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行书书法笔顺
行书笔画写法
![行书笔画写法](https://img.taocdn.com/s3/m/ccdafb2acd1755270722192e453610661ed95a05.png)
行书笔画写法
行书是中国传统书法中的一种字体,它的特点是流畅、舒展、灵动。
下面我们来详细介绍一下行书的笔画写法。
1. 偏旁分解法
行书的字体结构较为复杂,偏旁分解法是一种较好的学习方法。
首先,我们可以将字分解成几个部分,按照这些部分的笔画顺序进行练习。
比如,字母“中”可以分解成“丨、乛、一、丶、丨”,这些部分可
以按照横、竖、撇、捺的顺序进行练习。
2. 向心用力
行书的书写需要以力度为辅助,需要体现笔画的向心用力,这样才能
表现出行书的流畅之美。
所谓向心用力,就是在写每一个笔画的时候,从笔画的开始到结束都要有一个向心的过程,这样才能让笔画有一个
流畅的连贯感。
3. 推拉结合
行书的笔画需要注意推拉结合的技巧,这样才能让字体不僵硬、不生
硬、不死板。
推拉结合的技巧可以通过将字写得细、写得短来体现。
4. 初学者逐渐递进
行书是一种较难掌握的字体,初学者可以从简单的字体开始学习,逐渐递进到复杂的字体。
同时,初学者还可以通过模仿大师的作品来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总之,要想掌握行书的笔画写法,我们需要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坚韧的耐力。
只有不断练习、不断提高,才能在行书的书法之路上取得更为出众的成果。
彤的行书笔顺
![彤的行书笔顺](https://img.taocdn.com/s3/m/afc38c96185f312b3169a45177232f60dccce771.png)
彤的行书笔顺行书是中国传统的一种艺术形式,具有浓郁的中国文化气息。
彤字是汉字中的一种,它的字形漂亮、优雅,是很多书法爱好者喜爱的对象之一。
下面是彤字的行书笔顺的详细介绍。
彤字的行书笔顺分为七个部首,分别为"彳"、"黽"、"缶"、"彑"、"⺍"、"冫"和"彡"。
下面对这些部首的书写顺序进行详细解释。
首先是"彳",开始写的时候,先写左边的一竖,然后是横的一笔。
然后是"黽",从左上角的点开始,先写下来一竖,然后写左边的一竖,接着写上面的一点,最后写右边的一竖。
接下来是"缶",先写左边的一竖,然后写右边的一竖,并且比左边的一竖要长。
然后是"彑",先写左边的一竖,然后写右边的一笔,最后写上面的一横。
再然后是"⺍",从左上角开始,先写右下角的一点,然后写右上角的一点,最后写左边的一点。
之后是"冫",从左上角的点开始,往右下方写下来一竖,然后再写出两个弧形。
最后是"彡",从左上角的点开始,先写右下方的一竖,然后写上面的两个竖,最后写左边的一竖。
以上就是彤字的行书笔顺,每个部首的书写顺序都非常重要,需要严格遵循。
这样才能使整个字形看起来美观、工整。
在书写彤字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保持筆势流暢和平穩:行书注重筆势的流暢和平穩,每一筆都要一气呵成,不要停顿或跳跃。
2.控制筆画的粗细:行书的笔画要有粗细变化,要注意在书写过程中掌握好力度的变化,使字形更加立体。
3.保持整体的平衡:彤字是一个比较复杂的字,由多个部首组成,书写时要保持整体的平衡,注意各个部分的比例和间距。
4.按照规定的顺序书写:每个部首都有固定的书写顺序,要严格按照规定的顺序进行书写,遵循传统的书写规范。
行书基本笔画笔顺大全
![行书基本笔画笔顺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0c05b467580102020740be1e650e52ea5418ce5d.png)
行书基本笔画笔
以下是行书基本笔画的笔顺大全:
1. 橫
- 从左到右横扫一笔。
2. 竖
- 从上到下直划一笔。
3. 撇
- 从左上方向右下方倾斜划一笔。
4. 捺
- 从左下方向右上方倾斜划一笔。
5. 点
- 轻触纸面,不带有明显的笔画。
6. 钩
- 先画竖,再在末端向右上方勾画一个小钩。
7. 提
- 先画竖,再在末端向右上方划出一小段。
8. 捺钩
- 先画捺,再在捺的末端向右上方勾画一个小钩。
9. 弯钩
- 先画弯,再在弯的末端向右上方勾画一个小钩。
10. 折
- 先画竖,再在中间位置向右上方划出一小段。
以上是行书基本笔画的笔顺大全,你可以参考这些笔画来练习行书字体的写作。
行书硬笔书法基本笔画的写法
![行书硬笔书法基本笔画的写法](https://img.taocdn.com/s3/m/d20093926e1aff00bed5b9f3f90f76c661374c0d.png)
行书硬笔书法基本笔画的写法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行书是中国书法中的一种经典艺术形式,它以流畅优美的笔画、规整有序的结构而著称。
行书硬笔书法是行书的其中一种书写技法,它以硬笔取代了毛笔,书写起来更加方便,适合初学者练习。
下面将介绍行书硬笔书法的基本笔画的写法。
行书硬笔书法的基本笔画包括横、竖、撇、捺、点五种。
横:横向写下笔,按笔的宽度长短分为大横、中横、小横。
写法:从左往右写,一气呵成,要求水平、匀称。
撇:向左上方倾斜写下笔。
写法:由上而下斜向左写,要求左歪右正、有力。
点:点画,即写下笔后停留在纸上的瞬间。
写法:轻轻地将笔尖点在纸上,要求画面饱满、圆润。
以上就是行书硬笔书法的基本笔画的写法。
在练习这些基本笔画时,我们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保持笔法稳定:行书硬笔书法需要一气呵成,笔画要稳重、有力,不可出现颤抖或波动。
