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波与李银河书信集
王小波与李银河:最好的爱情是懂得-情感故事
王小波与李银河:最好的爱情是懂得_情感故事“银河,你好哇。
世俗所谓必不可少的东西我是一件也不要的。
只希望你和我好,互不猜忌,也互不称誉,安如平日,你和我说话像对自己说话一样,我和你说话也像对自己说话一样。
”“小波。
我的活力不够,这一点从第一天见到你的时候就看出来了。
你的生命的活力在吸引我,我不由自主地要到你那儿去,因为你那里有生活,有创造,有不竭的火,有不尽的源泉。
”“爱到深处真美。
”01爱上你灵魂的那一刻,我也接受了你的容颜1977年,李银河大学毕业,在《光明日报》史学组当编辑。
一天,她在朋友处读到了王小波的手抄本小说《绿毛水怪》,里面描述了一对情窦初开的少男少女的恋情,其中的“真”深深打动了她。
小说作者的名字自然而然地刻在了她的心里。
她暗自思忖,是怎样的人才能写出这样充满诗意的小说啊!第一次见到王小波,她失望至极,他长得真够难看的。
小波却对银河心生爱意。
不久之后,他去光明日报社给银河还书。
他问她,“你有男朋友吗?”银河摇头。
“你看我怎么样?”小波的爱像冬日里挂在树梢的冰棱,赤裸裸毫不掩饰,却又如此纯净,让人无法拒绝。
刚开始恋爱就遭遇挫折。
银河提出了分手,原因很简单,就是觉得他长得太难看了。
小波气坏了,在信中说:“你从这信纸上一定能闻到二锅头、五粮液、竹叶青的味道,何以解忧,唯有杜康……你应该去动物园的爬虫馆里看看,是不是我比它们还难看。
”特立独行的王小波不仅才华横溢,在生活中也时时透露出热忱与幽默,于他来说,有趣比什么都重要。
信的末尾有一句话把银河逗乐了,他说:“你也不是就那么好看呀。
”自那以后,他们再也没有因为容貌嫌弃过对方,反而是那异于常人的精神内核将他们彼此深深吸引,再也分不开了。
没有美的容颜有什么关系呢?我爱的是你深沉的灵魂。
什么貌似潘安,美若天仙,都没有精神相通、心灵契合来得踏实且持久。
02写在五线谱上的情书,是我们相爱的见证恋爱初期,他们总是聚少离多。
小波想了个主意,在五线谱本子上给银河写情书,而银河的回信就写在空白处。
王小波致李银河
《王小波致李银河》
爱到深处这么美好。
真不想任何人来管我们。
谁也管不着,和谁都无关。
告诉你,一想到你,我这张丑脸上就泛起微笑……
银河,你好!
我收到你的信了。
可是我仍然闷闷不乐,只有等你回来我才高兴呢。
你要我告诉你我过的什么生活?可以告诉你,过的是没有你的生活。
这种生活可真难挨。
北京天气很冷,有时候天阴沉沉的,好象要开始一场政治说教,可真叫人腻歪。
有时我沮丧的直想睡觉去。
说实在的,我没有像堂·吉诃德一样用甜甜的相思来度过时间,我没有,我的时间全在沮丧中度过。
我很想你。
我好像在挨牙痛,有一种抑郁的心情我总不能驱散它。
我很想用一长串排比句来说明我多么想要你。
可是排比句是头脑浅薄的人所好,我不用这种东西,这种形式的东西我讨厌。
我不用任何形式,我也不喜欢形容词。
可以肯定说,我喜欢你,想你,要你。
总之,爱人和被人爱都是无限的。
你走了以后我写了几页最糟糕、顶顶要不得的东西,我真想烧了它。
快考试了,没有时间再写啦。
我写一个女孩子爱上一个男孩子之后想道:“我要和他一起深入这个天地,一去再也不回来。
”我总也写不好爱情,什么热烈和温情也到不了我的笔端,我实在是低能透啦。
我觉得爱情里有无限多的喜悦,它使人在生命的道路上步伐坚定。
读爱你就像爱生命读后感精选5篇
读爱你就像爱生命读后感精选5篇《爱你就像爱生命》读后感时隔一年多,又从桌斗里翻出了《爱你就像爱生命》,王小波情书选。
王二的书高中看过不少,我也确实很认同他的种种观点。
实际上,他可以称得上是我的精神导师了,而且到了不容别人置喙的程度。
可是随着身边的人渐渐熟悉了他,熟悉了他的《黄金时代》,耳边多了些亦真亦假的溢美之辞或是几句捡来的“走在寂静里,走在天上,而xx倒挂下来”之类的话。
也许是我的软弱吧,我更愿意和自己脑子里的那个大高个儿王二聊聊天,互相分享一些有趣的故事。
这本书却不同于王小波一众“时代”里的深度和内涵,显得直白而质朴。
因为是跟心爱的人在沟通吧。
这反倒让我有种作为偷窥者的心虚。
不过偷窥就偷窥吧,斯人已逝,就让他的灵魂多伴我一时也好。
不像别人看到的满腔柔情,爱意绵绵,在王二的这几十封情书里我看到的只是一个面对着爱情内心满是忐忑,甚至紧张不安的认真的傻大个儿。
不得不说一句,这和我初恋的感觉出奇的像。
“有时我感觉身在一个迷雾中的小岛上,感到你就在前方,我便一声呼号‘爱,爱呵'。
这声‘爱呵',便是你啊。
”“你快回来吧!这些日子里我总是自己发问道:‘李银河快回来了吧?快回了吧?’”“又及:你快回来吧,我又要疯了。
”这种滋味,怕是每对爱人都尝过吧!我说的是爱人,不是情侣,是爱。
