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通史读后感1000字
《全球通史》读书心得7篇
《全球通史》读书心得7篇《全球通史》读书心得1读完《全球通史》这本书,感觉自己有了一个比较完整的世界史观。
作者斯塔夫里阿诺斯从西方的角度带领我们漫游史前到21世纪的历史。
虽然全书有很多西方的主观意识,但是不得不说这本书依然是现阶段最好的世界通史简介。
第一阶段,即从史前到公元元年。
史前时期即原始社会时期,此时人类刚刚由猿人进化而来,已经可以使用工具。
这个时期的世界地形已经完全成型了。
人类,开始从黄河流域,两河流域等地区开始诞生。
随后人们为了获得食物开始狩猎,采得食物,采集文化出现。
随着食物的短缺原始人类开始聚集在一起生活,自此人类部落诞生,新石器时代到来。
有了村庄和部落,人类开始长时间的定居在一个地方,但是原始的采集与狩猎满足不了因为定居而大大增长的人口。
人类开始种植农作物,可是限制于生产力,不能够在一个地方一直耕作,刀耕火种的方式在部落中被广泛应用。
这样便在人口的不断迁移中传播农业,发现各种各样的种植物。
扩大生产,人口也得到了极大的增长这是最初的部落文化。
历史的车轮继续向前转动,文明之火出现了。
公元3500年左右,在两河流域一个部落完成了从石器时代部落文化到文明的转变。
城市中心,制度,文字,社会阶级的出现是文明诞生的标志。
在文明条件下,人类充分发挥自身的智慧,各种新的生产技术的出现,灌溉技术,冶金技术,风力,水力的利用,车轮的出现文明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这一时期被称作古典文明,即我们所知的四大文明古国。
这些古典文明国家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之后,他们便不在满足自身范围的地方?开始向外探索,这样丝绸之路出现,各个文明古国通过丝绸之路进行商业上的,文化上的交流。
例如佛教便是在这一时期从丝绸之路传到中国的。
这是世界历史发展的前三千年,人类社会的大体已经形成了,国家,制度,文化,宗教都已经诞生了,这是人类从野蛮到开化的一次飞跃。
这是生产力发展的产物,在人口对技术与制度的推动,技术和制度对人口的反作用下。
我们的文明之花得到了绽放。
全球通史读后感范文
全球通史读后感范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工作总结、工作计划、合同协议、条据书信、应急预案、心得体会、规章制度、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work summaries, work plans, contract agreements, document letters, emergency plans, insights, rules and regulations,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ould like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全球通史读后感范文全球通史读后感【篇1】通过读全球通史这一本书,让我对西方文明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并也有了深刻的反思。
全球通史读后感1000字5篇
全球通史读后感1000字5篇一直都知道读史可修身知史可养德。
由《全球通史》想到的史家司马迁的《史记》被鲁迅先生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尽管《史记》具有不可替代的史学价值文学价值但是它也只记载了一国之史。
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全球通史读后感1000字,方便大家学习。
全球通史读后感1000字篇1《全球通史》这本书的难度和厚度让我伤透了脑筋,但也让我受益匪浅。
懂得了读书真正的奥秘所在。
全球通史分为上下两册,两册共110多万字,刚开始看的时候因难度不由得一目十行。
一心想着快快的读完,但越往后读我就越觉得读好书不应该是这样的,我要从这本书中得到知识和感悟,之后重读这本书时,态度便有了变化。
为了能在读后感中留下自身的感悟和思考,我也不能被动式的读书,只是在意语言的有趣,对感兴趣的部分就认真读,陌生的、难理解的就一目十行,必须得在仔细的思考中完成阅读。
在这种有思考的读书中,我的读书速度虽然变慢了,但是却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由量变转为质变,我也定下了目标,在看完这本书之后一定要写读后感。
将我的感悟与大家分享。
全球通史的作者斯塔夫里阿诺斯声称,要“站在月球上来审视人类史“这在我理解便是,用更广阔的视角来审查历史,这种大格局的观念可以令你的眼界开阔,更可以比他人更深一层。
“社会变革滞后于技术变革一直是人类许多灾难的根源“这是作者全书都在声明的观点,那是因为一但人类有了超越伦理道德的武器,便会将伦理道德置之一旁,从而发生流血事件暴力冲突等问题。
作者的观点是两者的不匹配才是导致人类灾难的原因,这不也正说明了从技术大爆炸开始几百年的时间,随着技术的飞速发展,人类文明快速发展的同时,也有着全球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二次世界大战这样灾难性的事件。
而在人类的文明史之中,这反而是技术人文大爆发的时代。