2. 控制笔墨厚度:硬笔书法的笔墨厚度要一致,不可时轻时重,要保持统一的笔墨质感。
3. 注意笔画比例:在写作中,要注意每种笔画的比例和构图,保持整体的平衡和美感。
4. 熟练掌握笔画书写顺序:行书硬笔书法的笔画书写顺序是有规律的,要熟练掌握每种笔画的书写顺序,从而提高写作效率。
通过不断练习这些基本笔画,我们可以逐渐提高行书硬笔书法的书写水平,锻炼书法功底,提升书写技巧。
希望大家能够认真学习,多加练习,感受到书法带来的乐趣和收获。
第二篇示例:行书是中国传统书法艺术中的一种,其特点是线条流畅优美,具有丰富的表现力。
行书的硬笔书法是指用硬笔书写行书字体,是一种比较容易上手的书写方式,适合初学者练习。
在学习行书硬笔书法时,掌握基本笔画是非常重要的,下面我们来看一看关于行书硬笔书法基本笔画的写法。
第一、横笔画横笔画是行书硬笔书法中最基本的笔画之一,也是最容易书写的笔画之一。
横笔画一般由左向右书写,要求笔画匀称、舒展。
横笔画的写法是先由左向右横向书写,上下厚薄要一致,长度要一致。
练习横笔画时,可以在练字簿上反复书写,保证每一笔都笔直、匀称。
行书必练的100个连笔
![行书必练的100个连笔](https://img.taocdn.com/s3/m/cb5db44a793e0912a21614791711cc7931b778f3.png)
行书必练的100个连笔行书是书法中最具有动态美感的一种字体。
在练习行书时,掌握好连笔是至关重要的。
下面是行书必练的100个连笔,从简单到复杂,逐步提高练习难度。
一、捺钩1. 撇捺;2. 捺撇;3. 撇右捺;4. 撇左捺;5. 横折撇右捺;6. 着笔横钩。
二、捺蹴7. 捺起蹴;8. 起捺转起蹴;9. 起捺过增蹴;10. 反机蹴;11. 上折捺起蹴;12. 起蹴弯勾。
三、挑钩13. 左斜钩;14. 右斜钩;15. 竖钩;16. 横折双钩;17. 左右钩;18. 悬挑。
四、挑蹴19. 挑起蹴;20. 起挑转起蹴;21. 双机蹴;22. 挑蹴增捺;23. 上折挑起蹴;24. 挑蹴反折。
五、挑捺25. 挑起捺;26. 起挑转起捺;27. 双机捺;28. 减挑加捺;29. 上折挑起捺;30. 挑捺反弯。
六、撇钩31. 弯钩;32. 直钩;33. 捺右钩;34. 捺左钩;35. 撇横钩;36. 竖钩横折。
七、撇蹴37. 撇起蹴;38. 起撇转起蹴;39. 撇蹴双机;40. 捺蹴加撇;41. 上折撇起蹴;42. 撇蹴反钩。
八、折钩43. 折弯钩;44. 折直钩;45. 左折钩;46. 右折钩;47. 橫钩;48. 柿钩。
九、折蹴49. 折起蹴;50. 起折转起蹴;51. 折蹴双机;52. 折蹴增捺;53. 上折折起蹴;54. 折蹴反折钩。
十、折捺55. 折起捺;56. 起折转起捺;57. 折捺双机;58. 增折加捺;59. 上折折起捺;60. 折捺反钩。
十一、横钩61. 横钩下挑;62. 横钩上勾;63. 横钩半勾;64. 横钩半挑;65. 横钩半钩;66. 横钩全勾。
十二、横蹴67. 横起蹴下挑;68. 横起蹴上勾;69. 横起蹴半勾;70. 横起蹴半挑;71. 横起蹴半钩;72. 横起蹴全勾。
十三、竖钩73. 竖钩右折;74. 竖钩左折;75. 竖钩弯钩;76. 竖钩右半钩;77. 竖钩左半钩;78. 竖钩全钩。
书法笔画笔顺表
![书法笔画笔顺表](https://img.taocdn.com/s3/m/1d6c565e86c24028915f804d2b160b4e777f811f.png)
书法笔画笔顺表一、基本笔画。
1. 横(一):从左到右写横画。
2. 竖(丨):从上到下写竖画。
3. 撇(丿):从右上向左下写撇画。
4. 捺(㇏):从左上向右下写捺画,捺脚要出锋。
5. 点(㇔):由轻到重向下点。
6. 提(㇀):从左下向右上提笔。
7. 横钩(乛):先写横,然后在横的末端向右下轻快钩出。
8. 竖钩(亅):先写竖,到末端向左上钩出。
9. 弯钩(㇁):起笔稍轻,向下弯行笔,到末端向上钩出。
10. 斜钩(㇂):起笔稍重,向右下弯斜行笔,最后向上钩出。
11. 卧钩(㇃):从左向右下卧笔,然后向左上钩出。
12. 横折(㇆):先写横,然后折向下方写竖。
13. 横折钩(㇆亅):先写横折,再写竖钩。
14. 横撇(㇇):先写横,然后向左下撇出。
15. 撇折(㇔):先写撇,接着在撇的末端折向右下写提。
16. 撇点(㇔㇀):先写撇,再写点。
17. 竖弯(㇄):先写竖,然后向右弯一小段。
18. 竖弯钩(乚):先写竖,然后向右弯行笔,最后向上钩出。
19. 竖折(㇆):先写竖,再折向横画。
20. 竖折折钩(㇆㇆亅):先写竖折,再写横折钩。
21. 横折折折钩(㇔㇆亅):先写横撇,再写弯钩。
二、部分笔画笔顺示例字。
1. “十”:横(一)、竖(丨)。
2. “人”:撇(丿)、捺(㇏)。
3. “日”:竖(丨)、横折(㇆)、横(一)、横(一)。
4. “田”:竖(丨)、横折(㇆)、横(一)、竖(丨)、横(一)。
5. “山”:竖(丨)、竖折(㇆)、竖(丨)。
6. “火”:点(㇔)、撇(丿)、撇(丿)、捺(㇏)。
7. “水”:竖钩(亅)、横撇(㇇)、撇(丿)、捺(㇏)。
8. “木”:横(一)、竖(丨)、撇(丿)、捺(㇏)。
9. “禾”:撇(丿)、横(一)、竖(丨)、撇(丿)、捺(㇏)。
10. “上”:竖(丨)、横(一)、横(一)。
11. “下”:横(一)、竖(丨)、点(㇔)。
12. “大”:横(一)、撇(丿)、捺(㇏)。
13. “小”:竖钩(亅)、点(㇔)、点(㇔)。
春字行书书法
![春字行书书法](https://img.taocdn.com/s3/m/fd12d28bf424ccbff121dd36a32d7375a417c669.png)
春字行书书法春字行书书法:春字的笔顺:横、横、横、撇、捺、竖、横折、横、横春的拼音:chūn春的部首:日春的结构:上下结构春字的详细解释:名词(1) (会意。