女人碰到爱情就没智商?男人怕是也一样。
或者说,爱情需要智商?物质需要。
王二自诩“愁容骑士”,和唐吉诃德一样。
李银河知道这点。
但她也知道,王二的愁容是不肯向她表露半分的。
即便有,也是开心的愁容。
“我是一只骆驼。
”他如此倾诉道,“我说过的话是不会反悔的。
可我是忠诚的啊。
我怎么使你相信呢?我难道会为了一点口舌之争就生起气来,就是你那么难过也无动于衷吗?我是那么坏吗?”李银河做的序里写到:“…阴阳两隔,人生真是一件残酷的事。
既然生命是如此的脆弱和短暂,上帝为什么要让它存在?既然再美好的花朵也会枯萎,再美好的爱情也会湮灭,上帝为什么要让它存在?没有人能给我一个答案。
《人间采蜜记李银河自传》读后感
《人间采蜜记:李银河自传》读后感想要去了解李银河,是看到了王小波写给李银河的一封情书,情书开头写道,“你好哇,李银河”,下一段开头为“我现在已经养成了一种习惯,就是每三二天就要找你说几句不想对别人说的话。
”这句话特别戳我,特想知道让放荡不羁的王小波如此迷恋的女人是谁。
不得不说,看完李银河的自传,有趣的人都是和有趣的人玩在一起。
起初,喜欢上王小波的文字仅仅是因为《黄金时代》里,对性事,对情欲毫不隐瞒的描写。
在中国,“性”这个字是难以启齿的,是禁区,只要和性有关,会被别人指责为“不纯洁”,“过于大胆,过于暴露”。
中国的性教育特别失败,或许初中生物课会提及“生殖器官”、“生理需求”,但老师都是含蓄带过。
父母对小孩的性启发也十分不上心。
关于做爱,仅被认为是传宗接代的途径。
甚至,在一次课堂上,老师关于《黄帝内经》中“不妄作劳”这四字解释时,说到“房事就是实在无其他事情可做时,想起了自己传宗接代的任务”,当时呵呵了两声。
于是,社会上就出现了大量小孩在学校被老师性侵犯,被猥琐大叔强暴等新闻。
李银河一生有三个爱人,一个是学生时期的帅气小哥哥,重点是帅,还懂音乐。
二是王小波,尽管丑了点,但和李银河精神层面十分契合,最后一位是一位跨性别恋爱者,虽身体是女性,但骨子里十足十的是男人。
这三位男子都十分爱她,幸福的一生。
从李银河最后一位配偶可以见到,李银河的思想是十分超前的。
上个世纪年代,她就已经开始着手于同性恋的调查,虐恋的研究。
在年时,甚至提交了一份关于同性恋婚姻合法的提案。
虽没成功,但已引起了社会的重视。
在她老年时,她还经常加入酷儿(同性恋、虐恋等人)社团,她觉得,让自己真正快乐的生活才是我们说要追求的,即使外人看来有些变态。
不过,有句话不是说“变态的才是美的”吗?李银河称她自己的文字有“论文性质”,王小波也曾说过她的文字“落地上跳不起来”。
以这一点看,李银河就不是一个忸怩的人。
她喜欢SM,就毫无遮掩写出来;刚结婚但想继续学习,就果断跑到国外进修;没钱却想旅游,那就穷游。
【书单来了-读透社】李银河独家解读王小波和《黄金时代》
【书单来了-读透社】李银河独家解读王小波和《黄金时代》读透社的第一堂课开讲啦!本汪非常荣幸请来了,本书作者王小波的妻子李银河老师,来为大家解读《黄金时代》。
相信看完她的解读后,一定会让你豁然顿悟,彻底读懂《黄金时代》!《黄金时代》是王小波作品系列之'时代三部曲'中的一部作品,该系列入选《亚洲周刊》'二十世纪中文小说一百强',是中国当代文坛'最美的收获'。
本书的问世,实现了知青文学的突破。
作品中对性爱的正面书写,对现实的批判和嘲讽,对人生存状态的反思,对人性自由和本真的彰显,迥异于90年代之前的知青小说。
▲王小波,当代著名学者、作家代表作品有《黄金时代》《白银时代》《青铜时代》《黑铁时代》《沉默的大多数》等。
被誉为中国的乔伊斯兼卡夫卡。
▲李银河,本书作者王小波的妻子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研究员、教授、博士生导师,性学家、社会学家、自由女权主义者,中国第一位研究性的女社会学家。
美国匹兹堡大学社会学博士,我国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的博士后学生。
1999年被《亚洲周刊》评为中国50位最具影响的人物之一。
王小波的《黄金时代》文/李银河王小波在他的这篇小说得到台湾联合报系中篇小说大奖之后说过这样一句话:《黄金时代》是我的宠儿。
此话表达了他对自己这部作品的喜爱程度。
《黄金时代》的故事发生在云南农场知青生活中,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时代。
但是我并不同意因此将这篇小说定义为“知青文学”或者“文革文学”,因为它直指人性,所谓知青或文革只是故事发生的场景、道具、素材,它完全可以被置换到唐代或者30世纪,被置换到欧洲或者非洲的某个社会,那里的人和人性是大同小异的。
性欲是《黄金时代》的主题之一在那个反性禁欲的时代,《黄金时代》像一道闪电,划破了沉沉的夜空。