其次作者认为,“蛮族入侵的毁灭性冲击是形成东西方差异的原因,蛮族入侵一直是各个文明挥之不去的梦魇,蛮族与文明种族实际上便是游牧民族和农业民族。
全球通史读后感1000字
全球通史读后感1000字【第1篇】在《中文版序言》一节中,里面斯塔夫里阿诺斯劈头就上来一句“不过我也感到有点不安,因为我阅读担心中国学生在阅读时候将不会给予足够的批评。
”这倒奇了,人家不批评他本来感觉忐忑不安?作者紧跟着说道:“人们人们阅读任何东西都应不屑一顾,这是因为我们正生活在一个没有任何东西能作为真理或完整的模式而被人接受的时代。
”要知道,在这个社会,“危机即商机”,任何缺陷只要能够被及时发现,并加以改造,便可以不断获取成功,反之则步步被动。
正是持着这类批判的态度,作者看到“在极具魅力的美国,我们发现太阳并不明亮,人民也并非幸福。
相反,今日的今日美国也是一个纷扰的国家,许多严重的环境问题日益加深。
”“如今,再也不不存在什么世界性的社会变革模式了,因为所有社会都处在深深的绝大多数危机中……就总的社会模式而论,却没有一个可鉴用。
”作者还不无幽默地告诫仍然我们“或许,我们如果记住毛主席的劝告:我们能从反面的理论知识经验中学到某些东西。
”作为一位西方历史学家,作者能够帮助勇敢地批判其所属的的社会,而不会像我们诸多的历史粉饰家现代史那样遮遮掩掩,粉饰太平,大叫“光明是事物的主要方面”、“应该多看光明面”!这一点对于研究历史是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的。
更为难能可贵的是,作者为打破史学界几十年的积习--“西欧中心论”(或“欧美中心论”)做出了有益的探索,全书应用了崭新的“全球史观”,亦正如作者所说“就如一位栖身月球的考察从整体上对我们所在的球体进行观察者时形成的观点,因而,与居住墨尔本或巴黎,重力场北京或德里的观察者的观点判然不同。
”长期以来,我国的史学研究广受“西欧中心论”和意识形态的束缚,动辄用十分机械的“阶级分析法”来切割历史。
而今,随着中国的开放政策改革开放和经济全球化的历史进程的沃苏什卡,我们应当以更加科学和全面的眼观,来看待我们的艺术史,我们现在周边发生的事件,以及我们的未来。
这也正是我们学习《全球通史》的意义所在。
全球通史读后感1000字(精选5篇)
全球通史读后感1000字(精选5篇)全球通史1000字篇1斯塔夫里阿诺斯所著的《全球通史》虽是长篇巨制,然主旨只有一个,便是介绍人类各阶段文明的兴衰之史。
但我感到,在外敌入侵时,除了军队力量,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人自身的骨气。
正如福熙元帅在“一战”结束后说的:“这不是和平,这是20年的休战。
”“一战”结束后,参战的各国不得不按捺住自己激动的内心,暂作休整。
虽然未再发生大型战争,但日本侵占了满洲,德国吞并了奥地利。
这等于把它们置于“二战”最有利的位置。
这是为什么?就是那些“元首”们胆小怕事,便将一种自相矛盾的政策展现给外人!“二战”揭开大幕,敦刻尔克大撤退后,希特勒便做出了他那“海狮计划”,魔爪伸向了英伦三岛。
日复一日的狂轰滥炸,虽然一开始德军收到了一些成效,但是所有英国居民,并未有一丝一毫的动摇,也不见有人心惶惶的时候。
反而,这段轰炸时期坚定了所有人的信念,人们为皇家空军的胜利欢呼,士兵们则更勇敢地投入新的战斗。
终于,希特勒第一次没有达到他的目的。
看,这就是骨气的力量!回过头来看我们中国,抗日战争期间,自1937年起,至1943年开始反攻,总是不断地有人投向日本。
我们的民族难道真是如此窝囊吗?不!抗日名将英雄辈出。
那么,为什么有叛徒?一言以蔽之,怕死!保命要紧。
因而,这些人为后人所不齿。
战争,如此残酷。
正是因为这残酷,它培育、磨砺出了一代又一代的英雄。
在这试金石上,人性如此全面的展现出来。
全球通史读后感1000字篇2作为一个中国人,不仅要了解本民族的历史,更应该了解世界的历史,特别是在全球化迅猛发展的今天,不从世界历史中继承和发扬全人类的优秀文化遗产,将无以迎接全球激烈的竞争,无法承担民族复兴的伟大使命。
《世界通史》是一部全景式再现世界历史的新型图书。
它在吸收国内外世界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将世界历史发展进程中沉淀下来的丰富的图文资料,按历史编年的形式进行编排,直观地介绍了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
全书用丰富翔实的文字叙述,全方位介绍世界历史的基础知识,内容涵盖政治、军事、经济、文化、外交、科技、法律、宗教、艺术、民俗等领域。
全球通史读后感1000字范文
全球通史读后感1000字范文美国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的传世著作《全球通史》,自从出版近半个世纪以来给全球史学界带来巨大的震撼。
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全球通史》读后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全球通史》读后感篇1斯塔夫里阿诺斯的《全球通史》对人类几千年的历史作了高度的概括,它不同与一般卷帙浩繁的史书,让史料、历史事件占多数,而是用一种定论性的话语将人类历史几千年来的有关文明、朝代的更替、社会制度的变迁等等问题做了一个总结性的阐释。
在阅读《全球通史》的过程中,无法对具体历史做深入的研究和分析,所以只能有一些印象式的感悟,当这些感悟印证到了现实和自己所了解的中国历史,便有了下面的几点读后感。