甲骨文字形,从草(木),草木春时生长;中间是“屯”字,似草木破土而出,土上臃肿部分,即刚破土的胚芽形,表示春季万木生长;“屯”亦兼作声符。
小篆字形,隶变以后,除“日”之外,其他部分都看不出来了。
本义:春。
四季的第一季)(2) 同本义春为青阳,春为发生,春秋繁露。
春者,天之和也。
又春,喜气也,故生。
——《尔雅·释天》(3) 又如:春归(春天来临);春闱(春季考试);春蚕(春季饲养的蚕);春事(春季农耕之事);春人(春游之人);春试(春季在京师举行的科举考试);春忙(春季农耕忙碌时);春社(元宵节前后举行猜灯谜活动的一种游戏组织)(4) 男女情欲有女怀春。
——《诗·召南·野有死麕》(5) 又如:怀春(少女爱慕异性);春女(怀春的女子);春方(春药);春兴(情欲);春线(浸过兴奋药剂的线。
淫秽物品)(6) 指草木生长;花开放。
常喻生机。
如:春眼(形容柳叶初生之芽);春梢(春条的末稍);春丛(春日丛生的花木)(7) 唐人呼酒为春。
如:春杯(指酒杯);春台(饭桌);春酎(春酒。
酎,醇酒,泛指酒)(8) 泛指一年一卧东山三十春。
——高适《人日寄杜二拾遗》(9) 又如:春年(青春,年华);春秋(年纪;年数)(10) 春色;喜色。
如:春山(眼眉,妇女的眉色);春晕(春色晕染);春减(春色减退)(11) 北斗指向东方为春,故以春指代东方。
如:春方(东方);春路(东方的道路);春溟(东海)。
100个常用字的行书写法
![100个常用字的行书写法](https://img.taocdn.com/s3/m/b930d512ac02de80d4d8d15abe23482fb4da02ed.png)
100个常用字的行书写法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书法艺术成为了一种重要的文化传承方式。
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之一,行书以其简洁流畅、气韵生动的特点,深受广大书法爱好者的喜爱。
本文将介绍100个常用字的行书写法,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并掌握这一艺术形式。
1. 人:行书中的人字,可分为上下两部分。
上半部分为一撇,下半部分为一竖,形似人站立的样子。
2. 天:天字的行书写法,上部是一横,下部是一竖,横竖相交,形似广阔的天空。
3. 地:地字的行书写法,上部是一横,下部是一撇和一竖结合,象征地面。
4. 金:金字的行书写法,上部是一横,下部是两撇,左右对称,寓意金财。
5. 木:木字的行书写法,上部是一横,下部是一竖和一撇结合,形如树木的形态。
6. 水:水字的行书写法,上部是一横,下部是两撇,形似水波荡漾。
7. 火:火字的行书写法,上部是一横,下部是两撇,形如燃烧的火焰。
8. 山:山字的行书写法,上部是一横,下部是一竖和一斜撇结合,形似山峦的轮廓。
9. 石:石字的行书写法,上部是一横,下部是两撇,形如岩石的形态。
10. 田:田字的行书写法,上部是一横,下部是一竖和两撇结合,象征农田。
11. 门:门字的行书写法,上部是一横,下部是两竖,形如门的框架。
12. 风:风字的行书写法,上部是一横,下部是一竖,在横竖交叉处有向左的风旗状。
13. 雨:雨字的行书写法,上部是一横,下部是一竖,横竖交叉处有两点,象征雨滴。
14. 电:电字的行书写法,上部是一横,下部是一撇和一竖结合,形似电流的流动。
15. 木:木字的行书写法,上部是一横,下部是两竖,形如树木的形态。
16. 花:花字的行书写法,上部是一横,下部是一撇和两竖结合,形似花朵的形状。
17. 草:草字的行书写法,上部是一横,下部是一撇和一竖结合,形似草丛的形态。
18. 鸟:鸟字的行书写法,上部是一横,下面是一竖和一撇结合,形似飞翔的鸟儿。
形似游动的鱼。
20. 云:云字的行书写法,上部是一横,下面是一撇和一竖结合,形似飘动的云朵。
行书八种基本笔画的写法图解
![行书八种基本笔画的写法图解](https://img.taocdn.com/s3/m/6f73d82114791711cc79179d.png)
点法2横法3竖法4撇法5捺法6钩法7挑法8折法9连接笔法.基本用笔(笔法)。
横:①顺锋法(起笔),一、顺着笔的方向,找到发力点,发力,后面(收笔)慢慢出来。
告诉我们:第一根笔毛入纸以后,行笔铺开,到最后一根笔毛缓缓走出,就是从起笔到收笔细微的动作,我们作为刚开始学“二王”行草书的开始阶段要掌握的。
二、顺切法1:笔尖横起下切,切好→往上顶住成S形→铺毫,铺开后行笔时要提着走→收笔时,轻顿回弹。
顺切法2:(笔尖画弧起)→顶纸推锋→铺毫…。
两种不同。
②藏锋法:锋顶着一压(笔),把锋藏着,我们在看到一些不尖的笔画(用的藏锋法起笔);(起笔动作相同)笔锋可能露在外面,这种也叫“藏锋法”;有时候笔尖是藏在里面,前面有不规则的边缘线,也是藏锋法。
8.竖也一样。
① 顺势切笔:最尖的一根笔毛开始缓缓(入纸),顺势。
顺势也有很多种可能:一种是从上往下;一种是横向入纸再往下。
顺势要注意:笔不是直接顺下来,仍需要找一个发力点,再下来,如果我们把起笔位置放大一千倍,会发现会有一个斜切面,是锋入到纸里时,笔顶一下再发力往下走,一定要是这一种。
②藏锋起笔:锋藏住,笔锋往上去再一按,很小的一按→一顶,成S形,铺开下行。
藏锋有什么好处呢?是把“尖”隐藏起来。
时而隐藏时而露出来,这是高手,只会一种不行。
9.怎么从古帖里面看出藏锋和露锋呢?其实很好分辨:露锋是露在外面,露在线条上面;如果是藏锋,就是没露出来,基本是平的。
竖画也是一样,藏锋与露锋的区别一定要明白。
10.行笔,即线条中段,有几种可能:▲切顶以后没有提按,不变方向,很常规,大大方方的普通的一种。
▲切顶以后有提按,有粗细变化。
▲没提按,粗细均匀,力量不变,方向会变化,书法里面是有的。
▲力量和方向均有变化:提起来后方向改变-再改变。