它把人的性欲按照它本真的样貌写了出来,既不夸大,也不缩小,既不褒扬,也不贬损,既不道貌岸然,也不下流淫荡。
著名文学评论家白烨在《黄金时代》华夏版出版座谈会上说了这么一句话:王小波写的性一出来,把以前所有写性的作品全毙了。
《爱你就像爱生命》读书有感
《爱你就像爱生命》读书有感在阅读《爱你就像爱生命:王小波致李银河书信集》的过程中,我仿佛置身于一个充满诗意与深情的世界。
这些信件是王小波与李银河之间情感的倾诉,它们真挚、热烈,让我深刻感受到了爱情的美好与力量。
王小波的文字朴实无华,却充满了真诚和热情。
他用最直白的语言表达着对李银河的爱,让人感受到他内心深处的渴望和温柔。
他称呼李银河为“你”,这个简单而亲切的称呼贯穿了全书,让人感受到他们之间的亲密无间。
在他的笔下,李银河是他的“战友”、他的“灵魂”,是他生命中最重要的人。
“你走了以后我每天都感到很闷,就像堂吉诃德一样,每天想念托波索的达辛尼亚。
......我只是说我自己好像那一位害了相思病的愁容骑士。
”王小波在信中这样描述自己对李银河的思念,这种直白的表达让人感受到他内心的痛苦和无奈。
他将自己比作愁容骑士,形象地表达了他对爱情的执着和痴迷。
“我发觉我是一个坏小子,你爸爸说的一点也不错。
可是我现在不坏了,我有了良心。
我的良心就是你。
真的。
”这句话让我感受到王小波的真诚和改变。
他愿意为了李银河而改变自己,成为一个更好的人。
这种无私的爱让人感动不已。
“诗:‘你是我的战友/因此我想念你/当我跨过沉沦的一切/向着永恒开战的时候/你是我的军旗’”王小波在信中引用的这首诗,表达了他对李银河的深深爱意。
他将李银河视为自己的战友,在生命的战场上与她并肩作战。
这种共同奋斗的情感让人感受到他们之间的默契和相互支持。
“我整天在想,今天快过去吧,日子过得越快,李银河就越快回来了。
你不要觉得这话肉麻,真话不肉麻。
”王小波在信中表达了对李银河的思念和期待,他希望日子快点过去,李银河能够快点回到他身边。
这种直白的情感让人感受到他内心的急切和渴望。
“在回家吗?在火车上吗?想我了吗?别想,好好睡一觉吧。
祝你心里平静而愉快。
为什么没有高速火车呢?飞机!协和式飞机!我想一头穿过墙壁出去找你。
”这封信中,王小波对李银河的关心和体贴让人感受到他的温柔和细腻。
读后感1500字《红拂夜奔》
读后感1500字《红拂夜奔》这本书是王小波生前和李银河的书信集。
小波在1997年4月11日溘然长逝后,李银河在悼文中表达了她对小波的成就的赞扬以及对其个人的深厚感情。
李银河说她,想在小波的墓碑上写上司汤达的墓志铭(这也是小波生前最喜欢的):活过,写过,爱过。
也许会再加上一行:骑士,诗人,自由思想家。
中国的大学里曾经流传一句话:“女生不可不读周国平,男生不可不读王小波。
”对于小波,我一直以为浪漫是他最鲜明的写照,他所具有的,是广义上的浪漫。
他还是特立独行的骑士,是崇尚自由的诗人,还是中国半个世纪以来最天才的作家、社会学家、思想家。
用小波的一段话来证明他的浪漫,他在给李银河的信里写到"……你知道吗,郊外的一条大路认得我呢。
有时候,天蓝得发暗,天上的云彩白的好像一个突出来的拳头。
那时候这条路上就走来一个虎头虎脑,傻乎乎的孩子,他长得就像我给你那张相片上一样。
后来又走过来一个又黑又瘦的少年。
后来又走过来一个又高又黑又瘦的的家伙,涣散得要命,出奇得喜欢幻想。
后来,再过几十年,他就永远不会走上这路了。
你喜欢他的故事吗?”小波就是这样,他从不顾及社会的既定规则,看过他的书的人会讶异于他直白的性描写。
可他只是按照最被人忽视的常理去写东西,他的浪漫自由是一种心灵上的,在人类社会的秩序下的自由。
理性加感性,现实加浪漫,他的心中有蓝天白云和一切美好的事物,但他也经历了十分不美好的生活…我经常会看看他的文字,有人说他是中国白话文第一人,强过李敖。
看他的文字,心里会开阔许多,有时我也在想有没有这样一个女子,会在我把她扛在肩上打她屁股的时候爱上我。
一个网友说,“任何一个作者都是游荡在世间的灵魂,他在文字的深处翱翔,独特的思想是他们飞翔的翅膀”,小波就是一个令人感动的灵魂。
也许小波应该生活在古希腊时代的欧洲——这是让人很容易想起诸如苏格拉底这样的伟大的哲学家的时间和地点,他是我们这个哲学家严重匮乏的国度里一位被埋没的自由思想家。
王小波写给李银河的情话
王小波写给李银河的情话王小波写给李银河的情话,喜欢王小波不温不火的说着情话,那么俗气却那么入我心,没有太过华丽的辞藻,但字里行间都是满满的爱意,一字一句,款款情深。
王小波写给李银河的情话王小波写给李银河的情话:1、我把我整个灵魂都给你,连同它的怪癖,耍小脾气,忽明忽暗,一千八百种坏毛病。
它真讨厌,只有一点好,爱你。
2、你要是愿意,我就永远爱你,你要是不愿意,我就永远相思。