一、在人类社会迈入近代以前,人类的各种群族在各大洲自顾自的繁衍和生存,各种有明显地域特色的文明、文化也就这样逐渐发展起来并形成了一种超自然的力量,这种力量又继续推动着人类历史的发展。
世界历史进入近代以后,人类的好奇心衍变为强烈的野心,并逐渐对自己的生存空间提出了越来越多的要求,于是人们再也不像动物一样随遇而安安分守己地生活在自己的那一片土地上,人类在名为“国际交流”的幌子下开始了永无止境的争斗,这在当前的世界仍然在延续。
放眼望去,世界历史越来越是“实用主义”哲学或是“唯物论”的天下了。
近代以来的一次次战争,一战二战,在炮火的轰鸣下人类在一次次地进行着力量的转换。
时至今日,这种力量的转换还在继续,现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越来越多地提到“竞争”、“综合国力的竞争”之类的话语,于是世界各国大多都在拼命发展经济,希冀能建设成一个强大的过渡,在所谓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这种“竞争”越来越形成一种怪圈,国际竞争的号角吹响到各个地区,我们看到现在的中国,发展经济是头等大事,gdp指标压倒一切,经济搞上去了一切也就好了。
这种“竞争”说白了就是“物质第一”、“一切向钱看”,我们在人类历史的任何时期都不会看到这样的场景。
我们在对比152019年以前的历史特别是远古历史和152019年以后的历史不难发现:创造了一直到今天我们都引以自豪的灿烂文化的远古时期所发生的战争远远比近代以来的世界要少得多,而随着人们物质生活的改善和丰富,人们的欲望也越来越强,战争也越来越多,这不能不让我们反思自己的行为是不是偏离了人类历史正常的发展轨道,反思我们当下的思想理念是不是能够经受得住历史的考验。
全球通史读书心得(精选15篇)
全球通史读书心得全球通史读书心得(精选15篇)我们有一些启发后,就很有必要写一篇心得,这样就可以总结出具体的经验和想法。
那么心得怎么写才能感染读者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全球通史读书心得(精选15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小编整理的全球通史读书心得(精选15篇),供参考!全球通史读书心得篇1司马迁的《史记》被鲁迅先生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尽管《史记》具有不可替代的史学价值,文学价值,但是它也只记载了一国之史。
纵观我国的史学著作,超出一国范围面向世界的无不受西方思维的影响,这不但体现在思想上而且体现在著作的布局上。
在我国史学界急功近利者居大半,正如钱茂伟所批评的(1)‘在《传统史学史研究的若干反思》一文中,我对以前人结论代替自己研究的恶劣学风进行了批评,明确指出“前人所得出的每一个结论,都是特定时代、阶级、学识的产物。
在引用前人结论时,一定要先作具体分析,切忌断章取义地搬用前人现成的结论,来代替自己的具体研究”。
’他们丢弃了史家珍贵的灵魂,这灵魂是史家之所以成为史家最重要的东西,丢失了它也就丢失了成为史家的理由。
一位史家所写的并不只是一本介绍过去的书,而是一个高尚的灵魂。
斯塔夫里阿诺斯教授在回答出版新版本的理由时说到:“(2)新世界需要新史学。
”。
回答尽管简单,但是把一个史家的责任感完整的展现在人们面前。
二十世纪是一个发展的世纪,人们在短短的一百年中的发展超过了以前的总和。
但这也是一个让人类悲痛的世纪,在短短的一百年中爆发了两次世界大战,给人类文明带来了毁灭性的灾难。
人类在发展中也被一些问题所困扰,如:环境问题,生态问题,水资源短缺,资源枯竭,恐怖主义,宗教矛盾这些让在发展中的人类陷入了迷茫,正如在一战结束后为指引人们走出迷茫韦尔斯写成《世界史纲》一样,斯塔夫里阿诺斯为在迷茫中的人们写成了《全球通史》。
正如斯塔夫里阿诺斯教授在《致读者》中写道,“这种多样性显示出,21世纪在拥有巨大潜力的同时也面临着巨大的危险。
全球通史的读书观后感
全球通史的读书观后感篇一全球通史的读书观后感读了《全球通史》这本书,我心里那叫一个五味杂陈啊!说真的,刚开始读的时候,我觉得这书简直就是“天书”,一堆密密麻麻的字,看得我头都大了。
可慢慢地,我居然被它给吸引住了。
你想想,从远古的石器时代,到现代的信息时代,这中间经历了多少风风雨雨?也许在我们看来,那不过就是历史书上的几页纸,几个名字,几个事件。
但这本书让我感觉到,每一个时代的变迁,每一个文明的兴衰,都像是一部精彩的大片。
比如说古埃及文明,那宏伟的金字塔难道不是让人惊叹不已吗?我就在想,当时的人们是怎么做到的?难道他们有什么超能力?还有罗马帝国,那么强大,那么辉煌,可最后还是衰落了。
这是不是就像那句话说的,“飞得越高,摔得越惨”?这本书里还讲到了很多战争,什么十字军东征啊,世界大战啊。
每次看到这些,我都忍不住问:人类咋就这么喜欢打来打去呢?难道和平不好吗?不过反过来想想,也许正是这些战争,推动了科技的发展,也说不定呢。
读着读着,我觉得自己好像穿越了时空,亲眼目睹了这一切的发生。
我觉得自己可能在某个战场上,看着士兵们拼命厮杀;又可能在某个宫殿里,看着国王们策划着阴谋。
哎呀,这本书真的让我感触太多了!我觉得自己对这个世界的认识都被刷新了。
你们读了这本书,是不是也有和我一样的感受呢?篇二全球通史的读书观后感嘿,朋友们!读完《全球通史》,我这心里就像打翻了五味瓶,啥滋味都有!你说这世界的历史咋就这么复杂又有趣呢?从原始人的简单生活,到现代社会的高科技,这一路走来,简直就是一部超级大片。
