水型卫生器具。

3.6 公共区域装修改造所采用的稀释剂和溶剂,严禁使用苯、工业苯、石油苯、重质苯和混苯;楼内公共区域装修进行除油和清除旧油漆作业,不使用苯、甲苯、二甲苯和汽油。

3.7 本工程需检测的建材有
涂料(水性、溶剂型、聚氨酯漆)胶粘剂(水性、溶剂型);水性处理剂等。

3.8 主要建筑材料环保要求。

有害气体安全技术措施标准范本

有害气体安全技术措施标准范本

解决方案编号:LX-FS-A92128 有害气体安全技术措施标准范本In the daily work environment, plan the important work to be done in the future, and require the personnel to jointly abide by the corresponding procedures and code of conduct, so that the overall behavior oractivity reaches the specified standard编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审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时间:________年_____月_____日A4打印/ 新修订/ 完整/ 内容可编辑有害气体安全技术措施标准范本使用说明:本解决方案资料适用于日常工作环境中对未来要做的重要工作进行具有统筹性,导向性的规划,并要求相关人员共同遵守对应的办事规程与行动准则,使整体行为或活动达到或超越规定的标准。

资料内容可按真实状况进行条款调整,套用时请仔细阅读。

隧道施工发现有害气体时,应加强通风,采取防范措施,当隧道内的有害气体浓度经通风后仍超过隧道作业环境标准规范时,应遵守以下的各条技术措施执行。

1、必须有专门负责检测有害气体的检测员。

2、隧道作业前,首先应对作业环境进行监测,判明是否存在有毒有害气体和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情况。

3、隧道作业前,必须先行通风、降水。

采取自然通风或人工通风的手段,使得作业场所有毒有害、易燃易爆气体达到国家标准后,方可进行作业,降低作业点的水位。

4、隧道作业时,作业人员必须佩带正压供压缩空气的隔绝式防护面具和防护装具、悬托式安全带、安全绳,其性能必须符合国家标准,严禁使用过滤式和气幕式防毒面具以及隔离式供氧面具。

5、隧道作业时,必须有二人以上进行监护,作业人员和监护人员要检查安全防护设备,采用有线或无线通讯设备进行联系,以代替喊话和手势。

施工现场有害气体的防护措施

施工现场有害气体的防护措施

施工现场有害气体的防护措施施工现场是一个充满活力的地方,但同时也存在着许多潜在的危险。

其中之一就是有害气体的存在。

有害气体可能来自于建筑材料的挥发、机械设备的排放以及特定工序的操作等。

在施工现场,如何有效地防护有害气体对工人的健康造成威胁,成为了一个重要的问题。

首先,了解有害气体的种类和特性是非常重要的。

常见的有害气体包括一氧化碳、二氧化硫、氨气等。

这些气体具有毒性和腐蚀性,对人体健康造成潜在的危害。

了解这些气体的特性,可以帮助施工人员制定相应的防护措施。

其次,建立合理的通风系统是必不可少的。

通风系统可以有效地将有害气体排除,保持施工现场的空气清新。

在施工现场设置通风设备,如风扇和排风管道,可以有效地将有害气体排放到室外。

此外,定期清理和更换通风设备中的过滤器也是必要的,以确保其正常运行。

另外,佩戴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也是必要的。

在施工现场,工人应该佩戴防护面具、防护眼镜和防护手套等装备,以防止有害气体对身体的直接接触。

防护面具应该选择符合相关标准的产品,并定期更换滤芯,以确保其过滤效果。

此外,防护眼镜和手套也应该符合相应的标准,以提供全面的防护。

此外,及时发现和处理有害气体泄漏也是非常重要的。

施工现场应该配备气体检测仪器,以监测空气中有害气体的浓度。

一旦检测到有害气体泄漏,应立即采取措施,如停止相关工作、疏散工人并通知相关部门进行处理。

及时的反应和处理可以最大程度地减少有害气体对施工人员的危害。

最后,施工现场应该进行定期的安全培训和健康检查。

安全培训可以提高工人对有害气体防护的认识和意识,使其能够正确使用个人防护装备,并了解应对突发情况的方法。

健康检查可以及时发现和处理有害气体对工人健康的潜在威胁,保障工人的身体健康。

总之,施工现场有害气体的防护措施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了解有害气体的种类和特性,建立合理的通风系统,佩戴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及时发现和处理有害气体泄漏,以及进行定期的安全培训和健康检查,可以有效地保护施工人员的健康。

有害气体防控安全操作规程

有害气体防控安全操作规程

有害气体防控安全操作规程有害气体是指在一定浓度下,对人体健康和环境造成危害的气体。

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有害气体的排放也日益增多,对人们的生活和健康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