3、你想知道我对你的爱情是什么吗 ?就是从心底里喜欢你,觉得你的一举一动都很亲切,不高兴你比喜欢我更喜欢别人。
你要是喜欢别人我会哭,但是还是喜欢你。
4、你是非常可爱的人,真应该遇到最好的人,我也真希望我就是。
5、我现在不坏了,我有了良心。
我的良心就是你。
6、你要是喜欢了别人我会哭,但是还是喜欢你。
7、虽然我资质平平却是真的想把所有最好的东西都给你8、不管我本人多么平庸,我总觉得对你的爱很美。
9、我的勇气和你的勇气加起来,对付这个世界总够了吧?去向世界发出我们的声音,我一个人是不敢的,有了你,我就敢。
10、我觉得我们的爱情就像个糖果罐,我们呢就像两个围着这个糖果罐的孩子,不时的从里面发现一些惊喜。
11、当我跨过沉沦的一切,向着永恒开战的时候,你是我的军旗。
12、我很讨厌我自己不温不凉的思虑过度,也许我是个坏人,不过我只要你吻我一下就会变好呢。
13、你要是喜欢了别人我会哭,但是还是喜欢你。
你肯用这样的爱情回报我吗?就是你高兴我也高兴,你难过时我来安慰你,还有别爱别人!14、要无忧无虑地去抒情,去歌舞狂欢,去向世界发出我们的声音,我一个人是不敢的,我怕人家说我疯。
有了你我就敢。
只要有你一个,就不孤独!15、我和你就好像两个小孩子,围着一个秘密的果酱罐,一点一点地尝它,看看里面有多少甜。
16、咱们应当在一起,否则就太伤天害理啦。
17、你想知道我对你的爱情是什么吗?就是从心底里喜欢你,觉得你的一举一动都很亲切,不高兴你比喜欢我更喜欢别人。
我的勇气加上你的勇气,对付这个世界总够了吧
最近,她⼜闹着要我和她去看《红樱桃》。
我就是不去.在家⾥好好活着,有什么不好,⾮要到电影院⾥去找死……还有⼀次李银河在做关于同性恋的社会调查,因为有些男同性恋不愿意和⼥的谈,所以王⼩波就偶尔⾃⼰上。
有⼀次王⼩波回来给李银河讲,他说当时有⼀个同性恋带着他去拍照,他们同性恋也有厕所⽂化,⽐如墙上写着怎么约会,还有些打油诗,有些画。
然后他说他⼀进去,每⼀个隔间都探出个头来,然后都缩回去了,他当时没反应过来,后来出来就问⼈家这是怎么回事?⼈家说没看上他,后来他回来跟李银河说他真失落。
痛苦是艺术的来源别⼈的痛苦才是艺术的源泉,⽽你去受苦,只会成为别⼈的艺术源泉。
——王⼩波王⼩波有个外甥不好好读书,玩摇滚,作为舅舅王⼩波受姐姐所托给这个外甥做思想⼯作。
“⼩⼦,你爸你妈养你不容易,好好把书念完,找个正经⼯作吧,别让他们操⼼啦。
”“我想这样做,但办不到,我热爱⾃⼰的⾳乐。
”“有爱好,这很好,你先挣些钱来把⾃⼰养住,再去爱好不迟,摇滚⾳乐我也不懂,就听过⼀个《⼀⽆所有》,歌是蛮好的,但就这题⽬⽽论,好像不是⼀种快乐的⽣活。
”“舅舅,何必要快乐呢,痛苦是灵感的源泉啊,前⼈不是说,没有痛苦,叫什么诗⼈”我记得这事莱蒙托夫的诗句,连这话他都知道,事情看来有点不妙。
痛苦是艺术的源泉,这似乎⽆法辩驳,在舞台上,⼈们唱的是《黄⼟⾼坡》,《⼀⽆所有》,在银幕上,看到的是⽼井,菊⾖,秋菊打官司。
不但中国,外国也是如此,就说⾳乐吧,柴可夫斯基“如歌的⾏板”是千古绝唱,据说素材是俄罗斯民歌⼩伊万,那也是⼈民痛苦的⼼声,美国⼥歌星马瑞凯瑞,以⿊⼈灵歌的风格演唱,这可是当年⿊奴们唱的歌。
照此看来,我外甥决⼼选择⼀种痛苦的⽣活⽅式,以净化灵魂,达到艺术的⾼峰,该是正确的了。
但我偏说他不正确,因为他是我外甥,我对我姐姐总要有个交代。
因此我说:不错,痛苦是艺术的源泉,但也不必是你的痛苦,柴可夫斯基⾃⼰可不是⼩伊万,马瑞凯瑞也没在南⽅的种植⾥收过棉花,唱黄⼟⾼坡的都打扮的珠光宝⽓,演秋菊的卸了妆⼀点都不悲惨,她有的是钱……听说她还想嫁个⼤款,这种种事实说明了⼀个真理:别⼈的痛苦才是艺术的源泉,⽽你去受苦,只会成为别⼈的艺术源泉。
十大著名情书
十大著名情书《爱你就像爱生命》:王小波与李银河的情书集,是跨越世纪、超越时间的爱情经典。
这些情书让人们见识到王小波在理性之外至情至性、热烈纯真的一面,以及他们不畏世俗追求爱情的勇敢。
《两地书》:鲁迅与许广平的书信集,收录了两人从1925年到1929年间的通信。
这些信件完整记录了两人的爱情轨迹,展现了鲁迅浪漫、调皮、脆弱、迷茫等多面的性格,让人们认识到一个真实的鲁迅。
《曾经爱过你》:徐志摩与陆小曼的情书集,这些情书充满了诗意和浪漫,表达了徐志摩对陆小曼深深的爱恋和思念。
《朱生豪情书全集》:朱生豪写给宋清如的情书,文字优美,情感真挚,被誉为中国现代最美的情书之一。
《沈从文家书》:沈从文与张兆和的家书往来,展现了两人深厚的感情基础和日常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是爱情与生活的真实写照。
《傅雷家书》:傅雷为了让自己的儿子傅聪知道国家的荣辱、艺术的尊严,能够用严肃的态度对待一切,做一个“德艺俱备、人格卓越的艺术家”,对其进行了谆谆教诲。