我一直在想,人类的发展到底是必然的还是偶然的?就像工业革命,也许只是某个天才的灵光一闪,然后整个世界就变了样。
这难道不是命运的玩笑吗?书里讲的那些古代文明,比如古希腊,那可是智慧的象征啊!他们的哲学思想,到现在还影响着我们。
我就好奇了,他们咋就能想得那么深刻呢?难道是吃了什么“聪明药”?还有那大航海时代,欧洲人满世界跑,到处抢地盘。
全球通史读后感范文1000字(通用4篇)
全球通史读后感范文1000字(通用4篇)全球通史读后感范文1000字(通用4篇)认真品味一部名著后,相信大家一定领会了不少东西,这时就有必须要写一篇读后感了!你想知道读后感怎么写吗?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全球通史读后感范文1000字(通用4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全球通史读后感1000字1从小学到中学到大学,一直都有历史课。
学过中国古代史、近代史、政治思想史、文化史、法制史,世界史的课程从小学到大学似乎也没有间断过。
但一直以来都未能形成一个人类历史的全景图。
中国史里无世界,世界史里无中国。
不知道秦皇汉武与何人欧洲何人并立于世,不知道中国与世界何时开始的。
最近阅读美国斯塔夫里阿诺斯所著《全球通史》算是稍稍弥补了以往的疑惑。
随着欧洲人发现新大陆,世界才开始成为“一个世界”。
人类诸种族的混合必然伴随着动植物的相应混合,“今天,全球范围内人类之间,动物之间和植物之间的混合仍在继续”。
可以想象,地球上的人种终将混同。
不同人种之间的精子与卵子并不拒绝合作,正如酒精与水倒在一起变成你仲有无我中有你的混合物,所差的只是时间问题。
最初国际性的竞争舞台是现在的中东地区,四大文明中的埃及印度巴比伦,兴衰轮替是历史的必然,人无百日旺花无百日红,还没有那个王朝能够维持百年霸权。
现在的老大美国1914年也才刚刚有力量趁着欧洲内讧,扎紧自己的篱笆。
亡的原因是什么,为什么是他后来居上,其中有没有规律?从发现新大陆开始,人类历史开始进入世界史。
最初的引领者是伊比利亚半岛的西班牙与葡萄牙。
他们通过对美洲大陆的掠夺和通过新航路与东方的贸易中得到大量财富,由于长期的宗教战争,国立衰败。
由于大量财富流入,导致国内物价大涨,产品没有竞争力,所以工业得不到发展。
最终被西北欧的荷兰、英国控制了经济命脉。
并在其国力衰败之后,取代了其对海上航线的垄断。
趁着欧洲大陆之间的攻伐不断,闷声大发财的英国后来居上。
一方面内部工业革命提供了工业基础,另一方面,海外殖民的竞争中取得较大优势,成为日不落帝国,也把英语这个岛国方言推上世界第一语言的宝座。
关于全球通史的读后感5篇
关于全球通史的读后感5篇当看完一本著作后,大家心中一定是萌生了不少心得,是时候静下心来好好写写读后感了。
那要怎么写好读后感呢?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全球通史的读后感,方便大家学习。
关于全球通史的读后感篇1斯塔夫里阿诺斯的《全球通史》对人类几千年的历史作了高度的概括,它不同与一般卷帙浩繁的史书,让史料、历史事件占多数,而是用一种定论性的话语将人类历史几千年来的有关文明、朝代的更替、社会制度的变迁等等问题做了一个总结性的阐释。
在阅读《全球通史》的过程中,无法对具体历史做深入的研究和分析,所以只能有一些印象式的感悟,当这些感悟印证到了现实和自己所了解的中国历史,便有了下面的几点。
一、在人类社会迈入近代以前,人类的各种群族在各大洲自顾自的繁衍和生存,各种有明显地域特色的文明、文化也就这样逐渐发展起来并形成了一种超自然的力量,这种力量又继续推动着人类历史的发展。
世界历史进入近代以后,人类的好奇心衍变为强烈的野心,并逐渐对自己的生存空间提出了越来越多的要求,于是人们再也不像动物一样随遇而安安分守己地生活在自己的那一片土地上,人类在名为“国际交流”的幌子下开始了永无止境的争斗,这在当前的世界仍然在延续。
放眼望去,世界历史越来越是“实用主义”哲学或是“唯物论”的天下了。
近代以来的一次次战争,一战二战,在炮火的轰鸣下人类在一次次地进行着力量的转换。
时至今日,这种力量的转换还在继续,现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越来越多地提到“竞争”、“综合国力的竞争”之类的话语,于是世界各国大多都在拼命发展经济,希冀能建设成一个强大的过渡,在所谓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这种“竞争”越来越形成一种怪圈,国际竞争的号角吹响到各个地区,我们看到现在的中国,发展经济是头等大事,GDP指标压倒一切,经济搞上去了一切也就好了。
这种“竞争”说白了就是“物质第一”、“一切向钱看”,我们在人类历史的任何时期都不会看到这样的场景。
我们在对比1500年以前的历史特别是远古历史和1500年以后的历史不难发现:创造了一直到今天我们都引以自豪的灿烂文化的远古时期所发生的战争远远比近代以来的世界要少得多,而随着人们物质生活的改善和丰富,人们的欲望也越来越强,战争也越来越多,这不能不让我们反思自己的行为是不是偏离了人类历史正常的发展轨道,反思我们当下的思想理念是不是能够经受得住历史的考验。
全球通史读后感1000字(通用7篇)
全球通史读后感1000字(通用7篇)全球通史读后感1000字篇1一、中国为什么存在城管这种独特的生物?正如美国的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所述,中国历史更替几千年,基本更替的原因从来没有过变化。
一开始,新王朝的口号永远都是均田地,共财富,也确实这么做的。