11.把刚才讲的再捋一捋:① 不变方向,直接切顶以后走的,这种走的线分两种:一种是常规的线条,笔压下去后就往后走,粗细比较均匀;另一种是入笔杀纸以后锋拧开,两个的边缘线鼓起来,外拓式,写粗线条时候用的。
硬笔行书基本笔划
![硬笔行书基本笔划](https://img.taocdn.com/s3/m/ad8b5b7bcdbff121dd36a32d7375a417866fc1dc.png)
5.撇点:落笔重顿,随后向左下撇出,要短促有 力,撇点多用于右侧上部。
6.相向点:由右点和撇点组成,呈上开下合之势, 多用于字顶部或中部。
7.相背点:由撇点和右点组成,呈上合下开势, 左右对称。
8.上下点:首点下俯启带下点,形断意连,下点, 出锋启带下笔。
9.横三点:由两个右点和一个撇点组成,多用于 顶部,呈上开下合之势。
1.横构:多用于宝盖,起笔承上笔之势,行 笔向右略上,转角圆中带方,刚柔相济,出
钩干脆有力,锋指下笔起笔处。
2.竖钩:起笔承上笔之势,向下行笔宜直而挺腹, 使竖画挺拔有力,出钩略顿后左上挑出,也可水 平略下出钩。
3.曲钩:起笔轻落,重笔下行,略弓背,然后顿 笔出钩,锋势与下笔呼应。
4.斜钩:顿笔向右下行,中部笔画略细,下部折 笔向右上出钩。由于呼应关系,也可不出钩,而 是回锋收笔。
10.聚四点:由左点、挑点、撇点、右点组成, 注意左右对称,相互萦带,聚向中心。
11.四点底:首点启带三点连写,首点向左,其 余三点向右,行草中四点常用横代。
二、 横的写法
• 横竖者,字之骨骼也。行书横画较之 楷书更自由随便,长短不一,形态各 异,应根据字形需要去处理。写横画 技巧,既要注意避免将楷书横法硬搬 入行书,使笔画呆板;又要注意一个 字中横画的连带程度及连带方式要有 所变化,以免显得乏味。
8.撇点:撇宜直,撇至末端折笔向右下写点,注 意夹角的大小要因字而已。
9.竖弯:起笔如竖画,转折处不停顿快速圆 转,收笔时回锋或出钩。
10.横折折撇:先写横斜折,再写横折撇,上收 下放,应为斜体。
11.横折折钩:写此笔画时,要注意处理好两个 折角的关系,上折宜方,下折宜圆,刚柔相济。
12.横折竖弯:先写短横,至末端折角向下,然 后向左下行笔写竖弯。注意弯曲自然,收笔回带 写下笔。
常用行书书法笔顺
![常用行书书法笔顺](https://img.taocdn.com/s3/m/d486e23cf524ccbff021843c.png)
常用行书书法笔顺(一)单人旁落笔稍重,向左下行笔,随后回锋翻笔,再顺势落笔写竖,先轻后重,最后回锋向右上趯出。
如“任”字。
(三)左耳旁落笔写短横,顺势用笔而下写弧,再顿笔勾出,接着写竖勾,竖勾要挺劲,带有一定的弯势。
如“陈”字。
(五)竖心旁落笔写短竖,再折笔写短横,然后翻笔向左上,顺势写长竖。
有时横竖之间有牵丝相连,并形成一个针鼻孔似的小圈,就更显得玲珑剔透,生动活泼。
如“情”字。
(七)提手旁落笔写横,再翻笔写竖勾,然后顺势写斜世无双挑。
横画略向右上斜,竖勾挺拔带弧势,挑画由左下而右上,线条由粗而细,点画分明有力。
如“推”字。
(八)宝盖头轻落笔重按笔写点,然后勾出,顺势写左竖点,再连着折笔写横,末了折笔用力向左下勾出.整个宝盖头点画呼应,成上包下之势,字头宽敞,能包括或容纳下面部分。
如“宣”字。
(九)趯土旁落笔先写横画,再翻笔写短竖,然后顺势折笔用力向右上趯出。
趯土旁的趯土要写得精悍,同时要与右面部分发生关系,其中特别是趯画。
如“城’字。
(十)直刀旁落笔斜写左短竖,再折笔向右上勾挑,然后顺势写右竖。
行书中的右竖,不妨写得比楷书长些;竖尾一般提笔直接抽出,也可以向左下勾出。
如“到”字。
(十一)双人旁落笔先写短撇,回锋折笔写长撇,再回锋向上写竖画,然后顿笔勾出。
整个双人旁要一笔写成,虽然用笔有提有按,但笔尖始终没有离开纸面。
如“徐”字。
(十二)反犬旁侧锋落笔,随即向右下撇出,顺势另起笔写竖勾,再落笔写撇折挑。
反犬旁可以写成楷书似的勾挑,也可以回锋收笔无勾挑;有勾挑的势必从左上落笔写撇或撇挑,无勾挑的势必从右上落笔写撇或撇挑,用笔的笔势不同,因此字的体态也不同。
如“独”字。
(十三)王字旁落笔写上横,随即折笔写竖画,再转笔向右上顺势写中横,然后折笔向左下写下横。
王字旁的三横,要求长短角度有变化,一般来说,上画较短略向右仰,中横略长比较平正,下横最长由左下向右上挑出。
三横有变化又和谐,这样安排就饶有趣味。
|书法知识|行书基本笔画的写法:横、竖、撇、捺、折、钩、点
![|书法知识|行书基本笔画的写法:横、竖、撇、捺、折、钩、点](https://img.taocdn.com/s3/m/1824ee01650e52ea55189886.png)
|书法知识|行书基本笔画的写法:横、竖、撇、捺、折、钩、点鸿默轩行书是介于楷书与草书之间的一种书体。
行书脱胎于隶书,萌生于东汉而成形于魏晋,至东晋趋于成熟。
苏东坡说:“楷如立,行如行,草如走。
”张怀也说:“行书非草非真,离方遁圆,在乎季孟之间,兼真者谓之真行,兼草者谓之行草.”行书较楷书简约、流畅,较草书易识、易学,实用。
王羲之行书是行书的极至,他被称为书圣,作品《兰亭序》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
历代行书名家百出,行书风格多样、个性丰富。
行书分类大致可归纳为三大系:1、二王行书,由王羲之、王献之所创,后世文人书家无不直接或间接受到王派行书体系的影响,后继者如米芾、赵孟頫等皆是大家;2、颜行,由颜真卿所创,在传统笔法中掺入篆籀笔意,结体变背势为向势,易方为圆,代表作有《祭侄稿》、《争座位帖》等。
它的出现改变了王书一统天下的局面,为后世的行书创作提供了更多的模式,从而推动行书体系风貌的变化和发展。
后世书坛宗王宗颜此起彼伏,时隐时现,或互相掺杂融合。
3、魏行,清代书家将魏碑的体势和用笔化入行书中形成的一种行书。
代表书家有赵之谦、何绍基等。