这些家书凝聚着傅雷对儿子深厚的爱。
《醒来觉得甚是爱你》:朱生豪写给宋清如的情书集,收录了朱生豪从1933年到1942年间写给宋清如的数百封情书。
这些情书充满了诗意和浪漫,表达了朱生豪对宋清如深深的爱恋和思念。
《见字如面》:一档以明星读信为主要形式的综艺节目,其中不乏一些感人至深的情书。
这些情书通过明星的演绎,让观众感受到爱情的真挚和美好。
《亲爱的安德烈》:龙应台和她18岁的儿子用了三年的时间互相通信,这些信件记录了他们的日常生活、学习、思考、困惑等等。
这本书不仅是一本情书,更是一本教育孩子的典范之作。
《查令十字街84号》:海莲·汉芙向英国一家位于查令街84号的旧书店买书,在长达二十年的书信往来中,海莲和书店的经理弗兰克·德尔之间建立了深厚的情感纽带。
虽然两人从未见面,但他们的友谊和爱意通过书信得到了充分的表达。
这本书被誉为“爱书人的圣经”,也是一部感人至深的情书。
李银河与自己的存在裸裎相见
李银河与自己的存在裸裎相见作者:李天琴来源:《视野》2015年第05期“你有一个很完美的灵魂,真像一个令人神往的锦标。
”在写给李银河的情书里,王小波说。
那是37年前了。
现在的李银河已经老了,身材走形,皮肤松弛,但她坦荡质朴的言谈又在提醒你,王小波对她的赞誉很有道理。
她的精神世界和私生活怎能对公众这么开放?这是李银河令人吃惊的地方。
性是人性中隐秘的小弱点,也最容易引起道德压力,李银河对此不封闭,也不扭曲。
面对钻到床底下打探的目光,她也理直气壮地面对自己的欲望,承认她和相恋17年的跨性别者“大侠”之间存在着性。
“有一种爱情是超凡脱俗的,是高悬于所有琐事之上的,说得不好听些,是睥睨众生。
它对所有的世俗规矩不屑一顾,我行我素,随心所欲。
”李银河说。
实在无法想象这段狂野的爱情宣言,出自眼前这位62岁的女士。
李银河太朴素太家常了,在我们聊天的三个小时内,她基本都在嗑瓜子、剥花生,有时花生仁滚落在身上,她捡拾起来放到嘴里。
“美好”这个词,是中山大学艾晓明教授对李银河和“大侠”这段关系的形容。
“这是一段高品质的情爱关系,”艾晓明说,“李银河谦和、勇敢,她独特的学养和人格特征,让她创造出与社会主流规范不一样的关系。
她的精神世界和生活中都充满了美。
她有创造美的能力。
”李银河把自己的身体和隐私当成了教学案例。
有人跟她说,同性恋和跨性别的区分,在他们听来像绕口令。
“我说我不就是科普来了嘛。
”李银河哈哈地笑,“冯唐还跟我说,正好你借这个事做点教育工作吧,挺逗的。
”北京电影学院教授崔子恩认为,李银河是社会主义时代最干净、最纯粹的知识分子。
李银河是中国性文明进程的监测者,她也用自己的情爱故事,丈量出了这段历史深刻变迁的尺度。
一李银河说,自己几乎没什么朋友。
她的人际关系不黏稠。
艾晓明、崔子恩,同性恋研究专家张北川,抑或是其他人,在谈论李银河时都带着清汤寡水的味道。
“我们肯定是朋友,”艾晓明说,“但我们不谈生活细节。
”李银河享受这种孤独,并从中获得自由。
东宫王小波_西宫李银河
东宫王小波,西宫李银河这年头爱上耽美的女孩越来越多了,我说这话绝没有别的意思。
变态的大和民族在他们们狭小的国土上努力的寻找着新玩法,于是耽美就产生了。
耽美一词最早是出现在日本近代文学中,为反对自然主义文学而呈现的另一种文学写作风格:耽美派。
耽美派的最初本意是“反发暴露人性的丑恶面为主的自然主义,并想找出官能美、陶醉其中追求文学的意义”。
耽美在日文中的发音为TANBI,本义为“唯美、浪漫”之意,如耽美主义就是浪漫主义。
耽美,沉溺于美,详细解释则是「包含一切美丽事物,能让人触动的,最无暇的美」。
后来这个词被日本的漫画界用于BL(boy's love)漫画上、结果引申为代指一切美形的男性,以及男性与男性之间不涉及繁殖的恋爱感情,最后更发展为男同性恋漫画的代称之一。
我身边有这样的人,曾经跑来跟我商量,说一起拍个同性恋短片吧,我就说我拍不了,我不是王小波。
当然,我这里对王小波先生的情感是崇拜,而并非不屑。
而字里行间不屑的语气是留给自己和这群疯狂的孩子的。
下面我将浅谈一下王小波先生的《东宫西宫》。
据说《东宫西宫》的产生是这样的:1991年,一个以健康研究为名的搜捕行动在北京同性恋圈中展开,执行者是北京东郊民巷派出所的警察。
50多名同性恋者被捉拿,审问,采血,问卷调查。
这起被“第六代导演”张元称为“荒唐透顶”的事件促成了中国大陆第一部同性恋电影《东宫西宫》的问世。
张元最初的设想是要拍一部类似以往作品的纪实电影,对同性恋群落的原生状态作一次全景式的描绘。
这个意图也体现在片名上面:北京同性恋者的语汇中,“东宫”、“西宫”指的是两处著名的同性恋聚会场所——天安门东西两侧劳动人民文化宫和中山公园内的公厕。
这个题目准确地概括了中国同性恋亚文化的“公厕特性”。
然而,作家王小波参与编剧后,全景图变成了“二人转”:警察与同性恋者,审问和坦白,较量与交流。