土地被均分给农民,财富重新洗牌,朝廷统一征土地税人头税以充财政开支;之后,某些人利用自己的聪明勤奋,或者依仗朝廷里有人,兼并了其他人的人土地,若干时间过后,依仗土地带来的财富,继续兼并土地,买通政治,获得其他产出财富的资源。
这个过程经历几十几百年之后,穷者愈穷,富者愈富。
但这本身并不成为问题,问题在于朝廷的征税却因为兼并税收减少,富者可以通过政治或其他原因避税,原来的100个有产者成为了1个有产者加99个无产者,那剩下的有产者无论如何不会交之前同样的税收,而国家官僚体系在没有约束下,总是以膨胀的姿态发展,帝国财政入不敷出。
最后的解决办法只有一个,国家对无产者加重税负,而无产者的财富正在减少。
当临界点到达,农民起义就来了,之后又是这个国家末代王朝老套的情节,一年之内上百次的农民起义,均田地共财富的口号,诸侯镇压,游牧民族入侵,的历史重写了无数遍的情节。
所以,中心就只有一个税收。
世界历史从农业时代开始,无论哪个年代,中心都是财富,也就是剩余价值。
这也是每一次战争和社会变革的中心。
中国社会也如此。
所以,中国城管的存在,不是维护市容,而是维护税收。
这个国家当今的几乎全部税收是间接税收,也就是向企业征税,回到消费者头上。
如果允许街头小贩的无限增长,就会严重打击店铺的经济,而国家问店铺收取的大量地税营业税等无处收取,这个结果会导致跳过之前的所有过程,直接到末代王朝模式。
这个道理非常浅显,可是国外是如何解决的。
首先,如果经济持续增长,人民生活进一步提高,街头小贩是一个暂时的现象。
就像现在大城市街头盒饭越来越少,并不是因为城管打击,而是因为大家觉得不卫生,有条件去稍贵点的饭馆,而不会去街头吃便宜不卫生的盒饭。
《全球通史》读后感
《全球通史》读后感《全球通史》读后感(通用10篇)读完一本名著以后,相信大家的视野一定开拓了不少,何不写一篇读后感记录下呢?那么我们如何去写读后感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全球通史》读后感,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全球通史》读后感篇1《全球通史》可谓妙极。
真正的是从全球范围讲历史进程是如何缓慢发展的。
在阅读过程仿佛打通任督二脉,妙不可言。
本书有一部分看了之后明白了之前想不明白的事情,有一部分迷迷糊糊,看得云里雾里。
其一是欧洲帝国殖民扩张的历史进程。
就像一个冒险探索游戏,之前不明白为什么发现美洲新大陆是一件如此重要的事情,以及殖民扩张为何会导致英国等国家迅速富强起来。
本书讲得很透彻,从经济学的角度出发,非洲大陆、美洲大陆富含资源,比如黄金。
获得其他大陆的资源简直就像开了挂一样,源源不断的黄金流入。
除此之外,还有通过贸易、原材料的加工生产和销售等,获利岂止百倍呢?所以殖民国家迅速富强起来,顺带拉动科技进步、工业革命也不足为奇。
其二,一战、二战、冷战至今的历史事件讲得飞快,看得云里雾里。
一个是因为篇幅有限,在短小的篇幅中讲清楚这么多年全球发生的大事,自然简略。
同样的理由也能用之于上文,因为整个行文结构和行文风格是一致的。
但是前半部分所获颇多,后半部分则不是很懂,是信息量造成的。
历史的前面部分,时间跨度上,事件稀少;历史进程的后半部分,时间跨度上,事件密集。
所以要理解后一半部分就更难些。
本书结构很清晰,每编每章都分了小节。
而每一事件的发生又都整整齐齐地列了原因。
政治上、经济上、军事上的原因,直接原因和根本原因等。
使得本书看起来很清楚。
的确很适合做教科书。
综上,本书名副其实,而且写得很流畅,一点儿也不晦涩。
《全球通史》读后感篇2读斯塔夫里阿诺斯的《全球通史》的时候,我就发现他的亨廷顿的文明冲突论里面都有一个很明显的短处,就是对中国文化和中国历史的缺乏。
缺乏的结果是导致看待中国的立场不够客观,尤其是亨廷顿的《文明的冲突》。
全球通史乔治威尔斯版读后感
全球通史乔治威尔斯版读后感篇一全球通史乔治威尔斯版读后感嘿,朋友们!最近我读了乔治威尔斯版的《全球通史》,这可真是让我大开眼界啊!说实话,刚开始读的时候,我心里还犯嘀咕:这厚厚的一本书,能有意思吗?结果,读着读着,我就被深深吸引住了。
也许是我以前对历史的了解太片面、太零碎了,这本书就像一把钥匙,一下子打开了我对整个世界历史的新认知大门。
书里描述的那些古代文明,什么埃及的金字塔、希腊的哲学,就好像一幅幅生动的画面展现在我眼前。
我不禁感叹,咱人类的祖先可真是牛啊!能创造出这么多了不起的东西。
不过,读的过程中我也在想,历史这玩意儿,有时候是不是也被我们过度解读了?也许有些事情并不是像书上写的那样呢?但又转念一想,没有这些记录和研究,我们又怎么能了解过去呢?乔治威尔斯的叙述方式,我觉得挺特别的。
有时候感觉他就像一个老朋友,在你耳边絮絮叨叨地讲着过去的故事,亲切又自然。
但有时候又会突然严肃起来,抛出一些深刻的观点,让我不得不停下来好好琢磨琢磨。
这一路读下来,我觉得自己好像穿越了时空,亲身经历了那些波澜壮阔的历史时刻。
我不禁反问自己,如果我生活在那个时代,会是怎样的呢?会像那些英雄人物一样勇敢无畏吗?总之,读这本《全球通史》,让我对世界的认识丰富了好多。
我觉得,每个人都应该读一读,说不定会给你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呢!篇二全球通史乔治威尔斯版读后感哎呀妈呀,读完乔治威尔斯版的《全球通史》,我这心里真是五味杂陈!一开始,我是抱着试试看的心态翻开这本书的,毕竟历史书嘛,总担心会枯燥无聊。
谁知道,读着读着就入迷了!这书里的世界,那叫一个丰富多彩。