行书个性风格各异,其基本笔画乃至笔法有共通的规律,这里我们选择王羲之的《兰亭序》来学习。
行书的基本笔画的写法:横、竖、撇、捺、折、钩、点1、横,与楷书的要求一样,以掌握细腰长横写法为主。
主要掌握两种类型的横,一种是类楷写法的长横,如“亭”字的第一横。
另一种是或下笔或收笔出锋的横,如“昔”字的第二横。
这是重点要掌握的,行书中出现特别多。
如图1。
2、竖,如图2(A回锋收笔的,如“间”,B顿笔出锋的,如“慨”C 露锋的,如“年”)竖笔在左的要收笔;3、撇,如图3-1、图3-2(A露锋出锋的长撇,如“舍”“少”“为”,B回锋的撇,如图“盛”“和”,C顿笔提起的如“老”);4、捺,如图4(A类楷的捺,如图“永”,B平拖回收的捺,如“舍”,C反捺如“殊”);5、折,如图5(A方折,如“曲”,B圆折,如“为”,C特殊的折,如“和”);6、钩,如图6(A如类楷的如“九”,B拖钩如“静”,C蟹爪钩,如“殊”);7、点,如图7-1、图7-2(A单点如图“亭”“宇”“领”;多点相连的如“流”“清”“无”“于”)您热爱中国书画吗?您对中国名家书画作品收藏感兴趣吗?请关注“风采书画院”公众号吧!本平台与《风采》杂志,中国央视网、中国新闻网、北方时报网、新都市报等多家媒体合作,致力于弘扬中国传统艺术,宣传推荐名家作品。
实用硬笔行书:常用字的写法
![实用硬笔行书:常用字的写法](https://img.taocdn.com/s3/m/65c1b242302b3169a45177232f60ddccda38e664.png)
实用硬笔行书:常用字的写法应朋友要求上传直播稿,系统讲解,所以,近期直播将主要讲100个最常用字。
别小看这100个常用字,它们的使用频率,已经接近1/2了,具体讲,你每写100个字,平均有44个左右,就在这100个最常用字之中。
我把讲过的字,现已整理成单字大图了,未完待续中――可能有朋友会问,为什么原稿没传。
既然大家要学习,我就有必要整理相对规范的字。
而原稿,并非每个字都是规范的,出于对大家,尤其是初学朋友负责的态度,也对我自己负责,故做此选择。
以后制成单字大图(100个常用字,包含一字多写),供大家参考―――“后”这个字,虽然笔画少,但是在实用速度下,不太容易写得好!需要把握这几个特点:一、第一撇是平撇,第二撇是附钩撇,注意竖撇的方向、长度、弧度,末端上挑时自然出锋;二、“口”的第一笔宜长,然后一个2字符,整体上,“口”与撇的下端在一水平线上。
当然,同一个字,有不同的风格,此字,只是我的理解!“家”这个字,问的朋友也不少。
宝盖头一目了然,不需多言。
主要是下面的“豕”,两连撇短促而有力,写完后牵丝写右边,右边在快写的情况下,适合处理成“3字符”,其他地方可以慢,最后这几笔,适合连笔快写!慢写反而容易不自然,当然,这要根据每个人的手感!“自”这个字,没有什么主笔,谈不上俊俏,写规范即可!有两个注意的细节:一、左面这一竖写完后,下一笔横折钩的下端,比左面一竖下端更低;二,“自”里面的两连横,异化成了“3字符”,适合快写!“可”字,比较简单:第一笔长横扛肩,根据每个人的审美,可以写得飘逸,也可写得坚定;下面的结构可以看成是一个“n'字符,连着一长竖,竖有悬针,悬针出锋,收笔方向为下偏左一点。
所谓实用行书,不但考虑实用,而且最大程度上尊重硬笔书法审美!“会”这个字,一撇一正捺,严格来讲,并非是最实用的写法。
还有如:一撇一反捺,更适合快写;甚至把撇捺异化成撇折连笔的写法(这就不太规范了)。
需要指出的是,除非正式场合,日常写字的时候,也可以把最后一点用回锋来代替。
行书56种基本笔画写法
![行书56种基本笔画写法](https://img.taocdn.com/s3/m/b11e8464e55c3b3567ec102de2bd960590c6d9ce.png)
行书56种基本笔画写法行书是中国书法的一种,其笔画雄劲有力,气势磅礴,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一环。
行书的笔画有着严格的规范,共有56种基本笔画写法,本文将为大家详细介绍这56种基本笔画的写法。
1、横横是行书中最基本的笔画之一,写法要求笔画平直,长度适中,不宜过短或过长。
2、竖竖是行书中最为重要的笔画之一,写法要求笔画直立,长度适中,不宜过短或过长。
3、撇撇是一种向右上方斜着写的笔画,写法要求笔画宜快不宜慢,长度适中,不宜过长或过短。
4、捺捺是一种向右下方斜着写的笔画,写法要求笔画宜快不宜慢,长度适中,不宜过长或过短。
5、点点是一种小小的笔画,写法要求笔画宜小不宜大,位置不宜过高或过低。
6、提提是一种向上提起的笔画,写法要求笔画宜快不宜慢,长度适中,不宜过长或过短。
7、钩钩是一种向右上方弯曲的笔画,写法要求笔画宜快不宜慢,长度适中,不宜过长或过短。
8、横钩横钩是一种横着写的钩形笔画,写法要求笔画宜快不宜慢,长度适中,不宜过长或过短。
9、横折横折是一种横着写的折形笔画,写法要求笔画宜快不宜慢,长度适中,不宜过长或过短。
10、竖折竖折是一种竖着写的折形笔画,写法要求笔画宜快不宜慢,长度适中,不宜过长或过短。
11、斜钩斜钩是一种斜着写的钩形笔画,写法要求笔画宜快不宜慢,长度适中,不宜过长或过短。
12、横抹横抹是一种横着写的抹形笔画,写法要求笔画宜快不宜慢,长度适中,不宜过长或过短。
13、竖抹竖抹是一种竖着写的抹形笔画,写法要求笔画宜快不宜慢,长度适中,不宜过长或过短。
14、横撇横撇是一种横着写的撇形笔画,写法要求笔画宜快不宜慢,长度适中,不宜过长或过短。
15、竖钩竖钩是一种竖着写的钩形笔画,写法要求笔画宜快不宜慢,长度适中,不宜过长或过短。
16、横折钩横折钩是一种横着写的折形钩笔画,写法要求笔画宜快不宜慢,长度适中,不宜过长或过短。
17、斜折斜折是一种斜着写的折形笔画,写法要求笔画宜快不宜慢,长度适中,不宜过长或过短。
行书28种基本笔画
![行书28种基本笔画](https://img.taocdn.com/s3/m/c3c2140aff4733687e21af45b307e87100f6f872.png)