而在我看来,东宫西宫这个题目直至最后消逝了全景式的描述还依然存在,原因在于东宫与西宫的含义,东宫的含义各个朝代或有不同,但在这里,我就做大胆的猜测,这里所指的东宫西宫是代指“帝王的女人”。
《李银河:我的生命哲学》读后感
《李银河:我的生命哲学》读后感《李银河:我的生命哲学》读后感1在此之前对于作者-李银河,没有一点了解,而其丈夫-王小波,虽然名声很大,但也一无所知,以至于有同学嘲笑我说“王晓波你也没听过啊??不是吧”。
现在有了一点点认识了,也许今后会尝试着去看看他的作品。
我现在读书其实还处于一个没什么主见的阶段,很少自己主动去了解哪些书自己应该读,值得读,多数是别人看过的,我一看书名,觉得还蛮吸引的,就会尝试去读。
不久前李河师兄在群上发推荐我们读这本书,我一看,《我的生命哲学》,这书名够吸引人的,于是就到老师那里借来看看,其实也就是想看看别人对于生命的一些看法,或许可以解答心中的些许疑问。
这书没读几页我就跑广州去了,当然也会把它带上,以前也会把书带到路途上,但其实很少会看。
这次就不一样,在广州的时候,把书放在背包里伸手可得的地方,只要一有空闲时间就拿出来看看,等车的时候看,坐车的时候看,等人的时候也在看,甚至在坐地铁的时候也在看,很多时候周围都很吵,但是认真读起来,便不觉得会有多大影响,有读书的效率还蛮高的,结果在广州的几天时间就把它看完了。
看来以后还可以继续这样做,既不浪费时间,打发一些闲杂的时间,又可以有些许收获。
书中多少会有一些关于作者在社会学上的一些观点,关于性、关于婚姻、关于同性恋等等。
有很多时候并不同意她的看法,甚至不太理解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理解,但是就像前段时间看白岩松在哈工大的演讲,他的意思大概就是说:我们不仅仅需要读一些我们认同的观点,合我们口味的东西,很多时候也需要读一些让自己感到别扭,不赞同,甚至你反对的一些内容,因为他会开启你过去没有进去过的空间和领域,让你有了不一样的思考。
但是我们不需要读一些水平太差的书。
在读这本书的时候确实有一些不一样的触动,你会发现原来世界上还有这样不一样的想法,她从不一样的角度来理解,也就有不一样的答案。
当然在其中也能找到很多共鸣与感悟。
“审美生存的三项内涵:最浅的是对艺术和美的欣赏,享用;其次,如果你是个艺术家,可以得到创造美的快乐;最深的以一种审美的优雅态度生活,最终目标是把自己的生活雕成一件美不胜收的艺术品。
王小波:化腐朽为神奇
必将更看重他的小说。另外,王小波没有写出杰出的诗篇(而当代中国有许多真正的诗
人写出了杰出的诗篇),认为他有诗人气质则可,称他为“诗人”就过于勉强。王小波
的学问也算不上很大,称之为“学者”也不够实事求是。王小波的思想更缺乏足够的独
“薛嵩手下这伙雇佣兵从长安城跟薛嵩跋山涉水,到凤凰寨来。……结果发现这片疆域
是一片荒凉的红土山坡。”于是雇佣兵们把薛嵩打了一顿。最有趣的是,谁也想不到这
伙雇佣兵打完薛嵩以后会干什么,原来,他们“打完以后却都发起愣来”。
很显然,王小波对“发愣”极其重视,“发愣”被当作是不论古今的普遍人性。而
我的葡萄架拉倒、把我的葡萄藤烧光,也未可知。弄到最后,我不得不承认:这是我逼
着他这么干的!而且我也不得不承认:我这么逼他十分愚蠢!我并不认为想入非非一定
好,比如王二对X海鹰的想入非非,当然是有不如无;我也并不认为想入非非一定对,比
如狐狸对葡萄的想入非非,确实与事实不符。但任何人(尤其是头头们)都应该明白:
长想入非非的人来制定措施。”(《红拂夜奔》)妄想禁止想入非非,是世上最想入非
非的事。把最想入非非的事情付诸大规模社会实践的人,不是愚人就是疯子。如果说确
有天不变道亦不变的真理,那就是:头头越是想禁止人们想入非非,就越是有人会想入
非非。王小波的作品,正是最突出的想入非非的实例。
最后,迷恋想入非非的王小波总结出一条“想入非非定理”(这是我的命名):
今天却不开了。结果是为了开会的事要发两回愣。”(《红拂夜奔》)呜呼,“愣”之
为用大矣哉!
在小说《红拂夜奔》中,王小波概括了“发愣”的意义:“我生活在长安城里也要
王小波访谈录
李:好像是一块商量的吧。当然是男方难一点。一对夫妇不要孩子,对女人来说更自然,因为女人生育那么痛苦,而男人没这个问题,如果要让他同意不要孩子就稍难一点。从这个角度来说,可能要算我更主动一点吧。其实是一块商量的,不知谁先谁后,也就是不约而同。作这个选择还有一个背景,就是我们两家孩子都特多。他们家5个,我们家4个。他家第三代已经是男孩女孩都有,我两个姐姐也生有一男一女。我们再生也不可能给两家增加什么新品种了(笑)。
丁:这种知识分子在中国本来就少,尤其是进入商业社会就更少。倒是在80年代,还显得挺活跃,挺热闹的。现在不行了。小波在美国时有没有过念博士的愿望呢?