比如说中世纪的欧洲,黑暗又神秘,我就在想,那时候的人们咋过日子的呢?难道真像传说中那么可怕?还有古代中国的辉煌文明,那简直让我佩服得五体投地!咱们老祖宗的智慧,可不是吹的。
但是吧,读到一些战争和冲突的部分,我心里就特别难受。
为啥人类就不能好好相处,非要打来打去呢?也许这就是人性的复杂吧,我觉得。
《全球通史》读后感精选
【导语】全球通史承载着的是史料学说,内容不失厚重,读着却没有感受有⼀丝枯燥的味道。
更多相关讯息请关注⽆忧考读后感频道!【篇⼀】《全球通史》读后感精选 斯塔夫⾥阿诺斯所著的《全球通史》虽是长篇巨制,然主旨只有⼀个,便是介绍⼈类各阶段⽂明的兴衰之史。
但我感到,在外敌⼊侵时,除了军队⼒量,还有很重要的⼀点,就是⼈⾃⾝的⾻⽓。
正如福熙元帅在“⼀战”结束后说的:“这不是和平,这是20年的休战。
”“⼀战”结束后,参战的各国不得不按捺住⾃⼰激动的内⼼,暂作休整。
虽然未再发⽣⼤型战争,但⽇本侵占了满洲,德国吞并了奥地利。
这等于把它们置于“⼆战”最有利的位置。
这是为什么?就是那些“元⾸”们胆⼩怕事,便将⼀种⾃相⽭盾的政策展现给外⼈! “⼆战”揭开⼤幕,敦刻尔克⼤撤退后,希特勒便做出了他那“海狮计划”,魔⽖伸向了英伦三岛。
⽇复⼀⽇的狂轰滥炸,虽然⼀开始德军收到了⼀些成效,但是所有英国居民,并未有⼀丝⼀毫的动摇,也不见有⼈⼼惶惶的时候。
反⽽,这段轰炸时期坚定了所有⼈的信念,⼈们为皇家空军的胜利欢呼,⼠兵们则更勇敢地投⼊新的战⽃。
终于,希特勒第⼀次没有达到他的⽬的。
看,这就是⾻⽓的⼒量! 回过头来看我们中国,抗⽇战争期间,⾃1937年起,⾄1943年开始反攻,总是不断地有⼈投向⽇本。
我们的民族难道真是如此窝囊吗?不!抗⽇名将英雄辈出。
那么,为什么有叛徒?⼀⾔以蔽之,怕死!保命要紧。
因⽽,这些⼈为后⼈所不齿。
战争,如此残酷。
正是因为这残酷,它培育、磨砺出了⼀代⼜⼀代的英雄。
在这试⾦⽯上,⼈性如此全⾯的展现出来。
【篇⼆】《全球通史》读后感精选 “天之苍苍,其正⾊邪?其远⽽⽆所⾄极邪?”“⽇⽉之⾏,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
”天空的⽆边⽆际,海洋的⽆穷⽆尽,让⼈感受到渺⼩。
与此类似的是当我们把⽬光望向历史,在时间的长河中⼈同样只是⼀个短暂的节点,在⼀个统⼀的世界中,将每⼀个重要的节点抛开来看,会得到不⼀样的体验。
《全球通史》是从史前社会到现代社会的这么⼀个⼤的历史跨度,主要采⽤全新的的史学观点和⽅法,即将整个世界看做⼀个不可分割的统⼀整体,从全球的⾓度⽽不是某⼀个国家或某⼀地区的⾓度来考察整个世界各地⼈类⽂明的产⽣和发展。
《全球通史》的读后感5篇
《全球通史》的读后感5篇《全球通史》是斯塔夫里阿诺斯最重要的一部著作,作者采用全新的史学观点和方法,将整个世界看做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的统一体,从全球的角度而不是某一国家或某一地区的角度来考察世界各地区人类文明的产生和发展。
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全球通史》的读后感,方便大家学习。
《全球通史》的读后感篇1《全球通史》是斯塔夫里阿诺斯最重要的一部著作,分为《1500年以前的世界》和《1500年以后的世界》两册。
作者采用全新的史学观点和方法,将整个世界看做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的统一体,从全球的角度而不是某一国家或某一地区的角度来考察世界各地区人类文明的产生和发展。
本书对人类几千年的历史作了高度的概括,它不同与一般的趣味性史书,它是用一种定论性的话语将人类历史几千年来的有关文明与发展、朝代的更迭、社会的变迁等等问题做了一个总结性的阐释。
因自身阅读能力有限,我只能从中截取部分感兴趣的内容走马观花。
下面就谈一下我在读后的感受。
一、两性间的不平等两性间的不平等是源于新型农业太繁重,女人终于不堪负重,所以只能在家照顾孩子做家务吗?我的认识是这种不平等虽然在新型农业的发展过程中逐渐显现的,但不是因为太繁重,而是因为生活得需要所产生的越来越多的工具提高了劳动力,在同样的时间里,照料同一块地不需要男女都下地干活就可以生产出满足所有人需要的粮食。
这样一来就有空闲的劳动力回到家里。
那么为什么是女人回家而不是男人回家呢?那不过是因为女人的生理能力决定的,因为孩子总是女人生的,过去因为食物采集,无法多生孩子,现在口粮够了,女人可以多生几个,保证种族繁衍。
于是女人理所当然地留守家中,只是后来的发展却不是一开始可以预料的。
虽然操持家务,照顾孩子同样辛苦,但是没有产出,就没有发言权,于是,漫长的几千年,女性沦为第二性。
这一幕甚至现在仍在上演:无论开始是怎么受千万宠爱所以做全职太太的,过个5年8载,便成为多余的人。
当然,带着丰厚嫁妆嫁到夫家的不在此例。
关于著作《全球通史》读后感参考范文3篇
关于著作《全球通史》读后感参考范文3篇《全球通史》读后感1最近,我读了一本让我感悟很深的书——《世界通史》。
世界通史,字面的意思是记录那些具有重大意义是事情,可是,翻开书,里面却大多是战斗!什么“马拉松战役”“温泉关之站”“红白玫瑰战斗”……一次战斗要死多少人啊!假如有那么多的人力,精力,财力,为什么不拿来建立我们的家园,反而去破坏它呢?我不解。
都说战斗是富人发起的,死的却是穷人。
你们还记得在南京车站痛哭的那个小男孩吗?还记得在核战斗中受到损害的人吗?他们重则死亡,轻则致残,连在肚子里的胎儿都不能幸免。
可是,我试问,他们有什么错要遭此灭顶之灾呢?他们都是无辜的啊!战斗对全人民来说,百害而无一利。