行书28种基本笔画——研习日常,翻开人生篇章行为艺术,书是人类传承、缩影生活的艺术之一,相传中国有“好书三千卷,不读妄自菲薄”的说法,自然也少不了行书这门书法艺术。
行书作为书法学习中的一个难点难练,每个初学者都需要在走笔、发力、控制等方面下功夫,才能够更好地解开行书的奥秘。
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掌握行书这门艺术,下面就来介绍一下行书的28种基本笔画,并自行补充相关知识点。
1、点画——点画是指行书书写中给人感觉细小,达到章法框架基础的一种笔画,也是行书所有笔画的开始和结尾。
2、横折——横折是行书最常用的一种笔画,不仅应用范围广泛,也是行书书写中重要的框架和基本构成要素之一。
3、草折——草折是行书书法构型的一个变体,即为横折的变形,其特点在于草折比横折更加圆润平滑。
4、竖钩——在行书书写中,竖钩是一个非常常见的笔画形式,也是扭转性、跳跃性非常强的笔画形式之一。
5、弯钩——弯钩也是行书书写中非常常见的笔画形式,它的特点在于钩尾延伸并且作出一定弯曲形态。
6、挑钩——挑钩是行书中一种较为常见的笔画形式,挑钩笔画要求飘逸而有力,必须把握力度和落笔方向。
7、悬挑——悬挑是行书中一种较难掌握的笔画形式,其笔画形态要求连贯平稳,所需的笔法和灵敏度也比较高。
8、短钩——短钩,也是行书书法笔画中比较重要的一种形式,它是指横折上或下部分不完整,留下的短钩。
9、竖撇——竖撇是行书中最基础的一种竖线型笔画,也是其他钩、折等形式的基础和前后的框架。
10、短撇——短撇,意义同短钩,为其他折、钩等形式的基础和前后的框架。
11、横抽——横抽,即在横折形态的基础上进行拉伸形态,拉伸后呈弓形,是行书中难度较大的笔画。
12、竖抽——竖抽是行书中一种特殊的笔画形式,它要求在书写时逐渐变细,并呈弧形向下拉伸。
13、叉折——叉折是行书中比较常见的一种笔画形式,它是连接不同形态线条的过渡性笔画。
14、折钩——折钩是行书中非常基础的笔画类型,要求钩尾与横折之间的角度扭转且线条连续流畅。
行书基本字写法
![行书基本字写法](https://img.taocdn.com/s3/m/15d53aecf424ccbff121dd36a32d7375a517c646.png)
行书基本字写法
行书是一种常见的书法形式,它比楷书更流畅、快捷,但仍然保持一定的辨识度。
以下是行书基本字的写法:
1. 点的写法:行书的点画有动势,笔锋入纸后略顿,然后顺势收笔。
例如“深”字的红色箭头所示。
两点呼应时,左点出锋,顺势带出右点,两点之间笔断意连,顾盼有情。
2. 横的写法:行书横画的笔法在楷书的基础上增加了动感。
尤其当多横组合时,更强调彼此间的变化及映带关系。
顺锋入笔,转锋右行,回锋轻放。
长横入笔转锋的动作比短横更显著。
3. 竖的写法:行书竖的用笔与楷书相似,也分为悬针竖和垂露竖。
4. 撇的写法:行书撇分为回锋撇与出锋撇。
5. 捺的写法:行书捺分为出锋捺、回锋捺和以点代捺。
6. 钩的写法:行书钩画也有动势,例如“深”字的红色箭头所示。
以上是行书基本字的写法,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如果有任何疑问,建议咨询书法专业人士或查阅相关书籍。
实用行书,常用100字(七)
![实用行书,常用100字(七)](https://img.taocdn.com/s3/m/deef1a53842458fb770bf78a6529647d27283408.png)
实用行书,常用100字(七)
“上”这个字,快写的时候,适合写的偏小一点,第二笔短横,在竖的偏上一点入笔,扛肩。
然后向左下方运笔,牵丝可有可无,末笔这一横同样也要扛肩倾斜。
“中”字比较简单,两个注意的地方:一、“口”字呈“倒梯形“状。
二、主笔为一竖,适合写成悬针竖,略长,出锋犀利。
上图中的“事”,作为行书,非常主流的写法,有几个注意的地方:一,第一笔为长横,快写时可以飘逸;第二,“口“字已简化成一小短横,这在”二王“的贴子里,也是”事“字常见的一个结构;三,最后一笔悬针,向左下方收笔出锋,
”也“字留形写法,末笔上挑出锋,出锋方向右上,本字出锋重,实际书写时,大家可以以自己的手感与审美为准;
”也“字末笔,没有上挑,而是采用类似毛笔书法中回锋的技巧,这样书写快捷的同时,依然保持较高的辨识度。
”子“这个字,在现代很多硬笔行书字贴里,都把最后一笔,作为一长横单独写出来了,并没有和竖钩合为一笔。
但是我认为这样写,在快写状态下是缺少实用性的。
并且从实际来看,很多书法家的日常行书里,都把竖钩与横作为连笔书写的,最后一横扛肩有回锋,不宜太长,如上图为大家作参考。
上图”没“字,取法颜真卿,作为行书,该写法比较顺势,在实际语境里,依然保持了较高的辨识度。
同时,很多书法家的日常手札里,如:田英章老师,都采用了如上的写法。
我的水平有限,难免有谬误之处,仅供大家参考。
喜欢的朋友可以关注,点赞转发,谢谢!。
行楷基本笔画笔顺大全
![行楷基本笔画笔顺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f40aecc4b8d528ea81c758f5f61fb7360b4c2bd0.png)
行楷基本笔画笔顺大全行楷是汉字书法中的一种字体,它流畅优美,笔画书写规范。
下面我们来介绍一下行楷的基本笔画笔顺。
1.横画:横画是从左向右书写的笔画,常见的有“一”、“丁”等。
书写时要注意横画的长度和平直度。
2.竖画:竖画是从上向下书写的笔画,例如“丨”、“冖”等。
竖画的高度要一致,并且笔画要匀称。
3.点画:点画是由一个小点构成的,例如“丶”、“人”等。
点画要求大小一致,位置居中。
4.撇画:撇画是向右上或右下方向书写的笔画,例如“乙”、“衣”等。
撇画的角度要一致,从上到下要有一定的曲线。
5.捺画:捺画是向右上或右下方向书写的笔画,例如“儿”、“山”等。