为了有效地防控有害气体,保障人们的生命安全与健康,制定有害气体防控安全操作规程是至关重要的。

首先,有害气体防控安全操作规程应苦口婆心地告诉人们有害气体的来源和危害。

有害气体主要来自于化工厂、矿山、焚烧厂等工业企业的废气排放以及机动车尾气等。

这些气体中包含的有害物质经吸入进入人体后,会导致呼吸系统、神经系统、心脏等重要器官受损,严重时甚至危及生命。

因此,了解这些气体的来源和危害,对人们认识有害气体的危害性非常重要。

其次,有害气体防控安全操作规程应提供科学有效的防护方法。

在接触有害气体的工作环境中,人们应该配备相应的个人防护设备,如防毒面具、防护服、防护手套等。

这些防护装备能够很好地隔离有害气体,减少其与人体接触,降低危害程度。

此外,要在工作场所设置通风设备,确保室内空气流通,及时排除有害气体。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还可以通过保持室内空气流通,经常开窗通风等方式,减少有害气体对身体的危害。

同时,有害气体防控安全操作规程还应强调事故预防和应急处理。

事故预防是防控有害气体最重要的环节之一。

在化工厂等有害气体易泄漏的场所,应严格落实安全管理制度,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和维护保养。

在遇到有害气体事故时,及时启动应急预案,采取合理有效的措施。

这包括迅速疏散人员,封闭泄漏源,隔离事故现场等,以减少事故对人员和环境的影响。

此外,有害气体防控安全操作规程还应加强宣传教育和监督执法。

通过开展宣传教育活动,提升人们对有害气体防控的认识和意识,激发他们积极参与防控工作的热情。

同时,应加强对有害气体防控措施的监督执法,严厉打击违法排放行为,对那些故意违反有害气体防控法规的企业和个人进行严惩,维护环境安全和人民健康。

总之,有害气体防控安全操作规程的制定与执行对于保障人们的生命安全与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In the schedule of the activity, the time and the progress of the completion of the project content are described in detail to make the progress consistent with the plan.有害气体安全技术措施正
式版
有害气体安全技术措施正式版
下载提示:此解决方案资料适用于工作或活动的进度安排中,详细说明各阶段的时间和项目内容完成的进度,而完成上述需要实施方案的人员对整体有全方位的认识和评估能力,尽力让实施的时间进度与方案所计划的时间吻合。

文档可以直接使用,也可根据实际需要修订后使用。

隧道施工发现有害气体时,应加强通风,采取防范措施,当隧道内的有害气体浓度经通风后仍超过隧道作业环境标准规范时,应遵守以下的各条技术措施执行。

1、必须有专门负责检测有害气体的检测员。

2、隧道作业前,首先应对作业环境进行监测,判明是否存在有毒有害气体和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情况。

3、隧道作业前,必须先行通风、降水。

采取自然通风或人工通风的手段,使得作业场所有毒有害、易燃易爆气体达到
国家标准后,方可进行作业,降低作业点的水位。

4、隧道作业时,作业人员必须佩带正压供压缩空气的隔绝式防护面具和防护装具、悬托式安全带、安全绳,其性能必须符合国家标准,严禁使用过滤式和气幕式防毒面具以及隔离式供氧面具。

5、隧道作业时,必须有二人以上进行监护,作业人员和监护人员要检查安全防护设备,采用有线或无线通讯设备进行联系,以代替喊话和手势。

作业场所应配备有可能发生中毒、窒息和其它危害相适应的井下急救用品和抢险救援设备。

6、在进入危险场所范围内作业时,除考虑防硫化氢等有害气体中毒、窒息措施
外,还应注意防止火灾、爆炸事故。

7、不准使用明火照明,禁止吸烟;禁止使用可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所用的照明灯具和电气必须使用防爆型的和低于12V的安全电压;必须穿防静电服装。

8、发生有毒气体异常状况时,必须及时采取措施,首先考虑杜绝一切可能产生火源、断电、加强通风,同时尽快撤出施工人员,对隧道进行警戒,进一步研究考虑采取驱散有害气体的具体安全措施。

9、要选用防爆型风机、阻燃型防静电风管,风机距洞口20米布设。

10、对施工通风系统或通过设施等出与异常时,如通风风筒脱节或破坏等,必
须及时组织修复,尽快恢复正常通风。

11、作业现场必须悬挂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和相应的安全操作规程。

福永高速公路A10合同段项目部
2010.5.10
——此位置可填写公司或团队名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