李:当时我们讨论过个问题,如果继续念博士,写小说就彻底放弃。一个人不可能去做两件事,如果念了博士,整个生活道路就彻底变了。你要成为一个专业人员,就必须去干你的本行。可是写小说一直是他从小的心愿。我跟他哥哥也讨论过这个问题。写小说一直是他从小的心愿。我跟他哥哥也讨论过这个问题。写小说这条道路是非常艰难的,大概一百个人里只有一个能成功。另外,要想拿它来换钱的话,是非常因难的。他哥哥正儿八经跟我讨论过,这条路走得走不得。当时他哥哥就持怀疑态度。他哥哥智力超群,是沈有鼎的研究生,去美国后经商了,做得很好。当时小波处在一个十字路口,要考虑怎么走。我当时认为,小波的文学才能不是常人所有,从我刚认识他、看他的手抄本时,就感觉到了。我觉得他要是把这个扔了就实在太可惜了。他后来所选择的不读博士,就是出于这个考虑,就是到底是写小说还是走其它路的选择。
丁:大陆对许倬云不太了解,我只见过他的一本著作《西周史》。
李:他还搞过汉代农业。他是史学家加社会学家。
丁:在我们这种社会环境中,一个学者或一个社会学家往往不会关心小说;研究生写小说他也未必会支持;就算他表示支持,也谈不上指点。但许倬云的指点却非常到位。
你真可爱,让人爱得要命
你真可爱,让人爱得要命你真可爱,让人爱得要命“你真可爱,让人爱的要命。
” 这是王小波在写给妻子李银河书信中的一句话。
也许,只有在相爱的人眼里,对方才会这么的可爱,可爱到要命了,这该是多深挚的感情啊!这个世界充满了薄凉,尤其是在这个爱情用金钱来衡量的时代,真正的爱情,更是显得弥足珍贵啊!爱,是让世人怦然心动的词眼,爱的初始生长中,醉了多少人的美好。
然而,真的能把初见之美,延续到生命终点的人,屈指可数吧!诸多人的爱情,都被生活的柴米油盐酱醋茶熏得看不到了初心。
那些动人的情话,在光阴的河床上,被冲掉了,或者变淡了。
也许不是不爱了,只是把初相遇时候狂热的爱情,沉淀成了温软的亲情了。
可是,总有一些人,一直怀着诗意的浪漫情怀,如王小波。
他直到生命终点那一刻,心中不变不悔的爱,唯有李银河。
最好的时间,遇到最爱自己的那个人,然后,风雨牵手同行的人,彼此深爱,这就是最美的爱情吧!“你一来,我就决心正经地,不是马虎的生活下去,哪怕要费心费力呢!哪怕我去牺牲。
”这情话,怎么能不让也爱着自己的李银河感动呢?虽然王小波英年早逝,可是依然坚守自己的承诺,在和自己妻子相伴的二十几年里,每一天都生活的很认真。
在这个世界上,除了他的妻子,或许再也没有谁能入他的心了,因为他的心房住满的是对李银河的爱。
“我要和你相通、共存,还有你的温暖,都是最迷人的。
”若真爱,你的一切,在他眼里都是独一无二的美。
“让我们爱个够,爱个够,但愿我们是一首唱不完的歌。
”这是妻子李银河最美的回应。
真正的婚姻,是上天赐给两个人最好的礼物。
世间最美的爱情,莫过于和相爱的人,在余生里,梧桐相思老,两看永不厌,情深深,爱切切。
人有聚散离合,他突然走了,甚至还来不及和心爱的,可爱的人儿说一声道别,却再也无法拥抱了,也再也不能给心爱的妻子写诗了。
那个写诗的人走了,带着他的遗憾,带着对她的爱走了。
而她在承受着孤独的日日夜夜里,永远的相思着那个她爱的彻骨的人。
我想假若生命可以重来,他们依然会选择彼此,相伴,相爱下去,做彼此最可爱的,最温暖的,最美好的那个人吧!。
王小波《第46节_爱你就像爱生命》原文及赏析
王小波《第46节_爱你就像爱生命》原文及赏析(最新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诗歌散文、原文赏析、读书笔记、经典名著、古典文学、网络文学、经典语录、童话故事、心得体会、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poetry and prose, original text appreciation, reading notes, classic works, classical literature, online literature, classic quotations, fairy tales, experience,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know the difference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the sample essay!王小波《第46节_爱你就像爱生命》原文及赏析【导语】:第46节_爱你就像爱生命是王小波写的一篇散文,来了解一下爱你就像爱生命的原文及赏析吧第46节_爱你就像爱生命银河,你好!看了你的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王小波与李银河书信集
篇一:李银河坚称“异性恋”:王小波活着没后面的事儿
新京报讯(记者伍勤)近日,网上流传一篇《李银河“拉拉”身份曝光》的文章,称李银河与一名中年妇女同居十余年却蓄意隐瞒自己的“同性恋身份”,披着“为性少数群体维权”的光环,欺骗和利用中国同性恋。
对此,昨日下午,李银河在博客上发表《对所谓拉拉身份曝光的回应》声明,首次公开自己在王小波过世后已与一位Transexual(跨性别者)同居17年。