可为什么还要战斗呢?那些被权势冲昏头脑的人啊,糊涂吧!我们渴望一个没有战斗的国度,那里有鲜花,有欢快,伴随着幸福……《全球通史》读后感2在《全球通史》一书的卷首,向读者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需要一部21世纪的全球通史?”缘由就是:每个时代都需要编写新的历史,这不是说前人所编写的史书是不正确的,而是由于每一个时代都会产生新的问题,进而就需要探究新的答案。
人们都说,时间是这个世界上最珍贵的东西之一,由于每个人、每件事都处在时间的渐渐长河之中,过去了的自然就变为了历史,所以,历史其实无处不在。
在我心中,历史本身是有神圣感的,手上拿着史书,就似乎能抓住过去时间留下的痕迹。
阅读通史类的书籍其实并不简单,由于它其中包含的内容太过于庞杂,但是读通史会非常有利于读者形成一种全球的视角。
在《全球通史》一书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特点就是摒弃了西方传统的史学家通常使用的三分法,而是采纳了将整个人类历史的演进过程划分为两个阶段的方法:分别是一千五百年以前各地区处于孤立时期的世界和一千五百年以后西方国家的兴起并占优势的世界。
这种划分方法非常有利于我们读者消退自己头脑中有关于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的一种时间差和空间差,我现在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就常常会把同一时期中国和外国的历史进程进展一个联系和比拟。
全球通史读后感
全球通史读后感全球通史读后感(通用23篇)读完一本经典名著后,大家心中一定是萌生了不少心得,何不静下心来写写读后感呢?为了让您不再为写读后感头疼,下面是店铺精心整理的全球通史读后感,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全球通史读后感篇1《全球通史》是一部“经典中的经典”,这本书问世30多年来一直畅销不衰,不断再版,不仅为英语国家读者所喜欢,而且还被翻译成多种文字成为在全世界拥有最多读者的通史类作品。
这部书包含了人类的起源、文明的嬗变,有帝国的更迭、宗教的扩散;有对欧亚大陆诸古代文明和古典文明不同命运的宏观思考,也有对著名历史事件的详细介绍;有对人性善恶本质的哲学分析,对文明是“诅咒”还是“福音”的辨证评价,也有对世界愈加两极分化的人道关怀对人类历史上诸多灾难的渊源——社会变革总是滞后于技术改革——的忧虑与警示。
这本书之所以可以享誉世界,还在于它是“全球史观”的代表作,是迄今为止全球史观最有影响力的作品。
其实在西方,早在启蒙时代就有人试图以全球视野来阐释历史。
正如作者本人所说,我们自己这一代人是西方主导的历史观中成长的,我们也生活在一个西方主导的世界里。
19世纪和20世纪早期是西方享有政治、经济和文化霸权的时代。
但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和这后的殖民地革命很快就结束了这种霸权,世界地图上欧洲殖民帝国的消失就证明了这一点。
地图上许多地方的名字和颜色都发生了剧烈变动,从而显示出20世纪中叶涌现出来的这个新世界。
我们渐渐不情愿地认识到,在今天这个世界上,传统的西方导向的历史观是落后于时代潮流并有误导性的。
为了理解变化了的情况,我们需要一个新的全球视角。
尽管伴随着种种精神求索的阵痛,世界却已经完成了其从旧到新的转变。
新世界需要新史学。
20世纪60年代的后殖民世界使一种新的全球历史成为必需,作为读者,作为一个中国人,在看到这部《世界通史》时受到了一种震撼,这是一部真正打破了国家界限的作品,它站在全人类的角度审视整个世界从古至今的每一幅过往的画面。
全球通史读后感3篇
全球通史读后感3篇全球通史读后感3篇全球通史读后感一斯塔夫里阿诺斯的《全球通史》对人类几千年的历史作了高度的概括,它不同与一般卷帙浩繁的史书,让史料、历史事件占多数,而是用一种定论性的话语将人类历史几千年来的有关文明、朝代的更替、社会制度的变迁等等问题做了一个总结性的阐释。
在阅读《全球通史》的过程中,无法对具体历史做深入的研究和分析,所以只能有一些印象式的感悟,当这些感悟印证到了现实和自己所了解的中国历史,便有了下面的几点读后感。
一、在人类社会迈入近代以前,人类的各种群族在各大洲自顾自的繁衍和生存,各种有明显地域特色的文明、文化也就这样逐渐发展起来并形成了一种超自然的力量,这种力量又继续推动着人类历史的发展。
世界历史进入近代以后,人类的好奇心衍变为强烈的野心,并逐渐对自己的生存空间提出了越来越多的要求,于是人们再也不像动物一样随遇而安安分守己地生活在自己的那一片土地上,人类在名为“国际交流”的幌子下开始了永无止境的争斗,这在当前的世界仍然在延续。
放眼望去,世界历史越来越是“实用主义”哲学或是“唯物论”的天下了。
近代以来的一次次战争,一战二战,在炮火的轰鸣下人类在一次次地进行着力量的转换。
时至今日,这种力量的转换还在继续,现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越来越多地提到“竞争”、“综合国力的竞争”之类的话语,于是世界各国大多都在拼命发展经济,希冀能建设成一个强大的过渡,在所谓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这种“竞争”越来越形成一种怪圈,国际竞争的号角吹响到各个地区,我们看到现在的中国,发展经济是头等大事,GDP指标压倒一切,经济搞上去了一切也就好了。
这种“竞争”说白了就是“物质第一”、“一切向钱看”,我们在人类历史的任何时期都不会看到这样的场景。