捺画要求笔画长短一致,撇捺转折处要有一定的曲线。
6.提画:提画是先向上画一个撇,再向下画一个捺,例如“了”、“月”等。
提画要求撇捺的结合处平直匀称,整体形状要协调。
7.竖钩:竖钩是由竖画和一小钩构成的,例如“亻”、“子”等。
竖钩的竖画要一致,钩要向外翘起。
8.横钩:横钩是由横画和一小钩构成的,例如“八”、“十”等。
横钩的横画要平直,钩要有一定的弧度。
9.捺钩:捺钩是由捺画和一小钩构成的,例如“非”、“日”等。
捺钩的捺画要有一定的曲线,钩要向外翘起。
10.捺撇:捺撇是由捺画和一个撇构成的,例如“为”、“同”等。
捺撇的捺画要有一定的曲线,撇要有一定的角度。
以上只是行楷的基本笔画笔顺,行楷字体还有很多复杂的字形,需要根据具体的字形特点来书写。
在学习行楷时,除了掌握基本笔画笔顺外,还要注意书写的平稳和均匀,通过不断练习,逐渐掌握行楷的特点和风格。
行楷是一门艺术,需要耐心和毅力来学习和练习,希望以上介绍对您有所帮助。
如果您有其他关于行楷的问题,欢迎继续提问。
历字的各种写法
![历字的各种写法](https://img.taocdn.com/s3/m/8dd31da94bfe04a1b0717fd5360cba1aa8118cb4.png)
历字的各种写法
历字有多种写法,包括楷书、行书、草书等。
以下是一些示例:
1. 楷书:楷书是一种规范、端正的字体,常用于印刷、正式文书等场合。
历字的楷书写法如下:
笔顺:一丨フ一フ丨フ一丨フ一フ一一丨フ丨
结构:上下结构
2. 行书:行书是一种介于楷书和草书之间的书写形式,常用于手写、笔记等场合。
历字的行书写法如下:
笔顺:一丨フ一フ丨フ一フ丨フ一丨フ一一
结构:上下结构
3. 草书:草书是一种快捷、简便的书写形式,常用于书法艺术、手写信函等场合。
历字的草书写法如下:
笔顺:一フ丨フ一フ丨フ一一
结构:上下结构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的书写形式有不同的特点和风格,选择适合自己风格和场合的写法非常重要。
同时,书写时要遵循笔画顺序和结构规则,以保证字形美观、易读易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汉字的偏旁部首是汉字的重要组成部分,写好偏旁部首有利于写好汉字。
行书的偏旁部首来自楷书,但书写更为简便。
(一)单人旁落笔稍重,向左下行笔,随后回锋翻笔,再顺势落笔写竖,先轻后重,最后回锋向右上趯出。
如“任”字。
(二)三点水落笔轻,露锋尖,触纸后用力顿一下,然后勾出,接着顺势落笔写竖勾,勾时用力向右上趯出。
如“沈”字。
(三)左耳旁落笔写短横,顺势用笔而下写弧,再顿笔勾出,接着写竖勾,竖勾要挺劲,带有一定的弯势。
如“陈”字。
(四)右耳旁落笔由轻而重写横出折,再顺势写弯勾,然后翻笔而上写竖画,竖如悬针,上粗下细.一般来说,左耳收,右耳放;左耳流利,右耳工整;左耳竖有勾,右耳竖无勾;左耳占地小,右耳占地大。
如“都”字。
(五)竖心旁落笔写短竖,再折笔写短横,然后翻笔向左上,顺势写长竖。
有时横竖之间有牵丝相连,并形成一个针鼻孔似的小圈,就更显得玲珑剔透,生动活泼。
如“情”字。
(六)爿字旁侧锋落笔,略顿,随即高于写竖画,要挺拔有力,至竖末用力向左上勾出,然后顺势写上点,顿一下提笔写下点,再用力向右上挑出。
竖与点之间用勾挑相呼,点与点之间用牵丝相连。
如“壮”字。
(七)提手旁落笔写横,再翻笔写竖勾,然后顺势写斜世无双挑。
横画略向右上斜,竖勾挺拔带弧势,挑画由左下而右上,线条由粗而细,点画分明有力。
如“推”字。
(八)宝盖头轻落笔重按笔写点,然后勾出,顺势写左竖点,再连着折笔写横,末了折笔用力向左下勾出.整个宝盖头点画呼应,成上包下之势,字头宽敞,能包括或容纳下面部分。
如“宣”字。
(九)趯土旁落笔先写横画,再翻笔写短竖,然后顺势折笔用力向右上趯出。
趯土旁的趯土要写得精悍,同时要与右面部分发生关系,其中特别是趯画。
如“城’字。
(十)直刀旁落笔斜写左短竖,再折笔向右上勾挑,然后顺势写右竖。
行书中的右竖,不妨写得比楷书长些;竖尾一般提笔直接抽出,也可以向左下勾出。
如“到”字。
(十一)双人旁落笔先写短撇,回锋折笔写长撇,再回锋向上写竖画,然后顿笔勾出。
整个双人旁要一笔写成,虽然用笔有提有按,但笔尖始终没有离开纸面。
如“徐”字。
(十二)反犬旁侧锋落笔,随即向右下撇出,顺势另起笔写竖勾,再落笔写撇折挑。
反犬旁可以写成楷书似的勾挑,也可以回锋收笔无勾挑;有勾挑的势必从左上落笔写撇或撇挑,无勾挑的势必从右上落笔写撇或撇挑,用笔的笔势不同,因此字的体态也不同。
如“独”字。
(十三)王字旁落笔写上横,随即折笔写竖画,再转笔向右上顺势写中横,然后折笔向左下写下横。
王字旁的三横,要求长短角度有变化,一般来说,上画较短略向右仰,中横略长比较平正,下横最长由左下向右上挑出。
三横有变化又和谐,这样安排就饶有趣味。
如“理”字。
(十四)广字旁先写上面侧点,接着提笔就势写横,再折笔写撇。
广字旁的字是半包围结构的字,往往由左上包右下,因此要注意空间。
如“店”字。
(十五)食字旁侧锋落笔写撇,随即回锋写横勾折,接着顺势写竖仰勾。
整个食字旁线条清楚匀称,是一笔写成。
如“饭”字。
(十六)尸字旁落笔写横,随即用力折笔而下,接着再折笔写横,然后翻笔向左上。
顺势写下一撇。
尸字旁的转弯抹角处用笔须慢且要有力。
如“居”字。
(十七)弓字旁先落笔写横折,再翻笔写横折勾。
弓字旁的弓须一气呵成,不能用两笔或三笔写成。
如“引”字。
(十八)山字可作偏旁也可作部首写法是:先写左短竖,接着折笔写横,然后翻笔向上,再顺势写中竖,提笔写右竖。
山字如作偏旁,侧右竖改为一点,同时顺势向右上勾出;山字如作部首,侧右竖改为撇点,随即一笔撇下。
如“峰”字。
当然山字也可采用楷书写法,先写中竖,再写竖横折,最后顺势写右竖。
(十九)木字旁落笔写横画,接着翻笔向上,顺势写竖画,再另起笔写撇画,随即折笔向右上挑出。