但是声明同时强调,她是异性恋者,并非同性恋者。
李银河在博文中一再把同居伴侣称作“他”,并表示伴侣是一位生理女性、心理男性的人。
李银河称,“他”是一位女变男的变性者,学名叫Transsexual,并解释“他”作为Transsexual跟女同性恋者的区别在于,“拉拉”生理性
别是女性,自身的性别认同也是女性,并且爱的是同性恋女性,“而他的生理性别是女性,但是自身的性别认同却是男性,他无论从外貌还是内心看,都是一位地地道道的男性。
他所爱的只能是异性恋女人,而不是同性恋女人。
”
博文中还交代了伴侣曾经对她的追求过程,以及两人的相恋过程。
文中提及工人阶级出身的伴侣为她写的情诗,以及自己是如何为之所动。
她说,“爱情从来是超凡脱俗的,它根本不管什么阶级阶层,贫富贵贱,也不管美丑年龄,甚至使性别都变得无足轻重。
”据介绍,两人已同居17年。
因为伴侣喜欢儿女亲情,他们从福利院收养了被父母遗弃的智力发育迟缓的男孩壮壮。
现在三个人生活在一起。
在这篇“回应”发布的几小时后,李银河对于自己在文中强调自己的“异性恋身份”又做了一个补充声明,表示之所以强调自己是异性恋者,仅仅是陈述一个事实而已,并不觉得自己因此就比同性恋者更正常,或者道德上更优越。
对话
“王小波如果还活着,也不会有后面的事”
昨日,李银河的博文发表后,立即吸引各方关注,有网友表示理解祝福,也有人表示困惑不解。
李银河对新京报记者表示,她并不是同性恋者,也没有改变性取向,她是和跨性别者相恋的异性恋女性。
新京报:你这篇博文的发表算是“出柜”吗?
李银河:我不认为这是严格意义上的“出柜”。
出柜指的是同性恋者公开了自己此前的同性恋身份。
而我并不是一个同性恋者,我是一个和跨性别者相恋了的异性恋女性。
新京报:这么多年来从未公开过和伴侣同居的事,出于什么考虑?
李银河:我其实并没有刻意隐瞒,圈内人,熟人都知道我和他生活在一起。
对公众,我一直没机会也没必要公开,并且他也不太希望私生活被曝光过多。
新京报:有源于你和王小波的爱情被公众过度神话了这样的压力吗?
李银河:王小波如果还活着,也不会有后面的事了。
我并没有改变性取向。
新京报:如果没有发生这件事,日后会公开吗?
李银河:会在我的自传里写出来,这是我生命里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没想要隐瞒。
新京报:你一再强调自己是个异性恋者,但是和跨性别伴侣生活在一起是把他作为异性看待吗?
李银河:是的,我一直把他当做一名男性,和他的相处与和男性的相处无异。
新京报:那从生理上能接受他是女性身体吗?
李银河:事实上他在生理上也做过一些手术。
【人物简介】
李银河
社会学家,性学家,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前研究员。
代表学术著作有《中国人的性爱与婚姻》、《同性恋亚文化》等,1999年被《亚洲周刊》评为中国50位最具影响的人物之一。
退休后出版杂文集《我的生命哲学》、《我的心灵阅读》和《我的社会观察》。
为作家王小波的遗孀。
篇二:王小波致李银河
《王小波致李银河》
爱到深处这么美好。
真不想任何人来管我们。
谁也管不着,和谁都无关。
告诉你,一想到你,我这张丑脸上就泛起微笑……
银河,你好!
我收到你的信了。
可是我仍然闷闷(:王小波与李银河书信集)不乐,只有等你回来我才高兴呢。
你要我告诉你我过的什么生活?可以告诉你,过的是没有你的生活。
这种生活可真难挨。
北京天气很冷,有时候天阴沉沉的,好象要开始一场政治说教,可真叫人腻歪。
有时我沮丧的直想睡觉去。
说实在的,我没有像堂·吉诃德一样用甜甜的相思来度过时间,我没有,我的时间全在沮丧中度过。
我很想你。
我好像在挨牙痛,有一种抑郁的心情我总不能驱散它。
我很想用一长串排比句来说明我多么想要你。
可是排比句是
头脑浅薄的人所好,我不用这种东西,这种形式的东西我讨厌。
我不用任何形式,我也不喜欢形容词。
可以肯定说,我喜欢你,想你,要你。
总之,爱人和被人爱都是无限的。
你走了以后我写了几页最糟糕、顶顶要不得的东西,我真想烧了它。
快考试了,没有时间再写啦。
我写一个女孩子爱上一个男孩子之后想道:“我要和他一起深入这个天地,
一去再也不回来。
”我总也写不好爱情,什么热烈和温情也
到不了我的笔端,我实在是低能透啦。
我觉得爱情里有无限多的喜悦,它使人在生命的道路上步伐坚定。
篇三:读这七个人的七段话,让你理解王小波的伟大
编者按:曾几何时,全中国的大学里都流传着这样一句话:“男不可不读王小波,女不可不读周国平。
”王小波生前两获联合报中篇小说大奖,在海外华人文学界获得普遍称誉。
但当其期望进入内地文坛体制时,却遭到了前所未有的冷遇,甚至出版作品都很困难。
而1997年王小波遽然逝世,成为
了王小波现象的开端。
“王小波热”成为了一件争议巨大的
课题,然后这也让更多人认识了王小波。
现如今,很多人都把王小波杂文中的一些段落当做自己人生的座右铭或是警
示语,但对于现在的阅读者来说,王小波究竟意味着什么呢?希望你能从下面七个人对王小波的评价中,继续寻找自己的答案。
1.新浪读书:#411王小波祭日#王小波(1952年5月。