我们在对比1500年以前的历史特别是远古历史和1500年以后的历史不难发现:创造了一直到今天我们都引以自豪的灿烂文化的远古时期所发生的战争远远比近代以来的世界要少得多,而随着人们物质生活的改善和丰富,人们的欲望也越来越强,战争也越来越多,这不能不让我们反思自己的行为是不是偏离了人类历史正常的发展轨道,反思我们当下的思想理念是不是能够经受得住历史的考验。
《全球通史》读后感五篇
【导语】《全球通史》是美国历史学家L·S·斯塔夫⾥阿诺斯创作的历史著作。
更多相关讯息请关注读后感频道!【篇⼀】《全球通史》读后感 最近,我读了⼀本让我感悟很深的书——《世界通史》。
世界通史,字⾯的意思是记录那些具有重⼤意义是事情,可是,翻开书,⾥⾯却⼤多是战争!什么“马拉松战役”“温泉关之站”“红⽩玫瑰战争”…… ⼀次战争要死多少⼈啊!如果有那么多的⼈⼒,精⼒,财⼒,为什么不拿来建设我们的家园,反⽽去破坏它呢?我不解。
都说战争是富⼈发起的,死的却是穷⼈。
你们还记得在南京车站痛哭的那个⼩男孩吗?还记得在核战争中受到伤害的⼈吗?他们重则死亡,轻则致残,连在肚⼦⾥的胎⼉都不能幸免。
可是,我试问,他们有什么错要遭此灭顶之灾呢?他们都是⽆辜的啊! 战争对全⼈民来说,百害⽽⽆⼀利。
可为什么还要战争呢?那些被权势冲昏头脑的⼈啊,清醒吧! 我们渴望⼀个没有战争的国度,那⾥有鲜花,有欢乐,伴随着幸福……【篇⼆】《全球通史》读后感 思量再三,还是决定买下这两本书《全球通史》的上下册,原由有⼆,⼀者想进⼀步能以“史”的眼光去品味全球的“恩恩怨怨”,当然以全球的⾓度来出发,这些恩怨⽆⾮是些鸡⽑蒜⽪的内部⽭盾,像邻⾥的打鸡骂狗。
⽽事实上我们⼜⾝在其中,不能从过去跳出来,毕竟那些欺凌实实在在⾎淋淋地发⽣了。
那是历史,是修改不掉的,也不能忘却;⼆者想看看美国历史学家眼中的全球历史,它们眼中的中国,国⼈,毕竟,教课书难免有⼀⾯之词之嫌吗。
迫不及待的开篇,尽然让萦绕我脑中多年的异想天开找着⼀些“理论根据”,记来博今后⼀笑。
由有学过⼀些电⼦、化学等相关的科学知识,像电流的流动,电⼦作为实在存在的物质在导体中流动形成电流,但电⼦的流动并没有改变导体的物理化学特性。
⽐如银线连接⾦线有电流流过,⾦线并没有得到银线的电⼦⽽变成银⼦,原因是原⼦核没有被改变,但并不能否认⾦接受了银的某些东西,只是不好量化衡量⽽已。
⼈作为⼀个⽣命单位,每天和外界发⽣着各种信息(能量等)的交换,但你并没有变成我,我也没有变成你,但相对亲近的⼈在发⽣潜移默化的转变,这就是为什么有“夫妻相”⼀说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全球通史读后感1000字
不妨像《奇葩说》上那样,先提出一个问题:读历史有好处吗?
"自我维持生存和自我发展的欲望,成为了人类伟大的推动力",弗雷德里克·巴斯夏说的。
每个人都存在大大小小的竞争中,不管是主动还是被动,我们都要充实我们的大脑,武装我们的思想。
可我们一生下来就是同样的人,什么能改变我们的思想?环境、知识和时间。
这三者好像都轮不到由我们控制,环境和知识的改变是根据时间的推移来改装我们的思想。
子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时间既然不舍昼夜地涓涓流淌,如何来改变它,从而让我们的思想在竞争中拔得头筹?
环顾你四周,你看不见时间的踪影,但是你此时此刻站在
的历史长河中,前面是未来,没人可以预测,即使你看见了未来,忍不住动动手指改变什么,就像蝴蝶动动翅膀,那你改变的可不只有你的思想,而是宇宙时空。
你的身后是几万年的文明。
即使社会结构不同,环境、技术、观念都不相同,可是你可以在这一个个统一、灭亡、兴奋、衰落的轮回中找到闪光点。
希腊-罗马留下的古迹,雅典卫城的庄严,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三代师生的传承。
欧洲黑暗的中世纪。
秦迅速的发展以及短暂的生命,汉武帝的"好战"英明,野心勃勃,万里长城史诗般的整修重造。
这些历史结点的背后是什么?是人,一个个有名或无名的人,它们的生存是如何维系的?生活是怎样多彩或无味的。
朱熹把人比作一面落满灰尘的镜子,一旦抹去灰尘,将和过去一样明亮。
当你秉承着一颗当事者的心去阅读那些不同时代的人的生活背景,你会作何评价?
想象一下,你处在中世纪的欧洲,你是一名没有人权的农奴附庸,被囚禁在看似自给自足,实则麻痹人们的意识,无处不在的枷锁中。
可是你每天要负多少沉重的徭役,任那个坐享其成,无情无义的领主打、骂、罚、买卖、侮辱,看着身边的人企图逃离庄园,脱离这个黑暗的中世纪,建立起人性化的制度,你会怎么想?反抗?起义?当时罗马的斯巴达克起义,中国的陈胜、吴广起义,他们人多势众,而你孤身一人,手无寸金。
你会尝试寻找新生活,还是忍辱负重。
如果你是中世纪欧洲时期的一名领主,面对那些没有自由的农奴,他们跟自己一样,都是由猿进化而来的人,只是起点不同,你会对他们起丝毫的悲悯之心,还是不愿打破封建。
你不妨像那样站在21世纪人们的思想去活一下中世纪的人生,你就会感觉自己像是经历了由史前到21世纪的进化与净化历史是事实,事实是已经发生的,是没有任何人在你耳边打扰你对历史的看法的,所以它是纯净的,就像清晨叶上的露珠,冬日车窗上的霜,实验室中的蒸馏水,而不是水龙头流出被漂白粉浸过的自来水,河中夹杂着各种生物代谢物的浪潮。
所以说,历史就像是可以真正拭净镜子上灰尘的水,让镜
子保鲜、干净。
生命不息,运动不止,当你把你的思想拿出来放在历史这条奔流不息的长河中洗一洗,或许不能改变历史,但一定能改变你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