如“柳”字。
(二十)子字旁落笔写横勾折,随即写下弯勾。
再顺势翻笔向右上挑出。
如‘孙”字。
(二十一)绞丝旁侧锋落笔,略顿,随即向左下撇,再回锋翻笔写撇折,最后趯笔向右上勾出。
绞丝旁的绞丝上画要长,中画要短,下画稍长,要错落有致,最忌长短划一,规整得如同弹簧。
如“红”字。
(二十二)火字旁落笔写竖横折,再翻笔向上,随即写撇弯折,最后回锋用力向右上趯出。
这是草书写法,如“烟”字。
另兵一种写法是先落笔写左右两点,然后顺势写长撇,再另起笔写一点。
(二十三)四点水先写左面一点,随笔挑出,再落笔写中点,然后随着笔势向右提笔写右点,最后回锋向左下勾出。
四点水在行书中往往写成三点,左点与中点相呼应但不相连结,中点与右点相连结而不相呼应,四点水在下面,为了托住上面部分,四点水不妨写得开张些。
如“熊”字。
(二十四)女字旁先落笔写斜长点,再向上提起,顺势写撇画,再趯出,随笔写横挑,如“如”字。
如果按照楷书写法,先写撇画,再翻笔写反捺,再顺势写右撇,最后拦腰写横挑。
(二十五)门字框先落笔写左竖,从外翻笔向上,再写表一点,提笔向右写横,顺势折笔写右竖,同时用力向内勾出。
门字框中间要留有一定的空间,以便容纳内部部分。
如“间”字。
(二十六)日字旁落笔写左竖,再提笔写横竖折,然后另起笔写中间一点,顺势提笔连写下一点。
不过作为偏旁的日字下一点总是写成上挑,以便书写右面的点画。
如“明”字。
(二十七)月字旁落笔先写左竖撇,收笔时用力向左上趯出,然后顺势写横折竖勾,勾时须顿笔有力,最后随笔连写中间两短横,连写的点画要轻灵飞动。
如“胜”字。
(二十八)心字底顺势落笔写左点,要先轻后重,再起笔写弯勾,要弯而有力,最后用笔写左右两点,两点间要有牵丝相连。
,如“思”字。
(二十九)口字旁先落笔写左短竖,再提笔写右短竖,最后再顺势勾出。
口字旁的口字往往快写成相连的两点,但左点要比右点长些,而且要带有一定的斜势。
如“叫”字。
(三十)目字旁写好左竖后,顺势写横竖勾折。
然后再翻笔写中间两小横,随即提笔写下横,两竖要挺起,成相背状,下横要写成横挑状。
如“睁”字。
(三十一)足字旁落笔写左短竖,再提笔写横竖折,随即折笔写下横,接着转笔写竖横折,翻笔挑上,顺势写出两点,有时写得快写成一点上挑状也行。
如“路”字。
(三十二)耳字旁落笔写上横,随即翻笔写左竖,再回锋向上写两小横,接着折笔写下横,最后提笔抽锋写右竖。
也可写成:落笔写横竖折,再起笔写竖勾,然后顺势撇挑。
如“取”字。
(三十三)身字旁先落笔写短撇,倾势写左竖,再起笔写横竖勾,然后写两短竖,接着折笔写挑出。
“身”字本来形长,作为偏旁,形更长。
如“射”字。
(三十四)牛字旁落笔先写撇横,再翻笔写竖勾,然后顺势由左下向右上写挑画。
如“特”字。
(三十五)马字旁落笔写出折勾,再回笔写竖横折勾,最后顺势写下横。
下横一般写成挑画,以便书写右面点画。
如“驰”字。
(三十六)四字头落笔写短斜竖,随即提笔写横折勾,再起笔写两点,接着顺势写下横。
如“罗”字。
四字头要写得扁不能方。
(三十七)草字头落笔写左右两点,两点要呼应,而且要有姿有态;再顺着右点的撇势写下横画。
如“花”字。
(三十八)竹字头落笔较重,随即撇下,接着折笔向右下写短斜竖,再翻笔向右上挑,提笔连写三曲弯。
转折时速度宜慢,用力宜重,要交待清楚,同时两“个”字,要左低右高,有势有态。
如“等”字。
(三十九)车字旁先写横画,翻笔向上写竖横折,再翻笔向上写竖勾,随即顺势写横挑。
如“轻”字。
(四十)示字旁与衣字旁(行书中可通用)落笔由轻而重写侧点,顺势勾出,再另起笔写横竖折,翻笔向上写撇挑折。
这个偏旁除了点之外,主要由横竖折与撇挑折交叉组成。
如“神”字。
(四十一)令字旁落笔先写长撇,再写上点,接着写下点,随即顺势写横撇折,最后翻笔向右上挑出。
“令”字的上下两点可连可断,但下面的横撇点务必一笔连写,不能分开。
如“领”字。
(四十二)游水旁落笔写侧点,顺势提笔写曲折,接着回锋写平捺。
游水旁是左下包右上,因此游水不能远离被包围的部分。
如“迷”字。
(四十三)走字旁落笔写横画,翻笔向上写竖画,再顺势写长横,接着笔不离纸写短横和下捺。
如“赵”字。
(四十四)金字旁先写长撇,再写一点,然后写横竖折,接着挑笔向上写中横,折笔而下再翻笔向右上挑出。
如“银”字。
(四十五)言字旁落笔写侧点,顺势勾出,再起笔写横,折而写竖勾。
言字旁的横要比竖勾短,长了就变形,造型不好看。
如“话”字。
(四十六)欠字旁落笔写撇画,再翻笔写横折勾,接着顺势写下撇画,最后写反捺。
因为欠字旁在字的右边,因此宜长不宜短。
如“欣”字。
(四十七)虫字旁落笔写短斜竖,再顺势写横竖折,接着回锋写下横,然后翻笔向上写竖折挑,为了便于书写,行书虫字旁的一点往往省掉。
如“虬”字。
(四十八)酉字旁落笔写上横,再顺势写左竖,接着写横竖折勾,再另起笔写两中竖,然后连笔写两中横,不过最后一横要写成挑状。
如“酷”字。
(四十九)舟字旁落笔写短撇,再顺势写竖撇,写横竖折勾,然后一笔写下中间两点,由于写得快了,因此两点成一竖,接着拦腰写横挑。
如“船”字。
(五十)石字旁落笔写横撇折,再顺势写两点。
如“破”字。
(五十一)病字旁落笔写侧点,再起笔写横折撇,勾出,然后写点挑。
如“病”字。
(五十二)禾字旁落笔写短撇,顺势写横画,再翻笔向上,接着写竖画,然后写撇折挑,如“秋”字。
(五十三)学字头先写左点,再顺势写中点,然后写撇点。
如“学”字。
(五十四)反文旁落笔三弯折,再顺势连笔或起笔写反捺。
如“政”字。
(五十五)戈字旁落笔写横画,再上挑顺势写戈勾,接着写撇画,然后写一点。
如“武”字。
(五十六)瓦字旁落笔先写横竖折勾,再另起笔写背抛勾,最后写中间一点。
背抛勾要写得势展,力遒。
如“瓶”字。
,不教用手的人用脑,所以一无所能。
教育革命的对策是手脑联盟,结果是手与脑的力量都可以大到不可思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